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7:12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1

关键词:公共项目;绩效改善;过程评价;过程-内容分解法

1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在经济生活中依然起着重要作用,但其管理绩效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是困扰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难题。众所周知,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必须以科学的、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为基础和标尺,抛开绩效评价,绩效改善将无从谈起,而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则是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前提,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过程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本文将在提出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

2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理论框架

传统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模式多为“后评价”,即在项目完工后进行绩效评价,而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决定了一个项目通过后评价得出的教训和经验对于其他项目而言其借鉴价值不会很大;另一方面,公共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单纯的后评价使得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与改善脱节,造成绩效改善的盲目性和低效率。由此可见,科学而有效的绩效评价与改善并不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是贯穿于项目管理全过程之中,形成的“评价公共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单纯的后评价使得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与改善脱节,造成绩效改善的盲目性和低效率。由此可见,科学而有效的绩效评价与改善并不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是贯穿于项目管理全过程之中,形成的“评价―反馈-改善―再评价”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1],我们称这样的绩效评价为“过程评价”公共项目成功来自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而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必须以绩效的过程评价为基础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倍功。

3项目管理绩效的界定

在构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需要对项目管理绩效进行明晰地界定。

3.1绩效的涵义人们对于绩效的认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至今为止,学术界对“绩效”尚无统一公认的定义。

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一个明确的绩效界定为基础,因此,通过对众多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与对比,本研究将选定以下定义来构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来说,绩效是“绩”和“效”的合成,即成绩和效率,是项目建设成果与过程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绩”指项目结果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主要任务是否完成,完成得怎样,侧重反应项目的结果;“效”则指完成项目的效率,侧重反应项目过程。

由此可见,绩效包括两部分内容:与项目相关的组织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3.2项目绩效与项目管理绩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项目管理绩效,而非项目绩效,这两个概念在一些文献中经常被混淆,有必要在此对其进行区分。首先,可以从项目与项目管理所关注的内容出发对它们进行区分。项目关注比较宏观的方面,且往往都带有长期性,因此项目绩效衡量的是项目交付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表现;而项目管理关注的是按时交付,满足质量、成本等要求,因此,项目管理绩效衡量的是项目开发和交付的短期内的表现。由此可见,项目管理绩效只是项目绩效的一部分。

其次,项目绩效和项目管理绩效研究的目的和主体不同。项目绩效研究的目的是项目成功,即实现项目最初的目标和设想,通常投资者和使用者比较关注;项目管理绩效研究的目的是项目管理成功,即在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约束下完工,通常是项目管理团队比较在乎。因此,项目绩效是比项目管理绩效更高层次的、更长远的评价依据。最后,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关系。项目管理绩效贡献于项目绩效,但并不能完全决定项目绩效;而项目绩效的提高通常需要项目管理绩效比较高。

4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评价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对项目进行衡量或评价,而指标体系则是具有一定逻辑和结构的评价指标集合,它是进行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流程。

4.1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总结与分析相关文献可以发现,项目管理绩效“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存在一些缺陷,而这也正是“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总的来说,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原则。不同类别的项目应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同种类别的不同项目其指标体系也应根据项目自身特点略有调整;

(2)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原则。项目是由多组织、多因素、多目标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反映各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各个方面;

(3)指标间的相互独立性原则。对项目某一特征尽量使用唯一指标,尽可能避免不同指标评价内容的交叉和重叠,对于隐含的相关关系应用适当方法消除;

(4)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各指标应是可以理解、可以衡量和可以控制的,否则对其评价将没有任何意义,并且其数据信息的获得成本较低;

(5)指标体系的均衡性原则。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定量与定性指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使之优势互补。

4.2评价指标初始集的获得方法项目管理具有显著的过程性,且其各不同阶段的活动和目标相互区别,同时,各阶段的项目管理内容均可分为若干不同方面,而各方面的绩效都包含两部分内容,即与项目相关的组织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本研究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初始集的获取提出了“过程-内容分解”法(Process-ContentBreakdown,简称P-CB)。

4.2.1过程分解“过程分解”即将项目管理按其发展过程细分为若干阶段,各阶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分别构建指标体系。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的管理是从正式授权开始到交付使用为止的全过程,PMBOK指南依据PDCA循环认为其包含了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五个子过程,考虑到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重叠,本研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启动阶段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命项目经理、拟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计划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定义、质量、费用、进度、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计划以及以上几方面的整体协调;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即项目管理计划的执行及调整,具体包括整体、范围、进度、费用、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和采购的监督及控制;收尾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产品收尾、结束合同、解决所有遗留问题、行政收尾。以上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上一阶段的成果即为这一阶段行为的依据,这一阶段凭借该依据创造出本阶段的结果。

4.3评价指标的筛选通过过程-内容分解法获得的评价指标初始集全面但是粗糙,可能存在独立性、可操作性、均衡性较差等问题,并且指标数量过大,不便于绩效评价的执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更细致的筛选,特别是筛选出若干关键的绩效评价指标。本研究评价指标的筛选采用Delphi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即通过设计和发放咨询问卷的方式来征求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

4.2.2内容分解“内容分解”即在各阶段中依次根据项目管理的内容、绩效的内容进行逐层细分,直至得到独立的、可衡量的具体指标为止,期间需要参考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和充分考虑研究对象所处环境以确保指标的全面与合理。各阶段内容分解的过程类似,只是结果各异,因此本研究仅以实施阶段为例对其进行详细的内容分解。

