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论文

时间:2022-04-26 04:32:28 关键词: 商业 商业论文

摘要:在现代商业广告中运用传统绘画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广告自身的吸引力和内在韵味,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方式。通过研究传统绘画艺术外在的要素以及内在的精神,融合到商业广告中去,对于广告设计的外在质感和内在感悟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广告产生不错的视觉效果,达到广告的目的。

商业论文

商业论文:商业房产投资风险防范研究论文

一、商业房地产概述

(一)商业房地产概念

房地产按其用途可划分为住宅房地产、工业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等,顾名思义,商业房地产主要用于商业经营,包括各种零售、批发、休闲、餐饮、娱乐等经营用途。商业地产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批发市场、购物中心、专业市场、品牌店、酒店旅馆、娱乐性商业地产和住宅的底层商铺等。工业园区一般不划为商业房地产。

(二)商业房地产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商业房地产是伴随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998年以前由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商业房地产发展较为缓慢,较为有代表性的商业房地产建设项目有广州天河城、北京新世纪中心、东方广场。在199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业房地产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突出表现在商业房地产竣工面积的持续的快速增长。

但在商业房地产迅速发展的同时,其投资风险不断显现并成为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威胁。我国商业房地产的经营管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开发模式以“分割出售、售后包租”为主,建设完成就将分割后的铺面产权全部出售或部分出售,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商业房地产的销售面积仅占到竣工面积的5—6%,待销售房产大量空置,造成了商业房地产空置率的居高不下,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无法实现甚至成本也难以弥补,形成巨大的投资风险。

二、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类别

(一)政治风险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由于国家政策的为预期的变化给商业房地产的开发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房地产业作为一国最主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联系紧密,国家会通过与房地产有关的政策的调整以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这些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例如,在产业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这势必会改变房地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大量的资金会投向国家政策扶持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房地产的发展。

2.城市规划风险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尚不完善以及某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打造形象工程等原因,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出现商业房地产规划布局不合理、局部过热的现象。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商业街存量已超过3条,地、县级城市的部分新建商业街显性空置率达到15%,隐性空置率超过2%。另一方面,商业房地产的建设和运营周期长,在这期间的城市规划的变动会导致项目的彻底破产,大部分的建设成本收不回来,很多项目只能前功尽弃。

(二)经济风险

1.市场供求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市场供求风险是由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房地产的供给过多,供过于求导致房地产的大量空置。其主要原因是随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利益的驱动使得社会上大量的资金投向房地产业,商业房地产的建设规模迅速增加,并且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已建成的商业房地产项目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已建成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在区位、规模、结构等方面与商家的需求不一致,不能满足商家的经营的要求,造成这一风险的原因在于开发商没有实现进行完善的商业规划,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项目的开发,而是非理性的先开发后招商,这必然会造成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严重的市场供求风险直接导致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损失。

2.融资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融资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即由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以及受传统的投资观念的影响,房地产企业运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受到限制,只能大量的向银行贷款。据统计,在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在7%-8%左右,对于商业房地产项目,其项目资金的回收期比住宅房地产要长,因此受利率变化的影响更大。利率作为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21年至28年国家对五年以上贷款利率调整过18次之多(如图一),仅27年就上调利率6次,上调总幅度在1%以上,这对于贷款数量巨大的产企业来说,会大大增加其融资成本。

(三)开发商自身经营能力风险

商业房地产业跨越房地产业和商业经营两个领域,不仅在后期的经营管理中要进行有效的商业经营管理,在前期的建设开发阶段也要做好充分的商业规划并进行有效的招商活动。而我国大多数商业房地产企业都是以经营住宅房地产为其主要业务,缺乏商业运营管理的人才及经验,套用住宅房地产的开发模式,没有进行有效的商业规划及招商活动,待项目建成后直接出售产权或者进行招租。产权的出售固然可以迅速的回笼资金,但现金流就此中断,不符合商业房地产建设的初衷及实现企业受益的最大化;由于商业运营的经验不足,商业房地产的出租中管理混乱,容易激发与商户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

三、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一)按照国家政策及城市总体规划,规避政治风险

房地产企业应当时刻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变化,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并且要依据政策规定合理的调整经营业务的内容、经营方式、区位选择。例如利用在城市高新区建设商业房地产税收优惠的政策调整企业建设项目的区位,以获得税收优惠。

如上所述,城市规划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巨大,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新项目开工前既要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依据城市发展规划确定商业地产项目的选址、定位、规模、档次,又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对项目所处地域的人流、竞争状况、周边商业环境、交通状况等进行综合的调查研究,如果调研结果显示此次城市规划并不合理,企业开

发商业房地产项目无利可图,就不要盲目的遵循城市的规划,应转向其他城市或地区以合理的规避城市规划风险。 (二)加强市场供求风险及融资风险的控制

1.根据市场需求量,规避市场供求风险

针对产生商业房地产市场供求风险的两个原因,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市场的需求量,合理安排建设规模以及种类,因为商业房地产的建设和运营时间长,所以以上的安排要在充分调查和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具有前瞻性。例如,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未来几年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会大量建设,必然形成对商业房地产的冲击,因此就要适当的减少商业房地产的建设,以规避供过于求的风险。另一方面,一个商业房地产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后期的商业管理运营的效果,而后期的商业管理运营的效果如何又取决于项目开发前是否有一个完善的商业策划。只有对项目选址、业态定位、项目设计进行精心的商业策划,根据商户的业态、区位的需求进行建设,后期的管理运营才能顺畅的进行,商户才能实现其预期的经济利益,既避免与商户之间发生矛盾,又从房产的升值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2.开拓融资渠道,防范融资风险

要防范融资风险中利率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成本的增加,一方面可以通过固定利率贷款锁定项目成本,但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力开拓融资渠道,提高自有资金比例,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争取上市融资或者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也可以引进外资,扩大外资在企业总资本中的比例,通过以上措施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既能有效的防范贷款利率风险,又能通过上市或引进外资等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学习国外房地产企业的先进经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公务员之家

(三)加强商业房地产的管理运营,防范开发商自身经营能力风险

商业房地产的开发与其他类别房地产的最大不同在于项目完工后的管理运营阶段,因为项目成本的弥补、利润的获得都是在这一阶段实现,所以管理运营阶段就成为商业房地产开发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对国内众多商业房地产项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开发项目的失败源于商业管理运营的缺失或不成熟。商业地产开发中,要防范开发商自身经营能力风险可考虑如下策略。

1.树立房地产商业管理运营的观念

商业房地产建筑工程的完工是进行商业运营管理的基础而不是整个项目的结束,商业房地产的增值靠的是后期商业管理运营而不是仅仅的产权出售获利,因此,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应当改变套用住宅房地产的经营模式,树立房地产商业管理运营的观念,在项目完工后通过有效地商业管理运营存进房地产项目的不断升值。

2.增加人才储备,完善管理运营

商业房地产的管理运营涉及房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两个领域,因此需要具备这两个领域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人才进行项目的合理商业规划和招商活动。房地产企业可以与高校联合,按照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设计培养计划,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统一经营主题,建立商业品牌

一个商业房地产项目中会有各种不同的业态,现代商业房地产管理运营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业态统一为一种经营主题,最终建立一个被消费者认同的商业品牌。根据各地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和项目经营规模,通过对项目中商户进行统一招商和物业管理,实现项目经营的精准定位,发挥整合优势,以避免商铺之间的定位参差不齐、难以统一形象的弊端。在经营主题统一的情况下,通过引进主力店和品牌店,在主力店和品牌店的影响和带动效应下,逐步树立项目的商业品牌。

商业论文:商业银行改革国民经济论文

一、商业银行改革是国民经济需求发展的必然要求

资金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角色,缺乏资金将会导致经济发展的迟缓。资金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用尽量少的资金办效益最大的事,是资金配置的内在要求,也是节约资源,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传统的专业银行资金配置有效率低、产品功能单一、缺乏生存危机与发展动力,银行在客户需求的不断满足中难以持续提升收益,这对于银行微观与宏观经济都是不利的,因而商业银行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经过商业化改革,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的信用主要形式为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其发展都不够充分,商业银行作为资金配置的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奉行效率优先的原则,追求资金的最优化配置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可以使客户的价值最大化,而这也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的基本理念。国民经济需求和商业银行的改革密切相关,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本质上是一种高风险的经营模式,不仅涉及到银行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客户的收益风险。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约束是非对称的,资产对客户的约束是软约束,受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价格风险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决定着国家金融风险的程度,对安全性影响明显。而对客户的负债是硬约束,必须偿还。要规避金融风险,必须基于稳定的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体系能够抵御各种风险损失,并且保证充足的盈利,极力消除金融风险。传统的专业银行的经营往往不求盈利、不计成本,无法承担防范国家金融风险的责任,因而从化解金融风险出发,国民经济需求和商业银行的改革相关联,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的改革是银行理性的选择。

二、国民经济需求与商业银行改革的研究

1.商业银行的改革刺激国民经济需求的增长。

资金在市场经济中是作为经济活动的纽带,用户(企业和居民)对金融的需求不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存取上面,在获取收益时以更小的资金使用量为追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种金融的需求不断涌现。传统的国有银行一线业务员配置偏低,产品创新的能力较弱,以行政区域为基础设立分支结构、管理机构过滥、过多,大部分营业以客户的结算和存取为基础,产品缺乏开发的深度和经营的广度,与国民经济的需求有一定的脱节。除储蓄之外的金融资产形式过少,金融体系的发展不够健全,国民金融需求过于压抑,无法使金融发展多元化,增加了发展的风险,这种银行模式不利于国民经济需求的增长。而商业银行的改革可以促进集约化经营和扁平化管理,推进扁平化管理增加直接从业人员的比例,消除功能单一、低效的储蓄所等结构,转而发展全功能的营业结构,在最广大的程度上实现银行的功能。目前我国的金融压抑不利于国民经济需求的增长,而银行商业改革为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等提供了关键的保障,在银行的微观经营上,可以增强其竞争能力,在宏观上,集约化和扁平化管理将促进银行功能的扩展,用户可以选择的范围较广,有利于内需的扩大,实现金融对经济的良性协助,化解当前储蓄额过高的风险,储蓄逐步向消费和投资转化,有利于直接融资比例和内需的扩大。因而,从微观和宏观上而言,商业银行的改革刺激国民经济需求的增长。

2.满足国民及中小企业日益增强的金融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资金作为稀缺资源,是银行业务的基础,因而要推进国民经济的增长,需要以有效合理的方式,将资金配置到最急需的部门,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资金的配置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资金的分配上,过分关注大公司、上市企业和大项目上,但对国民及中小企业的关注度低,但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所创造的GDP占全国的5%以上,但其获得银行的资金配置的比例却过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欠缺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的成长受到制约,只能向非法金融机构等进行借贷,提升了成本,并且风险增加,不利于中小企的发展。因而商业银行的改革要更多的面向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理性的服务和指导,而这种纠正也是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其理由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当前大型企业和上市企业迫于业绩压力,利润虚高,而中小企业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其发展的质量并不低,有的甚至前景非常广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可以为其提供资金保障,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发展的效率;其二,虽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免债空间大,反而降低了其资金利用的效率,中小企业迫于生存的压力,资金配置的有效率会更高;其三,随着信用制度的建立,在评估企业的偿还能力时,并不完全依赖于企业的规模,而中小企业管理的灵活性和其制度建设的规范化,风险控制并不弱于大型企业,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加大对其支持力度也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四,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银行要降低经营的风险,就不能经营过于单一,在资金配置上要更多的向中小企业倾斜,实现资金配置的均衡,降低其非对称性,银行与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实现共赢;其五,我国的储蓄额过高,风险大,资金过剩、流动性差也会降低其利用率,不利于财务状况的改善,因而商业银行的改革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资金利用率,提升其发展的质量。

3.提升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需求。

传统的银行过于保守,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过弱,更多的是依靠政策性的保障生存,但随着我国的经济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要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使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着手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革。中外银行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竞争,会促使中国金融业的借贷压力增加,必然要提高资金的配置率来应对竞争,对于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而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其经营能力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加强,必然能够促进国民经济需求的增长。在市场中只有利益,没有永远的对手,商业银行在与国外的银行进行竞争的同时,也会借鉴与合作,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也是国民经济需求增长的内在要求。

三、结语

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面临的挑战也更大更复杂,因而要刺激国民经济需求的发展,研究其与商业银行的必然联系十分必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建议。

商业论文:商业贿赂论文-论商业贿赂

[摘要]商业贿赂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商业贿赂出现以来,各国都采取措施加以禁止,世界各地的相关立法就足以鉴证各国当权政府对商业贿赂的重视。笔者在此,仅以个人观点,试着从商业贿赂的概念,特征及其构成要件入手,剖析商业贿赂的形成原因及其本质,阐述商业贿赂对经济秩序的破坏和带来的不良影响,并结合国情,从我国有关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立法情况,试着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目的,就现行相关立法,浅析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概念特征要件原因危害形式立法

早在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以后,一些人为了达到政治、经济目的或谋取其他利益,就开始向国家官吏贿赂。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西周时期就有贪污贿赂的记载,《尚书·吕刑》中所谓“五过之疵”中的“惟货”,即指官吏接受贿赂。《汉书·刑法志》中也有“吏坐受赇枉法”的记载,《说文》解:“赇,以财物枉法相谢也。”可以说,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二十四史从另一个视野看实际是一部贪污贿赂史。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现象。在当今世界各国,商业贿赂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贿赂形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揭露出来的政治丑闻都与商业贿赂有关,如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向日本前首相田中支付160万美元,导致日本对田中提起刑事指控,而且牵连了三名国会议员,震动了日、美朝野内外,在拉美与东南亚经济发展中国家,商业贿赂现象也比较严重。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竞争日渐激烈。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拜金主义和“官本位”,“权本位”等腐朽文化思想的影响和管理法规的滞后等原因,曾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较长一段时间内几乎绝迹的商业贿赂行为又重新出现和泛滥,成为严重破坏竞争秩序,腐蚀干部队伍,侵蚀党的肌体,为广大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社会公害,运用法律手段有效制裁商业贿赂行为,维护党的形象,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回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该规定分为两款,可以划分出三层含义:第一款前段,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是对一般商业贿赂的禁止性规定;第一款后段,即“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是对商业贿赂的典型形态——回扣作出的专门规定;第二款表面上是直接规范折扣和佣金的,但其目的显然是对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法律界限的划分。

