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个人的优点合集12篇

时间:2022-09-17 20:48:08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1

关键词:

学术期刊 评价模式 评价机构 评价指标

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学术论文及学术期刊评价得到了社会及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视,但关于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此也引发了很多社会争议,学术期刊由谁来评价、该怎样评价、如何看待不同的期刊评价机构、当前学术期刊评价存在哪些问题等一直是学者争论的焦点、热点问题。

一、现行学术期刊评价模式

1.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期刊评奖、期刊检查评估及期刊分级。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中直单位、部级学会、协会主办的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管理,地方单位主办的期刊由各省市自治区的新闻出版局管理。由此出现了由政府部门组织的期刊评价,如新闻出版总署于2000年开始推出了期刊方阵,将期刊分为:“双高期刊”“双奖期刊”“双百期刊”“双效期刊”,这是比较权威的官方评价;另外各地新闻出版局还每两年对所管理的期刊进行评价,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期刊为优秀期刊,二级期刊为较好期刊,三级期刊为较差期刊。[1]

2. 各级各类期刊出版行业、学术团体组织的期刊评奖或检查评估。各类期刊出版行业组织也对学术期刊组织评价,如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就曾组织过“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也开展了各种评优活动,包括“权威学报”“重点学报”“百强学报”“优秀学报”和特色栏目奖等等,这类评奖须经由各省市行业学会、研究会评审后逐级上报。这类评奖在推动编辑人员提高办刊积极性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是行业学会组织的,影响较小,得到期刊主管部门、主办单位认可的程度低。

3. 图书情报部门、专门评价机构组织的核心期刊数据库遴选及排名。这类评选是目前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影响较为深远的一种评价模式,对期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和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4个核心期刊评价机构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科学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研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制的中国引文数据库(CCD)、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研制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等7大数据库。

4. 高校、科研单位自行制定的期刊等级分类。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解决科研考核、成果奖励、职称评定、学位授予等问题,各自制订了适合本单位需要的期刊目录,综合政府、行业评奖和图书馆文献部门及数据库的量化指标将期刊定为不同的等级,赋予不同的分值,在单位内部使用。

二、学术期刊评价模式的利弊分析

不同的学术期刊评价模式有不同的优缺点[2]:

1. 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期刊评奖、评价。优点是最具权威性,但数量较少、评选周期长。如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组织的“双高期刊”“双奖期刊”“双百期刊”“双效期刊”数量较少且不全是学术期刊,不足以评价所有学术期刊。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我国有正式出版期刊9892种,学术期刊约占60%以上(新闻出版总署网页统计),而“双高期刊”约50种、“双奖期刊”约100种且3~4年评选一次、“双百期刊”约200种每两年滚动式评选一次、“双效期刊”约1000种。由各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织的期刊评定和期刊年检,由于没有对期刊进行细分,期刊的优劣等级差异不明显。

2. 各级各类期刊出版行业、学术团体组织的期刊评奖。优点是专业性强、学术性高,由办刊人评价办刊人,有利于出版事业的发展。缺点是由于是熟人评价熟人,有个人情感因素的干扰,另外被社会和主管主办部门认可的程度不高也是其致命的缺点。

3. 图书情报部门、专门评价机构组织的期刊评价。优点是数据较为客观,有科学依据和翔实的数据,可信度高,评价速度快,有利于促进期刊事业的发展。缺点是过分依赖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制订的科学合理性至关重要,另外,过分依赖定量评价数据会导致个别期刊会利用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之处人为制造评价数据,提高评价分值。

4. 高校、科研单位自行制定的期刊等级分类。优点是符合本单位实际,有利于本单位科学事业的发展。缺点是有些人会为个人或本部门利益降低门槛,将较低水平的期刊定位为较高水平期刊,使学术论文水平在低层次循环。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2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应用多目标决策的有关技术进行方案的排序选优,能较好地解决多方案的优化问题。关凤峻根据给出的多个综合开发利用方案,采用的层次评价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并采用理想点法进行排序,选出最优方案。宋光兴等人改进了理想点法中权重的确定方式,利用熵技术法确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得出了排序选优的最终结果。李学全等人提出了一种灰色关联度线性加权和方法,是解决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问题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周科平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法,有效解决了主观确定的权重不精确的缺点。陈林、曹树刚采用博弈论分析框架中混合策略情况下应用最优化方法,寻求混合策略Nash均衡的最优化点,作为多指标决策问题的优选方案。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中权重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的非线性评价模型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可避免人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带来的主观性。本文试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各个方案做出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作比较,以验证方法的可靠性。

1 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三篇论文的举例部分,某铁金矿经研究设计得出9个方案。

(2)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每一列的数字xi代入归一化公式x*i=[SX(]ximaxxi′[SX)]

即每一指标数据除以各自指标中的最大值,将数据划归在[0,1]范围之内。

1.2 研究方法

BP人工神经网络简介:人工神经网络是将大量简单的神经元广泛连接而成,用以模拟人脑思维方式的复杂网络系统,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自适应控制等领域。由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评价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的非线性评价模型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和识别可避免人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带来的主观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 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方案进行评价

运用matlab环境下的BP网络模块,我们将经济发展水平分级指标作为样本输入,评价级别作为网络输出BP网络通过不断学习修改权重,找出评价指标与评价级别间的内在对应关系,利用此网络模型进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第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某铜铁矿设计方案为例建立评价体系。参考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5项指标,分别为铁选矿回收率(%)、金选矿回收率(%)、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吨矿利润(元/吨)。

第二、网络模型的构建。选取以上5项指标作输入神经元,输出神经元为铜铁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构建神经网络,采用等间距的线性内插方法,对已经归一化了的数据进行等级划分,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见表1),并将铜铁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分为3级,3代表综合开发利用水平高,2代表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中等,1代表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

据此构建5×1×1的神经网络结构,其中隐含层神经元为3个,输出层神经元1个。网络设计的参数为:网络初始值为[0,1]之间的随机数,基本学习速率 0.1;网络训练的终止参数为:最大训练批次为10000次,最大误差为0.01。网络训练达标后,将表1中的原始数据归一化后输入网络,得出铜铁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的BP估计值。

表2表明,方案8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BP值最大,是诸方案中最优的;方案7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次之,为次优方案;方案1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BP值最小,是诸方案中最差的。 转贴于

3 与基于理想点法评价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相比较

3.1 理想点法简介

理想点法是属于多属性效用理论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最基本的思想是依据“综合效用值”进行方案排序选优。其效用值的计算是用理想点法中的“距离值”的计算方法而得。通过选取各个目标中的最优值构成一个多目标的理想方案(也称为理想点),并以目标空间中,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距离值来度量各方案的优劣。距离越小表示方案目标值越接近理想方案的目标点。这样依距离值的大小来排列方案的优劣顺序,距离越小,方案越优。

以下两表格分别为基于层次评价方法与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的理想点法得到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结果。

3.2 各评价模型所得结果比较

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的BP值排序情况(表2)分别与基于层次方法和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的理想点法(表3)得到的优方案排序相比较。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得到的结果与采用熵值确定权重的理想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BP值法计算的结果中最好的三个方案分别为方案8、方案7、方案9,与层次理想点法的结果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存在于方案1与方案2,方案5与方案6,他们的排名也十分接近。这充分说明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评价是可行的。此外,由于运用matlab软件可以轻易地实现BP神经网络运算,这种方法在处理大量数据方面还有着独特的优越性。

4 结 论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目前,求解多指标决策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各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的非线性评价模型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可避免人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带来的主观性,可以有效地解决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评价问题。

参考文献: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3

[作者简介]费拥军(1970- ),男,江苏姜堰人,扬州大学学生处,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研究。(江苏 扬州 225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实践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BFDY07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40-03

在新形势下,高校切实践行教育实践观,把实践育人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迫切需求,是满足学生成才需要,适应社会变化的迫切要求。

