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1-03 20:27:02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28-02

1前言

《标准》的测试,有利于促进学校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体育课程全面改革,转变课程结构和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和教师上好体育课,全面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1]。现阶段多数学校办学经费短缺,不能购买全智能测试仪,只能采用人工测试,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劣势,因此,探求一套适合办学条件一般的组织管理工作方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在实施《标准》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力求探讨出一套节约经费、可操作性强、适应范围广、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为用非完全智能化手段实施《标准》的高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2]。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资料及有关教材、专著,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2.2数据统计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对本课题调查的10所院校进行数据数理统计处理。

2.3研究对象: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10所院校:北京大学、华侨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福建农林大学、安阳工学院、泉州师院、华东交通大学、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2.4研究内容: 通过收集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组织方法的具体措施,主要归纳针对如下:

1、组织测试的形式:有组织集中测试(集中测试)、有组织学生自主测试(自主测试)

2、测试时间:课内测试(课内)、课外测试(课外)

3、教师轮换制:教师跟班测试(跟班)、教师不跟班测试(不跟班)

4、测试负责人:教师负责测试(教师)、学生负责测试(学生)

5、测试方式:智能化测试(智能化)、传统测试(传统)

3现状分析

3.1各高校采用组织统计方法: 通过电话访谈在其他大学院校学生,结合上网收集的相关材料进行统计。

表1调查统计

3.2测试形式: 调查的10所高校中采用集中测试的学校占95%,采用学生自主测试的学校只有5%。

3.2.1集中测试:测试管理机构在组织测试之前就制定好计划,如什么时间段测,测那几个班级,每个测试点应该分配多所专业人员,以及如何处理测试过程中的应急事件等。教师只要按计划对学生进行分批测试。

3.2.2学生自主测试:学校建立一专门体质健康测试机构,学生根据测试管理机构开放的时间,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状况参与测试。学生自主测试的特点是测试时间的自由选择,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另外《标准》测试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为学生自主选择测试时间提供了可能,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固定的测试场所,并且要有一个测试人员。

综上对比可知,两种组织方法各有优点。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我们采用集中测试与自主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前半学期对学生进行自主测试,后半学期集中测试。这样学生能够在自主测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锻炼,在期末再进行集中测试。)

3.3测试时间: 调查的10所高校只有5%采用课内测试的,95%的学校采用课外测试。说明课外测试优势明显,这样能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接受技能,为以后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3.1课内测试:教师把应该作为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时间,用来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收集各个测试项目的数据,进行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优点:组织方便,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缺点:影响学生的技能过程,导致舍本取末结果,不利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3.2课外测试: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标准》项目测试,了解学生身体体质状况。优点:有利于学生课上技能的接受。缺点:教师工作量大,影响教师专业的形成。

除注意课内外测试外,还要根据各年级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尽量安排每学年上半学年对大二、大四学生进行测试,下半年对大一、大三进行测试;因为大一新生上半年必须对其先进行宣传教育,大四下半学期学生要去实习。

3.3教师轮换跟班制度: 调查10所高校只有15%学校由授课教师跟班测试的,85%的学校采用不跟班测试。那么跟班测试与不跟班测试的优缺点如何,具体分析如下:

3.3.1跟班测试:指体育教师与几个班级进行捆绑,负责体育技能传授同时兼负责那几个班级学生的体质测试,体育教师跟班测试一般为四年一个周期。优点:有利教师责任感的形成,有利教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与友谊,有利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因材施教。缺点:繁重的工作量使学生身心疲惫产生厌倦的消极情绪,不利于教师的专业的培养。学生长期面对着一个测试教师一种单一传授技能的方法,使学生对教师好奇感的消失,产生心理厌倦。

3.3.2不跟班测试:是指体育教师每个学期负责几个班进行测试,随着学生的升迁而进行轮换,这种测试周期一般为2学年。优点: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培养,使学生适应不同教师的组织方法。缺点:容易使教师形成不负责任,蒙混过关等不良的思想。

采用跟班测试与不跟班测试相结合,具体实施方案是大学四年前两年对学生进行跟班测试,便于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证测试的进行。后两年教师除了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巩固练习外,还要对学生对大一、大二补考成绩未过的同学进行必要辅导。

3.4测试负责人: 调查的10所高校采用只有95%学校测试由教师负责的,5%的学校负责人由学生负责。

3.4.1教师负责测试:经过培训的专职测试人员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处理测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学生受伤、名单错误等)。优点:真实性强、误差小、效率高 。缺点:教师工作量大、影响教师专业化、产生厌倦感、缺乏动力。

3.4.2学生负责测试:测评工作由体育专业学生或其他班委负责。优点:减少教师工作量,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 缺点:得出的数据可靠性差,真实性差,误差大。

3.5测试方式: 调查的10所高校采用只有40%的学校采用智能测试的,60%的学校采用传统方式测试。

采用智能化测试,能够准确、快捷、高效地获取测验数据与评价结果,达到测试的目的。

3.5.1智能化测试:利用专门的测试仪器,利用智能IC卡作为学生进行测试的准考证,将收集的数据通过特殊软件快速准确的进行分析,为教师今后课程设置提供依据[2]。优点:准确、快捷、高效地获取测验数据与评价结果。数字输入与导出无需人工,使整个过程都实现了教师、管理人员的“零工作量”。缺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并且需要专业的电脑人才。

3.5.2传统测试:总表式登记是在测试之前,测试机构就把要测试的学生进行登记,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登记,测试的时候学生按照测试表中安排的顺序进行测试,便于管理。卡片式是每位小组长拿一张卡,卡是由测试机构在测试前就分到每个小组长手上,每张卡可以登记几个学生成绩,小组长在安排的时间带着自己的成员进行测试。卡片式登记操作方法使用传统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通过表格进行数据收集,再进行数据分析。优点:节省大量资金[3]。缺点:教师工作量大,数据工程量大,极大地加重体育教师与学校的工作负担,容易出错、效率低等问题。单纯的手工录入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非常费时的工作。

4建议与结论

4.1 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标准》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一把手工程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机构,把测试工作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具体测试方案以文件形式下发到相关系和部门,取得它们的鼎立支持。

4.2加强宣传工作: 组织全校新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讲座,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标准》,为什么要测试,使学生了解测试的具体要求及项目,摆正心态,更好地测出成绩;除组织讲座以外,还可利用学校广播台、课堂、网络、宣传栏宣传《标准》的措施和意义。

4.3 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 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特别要与教务处的沟通,每年要配合教务处加强对新生各种基本情况的收集)[4]特别要做好学生的升、留、降级以及学生的休学、停学、复学、退学等情况的记录,,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测数据库的准确性,防止出现错误。

4.4加强对测试数据的处理: 测试完毕后,要把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删除无效数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还要与各院系进行沟通,加强对那些测试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及获得体育竞赛获得名次的同学进行加分,最后进行总结,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上报给相关部门[5]。

综上所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各高校的领导及职能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总结经验, 根据测试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张兵 《如何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J]湖北体育科技 2007.9 26 (5):538-539。

[2] 陈东岗 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7 ,37(4 ):100-102。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2

[DOI] 10.13939/ki.zgsc.2016.28.101

1 软件测试重要性及KPI考核体系构建意义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重要手段,其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IT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多,软件测试岗位迅速扩张。

基于软件测试人才需求旺盛的现状,推进基于KPI的多元化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模式并在试点企业中试行和同步改进,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工程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效率。此外,高校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往往注重知识的提升、技术的锻炼,而易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据企业测试人才绩效考核体系的要求,映射到软件测试体系化教学中,进一步优化软件测试教学体系,改进教学知识与技能架构,从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及实习就业质量,校企对接更加紧密。

2 软件测试KPI考核现状及应对策略

2.1 科学管理技能尚有不足

IT企业管理层往往为技术出身,具有技术背景和深厚技术功底做支撑,但对于企业管理、团队管理领域大多未经历过系统的学习,故在管理技能和技巧上较为欠缺。据了解,一些测试经理仅关注软件缺陷的发现与跟踪,在程序员提交完整系统后才开展测试工作,从而忽略了规范化的软件测试流程及需求评审、测试计划制订、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构建、测试实施、测试总结与评估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与人员技能的考核,与一线岗位工作内容严重脱节。

2.2 不同岗位同标准导致KPI指标雷同

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及考查点存在差异,应依据软件测试工程师、自动化测试工程师、性能测试工程师、测试组长、测试经理等分岗位、分级别制定不同层次的考核标准。否则无法高效引导,指导各岗位履行岗位职责。