由此可知,商业贿赂就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业贿赂的相关法律特征

1.商业贿赂行为是行为人主观上出自故意,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客观上通过秘密的方式向个人或单位支付财物的行为,其所支付的金额款项通常以伪造财务会计帐册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具有隐蔽性。

2.商业贿赂行为具有违法性。该行为是在帐外暗中进行,帐外即不入正规的财务报表,暗中即在合同,发票中不明确表示,最后进入个人腰包或者单位小金库。它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财务、会计、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商业贿赂行为大都发生竞争激烈的行业,如大宗买卖房地产等,借此对交易行为施加不正当影响,使自己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击败竞争对手,促成交易。

二、商业贿赂行为的构成要件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1款前段实质上已经把商业贿赂的内涵描述出来,只是没有以下定义的方式进行规定。《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2条第2款也以定义性规范的形式对商业贿赂进行了解释。从上面规定来看,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商业贿赂的主体方面

行贿人和受贿人是商业贿赂的主体。《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1款前段对于行贿人作出了规定,即“经营者”,但对于受贿人来作规定,作为行贿人的经营者,当然是指交易对方实施交易行为的人,而且,经营者的职工或人执行职务时实施的行贿行为就是经营者的行为。

1.经营者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1款前段“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规定,商业贿赂的行为主体是经营者。而该法第2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据此,一般的说只有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进行贿赂时,才构成商业贿赂行为,而经营者包括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2.经营者的职工执行职务行为的法律性质《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3条规定:“经营者的职工采用商业贿赂手段为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该条规定表明,经营者的职工执行职务的行为,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经营者的行为,应由经营者承担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43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就体现了这种通理,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人在代表法或其他组织从事经济活动时进行贿赂的。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其他职工在执行职务时进行商业贿赂的也应由单位承担责任。

(二)商业贿赂的主观方面

商业贿赂行为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行贿、受贿和介绍贿赂的经营者或其他主体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受贿者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而为他人提供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行贿者则是为了争取本不应当或不可能,或不一定得到的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而给付财物等等。行为者的主观目的都是为了非法利益而故意所为,行贿、受周而复始都是出于自愿而进行的行为。

(三)商业贿赂的客体方面

商业贿赂行为的客体是进行正常竞争的交易活动。商业贿赂行为所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即是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交易。商业贿赂的目的是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则,扰乱市场交易自愿、平等、有偿的基本原则,以此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经营者进行商业贿赂一般是为了争取交易机会推销其在竞争中不一定能占优势地位的商品;有时经营者进行商业贿赂是为了抢购到在竞争中本不能买到的紧俏商品或原材料。或者进行商业贿赂的经营者为了获得交易上的便利和优惠条件。

(四)商业贿赂的客观方面

受贿人只要收受贿赂,受贿就成立,已经构成主观故意。行贿交付或提供贿赂的时间,不论是受贿人为行为人谋取交易机会和条件在前或在后,不影响行贿的成立。另外,只要向交易相对人行贿,不论行贿的目的是否达到都是行贿行为。

三、商业贿赂长期存在的原因

商业贿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以空前的速度迅猛繁荣;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在它生产的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自发地产生社会的丑恶现象,这就历史的辩证法,而商业贿赂正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显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负面,消极影响,是历史的怪胎。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商业贿赂在其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即已出现。这种现象被当时的经营者认为是当然的一种经营手段;政府对商业贿赂行为也并未加以制止。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限度的所谓“折扣让利”以纷繁复杂的形式大量存在的,以致于形成了当时的商业习惯,被称为当时“标准商业的传统做法”。

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和原材料的供应等方面全部由国家计划部门来安排。流通领域里,国营商业与供销部门均需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进销差率,进行一直从货源供应到批发,零售的一系列流转活动。由企业的产、供、销各环节均受国家计划调节,企业本无经营自主权,再加上国家对企业与市场又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没有商业贿赂的必要性。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产权不清晰,各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形不成公平竞争的势态在事实上不存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商业贿赂既然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经济领域中并不存在现实意义上的商业贿赂。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以史无前例的增加速度得到发展。仍而,商品经济发展的副效应,消极因素,在我国同样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出现了。商业贿赂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近年来在竞争的经济生活中也以名目繁多的形式纷纷出笼。商业贿赂在我国出现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渐得到确立。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初步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格局,由于每个经济主体有着自己的独立经济利益,在竞争中不良经营者就会运用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同时实施商业贿赂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

(二)我国市场体系还处在发育不成熟阶段。新旧体制转轨的时期,由于管理经验不足,行政干预经济的现象依然存在,原料和辅助材料短缺的条件下,以各种手段获得行政的支持、获得项目、获得特许、获得物资成为必要和可能。商业贿赂是商品经济发展中市场不成熟,物资不够丰富等条件下滋生的一种丑恶社会现象。

(三)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量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没有较固定的供销渠道,在原料供不应求的条件下,他们为获得物资供应就有可能行使商业贿赂行为;他们没有稳定的销售对象,为推销商品,他们会买通采购人员,争取交易机会。另外,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帐目管理制度不严,也为商业贿赂开了方便之门。

四、商业贿赂行为的危害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营者以贿赂为手段购销商品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且变换各种手法,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回扣。回扣,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由一方从所得价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现金或额外的酬金,秘密支付给对方交易人,以酬谢其提供交易机会及交易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回扣现象除了现金给付之外,还有以其他方式的酬谢,有明礼暗贿赂,还有以购代贿的,甚至还有以输钱代贿的……。总之行贿是为争取交易条件与机会向受贿者提供个人现金收入或其他报酬。回扣现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相当普遍,而且名目繁多。

《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商业贿赂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禁止,是因为商业贿赂对社会有以下严重的危害:

(一)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无法发挥正常作用,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它的存在和发展,干扰了经营者间的公平竞争,使诚实信用经营的企业论为受害者,以致在现实竞争中出现了名牌优质商品敌不过假冒伪劣商品的奇怪现象,影响了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大量的商业贿赂行为使国家的税利大量流失。使国家和集体蒙受巨大的损失,形成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据有关部门预算,仅在全国药品行业,由于商业贿赂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入的16。

(三)商业贿赂行为为假冒伪劣产品大开方便之门,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诸多有关假冒伪劣产品案例表明,它们之所以能在全国通行无阻,其主要法宝就是在其经营中大兴商业贿赂之风。

(四)破坏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合理的竞争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状况,使生产者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以及在什么时候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并且通过竞争,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防止资源和劳动的浪费。但是商业贿赂的出现,使交易的天平不公平地向行贿者一边倾斜。资源及劳动不合理的流向了行贿者一边。这势必阻碍市场机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技术,生产的进步。商业贿赂为不法生产经营者大肆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销售渠道,大开方便之门。现实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得以泛滥,屡禁不止,不能不说,商业贿赂的诱惑是其中一大原因。

(五)商业贿赂行为已经成为孳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温床。由 于商业贿赂行为的存在,企业经理、采购人员、供销人员以及政府官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贿赂、损公肥私、中饱私囊,败坏商业风气,腐蚀了干部队伍,影响了安定团结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经济领域中犯罪现象的一个突出问题。

五、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一些商业行为

(一)回扣

回扣是商业贿赂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回扣就是指在商品购销中,卖方明确标价应支付价款外,暗中向买方退还钱才及其报偿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行为。回扣是一方人交易为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在暗中从帐外向交易相对人及其有影响有决定的经办人员支付钱财及其报偿的行为,是一种很典型的商业贿赂行为。从表面来看是经营者在帐外暗中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一部分商品价款,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让利或降价的作用,甚至还可能的抬高价格。经营者用以行贿的“诱饵”,即成为回扣的那部分商品价款,本非行贿人自己的正当利益,而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往往就是买方单位自己的财产。在双方恶意串通之下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这部分财产经过还回之后进入了买方单位的小金库或者个人腰包。单位和个人收受回扣,无疑是逃避财务制度的约束,侵吞国有或集体资产,“化大公为小公”或“化公为私”。这与折扣有本质区别,已经超出了价格竞争的范畴。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经营者以回扣为手段推销商品,已经不是购销双方面军“私事”,也不单纯是违反财经纪律,损害国家和集体财产的问题了,它直接妨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在回扣的诱惑之下,正常的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机能发生扭曲,使其他竞争者失去交易机会。这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要制止回扣的原因。

《关于禁止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5条明确指出了回扣的表现形式,即“现金、实物或者其他方式”。这说明,回扣的表现形式不限于现金,而是复杂多样的,既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只要最终可以量化为现金(用现金估价)就可以了。

回扣表现形式的复杂性是其“帐外暗中”的特征所决定的。从实际情况看,对给予回扣的经营者而言。以实物或者其他方式支付回扣,处理帐目的手段更多,更“方便灵活”;对收受回的单位或个人而言,也常常认为收取现金违法,感到不安,要求以实物或其他方式收受回扣。因此,回扣的表现形式远远不只是货币形态,若仅限于现金,就可以使当事人轻而易举地以寮物或其他方式来规避有关规定,而有关给予或收受回扣的规定也就形同虚设了。因而,认定回扣时,决不能为其形式所迷惑。

(二)折扣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6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予对方折扣,经营专利号给予对方折扣的,必须如实入帐;经营者或其他单位接受折扣的必须如实入帐。”这一规定划了了商业贿赂与折扣的界限,在商业贿赂中排除了折扣,又对给予和接受折扣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对折扣的法定涵义认识不清,把非法的商业贿赂当成折扣;有人对折扣,回扣不分,把合法的折扣当成回扣;也有的故意混淆折扣的界限,以折扣为名,行回扣之实。因此,界定折扣的法定涵义是极为必要的,以便于更好地区分折扣与回扣。折扣的法定涵义弄明白了,回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折扣的意图就在于此。

有关折扣的认定在《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6条第2款对折扣的概念作了如下表述:“本规定所称折扣,即商品购销中的让利,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以明示并如实入帐的方式给予对方的价格优惠,包括支付价款时对价款总额按一定比例即给予一定比例的优惠。”折扣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卖方在所成交的价款上给买方的一定比例的减让,而退还给给对方的一种交易上的优惠,所以折扣也称让利,即价格让利。

折扣与回扣虽然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却有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两点:

1.“帐外暗中”与“明示和如实入帐”是回扣与折扣的本质区别。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明示并如实入帐”即为折扣,“帐外暗中”即为回扣。折扣是企业正常的商业促销行为,受法律的规范和保护;回扣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贿赂行为,法律严格禁止。由于折扣与回扣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之处,有的经营者假折扣之名,行回扣之实,这需要中实践中予以甄别。

2.当事人上的差别。折扣发生在购销双方当事人之间,只能给交易对方当事人,而不能给其经办人员;回扣既可能给交易对方当事人,落入单位小金库,也可能给对方单位的主管人员或者经办人员,落入其个人腰包。

(三)佣金

佣金是商业活动中的一种劳务报酬,是具有独立地位和经营资格的中间人在商业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中介服务所得的报酬。它是由商业活动的中间人或经纪人收取,可以由卖方给付也可由买主给付。

为进一步明确佣金的界限,《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暂行规定》第7条第2款规定:“本规定所称佣金,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佣金具有以下主要法律特征:

1.佣金是商业活动中中间人所得的劳务报酬。与折扣、回扣不同的是,佣金不发生在交易双方之间,佣金是经营者付给商业活动中为他提供中介服务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佣金可以是买方给予的,也可以是卖方给予的,还可以是买卖双方给予的。中间人本身是一个介于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经营者,中间人必须有独立的地位,即要有合法的经营资格。不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的,不能接收佣金,无合法的经营资格的中间人为他人提供服务、接收佣金属无照经营行为。

2.经营者给予佣金必须以明示的方式。给予和接收佣金的都必须如实入帐。这里的明示和入帐与关于折扣明示和入帐的规定涵义相同。对于给予或接收佣金不如实入帐的,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是商业贿赂行为,也可以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应该进行个案分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未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这一规定划出了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界限,既在商业贿赂中排除了折扣和佣金,又对给予和接受回扣,佣金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7条第1款又进一步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中间人佣金。经营或者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中间人接受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这条规定在法律上明确了合法的中间人可以通过合法的服务获得合法的佣金。

佣金主要是由民法和经纪人法调整。民法是从居间合同角度调整佣金,即佣金只是居间合同的内容之一,而居间合同则是调整居间人与委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经济人法主要是确立居间人的法律地位和管理制度的。既然佣金主要属于民法和经纪人法调整的范围,那么为什么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商业贿赂中对其进行规定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划清佣金与商业贿赂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假借佣金之名行商业贿赂之实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由于有关居间人的法律还不健全,许多人对于佣金的认识还很模糊。为划清法律界限,反不正当竞争法特对佣金作出规定。

六、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立法概况

鉴于商业贿赂的严重危害性和顽固性,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运用经济,行政和刑法等多种手段予以综合治理,因而从立法上就呈现这样的特征;不仅在有关竞争法律,廉政法规中明令禁止商业贿赂行为,对违者给予经济、行政和纪律上的处罚,而且在刑事立法中规定贿赂犯罪,用严厉的刑罚手段惩治包括商业贿赂行为在内的一切贿赂罪;有的国家或地区在竞争中不仅规定对商业贿赂行为人施以经济或 行政处罚,甚至直接规定刑法措施。如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的规定,此外,德国还在刑法典中规定了更多种形式的贿赂罪。香港地区的反贿赂制度颇具特色,不仅于1971年颁发了《防止贿赂条例》等廉政法规,而且成立了直属港督拥有广泛权力的廉政公署。

我国在建国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惩治包括商业贿赂行为在内的各种贿赂、贪污等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制定了整套有关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纪律性规范。

