流行文化合集12篇

时间:2022-08-26 22:32:01

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篇1

1、现在的一些畅销书真实垃圾啊!我看都是粗制烂造的文化快餐!

1. Some of the best sellers are really rubbish now! I think it's all cultural fast food made of rough and rotten!

2、靠!现在是个人就能当明星,是个人就要唱歌出专集。。台上那些尹尹呀呀的流行歌手们,我看简直可以用“恶俗‘来形容!哦买嘎!

2, rely on! Now is a person can be a star, is a person to sing a album.. I think the pop singers on the stage can be described as "vulgar"! Oh, buy GA!

3、现在给女儿买件正儿八经的衣服可真难!你说好好一牛仔裤。咋就非要故意捅几个窟窿呢!前些天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女孩全都穿着和大长今一样的衣服,我还纳闷了呢!你说这韩国人不在自己国家好好呆着,都一个个跑这里瞎搀和什么啊!

3. It's hard to buy a serious dress for my daughter now! You said good jeans. Why don't you poke a few holes on purpose! I saw some girls in the street the other day wearing the same clothes as Da Changjin. I was still wondering! You said that this Korean is not in his own country to stay well, and they all run here to help each other!

这些话真的很好笑!但不的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是的!当代的流行文化变化的太快了!也许你会问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可我认为流行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它就如同一条大河,任何一时代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多无的文化。那么整个文化大河就是一条死河。臭河!所以在这里还是多一些祝福吧!希望郭敬明的作品更加成熟。留给人们思考。希望现在的流行音乐少一些靡靡之音。

These words are really funny! But no, it doesn't attract our attention! Yes! The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 changes too fast! Maybe you'll ask people what's wrong with them. But I think popular culture is the essence and the dross. You can not deny its existence. It is like a big river. If there is no culture available in any era, Then the whole cultural river is a dead river. Smelly river! So here are some more blessings! I hope Guo Jingming's works are more mature. Leave it to people to think. I hope the pop music nowadays is less decadent.

依林加油!唐笑加油!tank加油!周董加油!(你也加油!我也加油!)

Yilin come on! Come on! Tank come on! Come on, Dong Zhou! (come on, too! Come on, too

不过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专心学习还是主要的.所以我们不做流行文化的奴隶!不盲目追求流行文化!在流行文化中做回自己!

流行文化篇2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首要功能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提供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文化建设的要义就是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建设具有普遍性、持续性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又被界定为发现和建立理想的活动。 流行文化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失效、瓦解。相对于传统文化以宗教为内含的精神至上原则,流行文化推行的是一种世俗化的非精神原则,即以个体的享受、娱乐和为动机。由于这个文化原则的转换,在18世纪直到19世纪中,在传统文化崩溃的背景上,流行文化的早期发展表现出一种精神溃败(颓废)状态。卢梭作为现代文化的启蒙者同时成为它的第一个批判者,乃是因为他对这种精神溃败状态的预言家式的敏感和不满。他以个体自我的精神自由的建设为目标,反对现代文明确立的流行的(社会化)生活方式,主张向自然的真实性和独立性回归。席勒则认为,现代文明建立的是一种个体与社会、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分裂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性的完整性被破坏了。他认为,重建完整人性的途径是对人进行审美教育,建设为人的自由完整生活提供基础的审美文化。

流行文化的世俗化发展开拓了现代文化民主的空间,在对感望和自由享受的肯定中否定了经典和权威的文化权力。这就导致了流行文化在总体上混乱无序的非理性(“无政府”)状态。针对这个状态,19世纪中期阿诺尔德(M. Arnold)提出了一种反对流行文化的(中产阶级)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把文化限定为“在本世界中被思想和表达的最好的事物”,并主张文化是只能由少数精英创造和发展的事业。 阿诺尔德的精英立场无疑包含了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而不得人心。但是,他仍以偏激的形式指出流行文化的第二个问题,即文化活动是否需要保持其内在统一性和超越性的问题。所谓雅—俗之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坚持或反对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超越意义的争论。无疑,流行文化是否定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超越意义的。这反映到流行文化的产品形式中,则是流行文化产品中普遍存在的机械复制、拼贴、重复等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形成的对文化差异的消解(文化同质化)。在现代社会运动背景上,对文化产品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它应以其独立完美的存在形式成为对个体独立和自由的象征性表现。这是文化产品的现代美学价值。但是,流行文化产品不仅否定了现代意识对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和独立性要求,也成为对人自身的独立和自由价值的象征性否定。 这是阿多诺(T.W.Adorno)、麦克唐纳(D.Macdonald)和詹姆逊(F.Jameson)诸人反对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基本行为方式,怎样保证、体现人类自我存在的独立和自由,是现代文化意识的核心所在。在这个核心点上,流行文化面临着第三个问题,而且是它致命的问题:在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的联合操作下,流行文化的生产和接受方式是否能够保证它是人的独立和自由的体现?阿多诺(T.W.Adorno)认为,流行(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产物。文化工业通过大众传媒操作的标准化、合理化生产,对它的消费者(大众)施行自上而下的有目的地整合和统治。文化工业的整合实现了对大众自我意识的物化,即意识被整合为一致性的非意识。 “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力量在于,它用统一取代了意识”。 在对流行文化的批判中,阿多诺非常重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产和接受的意识形态控制力量。这是阿多诺的深刻处。但是,如费斯克(J.Fiske)所指出的,流行文化在承担资本和技术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的同时,也为现代的文化民主提供了空间,为大众的自我表达提供了资源。 霍尔(S.Hall)引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观念,把流行文化界定为一个不同阶级争夺文化霸权的战场。他反对把统治者与大众、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做非历史的、静态的二元对立的理解,认为在争夺文化霸权的斗争中,对立的双方互相作用、影响并转化着对方。他认为大众作为被统治阶级,也不具有单纯的统一性,他即不是纯粹的主流文化霸权的被动接受者,也不是纯粹的反抗者。大众在流行文化中生活于反抗与顺从的矛盾运动中。

2, 当代艺术

流行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但是,在所有传统文化形式中,艺术的转型是最基本的,最具有主导意义的。因此,研究流行文化,必须把艺术的转型作为主要对象。实际上,在上面讨论的文化理论中,无一例外地都把艺术的转型作为识别文化变化、转型的基本标志。为什么艺术转型对于流行文化的形成具有主导意义?这有四个基本原因:第一,在传统文化活动中,高雅文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艺术、宗教和哲学,艺术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而且传统流行的民间文化主要是以艺术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当代文化的流行化转型,必然以艺术为主体;第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宗教的衰落留下了价值实践体系的真空,艺术实际上代替宗教成为价值实践的新体系。因此,当艺术失去了为宗教服务的作用以后,艺术不仅被直接挪用为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而且成为现代个体自我确认、自我表现的基本方式;第三,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形象化文化产品上的统一性,决定了两者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艺术与大众传媒统一的发展,不仅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而且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基本(主导)形式。第四,艺术的流行化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流行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有商业动机的驱动,而且充分表现了流行文化的商品经济属性。艺术在现代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不仅是现代文化理论家特别关注艺术的基本原因,而且是美学在现代文化中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艺术从传统文化进入现代文化,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艺术从对宗教的附属关系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自由的形象塑造活动。这就是现代性所赋予艺术的自律性,也是美学得以确立的一个直接前提。康德美学作为美学的奠基,原因之一,在于它第一次以哲学的形式明确系统地阐释了审美和艺术的自律性。根据康德,艺术的自律性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艺术是自由创造的产品;第二,艺术是非功利、无目的(以艺术品自身为目的)的创造;第三,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的天才的产物——不可重复的原创品。 但是,转型为流行艺术,艺术在同样的三个方面丧失了自律性。大众传媒作为流行艺术的主要生产机器,从内容到形式,从工具到手法,都控制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把他们整合到传媒体系中,先天地决定了流行艺术的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方式。因此,本杰明(W.Benamin)认为大众传媒的发展使艺术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的机械复制在取消艺术家的独创性的同时了取消了艺术品存在的自律性――艺术品作为原始手工作品的唯一性和独立存在。这不仅使艺术品丧失了奠基于原创性的神韵,而

且使之丧失了基本的神学仪式价值,取而代之以纯粹的观赏价值。本杰明肯定这个转型,认为在世界历史上机械复制第一次把艺术从它对神学仪式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无疑,解放为艺术的文化民主和非宗教的精神自由提供了前提,但是也使艺术作为主体自我确认和自由的表达形式失去了内在前提和先天的基础。因为作为机械复制的艺术,艺术不再是艺术家自己自由独立的产品,因此也不再能够直接成为他的个性和自由的体现。阿多诺反对流行艺术,原因就在这里。反对向流行文化转型,艺术的重要课题就是寻求维护自身独立性的可能性。先锋艺术运动,则是以一种拒绝认同和介入大众(传媒)文化的立场和相应的激进反叛形式,坚持着艺术独立的文化价值。阿多诺和麦克唐纳都把先锋艺术作为一种抗议的文化形式而寄与希望。但是,先锋艺术本身有两个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它的反叛和抵抗不可能作为一种基本的和常规化的文化反叛形式。第一,因为先锋艺术拒绝认同和介入,它相应地拒绝了交流的可能性,这使先锋艺术的反叛对于大众只具有形式的意义而没有内容的意义――因为通过形式进入内容的途径被截断了,而且事实上先锋艺术运动的发展本身是向不断形式化和技术化的方向展开的。第二,先锋艺术发展的不断形式化、技术化,导致了它的制度化发展。制度化发展不仅使先锋艺术失去反叛机能,而且注定了它被商业和传媒合作的流行文化同化、整合的命运。正是在先锋艺术被整合的意义上,今天我们才面对先锋艺术的衰落:先锋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反叛形式被流行文化保留和吸收,但它反叛的动机和力量都消解了。反体制的先锋艺术被体制化,它的反叛形式被审美化为一种流行风格,融入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中。

