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工作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10-02 14:59:53

美育工作论文

美育工作论文篇1

(二)坚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美育教育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育教育,根据美育思想及德育理念来加强大学生的美育认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教育的完美结合。具体来说,首先,坚持思想性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为主要原则,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社会主要美育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主要对美育的理论阐述十分重要,这种唯物主义的美育理论能够有效指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去全面了解马克思主要美育理论,了解唯物主义美育发展观,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方向。美育思想的原则具体表现在审美形象方面,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作为审美对象,在实践中把握美育思想原则,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也大有裨益。其次,坚持心灵与行为美的统一原则。大学生的形象美主要体现在心灵与行为上,美育教育是根据美育思想将大学生塑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质量良好的社会人,将大学生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起来进行美育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做到知行如一。将美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感性的方式来表现。教育大学生不断注重自身的心灵美和行为美的修养,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这种美育教育才能真正对大学生起到积极作用。最后,坚持理论实践统一原则。美育实践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把思想政治理论通过简易的生活实例表现出来,协调好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角度来看,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美育实践教育,其意义重大。

(三)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文化建设。以美育教育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大力支持。美作为文化载体在高校的美育教育中作用很大,它可以让大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思想,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让他们积极面对学习、生活。要想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美育文化,就应该以美立德,强化高校办学理念,弘扬高校校风学风。高校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党文化为基础理念,发展多样化的文化环境。校园美育文化建设离不开党的先进文化的指导,党的先进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校园美育文化的积极发展,让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去面对现实,努力克服人生道路中的艰难困苦。在校园美育文化建设中,利用校园景观和高校自身的文化理念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树立他们正确的道德审美观。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会收到校园环境氛围的影响,美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环境保护中形成健康的思想。高校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进行校园美的文化建设,从高校发展大局出发,营造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个性及情操方面得到熏陶。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校园美育文化,积极弘扬优秀的历史传统。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感受美的魅力。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高校要把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开展“美”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对美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

(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美的修养。高校的美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教育工作者尽职尽责地付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学术水平、道德信念、人格修养无形地影响着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及知识理论素养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有很大影响,只有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针,并在教学环节中引导大学生形成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理论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品质。因此,要做一个有德的教师,就要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与品德,以人格魅力去教育大学生求知务实、向善向美。给予学生积极的道德影响,让他们在知识学习中实现自我完善,把自己塑造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教学中要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结合美育思想来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博爱精神。

美育工作论文篇2

缺少和谐的教育是有缺憾的教育。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的价值是和谐发展人。1999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把美育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国高等教育若能把美育从国家方针的宏观层面切实推进到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及教材建设等具体实施层面,把美育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这对促进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升精神素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意义十分明显。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美育现状令人关注,然而,其中潜藏哪些问题,问题的瓶颈在哪里,又该如何具体解决,学界对此虽有一些争鸣,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拟从高校美育现状展开讨论。

“多余人”形象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青年形象。他们不满现实,却又不愿挺身反抗;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实际行动,最终成了多余的人和无用的人。用“多余人”来形容美育在目前中国教育体制中可有可无的处境,形象而贴切。自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引介“美育”以来,美育已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的立项,也表明国家对美育的重视程度。然而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的“多余人”现状仍难以改变。

1.高校课程设置鲜有专门的美育课程,此类情况在理工类高校尤甚。国内一般理工类高校多数要求学生选修两三门人文社会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法制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文学欣赏》、《电影美学》、《大学语文》等。有些理工类高校则干脆取消此类课程。至于美育理论知识,则多以《美学基本原理》、《文学概论》、《艺术学》或具体的艺术类、鉴赏类等相关课程取而代之。尽管出版过一些《美育教程》之类的教材,但由于对如何合理设置美育课程没有系统考量,美育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地位不明”现象相当严重。除艺术类和师范类院校由于其特殊性相对完善外,尽管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一些美育课程,但大多是选修课,学生可选可不选,致使这类选修课常变为“选休课”,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高等教育应有独立的追求,学校课程不能一味地迎合社会,扬社会价值而弃人文价值不顾。从本质上讲,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并非彼此对立、相互敌视,而是互补和兼容的。学科设置顾此失彼,将造成美育课程“候补”甚至“缺场”的命运。

2.高校美育教材,特别是美育理论教材,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偏于说教。目前有代表性的高校美育理论教材有仇春霖主编的《大学美育》(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推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范川凤和邱小捷合著的《大学美育教程》(大学素质教育丛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蒋国忠编著的《新编大学美育》(大学通用基础教材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这些美育教材基本按照美论、美感论和范畴论等典型的美学教材的方式来编排,过于逻辑优先,重形式胜于重内容,学生甚感枯燥。美是“活的形象”。美在现实生活中是丰富的、活态的、生气勃勃的,它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和情感穿透力。高校美育理论教材,虽为教学方便,需要条理化、清晰化、规范化,但内容和形式应尽量丰富化和多样化,要适应时展需要。高校除传授必要的美育、美学基本知识外,还可开设美育鉴赏课、美育实践课、美育讨论课等,授课的地点和场所也不限于课堂,尽可能情境化,让学生在自然的教学过程中体验美和感受美,让教材“活”起来。

3.高校美育学科建设和专职师资配备情况堪忧。美育涉及到诸多学科,与德育、智育和体育密切相关,美育与它们的关系也已经得到很多理论家的论述。纵观国内各大高校,虽然有些建立了美育研究所,但鲜有独立的美育教研室,其要么隶属于美学理论教研室,要么隶属于文艺学教研室。美育还远未形成一个完整和独立的学科体系,这与当前社会对美育的巨大需求极不相称。美育师资多以美学或教育学领域里的老师兼授为主,尤其在一些有中文系科的院校,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一些普通院校更是由于师资限制,人文社会类选修课开设很少,徒作点缀,遑论美育学科建设。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美育学科的附属地位、美育师资的不足,是导致美育“多余人”现状的根源之一。

4.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美育理论研究还很薄弱。199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成立,1999年美育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以来,美育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这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如何从美育的角度进行艺术教育”、“高校美育建设的现状分析”以及“如何加强高校美育建设”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高校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依然潜藏着很多问题,有的院校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有的把艺术教育课程降格为娱乐课程,作为其他课程的调节和补充。这不能说与高等教育领域内美育理论研究的不足无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秘书长王旭晓在2004年美育研究会上的发言中强调:“研究会要在理论上加以提高,现在‘泛美育’的现象比较多。我们要让学生对美丑的概念能分辨,对美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一论断击中了目前高校美育研究的积弊。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多余人”的现状,既有高校体制建设滞后的历史性因素,又有社会文化变迁的现实性因素;既有影响高教发展的外部因素,又有高教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高教领域内美育研究的“外热内冷”现象,这种现象所反映出的当前高校美育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何在?