(一)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经济立法

在经济立法和制定经济政策方面,许多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都明确规定禁止商业贿赂行为。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务院就于1980年10了《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指出“竞争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令,采取合法的手段进行,不得弄虚作假,行贿受贿。”1981年12月,全国人大颁发的《经济合同法》第53条明文规定禁止:“利用经济合同买空卖空,转包渔利,非法转让、行贿受贿。”198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社会经济活动中牟取非法利益的通知》指出:“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不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非法接受任何名义的‘酬金’或‘馈赠’”,“任何单位,个人,不准向上级机关,有关单位或其工作人员‘馈赠’现金或实物,不准以低于国家规定价格或象征性收费办法向其‘出售’各种物品。”此外,我国《公司法》、《土地管理法》等经济法律,法规都从不同角度对禁止商业贿赂行为作了规定。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对方单位或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该条明确划清了商业贿赂行为与合法商业行为的界线,经营者在正规帐目之外暗中给予,接受财物或其他便利,即属于商业贿赂行为,它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帐外”,不入正规的帐目;二是“暗中”,不在发票,合同中注明。与商业贿赂行为相反,在经济活动中可以给予接受折扣和佣金,只是折扣和佣金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是“入帐”,要依法纳税;其二是“明示”,要在合同、发票中明示。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该法关于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较为全面、具体。(1)它根据我国国情,正确地划分了回扣,折扣和佣金的界线,这对于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推动反腐倡廉,促进公平竞争等都有重大意义。(2)它借鉴了国外的有关经验和作法,所作的规定和国际上通行的规定大体一致,有利于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3)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立法的对贿赂行为的规定。

(二)禁止商业行为的行政立法

在国家有关行政立法和制定行政纪委规范方面,从加强行政监督管理和处理,规范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行为的角度,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了规定。如1988年9月国务院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第8条,第10条的有关规定。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的暂行规定》第9条对商业贿赂的行政处罚作了细化规定,即“经营者违反本规定行贿手段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的规定,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应当予以没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国家公务员条例》、《人民警察法》、《法官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禁止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索贿和受贿的规定。国务院各职能部门还制定了禁止贿赂行为的大量廉政纪律性规范,如国家计委的《关于机关工作人员保持廉洁的几项规定》,对外经济贸易部的《为政清廉的若干规定》国家工商管理局的《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保持廉洁的通知》等。

商业论文: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外贸进出口也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达26.43万亿元,我国外贸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外贸出口呈现良好发展情况,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走势难以掌握,全球范围内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2015年我国外贸出口发展还是面临很多的积极因素,出口还是稳步增长的。在看到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赖账的风险性。在我国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国际保理业务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风险的防范也成为重要课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积极研究国际保理业务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Charpentier(2003)分析了保理和信用保险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指出应从应收账款管理的整体概念,充分利用两者的特点以互补,尤其是在保理业务中可以借助信用保险转移风险。王杰(2013)认为我国保理业务存在法律不健全、保理意识有待改善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出的建议有:提高国际保理业务人员的培养和加强风险防范,以达到加快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目的。因此,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问题,本文以国际贸易出口背景下的国际保理业务为出发点,研究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期望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帮助商业银行科学高效的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

2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现状

目前,国际保理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2010的修订版本中定义:“根据保理协议,供应商为了获得融资、账户管理、资信调查、托收、买家信用担保等服务,而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而目前普遍接受的解释是:指出口商采用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把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提供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担保、进口商资信调查、销售分户账管理等服务,而出口商转让时可以获得70%-80%的预付账款与100%的贴现融资。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迅速发展,图1显示我国保理量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378,18百万欧元,上升10%,并且我国国际保理量占世界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如图1所示,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前景很好,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保理业务结构存在问题国际保理与国内保理的对比,国内保理量明显比国际保理要高,并且每年差额逐年增加,而且有持续增长之势。

2.2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仅把风险分为国家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对国际保理上风险管理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商业银行不是采取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措施,而是对于国际保理业务中的不同风险采取具体的风险防范手段。首先,商业银行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建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中国交通银行设立了[1+3+2]风险管理委员会,且下设信用风险、市场与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与反洗钱三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各个管理部门都有统一的管理规范,相互合作管理风险;工商银行实施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国际保理业务的全部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分别对信用风险、外汇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分别制定详细防范方法。比如中国银行为了降低海外机构信用风险,通过完善国家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加强评级管理,强化限额管控,完善国家风险监测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潜在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有效控制了信用风险。最后,加强风险高级计量方式实施,通过采用较高级的风险计量方式,达到更好的度量风险,为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可能。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实际风险状况,就信用风险计量来说,已开发完成包括违约概率(PD)、期限(M)的内部评级模型、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建立起包括16级PD和5级LGD的两维主标尺以及由上述风险参数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RWA)、预期损失(EL)、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ORAC)等工具。但是,我们在取得良好发展的情况下,也应该看到所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断完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壮大。

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正在不断完善,各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水平,但由于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处于初期,风险管理水平和经验还不足,与国际先进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识别存在的问题

风险识别是对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良好的风险识别,才能最大程度减轻风险。对于国家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较难识别,特别是信用风险识别难度最大,信用风险主体多,包括出口商、进口商、进口保理商的信用风险,在国际保理业务中,要准确、及时识别是比较困难的,主要的问题有:一是缺乏识别的优秀人才。各大银行人员结构,可以看出各大银行人员学历多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学历上,并且股份制银行本科与大专的相对比例要高于四大行,本科比例相对较高,学历高低影响识别能力。国际保理业务涵盖国际贸易、银行、法律、计算机等领域,需要从业人员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商法、惯例等方面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熟练的英语运用等等。目前,很多相关从业人员一般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国际保理培训,在实践中也缺少实务方面的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保理业务的顺利进行,也可能导致从业人员不能识别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二是没有有效的识别方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起步比较晚,虽然其他业务也需要风险管理,但是由于业务不同,需要形成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识别技术。现行的识别方法主要基于财务分析,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大部分基于财务因素,但是国外的先进识别技术对非财务因素给予足够重视,这限制了运用先进风险识别的方法。

3.2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度量存在的问题

对于风险度量,我国风险度量的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定量测量风险,风险度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比较差,从而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比较差。比如信用风险度量,传统的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5C”原则、OCC贷款评级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等,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度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一逾二呆”、“五级分类”信用风险度量法、贷款风险度和信用等级评定,度量方法相对于国际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并且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更多是依靠信贷业务员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经营状况等,然后进行综合评定,主观性较强,影响度量的结果。

3.3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经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受到制约,商业银行缺乏再担保,必须独立承担风险,成本相对较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中,普遍需要采取抵押品的方式。对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对进出口商、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能力和资金流动的监控能力比较差,对于进出口商和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只能采取事前的审查,而不是事前评估与事中的动态监控结合,并且传统的信用等级评定都是以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作为标准,而国际保理业务同一般流动资金贷款性质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就会导致评估缺乏准确性、科学性。对于国家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大部分采取事前调查评估风险,而在业务过程中,忽视风险变化过程,增加了损失的可能性。

3.4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对于风险控制方法,国际保理业务采取审批授信等直接控制方式,而不是直接控制与以定量分析等间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缺乏定量分析风险,并且强调事后被动的监督管理,而不是事前主动引导管理和事后被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其次,对于风险管理途径,商业银行采取末端治理型管理的方式,而不是源头控制型管理与末端治理型管理相结合,风险控制途径狭窄;最后,对于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控制体系,尽管每一银行都有风险管理机构,但是比较单一,且都是对全部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缺乏独立的业务风险管理部门,并且需要拥有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4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国际保理能够得以蓬勃发展应得益于市场经济中存在较好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体系是国际保理建康顺畅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快信用立法工作。信用立法不仅应该涵盖信用方面,对信用中介也要提供一定的保护,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良好发展,应该出台相关信用的法律法规,对信用中介组织的成立、操作和运行也要进行规范。二是加快企业征信系统建立。企业征信体系的展开首先可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通过银行等的客户信息体系,可以得到客户的信贷情况、信用情况和拖欠还款情况等信息,然后,通过国家在全社会展开企业征信操作。当企业征信系统建立成熟,数据开放给需要的部门使用,达到数据开放利用,发挥数据的作用。

4.2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基础条件

4.2.1培养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注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国际保理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熟悉国际保理、国际外汇市场、世界经济动态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对风险管理、识别、度量、评价、决策、控制方法与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员最好能做到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国际保理风险发生之前,能够准确预测,主动采取避险措施,使银行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方面,对国际保理业务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员工激励机制。

4.2.2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电子化建设

通过资信调查,国家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可以详细了解进出口商的情况,而资信调查则依靠可靠信息来源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技术,即采用EDI技术,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FCI其他成员、国内外银行建立信息交流系统,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的传输,逐步加强自身信息建设,完善电子化。

4.3积极加入FCI,加强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协会的数量相对较少,缺乏与其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在风险管理上也缺乏其他保理商的协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加入FCI,加强与国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学习他们风险管理的技术与经验。其次,应该加强风险研究,国际保理业务收益较高,伴随着风险性也较大,加之其业务复杂、风险种类较多,因此,风险控制难度较大。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研究能力,可以召开国内外保理商的风险交流会,共同探讨风险管理办法。

4.4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应该完善进出口商的资信调查系统,分不同部门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对于相关数据也要善于运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于每一项业务,都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的监督管理,然后把信息系统处理结果传输到需要的部门。其次,完善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设立独立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部门。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可以较为独立的执行风险管理职能,较少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客观的对风险进行管理,并且由于管理部门专职进行风险管理,专业性较强。

4.5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因此,在国际保理业务中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会受到种种限制。尽管如此,我国商业银行还是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与保险公司进行不违反规定的初级的合作。比如,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替出口商在出口商所在地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并通过保险公司了解某些贸易纠纷的原因及进口商可能的欺诈行为,当发生损失时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补偿,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己在国外的机构或商,在进口商所在地购买保险,当发生不确定事故时,可以得到补偿。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把风险分散出去,从而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保护。

作者:黄彩云 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商业论文:商业展示色彩设计论文

一、展示设计空间中主色调的设定

无论是以任何目的举行的展览,主色调都是最能衬托主展物品和营造氛围的设计元素。那么,主色调应依据展示的主题、色彩的象征以及参展主管部门的意见进行设定。以下几点是选择主色调可以考虑的因素:

(一)选用暖色系作为主色调可产生温暖的色调,用冷色系则产生相反的色调。

(二)选用暖色和高纯度的色作为主调色容易产生活泼之感,反之则产生平静之感。

(三)选用明度高的色为主调色,有轻快感,反之则产生庄重感。

(四)以多色相构成主调色则显热闹,少则显冷清。具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主色调,要在展示对象、展示目的以及展示环境的使用中约束而定。不能生搬硬套,造成不伦不类之感。

二、展示设计空间中色彩的对比

在一个展示空间中,主色调是经过其它色彩的衬托,才能体现出主色调想要表现的效果。假如没有对比色,整个空间会给人慵懒之感,并且使造型轮廓模糊不清。因此,展示色彩的效果离不开色彩的对比。适度对比色的运用可增强展示环境的生机。但过分的色彩对比,会产生刺激、分割和不安定之感。大的色彩调和,小的色彩对比则可营造理想的展示气氛。其色彩的对比手法主要有:

(一)色彩的明度对比

色彩的明度可分为有彩明度和无彩明度两种。在有彩明度中往往黄色明度高,紫色明度低。色相本身也有一定的明度对比关系。而无彩度极易烘托出被展示物品的高贵品质与神秘感。无论是有彩明度还是无彩明度,都可以加强展示环境的层次感与空间感。在展示设计中往往把有彩度和无彩度同时使用,以达到强烈的空间感和色彩的调和。

(二)色彩的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最常出现的一种对比形式,它能使展示设计中的色彩丰富饱满。但要防止“吃色”现象,以免出现不需要的第三色。展示设计中两色并置时,双方色相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的情况下,对比效果较强。双方的色相愈接近补色关系时,对比效果愈强烈。此时,只要改变对比色相的彩度或明度,就可产生柔和效果。

(三)色彩的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在展示设计中往往被用来营造浪漫温馨的效果。对被展物品而言,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对比的强弱。在纯度对比中,高纯度的色彩由于衬托作用的影响,似乎有一种发光的效果。在展示设计中运用这种现象来突出展品的主(高纯度)从(低纯度)关系。

(四)色彩的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决定一个空间或平面的主色调。除此之外,在展示设计中,如何处理空间色彩的面积、展示版面的色彩面积、展示物的色彩面积等的平衡关系,往往利用色彩面积的对比关系可获得平衡效果。

三、展示设计空间中色彩的均衡与呼应

色彩的均衡关系是整个展示设计突出主题的关键,也是营造色彩环境氛围的关键。要达到色彩均衡,可以通过色均齐(色对称)或平衡的色分布来实现。

四、展示设计空间中色彩的“情感”

色彩作用于人的生理与心理而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是由于人们视觉经验的积累和对色彩产生联想的功效,是色彩对人感受的象征功能。在展示设计中,这种心理感知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色彩的兴奋与沉静、华丽与朴素、冷与暖、轻与重以及味觉感等。根据展示设计主题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色彩“情感”,使人产生情感的变化。总之,展示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色彩、造型或肌理的表现,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以及各种组织策划,有计划、有目的、符合逻辑地将展示的内容,艺术化的展现给观众,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作者:王擒龙 单位: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商业论文:传统绘画艺术商业广告设计论文

一、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1.传统绘画艺术的丰富形式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丰富,种类颇多,都有着独特的魅力。目前市场中许多商业广告中的优秀设计都借鉴了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比如传统的汉字艺术等,将汉字、绘画艺术中的线条、笔画原本分割的部分结合在一体。我国艺术文化在不断的传承中继续延伸,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越来越受到当代人的重视,同时传统的艺术文化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源远流长的我国传统绘画、书法、形态纹络等丰富的表现形式,都对我国的广告设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传统绘画艺术的审美意境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某些商业广告设计越来越重视水墨绘画艺术的融入,将该传统艺术广告设计作为立足于国内并走向国外的出发点。现代商业广告中水墨绘画艺术的广泛运用和追求表现出了传统文化和当前形势的完美融合和传承。

