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软件合集12篇

时间:2022-02-04 21:18:01

企业管理软件

企业管理软件篇1

新浪网将办公地点搬迁至中关村理想大厦之后,行政与采购总监陈颖发现,公司对于设备和资产的管理任务越来越多,仅仅依靠管理人员手动登记已经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了。于是,使用管理软件成了必然选择。陈颖和她的同事们考察了一些相关软件,进入他们视线的首先是国外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软件,但这个软件并不能满足她对公司办公设施、资产及物业管理流程进行管理监控的需求,最后,几经对比,新浪网选择了北京哲仁汇能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出产的如意Netcel智能网络信息平台,完成资产管理的工作。每天,陈颖和她的同事们都从不同的地点,包括上海、广东登录到如意Netcel智能网络信息平台的网站,登记、整理部门信息。

新浪网只是一个典型代表,最近两年,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以及大企业中的各部门对于管理软件的应用需求都在空前高涨,诸多管理软件厂商都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市场的产品。

中小企业的老板们正从学习键盘打字迅速向应用管理软件转变。因为这些企业迅速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就出现了矛盾,企业发展出现失衡,正迫切需要引入科学规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这样,中小企业管理软件肯定会有市场。况且,这个市场由于中国特有财务制度的屏障,使得国外厂商鲜有涉足,而国内还没有一家成规模的同类型软件企业。但是这也并不能阻止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竞争恶性化,事实上,这个市场的竞争正在日趋白热化,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渠道不断动荡。近来,管理软件厂商又纷纷针对小企业推出价格低廉的管理软件产品或者在线管理软件服务,日前,用友已经推出一款低于千元的产品,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将给管理软件市场又一次带来降价风潮。

不过,面对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高成长性,也许管理软件厂商首先思考的不应该是如何与竞争对手恶战、继续挑起新一轮的厮杀。眼前的形势已经变了,互联网对于商业规则的改变正在日渐显现。这种情势之下,厂商们似乎更应该冷静思考,在互联网带来的新趋势、新需求下,如何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引导中小企业用户切实地用起管理软件,增强他们对管理软件的信心。

网络化是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应用软件的网络化为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带来的使用方式和购买方式的变化。速达在2005年与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8848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推出了新的基于互联网的管理软件策略:企业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平台,速达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岑安斌相信,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拓展到互联网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买卖,是企业管理软件应用的必然出路。”他这样说道。

互联网改变了商业世界的游戏规则,而中小企业正在成为这种改变的最大受益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这样写道:“世界从圆的变成平的了,一切疆界都消失了,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鼠标点击之间,已经能够轻易调动遍布世界的产业链条。竞争已经没有任何边界,组织变平了,营销变平了,思考的方法也变平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业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切流程和作业都可能以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松开双手,可以拥抱全世界,握紧双拳,就跟世界绝缘。从此,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共享全世界的资源和商业机会。”

这本书启蒙了众多的中小企业,使他们认识到充分利用互联网管理资源的重要性,一位中小企业用户在谈到选择租用服务的理由时表示,互联网使世界扁平化,那么,公司的管理者同样应该扁平化管理公司的各项资源,而互联网是实现扁平化管理的最好手段。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限制,中小企业在选择IT产品时必须考虑它的易用性、系统维护的简单性,最好是免维护的。而且中小企业往往要求IT厂家必须能够提供长期的、完善的、低成本的售后服务。

此外,中小企业市场与大型企业市场完全是一个不同的市场。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求无论是在产品的功能要求上,还是价格水平上都与大型企业不同,它们并不追求产品的功能卓越和复杂度,相反,它们喜欢使用简洁并且价格低廉的IT产品。所以就要求IT厂商为其提供适应性很强的产品服务。而互联网则为中小企业的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北京哲仁汇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宏宇认为,从微观层面看,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二是企业预算低、利润少、对于亏损与盈利的敏感程度高;三是中小企业的产品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四是中小企业管理素质普遍较低;五是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处于明显弱势。但同时,由于竞争压力的增加,中小企业又亟需采用管理软件提升自身竞争力。因此,中小企业基于互联网掌控市场,实现企业资源最佳配置,改进自我协同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的需求将显著增加,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租用管理软件服务成为一种新的市场潮流。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租用模式也确实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清华紫光爱代购网CEO彭志强认为,采用租用模式,用户不需要支付软件费用,不需要购买服务器,不需要托管,也不需要维护费用,既能为中小企业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同时还有低成本、快速、安全、零风险的特点。

中小企业是竞争主体

目前,中小企业市场按照不同的管理软件应用可以分为三类:指应用于单机版管理软件的初级中小企业市场;应用于网络版单独业务管理软件,但尚未应用企业级集成管理软件的中级中小企业市场;应用于企业级集成管理软件的高级中小企业市场。初级和中级中小企业市场潜力最大,国内管理软件厂商也多数在这个市场中竞争。“现在瞄准中小企业管理软件的厂商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中小企业。”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道。

与前几年相比,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厂商之多、产品之广都是前所未有:不乏SAP这样的国际型厂商,有用友、金蝶这样的以财务软件起家的厂商,还有和佳、利玛这样的国内ERP厂商,更多的是像天下纵横、哲仁汇能这样提供网络信息平台的中小企业。

从目前中国市场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是“世界是平的”这种趋势的最大受益者,在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也是如此。用户对互联网租用方式的日渐认可成全了提供管理软件租用服务的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我国拥有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从数量上看,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6%。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家,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广阔的市场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远远不是几家大企业所能覆盖的,中小企业一定会成为竞争的主体力量。此外,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是小而散的,大企业的固定模式的产品也难以完全满足需求,中小企业的产品是个有力补充。

因此,管理软件市场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软件服务的,也多数是中小企业。受惠于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蓬勃发展,这些作为管理软件提供商的中小企业也迅速成长起来,但是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如何引导中小企业走向更高层次应用管理软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调查显示,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应用普及,中国中小企业从单机应用转向网络应用的数量逐渐增加。不过,单功能应用(仅单一地使用了财务软件或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信息技术的企业,并且处于基础网络应用的企业依然占我国中小企业的16.45%左右;将部分功能集成应用(比如将财务和企业的进销存或供需链用信息技术连接起来应用)信息技术的中小企业占1.9%左右;而能够实现企业内部全面地集成应用的中小企业,仅占我国中小企业总数的0.15%。

未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以前的被动式接受短期零散IT应用,转变为主动式规划中长期IT应用将是大势所趋。而管理软件提供商如果想在中小企业市场获得长期发展,则必须增加这方面的咨询和规划能力。

产品追求共性和个性化的平衡

天下纵横软件公司总经理张建伟认为,在中小企业管理软件的推广中,产品和渠道是两个关键点。首先,产品要有很强的、可满足各种层次用户的实用性、易用。中小企业管理软件产品线应覆盖不同规模、不同阶段发展周期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这就需要软件企业深入分析国内各中小型企业在管理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管理理念入手,不仅为企业提供稳定和安全的产品以满足其日常经营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产品中融入经典的管理思想,从而把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注入到中小企业中,引导企业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营。中小企业管理软件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加强易用性,“中小企业管理软件产品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最大限度降低应用门槛,让用户去挑软件,而不是让软件去挑用户。”张建伟这样说道。

首先,中小企业需要对销售过程进行量化管理。其次,需要性价比适合的产品。中小企业相对简单而集中的业务体系,需要功能简单实用、傻瓜型、平民化的管理软件。另外,大而全的管理软件,其价位也决不是中小企业所能承受的。第三,需要基于网络的,满足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远距离、移动办公、分支机构之间的实时沟通。第四,需要通用产品的个性化应用。供应商希望用20%的功能满足用户80%的需求,而用户则希望花更少的钱满足自己更多的需求。如果要达到双方满意,就必须在二者的愿望之间找到平衡,而这就需要供应商对中小企业管理有着准确领悟,对中小企业需求分析有丰富经验。

其次,充分发挥渠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渠道对产品理解程度如何对于销售有非常大的影响。张建伟认为,只有让渠道真正使用才能让渠道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了解以后才能更好地推广。

最后,中小企业欢迎易于实施维护的软件产品。中小企业不设专门的系统维护人员,因此“即插即用”型软件才是中小企业最欢迎的。中小企业渴望有低实施成本、高附加价值、优质咨询服务、拿来就能用且一用就见效、日后还可能进一步扩展的管理软件。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建立服务规范对于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来说,十分重要。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用户自身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人员限制,中小企业用户对服务要求很高,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大多数售价偏低,需求和价格的反差很容易导致后面出现服务扯皮的现象,有的则是搞得渠道叫苦连天,大大削弱了渠道的销售积极性。“丑话说在前头很有必要!”一位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这样说道。据张建伟介绍,至商软件就在销售条款中明确规定,用户在购买产品时,服务项目要与用户事先说明,在产品过了免费期后,渠道上门服务要收取相应的服务费,以此来保障渠道利益。