1.美育体制建设上的非连续性。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把美育纳入到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195C年。这一时期所召开的有关会议、所颁发的有关文件,都提倡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但从1957年后,各种教育学著作、教材、讲义都把美育从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去掉了,甚至谁若倡导和开展美育活动,就有可能被扣上“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一类的政治帽子。第二个时期是1986年至今。1986年国务院制定的《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美育作了专门论述。1999年美育被正式列入到国家教育方针中。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不仅会影响美育制度和美育政策的连续性,而且难以确保美育学科的独立地位。这种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非连续性,不可避免地带来美育学科建设迟滞。没有强有力的体制保障,高校就很难系统有效地开展美育,更无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从根本上讲,美育学科的合法性既需要取得体制内的认同,又需要得到学理上的论证。

2.高等教育中美育理论研究的欠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美育理论属于美育基础理论的一部分,与美育基础理论的关系是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关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教领域内的美育问题也引起了关注。1979年4月成立的“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后来该名为“中国教育学会”,下设11个专业委员会,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教育哲学、美育和教育社会学等,其中美育专业委员会已召开22届年会。1991年成立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也已召开十多次会议。许多省份亦相继设立了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但是这些研究机构的建立,恰恰说明高等教育中美育理论研究的薄弱,中国高等教育中美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以作为美育理论著作的教材来说,除了上面提到的几本高校美育课本外,一些具有划时代的、高屋建瓴式的论著很少,高校艺术教育方面的单篇论文很多,但真正从理论的高度论述高校美育特殊性的还不多。多数研究文章只是简单地把美育视为艺术教育,这不仅削弱了美育的地位,而且有取消美育的危险。当前对高等教育与美育的相关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对高校体制与美育的复杂性关系的认识过于简单化,对美育与重建大学精神的关系、美育与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精神世界的关系等问题研究还不充分,对高等教育中美育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尚不到位。基础理论尚且如此,美育课程在高校体制中的尴尬、游离局面也就不可避免了。

3.高等教育中大学精神的失落与日渐增强的实用主义知识观。现代知识观所具有的实用性特征造成了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带来了美育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思想。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这种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已经广泛地被高等院校所接受。19世纪下半叶,美国“威斯康星思想”的创始人范。海斯认为:“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当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按照这种实用主义观点,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公民、造就专业人才,主张专业设置根据学科发展与社会就业结构而变动,并服务于后者。他们认为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这种分工严密的专业教育,忽视了美育培养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使命,使学生变成“工具人”、“经济人”和“单面人”,这恰恰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迷失于实用主义情结之中的高等教育,将包括美育在内的一切教育降低为单纯的知识教育,从而导致大学精神的日渐扭曲与失落,高校的办学理念亦日益投向趋利的实用主义怀抱。

4.高等教育中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失衡。我国高等教育中美育缺失的深层原因是高校建设中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失衡。价值追求是高等教育活动的目的和动因,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高等教育文化价值的两个方面。高等院校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同时也是文化传播和创新的中心,它不仅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任,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准。理想的高等教育应当是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由于目前社会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高等教育陷入了“智育第一”的误区,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一套教育体系和制度,长期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此相应,美育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受到冷落,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开始失衡。前几年,某一高校出现的“马家爵”事件充分折射出高校人文价值追求的弱化。未来的人才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既具有丰富知识又具有高尚精神的、各方面能力和谐发展的人才。加强美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21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的危机,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人的危机。在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的处境如18世纪初德国戏剧家席勒所描述的那样:“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只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以至于“人成为高等教育遗忘的‘存在”’。现代知识的“箱格化”体系,导致人的单一化、扁平化、专门化,人丧生了和谐的本性。

要通过“更高的艺术”来恢复我们天性中的完整性,我们必须恢复美育的本源性价值——和谐发展人。马克思“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命题的真义,对美育而言,不是培养一个全知全能的人,那不可能也不现实,而在于“和谐发展人”,即人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人的“和谐发展”体现在两个层面:(1)人的各种内在能力的和谐发展;(2)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应地,美育的本源性价值表现为,一方面促进人的各种内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一方面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育的这种本源性价值是由美的本性所决定的。我国著名美学家周来祥说,美是和谐。美育的价值,就因它能够使个体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高校意识到和谐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高等教育中美育本源性价值——和谐发展人——的回归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性问题。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要在以下几方面实现美育本源性价值的回归:

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美育本源性价值的回归首先要有制度上的保障。近些年,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方针对高校美育学科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需把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这就要求每个高校都要结合各自的情况,建立和健全美育方面的教学制度、教学大纲,建立相应的美育教研室,确保美育的实施。

美育工作论文篇3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反映文论”,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美学理论派别。其创始人是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接受美学使西方文论由“文本中心论”转向“读者中心论”,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研究、接受研究为着力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注定是为读者创造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如果没有读者的能动接受,文学作品将毫无意义。换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印证。

从接受问题的角度看,接受美学所关注的读者接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受是两个类似的概念,具有相通性。将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观点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转换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又把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不无禆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接受问题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接受美学理论认为,美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对美、社会美和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能使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美育的这些独特性,使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以来美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其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接受美学强调研究读者的重要性,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能陷于情感的束缚(被感动),而要靠自我的自由使作品复苏。读者的自由一旦受到损害,就不能生成美的对象,作品就不能得到实现,获得现实的生命”[1]。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是“灌输法”,此种教育方法过分强调施教者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接受者的主体性。通过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大力贯彻和实施。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活动中,文本的传播和接受效果的好坏,重点取决于读者而不是作者。也即是说,接受者的接受是最本质的,是它赋予了文学作品生命。因此,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应以施教者施教的方式方法为重点,而应以接受主体的接受状态为重点,将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有效性的“试金石”。

2.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与接受美学在接受活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整个接受活动是由作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与其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相当于教师,接受主体相当于学生,接受客体相当于教科书,接受媒介相当于教学方式或方法,接受环境相当于教育环境。接受美学理论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注以及该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探讨接受主体的接受问题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方法论基础,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的步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本身具有独特之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虽然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来看,对精神客体的接受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科学命题、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的接受;二是对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后者,即价值认识方面的接受,其目的主要是使接受主体树立起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关于思想政治信息的接受问题,这些信息与其他学科的信息有不同之处:一方面,它们不具有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直接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它们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政治倾向性,因而相对来说,这些信息的接受有更大的难度。因此,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接受美学理论,而是要借鉴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应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路径

加强受教育者的接受研究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了接受问题,也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借鉴接受美学理论。

1.借鉴“期待视野”以促进“视野融合”

美育工作论文篇4

在审美育人的理念之下,文化建设及艺术陶冶,都被作为一种道德体验来看待和设计,与学生精神生活和心灵发展联系在一起,是帮助学生理解人生意义、感受生活价值、追求道德理想的重要内容。艺术活动不是外在于学生心灵世界之外的行政工作,不能仅仅关注审美体验的外在形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审美深入学生的心灵生活,在他们身上实现柏拉图式的“灵魂转向式”的道德重建过程。

