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1-02 01:27:31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

地理中国知识点1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疆域和邻国

(1)概况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2)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航线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

(3)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两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

四、中国的地形

(1)地形概况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2)主要地形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地理中国知识点21.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530N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0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0E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0E附近)。

2.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参照地图册)。

3.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4.我国人口: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城镇人口56212万人,占43.0%;乡村人口74544万人,占57.0%。人口密度为130人/平方千米。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2%。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1)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2)人口增长: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人口的再生产类型:现代型——低出生率1.34﹪、低死亡率0.64﹪、低自然增长率0.7﹪(2001年)。

4)、人口问题主要表现有: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

④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5.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锋面雨带的移动:当锋面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当地为梅雨季节;

推到华北、东北地区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伏旱季节,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从锋面雨带覆盖的地区看,各地的雨季是分别是:华南:5---9月,长江流域:6月中旬-----7月上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

地理中国知识点31.北方地区:

〈1〉主要资源:①煤: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其他各省也都有大型煤矿。主要的煤矿有:大同、神府、阳泉、平顶山、开滦等。②石油: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基地。③铁:辽宁鞍山,河北迁安有铁矿。

〈2〉主要工业区:①以沈阳,鞍山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②京津沪工业区:首都钢铁、燕山石油化工、天津制碱、开滦煤矿、唐山钢铁等工业。③其他工业中心:山西太原钢铁、洛阳拖拉机制造、西安飞机和彩色显像管制造等。

2.南方地区:

〈1〉主要资源:①有色金属: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如江西的钨矿、铜矿、湖南的铅锌矿、锑矿,广西的铝矿,贵州的汞矿,云南的锡矿等。②铁: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③煤:淮南、六盘水。④水能:现在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的干支流上已建成20多座大型水电站。⑤核电:浙江泰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2〉主要工业带:①长江沿岸地带,自东向西有: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综合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和轻纺等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等工业;以攀枝花、六盘水地区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以湘、赣、粤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多种有色多属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②南方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主要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口、宁波等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为中心的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上海浦东地区正在建设成为外向型的经济开发区。

3.西北地区

〈1〉主要资源:准格尔、霍林河、石嘴山的煤、玉门、克拉玛依和塔里木盆地的石油、白云鄂博的稀土、金昌的镍、和田的宝石、阿尔泰的金等。

〈2〉主要工业:包头钢铁工业、金昌有色金属工业、玉门、克拉玛依石油工业等。兰州是西北地区最大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工业中心和省会。

4.青藏地区:

〈1〉主要资源:①能源:是我国太阳能量最丰富的地区,拉萨有"日光城"之称;雅鲁藏布江地区是我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②矿产: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这里的煤、石油、铅锌、盐都有在开采利用。因此柴达木盆地被誉为"聚宝盆",察尔汗盐湖附近建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2〉交通运输:历史上青藏高原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区域,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公路网。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铁路已在建成中。

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⑴不利条件: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棉羊、藏山羊。

⑵有利条件: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高产优质”类型。

5.台湾省自然资源及产品:

①森林:山地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伴。原因:地跨热带和亚热带,地势较高。

②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台湾的海域鱼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2

高考地理的复习方法一、提高整体梳理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第一阶段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提高地图的解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地理中的图片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一)掌握好读图的基本步骤

(1)先看所给地图的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中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分辨识别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图中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洲界线、国界线、日界线、晨昏线等。

(4)注意空间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而珠海位于西岸;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智利的轮廓像长剑。通过阅读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流等,然后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读图。

(5)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二)应加强图图、图文转换训练

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出来,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为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上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增强自己的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的能力。

三、提高地理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要全面思考,对比分析。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再如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等。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概念。

要多角度进行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去思考的地理问题,要整体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学习中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如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如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如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等。

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要关注热点和重大问题,如全球变暖、北京奥运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人口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等。但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要善于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中发掘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高效的复习方法口诀法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把许多地理规律总结简化成一些简单的口诀,会使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简化。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描述极点俯视图中南北半球自转方向,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概括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流向可以用"夏顺冬逆";可以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来总结等值线图中弯曲部位与两侧数值的高低差别。

总结归纳法

在考试中,会发现许多学生都会错在一些难记忆的知识点上,并且这种错误反复出现。那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难记的重要知识点及相应图表专门摘录在笔记本上,时常查阅,反复熟悉。常见的,比如,冬春小麦的种植和收割季节,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简图,有关两分两至日的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对比,此外,在区域地理中需要摘录的知识点更多,这需要学生自己在平时及时的整理归纳。

专题练习法

许多学生在复习中总是一味埋头看书,记忆知识点,不愿意做题,结果每次考试都很不理想。复习中通过各种方法掌握知识点,最终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能够解答问题。实际上,做题是巩固和检测所复习知识点的一种最好方式。在每复习一个考点之后进行相应的专题训练,运用刚复习到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复习巩固了知识点,又培养了解题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并且这种解题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

