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8:51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1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历艰难的创业期后,大部分已迅速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展,中小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瓶颈,如技术不适应市场的发展,专业人才跟不上需求,融资困难等问题凸显。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中小企业急需转变管理思维,更新发展思路,进行管理创新,以确保企业的持续良好运行。

一、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企业稳定化、有序化、高度化发展

中小企业通过管理创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式和手段,对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钱德勒提出的管理层级制从侧面证明管理创新如何推动企业稳定化、有序化、高度化发展。管理层级制的创新,不但稳定了层级制本身,而且稳定了企业发展的支撑架构,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企业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

中小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者经营理念、经营思想、经营策略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在从前的企业管理中,中小企业的最高宗旨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在现代科学的管理观念中,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关心管理创新的企业家尤其是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创新而形成的职业企业家宁愿选择能促使公司长期稳定和成长的政策,也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

(三)有利于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形成的一些规章制度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甚至妨碍了企业的发展。通过企业的管理创新,可以使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更新的管理制度可以为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思维落后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抱着传统的管理理念,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管理思维严重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管理缺乏程序化、精细化思维,管理决策过于随意。许多中小企业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是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缺乏科学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在经营管理中易产生个人英雄主义。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中小企业目前仍是家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容易看重自身利益而忽视改进管理制度。例如企业内部实行高度集权化管理,家族化严重,缺乏企业外部和内部有效的制约和监控,导致管理制度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同时一些企业管理制度过粗,制度没有全面覆盖企业的业务活动,业务活动缺乏制度规范和相应的操作性。

(三)管理方法不科学

中小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存在的管理方法问题主要是缺乏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信息是制胜的法宝。但中小企业内部的一些管理部门缺乏信息交流和合作,一般会形成各种信息壁垒。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一)创新管理观念

创新首先源于人的思想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是其他各种创新的前提,处于企业创新的先行地位。因此,中小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首先需要创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观念是指改进以前的管理观念,使企业能充分利用资源,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建立健全管理创新制度

建立鼓励管理创新的规章制度是实行管理创新工作的基础。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建立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制度,但管理创新制度的建设工作仍比较滞后,为了推动管理创新的深入开展,必须健全人事制度、财政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制度。

(三)加大管理创新的投入力度

加大管理创新的投入力度可以为创新人员造就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创新人员能花更多的时间在具体的创新工作上。加大管理创新投入不仅包括管理创新的资金,还包括在精力、时间、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企业家不仅要重视管理创新的组织,还要给员工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能进行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2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以及消费等方面都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从而使得一部分的电子商务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导致部分传统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的被淘汰。因此,传统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稳定的发展,需要积极的进行有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从而实现管理创新与互联技术相结合,才能保持企业竞争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促使企业管理向信息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帮助企业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企业资源的整合性和企业决策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成效,对一个企业的管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企业应该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现阶段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有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与过去相比,在管理模式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比较基础性的管理,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其功能来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技术使用还是比较单一。例如,企业在客户管理上,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让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客户群体的需求变化,以便让企业的管理能更加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尽管有些企业比较重视互联网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但是在管理上存在缺乏系统性、智能化程度不高、技术方面十分薄弱等系列问题,使这些创新的管理模式没能给中小企业管理带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管理缺乏整合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但是,想要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一定要对企业的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能够共同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但是,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实力不强,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能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在管理上没有形成系统。例如,在企业的销售管理中,虽然使用了专业的系统进行业务的管理,但是没有将具体的销售业务情况进行专业的数据的分析,与公司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企业的管理上缺乏整合性。

(三)中小企业缺乏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影响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越来越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是,中小企业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储备还存在不足的情况。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这就需要具有很强专业能力的人才。但是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缺乏创新性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无法有效防止本企业人才的流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例如大数据等这种新型的数据处理方式,在我国兴起比较晚,市场上专业人才短缺。使中小企业在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的招聘上遇到不少的困难。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策略

(一)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调整。要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首先,需要在管理观念上有所改变,要求中心企业管理者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把创新的观念融入到企业日常的管理运营的工作中。其次,加强互联网管理体系的建设,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内部员工与企业外部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交流途径,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加大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的整合性

企业有意识的把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但是如果只是形式化,或者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信息的整合,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的资源整合性,那么就无法有效的发挥互联网管理的作用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有效性。这就需要企业首先树立企业管理资源整合的观念,把这个观念落实到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其次,提升企业管理的系统化水平方面,通过加强系统化的管理,增加企业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使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内容能进行有效的融合。比如,中小企业在开展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客户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客户在使用公司服务过程中的态度和使用情况,把客户进行分类,从资金、公司的员工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给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

