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赏析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4-27 21:18:49

电影赏析论文

电影赏析论文篇1

一、开设英文电影赏析课的理论依据

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的基本特征是倡导个性化学习,而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按照本身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教师指导的一种建构活动。因而建构主义教学观更加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英文电影赏析课已经为其实际应用于教学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画面以及动听的音乐背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和乐趣。学生在享受电影带来的美感的同时,能够自然轻松地领悟到大量语言信息。

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基本教学目标

1、观看前要求学生充分了解所选的电影故事和原著作者(如果为名著改编的影片)。英语教师适当的给学生进行介绍,提高学生观影的兴趣和热情,并根据影片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

2、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掌握影片背景知识,主题和文化内涵等。

3、教师讲解影片节选部分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后,学生们能够表演出节选部分的内容。

4、要求学生能用英语简述并评价所欣赏的电影。

三、英文电影筛选方法

合适的影片才能给教学带来好的效果,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严格选材。电影教学专家邱政政指出:看原版外文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接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电影选择要内容健康、文化信息丰富、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用相对简单的英语电影,如《泰坦尼克号》、《百万美元宝贝》、《侏罗纪公园》、《公主日记》等,此类影片不但内容轻松搞笑,适合学生模仿、背诵,轻松地剧情更易学生融入其中,起到怡情作用。而《乱世佳人》、《阿甘正传》、《蒙娜丽莎的微笑》、《肖恩克的救赎》等文学性较强的影片则更适合高职类三年级学生等。这些源自经典文学名著的影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挖掘更多的语言素材,而且其中的经典台词可以用来模仿、翻译等。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

四、英文电影赏析课的教学方法

1、简要介绍所要赏析的电影的基本情况

开设英文电影赏析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水平,而非娱乐的目的,因此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介绍英美著名电影导演和演员小传及他们的成名作、代表作,介绍每一部佳作影片的故事梗概、主题思想、主要人物、主要对白,选择体现影片完整故事情节的主要对话,以及讲授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文化背景及语言难点,可用挂图、旁白、幻灯片等方式配合中英文对照来讲解。教师可集中讲解,也可以随着影片的播放穿插讲解,以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最生活化的语言,在兴趣盎然的视听和阅读中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而提高分析、欣赏和判断能力。

2、任务分配

所要欣赏的英文电影基本情况介绍完毕后,教师向学生明确本次课要达到的目标并分配本次课的相关任务,如听力练习、口语学习、主题提炼或写电影评论。

3、电影放映

通过电影的播放,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在教师的精心挑选及合理安排下,学生能够欣赏到诸如故事片、动作片、纪录片、动画片、科幻片、音乐片等代表作品。本阶段的重点是排除干扰,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以利于激发其视听动机,增强其对影片语言内容、情节画面的理解和识记。

4、讨论和练习

集体讨论是英国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集体讨论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集体讨论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等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畅所欲言。学生也可交流所记录下的自认为语言优美或富含哲理、启迪人生的经典句子或电影对白,供彼此在日常训练和对话中使用。在播放完每一部影片后,先从整部影片的角度出发,提出经典台词对白,要求学生掌握其发音、语音、语调、语速、连读、爆破,逐句聆听英文对白,反复跟读练习,达到会听、会说的目的,并根据影片中经典部分和带有浓厚教育意义的英文对白按难易程度要求学生背诵,然后从单词听写到句子或段落的听写,根据听写状况调整听力背诵难度与内容,再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分角色以小品的形式亲身体验英文配音,亲身领悟丰富多彩的语言和变化万千的语气、语调、节奏和断句。在紧张和兴奋的真实情景中,检验英语应用和表达能力。

总之,英文电影资料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它为我们学习英语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凭借生动形象、音与画结合的动感优势,精心设计的电影赏析课必定会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获益良多。该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力和口语的学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拓展视野,获得文学和电影艺术双重的审美享受,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经典英语电影作品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杨丽艳.谈英语专业电影赏析课设计.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3):62-63.

电影赏析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Appreciation of English

Movie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LIU 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as a starting point to explain the necessity of the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English movies; college English; culture teaching; significance

1 英文电影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文化的日益多元化以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迫切需要。原来那种观念陈旧、缺乏探索精神和开拓意识的教学方式以及那种以课本知识、词汇加语法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将教学目标局限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读写能力,这种教学不仅使得英语教学内容知识化、抽象化,从而造成一些学生语言学习与语言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听说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是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为学生更多地创造语言实践的情景并有效促进语言学习与语言应用的有机结合理应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焦点问题。众所周知,英文电影影视作品以其真实的语境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形象化、具体化和实践化的教学内容,无疑,英文原版电影情景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迎合了这种全球化的背景而逐渐发展起来,英文电影赏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必将受到越来越多英语研究者的关注。

(1)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的必然要求。随着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情境教学和互动教学已然占据了改革的上风,在对于“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一问题上,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了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的重要性。为顺应这一潮流,许多高校都建起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实验室,众多英语教师可以较好地利用这些先进的多媒体设施播放经典英文影视作品。而教学实践也证明,英文电影通过原汁原味的语言和较强的画面感,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可以说,英文电影赏析就是情景教学的一个主要手段,是一种实现英语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方式,这不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体现英语教学的互动性,而且还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2)英语的交流功能和时代全球化背景的共同作用。不可否认,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一直广泛应用于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英语语言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应该说,英语语言的交流功能也在全球化的今天体现得更加具体和全面,因为来自不同种族和国度的人进行交流,需要的就是英语语言这种主要的载体和表达形式。不难看出,在人们的实际交际交往中,非语言交际(如,通过人们由不同的文化背景反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非语言形式表达的交际方式)和语言交际(即,通过人们最为普遍的有声表意的符号系列所进行的交际)一样,在很多时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超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英文电影作为一种最直接体现国外文化的载体,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以及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因而,将英文原版电影赏析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2 英文电影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论建构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可见,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英文原版电影极好地体现了英语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因为英文电影展现的是英美国家人们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演员说的英语也是生活中本族语者所说的英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观看欣赏英文电影,可以在目前比较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对而言比较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努力为学生建立较为自然的英语语言交际场景,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从英文电影中积极主动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能力、并学会一些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不言而喻,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观影的娱乐中有效消除对学习英语的畏惧心理,而且这种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甚于被动地去接受老师所传授给他们的英语知识。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实践方式。皮亚杰(Piaget, J.)在其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中指出,认识发展理论、问题解决理论和学习加工处理理论这三个方面的认识对于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播放英文电影,能够让学生通过感性的理解和把握来不断地感受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碰撞,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反思和理解,以便能够进行后期的加工和分析,这个学习的过程本身就能够促使学习者实现文化和情感的升华,并对于他们的文化视野、情感培养、审美情趣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2)英文电影还原了真实的英语情景。英文电影可以将学生平日所学的英语语言应用知识通过声像直观地表达出来,从而有效地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并为英语学习者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比如,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围绕这些不同的主题和场景讨论,学生可以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会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并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再如,通过电影练习英语口语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了枯燥无味的对着音标口腔图练习发音,相反,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电影中人们的话语表达去练习单词和句子的发音,从而较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英文电影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学习者对文化的了解是学好语言的重要保证之一。这是因为,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为灵魂,而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而文化又铸定了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气质类型、道德价值、行为规范、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可以说,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沟通文化的桥梁,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从这个角度来看,英文电影就是一部讲述英语国家生活、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百科全书,英文电影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通过进行英文原版电影情景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语言、思维及文化,同时在此基础上认真领会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并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3 英文电影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尽快掌握和使用英语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中的普遍应用,这为英文原版电影情景教学成为行之有效的一种辅教学手段提供了可能。诸多英语教学实践证明,看英文原版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模拟语言环境,这不仅符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还可以作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因而对于有效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英语教学的有效补充,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电影的娱乐性很强,作为一种同时具备声音和图像的媒体形式,一改传统语言学习的枯燥和乏味。英文原版电影情景教学以电教媒体为手段,是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传统的英语教学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单一,不少师生片面地、过多地追求较高的分数和书面的学习效果,这对于英语的学习是很不利的,也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初衷和本质。

(2)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英文电影赏析,能够让学生较快地融入到具体的情景中去,感受不一样的文化内涵,这种情景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他们感受不同的文化情怀,这不仅对于他们的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这更是当今时代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只有当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上去了,才能够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只有当一个语言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目的,才能够在培养了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理解力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让学生感受文化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首先,原版电影具有题材丰富、情景生动、音乐优美等众多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况且,目前英文电影种类颇为丰富(包括科幻片、战争片、爱情片、、喜剧片、强档片、社会问题片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影片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喜好, 还可以促使更多学生由对电影的喜爱发展到对影片中所涉及的文化、历史、语言的喜爱,甚至还可以鼓励他们更加直观地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

其次,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而电影凭借它丰富的内容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而非心理负担。学生在观影过程中可能会因词汇生涩或是因为剧中人物的语速太快而不能完全听懂整个句子,但是,影视作品独有的表现优势和相关暗示线索无疑会指导他们努力去揣摩和理解电影所表达的主题内容。总而言之,只要教师作好精心的教学活动安排,并采取一些必要的知识学习巩固手段,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陶冶情操、兼容文化、提高英语水平。

