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工作要点合集12篇

时间:2022-08-13 07:04:39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1

2、强化对策性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分析论证,提出科学设置机构、创新管理体制的具体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和编委会决策当好参谋。

3、积极解决涉及体制机制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城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义务教育体制调整工作,把好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核定关口。

4、协调推进相关领域体制改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司法、文化、医药卫生等方面体制改革工作。

二、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5、扎实做好改革准备工作。利用事业单位清理核查成果,对市直事业单位主要职责、经费性质和人员结构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制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和事业单位分类指导目录,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起草工作。

6、抓好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原则,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在调整规范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我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确保年底前基本完成。

7、加强对事业单位运行的监管和评估。按照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手段、健全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平台作用,依法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和服务。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和绩效考核评价试点工作,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

三、扎实推进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试点

8、抓好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协调指导,跟踪了解改革进展情况,积极支持解决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尽放”原则,研究进一步落实并扩大试点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坚持城乡一体、产城共进,充分发挥经济发达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把试点镇建成产业新区、生态新城。

9、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推进城镇化重大部署,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先行先试,研究扩大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完善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乡镇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

四、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10、加强编制总量管理。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意见》精神,严格机构编制总量管理。细化完善机构编制事项事前沟通,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组织人事管理相互配套约束等制度,完善运行程序。创新工作方式,健全完善办事程序和审批程序,正确处理好机构编制把关与把度的关系,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能放开的尽量放开,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11、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按照管政策、管总量、管结构的要求,探索建立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动态增减、服务发展的机构编制调控机制,盘活用好编制资源。加强和改进人员进编管理,健全人员补充机制,优化在编人员结构。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用编管理。严格控制职能弱化、任务减少部门的编制使用,重点保障职能加强、任务增加部门的用编需求。

12、完善督查工作机制。贯彻落实《行政机关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纪律教育宣传,健全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预防机制,探索建立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动态监测平台,完善“12310”举报受理工作机制。加大对执行机构编制政策和纪律的监督检查力度,继续抓好清理“吃空饷”等专项督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不断加强编制部门自身建设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2

一是执政资源的理念。机构编制工作是为党所有、为党服务的,这体现了它具有政治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资源。从这个角度讲,机构编制工作是我们党最大、最重要的执政资源之一,这一资源配置的科学与合理程度直接决定了党执政效能的高低,甚至影响执政地位的巩固。所以,要把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特别是从现代执政模式与规律去谋划和推动机构编制工作,这既是党委政府领导机构编制工作的最高境界,更是机构编制人的最大追求。机构编制部门就是要高度地讲政治、讲大局,为党委政府管好这一重要执政资源。

二是稀缺Y源的理念。机构讲“规模”,从内部决定着怎么组班子、建队伍,编制讲“力量”,从外部反映了有多少人员。所以,倍加珍惜机构编制资源,守住底线、坚决管住,既是党委政府的要求,更是机构编制人的职业品格。机构编制部门要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推动工作的最优配置效应。

三是源头性资源的理念。机构编制是依据,设机构、配干部均依此而来,这一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源头资源。所以,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党和政府整体架构的顶层去设计、去谋划,既是党委政府领导机构编制工作的最佳谋略,更是机构编制人的方法论。机构编制部门要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未雨绸缪、超前研究、超前服务,为党委政府科学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及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当好机构编制“先行者”。

深化“三个理念”,重在用好“三种资源”,正因为是重要执政资源,所以这项工作是为我们党夯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这是我们从业的基本认知;正因为是宝贵的稀缺资源,所以从事这项工作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以一当十发挥作用,这是我们从业的基本要求;正因为是源头性资源,所以从事这项工作就要加强超前研究谋划,做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兵马”未动机构编制先行、“兵马”已动机构编制保障,这是我们从业的基本追求。

二、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实行“三个用编”