一、实践育人路径的概念

为更好地理解实践育人路径的含义,我们应对实践育人和路径的概念进行界定。所谓实践育人,是指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参加与自身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实践育人是继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等传统“三育人”模式的新型育人模式。所谓路径,通常来讲是方法与途径,是到达目标的道路。实践育人与路径相结合产生的实践育人路径一词,一般来说,是指达到实践育人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旨在更紧密地连接教育主体与客体并使之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标线路和过程的统一,具有指向性、过程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进一步讲,构建实践育人路径,首先应明确教育目标的逻辑指向,其次应引导教育目标的实施线路,为发挥实践育人效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指导与平台支撑。

二、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构建现状阐析

在设计实践育人路径时,高校都能把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育人主要形式纳入其中,不断丰富和拓宽实践育人路径,百花齐放地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成效显著。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实践育人路径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路径目标趋于功利性。为适应社会需求,实践育人路径设计往往趋于实用、功利的指向,“功利型”实践多,“品德型”实践少;“验证型”实践多,“探索型”实践少;“步调一致”的实践多,“突出个性”的实践少,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全面掌握和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二,路径结构缺乏完整性。对于实践育人机制建设,大多高校无完整的路径架构。无论是实践育人路径的平台结构,还是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结构,都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和选择需求,这导致学生参加实践的被动性多于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三,路径机制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顶层设计不科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际获得的成长缺乏合理的测评办法,评价体系与设定目标的对接度不够、对工作的激励作用有限等。

三、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原则

在开展实践育人工作中,要使实践育人路径的设计更合理、更优化、更科学,就要定期检验和评价实践育人绩效,在此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优化目标:优质高效原则

优质高效原则是以提高路径结构质量为要求,发挥路径功能最大化为目标。优质高效也是优化实践育人路径的总目标。如对于方向过偏、结构缺失的实践育人路径,就要采取纠偏补缺的手段,以期达到平衡全面,这就是优质高效的体现。相反,如果实践主体片面追求实践育人活动数量,完成上级任务,不能从中获益,那就违背了本原则。

(二)优化手段:整合融通原则

整合融通原则主要指研究不同实践路径的关联度和融合度,在整合好路径异质冲突的前提下,吸取各路径的优势,提炼出效果最佳的路径。整合融通是优化实践育人路径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从课程整合、资源整合、内容整合、话语整合等角度全方位考虑,不同的课程取长补短,方便学生理解;不同的资源皆为我用,提高教学质量;活动内容相互借鉴,丰富路径生动性;教师学生自主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优化进程:介入实践原则

介入实践原则源自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他认为经验学习是由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四个阶段构成的一个环形结构,其学习过程分为领悟和改造两个结构维度。改造分为内在反思和外在行动两个模式,其中外在行动的改造需要介入实践来完成。具体来说,一方面指教育对象以实践主体角色主动介入实践;另一方面,教育者则在指导过程中真诚地介入,与教育对象建立对话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相互融合,双向建构实践育人的有效路径。总之,介入实践,是优化路径的源泉、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的标准,并且路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四)优化策略:灵活开放原则

灵活开放原则源自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念和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理论。他们都强调人的自我学习、开放学习能力。要想让实践育人路径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学校就必须掌握灵活开放的教育原则,迎合社会变化,使学生获得适应性发展,正如克里夫・贝克所说:“学校应该比现在更加主动地去提供社会经验和社会性学习,在教室,学习气氛和学习过程应尽量是交互式的,而在学校,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设施去参与社会活动。”①

四、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举措

(一)制定路径优化流程和标准

在制定实践育人路径优化流程时(如图所示),必须把握四个关键环节:一是收集实践育人路径的起点信息。所谓起点信息就是学校目前实践育人所处的位置与出发点。在优化的过程中,应将学校实践育人现状量化为数据集合,并将此信息融入到优化实践育人路径的目标制定中。起点信息的收集工作是检测实践育人效能增加,路径得到优化的基础。二是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优化和评价。即实践育人路径如何优化,实践育人效能是什么,提高学生的什么能力。评价实践育人效能,坚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推进实践育人的进程。通过优化手段,促进实践育人的进程又快又好地由了解知晓阶段,依次向机械模仿阶段、常规化阶段和优化阶段迈进。为了检测实践育人进程以及变革的效果,应绘制一个执行贯彻的概览图并做到适时对照检查。四是评价实践育人成果。实践育人成果分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其中将教师效能和学校效能作为中期成果的评价指标。在实践育人实际进程中,由于中期成果与最终成果之间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将中期成果(如学生态度的变化、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优化的指标则相当有益。同时,在优化过程中还需注重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因为他们是学生迈向实践育人最终成果的阶梯。

实践育人路径优化标准是指实践育人进程的最终阶段――优化阶段所要达到的要求,可借鉴霍顿学校实施图――规划的循环阶段图表②,从评估、规划、贯彻实施、评价四个阶段来制定相关标准。具体来说,评估阶段的优化标准是教育者能够充分收集和运用现有数据,对实践育人路径设计进行准确评估;规划阶段的优化标准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广泛地参与到实践育人路径的科学规划中;贯彻实施阶段的优化标准是学校相关人员都能理解规划并主动实施,共同贯彻;评价阶段的优化标准是能持续开展对实践育人路径形成性和累积性评价。

(二)推进实践育人路径结构的优化

实践育人路径结构主要包括实践育人路径的平台结构和内容结构。整合融通实践育人路径结构,构建立体生动的实践育人路径结构是优化的目标。

实践育人路径的平台结构是否具有渗透力和亲和力,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实践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实践育人路径的平台结构可由网络虚拟型实践平台、课堂融合型实践平台、文化渗透型实践平台和主题引领型实践平台组成。具体来说,网络虚拟型实践平台能够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宽广灵活,教育路径更开放;课堂融合型实践平台能够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相互融合,相互联通,将多学科相结合的课程设置、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丰富教学实践形式;文化渗透型实践平台能够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更贴近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主题引领型实践平台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正能量的鼓舞与激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结构不同,实施实践育人的效果也不同。为了科学实施实践育人内容,有效实现实践育人目标,发挥实践育人最佳功能,必须不断优化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结构:一是突出实践育人核心内容。为了体现实践育人的根本性质与功能,必须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是完善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体系。为了提高实践育人的整体效应,必须拓宽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系统性,形成实践诸内容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合理结构。在内容建设上做到活动内容精品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三是实现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入,反映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实践育人内容也要不断发展和更新。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充实和更新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做到内容时代化和形式时代化,才能全面实现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结构升级。

(三)发挥实践育人学生主体作用

“任何理性教育,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客体,都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才能达到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主体内心的心理过程发生,任何教育都等于零”。③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路径的设计本身就属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优化路径过程中应既注重目标的达成又注重过程的监控,同时充分考虑主体与客体的静态联系和动态互动。一是要做到在实践育人过程中改变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应注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平等性。教师要在发挥自身主导性的基础上,着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制定目标、自我完成工作、自我评价反思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二是要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事实证明,由于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实践育人路径的差别对待教育对象,让每一个学生能发挥个性、优势和特长,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创造民主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建议的平台。在方案设计时,学生应能有效参与其中,尤其在对方案进行评估预测时,要注意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择优采纳;设计的路径在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考察实施效果,时时听取学生反映,不断作出合理调整;在总结方案经验教训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意见,以作改良。

(四)推进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优化

评价是对实践的反馈,传统的实践育人活动不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无关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实践的最终成果,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节和激发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热情。

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优化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主导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统一。首先,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统一。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被教育者实践的过程中,为了不断了解被教育者参与的状况,及时进行策略调整,以提高育人效能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对实践活动结果进行的评价,侧重点在于对被教育者实践的成果做出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有利于教育者全程地参与到被教育者的实践活动中去,系统全面地掌握被教育者的实践状况。其次,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统一。定性评价是指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运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做出结论性的评价。定量评价是指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将预设的指标进行结构化操作,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有利于避免量化所导致的功利,从而客观公正地评价被教育者的实践成绩(既包括显性的成果,也包括隐形的态度、能力等)。再次,注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统一。自我评价是指由评价对象――学生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评价。他人评价是指除被教育者自身以外的个人或小组机构对其进行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既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对实践学习的热情。最后,注重主导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统一。主导性评价是指以某一指标为主要标准进行的评价,多元化评价是指以多个指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被教育者的过程中,既要避免评价指标不明确,也要避免基于个别因素的片面评价,要坚持以实践目标为导向,考虑多重指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注释]