4 结语

英文电影赏析对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有着较大的帮助,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都会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此外,由于英文电影,还原了真实的英语情景,教师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有效地促使学生感受了文化氛围,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简言之,这种辅教学寓教于乐,不仅为学生学习英语开辟了另一条崭新的、富有成效的途径,而且还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活动以及切实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开辟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天地,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英语的多元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加强电影赏析的情景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电影赏析论文篇3

休闲娱乐中,许多人都喜好观赏电影。电影欣赏(赏析)也是许多学校会开设的课程之一。电影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透过视觉影像及故事,让我们在虚拟的情境中,一方面赞叹其技术及丰富细腻的艺术表现,同时经历及体验导演想传达的人生哲理与生命的价值观。在娱乐之余,也能带来一些省思,看完一部片子,就等于读完一本书,如又有人引导欣赏,真是一举数得。从教育的层面来看,电影赏析对这一代的学生情意发展与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功效与帮助。但一般电影赏析教学偏重于以符号学方式去赏析其蕴含的内在意义,学生会觉得太艰涩,难以理解。且许多学生也希望了解导演利用怎样的手法去拍摄、运镜、构图、剪接画面等。如何将原本应用于赏析精致艺术品的艺术鉴赏方法应用于电影赏析教学来分析影片的形式、内容等?学生借由此方法赏析电影的效果如何?教师教学上有哪些做法值得参考而哪些需注意?希望借此研究能为日后电影赏析教学提供另一发展模式,也可作为实务工作者进行相关教学的参考。

二、文献探讨

赏析电影可应用的理论有“作者论”“符号学”“结构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叙事学”等[1],皆可作为分析电影之理论依据。在本研究中则以转换艺术鉴赏理论来赏析电影。因此以下先探讨艺术鉴赏方法再思考电影的特色建构适合之教学模式。

(一)艺术鉴赏的方法

在艺术教育界,曾兴起艺术鉴赏教学之热潮,著名学者Feldman之艺术鉴赏的四个层次———描述、分析、解释、判断成为艺术鉴赏教学之典范。[2]Feldman认为艺术鉴赏包含描述(将作品中所有视觉特质逐一详列,并以解析或叙述的方式表达之)、分析(针对前阶段所列的细目,陈述各图像符号的关系,借以分析各元素、形式与事物间的关系,以探究图像概念和相关的术语)、解释(依据前两个阶段所汇整的信息,来发掘和创造作品的意义,并理解该意义所传达的意念、心境或感情)、判断(将作品与同层次的其他作品作比较,以决定其优越程度)。[3]但艺术鉴赏的四个层次主要是针对精致艺术作品所提出的建议,因此本研究在应用时会有一些调整与改变。

(二)电影赏析教学要点

分析电影与分析一幅精致艺术品的要点毕竟是不同的。因此,研究者先分析电影制作要素作为赏析电影的要点。一部电影的制作通常是耗费巨大的,包括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等,结合影人的巧智和创意,透过演员投入生命的真挚演出,最终才可完成其所欲传达的主题真意。[4]在内容方面,每部影片都有其故事宗旨即中心精神,有的或许只有一个简单的概念,有的可能是深奥复杂的逻辑体系。端视表现目的为何。一般而言,故事的四大基本要素包含:剧情、角色、环境背景、冲突。[5]电影依其风格和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类,即写实主义、形式主义和古典主义。写实的电影企图尽量以不扭曲的方式再现现实的表象,大部分的影像总与日常生活的现实有着极紧密的关系。极端的写实电影会倾向纪录片,强调人与物的真实摄像。形式主义的电影通常强调技巧与形式的表现,这类电影属于导演的作品,作者个人风格通常非常明显。大部分剧情片都居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一般称之为古典电影。古典叙事电影画面的取舍通常是由它们与故事或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定,但是银幕上呈现的并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导演个人主观视野所产生的美学现实。[6]制作电影的技法包括光影、色彩、角度、镜头、剪接、声音等。光影与色彩都是虚拟而非真实的物质,但它们也是主导影像视觉气氛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在光影方面,好莱坞大片时展三点灯光(three-pointlighting)技巧,至今仍在世界上通用。主光(keylight-ing)是光线主要来源,制造影像之主导性(dominant),会首先吸引我们的目光。补充光(filllights)没有主光那么强烈,显露一些次要细节不被黑暗吞噬。背光(backlights)则分别在前景和环境,赋予三度空间纵深幻象。创作者依影像主题与营造的气氛,用明调光(highkey)、低调光(lowkey)与逆光(backlighting)等光影类型来表现。[6]明调光可制造活泼气氛,低调灯增添神秘与悬疑。[7]在色彩方面,每个影像都应有整体的色彩基调来配合创作的主题。例如低彩度的色系适于怀旧的主题,高彩度的影像则适于活泼的影像风格。在色彩心理层次方面,色彩具有文化性、象征性与流行性的特质。在文化性方面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民俗习惯,如中国用红色代表吉祥,日本则以白色表示。所以,主题如牵涉文化性的题材,选择适宜的颜色对主题的传达会有强化的效果。在象征性方面主要依照大众普遍对色彩的心理反应来决定,如蓝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黑暗与危险等。在色彩流行性方面观察时下的流行用色,不但会帮助主题意念的传达,也会提升观众的认同感。镜头的组合原则有赖远景(longshot)、中景(mediumshot)和近景(closeshot)之配合达成。一般用全景来确定整个环境的关系位置,中景用来描述主体的动作,而近景或特写则可表现主体的表情与对事物的反应。除此之外,水平镜头通常是用做叙事交代。俯角镜头会凸显环境,减少被摄物的重要性,使人物显得无害及卑微。高角度镜头会呈现画面中人物的困境、无力感以及被攻击拘禁的情况。仰角镜头会增加被摄物的高度,增加主体的重要性,使物体在观众前方展开,甚具威胁性,也使观众欠缺安全感并觉得被人控制,由仰角摄得的人物通常会引起恐怖、庄严及令人尊敬的感觉。[6]在剪接方面,常用“淡入/淡出”做影像开始与结束时的应用,也常用于交代时间、场景以及主题的改变。将两个镜头直接切换,适用于营造快速的影像节奏。“溶”通常用来表示影像上时间与空间的同时改变,或是在同一地点只做时间转换的运用;“划接”即是后一个画面水平移动而推走前一个影像的转换方式,常被用做具有趣味性或刻意建立个人风格的表现手法。声音主要作用在传达广告内容,使观众能了解意境和内涵,一般分为旁白、音效和音乐。旁白可辅助画面镜头的内容说明或代替画面人物的想法。音效为加强戏剧效果,增加观众对剧情内容的心理反应或暗示转场作用。音乐则有营造与烘托气氛、加强动作、交代场景时间地点的转移作用。[6]

(三)艺术鉴赏方法应用于电影教学之模式建构#p#分页标题#e#

应用艺术鉴赏在描述阶段主要是有关文本(影片内容)的概述,包括剧情大意、叙事结构、角色、环境背景等。因为影片是动态的,无法像平面作品能就感官给予简略的描述,必须要等整个影片观赏完毕后才能对影片内容进行概述。在形式分析部分,制作电影的技法如光影、色彩、角度、镜头、剪接、声音等会影响其呈现,列入分析的重点。解释阶段是有关影片内在意涵的解释,旨在探讨文本或对象所传达的内容、意义、目的。这部分的诠释相较于形式的分析,观者会想先了解这部分,因此这部分需先进行诠释后再进行形式的分析。最后判断阶段是在通过对文本的描述、诠释与形式分析之后,所提出的综合价值判断。综合上述,可将赏析电影影片方法与要点列表如下:

三、研究方法与流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探讨、行动研究来搜集研究资料。运用行动研究是因它可以改进课程实务工作的情境,从实务经验当中建构课程理论,达成教师的专业成长。[8]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发现课程问题、界定与分析课程问题、拟定课程计划、实施与修正课程计划、评鉴课程并提出报告等步骤[9],但资料搜集、观察、反省是融于整个过程中的持续动态形式。本研究根据此,改为问题酝酿期、课程发展期、课程实施期、课程评鉴期作为行动研究发展的流程。而此次的行动研究是以观察、访谈、文件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进行资料之搜集与分析。

(二)研究流程

1.问题酝酿期电影是休闲娱乐中极为普遍的方式,一般都是利用符号学或社会学等方式分析,但对没有深厚理论知识的学生,很难使用这样的方式去进行了解,促使研究者萌发寻找适合之教学模式,后来发现并未有人将西方的艺术鉴赏理论带入电影赏析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尝试将此教学法应用在电影赏析教学上,及探讨此方法对学生电影鉴赏能力的作用,也可作为实务工作者进行相关教学之参考。