一是保大局、重点用编。对于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必须主动跟进,全力保障。去年以来,我们围绕绿色发展、纪检改革、金融发展、维护稳定、园区发展等中心任务,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理顺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保护体制和重点旅游地区管理机构运行机制;采取创新办法设置42家省纪委派驻机构,超额实现中央纪委提出的硬性要求;争取中央编办支持,同意调整单设省金融工作局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强化了维稳任务重的相关省级部门机构编制力量;按省委要求理顺完善10余个园区(景区)管理运行体制,健全市(州)园区党组织机构设置。通过这些举措,较好地保障了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二是保应急、动态用编。对于党委政府部署的阶段性、突击性重大任务,应该实行动态用编,事来事重加编,事去事减减编,完成了任务收回编制。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为保障省委、省政府阶段性、突击性重大工作任务有效推进,我们为涉及全面创新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天府新区建设、铁路机场建设、重大引进项目协调推进等有关部门增加了临时行政编制88名,明确要求待相关工作任务结束后收回,目前已收回9名。为保障扶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我们推出过渡性政策,推动全省88个贫困县扶贫机构全部单设,省市县三级扶贫机构共计新增编制1101名,新增领导职数83名,扶贫工作力量增幅达49%。

三是保运转、限量用编。对于部门(单位)确因编制紧张无法保障正常运转的,应当按政策规定,从严从紧、有保有压,适当增加编制,做到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去年,我们主动回应相关部门(单位)的需求,在控制总量前提下,共为因新增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任务涉及的重点部门调剂行政编制70名,为编制紧缺的省级有关部门(单位)调剂行政和事业编制110名。

紧扣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大局,全力保障事关全局的重点改革、重点地方、重点项目,让党委政府满意,这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最大目标;最大限度地整合和用活资源,为部门解难,为基层服务,让部门和基层满意或理解,这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最大取向。

三、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三个转变”

第一,推进机构由重管理向同时重激励转变。相对编制而言,机构更具有稳定性,机构一旦设定,除机构改革等特殊原因外,不能随意调整,这就决定了管活机构必须从源头上、从设置时想办法。去年以来,我们在园区、景区等一些特殊领域探索试点机构设置分层分步激励的七项机制:一是建立机构整合优化机制,对小而散的各类园区管理机构进行清理、整合、撤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防止过多过滥。二是建立机构升格与全面发展挂钩机制,综合考评园区的经济指标、治理水平和政治生态等情况。三是建立机构升格限额管理机制,实行限额升格、优中选优。四是建立机构分层升格机制,在同意机构升格后,首先只升格其班子和成员,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还要达到相应的指标后第二年再升格。五是建立领导职数分步核定机制,首先只按规定数上限的80%核定,两年后再根据园区发展需要逐步增核。六是建立考核退出机制,对机构升格后出现相关指标低于报批时的,限期一年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实行退出处理。七是建立一票否决机制,对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重大污染事故等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和降格处理。通过这些举措,大大地激发待升格单位和干部竞相作为、创先争优,实现“不用扬鞭自奋蹄”,改变过去升格前“靠坐等、靠运气”,升格时“天上掉馅饼、人人有一份”,升格后“坐享其成、一切照旧”的现象。

第二,推进编制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相对机构而言,编制变化性较大,随着职能职责的变化,编制也应作相应变化,而不是“一定终身”。这个特点决定了编制管理必须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去年以来,我们研究提出了省本级层面编制动态调整的管理办法:一是动态管。凡是机构改革中整合省级部门后有余留编制的,视情予以收回;凡是职能萎缩和下放职能较多的,相应减编;较长时间空编率超过10%的,原则上不予以增编;对出现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的,被中央编办或巡视、审计、督查等通报的,原则上一年内不受理其机构编制事项。二是设比例。为结构性增编需求设置硬标准,除国家有规定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要求外,一个部门一次性增编原则上不超过3名;因加强重点工作确需增编的,内部调剂与增编数额比例不低于2s1,即每核增1名编制,内部调剂编制不少于2名。三是建制度。试点实施3项“预留预审”制度,即领导职数相应编制等额预留、政策安置和人才引进编制专项预留、部门领导干部和中层领导干部职数预审制度。去年,全省核减收回“吃空饷”单位编制3800余名,不仅管住编制大盘子,而且结构性用活编制,仅省级层面就结构性用活行政编制629人次,占省级机关现有行政编制总数的7.9%。

第三,推进岗位由岗编一体向岗编分离转变。为了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的最大效益,我们针对一方面是许多偏远地区、落后地区、民族地区还大量存在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另一方面是上级机关和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才“富有”甚至闲置的现象,探索了“岗编分离、人才下派”模式,研究制定在部分特殊行业实行岗位与编制分离的意见,在面向基层一线的教育、卫生、农业和政法等特殊领域,将各类人才的编制放在上级部门,工作岗位在一线,让基层渴望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沉到基层工作,让人才有干头、有奔头、有想头地在基层施展才华、贡献力量,改变“人总往高处走”的现象。