渠道成了“香饽饽”

中小企业市场潜力巨大人所共知,但是,如何把产品成功地销售给中小企业客户是令很多厂商头疼的问题。自己卖好管理软件尚且不易,建设渠道更是难上加难。

在浩如烟海的企业当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客户?通过渠道销售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如何找到能够直接接触到中小企业的渠道,这是第一大难关。这也是近年来,众多厂商越来越重视终端渠道的原因。销售传统的管理软件,对渠道的要求其实还是比较高的,需要销售人员具备能够与企业管理层直接对话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用来压货。而在渠道看来,销售传统的管理软件,也往往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软件销售人员培训就要几个月,甚至半年,虽说厂商免费培训,但时间是自己的啊!最后能卖多少还不知道。”一位软件商这样说道。

企业管理软件篇2

ERP管理软件保存着企业所有的信息,既有敏感的客户信息,也有赖以生存的专利配方,可以说ERP管理软件的实质就是一个实体企业在软件中的虚拟映射。从ERP管理软件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理念、客户资源、人力资源组成、企业产能、销售渠道、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而这所有的信息,都是保存在网络中的某台或某几台电脑中,所有可以接入网络的电脑,都有可能访问到这些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安全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成为企业需要重点管理的目标。下面分为三个方面来阐述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

软件安全

目前在使用ERP软件的计算机中,主要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ERP软件、办公软件这四大类。

数据库的安全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通的数据库主要包括Oracle、Sybase、DB2、SQLServer、MySQL等。各种数据库的性能、价格之间有差异,在数据安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前有些软件,使用了很低端的数据库,在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产生数据崩溃,导致所有商业数据丢失,这对用户来讲,是不可计算的损失。还有些软件,使用明文显示的数据库,很容易的就可以查看到数据信息。

ERP软件的安全

对于ERP软件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地点单一,可以考虑使用C/S架构的软件;如果地点分散在不同国家、地区等,可以考虑使用B/S架构的软件。

在ERP软件采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软件提供商的生命力和行业性进行评估,防止供应商的破产带来后续服务的终结。ERP厂商的服务,是ERP软件安全性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产品升级和专业顾问是保障软件安全运行的重要资源。

目前在国际上新出现了租赁方式的ERP软件,由供应商提供服务器和软件,客户将自己的数据保存在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上。这更就需要了解供应商的安全防范能力和数据库吞吐能力。

另外,ERP软件由于包含了企业的全部信息,应该对所有登录到系统的操作人员做细致的权限划分,保证数据共享范围和拒绝范围。

企业管理软件篇3

只有一个目的,确保软件企业持续经营与发展。

软件企业的销售管理核心是企业绩效,包括销售团队、销售过程两个要素。

如果没有规范的销售流程,与训练合格的销售团队,如何执行战略,监控绩效?如何确保软件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案例一,曾经在一次给金蝶集团分公司的销售团队讲课时。在开场时,我表示:“金蝶作为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在中国大陆管理软件市场耕耘了十几年,在座的销售团队成员都有2-5年的软件销售经验,且作过软件销售培训,请问贵公司的销售流程是什么?”

对于“销售流程”,竟然没有任何一位员工,包括上至分公司总经理、销售总监,下至售前顾问、业务员、电话销售员,没有人清楚的说明软件企业的销售流程。听到的回答大多是:"从寻找客户、确认商机、接触客户、产品演示、讲解与示范、提供方案,排除异议,达成协议等流程",部分人将参观案例、提供演示版、试用,与请客吃饭或办展会也列为销售流程一部分。

有销售人员反问:“所有这些流程,我们都知道,且天天都在做,只是无法表述出来?”

我的回答是:“如果您不晓得软件销售流程,那么相信您也无法引导潜在客户,进行正确的软件选型,从正式立项、需求确认开始,到开始实施、正式上线的流程”!

有人更是一针见血的表示:“国内的很多软件公司,管理基础十分落后,甚至是没有管理,稍微规模大一点的,管理也不是十分健全。这也是一个很可笑的地方,软件企业天天在向客户推销所谓的先进的ERP ,CRM,SCM管理理念,自已在却还是管理上的一片空白,我们熟悉客户的管理流程,却没有自己的管理流程。”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用友、新中大、金算盘、天心、天思、神州数码等软件企业。

案例二, 在几次对天心软件集团分公司的业务员进行电话录音讲评时,以及在一次与金算盘集团分公司的销售团队进行交流时,我们发现自称有几年软件销售经验的业务员,电话销售水平仍非常糟糕,比如帮潜在客户规划信息化时间表、公司简介都表述不清。

新中大集团分公司负责人曾表示,即使是A级潜在客户,但因为业务员在初访时,无法建立好感、建立专业、负责任的形象,导致无法推进下一步的交流与有针对性的系统演示,这就是大的问题。难道每次初访都要销售主管或售前顾问陪同?很有趣的是,金蝶、用友、新中大等国内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都曾几次邀请著名咨询机构的资深的“培训讲师”进行授课,但通过培训的业务员还是无力掌握“初访”环节,那么什么叫“培训”?

国内很多的软件企业的销售团队,没有激情,更谈不上专业精神。对潜在客户的把握度很低,且销售周期长,大部分的潜在客户,因无法有效排除客户疑虑,导致无法有效推进销售进程,浪费很多公司资源。

然而,我曾不止一次听到软件企业的领导或特别是中层管理干部表示:我们公司的管理制度非常完善且规范,执行也很到位;各项培训很多,销售团队很有激情、专业素质强;经营绩效也较为理想!我个人认为,这是少数管理人员对公司极为不负责任的言行,其公司文化也非常浮躁!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软件销售过程与销售团队两个方面问题,是较为普遍且典型的现象。

目前处于转型的国内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前段时间在各种IT媒体炒得很热的很多话题:执行力! ERPII、品牌发展战略!战略企业信息化! 企业绩效管理! 最近又在大谈“中国软件企业的国际化”……,但是很多软件公司生存与发展还是很大问题,为什么?

软件企业的困境与症结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表面看是"软件企业的经营绩效",深层面的是"软件企业的文化"的问题。

企业在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销售是企业实现其利润目标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企业竞争的胜负取决于销售竞争的成败。

曾有分公司经常邀请集团首席顾问,也是资深的管理专家,从总部飞到分公司,再请到某潜在客户工厂,对潜在客户进行授课,讲解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如何选择、如何实施等。此类潜在客户未正式立项、也未有明确的需求,更谈不上有明确的信息化时间表,但有免费上门培训的机会,当然要把握。此类潜在客户一直在交流或演示、提供方案阶段,而无法有效促进正式报价、商务谈判,更无法达到“签约”销售目的。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市场的对象是“面”,销售的对象是“点”。要严格区分“市场行为”与“销售行为”。

企业管理软件篇4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营销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销售是一门艺术;销售部门是企业的龙头,是连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是企业最直接的效益实现者,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各项工作最终是以市场为检验标准,因此销售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成败,是实现企业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营销模式选择得合理与否,又直接影响到销售工作的成功与否。因此,选择合适的营销模式,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软件这种特殊的产品,软件行业这个特殊的行业,采用什么样的营销模式,在营销过程中服务又占据何种角色,本文将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

1.1.2软件产业的现状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始于八十年代,快速发展与近年。截至2002年8月,国内从事软件与信息服务的企业已超过11000家,其中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软件研发能力的软件企业6000家左右,从事软件销售、维护和服务的企业5000多家【1】。近年我国软件产业结构及发展变化见图1-1。由此可见,服务占据了软件产业的半壁江山,相对于软件销售来说,服务的重要性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另外一方面,目前中国软件市场上,国外的产品基本上占据了高端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管理软件等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厂商仅在财务管理软件、教育及娱乐软件、防杀毒软件等应用软件市场占据一定优势。应用软件一直占据着中国软件市场的最大份额;今后,应用软件仍将是中国软件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将成为中国软件业未来发展最快的核心市场。

1.2研究思路及框架

1.2.1研究问题界定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软件产业开始发展至今已二十余年,但我国软件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技术相对落后、相对于硬件的发展非常不均衡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营销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三章软件产品的特点及营销现状分析

第四章软件企业的渠道营销模式分析

第五章服务对软件销售的重要性分析

第六章结合交大通用软件公司的实证分析

参考资料

[1]欧新黔著:《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郑宏、廉鹏飞著:《营销人员薪酬与考核》,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秦毅著:《如何管理与控制销售队伍——打造金牌销售团队I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美]罗伯特•E•海特韦斯利•J•约翰斯顿等著,张永伟等译:《管理销售人员:一种关系管理方法》,中信出版社2003年4月版

[5]李青、陈丕积、秦彩虹著:《营销绩效评估实操》,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版

[6]吕一林著:《现代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7]傅云新著:《服务营销实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1月版