2.课程发展期研究者先阅读相关文献与搜集教学数据后,考虑研究对象无相关经验,没法马上进入电影赏析教学的范畴,需先进行一些基础教学,所以研究者先拟定电影赏析要点讲义(如文献探讨),让学生先有整体概念,才能进行电影教学赏析。为了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多元性,研究者阅读了许多相关书籍,而为符合不同时代、风格、意义等,看了许多影片的数据,最后才选定需要的影片。为配合每次课程目标设计了许多辅助的学习单,以利于引导与讨论填写。

3.课程实施期研究者以自己任教的电影赏析班级作为行动研究的对象。课程实施前,发给学生“学前问卷”,了解学生的旧经验,以作为教学起点。每次上课填写学习单除了有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功能之外,还有帮助学生思考的积极功能。每星期课程执行后就撰写“教师省思札记”,进行课程的检讨与下一次课程实施前的修正。且找几位学生做访谈,以了解课程的实施成效。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学后问卷与回馈表”填写,以弥补访谈学生人数不足之处,进一步了解课程与学生学习成效。在教学步骤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电影,之后让学生对电影剧情大意、叙事结构、角色、环境背景等加以描述。其次,教师可引导其探讨此影片作者、时代、制作背景、创作动机与解释影片内在意涵等,并说明影片所表现的生命特质之经验。再次,教师可带领学生更进一步针对电影的技法,如光影、色彩、角度、镜头、剪接、声音等加以分析,此阶段是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阶段。最后教师则将影片与生活经验联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此影片的看法,即价值判断。如此学生将可从活动中亲自去知觉、体验、了解和欣赏作品,并能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教学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电影评价的技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到鉴赏作品时所必需的知识,对于其后的鉴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经历了综合知觉、情感、认知、判断四个层面的心智活动,其心智与美感也都能获得充分的开发和启迪,这不但是人类心智成长重要的经验,也有其重大的价值。

4.课程评鉴期研究者搜集教学行动研究成果资料及学生学习单、问卷、回馈表,并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进行检核,发现教学实施的结果以提供以后教学研究的参考。

四、结果的分析与省思

(一)学生观察与反省

1.艺术鉴赏方法的四步骤策略能增进学生赏析电影的能力,提升审美知觉能力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单发现,在描述阶段学生能细腻描述剧情大意、叙事结构、角色与环境背景。分析阶段学生更能了解如何进行形式的分析,包括时空、色彩、光影、镜头、角度、剪接、音效、音乐等。在解释阶段学生能解释影片内容想表达的意义及了解背后的意涵或隐喻。在判断阶段学生能提出个人感受、见解或评价,更能形成自我的价值判断。学生认为鉴赏方法能提升其对电影的认知,从美学观念的探索建立感知的审美结构,了解艺术形式的丰富,经过有系统的教学,对电影语言的使用将会更敏锐而灵活。因以往学生欣赏电影会偏重于剧情内容的了解,艺术鉴赏方法可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去了解电影,最后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2.电影赏析鉴赏过程运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各项基本能力学生认为教师在整个课程过程,运用了多元的教学策略,包括观察法、对话法、讨论法、比较法、探究法,有助于提升其思考能力。事实上这些多元的教学策略也有助于去发展学生的感知、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等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对于其日后各方面的发展也相当有帮助。

3.电影赏析的鉴赏教学方法可以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及对影片创作的兴趣和能力鉴赏与创作就好比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呈现一种互生互补的密切关系。鉴赏就是再创作,创作是鉴赏后的表现活动。学生生长在充满光影声效的年代,对影片的兴趣也较高,经由电影思想情意的深刻激荡与形式技巧的分析后,他们了解更多电影影片隐喻性的涵义与拍片的技巧,除可强化他们的人文涵养,学生也会希望从鉴赏影片学得的技巧将来能应用于自己的拍片上。他们也认为通过此次教学可增长其拍片的创作能力。

(二)教师教学省思

1.尊重每位学生的看法,他们会发现其他人没注意到的部分每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因此有许多的观念是建立于个人的“习惯”(habit)之中的,“习惯”会与生活产生紧密联结,甚至带来判断的准则,所注意的“艺术”角度也因而有所差异。Feldman认为在艺术的鉴赏与评论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不断交流对话。教师应该接受学生提出的任何反映或意见,并鼓励学生提供多元的诠释看法,因为每位学生都会发现其他人没注意到的部分。[3]因此研究者在艺术鉴赏与评论过程中,鼓励学生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他们提出的意见中可发现每位学生都会发现其他人没注意到的部分。#p#分页标题#e#

2.设计良好的引导问题来教学与讨论,将能提升学生高层次的思考能力鉴赏方法虽分为四步骤进行,但每一步骤如以讲解方式进行,学生将感觉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可用问题导引的方式教学生如何观察、比较、思考,经过此方法导引,学生较能有方向地去思考。以《饮食男女》电影为例,提问的问题如下:(1)片中三位女儿的个性有何不同?你喜不喜欢?为什么?你个人的婚姻观念如何?(2)如果你遇到与片中男女主角同样的困境,你的解决方法会与他们相同吗?或是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引导问题的设计可采渐进式的结构性问题题组,即由易到难,由浅至深,由聚敛到扩散。一开始可以提问引导性较强的题目,一方面指引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技巧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以较开放的题目拓展思考的层面,并渐次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才能提升高层次思考能力。

3.融入生活经验的问题讨论有助价值观的澄清和对事物多元、正面的看法实施电影教学的较深层的目的是希望能增进学生人格及美感素养,陶冶高尚情操,但这也是一般教师较不易做到的部分。针对此部分,研究者会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电影的类型与内容,设计与生活经验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例如女性主义电影中通过一些问题的讨论,以《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为例,提问的问题如下:(1)你觉得传统“一女不事二夫”,而男人却可以同时拥有“三妻四妾”的观念是否公平?为什么?(2)你如果是有钱人会如同片中男主角想花钱买妻?你会如同片中女主角为钱牺牲吗?或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钱的问题?(3)你会想娶或嫁有钱老婆或老公,减少二十年的奋斗吗?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女性的意念与形象,男性的权力与象征等。自我觉察是否有刻板印象、拜金主义等,这都有助于学生对价值观的澄清,对事物采较多元及正面的看法。

4.讨论过程应避免学生分工,才能达到学习成效在描述、解释、分析、判断的讨论学习过程中,组员间要尽力配合一起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在分组讨论中,研究者发现有些组别用分配工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活动,虽然这表面上是公平的,但这样分组讨论对学习成效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研究者会适时关切,或指导其如何参与讨论,而不是采责任分工方式,否则将不能达到讨论过程中意见交流的目的。

5.课程实施时间不宜太急、太短本课程受限于每周只有两节课的时间,每堂课的时间都要充分利用,而有时时间不够或太紧凑也会影响学习,如写学习单的时间不足会无法完全发挥团体讨论的效果等。这也常是我们老师的教学缺失,急于给学生太多信息,求好心切,忽略了学生是否能消化、吸收。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必须经过“适切的环境与足够的时间”双重的淬炼后,才能逐步转换为“能力”。学生在面对电影艺术时,需统合个人的感情、经验与知觉能力,才能转换为辨识、分析、解释与评价的能力,因此需要提供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才易转化应用。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艺术鉴赏方法的四步骤———描述、分析、解释、判断,应用于电影赏析教学能增进学生赏析电影的能力。在描述阶段,学生能细腻描述剧情大意、叙事结构、角色与环境背景;分析阶段,学生更能了解如何进行形式的分析,包括时空、色彩、光影、镜头、角度、剪接、音效、音乐等;在解释阶段,学生能解释影片内容想表达的意义及了解背后的意涵或隐喻;在判断阶段,学生能提出个人感受、见解或评价,更能形成自我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审美知觉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运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包括观察法、对话法、讨论法、比较法、探究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等基本能力。整体教学方式也可以强化学生对影片创作的兴趣和能力。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看法,他们会发现其他人没注意到的部分。设计良好的引导问题可导引教学与讨论,将能提升学生高层次的思考能力。融入生活经验的问题讨论有助于学生澄清价值观。而在讨论过程中应避免学生分工,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成效。且课程实施时间不宜太急、太短。

(二)建议

1.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将有利于讨论与思考老师常求好心切,急于给学生太多信息,忽略了学生是否能消化、吸收。此次教学研究者也有相同问题,准备内容太多,使得讨论或思考时间不足,许多课程只能用“赶”来形容,学生也会感受到这股时间的压力,因此老师要留意是否提供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才易转化应用。

电影赏析论文篇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外语特别是英语的重视,基础英语教育日渐完善和成熟,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越来越高,不少学生在大一便已通过四、六级考试,具备了较高水平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根据2007 年9 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而英语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英语语言知识,如语音知识、构词知识、语法知识等;(2) 语言使用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等;(3) 相关文化知识,包括本国以及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知识等; (4) 相关策略,如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等[2]。因此在能力(1)和(2)得到发展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所保障,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具有国际交流的视野和能力成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改变传统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对此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是势在必行的事。由此各类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应时而生,而英语电影赏析便是其中之一。笔者以本校开设的英语电影赏析课为例谈谈对该拓展课的几点看法。

