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时间:2023-03-14 15:43:21 关键词: 民族预科 语文课堂 教学

摘要:目前,我校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一年制上、下册),配合《大学语文同步阅读》和《大学语文同步练习册》比较性渗透一起使用。

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比较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分析,寻找研究对象异同点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其在语文教育教学领域广泛使用,并且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在注重语文综合运用的“大语文观”背景下,语文教学越发讲究传统文化的潜在渗透,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汲取精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以比较法为主轴,将思想教育和人文培养渗透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充分发挥感知体悟与学习迁移能力,有助于学生达到陶冶道德情操、培养人文素质、塑造健全人格、传承人文精神的终极目标。

一、比较性渗透在民族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先天优势

比较性渗透的理论根源来自于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迁移理论的核心观点为学习迁移,即学习者能在两种学习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使经验类化,从这段话的内在机制可以发现,比较性渗透的基点在于寻找两种学习活动的共通性关系,即在加深对单篇文章的理解过程中,通过举一反三、比较分析,将学过的知识点迁移到未知内容上,达到由此及彼的特殊效果。另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也就是说,教学中需要创建与当前知识点相关的各种衍生情况结合(背景、性质、规律、联系等)的认知空间。因此,比较性渗透恰到好处地将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融入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深层文化心理的精神土壤,会使语文教学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本就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专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形式,是保证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特殊的有效措施。预科学生大多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不同少数民族,在民族民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不同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多元性和包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差异因材施教,才更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语文教学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因而,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以比较法聚焦参考对象的差异,通过对比揭示异同、探究原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把握所观照的对象,在更广阔的范围和视野内,充分发掘、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预科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比较性渗透在民族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目前,我校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一年制上、下册),配合《大学语文同步阅读》和《大学语文同步练习册》比较性渗透一起使用。教材编排以时间为结构主线,以不同文体为辅线,按照文学史的纵向发展脉络,结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横向板块,将古今中外众多名家作品形成直线平列式结构,条理清晰、系统性强、涵盖面宽。每一篇选文都包括:解题、正文、注释、阅读要求和简析等内容,符合文本的内在逻辑和鉴赏的客观规律。在每单元后附有本阶段文学简史与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兼顾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民族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可见,教材编排的设定本身突出了可比因素和文化效应。

(一)比较性渗透在民族预科语文课堂中应用的统计分析

笔者根据教育部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预科教学的实际特点,以《大学语文》教材的第一单元“古代文学精读篇目”为参照内容,进行逐一统计分析,发现每一篇文章几乎都可以完美地使用比较性渗透教学:例如,《诗经·卫风·硕人》,横向对比美人形象主题:与《登徒子好色赋》《洛神赋》之异同,聚焦后世美人形象塑造的影响和四始六义常识的渗透。将《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和《南朝民歌·西洲曲》纵横交叉对比,探寻汉乐府民歌《行行重行行》与南北朝民歌《西洲曲》和《敕勒歌》《木兰诗》的异同,延伸至相思母题:《西洲曲》《采莲曲》《诗经》《上邪》等内容;《归园田居》(其二)注重纵向梳理,通过组诗内联系比较,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酒与月的意象和《秋兴八首》(其一)的秋意掌握古诗意象。从《八声甘州》和《摸鱼儿》作者前后时期的差异中理解宋词与豪放派。在寓言散文《三戒》中,借助动物与人进行类比,讨论先秦诸子寓言之间的差异,放眼至以《伊索寓言》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等等,不胜枚举。可见,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章内容,运用比较性渗透进行教学极为合适,且类型多样,凸显了比较性渗透在语文课堂上的普遍性和灵活性。

