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课堂培养物流人才的探讨

时间:2023-03-07 16:03:20 关键词: 一二三课堂 培养 物流 人才 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流程自动RPA的出现,我国物流业开始不断向数智化方向转型。未来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改造,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反映现代最新科研成果,融入现代科学技术的元素,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之中。职业本科的人才定位是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文章基于职业本科数

一二三课堂培养物流人才的探讨

0引言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组织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发展和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为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物流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6.7亿元,其与GDP的比率为14.6%,这一比值明显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随着现代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流程自动RPA的出现,我国物流业开始不断向数智化方向转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智能物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达到了2880亿元;2017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达到了3495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随着物流行业不断向数字化物流发展,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就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高质量人才的精准供给成为刚需。为适应行业的需求,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其后教育部陆续公布了几批职业教育本科试点院校名单。职业本科教育实践破茧成蝶,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职业本科的人才定位是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2020年,上海中桥职业技术大学被列为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作为职业本科试点专业。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职业本科物流专业人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相关文献综述

梳理关于职业本科的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上搜索,以职业本科为主题的有359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题的有32篇。刘昕[1]、崔岩[2]、高军[3]、张余和曹晔[4]提出了职业本科的发展策略;夏文彬[5]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产教融合、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职业本科人才的研究;黎其健、唐臣[6]提出职业本科教育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意义;吴晓霜等[7]从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奠定团队建设的人才基础;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团队教学模式与方法;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师科技研发能力;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教师“共同体”的工作机制这五个方面提出建设职业本科教育教学创新团队。随着我国建设“数字驱动、协同共享”的智慧物流新生态,物流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形势下,学者们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周旭[8]提出物流企业数字化是指基于数字化技术,例如:人工智能、云技术、区块链、物联网和流程自动化等技术建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从而达到缩减成本、快速市场反应、有效控制风险、提升价值的效果,给物流企业带来全新的物流服务和充满活力的竞争力。卢志峰等[9]提出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深入推进航运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生态链。面对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项寅、杨传明[10],赵如等[11]提出改革高校物流专业教学,培养智慧物流人才;王岩[12]提出物流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数字化平台构建方法。综上,国内学者对职业本科基本的概念,培养策略,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为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关于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人才的培养鲜有研究,因此,本文提出基于“一二三”课堂联动培养数字化物流人才的研究课题。

2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随着物流企业数字化改革的推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急需物流管理人才的支撑。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滞后、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脱节等。为适应上海市“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四大功能”战略实施,深化职业教育本科改革试点,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一流的、特色鲜明、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功能的职业本科专业,2021年7月到10月开展了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人才的需求调研。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面谈、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对象有企业和兄弟院校,调研企业以上海地区为主,辐射上海周边;调研院校为上海同类院校。通过回收问卷,处理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需求缺口大。虽然我国2000多所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但物流人才的需求仍有大量的缺口,尤其技能型的管理人才需求量大。(2)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急需大量数字化物流人才。智慧物流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物流技术为标志的智慧物流将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可以在信息处理、资源共享、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达到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了更好地培养数字物流专业人才,各大院校要研究行业企业的需求,制定出适合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数字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培养熟悉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物流技术的高端物流人才,为我国数字化物流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因此,在物流管理职业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1)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学校坚持“做人,止于至善;做事,敬业乐群;做学,锲而不舍”的校训,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具有创新发展思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把学校建成一所有规模、有特色、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大学的办学定位;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以“数字化物流”方向引领专业内涵特色化发展,探索构建了国内领先的数字化物流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数字化物流运营管理人才,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偏重实践教学,并体现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物流技术

考虑数字化物流对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职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注重仓储、配送等物流操作的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室。产教融合,尽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企业中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加入《物流信息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智能设施设备应用》、《物流技术仿真》等课程。

(3)在培养文化道德素质时贯穿劳动教育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职业本科物流管理人才突出现代性和创新性

未来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高端物流、智慧物流、低碳物流、绿色物流。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改造,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反映现代最新科研成果,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元素,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之中。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源泉,当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科技变革日新月异,物流专业人才的变革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职业本科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创新教育。

3“一二三”课堂联动培养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人才

3.1“一二三”课堂的界定

吴宝善[13]、芦群和郑亚娟[14]都对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进行了界定,第一课堂主要指的是学校课堂知识的教授,主要讲述职业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为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开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第二课堂是根据第一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多样化的活动,比如劳动教育、德育活动、各类社团活动、学生科研活动、各类比赛、各类讲座、创新创业等,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素质培养目标;第三课堂是直接参加企业实践,利用暑期、每学期末的两周实训,以及大四的九周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到企业去参加实践活动,检查自己所学的知识,锻炼专业技能。职业本科更加注重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因此,实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二三”课堂联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既让学生掌握第一课堂中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达到职业本科的教育目的。

3.2“一二三”课堂联动培养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人才的实施路径

职业本科是全新的办学理念,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要区别于现有的高职,又要不同于普通本科,要实现“宽基础、强技能、重应用、创新性、复合型”。基础理论知识要达到普通本科的水平,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职业技能要高于现有三年制高职,更要高于现有的普通本科;重点在数字化物流技术应用上实现革命性突破,适应职业转化和职业迁移的需要,必须加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使之成为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要实现“一二三”课堂的联动,把第一课堂中的物流知识,渗透到第二、第三课堂,并提供相应的条件、制度,保证“一二三”课堂更好的融合。如图1所示:“一二三”课堂联动的具体措施如下:

(1)做好第一课堂的建设

①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校园,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探讨,设置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职业本科本着“本科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理念,要毕业证和行业证书相结合,行业证书有“1+X”证书,比如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民航货物运输职业技能证书、快递运营职业技能证书。针对上述证书,学校加入了《大数据分析》以及《快递运营实务》课程。根据上文的人才需求分析,数字化经济时代,物流企业面临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全新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创新型、发展型和复合型的数字化物流人才。因此,针对物流智能设备的运营维护,加入了《智能物流设施与设备》这门课程;针对智慧仓储与配送,在以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行《智慧仓储管理》、《智慧物流配送》、《智慧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针对数字化物流信息,加入了《物流信息与物联网技术》、《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②教师与时俱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数字经济时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互动多边交流的教学模式过渡,提倡教师使用讨论法、演示法、翻转课堂、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及探究精神。在教学的同时,建设和丰富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开发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教材,进行《智慧供应链》、《数据分析》、《智慧物流仓储》精品课程的建设。巩固现有线上教学成果,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③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数字化物流实训室。职业本科要求实践课时不低于50%,因此第一课堂的开展,离不开数字化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参照数字化物流职业岗位标准,建设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实践基地,包括现代智慧物流实训中心、国际物流实训中心和“校中企”智慧物流实践基地。其中智慧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和国际物流实训中心结合核心课程和智慧物流岗位技能进行模拟实训;“校中企”智慧物流实践基地将企业引入学校,校企共同合作,在校内打造真实职场环境,锻造学生踏实肯干、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同时,智慧校内实践基地将成为学校对外技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的平台,发挥基地资源的效益,实现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人才、技术、设备,为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与技能考核提供服务,助力行业产业升级。④推进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开展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专业的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专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培养数字化物流人才的关键。因此,应加强数字化物流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一要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重点培养现有的专业带头人,定期选派专业带头人赴国内外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考察交流与培训,到合作企业调研学习,把握行业发展新动向,掌握高职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二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省内外考察交流学习、国内相关院校进修学习;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把握数字化物流岗位(岗位群)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三要培养现有的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方式,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通过参加教师岗前培训与各类师资培训,请教育名家讲课(讲座)辅导,提升青年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四要建设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建立15人左右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20%以上。

(2)巩固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以“物流节”为基础,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

校园“物流节”以现代物流专业为依托,以“创新创业、成长成才”为宗旨,推出一系列的活动,直接指向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活动中成长、在服务中发展”的目标诉求,基于各类课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着力挖掘学科教师、专业社团、学生骨干的潜力,整合社会资源,积极营造学术氛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最大限度实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①建立各类学生社团,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为参加各类的比赛,比如“互联网+”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智慧供应链”比赛、“ERP”大赛成立了各种社团,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时,积极推进社团的讲解工作,面向新生宣传组织优势与创新创业成果,参观学院学科竞赛“荣誉墙”。鼓励新生积极加入各类社团,在努力学习第一课堂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团的活动,巩固第一课堂的知识,学校在每年的“物流节”都会开展各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②开展学术科研。在校园“物流节”期间,邀请行业企业家,进入校园进行学术讲座。在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各社团骨干成员通过创新基地,积极申报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党团组织通过选择部分优秀学术科研学生,深入班级,开展交流活动。③践行社会服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农村社区,在农村数字化物流网络的构建、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打造、农村数字化物流服务环节的规范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力量。

(3)做好第三课堂,培养数字化物流技能型人才

物流管理职业本科教育要理论实践两手抓,通过拓宽理论知识,让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涉及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从而拥有更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让学生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因此,实践能力的锻炼要贯穿整个四年的培养。通过校企融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每学期末的两周实训环节,带领学生去校企合作基地参观实习,形成“知识教学-实践-再教学-再实践”的过程,让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利用大四上学期的九周顶岗实习,大四下学期的毕业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去,体验企业的运作,履行数字化物流岗位的职责,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随着现代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流程自动RPA的出现,我国物流业开始不断向数智化方向转型。未来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改造,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反映现代最新科研成果,融入现代科学技术的元素,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之中。职业本科的人才定位是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本文基于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人才的需求调研,利用“一二三”课堂的联动,提出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人才的培养策略,为职业本科数字化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昕.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经贸人才,2022(2):67-69.

[2]崔岩.类型定位视域下职业本科教育办学特色创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4):28-32.

[3]高军.职业教育高端发展背景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5.

[4]张余,曹晔.“双高计划”学校举办职业本科教育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4-18.

[5]夏文彬.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2):153-157.

[6]黎其健,唐臣.职业本科教育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J].物流技术,2022(4):152-155.

[7]吴晓霜,徐宏伟,李良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22(2):75-81.

[8]周恕.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中国储运,2022(4):177-178.

[9]卢志峰,等.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的航运物流数字化生态链[J].港口科技,2021(4):1-5.

[10]项寅,杨传明.数字化人才需求导向下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技术,2020(2):141-145.

[11]赵如,顾国欣,张高旗.应用型本科高校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6):29-32.

[12]王岩.物流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2015(9):22-24.

[13]吴宝善.“一二三课堂”联动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现代物流管理,2017(9):172-174.

[14]芦群,郑亚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254-255.

作者:远亚丽 单位: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