3.传统绘画艺术的风格特点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的绘画艺术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将多样式和丰富性的艺术风格通过不同途径的展现,能够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传承艺术的同时理解其内在的含义。(1)对传统绘画艺术编排形式的应用。广告设计师将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图案、文字等根据一定的规则,通过一定的手法进行编排,很好地将广告的形态和空间,文字和图案等之间的关联体现出来,很好地引导了观众的视觉,让艺术文化成为广告信息的载体,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带动了广告的传播。(2)对传统绘画艺术图形传达的应用。传统绘画中的插画技巧是通过视觉艺术表达内在信息的一种途径,图形性比较文字更具有形象化和直接性,同时又是一种世界性的表达形式。(3)对传统绘画艺术色彩特征的应用。在广告设计中运用传统艺术的色彩特性,准确地把握好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度、均衡性等所代表的韵味和含义,以色彩的形式表达广告主体所代表的信息,在无形中提升了观众的兴趣和吸引力。

二、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准确应用

传统绘画艺术的途径伴随着商业广告设计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传统绘画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融入可以提升广告一定的竞争力和效果影响,这也是目前艺术性广告开始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如何准确把握广告设计中传统艺术的精髓,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性广告的传播效果,这也是广告设计者所追求的境界。因此,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够准确地将传统绘画艺术融入到设计中去,能够做到让消费者和观众眼前一亮,提升商品的内在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做到国内外销量的提高。对此,广告设计者们怎样才能将传统艺术的广告设计做到艺压群雄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1.广告设计中做到艺术画面色彩和线条的整体把握

目前比较流行的广告设计主要涵盖了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影视等形态的设计,也有的表现为静止的设计模式,也有动态的设计模式,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模式都离不开画面的整体观和大局观,以达到总体的效果,因此,要把握好整体的效果的前提是做到画面中色彩和每一条线的完美融合。因此,在商业广告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传统绘画艺术的存在,简约而又高尚,质朴而又崇高,在设计空间中体现传统艺术的魅力。纯粹的从广告设计的本身出发,根据研究,广告的设计画面中有一个大七的说法,意思是说设计的广告作品的最大的边长乘以数字七以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该广告的观察距离,也是指在这个距离以外可以得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更容易被观众和消费者所捕捉到。然而,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构成的重要元素所注重的恰恰是色彩和线条的完美结合,起到唯美的视觉效果。在当前电脑设计、缤纷杂乱的广告设计中,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让广告起到相反的作用。在广告设计中如果准确地把握好传统绘画艺术中色彩和线条的完美结合,可以让广告变的更加有吸引力,让观众在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真正达到广告的目的和作用。

2.在广告设计中做到对传统绘画艺术手法技巧合理变异的把握

在商业广告设计中,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手法合理运用到设计中来,做到绘画本质的不变,其效果要超越直接的挪用和引用。将商业广告设计当作一张宣纸,让色彩和线条在上面随意的飘散和渲染,让广告设计产生了不同的欣赏角度,从而让设计作品展现出不同的情感面。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绘画艺术的手法技巧经过合理的变异,准确运用堆、拓、贴、揉等技巧巧妙的挪用到商业广告设计中来,让广告设计更具有欣赏力,增添广告的平面色泽表现力,从而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享受。另外,除运用传统绘画艺术中的色泽晕染和手法技巧之外,白描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技巧也可以被运用到商业广告设计中,运用这种粗细不均、软硬兼备的线条勾勒出来的商品形态,在不需要着色的条件下,更能简明直接体现商品的外在形态,体现出商品的怀旧情怀、婉约大方的设计思路,让观众的亲近感油然而生。因此,传统绘画艺术有着多样式的手法和技巧,在商业广告设计中可以将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异,在不脱离传统艺术的前提下,借鉴现代人的眼光,运用现代化技术,将传统的绘画艺术手法嫁接到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可以起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3.在广告设计中做到传统绘画艺术符合观众审美观念的把握

在广告设计中,除了要把握好绘画艺术中线条和色彩等重要要素,还需要做到各要素之间互相搭配的整体效果,在广告设计中,要素以及形态之间的搭配更容易影响广告给观众留下的感觉和印象。因此,在广告设计中如何才能让广告作品吸引更多的目光和注意,这需要设计者在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下,切身深入到观众的内心世界中,了解其思想和观念,以提高观众的购买欲望。另外,将传统绘画艺术融入到现代社会商业广告中去,对于该产品所面向的消费群体的接受程度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此,一定要真正深入到市场中去,了解市场行情的同时,熟悉消费群体的当地思想观念,以及当地人们的审美观念,洞察市场的发展脉络,验证何种类型的传统绘画文化和艺术更容易适合该产品的消费群体,将广告中的传统绘画设计当作一种沟通的艺术语言,表达商品内容的同时,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和亲近感,做到广告的设计真正符合当地的观念,以便达到商品的销售。除此之外,地域的民族特性、地理文化、人文素质等都是广告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4.广告设计中做到对传统绘画艺术精神之感悟应用的把握

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中,涵盖着一定的儒家思想,在商业广告设计中,要追求广告与人的完美结合;另外还涵盖着一定的道家思想,在广告设计中追求的文化的传承和宣扬,取之于自然而又回归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将传统的绘画艺术融入到现代广告设计中,提倡低碳设计、绿色环保设计等;此外还涵盖一定的禅学思想,意在追求绘画空白处的表达意境,强调的是画面以外的设计的感悟和理解。(1)借鉴儒家“中庸之道”的广告设计思想。(2)借鉴道家“天人合一”的广告设计思想。(3)借鉴禅学“虚实相生”的广告设计思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商业广告中运用传统绘画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广告自身的吸引力和内在韵味,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方式。通过研究传统绘画艺术外在的要素以及内在的精神,融合到商业广告中去,对于广告设计的外在质感和内在感悟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广告产生不错的视觉效果,达到广告的目的。

作者:周心懿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商业论文:城市商业广场景观设计论文

1重庆市南坪交通枢纽景观设计

1.1现状分析

南岸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中心区,四周紧靠重庆市繁华商业街。同时该枢纽工程横穿繁华商圈,有轨道交通、公交枢纽、慢行系统、过街设施等多种交通模式。南坪广场商业街是南岸枢纽工程的核心区域,是集交通、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新形象。项目现状具有3个特点:(1)商业氛围浓厚。南坪广场为轨道交通5号线枢纽站,周边紧邻商业商贸聚集区,建筑形态多样,立面装饰丰富,视觉效果良好。(2)交通流动密集。南坪广场兼具交通枢纽的功能,自行车、出租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等交通模式均有分布;地面交通以出租车、公交车为主,地下交通通过轨道交通实现快速过境,共同形成多层次立体交通。(3)人流量较大。南坪广场客流的主要行为内容包括驻足、穿行、休息,这就需要南坪广场景观具备通达特征与游憩功能。

1.2设计理念

项目秉承“便捷、大气、生态、宜居、人本”的设计理念。“便捷”体现在交通枢纽的中转和衔接功能;“大气”要求打造城市开放空间;“生态”则是加强绿化种植和群落营造;“宜居”则是营造视觉、触觉、嗅觉的景观体验;“人本”要求空间尺度设计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求。

1.3设计内容

项目自西向东分为和谐园、香樟岭、欢乐广场3部分。和谐园是绿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构建以微地形为主的步行空间,种植银杏、桂花、黄葛树、重阳木等植物,花岗岩和大理石拼花铺装,设置多样化的景观小品,活跃氛围。香樟岭为衔接地上地下交通和步行街两侧商业空间的步行系统,兼具人流集散的功能,采用列植乔木和艺术铺装的手法,增强空间通达性,种植具有芳香气味的香樟,增强人们的嗅觉体验。欢乐广场由宏盛广场和转盘组成,形成较为开敞的空间,在广场中设置公共座椅、音乐喷泉、景观雕塑等。

2景观大树在绿化设计中的运用

景观大树是指园林中姿态美观、枝叶茂盛的高大乔木。南坪广场景观设计中,利用一部分景观大树来营造浓郁的开放空间。

2.1树阵广场

香樟岭景区中,轨道交通上盖面板形成较宽的开敞空间,从车辆掉头处延伸至地下出入口,该区域设计树阵广场。树阵广场均种植高大的香樟,分为4列,地面采用广场砖和花岗岩铺装。树阵广场形成“上、中、下”3个空间层次:上部由树冠和树冠的重叠,形成步行道的封闭顶平面,夏季可营造良好的遮阴效果;中部是以香樟树干形成的通透空间,人们的视线游离在香樟枝干之间,既有视线遮蔽,又有视线穿透;下部为铺装层,采用硬质铺装和软质铺装相结合的形式。四季常绿的香樟树,增强了场地的自然性和亲和力。值得注意的是,香樟岭的步行道上还设有设备井,树阵将设备井道围合起来,将步行道路和设备井道巧妙隔开。

2.2主干行道树

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重要内容。南坪广场是交通枢纽,两侧道路绿化的工程量较大,设计选择枝干分支点较高的乔木作为行道树,营造“行道树+地被”和“行道树+灌木”两种空间模式。行道树空间营造需注意两点:(1)行道树的间距:行道树要构成道路空间的分割,又要具有一定的通透性,保障行车视线的联系;(2)行道树的景观:南坪广场行道树运用色叶树种,包括鹅掌楸、银杏、枫香等,尤其是以银杏构成的林荫道,每到秋天金色的树叶漫天飞舞,树叶堆积在灌木和地被上,可谓当地一景。

2.3孤景树

孤景树能够形成空间的焦点。南坪广场绿化中,运用部分孤景树,形成连贯的面状空间,增添了园林游览的氛围。孤景树应具有良好的姿态,中国传统园林对树木的要求是“古、奇、雅”,孤景树造型的优雅多姿,增添了场地的休闲氛围。孤景树应具有季相特征,即形成特有季节的特有景观,如樱花春季烂漫、合欢夏季添景、银杏秋季飞舞、雪松冬季傲立。孤景树能够形成空间人流的聚集和分散。孤景树周边设置树池、座椅等,为人们提供休息空间;孤景树位于道路中央,能够分流人流。在景观设计与施工中,孤赏树的形态和造型选择是颇具争议的内容,孤赏树如何与场地达成和谐,并且具有审美价值,都甚为讲究。为此,在该案的设计施工中,设计制定了孤赏树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维度的建立,形成对孤赏树造型的科学评价,提高景观树种的质量。在该项目中,大银杏为心形叶,秋色金黄,形成广场空间的核心景观;大桂花叶色四季常青,具有革质的触感,秋天丹桂飘香,花香和花色萦绕在广场中;黄葛树枝形优美,树冠宽广,高度达10多m,形成广场上的遮阴空间。

2.4植物组团中的骨干树

植物组团是园林空间塑造的重要内容。植物组团中设置的骨干树,通常为乔木。乔木的设置形成植物群落的色彩基调,如和谐园的植物群落中,以黄葛树、银杏、桂花为骨干树种,则形成绿、黄相间的基调色彩。乔木的设置形成了植物群落的空间形态,乔木设置的位置不同,形成空间围合的感受也不同,可以形成封闭空间、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等多种形态。

3景观大树周边环境设计

景观大树与环境的融合程度是空间亲和性、适宜性的重要体现。南坪广场景观大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主要涉及树池、支护、铺装。

3.1树池设计

南坪广场项目树池设计体现了自然性和亲和性。树池上设置镂空井盖,能够有效地防止树池中的土壤外溢,同时增强了树池的稳定性,形成与道路地面的顺畅衔接。自然性的树池则丰富多样,有的采用卵石等镶嵌,有的采用围栏装饰。树池设计增强了景观大树与空间的融合。

3.2支护设计

景观大树的支护设施,能够增强大树的稳定性,防止倾倒、垮塌事故;同时,景观大树的支护设置能够美化环境,增强空间的亲和力。南坪广场景观大树的支护设施采用原木或钢管,形成十字围栏。原木支护具有自然的肌理,可采用木桩或竹,有些景观大树较高,可将支护原木延伸至路面,以增强景观大树和路面空间的联系,从而打破了路面呆板的造型。钢管为主的支护,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适用于较为高大的景观树木,有时还要根据景观大树的形态和位置,进行专门设计,以增强景观大树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3.3铺装设计

景观大树周边的铺装设计也是南坪广场景观设计的亮点,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青砖或卵石铺地。青砖铺地营造古朴、素雅的空间环境,还可以在青砖上雕刻图案,形成地面的肌理质感;卵石铺地能够拼合成各色花纹,增强树池景观空间的丰富性。(2)将树池周边铺装与环境座椅相结合。可以采用条石铺装,条石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触摸肌理。可以闲散地设置石头座椅,石头座椅三五成群,营造自然、亲和的交流空间。

4景观大树移栽与养护

4.1大树移栽

景观大树移栽与养护是确保广场景观效果的重要步骤,大树移栽与养护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秋季气温低、蒸发小、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根系的恢复和生长,是大树移栽的适宜季节。在移栽时间上,避免在白天的午间移栽,尽可能选择多雨的阴天进行移栽。(2)大树挖掘。提前1~2个生长周期对大树进行“断根缩土”,以大树为中心,树径的3~4倍为半径画圆,在圆圈挖沟30~40cm,深度在60~80cm之间,挖掘过程中需剪断直径较小的根系,以促进大树根系的恢复与生长。移栽前,需剪断大树的枝条和树叶。该案中采用的银杏、大桂花、黄葛树,修剪量为树冠的1/3~1/2。挖掘后,需对大树的根系进行光滑处理,喷洒消毒液,在枝干的修剪部位涂抹生长素,土球进行多层捆扎,防止泥土脱落。(3)大树运输。大树在吊装和运输时,需在大树的底部铺设软垫,土球两侧用沙袋支住避免行车时土球滚动,在吊装上车时一定要轻缓,避免损伤树体和土球,行车时要注意平稳,尽量避免起伏振动,避免树体受到损伤。(4)大树定植。大树运输至场地后,要尽快定植,当大树土球进入树穴后,要调整树干,保障树体正直,固定树体,去除土球外的草绳,再分层填土压实,上支架加固树体,防止风吹动根。