一、审美体验及其德育功能

人类对美的体验,或者说“美”作为一种对象,有着丰富道德内涵。借用美感体验作为道德体验的一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一种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摆脱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日常管理手段等错误观念,让我们在一种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境界中开展道德的传播和教育,学校德育可以上升到更加完美的境界。道德是理性,而审美是感性,但感性不等于没有理性的影响力。西方学者马尔库塞提出所谓“新感性”的哲学主张,主张通过“感性的革命”实现现代人精神的革命,甚至认为,感性的力量已成为政治性力量①。因此,对审美的感性本质应当有深刻的认识,即感性不等于都是娱乐,在感性的体验中包含着对理性的改造和陶冶。马尔库塞认为,感官的艺术不仅体现感性快乐本身,更包含着感性快乐的“精神②。”而阿多诺则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认为感性体验有一种思想的力量③。艺术或审美对德育的参与,可能恰恰可以发挥这样的理。学者徐敦广认为,现代性的艺术哲学,实际是为感性正名,试图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认为感性的回归和关注,已经成为现代性的一种价值取向④。对于学校德育来说,为理性而理性,把道德的教育总是看成自我克服的痛苦过程可能是不全面的,尽管道德像康德所说的那样,是一种需要意志参与的力量,它不是轻松愉快的事情,总是伴随着奉献和给予。然而,这只是把握了道德本质的一半,通过审美体验的引导,人将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使精神世界得到自然感化、陶冶和提升。

美可以被理解为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这是对道德教育及其管理工作的重要认识,就是要把德育工作提升到审美的境界之中。美是一种善,一种好,一种卓越,一种完美,这里包括人格的美、思想的美、工作的美、艺术的美等。当德育工作在各个方面达到了极致,学校德育也就进入了这种极致的状态。美是被感知的存在,是直接被感受到的“完满”。由此可见,审美绝对不只是一种感性的体验,同时包含着巨大的理性力量。这是一种因为“完美”之境而造就的力量和体验。我们进一步可以推论,审美不仅可以作为德育手段,同时可以作为德育的目标。这种完美之境界,具体可表现在教育关系的完美,教育制度的完美等,这些都是我们认识和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标准。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内在力量的感性体现。蔡元培先生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就是希望用美育提升学校德育的精神境界。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实际正是发现在人的审美生活和艺术体验中,包含着比日常道德有更高境界道德层次,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道德教育和学习。

二、对审美性的拒绝:德育工作的局限和问题

从教育实践看,学校德育已经形成一套话语模式,这套话语系统建构的是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道德权威。道德教育究竟应当是什么样的,最理想的方式和途径是什么,似乎已经很少人关心。从前面讨论的道德教育的两种境界来看,实际上,真正本质的目的和境界,应当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在内的意义建构过程。道德教育的意义建构,才是道德教育的本质和关键。这一建构过程不仅要学会应对日常生活的道德概念,更是表现于精神世界的彻底改变和提升,这是日常道德所无法关心和完成的道德修养。作为关照世俗生活为目的的德育工作,正是缺少这样一种境界的教育。这样的道德教育一般来说只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日常道德的学习,即宋学家朱熹所谓“洒扫应对”的道德知识,包括学习社会、学校和家庭中为人处事的能力,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相关事件及道德问题。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政治乃至意识形态方面的道德概念,包括时事政治事件的教育,即所谓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从这两个角度看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当说,我们的学校德育基本实现了它的目标和任务,而且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教育体系和模式。然而,对于人生意义的建构和生活信仰的确立,这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还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内容和工作。

如何提升和解决学校德育工作的这一局限性,是当前德育研究必须面临的重要话题。一些学者借助于哲学理论的发展,似乎已经从理论上看到一条新的道路,这个道路就是借助于审美教育的作用来改造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学者徐敦广认为,随着工具理性的日趋膨胀,“美学担负着更多对抗、批判与救赎的职能⑤。”现代人如果要从过度物质化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进而达到精神世界的高度,可能需要的不仅是道德理性的学习,而且需要一种所谓感性革命的帮助。通过审美进行灵魂的批判和反思,才能最终获得所谓精神的救赎。这一哲学思想与观点、艺术与审美尽管只是一种感性的体验,却可能产生巨大的理性反思的能力。事实上,这一观点也是马克思反复强调的。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认为艺术审美是人恢复自由、克服异化的可能途径。而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马尔库塞,则希望通过艺术和审美活动,帮助人获得精神解放的道路⑥。在这里,艺术生活或审美教育已经转变成一种社会解放的可能途径。人的自由和解放,以及社会的进步,已经与审美和艺术连接在一起。在这里,审美教育的道德功能得到了很好地诠释,为我们重新建构学校德育工作的艺术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审美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德育被作为智育的工具和手段,更有甚者,德育工作常常被纳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实际不是作为教育,而是作为管理的性质在实施。在许多人那里,德育工作,真的就是“工作”,而且是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被作为一种纪律手段而在使用,是作为维护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手段和工具看待的。然而,审美的德育,或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解决德育工作如何关怀人生价值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没有空洞的政治语言,也不依靠抽象的道德标准,它把教育过程与学生的审美体验统一在一起。由此可见,学校德育不能独立于其他教育之外,而是与美育,乃至体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相关的。只有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学校德育工作,才把使德育工作摆脱功利主义的困境和陷阱,才能把德育工作从日常规范和行为训练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德育工作的价值体系上实现一次真正的改变和提升。

三、审美教育的德育途径

以审美的观念看待德育工作,需要用反思的眼光重新审视德育工作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一切从道德标准出发,是不是就是一个好的德育。在美育的立场上看,这一观点可能不一定绝对正确。相反,审美育人,则可能是学校德育更为重要的立场。要达到道德的目的,不一定死抓住道德问题,可以换一种思维,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开展工作,则可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而且可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目的。事实上,审美育人并不只是一种德育方法或途径,而是人的道德本质的一个方面。在哲学家康德看来,审美存在是人的本质存在,是人的自由存在的方式。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所谓“审美无功利性”的观点,主张用艺术和审美为人类寻找价值与信仰的最后归宿。海德格尔则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了这种对艺术和审美的迷恋,认为人的自由或最高的存在即所谓“诗意存在”,这是代表人类理想的最后归宿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审美育人的微妙之处。因此,审美育人,可能是改变传统德育观念的有效途径,更是学校德育价值体系重建的一个重要目标。席勒认为,美感可以改良习俗⑧。在他看来,人在审美中才是完整的人,审美标志着人性的完成。审美育人作为一个道德概念,是审美教育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站在德育工作的立场看,审美教育不是外在于道德教育之外的独立过程,而是与道德教育有着内在统一的教育过程。审美即德育,德育即审美,这不仅是德育的一个希望,更是德育的一种可能与现实。

审美育人的途径是多样的,唯独单纯道德途径是需要拒绝的。比如,艺术体验本身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工作,似乎不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或者把艺术的体验单纯作为一种娱乐和快乐,而看不到审美体验给予人理性的撞击和思考。但从审美育人的角度看,文化陶冶或艺术审美则可能是比单纯的德育更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和理性力量。将文化体验、传统学习和艺术审美纳入德育工作的范畴,这不是借用文化和艺术的力量达到德育的目的,其本身或许就是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马尔库塞曾专门分析过艺术与理性的关系,认为理性在社会中运用时,一直被看做与艺术对立的东西,而艺术却被授予非理性的本质⑨。在他看来,这一观点是极为错误的。因为艺术与理性原本就不是完全对抗的力量,而是彼此交叉的存在与力量。文化体验和艺术想象的内容是丰富的,有历史传统文化,有文学的欣赏,有自然的生态,有地域的人文,有现代的科学,也有学校的精神,等等,都包含着文化陶冶的力量和艺术审美的价值。在传统教育中,文化就是文化,艺术就是艺术,文化是欣赏,而艺术是玩味。甚至在更多的情况下,无论是文化建设或艺术活动,常常被作为学校形象塑造和声誉传播的手段,而没有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部分,因而经常出现为“文化”而“文化”的现象。在审美育人的理念之下,文化建设及艺术陶冶,都被作为一种道德体验来看待和设计的,它与学生精神生活和心灵发展联系在一起,是帮助学生理解人生意义、感受生活价值、追求道德理想的重要内容。

注释:

①⑨[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9,84.