首先,按照上述项目管理各阶段的内容将实施阶段按项目管理的内容细分为九个不同的方面;然后各方面的绩效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与项目相关的组织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继续将各方面的行为及相关结果按其内容逐层细分,直至得到可衡量的具体指标。公共项目实施阶段内容分解的过程及结果(绩效内容分解仅以质量管理为例)。

从业人员的意见,咨询问卷反复进行,且每次的咨询问卷都是根据上一次专家意见及相关资料而设计的,至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时即可得到大多数专家认可的指标体系。该法所选专家需要有足够的经验,专家人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多数专家认为中的“材料/设备质量的检验及评定”一项与采购管理中的“采购物品的性价比”内容上有交叉,因此删除该项;质量管理中的“重大质量事故情况”、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伤事故”等均可合并到风险管理中的“重大意外事故发生情况”。通过以上类似筛选即可得到最终的公共项目管理实施阶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结论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必须以项目管理绩效的过程评价为基础和标尺,而绩效过程评价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更需要构建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有方法与流程。本研究清晰地将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运用“过程-内容分解”法获得评价指标初始集的过程以及运用Delphi法筛选并确定最终指标体系的过程,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周全合理。

参考文献:

[1]孟宪海.关键绩效指标KPI———国际最新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J].建筑经济,2007(2):50-52.

[2]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柯洪.基于企业代建模式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8.

[4]AKMunns,BFBjerimi.TheRoleofProjectManagementinA2chievingProjectSucce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2agement,1996,14(2):81-87.

[5]DeWit.MeasurementofProjectSucce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1988,6(3):164-170.

[6]张艳,江志斌.重大建设项目评审专家遴选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04(12):9-11.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2

1.存在事实。

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运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是否进行对比分析,它的水平也是既定事实,只是通过比较来评判它的高低才能体现其现实意义。例如,2011年、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了3167万人、3325万人,这两个数字表示了在2011、2012两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水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数据。

2.发展事实。

发展无分高低、大小,变化即发展。从时间的视角将高等教育相关要素进行自我比较,得到的就是发展的水平。仍以在校生人数为例,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158万人。

3.相对事实。

单纯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水平我们不能直接确定它是好还是坏、是高还是低,但我们对其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后得出它的相对水平,从而确定其在整体范围内的位置。例如,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其他各国高等教育水平比较得出的结论就是各国高等教育的相对水平,从而观察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4.动态事实。

在评价高等教育水平时,假如选择的参考标准不同,得到的结论是有差异的。例如,选择的比较时间点不同、比较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论都有可能不同。

(二)人作为高等教育水平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1.时代背景。

“以人为本”是个顺应时展的主题,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迅猛发展,“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渐渐地被人们重视、研究和讨论,人们将之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付诸于实践。近年来,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几乎都在强调以人为本。我国在执政方面也一直将其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治国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顺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前知识经济引领全球,世界各国拼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具有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储量。究其根本,我国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高等教育为国家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也是基础、前提要求。

2.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最终的根据和本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内在要求明确把人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根据和本质。从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来看,高等教育是将人作为培养对象的社会活动,整个高等教育活动的从头到尾都由人来参与完成,人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是人,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以人为本”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中的“本”其实质就是根本、动力、目的,说的就是社会活动中要把人看成是发展的根本要素、动力源泉、最终目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这一点正迎合了“以人为本”的内涵。由于人才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目前被国际上或是国内广大专家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高等教育具有三项基本职能:人才培养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将人才培养视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必要的、科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在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人才培养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后而演化出的新的职能,并且也都包含着人才培养的本质内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决定了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实力。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所以培养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始能”也是高等教育的“核能”。

3.评价中“人”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和永恒主题,也是人类不懈追求而又永无止境的目标。高等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注重“人”的社会性,因此活动水平的高与低就要以“人”作为评价基础,针对人的发展情况做相应的分析。人的社会性本质是人们各自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根本性质,是人们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中显现出来的个人社会特质、群体社会特质。高等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此活动“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和教师。“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是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动力,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把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的指标作为重中之重,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以生为本: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高等教育水平最终体现在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评价高等教育水平归根结底是对学生各方面水平的评价。二是以师为辅:高等教育水平评价研究为何强调教师方面?因为教师是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劳动者,是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重要力量。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拥有高素质、高效能、高创新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才能使高校人力资本循环模式良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教师的各方面水平是保障优质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

二、高等教育水平的外延

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通过对人的培养过程的研究,探寻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外延。高等教育水平的外延包括高等教育投入水平、高等教育过程水平、高等教育产出水平。本文将人的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投入、过程、产出。因此,从对人的培养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过程和高等教育产出三个基本要素。高等教育投入为高等教育水平的形成提供了入口保证,为高等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是保障高等教育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它制约着高等教育过程的实施及高等教育产出的实现,直接对高等教育的水平产生影响。高等教育过程是实现高等教育水平的途径,为高等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平台,对高等教育水平起到了长期影响作用。高等教育产出是高等教育带来的结果,是高等教育水平评价的最重要依据。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基于高等教育对人的培养过程的内涵和外延的合理认识,从影响和关系高等教育的种种因素中去分析概括。结合以生为本和以师为辅两方面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高等教育水平指标体系的建立