既要管住更要管活,这是机构编制部门必须要交账和交好账的硬任务。在管住与管活中,管住是前提,管活才是目标,管住讲政治,是硬本事,管活讲水平,是真本事。这是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大智慧,是衡量机构编制工作是否作为和作为大小的试金石,必须在管住的前提下去管活,在管活的基础上升华管住,使有限的机构编制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四、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三个超前”

一是超前调研。调查先行、研究先行,应该伴随机构编制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要超前性做好调查研究、搞好顶层设计。去年年底以来,我们组成8个调研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机构编制大调研,并采取“上访、平访、下访”形式,分别向中央编办和在职省领导、省直各部门、基层编办和群众发放调查问卷1万余份。通过大调研,力求为管理好、设置好、创新好机构编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使机构编制工作主要靠“I导批、单位要、左右比”的做法向科学化迈进。

二是超前谋划。超前思考、超前谋划,在制定科学政策、规范文件上当好设计者、把好第一关,进而从源头上发挥“上游”促“下游”的先行和指导作用。去年年底以来,我们在大调研的基础上,正在研究制定拟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工作的“1个管总文件+N个配套办法”,力求解决“深化机构编制重点领域改革、机构分层分步激励、编制动态调整管理、政法系统挖潜创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重大问题,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是超前试点。调研先行、谋划先行,对其中重点改革、重要突破、重大工作还要试点先行,坚持先试点再推广。近年来,我们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由4个全国性试点地扩大到成都、德阳、绵阳的所有县(市、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市(州),将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从两个全国性试点镇拓展延伸到全省“百镇建设行动”的300个镇,在8个市(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在成都、眉山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将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从全省41家单位扩大到目前的108家,等等。这些试点都取得了试出经验、试出路子、试出信心和决心的效果。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3

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是对多年来机构变革和机构编制工作成功经历的归纳综合和总结,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和效果,对做好机构编制治理工作更带有基本性。

(一)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是贯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期间各项工作的基本方针。机构编制治理工作直接触及到对在朝资源的有用装备,机构编制工作的生命力首要表现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从体系体例机制上保证党和县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有用指导和治理,从体系体例机制上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时推进;表现经过机构设置、本能机能装备等方法进一步推进县政府改变本能机能、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本钱,构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平通明、清廉高效的行政运转机制上来。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是在机构编制工作领域深化贯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的客观需求。

(二)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是依法治国的必定要求。机构编制工作是贯彻执行《国务院组织法》、《当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当地各级人民县政府组织法》、《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治理条例》、《当地各级人民县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治理条例》等司法律例,机构编制治理的权柄来自于相关宪法性司法规范,是宪法的威望性在国家机关组织机构治理方面的有机延长,其威望性是无须置疑的。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是从体系体例上、组织机构治理上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立法治国家的必定要求。

(三)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是深化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和机构变革的急迫需求。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和机构变革是深化各项变革的主要环节,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变革的实践标明,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是打破变革中机构撤并、编制精简难点问题,顺利推进变革、完成变革意图的急迫需求。机构编制工作逐步成为党科学在朝、民主在朝、依法在朝的主要资源,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要保证,成为有用处理县政府本能机能改变、优化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的主要手段。党的十七大对深化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建立服务型县政府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和机构变革任务面前,急迫需求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

(四)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是增强机构编制日常治理的实际需求。机构编制很多的、常常性的工作是对增减一个机构、一个编制、一名指导职数和一项职责等详细机构编制事项的治理。当前,一些当地超编制装备人员、超职数装备指导干部、部分实行职责缺位、越位和错位、条条干涉等问题仍然存在,机构编制认识不强,机构编制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场面,成了“看家护院”的人物,不足威望性和有用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招致机构编制难以节制、机构编制工作效率不高的首要缘由,影响了党政机关的本身建立。机构编制治理必需进一步严厉执行进人控编审核准则、编制实名制治理准则、机构编制和财务预算相结合的治理准则等各项机构编制治理准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改正违法违纪问题,严厉节制机构编制,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有用性,切实维护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严厉性。

二、机构编制治理威望性和有用性的首要显示和存在的问题

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是有用性的保证,有用性是威望性的详细表现,两者严密联络,相反相成,不成切割。

