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建设研究3篇

时间:2023-03-20 15:35:16 关键词: 高校 纺织工程 专业建设

摘要:我国是纺织大国,纺织工业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纺织工业在满足需求、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建设研究3篇

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建设研究篇1

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是为了适应当前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满足当前和未来科技发展与产业革命需求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发展,为应对21世纪的工程教育挑战提供智慧,做出贡献[1]。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更是福建省的传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传统的纺织工程专业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发展需求。因此,针对传统纺织工程专业的升级与改造迫在眉睫[2,3]。作为福建省办学最早的闽江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更应该主动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的号召,推动纺织工程专业的持续特色发展。根据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应优化纺织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从仅适应纺织产业需要转向满足产业需要和引领未来发展并重,拓展和提升纺织工程教育改革内涵,围绕“扩围、拓新、提质”的理念,努力培养出大批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能力的纺织行业创新应用型人才[4]。

一、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纺织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与举措

(一)推进“三全育人”机制,落实纺织专业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

纺织工程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秉承“兴学强国”的责任与使命,找准在服务地方产业中的定位与方向,明确支撑地方纺织产业发展的路径与举措,将爱国主义情怀、科技创新及工匠精神等融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主动服务产业、解决关系行业发展和工程复杂问题的工程人才[5]。针对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讲授和专业能力培养,还需要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思想观念教育和价值情怀引领。在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中,课程思政是关键的渠道。在纺织工程专业实行课程思政教育,是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纺织工程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能力要求中,强调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将国家的政策法规、优秀纺织文化及科技前沿等内容融入课程相关章节的背景介绍和综合讨论中,通过精心设计研讨主题,让学生在学习了解最新科技的同时,提升对专业的认可度与未来从事专业的信心,做到以行导人、管理育人、以事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创新培养纺织工程专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纺织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专业育人机制。

(二)面向福建纺织行业需求,构建“强工程、重交叉、促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的新产业形态下,根据工程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纺织行业需要的是具有工程应用型知识结构,融合信息化、智能化生产设计与手段,具备综合性工程能力、国际视野及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专门人才。纺织工程专业的“新工科”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学科交叉、协同育人为原则,进一步明确其培养目标。闽江学院作为地方高校,依据福建省纺织产业的特点和本学校的发展定位,制定了服务福建纺织产业需求、兼具自身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于纺织工程“一流专业”“工程认证”及“新工科建设”,改革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培养大纲和课程体系,满足福建纺织行业功能材料和纺织品设计的人才需求。努力培养出一批在功能纺织材料、纺织品设计领域具有专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福建省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我国传统制造产业中率先走向高端。1.通过多资源并用,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为了满足福建省纺织行业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本成果从学科资源、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利用做起。首先,闽江学院工科门类较齐全,设有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工程学科,具备可以支持纺织工程人才培养的工程类学科群,因此,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实验条件比较充分。其次,科研选题的工程特色非常明显,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主要开展化纤纺丝加工、纺纱、提花织物与针织产品设计、功能与智能纺织品的研发等研究。最后,福建省纺织产业的经济在全国排第四,已形成化纤、纺织、印染、非织造布、服装服饰等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通过将这些学科资源、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合理高效地支配与利用,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2.通过多学科交叉,强化学生跨学科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创新意识,提高其方法创新能力,根据福建省纺织产业发展需要,本学科选择了与工程学、设计学两大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之路。在与工程学交叉方面,为学生开设了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等课程,邀请化学、计算机、物理等学科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与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工程理论创新纺织技术的研究方法。在与设计学交叉方面,本学科在国内外积极推进“技术+艺术”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内首次为学生开设了“艺术概论”“图案设计”“设计软件应用”“纺织品色彩学”等设计学类课程,在毕业设计环节增加了纱线设计、纺织产品设计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类大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及设计能力。3.通过深化三创教育改革,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为了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闽江学院于2017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将三创(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贯穿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推进“思创、专创、科创、技创、产创”五大融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实践”等课程,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本专业还开设了10学分的专创融合课程,将创新、创业、创造思维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中。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部级、省级、行业等组织的各类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在全过程、多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训练。