①(美)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赵文静,唐汉卫,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②(英)路易丝・斯托尔,(加)迪安・芬克.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8.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4

矿井热动力灾害是指与热相关的动力灾害,它是煤矿典型的重大灾害类型,具有突发性强、灾情发展迅速、伤亡人数大、容易引发继发灾害、救援困难等特点[1]。在灾害救援过程中,由于灾区存在的热力作用,往往会造成灾区通风紊乱,使灾情更加模糊化和复杂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极易造成救援人员伤亡,扩大事故严重程度[2-3]。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也即灾害危险性)是灾害救援指挥决策所参考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将对避免救护队员伤亡和事故扩大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是安全评价的基础[4]。在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评价指标的处理方法,建立并优化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

1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根据对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及文献的调研分析结果,确定了9项评价指标选取原则[4-6]。1)目的性原则。以评价目的为出发点,选取能够正确合理反映评价对象某一方面属性的指标,而且各指标的功能、指标间的关系以及指标本身必须服从评价的最终目的。在指标初步选定之后,应根据评价目的,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以便更好地实现评价的整体目标。2)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的选定、信息的搜集和涵盖范围的确定等工作,都必须有科学依据,紧密结合矿井热动力灾害机理和特点、救援工作的特殊性、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特点。3)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能够反映和服从评价的整体目标,力争建立全面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4)可操作性原则。由于矿山灾害救援的特殊性,在设计指标时,不仅要概念明确、定义清楚、具有代表性,而且要求在救援现场能够快速、准确地采集到相关数据和情况。5)独立性原则。各评价指标应遵循独立性原则,做到指标含义明确,尽量保持相互独立,避免指标间(尤其是同级指标)的相互交叉,以及指标功能不明确或者重叠。6)突出性原则。应注意区别各指标的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忽略对评价目标影响或重要度较小的指标,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7)可量化原则。要求所选的所有评价指标均可以被科学量化,以科学合理地发挥各指标的功能,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8)时效性原则。在救灾的不同阶段,各指标的重要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了使得评价指标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选取指标时应当选择救灾全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避免指标“失效”。9)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不同指标代表灾害的不同属性或特征,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在选取指标时,应注意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不能漏掉任何关键指标。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根据现代事故致因理论,采用“人-机-环-管理”系统分析法,将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系统分为救援人员(人)、救灾装备(机)、灾区环境(环)和救援组织管理(管理)4个子系统,共同决定着灾害救援的成败[7-8]。采用AHP分析法,将影响因素分为目标层、中间层和因素层3层。初步确定了以下14大类50个影响因素.2.2评价指标的优化2.2.1优化方法1)Delphi法。该方法是依据评价对象的特征和评价的目的,将一定的评价指标为内容,设计成专门的问卷调查表,向专家征询意见[8-9]。假设共有n个专家,第j个专家对m个指标给出的权重系数值为{w1j,w2j,…,wmj},给定1个允许的误差范围ε。若指标权重的平方和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i=(1,2,3,…,m),j=(1,2,3,…,n),即:2.2.2评价指标的优化过程1)利用Delphi法初步筛选评价指标。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共向相关专家发放调查表5份,全部有效回收。对回收的调查表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采用式(1)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对偏差较大的权重系数再向专家反馈。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的重要度排序中,其中指标“平均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浓度升高速率”重要度最小,故剔除。2)利用AHP法进行深入优化。将初步筛选后剩余的评价指标全部列出,制成调查问卷表,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判定。采用AHP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各指标相对评价目标的重要度排序中,指标“燃物易燃度及数量”和“灾区通风方式”的重要度排序分别是21和22位,说明这2个指标对于评价目标的重要度很小,可以剔除这2个指标。3)评价指标优选结果。优选过的评价指标结构,共有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0个,优化后的评价指标如图1。

3评价指标预处理与量化

1)评价指标量化方法。根据建立评价指标的可量化、可操作性等原则,可采用5区段法(表1)对指标进行量化[6],得到的指标量化分级方法见表2。2)评价指标赋权重方法。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各个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即评价指标的重要度(即权重)不同。选择了AHP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可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现场经验,以尽可能得到科学、合理、符合救援实际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AHP法计算的指标权重结果见表2。

4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

最终得到的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量化方法。安全等级划分见表3。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评价等级R可用下式进行计算:由上式计算出R值之后,可根据表3的安全等级划分,对具体的矿井热动力灾害救援安全性进行安全等级的判定。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5

[作者简介]刘传熙(1986- ),男,广西临桂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广西 桂林 54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SZ2012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18-02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培养新秀,以点带面,各院校都举行了各种教学竞赛,教学竞赛业已成为高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客观、公正地评价优质课质量,是正确地引导教师钻研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研制优质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则是开展优质课比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也是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

一、优质课教学的含义及优质课的评价内涵

优质课教学是相对于一般课教学来说的。成功的优质课教学,不仅反映了一般课的教学状况,而且对于一般课教学有示范性、导向性、探索性,其质量和效率都比较高。开展优质课教学比赛,就是以“优质”来带动“一般”,使“一般”向“优质”迈进。只有一般课教学不断提高质量,达到“优质”水平,才能称得上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更高水平的优质课教学的出现。如此螺旋上升,教学艺术就会日臻完善。

优质课的评价,实质上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优质课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来考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看教师在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经过充分准备的优质课,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教学效能等方面都有较高水平,体现出教学改革的成效。因此,优质课教学中必须折射出参赛者一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教育思想要正确,教学观念要先进,教改意识要强烈;二是要求除了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学论等教育理论外,还要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此外,还要求参赛者对当前教改动态、教研成果、教学评价技术等有所了解,甚至要求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等科学常识。

二、优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

1.优质课评价指标体系研制思路。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部分,对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优质课其实是一堂教学质量好的课,其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围绕课堂教学来展开,即从课题的引入到课题的展开直至课题的解决。因此,优质课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反映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教育方针的情况,即在德智体三方面的情况。教育方针是指引教育工作前进的方向和指针,它对整个教育活动有着定向的重要作用。不论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组织方法的采用等,都要符合教育方针。其次,评价指标体系还要遵循教学理论,因为教学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议、练等教学行为要体现出教学理论的思想火花,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是能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再次,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为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系统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对课堂教学系统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发挥整体效益。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把优质课教学系统分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四个子系统,然后根据系统论的定量分析原则,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这四个子系统进行量化、赋予权重,并对子系统对应的评价指标内容(要素)赋予等级和权重。再根据系统论的有序性原则,把课堂教学从始至终列成课题的引入、课题的展开、课题的解决这三步有序活动。最后,评价指标体系要简明易行,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2.优质课评价表。根据优质课评价指标体系研制思路设计出优质课比赛评价表,如119页表所示。

3.优质课评价表的特点分析。评价标准的组成部分和层次,叫做评价指标体系。恰当的评价标准,其特征有“三要”:一要把教学原则、教学规范、教学技能作为评判指标的内涵,促进教师为搞好教学发挥创造性,使出高招数;二要简明具体,易于执行;三要能被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接受和运用。这里说的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备课的5个“会”和上课的6个“会”。上课的6个“会”,包括会组织教学(教学准备完善,善于调控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抓住关键,层次清楚,环节紧凑,节奏适当,纪律好);会寓教于学(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思想实标渗透德育,遵循整体性、针对性、感染性等原则,把教育寓于教学之中,体现学科的德育功能);会讲授和训练(讲授内容编排科学,语言准确、规范、清晰,教师的讲、写、念、问、演示、示范等活动与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等活动安排有序、和谐);会板书(板书、板图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规范);会演示(教具操作规范,演示效果好,善于用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会分类指导学生(因材施教,优生和困难生都得到提高)。这6个“会”,与教学质量相关度高,又易于观察到教师上课的特色,评价的指标体系将其作为评判指标的内涵,使评价具有科学性、方向性、群众性和可行性,这是客观、公正、合理评课的主要依据。当然,评价的指标体系只包含这6个“会”是不全面的,还必须有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指标。此外,还要通过“权重”来区分评判指标的主次,不能等量齐观。