企业管理软件篇5

论文关键词:软件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软件外包行业和IT行业的发展,软件企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在自身业务发展壮大的同时,软件企业信息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互联网和IT技术的普及,使得应用信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信息的价值在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网页篡改、计算机病毒、系统非法入侵、数据泄密、网站欺骗、服务瘫痪、漏洞非法利用等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据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的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5月~2008年5月间,有62.7%的被调查单位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其中,感染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的安全事件为85.5%,遭到端口扫描或网络攻击的占31.4%,垃圾邮件占25.4%。

信息是软件企业的重要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无形财富”,分析当前的信息安全问题,有如下典型的信息安全问题急需解决。

(1)网络共享与恶意代码防控。

网络共享方便了不同用户、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等之间的信息交换,但是,恶意代码利用信息共享、网络环境扩散等漏洞,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对恶意信息交换不加限制,将导致网络的QoS下降,甚至系统瘫痪不可用。

(2)信息化建设超速与安全规范不协调。

网络安全建设缺乏规范操作,常常采取“亡羊补牢”之策,导致信息安全共享难度递增,也留下安全隐患。

(3)信息产品国外引进与安全自主控制。

国内信息化技术严重依赖国外,从硬件到软件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人。目前,国外厂商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文字处理软件、浏览器等基础性软件都大量地部署在国内的关键信息系统中。但是这些软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安全漏洞,使得恶意攻击者有机可乘。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型网络信息系统许多关键信息产品长期依赖于国外,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后果就不堪设想。

(4)IT产品单一性和大规模攻击问题。

信息系统中软硬件产品单一性,如同一版本的操作系统、同一版本的数据库软件等,这样一来攻击者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攻击过程的自动化,从而常导致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例如网络蠕虫、计算机病毒、”零日”攻击等安全事件。

(5)IT产品类型繁多和安全管理滞后矛盾。

目前,信息系统部署了众多的IT产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应用系统。但是,不同类型的信息产品之间缺乏协同,特别是不同厂商的产品,不仅产品之问安全管理数据缺乏共享,而且各种安全机制缺乏协同,各产品缺乏统一的服务接口,从而造成信息安全工程建设困难,系统中安全功能重复开发,安全产品难以管理,也给信息系统管理留下安全隐患。

(6)IT系统复杂性和漏洞管理。

多协议、多系统、多应用、多用户组成的网络环境,复杂性高,存在难以避免的安全漏洞。由于管理、软件工程难度等问题,新的漏洞不断地引入到网络环境中,所有这些漏洞都将可能成为攻击切入点,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入侵系统,窃取信息。为了解决来自漏洞的攻击,一般通过打补丁的方式来增强系统安全。但是,由于系统运行不可间断性及漏洞修补风险不可确定性,即使发现网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系统管理员也不敢轻易地安装补丁。特别是大型的信息系统,漏洞修补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因为漏洞既要做到修补,又要能够保证在线系统正常运行。

(7)攻击突发性和防范响应滞后。

网络攻击者常常掌握主动权,而防守者被动应付。攻击者处于暗处,而攻击目标则处于明处。以漏洞的传播及利用为例,攻击者往往先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然后开发出漏洞攻击工具,最后才是防守者提出漏洞安全对策。

(8)口令安全设置和口令易记性难题。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每个网络服务或系统都要求不同的认证方式,用户需要记忆多个口令,据估算,用户平均至少需要四个口令,特别是系统管理员,需要记住的口令就更多,例如开机口令、系统进入口令、数据库口令、邮件口令、telnet口令、FTP口令、路由器口令、交换机口令等。按照安全原则,口令设置既要求复杂,而且口令长度要足够长,但是口令复杂则记不住,因此,用户选择口令只好用简单的、重复使用的口令,以便于保管,这样一来攻击者只要猜测到某个用户的口令,就极有可能引发系列口令泄露事件。

(9)远程移动办公和内网安全。

随着网络普及,移动办公人员在大量时间内需要从互联网上远程访问内部网络。由于互联网是公共网络,安全程度难以得到保证,如果内部网络直接允许远程访问,则必然带来许多安全问题,而且移动办公人员计算机又存在失窃或被非法使用的可能性。“既要使工作人员能方便地远程访问内部网,又要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就成了一个许多单位都面临的问题。

(10)内外网络隔离安全和数据交换方便性。

由于网络攻击技术不断增强,恶意入侵内部网络的风险性也相应急剧提高。网络入侵者可以涉透到内部网络系统,窃取数据或恶意破坏数据。同时,内部网的用户因为安全意识薄弱,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将敏感数据泄漏出去。为了实现更高级别的网络安全,有的安全专家建议,“内外网及上网计算机实现物理隔离,以求减少来自外网的威胁。”但是,从目前网络应用来说,许多企业或机构都需要从外网采集数据,同时内网的数据也需要到外网上。因此,要想完全隔离开内外网并不太现实,网络安全必须既要解决内外网数据交换需求,又要能防止安全事件出现。

(11)业务快速发展与安全建设滞后。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业务急需要开通,做法常常是“业务优先,安全滞后”,使得安全建设缺乏规划和整体设计,留下安全隐患。安全建设只能是亡羊补牢,出了安全事件后才去做。这种情况,在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使得业务需要不断地更新,业务变化超过了现有安全保障能力。

(12)网络资源健康应用与管理手段提升。

复杂的网络世界,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内容,常见的就是垃圾邮件。在一些企业单位中,网络的带宽资源被员工用来在线聊天,浏览新闻娱乐、股票行情、,这些网络活动严重消耗了带宽资源,导致正常业务得不到应有的资源保障。但是,传统管理手段难以适应虚拟世界,网络资源管理手段必须改进,要求能做到“可信、可靠、可视、可控”。

(13)信息系统用户安全意识差和安全整体提高困难。

目前,普遍存在“重产品、轻服务,重技术、轻管理,重业务、轻安全”的思想,“安全就是安装防火墙,安全就是安装杀毒软件”,人员整体信息安全意识不平衡,导致一些安全制度或安全流程流于形式。典型的事例如下:用户选取弱口令,使得攻击者可以从远程直接控制主机;用户开放过多网络服务,例如:网络边界没有过滤掉恶意数据包或切断网络连接,允许外部网络的主机直接“ping”内部网主机,允许建立空连接;用户随意安装有漏洞的软件包;用户直接利用厂家缺省配置;用户泄漏网络安全敏感信息,如DNS服务配置信息。

(14)安全岗位设置和安全管理策略实施难题。

根据安全原则,一个系统应该设置多个人员来共同负责管理,但是受成本、技术等限制,一个管理员既要负责系统的配置,又要负责安全管理,安全设置和安全审计都是“一肩挑”。这种情况使得安全权限过于集中,一旦管理员的权限被人控制,极易导致安全失控。

(15)信息安全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回报可见性。

由于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变化,原有的防范机制需要随着网络系统环境和攻击适时而变,因而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安全建设资金投入。但是,一些信息安全事件又不同于物理安全事件,信息安全事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是间接的,不容易让人清楚明白,从而造成企业领导人的误判,进而造成信息安全建设资金投入困难。这样一来,信息安全建设投入往往是“事后”进行,即当安全事件产生影响后,企业领导人才会意识安全的重要性。这种做法造成信息安全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信息网络工作人员整天疲于奔命,成了“救火队员”。

为了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保护企业信息的安全,建立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无论是自身发展需求还是国际国内客户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希望或已经建立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如何提高组织的信息安全,通过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降低组织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的方法,来提高组织信息的安全性。由此可见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是我们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下面我们着重探讨在软件企业中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1.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我们将标识、控制和消除可能影响信息系统资源的不确定事件或使这些事件降至最少的全部过程称之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被认为是良好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2.确定范围

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之初,根据业务、组织、位置、资产和技术等方面的特性,我们确定了组织ISMS的范围,那么风险管理的范围应该和我们确定的ISMS的范围相一致。在软件企业中,我们要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覆盖地址、信息系统、相关资产等都纳入到风险管理的范围当中

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标识安全风险,确定其大小和标识需要保护措施地区域的过程,其目的是分离可接受的小风险和不能接受的大风险,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处置提供数据。风险分析主要有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种。定性分析方法是最广泛使用的风险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文字形式或叙述性的数值范围来描述潜在后果的大小程度及这些后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对于威胁发生的可能性,该方法通常更关注威胁事件带来的损失。定性分析方法在后果和可能性分析中采用数值(不是定性分析中所使用的叙述性数值范围),并采用从不同来源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主要步骤集中在现场调查阶段,针对系统关键资产进行定量的调查、分析,为后续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数据。在软件企业进行风险分析时,因为定量分析方法中的数值、数据不易获取,我们通常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风险分析又包括以下4个方面,针对定性分析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识别评估资产。

在ISMS中所识别评估的资产有别于常见的固定资产,这里的资产主要指信息、信息处理设施和信息使用者。在识别资产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分类原则和识别粒度。在软件企业中,通常把资产划分为硬件、软件等方面,还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细分,也就是进行二级分类。