(一)机构编制治理威望性和有用性的首要显示。一是显示在各项司法律例、变革政策和变革方案有用执行,令行制止、政令疏通上。二是显示在不时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处理行政体系体例运转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时消除发展中的体系体例机制妨碍,切实把机构编制管住管好,促使机构编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三是显示在增强和改良治理,严厉节制编制,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维护机构编制治理的严厉性上。四是显示在依法确定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本能机能装备,做到行政主体正当,完成行政机关的机构、职责、编制法定化上。

(二)影响机构编制治理威望性和有用性的首要要素。一是机构编制治理体系体例机制不尽合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不足自力处置宽和决问题的才能,工作环节多、顺序复杂、工作不足时效性。二是机构编制治理司法系统不健全,短少可操作的编制规范,对机构编制的治理首要是靠经历、靠比较,不足科学性和精确性。三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本能机能没有完全发扬。重审批、轻监管,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责任不明,不足严厉详细的违纪处分制裁办法,招致机构编制治理力度不够。四是编制认识不强。因为对机构编制治理工作的宣传不到位、律例政策建立不到位、监督制裁不到位等缘由,“编制就是法”的编制认识还没有真正坚持起来。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着力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

(一)理顺机构编制治理体系体例,改善运转机制,为加强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供应体系体例机制保证。明确的本能机能定位、顺利的治理体系体例和运转机制是开展各项行政治理工作的基本和前提。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相同需求从明确司法位置、增强本能机能建立、理顺治理体系体例着手,打牢体系体例机制基本。

一是增强机构编制治理工作的本能机能建立。依照权责统一的要求,应该进一步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权柄,使机构编制治理的权柄与责任相顺应。充分发扬机构编制治理工作集中水平高、综合性强、协调效果突出等特点,增强机构编制部分对各类专项体系体例变革的协调本能机能,加强机构编制部分的协调才能。要科学界定机构编制治理与财务预算治理方面的职责分工,坚持机构编制治理、财务预算治理全体联念头制,保证机构编制治理和财务预算治理的有机统一。

二是理顺机构编制治理体系体例。鉴于机构编制部分要统一治理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派机关、人民集团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治理幅度较宽,治理职责较重,应该恰当增强机构编制部分的治理位置,以加强其综合部分的威望性。

三是改善运转机制。合理划分编委和编办的职责权限,充分应用各级编委条理高、指导和协调才能强的优势,进一步发扬中心和省级编委在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和机构变革中的牵头抓总效果,切实把各级编委的工作重心转到研讨制订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和机构变革的总体方案,研讨拟定机构编制治理的律例、规章和政策办法等决定计划工作上来;适度扩展编办在详细的机构设置、编制审定和调整等方面的治理本能机能和自力处置宽和决问题的权限。还,依照“便捷、高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治理流程,精简工作环节,属于编委的权柄,编办审核后按顺序报批;属于编办的权柄,由编办按有关规则直接手理,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自动性和时效性。

(二)健全机构编制司法规范系统和营业规范系统,为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供应准则保证。

准则建立具有基本性、具体性、长期性和不变性。机构编制治理的准则化、法制化是提高机构编制治理威望性和有用性的首要路子和基本保证。

一是增强机构编制治理立法。在系统总结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和机构变革以及机构编制治理成功经历的基本上,精确掌握机构编制工作的内涵规则,研讨制订一批有关机构设置、职责治理、编制治理等方面的律例、规章和政策办法,规范机构编制治理顺序,完善机构编制治理内容,坚持健全卓有成效的律例政策系统。

二是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规范系统。机构编制规范是机构编制治理司法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确定机构设置和审定人员编制等治理事项的营业原则。要在对现有机构编制治理规范进行修订完善的还,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依据分歧行业、分歧性质、分歧条理、分歧类型单位的实践状况积极研讨制订职业教育、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机构编制规范,逐渐完善营业规范系统,做到依法用规范审批机构、审定编制,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三是综合发扬各项准则的保证功用。综合发扬政策律例和营业规范等各项准则的治理效能,用总量、规范和律例政策规范机构编制治理,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部分的依法治理程度和依法行政的才能,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程度,为机构编制工作供应准则保证。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在深化变革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威望性和有用性。深化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变革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机构编制治理威望性和有用性的切入点。依照十七鸿文出的加速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建立服务型县政府的部署以及改变县政府本能机能、加大机构整合力度、严厉节制编制、加速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变革等详细要求,以推进县政府本能机能改变为中心,经过整合机构本能机能、修正完善部分“三定”规则等方法办法,明确界定部分本能机能分工,理顺部分职责关系,进一步增强县政府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本能机能,进一步变革和消除行政治理体系体例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顺应的毛病,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条理矛盾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触及的机构编制问题,处理在县政府效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机构编制问题,实时消除发展中的体系体例机制妨碍,使得机构编制治理工作在更多领域、更高条理、更大范围发扬愈加有用的服务保证效果,以此进一步增强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