遵循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了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的目标层是高等教育水平;准则层由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组成;子准则层分别将学生和教师下设三个维度即投入、过程、产出;指标层在上述三个方面细分为若干个终极指标。通过对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研究文献及专家咨询,对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进行了初选和完善,初步的指标体系作为预选指标集包括23个指标。结合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原则,并且体现文章的主旨思想“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笔者在预选指标集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指标构成了符合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方面:在“投入”这一子准则层中剔除“生均专项补助经费”,更换成“专项补助经费占教育总经费比重”这一指标,专项补助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值能够综合反映出政府对高等教育特定项目、特定领域的重视程度,确保专款专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入“城镇在校生与农村在校生人数之比”揭示了国家或地方对高等教育的普及状况,若城镇新生的比例过高,说明高等教育对农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体现国家的宏观战略思想“公平正义”。在“过程”中加入“获得奖学金人数比例”,设计合理的奖学金获得比例会增强激励作用。在“产出”中加入“岗位需求数与相关专业毕业人数契合度”,我国高等教育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不对接等问题。岗位需求数与相关专业毕业人数契合度能够真实地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在哪些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我们可以用其作为评价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师方面:在“过程”子准则层中加入三个新的指标,包括“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奖励制度的合理性”、“考评制度的合理性”。高等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进入窘境。例如: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交叉课程过多、方法雷同,导致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无异,不能更好地选拔人才,区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才能达到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目的。用教学方案的合理性来反映这一现象,并从中得到改进的启示。如果针对教师的奖励制度和考评制度公正合理,就能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最终为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综上所述,最终确定的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成。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全面小康社会基础上的“和谐社会”,而不是建立在贫穷落后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和谐社会”,而不是建立在停止不前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了,全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才能解决好社会的公平问题,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解决好社会的保障安全问题,才能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民主、法制,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自由和平等。本文试图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公平、生存环境和享受发展五个方面,探索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情况,必须要有一个明确而量化的指标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以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人和环境的和谐为基础,而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

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工业;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从不太完善的民主社会过渡到较发达的民主社会;从传统文明过渡到现代文明。不仅强调经济因素,也要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因此,和谐社会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和谐社会标准必须体现这种系统性,各个指标之间,要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从多方面反映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

(二)以人为本

传统的发展观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的增加、速度增长等方面,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无疑,经济增长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连续的过程,发展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增长,又包括社会、科技、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联系。归根结底,一切发展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衣、食、住、行、学、玩等生存生理需要,而且包括生态环境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这是新世纪以人为本的现展观。评价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情况的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可比性

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符合国情,能反映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实际,也要考虑能进行地区之间的和谐社会水平的比较,既可以纵向测算一个地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又可以横向比较不同地区和谐社会水平的差异。

(四)易操作性

指标的本质在于给具体的事物以明确的规定性。度量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应尽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内容,同时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模糊的和谐社会变为可以度量、计算、比较的数字,以便为制定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方针政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据。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会使指标体系十分繁杂,不便操作,甚至操作失灵。因此,合理地、正确地选择有代表性、可比性、独立性、信息量大的指标是构建高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

二、指标选择注意事项

在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必须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一)指标的权重

综合指标的构建,可以克服单个指标信息反映零散、不能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缺陷。但综合指标的构建牵涉到各指标的权重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综合评价指标时要依据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以及各指标反映这些本质特征的程度而给予不同的权重。

(二)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的衔接

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互为依赖的又相互独立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作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空中楼阁,无从谈起,即使构建成了,也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同时,和谐社会又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层次的释解,内容更全面,范围更广泛。因此既不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同于和谐社会,又不能将再者之间完全分裂开来。

三、和谐社会的综合评价指标

(一)经济发展指数

1、人均GDP

(二)生活质量指数

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城镇居民住房建筑面积

5、恩格尔系数

6、平均预期寿命

(三)社会公平指数

7、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

8、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

9、基尼系数

10、贫困发生率

11、社会结构指数

(四)生存环境指数

12、环境质量指数

13、社会治安综合指数

(五)享受发展指数

14、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数

15、平均受教育年限

四、和谐社会指标的具体化与评价思路

(一)经济发展指数

1、人均GDP

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据此发展速度推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确定为全面小康的经济标准。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从和谐社会的本质考虑,人均GDP应当高于全面小康的经济标准,至少应在3500美元以上。

由于GDP是较为全面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的高低。因此,用人均GDP来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二)生活质量指数

2、城乡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近年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测算来看,部分地区差距较小,有些地区差距较大。但考虑到中央及地方最近几年来加大了对居民收入增加的力度,特别是农民增收的力度,未来一段时期,农民收入的增长将会明显快于“十五”时期。因此,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定为2500美元和1500美元,既高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的趋势,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城乡居民住房建筑面积

参照世界各国人均居住情况,并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少等基本国情,人均居住标准不宜定得过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以不低于25平方米/人为宜。

4、恩格尔系数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标准,同时为了与人类生活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一致起来,这里将恩格尔系数定为50%与40%。

5、平均预期寿命(e0)

在通常情况下,平均预期寿命(e0)的提高速度与其水平的高低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当预期寿命较低时,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较大,提高速度一般较快,也较容易;而当预期寿命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其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就大大减小,提高速度放慢,也较为不易。例如,在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的基础上提高1岁与平均预期寿命已高达75岁的基础上提高1岁,其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利用预期寿命来构造相应的指数时,吸收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预期寿命指数的构造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改进,而在此提出了修正预期寿命指数的概念。

(三)社会公平指数

6、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指数

主要是包括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目前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限于城镇户口的居民,许多进城工作的农村居民没有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社会保障的对象应该是城镇常住人口。因此,这里反映的应该是城镇居民全社会口径。

7、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指数

主要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理论上讲,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应当覆盖所有应该纳入保障体系的所有农村居民,但考虑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的口径的一致性,这里的保障对象仍然应用常住人口,而非登记户口。

8、基尼系数指数

基尼系数主要是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越小,收入分配越公平。虽说,理论上的基尼系数可以达到1,但这在实际社会中是不可能达到的。除个别地区外,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基尼系数都介于0.2-0.6之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鉴于目前世界各国基尼系数的实际状况,将基尼系数的最大值确定为0.60。