艺术自律性的丧失, 也就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的取消。结果是,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文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唯美主义成为艺术活动的主导精神,即艺术的形式主义原则取代或压制了艺术的精神理想原则。这使得艺术活动被简化为审美――娱乐形象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因此,艺术和商品经济、大众传媒共同组合成了大众传媒操纵的商业流行文化。这种商业流行文化以形象娱乐为主题活动,极大限度地消除了传统文化界限,而使自身成为无界限的流行物。在商业流行文化中,消费主义和游戏精神实现了最好的结合,它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刺激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整合一切的流行文化不取消什么,而是消解一切深度,使被纳入其中的一切都趋于同质的平面存在。就此而言,流行文化是非意识形态的、或多元化的文化。但是,它在表象之下仍然推行着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共生的意识形态,并把这种意识形态化成无条件合理的生活欲望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展开和扩张。流行文化的解放意义和压抑意义都表现在这里,而大众在流行文化中的自由与被动性也表现在这里。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大众的形象消费欲望被极大限度地扩张了。这又刺激了流行文化的形象生产扩张。在20世纪下半期,由于电子技术的加速发展,极大限度地扩大了流行文化的形象生产能力,实际上形成了全球化的形象生产过剩。结果是,如鲍德里亚德(J.Baudrillard)所指出的,传媒形象生产的扩张,在根本上取消了现实与虚拟、原型与摹本之间的区别,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形象代替真实事物的世界。 对真实知觉和感觉的危机,是流行文化面临的根本危机。这个危机在极大限度扩张艺术的形象塑造功能的同时,也把艺术活动转变成为流行文化的基本症候。

3, 美学的文化功能

流行文化的发展和艺术的流行化转型,不仅产生了商业与文化的相互渗透、转化,而且形成了商业文化的普遍扩张。詹姆逊认为,商业文化把形象生产普遍化,使审美形象弥漫在一切现实活动中。现实普遍地被转化为视觉形象,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商品化。商业文化的扩张打破了审美形象的封闭空间,使它向既有的整个文化环境开放。因此,审美独立的传统区别模糊或消失了,与之相应的是审美的自律性结束,美学的自律性结束。詹姆逊把这个转变定义为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折。他指出,必须认识到,审美形象在后现代时代中的复兴是商业文化体系统治的表象。在后现代的文化活动中,遵循商业逻辑的形象生产渗透和代替了一切活动。“形象是今天的商品,这是为什么不能期待它否定商品生产逻辑的原因;归根到底,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所有的美都是商品的原因。当代伪审美主义对美的呼唤,只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花招,而不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助。” 因此,詹姆逊宣告美学的终结,而且否定美学复兴的主张。

詹姆逊揭示了当代文化运动的基本趋势和美学所面临的深刻困境。那么,在流行文化整合和消解文化差异,把文化普遍形象化的时代,美学是否真的失效而必须终结呢?我不能认同詹姆逊的美学终结论。在流行文化中,艺术自律性的瓦解和文化普遍形象化产生的意义危机,的确导致了对美学的审美—艺术自律原理的否定,并且使美学的审美(精神)升化原则落空。但是,詹姆逊宣布美学的终结仍然包含了对美学的误解和对流行文化的简单化理解。在其中,他有两个基本错误:第一,他把现代与后现代的差异绝对化,并且把美学限定在现代的范围,认为随着后现代对现代的取代,美学必然成为现代的殉葬品;第二,他把审美—艺术的自律原理等同于美学原理,实际上把美学限定在艺术自律的封闭空间中,认定这个空间的开放就意味着美学基础的瓦解。正是由于这两个基本错误,詹姆逊轻率地抛弃了康德、黑格尔和阿多诺等人的美学为当代文化提供的思想资源,并且在流行文化研究中,武断地用社会学研究取代美学研究。我认为,根据流行文化的基本特点,社会学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层次。但是,一方面,艺术形式是流行文化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流行文化的重要问题在根本上是与美学问题联系的,甚至本身就是美学问题,因此,美学研究同样是流行文化研究的一个必要而重要的层次。进一步讲,在流行文化研究中,社会学对文化与社会运动整体联系的描述和社会批判的功能,是美学所不能取代的;同时,美学对文化(艺术)的内在机能和意义的阐释,对文化的内在建设的功能,也是社会学所不能取代的。如果我们要积极地,既是批判性地、又是建设性地研究流行文化,必须重申和开拓美学的文化功能。

在现代文化发展中,美学的第一个文化功能是对以自由与独立为内含的现代人文精神的阐释和张扬。艺术自律性之所以成为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于现代人文精神的基本象征意义。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存在的物化,艺术品的自律存在(审美形式)形成了一种文化抗议形式,如马尔库塞(H.Marcuse)所言,“是认识和控诉的手段” 。但是,艺术自律性也包含了深刻的矛盾,因为它的封闭原则在形式上、象征性地肯定主体自由的同时,也成为对这个自由的内在性和现实性的否定。美学的进一步展开就是寻求对自律的封闭原则所包含的否定性的克服。席勒、谢林、黑格尔和马克思,都通过对生命、精神、自然、社会和历史内容的引入,拓展或开放了审美—自律的空间,并且使之具有丰富的精神内含和真实内容。实际上,从18世纪中期确立以来,美学的整体运动总是在自律与他律的基本矛盾中展开的。这不仅保证了美学对人文精神的象征性的展示,而且把这个展示发展为人文精神本身矛盾运动的深化。个体与整体、感性与理性、自由与统一、有限与无限、形式与内容,这些矛盾关系是现代人文精神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是美学在审美—艺术活动中研究和寻求解决的主要矛盾。更为重要的是,美学面对这些矛盾,坚持通过审美—艺术的自由创造寻求一个审美升化的统一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美学已经发展为一种包含了人文精神和理想性的审美精神。今天,针对流行文化对人文精神的物化和理想性的消解,重申审美精神是非常必要的。重申审美精神就是坚持文化活动的人文精神立场,就是坚持理想性对于文化的必要价值。无疑,重申审美精神应落实为美学对流行文化活动的批判性的介入。“在真实的意义上,文化不仅要使自身适应人,而且同时要对人生活于其中的物化关系提出抗议,把光荣给予他。” 美学的批判性介入,就是在当代文化运动中,构成美学与流行文化的张力关系。这个张力关系是保证文化和人文精神不被流行文化的商业操作完全整合和同化,保证人在文化中存在的光荣。

流行文化篇3

二、拓展教学资源,推动教法更新

流行文化之所以在教学中长期缺位,是因为教学主导者不能正视当代流行文化的复杂性和范围。流行文化与高雅文化是辩证的关系,必然容纳教育流行文化。第一,流行文化参与构建了文化传统与文化经典。流行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文化,它贯穿于人类的整个文明进程,尤其在高度现代化、科技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下大放异彩。可以说,历史上相当一部分高雅文化都是以当时的流行文化为基础和源泉发展起来的。第二,经典与流行的本质差异只是一种文化建构。“历史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雅和俗是相伴而生,雅俗互通、雅俗互化、雅俗共赏的”[3]。中西方文化史与文学史告诉我们,诸多雅作与精品最初无不含有俗的成分,它们由俗变雅,最终获得了经典授权。第三,当代流行文化“已经发展到非常多元化和非常普遍化的程度,以至于它所涵盖的内容及其形式,既可以囊括大众文化,又可以容纳上流社会中为少数精英分子所享用的精致文化以及各种高级名牌产品”[4]。鉴于流行文化的这一多重特征以及无限更新的潜能,只要教师引导合理、辨析精微,流行文化所浓缩的时性及其丰富多元的价值元素,就会因契合学生的接受心理而获得教学的提升与转化。教学内容的转变与教学方式的革新是相伴而生的。对当下的教改实践而言,流行文化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显然,深化教改、创新教学,首要前提就是消除教学对立、实现课堂民主。就此而言,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日常性、民主性、多元性、技术复制性、浮动性等特征,带来了师生关系与教学方式的新转变。换言之,对今日教育要做到崇尚学生个性、坚持教学民主,就必须重视流行文化的潜在价值。教师只有宽容、善待、有效利用流行文化,才能与学生增进共识、加深交流,才能为各种现代教学法的引进创造条件,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课改目标。当前,一些教师在加强学生审美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对流行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为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高扬生命活力,彰显人性自由