2.3 考核评价人的单一性与考核全面性欠缺

大多企业对于基层测试人员的KPI考核仅依靠直接领导的评价意见,此考核较片面,应全方位、多角度比较,同步综合直接领导、部门经理、同部门乃至同项目组员工等量化评分,并参考其他部门员工是否有负面意见等开展考核;亦应结合“员工自评”方式,给予自主辩解环节,进一步提高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使考核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

2.4 考核沟通机制与制度透明化不健全

就现状而言,多数测试工程师往往仅知被考核了,对具体考核指标及措施等全然不知,此状况不利于测试工程师改进和提升,也会降低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的信任性。

建议就制定出的KPI考核体系,开展基层交流讨论、修订与完善、公示及反馈等环节;推广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应用,“个人”考核结果实现系统可视化,实现透明化的同时又明确了工程师改进方向;并行“阶段考核”及“年终考核”,且融入年终述职环节,增设“绩效面谈”流程,进一步调动测试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考核的行为导向作用。

3 软件测试KPI考核体系构建

KPI考核体系的构建,重中之重在于KPI关键业绩指标的选定,合理的KPI指标是企业绩效管理和改进的关键,本文重点结合企业软件测试核心工作流程对KPI指标进行选取及考核方式规划。构建测试工程师KPI考核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测试执行”考核项:主要针对测试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细化为6项考核点:①提交有效BUG数量:基本考核指标,取被考评者所参与项目中当月或同一考核阶段中 所提交BUG数与当月总BUG数之比,本条计分方式为:10× (个人BUG数量/总BUG数量)。②提交BUG的质量:重要考核标准,无效BUG提交数量过多,说明员工测试基础欠扎实,本条计分方式为:10×(有效BUG数量/总BUG数量)。③提交BUG的严重等级比例:按公司质量规范中对BUG严重等级的分类,排序权重为A至E,权重越高、BUG比例越高,得分越高。④提交BUG的规范性:涉及BUG描述是否清晰且可否复现,BUG严重程度是否正确,BUG相关附件是否提交等。⑤回归BUG数量:考评期间回归BUG数之和。⑥执行用例数量:考评期间执行用例数之和。

二是“文档编写与用例设计”考核项:主要针对测试流程中关键文档的制定与测试用例设计质量进行考核,细化为4项考核点:①测试用例数量;②设计用例的质量;③外部文档制作规范性(用户手册、系统帮助等);④内部文档规范性(测试计划、评审报告、测试报告等)。

三是“专业技能”考核项:主要针对测试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及操作成熟度进行考核,体现为2项考核点:①测试工具掌握程度;②测试环境搭建能力。

四是“工作态度”考核项:非技术性考核指标,重点考核测试工程师职业素养与品质,细化为4项考核点。①工作积极性:工作的速度,完成工作的迅速性、时效性,有无浪费时间或拖拉现象。②沟通能力:与各方面关系协调,说服他人及人际交往的能力。③学习创新共享能力:改进工作的主动性及效果,主动研究新技术,并积极与团队共享。④执行力:对公司及上线领导的战略、决策、计划的执行程度。

五是“其他”考核项:为上述各项考核的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检验测试工程师日常基本工作规范,激励工程师具备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等,主要涉及出勤、奖励、惩罚3项考核点。

此外,对于软件测试管理层岗位,亦应对接日常测试管理及质量管理等岗位职责,分层制定KPI考核指标。①工作完成情况。涵盖本部门当月实际工作完成情况、部门人员工作分配与考核、工作日志等考核指标。②测试技术改进情况。涵盖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培训等考核指标。③部门配合协调情况。涵盖沟通协调、意见收集及反馈等考核指标。

4 高校软件测试教学体系优化与改进

以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为基准,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化软件测试课程体系,融入KPI考核中涉及的实战技能和职业素质等培养要求。技术层面和职业素养层面,进一步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企业适应能力及职业素养。

5 结 论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3

开发框架

开发的系统中所应用的技术都是基于JavaEE,技术成熟稳定又能保持先进性。采用B/S架构使系统能集中部署分布使用,有利于系统升级维护;采用MVC的开发模式并参考SOA体系架构进行功能设计,使得能快速扩展业务功能而不会影响现有系统功能的正常使用,可根据实际业务量进行部分功能扩容,在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同时实现成本最小化。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系统功能隔离运行,保障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图1.开发框架与体系结构图

1.1.

web端技术栈

(1)前端采用elementUI/jquery/bootstrap/vue实现,前端和Controller交换数据基于json格式。

1.2

业务端技术栈

(1)

业务端基于springboot、springMVC、JPA、SpringData技术栈构建,对于复杂的系统则采用springCloud构建。

(2)

四层分隔:controller(Facade)/service/dao/entity,其中façade主要用于生成json,实现和前端的数据交换。

(2)命名: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各层包名,各层一致。

2.

系统安全保障

2.1

访问安全性

权限管理是系统安全的重要方式,必须是合法的用户才可以访问系统(用户认证),且必须具有该资源的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该资源(授权)。

我们系统设计权限模型,标准权限数据模型包括

:用户、角色、权限(包括资源和权限)、用户角色关系、角色权限关系。权限分配:通过UI界面方便给用户分配权限,对上边权限模型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策略根据角色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角色的变化

性较高,如果角色修改需要修改控制代码。

而基于资源的权限控制:根据资源权限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资源较为固定,如果角色修改或角色中权限修改不需要修改控制代码,使用此方法系统可维护性很强。建议使用。

2.2

数据安全性

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比较常用的是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层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操作系统层面通过防火墙的设置。如设置成端口8080只有自己的电脑能访问。应用系统层面通过登陆拦截,拦截访问请求的方式。密码不能是明文,必须加密;加密算法必须是不可逆的,不需要知道客户的密码。密码的加密算法{

MD5--不安全,可被破解。需要把MD5的32位字符串再次加密(次数只有你自己知道),不容易破解;加密多次之后,登录时忘记密码,只能重置密码,它不会告诉你原密码,因为管理员也不知道。

3.

项目计划的编制和管理

本公司项目基于敏捷过程的方式组织,项目计划基于需求和团队反复讨论的过程。在开发系统时都经过了解需求,开需求分析会议,确定开发任务,推进开发进度,测试,试点,交付等开发步骤,其中具体内容有:

1,了解需求:跟客户沟通,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对需求进行过滤,最后整体成需求文档

2,需求分析会议:也就是项目启动会议之后要做的事情,对拿来的需求进行讨论,怎么做满足需求。主要对需求进行全面的梳理,让开发,产品,项目都熟悉整个需求。

3,确定开发任务:根据敏捷开发法则,需求变成一个一个功能点之后就是安排开发任务了。根据团队现有的资源合理分配任务,和时间节点

4,

推进开发进度:在开发的实际过程中,注意节奏的把控,注重功能点完成的时间点。

5,

每一个功能点完成之后都会有测试工程师进行单元测试。

6,试点单位进行试用,然后解决问题。

7,交付

4.

项目进度保障体系

4.1制度保障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强有力的开发指挥机构和开发保障体系,投入能保证开发进度如期实现的足够的开发队伍,实行专业化开发。建立从项目经理到各开发人员的开发任务,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需求变更进行协调管理,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开发的公共类保证开发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强化开发过程的时间点把控问题,对开发任务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在时间点内完成开发任务。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开发团队、个人的积极性。编制科学合理的总体开发进度计划,运用专业管理软件,对开发计划进行动态控制;并在总计划的基础上分解明确的月及旬计划,项目经理抓住主要技术难点,严格按计划安排组织开发,重点抓好关键技术的开发。定期检查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对开发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进展和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不断优化开发的方案,保证各开发有条不紊的执行。

4.2开发进度开发工期保证措施

任务分发将利用一流的开发策划、高效的组织、科学的领导和动态的控制,用一流的运作与协调、一流的技术框架与技术、一流的团队素质等来实现一流的管理,从而通过过程控制实现最终产品的精品,满足客户对工期、质量等各方面的要求。

完善的开发计划保证体系是保证项目工期的纲要,掌握开发管理主动权,全面而宏观的控制整个开发的过程,是保证开发进度的关键。通过完善的开发计划保证体系,采用先进的开发计划计算、设计软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开发进度计划。

1.