9、贫困发生率指数

和谐社会就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小康富裕的生活。因此,贫困发生率(或生活小康人口比例)是反映和谐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在盐城市贫困主要是指生存资料相对不足,也即绝对意义上的贫困。这里,和谐社会的贫困发生率定为不高于5%。

10、社会结构指数

社会结构指数主要包括城镇人口比例指数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指数。主要反映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体现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又反映一个地区劳动力的结构、就业状况。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人口城市化方面的目标。依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可能变动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城市化率的和谐社会标准定为不低于55%。

一个地区非农就业比例的高低,不仅反映该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更重要的反映该地区就业的状况,也间接的反映了该项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四)生存环境指数

11、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包括全年环境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按照建设全面小康要求,环境质量指数要达到80%以上.

12、社会治安综合指数

有没有安全感,关键看社会治安的状况如何,既要看刑事案件的发生率如何,又要看发生的命案能否百分之百的侦破,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创业环境的改善。在这里反映社会治安状况主要用当年发生命案侦破率、当年八类刑事案件发生数两个指标。

(五)享受发展指数

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惠及全体人民,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内容。人们享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体现在对生活质量更高层次的追求上。既有精神生活上的追求,也有自身发展上的追求。对此,用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数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反映人们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状况。

13、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数

包括有线电视网家庭接通率、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百户家庭计算机拥有量、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

有线电视网家庭接通率主要是反映有线电视网覆盖能力,反映传统信息设备现代技术的普及程度,从发展的角度看,接通率目标值达到60%是正常的。

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反映互联网的使用情况,更反映了居民使用新的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到2005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12000万户,到今年底将有可能突破20000万户。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未来10年到15年,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稳定期,按照中等发达国家互联网的发展规律,互联网接通的前5年,是互联网发展的高峰期,进入稳定期后,增长速度放缓,对我国而言,未来15年互联网用户数平均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而进入饱和期,预计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5000户。

百户拥有计算机数主要是反映全社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按照我国前25年的发展分析,未来15年,计算机不应是普通家庭的奢侈品,因此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百户拥有计算机数应在60台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4

一、可持续土地整理概述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土地整理活动是指综合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在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最小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最大经济收益的一种发展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平整,清除影响土地规模利用的障碍物,建设机耕路、给排水沟和农田保护林网,能有效提高整理区农地的生产性能,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降低土地整理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土地整理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些后果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必须重视风险测定评价,进行后果的虚拟分析,寻求风险最低的土地整理模式。

(三)增加耕地数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机统一

一个土地整理项目不能增加耕地面积,则项目很难启动和运行。为了增加耕地,一些地区经常以减少水域、园地、未利用地或林地为代价,这必然会减少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构成某种影响。因此,可持续的农地整理,必须注重土地数量和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

(四)经济上可行

土地整理能使农地利用节水、节能、节劳、提高产量,而且可以通过新增耕地的60%置换建设用地指标获利,其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但是,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降低单位面积上的整理费用,创造更多的投入产出比,依旧是评价农地整理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土地整理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目标,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前提下,提高土地整理项目区生产效率,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使经济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的增长。即增加项目区长期的经济财富和福利是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标。因此,经济的持续发展状况是判断土地整理项目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土地整理的直接受益者是整理区域内的农户,其对农户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经整理后产量增加与生产成本降低两方面,从而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产量增加的原因可归纳为三项:一是上地整理后有效耕地数量增加;二是土地整理后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土地整理后农户对土地的投入与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可能性增加。而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是因为:一是由于田块集中节约的劳动成本;二是由于田块规整,实施机械化耕作节约的成本;三是通过完善灌溉设施和田间道路系统,降低的灌溉成本和节约的运输时间。

(二)生态环境因素

可持续的土地整理项目是生态、环境、景观保护与项目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平衡,是在不破坏资源环境及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条件下的发展。当土地整理投资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生态效应时,这种效应有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即投资行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带来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所谓正的生态效益;也可能是使得自然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即所谓负的生态效益。因此,能否合理地保护资源,维持或改善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景观审美度,提高项目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均衡性,是判断土地整理项目复合系统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三)组织制度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营运的组织机制及管理机制,是土地整理项目持续经营的保障。良好的土地整理组织机构和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土地整理项目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制度是否健全,组织形式是否符合实际,是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组织制度要素。影响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可持续性的组织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整理组织相关的决策机制、反馈机制、经营管理机制、融资机制等多个方面。

(四)协调性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是一个由工程措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组织制度等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结构组合模式,决定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优化结构组合,能促进土地整理系统的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流动与交换,产生系统协同放大效应,促进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度,影响着土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性,是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应考虑的重要内容。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使评价体系能准确地反映土地整理区的真实情况,建立土地可持续地整理评价体系应贯彻以下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科学性是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的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既要能揭示土地整理的效益,又要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但是它并非单纯的理论探索,而是要能发挥实际作用的体系,因此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建立体系就毫无意义。对于不同的土地整理区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生搬硬套。

(二)系统性与完整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要比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区域的发展特征。因此,构建土地整理评价体系时,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整个整理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与其周围环境体系紧密联系的系统。在保证完整性地原则下,充分考虑全局的因素,选取能反映土地整理与社会经济资源结合的特点、能反映土地整理与土地区域、专业化利用相结合的、能考虑到土地整理的广度和深度的各种因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体系真正地反映土地整理带来的各种影响。