(四)坚持与时俱进,不时创新,提高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有用性。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治理,是新情势下不时提高机构编制治理工作程度的必定要求,也是不时提高机构编制治理有用性的主要路子。

一是坚持实践创新。机构编制治理工作的政策性很强,必需要有科学的实践做指导。应深化开展对分歧层级县政府的功用定位、如何合理划分分歧层级县政府的职责权限、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分歧层级的事业编制总量、如何使干部治理与指导职数治理相协调等问题的研讨,拿出一批顺应变革发展要求、符合机构编制治理工作实践、可以处理机构编制治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可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系体例机制妨碍等方面的实践效果,用于指导机构编制治理实践。

二是坚持机制创新。创新部分履职治理机制,探究坚持部分工作向机构编制部分传递机制、增强编制部分的监督约束机制、本能机能争议协调机制,追踪部分的履职和运转状况,做好部分职责的界定、协谐和划分工作,避免呈现越位、缺位和错位景象;完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年度查验工作,探究坚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绩效评价机制,依据绩效评价后果响应调整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提高机构编制调整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创新机构编制问责审计协调机制,协调纪检监察、组织等部分,把机构编制治理归入到各部分和下级党委、县政府的年度工作审核范围、问责范围,对机构编制资源运用的结果进行问责、审核,加强各级各部分的编制认识。

三是坚持治理创新。进一步探究促进机构编制治理的新方法,完善编制实名制治理准则,加速机构编制治理电子政务建立,建立合适组织、编制、人事和财务和等部分一起运用的编制实名制信息交流平台,夯实机构编制治理的基本;创新指导职数治理方法,探究坚持指导职数运用查对准则,使干部治理与指导职数治理全体联动;创新编制运用方法,积极探究事业单位编制治理的新方法,盘活事业单位编制资源,提高编制运用效益,切实处理一批指导关切、群众关怀的热点难点问题所触及的机构编制事项,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履行机构编制政务公开,探究坚持机构设置和编制审定听证准则,保证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治理的参加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争夺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治理工作的支持。

(五)增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维护机构编制治理的威望性和严厉性。监督检查是机构编制治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稳固机构变革和机构编制治理效果、维护机构编制治理威望性和严厉性的主要手段。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4

1、根据“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和中央编办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我省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提出我省“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框架、近期任务和实施步骤。

2、继续学习落实《中央编办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的若干意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认真研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领导和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重点是完善煤矿安全监察和行业管理,区域协调发展、环境监管、土地督察、公用事业管理、食品安全体制,以公安消防为主体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等。研究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群众团体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问题。

二、积极做好行政体制改革和其他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

3、根据中央精神,认真做好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规范各类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等工作。

4、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依法界定省、市、县三级政府和政府组成部门的事权和职责。

5、根据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研究文化体制改革中涉及的管理体制、职能转变、编制调整等问题。

6、继续做好司法、粮食流通、畜牧兽医管理、水资源管理、勘查设计等体制改革中的相关工作。继续做好企业所办中小学、医院划归当地管理的相关工作。

7、积极配合做好国务院在我省开展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

8、继续加强对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指导,着重推进和总结城市管理、农业综合执法和文化市场管理执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继续推进。

三、继续搞好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对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力度

9、研究提出推进全省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配合农村税费改革,研究提出我省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的工作思路和意见。

10、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指导各试点市、县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掌握工作动态,总结试点经验。建立省编办试点县联系点,对试点工作进行重点帮助指导,围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对策。力争年内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提出指导面上工作的意见。

11、在《机构编制信息》上开辟“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专栏”,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全省各试点市、县乡镇机构改革的情况和做法,及时向中央编办报告全省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四、继续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研究和试点工作