编制三级网络计划

在开发过程中中我单位将分级编制网络计划来控制整个项目的开发。

(1)一级网路计划

根据项目总工期控制项目各阶段里程碑目标。

(2)二级网路计划

根据各阶段分项业务的工期目标控制分解成分部目标。

(3)三级网路计划

主要技术使用控制周计划和日计划。通过对关键技术开发编制标准业务,建立计划统计数据库,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工期进行全方位管理。

2.制定派生计划

根据总控工期、阶段工期和分项业务工作量制定出技术保障、商务合同、物资采购、设备定货、人力资源等派生计划,是进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最迟完成或最迟准备的插入时间原则,制定各类派生保障计划,作到各项工作有备而来,有章可循。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

技术保证体系

综合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体系

技术总监

开发组织设计

技术总监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试验室

项目经理

奖惩制度

岗位责任制

经济责任制

开发团队

单元测试

技术培训

测试用例

开发进度计划保证

月度计划

季度计划

年度计划

技术工作责任制

技术标准

设计文件

招标文件

技术规范

技术工作标准化

开发团队

实现工期目标

4.3施工进度三阶段控制措施

(一)开发进度“事前控制”

1.积极做好业务需求,业务流程等准备工作,为自己尽早投入开发创造好条件,把准备工作做细做充分,确保按时无障碍开发。

2.编制详细的开发进度计划,包括需求文档,业务分工计划,业务流程等。

3.关键技术或特殊技术编制相应的开发进度计划,制定相应的节点,编制节点控制计划。

4.编制开发节点实施细则,明确搭接和流水的节拍。

(二)开发进度“事中控制”

1.严格审核开发人员的进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并监督各人员按照已制定的开发进度计划进行开发。

2.在本项目开发期间,按开发进度需要,配备充足的开发人员,确保时间点的正常运行。

3.在开发期间,每周结束前,组织召开一次碰头会,协商解决当周开发过程中和第二周开发中将会发生的问题,应解决的问题决不拖延。

4.狠抓开发进度与质量,加强技术培训。只有在确保技术过关、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求速度、讲进度、抓工期。

5.根据开发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开发进度,并定期向客户通报系统开发进展情况。

(三)施工进度“事后控制”

1.根据开发进度计划,及时组织测试人员通过事先编写的测试用例进行分项测试与系统测试。

2.定期整理有关开发进度的资料,汇总编目,建立相应的档案。

5.

项目质量保障体系

5.1过程中的保证

依据项目的软件特点、合作方的项目实施要求,采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模型设计,软件详细设计,单元测试设计,编写单元测试,系统培训,系统测试等一些列的措施在过程中保证项目的质量。

5.2技术方面的保证

公司研发人员均为国内高校分子计算机专业或招聘的高级技术人才,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扎实丰富,整个团队具有高级工程师、博士的人才搭配,具备强大的持续研发能力。

5.3软件质量管理责任分配

角色

职责

配置管理员

制定、创建和维护配置库,提供文档规范,并传达到各个部门。

QA(质量保证)

参与项目各个阶段的评审,进行过程评审和产品审计,检查文档和代码的规范执行情况

QC(质量控制)

软件测试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测试人员进行软件的测试设计和执行工作

5.4工作产品和活动

活动

责任人

工作产品

是否可裁剪

项目立项

项目经理

项目计划

配置管理员

配置管理计划

QA

质量保证计划

测试人员

系统测试计划

需求管理活动

项目经理

需求调研报告

需求规格说明书

用户、项目经理

用户确认书

QA

评审报告

设计过程、决策分析活动

设计组

概要设计说明书

界面设计图

详细设计说明书

项目经理

决策分析评议表

QA

评审报告

开发编码、集成过程活动

项目经理

版本记录

QA

评审报告

开发人员

程序代码

系统测试活动

测试人员

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QA

评审报告

项目结项、交付与维护活动

项目经理

培训教材

用户手册

安装手册

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经理、客户

用户验收报告

QA

评审报告

项目跟踪与监控活动

项目经理

项目问题跟踪日志

QA

不符合项问题跟踪记录表

项目跟踪与监控活动检查单

风险管理活动

项目经理

风险管理列表

QA

风险管理活动检查单

配置管理活动

配置管理员

配置状态报告

变更请求审批表

变更跟踪记录表

QA

配置管理活动检查单

评审活动

项目成员

评审报告

QA

评审活动检查单

5.5评审

评审是以一种正式的形式进行,如有正式的、事先定义好的有关职责的各种角色,并遵循组织规定的流程。

对于任何工作产品的审计,都会组建与之对应的专门评审组,包括作者、主持人、记录员以及陪审员若干。评审组的成员可以包括PPQA、项目组成员,但不能有作者的直接领导或者管理者。

评审小组先召开一个预备,作者会针对工作产品向大家做个总体的介绍,例如讲解一下本工作产品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其相关的实现

细节、开发标准等。应该允许甚至鼓励评审组成员动手查看工作产品,或者查看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检查单。

评审小组的主持人负责确定什么时间开始真正的评审会议,在预备会和正式评审会议之间,评审小组成员对工作产品进行彻底检查,并依据相关标准和准则评审工作产品。

在预定时间,评审小组成员以会议形式聚在一起,依次对产品进行检查,主持人负责对整个会议的进展进行控制,记录员记录下这个过程。

在工作产品中发现的每一个缺陷都会被认真记录下来,并被适当分类。

会议结束后,负责人需要分析相关缺陷,找出产生此缺陷的原因并加以修正。

主持人应确保所有的缺陷都会得到解决和修正。如果过程需要加以变更的话,应将相关问题移交相关的质量保证人员。

阶段

评审内容

评审时机

参加人员

是否可裁剪

计划阶段

项目计划

项目启动会议

项目所有成员

配置管理计划

项目所有成员

质量保证计划

项目所有成员

系统测试计划

项目所有成员

需求阶段

需求调研报告

项目评审会议1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设计阶段

概要设计说明书

项目评审会议2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UI设计图

UI美工、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详细设计说明书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决策分析评议表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编码阶段

代码检查(1)

项目评审会议3

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代码检查(2)

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测试阶段

系统测试用例

项目评审会议4

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组成员、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系统测试报告(1)

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组成员、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系统测试报告(2)

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组成员、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阶段

用户手册

项目总结会议

项目所有成员

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所有成员

5.6质量保证(QA)

QA工作审计产品

文档

责任人

项目计划

项目经理

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经理

概要设计说明书

项目经理

源代码

开发组

系统测试用例

测试组

系统测试报告

测试组

用户手册

项目经理

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经理

入最佳实践库的产品

项目经理

QA工作中需要审计的活动

活动

评审时机

项目立项

计划阶段

需求管理活动

需求阶段

设计过程活动

设计阶段

决策分析活动

设计阶段

开发编码活动

编码阶段

集成过程活动

编码阶段

系统测试活动

测试阶段

项目结项

阶段

交付与维护

阶段

项目跟踪与监控活动

每月一次

风险管理活动

每月一次

配置管理活动

每月一次

评审活动

每月一次

QA审计中的不符合项目问题

对QA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问题要写入《不符合项跟踪记录表》,以邮件的方式发给问题的相关人员,做好和项目成员、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之间的沟通,问题的上报流程:项目组成员沟通解决——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QA要对不符合项问题进行跟踪与监控,直到问题解决,QA验证并关闭不符合项。

6.

系统测试验收方案

系统测试验收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内容,分别是验收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文档验收以及项目终验。

6.1.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即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依照双方合同约定的系统环境,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设计满足建设方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并能正常运行。验收测试阶段应包括编写验收测试用例,建立验收测试环境,全面执行验收测试,出具验收测试报告以及验收测试报告的签署。

6.2系统试运行

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测试环节以后,可以开通系统试运行。系统试运行期间主要包括数据迁移、日常维护以及缺陷跟踪和修复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了检验系统的试运行情况,甲方可将部分数据或配置信息加载到信息系统上进行正常操作。在试运行期间,甲乙双方可以进一步确定具体的工作内容并完成相应的交接工作。对于在试运行期间系统发生的问题,根据其性质判断是否是系统缺陷,如果是系统缺陷,应该及时更正系统的功能;如果不是系统自身缺陷,而是额外的信息系统新需求,此时可以遵循项目变更流程进行变更,也可以将其暂时搁置,作为后续升级项目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6.3系统文档验收

系统经过验收测试后,系统的文档逐步、全面地移交给客户。客户按照合同或者项目工作说明书的规定,对所交付的文档加以检查和评价;对不清晰的地方可以提出修改要求,在最终交付系统前,系统的所有文档都需要验收合格并经双方签字认可。

6.4项目终验

在系统经过试运行以后的约定时间,双方启动项目的最终验收工作。 最终验收的工作包括双方对验收测试文件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系统试运行期间的工作状况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系统文档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结束项目工作的认可和接受。 项目最终验收合格后,由双方的项目组撰写验收报告。

7.

技术服务与支撑

我公司在合同有效期内提供免费维护期和长期的技术服务,向用户用户相关技术人员免费提供原理和技术上的指导和咨询,使用户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本协议的软件开发及测试成果。

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相关部门人员现状,一旦系统安装调试完毕投入正常运行后,卓安公司在交付本系统的一段时间内,专门指派若干名专业工程师为用户使用部门进行指导培训和维护,直到用户安排的技术人员能完全接管本系统的操作管理为止。

7.1.