(三)储备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要想对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创新,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视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储备。在防止人才流失方面,中小企业首先要找出企业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例如,员工的工作压力过大,企业不注重员工自身的发展等。其次,企业可以根据了解到的原因,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可以从薪酬制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让专业核心的技术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在互联网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的方面:首先,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对现有的招聘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更多的渠道让应聘者了解本公司。其次,通过完善公司的激励制度,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最后,企业可以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企业内部的优秀员工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来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在企业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方式,对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的整合化以及互联网管理专业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管理方式的创新,为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6).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3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以及消费等方面都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从而使得一部分的电子商务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导致部分传统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的被淘汰。因此,传统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稳定的发展,需要积极的进行有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从而实现管理创新与互联技术相结合,才能保持企业竞争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促使企业管理向信息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帮助企业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企业资源的整合性和企业决策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成效,对一个企业的管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企业应该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现阶段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有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与过去相比,在管理模式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比较基础性的管理,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其功能来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技术使用还是比较单一。例如,企业在客户管理上,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让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客户群体的需求变化,以便让企业的管理能更加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尽管有些企业比较重视互联网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但是在管理上存在缺乏系统性、智能化程度不高、技术方面十分薄弱等系列问题,使这些创新的管理模式没能给中小企业管理带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管理缺乏整合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但是,想要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一定要对企业的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能够共同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但是,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实力不强,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能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在管理上没有形成系统。例如,在企业的销售管理中,虽然使用了专业的系统进行业务的管理,但是没有将具体的销售业务情况进行专业的数据的分析,与公司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企业的管理上缺乏整合性。

(三)中小企业缺乏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影响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越来越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是,中小企业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储备还存在不足的情况。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这就需要具有很强专业能力的人才。但是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缺乏创新性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无法有效防止本企业人才的流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例如大数据等这种新型的数据处理方式,在我国兴起比较晚,市场上专业人才短缺。使中小企业在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的招聘上遇到不少的困难。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策略

(一)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调整。要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首先,需要在管理观念上有所改变,要求中心企业管理者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把创新的观念融入到企业日常的管理运营的工作中。其次,加强互联网管理体系的建设,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内部员工与企业外部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交流途径,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加大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的整合性

企业有意识的把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但是如果只是形式化,或者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信息的整合,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的资源整合性,那么就无法有效的发挥互联网管理的作用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有效性。这就需要企业首先树立企业管理资源整合的观念,把这个观念落实到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其次,提升企业管理的系统化水平方面,通过加强系统化的管理,增加企业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使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内容能进行有效的融合。比如,中小企业在开展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客户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客户在使用公司服务过程中的态度和使用情况,把客户进行分类,从资金、公司的员工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给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

(三)储备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要想对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创新,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视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储备。在防止人才流失方面,中小企业首先要找出企业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例如,员工的工作压力过大,企业不注重员工自身的发展等。其次,企业可以根据了解到的原因,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可以从薪酬制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让专业核心的技术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在互联网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的方面:首先,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对现有的招聘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更多的渠道让应聘者了解本公司。其次,通过完善公司的激励制度,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最后,企业可以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企业内部的优秀员工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来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4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意义

毫无疑问,成本高低影响着中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程度;降低成本是中小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成本管理创新对中小企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成本管理创新是保证中小企业正常运行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加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消耗,遏制资源浪费,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成本管理创新是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增加企业利润,提高其经济效益;三是成本管理创新是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等低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及服务,使其取得更大的价格竞争优势,更为有效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四是成本管理创新是走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误区的需要,有利于广大中小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切实获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持久竞争优势。

三、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策略

3.1更新成本管理观念,营造成本管理氛围一要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树立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二要实施成本管理战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全员的参与对成本管理进行规划;三要管理者及全体员工进行教育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向其灌输生产与管理并重的思想;四是建设成本管理文化,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力量,营造较为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

3.2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一要将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加强过程成本控制;二要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报告法,关注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销售及消费阶段的成本控制),从全局上控制企业成本;三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四要构建和完善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环节的成本管理体系。

3.3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合理降低生产消耗一要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合理利用共享资源,特别是提高设备的利用广度和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的合理性,保证设备的工作精度;二要坚持勤俭办厂,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三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集中统一采购,制定科学合理的批生产计划,严格控制不合格品率,保证合理的库存;四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

3.4加强科研创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要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材料、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要培养企业的科技队伍,不断完善企业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加强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降低质量风险;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5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的一支队伍。然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静止,民营中小企业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规模的扩大, 其创建初期的某些优势可能变成劣势,某些有利条件可能会变成不利条件,某些动力可能变成阻力,若不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不排除重重障碍,民营企业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将难以发展。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特征

1.家族式的管理组织,亲缘型的管理机构。在民营中小型企业中,大多以家族为中心,一个家族成员任厂长、经理,其他管理机构则分别由亲戚、朋友兼任,权力高度集中。这种以血缘、亲缘和以家为核心地位的基本特征的历史环境是家族企业制度存在的历史根基。

