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评语学生总结范文

时间:2022-09-27 05:41: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品德评语学生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品德评语学生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65-01

思想品德课一周两课时,一位思想品德老师要任教好几个班级,一个班级学生五六十人,这对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方面有一定的挑战。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而写好作业评语是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促进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作业评语方式例举

(一)称赞和表扬

称赞和表扬,是学生激趣的源泉,是引导学生前进的动力。任何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希望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复习中,我布置一道材料综合题,“结合思想品德课相关知识,请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说明我们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些拔尖的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不循常规,全面正确地进行了论述。

(二)鼓励与指导

对于中等偏下学生在学习和作业中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给以热情的鼓励,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对于学习上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就在他们的作业上批上:“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老师期待你更大的进步”“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等批语。对作业一向潦草马虎、敷衍塞责的学生,只要出现一次书写比较工整认真的情况,我就会立即抓住这一“闪光点”,在他们的作业本里批上“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是进步的开始”、“只要认认真真地做作业,扎扎实实地学习,一定能获得理想的成绩”等批语。这些富有情感的批语会让学生有种被肯定的感觉,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启发与借喻

做作业时,有的学生审题不严格,粗枝大叶,马虎草率,结果对题意似懂非懂,解题时思路不清,错漏迭出,答非所问。对这样的作业,我给他们写的批语是:“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审清题意才能解好题。”“审题意,找捷径”、“希望你告别粗心,与细心交朋友”、“努力挖掘,冲出题目设置的陷阱”。当学生看到这些批语后,以后再做题时就会记着这个提醒认真地审题,有利于他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既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解题的思路,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谈心与善意

特教师可借助于作业用批语形式进行谈心。特别是每次复习自测后,针对发挥失常、成绩下降的同学。我写下了:如“这次成绩不够理想,要学会分析总结,相信你会不断进步的!”“某某同学,相信你下次一定会给我一个惊喜”、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等。有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强,但由于不重视作业,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错误,如答非所问、知识点混淆等等。对于这些学生的作业,我给他们写的批语是:“在学习上,我们永远需要诚实和谦虚的态度”。“学习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这样的批语提醒学生学习是严肃认真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草率,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评语方式有很多,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作业的实际情况,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去给他们写好作业评语。

二、思想品德课作业评语的现实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努力,笔者尝试的思想品德课作业评语有以下现实意义。

1、作业评语成为了改变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催化剂”。

通过给学生作业写评语,不仅指导了学生学习方法,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作业写作业评语不仅反映出学生做题的正误,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

2、作业评语成为了学生成长发展的“调节剂”。

篇2

目前就初中教学来看,初中的思想教育作业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要么完成的不好,要么效率和质量不过关,要么就是抄袭率过高。这种状况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理想的,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对于这种状况进行改变,这是目前初中教育阶段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和严重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品德过硬,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才能够成为当今社会中有用的人才。我们就本篇论文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对于初中的思想品德的作业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给予了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初中的教学工作人员一些帮助。

一、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作业的布置

首先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合理的布置,其次应该要求作业的内容具有如下特质,科学性、合理性、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能够认真的完成作业,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作业模式,摆脱那种填空、选择的形式。在以往的传统习题中,总是反复的几道练习题,就会导致学生对于习题的内容产生倦怠感,就会失去兴趣,从而失去所谓的积极性,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失去了一定的兴趣。所以说我们应该采取改革,应该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业进行大力的改革,首先我们应该以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其次在内容上有针对性,而且还应该保证内容的合理性。可以在进行内容设计的时候,在内容上面由简单增加难度,这就增强了学生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解答欲望。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比如说在山东省济宁市的仲山乡二中,在这一方面就做的非常好。人教版的初中的品德教育当中的第八课“学会拒绝”作为公开课演练的过程中,王老师是这样进行作业的布置的。他首先避免了传统的作业模式,从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作业的布置,在身边的生活当中,王老师采用的是让学生在结束课程的时候,让学生收集身边的诱惑,并且让学生对于这些诱惑列出了拒绝的方法,这种新颖的作业方法,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能够更好的了解教学内容,把生活和学习结合在一起,能够真正地在以后的社会当中,很好的拒绝诱惑。