本文研制的优质课比赛评价表是根据教学最优化理论,从课堂教学共性着眼,选择与教学质量相关度较高的因素作为评判指标,制定后又在系(部)内备赛中试用,并发至各教研室征询修改意见,比赛开始前评委集中学习时领会指标体系含义,可以说这个指标体系是教研的成果。这个指标体系的特点是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系统,按组成层次分为4个子系统和20个因素(创新因素另记);子系统和评判因索不涉及课程具体内容,适用于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20个评判因素都量化为分数,并按权重分为4个评分等级,级差按“有差别,不过大”的原则确定,评价结果由因素分、子系统分、总分三级综合形成;利用权重来体现比赛的侧重点在教学方法上;考虑到教师是经过各系(部)推荐或者选拔参赛的,先赋予参赛者70%的基础分;要求用平均值法确定参赛者的成绩。由于指标体系的这些特点,因而比赛成绩离散度小,既照顾了心理需要,又使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精确度。这从评价标准上保证了评价的准确性。

三、评价表的应用

1.选定评委。优质课比赛评委人选要求的条件是具有教师系列的高级职称或者从事教学管理的校领导。评委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这就从评委人选上保证了比赛评课的准确性。

2.评价办法。评价方法科学是保证评课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教师优质课比赛为避免评委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认识和情感的倾向性、情绪的好坏等因素渗入评价中,使评价带上主观色彩,因而确定评价程序是:阅读教材和教案;听课做好笔记;课后独立评分;赛课全部听完后再调整评分,并按评分高低排出名单;把评分表和名单交评委组工作人员统计排出比赛名次;评委组对赛课作评议和总结。这个过程中,除了反复强调认真执行评价标准外,还提出赛课未完前不准对某门课的得失成败或评分高低议论,以免相互影响。听课是获取评价信息的主渠道,要求评委听课要认真笔记,既要观察教师的具体表现,又要观察学生种种反应,对“一言堂”或热热闹闹的课堂都不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主要分析是否贯彻了教学原则的各项要求,是否体现了教学化理论。上课是备课的实践,因此,还要把上课情况与教案中的目的任务、内容编排、方法设计、程序安排等作对照,判断执教者对大纲和教材钻研是否深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是否清楚。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6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即“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可以划分为三个结构,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志。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社会心理学认为,自我评价一般具有以下几种核心要素:自尊、自我效能感和控制点等。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经历着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阶段,自我评价也相应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在评价和追求上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第一个阶段的个体从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外貌、服饰以及家庭成员对自己的态度上作自我评价和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第二个阶段的个体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自我体验,追求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追求名誉、地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感情;第三个阶段的个体主要从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道德水平等方面作出自我评价,从而获得自我优越感,追求在事业上、道德上的进步和实现自己的自我完善。人的知识、才能通常是处于离散、朦胧状态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和开发。每个人从自身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特点、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识结构、献身精神等方面可以作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是从片面到全面,从依赖他人评价到独立自主评价,从注重对事实的评价到注重心理特征的评价。自我评价通常依赖自我估价和社会比较实现。自我估价是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我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我观念的过程。社会比较是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需要认知自己但又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就会通过与社会上与自己的地位、职业、年龄等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来认知自己。

二、自我评价对人心理的影响

根据自我觉知理论,当集中注意力于自己时,我们会根据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自我评价受个体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影响,也受个体价值观、期望水平、自我理想的制约,容易带有主观性。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自我评价能培养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对个体的个性发展起着调节、引导的作用。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能客观评价;同时,能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心理不健康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评价,自高自大,自我欣赏,还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三、如何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全面的自我评价,具体包括对自己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的评价、心理特征(如兴趣、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的评价。具体体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乐观自信,不苛求自己,能扬长避短。自我评价形成主要有三种途径:(1)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2)通过与社会上与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3)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评价自己。在评价自我的过程中存在五种认知偏差:(1)选择性知觉:预先带有某种心理上或者认识上的倾向,然后只选择这些信息去感知。(2)以偏概全:以为一样行,什么都行;一样不行,什么都不行。(3)简单归因:归因过于单一。(4)错误评价:过高或者过低地估计某方面的影响。(5)非此即彼的思维:认为事物只有两面,要么是对的,要么就是错的。

全面评价自我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五种:(1)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与他人比较,最重要的是选择恰当的参照人,也就是要跟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比较,和优秀的人、理想中的人相比较。(2)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不断进行对他人的评价和自我的评价,深化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3)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评价自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能提高自己对自己的认识。(4)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借活动成果认识和评价自己。实践既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目的。(5)综合分析评价。将各个方面的自我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自我。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7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36

可制造性评价,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在现阶段制造资源背景中,对产业形式的各种设计特点满足制造管理的程度实施研究,明确设计模型中不满足产品创造和产品质量的因素,以此有效引导设计工作人员实施优质的产品创新。产品可制造性评价是达到面对创造的设计的重要方案,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引用可制造性评价工作形式,促使设计工作者在创造资源的影响下实施优质的产品构成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分析制造有关的影响因素,以此提升实际产品设计的质量,增加产品开发的进度。本文主要是分析产品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价方法。

1 工业设计可制造性的多样化评价系统

本文将可制造性明确为,在特定制造资源背景下,产业工业设计形式各个特点存在的生产创造的概率。

产业工业设计工作包含了多样化的特点,工业设计时期是产品可制造性的影响阶段,但是工业设计也包含了形态构成、表层素材、人机划分以及色彩涂装等特点,各个特点之间的影响促使设计方案构建了设计方案可制造性评价的多属性系统。如人机设计中的人机划分是主要属性,其具备的子属性为人机划分硬度与强度的依靠性,人机互换的舒适性、转配制造可靠性等;色彩涂装中色块划分就是主要属性,不同色块在涂装工作中的平衡性,创造科学意义、涂装艺术特点等就是子属性;素材质地中的肌理特点就是主要属性,而磨砂、覆膜、雕刻以及拉丝等工艺重要性和可实施性就是子属性。

在实际产品工业设计形式中,评估影响因素与产品类型有一定的关联。如家用电器、表层素材设计大部分都非常的娴熟,人机转换的重要意义也要好于其他特点。由此在对家用电器实施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价的过程中,人机划分的权重更大。但是关注产品构成的机械产品在可制造性评估当中,形式构成特点群众将会更大。由此各个特点的群众也会随着多样化的产品类型的差异性,出现更多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经常出现的评价系统都是依据专家自主赋予价值获取的特点权重,但是因为专家自身具备的喜好、学历、生活经验已经家庭背景等影响因素,提出的评价内容大部分都是非常主观的,提出的评价内容具备的客观理念和科学性较低。除此之外,在可制造性评价当中,评价目标的多样化和不明确性导致评价信息是不准确的,由此促使不明确信息的语言多样化特点理念引入到产品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估中,提升可制造性评估的有效性和优质性。

2 依据依赖性算子的不明确语言多样化特点群决策法

依据现阶段不准确类型依赖算子的多样化决策方案,在工商管理中,工程预算和项目评估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引用,实际设计方案评估方面的工作并不优越。本文结合文献认为不明确语言结合集合平均算子和依赖型不明确语言有秩序加权几何,算子提出的一种依据不明确语言多样化特点决策的产业工业设计可制造设计评估方案[1]。

决策人员在明确定性检测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依据优质的语言评估标准,可以预先设计语言评估标准S={s1|i=1,2,3,4……t},其中S中的术语数量通常情况下都是奇数,并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若是i大于j,那么si大于sj;第二,具备逆算子rec(si)=sj,促使i+j=t+1;第三,若是si大于等于sj,那么(si,sj)最大值si;第四,若是si小于等于sj,那么(si,sj)最小数值为si[2]。

3 依据DULOWG算子的产品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估所属性决策方案

设决策者数集为,对于工业设计方案集为QI∈Q(Q1、Q2、Q3、……Qm),有关属性集Fj∈F(F1、F2、F3……Fn)实施检测,获取产业工业设计形式Qi相关工业设计特点Fj的特点数值,构建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估决策矩阵,为实际工业设计特点权重向量,。