现场支持

系统在售后期间,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如系统出现故障,将保证30分钟远程响应;影响生产的故障4小时抵达现场,并派出专业工程师在8小时内排出故障;不影响生产的故障8小时内抵达现场,并派出专业工程师在2个工作日内排除故障。如在2个工作日内无法解决,将在2日内向用户方提出详细解决方案及日程安排,交给用户方确认。

7.2.

技术支持

长期电话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和远程在线服务。用户可以随时拨打技术支持热线电话或通过远程协助进行有关技术咨询,专业技术人员会耐心解答用户的问题。免费提供需求预测、系统规划等支持。当用户需要对系统扩容、调整时,将免费协助用户准备预算、规范书、工程有关事项。

7.3.

常规维护

系统在售后期间,会安排工程师定期对系统进行运行检查。如有功能需求分析范围内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维护期后发现的在需求规格说明书范围内问题,同样及时进行修改。对用户提出的方便操作和易用等可用性方面的要求,尽可能满足用户要求,并保证在接到要求后两周内解决。用户提出性能要求,如属于软件编制因素导致性能较差,技术人员主动调整软件,以提高性能,保证在一个月内解决。

7.4.

变更管理

对系统的应用平台和开发、运行环境以及应用系统的变更和升级的详细资料第一时间提交用户。

8.

培训计划

8.1.1.

培训工作概述

用户软件系统项目建设完工后,为了使各个使用本系统的部门能熟练的操作系统,利用系统提供的功能来处理日常工作,本公司将对使用系统的相关部门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

培训过程按系统使用部门划分,分别培训各部门使用的系统功能点及业务流程。另外为了用户管理需要,将重点培训2名系统管理员,培训系统管理相关功能。

8.1.2.

培训规范

由于培训过程涉及到时间、场地、人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本方案所提及项只作为参考大纲。实际培训安排因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并下文到各系统使用部门。

培训的效果与参与人员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客户各部门对参与人员要做好工作,引起重视。主管部门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在培训结束并且参与培训人员试用一段时间后,组织一次系统使用测验。

通过系统使用培训,达到以下目标:

Ø

使相关使用部门了解系统运作,熟悉系统功能。

Ø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4

一、韩国语阅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阅读是学习一门外语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韩国语阅读课程作为韩国语专业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开设本课程使学生广泛地阅读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程度适当的各种韩国语读物,扩充词汇量和加大词汇的接触频度,得到大剂量的语言输入,获取知识,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其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其在韩国语精读课中所学到的词汇、语法等相关知识得到巩固、运用和提高。

二、韩国语阅读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考试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和改进教学的基本途径。而课程考核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韩国语阅读课程一直以来采用单一的学期末终结式考试方式,即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笔试,并通过期末终结式考试去决定学生这门学科的学期总成绩。这种传统的以一张试卷或一种形式来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不仅导致了学生对韩国语阅读课程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佳,而且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而到了期末考试才突击背诵。因此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课内系统学习的真实情况。为了纠正这种不良学风,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也为了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实际能力,克服韩国语阅读课程考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将决定对该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尝试性的改革。

三、韩国语阅读课程考试改革

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韩国语阅读课程的考试由过去的单一的课内笔试考试采取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笔试与多媒体网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程形成性考试。以全程形成性考试改革为切入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教学评价,发展教师的导学作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韩国语阅读全程形成性考试模式分为四个部分。即每单元的学习内容测验、每个阅读等级能力测验、课外阅读扩展自主学习测验、每学期综合阅读能力测验。全程形成性考试所采用的多种多样的考试全部成为学期成绩的评定内容,记入学期总成绩。

1.每单元的学习内容测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电脑和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帮助学习、促进思考、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本课程的考试改革中首先建立了既具有科学依据,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力求集强制性、趣味性、竞争性、客观性、公平性、形成性、全程性为一体的适应韩国语阅读课程教学特点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和考试系统。每单元的学习内容测验就是通过所建立的客观的、动态的计算机网络韩国语阅读课程试题库系统进行测试。测试以计算机随机出题测试、评定为主。此项测试能够避免学生学习前松后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全程形成性考试模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一项新的阅读尝试。这种动态式单元阅读考试进一步凸现了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的发展方向,使学生完全投入到一种自主性阅读实践中,并且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取教学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使师生根据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调整学习策略。教学过程决定着教学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单元测试的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应付期末考试。

2.每个阅读等级能力测验

任课教师根据阶段教学情况和学生语言能力考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阅读水平和速度提高情况,以进行针对性教学所进行阶段测试或等级测试。测试仍以计算机随机出题测试、评定为主。每个阅读等级能力测验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能力自主学习。此项测试主要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测试。

3.课外阅读扩展自主学习测验

韩国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置的限制,学生很难在所局限的每周90分钟的课时中进行大量的阅读,因此也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另外在传统的考核评价中突出了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接受评价的客体。因此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都是由任课教师对所学课程进行出题,学生根据所学课程内容复习,接受考试,这种做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评价。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训练,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向学生提供适合每个阶段的课外阅读书目,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安排学生对所读书目内容做出标准试题提交任课教师,教师根据学生阅读书目的数量、出题优劣进行评价,进行扩展式自主学习的检验。这种由传统的教师出考题变为学生设计考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在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必要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并对学生不良的阅读方法进行及时的纠正。这种课外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

4.每学期综合阅读能力测验

每学期的综合阅读能力测验是指任课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总结性、鉴定性的期末考试。韩国语阅读课程的考试中每学期综合阅读能力测验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综合阅读能力测验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考试以培养和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通过不同的文章类型和形式多样的填空题、选择题、完成句子、回答问题、判断题等题型在学期末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终结性考试。每学期综合阅读能力测验是学生重要的一次学习过程,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把握,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实践能力。科学的考试形式不但可以给学生以原动力和压力,引导学生学习,而且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四、结论

韩国语阅读课程的全程形成性考试,突破了传统的阅读考试模式,从注重结果转向了注重过程,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另外,通过全程形成性考试,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合理、真实、公正、全面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导学促教功能。

参考文献: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5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与传统考试模式的错位要求新型的考核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就是摒弃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现代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要求相应的考核模式也要进行改动。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这种忽视形成性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做法,表现为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进而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恶性循环。这种评价体系考查的是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人脑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特点要求摒弃传统考核模式建立新型考试模式

《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为客体,以工商企业为主体,研究与阐述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企业在作重大决策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本课程的重点包括市场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具体的调查方法的运用、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的设计。难点是市场预测中的某些定量预测方法。是一门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深入实际,调查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与传统考试模式之间存在着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考试目的模糊

对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主要要求学生除掌握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外,要具有分析市场问题以及从事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市场的实际工作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考试的导向性作用认识模糊,结果教师批改试卷只是为了评价学生的成绩,学生学习也只是为了考试,考试目的很是模糊,学生就业后所需各种实际能力并没有培养出来。

(二)考试内容的片面

受传统考试目的的影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书本(教材)知识或笔记内容本身,考试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测试,对记忆能力和共性知识考核较多,忽视对学生知识运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这种以测量学生“知识接受度”为主要内容的考试,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激励学生主动研习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学生消极应付考试和瞬时遗忘的进程。

(三)考试方式的单调

目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形式主要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较多的采用笔试方式,考察的内容是一些基本理论,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知识覆盖面窄,考察代表性差,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四)考试过程的松散

主要表现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命题、施考、监考、成绩评定等前序环节,忽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讲评等收尾工作,使得整个考试过程前紧后松,内紧外松,漏洞甚多。缺少了考核结果分析、讲评,管理者、教师就无法知道现行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改进方向,学生也无法通过考试来改进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提高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市场调查与预测》全程形成性考试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平时考勤、提问和讨论

在每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出勤、发言次数、小组对话等活动都要有记录。每隔一个章节,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阶段具体情况。在每个学期末将这些记录进行总体总结,以便掌握学生发展状况,同时便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负责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教授不能以将教学内容讲完为准,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课堂接受和反应,对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学生课堂表现做出适时以及适当的评价。

(二)案例分析报告和课程论文

本部分以课程为中心,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各小组的研究课题方向确定为教材的对应章节,前一阶段的课程讲解及实践学习,为案例分析和论文的材料准备奠定基础。各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论文既是对课本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入总结。

(三)实验考核和实地操作练习

为了适应本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主题的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和实地调查活动。市场调查方案设计主要包含三个实务操作练习:初步探索、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实地操作练习主要是亲自运用各种调查方法亲身去操作,体验各种调查方法的优劣性和注意事项。最终以设计好的问卷和调查结果最为学生成绩的依据。