图像图形记忆法

在复习中,常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老师安排学生自己看书,往往学生就是把教材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结果,考试中考查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比如"宇宙空间的特点为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大部分学生却总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这说明学生看书后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看完每一章节后,合上书本,仔细回顾一下,所看过的主要内容,自我检测,如果不大清楚,则需要再次查阅。并且,地理知识点多的这一特点也需要学生有一个好的知识点检测方式。

比较法

比如,复习气候类型时,可以把各类型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做比较;复习天气系统时,我们可以把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图形、符号、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等做比较;复习区域地理时候,可以把岛国英国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征做比较。还有,把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的热带作物做比较。总之,只要善于挖掘,总会发现有许多相似的地理事物。通过各项特征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比较对象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目的。

自我检测法

在地理这门学科中,地图是大量地理信息的载体。并且,地图是非常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地理知识。我们通过地理图像图形,可以很好的掌握许多的地理知识点。比如,亚洲季风包括很多的知识点,但我们只需要记住亚洲季风的冬夏季风两幅图,就很容易的掌握冬夏季风的各自成因、源地、风向、性质、影响地区等。地质构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也是个难点,特别是背斜和向斜,实际上一幅褶皱示意图就能解决两者概念问题。还有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也可以通过一幅"马鞍型"图来掌握。图形记忆能够很好的简化地理知识点,减少我们的记忆强度。

摘录法

在复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地理知识更具价值。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推理、分类、总结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总结归纳常常采取的方式是绘制知识结构图。比如,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知识点可以归纳成如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提高地理成绩的方法一、手脑并用,图文并茂

学习地理最要紧的是在头脑中要有两张图,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首先搞清楚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各个省份的具体位置、形状、地理特征等。除此之外,还要学会画图,如气旋与反气旋、地形剖面图、折线图等。经常练习画图,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加深对于图样的精确理解,在遇到类似题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作答。

二、梳理脉络,突出重点

学地理不能单靠死记硬背。背只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才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在解题时,一定要对题意进行合理的分析,对所问的问题要切中要点,切忌答非所问。地理是文科中很有特色的一门功课:类文似理、识记与计算并重,理解与熟稔同在,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方法的得当,内容上要合理的取舍,熟记重点,主攻难点,清楚考点,方能取得制高点。

三、夯实基础,方法得当

复习地理知识,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把自然地理的底子打好,做到乱熟于胸的地步,透彻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复习人文地理的基石,而且人文地理很多题目都是从自然地理中衍化出来的。自然地理知识很容易与历史的某些地域联系起来,综合的可能性很高,因此,有了扎实的自然地理知识作铺垫,再去复习人文地理时就有事半功倍之效,在解答具体的地理习题时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3

高一政治“市场经济”知识点作为高考命题中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教师要结合一定的社会现象与经济现象等热点问题来进行知识点的分析和渗透,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内容以及学习方法。本文笔者粗略地对市场经济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

一、知识点的总结

市场经济知识点涉及面较广,有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等,这些内容都曾出现在高考命题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1)市场配置资源。主要内容是市场调节的优点: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引导学生明白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即是:以道德为支撑点,以法律为保障。(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他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其基本特点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3)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推动小康经济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小康水平的特征是低水平、不全面的、不平衡的;而全面小康的特征即是:经济迅猛发展,健全的民主,更加进步的科教,更加繁荣的文化,更和谐的社会等等。趁势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出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并提出推动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发展经济。(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是其表现特征: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是其载体,其主导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分析经济全球化积极和消极的影响。(5)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我国是从国家经济的实际发展利益考虑加入世贸组织的,对于对外开放有着很强的作用,缩短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距离,有助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国际化。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借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让学生明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原则、战略。

二、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最佳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总结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市场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的知识,其中不涉及计算,更多需要的不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如,在2008年中,对于市场经济知识点,笔者以当年发生的热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强化对知识点的运用,即,通过这个事件主要说明了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的方法,即,将知识融入实际的经济热点问题中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结构。

三、考试答题的方法

市场经济知识点在选择题和大题中都有涉及。高中教学面临着高考,作为教师也应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考试答题方法、技巧。就市场经济的选择题而言,笔者主张学生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除非是选错,进而避免选择项内容中各点很相似,对学生视觉上造成的混淆。对于大题,简答类的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直接运用即可,而分析类的大题则开放性比较强,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笔者在教学中,就此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知识点的范畴;其次结合材料,找寻材料的中心点,深入了解内涵的知识点;最后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明确地分条进行归纳、总结。对于辩解类的大题,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一般是材料题,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评价,这样的题目,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综合力强,将资料进行整合,用自己的话阐述出来即可。

总之,市场经济知识点是高一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命题中常出现的考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只是单一地讲授知识,而应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热点问题、事件来加强引导学生总结、运用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学习奠定有效基础。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4

不同的学科对同一主题的研究,在视角、方法和目的上都会有所不同,例如管理学侧重知识管理中的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科学关注智能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内容;而图书情报学更倾向于对知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本文即是站在图书情报学的角度,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近5年来在该领域中对知识管理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及发展的趋势。