(三)深化课程内涵研究,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水平课程群

纺织工程专业学科交叉明显,除了对纺织材料加工运用外,还广泛涉及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分支,综合了纺织、化工、机械、电工等工程技术,并充分结合和运用了传统工序与诸多现代高新技术的学科[6]。因此,针对纺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应充分考虑纺织技术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应兼顾纺织技术多样性和产品个性化的特征。闽江学院的纺织工程专业密切贴合纺织科技前沿,面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课程建设成果,合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探索以闽江学院纺织课程群(“纺织材料学”“纺纱学”“机织工艺学”“针织学”)为主线的讨论式课堂教学方法。纺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纺织学科为基础,增加纺织智能制造方面的课程内容,实现了纺织与现代化机械的有机结合。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和机制完善,能够将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社会需求的新变化等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中,有效提升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和拓展课程深度,课程体系能有效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以纺织工程实际问题为引子,专业知识模块的讲授为方案,教师、学生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参与的教学为手段,实现了纺织工程课程教学从“知识输出导向”向“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转变,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建成国内先进、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进一步优化专业师资队伍,提升整体水平

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水平提升是新工科背景下纺织工程专业改造提升的重要保障。结合纺织工程人才培养要求,有意识地引进或培养纺织、物理、化学、设计等学科教师,优化教师的专业结构。要坚持扩大教师规模,改善教师结构,强化“集中一批、引进一批、培养一批”的团队建设原则。首先培养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一方面通过引进和培育专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形成更为合理的专业学术梯队;另一方面持续锻造骨干教师,鼓励教师去国内外进修、访学,或者下企业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及科研能力,形成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学术团队,建成一支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逐步使教师队伍在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趋于合理。通过构建科学规范、有利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师德评价标准,让教师能够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加强地方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将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与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有机结合。

(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研一体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新工科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工程师为目标,因此,毕业生必须具有工程师的基本知识、综合能力和素养,即具备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而且创新创业能力是作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能力[7]。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之一。闽江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深入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坚持走产学研教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实现产学关联,探索在学校办学与产业发展需要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联系机制,使高校和产业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互利双赢”。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习实训中心,完善纺织品设计开发中心,以及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将其建成集教学实训、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中心。

(六)提升专业知名度,拓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利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大型跨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建立与社会资源(部部、校校、校所、校企、校地等)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与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开展专业合作共建,对人才培养进行协同管理。扩展专业的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内外高水平纺织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系统引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教师访学、学生交流、举办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纺织院校的交流及合作,提升专业知名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适应新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需求,作为传统专业的纺织工程专业改造提升势在必行。纺织工程专业建设应面向当前纺织经济发展和地方纺织行业的需求,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以服务地方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体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优化纺织工程专业建设思路,提升纺织工程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树立“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本科人才总目标,从立德树人培养理念、“强工程、重交叉、促创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多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推进纺织工程专业建设,从适应纺织产业需要转向满足产业需要和引领未来发展并重,拓展和提升纺织工程教育的改革内涵,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能力的纺织行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作者:袁小红 单位: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

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建设研究篇2

我国是纺织大国,纺织工业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纺织工业在满足需求、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蓬勃开展,人工智能是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智能化、数字化推动纺织产业加速变革,以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纺织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急需具有学科交叉知识、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纺织专业高端人才。在此背景下,面对纺织行业企业发展对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2017年“新工科”建设“三部曲”为引领[1],借鉴2019年“天大方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纺织工程专业建设应拓展专业内涵,调整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综合性工程能力、国际化视野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纺织领域高端人才。

一、纺织工程专业改革背景

我国纺织高等教育已有百年的历史,为纺织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但是我国纺织工程教育在教育理念方面相对滞后,人文类通识课程及素质教育偏弱,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与知识体系难以满足行业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欠缺,难以适应行业科技创新,学生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现代纺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造成我国纺织产业长期积累的创新能力不足、品牌意识不强、智能制造滞后、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才支撑不足的矛盾日渐凸显。现今,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已成为我国纺织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和战略重心。面对新形势,为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提出了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跨越的国家战略。为此,纺织工程专业应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探索纺织类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新范式。

二、纺织工程专业改造提升原则

作为纺织行业发展重要人才支撑的纺织工程高等教育,必须升级改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工程教育的新理念,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开展“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为我国纺织强国的国家战略和现代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支撑。为此,纺织工程专业改造提升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产业导向

传统纺织工程专业建设普遍坚持学科导向。当前,纺织产业逐步进入了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新工科”背景下,要坚持国家战略视角下的产业和未来需求导向,按需重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