12、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省事业单位的调研,摸清底数,完善各级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基础数据;对县级所属事业单位认真进行清理整顿;根据各类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模拟分类,为实施分类改革做好准备;对条件成熟的事业单位,可先行改革。

13、待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出台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对《山西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意见》(讨论稿)和《省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14、继续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继续加强对全省确定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市、县和部门工作的调研,深入了解试点情况,认真总结试点中有代表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

五、加快推进机构编制法制化进程,严格机构编制监督管理

15、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做好《山西省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修改工作,为中央编办制定相关法规提供建议参考。

16、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和基础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中央编办《关于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中编密发[2004]6号)精神,进一步做好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管理,确保我省5年内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加强各市、县机构编制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成果的交流,积极推行编制实名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深入探索建立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相互配合的约束机制,进一步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方式方法。

17、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继续开展机构编制的督促检查。进一步做好“12310”举报电话的受理工作,研究全省贯彻中央编办“五不准”的实施意见,并对各地遵守机构编制管理“五不准”的情况进行督查。继续联合纪检、组织、财政等相关部门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18、搞好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认识水平,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为做好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抓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

19、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实施工作。以加强监督管理为中心,继续推进全省网上登记试点工作,扩大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范围,提高网上登记的质量和水平。

七、做好《公务员法》实施涉及的编制工作

20、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认真研究公务员登记涉及的机构编制事项,摸清底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八、切实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及编制队伍建设

2l、继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各项工作提供政治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22、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完善工作制度,转变工作态度,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3、继续加强学习。坚持学习制度,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和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5

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对机构编制工作创新机制、服务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设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过程中需要更加科学配置资源、提高效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需要更好地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在更多领域内、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里发挥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保障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编制部门干部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审视和检查自身的工作,敢于突破,勇于实践,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今年上半年,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和自身的认识,淄博市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组织开展了“能力提升年”活动,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出台了《关于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开展“能力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以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准为核心,以增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本领为目标,以学习培训和完善制度为手段,建立起运转协调、务实高效、督导有力的能力提升工作体系。各区县也迅速行动,认真部署,科学安排,分别开展了“五个一”学习活动、“六比六看”活动、“主任讲党课”活动等,在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各具特色的工作格局,使能力建设贯穿于机构编制工作的各个方面,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更好地适应“抓深化、抓创新、抓提高”的工作要求,努力开创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丰富载体,确保能力提升的好成效

一是提升站位,提高把握大局能力。大局清,工作才会有方向、有作为、有地位。编制部门履行职能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大局,始终以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编办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开展了各类“讲堂”、“论坛”等学习交流活动,市编办坚持“每月一个主题”,已连续举办了“淄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保持党的纯洁性”等7期“机构编制大讲堂”活动,组织召开了全市编制部门学习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座谈会,组织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和“书香机关”读书交流会活动。博山区编办开展了每周一次集体学习、每月一次干部讲坛、每季一次课题研讨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学习活动,桓台县开展了“机构编制论坛”、“每周一文”活动,通过学习的形式,增强干部队伍把握大局的能力。

二是善于总结,提高思考研究的能力。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进程日益明显,思路清,才能目的明,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调研宣传等工作势在必行。近年来,淄博市编办着力抓好全市系统信息调研工作,实行重点调研课题制度,形成各类调研报告60余篇,连续举办了两届机构编制调研成果评选活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信息宣传调研工作的意见》、《信息宣传和调研工作计分管理办法》,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充分调动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编办共有20篇调研成果获得第一届山东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机构编制管理科研成果奖,获奖数量位列全省前列,全市共在中央、省机构编制部门发表各类信息50余篇。另外,在门户网站设立了“思考与交流”专栏,为全市机构编制部门提供了讨论交流平台。各区县也积极组织、落实,高青县制定了信息宣传考核奖励办法,定期组织信息点评会,临淄区组织了多次调研课题讨论会,并安排专人到有关单位进行学习锻炼,信息调研工作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强化考核,提高贯彻执行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多种素质的综合展现,它体现为一种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对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机构编制工作往往涉及多方面,情况复杂,也往往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编委高度关注,只有贯彻执行能力强,更好地落实好方针政策、领导决策,才能树立起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淄博市编办严格工作督查制度,对上级部门部署的工作任务、市领导批示件、人大政协提案等安排专人进行跟踪督查,明确责任时限,对确定的年度重点创新工作实行月有通报、季有考核、年有总结,并与干部考核和使用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工作落实状况和工作效率,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解放思想,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机构编制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着力解决思路狭窄、工作面不宽、管理乏力、方法僵硬、手段单一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创新思维,提高统筹兼顾、合理配置执政资源的能力,努力使机构编制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011年以来,淄博市编办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创新工作的管理,注重创新工作的领先性、前瞻性、实效性,出台了《关于加强重点、创新工作管理的实施意见》,对重点创新工作进行调度、考核,并首次举办了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各单位重视创新、研究创新、推进创新的程度日益突出。2012年,淄博市编办确定了“机关事业单位职责履行和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检查评估”等12项重点创新工作,以探索谋思路,以创新求发展,极大推进了全市机构编制工作内涵深化和外延拓展。