流行文化是一种实践性文化,它以时装、饮食、流行文学和音乐、身体和性、广告、媒体、商业、都市文化为载体,表征了特定时代的个性与社会群体心理、生活风格及美学原则。高宣扬指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流行文化,不同于一般文化那样抽象或脱离实际,活生生地表现为一种正在行动中的文化,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5]今天,广泛而多样的流行现象,正在扭转学界对流行文化的负面评价,多数研究者已“不再把它们视作是掉价和粗俗的”[6],而是将其视为现代生活的本质与化身。较之高雅文化,流行文化在解放人性、激发人的生命活力方面更胜一筹。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彰显教育的生命特质与超越本能,让教育成为学生人格活力与生命活动最旺盛的体现。正如有研究者所言,学校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7]。青年流行文化作为学生自己的文化,作为一种奔跑的、接地气的文化,最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它的个性化、多样化、理想化与生活化。青年流行文化不仅有助于启发我们反思当代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且对于新世纪教学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大有裨益。流行文化可以在三个维度上赋予学校教育以生命和灵性:其一,展现校园文化的青春风采;其二,有利于课堂文化回归现实;其三,有利于从内容与形式上扩展人文教育的品质与境界。显然,人文教育只有有效熔铸流行文化,才能具有自然健壮的创造品格,才能建构以生命论为基础的科学教育观,从而更好地履行学校教育的超越本能、育人功能。

流行文化篇4

关键词:流行文化;消费者行为;高雅文化

现在,当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产品随着全球化而充斥世界的时候,不仅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全球各个角落普遍存在并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的东西,就是已经彻底商品化和全球化的流行文化产品。由此可见,流行文化对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对流行文化的研究已经势在必然,这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流行文化的界定

流行文化并不容易被界定。关于“流行”这个词,威廉斯认为有四种意思:被许多人特别喜欢的;较低等的制品;希望赢得人们喜欢而蓄意制造的作品;那些事实上是为自己而制造的文化。“流行”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迅速传播或流行一时的规格或样式,也称作时尚、时兴、时髦等。流行是一种追求新颖而背离习惯的企图,但同时尚未超出社会可以接受的形式和行为范围。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流行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或大众的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范的行为模式。流行现象,它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人,对特定观点、行为、言语、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与追求,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流行,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一个时期内大众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从商业的角度看,流行意味着消费潮流,它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一种与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如营业额、利润等)紧密相连的东西;从接受的角度看,流行在面向市场和社会时,极易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共鸣和认同。

在学术发展史上,“文化”一直是最复杂的术语之一。最早在科学意义上为“文化”进行界定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泰勒。截至20世纪50年代初,文化界定已经有164种之多。著名学者T.伊格尔顿在其最新的大作中指出,文化这一术语一直是在对立的两极之间被使用:它太宽泛又太狭窄、太充满人类学的无所不包又太局限于美学意义上的思辨性。20世纪90年代,一些人类学者认为,文化界定可以归纳为两种,一为社会结构意义上的文化,另一是个体行为意义上的文化。前者指的是一个整体社会中长期、普遍起作用的行为模式和行动的实际准则,这些模式在那些给事件和人际关系以明显结构的形态和反复出现的周期规律性中呈现出来,并且构成常被归为“生活方式”的那种东西。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巨擘拉德克利夫·布朗就持此观点。后者是个体习得的产物,包括一个人类群体成员为了在他参与活动的这个群体中被相互接受地交往而必须知道的东西。据此认识,文化不必为该社会甚或该群体所有成员所共享,而是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有关成员彼此授受意义,以至这些意义能够使他们达到共同的目标,因为他们建立了共同的理解和文化的想象。

很清楚,任何流行文化的界定都将会把流行的不同意义与文化的不同意义进行结合,从而产生不同的组合。因此,文化理论与流行文化衔接的历史,就是这两个概念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内,被研究者以不同方式组合的历史。

二、流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流行文化是当代消费社会的代言人。在《消费矛盾:消费社会的概念、行为与政治》(ContradictionsofConsumption:Concepts,PracticesandPoliticsinConsumerSociety)一书中,爱德华(TimEdwards)主张,透过流行文化,我们能够对当代消费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

流行文化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社会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随处可见的消费现象,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它都体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人们一种趋同的消费选择。从总体上看,流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1.流行文化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模式。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流行文化生产的目的在于消费,或者说在于满足消费者的文化消费欲求。现代社会的实践证明,人们消费某种产品,并不仅仅因为它的物质特性和实用功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还会因其广告所张扬的抽象的、非实用的精神因素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兴趣和认同。形形的广告无不传达着各种各样的观点、价值与精神取向,广告与其说是对产品的推销,不如说是对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哲学和意识形态的表达。比如耐克赢得了非凡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产品质地优良,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大力倡导了一种价值观,那就是:Justdoit(想做就做).Ican(我能)。这种价值观已形成了一种潮流以绝对优势经久不衰地席卷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它不仅已嵌入了每个美国消费者的头脑深处,而且已成世人皆知的经典广告口号。

2.流行文化反映消费者行为。流行文化是消费者行为的一面镜子,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消费者的行为。美国当代强调年轻和健康的流行文化正好反映了美国消费者购买健美器械、定期去健身俱乐部、钟爱营养均衡食品等消费行为。

三、流行文化的发展阶段

流行文化一般会经历产生、普及和衰退三个阶段。流行文化潮流以前是由商家请专业设计者创立,然后自上而下进行普及。这里要注意的是,流行文化也会被名人无意创立。例如,1961年,肯尼迪在他的就职典礼上没有戴帽子就走过了宾夕法尼亚大街,这一无意行为却从此打破了男士戴帽的风俗习惯,也摧毁了男帽行业,联合帽业会不得不请求肯尼迪重新戴上帽子以希求恢复男士戴帽的流行文化。由此可见,名人对流行文化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商家把流行文化的产生寄托在年轻大众上。专门的市场调查公司投资请一些“酷仔”对身边的朋友进行关于流行文化的录音采访。这样的调研使得Reebock开始推销淡颜色的鞋子,而Burlington开始推销深蓝色的牛仔裤。

流行文化形成过后,最重要的是让它普及到大众,不然就不成其为流行文化,就不能引导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这就要借助媒体和意见领导者通过广告等方式传播出去。广告是流行文化的信息源,它最先向人们传递社会潮流和流行流变的信息。当一种流行生成后,广告及时地把流行资讯广而告之。由智威汤逊中乔广告公司创意的“立顿红茶”系列广告非常生动形象地演绎了新产品的流行特性,也为广告对流行文化的传播作用做了天然的注脚:“紧跟潮流新步伐”、“散播热门新话题”、“洞察今夏新焦点”、“聆听流行新节奏”、“掌握时代新信息”。

广告报道着流行、演绎着流行、评说着流行,它以高度的日常性传播,使人们处在一种强有力的流行文化环境和认知空间中,从而不断地推进着流行市场的发展。人们通过广告传播、了解了最新的流行是什么,普及的范围如何,社会评价的程度怎样,广告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人们获取流行文化信息的过滤网。只要我们稍加回忆,就会发现这些年来人们在饮食方面,从喝一般的汽水到喝可乐,从喝茶到喝咖啡,从喝白开水到喝矿泉水,从只知道自己烧着吃,到吃现成的方便食品,从吃大饼油条到吃肯德基、麦当劳等等,哪一种饮食流行没有广告传播的贡献?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广告的传播,哪怕流行文化已经形成,却难以快速地流行开来。当然,广告促进流行文化普及的方式和途径是多元的。首先,它不遗余力地对时尚主题进行不断重复的诉求,从而使其大面积铺排开来,形成一股势不可当的大潮。其次,广告为了促进流行的普及,竭力创设着一种带有幻想色彩的时尚模拟环境,并把每一个人邀为广告主角,竭力告诉人们拥有广告中所推荐的产品会多么快乐,按照广告所设想的方式生活多么美满,于是人们不是被强加为这个群体的成员,就是承受着由此而带来的群体压力,为了保持自身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个人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大家必须从众,必须去拥有时尚。这一来,广告传播的商品或服务便迅速获得众人的追随和采用从而得以普及。流行文化具有易变性、周期性的特点,这就告诉我们,流行文化在产生、传播并达到高潮后会急转直下走向消失。流行文化周期的长短直接牵涉到企业的利益,因此企业都做着“留住”流行文化的努力。利用广告巩固业已形成的流行时尚,并在前一流行的基础上通过内容更新、题材转换、形式变革等一系列手段,带出另一个相关的流行,甚至使其再度走向新一轮的高潮,从而达到尽可能延续流行的目的。这是广告对流行文化的又一突出贡献。

综上所述,流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举足轻重,一方面商家要善于利用流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应该创造、普及并留住健康的流行文化,以保持健康流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正确引导,这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圣刚.当代流行文化的形成机制与作用[J].中州学刊:文艺研究,2007,(2).

[2]杜春华.近年来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成因及社会价值分析[J].天府新论,2006,(4).

[3]仲富兰.大众传媒:流行文化的合谋者[J].社会观察,2006,(4).

[4]刘乃歌.大众传播变革与当代流行文化的勃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5]刘志梅.流行文化与广告[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

[6]万翔.消费时尚、流行与品牌战略[J].商业研究,2004,(13).

[7]陈立旭.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当代文化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2).

[8]羊小于.论流行文化对广告的意识形态影响[J].新闻界:传媒与广告,2003.

[9]张同道.文化肿瘤[N].中华读书报,2001-07-18.

[10]肖鹰.美学与流行文化[J].文艺研究,2001,(5).

[11]沃纳.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2]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13]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述评,2000,(5).