2.科技含量低,竞争激烈。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零散产业,如商品零售、服务业、修理、加工、化工、机械、养殖、农产品加工、装饰、广告等行业,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少。企业数量多且重复建设,竞争激烈且层次低。许多企业的管理尚停留在经验式、粗放式的管理阶段,随意性大,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资金短缺,经营的外部条件较差。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其原因:(1)企业家族性本质决定了家族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单一性,单纯的家族所有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吸纳和利用。(2)由于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取得银行贷款,即使取得一些,也是杯水车薪。(3)民营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的指导和专门的法律保护,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等,严重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4.企业经营者整体素质低,文化程度不高。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的业主,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初期自谋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和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般职工,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大部分是原来的农村干部,这些人大多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

二、民营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

1.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加强资金、成本和质量方面的管理。如在资金管理上,要充分利用国家对民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尽量争取到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加速资金周转,以较少的资金完成较大的营销任务。在成本管理方面,要降低消耗,少投入,多产出。要对产品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方面。在产品质量管理上,要实行产品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严格的品质保障制度,推行ISO 系列标准。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资金使用制度,灵活调度资金,严格物资收发手续和保管制度,推行经营预算与计划管理等。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6

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对企业的发展生死悠关,在新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如何在企业战略管理上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一是做到科技领先,速度取胜,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迅速完成向高科技企业的转型。二是扩大规模制造和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优势,稳固核心产业,壮大扩张产业,孵化网络开发等高科技产业。三是迅速形成速度、质量、成本、品牌的比较优势,走相关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企业做到在企业战略管理上创新,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真正做到纲举目张,企业战略管理上的创新做好了,其他方面创新也就循序渐进不难了。

二,企业体制和经营体制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精髓在于速度,企业必须快速应变,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建设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如何让企业快速运转起来,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全新的高速运转的文化。所以,企业要得到发展就必须在企业体制和经营体制上创新。对企业体制和经营体制进行创新,要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和完善,应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改变了管理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的现状。管理层次的减少使公司资金周转、营销服务等各环节周期大大缩短,企业整体反应速度的提高、运营效益的提高必然会带来盈利水平的稳步提高。在机制创新过程中要推行业务链管理模式,把所有的管理工作做成标准模板,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的协调,在前端开发、采购将经销商、制造商以及最终用户形成一个网络。业务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上一个节点的客户,都是上一个部门的上级领导,从而把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全公司为市场服务切实落实到公司各个经营环节。

三、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创新

如果说传统管理手段是强调做事,强调企业经营战略战术的执行,那么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更强调的是做人,因为尊重和发挥个人的价值,最大限度的激发个人潜力,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是企业创新中的重要思想。现代管理需要强有力的科学手段做支撑,为把企业管理业务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企业应当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另外还要重视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要投入必要的资金建设先进的VIP系统,其包括销售、服务、物流、财务、生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会计等系统,还要建设办公自动化OA系统,实现电子化办公。

四、创新要实现企业国际化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经济的强烈冲击,进年来,中国本土企业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名牌的战略意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逐渐明白,要以全球竞争的眼光来规划名牌的全球战略,这里面关键抓好生产、营销和研发三件大事,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以做这方面的尝试。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7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中小型企业 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至2005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以上,创造占六成左右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增加人员就业等项目,它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与上升力的经济组织。由于受本身规模等影响,这些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上受到很大局限,导致在运营、筹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企业的发展。

一、 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 财务控制薄弱

受企业规模的影响,中小型企业对现金的管理不严,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一方面管理者认为资金越多越好,却从不注重闲置资金的周转,造成资金使用缺少计划与安排,易出现部分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的浪费;另一方面对于赊账资金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应收账款周转缓慢,一旦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进一步发展时,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三是不少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于存货的控制力较为薄弱,造成资金周转失灵;除此之外,对于产成品、成品、原材料等的管理不到位,出现问题无人管理,也导致资产严重浪费,而这些都是中小企业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二) 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中小型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融资难、担保难。受企业规模的限制,资金投入本身不足。如有负债等情况,易造成中小型企业信用等级低,融资困难。而我国并没有专设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扶持机构,国家优惠政策并没有多少向中小型企业倾斜,使这些企业一直处于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状态。长期处于不利的地位,造成了企业在融资上的困难,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资金保障。

我国银行受传统政策与观点的影响,过多地关注大型及国有企业,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不够,也在另一方面影响了中小型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而银行和一般金融机构是中小型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相对大型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贷款难度较大,即使贷下款来,也易出现贷款利率高等因素增加资金风险,间接地增加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中小型企业在收到资金的情况下,很少考虑要如何扩大自身规模,而更多将注意力转向如何尽快收回资金,而不做长远打算,呈现快钱快捞等急功近利的现象,这也造成中小型企业难以有较大的发展。