4.2大树养护

大树移栽后的养护,也是确保景观效果的关键。该案中大树养护主要做好3方面:(1)水分管理。大树移栽后,树根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要在大树周边设置围堰,围堰高度20~25cm,浇水需1次浇透,日均3~5次。若遇大雨等天气,则应对大树做好防洪排涝措施。(2)做好树木遮阴。夏天,在树干上方设置遮阴棚,搭建遮阴棚的材料最好采用钢管亦或粗壮的树干,棚的大小和树的冠幅相当,高于树冠50cm以上,以防太阳强烈灼伤树枝树叶。(3)剥芽除萌。大树移栽后,部分树木的萌芽能力较强,应分次进行剥芽和除萌,以减少养分消耗,保证树冠在短期内快速形成。

5结语

景观大树能够增强城市绿化空间的品质,提高人们游览的积极性和热情。景观大树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作为树阵广场、孤景树、行道树。在设计中,要注意景观大树及其周边环境的融合,包括树池、支护、铺装等。另外,景观大树在移栽过程中,要做好运输管理、树穴设置、养护管理等工作。

作者:卢丽云 单位:厦门中易城市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商业论文:铁路商业公司采购管理论文

1加强铁路商业公司商品采购管理的意义

1.1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当前社会,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接受国家和市场的双重调控,价格遵循价值规律不断变动,并对供求关系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具有较大的风险,偶然性相对较大。在这种背景下,实施合理有效的采购管理能够规避价格风险,抵抗经营风险及减少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销售压力对铁路商业公司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公司应对市场风险的基本能力。

1.2提升铁路商业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较为强大的价格优势往往是建立在商品本身较低的采购成本上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铁路商业公司的最主要成本主要来自于商品本身的采购价格。在此前提之下,不断完善铁路商业公司的商品采购,能够有效提升公司本身的价格优势,不断提升铁路商业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真正带动企业的高效运营。

1.3提高铁路商业公司的整体效益

商品的采购,特别是对大宗商品采取集中采购和集中供应管理,不仅可以增强铁路商业公司的议价能力,获得低于市场的平均采购价格,同时,由于采购数量大、配送较为集中,可以节约供应商的生产和配送成本,也使供应商获得更多的让利空间。铁路商业公司与供应商获得双赢,进而提高铁路商业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

1.4提高灵活性

铁路商业公司的竞争能力之一是快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采购商品的准时交货与商品库存的控制都将影响公司的快速反应能力。

1.5影响质量

商品质量不合格或者不稳定,将导致成本的提高和市场份额的丢失。

1.6有利于加强与供应商的关系

采购管理还将影响供应商的关系,进而影响到铁路商业公司业务的正常运作。因此,采购管理需要推动供应商不断满足公司需求,监控供应商日常运作,保持在技术、价格、交付、速度和创新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加或保持公司效益,致力于采购管理的持续改善,寻找理解沟通的平台,发展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建立双赢的供应链关系。

2铁路商业公司采购管理的常用技术

2.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现象,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马克西•希尔伯通提出。规模经济曲线告诉我们:生产的数量越多,单位成本就越低。在采购实践中,经常用到规模经济。采购的数量越多,获得的价格折让也就越大。在采购谈判中常常拿采购份额或者数量作为交换,就是为了寻求更低的采购价格。

2.2期货采购

对那些价格不稳定且波动非常大的商品,可以采取期货采购。期货采购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准确地分析价格趋势。在价格持续上升阶段,签订大单,保持战略性库存,锁定涨幅,防止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时候虽然库存增加了,但因为价格控制好了,总成本仍然较低。当价格趋于下降时,尽快消化库存,防止价格下跌带来的被动局面,否则库存将成为“烫手山芋”。期货采购的风险较大,通常应请示最高管理层之后再做出决定。

2.3联合采购

应对垄断供应最常用的采购技术就是联合采购。虽然“同行是冤家”,但是在共同面临相对垄断的供应环境时,“敌强我弱”,不进行合作可能连当“冤家”的机会都没有。联合采购让相对弱小的公司形成采购联盟,积少成多,可以增加对供应商的谈判筹码,获得更有利的交易条款。联合采购是竞合关系的生动体现。同行在市场销售时是竞争关系,但不妨碍在采购时进行合作,既竞争又合作,形成良性循环。联合采购通常是公司高层之间良好互动的结果,采购部门主要负责具体的实施。

2.4合同管理

为什么需要采购合同?因为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为交易双方提供必要的保障。有了采购合同,一是建立评价与支付机制;二是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令其正直行事;三是可追溯,便于审计;四是产生强制力,交易双方必须遵守条款约定;五是管理采购风险。要进行严格的合同评审。合同评审要由专业的法律人士去做,要么是公司自己的法律部门,要么是公司聘请的法律顾问。

2.5库存整理管理

库存整理及管理也是商品采购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于压库资金的减低,使得管理者不断提升采购的合理性。一般来说,库存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以及联合库存管理3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不同的优势,借助合理的库存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采购资金,提升公司的整体库存水平。

2.6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在企业本身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对采购起着极为重要的决定作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对销售过程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及品种等进行切合实际的监督,并建立依托实际情况的销售数据管理库,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借助合理的销售管理,实现对于商品采购的合理控制。

3当前铁路商业公司商品采购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3.1采购的整体价格管理制度不完善

通过走访调查,以及笔者的亲身工作经历发现,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铁路商业公司都缺乏合理而完善的采购整体价格管理制度。认为采购就是杀价,越低越好,所以片面强调谈判的技巧。实际上,在企业采购事务的整体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包括规章制度、原料价格等多重因素,绝非是单纯的线性管理。然而,当前绝大多数的公司都采用了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内部采购结构职能划分不规范、人员配备相对不完善,进而导致了公司采购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没有有效的管理。

3.2采购的管控具有一定缺陷

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大多数铁路商业公司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极为严峻的价格挑战。在这种背景之下,多数采购人员高度重视价格因素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美誉度、售后保障因素,使得企业的整体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忽视了公司整体的发展与利益,长此以往,极其不利于公司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3.3采购人员的管理有待提高

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存在误区,认为采购人员管理就是经常更换采购人员,以防腐败。这种做法忽视了采购的专业性。采购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而是充满了技术与技巧,频繁更换采购人员不利于采购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3.4忽略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片面地认为采购控制就是急催交货、慢慢付款,玩经济魔方。拿货的时候要求供应商赶快发货,而到付款的时候反而一点也不着急了,甚至供应商催款多遍也不理睬,能拖多久就拖多久。企业要避免这种错误倾向,应梳理新的采购思维,从传统的采购走向战略采购,尤其要具备战略采购的思想。

4铁路商业公司商品采购管理发展的建议

4.1建立与公司相适宜的各项制度

任何一家独立的铁路商业公司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经营模式。公司管理者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构建起一套合理而完善的管理制度,结合价格、库存等多项因素,不断探究能够降低企业价格成本、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整体方式。同时,要学会“审时度势”,及时依托社会及经济市场的变化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调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4.2发展和培育稳定的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

铁路商业公司商品采购不同于一般的采购,其对于稳定供货商的整体需求相对较高。在实际操作中,相关管理者要特别注意发展和培育稳定的供应商,保证货源整体价格低、质量高且售后服务到位,甚至可以依托本公司发展的整体需要,实现对供应商“一揽子框架协议”的签订,实现铁路商业公司本身与供应商之间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4.3建立全面的采购信息系统

当今的经济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变化的社会,在整体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者要特别注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起更为全面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明确整体职责,实现对于企业的合理有效管理,并能够辅助部门实现对于未来整体价格走势的研究和预测,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省心、更加“有底气”。

4.4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

采购管理并非简单的购买,而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公司要培育并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逻辑思维好、综合分析能力敏锐的优秀采购管理队伍。在对采购工作进行整体整改之前,要特别注意对管理人员进行基于采购工作诸多方面的强化培训,不断提升采购人员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公司整体采购能力的提升。

5小结

笔者认为,在铁路商业公司的整体发展过程中,采购管理对公司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带动作用,与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铁路商业公司要特别注意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入探究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采购管理模式,培养采购所需人才,真正实现企业基于采购层面的整体发展。

作者:季哲 单位:山东济铁旅行服务有限公司

商业论文:商业文化伦理教育市场营销论文

1高校抓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既是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又是先进思想的交流中心。大学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人才强国战略的中坚力量。目前,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频出、食品安全危机日益严重、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层出不穷,更需要具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优秀员工和有良知和底线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在校园里是学生,一旦进入社会成为企业的员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需要大学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和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商业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职业道德思想,培养学生的正确择业观念,养成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商业文化伦理教育课程与实践环节设置

首先,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强调各种职业岗位需具备的标准和准则,使学生在感知实践的过程中,将遵从市场规则变成一种文化自觉性。其次,要专门开设文化伦理类课程,如商业伦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未来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通过开发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特色课程,如“商业文化伦理”,此类课程应当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当地的经济环境,通过编写配套教材,强化商业文化伦理教育,在课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营销价值观和培养学生优良的素质。所谓的优良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科学知识、素质、审美观点、劳动技能等方面。这些需要在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够深入学生的思想中,进而引导他们的行为。

(2)“商业文化伦理”课程还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专题的内容包括:商业文化伦理的形成与演变,成功企业的文化伦理特点,产品因素中的伦理问题、渠道竞争中的伦理问题,营销竞争中的伦理问题,服务营销中的伦理问题等等。商业文化伦理所涉及的内容应该贯穿在营销研究的方方面面。在实际的企业营销管理实践中,有关于营销管理的环节确实需要高素质、高品德的管理人员承担社会责任感,树立榜样,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所以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将“商业文化伦理”研究的问题融合到营销管理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以道德为准绳、以法律为准则、保持道德底线、不弄虚作假,这种企业人才才能够真正的给企业带来利润和长久的发展。

(3)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立专门用于培养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特色课程。同时大力支持营销专业的学生参加营销技能训练、口才能力培养训练、挫折训练。对于企业针对大学生设立的各种技能评比和营销大赛更要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能够具有自主学习、创新、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反映招进单位的营销专业毕业生,学习能力很强,但道德品质欠缺,如离职后带走客户资源,甚至向竞争企业泄露企业的经营机密;更有甚者,离职时带走产品销售货款。从大学校园走出去的营销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适应能力差、抗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在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后很容易放弃,不愿意再去尝试的现象。而这些表现恰恰是企业最忌讳和反感的。所以要满足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就必须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开始着重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等。这些能力的培养绝不能仅仅靠书面和课程的培养,而是需要将学生推向实践环节,多和社会接触和企业接触,通过营销类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

3商业文化伦理课程设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商业文化伦理”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的专门课程,教师在讲授中需要具有较为全面的社会文化知识和透彻的问题分析能力。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是他们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很多学生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又不愿意强硬接收老师的训诫。所以,在开设此相关课程时,教师讲授一定要生动、有趣、具有说服力,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案例和理论相结合,多举案例,以真实企业的发展成功与失败来告诫学生,只有员工具有职业道德,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对企业有益。

(2)“商业文化伦理”相关课程的设置一定要与理论基础课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现今很多企业为了成功不择手段,通过不道德手段操纵市场,获得暴利,教师对这类企业一定要有甄别能力,为学生选取的案例企业一定是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通过课程向学生介绍文化和伦理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与论文问题的认知能力,并且掌握正确处理文化、道德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伦理的分析,深入剖析成功企业如何成长与壮大的深层次原因。这些课程知识的讲授对于未来都要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

(3)目前,我国高校针对教育的相关研究还非常有限,很多高校因为资源和师资能力的限制,并没有针对“商业文化伦理”开较为全面的课程。所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并不像其它课程一样,有丰富的案例和全面的分析材料。这就要求担任课程的教师要多收集资料,根据现今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讲解。

作者:肖静 王东红 单位:石河子大学

商业论文:商业银行财务会计论文

一、政策调整对地市商业银行的影响

从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其中地方法人机构12家)情况看,发现政策调整前后商业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变化不明显:2015年2月末,玉溪市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商业银行款项为19028万元,仅占各项存款的0.16%,较政策调整前2014年末减少1921万元,减少10.1%,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从财务会计视角分析:

(一)资产业务方面

从玉溪辖区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为保险类金融机构,资金比较充裕,政策调整前后,辖区无一家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提出过贷款申请,这也是玉溪辖区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的原因。但从全国看,辖区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通过货币市场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了资金。如,2015年2月末,玉溪辖区2家全国货币市场成员通过逆回购方式向证券期货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资金余额21.2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5.54%,资金归属于“买入返售资产”统计科目。

(二)负债业务方面

1.资金价格是影响商业银行拓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业务的关键因素。在一般性存款利率受管控,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商业银行款项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虽然暂时不用缴存存款准备金,但相比一般性存款而言,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自行约定存款利率,在商业银行存款成本偏高,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中仅5家机构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从测算看,以2014年末农村合作银行吸收6月期1亿元的个人存款为例,利率为3.03%,需缴存14%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资金收益率为1.62%),其余部分收益率至少要3.30%才能覆盖资本成本,即每吸收1亿元3.03%的个人存款成本,可以吸收0.86亿利率为3.30%的同业存款,2014年全年6月期日均Shibor利率为4.86%,吸收同业存款比吸收基准利率定价存款实际成本高156个bp。在实际操作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还要抬高存款利率,意味着尽管考虑了同业的不缴准优势,成本仍然偏高。2.信贷规模调控是影响商业银行拓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业务的暂时性因素。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央行实施信贷规模调控,2015年2月末,玉溪市总体存贷比为66.8%,12家地方法人机构(2家村镇银行除外,因其开业5年内不受存贷比监管约束)中最高为67.5%,离75%的监管红线尚有距离,在目前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金融体系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银行的信贷投放也更加谨慎,暂不需吸收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来降低存贷比。

(三)经营业绩方面

此次存贷款口径的调整,近期来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暂时不需缴存准备金,将释放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因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仅为1.62%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收益空间,商业银行吸收活跃在同业市场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资金为各项存款,将丰富商业银行的负债资金来源,对由于货币基金等的快速发展,一般性存款科目搬家,造成的银行存贷比压力有缓解作用,能降低银行业的存贷比,潜在提高放贷额度,可以增加银行的资产收益。中长期来看,将提升以市场化利率定价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在银行负债的占比,对银行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经营成本变化,促进利率市场化的平稳过渡。