在评估资产时,我们要从信息的三个属性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来评估资产的重要度等级。资产的重要度等级是我们进行风险评价的依据之一。资产重要度等级可以按如下定义和赋值:

①资产属于“高”等级重要度,赋值为“3”,该类信息资产若发生泄露、损坏、丢失或无法使用,会给公司造成严重或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②资产属于“中”等级重要度,赋值为“2”,该类信息资产若发生泄露、损坏、丢失或无法使用,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③资产属于“低”等级重要度,赋值为“1”,该类信息资产若发生泄露、损坏、丢失或无法使用,会给公司造成轻微的经济损失。

(2)识别评估威胁。

我们应该清楚威胁一定是与资产相对应的,某一资产可能面临多个威胁。在识别威胁时,我们主要从威胁源来识别出相对应的资产所面临的威胁。识别出威胁后,综合考虑威胁源的动机、能力和行为,对威胁进行评估。例如软件企业中计算机面临病毒、木马攻击的威胁,这种威胁动机、能力较强。

(3)识别评估脆弱性。

脆弱性可以理解为资产可以被某种威胁所利用的属性,一种威胁可能利用一种或多种脆弱性而产生风险。我们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来识别脆弱性,通常采用文档审核、人员访谈、现场检查等方法。针对“识别评估威胁”中所举例的威胁,软件企业计算机可能存在未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或使用人员未及时升级病毒库等脆弱性。

(4)识别评估控制措施。

在我们识别出威胁和脆弱性之后,我们要针对威胁利用脆弱性产生的风险,来识别组织自身是否已经采取控制措施,并采取叙述性数值的方式来描述已采取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估的标准由组织进行制定,例如控制措施有效性可以定义进行如下定义和赋值:

①控制措施影响程度为“好”,赋值为“1”,该类控制措施已经对信息资产威胁和脆弱性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能够满足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②控制措施影响程度为“中”,赋值为“2”,该类控制措施已经对信息资产威胁和脆弱性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需要增加辅助的控制措施满足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③控制措施影响程度为“低”,赋值为“3”,该类控制措施已经对信息资产威胁和脆弱性未起到控制效果,需要重新制定新的控制措施满足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是我们风险评价的依据之一。

4.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与给定的风险准则加以比较以确定风险严重性的过程,其结果是具有不同等级的风险列表,目的是判断特定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或者是否需采取其他措施处置。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分析评估可能性和影响。

“可能性”指威胁利用脆弱性的可能性,“影响”指威胁利用脆弱性后,对组织资产造成的影响。在分析可能性时,我们主要考虑威胁源的动机、能力和脆弱性的性质。在评估可能性时,依据组织制定的评估准则,对可能性进行描述,例如将可能性进行如下定义和赋值:

①可能性级别“高”,赋值为“1”,威胁源具有强烈动机和足够的能力,防止脆弱性被利用的防护措施是无效的;

②可能性级别“中”,赋值为“0.5”,威胁源具有一定的动机和能力,但是已经部署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阻止对脆弱性的成功利用;

③可能性级别“低”,赋值为“0”,威胁源缺少动机和能力,或者已经部署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防止——至少能大大地阻止对脆弱性的利用。

在分析影响时,我们主要考虑威胁源的能力、脆弱性的性质以及威胁利用脆弱性对组织资产保密性、可用性、完整性造成的损失。在评估影响时,同样依据组织制定的评估准则,对影响进行描述,例如将影响进行如下定义和赋值:

①影响级别“高”,赋值为“l00”,该级别影响对脆弱性的利用:a.可能导致有形资产或资源的高成本损失;b.可能严重违犯、危害或阻碍单位的使命、声誉或利益;c.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或者严重伤害;

②影响级别“中”,赋值为“50”,该级别影响对脆弱性的利用:a.可能导致有形资产或资源的损失.b.可能违犯、危害或阻碍单位使命、声誉或利益-c.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③影响级别“低”,赋值为“10”,该级别影响对脆弱性的利用:a.可能导致某些有形资产或资源的损失;b.可能导致单位的使命、声誉或利益造成值得注意的影响。

参考“风险分析”中的例子,病毒、木马攻击的动机、能力很强,员工很容易忽略对杀毒软件病毒库的升级,病毒、木马攻击很可能导致公司重要数据的丢失或损坏,那么这种威胁利用脆弱性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影响也比较高,均属于“高”等级。

可能性和影响都是我们进行风险评价的依据。

(2)评价风险。

在评价风险时,我们需要考虑资产的重要度等级、已采取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可能性和影响,通常可以采取叙述性赋值后依据组织制定的评价方法进行计算的方式,计算出风险值,并根据组织制定的准则,将风险进行分级,例如将风险进行如下分级:

①“高”等级风险:如果被评估为高风险,那么便强烈要求有纠正措施。一个现有系统可能要继续运行,但是必须尽快部署针对性计划;

②“中”等级风险:如果被评估为中风险,那么便要求有纠正行动,必须在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内制定有关计划来实施这些行动;

③“低”等级风险:如果被评估为低风险,那么单位的管理层就必须确定是否还需要采取纠正行动或者是否接受风险。

5.风险处置。

风险处置是选择并执行措施来更改风险的过程,其目的是将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降低,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①行动优先级排序。

行动优先级排序主要依据风险级别进行,对于不可接受的高等级风险应最优先。

②评估建议的安全选项

评估建议的安全选项主要考虑安全选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③实施成本效益分析。

对建议的安全选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帮助组织的管理人员找出成本有效性最好的安全控制措施。

④选择控制措施。

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组织的管理人员应确定成本有效性最好的控制措施,来降低组织的风险。

⑤责任分配。

根据确定的控制措施,选择拥有合适的专长和技能,能实现相应控制措施的人员,并赋以相关责任。

⑥制定控制措施的实施计划。

明确控制措施的具体行动时间表。

⑦实现所选择的安全防护措施。

企业管理软件篇6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最终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构建和使用的应用系统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到大量业务处理和数据处理的企业级应用系统,例如ERP系统、CRM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另一类是提供简单功能的供单个员工使用的桌面应用系统,例如用来进行文字处理、报表制作的办公应用系统等。

二、企业信息化中的问题

传统的企业由于缺少不同系统相互集成的技术,导致很多关键的信息被封闭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部门间重复着冗余的工作,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工作效率的降低和运营成本的上升。

在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完全孤立,各种信息(如财务信息、各种计划信息等)无法或者无法顺畅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流动,这样就会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从在技术上带来的不良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的一致性无法保证,信息及时共享、反馈难,企业数据中存在很大的冗余、大量的垃圾信息,信息需要重复多次的输入。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重实施、轻规划,重技术、轻管理”的认识误区使得企业信息化缺乏清晰的主线,造成“有一个需求建一个系统”的直接需求式驱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直接导致了企业“信息孤岛”的加剧、多种异构系统的同时运行。无论是从企业的现实需求,还是企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来看,如何实现异构系统的协同工作,实现企业资源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EAI

EAI是将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集成的一种方法和技术。EAI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完成在企业内部的ERP、CRM、SCM、数据库、数据仓库,以及其他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无缝地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有了EAI,企业就可以将企业核心应用和新的Internet解决方案结合在一起。

随着企业各种应用的迅速增加以及更多地把自己的业务转向电子商务,EAI方案对企业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EAI解决方案将企业内部的应用软件与外部客户和供应商的应用软件进行链接,实现数据流和业务运作的自动化,从而令业务更实时与快速。

传统的EAI并不能够满足企业最根本的需要——快速构建IT系统以支撑企业业务的发展。当今的企业级分布式IT系统都在向共享服务方向发展,企业对传统EAI的需求仅限于将已经构建但并不支持服务共享的IT系统变成能够共享服务的IT系统,但是这一过程不应以放弃与未来的新应用共享服务为代价。

四、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

SOA是指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SOA凭借其松耦合的特性,使得企业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以解决新的业务需要,提供选择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提供服务,并可以把企业现有的或已有的应用作为服务,从而保护了现有的IT基础建设投资。

传统的Web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人与信息系统的交互和沟通问题。WEB服务技术则是要有效的解决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和沟通问题,促进B2B/EAI/CB2C的发展。SOA则是采用面向服务的商业建模技术和WEB服务技术,实现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实现系统之间的整合与协同。WEB服务和SOA的本质思路在于使得信息系统个体在能够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协同工作。

对于面向同步和异步应用的,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分布式计算来说,SOA是一场革命。一个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或某些单独的功能被模块化并作为服务呈现给消费者或客户端。这些服务的关键是他们的松耦合特性。例如,服务的接口和实现相独立。

五、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如何加工、联合来自众多信息源的信息,并使不同形式的信息相互补充,为各种模型方法和各领域的专家服务,使其信息量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按信息抽象程度不同,融合可分为三个层次:原始数据融合、目标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