对知识管理的发展动向,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探索,综述如邓湘琳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卢金荣、郭东强的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等;研究类文献如张勤、徐绪松采用共词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探索,赵艳枝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对情报学界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张勤、马费成以共词分析为方法,对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进行了探讨,Murray从企业的未来创新变革的角度对知识管理的发展重点进行了阐述,Meams针对南非地区信息和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进行了趋势探索,Mohamed更多地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而Andriessen则提出了一个可视化的方法,来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绘图,揭示隐性知识,等等。

上述研究各具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源大多是国内文献,或者只是针对若干种国外期刊,不能全面反映国外知识管理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分析方法也不够完整,偏重于单纯的定性分析。本文从图书情报学的专业数据库(EBSCO LISTA)中提取2006年至今的有关知识管理的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绘制出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并以此解读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研究的侧重点,总结出发展热点和研究趋势。

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EBSCO数据库中的Ljbrarv,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Abstracts(LISTA)。该数据库收录了600多种期刊及书籍、研究报告和学报的索引,主题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编写目录、书籍装订、在线信息检索及信息管理等内容,数据库中的文章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内容全面、广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在LISTA数据库中,以KW=knowledge management OR su=knowledge management为检索式,并限定时间为2006年01月至2010年03月,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检索结果1918篇,

1918篇文献中,共包含不同的关键词5333个,其中除去本位词knowledge management,以及文献类型关键词Book,Nonfiction及Record,有效关键词为5329个,有效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为16413次,其中前100位关键词出现总次数为6699,占总数的40.82%,前30位出现的频率为25.97%。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前30位关键词的词频均大于60,且占据总词频数的25.97%。而前100位关键词也只占了40.82%,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5

在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工作总结大会讲话稿

同志们:在本市全面推进科教兴市战略,贯彻《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落实国务院为期一年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的背景下,在我们即将跨入新的一年之际,又恰逢我局搬迁至新的大楼,我们在这里召开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工作总结大会很有意义。前面陈耀忠同志对一年来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工作作了全面的总结,我很赞同。示范单位、先进个人、区县知识产权局的四位代表介绍了试点工作的经验,都说得很好。我代表市经委、市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对37家示范单位和22位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就当前的知识产权工作形势以及今后的试点工作谈几点意见:一、把握当前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形势我国加入WTO已满三周年。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贸易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附着在商品中的知识产权也越来越国际化。当前,以美国、欧盟、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断就知识产权问题与我国进行磋商,要求我国加大保护力度,来华投资的外商也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反映强烈,知识产权问题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经贸关系的一个焦点。随着我国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逐渐提高,美国频频使用337条款,以侵犯知识产权为借口,对我国出口企业进行打压。今年前8个月我国遭美国337调查的案件有7起,相当于去年一年的数量。专家认为,这是比反倾销更有杀伤力的贸易壁垒。11月10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其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计划。欧盟经过调查,确定了一份存在严重侵权现象的国家名单,中国被列为侵犯知识产权的重灾区和首当其冲的打击目标。日前,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司长万多能先生来我局访问,向我局递交了****年度中国欧盟商会知识产权工作组报告,系统地指出了中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和执法建议。近一年来,日本各种名义的考察团多次访问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主管机构,希望以此加强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影响力度。近期72家日本在华企业还成立了一个名为IPG的知识产权联盟组织,互通信息,加强合作,加大对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的打击力度。从国内情况看,今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知识产权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4月份吴仪副总理在中美商贸联委会期间、5月份温家宝总理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访问时都就知识产权问题发表重要演讲。6月下旬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的科学论断。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今年4月19日至26日,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8月份,国务院又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召开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并决定从今年9月至明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日前,高法、高检公布了司法解释,降低知识产权的刑事惩罚标准,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大部署表明,知识产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和改革开放大局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正在抓紧制定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二、认清上海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上海知识产权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陈良宇书记曾经批示,把知识产权作为上海科教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今年5月份韩正市长到我局调研时指出,知识产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也是投资环境。近日接到市委宣传部通知,市委中心组织将在近期组织一次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二是科教兴市战略的深入推进。当前本市科教兴市主战略正向纵深推进,一大批科教兴市科技攻关项目正在实施,包括知识产权平台在内的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加紧建设,创新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为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三是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启动实施。今年9月本市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了今后7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这是本市知识产权工作乘势而上的重要抓手。我们计划推动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分别制定战略推进计划,确保《战略纲要》落到实处。但是上海的知识产权工作也面临挑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压力大。上海外国驻沪领馆众多,是外商投资企业的集中地,也是国际影响较大的城市,国外对上海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非常关注。在这次全国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中,上海被国务院列入重点地区之一。如何处理好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点课题。二是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竞争压力加大。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相比,上海的国有企业比重大。由于体制等原因,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对知识产权这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没有引起 足够的重视,内在动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集团、大企业较少,面对拥有知识产权优势的跨国公司,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相对较弱。三是知识产权工作优势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地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迅速。比如:从专利情况看,虽然今年本市专利申请的结构更加合理,发明专利申请量明显增加,上海高校、企业申请量处于全国前列,但与外省市相比,上海的专利申请总量不太稳定。今年前11个月上海的专利申请总量不到广东的四成,落后于浙江、江苏;今年以来上海发明专利申请增长较快,但落后于北京、广东等地。从人才情况看,上海的知识产权人才短缺。以专利代理行业为例,目前上海专职专利代理人270多人,是北京的1/4,而且54.4%年龄在60岁以上,懂技术、懂法律、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很少。三、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继续搞好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更是法制经济,一个市场能否健康运转,取决于游戏规则的确立与恪守。随着各种商品附加值的提高,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存在,不但直接损害消费者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创新的积极性,而且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投资环境,危害经济发展,损害国家形象。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城市,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软环境,建立协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们在商业系统开展专利试点工作,是上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前一阶段试点工作很有成效。下面我对下阶段的试点工作再提几点希望:1、纵向指导与横向沟通相结合,三家政府单位要形成新合力一年来,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工作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三家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并且得到了区、县知识产权局、商委(经委、经贸委、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的支持和协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三家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市级机关要加强对区县的纵向指导,而区、县知识产权局、商委(经委、经贸委、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也要加强横向沟通,形成互相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2、专利保护与诚信建设相结合,全市试点工作要再上新台阶在前面的总结中,不少商业单位都把专利试点工作作为企业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专利制度和社会诚信体系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违法、专利侵权行为不仅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而且也是缺乏诚信、破坏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具体表现之一。虽然上海市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为增强本市科技创新能力、吸引外商投资以及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冒充专利、专利侵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某些领域群起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本市涉外侵权现象也呈上升趋势。以上种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软环境的建设,同时对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起到了负面的影响。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将成为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而脱离城市社会信用体系的制约,来谈知识产权保护无疑又是纸上谈兵。知识产权保护与城市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引导试点单位将专利保护与诚信建设结合起来,使全市的试点工作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3、专项行动与试点工作相结合,商业试点单位要树立新形象这次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央到地方都予以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下发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本市为落实国务院的专项行动方案,也制定并下发了《上海市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这次专项行动中,我们将组织开展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十佳卫士、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十家先进单位双十佳(家)活动。我认为这次评选出的首批商业系统专利保护工作示范单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能将专项行动的要求与试点工作结合起来,那么我想我们商业试点单位就很有希望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十家先进单位,这样不仅提升了试点工作水平以及自身管理的含金量,而且将树立起本市商业单位保护知识产权新的良好形象。最后还要布置一项任务:今天会议结束后,请各区、县知识产权局与各自的区、县商委(经委、经贸委、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积极联系和商议,在1月14日之前向我局政策法规处上报第二批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单位的名单。各区、县可以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推荐有一定基础的商业单位成为第二批试点单位,中心城区因其为商业集聚地,宜适当多推荐一些。我们将在春节后启动第二批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单位的工作。同志们,****年即将过去,****年即将到来。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6