1 英语电影赏析课程的设置和教材

英语电影赏析课为本校大二下学期的英语拓展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良好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课程以原版英语电影为教学材料,选取不同的电影,进行听力理解训练、经典台词诵读、对话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剖析欧美世界,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社会文化特征,分析中西文化在教育、家庭、职场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从而完成从单纯的信息输入到对影片从语言习得和文化认知角度的深入了解,再到课堂上的各抒己见,充分互动的学习过程。本校的英语电影赏析课为每周2学时,共17周。鉴于课程需要,上课要求配备多媒体教室。

因社会需要,目前市场上有关英语电影赏析的教材也应运而生,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Andrew Lynn的《英语电影赏析》,书中简单地介绍了电影的分析和阅读方法,并选取10部电影对各种不同电影类型的典型文本进行个案解读。笔者选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徐志英、邓杉、赵蓉编著的《英语电影视听说》。该书以电影题材为导线,以8部影片为材料,从影片简介、文化折射、语言赏析等方面由浅入深进行编写。因课时有限本校选取包括“死亡诗社”、“喜福会”、“时尚女魔头”、“美女与野兽”、“特洛伊”在内的5单元进行学习、讨论。

2 英语电影赏析的课堂模式

无可否认,很多学生选择该课程是因为“电影赏析课上课看电影很轻松”,当然同时也是对英语电影感兴趣的学生。我们知道“赏析”不仅仅是“赏”,还包括“析”,是对影片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透彻的欣赏、分析,从而使学生对影片从台词、背景、文化有彻底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所以,电影赏析课不是简单的“看电影”,还包括听、说、演、论等互动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先行搜素相关信息,对影片有大致的了解,在欣赏完影片后,就影片中的一些细节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语言理解、细节场景等。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对影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便是对影片人物性格的理解和台词的学习环节。在此环节中,通过回放典型、经典场景,要求学生对影片人物性格作出分析总结,同时与学生共同学习、提炼影片中的经典台词。在此之后,便进入展开深入地“论”的环节。在此环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在“死亡诗社”中就“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Neil’s death,the father or the teacher or…”,之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总结陈词,再将持不同意见的小组分成2大组进行辩论。通过这种深度的讨论、辩论,学生不仅对影片,对其中的思想主题、文化背景均有了深入的了解,从中也能发现其中与中国文化的差异。通过以上各环节的知识输入和输出,可以说学生对影片已经了如指掌,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时间编排影片部分场景,进行模拟表演或自由发挥加入新鲜元素,以此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3 反思和总结

可以说,英语电影赏析课绝不的简单的影片播放,而是包括种种教学活动和互动的常规课堂。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这就给一些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带来了障碍,比如辩论等,需要学生有较高程度的语言组织能力,这对于那些只是“图轻松,纯娱乐、 赚学分”的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一种煎熬。所以,在进行公选时,不妨先让学生对课程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或者设定一些能力要求标准,比如已过CET-4等。

其次,教材在选择影片上稍显“过时”。笔者所使用的教材中的影片均拍摄于2010年前,其中某些现象在近几年也发生了变化,当然我们无可否认“经典是永恒的”的道理,但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类似更经典更贴近他们生活的影片来表现主题和文化的差异,比如冗长的“喜福会”可以用情节更紧凑的“刮痧”来取代。

第三,课时受限。赏析不是简单的赏,而是要通过赏来分析影片的各种美,这不是看一遍电影便能达到的。要想通过看英语电影达到学英语的目的,没有三遍五遍是无法做到的。但课时有限,所以在分析讨论时难免无法深入,对于影片中语言等细节的学习更容易被忽略。

社会上相关大学英语课程的研究、讨论和交流活动甚多,资源也教丰富,然而包括英语电影赏析课在内的拓展课程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还有待相关的教师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和讨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电影赏析论文篇5

一、英语电影赏析课教学之现状及问题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但是由于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在很多高校是一门新开课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在对电影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电影理论基础、对电影作品的分析流于表面等。教师惰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缺乏统一规范教材等原因,教师没有用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思想上不够重视。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是操作视听设备,没有背景知识的介绍,没有难懂句子的讲解,更不能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课后教师也不能布置练习题温习加深学生对影片的印象。由于自始至终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导致学生整个过程对影片的被动接受,结果只是学生对影片进行简单而被动的“赏”,却缺乏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主动的“析”。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英语电影这一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未能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英语电影赏析课的教学原则

1.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

英文影片的选择,首先要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选择影片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

2.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根据电影的历史分类和类型分类标准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影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客观而科学地认知英文电影的全貌,系统地学习英文电影的理论知识,全面地了解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避免因重复播放同一类型的影片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3.以认知理论指导教学思想。

信息交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向活动,而不是传统教学“讲授―接受”的单向流动。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

4.输入与输出并重的原则。

在选定了某一类型的影片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的一些理论讲授给学生,然后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去体会理论的应用,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堂讨论的话题或课外作文,让学生在观赏完整部电影后将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要讨论的话题与写作中。以期开阔思路、加深印象。

5.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原则。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也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由于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对真实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还在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看电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包括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历史传统等;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影片《乱世佳人》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单单在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就至少可以学到大的历史事件,如3K党、南北战争、猫王、性解放、美国总统遇刺、黑人运动、黑白人同校、黑豹党、越南战争、反战浪潮、中美建交、乒乓外交、水门事件、玛丽莲・梦露,小的可涉及国情及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如上学的校车、单亲家庭、橄榄球运动、幼儿园、小学、大学的学生生活及飓风、美国的疆界等。

三、英语电影教学对策

1.准备阶段。

要求学生事先在网上查阅与影片相关的时代背景和一些影评。学生在调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材料时,能有一种自我挖掘与自我补充的过程,从而引起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查找的资料最好以英文为主,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词汇,而且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2.欣赏阶段。

这是电影欣赏的实质性审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与影片交流感应,学生往往被电影的审美幻觉所牵引。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影片的内容,教师可在播放完一部分电影后,停止播放,针对刚听过的电影内容对学生提问、讲解,为学生继续欣赏电影打下基础。也可在第二遍播放时隐去影片的字幕,由于学生事先对故事内容已有所了解,再加上大量视觉信息的输入,可对他们的信息感知和听觉记忆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电影赏析论文篇6

ヒ弧⒁ 言

ァ洞笱в⒂锟纬探萄б求》指出,各高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置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根据这一要求,越来越多高校在完成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后,开设各类拓展课程。英语电影赏析课为其中之一。

ザ、英语电影赏析研究概述

ビ笆幼髌繁黄捣钡赜糜谕庥锝萄е,诸多学者对此进行多角度探讨。张津梅(2002)从语词学习、语用知识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三个方面概述了影视课教学的综合性,并结合教学实践就怎样确定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教师、学生、教学设备间的交互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提出建议。杨先明(2007)指出,很有必要建立英语影视教学理论体系,以充分发挥影视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司薇(2009)对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及策略进行了探讨。李月林(2003)在分析英语电影欣赏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英语电影欣赏课的教学原则与具体设想。傅琳(2006)就影视教学在可行性、操作性和优越性上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语言、思维和文化差异等问题。然而,上述研究或者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或者只是把影视作品作为部分教学内容应用于课堂。少有学者将英语电影赏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来研究。本文根据电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对电影赏析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ト、电影教学存在的问题

サ缬耙云涠捞氐挠攀莆引着许多英语学生。然而,电影赏析存在诸多问题。

ナ紫,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性质认识不明确。由于缺乏教学理论体系指导,教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教学内容、课堂模式上存在很大的放任性。加之学生自身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某些课堂甚至成为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

テ浯,缺乏系统规范的教材。目前我国市场上没有一本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电影赏析教材。我校使用的是任课老师自编的讲义,以语言能力练习为主,内容以台词填空、多项选择、回答问题为主。我们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普遍对教材不满。“教材简陋,感觉不正式”;“教材形式单一,古板”;“几张纸容易弄丢”;“讲义太简单,应该多加些背景知识介绍”;“排版密密麻麻,影响学习心情”。根据程晓堂(2005),教材的版面安排、开本大小、图文形式和色彩等直接影响教材的可使用性和吸引力。因此,教材问题亟待解决。

プ詈,缺乏胜任的教师。目前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忙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对于拓展课教学,还处于初始探索阶段。以电影赏析为例,许多教师自身缺乏电影相关知识,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ニ摹⒔萄Р呗

サ缬吧臀鍪且幻偶语词学习、语用知识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为一体的综合课型。(张津海:2002,15)教学策略应该结合这一课程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设置。

(一)明确教学目的

プ魑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之一,英语电影赏析教学目标应该服务于大学英语课程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2007)。因此电影赏析课应该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着手,既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跨文化意识。