企业管理软件篇7

一、引言

任何一家软件企业都希望自己的软件卖得越多越好,管理软件企业也不例外,管理软件中一般就包含客户关系管理,所以管理软件公司应该把客户关系管理这一模块功能做好,自身的客户关系更应管理好。现代的企业营销都非常重视与客户的关系,不像早期对待客户,只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万事大吉了。如果把产品销售出去就对客户撒手不管,客户的满意度势必会很低,客户非常有可能放弃对供应商的期望,下次购买会转向其他厂商。而企业丢掉了老客户,去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保持一个老客户的7~10倍。所以企业把产品销售出去以后,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对客户进行关心、关怀和关爱,让客户始终感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最好的,下次还要到本公司来买,让客户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产生黏性,即使竞争对手采用了低价等促销、给回扣等策略,也抢不走本公司的黏性客户。对于还没有买过本企业管理软件的潜在客户,要尽量去争取,将成功概率不太高的商机变成真实的订单,将潜在客户变成初单客户。为将初单客户留住并成为忠诚客户、永久客户,企业要对客户体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达到客户满意度,才能转化为忠诚度,变成固定客户。但有些软件企业,如用友软件和金蝶软件,他们的客户非常多,对所有的客户都一视同仁是不现实的,只能将这些客户划分成几类,如采用80/20法则(也叫帕累托法则),将客户划分成A、B、C三类,其中20%的客户能够为企业创造80%的收益,这类客户被定为A类,因为其对企业的效益贡献最大,要重点进行关心照顾;而C类客户是那些数量较多,但购买的产品功能子系统和模块较少,或客户端数量较少,对企业的效益贡献不大,这类客户就不用过多关心;而B类客户介于A类和C类之间,没有A类创造的效益多,但比C类贡献的收益多,因此,对B类客户的关心程度介于A类和C类之间。有些管理软件企业对客户的维护过多依赖于销售人员的个人关系,但当这些销售人员离职后,这些销售人员会把他们负责联系的客户也带走,尤其将优质大客户带到企业的竞争对手那里,无疑会对本企业造成重大的打击,产生重大的损失。如何让企业的客户不会随着业务员的流失也流失掉,是企业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开发一款记录所有客户档案信息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软件并充分执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思想,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二、需求分析

通过走访多家管理软件公司,针对他们提出的各项需求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管理软件企业客户管理系统功能如下:1、客户档案管理功能对客户所有的信息进行记录,记录客户编码、客户名称、客户简称、联系人、地址、税号、开户银行等信息。2、联系人管理功能记录联系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联系人称呼、籍贯、职务,甚至个人爱好、家庭关系也尽可能记录,为的是今后能够帮助联系人解决家庭成员的治病、升学等问题,体现企业对联系人个人的关心、希望联系人能够购买本公司的产品,成为本公司的忠诚客户,为本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3、客户投诉管理记录客户投诉信息,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投诉问题进行跟踪,可以实时查看投诉问题的解决进程,是否已解决,解决后客户是否满意等。对于客户投诉的产品问题,要找出质量原因,确定是退货还是换货处理,需要多长时间能够解决,能否派软件工程师上门服务。如果客户投诉的是人员服务质量和态度问题,要调取客户服务电话录音,判别主要责任是否是本企业员工,如果是本企业员工的态度比较恶劣,要对其进行惩罚,如要求其给客户道歉,扣罚奖金等。4、商机管理录入商机,确定成功概率,如果成功概率较大,就竭尽全力去争取。为使商机转化为订单,举办商机活动,联络与潜在客户的感情,在商机活动中经常赠送给客户一些礼物,将购买礼物花费录入到商机费用中。5、市场管理录入产品意向,如潜在客户经过电话、朋友介绍、媒体广告、网站宣传、手机App广告等多种方式得知产品信息,流露出购买意向。将这些意向录入系统,供业务员后续追踪。6、基础信息管理对用户信息、人员档案信息、部门档案信息等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三、总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具体功能设计出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四、详细设计

1、实体分析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有如下主要实体:(1)用户(用户ID、用户名、密码、权限等级)。(2)人员档案(人员ID、人员姓名、行政部门、人员属性、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职务、性别、籍贯、联系电话、出生日期、工资级别、是否业务员、是否操作员、E-mail地址、家庭住址、QQ号、工位、办公电话)。(3)部门(部门编号、部门名称、负责人、部门属性、部门类型、电话、传真、地址)。(4)客户档案(客户编号、客户简称、客户名称、所属分类、所属地区、所属行业、客户总公司、客户级别、客户法人、币种、税号、分管部门、专管业务员、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地址、联系人、E-Mail地址、结算方式、发运方式、发货仓库、信用级别、ABC分类、信用额度)。(5)联系人档案(联系人编号、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称呼、性别、籍贯、职务、生日、爱好、办公电话、移动电话、家庭电话、工作地址、家庭住址住址、电子邮件、备注)。(6)投诉(投诉编号、投诉时间、投诉客户、投诉方式、重要性、处理期限、投诉内容、图片、联系地址、联系电话、E-mail地址、监督人、投诉对象、投诉产品、客户投诉内容、事实描述、投诉进程、处理时间、处理说明、处理方式、责任部门、责任人、客户满意程度)。(7)商机(商机编号、商机主题、客户名称、联系人、成功概率、商机来源、商机重要程度、负责人、负责部门、物料编号、数量、单价、总价格)。(8)商机活动(活动编码、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客户、联系人、销售阶段、活动安排人、活动执行人、活动地址、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开始时间、实际完成时间、活动内容、提前提醒期)。(9)费用支出单(支出单号、支出日期、客户名称、销售部门、业务员、费用项目、支出金额、物料编号)。(10)产品意向(意向编号、客户名称、联系人、地址、电话、意向来源、意向主题、意向产品、是否确认、确认结果、确认人、意向负责人、创建意向时间,是否升迁为商机)。2、数据库表设计根据实体内容,设计如下数据库表:(1)用户信息表(UserInfo)(2)人员档案表(PersonnelInfo)(3)部门表(DepartmentTable)(4)客户档案(CustomerFile)(5)联系人档案(ContactPerson)(6)投诉(Complain)(7)商机(BusinessOpportunity)(8)商机活动(OpportunityActivity)(9)费用支出单(ExpenseBill)(10)产品意向(ProductIntention)

五、结论

管理软件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了基础信息管理、客户管理、投诉管理、商机管理、市场管理等功能。功能设计合理、内容很完善,管理软件企业按照该系统的管理理念实行管理,将会使潜在客户逐步发展成为正式客户,并能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黏性客户,为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软件篇8

目前中国软件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企业和政府以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大量的软件开发是由中小型软件企业承担。由于中小型软件企业的企业体制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和关心程度等差异,在开发软件产品时与专业软件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中小型软件企业的软件项目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软件项目管理水平,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1软件项目管理与中小型软件企业

软件项目管理既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属性,又具有其特殊性,重点在于标准制定和推行。为了加强我国软件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发展一大批具有遵循开发过程与注重质量的文化氛围的软件企业,而制定和推行标准的目的正是要引导软件企业逐步走向成熟,使其工程和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同时为它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支持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

软件项目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当时美国国防部曾立题专门研究软件项目做得不好的原因,发觉70%失败的软件项目是因为管理不善而引起的,而不是因为技术实力不够,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即管理是影响软件研发项目全局的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软件程序员往往没有很好地了解用户的意图就匆匆进行编码,因而在编码过程中不断修改代码以适应客户的要求;这种修改在越接近开发后期付出的代价就越高,即使是已经完成、交付用户使用的软件,也会存在各种隐藏的错误和缺陷,于是程序员就像陷入了可怕的泥沼中,这就出现了所谓的“软件危机”。

目前国内的中小型软件企业由于规模、研发能力等限制,造成在软件开发中管理存在问题非常普遍。不恰当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不规范、没有项目管理概念和软件工程概念等是中小型软件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中小型软件企业中软件开发的特点

国内的中小型软件企业虽然涉足软件开发业务,但对软件的认识仍只停留在“程序员编一些代码”的水平上,企业内部软件开发缺乏管理意识,具体表现为:

1)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管理经验不足;

2)项目功能相对较少,涉及面相对较狭窄;

3)开发人员较少,人员结构简单;

4)开发周期较短;

5)项目进度缺乏控制;

6)项目成本预算较难;

7)缺乏完整的项目文档;

8)缺乏后续维护。

1.2中小型软件企业中的软件开发组织

与专业软件公司的软件开发组织相比较,中小型软件企业中的软件开发工作机构小、人员少,开发人员待遇低,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人才流失率达到50%以上。由于没有高水平的开发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软件工作状况处于初级的水平,软件开发不能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执行。在软件系统建立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人才:需求方人员、懂得软件项目管理的人员、软件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普通企业由于对软件生产不了解,往往由软件需求提出方人员对软件工作直接管理,这个工作显然超出了其能力范围,不符合软件工作的相关原则。业务人员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既不能合理地计划软件开发工作,也不可能管理好软件工作中的各种风险,这将致使软件开发处于无序的风险之中。