(三)动态性原则

动态可持续发展有两方面涵义,一方面是土地整理的评价体系必须着眼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需要考虑到若干年后对土地整理的不同投入,将会造成不同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另一方面则是针对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而言,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城镇建设用地逐渐扩展,进行内涵挖潜,土地整理活动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土地整理情况,选取的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为了能够客观反映问题,把定性指标量化,把数值运用到指标体系中,最终得出定量的结论。

(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同时工程开展能带动各类相关行业的发展,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可见,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它也能改善土地的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因此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必然改变当地的生态结构,进而改变当地的生态功能。因此,在评价时,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的综合效益,才能判断实施土地整理能不能使土地永续利用,能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

(六)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促使事物(项目等)的相关群体积极地、全面地介入事物过程(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等)的一种方式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的运用,使当地人和外来者(专家等)一起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对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分析,从而做出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对计划和实施做出监测评价,最终使当地人从项目中得到收益。有效的公众参与,会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完整和更具有针对性,并使得所提出的评价行动建议更易于被当地人民所接受,为项目的成功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22-02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以保障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为目标,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个组成要素的质量评价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1]。与容易使用定量的评价方式对其成果进行评估的自然科学硕士论文相比,人文社会硕士论文科学成果因广泛、复杂则较难评价。这不但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整体发展。所以,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们亟须完成的任务。

一、对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6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环境决定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科技创新环境的内涵,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科技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建设。其次,是政策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决定区域科技创新的具体行为步骤程序,不同的政策体系对科技创新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会大不一样,它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科技创新的手段。在政策环境中对区域科技创新影响最大的是制定和落实的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税、人才流动、技术市场、技术奖励、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规定等;法律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体系,是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要素运动的原则和利益分配关系,决定了创新主体经营行为和方式。法律制度环境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的有关立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第三是基础环境,科技创新基础环境是一个地区创新的各种要素流动的载体,能够构成技术创新活动的知识、技术支撑条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它包括各类社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电话、互联网等以及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第四是市场环境,市场是创新主体生态的基本环境,对创新的约束是通过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结构进行的,在推动知识与技术的转移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市场组成与市场需求组成,具体包括科技中介服务、技术市场的交易活动和金融服务构成的科技创新市场,科技创新需求则是由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固定投资增长率决定的。第五是人文环境,一种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文化氛围。这一文化氛围既包含了对人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又包含了对人的自我实现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观念意识、舆论导向和行为准则。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是由科技创新氛围和科技创新人才两部分构成的。通过对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具有前沿知识、创新能力以及掌握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任,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其重点逐步经历了由教育制度完善到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转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六大发展改革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稳步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指标是博士学位申请者在获得博士学位时的质量。目前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评价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与舆论关注的热点。

1研究背景

博士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质量,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博士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是改进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和检验指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及方法

通过调研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选取其中已有中医学博士毕业生的14所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以下简称“评阅意见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2.2评价指标名称统一化

对各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评价指标名称描述的统一性问题,参照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对同义的名称信息进行统一。“论文选题、选题价值、选题”统一名称“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的创新性、论文成果的创新性、创新性”统一名称“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论文写作能力与总结提炼、写作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写作能力”统一名称“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研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科研作风”统一名称“科学研究的能力”;“理论基础、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统一名称“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论文综述、文献综述、综述”统一名称“论文综述”;“论文价值、实用价值”统一名称“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和技术水平”统一名称“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

3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比较和分析

将14所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的评价指标进行统一处理后,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指标权重满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选题”(92.86%)、“论文的创新点”(85.71%)、“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85.71%)、“科学研究的能力”(71.43%)、“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71.43%)、“论文综述”(64.29%)、“论文价值”(14.29%)、“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4.29%)、“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7.14%)、“工作难度和工作量”(7.14%)及“论文规范性”(7.14%)。

指标重要性赋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的创新点”(28.75€?3.6)、“科学研究的能力”(26.2€?.69)、“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21.37€?.23)、“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20€?.92)、“论文价值”(18.4€?.43)、“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8.4€?.34)、“论文综述”(17.967€?.467)、“论文选题”(17.438€?.166)、“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12.725€?.41)、“工作难度和工作量”(10€?.71)及“论文规范性”(10€?.70)。

权重满分比大于50%的指标有6个,包括“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50%以上的中医药院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时都选用“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等常用指标,这些常用指标中“论文的创新点”、“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赋值均比较高,是影响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权重满分比小于50%的指標有5个,包括“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及“论文规范性”。说明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各院校也有一些特异性的差异,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部分院校尤其看重博士学位论文的“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和“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两个指标。

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4.1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1.1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本研究收集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来自于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且国内普遍认为培养质量较高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基本涵盖目前国内中医药类高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各个标准。具(下转第69页)(上接第67页)有较高的权威性,协调程度较高,充分显示了评价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4.1.2指标体系侧重中医学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相比中医专业学位型博士,学术学位型侧重于中医学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中医学科学研究人员为目标,其学位论文应更注重研究创新性,对中医学领域在知识和认识上能作出独特而有意义的贡献。指标“论文的创新点”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该各评价体系中给予了较高的权重,这也充分显示了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4.2问题与建议