(三) 管理模式僵化、陈旧

中小型企业一般投资者便是经营者,这种集权化管理模式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的管理。企业领导的集权管理,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全部由管理者一个人说的算,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理论与实操经验,易导致财务管理者职责不分,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财务信息数据不准等问题。加之企业有没专门监管审计人员,很难保障资金的有效与合现应用。

(四) 财务管理人员职业技能较低

受企业发展阶段影响,尤其是创业中的企业,多以家族性为主,而财务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部分,多由家族内较为亲近的人进行操作,而这些人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的财务管理学习,对于财务管理更是仅限于记帐、统计利润等,没有有效的做到财务管理等职责。财务管理得出的数据,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而受这些财务管理人员本身的技能影响,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往往没有有效地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二、 财务管理未来的发展创新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如何有效地通过财务资金的监管,规避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直接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传统地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到股东利益最大化、相关利益体、社会利益最大化方向不断地发展。

(二)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

1.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8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管理创新概述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创新作为一种活动,能创造一种思想和一种资源,促进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使人力和物资资源能生产更多产品和提供更多服务。管理创新是依据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舍弃传统无用的,应用更新而有效的。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思想理论上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技术方法上的创新。纵观现代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就是创新,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带来新活力,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中的误区纠正

1.纠正管理创新理解误区

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涵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管理创新是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管理创新贵在超越,而不是生搬硬套;管理创新主体是全体员工,而不仅限于企业家;管理创新不是万能的,并非每项管理创新都能创造竞争优势,没有哪项管理突破能取得永久的竞争收益。

2.谨防中小企业为管理而管理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和环境、自身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将某些适用于大型企业的管理理论运用到中小企业可能是不恰当的,甚至起到相反作用。一些国外企业的新管理方法,如ERP、MRP、平衡积分卡等是相当科学的,但若在中小企业使用,则需要一定条件,并非所有中小企业都是适用的。当前,很多学者在按大企业的管理标准来要求中小企业,一些中小企业家也用这些管理方法来要求自己的企业,为管理而管理。

3.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互动效应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技术创新为管理创新创造外部环境和内在驱动力,管理创新须与技术创新匹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我国当前正处在实现信息化、发展高新技术、参与全球竞争的转型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互动来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三、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

1.构建优秀的中小企业文化

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中小企业文化,实现从行政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型,对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持续成长型企业文化以人为核心,依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指定相应的企业文化。成长型企业以企业成长为中心构筑企业文化;成熟期企业以企业再发展为中心构筑企业文化;衰退期企业以企业转型升级为中心构筑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应把创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确立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用企业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的管理变革。通过管理变革,新价值观群体意识逐步形成,最终建设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2.加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有广阔的信息化市场,信息化建设是中小企业各项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率还不到10%。资金投入少等诸多因素制约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基础薄弱,反过来又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恶性循环。中小企业应科学看待信息化的作用,按照合理的信息化成长路线图,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地制定有效实施方案。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应实施信息化基础应用工程,实现基本的信息化管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产品推广平台,实现员工间有效沟通,为企业的全面信息化打下基础。快速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应实施信息深化应用工程,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系统、ERP系统、PDM系统等。最终实施信息化战略支撑工程,将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延伸到车间与供应链,实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将信息化应用软件中核心数据提取出来,进行绩效分析,帮助领导建立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实施信息化战略支撑工程,企业可对市场变化及时反馈,有效实现对企业内部的集成管控,实现科学决策。

3.推进中小企业的管理战略创新

战略谋划是企业的灵魂,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定位企业经营目标。战略创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中最重要的是盯住市场进行转型升级。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取与竞争者完全不同的经营策略。对中小企业来说,通过区域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品牌是一条可行的战略发展模式,从企业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战略。如小而精、精而专战略:集中企业人力、物力、财力,使企业能在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进行专业而精细化的经营。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模式应重点从企业家管理转向经理人管理、从单一管理转向集团管理,尤其是母子公司管理模式。中小企业应通过精简且快速响应的业务流程管理创新,建立整体流程组织、质量控制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客户导向机制等,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性,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环境并发展壮大。

四、结语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客观地讲就是企业管理变革能力。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深化,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挑战,中小企业若想取得长足发展,在与国内外企业竞争中觅得一席之地,越来越倚重其管理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只有勇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切实走出管理创新误区,在管理思想、企业文化和信息化等方面落实管理创新,努力推进管理战略创新展。

参考文献:

[1]宋新力.找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J].经济月刊,2010(5).