二、相关建议

(一)监管部门方面

1.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若按照一般性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缴存准备金,会造成银行业流动性趋紧,降低银行资产盈利水平,因此,建议未来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3个点进行对冲。同时根据不同商业银行业务特点,结合流动性等指标,对商业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实施动态调整。

2.随着投资渠道的多样化,未来储蓄存款的增速还将放缓,商业银行将拓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负债业务,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信贷规模调控,将间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建议银监部门放松存贷比指标的管控,央行适度增加地方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现行人民银行定向调控支持“三农”、支小业务的政策,以及银监存贷比监管时剔除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定向优惠政策继续保持不变。

(二)商业银行方面

1.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优化配置灵活多样的资产结构,加强提高流动性管理精细化水平,不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增加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等指标的测算,提前应对或将上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市场流动性趋紧风险。

2.加大存款组织力度,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加大存款组织的激励力度,加强产品创新,充分挖掘自身的服务能力,以此增强客户黏性,增强存款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主动负债管理,充分利用好人民银行支农支小政策,丰富市场化负债产品,积极稳健开展理财等中间业务。

作者:汤茂洋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中心支行

商业论文: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1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1价值最大化,提高商业空间品质

对建筑本身来说,环境景观设计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的品质。商业综合体因其隶属城市核心商业组成部分,所以更能凸显购物环境品质对其产业发展的影响。完整的景观空间联系着各业态空间,使得城市商业综合体为市民创造可以承载社会型交往活动的人性场所,作为商业综合体较为重要的公共服务功能之一,其景观空间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商业综合体的附加价值。密集整合而又高效节约是当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空间特点之一,这与传统商业建筑注重高效性和经济性是完全不同的,质量上乘的贩售、购物、游憩、观演空间,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从外到内逐级分析景观空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多学科、多方法、多实践,综合创构一个景观多样化、功能复合、环境舒适的空间,为市民及商家、业主共谋福祉,互惠互利,增值溢价,提高商业综合体空间品质,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1.2有机融合,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多功能、高效率、综合型建筑的代表,于人们眼前呈现的形象是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甚至标新立异的形体建筑。大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对该城市的城市空间或功能形态、交通体系及其城市生活品质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空间应融合到城市空间中,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的城市形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空间价值。优秀的商业综合体景观环境设计可令人赏心悦目,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够让消费者在疲惫地购物奔走之余,享受轻松和舒适的休憩;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可以提升商业空间品质,在服务对象心目中树立很好的品牌形象,帮助企业提高商业品牌影响力。

1.3低碳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高呼“低碳经济、绿色科技”的今天,只有在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理念,才能达到既满足现代人对环境健康舒适的要求,又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对城市来说,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经验的积累,其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将是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所必需的过程。

2实例探讨———以莆田大唐广场为例

2.1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大道与文献西路的交接处,北接莆田市人民政府,南接城厢区政府,东呈荔城区政府,位于荔城新区开发区域内,周边山体资源和水资源丰富,以凤凰山公园为主,下磨溪、护城河为辅,景观资源较为齐全,地理位置优越。荔城大道与文献路作为城市的主干道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基地有较大的商业价值。项目规划场地南北向约130m,东西宽约240m,面积为36012.6m2。该城市商业综合体包含了商业、办公、居住、文娱、餐饮等多种复合功能,建筑造型为现代简约风格,各种经营形式的商业业态让综合体景观环境充满空间感,拥有优质的商业氛围和盈利能力。

2.2设计构思

根据建筑现代、大气的设计风格,运用现代科技,结合景观造型、铺装、绿化、雨水收集及太阳能等清洁资源的利用,创造景观“链”来“链接”街道、建筑、人和自然,使用连续的景观要素来表现独特的景观特征,创造值得怀念的意境。在功能布局上突出购物、商业、休闲等功能,打造注重消费者需求的多元性、空间布局的多样性、文化展示的多样性、设施功能多选性的新兴、科技且生态的商业综合体景观。节奏与韵律是园林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独具节奏感与韵律感的特色景观空间,让消费者无论从地面空间或百米塔楼上都能清晰可辨。充分利用场地高差把相应出入口位置梳理在层次分明的竖向空间中,景观铺装肌理把车行流线与人行流线整合在一起连续延伸,犹如音乐般律动幻化,并将繁多的业态功能空间串联为一个整体,突显出各种业态的特点和商业空间的典雅时尚气质。采取不同石材天然色彩与质感产生呼应,在此基础上将景观元素张弛有度地陈述展开。此外整合、概括、提炼莆田地域特色,并应用到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在保存地域特色元素的同时,融入新时代的设计表达,使地域符号和现代化的城市空间达到协调与融合,为莆田这座城市赋予新的鲜明个性。

2.3规划布局

该城市商业综合体沿莆田文献西路和荔城大道规划4个主题入口广场,作为整个地块的集散区,为城市商业区提供宝贵的休闲广场。一条室外步行街将商业区分为4块区域。其中,综合商业楼共5层,其余商业楼4层。场地东侧与北侧的底商裙房上部规划3栋21层酒店式公寓,另有超高层145m写字楼布置于场地西面商业裙房之上。

2.4总体景观设计

2.4.1功能分区

通过对场地的调查和研究,将场地划分为商业入口广场区、公寓景观区、南面形象街道、西面形象街道、高尚办公景观区、人气内街和屋顶花园,满足使用者进行购物、休闲、游乐、观赏、交流等行为功能。商业入口广场区是商业街道的核心区域和商业综合体的主要活动场所,构成了人行主要流通轴线。公寓区与商业街仅一条马路之隔,在铺装风格上延续商业街的铺装设计,运用隔离绿带和种植池,以经济性原则处理延展面的景观。商业综合体主要入口位于南面形象街道,此街兼具形象展示与驻足停留的双重功能,同时也是街头绿地隔离带。办公区域主要针对特定人员使用,入口广场与外部环境适当区隔,提供舒适、高尚、低干扰的办公环境。商业内街是拉动人气的主要区域,活跃的零售氛围与亲人的尺度相互协作,使室内外环境零距离转换。

2.4.2交通组织

设计充分考虑了人车分流的合理性,从时间和空间分流上组织交通,降低各流线间的干扰,保证其安全性和功能性。步行流线的组织着重于人行通道和主要活动区域道路交通分析,从入口到出口的车行和人行交通流线,包含入口(车行、人行、车库)、道路分级(市政道路、区内车行道、主要人行道等),强调步行路线的合理性和趣味性,在形成完整连续的步行系统的同时,通过高差关系增加步行体验。将复杂的流线连接到一个特定的节点空间,从而在呈现多层次、立体化景观空间格局的同时又不失条理,反映景观节点与节点之间形成的面形态关系以及不同组合所呈现出来的空间美。主要商业人行入口广场沿文献西路和荔城大道3个街角布置,提供简洁、合理和高效的交通流线且保证了人流的快速集散;地块规划区内有3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以保证客货流畅通无阻,适应商业区的客货停车需求;商业街南侧的广场尺度放大,可有效缓解文献西路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并满足自身分布式商业综合体使用人群的需求。将停车场与相应的交通空间按照技术规范尽量做到集约紧凑,节省出更多的空间给更有商业价值的南北侧街道。商业和餐饮消费群体、办公室工作人员、居民3组使用者入口空间有效区分,避免流线干扰。

2.4.3景点设计

1)商业入口广场设计

共有4个主要人行入口广场。西南入口以旱喷雕塑及生态树阵为主题。西北入口以不规则几何体造型小品为中心,周围环绕弧形砖雕艺术景观墙,形成了广场进入商场的主要景观。东南入口以特色旱喷广场为主,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东北入口以大树景观为特色。铺装形式引导行为方向,加强场地联系。移动的树池,增添绿色,强化景观特色。室外茶座及租摆花卉,增添商业氛围。重要节点处布置特色雕塑,强调主题性和标志性。布置临时可移动的电商创意小品或展示橱窗,宣传商业卖点。适当处摆放导示牌,加强引导性。并设置室外广告灯箱及路旗,增加地面铺装细节及材质对比。辅以旱喷、水景小品,小型局部绿地,树阵绿化,形成开阔的活动空间。设计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及导向性,应用街道丰富的曲线景观层次,重塑直线型街道空间,同时强化中心广场的凝聚力,将街道空间联系在一起,增强商业空间整体感。在入口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应用石雕、砖雕及藤编等莆田当地特色形式小品,景观细节上体现了地域特色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价值,满足了审美需求。

2)南面形象街道设计

东西入口共同构成了商业街的人行主要流通轴线。设计中希望预留足够的停留场所,将商业氛围和城市休闲购物体验有效结合起来,真正形成现代多样的新型购物环境。人行道和商业广场运用绿色植物进行区隔,同时减少主干道车辆噪音对商业的干扰,体现绿色商业的设计意图。场地从西至东高差6m,在高差处理手法上并没有采用常规的设计方式,而是呼应建筑形态,层层递进、起伏错落,强化韵律感和现代感。

3)西面形象街道设计

与办公绿地统一设计,通过树阵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适当区隔,避免干扰,按照设计规范满足办公区18个户外停车位的需求。可停留的绿地型入口区别于其他几个入口。

4)办公区设计

办公区景观相对商业区景观而言,由于使用人群的变化,景观设计上更为特殊。在写字楼入口设置泊车处和LOGO形象水景。适当区分出户外休闲区域,供白领交流休息。铺装设计统一化,材料的运用和灌木的搭配简洁明了,提升了办公空间的环境品质。

5)人气内街设计

内街及地下商业广场的主要入口,是商业综合体景观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担负着整个综合体的通行、标识、指引等功能,同时又要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审美需求,良好的设计效果能够达到让行人印象深刻甚至过目不忘。商业内街的宽度大约为12m,设计中将其作为半室内空间打造,分为上下2层,上层有廊桥连通。主体发光天幕白天收集太阳能,用于夜间街道形成绚烂的灯光效果,聚集人气。商业内街的入口希望为消费者提供提示服务,通过艺术感十足的公共景观雕塑,烘托商业气氛,同时也更易为人们所记忆。

6)屋顶花园设计

顺应建筑轮廓线形态,曲折、优雅、灵动的贯穿整个场地。最大化地利用雨水收集和节水功能,将屋顶花园作为缓冲和休息区,在建筑形态和园林景观特性之间创建一条强有力的纽带。

2.4.4植物设计

绿地系统主要由2部分组成:沿街绿化带和内街绿化轴。结合广场大气宽敞的特点,植物设计突显现代、简洁、干净的艺术特色,场地中的乔灌木以能够体现序列感的列植形式为主。主要的商业区沿街绿化以体现四季变化的花草为主,集沿街绿篱绿带为一体,使建筑从道路两侧的城市道路中解放出来,提高步行环境质量;内街绿化结合特色树池座椅营造良好的体验式购物景观环境。屋顶雨水花园种植若干保护性的灌丛、篱笆,选用根系发达、耐修剪、容易移植、耐粗放管理、耐旱、生长缓慢、抗风、耐高温的树种。

3结语

就建筑设计层面而言,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已做了大量的理论和设计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然而,在其环境景观设计上,多学科、多视角、系统性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不足以指导包括建筑、规划在内的各专业实践。笔者通过总结所参与的实际项目的设计经验,从以人为本精神出发,将生态雨水系统构建、太阳能利用、立体植被系统搭配、城市人文特色凝练等有机整合,探讨和研究商业综合体景观的有机形态,为其景观营造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陈丽君 郑智聪 赖钟雄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

商业论文:知识型商业模式下网络教育论文

一、商业模式的结构

调查发现,实践者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企业为什么会赚钱或不赚钱。那是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会以商业模式概念作为分析自己企业的认知框架。商业模式成分理论正好是学者们提供的帮助人们理解商业模式概念的阶段性成果。新近发展的五种重要的商业模式理论。这些理论中,有的侧重阐述公司营利的核心逻辑。认为商业模式就是要寻找企业如何成功盈利的深层“因-果”关系。有的则是更注重商业模式的成分与企业家现实的基本经营决策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六问题理论更加突出具体的决策,而四成分理论更加注重内在机制的设计。因此,四成分理论更具有理论深度,而六问题理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交易过程理论与前四种理论差异很大,主要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讨论交易过程的设计如何影响开放式创新。因此我们主要分析前四种理论。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前四种理论加以融合,提出本研究所采用的商业模式结构理论。取四种理论中共同的要素并分别命名为“价值链定位”、“顾客与声誉”、“竞争策略”和“经济模式”。以下将依据共同要素框架讨论知识型企业的商业模式。此外,为了便于聚焦,本文仅讨论“价值网络定位”、“顾客与声誉定位”和“经济模式选择”这三个成分。

二、知识型企业的商业模式构成分析与创新途径

本文所定义的知识型企业概念不完全等同于高科技企业,这里将知识型企业定义为以知识为主要产出的企业。常见的知识型企业包括咨询公司、制药研究单位、石油矿藏勘探公司、医疗机构、猎头公司、法律事务所、设计工作室、广告商、建筑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

(一)价值链定位

尽管都以提供知识(产品)作为创造价值的方法,但知识型企业也存在不同。有些企业通过定义和识别问题,或者通过提供相应的对策来为顾客创造价值。例如律师事务所、审计公司、验光师、心理治疗师、兽医以及建筑监理服务公司;有的企业为顾客识别或定义机会,比如,医药研发机构以及药品开发机构、矿藏勘探单位、猎头公司、人才中介以及风险投资公司都属于这一类;还有些企业是通过产品概念创新或者产品原型创新为顾客创造价值,典型的是建筑公司、广告公司、工程服务公司、图纸设计公司、软件工程公司和室内设计公司。有研究者分别将上述三类知识型企业称为“诊所型”、“搜索型”和“设计型”。从一个完整的价值网络来看,还需要有一种为上述三种知识企业提供渠道的“渠道型”企业,如出版发行公司和网络传播公司。这样我们可以用四类知识型企业构成一个从问题定义和信息原料供应、到应对策略搜索、再到解决方案(最终知识产品)形成、最后到知识产品提供渠道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价值链。换句话讲,知识类企业大致都可以以上述四个典型来给自己定位。不过,现实中具体的企业可能同时覆盖其中一种以上的价值环节,这主要取决于行业发展的状况。一般讲,在产业的新兴期,由于行业内的企业少并且分工程度低,所以有些企业甚至覆盖了从价值链开头到结尾的全部过程。