流行文化篇5

流行文化是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属于文化的范畴,是大众文化中的一种,以大众传媒为媒介,以特定阶段的年龄群体为主体。青年流行文化则是以青年人为主的流行文化。它主要表现在衣饰、娱乐、语言、音乐等方面。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把流行列入社会心理现象之一。流行的汉语解释为在一段时间内兴起的,被人们所追逐的、模仿的新颖的东西。(e.a.罗斯《社会心理学》1908)

流行文化的特征是:

1、消费性。流行文化的背后是一种商业运作。流行文化的盛行会引发大众最求更高层次的消费。

2、周期性。流行文化都会风靡一段时间,然后沉默一段时间,然后受到一些因素的刺激又在次盛行。

3、新异性。流行总是以它新颖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吸引正大学生为之向往。

4、规模性。流行不是一个人所追崇的东西,而是一群人所共同追崇的东西。所以说,具有一定的规模性。

青年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产物,青年流行以互联网为媒介,以广大的青年大学生为对象,覆盖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习生活,难免会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影响到大学校园中的主流文化以及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二、大学校园中的流行文化

大多数追逐流行文化的人,无疑体现在是在时装、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当代的大学生时常被人们称为“新新人类”,追崇的流行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高科技性,具体体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文化。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离不开网络,所以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大学生通过网络以最快捷的方式接触到社会上最有时效性最时尚的资讯,社会热点问题等。可是,在大学生在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大事,学习各种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网络文化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例如,网络游戏,网络电视,各种健康的网站,聊天室等等虚拟的网络空间让多少青年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二)星座文化。

星座文化称得上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星座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星座成为了他们的共同语言。在他们的日常交谈中都会出现一句话:你是什么星座的。一些对星座文化过于痴迷的青年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星运连接在一起。现在,不仅是许多大型网站上就有星座的测试,市场上也有许多关于星座的书籍。大学生通过星座测试来预测自己的运势,比如:本周的幸运数字是多少,有没有财运、桃花运以及是属于什么样性格,应该与什么星座的人相处等等。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大学生往往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因于运程的不顺,从不考虑是自身的因素。

(三)语言文化。

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的,人能够借助语言来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和社会技能,通过语言来广泛地学习大量间接知识,迅速扩展自己的信息量。语言还帮助人们实现了社会互动。再看看当今的语言文化,大量的新潮的网络词汇在大学生的生活中疯传,美眉,屌丝男,蜗居,蚁族,小资等。这些词汇成为了大学校园的流行语。

(四)偶像崇拜文化。

偶像崇拜是当今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大学生把明星当做自己的偶像。有的追星族对自己的偶像一味地追随,甚至达到了疯狂的地步。社会中有许多追星引发的热点新闻想必我们也早有耳闻了。每当走在校园中的是时候,甚至上课的时候,你都会顶到有些同学在讨论着明星的新闻;在宿舍楼里,你也都会看到到处都粘贴着明星的海报、照片等。

三、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青年流行文化腐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流行文化中的偶像崇拜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极大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对明星的过度炒作和包装,把明星塑造的神乎其神,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向其靠拢,以偶像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标准,失去了自己的原则。星座文化为让大学生失去有事物的理性判断,将自己的不足归结于星运的不好等等。青年流行文化侵入大学生们的学习、工作、娱乐、休闲活动,使得他们失去了判断事物的值不值得、有没有益处、美不美、是非、善恶、荣辱能力,变得狭隘私心,追求浮华名利、为低俗物所获,进而变成一个低级趣味的人。

(二)流行文化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中,不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是世界,甚至逃课去上网、玩网络游戏、唱歌跳舞等青年流行文化中。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过度追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最后了荒废学业。大学生热衷于流行文化生活,不分是非、不分美丑地认同流行文化的行为,都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阻碍其社会化进程。

(三)流行文化引发大学生不正确的消费观。

在流行文化的背后牵挂着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追求必定会引发其对高层次消费的需求。沉迷流行文化的大学生会紧跟时尚潮

转贴于

流,从而改变了原有的消费结构,如今除了日常的生活消费之外外,紧跟潮流的发型、服饰、手机,网购一些没有价值和意义的物品,以及追星的花费你等等在无形中有增加了大学生的消费。这些看似很时尚和时髦的东西,却一点用处也没有,而且时时刻刻都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消费观。

四、应对流行文化的策略与建议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面对于青年流行文化在大学校园广泛传播的现状。我们不能不予理睬,任其发展,我应该及时给予大学生予解释和正确的引导。本文由收集整理

(一)利用校园社团文化指引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校园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影响到大学生。优秀的大学校园文化必然会对大学生的身心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高校中的社团是最时尚最靠近潮流最吸引大学生的地方,但是许多大学社团在招募社员后就没有下文了,导致了社团的魅力值下降。学校可以通过改革社团建设,加大监督力量社,通过社团将社会上最新时尚最积极的文化引入校园中,并与校园文化想融合开发出对大学生既有利,又能吸引大学生的文化。这些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时时刻刻都熏陶着大学生。所以学校应该注重高校社团的建设,通过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校园文化来塑造大学生的性格品质, 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等的根本观点。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帮助大学生建立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以提升大学生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判断。让大学生认识到沉迷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是不但一种劳民伤财而且损害身心健康的行为。积极引导学生树立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体平台。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大众传媒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了正确诱导大学生,就要对当今的大众传媒进行改革,加强对传播媒介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媒体不能只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而肆意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大众传媒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其职责应该发掘优秀的文化以激发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追求美好的未来,而不是沉迷流行文化之中。尤其是互联网平台,应该以积极的文化引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不是让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四)适当包容、改造青年流行文化。

青年流行文化作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任何东西都具有两面性,同样,青年流行文化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对青年流行文化进行适当的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致力研究如何将主流文化和青年流行文化相结合,开发一种新的青年文化模式,其既顺应主流文化发展的方向,又能够吸引青年大学生。

(五)建立学校社会工作站。

大学生追随流行文化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自卑,不自信,自我认同度不高的心理原因造成的。通过建立社会工作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科学知识帮助大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以及让这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把具有相同问题的大学生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等等。

流行文化篇6

“模因”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他认为除了基因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复制因子,并将这种复制因子取名为“模因”。道金斯(2006)指出:“我们需要为这种新的复制因子取个名字,一个能够表达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名词”。他的学生布莱克摩尔在她的著作《模因机器》中进一步完善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进行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关注文化的传承性,并且诠释这种传承性的进化规律。

“模因论”对于我们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现象,但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探讨网络流行语问题,离不开对文化层面的审视。“模因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网络流行语,之所以称之为流行语,就是因为这些语言现象在互联网平台中得到大量的复制和广泛的传播。因此,网络流行语都是典型的模因,网络流行语现象也都是典型的模因复制现象。网络流行语,复制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有时颇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我们以今年网络上最火的“江南style”为例,在2012年12月25-27号之间,连续三天用百度检索,相关网页的检索结果均在35000000以上,同时各种各样的“style体”也是数不胜数,比如“航母style、浦东style”等等。我们认为,无论是“江南style”还是“XXstyle”都是模因,它们就像电脑病毒一样,我们称之为“思维病毒”,感染了人的大脑,并且传染到其他人的大脑中,而“被传染”的人一旦被这种“病毒”所感染,它们就会选择“寄生”在他的脑子里,随后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这种模因的感染力越强,“传染”的范围就越广,这种机制和病毒在寄生细胞里的基因机制是相同的。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传播者,也是宿主。流行的语言要素,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可以保持着其原有的形态,如“江南style”,也可以不断变化着形态,如“XXstyle”,但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模式,即模因本质。

网络上流传的语言不一定意味着是流行的语言,能够定性为流行语的语言现象,必须满足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定要求。有些网络语词,在某个时期突然出现在网络上,短时间内被大量传播,甚至出现井喷现象,但有如昙花一现,过几天就消失了,或者是很少被使用和传播,这样的语词,并不能称之为网络流行语。比如“傲娇”这个词,一度在网络上非常热门,很多人争相使用,但我们通过检索发现,“傲娇”的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度式的减少,我们设定一年的周期,在网络上检索到约20000000条结果,但是近一个月只有442469条,近一天只有1010条。这说明这个词语并没有形成流行的趋势,一度热门,但随即被新的流行语词所淹没。但另一个“高富帅”,在设定的一年周期内检索出1757181条,而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检索出1221103条,说明这个词始终保持着相当的热度,并且一直广泛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傲娇”和“高富帅”都是模因,都有自我复制并通过宿主传播的能力,但是模因的内部有强势和弱势之分,只能在短时间内或者是局部范围内有限复制传播的模因是弱势模因,而只有那些能够长期得到复制传播的模因才是强势模因,显然,网络流行语是强势模因的典型代表。

我们来看一看网络流行语流行的机制。通常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往往基于某一个特定的事件,一般来说都是足以引起社会群体注意的特殊事件和焦点事件,事件触发了人们的认知机制,随即事件的核心概念迅速被人们获得并且传播开来,网络平台上的qq、msn、email、微博、空间以及内嵌在网页上的“转发”功能等为概念的传播提供了足够充分的空间,此时便形成了基于事件认知的模因。这个模因在人们的脑子里停留越久,越具有感染性,也越具有传播空间,逐渐形成强势模因,在进一步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以原来的形态进行复制传播,另一方面有可能通过形态的变异,形成新的模因或者是模因复合体,适应网络平台焦急表达的多元化要求,从而保持模因的强势状态。我们以网络上曾经非常火爆的词语“范跑跑”为例进行分析。08年的汶川地震催生了范美忠不顾学生安慰而自己先逃跑的事件。这件事首先在知名网站“天涯论坛”上登载,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发了全国性的网络大讨论,“范跑跑”的概念由此形成,随即“范跑跑”迅速占据了诸多新闻、评论网站的显要位置,可以说,这时的“范跑跑”以一种强势模因的形式感染了无数网民的大脑,诱使网民以发帖、跟帖、转载等多种方式进行网络传播。这是语言模因的得到复制和传播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范跑跑”事件在网络上逐渐淡化下去,但是“范跑跑”的语言模因没有消失,人们从“范跑跑”模因中提取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语言学上的“ABB”模因,形成了“文跑跑”、“官跑跑”、“朱强强”、“楼脆脆”、“桥糊糊”等网络热词。“ABB”模因以一种更强势的姿态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网络流行语。