②③[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58,176.

④⑤⑥徐敦广.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与艺术审美主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美育工作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047-02

学堂乐歌是1898年―1919年约20年间,中国新式学校音乐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它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是这个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学夷以制夷”, 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拯救民族国家的重要途径。

一、沈心工、曾志、李叔同美育思想概述

沈心工最早针对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特点编写音乐教科书的音乐教育家,是学堂乐歌作家中最早明确提出美育者。他认为唱歌是美育的理想手段,而美育的作用是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他大力提倡学堂乐歌,通过唱歌活动,使儿童的精神丰富,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其目的是让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沈心工的儿童歌曲具有一个很大特点:富有教育意义,提高学生修养、增长知识。

曾志是中国近现在音乐史上有着卓越贡献的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他认为音乐在教育、政治、家庭生活、陶冶人的性情方面都会起积极地促进作用,在实践层面,他认为学校的唱歌教学有诸多功用,特别是具有美育、德育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发音之正确,涵养之习练,思想之优美,团体之一致”。

李叔同的美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先器实而后文艺”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思想,即先重视人格修养,其次才是文艺学习,这是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而这一思想是不会强加给学生的,是在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其音乐教学当中,尊重学生个性、关怀学生、以学生为本。

二、“学堂乐歌”时期美育思想特征分析

(一)美育思想凸显――“完善人格、陶冶他者”沈心工、曾志、李叔同三位音乐家,他们的美育思想都将“修养”、“人格”作为第一位,认为只有人格的完美才能发展其他方面的审美观,音乐的教育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推动美和艺术的发展则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克服人性的异化,充分发展人的本性,这就是他们的美育思想所要揭示的。但这些都只是理论层面的意义,如果没有近代音乐教育家们的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就不可能全面实现美育,美育的理论探索就成了一句空话,而失去美育的理论基础,学校音乐教育也同样没有了目标。他们的音乐教育实践是美育思想的具体体现,他们的音乐教育思想是美育思想的反应。因此,这三位音乐家在学校教育上做出了很多贡献,来完成实现他们的美育思想,让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音乐家们的美学思想的凸显。

(二)美育思想中渗透的社会功能分析

面对社会的动荡,列强宰割、为人鱼肉的屈辱处境,一些进步的知识份子开始意识到,只有“学夷以制夷”。他们纷纷探索救国图存的途径与方法,在学习西方科学文明的强劲社会思潮中,体现西方音乐特点并在日本国民教育中发生重大作用的乐歌便成为中国人在文化上的重要选择对象。新式知识份子对音乐在精神教育、塑造新民乃至救国图存中之作用大力鼓吹,在乐歌编创中可能实现的社会功能属性的有意识的强化等对于当时而言是复合当时的历史要求的。

基于救国的目的,沈心工、曾志、李叔同这三位学堂乐歌的奠基者也逃不出历史的局限性,同样也认为美育可以改造社会,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儿童歌曲的编写还是普及音乐教育等都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培养品德、增长知识、普及科学以及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团结、爱国、爱工农劳动等方面的思想内容。

三、总结

通过梳理了“学堂乐歌”时期沈心工、曾志、李叔同这三位奠基者的美育思想,发现“学堂乐歌”时期的美育思想特征主要集中于美育思想的凸显与音乐的社会功能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完成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目的,从而体现出对于美育问题的研究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确立为教育的宗旨,更加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美育研究的重要性,这对于后来我国学校培养人才、建立教育机制等都有其极为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和平.论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的生成基础[C].星海音乐学院学报[M].2008(3).

[2]姬群.曾志音乐教育思想简论[C].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04).

[3]高.日本明治时期的音乐教育对沈心工歌唱集的影响[C].乐府新声[M]2009(01).

美育工作论文篇6

高校是审美观念的主要传播者和审美功能的主要执行者,但当今高校美育的现状却令人忧虑。其美育教育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忽视美育或美育推行不力

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仅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所接受的只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育,美育等人文素质课,仅作为选修课开设,课时少,可以选课的学期有限,实际上仅有少数极感兴趣的学生才能选择美育课程。高校美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大学生审美能力的不足和审美情趣的低下,多数大学生是只知Internet,不知Aesthetic(美学),只懂专业设计图纸,不懂欣赏中外名曲、名画、名建筑。

理工科院校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规范,要求学生打下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最新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必要的专业实践能力,这些做法本无可指责。但问题在于如果学生仅仅掌握科技知识,缺乏必备的审美能力,其结果势必会形成素质不完全的畸形人才。这种先天营养不良,必然会影响他们发展的后劲,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工具人”和只重利益、重实际的“经济人”。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应运而生的大众文化,已全方位地渗入我国大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大众文化虽然在教育、认识和审美功能上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显突出。低格调的大众文化作品使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向低层次滑坡,更重要的是导致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世俗化、功利化和平庸化,造成价值观念的混乱和人格的不健全,降低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而美育则具有加强学生人文修养和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和判断能力,提升道德情操,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在高校开设美育课程,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美育理论不完善、教材体系不健全

美育作为一门学科,一直没有真正地独立出来,其理论研究往往依附于美学理论的研究之中,缺乏学科上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它的独特价值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它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特色也没有被充分认识,教学手段和方式受到很大限制,教材体系尚不健全。因此,高校的美育教学需要能够将美育基础知识与各门类艺术欣赏融为一体,理论知识严谨,历史脉络清晰,文化信息含量高,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的美育教材。

同时,根据美育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决定它的教学环节不能采取传统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而必须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等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才能达到美育应有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很少见到较为全面、精彩的美育多媒体课件,现有的美育教学实施方式单一,使用教材过于抽象,缺乏新颖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缺少吸引力。

3.美育课程开设难度较大,美育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美育涉及到美学、文学、艺术、艺术史、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涉猎的知识内容多,范围广,这些无形中都增加了高校美育教学、教材及相关课件开发、完善的难度。同时,美育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美学理论基础,宽广的人文知识及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课程开设难度大,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我们国家一般的师范院校设有音乐系、美术系、舞蹈系、表演系,却从来没有专门的审美教育系,社会上缺乏专门培养审美教育人才的机构。现有承担美育课的教师,要么是哲学、中文等专业的教师,艺术素养常有所欠缺;要么是学习艺术专业出身,缺乏必备的美学、人文理论素养,致使美育教学容易流于表面化、肤浅化。美育教师数量少,素质低,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美育事业的最大难题之一。

二、高校美育的目标定位、课程建设及实施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美育课程尚属逐步建设并推广的过程,现阶段,需要对美育的目标进行定位,首先明确高校美育教育的目的,进而才能根据它的目标去研究美育的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研制相关的教学课件。