(二)顾客定位与声誉建设

知识型企业中,除了某些借助网络平台的企业,多数企业都属于BtoC型的。企业选择为谁(顾客)提供价值将直接影响其采取的声誉营造策略。而声誉往往是顾客识别和选择知识型企业的主要影响因素。知识型企业提高自己声誉主要依靠提高知识类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但是对于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侧重,不同类型的知识型企业情况有所不同。比如,诊所型公司侧重过程质量胜过结果质量;搜寻型公司的高风险性质使得其很难通过结果来获得持续的声誉,因此同样更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对投资者的回馈是这类公司持续成功的关键。又比如,小型独立的石油开采公司或生物科技公司必须通过外部的股东来获得声誉。此外,如果是隶属于一个大公司,这类公司最重要的是赢得在其母公司内部的声誉。对于设计型公司,主要通过方案产品或结果引起的受关注程度来决定其声誉。并且终端客户的支付者是其长期成功的关键。对于渠道型公司,掌握战略资源以及稳定上游客户是声誉营造的重点。

(三)经济模式选择

经济模式应该由六个方面的决策构成。文献中讨论比较多的是“费用收取方式”、“费用付用一致性”和“经济批量”。其实有些研究实质上涉及到了“支付单位划割”、“盈利深度”和“要价方式”。首先,知识产品不像有形产品,必须确立好交易时支付所依据的单位,比如,有根据时间进行收费的(或者确立一个付费表)、有以项目为单位进行收费的、还有依据产权或开采权或转让权进行收费的;其次,“盈利深度”是指是否对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收费。比如,腾讯公司的网络服务中,对某些服务的基本功能用户不收取费用,而只对少量的高级用户收费。因此,腾讯的“盈利深度”比较低。相反,有形产品在没有折扣时,是按照消费者消费单位的多少收取对应的费用,因此“盈利深度”比较高。“经济批量”一般是指能实现盈利的最小(单次)销售量,而在知识产品(服务)情况下,更多地是指单次提供付费产品(服务)的最低价质量,对于诊所型企业比设计型企业的经济批量要小;经济模式中的“付用一致性”是指产品的享用者与产品价格的支付者是否是相同的,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消费者就是支付者本人;另外一种情况是存在一个愿意替代那些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消费者支付的第三方。比如,某些公益文化活动赛事得到支持此类事业的基金会的赞助;另外,经济模式还包括“要价方式”。要价方式有两种:卖方出价和多个买家竞价(拍卖模式);最后,对于费用的“收取方式”,一种是“直接式内容收费”,也即根据消费者使用的内容量收取费用,比如翻译公司就采取这种收费方式。另外一种是“间接式渠道收费”,指通过渠道型公司收取费用。比如,知识型的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或电信类公司收取会员费、热线费或短信费用等。一个典型的设计型企业的常规经济模式通常是,以项目为单位的“支付单位划割”,较大的“盈利深度”,较大的“经济批量”,通常较高的“付用一致性”、两种“要价方式”均可、多为“直接式内容收费”。

(四)利用商业模式赢得竞争地位的步骤

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以强化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地位包括三个步骤:第一,分析现有行业内存在的商业模式,分析商业模式各个成分的特征,这里尤其强调“价值网络定位”、“顾客与声誉定位”和“经济模式选择”这三个成分。第二,以上述三个成分为特征绘制成一个三维空间,将分析对象企业及其竞争对手描绘在竞争空间上。第三,评估如何通过改变上述成分特征来促进公司对商业模式的优化,并讨论做各项改变时所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同时分析各个成分之间是否存在对立或不协调。值得指出的是,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其价值链定位影响的,以下将在对网络教育的商业模式分析中加以讨论。

三、网络教育行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随着社会对远程教育的需要、信息接受与处理技术设备的普及、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资源整合管理技术的规范化这四大条件的日趋成熟,中国的网络教育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的阶段。截止到2013年,教育部批准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一共是68所,在读学生人数已超过570万人,其中97.4%为在职学习者。网络学院在母体高校的管理监督下享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权:自己制定招生标准并决定招生规模,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等。一般认为,从国家层面看,网络教育的功能之一是在教育资源短缺情况下有利于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功能之二是提供构筑开放式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从个人层面看,网络教育为国内占八成的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同时能够使得在职人员得到柔性化的接受培训的机会以及接触优势教育资源的机会,还能降低接受教育的费用开支。从热捧e-Learning到接受混合学习的思想,人们发现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人们对网络教育的认识回归于理性;从CERNET的建设到其与教育科研机构结合,再到各种网络技术网络标准的发展,网络教育的技术基础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随着2004年“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出台,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逐步完善;此外,高校与电信和企业的日益密切的合作,标志着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在不断进行。最后,具有面向市场的课程设置表明网络教育正在趋于市场导向,这将有助于加强继续教育的品牌营造。上述关于网络学习理论研究、网络教育硬件研究、网络教育质量研究、优秀教育资源整合研究、课程内容设置研究等方面成为网络教育研究中的绝对主体。而要实现网络教育的大发展,尤其对于某个网络学院的发展来讲,如何发展合适的商业模式是理论研究中缺乏重视但在实践中却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网络学院的运作存在两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商业化运作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与万通集团合作成立东方兴业远程教育网络公司。除了办学政策、教学计划、师资由人大网络学院决定外,其他的招生、管理由公司运作;第二种是传统院校模式,以北师大等院校为代表,校内分工合作,成教、继续教育部门主管办学,计算机网络中心主管课件制作和网络传输。前一种模式的优点是效率高,动作快,占有市场能力强,有利于远程教育的创新,特别是有利于培育个别化学习模式。并且美国阿波罗国际教育集团的成功也说明,强大的培训系统加上企业化运作方式,就能实现低成本提供教育服务的目标。阿波罗甚至不追求最先进的网上教学系统,却非常重视利用商业模式营造一种良性循环的“造血机制”,以保障能够实现以低成本提供有效的职业教育。我国的网络教育不受国家招生计划的限制,因此,网络教育的市场规模没有天然限制。同时我国的网络教育也没有国家财政预算报款支持。因此,网络学院的发展需要自己营造“造血机制”。从自身发展速度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模式是更有前景的。至此可以认为,如果说下一阶段网络学院教育将进入竞争时代,则竞争的焦点不仅仅限于背靠学校的品牌、网络硬件设施、教学网点的数量或者教师资源,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角逐谁的商业模式更加有效。

四、通过系统改变商业模式实现网络学院运营创新

(一)根据价值链定位寻找顾客定位与声誉建设的创新方向

除了学历课程教育外,我国网络学院还接受公务员培训、行业培训、远程教育业务、农业高科技培训、远程教育接入等业务。可以将学历教育看作是为受教育对象提供增加某一专业领域的方案,所以学历教育业务的创造价值方式主要是通过设计适当的课程和组织优秀的教学形式来为学员输送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将包含这一类业务的学院叫做设计型的网络学院。可以说国内所有教育学院起初都属于设计型的,因为他们都是在国家教育部门的主导下从学历教育起家的。但是在学历教育之后,网络教育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以行业在职人员为服务对象的继续教育的市场竞争旋涡之中。因此网络教育中的学历教育表现出向市场导向转化的特点。网络教育的市场导向从其开设的专业就可见一斑。例如,普通高校举办网络远程教育的前6种热门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工商管理、英语、会计、国际经济和贸易。除了设计型以外,有些网络学院在价值创造方面还表现出提供平台和传播渠道的功能,比如远程教育业务和远程教育接入业务。侧重发展渠道型功能的网络学院实际上依托两种资源。其一是网络硬件资源,硬件资源正是目前网院与电信运营商以及不同区域间或校际合作的目的;其二是软资源,软资源就是指内容资源,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开发精品课程以及校际课程资源的共享等。而目前缺乏的是一种利于软资源脱颖而出的具有筛选功能的渠道。应该说当前网络学院注重发展的是硬资源渠道,而未来比较有潜力的是软资源渠道。价值链定位与顾客定位的对应关系,即最初的设计型所选择的顾客定位是那些希望实现学历教育的消费者。而对于市场化的设计型,应该将那些注重内容培训的学员或用人单位作为目标顾客。与此相类似,硬资源渠道型网院有利于对学历教育客户的争夺,而软资源渠道型网院更能吸引以内容培训为主要目的的客户。市场化的设计型网院和软资源渠道型网院在声誉建设中应该更注重加强结果质量,而另外两类型更应该通过过程质量的提升来获得良好的声誉。所谓结果质量是指最终用户对质量的感知。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服务,有时受教育人并非是最终用户,而有时可能是用人单位,当然要看这种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是属于哪一类(比如价值观、审美知识、科学知识、技能或技术等)。因此,注重结果质量的网院应该加强对潜在终端用户的影响。对于注重过程质量的网院,不仅应该重视学员感知到的学习过程的质量,还要重视学员对接受教育后的市场增值的感知。另外,切实让投资人、合作对象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可观的收益也是过程质量的必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当前网络学院商业模式的蓝海区域。网院可以从设计型转变成诊所型,即主动为客户诊断当前的教育或培训需求,并推荐给其他满足其需要的网络教育项目。这些业务的产生可以被看作是网络教育渗透进入传统培训行业的结果。此外,渠道型的网院可以转变为搜索型的。渠道型的网院是在既有的专家库或知识库中提取教育资源,而搜索型网院是在未知的范围中挖掘或识别有价值的资源(包括软硬资源),搜索型的网院致力于通过探索突破某一类客户自身发展局限所需要知识产品来实现未来的潜在的获利机会。因此,他们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搜索型网院要承担更大的运作风险,因此这类网院在声誉建设中更应该注重对投资方的利益回报,以及提高教育接受者感知的服务质量。

(二)经济模式的变革策略空间

有人认为,网络教育一般比传统教育的学费低10%左右,实际上网院有两种价格策略取向,一是与全日制普通高校收费持平,二是低于这一水平。网络学院一般采用按学分或学年收费两种方法之一,部分试点高校同时采用两种收费方法。应该说面对学历教育情形下,由于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引导,加上网络教育行业分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当前网络学院的经济模式比较简单。不过不同的价值链定位适宜采用不同的经济模式。比如,设计型的网院可以以项目作为支付单位划割的方法。具体项目的价格高低是靠事前谈判形成的。而渠道型网院可以根据服务客户使用渠道的时间,也可根据授予客户不同程度的权限(比如会员资格)来收取不同量的报酬。设计型网院可以安排比渠道型网院更富有弹性的盈利深度和经济批量,而渠道型网院则不行。学历教育情形下,网络学院普遍具有高度的付用一致性,并用买方定价的要价方式,还采用直接收费的收取方式。我国网络学院开展的学历教育还在进一步营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有调查表明,许多就读网络学院的学员主要是受其挂靠学校的名气的吸引,而不是看中e-learning这种新形式的优点。因此,当前形势下学历教育与内容培训对于网络教育来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而目前国内网络学院在内容培训式网络教育方面发展相对滞后。不过,当我国的网络教育发展成为英国那样,能成为学习商店时,或者推行课程超市和学分银行的条件成熟时,学历教育与内容培训之间的界限将逐渐变得模糊。可以预见,上述发展过程中要求网络学院给潜在网络教育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当处于内容培训的情况下,挑剔的消费者对网络学院经济模式的便利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支付单位的划割方法可以采用依据项目和产权以外,除了盈利深度比较低以及经济批量的要求比较低以外,付用的一致性也要求比较低,这些经济模式的安排非常不同于学历教育情形下。另外,内容培训情形下其要价方式和费用收取方式须灵活,这要随所为“内容”的性质而定。例如,如果网络学院所提供的内容是工具类知识(比如技术和技能知识),这种知识的掌握的效果比较容易被确定,因此可以由网络学院根据同类竞争者的要价制定竞争性价格(卖方定价),同时可以采取直接式的费用收取方式;而当网络学院所提供的内容是非工具类知识(比如文学修养类知识)时,可以采取多个买方竞价的要价方式,并采用电信增值的费用收取方式。其实,不断增加的网民数量以及在线支付系统的普及已经为上述渠道式收费和买方竞价准备了前提条件。根据不同类型网络学院的价值链定位,结合上述消费者对学历教育和内容培训所提出的不同要求绘制出来的。它揭示了四类网络学院在经济模式上表现出的差异。具体说来,以内容培训作为目标的网络教育比起学历教育来更加市场导向。表现为更多地提供免费的服务,对经济批量的要求更低,可以由消费者自己给产品或服务定价并由拍卖机制抉择出最终价格,收取方式也可以更加多样化,并且允许第三方为直接消费者付费。同时,为了保护价值原创者的利益,支付单位的划割方法更多地从以时间为单位转变为以项目和产权数量为单位。上述分析让我们知道,如果某个网络学院希望从学历教育形式拓展到内容培训形式,或者是加强内容培训形式。值得说明的是,同样的思路还可以用于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诊所型网院和搜索型网院所匹配的经济模式。