[2]姚凤云.创造学与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9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10-0050-04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外需求紧缩、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等多重压力下,我国中小企业正面临新一轮的考验。在控制通胀预期下的货币紧缩政策制约下,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更加突出,民间借贷利率不断走高,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已成趋势且困难重重。

一、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首先要从管理上进行创新。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建立全面管理创新体系,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

1. 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市场化、国际化日益加深的新环境下,传统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升水平的关键阶段。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宏观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必须从过去的机会拉动型向战略牵引型转变,以价值链重塑和制度创新为核心促进转型,以品牌再造和团队管理为核心促进转型,最终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国家规划。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更为重要。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不断进取、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中小企业创新中,管理创新处于综合统筹、指导协调的地位。管理创新使中小企业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规范合理,实现人、财、物等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2. 管理创新可以导致竞争力转移,为中小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管理创新是企业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更加和谐高效地运行整个系统,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生产能力所进行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管理粗放却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涉及内容丰富,如发展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理念创新、业务流程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技术管理创新等具体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改变管理者做事方式,并增进组织的绩效。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是对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它具有动态适应性、持续性、系统性、实用性、相对性、变革性等特征。通用电气、丰田、联想、海尔等这些成功企业取得全球领先水平,表面来看是它们拥有了不起的产品、强有力的执行力和具有远见的领袖,深层次却是勇于管理创新的结果。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正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创新型管理方向发展。通过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人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优化配置,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

二、正确理解管理创新内涵,纠正管理创新误区

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多个层面。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方式而不是最终目的;管理创新是个持续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管理创新贵在新,贵在超越,而不是生搬硬套;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全体员工,而不仅限于企业家,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谋划者和实践者;管理创新的本质来自人性中自主性的要求,创新型领导人要做坚定创新的承担者与执行者;管理创新不是万能的,并非每一项管理创新都能够创造出竞争优势,没有一项管理的突破能取得永久的竞争收益。其他层次的创新也会如此,但是这不能就成为我们不创新的理由。

1.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误区。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在自身资金实力、经营规模、管理能力和经营环境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某些适用于大型企业的管理理论用于中小企业时则可能是不恰当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些国外企业管理新办法新工具,如ERP、MRP、平衡积分卡、六个西格玛等是非常科学的,但在中小企业使用需要一定的适用条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可以拿来使用的。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在按照大企业的管理标准来要求中小企业,一些中小企业家也用同样的管理理论来管理要求着自己的企业,为管理而管理。

2. 努力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互动效应。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技术创新为管理创新创造了外部环境和内在驱动力,管理创新必须与技术创新相匹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先进的管理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否提高效率和实现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体系能否良好匹配、有效协同、实现递进式互动。

管理创新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管理工作的方式,是一种改变面向顾客的组织形式并最终推进组织目标的手段。管理方式的进步往往导致竞争力的转移,给那些领先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竞争优势。与其他类型的创新相比,管理创新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管理创新彻底改变了组织运营的方式,或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组织模式,从而能够高效地实现经营目标。

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企业战略、组织模式、文化氛围等因素。我国当前处在实现信息化、发展高新技术、参与全球竞争的转型时期,同时又是处在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流程再造、组织模式重构的管理变革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互动模式来推动企业目标的有效实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调,形成了生产关系逐渐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1. 中小企业具有广阔的信息化市场,信息化建设是中小企业各项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信息时代,信息化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率不到10%。资金投入少等诸多原因制约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基础薄弱,反过来又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怪圈。信息化建设投资超生产设备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65%,而企业网络技术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倍以上。中小企业具有广阔的信息化市场。正确实施信息化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实效。管理信息化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也给中小企业如何实施现代管理制度带来挑战。应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政企联动快速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个性化服务、差异化实施的特点。中小企业应科学地看待信息化的作用,循序渐进地按照合理的信息化成长路线图,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基础应用工程,这一阶段主要是实现基本的信息化管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产品推广平台,实现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为企业全面信息化打下基础。包括内部网络建设、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企业电子邮箱的应用、即时通信系统的应用、CAD系统的应用、企业的现金流管理等。快速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实施较为全面的信息化建设,即信息深化应用工程。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系统、ERP系统、条码技术应用、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最终实施信息化战略支撑工程,将企业信息化应用延伸到车间与供应链,实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闭环和全面集成,将信息化应用软件中的核心数据抽取出来,进行绩效分析,帮助企业领导建立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支撑工程,企业可以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反馈,可以有效实现对企业内部的集成管控,实现企业科学决策。