现在开卷考试的题目,突出社会热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突出知识的应用能力,突出对学生的觉悟水平和实际行为等方面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了适应开卷考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肤浅的探索:

1.上课“四步走”。第一步,以每课的框题内容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好相应的导学提纲,让学生自主预习、读书找答案;第二步,在新授课上,就本课堂上要学的内容,请学生相互合作将思考题分组讨论并作答;第三步,师生共同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探究、讨论;第四步,归纳总结,收获知识。这样举一反三的组织教学,不仅使学生摆脱了以往“老和尚念经式”的背诵,而且容易使学生掌握所要学的基础知识。

2.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力争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例如,在学习《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材料一:总理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十三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十三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

材料二:总理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深情地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每念及还有3000万农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还有2300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人口,还有6000万需要社会帮助的残疾人,我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请问:

(1)总理的“十三亿乘除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作为中国的总理,为什么每念及这些人群就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3)请你针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为总理献计献策。

此题不论从材料到设问,都充满着较强的感彩,通过对总理的谈话这一情境的设计,吸引学生自主地进入角色,使学生主动去查询材料,积极去寻找相关的报道。问题一层层地得到了解决,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回归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体系的复习

政治中考试题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而是突出知识的相关、相通性,根据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从整体上、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加以考查,强调对基础认识、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的理解与掌握。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些具有相关相通性的知识整体,才能融会贯通地掌握和运用知识。那么,怎样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重视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重点把握知识相关、相通的地方。即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同时研究相关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在有机联系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复习,从而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理顺知识系统,形成知识网络,达到融会贯通。需要注意的是,把握教材知识一定要依据《中考指要》。《中考指要》是规范教材、教学和考核的依据,中考严格仿照《中考指要》的规定和要求,考核所学教材的内容。《中考指要》对各个知识点都规定了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如哪些是了解的内容,哪些是理解的内容,哪些是运用的内容。这些规定和要求都在教材中得到了落实,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都反映了《中考指要》的要求。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立足于教材,弄清哪些教材知识是要考知识、哪些重点内容、《中考指要》要求掌握到什么程度;要搞清一个重点、热点问题有哪些知识点与之相关系,有怎样的关联,为什么有这样的关联。一般说来,凡是《中考指要》中要求理解和运用的内容,都是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尤其是能与时政热点相关联的内容,都有可能设计主观性试题;凡是与学生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政策方针等都是命题的重点。