五、关于网络学院商业模式创新的总讨论

作为商业化运作的网络学院,可以被看作是一类知识型企业。根据前面的分析,当前的网络学院在价值链定位方面没有形成差异化,都聚集在设计型和渠道型这两大类上。因此,知识型企业中的诊断型和搜索型就成了网络学院未来发展中的蓝海区域。围绕这种价值定位的差异化,网络学院应该精心组织自己商业模式中的其他成分。比如,要思考诊断型网络学院如何构建自己的经济模式以及如何选择自己的竞争策略。当前网络学院的价值链定位很多情况下是复合型的,因此,如果要实行聚焦化战略,则应该纯化自己的价值定位;与此相反,如果要实行市场扩张战略,则应该扩大自己的价值定位,甚至使一个网络学院中包含上述四种模式。当然,哪种做法好也是视竞争对手的策略而定的。既然单个网络学院可以是多种知识型企业的复合模式,那么,网络学院的经济模式可以比现在更加复杂和灵活。尤其是对于以内容培训为目标的情况,更应该以其提供的内容的特性来确定其经济模式,而不是采用单一的经济模式。比如容易判断其市场价值的技能性培训,则可直接根据网络学院对其受众的“贡献”来定价。而有些培训内容不容易做价值判断,那么就可以采用由消费者竞价的方式来定价。消费者竞价本质上是将对知识产品的价值判断权交给了消费者,因此这种经济模式有利于形成选拔优秀教育资源的机制。可以预计,在相关条件(比如在线竞拍和支付系统的普遍应用)具备之后,这种经济模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另外,国家开展网络教育就是希望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更多的人更容易地接受教育,所以网络学院与传统学院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尽量利用网络渠道的开放性而不是形成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因此,从侧重学历教育的形式走向侧重内容培训形式是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换句话讲网络教育本质上不是精英式教育。不过,即使是学历教育的形式,网络学院在运作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加市场导向一些。比如,网络学院可以在当今学生比较普及个人电脑时,充当传统学院的人。比如传统学院可以用网络学院中的某些精品课程代替自己的相同课程。或者传统学院也可以通过网络学院的平台将自己的精品课程“销售”到校外。假如真是如此,传统院校应该更加淡化其教学功能,这有利于凸显其研究功能。

六、结语

总之,我们已经认识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是一种互补式而非替代式的关系。网络教育如何渗透入传统教育以外的内容培训领域,以及网络教育如何渗透进传统教育以内的课程教学领域,都必须配备以适当的商业模式。而网络学院通过对自己“价值网络定位”、“顾客与声誉定位”和“经济模式选择”的分析,并结合竞争对手的特征系统改进自己的商业模式,将为自身赢得竞争优势。

作者:杨玉红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商业论文: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论文

一、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的影响

(1)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影响。

商业银行传统的营运模式,其现金管理业务只提供给5万元以上的居民存款和企业大额活期存款,而散户只能获取极低的活期储蓄利息。而余额宝类产品正是针对这些散户,为他们提供了现金管理和收益管理的部分金融服务,帮助这些客户实现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手头资金的稳定增值。

(2)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从投资结构和特点来看,余额宝和商业银行推出的周期为1天的超短的理财产品在性质上极为相似,但余额宝不仅具有理财的功能,还具有支付结算的功能,同时余额宝的收益率远高于商业银行的周期为1天的理财产品,转移了商业银行一部分存款和理财资金。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困境

(一)业务营销方面的困境

在融资方面陷入困境。余额宝购买的是货币型基金,货币基金是所有基金产品中风险较低的产品,一般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收益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左右,而活期存款的年收益只有百分之零点三左右。在投资理财方面陷入困境。投资理财类业务中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平台以及余额宝类理财产品。在与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平台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在申购费率、多样性等多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

(二)客户资源整合利用的困境

余额宝是互联网金融模式最成功的产品代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阿里巴巴公司积累客户十年交易的大数据及对大数据有效分析和挖掘,即准确把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又有效控制了风险,这说明大数据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金融的核心。传统商业银行由于缺少判断客户信用的大数据,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商务数据积累,导致在互联网金融创新难有突破。若商业银行不能充分意识到没有客户电子商务数据的积累,在未来的创新与竞争中必将会处于劣势,必将会在竞争中陷入困境。

(三)竞争局面的困境

国有商业银行结构凭借在资产规模,网点数量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金融行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对于这种金融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进入门槛及进入壁垒较低,同时互联网金融的营运能力与资本并不直接相关,也不需要进行实体网点的扩张,因此打破了现有的竞争格局,使商业银行在竞争方面失去了主动性,陷入了困境。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余额宝的优势主要来自于利率管制。2014年,随着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理财产品的相继推出,迫使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创新改革。2014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金融改革与发展”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存款利率的放开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实现。根据上述宏观经济背景,针对商业银行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冲下不失去竞争优势,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种对策:

(一)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如此迅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型衍生理财产品,将成为互联网发展与金融理财业的创新驱动力。同时,以余额宝代表的金融产品,将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商业银行在运营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在理财产品的设计上,还要扩散在传统网银的支付,甚至借贷款等业务上进行业务创新。

(二)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

大数据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新兴信息技术,并已开始应用到各个行业。大数据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余额宝是互联网金融模式最成功的产品代表,成功的关键在于阿里巴巴公司积累客户十年交易的大数据及对大数据有效分析和挖掘,即准确把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又有效控制了风险,这说明大数据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金融的核心。商业银行可利用客户资源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银行+电商”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大幅推广。

作者:张涵 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商业论文: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论文

一、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一)合规风险管理原则

城市商业银行应当树立合规经营理念,明确合规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明确合规风险管理是全面的、全程的和全员的要求,按照合规风险管理的原则建立和持续改进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协调一致原则。合规是城市商业银行上至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下至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对合规经营负最终责任,业务部门对合规风险负直接责任,每位员工对其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负责,合规部门承担合规管理责任。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协调一致为基本原则,既包括上下纵向协调一致,也包括前后台部门的横向协调一致。二是独立管理原则。合规风险管理的独立性是保证合规风险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在前后台建立有效的制衡关系,在各业务岗位之间建立有效制衡关系。因此独立管理原则应当包括合规部门的独立设立,也包括对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独立任职推荐权和免职权,更要包括对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的独立考核奖惩机制;三是嵌入作业原则。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较强,规模较小,合规资源有限,既要做好合规管理,又不能因噎废食。为整合有效资源,合理匹配业务工作人员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在总分行设置独立的合规部门,在业务部门中选聘兼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人员。

(二)合规风险管理政策

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政策体现合规风险管理理念、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是指导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依据。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政策倡导并在全行推行诚实守信、敬业尽职的行为准则,培育全员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确立“合规经营”、“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着力加强执行力建设和合规文化建设。所谓合规经营是指,合规是发展的基石,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当业务开展与合规要求发生冲突时,应以遵从合规要求作为必然要求,不以牺牲合规要求作为代价换取短期发展的利益;所谓合规人人有责是指,合规是全行干部员工的共同责任,合规不但要由从高层做起,由高层率先示范,各级干部员工都是所在岗位合规守法的践行者和直接责任人;所谓合规创造价值是指,合规可以使本行避免受到监管处罚而遭受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更能够让本行在良好的风险定价策略下获得更大的收益。

(三)合规风险管理内容

合规风险政策内建立清晰合理的合规管理流程,具体合规管理内容如下:一是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识别、整理和下发。二是政策、制度、新产品及新业务的合规性审核。三是合规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包括定期的系统性的识别与评估,也包括日常的监测识别和评估。四是合规咨询与培训。

二、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架构与职责

(一)合规风险管理架构

城市商业银行按照前述合规风险管理构建的原则,即“协调一致、独立管理、嵌入作业”,采用集中化组织模式,在总行设立法律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全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在分行设置法律合规部,在总分行各业务条线和支行配置兼职合规风险管理岗。建立集中化组织模式一是有利于整合有效的合规资源,二是有助于更早发现和及时处理跨部门的合规风险,三是保证合规风险管理的相对独立性,成为内部支持高级管理层进行合规经营的得力助手。

(二)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配

董事会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负最终责任。监事会应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合规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高级管理层应有效管理本行的合规风险,履行合规管理职责:制定、适时修订书面的合规政策报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后传达给全体员工;明确合规管理的部门、组织结构和负责人,确保独立性,提供相关的人力和物质支持;识别主要合规风险,审核批准管理计划;向董事会提交合规风险报告;及时报告任何重大违规事件;合规政策规定的其他职责。法律合规管理部门应协助高级管理层有效识别和管理本行所面临的合规风险,履行以下基本职责:持续关注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最新发展,及时提供合规建议;制定并执行合规管理计划;本行各项政策和制度的合规审核评价;协助人力资源部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组织制定合规管理制度以及合规手册;积极主动地识别和评估合规风险,收集、筛选可能预示潜在合规问题的数据;保持与监管机构日常的工作联系,跟踪和评估监管意见和监管要求的落实情况。

(三)合规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是独立的,应当避免合规管理职责与其他职责之间产生冲突,但是并不是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业务工作人员共同工作。实际上,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人员与业务部门工作人员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更早的识别业务部门存在的合规风险点,及时协助业务部门处理合规风险问题。通过共同工作,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向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合规咨询和帮助,提出合规意见,为业务部门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提供支持。

作者:王玲 单位: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论文:商业企业物流管理论文

1商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种类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商业企业将面临以下几种物流发展模式的选择。

1.1SCM模式

此种模式又称为自营物流模式,主要指企业完全通过自身建立物流部门,购设系统化的物流设施,竞聘和培养专业化的物流人才,对于各种渠道的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产品供应链的最优设计,最大限度完善企业的物流系统。

1.2TPL模式

此种模式又称为第三方物流模式、合同物流等,主要商业企业居于自身物流条件的限制,全权将物流管理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负责,物流企业依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物流的运作等,合理安排同时、同地需求和异时、异地需求货物的运输,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力求经济效应的最大化。

1.3FPL模式

此种模式又称为第四方物流模式,主要指商业企业依赖于第四方物流企业对自身的物流系统加以全面的指导和规划,指出物流企业之间的不足并解决各种问题,达到物流条件、技术和能力的互补,实现产品供应链的集成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方案。

2当前商业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轻视物流管理的重要作用

企业不能将专项资金运用于物流系统的构建上,与批发商之间也无法形成稳定的协调机制,对于企业之间产生的物流成本都互相推诿,都企图将物流成本推卸给对方,导致购、运、存、销一系列环节的流通不畅。本文对南方和北方不同地区的蔬菜物流成本进行了考察,蔬菜自地头流通到一级批菜商的手中,此过程的物流耗费就产生了3%-5%的损耗,待蔬菜包装好在装车的过程中,包含了人工费和包装材料费用的比例占到了总费用的49%,接下来,蔬菜被运送的过程也大大增加了蔬菜的物流成本。

2.2物流管理模式较为滞后

部分商业企业从产品的进购、仓储、运输到销售,一系列环节产生的物流全部自我承担,这种自营物流模式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的。据统计,当前我国商业企业物流耗费成本为总成本的55%以上,尤其是快销食品的物流耗费已经超过了总成本的60%,那些易碎品的物流运输破损率竟达到了20%。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不超过GDP总值的10%,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则达到了20%。可见,物流管理模式的滞后,大大提升了商业企业的物流成本,这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3物流人才较为匮乏

商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离不开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目前物流管理本专业的管理人才较为匮乏,很多都是其他专业、业务能力不强的人员在开展工作,致使商业企业物流管理呈现低效能的情况。

2.4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为低下

当前许多商业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的低下。大部分商业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层次不高,还都局限于产品的仓储和运输的环节上,而且在人力、设备和油料等物流资源上浪费较为严重,这样,大大增加了商业企业物流管理的运营成本,延长了物流周转和服务的时间,继而抑制了产品供应链的优化和企业的集约化发展。

3解决商业企业物流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应策略

3.1不断强化物流管理的先进理念

首先,商业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深刻领悟到物流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范畴和责任担当。其次,商业企业应不断强化物流管理的全方位工作,使物流人员清楚认识到,物流管理并不仅限于产品的运输,而是在于产品购、运、存、销等一系列环节中。此外,物流管理人员应明确认识到物流管理不仅是运输的管理,还包括物流数据信息的多方面管理。

3.2科学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

首先,商业企业须依据产品性质和分类来进行准确定位,在此前提下选择合理的物流模式。对于快消产品(如:蔬菜、水果),应选择TPL物流模式实施产品的供应,这样减少了中间商这一环节,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对于那些产品种类单一的商业企业,则适合选择SCM模式,设置专业的物流部门全面负责物流的所有事宜。其次,商业企业应依据自身规模大小合理选择物流模式。大、中型企业居于雄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可选择SCM模式或SCM与FPL组合的模式。譬如:我国大型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等连锁店,以及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系统,都是采用SCM与FPL组合的物流模式。第三,商业企业须准确核算完物流总成本的基础上,再合理选择物流管理模式。商业企业在选择哪种物流管理模式时,必须清楚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对购、运、存、销等环节产生的物流成本加以仔细核算,巧妙处理运输的费用、次数和距离的关系,最终科学选择最低成本的某种模式。第四,商业企业应依据自身物流管理对于市场的敏感度,合理选择某种适合企业发展的物流模式。总体来说,对于市场需求敏感性较强的商业企业应采取SCM模式或SCM与FPL组合的模式。而对于市场需求敏感度较弱的商业企业,则应选择TPL模式。譬如:高端家具市场的竞争比较稳定,具有极强的品牌效应,应选择TPL模式。第五,商业企业依据自身为实体或非实体的形式来合理选择物流模式。那些通过实体店铺运营的商业企业(如:商、超市、专卖店等),应科学选择SCM模式或TPL的物流模式,主要为确保产品购进渠道的畅通和运送的高效。对于通过非实体店铺来运营的商业企业(如:阿里巴巴、淘宝等),应选择FPL物流模式,对于异地、异时的产品需求,可借助于广泛化的物流资源,实现供应链的调整与优化。

3.3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物流人员队伍

商业企业应下大力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物流人员队伍,提升他们的专业化知识水平和物流业务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对商业企业物流人才匮乏的现状,我们应广招贤才,吸引更多高素质的物流管理、技术人才来充盈物流人员队伍,他们需掌握熟练的专业化知识、具备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较高的业务工作能力。此外,应强化物流人员的再教育工作,努力打造高素质的物流人员队伍,为提升商业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3.4不断强化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

商业企业应提升信息化水平,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确保物流信息数据的准确传递、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确保整个物流管理流程有条不紊进行,商业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应广泛借助于电脑和电子化设备,建立起规模大的物流运营中心和配送体系,构建起广泛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企企共同协作的信息化平台,使物流的专业化能够与社会化得到有机结合,确保物流的信息化能够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大化削减,实现物流信息的全面整合与共享。

4结语

总体来说,物流管理已然成为企业运营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商业企业要必须下大力气狠抓物流管理,合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有效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最大化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这对于提升商业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作者:郭莹莹 单位:浙江省中共临海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