4.2.1采取多元模式,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把握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也成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各高校须以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目的为出发点,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博士研究生,分类构建学术学位型和专业学位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对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4.2.2進一步探索描述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针对现有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缺陷,突出量化评分作用,有利于更清晰、更精确有效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这也是评价制度更加成熟、更加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就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和创新性而言,描述性评价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其评审意见的指向性和主导性仍是显著的、有价值的,对培养单位改进博士生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认为以描述性评价为主,发挥量化评价的有益作用,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8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所必须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一定的组织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公共交通所具有的个体交通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自198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城市客运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发展方针,并且先后了相关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为公交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评价现有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挥的潜力,把握公交总体发展水平,可以为公交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两大系统:定点、定线公共交通系统和非定点、定线的公共交通系统。前者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小公共汽车以及索道、缆车、登山电梯等。后者主要是出租汽车。各种交通方式有各自的运行特征,本文针对最常见的公共汽车交通问题进行研究。 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评价是一些归类的指标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对评判对象从其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或全面的综合状况做出优劣评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整体完备性原则:应该从不同侧面反映公交发展的特征和状况; 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 非线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非线性原则,实现指标体系的结构最优化; 实用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的意义在于分析现状,认清所处阶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尽量选取日常统计指标或容易获得的指标,以便直观、简便地说明问题。 涉及公共交通的评价指标至少有几十种,精确的量化不等于评价的准确,对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应选取尽量少的指标,反映最主要和最全面的信息,每项指标应具有独立性、可量化和通用性。 1.2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城市常规公交评价涉及面广、内容多,评价指标选取考虑的因素也多,因此,用简单的线性结构难以描述各指标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树状的关系结构,运用目标层次分类展开法,将目标按逻辑分类向下展开为若干目标,再把各个目标分别向下展开成分目标或准则,依此类推,直到可定量或可进行定性分析(指标层)为止。目标层次分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选取的指标直接与目标相关,具有层次性,并可随着目标的增多而扩充。 2 指标体系建立的分析和依据 2.1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的要素包括流动的人、行驶的车、变化的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的指标多达数十种,对指标进行归类分析整理,认为评价体系可以从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综合效益水平三个方面来反映总体发展水平。 考虑将指标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为体现公共交通规划、建设水平的指标,分别从线网、场站、车辆、优先措施、投资计划等方面选取能反映城市公交建设规模、政策环境、发展基础及潜力的指标;第二类为体现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从安全、方便、迅速、准点、舒适、经济、高效等多方面反映运营特征、管理水平,这是公交发展水平最直接的体现;第三类指标体现公交系统综合效益,从经济效益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9

1.1对论文管理质量的评价存在局限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学校主管部门对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院系领导对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指导教师对其所带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对毕业论文过程的执行。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往往只看重论文的内容质量、形式质量和答辩质量,而对论文管理质量的评价却存在着局限性和狭隘性。

1.2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内涵不明确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不同于课程考试的成绩评定,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果均没有标准答案,不宜进行明确评分。评价指标和标准均含有可变因素和主观因素,这就要求评价体系具有多层次评级指标以及精准明确的评价内涵,而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却存在着体系松散宽泛、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内涵不明确的问题。

1.3针对实施对象不能因材施教学校各专业使用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一般是由学校教务职能部门制订的适合所有专业通用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往往是适合所有专业的抽象化、概念化的模糊语言,而不是体现专业特色的具体语言。没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来构建适用本专业的评价体系,既不能真实反映论文本身的质量,又不能准确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及整体教学水平。

1.4没有形成良性的循环反馈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除了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价以外,在发现论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却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往往只能发现论文的质量问题,却不能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反馈。随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2构建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

2.1构建原则

2.1.1系统原则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不仅要注重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文字表述与图表质量、格式规范、答辩及成果所反映的学生学术水平与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等,而且要充分考虑学校及学院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工作,以及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

2.1.2专业原则生物工程专业属于理学、工学和药学等多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与生物相关的知识技能、理学的基本概念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还要掌握工科的相关知识。而对于中医院校的生物工程专业来说,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药学科背景。因此,构建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体现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传统特色,以此提高论文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并引导培育专业特色。

2.1.3操作原则一个易于操作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具有客观性、可测性和完整性,指标内涵不模糊,应使用明确及可以考评的语言对指标进行描述,而模糊及难以量化的指标则放入综合评价中。操作性好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减小评价者对论文的主观评价影响,缩小评价结果与实际质量之间的偏差,体现对论文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2.1.4激励原则构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将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本指标与提高性指标相结合。所构建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2体系内容

2.2.1静态质量评价毕业论文的静态质量评价是指对毕业论文的成果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对论文的内容质量、答辩质量和形式质量进行评价。将一级指标“静态质量”分解为3项二级指标:内容质量、答辩质量、形式质量。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毕业论文质量的核心,在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对论文的评价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涉及到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研究成果等方面,将二级指标“内容质量”分解为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与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等三级指标,对选题是否合理、文献综述是否具有综合性特点、外文翻译是否准确、研究成果能否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

毕业论文的答辩质量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等的全面体现,具有直观性、过程性、综合性的特点。将二级指标“答辩质量”分解为汇报论述、口头表达、回答问题、多媒体应用等三级指标,对答辩汇报是否条理清楚、口头表达是否流利、回答问题是否准确、多媒体应用是否优秀等进行评价。毕业论文的形式质量是本科毕业论文的直观表现,论文在结构层次、语言文字、数据图表等方面应具有规范性、标准性、可读性。目前,毕业论文的规范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如论文的结构层次不合理、数据图表不规范、撰写格式有误、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等。将二级指标“形式质量”分解为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质量、规范要求等三级指标,对论文结构是否严谨、文字表述是否合理、图表制作是否精确、文本格式是否规范等进行评价。

2.2.2动态质量评价毕业论文的动态质量评价是指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质量进行评价,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包括学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和监控,以及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学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评价主要包括制度建设、组织保障、教学条件、过程管理等各方面的评价。制度建设的评价是对学院是否制定了毕业论文的工作方案以及具体规范要求进行评价;组织保障的评价是对学院是否成立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或答辩委员会进行评价;教学条件的评价是对毕业论文的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支撑情况进行评价;过程管理主要评价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情况。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评价注重于论文任务书与指导开题报告的质量,计划进度及执行情况,评语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是否到位等。在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各个因素中,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对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评价影响最大。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10