4 可制造性评价案例的研究与分析

自行车租赁体系依据其简单的操作技术、前卫外表以及综合工艺特点,结合物联网技术对不同机柜之间的信息资源实施转换和传递,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系统构成较为繁琐,零件和部件的类型和数量较多,设计依据相关非常广阔,制约联系较为繁琐。现阶段选择四位专家从四点属性对某一形式实施评价。特点包含了形式设计、人机划分、表层素材和色彩涂装[3]。下图为四个专家提出的判断矩阵:

步骤一,依据判断矩阵计算属性权重wk(k=1,2,3,4,)。结合实际规定可知,判断矩阵中专家属性权重为以下几点:

W1=(0.3813 0.1148 0.2640 0.2399)

W2=(0.6519 0.1046 0.0846 0.1589)

W3=(0.6634 0.0911 0.1071 0.1707)

W4=(0.6634 0.1109 0.0967 0.1290)

步骤二,明确四个专家的权重。

主要是依据SK,其中K=(1,2,3,4),结合上述四个判断矩阵分别延伸出十六个具备相同特点的矩阵,明确十六个权重向量和其排列顺序,并且优质选择最能展现各为专家观点的排序P*=,如下所示:

专家E1:=(1,4,3,2)

专家E2:=(1.3.4.2)

专家E3:=(1.4.3.2)

专家E4:=(1,2.4.3)

依据上文叙述的方案可以明确M=8

φ1=17/64,φ2=0,φ3=3/64,φ4=7/64

专家的权重数值分别为0.2052、0.2795、0.2664以及0.2489。

步骤三,依据线性加权法整合特点信息和专家信息,并且明确优质的设计方案。

依据上述分析可以明确思维专家中有三维专家提出特点构成设计点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人机设计特点、环境保护特点依据需求设计特点的意义较为相同,并且构成设计的重要性较低。由此,可以明确,E2、E3、E4三位专家的特点权重是相同的,这三位专家的权重系统更接近于并且超过E1的权重数值[4]。

从实际案例分析可知,w2、w3、w4具备的特点较为优质,并且构成一样,大部分都满足特点权重,可以满足专家权重数值相同,并且都大于第一。并且也可以明确E4专家的判断矩形较为优质,其具备简单明了并且快速有效的特点。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概念设计可制造性评价是一个多样化特点的决定问题,在具备制造因素阻碍的背景下,评价专家的自主评价导致决策行为出现差异性,因为专家对于某个实际问题的决策的明确不全面包含在其给出的判断矩阵当中,由此需要全面深入分析专家判断矩阵信息资源中,以此火球特点权利和专家权利。本文依据一致性的固定,优化了以往的设计评价方案,提出了新的概念和设计评价方案,深入了解专家判断矩阵中提出的信息资源,获取专家权重,获取最为优质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李菲,沈虹.产品再制造设计中的工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4(03).

[2]刘红军,莫蓉,范庆明,万能.并行工程下基于特征的零件可制造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03).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8

    随着决策科学的发展,评价科学也在不断发展。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对单一因素的评价相对简单一些,只要按照一定的准则分别依据该因素给特定的研究对象一个评价等级或分数,依其等级或分数高低便可排出优劣顺序;但是在医疗卫生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均是复杂的状况,所以会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综合考察多个有关因素,依据多个有关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并排出优劣顺序,这就是所谓综合评价(synthetical evaluation)。

    健康综合评价是了解个人、群体和社会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成功进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础。1989年who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概念可以得出,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需从其身心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全面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2  综合评价的基本环节

    我们对某事件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科学研究与决策的过程,同样应包括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等基本步骤,也同样必须重视以下基本环节:①根据评价目的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evaluation indicator );②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诸评价指标在对某事物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eight);③合理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evaluation grade)及其界限;④根据评价目的、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建立综合评价模型(evaluation model),并计算综合指标;⑤确定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等级数量界限,在对同类事物综合评价的应用实践中,    对选用的评价模型进行考察,并不断修改补充,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然后推广应用。

    3  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

    3.1  综合评分法

    综合评分法(synthetical scored method)是对不同技术方案设置多项指标,通过“给分”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   其基本步骤是建立在专家评价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及评价对象的特征选定必要的评价指标,逐个指标订出等级,每个等级的标准用分值表示,然后以恰当的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并选定累积总分的方案以及综合评价等级的总分值范围,以此为准则,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决定优劣取舍的综合评价方法。

    其优点:抽样误差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并可对评价对象作假设检验,将最终的名次归为不同类别,而其他大部分的综合评价方法无法得到抽样误差。缺点:①不同方法确定的权重分配的不一致,导致权重分配的不确定性。②多种评价方法结论的非一致性。③因缺乏相应的软件系统,而阻碍了评价方法的推广。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生存质量评价等领域。如在评价儿童少年体质发育、智力发育和新生儿胎龄评分均采用了综合评分的方法。

    3.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1977年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运筹学家 saaty首先提出的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多目标决策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步骤:①确立层次结构对总评价目标进行连续性分解,以得到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将各层评价目标用图有机地标示出来,即建立目标树图。②构造两两比较判别矩阵。③求权重系数。④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⑤求出综合评价指数。⑥一致性检验。

    该法的优点:①原理简单、层次分明、因素具体、结果可靠,不仅可用于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亦可用于不同单位同一时期的横向比较,因而实用性强。②指标对比等级划分比较细,充分显示权重作用。③对原始数据不做任何变量变换,保留原始信息量,使评价结果具有真实性。④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思维的客观性。⑤适用于难以完全定量化的复杂问题,具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特点,如在对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进行评价时,可应用于学生的个体与群体评价上,能够充分考虑到人在体质与健康综合评估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评价方法。缺点:①构建梯阶层次结构的过程较复杂,计算繁琐。②在权重的确定上,难免受评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故该方法常常需要与德尔菲法结合使用。

    适用范围:多用于卫生事业管理,近年来该法已应用在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计划免疫、卫生检测质量、传染病报告质量等工作中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3.3  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syntheticac index)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把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计量单位的工作指标经过指数化变成指数,定量的对某现象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比较。具体方法有加权线性和法、乘法合成法、混合法等。基本步骤: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即少而精,又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某现象和某结果的质量特征。②确定指标的权重。③探求综合指数的计算模式。④合理划分评价等级。⑤检验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该法的优点:①原理简单,无需复杂的运算,易于操作。②对数据的分布、指标的多少无严格要求,适用范围广。③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对化处理,消除了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缺点:①权重作用较明显,易夸大权重大的因素和掩盖权重小的因素的作用。②其评价模型具有多样性,难以找到较为理想的一般表达形式。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中。如环境评价、营养评价、体质与体格发育评价、医院工作效率评价、胎儿成熟程度的评价等。

    3.4  topsis法

    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基本步骤:①指标的同趋势化:常用倒数法,即令原始数据中低优指标xij(i=1,2,…n;j=1,2…m)通过xij=1/xij变换而转化成高优指标xij,然后建立同趋势化后的原始数矩阵。②对同趋势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建立相应矩阵。③根据矩阵得到最优值向量和最劣值向量。④分别计算各评价对象所有各指标与最优方案与最劣方案的距离。⑤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距离。⑥按距离的大小将各评价对象排序,值越大,表示综合效益越好。

    该法的优点:①对数据分布类型及样本含量、指标的多少无严格限制,计算不复杂。②排序结果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能定量反映不同评价单元的优劣程度。③能消除不同量纲带来的影响,可同时引入不同量纲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诸多综合评价方法中对原始数据信息利用最充分,其结果能够精确地反映出评价对象间的差距。缺点: ①只能反映各评价对象内部的相对接近度,并不能反映与理想的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②灵敏度不高。

    适用范围:最初用于综合评价工业经济效益,现可用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效益评价、卫生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医院工作年度间的评价。

    3.5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synthetical evaluation)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 zadeh于1965年提出,是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针对评价对象在定性和定量上的模糊性,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根据多个评价因素,对评判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明确评价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其步骤为:①对评价系统给出一个指标集合(u)和评价集合(v)。②建立集合u、v的模糊评价矩阵r。③建立各指标的权重分配方案a。④将a与矩阵r合成,得到评价指标b的合成矩阵(b=a×r)。⑤对b进行归一化处理。⑥根据最大隶属度判断优劣。