我们进行作业的布置还应该注意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不能够一个一个的布置作业,但是可以选取把学生分成AB两个阶段进行作业的布置。可以采取阶梯式的布置方法,进行作业的布置,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产生极大的兴趣。

我们还应该注意的就是任何学科的最终目的就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为生活服务,我们应该适当的进行社会实践课,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锻炼,比如说可以给父母写信,然后诉说自己的烦恼,还可以公开的让学生评价学生优点和缺点,还可以做一次社会“爱父母”的调查,进行每个人想对妈妈或者爸爸说的话这种调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把教学内容和实践相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评语不仅仅是对学生作业的总结,而且还是师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写评语的时候,教师首先的态度就是应该认真,不应该是评语几乎都是一样,这样会很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学生在心底里是非常在乎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的,只有正确的对待评语,才能够起到一个好的效果。

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上,教师一般都不能够具体的指出学生的作业哪里出了问题,只是进行笼统的点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作业的错误在哪里,不能够进行正确的改进,不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的错误。长此以往,学生可能就对于教师的点评不放在心上,得过且过。所以说教师在进行点评的时候,应该把具体哪里出现的问题写出来,然后进行整篇作业的评分,即便是写的不好,还是应该给个及格的,这样才能够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够让学生对于思想品德作业不出现抵触心理。

在进行评价之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缺点然后对于这个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根据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适当合理的功课指导,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掌握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扬长避短,这样学生在进行下次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掌握了,能够越来越进步。

三、结语

在初中教育教学当中,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正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只有把德育教育搞好了,才能够培养出能够为现代社会服务的人才,才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更好的学习,才能够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目前德育评价,只表现在为思想课的考试,简单以分数进行代替,或表现在班主任以短小的评语来体现。不管是运用怎样的形式,学生德育评价参与和主体都缺少学生,这导致了德育评价参与者单一,就算有不公正的评价,学生也无法改变。

(二)评价方法简单

第一,评价程序过于公式。总以先德育、后智育,再到体、美顺序排列,视乎在前的就是重要的。在实际的评价中,学校总是把智育放在第一位,而德育放在最前面只是人为的一种固定式。第二,评价表达方式传统。传统的评价只有简单的几点条框,都只是以描述式方法进行评价,且评价方法简单,只有班主任有主导权。

(三)评价内容不明确

一般来说,我们将德育理解成对学生思想、情操、信念、教育等等。但是具体至每一个学生时,真正可说出个性的并不多。这也就产生了调试总结操行的评语。而这些内容是不明确且抽象的,如尊敬老师、学吃苦、成绩优良等等。这些评语过“虚”,所评价的话也都是空话。

二、如何进行德育评价的改进

(一)克服评价简单

要准确及评价一个人是很困难的。要对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则更难。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差异性。因此不可只用一种评价方法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而且德育评价不可定期及公式化,不能等到期末的时候才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要采用其他的方式,如单独交流、网络交流的形式进行。在德育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尽量不要用批评的语句,同时不可忽视及抛弃批评,应该用平稳的口气以及温暖的态度来体现人文的关怀。

(二)克服评价模糊

德育内容非常广,是一种长期、艰巨的教育工程,同时德育评价也并不是德育考试所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句、两句操行评语所能概括的。操行评语虽无法真正准确涵盖学生思想品德,但可从某个角度或某个方面具体体现学生思想品德。例如一次拾金不昧、一次助人为乐、节约用水等等。虽事小,却可小中看大,反映出学生虽小却心灵美丽、思想单纯。学生这类生活细节都是解决德育评价内容模糊的良好对策。因此我们老师在平时要和学生多多沟通、接触,注意观察学生、收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德育事例。

(三)评价内容多样性

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向,不同文化价值观受到冲击,这让德育所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传统道德体系受到了之前未受过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学校德育评价一定要承认,也要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其评价内容也要努力实现多样性。多样性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要从小培养学生合作观念,也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更适应未来的学习与生活。