1.3中小型软件企业中的软件开发沟通

在需要团队协同工作的今天,沟通已经变得无比的重要,在软件业,沟通可以说是快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达到技术上更高层次的最佳途径。如果小组成员在协调上出现漏洞,将可能导致很大的问题,所以项目负责人必须随时监控备开发人员的工作,包括开发内容足否与要求发生偏差、开发进度是否滞后,等等。

项目沟通管理指出“:“管理要将70%的时间用于与人沟通,而项目经理需要花费90%或更多的时间沟通”。在企业中,软件经理大多是技术骨干,而软件组成见也都是“高科技人员”,都具有“从专业或学术发、工作自主性大、自我欣赏、以自我为中心”等共同的特点,因此妨碍沟通的素主耍足“感觉和态度问题”,也就是沟通意识和习惯的问题。在系统的实施阶段或软件开发的试运行阶段,项日成员基本上足持续地在客户方进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忽视沟通项目组与组织之间、项目组与项目组成员之问,甚至同一个项目组的不同成员之间如果没有足够的沟通意识和沟通制度、沟通工具,就有可能造成信息不畅,从而加大项目失败的风险。中小型软件企业开发人员少,意味着不同人员在程序之间交互、接口相对少一些;开发周期短,意味着往往是同样的几个人从头到尾负责一个项目。这两者都让人容易犯错误,往住是几个人碰一下头,讨沦一下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函数接口,便分头去做自己的工作了,没有一份较正式的书面文档,缺少文档资料或者文档资料不规范是软件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讨沦时忽略了某些情况,待大家部按当时的分工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后,有可能才发现各个模块组合起来却形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根源就在于没有一个负责总协调的人员不断监控整个丌发过程。如果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一旦有人中途退出开发队伍,其他人加入时,新来的人难以理解之前的人所编的代码,往往索性自己从头来。

1.4中小型软件企业中的软件开发工作流程

与一个标准的软件开发流程相比中小型软件企业内部的软件开发“节省”了不少步骤,例如不经过单元测试而直接进人系统测试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每个模块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为了测试一个摸块需要建立一些测试环境。如为了测试一个函数是否正确,应该用一些测试数据而去调该函数,则需要编写一些测试数据,但很多开发人员嫌麻烦,觉得反正其他模块也很快出来了,直接用真正的数据来运行几次就行;当一旦直接进人系统测试,发现运行结果不正确将需要一步步查找,由于模块问的调用关系,可能查了很久才能发现是哪个摸块的问题。这种方法一来效率比较低,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查找错误;另外由于这种测试不完全,当真运行系统调用某模块时,可能在大部分情况下数据都是正常的,极少现边界情况,某些边界情况容易被忽视,很久之后才可能被发现,但是如果在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时都进行一下边界测试,就会很容易消除一些隐患。

2中小型软件企业软件开发过程改进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它能直观地表达软件外发全过程,明确规定要完成的主要活动、任务和开发策略。一个企业的管,大公司有大公的方式,小公司也订小公司的模式,如果把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列自己身上,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样,管理一个软件项目也一样,大项目小项目的方式不完全一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项目的大与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很多方法是共通的。因此,为了改进软件开发过程、可参考模型如图1。

2.1软件开发规范制定

一切沟通交流首先都要有可见的是文字依据,这可以从制定软件开发规范入下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制订:软件开发工作流程规范、产品文档规范、软件开发规范、开发管理文档规范。编写规范可以参考国家标准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也可以结合开发经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使用的开发规范。

详细制定这些文档使用方法和规则,要保证使文档便于书写、形式一致,这不仅要有文字描述,还应制定相关文档模板,形式上要保证简洁明了、实用、符合使用习惯。根据项目规模的不同,还可以制定不同的文档模板,很小型的项目以写一个相对简化的小型项目文档,复杂的项目则使用较全面和大型的文档模扳

2.2软件开发人员培训

软件开发中人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对软件人员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团体的软什水平并不是个别程序员的程序水平,而是整体的认识和系统建设的水平。可以先在企业内部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软件工程、已经制订的各种规范、项目管理知识等。通过共同分析软件工程对软件开发和开发者的益处,使工作任务得到开发人员的认同,以便共同遵守和执行初期规范,更好地完成开发目标。

2. 3软件生产过程规范性

软件开发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领域,对人才的依赖很强,加强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并规范管理可以加强人的执行能力。在中小型软件企业中,很少有成本核势和严格的进度控制,影响项目的因素也比较多:需求的提出比较随便,甚至在业务需求还下明确的时蚁就要求程序员开始编程序,没有合理的措施拧制透彻地分析业务需求;时间进度由领导规定,而不是根据需求客观确定,使软件质量根本无法保障等。因此要通过加强竹理使软件开发过程可视化,使软件开发工作协调、有效。

在规则已经明确、组织机沟确定、有一定理论认识之后,可以通过一些骨理要求、强制执行软件工程的一些基本过程。要求的提出最好要简单明了,例如:项目要有正式立项启动、项日结项有时间控制要求、计划要求;项目要有开发计划,在计划中确定开发工作的人员保障、开发周期、开发进度计划,并允许项目执行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计划与进度;上级领导也应出面协调和帮助解决相应问题。

2. 4软件配置管理机制

软件业的'第3次修顶版”规则(一个产品除排经过第3次修汀,否则不会尽如人意),是指软件系统需要定期升级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软件开发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但是,山于许多开发工作缺少管理而成为个人行为,对于软件成果没有保护意识,更不能达到软件的共享与重用。要“统一配置管理”这一做法,能够强化软件完成后的管理工作。

建立基本的软件配置管理机制,在开发中和开发后都要求程序员及时备份源文件。进行这项工作首先要选择一套适合的配置管理软件,如visual sourcesafe , gvs ( con-current versions system)等,项目主管应该要求程序员在开发全过程中使用软件来管理源文件,在全过程配置管理的基础上,整个项目组更容易完成统一编码、测试、组装产品等工作。其次,业务需求与承担开发是一个项目的两个方面,没有完整的业务模型、系统目标而盲目开发的软件绝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或者说从项目的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所以软件开发方以较为完善的需求为前提条件进人开发阶段,是符合工程化的,是项目成功的基本保障。

以上步骤,可以保障将内部开发工作达到初级的项目可视化,在软件开发部门内部建立起对满足业务需求完成的信心,以满足业务需求的承诺。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在企业内获得对软件规范性的一定认识以及对执行方式的认同,这对软件开发工作会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2. 5持续改进过程和管理模型

企业管理软件篇9

随着全球社会发展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信息的生产、加工和存储都离不开软件工具,软件行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软件行业的主要特点

软件行业为计算机提供硬件支持、软件开发和其他相关配套服务,是信息产业的主体之一。其行业特点主要包括:

(一)行业壁垒较低

软件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许多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极具创意的软件产品开始大行其道。这些产品往往是由人数较少的业型团队进行开发和维护,这种局面加剧了软件行业的市场竞争,使得行业整体的淘汰速度在加快。

(二)高风险高收益

软件产品通常属于定制化服务,能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不能获得客户认可,将面临极高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软件产品的可复制性,如果能够获得客户认可,将不受产能约束快速地占领市场,从而攫取高额的利润。

(三)人力成本较高

软件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人力成本在其费用中占很大部分。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这种现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同时,由于受行业环境的影响,软件行业人员的流动率相对较高。因此,人力资源作为软件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必须保证充足的现金流以满足固定的人力成本开支,否则,人才的流失将导致企业丧失竞争力。

(四)资产结构特殊

首先,软件行业是轻资产经营,固定资产主要用于研发需要;其次,软件行业的无形资产所占比率较高,例如各类软件产品、开发工具、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等。最后,软件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各类资产的使用周期较一般情况更短。

二、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

软件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在财务管理模式上与传统行业存在较大差异。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

(一)融资难度较大

软件企业虽然进入壁垒较低,但要真正做大做强,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单纯依靠企业自有资金来发展,可能会错失大量的市场机会。

在传统的融资渠道上,由于银行的贷款往往需要以固定资产作为抵押,以保障资金安全,这使得轻资产经营的软件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股票和债券市场则对企业的资本规模、持续盈利年限、利润总额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对大部分的软件企业而言,较难实现该渠道的融资。

鉴于软件行业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在缺乏其他融资渠道的状况下,风险投资成为软件企业的首选。不过,风险投资常常要求一定的经营控制权或签署对赌协议,软件企业必须准确把握自身的经营状况,避免在协议中出现不切实际的业绩目标,以保障企业控制权的独立性。

(二)成本管理复杂

软件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包括产品的研发、销售和服务支持三大块。其中,产品的研发在经营活动中占主体地位。软件企业在研发成本管理上与传统企业存在较大差异。研发通常按需求进行定制,而客户需求难以一次性确定,经常存在变化。特别是对大型软件的研发,由于其开发周期较长,产品特性可能随市场环境发生改变,导致需要对原有的成本预算进行调整。因此,软件研发的成本预算常常是伴随着项目进展动态更新的。