因此,我们可以理出一条线索,说明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机制:

焦点事件――核心概念认知(初级模因)――扩散(强势模因)――语模提取(模因泛化)――再传播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会如此认同这些网络流行语,并有如此的冲动去复制和传播它们?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准备从模因文化的角度做一些解释。

网络作为时下人们交际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形成了非常有独特性的网络文化,必须承认,网络文化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线发展逐渐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主流文化意识的缺失,促使很多人将感性表达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人们参与到网络中多是以一种狂欢的态度去张扬个性,追求纯粹的娱乐。网络的发达使大家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坐在电脑前便可以猎奇,寻求新鲜和刺激,甚至很多人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清楚,比如“范跑跑”,又如“X门”,有很多热词,“牵手门”、“内定门”、“日记门”等等,都是基于“水门事件”的原型,而很多人也并不十分了解“水门事件”,便争相传播。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简单的快乐,可以不要太崇高,也可以不要太抽象,能够提供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愉悦大众的方式,体现一种娱乐的精神,就有可能成为大家追捧的热门对象。模因论中谈到的语言背后的深层次的模因,就是指模因文化。而文化是抽象的笼统的,具体还是要以语言的形式体现出来,即语言模因,在网络平台上,就是网络流行语。

参考文献

流行文化篇7

文学本来不分贵贱尊卑,比如金庸等作家的武侠小说是得到认可的,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不可缺少的一笔财富。然而,现在流行的官场小说、玄幻小说,若称之为“原创小说”都较为勉强。在“文学蓝皮书”主编白烨看来:“早期的由改革文学过渡而来的官场小说,针砭时弊,揭露腐败,在正与邪的较量中充满人间正气。而后来的官场小说,渐渐进入到展示腐败本身和渲染权色交易的泥淖。”所谓的官场小说越来越像丑恶的“官场现形记”,文学性越来越缺失。而脱胎于武侠小说的玄幻小说,也很难再看到早期武侠小说的行侠仗义、匡正诛邪,如今的玄幻小说里除了魔杖、魔戒、魔法、魔咒,还有各种匪夷所思的怪兽、幻兽。所谓的玄幻小说也越来越缺乏社会意义。

我们的文化“病”了,确切地说是我们的流行文化“病”了,这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文学蓝皮书”搜集到的图书销售榜单显示,高雅纯粹的文学作品难觅踪影,上榜作品多展现官员们在名利场上对权力和金钱的角逐,还有种种美女野兽与妖怪精灵们在魔界或仙界的混战……如今让人惊诧的是,“中国现有所有传统文学类刊物的发行量加在一起,才仅抵上郭敬明旗下5本杂志的发行量”,郭敬明的文学并非特别不好,而是郭敬明文学俨然主流,那么我们说流行文化“病”得不轻啊!再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把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带入歧途,就会扭曲社会文化心理和价值观。这是很危险的。

流行文化篇8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79-02

一、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离的。因为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更进一步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把人从旧的枷锁和旧的时代烙印中解放出来,唤醒并形成人的文化创新意识、培养人的个性及心智能力的发展,是促使人从“丰富的个体”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超越性过程。文化建设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而且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其最重要的和终极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就需要多种文化营养,而不是单调的文化来源。

(二)文化的多元化整合: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思想的主导性、思想来源的多元性、文化形态的多样性等基本特性,因此,处理好文化建设的一元化和多元化关系,实现文化的多元化整合,是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面对当前社会及其文化结构的日趋开放,形式的日趋多样化,内容的日趋多元化,功能的日趋综合化这个现实,单一的主流文化将不可能再一支独秀,主流文化不可能再完全地、独裁地发生最大作用,它必须要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要与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形式、不同性质影响的非主流文化相竞争、相融合。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真正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社会,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流行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发展。

(三)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双向互动: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1、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能够为该社会确立价值导向,并能整合和引领其他文化的文化。它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1]。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具体说来,我国的主流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含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精髓的,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内涵的部分,西方外来文化中合理与科学的部分,以及大众文化中有益的、先进的文化。

2、流行文化

广义的流行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按一定的节奏,以一定的周期,在一定的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被不同阶级所广泛分享的信仰、行为和将他们组织在一起的事物。而狭义的流行文化是指时装、流行文化作品、流行音乐及其他流行艺术等。从本质上说,流行文化就是广泛通行于社会大众层面的一种文化形态。

我们今天所关注的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指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并受市场规律支配,以城市大众为主体和主要消费对象,以流行和时尚为突出特征,以娱乐为基本功能,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经营,并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新型文化形态。[2]

二、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价值契合

(一)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需要二者在价值目标上契合

主流文化作为一个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在价值目标上必定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的,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流行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文化子系统,是一种副文化形态,也称亚文化。一般而言,副文化对主文化是一种辅助与协商的关系,它反映的是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一面。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社会亚文化体系越发达,就意味着这个社会越开放,这种发达是建立在高度开放与自信的社会文化心态之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度、开放度的重要文化指标。

总之,主流文化重内塑修养,流行文化重外塑形象。两者在价值目标上都以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旨归。

(二)文化格局的和谐构建需要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协调

构建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既需要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又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与并存性、差异性与互补性,通过对流行文化多样性丰富资源的选择、吸收再创新形成时代特色与创新发展的文化体系。

就社会价值方面而言,流行文化总是试图从文化的边缘走向社会主流文化的中心,走向文化的未来,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重任,以证明自己社会价值的存在意义。主流文化也总是在时代的变迁中以崭新的姿态寻求文化的“落差”,将流行文化视为自己的“对应物”,而调整着前进的方向。

(三)青少年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二者在价值功能上互动

可以说,流行文化是思想的力量,主流文化是道德的力量。流行文化的形成并逐步走向繁荣与青少年自身特殊的内在需求有很直接的关系。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从感性的认同到理性求索的趋势日益明显。而流行文化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张扬个性,富有朝气,崇尚科技创新,这是思想的力量,有助于青少年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社会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是必须的外部力量,进行主流文化的教育能够使其价值选择在坚持主流文化与主导价值观的前提下有鉴别地吸收流行文化的合理元素,充实自我、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三、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功能互动

(一)以主流文化为引导,保证流行文化正确的价值导向

1、积极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流行文化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对于国家来讲,在发展流行文化时,要时刻注意文化的导向作用,弘扬主流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让主流文化深入人心。

2、用主流文化元素填充流行文化现象,提升流行文化的品位

流行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体现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如网络文化、偶像文化以及游戏文化等。但流行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也使流行文化的品味呈现了高雅与低俗的差异,用主流文化的元素搭载流行文化现象,不仅提升了流行文化的品味,同时又使主流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二)以流行文化为载体,强化主流文化的主导力量

1、将主流文化精神注入流行文化,强化其渗透力

流行文化以大众意识和平民感受为视点,追求个性化思维和独立的价值立场,比较容易进入社会大众的私人空间。因此,文化人应当以社会责任出发,使流行文化获得应有的价值意义和必要的思想深度,应该给流行文化注入人文精神,使其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情趣和道德理性的“教化”义务。

2、借鉴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包装主流文化,强化其号召力

流行文化是广泛通行于社会大众层面的文化形态,具有“内容通俗化、格调感官化、形式简单化及包装时尚化”等特点。政府可以借用传媒之力,对流行文化进行“改装”,让其中良好的成分兼收并蓄到主流的文化中来,也可以通过利用一些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来重新包装主流文化元素,让人们自觉自愿的接受和回归主流文化。

3、用流行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强化其保障力

流行文化是一种以娱乐为目的的消费文化具有强烈的市场特征和商业性质,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流行文化的商业性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流行文化以其强大的流行声势,能够在社会文化届掀起波浪,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在一夜之间几乎能家喻户晓,流行文化的出现,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股激流。

(三)以传播媒介为渠道,促进二者的整合发展

不同的传播媒介是文化生产力的一部分,既是文化生产力的内生变量,又会对既有的文化形式、文化风格进行改变。[3]流行文化传播的自由载体是媒体,流行文化的迅速发展时期恰好搭乘于传播媒体的影响上升时期,所以,流行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媒体的发展相得益彰。可以说流行文化是与传播媒介共生的产品。负载着各种流行文化意涵的传播媒介己经成为人们建立世界观及价值观的最重要来源,政治教化以流行文化为载体会更具渗透力。流行文化已成为隐性教育的有效活动载体。因此,以传播媒体为渠道打造主流文化的主导平台,推动主流文化大众化,是实现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整合发展的重要途径。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两者实现整合发展的最好诠释。依靠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开拓网络社会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以此补充发展主流文化既有的核心内容,这种扩大主流文化范围的作用称为“网络文化对主流文化的补阙作用”。