 

1. 引言

公路运输服务体系评价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准确的认识问题,正确的研究思路,合理的选择标准以及相应的方法。但无论对于哪一种评价来说,根据目标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既应是评价的尺度亦是准则。由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导致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同时各指标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评价指标的选取是评价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系统进行评价的必要前提,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论文大全。因此,建立一套层次清晰、关系合理的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价成功的前提。

2. 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评价指标选择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评价的可操作性,而且还会对评价结论的适用性产生影响,参考现有的评价理论与方法中指标体系的要求与原则,确定构造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与全面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元素还是指标结构,从指标筛选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对评价起到指导作用。论文参考。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应力求从不同方面全面客观的反映评价对象。论文大全。

2.系统性原则

将公路运输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系统之中,并从这个大系统中研究公路运输服务体系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论文参考。不可孤立的研究公路运输服务系统的指标,而应通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系统的反映现象中的内在本质。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作用只有在进行有效评价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必须是可操作的,必须能够搜集到准确的数据。对于指标数据搜集困难的指标,应该设法寻找统计估算的方法或者替代指标。

4.可比性原则

对评价对象而言,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公平的、可比的。论文参考。评价时,应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公路运输结构的共性与个性,尽量选取使用较多又能体现共性的指标,同时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并结合必要的定性描述,以提高指标的可比性和可测性,尽量避免选择有明显倾向性的、不可测的指标。

5.动态性原则

公路运输服务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适应在一定时期是保持相对稳定的,但这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在构造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各项指标的动态性。动态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公路运输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趋势和特点。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对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进行评价的基础。公路运输服务体系的优劣最终表现为公路网、车辆和站场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问题。论文大全。基于这一前提,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在对基础设施、运输设备、组织管理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等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上文给出的原则,初步建立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的若干个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如图所示。

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4.小结

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对于公路运输服务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以及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公路运输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适应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公路运输服务系统的特点,探讨了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下,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与具体指标,为公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祁卫东,姜红宇. 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外部性经济现象分析[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2.

[2] 王志强. 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研究[D]. 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 王利芳. 道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D].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2.

[4] 任乐. 道路运输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9.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11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质量指标系统分别从“毕业设计前期”、“毕业设计过程”、“毕业论文”以及“毕业答辩”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在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中加入了“综合实践”和“指导教师指导”两项指标。具体指标组成见表1。毕业设计前期应以向学生提出要求、明确设计任务为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方案论证、做开题报告,明确重点和难点,逐步进入独立工作状态。因此毕业设计前期指标中以“选题”、“开题报告规范合理性”、“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以及“相关英文翻译能力”作为二级指标。毕业设计过程是毕业设计的关键阶段。该阶段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的学术素质相关。因此,毕业设计过程指标由“学生出勤情况”、“学生的工作进度”、“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五个二级指标组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主要包括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归纳,应用所学习的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解释并且总结得到结论。因此毕业论文质量指标包括:“论文规范程度”、“综合运用知识及文献资料能力”、“论文的难易度及工作量”、“论文创新性”、“文字表达及逻辑性”以及“论文水平”六个二级指标。毕业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答辩时先由学生阐述设计的有关内容,答辩小组提出问题,提问的主要内容是与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概念、试验手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要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的能力。因此论文答辩指标包括“对论文的表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两个二级指标。由于毕业设计知识面广、综合性和探索性强,学生往往很难由以往的学转变到现在的研究状态,这样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与学生经常进行研讨交流。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各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因此在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附加体系中增加了指导教师指标。指导教师指标由“指导教师任务书质量”、“指导教师指导出勤情况”和“论文检查情况”三个二级指标组成。

2.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权重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是要从若干评价指标中分出轻重来,一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的权重组成了权重体系。在确定权重时,既充分考虑了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又突出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毕业设计过程”、“论文质量”以及“综合实践指标”等权重较大。

3.评价体系评定程序

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中最终成绩分为指导教师成绩、主审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首先评定时评委只能按照毕业设计评价体系评价自己评价指标内的项目,并且根据相应的权重进行给分。

二、实践应用效果

本文制定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400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评定中进行了实践。实践结果表明,采用该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成绩分布合理,其中优秀率在20%左右,同时毕业设计题目与实践科研项目相结合的题目在50%左右,而且学生参加毕业设计实践达到95%左右。本文提出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克服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促进了毕业设计质量的稳步提高。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篇12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237

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历届“两会”上,人大代表多次提出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要重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有助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使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可以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提升。

但目前实践教学评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评价方法相对单一,还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使实践教学质量得到科学的评价,我们有必要关注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1实践教学评价现状

11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逐年增强,但相对实践教学研究比较薄弱截至2014年年底,在中国知网上按主题“实践教学评价”进行查询,发现共有32条博硕士论文,607条期刊论文;不管是博硕士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和表2)。在期刊论文中,2005年前年均数量低于10篇,2005―2014年每年的篇幅在16~107之间。越来越多的期刊论文是依托部级或省部级课题展开的研究,606篇期刊论文中,以部级课题为基金的论文9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省级为基金的论文为187篇。

虽然近年来实践教学评价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和实践教学相比较,还显得比较薄弱。在博硕士论文中,关于实践教学的博硕士论文在2000年就已开始,但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到2005年才有人研究,对实践教学研究的博硕士论文(2543篇)比对实践教学评价(32篇)也要多很多;期刊论文中,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论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但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到2000年左右才有人研究,对实践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77683篇)比对实践教学评价(607篇)也要多很多。