基于上述特性,对软件企业的产品研发成本管理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成本估算小组,落实项目的具体规划,并尽可能地明确客户需求,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另外,由于人力成本在研发成本中占的比例较大,软件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应该更加人性化,对预算的控制要留有一定的弹性。

(三)注重无形资产

软件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无形资产。大量的无形资产才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财富,必须在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起能够切实反映无形资产投入状况及结果的决策指标,以实现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保障企业良性运行。

(四)涉税状况多样

软件企业往往是多种业务混合经营,即有套装软件的销售,又提供定制开发或软件咨询等服务,可能会涉及多种税率。此外,软件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给予了许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也使得软件企业在涉税工作方面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加多样化。

三、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21世纪以来,软件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但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大部分软件企业却并没有跟上发展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持续提升。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软件企业中,许多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是技术出身,在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视软件的研发和销售工作,而对财务管理方面并没有太多概念,甚至存在一些偏见。这直接导致一些软件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将其列入企业管理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则过于倚重事后的财务管理,而忽略了事前和事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二)内部控制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对于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软件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严重地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三)管理人才相对缺乏

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得到有效落实,必须拥有一支具备专业性的管理团队。对于许多软件企业而言,财务管理人员大都比较欠缺,能够胜任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并有效落实各项措施的专业性人才则更少。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我国的软件行业起步较晚,但扩张速度很快,适用于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储备不足,导致人才短缺的现象;第二,我国软件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财务管理人员在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上并不具备优势,导致在人才培养和招募上不能很好地与行业现状匹配。

(四)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一般来说,软件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往往比较领先,但在财务管理领域,也许是同行相轻的原因,软件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反倒不如传统企业。由于信息技术没有得到高效地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软件企业提升财务管理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软件企业的重点。基于对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具体的提升对策可以包括:

(一)提升全员财务管理意识

首先,软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便发挥示范作用,保障各项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其次,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主动性。最后,要在企业全员中树立财务管理意识,使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财务管理工作要嵌入到企业经营实践中,必须建立在所有成员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真正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以便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

首先,要建立软件企业的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控制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保障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通过控制措施发现漏洞和缺陷,并及时纠正和解决问题。从而使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其次,要健全软件企业的内部控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从产品的研l、销售和服务支持等各个环节,落实目标责任制。通过指标体系对企业各部门的员工工作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价,全面地把握企业经营的过程,并实现充分地管理和监督。

最后,根据软件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确定内部控制的重点。例如,对技术专利这类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既要考虑保密原则避免被竞争对手利用,也要考虑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从而确保软件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提高财务管理团队素质

首先,软件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软件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并为合理的奖惩机制提供依据。再者,软件企业应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人才竞争制度,并逐步淘汰不合适的财务管理人员。最后,提高财务管理岗位的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等方式获取优秀的人才,从整体上提高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

(四)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软件企业要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过程,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在构建过程中,切勿生搬硬套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否则很难满足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应针对自身财务管理的特点,构建出合适的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五、总结

软件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在财务管理模式上与传统行业存在较大差异。仅仅利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软件企业很难获得理想的工作效果,如何有效地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软件企业的重点。

软件行业具有行业壁垒较低、高风险高收益、人力成本较高、资产结构特殊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导致了软件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展现了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征,如:融资难度较大、成本管理复杂、注重无形资产、涉税状况多样等。通过对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内部控制不够完善、管理人才相对缺乏、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提升全员财务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提高财务管理团队素质、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对策来提升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软件行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有效地提升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将有助于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敏.浅议软件企业财务管理[J].当代经济,2014(15).

[2]王艳.浅析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J].经营管理,2016(23).

企业管理软件篇10

1.1企业管理软件环境分析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软件市场政策较为合理。很多企业已经将信息化作为推动工业化的基础。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软件已经逐渐渗透到企业的管理中,软件管理能够提高服务自动化,节省很多人力物力,而且其管理的精准度也相对较高。现今,很多企业在软件运用的过程中,使得其管理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因此,企业管理软件在市场中占据着较好的市场,但是其市场竞争度相当激烈。因此,目前企业管理软件虽然市场环境良好,但是在销售上如果没有较好的创新,那么将很容易被其他软件公司所淘汰。所以,做好市场环境与营销策略的一体化分析十分关键。

1.2企业管理软件特点分析

其一,企业管理软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具体来说其没有物理实物形态,所以企业管理软件的可见性非常低。这就使得其在营销方式上,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如果使用传统的方式去营销那么必然会与这个市场极不协调。而且很多软件产品,大多数以软盘以及光盘为实物形式,这就使得很多抽象性进一步地表现出来。因此,很多时候消费者未能通过其实体表现,将软件的基础性能进一步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其在市场上的销量。其二,企业管理软件具有大量生产的潜能,其有较好的广泛适用性。简而言之,就是可以用较低的生产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图1为某软件公司企业管理软件生产成本图。从图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固定成本较为稳定,但是其总收入却呈正比例上升。这就说明企业管理软件实际的应用性很强,其大规模的生产,必然会在市场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其三,企业管理软件具有很好的持久性以及继承性。这也是大多数软件所具备的通用性质。企业管理软件可以采用升级的方式对软件进行更新,从而获取新的管理功能。这种版本升级不同于一般产品的实体更换方式,新版本在根本程度上必须继承旧版本,并在旧版的基础上对新版本进行改进和扩充。这样就能保证管理软件的与时俱进,避免与时代的发展出现脱节。而且企业管理软件在质量上不会出现磨损现象,其使用周期与时间也没有关联。这样就能有效地保证软件使用的持久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升级来不断提高软件使用的适用性以及适时性。

2企业管理软件在市场中的分析

(1)目前,企业管理软件在市场竞争中相当激烈。其一,与国际管理软件相比较,我国的企业管理软件较为适用于一些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因此企业管理软件在中小型企业中拥有的客户相对较多。这也为企业管理软件拓宽了营销渠道,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二,我国的企业管理软件与国外相比虽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其也避免了成本的大量输出,与市场局势不相顺和。就国内软件的竞争趋势而言,我国在企业管理软件上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一些企业还表现出极不成熟的特点。采取不规范的市场竞争手段。很多软件公司利用打折或者安装盗版软件来获取利润,这就使得很多正版的管理软件在价位上无法竞争,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软件在市场竞争中的可靠性。我国当前的软件企业仍然停留在小作坊的发展水平上,软件市场的不规范从而引起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在目前,虽然企业管理软件生产开发商较多,但是其在品牌认知度上还不高,使得各企业之间出现一种同质化的竞争。这不仅使得竞争更加混乱,也不利于企业竞争的培养和提升。(2)要对软件市场发展格局进行分析。其一,软件市场的规模比较庞大,而且其政治经济环境较好。而且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目前软件企业数量较多,其为管理软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而且现代化企业的全面发展需要与信息相结合,才能够实现现代化管理。这就使得软件市场初具规模。其二,从迎合国际经济的趋势来看,从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明显有所提升。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理念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从而使得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也需要更新。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软件对于市场而言,能够起到拓宽市场的作用。其三,目前我国硬件基础较好,这就为软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也为我国软件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我国的企业管理软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在市场中占据着很好的优势。其不断地改进与更新为营销提供了本土优势。所以目前我国软件市场发展的综合格局呈现出竞争的激烈性和实效性。(3)要对软件市场需求特点分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赢得了市场,谁就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在今天的买方市场环境下,想赢得市场,就必须赢得顾客。通过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开发出顾客需要的产品,是赢得顾客的保证。研究市场中软件产品的需求特点对于软件企业制定软件产品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根据软件的需求特点,软件的功能、服务、品牌、价格进行良好的定位。这也是软件需求者购买软件的首选因素。在对企业管理软件进行消费时,软件的功能、品牌、服务、价格是软件需求者的首选因素,追求品牌软件,有求廉心理。图2为我国近几年以来企业管理软件市场数据。从图2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人们对企业管理软件的消费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软件的综合走势却在2009年期间逐渐趋于饱和。因此对软件进行改革以及进行及时的更新是软件市场营销的资本和基础。所以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市场的营销环境进行全面地分析,开发出合适的管理功能,让管理软件拥有自己的特性,这样在竞争中才能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在生产模式上,要对管理软件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起较为科学合理的软件体系。图3为管理软件的产业分析图。从图3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软件的产业管理是十分严格的。生产者应当按照流程进行规范生产,要根据顾客的需求制作出适合其企业的管理软件,而不是进行大批量的复制,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自制生产,企业管理软件公司才能不断进步,营销得利。