(二)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影片

ナ紫扔镅苑矫,并不是所有影片中的语言都适合用于教学。一些影片语速快,术语、俚语多。若将这类影片作为语言输入用于教学,则大大超出学生能力的范围。选择影片时,教师应该注意其中的语速、语音、语调以及词汇领域。其次,所选电影中体现的文化因素应尽可能反映外国主流文化。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拓展课之一,电影赏析课的选课对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在大部分高校,《英美国家概况》等此类课程只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非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系统接受过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教育。因此,所选影片应能从多方面展示英语国家文化。例如《阿甘正传》除了反映美国人的价值观外,同时也是学习美国近代历史的好素材。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英语作为世界语言,使用人群远远不止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国的英语教学,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之下,跨文化交际对象不仅限于英美国家人士。学生有必要了解英语国家之外的外国文化。例如,通过欣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学生可以对印度社会有所了解。印度的软件开发技术属世界前列,与世界各国合作颇多。因此,选择影片过程中应考虑到英语的世界语地位,注意文化的多样性。

(三)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安排教学活动

ト缟衔乃述,英语电影赏析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教学活动应该围绕该目标,根据非英语专业选课学生的特点设置。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大都在425以上,英语词汇量较大,书面表达能力较强,但口头表达能力薄弱,跨文化意识淡薄。根据对该课程两个班教学过程观察和学期末对选课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合电影赏析过程论:准备――进入――共鸣――回味性延伸四个阶段(袁智忠,2000),笔者认为,电影赏析课可以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1.放映前准备工作

プ急腹ぷ靼括:阐述选择该片的原因、故事背景知识、演员介绍等。可以以阅读形式布置给学生相关文章;或者设计导入性讨论话题。例如,在放映《当幸福来敲门》前,印发一部分《独立宣言》的内容供学生阅读,并讲解它对美国人的影响。当片头出现《独立宣言》中的语句,或主人公自白中出现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相关内容时,学生能轻而易举理解其中的内涵,以及它们对故事的渲染和点睛作用。

2.放映

ソ淌可以根据影片选择连续播放或者节选片段播放。根据调查情况,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堂连续播放太费时,连续观看过程主要是了解故事情节。而这一点他们可以在课后自己完成。课堂上他们更希望的是与大家交流、讨论。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两种方式结合,以片段性播放为主,偶尔连续播放;以避免课堂模式单一。片段性播放中教师要掌握好停顿的位置,尽量做到不影响欣赏的美感。

3.赏析阶段

ジ媒锥问强翁媒萄е饕内容。课堂安排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可以包括:(1)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后感。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电影的理解程度和角度。(2)自由提问。学生对片中难以理解或者有疑问的部分进行提问,并组织学生讨论所提问题。例如在《阿甘正传》赏析过程中,有学生提出:What does the feath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mean? Why is the uncertainty of life similar to a box of chocolates? 这一部分机动性很大,教师无法预测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因此,教师备课需要查阅大量背景资料。(3)教师根据影片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将之与中国文化进行思考。调查表明,学生在对该课程有何意见一栏提出:希望老师多讲外国社会文化知识,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束定芳,庄智象(2008)指出了本族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本国文化进行思考。以《公主日记》第一部为例,教师可以从校园情景画面生活入手,介绍美国高中教学和大学录取制度,并将之与中国教育制度对比。该教学活动不仅要求教师精通外国文化,还要求了解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方式。

4.语言练习阶段

ジ媒锥沃饕进行精听和精练活动。在对电影内容、主题等有较深探讨后,教师选择一段难度适当的片段进行台词填空、配音或者看中文字幕翻译等练习。例如《公主日记》中Mia与女王第一次会面在花园喝茶时进行的对话适合设置成配音练习。影片最后Mia在舞会上的讲话,可以设计成单词或句子听写,以无画面听力理解的形式进行练习。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配音练习不仅锻炼了听力和口语,也培养了自我展示能力,因此颇受欢迎。

5.测试形式

ビ捎诳翁媒萄围绕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进行,测试形式应该尽量体现这两方面内容。除了沿用传统的测试形式检测语言技能之外,可采用论文或个案分析等形式。

ノ濉⒔ 语

ビ⒂锏缬耙云涠捞氐挠攀莆引着许多英语学生。作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的语言文化类展修课,英语电影赏析课程安排应该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特点设计。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切实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又通过文化对比分析培养跨文化意识。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而且要有较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袁智忠.电影欣赏过程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03).

[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 张津梅.根据影视课特点改进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2(04).

[6] 李月林.英语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3)

电影赏析论文篇7

一、开设英语电影欣赏课程的意义及目前存在问题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公选课都开设了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英语电影欣赏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介绍相应影片故事背景,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欣赏经典台词、评析影片所表现的主题等环节,增强学生欣赏英美原版电影的能力和水平,加深他们对英美文化社会的了解,提高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师的教学方面主要是缺乏规范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研究的投入不足等。目前,我国英语影视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同时,很多学生仅仅是抱着看电影的目的选择了这门课程,加之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这门课程并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随意性很大,甚至导致将影视欣赏课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

二、认真处理英语影视欣赏课的问题

解决目前英语影视欣赏教学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还没有形成英语影视教学的理论体系,对英语影视课程应该教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教学模式如何等问题要形成系统。

1.明确课程目的

这门课程应该实现两个教学目的,其一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力和口语的技能,其二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使学生在专门的听力和口语课程中接受较为系统的训练。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赏析英文电影以提升语言技能和学习文化,可以在英语氛围中锻炼听力、口语。同时把视听说和英语文化等课程引入英文电影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英文电影,因此和其它专业开设的其它课程一样,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目的也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具体的说是教授学生英文电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英文电影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正确实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在选择影片时首先要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影片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随着世界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优秀英文影片不断涌现,因此,在保证以上所提到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对英文影片进行分类选择,从而保证影片选择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向学生讲授电影的基本理论是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关键一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学生才能够实现从被动地观看影片向主动地欣赏和分析影片的飞跃。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着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受到课时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可以选择一些基本的理论进行讲授,例如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

在欣赏影片之前应该让学生对影片的背景有所了解,包括片中讲述故事的社会历史背景、主创人员简介、男女主角简介、故事情节梗概、影片所获奖项等。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分成小组去收集影片的背景资料并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为之后的电影评论打下基础。每部优秀的英文影片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教师应在播放影片之前就影片的亮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引导学生有侧重地欣赏。

电影的播放方式有三种:通篇放映、分段放映和定位放映。鉴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采取通篇放映和定位放映相结合的方式。通篇式的放映,保持影片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运用电影的基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再进行定位式的放映,让学生再次感受影片的亮点,加深理解。

三、对英语影视教材及教学的建议

英语影视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设计思路。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电影实际播放、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上述各种教学活动来获得美学认知和欣赏技能。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随意性不得过大,甚至导致将影视欣赏课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影片欣赏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论。“赏”与“析”相结合才能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为以后的学习乃至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对电影做出评价:主题分析、作者论、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心理分析。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专业影评者的电影评论文章,供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影片进行评论,然后每组选出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加深理解。

如何考核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呢?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人物对白、课后作业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定与管理。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电影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语言能力及水平。

最后,我们还应提到的是,课堂时间有限,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音视频、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如“模拟对白”、“在线答疑”、“模块考试”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学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高英语电影欣赏的基本美学鉴赏能力提供有效途径。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自主性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电影欣赏的鉴别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龚红霞;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6期.

[2] 莫山;浅议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功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电影赏析论文篇8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的电影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许多高等院校对电影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纷纷开设了电影欣赏必修、选修课程,把电影欣赏课程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600所高校开设了影视类的欣赏课程。相信今后还有更多的高等院校开设此类课程。可以说,我国高校影视教育正逐步推广和普及。笔者于2006年9月开始,至今一共5个学年,在自己供职的高职院校开设《中国电影欣赏》课程。它是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一学期教学16周,一周2学时。课程一方面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电影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中国电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影欣赏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观看、评析和研讨中国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中国电影欣赏》课程每学期开设三个班,每班80人。5个学年来,学生选报课程的热情高涨,表现出极大的喜爱,先后有2400名学生选修了该门课程。而笔者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有了一定的体会。

二.中国电影欣赏的教学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一般没有影视专业毕业的教师,电影欣赏课程大部分由中文、或音乐、或英语专业的老师担任。这些教师在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上存在着局限性,属于“半路出家”,开设电影欣赏课程,主要是出于“自己喜爱电影艺术”、“学生对电影很感兴趣、报名人数众多,开课没有问题”、“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显而易见。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电影文化素质。第一是思想素质,要充分认识到开设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要把它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来建设。第二是业务素质,教师要积极、主动、深入地学习中国电影基础知识,钻石电影教育的基本理论,提高电影思维能力,研究电影文化课的教学规律,掌握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例如了解蒙太奇、长镜头、慢镜头、特定镜头等手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学生欣赏电影,做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及相关行政部门要重视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开设,就像重视其他专业课程建设一样,为了快速提高教师电影教育教学能力,应该投入财力,派遣教师外出参加研讨会,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进修,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影视方向的博士生,鼓励支持老师申报影视教育的教研课题,通过课程研究,提高教师电影艺术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甚至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引进具有电影专业背景的教师人才。