(四)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在考试中,除基本概念和理论等使用客观试题外,适当增加主观题比重,即简答、综合性论述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一种主客观题并存、分值比例合理的测试模式。在解答主观性问题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书本上的、独到的见解,以测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到思维方式向新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变革。

五、《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践效果

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施形成性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成果记录,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在课题讲解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以独特的角度和同学们形成互动,临场发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主动性、创新性,彰显特色。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6

1.课程的定位与教学设计

1.1 课程定位

《软件测试》课程作为软件专业二年级下学期的专业课,它的前导课程是《数据库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实施》,后续课程是课程实训及毕业实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软件测试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熟练使用常用软件测试工具,并能运用软件测试工具完成应用软件的测试工作,提高学生对软件的测试与维护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的团队协作能力。

1.2 课程设计思路

软件测试是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要用到的核心技能。因此,本课程应该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所需的职业能力:白盒测试、黑盒测试、自动化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

《软件测试》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转变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企业培训体系,引入企业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项目中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从而储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授课内容重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不再单纯地只讲授理论知识,而是围绕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取,这充分考虑了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薄弱的特点。

2.教学设计

2.1 教学情境设计

本课程小组通过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庆亚德科技、重庆大佳、重庆港澳大家等软件公司的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实际调查,制定了适合高职学生的软件测试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确定了软件测试课程典型的教学情景与子情景,在教学情景中给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方法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在教学中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三结合,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本课程的5个工作过程及11个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2 教材设计

(1)教材应充分考虑软件测试的实践特性,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引入必须的软件测试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测试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2)编写的内容要以项目驱动为原则,以企业的实际案例、场景模拟、工作过程录像为载体,增强课后的能力拓展,并根据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所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来编写,并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使学生逐渐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3)教材应突出软件测试技术的实用性、前瞻性和开放性,不能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技术上的操作,而忽略了软件学生所需的职业能力,在教材中应融入软件测试技术中所用到的新规范、新技术、新标准、新工具、新知识,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软件测试的前沿知识。

(4)教材应充分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因此,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内容应详略得到。

2.3 教学方法设计

由于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白盒测试、黑盒测试、自动化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等操作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必须通过课程实训才能达到对项目作规范需求分析的培养目标。具体教学方法设计如下:

(1)全班学生分为N个项目小组,3人一小组,1人任组长,组长要求协调沟通能力比较强。

(2)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软件总体的测试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组建软件外包中心,引进企业项目,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在软件公司的测试流程。外包中心作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达到理论和实际不脱节。

(4)教学过程中可参考软件测试评师考试中规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等级职业标准。

(5)教师模拟企业的项目经理,必须具有开拓精神,带领团队完成工作任务,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能力,构建软件测试知识体系。

2.4 教学评价设计

(1)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实作测试、课后拓展、任务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考核。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每个项目小组在完成课程后,要将所学的内容做ppt,汇报本小组项目完成的情况以及体会。

(4)实行学习过程的过程化考核。平时作业、期中与期末考试均采用上机实训的方式考核,对于不合格者,在团队的协作帮助下持续练习,直至过关。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不断地练习,真正提高动手能力。

(5)课程的学期成绩=平时作业(10%)+上课考勤(10%)+小组项目测试情况(30%)+小组ppt总结情况(10%)+期末成绩(40%)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围绕软件测试课程,收集教师和学生必备的软件测试工具,制作适宜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组建软件外包中心,搭建实训工作平台,为学生实训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其职业素养。

(3)要充分开发网络课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主学习,弥补学生课本知识的不足。

(4)充分利用和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实训合一,将理论与实践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5)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校园网、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课程教师的辅导,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课程的实施效果

(1)基于项目化的授课内容

建立软件外包中心,引入企业项目内容,软件测试的授课内容紧紧围绕企业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展,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参照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要求,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环境,就业零距离上岗。

(2)基于过程化的授课方式

老师授课不再单纯地讲解理论,完全按照企业的软件测试流程开展,制定规范的软件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利用测试工具测试、编制测试报告,有利于学生养成职业化的学习习惯与工作习惯。

(3)基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设备

学生在软件外包中心上课以及实验,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企业工作环境。

(4)基于能力化的学习评价

学生的评价不再单纯地以理论考试为依据,而是从学生的软件测试专业能力、利用软件测试工具的能力、团队沟通协调能力进行综合地评价。

参考文献

[1]郑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软件测试》课程设计[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10(9).

[2]程茂,温静,吴玉洁.《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4).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7

作者简介:汤卉(1960-),女,辽宁沈阳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继华(1974-),女,黑龙江安达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试点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105)、黑龙江省高教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96-02

本科生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形式的主要表现,也是实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因此,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1-4]如何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科学合理制定课程考试方式与标准是现代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一样,是一项十分艰巨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5-7]

一、理论依据与总体思路

“光纤光缆测试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以美国教育评价界泰斗斯克里文的教师基本专业职责为指导,雷德芬教师活动评价模式为依据,泰勒创建的目标参照性测验为标准,深入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本科生学习评价模式,重视从设计评价方案到成绩评定结果的全过程操作,从组织和机制上保证考试方式改革的开展。

改革总体思路是依据教育评价学观点,科学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主要分六个步骤深入进行: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案与培养目标;把教学方案与培养目标转化为作业测试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获得学生反馈的有效途径;决定评定考核的方式;取得成绩并纪录;成绩结果评析。前四个步骤是评价方案设计阶段,第五个步骤是评价实施阶段,第六个步骤是评价结果分析阶段。评价方案设计需要紧紧围绕教学培养目标进行,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指南,而且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有一个目标设计的技术问题,以保证目标明确,具体可行,权重分布合理,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二、改革目标及特色

1.改革目标

本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目标,不但要通过考试判断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审核教学方案或计划、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考试应是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并针对现行考试的弊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考试目的、内容、形式、结果评定等方面提出种种设想,尝试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本课程特点,按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确定本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具体目标为:调整考试目的,改革考试方式,重视考试结果评鉴,改革考试记分制度。考试目的变知识考核为能力培养测试;考试方式具体改革措施为:考试的形式多样化,增加开放性、实用性考核题目,剔除传统闭卷笔试方式,采用开卷、半开卷(指学生可带一张自己预先写好要点的纸片进考场)、测试设备操作、撰写小论文,还可采用设计类题目和学生自己创造的题目,甚至小组集体完成的全开放性题目的考核,考试的次数适当增多,期末考试的比重降低,加强平时的考核比例。

本课程学生成绩拟由四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到课率和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20%;一学期有三次随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30%;一次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仅占30%。四部分考核的重点有所不同:小测验侧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期末考试侧重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操作技能考核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测试,平时成绩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和课后复习。采用此种考试方式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每次考试的压力,同时可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有利于学风和考风的好转。如平时不努力,仅靠期末突击或一次投机取巧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尤其针对大四学生第七学期的特殊情况,可督促学生到课并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对试题分层次命题,以求考试能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效果。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光纤光缆测试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光纤光缆测试工程计算与操作能力。同时,对考试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减少单纯应试比重,逐渐增大测试能力比重。对平时善于思索、钻研并写出独到见解的小论文或自创题目和开放性题目的同学,采取加分办法。对于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授委员会集体面试并综合评定,允许10%左右的学生期末免试。这一导向可改变大四学生为了考研找工作应付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局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认真进行考试结果评鉴,不单从分数上评定学生;考试记分制度由百分制向优秀、良好、中等、通过、没通过五级评价转变。

2.改革特色

第一,考核模式具创新性。采用出勤、作业、随堂测试、实验操作、期末测试、小论文、开放题目等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形成科学、多元立体考核体系,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二,四项改革目标明确。调整考试目的,改革考试方式,重视考试结果评鉴,改革考试记分制度。第三,改革思路与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三、考核方式制订与计划

1.基本思路

考试命题形式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考试,还包括对教师、学校乃至对相关制度效应等的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单一的纸笔考试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将结合测试设备操作、撰写小论文,还可采用设计类题目和学生自己创造的题目,甚至小组集体完成的全开放性题目的考核形式一起完成,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形成一套科学、多元的立体考核体系。第一,将闭卷考试改为半开卷考试。第二,根据课程特点,着重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工程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按大纲要求及学生学习的表现,分层次命题,以求考试能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情况。第四,附带解决一个问题:能否通过命题方式遏制学生舞弊?