2.交叉融合

当前我国纺织产业急需高精尖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培养要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打破专业壁垒,改变以纺织专业单一学科为主的办学模式,实施大工程跨学科培养,提升跨界整合能力,融合新文理教育、多学科交叉、个性化培养的新工程教育理念,以跨学科融合、多学院建设、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构建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学科共同体,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模式。3.引领发展从时代赋予高等教育新使命的角度看待专业建设的作用,使得服务和满足行业产业发展与支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并重。要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高度推动传统纺织工程专业的改造提升,积极主动探索工程教育新路径、新模式、新内容。

三、纺织工程专业改造提升路径

传统纺织工程专业改造提升应尊重教学规律,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建设基础,依据“新工科”的内涵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目标责任。要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努力优化和推动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建立和健全机制和组织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抓住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关键要素。

1.立德树人,突出价值引领

高等工程教育应秉承“兴学强国”的责任和使命,找准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和方向,明确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路径和举措,将家国情怀融入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主动服务社会、解决关系国家发展和民生疾苦重大问题的工程人才。要在人才培养中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2]。纺织工程专业建设要打出组合拳,将价值引领全方位融入专业教育体系,落实“三全育人”。具体措施:一是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育过程,在“形势与政策”“专业概论”等课程中开展知国情、知校情、知行情、知院情、知专业情教育,并组织低年级学生利用假期、课外时间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尽早接受专业教育;二是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提高学生对专业、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运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建立思政课程情景教学实验室,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强化价值引领。

2.聚焦“新工科”,建立体制机制

统筹学校资源设立教改专项,探索“新工科”的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探讨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设置虚拟学院,完善体制机制和组织保障,以新工程教育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结合相关专业建设基础和“新工科”建设目标,设立“新工科”建设与实践专项经费,为“新工科”教学改革与研究、相关专业建设与实践提供资金支持;出台支持“新工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加强对“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指导、管理和评价,制定“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等,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学运行管理新机制。

3.目标导向,重构课程体系

在新产业形态下,围绕工程教育新理念、学科专业新结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教学新质量,纺织行业需要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融合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计手段,具备综合性0工程能力、国际视野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专业建设应对标能力需求,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依据以学生为中心,重视通识、加强实践、学科交叉、协同育人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应培养学生运用联想思维与创新思维认知专业、跨专业领域机遇与挑战;以专业技术、工程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工程伦理、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进步。我校(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确立了“现代纺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新定位,设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工科专业(专业方向),改造提升现有工科专业,培养融纺织工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等专业于一体,具有现代纺织学科交叉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工程项目管理、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工作,并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复合型高端纺织科技领军人才。纺织工程专业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指导,建立纺织工程知识技能培养的主修专业和对接新技术、新业态核心产业的辅修专业或微专业。知识体系涵盖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现代工具应用、人文社科基础、专业核心知识,以及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型纺织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装备、新型纺织材料,并融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大数据、云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知识。以现代纺织全流程为主线,建立核心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覆盖多学科知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一学年与专业导师对接,设置通识课程模块,涵盖工程基础、人文社科、创业管理,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特色,奠定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爱国情操、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学年设置学科基础课程模块,支撑纺织学科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获取工程知识的能力;第三学年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采取“学中做”,融入综合性课程设计与工程训练;第四学年设置综合性学科实践课程和训练项目,深入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与实践、工业互联网设计与实践,引入以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采取“做中学”、实现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训练,以项目驱动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企业需求。课程体系构建如图1所示。

4.融会贯通,更新教学资源

在新经济条件下,教学内容必须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要,因而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要对接纺织行业全产业链,制定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教学大纲,整合课程教材资源,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及时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新进展与新趋势。教学内容融入现代新技术、产业新发展、科研新成果、国际新趋势。教材是课程改革的载体,是教学内容整合、优化、更新的物化平台[3],因而要加强教材建设,选用优秀教材,编写融入最新行业内容、具有特色的系列化教材。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做好教材建设工作。