2.精心选择电影样片。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保证。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否成功,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根据中国电影欣赏课是一门公共选修课,是一门对非电影艺术专业的高职生进行电影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而且只有30多个学时的实际情况,我们摈弃面面俱到,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采取了“精讲理论,精选影片”的做法,取得了优良的效果。

学习欣赏电影,与学习其他艺术学科一样,必须把理论知识与作品欣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两个方面,深刻地理解电影。因此,把中国的电影发展历史、电影理论思潮、电影艺术特征、电影欣赏方法等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第一、二次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电影的概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为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打基础。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需要给学生讲太多高深的电影专业和理论知识,而只需要让学生懂得今后对于自己喜欢的电影作品怎样欣赏、为什么欣赏就达到了目的。

有了基本的理论知识,选择哪些中国电影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呢?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中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先后诞生了无数上乘之作,由于课程的定位与学时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精挑细选。在选择影片上,我们采取了“兼容并包”、“举一反三”的策略。考虑影片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的地位,考虑其艺术性、商业性及国际影响,考虑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我们确定了包括在内的10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作为教学内容。它们分别是吴永刚的《神女》、费穆的《小城之春》、谢晋的《红色娘子军》、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冯小刚的《天下无贼》、陆川的《寻枪》、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李安的《卧虎藏龙》、成龙的《警察故事》、刘镇伟的《大话西游》、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以及一两部新近上映的国产片。上述影片都是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可观可感,类型多样,以点带面,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脉络。如30年代的《神女》是中国无声片中的典范,其各方面的完美,使今天的学生看到了昔日中国电影的成就;40年代的《小城之春》,蕴含着温情与关怀,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学生惊叹中国电影人对世界电影史的巨大贡献;90年代的《霸王别姬》,让学生领略到第五代导演的风采,《寻枪》让人感受到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崛起,而《卧虎藏龙》、《警察故事》等电影则让学生目睹了港台电影的绚丽……实践证明,通过对这十多部电影的观看和评析,学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线索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状况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3.合理设计电影欣赏方案。

中国电影欣赏既然是一门欣赏课程,就必须有观摩和评析两个环节,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绝对不能只有“观摩”,把“观看”作为教学的全过程,没有评析,师生不做任何的思想和观点上的交流、探讨。相反,一味地由教师滔滔不绝,也是不行的。因为电影欣赏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电影是视听艺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其艺术魅力,光听教师讲,或者只有师生研讨是不够的,还必须观摩影片。鉴于上述原因,《中国电影欣赏》课堂教学一般分两个步骤,一是现场观看,二是师生研讨。时间分配是1:1,每次课完成一部电影的教学,时间为2学时。之所以只安排1学时的时间现场观摩影片,是因为高职生对电影相当喜爱,学习电影艺术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较高,课前布置学生自行观看,而如今学生寻找电影资源并不困难,非常方便,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校园BBS平台、电子图书馆及老师的教学博客等,就能够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堂上集体观影的时间适当减少,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研讨、切磋,教学效果更好。

学生在课堂现场观摩影片并不是盲目和随意的,需要带着问题进行。这些问题多数是教师在课前设计好的,有时候是学生心存疑惑主动提出来的。观摩也不是把影片从头到尾观看一遍,而是在课前已经要求学生预习观看的基础上,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选择地播放经典、精彩、重要片断,能够充分展现导演电影艺术风格及影片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特征、细节等片断,或者由学生提出需要重放的片断。这样做,目的在于唤醒记忆,加深印象,为下面的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提出的是,学生在观摩电影的时候,教师不能无所事事,要做到“入乎其内”,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感知和投入程度,搜集学生的观影信息,作为研讨的切入点和基础,使到研讨更有针对性。

看完影片,开始相关分析和研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影片的故事人物,或者导演的风格、演员的表演,等等,结合电影热门话题,由浅入深地开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方面入手,努力营造自由平等、轻松快乐的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把自己不同的见解说出来,并且适时地参与互动讨论,进行分析点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意识,逐渐教会和提高学生自己欣赏电影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学生充分、热烈的讨论之后,教师最后做画龙点睛的归纳讲授,讲授不仅涉及审美层面,还要进入到文化层面。

上述所谈的,是先观摩影片,后师生研讨。其实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例如,先由教师讲授一些影片的背景知识或者趣闻轶事,或者先由学生就电影的某一方面发言,然后分段播放,或者定格观看,边观摩影片边评析讨论,通过这样的方法,给师生创造互动的机会。

4.开设电影欣赏博客。

中国电影欣赏课程教学要更加有效,单靠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还要采取更多的方法,拓展教学空间,延长教学时间,搭建更多的学习平台。开设电影欣赏博客延伸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博客(Blog)作为一种数字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崭新网络交流工具,以其特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特点,以及其所具备的让使用者自由展现其思想、个性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等功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青睐,成为教师知识管理、教学以及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在进行《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教学时,我们从课内到课外,从现实到虚拟,通过博客打破一周只在课堂上见一面的局限,创造“天天教学电影”的机会,构建师生审美教学的交流平台,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氛。我们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资源,放置学期欣赏的所有影片,供学生随时点击观看;学期的教学大纲、计划,每一课的教案、课件,都一一罗列其中,让学生随时查阅;张贴教学电影台前幕后的更多文字,让学生获得课堂内没有涉及的知识及信息,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电影;及时转载中国最新的电影消息和评论,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电影,引导其观影。在博客上,学生还可以自由、轻松、简易地公布自己对电影的思想和看法,提出问题,互相探讨。我们教师则经常上传电影随笔、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让学生窥见教师的思想火花,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地分享教师的研究成果。此外,利用博客,我们还可以搜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学生对教学评价活动,通知,布置作业,等等。

三.结语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中国电影欣赏课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它适合高职生的文化心理特征,深受高职生的欢迎,在提高学生电影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研讨,掌握了中国电影知识,熟悉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对当代中国电影的现状、发展前景有了更多的关心和思考,对电影能够做恰如其分的评价,审美和欣赏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大珂.普通高校开设《影视鉴赏》课程的初探[J].电影文学,2011(4)

电影赏析论文篇9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由于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在很多高校是一门新开课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在对电影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电影理论基础、对电影作品的分析流于表面等。教师惰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缺乏统一规范教材等原因,教师没有用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思想上不够重视。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是操作视听设备,没有背景知识的介绍,没有难懂句子的讲解,更不能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课后教师也不能布置练习题温习加深学生对影片的印象。由于自始至终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导致学生整个过程对影片的被动接受,结果只是学生对影片进行简单而被动的“赏”,却缺乏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主动的“析”。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英语电影这一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未能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英语电影赏析课的教学原则

1.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英文影片的选择,首先要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选择影片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

2.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根据电影的历史分类和类型分类标准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影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客观而科学地认知英文电影的全貌,系统地学习英文电影的理论知识,全面地了解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避免因重复播放同一类型的影片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3.以认知理论指导教学思想。信息交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向活动,而不是传统教学“讲授—接受”的单向流动。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

4.输入与输出并重的原则。在选定了某一类型的影片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的一些理论讲授给学生,然后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去体会理论的应用,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堂讨论的话题或课外作文,让学生在观赏完整部电影后将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要讨论的话题与写作中。以期开阔思路、加深印象。

5.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原则。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也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由于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对真实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还在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看电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包括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历史传统等。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影片《乱世佳人》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单单在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Gump)中就至少可以学到大的历史事件,如3K党、南北战争、猫王、性解放、美国总统遇刺、黑人运动、黑白人同校、黑豹党、越南战争、反战浪潮、中美建交、乒乓外交、水门事件、玛丽莲•梦露,小的可涉及国情及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如上学的校车、单亲家庭、橄榄球运动、幼儿园、小学、大学的学生生活及飓风、美国的疆界等。

三.英语电影教学对策

1.准备阶段。要求学生事先在网上查阅与影片相关的时代背景和一些影评。学生在调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材料时,能有一种自我挖掘与自我补充的过程,从而引起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查找的资料最好以英文为主,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词汇,而且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电影赏析论文篇1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文化艺术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2002年《英雄》上映,开启了国产电影的复兴之路,掀起了一系列的影视创作热潮,随之带动的是对影视艺术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增设了许多与影视艺术有关的专业。无论是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广播电视编导还是电影学等专业,《影视作品分析》课程都是影视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

一、《影视作品分析》课程定位和内容

从电影和电视剧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影视艺术的发展速度却惊人,它可以说是多种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一门表现力极强、审美力极高、传播速度极快的综合艺术,并且用画面来讲述故事,因此,任何国家的任何语言在影视世界里都可以无障碍的被接受和理解。影视艺术诞生了无数的经典作品,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美学韵味和文化品位赢得了各国观众的喜爱和推崇。《影视作品分析》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通过对中西方优秀电影和电视剧作品进行观看、赏析和解读,培养用视听语言去分析影视作品的能力,掌握影视作品的叙事原则和造型方法,熟悉影视作品创作的一般规律,逐步形成从美的角度去解读影视作品的目的,以便让学生迅速融入到影视世界,为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打下基础。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在《荣誉》中写道:“如果我们在一起,能够真正读解好二十部影片,其实,你已经可以从电影学院毕业了。”[1]鉴于此,影视专业的学生就应该观看中外优秀的影视作品,把对这些优秀影视作品的赏析和解读作为自己学习专业的首要任务,在理解作品表达故事内涵的同时,也要对作品中的影视艺术手法进行分析,然后从美学的角度感悟作品中的价值,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这是该课程的教学定位和内容。