2.具体措施

课程过程考核具体措施(见表1):作业3次,在第3、7、9周各留一次,隔周批改(每次满分5分);随堂测试 3次,第2、4、8周各一次,每次课预留10分钟进行(每次满分10分);操作技能考核:第9或11周在课程实验(8学时)中进行考核(满分20分);小论文撰写:写出本课程有创意的小论文者期末免试;开展自创题目或开放题目设计者总成绩加分10%~20%;期末考试。

将期末试题分为基本题(60分)和能力题(40分)。基本题中,只要听了课,做笔记,看过讲义,即可答出的占40分;可在笔记或讲义上直接找出答案的10分;只要做过实验且用心观察思考就能答出的10分。基本题是最低要求,60分。能力题40分中,不转弯、运用基本概念稍加分析即可解答的12分;要求概念清晰,且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才可解答的10分;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才能解答出的8分。即能力题体现学习程度的层次性,要求较高,对应的成绩段是75~78 分、85~88分左右以及90分以上。适度考虑采用“题小分少量多”的出题方式。此外,为防止学生舞弊,真实反映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试卷上写清楚:凡只写出最后答案,没有分析、计算过程的以0分计。

表1 课程过程考核计划

3.总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由到课率和作业(三次)构成,占总成绩的20%;三次随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30%;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30%(半开卷);写出独到见解的小论文或自创题目和开放性题目的同学,采取加分办法(占总成绩10%~20%);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授委员会集体面试并综合评定,允许10%左右学生期末免试。前四部分为主要的。

四、实施效果

本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总体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参加本课程学习与考核的学生总数为30人。通过上课发现,由于增加了平时成绩及随堂测试,学生的到课率较往年有很大的好转,一直保持在26~29人/次,有4人经常不出勤。学生学习光纤专业方向课的热情也很高,期未综合测评结果:优秀7人,良好8人,中等7人,及格8人。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班级平均成绩在79.2分,处于良好下限,最高分98,最低分61,无不及格的学生。具体深入分析各环节发现:作业成绩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同学们的耐心不够,不细致,分析问题不具体;随堂测试成绩一般,没有预期的效果好,期间有两名同学到工厂实习,2次随堂测试没有成绩,一名同学因复习考研有一次没出勤,没能参加测试,也影响了班级的总体成绩;实际操作成绩良好,但实验报告有雷同现象;期末考试方式为半开卷,允许学生将一张A4纸带入考场,但问题还是很多,有的同学没有按要求准备A4纸,有的同学纸内所书写内容与重点内容有较大的出入等等,没有紧扣重点内容复习,卷面成绩不理想;另有多人在考试的当天要与企业签约,答题时,时间紧张,没能答完全部试题,也影响到总成绩。

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成绩评定是一种综合性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但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还要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要了解学生从知识中收获的人生价值和精神世界状态,通过表现性评价掌握各阶段课堂教学效果,判断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获取程度;通过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对每个特定单元内容的学习状况。总之,将教与学统一,用辩证的方法科学地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明,姜峰,朱蕾,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6):61-65.

[2]董云川,沈云都.两种课堂时间教育行为与知识发生的时间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17-22.

[3]李希平.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系统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3):26-29.

[4]汤卉.光纤光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

2009,(4).

[5]汤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试验检测是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与评判的基础,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的重要管理手段。试验检测数据的规范、客观、公正、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的工程质量。为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充分发挥其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交通试验检测机构的母体,应通过有效的管控指导,使得工地试验室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科学规范”的工地检测文化氛围,将“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理念,融入到具体试验检测工作中。

二、工地试验室组建管控

1、工地试验室名称确定

根据需设立工地试验室的公路水运建设项目,首先确定工地试验室名称。名称确定应包含的基本信息有: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名称+建设项目标段名称+工地试验室。

2、工地试验室印章刻制

根据工地试验室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应加盖工地试验室印章的要求,按照确定的工地试验室名称刻制印章。考虑现行常用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用表模式,为便于加盖,印章采用长方形,边框长*宽=48*18mm,宋体4号字,第一行为母体机构名称,第二行为建设项目标段名称+工地试验室。项目标段名称可据该建设项目通用简称进行缩略(应保留完整的合同号),字体可适当进行缩放,以便于两行行端对齐。具体样本(以“上海至西安国家高速公路江都至六合段仪征四施工标段”为例)如右图所示。如项目所属建设单位对印章刻制另有统一模式或监制要求的(质监机构不再发放工地试验室印章),应按其要求进行。

检测用章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在母体授权工地试验室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范围内使用,印章统一加盖在试验、复核人签字位置。如印章非母体刻制,无论印章是由母体还是建设单位监制,工地试验室均需向母体办理相关刻制申请、审批手续。使用过程中应妥善保管,如有遗失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项目结束后统一交回母体检测机构留存。

3、工地试验室授权办理

根据工程项目内容、规模和现有检测人员能力水平,确定授权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及授权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办理公路水运工地试验室设立授权书时,应确定合理的授权有效期。起始日期应在中标通知下达日期之后,项目建设动工之前,同时要考虑增加试验室组建、仪器设备检定、备案登记申请及试验预备期(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考虑预加原材料检测、拌合及制件后的28天养护抗压期)等,以免耽误施工。同时现在项目建设因征地拆迁不到位、变更设计及其它不可预见因素等,实际施工中多出现工期延长现象,因此授权终止日期绝非简单的套用建设项目合同工期,而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过短出现工程未完而授权已到期,过长则占用人力资源,影响其它新项目工地试验室授权备案办理。

在授权办理时,母体机构所提供工地试验室申报备案登记用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正副本复印件(包括计量认证证书等,如有和需要),应在各关键页面、不易涂改位置标注“本证书复印件仅供(工地试验室名称)申报备案登记之用”及提供日期等字眼并加盖母体检测机构公章,以确保该证书复印件不会被再次非法影印它用,避免发生非受控风险。

工地试验室应在母体检测机构授权的范围内,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试验检测数据,不得对外承揽试验检测业务。

4、工地试验室检测人员配备

工地试验室检测人员配备首先应确保符合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合同文件中明确的人员配备要求。在无明确要求的情况下,人员配备原则上不低于以下要求:

1)地方网化公路水运工程(包括国道、省道改造或新建等)等高速公路以外建设项目,应配备试验检测工程师1名+试验检测员3名;

2)高速公路每标段项目应配备试验检测工程师2名+试验检测员6名。

具体人员配备数量同时应参照由项目施工内容、工程量大小、合同工期长短及检测频率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本项目检测任务量。

目前公路工程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专业分为:材料、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水运工程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专业为:材料、地基与基础、结构。因此,工地试验室人员配置在满足以上数量要求的同时,所配备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的持证专业应涵盖承建项目所涉及检测内容(这与部分工地试验室不能进行的检测参数如钢绞线、锚具夹片、橡胶支座等按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外部委托并不矛盾),同时试验检测人员均应为母体检测机构所注册登记人员。

在符合以上工地试验室行业授权管理要求的同时,为进一步细化管理,母体内部应适当进行检测人员授权细化。按照试验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在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注册的试验检测员或检测工程师证,并具备相关检测专业;复核人员必须具备试验检测工程师证,并具备相关检测专业的要求,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个人持证专业检测范围授权,防止试验人员超专业范围检测操作或签署试验报告;二是从持证资格等级范围授权,试验检测员只能签署试验人,试验检测工程师可签署试验人或复核人。

5、工地试验室检测仪器配备

在仪器设备日常管理中,首先应确保母体机构驻地试验仪器固定齐全、有效运转,并不得参与项目工地试验室组建或与其它检测机构间发生相互租借使用活动。目前部分交通试验检测机构因母体日常业务量较小和工地试验室建设需求,为节省资金存在随意调配母体资质范围内要求的驻地固定仪器现象,直接影响了母体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将所有仪器设备划分为固定类和移动类,各类仪器设备的配置、采购、报废等管理由母体机构负责据其功能、需要及各项目总体调配等情况进行处理、审批。授权工地试验室所需配置仪器为母体专供项目调配使用的移动类仪器设备,应分类出入移动设备仓库。移动类仪器设备不得与母体驻地自身检测运行所需固定类仪器设备混淆管理使用。移动类仪器设备留置母体驻地期间,由母体负责确保其使用功能并严格进行出、入库管理,不得参与固定类仪器设备的质量体系运行。

工地试验室检测仪器配备首先应确保符合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合同文件中明确的仪器配备要求,同时其性能、数量等应相应符合满足母体检测机构授权范围内的试验检测项目、参数及现行规范、规程要求,并配齐所需辅助工具(如粉碎土块用的木槌,查压实度用的方锤、凿子,烘料用的瓷盘等等),同时对使用频率较高及易发生损耗的仪器设备在数量上应能满足现场检测周转需要。