5.注重实践,强化工程能力

工科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工程师为目标,毕业生必须具有工程师的基本知识、综合能力和素养,即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能力[4],因此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专业培养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研究、实习实践指导等,确保将行业最新需求和最近进展引入课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搭建虚拟仿真平台、工艺制造评价实验实践平台、技术管理研发实训实战平台等。为学生快速学习、科学探究、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差异化训练,以解决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欠缺、难以适应行业科技创新对人才需求的问题。构建校企联合、虚实结合的实践平台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以校内教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的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企合作的交叉融合项目式、虚实结合式教学方法改革,创建课内外联动、科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形成实践与创新并重、专业与行业对接、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实践教学特色。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强化与生产实际、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实习就业结合的“四个结合”,采用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将企业纺织科技发展前沿内容引进学校;构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科技前沿讲座、科技项目招募、学生智慧研究、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及成果转化五轴联动的学生创新教育平台;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室,方便学生自带题目进入实验室工作,将学生在“第二课堂”获得的成果计入毕业学分。

6.引育并举,打造教师队伍

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专业的改造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水平能力提升是重要的保障。要跟踪产业新技术、新趋势,更新教师知识结构,组建跨学科、多元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请进来”,广纳英才,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教育、实际工程背景的专、兼职教师及交叉学科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二是“走出去”,青年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及时跟进一线需求,更新知识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三是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校企共建课程,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组建校企合作教学团队,以产出为导向,使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后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纺织工程专业团队建设应涵盖纺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等专业。团队致力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双导师制”,以“新工科”实验班全体学生为中心,以项目驱动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完成综合性工程项目的能力,体现“现代纺织工程+”的教学特色。

四、结语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面向新经济的发展,紧跟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步伐,传统专业改造提升势在必行。高等教育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以“新工科”理念下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为重点,以体现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创建高校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新范式,形成对接产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作者:荆妙蕾 李津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建设研究篇3

“金课”内涵包括“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金课建设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建设,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囯策,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是高校学生,其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各类学科竞赛尤其是高水平的专业学科竞赛为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途径,工科院校的学科竞赛的目的是鼓励和吸引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1〕。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以“金课”建设为契机,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核机制、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建设,依托专业学科竞赛,提高高校工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工科人才。

1构建以高阶性为主的课程体系

金课的第一个特点是“高阶性”,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出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培养的学生要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因此设立的课程体系要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并按年级特点逐层提升,引导学生从基本技能到高阶思维的全局提升〔2〕。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涉及纤维、纺织制品的加工与制备以及有关性能的研究,是一个集材料学、生物学、电子信息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在大学前三年期间该专业开设的专业课涉及的学科多且杂,有些课程理论性很强,大三第二学期开展为期十周的企业生产实习,使学生通过实践过程消化课程内容,并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加深对前期专业课的认识。大四上学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有助于学生将所学专业课知识融汇贯通,能够在基础理论知识中理解创新与创业的本质,提升创新创业素养。目前课程体系设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专业知识更新、创新能力新要求、纺织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构建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创新实践的课程体系,增加创新设计性课程和工程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与实践、实验与应用、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以纺织工程专业(机织方向)为例,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该课程体系体现了以专业知识为中心、逐层培养学生各阶段能力的特点。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需要系统性、连贯性地学习与训练。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需要不间断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课程群”,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条连贯的主线,贯穿于相关的课程群中,建立相应层次的技能要求。大一、大二学生主要是以学习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为主,需要掌握纺织材料、纺织化学、纺纱及织造等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简单问题、具备创新创业所需的基础专业知识。大三是专业课程(包括核心课和选修课)的学习,需要对之前的各种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与实践,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创新能力进行锻炼。经过这一阶段大量专业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初步设计纺织品工艺及生产参数,并掌握产品制备的实践能力。如“纱线设计与质量控制”课程要求学生能设计并上机纺制相应的纱线(包括普通环锭纱和花式纱),“织物组织与结构”则要求学生能按某一主题设计并上机织造小样,课程作业对创新性、文化涵义、实用意义都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当学生在大四进行相关实践类课程及毕业设计的时候,可以熟练利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纺织领域复杂的工程问题。图1课程体系