橹魈獾钠诳论文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篇数4461617184445737392107107

12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多集中在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探讨从现有文献数量看,学者们对实践教学评价给予更多的关注,从文献的内容看,目前学者们对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在32篇博硕士论文有关实践教学评价的论文中,有15篇是关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在607篇以实践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中,以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主题为270篇,以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为主题为75篇,以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主题为46篇。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包含实践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质量等方面。重视评价指标的完整性、过程性、系统性,如比较典型的运用CIPP模型,这种模式由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duct)评价四种评价指标所组成。这种评价模型是基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性质、特征考虑。首先,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的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但目前缺乏十分有效和客观的考核方式,因此仅仅用目标的达成和效果的程度作为评价指标难免有所缺陷。其次,实践教学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许多重大战略决定都是持续发挥作用的,无法对阶段性成果进行真正意义评价。CIPP 模型比较重视形成性评价,比较注重为决策提供信息,使评价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成为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工具,CIPP 模型的这些优点对实践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黄华在“浙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利用CIPP模型设计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问卷,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二级指标因子,在可行性、科学性、完整性、导向性原则的基础上,拟订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内容有四个方面: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金亚飞在“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研究型大学为例”的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评价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主要采用CIPP评价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在某研究型大学调查问卷的发放,通过统计和数据分析,总结了当前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但是这些学者都只对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他,如企业、社会、家长、学校也应作为调查对象,多方调查对象如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文献中至今没有学者进行研究。

13研究方法有所增多

从文献的方法看,主要以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因子综合评价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可拓学评价、增值性评价法、自诊断监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方法和CIPP评价模式等方法进行分析;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实践教学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再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从注重结果评价到注重过程过程评价,从单一评价到多元性评价,从注重学校、专家的评价到注重企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综合评价。突破了定点的思考,树立“跨界”思维,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融合、整合。

如杨乐芳(2006)在“基于可拓学的高职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研究”中,把可拓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到研究中,构建了实践教学的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十四个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又如王春媛(2008)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中,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引入了模糊因子综合评价法,再用EM迭代算法计算评估数据,不仅对被评院校的综合值进行排序,并且可以分析出综合分值接近的被评院校在特定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使评估结果具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系统需求分析中,需求建模中采用了UML的Rational Rose 2002工具。系统的实现中借助了ASPNET开发工具。

博硕士代表性论文的研究方法方法名称题名作者学位授予单位、时间可拓学基于可拓学的高职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研究杨乐芳同济大学(2006)CIPP评价模式浙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黄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模糊因子综合评价法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王春媛电子科技大学(2008)哲学基础和教学论基础理论为依据的定性研究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李增平南昌大学(2010)定性和数理统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实施黄晓兰电子科技大学(2011)CIPP评价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研究型大学为例金亚飞华南理工大学(2012)因子分析和权值因子判别表法的方法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王惠西南财经大学(2012)权值因子分析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张桥影河南大W(2013)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中职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 ――以烟台市某中职学校为例赵丽丽鲁东大学(2014)CIPP模式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综合实践教学评价葛高丰教育与职业(2014)

表4中国知网2002―2014年以 “实践教学评价” 为主题的期刊代表性论文的研究方法方法名称题名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层次分析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宋成鑫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以“学生”为中心的增值性评价法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成因与对策周文清,肖化移职教论坛(2014)评价方案的评价标准由校企行三方共同制定,评价主体多元化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马玉蓉,刘玉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多方评价、循环反馈的评价方法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田恬教育与职业(2014)续表方法名称题名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多元性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高继国,张春和,

吴仁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AHP打分评估方法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姚旭,荣红霞教育探索(2014)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AHP模糊综合评价刘永,梁巧荣;

韦寿莲,董基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自诊断监控评价高职实践教学“自诊断”过程监控评价研究与实践贺天柱;黎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过程性评价基于过程性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学生成绩评价林松池财会通讯(2012)基于过程评价的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合作学习法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评价问题杨建新;余志兵;

王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AHP方法关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管理类专业为例于兆吉;苏长海现代教育管理(2010)表现性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杨延职教论坛(2010)

2我国目前高职实践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有资料来看,对实践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实践教学评价观念存在不足

观念上不重视实践评价,只注重理论教学的评价,忽视实践教学的评价;或者有实践教学评价,但评价流于形式,评价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和严格性。

22评价内容不全,太笼统

不能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首先,指标体系不完整;其次,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不明确,最后,更多只评价学生,不评价教师。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不注重,评价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尤其不注重操作步骤的教学过程。

23评价主体单一

以校内评价、指导教师为主,评价主体太窄,企业评价、同事评价和主管领导相对缺乏,同时,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由于反馈与申述环节缺乏,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

24评价方法单一,考核方式单一

大多采用实习报告的形式,对实践过程的评价不够充分,成绩的可信度及全面度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25评价结果缺乏反馈

实践教学评价反馈机制落后,甚至缺少评价结果的反馈,实践教学评价处于局部被动、静态的监督层面,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以奖惩为目的,而不是以促进实践教学为目的。考评结果不及时,结论太笼统、模糊,评价不客观性,从而使实践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学的改进,并且还引起教师的消极反应。

参考文献:

[1]金亚飞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性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大学,2012.

[2]杨乐芳基于可拓学的高职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5.

[3]王媛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8(10)

[4]仇雅莉浅谈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湘潮,2009(7):101

[5]陈宝春高职实践教学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函授学报,2010(1):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