1.高校美育的目标定位

美育课程不同于美学课程。审美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去深入研究、探讨美学的基础理论,而是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知识与情感相统一,以感性形象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的课程;美育的目的也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更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或知识的传授,而是将德育、智育、体育,心理、生理,乃至感受力、判断力、创造力等融合一体的人文教化。

美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美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审美能力为起点,以塑造完善的人性、人格为目标,以追求个体诗意的生存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目的,最终实现“生活的艺术家”,即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与人自身。

2.课程体系设置

审美教育包括传授审美知识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通过实际的审美活动才能实现,因此,美育课程应包括一定的美学知识与艺术赏析这两个部分。

美育首先是一种知识、理论的教育。它需要向人们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基本知识。这里包括美学与美学史的知识,艺术与艺术史的知识等。它为人们的审美提供必备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1]美育离不开美学的知识,但它又不能照搬美学的知识,而是要把抽象的美学理论向可操作的实践性知识转化,向育人方面转化,使其内化为审美者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这种转化的功夫是需要我们探索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

其次是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是审美主体生而具有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现实中人们的审美情趣,存在着高低之分和强弱之别。一些人对美的事物非常敏感,十分乐于接受和欣赏美的事物,如孔子闻“韶”如醉如痴,竟“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韶”乐之美对孔子吸引之深。美育的任务就是把人们引入美的世界,通过健康的艺术欣赏,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人自觉地追求美的人生境界。

美育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审美感受能力是指审美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感受美、获得美的能力。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主体对美的感受作为起点的,没有这一步,就没有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应该说,人类的审美感受能力与人所特有的生理结构、机能是分不开的,优越的感受能力建立在发达的感受器官的基础上。但人类审美感受能力的强弱,更主要是在后天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培养的结果。审美的感受首先是对声音、色彩、形状、线条等等的感受。通过审美的训练,可以使人们具有更加丰富细腻的审美感受力,能够通过眼睛、耳朵等外在器官调动起整个身心去感受、领悟对象,学会发现我们周围世界的美,品味生活的韵律和真谛。正如席勒所说:“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2]

审美鉴赏能力是指从总体上鉴别欣赏对象所蕴涵的美的一种能力,它包括对美的对象的鉴赏这两个方面。鉴是鉴别、判断,是对审美对象的美丑、类别及其艺术性高低优劣的识别和了解;赏是欣赏、领悟,是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内容、风格等特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是为对象的美所倾倒和陶醉。鉴是赏的基础,只有在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行准确鉴别、判断的基础上,才能有更好的欣赏和领悟它的美。具有较高审美鉴赏能力的人,能够辨别事物的美丑,区分出不同审美对象的特点,并通过对其的品味、赏玩,领悟其中蕴涵的深刻意蕴。这里离不开直接的审美感受,更离不开深厚的人文解析。美首先来自于直观的感受,没有直观的感受无从谈美,然而要真正使这种感性冲击得以提升,必须经过理性的沉思。这里,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生活阅历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就是在美学、人文知识理论的指导下,引导人们更多地接触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最优秀的美的作品。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鉴别美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估价不至于高,而是恰如其分。”[3]经过审美的学习和实践,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就能得以形成和提升。

审美创造能力是指审美者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能力。人不仅能够感受美、鉴赏美,更重要的是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不仅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而且在我们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在人与人的实际交往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问题。因此,美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逐步提高人们的审美创造能力,了解掌握审美创作的规律和技巧,培养人们创造美的自觉意识,激发人们的创作冲动和想象力,不断地美化自己的产品,美化自己生存的环境,美化自己的生活,美化人们之间的关系,美化自身的形象和心灵,真正实现人诗意地生存。

3.实施途径

上述诸方面,需要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环节才能实现,因此,具体的实施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美术鉴赏》《文学鉴赏》《影视鉴赏》等系列配套的美育课程,但由于受目前理工科院校教学课时的限制,美育教学适合采取专题性的讲授方式,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做到美育理论与艺术鉴赏有机融合,既强调知识的完整有序,又突出艺术欣赏的实效功能。

根据美育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决定它的教学环节不能采取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而必须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美育教学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在美育教学中,应该把艺术品作为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来教育学生,揭示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时,适当地介绍的人文精神的精髓,在介绍建筑艺术时,结合历史遗迹的民族文化风貌,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和理解这些作品,而且也达到了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美育工作论文篇7

在高职院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势,比如说:民歌为主题的歌手大赛,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竞赛,传统民族舞蹈大赛、书法展览、制作风筝比赛、地方特色文化宣讲会、地方特色文化演出、放风筝比赛、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乐器的演奏会以及赛龙舟等活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专门人才,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注重的是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对于专业课的枯燥、格式化,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更能吸引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例如《文物鉴赏》、《太极》、《剪纸》、《书法》、《茶道》等课程,这都是一些既能给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又能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大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引导学生自发组建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社团,让来自不同院系、不同班级却有着共同兴趣的学生集中在一起,通过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共同研究、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更深刻的了解祖国,从而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要想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和美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发挥功效,首先思想教育工作者本身要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除了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之外,还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审美理论水平,首先要学习美学、美育、艺术学等基本审美理论,通过这些基础的审美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从而能够指导自己的审美实践,并且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培养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兴趣爱好,多欣赏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因为“优秀作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精神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对精神产品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美育工作论文篇8

    一、美育教育的舞蹈教育的现状、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实现美育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美育教育的学习和研究,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投资。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把美育教育列入德育,智育,体育教育的行列中,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智力开发,发掘人对美的创造力和潜在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说明美育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国外相比,我国的艺术美育水平还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美育教育缺乏创造和突破性的进展,人员素质,工作经验和体制也没有得到提高和及时改善,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大量引进科学教材和方法外,关键是培养教育性的专业人才。诚然,舞蹈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课程体系,在当今高校艺术教育中更应受到重视。

    高校舞蹈教育即大学舞蹈教育,是富有一定专业性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本身对舞蹈教育体系的自我认识,改善及发展。从专业舞蹈教育大体来看,当今高校的教学整体体系处于不完善状态。

    首先,舞蹈教育内容不完善,舞蹈艺术是最古老的一门艺术,舞蹈教育也堪称是古老的教育形式之一,它应当早已进入科学殿堂。然而,由于这种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理论的滞后使舞蹈学的形成要大大缓于其它姊妹艺术。当然,实践与理论的不平衡现象近年来有所缓解,当今一些高校艺术学院自身历史的发展也跟踪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在教学中缺乏理论的指导学生只能盲目性的学习,缺乏科学性,学到的东西没有真正的内涵,久而久之,其舞蹈意识形态便是残缺的,在一定场合、环境下主观发挥也受到限制。

    其次,缺少规范性教材。系统理论和教材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无科学理论作铺垫,教材内容也空洞。当今系统理论教材中缺乏的是系统科学的规范性专业艺术教材体系,如:思想和艺术性较高,有训练价值的中外舞蹈作品教材,在教学中没有积极稳妥地引进舞蹈新技术和没有采用优秀的舞蹈新作品以更新教材,随着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学科在内容上不断拓展的更新,所以,系统的科学理论教材需要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来填充。