流行文化篇9

从传统的通俗文学读本、影视广告图像到当前网络博文、微博、手机短信等多元文本的盛行中,我们很容易找寻出不同媒介时代背景下传受主体的文化心理变迁的脉络。作为文化创造现象及形式,流行文本体现着大众对特定趣味语言、思想行为等的随从和追求,也是一定时期大众时兴行为与礼仪风格等成就的思维方式的载体。它不仅反映社会过程渗透给大众的某种思潮与行为方式,而且还能在其渗透散播过程中不断改换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①因而,我们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微,将有助于我们探究文化传播过程中传受主体的普遍心理,为解决流行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思路。

一、流行文化传播中传受主体的双向互动

当下,新的媒介环境反映了新的生活方式,受者通过媒介获得了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认知。这是文化认同和主体意识的建构过程,也是传受主体的文化心理的双向互动和建构过程。

1、受众本位的传播观主导传者的文化心理。受众本位即“以受众为中心”,这一传播理念正被媒体大力倡导。一方面,这一观念为受众提供了讨论、表达和交流不同文化理念的平台,使广大受众能够平等地共享传媒文化资源,有利于建立多元文化;另一方面,受商品化影响的大众媒体为了经济效益而一味迎合受众,使得低俗、媚俗的文化开始大行其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某些流行语的使用是推动新闻业务改革的重要手段,通俗、传神、简洁的流行语更具冲击力、感染力,甚至是亲和力。这些流行语符合现代人尤其是年轻受众突破陈规、挑战传统的心理,只是这种运用也需遵守适度原则,否则只会走向审美疲劳后的负面。

在平面媒体中流行语被广泛运用的应是新闻标题,如“购房门、打酱油、躲猫猫”等等,这些流行语用于新闻标题妙趣横生、亦庄亦谐、耐人寻味。这些流行语往往与新生事物相关,多是伴随着新的社会热点出现的,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所以当2011年春晚毫不修饰地将“给力”、“神马都是浮云”这些流行语镶嵌进小品、相声中时,观众已是感到味同嚼蜡,不再“给力”了。

2、受者趋同心理形成流行文化。“少数服从多数”是趋同心理的最主要特征,特别是在流行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大多数受众都认为某个词或句子比较流行时,如果不拿来自己用会被其他人认为是落伍的表现,于是有太多人学会了人云亦云,并且受众们对流行现象也有了敏锐的嗅觉,他们成为推动流行文化的摇旗呐喊者,流行文化的狂欢也因运而生了。

狂欢的本质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式的、反霸权的,深入渗透大众的社会生活。每一次文化的流行从根本上是一次受众自己举办的狂欢节。流行文化的狂欢为广大受众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使受众能够宣泄内心冲动,摘掉生活的面具发泄不满,化解压力,从而获得一种狂欢的。然而这种盲目的宣泄有时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或者是盲目的文化崇拜、偶像崇拜现象的出现。

当下微博的盛行,拉近了受众和明星之间的距离,有的人把偶像作为自己生活的榜样,这其中不乏有许多坚忍、执着的人生态度的传递,然而也由于媒体把关不严,受众不够理性等原因,使得暴力、色情、低俗等不良文化侵蚀着受众的心灵。

二、当下流行文化风靡背后的文化心理观

心理学告诉我们:“语言变化确实有一些是来自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因而,流行文化的广泛盛行,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深层的大众心理因素,这些流行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也都是特定时代大众对社会现象所持有的观念、认知以及审美情趣的象征。

1、时尚崇拜与使用与满足的文化心理。“使用与满足”是传播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它引入了社会交往的概念,用以解释传媒使用者与屏幕人物的交往中获得的满足。②这一理论应用于流行文化中最典型的现象便是追星的圆梦现象、偶像崇拜、时尚崇拜等。

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从《加油,好男儿》到《红楼选秀》,观众的神经从未像如此这般被得亢奋不已。这些选秀节目一方面契合了独特的流行风格,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人的表现欲望被诱发出来;另一方面,它迎合了受众的狂热崇拜的文化心理,激发了他们对明星梦的追逐,甚至有人把秀者身上流露出的浮躁与奢欲当成自己的一种心灵寄托。

2、娱乐至死的大众审美心理。快速变化的社会,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单一、正统的生活模式。生存的困境,竞争的压力,他们渴望通过有一个中介去暂时逃离现实的浮躁与焦虑。受众开始爱上《蜗居》、《婚姻保卫战》、《家,N次方》、《裸婚时代》这一类都市题材的家庭剧,或许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方案。“织围脖”、制造流行语也成了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或许因为那里是他们畅所欲言的、紧随文化热潮的大平台。

“闪婚”、“月光族”、“啃老族”、“房奴”、“车奴”、“剩女”等词语,都具有鲜明的描述性、情感性和强烈的个性,它们是对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要面对的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最为形象的写照,展示出了以俗代雅、浅显直白、简洁明快的大众文化的特点。

3、兼收并蓄与宽容开放的文化心理。近年来,流行语也开始被植入新闻标题中,这是一种典型的借流行文化的穿透力来提升新闻魅力的传播策略。源于网络词、外来词和方言俗语的流行语不可避免地带有直白、通俗、不够文雅等色彩,但经过不断的融合与调整,以极具特色的融合方式出现,这体现了当代人面对各种新鲜事物,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自信,更彰显了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

三、建立传播流行文化的理性心理观

如果说,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的文化艺术是由其心理意识所决定,文化客体总是在满足审美主体的社会文化心理需求而达成审美关系,那么,通过媒介时代这类泛审美活动对应文本客体的样态和意义,我们可以探知当前传受主体的种种生活经验、思维模式乃至审美心理的印迹,甚至主体选择映照社会精神情状的文本时存在的重要缺陷。③因而,流行媒介文化模式与社会心理具象,二者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1、快乐与理性共存。作为媒体,应该充分理解人本主义的含义,以理性的责任意识控制自己的报道心理,特别是在面对暴力、灾难等突发事件;在面对儿童、女性这些特殊的人群时,更需要用理性的阳光去引导。

大众传媒要想当好流行文化的“把关人”,就要积极发挥它的传播信息、教育和引导功能,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鉴别和筛选信息的系统流程,为广大受众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所以传媒人在传播流行文化中,必须做好文化心理的功课,不要为了利益而丢掉道德,不要为了低俗而丢掉高雅,不要为了娱乐而丢掉深度。

2、个性与理性同在。作为现代受众,他们已处于传播过程的主置。在流行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格调,培养独立和创新的文化心理,有效利用好大众传媒这一载体为流行文化传播服务,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被大众传媒牵着鼻子走。

我们要握好手中的权利,我们有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所谓的媒介接近权就赋予了广大受众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跟风,不迷信媒体,才有可能形成独具个性的流行文化品位。

通过当下流行的传媒文本来透视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的表征状况,从更为实际的意义上说,它不仅可以从物化创作技艺上讨论这类后现代文本的内在结构模式,引领广大读者进一步认知当代新出现的“平民艺术”品质的调整,理解这类有别于传统形态的文本表达、社会方式与风尚的意义,而且还能够在促发受众主体赏析这类文本的同时注意到其中的“媒介艺术方法”,对表征社会文化的特效与缺陷、为探寻后当代文化与文学方式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滥觞的土壤。它对当前文化范式尤其是后现代网络影视图像新媒体意义的理解和表达也能提供有关社会心理学意义有益的解读,使受众在轻松愉悦的艺术消费中自省可能的社会人文道义与责任。因此,我们对大众媒介文本流行的社会外在表征与心理内在更新的发掘,对主流流行文化的规范与制约,有利于培养、挖掘和提高大众的艺术欣赏知性与能力,我们看到的是包容中夹带新锐的流行新文化,当代多元文化中丰富多样的艺术心理健康发展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①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②方建移:《传媒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0

③[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24

流行文化篇10

当前的流行音乐,在英语里都是以Popular music来概括的,是现代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都市文化,有着明显的新文化特征:以新的高科技的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柱,以智力为资源,以资本或经济为依托的充满创造性的文化,而不是劳动的双手和自然资源。它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以现代大众传媒为载体,按市场规则批量生产,用以集中满足人们感性娱乐而形成的文化产品。换句话说:流行音乐具有市场化、市俗化、平面化、形象化、游戏化,能够批量生产等形态特征。我们这里说的是:透过这些汹涌澎湃的文化经济活动,新文化中的流行音乐有哪些文化或经济内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文化与经济

对待流行音乐我们也应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从人性总体上来看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它为人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了独到的空间以及现代化的技术和物质条件。

1.流行音乐缓和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首先,与那些压抑人的肉体欲望,片面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某些精神追求时期相比流行音乐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的生存质量,促使人从神圣的政治、宗教世界中解放出来。“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回归,使现代人一反那种过分沉重的政治中心和伦理本位的生存状态,并由自在自发的或异化受动的思存方式向自疑自觉的创造性方式提升。”

其次,流行音乐的功能性、世俗化和简单化倾向彻底瓦解了文化垄断等条条框框,推动了音乐文化的多元和民主化进程。随着社会的转型,那些有着神圣和庄严、理想意义的信念和价值观不断发生改变,使音乐由为这些神圣信念服务而开始转向世俗的生存状态。人们认识到原来那些为人提供意义和价值的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却正是人们自我中心异化的产物,而这种缺乏人性化及社会进步支持的精神架构必然走向消融。