    该法的优点:①避免以往的单项评价中各检测指标轻重程度不可分的不科学因素,改变了只能根据单项指标划分合格与不合格的定向研究,可以对蕴含大量信息的模糊性资料作出量化评价。②评价结果是一个向量,不是一个点值,可以较准确地描述评价对象的信息,并进一步加工处理,得到更多的参考信息。缺点:①计算复杂。②当指标集个数较多,在权重和为1的条件约束下,结果分辨率会很差,无法区分谁的隶属度更高,甚至造成评判失败。③对指标权重主要靠主观定权法确定,主观性较强。

    适用范围:近20年来,在卫生资源、人力资源、生存质量、医疗质量(疗效评估问题)、公共卫生评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6  综合系数评价法

    综合系数评价法是把多个指标的相对水平综合成总的相对水平的指标,即先根据标准值计算实际完成的相对水平,然后依各指标的权系数进行加权综合,最后进行综合对比评价。基本步骤:①根据评价指标,用打分法确定指标权系数。有3种对比打分,即4∶0、3∶1、2∶2,在两项考评因素对比时,非常重要的得4分,很不重要的得0分,较重要的得3分,不大重要的得1分,二者同等重要的各得2分。然后计算各项考评因素的小计得分,再求得分的构成比,即权系数。②根据计算公式计算线形综合系数和几何综合系数。

    4  小  结

    ahp主要适用于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的评价,特别是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指标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软件由层次分析法得到权重,再运用评价函数对被评估对象做出权重排序,使评价结果十分简洁,清晰并便于理解和操作。

   

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近年来常用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topsis法和ahp都可用于同类医院、医院不同时期之间的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前者的应用效果比后者更有优势。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9

1.以促进主动发展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评价的目的和功能不单纯是总结甄别、分出好坏,评价的最大功能和最终目的是总结过去、开启未来,以评价标准引导人们主动适应新的工作标准,以评价手段引导人们主动寻求新的工作方法,以评价过程引导人们主动点燃新的工作热情,以评价结果引导人们主动追求新的工作业绩。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促进被评价对象的主动发展。

2.以鼓励纵向进步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既然评价是为了促进被评价对象的主动发展,那么评价就要不断地激发师生的自信、热情、内动力。基于这一点,我们倡导“鼓励纵向进步”的评价理念,我们评价师生个体,是把他的现在与他的过去进行对比,看态度是否变化,看付出是否变化,看结果是否变化,无论哪一方面的正向变化都是进步,自我进步一直是我们评价的重点。例如:我们每个月评选学生进步之星、小组进步之星、教师超越之星、班级跨越之星,把荣誉颁发给这个月自我进步最大的学生、小组、教师、班级,这与我校的育人目标“志向远大、品德高尚、追求进步、学有所长”相契合。

3.以团队互利共赢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学校评价什么,怎么评价,师生就会朝着评价的方向努力,就会顺着评价的方向发展,学校的评价方向就代表着师生的发展方向。因此,我校大力提倡“团队互利共赢”的评价理念,引领师生减少同质竞争,加强团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我校把更多的评价转向评价一个个小团队,如级部评价、小组评价、备课组评价、教研组评价等。

4.以激励人人达标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过去,我校开展的各项评价活动,都是基于评选几个优秀、上报几个模范,这种“掐尖选美”式的评价,打击了大多数的师生的积极性,往往收不到应有的评价效果。2015年,我校尝试开展达标评价,制定各项工作达标评价标准,引导师生学习标准,激励师生超越标准,评价表彰全体达标师生,优秀不限定数量,模范不拘泥时限,先到先优、后到也优,你优我优不影响他优,我们称之“刻度尺式评价”。

5.以尊重个体价值为导向的评价理念

评价首先是关注师生个体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方法,其次才是引领、推动学校发展的一种方式。基于这种理念,我校在评价师生时既关注团队评价和发展,又关注个体价值在评价过程中的凸显,让师生在评价后实现个体价值的自我彰显和他人认可。例如,评价前让每一名被评价的师生撰写自我总结,评价中让每位评委首先看到每一名被评价师生的优点、付出、贡献,评价后从不同角度表彰被评价的每一名师生。

二、变革评价路径

1.达标评价

首先,我们改变原来的扣分制度,扣分让被评价对象心里很不舒服、很敌对、很反感。其次,制定班级各项检查项目的达标标准和不达标反例。再次,评价结果简单化,只有达标和不达标两种结果,达标的计2分,不达标的计1分,计算班级每项平均得分和整体平均得分,分值在1~2分之间,既便于评价人果断正确评价,又能简单明了区分,让被评价对象对自己的情况一目了然。最后,评价结果达标化,达到1.8分的为优秀班集体,达到1.5分的为达标班集体,达不到1.5分的为不达标班集体。此外,我校在多媒体使用、学案使用等方面也都实施了达标评价。

2.进阶评价

在达标评价的基础上,为激励优秀师生不断超越自我、跨越发展,我校制定了进阶评价制度。第一,骨干教师进阶评价。例如,进阶二级骨干教师必备条件包括:一级骨干教师任职2年,任职期间获得市级会课二等奖以上荣誉,任职期间参与市级及以上课题并获得市级论文二等奖以上荣誉,任职期间师德考核1年优秀,任职期间学生评教不低于98分。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能进阶二级骨干教师,条件具备,自动进阶。第二,卓越中学生进阶评价。进阶卓越中学生必备条件包括:星级评价8星及以上,1年内获县级荣誉2项及以上,本人所在学习小组1年内2次及以上被评为优秀小组,厚德学分中的“道德品质”项互评为满分,体质健康测试为优秀。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能进阶卓越中学生,条件具备、自动进阶。进阶评价,给优秀师生一层层进步的阶梯,一次次跳起来摘到桃子的喜悦,一个个超越自我的梦想。

3.鼓励评价

目前,广大教师普遍对学校考核存在不满情绪,主要原因是评价考核项目过多,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脱钩,自己不在乎又迫于领导面子和分笛沽ΑN此,我校将大部分强制性、统一化的考核项目变革为鼓励性评价项目,如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集体活动、班主任工作、承担课题等评价项目,不是一刀切地要求全体教师去开展工作、完成工作,而是鼓励每一名教师去主动选择并完成自己喜欢的工作,将自己的工作成果主动地交给学校评价。鼓励性评价让更多的教师去干自己喜欢的,去发展自己擅长的,去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例如,教研活动,原来的制度统一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本学科25节课,其他学科15节。变革后的鼓励性评价制度改为“不要求教师们具体的听课节数,鼓励教师自己随机听课,可以不听完一节课,听本学科每节加0.1分,听其他学科每节加0.15分,外出听公开课每节加0.2分”。事实证明,制度变了,教师听课的节数反而增加了,听课的收获更能补充自己的教学所需了。

4.即时评价

为提高评价效果,我校推行即时评价,让师生在即时评价中有存在感、有自豪感、有价值感。第一,学生方面。我校实行学分卡制度,便于教师对学生开展即时评价。学分卡分黄蓝卡两种,黄卡代表惩戒,蓝卡代表奖励,学分卡面值有2分和5分两种。课堂上,教师会根据课堂表现和学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积极的奖蓝卡,违纪的发黄卡;课堂外,值周教师会根据课间表现和学分标准对学生开展即时评价,好人好事奖蓝卡,违纪行为发黄卡。第二,教师方面。我校实行红绿卡制度,便于对教师开展临时性工作评价和弹性考勤管理。持绿卡,教师可以不请假、不开条,提前离校1~3节课,只需在离校时将绿卡交保安,一卡一节。持红卡,教师可以不请假调休1~2天,只需在调休前将红卡投入到指定信箱,一卡半天。老师们在课余时间主动辅导学生、主动为他人代课、主动命制试卷、主动监场阅卷,主管领导根据其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奖励绿卡和红卡,折算标准全校统一,专人审批。教师领取红绿卡后,随时自由使用,既方便了自己,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红绿卡地使用就是即时评价的表现之一。第三,月度评选。校园月度人物(教师和学生)评选是我校即时评价的又一表现形式之一,每月月初,由各级部和各班上报符合评选标准的候选人员名单和突出事迹,全校公示、全体师生投票,评选出上个月的校园月度人物,利用升旗表彰奖励,并将其事迹在橱窗展示。