3. 采用便捷高效的“云计算”模式开拓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云计算”能够有效地克服中小企业在开展信息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企业规模小与IT投资大、信息化技术性强与中小企业IT人才缺乏等诸多矛盾,是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为有效的手段。“云计算”能使中小企业拥有一个高端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以“云计算”方式获取信息化服务,不需要部署,不需要安装,不需要维护升级,通过一个账号就可以使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对于加速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云计算”可以提供全面的业务功能。通过“云计算”软件服务商可以将服务器和存储器等资源聚合在一起,提供给中小企业使用。中小企业无需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无需专业运维人员,节省了大量硬件投入和软件支出。“云计算”可以提供涵盖企业所需要的从电子商务到在线办公,再到信息化管理的各种需要,包括营销、服务、采购、生产制造和物流供应链,以及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财务管理,在业务动态适应和新技术方面,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实现企业目标。“云计算”技术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云计算”运用的是共有云,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已经从企业辅助功能服务切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决策,涉及企业的日常经营与业务决策信息,特别需要制定严格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四、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实现从中小企业行政文化向企业文化转型

放眼全球,但凡知名度高,发展势头良好,可持续性强的企业,无一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中小企业文化,实现从行政文化向企业文化转型,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建设符合本企业特点的组织文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视为简单的劳资关系,缺乏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企业文化难以实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家属成员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使外来成员很难获得发展机会。企业运作注重眼前利益与短期效益,随之建立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也往往缺乏长远眼光,企业文化的构建仅局限于如何让员工更忠心于企业的狭隘层面,而忽视了企业的愿景、经营理念这种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导向作用。创建优秀企业文化,将企业家价值观念制度化,使企业家主导的价值观逐渐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从而持续统一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最终使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时刻保持一致。中小企业应从领导机制、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构建企业文化制度体系,把创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确立属于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完善。通过管理变革,新价值观群体意识逐步形成,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2.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企业文化的发展需求。持续成长型企业文化以人为核心,依据企业的不同发展的阶段,指定相应的企业文化。成长型企业以成长为中心构筑企业文化;成熟期企业以企业的再发展为中心构筑企业文化;衰退期企业以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中心构筑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可选择的文化:一是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以道家理论中“道法自然、阴阳和谐”的精髓理念为基础,一切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老板与员工和平相处,定期交流,鼓励创新,以达成上下一气,和平一致的文化氛围。二是诚信友爱型企业文化。以墨家理论中的“兼爱、非攻、尚贤”为理论基础,所有的员工在行动中不分等级,领导与员工和谐相处,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推崇重用德才之士。三是制度型企业文化。以儒家的传统理论“君臣有别,社会有序”为基础,结合现代的企业制度,制定企业相应具体的企业管理制度。

五、推进中小企业的管理战略创新

战略谋划是企业灵魂。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最重要的是盯住市场进行转型与升级,战略创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用与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和经营目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区域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品牌是一条可行的战略发展模式,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战略。如小而精、精而专的战略:集中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精细化的经营;拾遗补缺战略:根据中小企业的机动灵活的特点,寻找各个市场空隙,一举进入市场,则会“进可以占领市场,退可以迅速撤离寻找新的市场;特色经营战略:通过企业“地头蛇”优点以特色的产品与服务来吸引顾客,占领市场;联合竞争战略:使同地域企业集群,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取长补短、同进同退;依附战略:像“寄生虫”一样依附大企业,给大企业提供专业精细化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技术战略:在尖端技术行业领域,企业可及时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对新技术可以再创新。

制订弹性管理创新目标,最终形成具有当代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中小企业在规模上来讲,不能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人、财、物、技术、信息、产、供、销等企业管理要素和渠道到企业决策、计划、组织、实施、运营、反馈、修订等管理环节的方方面面,同样需要科学的管理组织和运作。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管理模式应重点从企业家(主)的管理转向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从单一企业的管理转向集团管理,尤其是母子公司的管理模式。中小企业应通过精简而快速响应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创新,建立整体性流程组织、质量控制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主动型客户导向机制等,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性,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环境并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芮明杰.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10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1日

当今社会,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企业自身业务的增长,中小企业在管理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如融资困难、技术落后、发展停滞等。在高速发展的后工业化社会时代,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所有企业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必须寻找对策,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一、当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才缺失。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其企业的落脚点都是“人”,而管理的核心也是“人”。管理人员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的落实与成效,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多数企业的经营者仍采用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用人观念,导致企业中出现无能的人独揽大权,真正有才之士在企业中却难以施展拳脚,也难以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不能使企业人员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中优秀员工辞职、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在当今经济趋势的引导下,人才资源无疑是中小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强力支柱。

(二)管理思维落后。管理思维,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用以指导其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和一系列思想。包括改革创新思维、智力开发思维、竞争思维、战略思维、人才思维、决策思维、时间思维、效益思维、市场思维等。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思维影响着他们的认知,主导着他们的行为。一般而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也就导致中小企业的所有权结构高度集中,在经营模式上所有权与经营权难以划清界限。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没有专门的管理系统与机构,随意性较大,个人独裁较严重,容易造成决策失误。现有的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的素质、能力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落后的管理思维限制了自身的进步,难以接受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创新无法落到实处,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管理机制缺失。企业管理机制是指企业管理活动内在的管理要素有机组合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企业管理机构和制度的有效结合。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须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以及工作或流程等制度。目前,不少企业管理制度落后,如企业组织机构设计不科学、,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不明确、工作流程不严密等,这都导致企业管理运行不畅、人才流失、发展停滞。多数中小企业需要建立一种更规范、更高效的管理制度来统一协调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率。