五是严肃纪律,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当下,各项改革正不断深化,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廉政建设,事关改革大业稳步推进,事关党委政府形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自我约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机构编制部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律”的意识,“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律法规,把好机构编制审核关,不越权、不违反程序、不在限额外审批机构编制。

三、着眼发展,注重实践,构筑能力提升的大平台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6

机构编制工作是我们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关系政府职能转变,关系体制创新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关系党风廉政建设,关系管理成本和效率,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我市的机构编制工作是直辖以来比较值得总结的工作之一。前不久委员长到视察时高度赞扬我们的低行政成本优势,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全国平均是35:l,西部地区平均是20:1,而是50:1。

直辖以来,我们对原来的几个板块进行了两次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实现了市对40个区县的直接管理;搞了两次市级机构改革,指导区县开展了区县、乡镇机构改革,效果很好。检验机构编制工作成效的标准是看是否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机构编制工作为我市直辖六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上级的好评和表彰,市编办还被人事部和中央编办评为全国机构编制系统惟一的省级先进集体。这次市编委领导成员调整,由我和异康、儒沛、奇帆、事忠四位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一方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全市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进一步强化对肩负职责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我们的任期内把编委、编办的工作做得更好,保持并发挥我们现有的体制优势,使之尽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二、认真贯彻落实大精神,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搞好机构编制管理

学习贯彻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大精神是我们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指南,我们要自觉把“三个代表”的精神贯彻落实到机构编制工作中去。当前,要认真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政府职能的定位和完善。政府职能转变是永恒的课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政府还得做一些不该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宝钢兼并重钢之类的事,政府还得参与。但是,深化改革是大趋势,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服务基层,转变机关作风,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二)积极稳妥地进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按照事业单位的不同功能进行合理分类改革和分类管理。事业单位改革很复杂,刚才编办在汇报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指导性意见时,我插话较多,不同的事业单位功能不同,编办每年应该对事业单位进行评估。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编办提出分三类是一种分法,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科研、学校、其他事业单位的行业分类法,还有政府举办的和非政府举办的,还有政府给钱的和政府不给钱的。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还会有些新问题要出来,编办要加强研究,力求分类更科学。《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市政府已批准印发,市编办要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精心组织,稳妥实施。

(三)审慎开展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抓好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要按照〔〕56号文件的要求,认真拟定改革试点方案,把它作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和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从体制上、源头上解决现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最近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研究拟定了《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市编办要积极与法制办沟通、紧密配合,提出具体的贯彻意见,确保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中央编办确定在我市开展全面的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然是试点单位,就对国家承担着责任,试点搞不好,拿不出经验,就辜负了中央编办让我们作试点的苦心。

(四)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机构改革的准备工作。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市编办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改革信息,认真研究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设置调整和职能配置调整的情况,密切关注兄弟省市的动态,提出市级组织机构职能及机构调整的意见。这次改革,国务院有些机构和职能可能要整合,上面调整了,地方也要跟进,但下面不要盲目跟进。第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央要立法,上面先理顺,待中央统一部署后,地方再跟进。第二,有些方面的机构设置,地方不能也不应一一对号。比如几个直辖市都设有商委,我市除设有农业局外还有农办,要研究哪些是我们的实际情况,设立哪些机构体现地方的需要。第三,现在大家关注新一轮改革的气氛已经很浓了,我担心“军心动荡”,各项准备工作要内紧外松,不要搞得人心惶惶。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7