最后,流行音乐的开放性、宽容性。流行音乐与其它大众文化产物一样也创造了一个共享的文化空间,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生存方式的封闭性、狭隘性、单一性;尽管又产生了平面化、瞬间化、复制化等的特征,却激发了大众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激情,从而引发人们的生存价值与生存意义的自我自觉的生成。

2.流行音乐带来一系列新的人性分裂和对立。

流行音乐与通俗文化虽然缓和了政治、伦理、阶级专制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人性分裂和扭曲的现实和可能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分裂与对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与对立、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分裂和对立等。具体表现就是感望的泛化、主体人格的异化和精神价值的消解。

(1)感望的泛化。感望是人的本能,人的自然生命基础。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不可能脱离人的自然感望本能,但人除其自然属性外,还有其他属性。人要不断的限制人的本能欲望,使之转化和升华。在人类的文明史中对人感望的压抑、禁忌或是宣泄、放纵都是两个极端。而当今流行音乐的部分作品扩大了人的感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力,无形中降低了人的品位。它在给人带来短暂感官刺激和愉悦的同时也造成了心灵的空虚与麻木,如此反复刺激和满足就可能导致生命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音乐的通俗化一方面有一定的现代进步意义,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享乐、平庸、浮躁、奢华等特点。在这个时代里,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社会与自然、道德与欲望的对立中,往往是后者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于是就引发了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伦理的丧失,形成了新的人性的异化和变质。

(2)主体人格的分裂。自改革开放以来,主体人格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从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到主体自我价值充分满足后的失落、迷茫乃至沉沦。20世纪90年代以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的盛行和泛滥,逐步导致主体人格的分裂,出现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对立冲突。从流行歌曲的演变就不难看出其典型的表现;从《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到《跟着感觉走》,再到《一无所有》、《最近比较烦》,还有那“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呼喊。从这些作品轨迹,我们就不难看出,主体自我人格的寻求以及从超越小我至大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对个性的呼吁和张扬直到放弃对社会、对未来的承诺或转向个人主义的自我迷恋,或转向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苦闷、迷惘,又转向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和对时尚的随波逐流。

更为严重的是:人的本身被零散化、空心化和平面化。“主体的流离和异化已经被主体分裂和瓦解所取代。”“人们成为没有记忆,没有深度,没有历史的平面人”。在当今社会注重占有的意识形态压抑下,人们很容易为所谓的现代社会自由所俘虏,从而滋生出新的人性,非生产性的性格价值取向,如接受型、剥削型、囤积型、市场型等。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现在开展的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的呼声和措施。

(3)精神价值的消解。流行音乐作为文化现象其更深层次的变化是精神价值的消解和缺失。当历史进入一种新的“二律背反”时,人类生存困境的出现就不仅仅是人物欲的膨胀和扩大,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向度的丧失,将导致新的人性冲突和裂变,这是最根本的。

3. 流行音乐文化出现了分化、变异和分层。

我国近些年来,各门类文化的发展状况与改革开放前封闭单一文化相比,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格局,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更为重要的是通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化大众化、共享化,流行音乐尤其如此,即消解了传统文化的边界和规则,人人都能参与、享受和消费文化。如卡拉OK。同时又使流行音乐文化本身大量分化,其内部出现众多变异和分层化格局,丰富多彩。

(1)流行音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化主体的分布和参与者占据了社会各个层面。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阶层、受教育程度的人都有可能参与其中,较之以前的特权和垄断,无疑是一大进步。

(2)流行音乐的传播渠道广。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众传媒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广播、电脑、互联网不一而足。同时传播的形式与内容也日益花样翻新。多渠道导致了流行音乐的传播更加便捷有效。

(3)流行音乐生产、消费市场大。流行音乐可以满足多种层次、各种品味、不同水平的大众需求,只要传媒和音乐制作人认为其有市场价值,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就可以对任何一种东西进行包装、炒作:它可以是颇具阴柔之美的张信哲,或是中性的F4或周杰伦,也可以是动感青春的按照台湾音乐人特有的“葵花宝典”打造的孙燕姿;他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寻常百姓;它可以催人奋进、更可以制造麻醉和消沉。然而这些生产方式和炒作手段却花样百出,日新月异。在传媒大亨那里最美妙悦耳的旋律节奏只能是货币市场里金银滚滚而来的轰鸣声。

(4)流行音乐的产品多。一是人们的文化水准、社会阶层、欣赏水平、艺术趣味各不相同。二是传媒的形式不同,流行音乐的品种丰富多彩。三是我国多年来文化艺术教育水平的限制,少有较成熟固定的艺术品种接受人群。不像港台和日韩,可以分清通俗音乐流行的某些模式:如清新的钢琴适合恋爱年龄的人,重金属吉他SOLO适合偏低年龄的男性听众,新潮电子琴节奏适合大城市中产以上的年轻人,旧派电子琴节奏则适合中等城市的低收入青年,那色彩明亮的大调及类似音色适合中学生。成熟意味着壁垒。恰是这种不成熟,更成就了我们现在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在同一时空背景下劲歌与轻柔之曲并存,摇滚的疯狂节奏敲打在民歌的板眼里,文理不通的大白话歌词糅进呼啸嘈杂怪异的旋律中,还有那些在网上左冲右突的原创歌曲……所有这些丰富而斑斓的流行文化推动着新型经济形态的蓬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经济的活力,如英国1996年创造性产品消费率比服务业高出一倍,比制造业高出三倍。欧洲人、美国人在娱乐业的消费远远高出在服装和健康方面的消费。1996年“辣妹”是英国最大的出口项目,我们的“姚明”不仅是娱乐业,而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宗出口项目,其经济价值不可小觑。

4.流行音乐兴盛发展得益于文化的市场化。

基于以上原因,与其说流行音乐兴盛发展是文化的市场化,不如说文化市场化正是文化多元化的原因。“与共同权威资助的文化产品相比,市场化的工业产品更有力地将文化民主化和中心化”。在这些方面的重要表现是流行音乐作为新文化特有的经济内涵。

(1)流行音乐受众的主体大多是以都市中有一定文化和经济基础及自由度的年轻人,是这些不同年龄时段的青年人支持和推动了流行音乐的潮流,它是一种分层文化,是青年们的文化。他们不同于普通大众,也不是所谓知识精英,除了中学生外,他们更多的是大学时期无所事事、毕业后怀念青春时光和恋爱着的以及那些精力旺盛的白领、粉领、蓝领年轻人。换句话说:“流行音乐不可能赚所有人的钱!”

(2)流行音乐产品的标准化、非个性化。在当今的工业社会里,流行音乐作品是按照一定标准批量生产的,所以任何不熟悉的,需要经过思考的、复杂的,脱离友情、爱情和励志主题的,说教的玩意都将被抛弃。娱乐业的制造者们有着明确的分工。“有人投资,有人操作,有人加工,有人销售推广。”他们不仅把人们从人为制造的“单调世界”里解脱出来,同时增加了GNC(国民总文化力),刺激了GDP(国民总产值)。

(3)流行音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市场化、商品化。流行音乐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多以“为大众服务”为借口,不断地制造各种畅销的新卖点,从而使自己的市场效益最大化。它的铁的规律是不接受一个无销路的东西。追求销量也是不择手段的,音乐元素可以降至最低,可以用视觉取代听觉,甚至“舞台从来都是性感的”。就像其他商品一样,首要是占领市场、占有消费者,其他均在其次。

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流行音乐在文化开放民主的表象下,同样隐藏着所有创新都必须服从市场需求这一新经济时代铁的定律的文化实质,这与原来的文化专制、文化垄断有着明显的不同。

二、开放与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解放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压抑状态的感望。“欲望的解放就是感官的解放和躯体的解放,快乐原则和市场化在欲望心理学方面的结合把新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当作正当的选择广泛传播开来”。随着人的欲望和需求普遍高涨以及物质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各种具有通俗性、大众性和娱乐性的感性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而流行音乐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种形态。它是流行的歌曲、卡拉OK、放纵的摇滚,它在商场里、广场上,它在影视广告中,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和其他通俗文化一起,把人性从长期的政治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压抑、束缚下解放出来,把人的欲望、需求、本能、激情、想象力、无意识等感性力量充分显现出来,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为人日常生活的丰富和升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流行音乐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究其根本在于生产、消费、传播方式中现代技术力量和技术理性的强大。

从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流行音乐和其它通俗文化一道曾经把感性、本能、欲望从政治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压抑下解放出来,成为解放人性、张扬个性、丰富人的生活的批判性、否定性力量,甚至引起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然而,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它们却又被推生成一种新的统治力量,演化成新的市场意识形态,异化成新的人性的精神桎梏,反而使你听不到真正丰富、多元化的个性声音,阻碍了人性、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境界在新层面上的提升。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就是流行音乐文化的市场化、商品化,以及新经济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发展。

如今新文化、新经济中的流行音乐,它有多大的狂热又能换来多少利润?“对于一个流行音乐文化并不成熟且远未饱和的国家来说,在青少年的流行音乐文化尚未自然展开的情况下,文化是可以加工塑造的,作为新的资本市场大有可为”。而主流价值观、经济道德、意识形态究竟应在什么位置?在一个以富足为最迫切追求,以安全和享乐为时尚的年代和几乎是清一色的通俗文化中,如何摆脱这些文化与经济的二律背反状况?我们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对流行音乐文化进行不断的人文提升,提高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使之保持健全的文化反思和正常的批判意识!而不是过分关注于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力对新经济的推动以及它的经济效益。尽管如此并非易事,但别无他途。