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寻找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开卷考试后,题目新颖,材料广泛,答案灵活,命题更加注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以真实、全面地模拟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要有反映和体现社会现象及热点(包括地方热点)的问题。比如,房子、物价、就业、食品安全等,还有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低碳经济等内容,我们都能找到它们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可以把课内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所以,我们一方面是要广开教学门路,走小课堂大社会的路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不仅要搜集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以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而且还要搜集国内外实例及社会热点问题,并与材料内容结合起来,加强理解教材知识,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克服那种只依赖教材的“纯知识化”的说教,又要反对脱离基础知识的“纯时政化”的报告,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耳濡目染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巩固和提高解题水平。

四、瞄准中考试题,重视知识的专项训练

综观近几年来扬州思想品德中考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出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二是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较好地体现了对知识考查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三是突出能力方面的要求,淡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要求,较好地体现了由考查知识为主到考查能力和思想觉悟为主的转变,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四是试题的灵活、多样、新颖,增大了主观性试题的比重,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针对这些特点,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不同题型的专门训练。

1.要明确训练的指导思想。进行试题训练,我们不主张搞“题海战术”,而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和题目,有的放矢地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各地中考试卷的特点上,精心挑选和设计一些题目新、材料广、问题宽、答案活的试题,让学生通过做题,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答题。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7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教学中老师既要让学生能够全面、透彻地掌握知识点,又要让学生能将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到能够自己分析判断问题,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既获得理论知识又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一、把握理论与实际结点,突破认识的疑惑点

高中思想政治这门课程知识点较多,学生会觉得它十分枯燥无味,且在实际生活中毫无用处。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其实质,就会发现这些理论知识是与现实社会有紧密关联的。因此,要想学好这门课就必须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那么要如何恰当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呢?这就要求学生准确把握理论与实际想交汇的地方。要想准确的找到这个结点需要学生不断练习,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尤其注重他们不懂的点并加以分析讲解。让学生有意识、有能力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施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是言论自由的国家,公民有着集会、游行的权利,但地方政府却视之为非法行为。”诸如此类问题,学生极易产生疑问,这时老师要就学生的疑问联系实际进行针对性讲解。这样一来,所学知识点就得到延伸,从而产生探究兴趣,在探究知识点的过程中使个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结合社会时政热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关注自己小家庭里的琐碎小事,越来越多的人比以前更加注重国家大事,时时关注政事,茶余饭后时政热点也是张口就来。这说明文化需求有很大扩张。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这门课程包含许多与时政热点相关的内容,结合这些热点问题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中美关系的建立及之后一系列的变化,如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等等。对于老师自身来说,首先要彻底掌握教材,在日常生活中要对一切有关政治的事件保持敏感,准确及时地抓到理论与实际的结点引导学生辨别、分析,逐渐提高学生独立运用理论知识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课上,老师可以举出当下一些热门的话题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解读,例如:国家主席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国庆阅兵大典、国家主席出访美、英等国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达成TPP贸易协定,这些都在网上引起热议。

三、改变传统知识点评析,引导学生结合时事

高中思想政治这门课因为它自身的知识点十分枯燥,而且有的理论性知识不便于记忆。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通过对知识点的评析让学生进行记忆的方法,而是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事记忆。就是说当学生在想到一个知识点时能够随即与时事结合起来。老师在给学生做复习工作时也可以由一些时事导入知识点,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复习。例如:在学习“关于党的宗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今年三月份,我国海军军舰“临沂”号从也门撤回中国侨民的时事复习,这一时事充分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济生活也可以结合当前的时事复习。再如,在讲到外汇和汇率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当前人名币与美元的汇率导入。使得学生习得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这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另外,通过币种不同,购买能力也不同这一事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攀比,不虚荣。通过时事热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有效加强。

四、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并符合学生特点。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师要从学生角度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化被动为主动。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中,谈到我国的外交政策时,就一定会提及中美关系的问题。教师可以列举近年来有关中美之间的时事热点,场景一: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下令禁止美国代表团人员与中国代表团握手;场景二: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与总理握手;场景三:2013年主席访问美国,与奥巴马总统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场景四:2014年奥巴马总统访华,与主席在北京进行了“瀛台夜话”;场景五:2015年7月,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时以攻击中国的手段拉拢人心,为自己争取选票。这样的时政例子以时间为顺序把50年来中美外交关系直观展现出来,从而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际密不可分。因此,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实际强化理论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敏锐的意识,独到的见解,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8

每到一年一度的初中地理结业考试之前,教师都要引导八年级学生复习整个初中地理知识,而此时的地理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如何充分利用最后几个月的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进行有效的复习,是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这阶段,要求教师在总复习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主干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熟练化、技能化,促进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初中地理总复习必须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典型性、指导性。然而,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总复习教学过程中都有不少地理教师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复习方法亟待改进。

一、初中地理总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地理总复习中最常见的有以下问题,现指出现象并略作分析。