2建设以创新能力为驱动的金课课程

2.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金课”强调从“教”向“学”的转变,即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推进教学方法由“低阶”向“高阶”变革〔3〕。学生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才能使创新能力培养措施落到实处,并取得预期效果。安徽工程大学从2014级新生入学开始,即安排专业任课教师为大学四年期间的学业导师,在学生学习指导工作中发挥主力作用,结合课程教学开展学习及创新等实践指导工作。引导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中来。对于部分没有想法、自律性较差、缺少钻研精神的学生,学业导师要在教学过程及与学生平时相处中细心和耐心地进行引导,并逐步研究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学业导师要向大一学生介绍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各类竞赛,使学生了解学科竞赛在学业、考研及职场招聘中的作用,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参加学业导师的科研团队和比赛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学业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将善于思考、探索、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研究型人才重点培养。

2.2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形式

教育部办公厅2019(22)文件要求:“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要结合本校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创新创业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动高水平教师领衔打造创新创业线上‘金课’”〔4〕。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响应教育部“停学不停课”的号召,纺织工程所有课程均采取线上授课方式,学校推荐使用学习通和雨课堂,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合理选择直播、微课或同步课堂等授课方式,企业生产实习及部分课程实验以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形式进行。课程重点章节内容录制15分钟~20分钟左右授课视频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作为学生在线学习资料,便于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同时部分专业课程内容可结合专业微信公众号进行,紧跟行业最新动态和进展,将网络信息和理论知识相融合,学生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方法,不断探索新的解决问题思路,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

2.3课程和学科竞赛结合的课堂实践

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的设计性实践课程以小组形式进行。以“纺织品设计与上机”课程为例,该课程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期末,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分别承担授课教师布置的某一系列作品的项目;每组优选一项最具创意性的设计,组员共同对该方案进行完善(图案修饰和色彩搭配),上机完成小样的织造;织造完成后,授课老师指导学生申报外观专利,上机织造的作品参加相关比赛。对于外观专利授权的作品,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及市级专利大赛,项目组成员中纳入低年级学生,经过一系列比赛的实战,学生基本掌握了小样上机操作要领和织物组织设计要点,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真正做到传帮带。经过三年的学科竞赛和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发现,大一就进入参赛或科研团队的同学,协调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更强,这些学生也具有更强烈地考研继续深造的意愿。以纺织工程(机织方向)为例,该方向每一级人数较为稳定,均在40人左右,近三年“纺织品设计与上机”课程作业参加比赛的项目数和各类比赛获奖率逐年提高,随着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加强,等级较高的一等奖和单项奖数量也有所增加。

3师资力量搭配和课程多元考核机制

“金课”的挑战度对老师和学生都有较高要求。教师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者,具有高水平创新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教育发展的基石,也是“金课”建设的重点。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共30名教师,其中一半是近几年引进的具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将创新实践融入教学的意愿。而部分中年教师虽然科研能力不足,但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因此,学院建立了灵活有效的科研机制和教学机制,科研考核和教研考核打通,设计类实践课程及相关比赛以中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辅助参与,而如“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逐渐由助课过渡为主讲,同时科学研究类竞赛则由青年教师为主,中年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将两种类型的教师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金课”对学生的考核要求也提高了,以往课堂轻松学习、考前冲刺几天甚至几小时就能拿到学分的考核方式已被淘汰。考核机制要多元化,纺织工程专业课程均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考核比例的30%,以出勤率、课堂表现及平时作业作为衡量标准,期末考核成绩占考核比例的70%,以上两项成绩考核作为期末成绩。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参与的评价制度,部分课程还要引入学生作品参赛情况。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与监督,学生也在参与评价中获得向同伴学习机会及提升自我诊断能力,实现以评促学。课程作业参赛获奖情况直接反映了学生创新水平,因此课程考核也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激励学生参与竞赛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实践类课程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后出勤率大大提高,课前不预习、只围观不动手“打酱油”的现象基本消失;每位学生都要按要求独立完成课程作业,促使其提前查阅资料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由于小组人数较少,每位组员都要参与其中才能完成小组作业,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课程作业说明书撰写,了解了学科竞赛申报书的格式和要求,为课程结束后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奠定了基础。

4结语

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以“金课”建设为契机,依托各项专业学科竞赛,基于“金课”的“两性一度”,构建逐层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中以创新能力为着眼点,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和学科竞赛相结合,科研型和教学型师资合理搭配,实行引入学科竞赛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起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子青.浅谈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应对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96-97.

〔2〕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24-29.

〔3〕黄明睿.“金课”视角下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J〕.武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2):83-87.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22号)〔S〕.(2019-3-26).

作者:闫红芹 储长流 李伟 杨莉 张艳艳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