5.团队评价

我校在评价过程中,以团队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团队评价主要有学生小组评价、学生社团评价、班集体评价、级部评价、教研组评价、备课组评价等。以级部评价为例,我校对三个级部进行双月评价,主要从学科优秀率总和、学科及格率总和、级部生均分、级部优秀生比率、公开课等七个方面对三个级部开展团队评价,级部评价结果与本级部教师的绩效工资和年度考核息息相关,级部人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6.学分评价

我校制定了《学生学分评价暨星级学生评定办法》,德育处、教导处、学研处、班主任、学科教师、全体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期中期末考试后按照评价标准开展自评、互评、他评。学分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1)评价内容全面。我校学分评价分为四大项、八维度。厚德学分,包括道德品质、好人好事;乐学学分,包括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志高学分,包括社团活动、荣誉奖励;行远学分,包括遵规守纪、课堂表现。(2)评价标准科学。在八个评价维度上,我校设计了详细、科学、符合学生实际的具体评价标准,例如:“学习成绩”,我们采取了评价学习小组的方式,以小组的进退步为标准,评价每一个学生。(3)评价过程民主。我们采用教师评、学生互评、学生代表评、定性评、定量评等方式,力求评价过程民主、公正。(4)评价结果有效。学分达到100分,授予一星中学生称号,以此类推,学校大力表彰星级学生并为星级学生颁发荣誉牌,星级学生每天佩戴荣誉牌,成为学生们的学习楷模。

7.聘任u价

李希贵校长认为,最好的评价就是聘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校作为公办学校在部分领域尝试实施聘任制。校委会按照“自愿选岗、择优聘岗”的聘任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聘任细则,例如:“正常出勤的教职工自愿选择竞聘岗位,班主任可申报值周;如果报名职工未超过岗位数的2倍,则先报先聘;如果报名职工超过岗位数的2倍,则择优聘用。专业性强、水平要求高的岗位以择优聘用为原则,如班主任、教研组长、艺术类社团等;岗位申报,岗位聘任每学期一次”。第一,级部领导聘任制。中层干部自主申报、竞聘级部校长,并提交《级部发展规划》和《管理计划书》,校长根据所提交的《级部发展规划》和《管理计划书》,结合日常工作表现和能力,聘任级部校长。级部校长自己决定聘任本年级的一名教师为级部主任,校长和校委会不作任何干涉,级部主任直接受级部校长一人领导。下一阶段,我校将积极探索实施级部教师聘任制。第二,班主任聘任制。由教师自主向德育处申报竞聘班主任,德育处根据班主任工作标准初步确定选聘的班主任人选并报校委会,最终由校委会聘任班主任。第三,值周教师聘任制。建校以来,我校一直实行教职工全员值周制,实际上全员值周制名存实亡,上岗迟到、无故空岗、在岗不作为等现象司空见惯,全员值周成为一项劳民效微、民怨冗杂的管理制度。值周教师聘任制的实施打破了这一僵局,教师自主申报竞聘的值周岗位、值周时间,校委会按照“先报先聘、择优聘用”的聘任细则进行公开选聘。值周教师聘任制体现了自主自愿、相互选择的主体性和平等性,极大地提高了值周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效果。第四,社团辅导员聘任制。我校现有学生社团19个,社团辅导员23名。以前社团辅导员都是学校指定,指定的就会出现一厢情愿的现象和结果,聘任制实现了自愿互选、两厢情愿的目标,两厢情愿带来的是高涨的工作热情、精心的课前准备、高效的活动过程。聘任制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真正调动了全体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其他教师评价制度所难以企及的,聘任就是最好的评价制度。

8.绩效评价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10

二、问题依据

我们一定不要用成人的感官、审美去评价学生的作品,应该从学生的思维、年龄特点去理解学生的作品,比如从随意性、涂鸦形式、用色的大胆出发,抓住他们绘画的优点,并且通过评价,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从画中发现孩子的特殊才能,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所以,评价是教师评价儿童绘画的重要引导手段。在美术教学中,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等情感、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能力、观察能力。在传授给学生绘画技巧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等综合素质。所以,一幅好的学生美术作品应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情感,具有学生特有的创作特点,这是评价学生作品的重要条件。在此,我就将之后课题中研究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的几点尝试做以总结:

三、实践过程

(一)语言评价

美术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抓住优点,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这样不但能给予学生鼓励,还能通过多方位评价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评价的形式。在美术教学中,我遇到过这样的文体:学生看到“美术本”没有新鲜感,对老师每次打的“优秀”也无动于衷,长此以往,就形成一种意识——美术老师说自己的画好就好,自己毫无对自身进行评价的意识,更不会有敏锐的视觉反应。

所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单一的教师说了算。生生互评、师评、自评、展览就是评价的多种形式。如,在学生创作完成后,可以先让学生展示评价,把创作构思和独特之处向大家介绍,然后让多名同学根据优点和缺点细致评价,最后由教师做总结性性评价,定期展示作品。这样,在整个展评过程中,把自评、互评和师评、展评结合起来,让展示作品的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其他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锻炼审美能力。

2. 教师评价的方式。

(1)引导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要以指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如,“只要尝试,就能发现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可以试试其他方法,可能更快”等评价语言。学生如此放开手脚,大胆地尝试,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这一体验活动报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

(2)鼓励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美术课上,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学生的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等教学过程,我们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评价要以肯定的话语为主,诸如“你的想法真棒!”“你能发现身边的美,继续坚持”,“某组同学在制作中能相互合作、积极参与”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满足感,并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

(3)总结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技能、技法和教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来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语言评价。在总结评价时,教师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总的评价,要用专业术语,如“色彩搭配很强烈”,“老师示范刚刚同学们发现的制作方法”,“通过学生观察发现某问题”等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既是概括学生的总结,也是给学生的提示和帮助,它为学生指明了正确方向,使学生个性和优点得到全面发展。

(二)笔头评价

笔头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方式,批改成绩分为“优上、优、良”,并要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让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1. 批改要及时。每次学生创作的作品,教师一定要及时进行笔头评价,对构图不规范、涂色不均匀等作品要及时指导,如“教师修改作品中的问题”,这样学生能及时修正不足的地方。对创作思维好的和画得好的作品要给予肯定评价。评价要有指导性评语、笔头评价感想性评语,如“你构图大方,用色大胆,再接再厉”等。放大学生的优点,使其继续坚持。

2. 语言应有激励性。小学生都喜欢戴高帽,激励的话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民间面塑》一课中,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张评价卡,把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写在上面,不但是对他们的指导,也是对他们的肯定。这样,学生看了评语后,不但能明白自己的缺陷,使评价起到作用,而且很乐意接受教师的建议,不会因此而影响对美术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把制作好的粘贴在评价卡的后面进行包装,让学生感受橡皮泥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兴趣浓厚。但是没想到就是这节课,学生是那么开心和难忘。这让我也同时感受到幸福的收获,也让我觉得精心设计的评价对于我不但是一个学习机会,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最大的收益。

(三)肢体语言评价

教师的体态也是对学生评价的一种方法,一个微笑、一个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都是给学生的鼓励。如,上课时有同学溜号,教师走到他身旁,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改正过来。如,对表现好的举手积极的学生给予一个微笑和赞誉的眼神,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回答问题更积极。这就足以说明教师体态语言对学生的重要性。

(四)“绘画夹”加“展览”的评价方法

每学期,我都让学生自己保存作品,整理成自己的绘画夹,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发现自己每学期的进步,还能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11

abstract: si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ppraisal is the curriculum reforms a topic which the general educator has paid attention extremely,the appraisal direct guidance i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development,the present stage has many and varied assessment method,and also in the unceasing improvement and the consummation,has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by thi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appraisal,how better does the adaptation class change with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request,this article through some assessment method contrast,proposed one kind of quite scientific appraisal plan,for everybody reference.

keywords: quality appraisal plan

 