1.重进度轻反馈

因为课时比较紧,部分老师担心复习不完,急于赶进度,导致单课时内知识密度过大,但深度不够,“走马观花”,反馈练习又不及时,既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也难以让学生在能力上有所提高,虽然表面上在正式会考之前完成了复习任务,但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导致出现“知识点都复习了,可学生成绩就是不高”这种状况。

2.大量使用教辅资料,复习针对性不强

部分教师大量使用教辅资料,导致自命题减少,试题陈旧,缺乏新意,使得复习过程被教辅资料牵着鼻子走,而不是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题、编题,导致复习过程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负担加重,能力却得不到提高。

3.复习重点不够突出

会考试题虽然知识覆盖面较广,但重点内容依然是考点,分值较高,且对相关知识点具有支撑作用,复习时如果不能重点突破,重点练习,不仅重点内容不能落实,还导致相关知识点缺少支撑,学生的知识结构缺少重点内容的支撑和引领,零散无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在应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气候专题、山脉与地形区、工业与矿产分布等知识点。

二、初中地理总复习的改进建议

针对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的特点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1.多引导学生讨论典型试题。精讲精练,摒弃题海战术。选一些代表性的题目与学生分析,讨论。

2.将知识归类并系统化,通过面的突破,带动点的复习。不求面面俱到,将零散的陈述性知识点提前整理,由学生自主掌握,教师在反馈阶段进行检查,不再占用宝贵复习时间。如: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等知识。

3.将知识梳理清晰,不仅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更能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还原地理学科本质,达到“螺旋式上升”的复习效果。例如:世界各地理区域的人种,宗教和语言。七年级上册的知识基础性、理论性强,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应重点突破。经纬网、等高线、天气与气候、地球运动等相关知识不仅是重要的基础性知识,更是每年考试的重点内容,应加以重点巩固落实。

4.重能力同时勿轻基础知识的识记和情感、价值观方面知识考查。虽然地理会考越来越重视考查地理基本能力,但基本的地理知识,每年也是考查必不可少的内容,如世界之最、地形分布交通运输网等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生态保护、地区发展差异、世界局势等方面的内容往往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密切,在复习时应适当强调,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类似问题。

5.加强地图教学。各个大洲、地区、国家和重点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重点经纬线、海港、海峡、首都务必牢记。指导学生能从地图上读出基本地理规律的同时,能解释特殊地区的特殊地理现象。如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但赤道附近非洲东部地区却为热带草原气候。中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青藏高原却是全国最凉爽的地方。

6.重视区域地理的复习。不同的大洲比较(如南美洲、非洲的比较)、不同的分区比较(如北非与中东的比较)、不同的国家比较(如俄罗斯、日本的比较)、不同的省区(广东与黑龙江的比较)

7.应十分重视自命题考查、变式训练,适当使用教辅资料可以提高复习效率,但如果过分依赖则不妥。教师应该加强自命题考查,这样才能适应本地区的考试特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命题时应先了解本地区的命题特点,科学、规范命题,也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考查复习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更能避免学生已经陷入题海之中,教师却依然把握不住正确地复习方向。命题时减少内容重复和形式重复,多进行变式训练是提高复习效果和学生应考能力的有效手段,希望各位老师加以重视。在地理会考命题“不出旧题、不用成题、全部命制新题”的前提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8.规范学生答题习惯。每年结业考试阅卷中都发现许多学生因为答题习惯不好被扣分。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易错字问题。重点地名写错,如哈尔滨、霍尔木兹海峡、珠穆朗玛峰、渤海、湄公河等重点地名应让学生切实掌握,不能重记忆,轻书写。

(2)语言不规范问题。地理规律或地理现象的解释、描述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专业的术语,平时教学和检测中应加以强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气候特征的描述、地理现象的解释、等高线的识读、河流流向、山脉走向的描述等。强调单位,如摄氏度、人口密度、比例尺的计算时,要注意数据单位。

(3)卷面整洁问题。特别是错误改正时,切忌乱画。填图位置准确。

(4)作图细节问题。如指向标的画法、气温变化曲线是否平滑等。作图时的距离计算问题等。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9

一、把握当前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国加入WTO已满三周年。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贸易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附着在商品中的知识产权也越来越国际化。当前,以美国、欧盟、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断就知识产权问题与我国进行磋商,要求我国加大保护力度,来华投资的外商也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反映强烈,知识产权问题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经贸关系的一个焦点。随着我国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逐渐提高,美国频频使用"337"条款,以侵犯知识产权为借口,对我国出口企业进行打压。今年前8个月我国遭美国"337"调查的案件有7起,相当于去年一年的数量。专家认为,这是比反倾销更有杀伤力的贸易壁垒。11月10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其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计划。欧盟经过调查,确定了一份存在严重侵权现象的国家名单,中国被列为侵犯知识产权的重灾区和首当其冲的打击目标。日前,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司长万多能先生来我局访问,向我局递交了____年度中国欧盟商会知识产权工作组报告,系统地指出了中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和执法建议。近一年来,日本各种名义的考察团多次访问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主管机构,希望以此加强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影响力度。近期72家日本在华企业还成立了一个名为IPG的知识产权联盟组织,互通信息,加强合作,加大对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的打击力度。