(四)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评价重要,但教育也不可忽视。学校应该教会各个教师,让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例如在音乐课堂中,要品德教育融入到课堂中。比如学习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首歌曲,从歌词中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从小养成待人有礼的品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和歌曲表演,切身感受到做个文明有礼的孩子的自豪感。进而培养我们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文化修养。渗透德育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五)激发小学生自我道德教育我们的德育评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作用,因此一定还要形成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动机。成功学校德育教育不是硬性强调小学生要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以心体验,发现现实生活的真、善。例如,把生活看成是学生进行自我德育教育的良师,学生要突破学校的禁锢,而是要面向社会,在适当的机会下积极主动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并且积极主动参加到道德实践活动,感情别人命运,对学会明辨是非,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

篇4

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一个基层施教组织,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园地。为深化学生的自我教育,使班主任工作真正做到“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我们尝试运用了引导学生自写评语的方法。下面,就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众所周知,学生评语一般是由班主任于学期末填写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做出的评定。因此,全面、准确、具体的学生评语是沟通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的催化剂,是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进步的有效形式。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所以,面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改革评语的撰写,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势在必行。

一、引导学生自写评语的可行性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中学生处于少年的后半期和青年的初期,他们知觉的目的性和有意性已明显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已明显提高,并开始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分析、认识、解决问题,已具有了较强的主体意识和道德评价能力。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这是现代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要依据原则,因势利导,让学生参与评语撰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思想教育的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从教育现代化看,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工作者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改的主旋律,并已成为取代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以坚持因材施教,使学生主动发展为基本方法的教育。因此,把思想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写评语,激发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使然。

二、教育学生明确自写评语的现实意义

1.自写评语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俗地讲,自我教育就是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自写评语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因为,写评语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评价本学期的在校表现,增强是非观念和道德责任感,养成良好品德的过程。因此,在评语的撰写过程中,学生更理性地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把握了自己,从而强化了自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自写评语有利于因材施教并突出学生的个性特征。临近期末,班主任忙着搜集材料、接触同学,为填写学生评语做准备,可煞费苦心地写出来的评语往往要么大同小异,要么多人一面,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失去了评语的教育作用。但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如果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评价自己,学生就能够用真实、准确的语言再现、勾划自己的形象,且生动、具体。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个性特征,而且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3.自写评语有助于促进班风建设。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仅凭班主任自己的视野去观察全班同学在一学期中的实际表现,并加以概括、评价,难免带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评语亦难以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中肯、准确的评价,也容易产生学生对老师,学生对学生的误解。学生自写评语,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这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进而激发了他们写好评语的责任感和维护好班集体的使命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并使学生自觉地置身于积极、民主的班集体中,从而促进了班风建设。

三、引导学生自写评语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学生既是思想教育的客体更是主体,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自写评语,教育学生学会进行自我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学会进行自我教育,才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不然用长远的眼光看去,我们造就的就只能是一个不幸的人,而不幸的人是我们社会的大灾祸,而不幸的孩子则是大一百倍的灾祸。”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自写评语加强引导。

1.明确评语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自写评语毕竟是评语的改革,而评语的真实性又决定了自我教育的深度和高度。当我们把想法在班里公布时,学生众说纷纭,都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召开了“通过自写评语,强化自我教育”的主题班会,明确地提出了写作要求,即写评语要做到:全面、准确、具体。全面,即是成绩和不足,优点和缺点都要写,以扬长避短,明确方向;准确,即是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的在校表现,不夸大、不缩小;具体,即是用自己的语言来为本学期的所作所为“画像”,突出自己的个性特征。

2.教育学生注重把平时积累资料与平时做事、做人结合起来。评语是学生日常表现的概括和总结。学生要对自己本学期的表现作出全面、准确、具体的评价,就必须注意平时积累资料,而资料则是学生平时做事、做人的反映,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时时处处“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并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于律己。为此,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帮助学生养成善于积累资料的习惯,并从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无怪乎有的学生在谈起自写评语的体会时说:“引导学生自写评语不是给了学生美化自己的权利,而是获得了思想教育的主动权,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我们学会做事、做人。”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