(二)比较性渗透在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1.系统整合,融会贯通

如上文所述,现行教材选用相对独立的作品,按文学发展阶段为单元组成,初看似乎毫无关联,仔细观察则会发现,编者匠心独运地选择了不同体裁内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每个单元作品之间在思想内容、情感倾向、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联,且单元与单元之间也有着能力培养,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和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这些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是比较渗透的基础,我们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与观照,引导学生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挖掘全部所学作品之间的可比较因素,激发和拓展学生思维,探讨其中所渗透的文化蕴涵和思想奥秘。例如:在学到《南朝民歌·西洲曲》时,会自然地联系到《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同是乐府民歌,《西洲曲》借用季节推移,含蓄缠绵地刻画一位女子对情人真诚热烈的相思之情;而《行行重行行》巧用比兴手法,眷念伤感地抒发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南北朝民歌继承汉乐府而来,汉乐府民歌又是对《诗经》风体诗的发展,一脉相承。教学中采取纵向比较,同中求异的方法,要求学生找出《诗经》国风、汉乐府民歌和南北朝民歌的异同,概括产生背景、语言体制、主题意旨、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差异特征,并勾勒出乐府民歌的发展脉络。同时,民歌多爱情相思主题,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文化永恒的母题,引导学生从这一母题横向延伸,探求《诗经·上邪》《采莲曲》、王维《相思》、元稹《丽思》、秦观《鹊桥仙》等的一致规律,掌握中国抒情文学传统。如此纵横交错分析比较,学生全面地认识了乐府民歌,在比较中,又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教材内容中可系统整合、渗透比较的篇目还有很多:《诗经》与《荷马史诗》同时期的东西文化巨作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异同、《牡丹亭》和《哈姆雷特》鬼魂形象文化差异、《瓦尔登湖》与《归园田居》世外桃源生活的一致性,也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将相关优秀文化内涵浸入到各个环节中,让语文教学摆脱僵化割裂的旧俗,活跃灵动起来。

2.旧知启新,循序渐进

语文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或者隐喻象征色彩浓厚的现象,蕴含内容丰富,却难以准确阐释,此时,便需要借助学生已经获得的认知,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探寻共性规律,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含义,获得专业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影响。例如:《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了解魏晋历史和魏晋风流的重要典籍之一,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言约旨近、冷峻隽永。但是,在教学中,学生普遍无法解读玄学和魏晋风度,更遑论鉴赏文章。鉴于此,笔者从课文入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课文五则小故事分别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品行和人格精神?查阅资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共通特性。2)《世说新语》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道家核心思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对玄学有什么新的领悟?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会借助课文中的具体形象概括魏晋士族狂放不羁、率真洒脱、寄情世外、崇尚自然的社会形象,从而,进一步地了解“风度”一词的具体指向,结合鲁迅先生《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最终掌握魏晋风度的含义。在归纳总结出魏晋风度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对道家核心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储备知识,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道家思想。通过对比,发现二者的异曲同工之妙:超然物外、淡泊名利、不同流俗,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所谓“玄”,出自于《老子》的思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天地万物、天人之际无穷奥秘的变化之“道”,求同存异,由此及彼,学生对玄学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把握。另如:意象是古代文学中被广泛运用到的概念,但是,却没有完全明确通俗的含义,学生大多似懂非懂,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就更难理解了。在杜甫《秋兴八首》(其二)中,其笔下的秋天自带悲凉之意,折射出际遇坎坷的文人面对理想与现实错位的人生遭遇和内心世界。笔者带领学生调动所学诗词,集合多篇描绘秋天的诗词,从诗歌中的具体物象分析情感倾向,明白意象所指,进一步地归纳总结悲秋情感对于儒家入世思想的中国文人的重要意义。

3.联系拓展,思考挖掘

语文教学向来不是应试性的知识传授,准确地讲,应该是民族文化思想体系的浸润和传承,因而,要想从预科语文课堂上获得精神陶冶和思维锻炼,就要立足课堂,广泛深入地延伸拓展,发掘课外相关资源和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细比较勤思考,拓展民族预科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论语》的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向儒道思想,二者看似矛盾,实则彼此交融,形成国人外儒内道,儒显道隐的传统处世智慧。通过《神话三则》引导学生比对中西神话的相同类型:人类起源神话、英雄神话、自然神话,从而审视中西方文化根源的差异性。在鲁迅《补天》一文中,帮助学生在掌握《故事新编》等相关神话及《诗经》史籍的基础上,打破客观时空,联系作者当下背景,深入解析女娲形象,以人的视角消解神性,达到理解文本反封建主题的目的。带领学生从《棋王》主角王一生这一蕴含庄禅特征的人物形象身上,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人生哲学等等,无一不是比较性渗透良好教学效果的精彩展示。实践证明,在民族预科语文课堂上运用比较性渗透方法,不仅符合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水平,还是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好方法,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塑造卓越品格、培养人文精神,更有利于建立人文性与应用性完美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2013《大学语文》(上下册),人民出版社。

凌小琼2015《比较法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文本细读中的运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2016《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出版社。

蒋昌丽2018《比较法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11期。

苗丽2019《新世纪以来预科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汉字文化》第18期。

崔淑兰2020《会考背景下民族预科一年制大学语文“双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及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第3期。

牛凯波20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汉字文化》第11期。

郭晓明2022《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文学教育》第2期。

作者:阮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