二、《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影视作品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影视专业学生入门的引路者。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的独特性,教师在教学层面以及学生在学习层面都有不同层次的问题出现:教师要求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观赏分析,但该课程没有自成体系的教学模式,讲授时随意性较大,还容易和视听语言、摄影摄像等课程交叉,让学生有重复学习的感觉;且学生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大多数认为《影视作品分析》就是看看电影,知道故事内容,导演是谁,主演是谁就行了,只是单纯的停留在“看”的层面,根本没有从专业的视听角度去“赏析”影视剧的细节,更谈不上从美学角度去认识影片价值。这样的讲授过程,师生都很辛苦,但收效甚微。为了能够正确恰当地进行讲和学,教师应准确理解课程大纲要求,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迅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也应变被动的“看”为主动的“赏析”,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反馈到实践创作中去。要想真正观看、赏析和解读一部影视剧,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从单一的“看”上升到“赏析”的角度。看电影,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性思维,拍出来的电影就是给人看的,这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来说的,对于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要从“看”跳到“赏析”的层面。“看”就是把影视剧当作一种传播媒介,观众不需要任何的专业知识和技巧,通过眼睛所看到的画面、构图、色彩、光影以及听到的音乐、音效,也不需要任何深层的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影视剧所传达的信息,但深层次的美学价值是“看”不出来的。“赏析”则不同,在看的同时还有分析,跳出影片本身的局限,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生活常识和艺术鉴赏能力解读影视剧,通过对影视剧情节、人物和画面的深入挖掘,体会影视剧的深层思想内涵、文化韵味和美学价值,主动选择提炼影视剧传达信息的过程。当人们真正达到“赏析”的层面时,情感上、精神上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进入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这才是影视艺术的真谛所在。其次,“看”电影易,但“赏析”电影难,其必须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艺术修养。对于一名普通观众来说,明白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可以直观感受出影视作品的好坏,但为什么好或不好却说不出,这与观众的知识背景、审美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联。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2]因此,为了能够成为“赏析”影视剧的行家里手,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再次,从“赏析”再到“解读”是一条曲折蜿蜒的前进道路,只是学不行,还需要会用,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影视作品赏析的行家。“赏析”后能把影视作品中的精髓为我所用,运用到实践创作中去这才是作品分析的最终目的。

三、《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作为影视专业的师生,必须明白《影视作品分析》课程的重要性,是要深刻解读影视作品的内涵,真正完成从“看”到“赏析”再到“解读”的过程,这就需要在该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上做出以下改革:

(一)教师授课的与时俱进

教师的讲授虽然没有自成体系的教学模式,但该课程的教学核心是赏析影视剧,观摩大量的影视作品是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课程任务,针对学生现阶段的状态,选择适合学生的影视作品成了关键。中西方优秀影视作品非常多,即便是公认的适用于影视教材讲解的作品也多达几十部,教师选择的随意性强,教学的课时也很有限,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系统。因此,教师选择恰当的影视作品是教好《影视作品分析》课程的前提,这样才可能讲解清晰透彻。从“看”到“解读”的转变,选择吸引学生的影视作品至关重要。在选择影视作品时,很多人喜欢选择时间比较早的电影,认为越陈旧的电影越是经典,这些影视作品固然是佳作,但时间过于久远,无论是在视觉冲击还是故事情节上都无法吸引90后甚至00后大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战舰波将金号》是体现蒙太奇手法的重要影片之一,其中“石狮怒吼”、“敖德萨台阶”等堪称经典,但该片是默片,其故事情节的不紧凑、视听元素的单一,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严重消弱了学生“解读”该影片的乐趣和积极性,导致经典佳作的效果并没有被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厚古薄今,尊重经典固然重要,但由于影视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对当前影视作品的关注和分析应该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正确引导学生接受历史思维,摆正现代角度,这样学生的收获才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影视作品分析》作为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最终的目的是要学为所用付诸实践。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引导,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影视艺术的六个重要手段运用作为主要内容,对于纯粹的美的角度的赏析解读则可压缩。影视作品的选择,指导实践的运用和讲授内容的得当,是《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师要必须注意革新的。

(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高校开设影视专业逐年增加,但很多高校的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真正能像艺术院校培养出高质量影视人才的却很少。针对影视专业的学习特点,要先对学生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定位。影视专业是以艺术招生,很多学生的理论课程成绩相对较差,但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因此在教学上就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加之影视专业学习最终的结果是实践创作。《影视作品分析》课程的核心是“解读”,而不是简单地“看”,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锻炼实践能力。了解了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目的后,要解决《影视作品分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更应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喜欢课堂并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采用互动式教学。《影视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师教学模式随意性较大,学生容易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习,这不利于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发挥。互动式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工作,准备好互动的问题,在课堂上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可以独自思考回答,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最终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传统的《影视作品分析》教学就是让学生观看,教师进行理论的讲解,学生过足了眼瘾,但并没有真正掌握影视作品的主题内涵和创作技巧。为了更好的发挥互动式教学的优势,还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主题探究教学法。如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老师引导讲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先”,让学生通过对影像的解读来寻找影片的主题,学生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参与互动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除了课堂上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下时间也应充分利用。学生可以组织看片会,由教师每周推荐几部影片,这几部影片尽量主题或类型相似,同学们课下集体观看。课堂上教师整合资源,拿这几部影片的相关内容和同学们探讨。如《毕业生》和《雌雄大盗》为什么被誉为“新好莱坞电影”的开山之作,这既扩充了学生的观影容量,又加深了学生对影片的“解读”能力。总而言之,《影视作品分析》课程作为影视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存问题多多,以上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发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而设计的。希望影视专业的学生通过《影视作品分析》课程的学习,充分调动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把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苏牧.荣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电影赏析论文篇11

电影歌曲,既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声乐艺术中独立的品种,属于电影艺术与声乐艺术的交叉艺术。

因此,电影歌曲欣赏,既具有电影欣赏与音乐欣赏的双重属性,又具有自身独立的艺术特征与美学品格。本文对电影歌曲欣赏这一重要的艺术命题发表几点浅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一、电影歌曲欣赏的重要意义

电影歌曲欣赏,无论是对于电影欣赏,还是对于音乐欣赏,均具有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这种重要意义,又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层面予以解读。

(一)电影学意义

电影歌曲欣赏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它具有电影学意义。电影歌曲不仅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电影艺术的亮点与支撑、灵魂与关键。众所周知,电影歌曲是电影艺术从无声片(默片)走向有声片的重要标志:“1927年美国的《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不管怎样,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1]从此,电影艺术由从前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视听一体、音画同步的综合艺术。因此,电影歌曲欣赏,有助于对整个电影艺术的欣赏,并有助于对电影学的理解与把握。

(二)音乐学意义

电影歌曲欣赏的重要意义,也表现在它重要的音乐学意义上。电影歌曲已经成为声乐艺术中独立的新品格,具有独特的声乐艺术特征与魅力。许多电影歌曲,以其巨大的艺术成就,为声乐艺术增光添彩,成为声乐作品的经验。例如电影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原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和积蕴心底的奋进不屈的品格;与同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同世界发展进程息息相通的现代音乐文化,成功地融为一体,在思想内容、精神气质和文化蕴涵上都足以雄踞时代的、民族的艺术顶峰。正是这样:杰出的不朽的艺术作品,既是现实的又是未来的;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概括、写照,又是站在社会、时代的前头,激励人们前进的鼓角与战歌。”[2]因此它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气魄,也代表着我国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可见电影歌曲欣赏,具有重要的音乐学意义。

电影歌曲无论是在词作上,还是在曲作上,抑或是在演唱上乃至在器乐伴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音乐艺术的高峰,对于音乐学,既具有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实践参考作用。仅以声乐演唱为例,李谷一演唱的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影片《闪闪的红星》中的歌曲)、《知音》(影片《知音》中的歌曲),都成为通俗唱法的经典名曲。

(三)美学意义

电影歌曲融电影美学与音乐美学为一炉,形成独特而深厚的美学品格,成为升华主题、抒感、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它的广为传唱,更使电影插上腾飞的翅膀,增强了传播美学与接受美学的含量。其重要的美学意义,显而易见。

(四)文化学意义

电影歌曲集电影文化与音乐文化为一体,形成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品格。许多电影歌曲,如美国影片《魂断蓝桥》中的歌曲《我心永恒》,印度影片《流浪者》中的歌曲《拉兹之歌》,国产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都从生命哲学、人生价值等文化学层面,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含量。其重要的文化学意义,不言而喻。