6、工地试验室驻地建设

为便于质量管理控制及施工检测过程中与工程、质检等各部门配合,工地试验室驻地选址宜与项目经理部驻地建在一起。如确因条件受限需单独选址时,在满足房间面积、布设、水电、温湿度、环境及周边场地等基建技术要求的同时,应选择出入交通便利、紧靠项目工地前沿、中段,以便于及时到达检测现场的位置。

工地试验室具体建设由授权工地试验室负责人负责,母体机构各部门应予以充分支持和指导。同时工地试验室负责人要充分协调获得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的配合。母体机构负责人要加强与项目经理的沟通并取得其支持。同时项目工地试验室必须重视、加强自身形象建设方面的工作,杜绝过去搞形象建设即是搞形式的观点。

三、工地试验室日常运转监控管理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尽管日常工地试验室作为项目经理部的一个部门进行运转,但同时作为母体的一个授权外派机构,母体应加强对其监督控制和指导。对其具体管理可按照项目经理部以建设单位(业主)和监理试验检测管理要求为主、母体机构以行业管理要求、其日常运转质量等方面为主的原则,进行双控监查。

按照以上双控监查侧重点原则,母体机构对工地试验室日常运转的检查应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方式,原则上每季度不低于一次,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体系运转

检查工地试验室是否已依据母体检测机构的质量体系文件,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编制简洁、适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质量体系文件及各项管理制度。各种体系日常运转记录是否规范齐全。

二)业务范围

1、查验其出具的检测报告是否超出母体授权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

2、检查其是否发生对外承揽试验检测业务现象;

3、是否存在超出授权期,项目未完成,但也未重新申请办理延期授权和工地试验室所属主管质检机构延期登记手续,却仍在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的现象。

三)人员设备

1、所配备的检测人员及仪器设备对项目检测工作的适宜满足情况;

2、通过工地试验室、项目部其他部门以及监理、业主等内外部,了解检测人员的具体表现及工作情况;

3、对照工地试验室申报备案登记清单,逐一核对现场试验仪器,确认是否存在违规撤离或挪用现象,采取通过抽查试用、查验仪器设备是否已通过合法有效的检定、校准或测试并经相关判定(判定由授权工地试验室负责人进行)且处在有效期内等方式,来确定设备有效运转状态是否正常。

四)检测质量

1、针对工地试验室已取样抽检过且仍在现场存有的同批次的砂石料、石灰、钢筋、水泥等原材,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对工地试验室所出具检测报告数据进行比对,确认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样,针对现场具备核查条件的部位、构件等,如桥涵地上部分结构及正施工路基路面段落,对工地试验室所出具的回弹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压实度等各种检测项目及参数数据进行复检核对验证。

2、随机抽查工地试验室所有已出具报告的规范、准确性,各种试验台账是否登记齐全、合理,抽查范围要覆盖所有授权检测项目;对外委试验检测项目参数,要查验所委托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资格。要查验工地试验室自检频率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及监理业主要求。

3、按照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依据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及现场检测项目信用评价标准,逐条核对检查,确保工地试验室无失信行为。

四、其它加强工地试验室管控措施

一)对各授权工地试验室的检查要有记录,有通报,有整改反馈。整改反馈应有具体的证据资料,如整改前后的现场照片对比等;对检查中已发现并整改完成的同类问题,如果再次发现,要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二)视各在建项目工程情况,在母体检测机构授权各工地试验室间,适当开展一些比对试验、技能竞赛活动等,并按比对数据的准确性、技能竞赛名次等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

三)对授权工地试验室的历次检查、竞赛活动等结果,要记录在案,并纳入单位和/或个人的年终评比及奖金发放等。

五、结束语

近年交通行业管理愈趋严格、细化,特别是在交通运输部实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以后,工地试验室运转是否正常,关系到工程质量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的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母体检测机构的信用评价结果。因此,母体检测机构如何加强对授权工地试验室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愈发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2005年第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5.10

〔2〕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关于公布〈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及〈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程序〉的通知》(交质监发[2008]274号)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2008.8

〔3〕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交质监发[2009] 318号)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2009.6

〔4〕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的意见》(厅质监字[2009]183号)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2009.8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9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country to test th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work, the test work in highway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est work also more and more normative, but in actual work, still have some problems, impedes the development of testing work,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highway test current condition and specific problem and a highway de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iscussion, and that the relevant solution and experience,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highways; and Test management: to explore;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工程材料的自然缺陷、工程结构设计、建造和施工的失误难以避免,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如何对公路的实际品质进行鉴定是各参建单位最关心的问题。试验检测工作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标准试验、工艺试验及原材料试验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最根本的基础;地基承载力试验、强度试验及压实度试验作为过程控制为工程质量提供过程保障; 而最终的验收评定工作则为工程质量提供一个最终的试验数据。总之,试验检测工作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试验检测工作仍存在着规范不齐全、试验检测工作的范围及试验材料所检测的项目不明确的问题。高速公路的试验检测方法和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级试验室管理制度

制定试验室管理办法。用制度来明确各级试验室的职责和作用,用制度来约束试验检测管理行为,从而达到强化管理的目的。

1.1 组织机构设置

业主聘请检测机构设立第三方工地试验室,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下设中心试验室,承包人各自建立工地试验室,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检测体系。

1.2 人员设置

各级试验室配备材料、公路、桥梁等试验检测工程师。第三方工地试验室代表业主对全路段的试验检测进行抽检,不少5%。总监办设中心试验室主任,负责中心试验室的试验管理,对全路段的试验工作进行宏观监控,独立平行试验频率不小于20%。施工单位试验室配备专职的试验工程师,负责本合同段工程所需的所有试验及其质量自检工作。试验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在试验检测工作中,必须遵照有关试验检测规程,力求消除试验检测的人为误差,提高试验检测精度,积极配合总监办等各级质量保证体系的质监工作,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1.3 管理程度

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按合同文件规定建立工地试验室,并将试验仪器设备的安装、标定、人员配置、试验管理细则等书面材料报驻地办审批,并报备总监办。驻地办根据承包人的报告对其试验室的规模、设备和试验人员进行审查,确认承包人试验室满足合同规定的本合同段工程各项试验的需要后,签发审批意见并抄送总监办。总监办中心试验室负责对承包人试验室的仪器设备、人员配置等工作的核查工作。

1.4 职责范围

总监办中心试验室负责对全线工程材料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对有争议的材料及时进行试验,并向总监及专业工程师提供准确的试验结果。总监办中心试验室在施工检查过程中,检测人员中如有出具假资料,或与驻地办、承包人共同作弊者,中心试验室主任有权向总监办及项目办领导请示作清场处理。不定期的检查驻地办的内业抽检资料,发现有涂改、不真实的资料,提交总监进行处罚。检测试验人员每天认真填写监理日志并做记录,出现问题及时向试验室主任或总监、专业工程师汇报。

2 试验检测工作所遇到的问题

2.1所使用规范的问题

试验检测工作所涉及的规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① 试验对象提供检测范围及提供相应的试验检测方法:②对所检测的结果提供判定标准,用于判断所检测的结果是否合格,或者提供其所适用的范围。如果试验检测缺乏相应的试验依据或判定标准,让试验工作就会陷入团境。

目前高速公路上试验检测规范不齐全的有:①隧道复合防水板的气密性试验,不论是国标或是行业标准中均找不到相应的试验依据。②缺少水泥浆以下几个项目的试验方法:泌水率、膨胀率、抗压强度、凝结时间及净浆配合比的设计过程。

2.2 高速公路工地所使用材料的检测范围及项目

随着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材料的检测范围及项目也更加严格。对于目前工程上所用的材料,是否进行检测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对于主要材料如集料、钢筋、水泥、外加剂、钢铰线、支座等毫无疑问都应进行检测。而对于只作为工程的辅助材料如隧道超前支护、管棚、小导管及小钢管等的应如何进行检测则应有清晰的界线。目前工程上所使用的材料繁多,而对于那些根据规范必须进行检验的材料,应检测哪些指标也应有比较清晰的界定。高速公路上每个标段都设有自己的工地试验室,都能对常用材料的常规指标进行检测。

对于那些不能进行检测的项目则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以土工合成材料为例,根据文献[1]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在工地现场所应检测的项目(表1),表l中只提供l2个试验项目,且根据加筋、过滤、排水、坡面防护、冲砌防护、路面裂缝防治6种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试验项目, 而根据文献[2]中所涉及的检测项目共有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水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试验四大类共有25小项试验。由此可见,现场检测还是具有一定选择性的。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10

1改革考试内容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高专教育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考试内容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范围,侧重于考核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忽视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因此改革考试内容势在必行,考试内容应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要体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如在2010级护理专业考试中一道讨论题:炎性渗出液对机体的意义?通过这道题的考试,学生不仅要掌握炎症时机体为何会有渗出?渗出液的作用?还引导学生思考临床上机体发生炎性渗出时,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有效处理?