    第三,缺乏专业的教学人员。人才是作好任何工作的原动力,放在教育中尤其重要。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哪些具体方面进行修养的提高呢?一般来说,在进行文化基础知识,舞蹈基础理论、舞蹈基本技巧学习的学生时代是谈不上人才富有艺术修养的,因为这个阶段还是一个学习一般文化知识和接受舞蹈艺术遗产与基础知识的阶段,舞蹈有着极强的艺术修养,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舞蹈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理论修养和创作技巧,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神韵和意韵的作品。

美育工作论文篇9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反映文论”,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美学理论派别。其创始人是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接受美学使西方文论由“文本中心论”转向“读者中心论”,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研究、接受研究为着力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注定是为读者创造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如果没有读者的能动接受,文学作品将毫无意义。换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印证。

从接受问题的角度看,接受美学所关注的读者接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受是两个类似的概念,具有相通性。将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观点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转换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又把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不无禆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接受问题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美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能使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美育的这些独特性,使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以来美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的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其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接受美学强调研究读者的重要性,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能陷于情感的束缚(被感动),而要靠自我的自由使作品复苏。读者的自由一旦受到损害,就不能生成美的对象,作品就不能得到实现,获得现实的生命”[1]。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是“灌输法”,此种教育方法过分强调施教者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接受者的主体性。通过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大力贯彻和实施。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活动中,文本的传播和接受效果的好坏,重点取决于读者而不是作者。也即是说,接受者的接受是最本质的,是它赋予了文学作品生命。因此,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应以施教者施教的方式方法为重点,而应以接受主体的接受状态为重点,将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有效性的“试金石”。

2.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与接受美学在接受活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整个接受活动是由作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与其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相当于教师,接受主体相当于学生,接受客体相当于教科书,接受媒介相当于教学方式或方法,接受环境相当于教育环境。接受美学理论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注以及该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探讨接受主体的接受问题提供了基本科学依据和方法论基础,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本身具有独特之处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虽然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来看,对精神客体的接受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科学命题、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的接受;二是对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后者,即价值认识方面的接受,其目的主要是使接受主体树立起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关于思想政治信息的接受问题,这些信息与其他学科的信息有不同之处:一方面,它们不具有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直接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它们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政治倾向性,因而相对来说,这些信息的接受有更大的难度。因此,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接受美学理论,而是要借鉴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应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路径

加强受教育者的接受研究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了接受问题,也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借鉴接受美学理论。

1.借鉴“期待视野”以促进“视野融合”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期待视野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会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读者和作品的“视野融合”成为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对“期待视野”的借鉴在于,从接受的差异性出发,找到提高接受效果的根本动因,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建构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融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第一,承认接受差异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从事不同实践活动的社会人,其主体性特征的差异将导致接受效果的差异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始于“非零起点”,他的知识水平、实践活动、思想状态和社会的文化传统等构成其主体意识和认知结构,决定受教育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选择性。教育者要转变实现思想认识整齐划一的习惯思维,肯定积极性差异;同时区别对待消极性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优化接受。

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不同程度的接受取决于一系列内外因素,但最根本的一点是人的内在需要。人的内在需要是接受差异存在的关键,也是实现受教育者“视野融合”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是在受教育者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需要越强烈,主体的接受活动就越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有受教育的需要、向善的需要、进步的需要、提高思想境界的需要。教育者必须把握这些需要,并有意识地开发这些需要,这样才可以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优化接受;另一方面,如同接受美学要求读者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实现“视野融合”一样,美学教育对接受的优化至关重要。人的需要可以升华,需要结构可以优化,优化需要即优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不仅受制于受教育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需要的水平和层次。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的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激发正当而合理的需要,节制不合理的需要,努力实现“视野融合”,进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2.借鉴“审美经验”以实现“顺利接受”

接受美学认为,“审美经验”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3]。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也有一个“审美经验”,它是受教育者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交流中积淀下来的对审美对象的反映与选择、理解和认知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的“审美经验”具有预置性和可衔接性,对将要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评价和选择的作用。当受教育者认为施教者所传授的内容、思路和方法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基本一致或相近时,一般会顺利接受;反之,就会抵制。

如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审美经验”中的积极因素,让受教育者欣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呢?接受美学认为,在“审美经验”与作品中间,应该有一个“美学距离”。这种“美学距离”“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远近适中”[4]。借鉴接受美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脱离现实,又不能完全成为社会现实的传声筒,要把握好合适的“美学距离”,让受教育者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不是晦涩难懂、遥不可及,又不是口头白话、肤浅无趣。同时,教育者要密切关注受教育者的“审美经验”,尤其要重视受教育者“抵制接受”的心理研究,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路、周密的考虑和广泛的引用,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取得受教育者心理上的共识,从而实现“顺利接受”。

3.借鉴“读者参与”以优化接受主体地位

接受美学提出让读者参与到作品中来,充分发挥读者的能动性。姚斯指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的、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样的连续性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的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5]。很显然,在接受美学看来,作品的价值随着接受者的参与,将会得到不断的修正、丰富和补充。因此,姚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6]。过去,我们比较容易把教育者当作指导者,没有深刻体会出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总是分出主客双方。而事实上,也存在着双方同时都是主体的相互作用方式。这也就是国外有的哲学家讲的“主—主”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主—客”模式,突出了受教育者的参与性,这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使受教育者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形成良性互动并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呢?接受美学在这方面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有意留下空白,留下思考的余地。接受美学家们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正是这些未定性和空白点,为读者留下想象、丰富和补充的余地,促使读者参与对作品形象的再创造,也激励着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7]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主导性、统一性和确定性,应该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要求,在总的目标、基本内容和施教主要途径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和接受美学相似的“未定性”和“空白”。“未定性”是指主导性、统一性前提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内容的多样性、方法的变动性、途径的全方位性,正是未定性为受教育者搭建了积极参与的广阔平台。“空白”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为受教育者留下进一步思考、想象的空间。当前,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我们要在施教过程中主动适应这种变化,顺势而为,使受教育者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要求和建议,优化其接受主体的地位。

4.借鉴“第二文本”以增强接受效果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第二文本”是“经过了读者主观的润色、加工与改造,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8]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建立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的。

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过程来看,教育者要灌输的内容应该是“第一文本”,而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进行理解、想象、体验、改造后形成的新认识,应该是“第二文本”。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形成的“第二文本”。关注、研究受教育者的“第二文本”,把握受教育者思想变化的轨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者调整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对外交流广泛、信息丰富、思维活跃,其思想也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第二文本”的认识上谨防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将受教育者的“第二文本”简单化;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点和面的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受教育者“第二文本”的价值,真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接受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40.

[2] 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3.