3企业管理软件营销策略探讨分析

3.1强化营销渠道建设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服务单位内部体系的营销渠道建设,就需要在企业的服务单位内部成立相应的专门化软件管理组织,并设置对应的专业的销售、实施和售前等岗位,并及时地吸纳专业人才来充实营销队伍,同时对招纳的营销人员进行工作培训,不断地扩充其专业知识,从而不断地提升其服务水平和经营意识,从而为企业的营销出谋划策。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营销体系外的渠道进行开发,通过并购的策略来不断地削弱对手营销渠道,从而将对手的营销渠道进行整合,做到内外渠道两手准备,全面地推进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并完善企业的营销体系,提升企业的整体软件管理营销水平。

3.2培养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度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在企业间的竞争中,只有拥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中不断地胜出,从而不断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企业战略的竞争中,要不断地将遇到的问题逐渐加以转化,并在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处理,来逐步地培养企业在竞争中的力度。时刻注意对企业中出现的关键问题的把握,这些问题的持续性也为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获得竞争对手更有价值的资源提供了便利,从而逐渐地培养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度。

3.3强化营销的分解和整合能力

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重视价值链体系的建设极为重要,既不能盲目地扩建企业生产,也不能随意地抑制企业的发展,保证企业的发展处在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向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在企业的关键管理营销战略中,还需要重点强调其分解能力,也就是保证营销战略中的每一个战略都能做到最为精致,避免出现一味地追求做大做全的战略目标。在管理软件的推广方面,要结合产业价值链的发展角度对营销项目运作中的每一方面都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将工作落实到位。对于厂商而言要专注于集中资源的发展力度,从而不断地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对于负责具体项目的工作人员来说,要专注于工作的细节和工作质量。企业的整合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发现社会上的有利资源,并加以有效地利用,通过价值链的不断设计,逐渐地将有效的社会资源向有增值优势的社会环节上进行转化。在对社会有利资源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要求产商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经营能力,同时还要求企业在营销管理中具有敏锐的视角和独立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将获得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由此可知,确保企业管理软件营销的分解和整合相得益彰,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软件的营销能力。

企业管理软件篇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建筑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产业的施工企业为了赢得市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在传统的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所进行的项目管理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运用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部分,项目管理软件也因此被引入了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中。在企业施工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方面,项目管理软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1项目管理软件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

1.1国外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项目管理软件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情况有了很大的进展。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开发出了计划评审技术,而且一家美国公司还开发出了关键路径法,这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开端。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而且企业的管理理论还不成熟,导致项目管理软件在实际中的应用中受到了制约,这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软件只被运用在了某些大企业的工程管理中,而且其使用的方式只是以管理和进度计划为主。最初的时候,企业的项目管理所用的软件主要是成本预算和会计记账方面的软件。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项目管理软件被运用在了大型企业的施工项目中。此类软件当时所完成的工作相对比较容易,主要表现在能够处理一些既定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得企业的工期缩短。顺应时代的大潮,项目管理软件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时个人电脑已经出现,并且普及速度非常快,基于这种情况,项目管理软件在施工企业的应用范围也迅速增长。在80年代中期,项目管理软件的管理对象已经由一个变为了多个,而且管理模式也由原来的单一字符式发展为包含图形的软件。在末期,项目集成管理开始出现,在90年代中期,项目管理软件已经发展成为集成化管理。这方面的软件包括WelcomOenPlan和Primavera P3等。而且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容易学习、价格相对较低的项目管理软件,这些项目管理软件主要是面向一些中小企业,这类软件主要包括Symantec Microsoft Project等。在当时,互联网技术在全世界的普及速度非常快,以互联网为平台的项目管理软件也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许多施工企业的认可,并且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例如,大多数的建筑公司将其新系统的范围由企业内部的局域网扩展到了企业外部网的范围上。

1.2国内管理软件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项目管理软件在我国的应用相对较早,许多施工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将其运用到了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许多新的项目管理软件也纷纷被运用在我国的施工企业中,而且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例如,如果某施工企业要开展一个新项目,企业管理者就会找专人来开发一套相应的项目管理软件或者是直接利用国外已有的软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我国,许多施工企业通过多方努力,已熟练地掌握了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并且有了自我的创新和改进。我国的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项目管理的数据和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二是施工项目前期编制进度计划,三是施工企业可以实时跟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和工程进度。

1.3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施工项目中应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与计算机使用已经得到了有效地结合。在施工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往往一些大的施工项目对项目管理软件的依赖程度更大。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管理的效果。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被应用到企业的施工项目中,可以及时的处理大量的信息,可以根据工程的施工情况,及时的修改和变换各种工程所需的图表,可以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实施跟踪,有效地实现了动态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在施工企业中存在的形式主要有:业主没有作出统一要求,参与方独自运用项目管理软件;根据施工项目自身的特点运用一致的项目管理软件。

2我国项目管理软件在施工项目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管理软件的重要性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在市场中的管理软件的价格都比较高,如果某施工企业要使用某一项目管理软件,还必须对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进行前期培训,这就导致了许多施工企业缺乏使用项目管理软件的主动性。许多企业对项目管理软件的作用认识不清,他们不愿意在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中投入过多,他们觉得这样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收效甚小。这种意识导致了项目管理软件在施工企业的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阻碍了项目管理软件的推广,也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随着项目管理软件技术及成本的降低,管理者的意识必定会转变,施工企业必定会将项目管理软件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

2.2管理者对管理软件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企业管理软件篇12

自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社会便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作为新兴产业的软件产业也迅速发展了起来,成为了新产业时代的宠儿。软件产业,主要指的是为计算机提供硬件生产服务、软件开发服务和其他相关配套服务的现代化绿色产业,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软件企业发展过于迅速,其管理水平没有跟上发展需求,进而导致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软件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软件企业开始对财务管理进行优化。接下来,本文就将对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措施进行研究。

1.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在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注重对企业物质资产等有形资产的管理,主要方式是对企业物资成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以及分配利用进行管理,使企业能够对企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更好、更快持续发展的主要目的。而相比于传统企业,软件企业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对物质等有形资产进行管理,更需要对企业中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进行管理,这才是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软件企业中,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产品或者是设计的专利权、企业的商标权、企业专有计算机软件或者是相关配套设施、企业产品的创新理念或者是创新设计以及企业的信誉和品牌等[1]。

在软件企业中,这些无形资产才是软件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对软件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措施进行改革和优化,充分重视起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同时,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投入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以实现对软件企业无形资产的高效管理,不断提升软件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软件企业的良性发展。

2.当前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优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化管理技术尚未得到高效应用

相对于其他的企业,虽然软件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比较高,并在不断推动着软件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信息化管理技术却没有得到高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软件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2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效率低下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对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而在当前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并不是很健全,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影响[2]。而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因为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较低,有关组织机构的权责界限设置不清,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无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控;第二,是因为软件企业没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弱,审计模式也缺乏突破性和创新性,无法对财务管理业务风险进行深入了解,导致财务管理决策具有一定风险。

2.3缺乏管理人才

想要使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优化,使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就要确保软件企业能够拥有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绝大多数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都比较缺乏,能够胜任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对财务管理措施进行优化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少。而导致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软件行业发展时间尚短,虽然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但是行业的过快发展,使得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发展需求,导致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匮乏,无法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求。第二,是因为我国软件企业没有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对财务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大,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都不是很理想,无法留住和招揽到专业的管理人才。

3.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措施

3.1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在对软件企业财务管理措施进行有效优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而在对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其应该针对自身财务管理所具有的特点,在合理参考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符合软件企业财务管理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不能照本宣科甚至是直接搬用传统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否则很难满足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对信息系统的需求。

3.2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制

在所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软件企业同样如此,因此,在软件企业财务管理措施优化的过程中,就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通常情况下,在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一个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制,不仅要包括完善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收入和支出的审批报告、财务机构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以及企业运营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还应包括该完善的财务监督、财务定期汇报、财务核对以及最重要的财务风险监控制度。而在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详细包括以上几点,还应该包括对企业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既要让这些无形资产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又要避免他人或者是竞争对手对这些无形资产造成损害和盗用,以确保软件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完善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制度

在优化软件企业财务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对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制度进行完善,能够进一步提升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在对软件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编制之前,应该先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数据信息进行审核,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才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编制,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编制时,首先,要对报表进行全面、详细编制,要将财务管理信息都编入报表中,并且,在编制过程中,还要确保编制方法符合财务报表编制要求,各指标的逻辑关系要正确,以确保后期财务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3]。其次,在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的过程中,编制报表的材料应该规范、准确,如果存在较大偏差和波动,应该对其原因进行详细说明。

3.4提高软件企业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作为软件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考核,包括财经法规、会计制度、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会计基础等知识考核,优胜劣汰,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促使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自我提升。其次,适当提高财务管理岗位的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通过扩大工作岗位的诱惑力来从高校和社会选拔高能力、高素质管理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进而使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解决以往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财务管理优化,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4.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利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对软件企业财务进行管理,很难获得理想的工作效率,需要对其管理措施进行优化,通过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制以及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