2改革考核模式现行高职教育考试模式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过分依赖单一的期末总结性考试,其成绩往往占课程总成绩的80%以上。这种以期末成绩为主确定学生课业成绩的做法,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过分依赖期末死记硬背搞突击,使考试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考试模式改革应变单一的笔试为多样化考试。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特点,采用各种考试方法,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强调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2]。护理专业考试模式: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笔者采用多种考试模式综合法。①随堂测试在病理学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提问,形式有判断题、选择题等。在某些实验班级尝试采用PBL教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求解、延伸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测评。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初步建立疾病与护理治疗的理念和思维构架,为其将来临床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随堂测试分数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加权分。②课后测试在病理学总论以及个论内容讲授完毕后,针对总论内容及各系统疾病,教师采集临床资料,精心编写病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写出病理诊断及依据,分析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理变化基础等。撰写论文方面可由教师拟题,学生选题后通过查阅资料、参考文献或小组讨论完成。测试结果由教师存档,与期末笔试成绩相结合。③闭卷考试建立相应的病理学试题库,试题随机抽取,分A、B两套试题,其中一套备用。考试时间60min,考核中适当减少名词解释、问答等主观题型的数量及分值,增加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的比重,要求考生掌握病理学的重点概念等基础知识,同时注重考生的综合性和分析性测试。④加强实践课考核以往病理学考试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在此,笔者适当加强了实践课的考核力度,课堂出勤总分为五分,实践课教师实行课堂点名制,迟到、旷课的学生要扣分,无故旷课3次及3次以上的学生实践课成绩为零分。实践课程中,根据学生观察标本、课堂提问、实践课作业等完成情况综合给分。影像、眼视光、营养、美容等专业的考核方式因各专业学生人数较少,病理学总课时比例较低,无实践课,因此其考核模式为完全开卷考试。采用临床病例讨论、撰写论文等方法综合判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评价方法的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应该以正确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标准,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①成绩结构多元化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成绩结构多样化。抓住考试对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反馈和督促作用,充分利用平时考核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平时就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体实施方案:总分百分制,随堂测试20%,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测试10%;实践考核30%;笔试考核40%。②评分标准灵活化有些题目的考试评分标准只具有参考性,如果学生答题与评分标准不一致,但其中蕴含了一种新观点、新思维应给予充分肯定。对答题有创见、有新意、言之有理者应适当加分,以鼓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③评分制度科学化评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笔者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难度、考试题型采取灵活的评分办法。如对主观性试题(综合分析题、病例讨论题、论文题)采用等级评分法;对客观试题(选择题)采用准确评分法、量化评分法。

4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的传输和控制的过程,完善的考试制度应该包括信息反馈系统[3]。首先,教师在考试后对考试结果提供的材料、数据利用青果教学软件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实现考试对教与学双方面的反馈调控功能;教学管理部门随后应当组织试卷评估工作,以客观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把评估意见反馈到教学单位,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教师安排时间评卷,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真正做到“考试不是目的,而只是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

改革的效果和体会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11

一、测试原则

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确保评价质量。

二、测试对象

参加2020年文成中学中、高级职称评审的教师。

三、测试与推荐人数

2020年学校自主评聘一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2人。根据2020年文成中学职称自主评聘实施方案(试行)实行。测试对象如在测试时出现迟到、缺席、自动放弃及违纪等情形时,其测试成绩均按零分处理。

四、测试工作安排

1.测试时间: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

2.测试地点:浙江省文成中学

全体测试对象于11月28日上午7:30,集中校行政楼三楼中会议室点名、抽签、并按抽签顺序依次备课、测试。

3.测试形式和内容:测试采取试课方式进行,总分为100分(A档占30%,B档占40%,C档占30%,分别赋95分、90分、85分)。测试内容取各学科同年级3节内容抽签而定。

4.测试考官:根据测试对象的学科结构和人数,聘请1个综合组进行测试。

5.测试考点管理:测试考点实行封闭管理,测试对象、工作人员和考官进入考点前均应将所有通讯工具交由监督员统一管理。

五、测试流程

学校于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晚20:00公布测试课题。测试对象须于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7:30前到校行政楼三楼中会议室报到,将关闭后的通讯(电子)工具和包裹等物品交工作人员集中保管,参加试课次序抽签。候测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开候测室。

1.备课:备课室设在行政楼3楼会议室。测试对象凭有效身份证,由工作人员按抽签次序引领进入备课室,领取试课课题后撰写试课稿。首位测试对象进入备课室时间为上午8:00时,备课时间为40分钟。此后每隔15分钟,下一个序号测试对象由工作人员引入备课室备课。备课所用教材、备课纸和笔均由备课室提供,测试对象在规定的备课纸上书写抽签号和试课课题,不得随带任何资料、稿纸和笔进入备课室,不得书写自己的姓名等信息,否则以舞弊论处。

2.测试:测试室设在科学楼5楼录播教室。第1号测试对象于8:40时由备课室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测试室进行试课。试课时间为15分钟,试课结束前2分钟,由监督员提醒测试对象注意试课时间,试课超出时间的,由监督员及时宣布终止。测试结束后须将相关材料交工作人员。测试过程中,测试对象不得向考官泄漏自己的姓名、等信息,否则以舞弊论处,取消测试资格。测试结束后,测试对象须由联络员引领到候分室进行候分。

3.测试组7位考官分别独立对测试对象评定分数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按其他考官评定分数的平均分确定测试对象的原始成绩,等本次所有参评对象测试完毕,工作人员按原始成绩的高低予以赋分(A档占30%,B档占40%,C档占30%,分别赋95分、90分、85分)并予以公布在校务公示栏。

六、教学能力测试分数应用

教学能力按等级赋分后折合成50%计入总分。

测试工程师试用期总结篇1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111-01

如何使考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实现其内在的教学目标,进而评出水平、评出成效、评出作用,这是每一个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课改活动经验,对初中数学讲评课的有效教学探究进行阐述,以期待能够对目前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课堂测验:重点呈现与双基落实

课堂测验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往往设置于较为完整的知识教学之后,从而起到巩固知识、强化重点与查缺补漏的作用。然而,由于涉及的教学范围较广,故而需要将讲评范围划定于当次课程之中,且应注重双基。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巡查的过程将教学测验完成较早并且完成较好的学生作为“讲评典范”,而后运用小组分工、自评自纠的方法,让这些“小老师”进行作业辅助批改,并且进行小组发言与总结。

其次,教学测验往往是对重点知识点的检测,故而要注重巡视与讲评,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于优秀生要重点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与扎实的基础;中等生要注意及时纠正错误;而“潜力生”要准确了解知识掌握情况,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也可以在课后让优秀生进行辅导与帮助。

再次,在测验讲评的后期,要将各个小组中优秀生和小组进行表扬,张贴他们的试题以示表彰。而后,进行作业设置: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一份测验错题变形题目,第二天进行检查。第二次课堂教学之时,教师要重点提问这一测验的知识,关注中等生、“潜力生”的掌握情况,并且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前一天各小组的题目设计,进行竞答与演示。经过这一教学环节的层层推进与不断强化,教学双基就逐步得以落实。

二、阶段测试:查缺补漏与触类旁通

阶段性考试也是初中数学教学常见的测验形式,其中以单元测试、月考、阶段考试为主。这一类型的考试往往是对学生某个知识模块的检测,在题型难度上有一定的提升,同时还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拓展。

一方面,对于这一类型的数学考试,教师应尽可能地完成阅卷工作,而后尽快将试卷发给学生以免知识的遗忘而错过讲评最佳时机。在经过了学生自主思考与订正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作业,各小组完成测验评估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小组发言与测验丢分情况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运用各个小组进行小组点评的过程,仔细倾听、及时引导,为学生充分理解题型奠定基础,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做好讨论记录,进而为后续的题型变化与能力拓展打下基础。

此外,在教学测验讲评时,教师也应当适当地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进行数学题型的思考与讨论,认真填写测验情况反思,并将当天考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转化为当天的作业,进行知识强化与能力拓展。这一过程中,因为阶段性考试也涉及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总结,一定要在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同时,多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主动性与自信心。

三、期中考试:注重总结与提升能力

在整个数学教学体系中,期中考试、模拟考试以及质量检测等类型的考试属于大型考试,这一类考试的试卷题型较难、形式较为灵活,因此教学讲评需要进行全面的准备与教学过程控制,只有如的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首先,在讲评之前,教师需要对考试涉及的类型、考试点以及教学思想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在讲评之前进行氛围、情绪的酝酿;同时,试卷讲评还应选择好讲评时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