从国内情况看,今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知识产权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4月份吴仪副总理在中美商贸联委会期间、5月份总理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访问时都就知识产权问题发表重要演讲。6月下旬总理在山东考察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的科学论断。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今年4月19日至26日,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8月份,国务院又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召开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并决定从今年9月至明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日前,高法、高检公布了司法解释,降低知识产权的刑事惩罚标准,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大部署表明,知识产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和改革开放大局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正在抓紧制定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

二、认清上海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上海知识产权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书记曾经批示,把知识产权作为上海科教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今年5月份韩正市长到我局调研时指出,知识产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也是投资环境。近日接到市委宣传部通知,市委中心组织将在近期组织一次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二是科教兴市战略的深入推进。当前本市科教兴市主战略正向纵深推进,一大批科教兴市科技攻关项目正在实施,包括知识产权平台在内的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加紧建设,创新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为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三是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启动实施。今年9月本市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了今后7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这是本市知识产权工作乘势而上的重要抓手。我们计划推动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分别制定战略推进计划,确保《战略纲要》落到实处。

但是上海的知识产权工作也面临挑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压力大。上海外国驻沪领馆众多,是外商投资企业的集中地,也是国际影响较大的城市,国外对上海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非常关注。在这次全国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中,上海被国务院列入重点地区之一。如何处理好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点课题。二是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竞争压力加大。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相比,上海的国有企业比重大。由于体制等原因,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对知识产权这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内在动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集团、大企业较少,面对拥有知识产权优势的跨国公司

,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相对较弱。三是知识产权工作优势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地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迅速。比如:从专利情况看,虽然今年本市专利申请的结构更加合理,发明专利申请量明显增加,上海高校、企业申请量处于全国前列,但与外省市相比,上海的专利申请总量不太稳定。今年前11个月上海的专利申请总量不到广东的四成,落后于浙江、江苏;今年以来上海发明专利申请增长较快,但落后于北京、广东等地。从人才情况看,上海的知识产权人才短缺。以专利行业为例,目前上海专职专利人270多人,是北京的1/4,而且54.4%年龄在60岁以上,懂技术、懂法律、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很少。

三、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继续搞好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工作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更是法制经济,一个市场能否健康运转,取决于游戏规则的确立与恪守。随着各种商品附加值的提高,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存在,不但直接损害消费者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创新的积极性,而且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投资环境,危害经济发展,损害国家形象。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城市,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软环境,建立协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们在商业系统开展专利试点工作,是上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前一阶段试点工作很有成效。下面我对下阶段的试点工作再提几点希望:

1、纵向指导与横向沟通相结合,三家政府单位要形成新合力

一年来,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工作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三家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并且得到了区、县知识产权局、商委(经委、经贸委、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的支持和协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三家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市级机关要加强对区县的纵向指导,而区、县知识产权局、商委(经委、经贸委、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也要加强横向沟通,形成互相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

2、专利保护与诚信建设相结合,全市试点工作要再上新台阶

在前面的总结中,不少商业单位都把专利试点工作作为企业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专利制度和社会诚信体系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违法、专利侵权行为不仅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而且也是缺乏诚信、破坏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具体表现之一。虽然上海市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为增强本市科技创新能力、吸引外商投资以及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冒充专利、专利侵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某些领域群起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本市涉外侵权现象也呈上升趋势。以上种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软环境的建设,同时对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将成为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而脱离城市社会信用体系的制约,来谈知识产权保护无疑又是"纸上谈兵"。知识产权保护与城市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引导试点单位将专利保护与诚信建设结合起来,使全市的试点工作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专项行动与试点工作相结合,商业试点单位要树立新形象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0

一、探索有效的知识掌握法

(一)探索知识点记忆的便捷途径

知识的获取速度、记忆的持久性及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重要体现。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概念具有对应的记忆方法,如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处理信息并探究其记忆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时不但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记忆技巧,引导学生学习,更需要学生举一反三,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掌握有效的知识点记忆技巧,熟练并准确地记忆各历史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我国近代史侵略战争史时,可通过总结的方法,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史连成线,通过不同条约的不同内容,了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二)探索知识点掌握的基本要领

历史也是故事,因此不同的历史事件往往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原因、经过、影响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应该善于总结,提取要素,掌握重点,通过了解不同事件的中心思想了解并记忆历史事件,掌握不同事件的基本要领。

(三)探索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方法

历史的各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并共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善于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点连成线,线连成面,进而掌握整个知识体系。这需要学生做到如下两点:掌握专题线索和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特征。在专题线索方面,学生应该善于分出不同的专题并对不同专题进行归纳总结,例如经济专题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方面;在历史阶段特征方面,学生可通过对不同专题的概括,了解不同的阶段特征。

二、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其中关联

(一)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学习教材时,学生不仅要了解各部分文字、图标等内容所展现出的显性知识,还要深入挖掘其在某种程度上所反映出的隐性知识。例如1865年前苏联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表面上显示的是美国1865年正在进行领土扩张,隐性则体现出前苏联在1865年之前是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国。