(四)客户关系管理体制不健全。改革开放至今,各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然而,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却并非会持续增加,这也就导致国内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随着可选择性的增加,顾客主观优势愈加明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谁能掌握最佳的客户源,谁就在同行竞争中占据了先机。目前,能够真正落实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中小企业数量并不多,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空喊口号的阶段,在计划上有目标、有动力,在实践上却没措施、没行动,综其原因是企业还停留在过去的经济体制中,没有真正地将客户关系管理重视起来。因此,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体制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管理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中小企业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管理问题及漏洞,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综其原因就是在于中小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缺乏创新理念,陈旧、僵化的管理观念阻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想要适应新形势,新市场竞争体系的要求,获得快速、有效、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进行中小企业管理体系改革。

(二)管理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挑战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较,创新型的管理模式更能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需求,更能切合新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只有进行管理创新,构建稳固的管理机构,才能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展现强大的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管理人员创新。在企业经营中,人本观念一度备受推崇,企业以人为本,才能最大化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财富。这里的“人”既包括管理客体也包括管理主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可以为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价值。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流勇进,许多时候更多的是要看企业管理者是否具有创新的思维模式,管理者是否具有常人没有的思维方式,是否具有超乎想象的思维火花。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人员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人员创新,体现在招聘与选拔中。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所要求的不仅是既有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潜力。一般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理念和思维:一是管理者要具有前瞻性,视线要始终瞄准行业前沿与发展趋势;二是管理者要具有前进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理念与思维也要不断地进步;三是管理者要具有创新性,不仅自身创新,还要善于吸纳他人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

管理人员创新,体现在企业对人员的管理中。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高度,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员的支撑度。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人员管理制度,从人才储备、人才培养到人才安置进行细致规划,为企业留下真正有能力、享有资源并创造资源的人。

(二)管理思维创新。企业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但却不能随波逐流。管理思维决定管理成效,管理成效决定企业业绩。传统管理的思维模式更加适用于供不应求,以生产为中心的时代,然而在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跳出传统管理落后僵化的思维模式。

一是企业自身创新。企业根据自身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分析,寻找自身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情况为企业量身打造一套企业管理规划。企业拟定一份长期战略规划,并根据规划期望逆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二是企业引进创新。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自身研发创新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难以真正实施,因此,引进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就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企业管理部门应时刻关注市场最新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并随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在管理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管理机制创新。

1、管理机构创新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前提。据调查,很多中小企业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功能不明显,管理服务体制不够畅通,很难做到企业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管理模式所造成的历史遗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以亲属和旧部为核心,非专业化管理,经验管理,家庭式管理,这些不规范的管理,都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甚至公司发展停滞。因此,当代的中小企业应当把管理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健全管理机构,摒除用人唯亲的传统理念,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或团队,将企业产权和企业家产权分开,最大限度地避免家庭式的管理。

2、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管理创新的有力保障。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制度普遍表现为随意性,缺乏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当今市场处于转型阶段,已逐渐由生产中心论转向消费者中心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挑战,能否把握市场方向,调整自身节奏至关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制定全面的制度化的、规范化的、程序化的管理制度,并加大管理力度,全力推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3、激励制度创新是实现管理创新的不竭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有前进方向、有工作奔头、有追求目标的工作团队。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大激励的力度,不断更新激励的方式与内容(提供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提供深造和学习的机会等,对于掌握重要技术的员工,可以考虑提供股份奖励)。

(四)客户关系管理创新。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的条件下,客户关系管理正在以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变,在社会导向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必须在客户、企业和社会长远利益之间做出平衡的选择,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所以,如何选择和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将会是企业要关注的重要环节。

首先,中小企业要更新客户管理管理理念,建立专门的客户关系管理机构来保证客户的开发与维护,设立专岗专人,并对员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培训,挖掘员工的积极性和专业服务精神。并且利用CRM建立全新的客户管理系统,建立企业与客户的联系,并通过接触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偏爱和购买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借用客户管理系统平台,可以改善客户购物流程,增进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消费体验。通过对客户信息的管理与挖掘,不仅有助于产品的销售,还有利于为企业培养忠诚客户。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并不是过去的管理模式,而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与传统管理模式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从管理人才、管理思维、管理机制和客户管理关系等方面出发,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中小企业要想在全新的市场经济下立足发展,就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认真思考自身的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调整短期利润目标,实施结合实际的创新发展策略,使企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曾小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青年与社会,2014.4.