[参考文献]

流行文化篇11

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和大幅海报、户外广告相联系,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岁月,广告的形式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十冷手游仿效电影海报的推广,却注入了互联网的痕迹。这款游戏在京沪两地精选了10所高校,每所高校选择了1名女生作为广告模特,同时亮相公交站和地铁站。同时十冷手游独树一帜地采用了基于地理信息的精准投放,每个女生所在高校的周边公交站,都能看到这个女生的身影,而且在校园内、食堂中或宿舍楼里,也有同样的平面广告。那些大学生们,看到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化身广告模特,以高冷酷感的表情出现在广告牌上,想必别有一番滋味。一场基于现实人群的社交互动就这样开始引爆。甚至,我们在网上还能看到男生恶搞广告牌的照片。从二次元到三次元,推倒这堵墙就是这么简单。

流行文化篇12

网络媒体作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力量和大众文化的传播渠道,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获取空间。一方面,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上讲,网络流行语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在网络媒体里进行的个性化、非主流化的创造和模仿。这种网络流行语从客观上表现出大众文化在网络领域的传承、移植和普及,实现了精英文化的普及化;但在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也为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带来了许多问题,它对个人价值观的宣扬、对个性文化的宣泄,构成了对大众主流文化的僭越和消融。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肇始及热化

网络流行语言并非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学界和业界在互联网刚进入中国不久就有所关注。早在2001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就出版了于根元先生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一书,收录了诸如“美眉”、“版猪”等1305条网络热词和新词,曾经在语言学界和文化学界引起争议。如果说在2001年网络热词还是一种新的事物或者新现象的话,在今天,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一大内容和特色,被大量地复制、模仿和转载,这些流行语集中体现了网民的智慧和其当下的思想和心态,在网民中有极高的人气和点击率,能够普遍反映某个特定时期内一些特定人群的心声。

简单概括而言,网络流行语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网络技术的支撑性,即网络媒体作为其传播的技术平台;二是语言传播的流行性,即网络流行语契合了某些特定受众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的网民群体中能够引起普遍的共鸣;三是传播内容的精练性,即经过了加工、模仿的流行语是以文字、词组或语句的形态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的技术平台,更得益于日渐提升的网民的传媒素养和网民的人数。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网络普及率达到28.9%。大量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涌入网络媒体,在把互联网当做信息获取平台的同时,也将网络媒体当成一个个性展示和心理情感抒发的平台。正如覃晓燕所说,这种文化“更多代表的是草根文化或平民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质疑与反思。它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化和内在的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①。

网络流行语:大众文化的网络再现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具备大众文化的特征之外,又具备自己专属的特征。网络流行语专注的是个性化的表达,所以从传播的主体而言,网络流行语具有以传播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理念为核心的自我中心性,强调以个体为中心的思想和情感宣泄,而这些流行语一般都是“一鸣惊人”,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传播的引导价值;这些流行语言诞生之时,创造者和传播者往往求新、求异,更注重眼球的吸引力和语言表达后的影响力;这些流行语言反映出的文化潮流具有强烈的求炫、求奇的文化影响心理。网络流行语来源于大众文化,又实现了对精英文化的改造。特别是网络流行语对精英文化的另类诠释,更使得精英文化背离了其最初的意愿,向着搞笑、“雷人”、夸张的方向过渡。因此,网络流行语言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主流偏离性。

网络流行语将普通语意中的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是名言,进行了网络化的加工,变成一种具有特定的文化审美价值、感情抒发价值和消遣娱乐价值的精辟语言,实现了在网络语境中对传统语言的再造。而与此同时,一些经典的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甚至一些“高深”的术语等精英文化,经过网络的普及和流行化的再造后,逐渐增添了娱乐、狂欢和调侃的味道,精英文化逐渐走向平民化和普适化,而网络流行语也逐渐从主流文化中吸取养分,成为一道风景、一种特色。

一个特定的网络流行语从它的诞生到传播过程经历了由传统文化向网络文化的过渡、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过渡两个过程,而最终的发展方向,则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冲突、融合和汇流。网络媒介的开放性特征造就了社会个体以建构自由文化对抗主流文化的方式,以便表达其阶级意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也展现了受众话语权的提升,处于被支配地位避开受压制性的权力,使用商品文化的材料和资源并颠倒其功能,这一抵抗方式实现了网络自我身份的建构,同时这种文化比精英文化更具有号召力和示范的模仿性。

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过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为大众所接受与消费的一种文化”。②大众文化是网络文化的母体,是因为传播语境的改变而产生的网络平台的再现与移植。这从网络流行语的语意构成上可以分析得出。网络流行语具有大众文化的属性。大众文化的特点主要是,“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对大众的依赖性和价值共享性”。③网络流行语保留了大众文化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进行了质的延伸和量的扩展,使其六个基本属性有了更鲜活的体现。

“寂寞党”的案例考察

寂寞党来源于“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此后被高度模仿,并形成了“×××不是×××,是寂寞”的句式。此后,“哥唱的不是歌,是寂寞”、“哥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等语言被迅速模仿,成为一个时期内最热的流行语。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积淀,网络流行语也不例外。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模仿及迅速蹿红的过程可以看出,词汇是语言变革中最为活跃的方面,网络流行语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变革。

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三类:一是语素构成类,比如缩略、表意数字、表情符号等;二是语言移植类,比如外来语、方言古词新解等;第三类是文化娱乐类,比如媒体的省略词(像“艳照门”等)、名言俗语的僭越类(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等。

“寂寞党”的诞生过程,虽然有复杂的传播学和文化学背景,但并非无迹可寻,从“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到“哥唱的不是哥,是寂寞”,这种“×××不是×××,是寂寞”的句式,传播大致的流程是语言的创造语言的复制语言的模仿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中包含了传播者的心理诉求、传播环境的影响、受众的心理诉求、语言文字的特点、传播渠道的开放性、受众获取的易得性、模仿的简易性等元素。

诸如“寂寞党”这样的流行语,体现了部分年轻网民对文化的调侃和消遣性的利用。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话语地位上升的实现,网民采用这种方式宣泄和表达心中的郁闷、无聊、彷徨,也表现了对当前主流文化一种消极的对抗。另一方面,在网络流行语的改造、模仿和传播过程中,主流文化开始趋向边缘化,非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化在争鸣和冲突中实现融合。

网络流行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是文化盛开在网络技术土壤中带刺的花朵,是带有狂欢和娱乐功能的交流武器,是智慧和庸俗并举的文化现象。不能说是网络语言将大众文化变得庸俗不堪,也不能说是网络文化拯救了日渐边缘化的精英文化。对于网络流行语,我们依然将其界定为一把双刃剑,它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对大众文化具有示范及引导作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和平民化特点,扩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对于大众文化的传播而言,无疑是其传播方式的改革和延展。网络流行语有助于精英文化的大众化,也包括了大众文化的普及化。各种各样的传播主体之间的意识互动、思想互动和文化交流被强化,社会主流文化所蕴涵的道德意识也被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对大众文化具有消解与异化作用。网络流行语由于其传播语境的特殊性:“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以及“把关人”效果的弱化,导致了流行语传播的非理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这给大众文化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恶搞的形态存在,对于社会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包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历史观念、群体观念、社会家庭等级秩序观念的冲击,是对大众文化的消融、消解和异化。

网络传播的规范机制

首先,以受众主体地位回归为基本语境,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媒体受众是主导,他不仅阅读、复制、评价信息,还上传和信息。因此,信息的质量和反映的社会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受众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决定了互联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和主流文化能否传承。网络流行语是草根网民的杰作,网络流行语质量的高低,网络流行语所反映出的文化的价值取向,都与网民的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培育合格的“网络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在把关人缺失的时代,应进一步强化媒体的规范与自律。参差不齐的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也是由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网络媒体给受众提供了一个绝对开放、公开的话语空间,因此,规避网络信息的低俗和非主流化,遏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有对抗性的信息的存在,必须对网络舆论进行必要的引导,而加强媒体的规范和自律,培育健康、绿色的网络传播环境,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网络具有开放和兼容、共享和自由的精神,它有利于培养人的开放意识和世界胸怀,开阔人们的眼界,兼容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尊重人们的个性特点,同时它自由而宽容,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一个“加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自主和平权的文化立场,它能使人们少一些对权威的盲从,多一些自主意识,同时它对道德自律还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网络对于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结语

从本质上来说,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意表达的符号。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空间。每个人都有表达和沟通的欲望,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蔓延,草根文化的力量逐渐增大,公众的话语权也被一再扩大。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大程度上,网络热词也是“社会热词”,每一个网络热词背后都有故事和诉求,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究。

网络始终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它改变着世界,也改变了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同样,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获取的工具和观点共享的平台,更是一个激扬着智慧、产生着思想的阵地,永远恪守精英文化理念的追求必将被孤立,而一味地追求刺激、猎奇和眼球效应的价值取向必将被淘汰和唾弃,因此,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只有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地实现着交锋、争鸣,才能激发更大的创造,让网络文化成为一种有营养的快餐,成为倡导全民共享网络魅力的交流武器。

注 释:

①覃晓燕:《后现代语境下的恶搞文化特征探析》,《现代传播》,2008(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