(二)探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首先,要进行历史原因的探索,包括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多个方面;其次,要学会由表及里,通过事物的表象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并归纳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例如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直接原因,袁世凯的篡夺和对革命的背叛;具体原因,包括纲领、政党农民、军队等多个方面;根本原因,中国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革命的失败还可得出一条结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总结知识的内部关联

对历史学科知识内部联系的整理,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关键,是历史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考试时命题的重点之一。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从横向、纵向等多方面对不同区域、不同方面、不同专题等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其关联和异同点,并尝试对各部分内容进行重组,充分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探索知识的渗透关联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应对考试,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学科知识的内部关联,还要重视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历史知识为立足点,联系其他学科并从不同角度对比分析,并正确运用到不同问题中。例如教学改革开放时,可以联系如今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思考改革开放在当今是如何实施的这一时事问题。又如教学美国西部开发时,可联想到我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时事问题。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用所学知识解决考试难题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检测的重要手段,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锻炼一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考试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归纳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考试中遇到的难题。

(二)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历史,是为了通过历史把握现在、了解未来。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等多方面问题,加深对当今社会现象的认知,并作出正确判断与合理预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通过历史经验剖析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学会自我分析评价

在解决了考试难题与现实问题之后,学生应多进行自我评价与分析。通过分析考试与生活中的错误和问题,总结失败原因,为自己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一)学生自己设计能力训练题

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善于将思考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自行设计能力训练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命题者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的开发创造能力。设计训练题时,学生可先参照相关考试题进行改造,熟练后再自行设计题型,突出题型的创新性与综合性,同时可增强题型的趣味性。

(二)编写研究报告与论文

在锻炼学生创造性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让学生编写历史研究报告与论文,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在报告或论文中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异同点,理清不同历史事件背后的必然规律,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研究,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综合能力。

五、打破权威

(一)对教材、资料与教师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

由于历史教材、资料等编制体制及编制者知识水平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历史教材与资料并非完全正确,有时存在错误或者某些观点上存在质疑。同样,有时由于教师认识的局限性,不免会出现错误。因此学生应该敢于打破权威,对教材、资料和教师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并共同讨论进而解决问题。

(二)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在对书本观点或教师提出质疑之后,学生要将认识提升到某一高度,敢于大胆做出推理与假设,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总之,在学习初中历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考虑问题,通过双方努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1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地图知识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图文结合、时空结合,全方位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1)借助地理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明确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及所涉及的地区,以此作为学生学好历史地图知识的基础。如世界地理中的三大洋及其沿岸的重要地区和国家,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国家的相对位置,世界历史中涉及的重要地区及其范围(如西欧、巴尔干半岛、北美、北非、东南亚)等。

(2)指导学生结合高三历史学习的知识系统,对涉及的地图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有关地图知识的体系,并融入高三主体知识体系之中,以形成立体、完整的知识结构,为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加强对重要历史地图知识的复习,力求做到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1)突出教材的重点知识,做到图文结合。

(2)结合有关地理知识,注重对历史教学中涉及的重点地区(如中国古代史中的有关大河流域范围,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等边疆省份所涉及的中央政权设立的管辖机构、行政归属、名称沿革等)的相关知识的归纳和落实。

三、注重对历史地图知识间的变化、联系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对照与结合,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动态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图文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包含文字知识丰富的单幅地图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所反映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及国际关系等相关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历史现象的背景、影响等理解性的内容。对相关知识组合的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地图变化中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如西方国家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反映了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发展趋势,欧美各国殖民地范围变化图反映了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趋势,资本主义兴起后的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分布地区图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产生、发展进程。等等。

四、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可以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地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2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地图知识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图文结合、时空结合,全方位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1)借助地理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明确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及所涉及的地区,以此作为学生学好历史地图知识的基础。如世界地理中的三大洋及其沿岸的重要地区和国家,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国家的相对位置,世界历史中涉及的重要地区及其范围(如西欧、巴尔干半岛、北美、北非、东南亚)等。

    (2)指导学生结合高三历史学习的知识系统,对涉及的地图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有关地图知识的体系,并融入高三主体知识体系之中,以形成立体、完整的知识结构,为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加强对重要历史地图知识的复习,力求做到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1)突出教材的重点知识,做到图文结合。

    (2)结合有关地理知识,注重对历史教学中涉及的重点地区(如中国古代史中的有关大河流域范围,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等边疆省份所涉及的中央政权设立的管辖机构、行政归属、名称沿革等)的相关知识的归纳和落实。

    三、注重对历史地图知识间的变化、联系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对照与结合,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动态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图文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包含文字知识丰富的单幅地图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所反映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及国际关系等相关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历史现象的背景、影响等理解性的内容。对相关知识组合的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地图变化中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如西方国家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反映了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发展趋势,欧美各国殖民地范围变化图反映了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趋势,资本主义兴起后的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分布地区图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产生、发展进程。等等。

    四、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可以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地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