由此可见,电影歌曲欣赏,无论是对于一般音乐爱好者的音乐欣赏,还是对于声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欣赏,其重要意义都是不容低估、不容置疑的。

二、电影歌曲欣赏的主要内容

电影歌曲欣赏的主要内容,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予以把握。

(一)歌词欣赏

歌词与曲作,各占整个电影歌曲的“半壁江山”,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歌词作为电影歌曲的文学作品,又起着基础与前提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歌词欣赏又包括以下几点:

1.题材。歌词的题材多种多样,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影片《风云儿女》中的插曲《铁蹄下的歌女》,就以旧中国歌女的不幸遭遇与悲惨命运为题材,感人至深。

2.主题。歌词的主题有深浅之别,也有角度之别。例如《我心永恒》《友谊地久天长》表现的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又如国产影片《海外赤子》中的插曲《我爱你,中国》,表现的是爱国主义主题。

3.形象。形象是电影歌曲歌词的中心,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景物形象、动物形象、器物形象,都是歌曲形象性的有效载体。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思想寓意,传达着不同的艺术信息。例如《我爱你,中国》中的百灵鸟、蓝天、秧苗、硕果、青松、红梅、甜蔗、南海、北国、森林、群山、小河等诸多形象,都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和“物化”。

4.情感。歌词的主要特征是抒情,电影歌曲亦然。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认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3]246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兼钢琴家李斯特也认为:“……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3]264电影歌曲的抒情性特点,是它的本体美体特征之一,也是它以情动情、感动听众、广为流传的根本原因之一。例如,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怀念战友》所表达的革命战友之间的真挚、深厚、浓烈的情感,就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5.风格。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是艺术成功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风格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阅历、理想、追求、修养有关,又与作品客观方面的题材、主题、形象、情感等密切相关。电影歌曲歌词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百花争艳。例如,《义勇军进行曲》《我爱你,中国》等歌词,就呈现宏伟、庄严的风格,而《谁不说俺家乡好》(影片《红日》中的歌曲)、《九九艳阳天》(影片《柳堡的故事》中的歌曲),就呈现轻松、自由的风格。真可谓姚黄魏紫,各放异彩。

6.修辞。修辞指的是歌词的各种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比喻、夸张、对仗、排比、对比、比拟、序列、衬托、设问、叠置、重复等。例如,《义勇军进行曲》中的“起来!起来!起来!”和“前进!前进!前进!进!”就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取得了成功的艺术效果。

(二)曲作欣赏

曲作欣赏应与歌词欣赏作水融的同步一体的欣赏,这里之所以将二者分开来谈,只是为了理论阐述上的方便。

具体而言,曲作欣赏也包括以下几点:

1.旋律。旋律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可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与情感,也可以表现体裁、风格以及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例如,《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旋律就吸收了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2.节奏。节奏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它使乐曲具有情感波动起伏的张力。例如,《怀念战友》的节奏,就充满这种强烈的情感张力。

3.体裁。电影歌曲的体裁,主要有进行曲、抒情歌曲、劳动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曲、诙谐歌曲、舞蹈歌曲等。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功能与特点。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进行曲体裁,节奏鲜明规整,偶数的节拍,严谨的结构,行进的速度、有力的音调、雄伟的气势;而《怀念战友》则是抒情歌曲体裁,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舒展悠长的曲调、稳健的节奏、细腻的力度等。

4.调式与调性。调式与调性也是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就采用G大调,并将中国民族调式与西洋大调式完美融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5.和声与织体。和声可以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立体感;织体可以强化音乐的组织结构。例如,《英雄赞歌》(影片《英雄儿女》中的歌曲)就运用了和声与织体的手法,凸显出强大的气势。

6.风格。曲作的风格与词作的风格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例如,《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简短、雄壮、有力的风格,同词作的风格浑然一体。

(三)表演欣赏

表演欣赏包括演唱欣赏与伴奏音乐欣赏。演唱欣赏又包括演唱流派(美声、通俗、民族)、演唱风格、演唱技巧等;伴奏音乐欣赏也包括音乐流派(中乐、西乐)、音乐风格、演奏技巧等。

由此可见,电影歌曲欣赏,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

三、电影歌曲欣赏的必要方法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必要保证,电影歌曲欣赏,应当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而言,电影歌曲欣赏的必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知识准备

欣赏电影歌曲,必须做好知识准备。这种知识准备,包括电影知识与音乐知识两大板块。电影知识又包括画面构图(又分为绘画派、纪实派)、色彩、蒙太奇、长镜头、体裁(诗电影、散文电影、小说电影、戏剧式电影等)等;音乐知识又包括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织体、复调、体裁、风格等。

(二)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电影歌曲欣赏的“案头工作”,如果说,电影歌曲的歌谱是词曲作家的“音乐设计图纸”的话,那么作品分析就是在“阅读图纸”。没有这个“阅读图纸”的过程,就无法真正精准全面地欣赏电影歌曲这座“音乐建筑大厦”。

作品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词曲作家的生平简历、艺术道路、艺术风格;作品本身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速度、力度、复调、风格、体裁、情感、形象、演唱流派与技巧,等等。

(三)具体欣赏方法

可分为两种:

1.感性欣赏法。这是一般人从审美的角度,欣赏电影歌曲的方法,要求欣赏者倾情投入,凭借联想与想象,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情感共鸣与审美愉悦。

2.知性欣赏法。这是声乐或音乐教学中的一种欣赏方法,要在教师的统一指导、组织之下,进行全面的欣赏,并应反复欣赏,加之讨论交流、教师点评,使欣赏逐层深入,逐级升高,真正起到“解剖麻雀”“解读样板”的作用。要求欣赏者调动所有知识储备,并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动作用,获得独有的艺术启示与艺术灵感,成为指引自己音乐创作活动的动力与智力支撑。

由此可见,电影歌曲的欣赏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很好地运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欣赏效果。

综上所述,电影歌曲欣赏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而是包括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必要方法三大要素的复杂的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5.

电影赏析论文篇12

高等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影视鉴赏课程进行的,我国影视教育进入大学课堂是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开展影视教育的高校数量较少,而且仅仅面向部分系科和专业的学生,所以导致影视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直至1985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这才使电影普遍地、大批量地进入我国高等学府,正式地列入高等教育计划,这也对我国影视教育课程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当前经过广大从事电影研究和教育的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再加上影视教育学科的优势,高等影视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初具规模,很多高等院校已开设了影视鉴赏、影视艺术概论等影视教育课程,我国高等影视教育虽然在蓬勃健康地发展,但还是存在着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教学方法单一性、教学创新点不足,教学观念陈旧等诸多问题,有待改革和创新。

二、影视鉴赏课程定位及意义

影视鉴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视觉与听觉相结的过程。通过欣赏影片使学生掌握影视的基础知识,还对影视传达的历史、人文、生态、风俗等都有进一步了解,通过影视鉴赏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掌握影视评论的基本写作要领及写作技巧,并通过对中外优秀影视作品的鉴赏,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丰富的感情,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全方位的优秀人才。

三、影视鉴赏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任何教育都应该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高校开设影视鉴赏课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发艺术创造力,不能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训练方式,不能再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影视鉴赏教育的发展规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影视鉴赏课程的性质以及特点,要改变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应采取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传授方式,强调生动活泼的审美体验,重视启发式、合作式、互动式的教学,应该“习、感、读、研、作”五环高效有序地协作,从而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摒弃被动的听课方式,例如在讲解之前放映一至两个影片,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出所讲解的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影视作品的感受,在互动中激发灵感。使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感染力和冲击力会更大,能让学生身心放松,使其潜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其受到鼓舞,实现该课程指定的教学目标。

1.创新与改革。影视鉴赏课程内容较为复杂,涉及面较为广泛,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对于了解认识影视,提高影视艺术的欣赏水品有着重要的意义,影视鉴赏这门课程以分析经典电影作品为主,但也要掌握大学生这个青年群体求新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分析经典电影、解读经典段落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最新影视动态,教师把最新的影视动态介绍给学生,这对解读当下电影所体现的文化审美趣味,指导分析当下电影的现象更有现实意义。比如近几年刮起的电影仿戏之风,前有香港演员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到现如今的《西游记》新版,以及张艺谋根据曹禺《雷雨》拍摄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诸如此类的影视信息的介入无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更能引发学生的探讨以及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在教和学的互动中多层面,多视角的对某题展开讨论,也能让学生在探讨中启发心智,领会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2.教学设备与内容的改革。影视鉴赏课是视听结合的课程,教师可以针对影视艺术特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讲授影片可以把《出水芙蓉》《雨中曲》《音乐之声》等影片串联起来进行讲解,谈及电影蒙太奇剪辑时可以对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联系起来加以阐述,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另外,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电影画面讲解电影理论知识,边看边分析。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各高校的投影仪等多媒体器材等设施还基本健全,这为影视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影视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技术资源的利用已成为新趋势,建立共享的多媒体影音室也应在不久的将来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