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行业建设、行业管理和行业发展,力求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和效益。因此,在此发展过程中经常要做一系列评价工作。但是,众所周知,如何使评价做到客观、公正、公平、科学、有利于促进行业建设和发展确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新观点、新结果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引领教育的正向发展。如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既是近年来课程改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多年来,我们一直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调研、探索、尝试和 总结 ,并且不断的改进评价方法,使评价方案不断地完善、更加科学和合理。我们仅就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导向学校教育的发展所经历的一些评价方法进行一些优劣分析,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提出一种比较合理、比较科学的评价思路,仅供参考。

1.“平均分”评价法

“平均分”评价法,是指对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或者一个教师)的教学,用学科平均成绩和各学科的总分平均成绩来衡量该学校(该班级或者该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对“平均分”的比较,来确定是否获得教学质量奖。

优点:平价简单、客观、公正、实质、方便。收集数据容易,统计分析易于实现,情况了解一目了然。长久以来大家一直习惯采用这种评价方法,认同度高。现目前仍然比较流行的一种评价方法。

缺点:刻画单一、平价片面,可比性差,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助长个人“英雄”主义,使学校教育走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途径。同时,也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增幅”评价法

“增幅”评价法,指用毕业升学成绩减去入学成绩所得“增幅”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学,班级教学或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

优点:注重了生源的差异,增强了可比性,使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公正,评价的实质是衡量进步的大小,更容易被人接受。

缺点:仍具有“平均分”评价法的主要缺点,同时用“增幅”来刻画进步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3.“平均成绩+三率”评价法

“平均成绩+三率”评价法,是指根据教学的平均成绩(w1)、合格率(w2)、优生率(w3)和巩固率(w4)各占一定的权重, 计算 出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学校教学,班级教学或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综合指标(w)的计算公式为:

w=4w1+2w2+2w3+2w4/10

优点:注重了评价的多元性,引导学校根据教育的 规律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既抓大面积的教学质量,又抓学生的特长发展,同时抓“普九”成果,避免学生流失,并且比较科学的衡量了学校、班级或教师的教学质量总体水平。

缺点:评价的指标中有较多的“重叠”成分,不能 科学 地反应各层面教学质量情况,也不太贴切的适应素质 教育 的要求。

4.“综合指标”评价法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需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控制辍学人数,加强常规管理,也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出发,经深入调研后,我们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用更科学的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学校教学,班级教学或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并制定了比较简单而可行的评价方案。

4.1 评估原则

根据我区教学实际,为了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 发展 。

4.2 评估方法 论文

把区内所辖学校共25所,按高完中、区直属学校、其他学校共分为三类,结合“春招”和“正常转学”等因素,按类别结合本届学生初中阶段学习过程和当年中考情况分类进行评奖。评出学校教学质量优胜奖12所,学科教学质量优胜奖13所。评估主要 参考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如承担教研活动的次数和效果,教学视导效果,抽考科目成绩,诊断 考试 成绩,调研情况等;中考成绩;上报资料情况:如上报每年初三学生在校人数,春招人数,参评优秀教研组评审资料等。

4.2.1 综合指标的 计算 方法

全市每年参加中考近2万人,成绩在前3千名的学生划为a1,第二个3千名划为a2,第三个3千名划为b1,依次类推。若某校总分a1为等级的比率为a1,总分为a2等级比率为a2,依次类推。则该学校总分教学质量综合指标w的计算公式为:w=95a1+90a2+85b1+80b2+75c1+70c2+65d1+60d2+50e。考核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综合指标w的计算公式完全类似。

用上述方法计算的综合指标与其它评价指标相比,最本质、最核心的有两点:一是模糊了细微分差的区别,即等级相同的这个群体,我们认为他们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如等级为a1的这个群体均代表最优秀的学生,等级为e的这个群体则代表后进生,他们的成绩权重均为50,所以不会伤害考得最差的同学的自尊心。我们在招生时也是用等级来录取的,这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是这种综合指标是一种很客观、很本质的一种整体刻画,使评价更具科学性。

4.2.2 评奖的具体办法

结合学校生源情况在同等条件下,办学规模大的学校优先获奖,三类学校中丘陵地区学校优先获奖。学科教学获奖按下列办法:

高完中共2所学校,部级重点中学列全区第一名,可获一等奖,列第二名,可获二等奖,否则,不获奖;市重点中学列全区第一名,可获一等奖。列第二名时,与第三名相比,优势明显的学科可获一等奖,其它的获二等奖。列第三名,可获三等奖,否则,不获奖。

评价一个人的优点篇12

一、将课堂评价巧妙的融入教学之中

评价,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源泉,评价是温暖学生心灵的阳光,巧妙的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彻于课堂教学始终。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u价不笼统,要具体。很多教师评价孩子的语言非常贫乏,“好!”“不错!”“你很棒!”这样的评价虽然是积极的,但是总是一再重复这样的话,聪明的孩子会觉得是敷衍,失去评价的激励作用。所以,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具体的评价学生,比如“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吐字很清晰!”“你的节奏感非常棒”等,这样语言丰富的评价才会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学习的动力。

其次,设置成长记录评价。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它不是要完成的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成长记录评价,每个月空出一点时间,用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随时了解自己和同学的成长足迹,并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面。

二、将发展性评价理念融入教学的评价之中

音乐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因此,只有在关注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使评价体系既符合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特点,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音乐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1.强调鼓励性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当学生受到教师表扬时,他就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那么,教师如何运用即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在教学评价手段的运用上有两点:全面性。对于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不论其他学科表现如何,教师亦应该多表扬、多鼓励其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如,采取“星星”奖励制度,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对于具有较好“先天条件”,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对于“先天条件”不足,在音色、音域等方面有局限,表现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就不能以过高标准要求他们,应因人而异,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表达内心对音乐的体会,有一颗感受的心就够了。所以说,教师应正确、恰当地运用鼓励性的即时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中蕴涵的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2.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评价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和教育的环境不同,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也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同学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感,享受音乐乐趣,接受音乐陶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个性的发展,建立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

3.注重活动的评价

在音乐活动中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是一种动态的评价。教师结合音乐教学过程,组织反馈性的活动,可以是学生个体的,也可以是小组群体的。教师或与学生一起依据大家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例如:每年“六一”节总是一些音乐特长生展现的大好时机,而其他普通学生就显得无用武之地。其实,他们的心理是多么羡慕这些学校的“百灵鸟”和“小艺术家”呀。为此,我在“六一”期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个“小小音乐会”真的别有一番滋味。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报节目,演奏、演唱、朗诵、舞蹈、小品,选自己最拿手的上台表演。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评委根据观众掌声的响亮程度给各位演员打等级。更重要的是,从节目编排、会前排练、场地布置、演员化妆、到现场主持都由学生自己操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的注意点

1.要鼓励自我实现

当人们在某种活动中获得成功,并引起他人特别关注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以起到自我强化的作用,使其树立更高的理想目标,追求更大的成功。在评课过程中,肯定成绩,点出缺点,指出努力方向,不仅可以对教师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培养他的成就感,帮助教师树立自我实现的正确目标,还可唤起其他听课人的特别注意,使他们产生学习效仿的心理,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教师,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要激发内在潜力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自己的工作会越做越感兴趣,越做越好。心理上如果经常得到赞誉和认可的满足感,就会激发起强烈的内在潜力,从而不断取得进步。评课时要优点说全,缺点抓准。优点说全,就是把优点说充分,这就合理地满足了人的赞誉需要,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加做好工作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其接受善意的批评,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若遇到优点少,缺点多的课,也不能全盘否定,应对其认真的态度和作出的努力等加以表扬,使之减轻一点心理疼痛,再找准穴位,一针见血。

3.要发扬团对意识

团队意识是指一个人具有与别人和睦共处,协同工作的能力。它与人的尊重需要相互交织,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首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商量的口吻与教师切磋问题,而不能居高临下,指手画脚地批评人家。其次,评课要看对象,要注意教师的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什么时候应该含蓄,客气,什么时候该坦率,真诚,要做到恰如其分。再次,评课要注意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尤其评一节不太成功的课,更要慎重考虑评课场合对教师的心理压力和日后对我们工作的影响。要将评课与评教师分开,讲话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要在大厅广众之下使教师难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