美育工作论文篇10

树立新型的师生观,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实行教育民主化,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完善美术评价机制,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加强对差生的帮助教育。

二.我们除了认真上好常规课外,还自觉开展了培养美术兴趣学生的工作。课外兴趣辅导,学生特长培养,投入的工作量是没有底的。我们利用中午休息或者大课间带着学生在教室里面画呀,涂呀,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没有给予学生什么,那就别想从学生那里提取什么。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创作水平得到提高,我们又花费了许多课堂之外的时间和精力。即为了培养有美术学习兴趣和特长的孩子,又为校、区艺术节做充分准备。

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吸取有益的经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教学观念,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自身水平,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本学期因为有新岗教师的到来,我们加大了美术教研的力度,在校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下,我们从备课,互相看课,反思评课等几大块入手,不断提高新岗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其尽快适应学校工作,较好掌握基本规律和方法。

美育工作论文篇11

吴冠中的艺术创作和修为备受美术界推崇,他的美术教育理论也受到广大美术爱好者以及教育领域的研究。吴冠中对于现代艺术和传统绘画有着自己独特和深刻的见解。同时,吴冠中学贯中西、学富五车,对于美术有着独特的造诣和深刻理解。故而,探究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一、 吴冠中美术教育的思想主旨和理论

(一) 吴冠中美术教育的思想主旨。吴冠中比较注重审美教育,认为美术学习过程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建立美学观念,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学习美术则需要学生能够敏锐感受外界,能够通过外界感官刺激产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审美是重要的精神心理活动,美术教育是不同于普通知识教育。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审美心理的培养。美术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和美感的活动,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是一种传递生产经验、生活经验、传承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社会活动,美术教育重点培养学习者艺术美感和审美意识,让学习者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训练学习者的基本技能。美术学习者要想成为一个美术家必须经过美术教育。

(二) 吴冠中美术教育的理论。吴冠中在艰苦的教育事业中,根据自身对美术学习和教育的深刻理解,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美术教育理论。吴冠中的美术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将古今中外艺术观融会贯通。16岁的吴冠中弃工从艺,学习绘画,师承潘天寿学习中国画和素描。潘天寿非常注重中国传统,同时又和林风眠的艺术主张非常相似。吴冠中跟随潘天寿学习中国画,非常喜爱虚谷、山人以及石涛,在吴大羽那里学习西洋画热爱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特别喜爱塞尚和梵高。

由于抗日战争,吴冠中在颠沛流离中学习和创作,最后留学法国的他深刻的理解到了真诚和土地是艺术的源泉,从此他开始了中西艺术融合的艰辛探索。吴冠中深刻领悟到只有在有着深刻渊源的华夏土地上,才能吸取营养、生根发芽、开发结果。在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之路上,吴冠中凭借自身敏锐的艺术嗅觉,怀揣着发展中华美术的赤子之心对中国画和西洋画进行了客观分析和比较。他认为学习中国画的意境与虚实哲学,必须注重形式美,意境美,学习西洋画则侧重画面的整体构成、造型、结构空间的铺排等。将中西艺术融合吸取精华,对学生采取综合教育,对现代艺术进行不懈追求。

2.培养审美意识,注重美感。审美素质是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美是一种思想深度,在艺术里面,美总是靠表现来揭示,主要依靠艺术家对外在景物关系,特征的主观感悟以及强调来实现。吴冠中把美术基础分为“功”(技术),“艺”(感受),画意和创造是创作的重点。对于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他也强调审美情趣的培养,积极发挥美术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开放思想,让学生在艺术世界中自由发挥自身特点和特长。

同时吴冠中也认为艺术文化的发展提高,应该注重全民审美意识和素质,艺术不仅充实个人的内心和精神生活,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全民艺术素质,加强审美素质教育,加速美术素养提升。

3.培养艺术人格,师学舍短。艺术人格是指艺术家的思想情操以及气质性格。吴冠中在自己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将人格的锻炼、培养和提升放在了艺术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吴冠中一生的坎坷经历让他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坚韧的人格情操根植于艺术创作中,创作了很多优秀和富有深度的艺术作品。吴冠中师承潘天寿、林风眠等一代大家,他在身感自豪的同时也意识到他们画作的自身局限性。他经过自己理性的思考大胆在文章中提出这种自身局限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他认为只要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都要充分学习,吸取营养,要有自己的个性追求。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打破传统、创造新的东西,在美术的学习中要不断完善自我,追求美,追求进步和创新。

二、 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的实践

(一) 校内教学实践。吴冠中至回国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积极投身于美术的教学事业中,始终秉承活学活用的原则,将自己的所闻、所见、所学倾囊相授。他主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最贴近生活之美的东西,最能引起心灵共鸣的事物,去寻找最能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东西。他坚持言传身教,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获得艺术和创造灵感。在绘画的创造过程中,他贯彻美学教育,注重绘画的意境之美,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创作,让学生体验,感悟自然情感,让学生受益匪浅。在美术的课堂教学中,吴冠中让学生近距离赏析名家之作,领略不同画派画风,强调艺术贵在厚实基础上的独特创作。同时他也把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和西方绘画程式融会贯通的融入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中西方艺术的差异。

(二) 校外拓展实践。在美术教育工作中,吴冠中非常注重绘画中的抽象美、形式美、意境美,主张通过举办画展,向广大艺术爱好者展现艺术之美,让观者了解艺术的多样纷繁之美。吴冠中进行多次的新作画展、捐赠作品展、师生作品展,像学生和艺术观者践行了自己的艺术宗旨,他将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的独特魅力。他也结合中西方艺术之长,把形式美和抽象美的追求融入到艺术创作中,激励广大艺术学习者对艺术进行不懈的探索与追求。吴冠中多年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

三、 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也是为了培养广大市民的审美意识、艺术鉴赏力。美术教育侧重于感性教育和情操的培养,传统机械的知识学习无法获取这些感性审美能力,只能积极引导、激励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和学习促成自身美感思维。单独的强调技法,忽视审美是不可取的,美术教育过程是形成自身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和独立个性的过程。在美术教育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因人施教,挖掘和培养学生特有的艺术气质,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将个人情感价值观、审美观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各类艺术教育相关工作者都应该秉承此理,更好的发展美术教育。

结束语

吴冠中创作和教学的过程中对美术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非常具有先进性和建设性。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国民的审美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践行吴冠中的美术教育理论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邵玮. 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美育工作论文篇12

艺术教育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话题,中国古代以“乐教”为基本内容的礼乐教化源远流长,并构建起区别于古希腊“和谐论”美学美育思想的中国古典“中和论”美学美育思想。艺术教育又是一个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艺术教育需要在弘扬优秀文化艺术和艺术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理念和新作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重要论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些重要论断的提出,为高校开展新时代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

艺术教育须坚持以育人为本

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特别指出:“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特别指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主要举措和组织保障做出了安排。

艺术教育是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尽管哲学家可以深入地对“美”进行抽象的思辨和追问,但理论意义上的美是抽象的、晦涩的、难以普及教育的。尽管我们可以认为,美育重在“育”,不在“教”,美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学校的各种专业教育中、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有自然之美育、社会之美育、科技之美育等,但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智性相统一的艺术教育,仍然是实施美育毋庸置疑的主要途径之一。马克思说,“你要听音乐,便须培养一个听懂音乐的耳朵;你要欣赏绘画,便须具有懂得形式美的眼睛。”艺术教育运用鲜活的艺术形象,让我们感受艺术形象中蕴含的人生情感,领悟蕴含在人生情感中的富于理性的深刻哲理,潜移默化地得到情感和人格的升华。艺术不仅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媒介和生存方式,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和生命体验。艺术教育所具有的这种形象和情感的感染力,是以概念、逻辑和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教育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学校美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高校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的新面貌。”[1]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的的学校美育工作,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深刻论述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内涵,他说:“人以全面的方式,即作为完全的人,占有着自己全面的本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实现人的“知、情、意”的“心育”的和谐发展,实现在感性和理性上的统一、在人文和科技上的融合、在人类和自然关系上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艺术教育实践时,不能仅仅是教会一门技能、传授一门专业,而是要充分运用艺术所特有的感性与理性、经验与知识、智性与非智性共存的内在特性,着眼于“人”的“培养”,着眼于“以人为本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感性与理性并重的教育”。朱光潜说,“理想的教育不是摧残一部分天性而去培养另一部分天性,以致造成畸形的发展,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2],高校艺术教育要在理念视野和实践路径上,回归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養”上来,培养学生不仅在诗情画意中享受审美,更要以审美的态度看待社会和生活,进而引导培养健康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