[2]李哲.知识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研究.现代商业,2014.2.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11

(一) 缺乏创新理念与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诸多弊病,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存在严重的小富即安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其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方面还缺乏创新理念与思想,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中小企业管理者没有给予财务管理及其制度创新充分的重视,而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生产和销售等方面。不注重学习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经验,因此其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难以从根本上推动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全面的创新。

(二)缺乏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

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人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全面推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当前,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人才。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在综合素质方面显得相对落后,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不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其知识理念相对陈旧,尤其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方面更是缺乏基本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很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较大的问题,更不愿意花费较大的成本从外部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型人才,外部的先进理念与方法难以顺利流入到中小企业中,使其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方面面临人才匮乏的严重问题。

(三) 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中小企业制定和实施任何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制度具有强有力的保障性作用,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方面,中小企业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难以全面服务于其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因此创新的步伐缓慢,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在内部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其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简单的核算层面,因此在创新方面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的制度措施来保障中小企业顺利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步伐。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模式改进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理念与思想

中小企业要想全面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必须要首先创新理念与思想,使其在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与理念,对比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并逐步摒弃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向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推进。同时,要促使企业管理者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完善财务预算与决算,不断进行自主学习,规范财务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逐步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全面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二)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

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其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其掌握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方法,并提升其财务管理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随时接受到最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及方法,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对其进行实践和改进,为中小企业推动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通过完善激励机制、薪酬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财务管理创新人才,为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三)完善制度层面的保障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12

    管理创新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创新理论由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其“社会创新理论”里第一次把创新理论引入管理领域,认为创新就是赋予企业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企业通过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国外管理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Ray Stata将管理创新与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相区别,指出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企业管理中没有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他认为管理创新是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所在,与欧美国家依赖技术创新不同,日本是第一个靠管理创新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提升了产业实力的国家。

    国内关于管理创新概念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资源整合论。芮明杰把管理创新定义为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二是管理方法论。常修泽等人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一种更有效的而尚未被企业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 “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把降低交易费用视为管理创新的目标;三是创新综合论。赵登华则把管理创新定义为除技术创新以外的各种创新,如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战略创新。根据这一概念,管理创新包括五种情况:即“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其有效运转”;“提出一个全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其中,新经营思路和新管理模式要求对所有企业而言都是新的,而且所有的这些创新必须是可行的,并有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我国中小企业在长期传统、固化的管理思想下形成了企业重制度轻文化、重物轻人、重有形轻无形等落后的管理理念。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由于受自身素质所限,其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品牌意识、资本经营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差。一些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初期凭借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和摸索的市场经验取得了成功,但是仅凭经验管理也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决策缺乏理性。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决策时更多的是凭借个人能力和经验来判断、决策,很少做周密、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这种缺乏理性的决策经常会导致中小企业盲目跟风,低水平模仿,没有充分考虑行业壁垒、市场环境和技术能力等因素,人为地造成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企业成功的奥秘在于善于战略创新且战略意图清晰。而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忽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思考与制定。由于缺乏中长期战略目标,导致企业经营活动没有明确方向;发展战略不清晰,使得企业领导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在设备更新、产品研发和职工培训等方面缺乏投入,进而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技术基础薄弱,缺乏创新人才。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甚至有些企业还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些企业满足于引进设备、仿制产品所带来的短期效益,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同时,由于中小企业难以像大企业一样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结果必然是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加之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家族企业,外来人才发展空间有限,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常常是“合则留,不合则走”,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三、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1. 创新管理理念。“思路决定出路”,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引领企业成长的导航灯。中小企业若想在复杂多变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并且成长为一流企业,就必须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不断汲取成功者的经验,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经营思想,与时俱进地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经济学家历以宁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受到冲击的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人才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已不再是土地、资本等物质资源的占有,而是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人才已成为21世纪决定企业价值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因此,企业应通过管理创新,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营造一个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尊重人才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有利之势;其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发展趋势逐渐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要牢固树立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不断、充分地了解顾客需求,并通过提供一流产品、一流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要紧紧围绕顾客的需求加快产品研发和服务的创新,不断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更加完善贴心的服务。第三,要树立现代竞争理念。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企业要由竞争转向竞合,与同类企业既要竞争又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第四,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不能以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企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创新组织结构。企业组织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保证。管理学家孔茨认为,正式组织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主要表现在指挥链、职权与责任的关系以及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必须与时俱进,改变过去那种产权模糊、管理薄弱、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缺乏协调相互脱节的局面。中小企业要不断完善并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股东大会(权力机构)、董事会(决策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和总经理(执行机构)之间相互独立、权责利明确,在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其行为受到约束,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在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共享,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已不受管理制度的制约,纵横交错的信息渠道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其优势在于不但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协调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客户的能力。因此,这种网络化、扁平化和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正是未来企业组织创新的新趋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