把握艺术教育的情感性、形象性和智性的统一

艺术形态是感性的存在,却内涵着深刻的理性精神,与人的生命活动、情感态度有机融合为一整体。因而,艺术是形象、情感、理性与生命的同一,是寓理于情,寓思想于形式,正如席勒所说的“活的形象”。艺术审美活动,从体验感性的艺术形象,看到艺术的理性内涵;从有限的物质存在,直达理性精神的无限自由。“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艺术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内涵融合一体,感性形式包含着理性因素,理性因素通过感性形式而非抽象和逻辑而知觉。艺术作品正是在这种内容和形式水乳交融、有机融合的统一中,在这种感性和理性的共存共生、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中,散发其独特魅力。因此,艺术教育的主要媒介和手段,就应该是渗透着思想、情感、理性的有机艺术形象,是体现了生命活动和生命精神的“活的形象”。这一点要明显有别于科学以及其他实用学科、理论学科的教育模式,区别于逻辑的、理论的讲授模式。

1.把握艺术教育的情感性和形象性

艺术是人类保存情感的唯一方式。朱光潜说,“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3]。美学中四大审美范畴均贯穿着情感的体验:“优美”是人对自由的一种超越的领悟,表现为自由实现而产生的愉悦的情感;“崇高”是自由在受到阻碍时,在可怖和痛感中复生;悲剧通过痛感、恐惧、怜悯的情感宣泄方式,将心灵超拔出来,实现“卡塔西斯”的净化功能;喜剧把丑在美的样式中加以表现,愉快地自我批评。

因而,艺术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中介把主体和审美对象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一方面,艺术教育的实现过程,应该贯穿始终的是情感的教育,是渗透着深刻认识和理性因素的生命情感的教育,是以情感活动为主线的艺术审美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展开的过程。没有情感的内心触动,就没有美感的生成,更没有人格和精神的陶冶和升华。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实现过程,不是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不是通过“讲理论”“讲道理”“规劝”“说服”可以实现的,它所采用的应当是鲜活的音乐形象、舞蹈形象、绘画形象、戏剧形象等。“正像哲学家哈特曼所指出的那样,戏剧欣赏是从表演、台词、心理变化、性格、人格理念和人类共性六个层次展开,而音乐欣赏亦可区分出直接共鸣、内心感动和终极事物三个层次”[4]。因而,艺术教育,即通过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感知其中渗透着的情感、意蕴和理性因素,进而达到对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社会境况的深层次思考。

2.把握艺术教育的智性方式

强调艺术教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强调艺术教育“感性认识的完善”,并不是说艺术教育就是纯粹怡情养性、愉悦身心的。正像巴尔扎克在《论艺术家》中所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它类似总和”[5],艺术既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应当是一种智性方式的存在(“智性”,常作为哲学术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第一种解释为:犹理性),应当是一种创造的精神力量,一种打破人的有限物质存在的力量,一种把握不可知世界的智性力量。艾芙兰曾对罗恩菲尔德的艺术教育观念进行概括,“艺术在教育中之所以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先于其他任何科目或学科早早地使创造性解决的能力得以发展”[6]。

精湛技艺的锤炼、生命精神的抽象、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原创性甚至颠覆性的创造、综合思辨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等,都在揭示着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方式的存在。无论是朱光潜所说的“对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还是艺术创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变革、文化传承和生命活动等多种要素,还是海德格尔所称的“世界把握为图像”的时代,艺术以图像化把握世界的方式,传达着事物的外在风貌和内在机理等,都在赋予艺术创造以一种智性把握世界的丰富内涵。把握艺术教育的智性方式,既是艺术自律的内在要求,也引导着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深化和拓展。

把握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的有机综合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需要建立具有人文通识教育理念的、具有广泛未来适应性和包容性的艺术教育体系。人文通识教育追求在育人上的“有灵魂的卓越”,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八大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第一类就为“审美与阐释理解”[7]。复旦大学通识教育2.0版本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8]。碎片化的艺术技能的培養、没有内在关联的零散课程、没有艺术实践基础的理论讲授等,均未体现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人文通识视野。因而,在制度设计时,应当将艺术教育纳入人文通识教育的有机框架内,实现内部各类教育方式和课程的互补互动和有机综合。

1.把握蕴含人文精神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不是一门单独的专业,也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各艺术门类、美学、教育学等相互渗透融合的一种教育。人类通过哲学自我认识,人类通过艺术自我观照,人类通过教育旨在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里我们重点关注美学学科在艺术教育中实现艺术功能和育人价值上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学更多地显现其哲学形而上的学科属性,而艺术更多地显现其实践性、形而下的学科属性。美学探寻美的本质和规律,核心是抽象的理论观念而不是丰富多样的实践;艺术现象具体多样,核心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问题。虽然在历史上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几多波折、错综复杂,但回归到艺术教育的“育人”本位上看,运用美学于艺术审美中,将无疑更深刻地加强艺术教育“以美育人”的效果,建构出一个更大的、更具包容性的艺术教育的整体视阈。

艺术教育蕴含了美学理论的指导,或美学理论建构在艺术创作的坚实支撑上,都会促动艺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良性发展。蔡元培说,所谓美育,就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高校的艺术教育师资大多存在着或具备艺术技能而较少人文理论素养,或具备人文理论素养而缺乏艺术技能的问题;艺术教育课程大多存在着缺乏关联性与逻辑性、课程碎片化、学科割裂等问题,这导致了艺术教育完整性的缺失。因而,艺术教育要注重把握艺术门类、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渗透融合,建构起彼此呼应、具有整体协同效应的有机教育体系。

2.实现人文思想在艺术教育中渗透融合的两种路径

一是类似于“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其基本含义包括: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人文学科领域之中,这种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由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门人文学科的整合,构建了一个互动互补、动态综合、有机整合的教育系统。其中,艺术创作赋予学生一种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将艺术的想象力、敏感性、创造力有机整合在艺术创作过程及作品中;艺术史促使学生关注艺术历史发展和流变的维度,避免在隔断历史的孤绝情境中审美和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批评旨在揭示艺术审美和创作活动的理论认知和社会功能价值;美学引导学生建立人的生命情感活动的哲理性追问。[9]“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以艺术创作为核心,以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作为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握了艺术审美活动的智性和非智性共存的内在特性,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互动互补、动态综合的教育模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一般层面上的美学理论,还是诸如戏剧美学、影视美学等各艺术门类美学,均不是一个简单移植的事情,而是需要把作为学科专业的美学理论调适为作为人文通识教育的美学通识,而且较多地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向与艺术实践的结合层面转向,这是一项需要美学理论界和艺术教育界共同完成的事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