一、近三年来调研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三年来,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调研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认真研究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领导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市县两级编办的领导都十分重视调研工作,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定期进行研究部署,经常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亲自撰写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文章。有的文章在全省编制系统调研论文评选中获得了奖励,有的在中央、省、市报刊杂志公开发表。这些都为推进全市机构编制调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开展了“机构编制调研年”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热情高涨、行动积极,紧紧抓住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超额完成了任务。

夯实基础,建立健全了调研网络。市县两级编办都成立了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门的信息调研员。同时,以各部门各单位政工(人事)干部为机构编制调研联络员,以相关部门为调研协作者,建立了上下贯通、范围宽广、反映灵敏的机构编制调研网络体系。为进一步提高信息调研员的素质,市委编办综合科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和指导作用,不仅注意经常保持与各级信息调研员的联系,还定期与作者商讨调研文章的修改,有力促进了广大信息调研员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同时,采取加强督促检查,有效促进了县(市、区)编办和市直单位调研工作的开展。总的看,我市机构编制调研网络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格局。

围绕重点,精心选题并抓好成果转化。年初,市委编办根据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下发了《20**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方案》,确定了4大块18个重点调研课题,各县(市、区)也根据实际合理设置了自己调研主题和内容。这次的调研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决策性调研,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建设性观点、建议。例如,市委编办机构编制管理科自去年下半年来,深入各事业单位调查摸底,撰写了《我市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及改革思路》,提交市委主要领导参阅。资兴市委编办围绕如何控制机构编制、防止改革后机构编制再度膨胀,撰写了《资兴市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汝城县委编办针对个别单位职能划分不清影响政府作为现象,撰写了《关于理顺县经济局和商务局管理体制的汇报材料》。宜章县委编办抓住乡镇如何转变职能、创新工作机制、调整组织机构、整合事业站所等关键,撰写了《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思考》,等等。二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策性调研。针对市直机关人员超编及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市委编办机构编制监督科先后联合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开展了几个月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撰写的调研报告数据准确、翔实,提交了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编委会领导审阅。苏仙区、北湖区、临武县、永兴县针对机构编制监督工作问题、事业单位登记问题、官多兵少问题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供有关领导参阅。三是围绕工作创新,开展经验性调研。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是近几年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安仁县委编办在此项工作中由于措施得力,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他们撰写了《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践和探索》,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水平。资兴市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作了有关探索,他们撰写了《依托审计做好管理文章》,进一步推介自己的经验。其它县也根据各自不同特点,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近三年来,全市共收到调研文章100多篇,文章内容涵盖了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机构编制管理、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有的转化成了领导决策的依据,有的调研成果及时转化成了机构编制管理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去年,市委编办将全市优秀调研文章及时汇总,经过修改整理后,发往中央编办中国机构网,被连续采用20多篇。同时,我们编辑印刷了《20**年调研论文选编》,赠送给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县(市、区)编办、省编办及各市(州)编办进行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成果交流,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

强化措施,完善了调研工作机制。市、县两级编办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办法,将调研课题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各科(组),强化了对调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市委编办健全了调研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各地各单位申报机构编制事项、事业单位登记的审批参考依据,作为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评先评优的考核指标,基本做到年初有部署,平时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各县(市、区)编办也都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度、定期研究调研工作制度以及调研成果奖励制度,有效促进了调研工作的开展,每年基本按时筛选了至少2篇以上优秀文章上报市委编办参加全市年度评选。

回顾这几年的调研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做好调研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编办领导只有真正把调查研究当作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身体力行,发挥示范作用,才能使调研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二是做好调研工作,队伍建设是基础。各项工作归根到底,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要发挥资源优势,增强调研工作的战斗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调研工作队伍,才能提高调研工作水平,使调研工作不断创新、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做好调研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根本。调研工作一定要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特别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调研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达到服务和推动工作的目的。四是做好调研工作,健全机制是保证。健全的制度,良好的机制,可以使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转,并不断规范化。科学完善的制度和严格有效的管理是确保调研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地调研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地方对调研活动安排还欠合理。平时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不够,调研文章有临时抱佛脚,闭门造车,甚至有从网上下载之嫌。二是调研文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今年收集到的文章来看,大部分文章具备了一定水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也有一些文章存在视野不宽、偏重微观、就事论事等问题。有的文章分析问题较多,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却过于草率。有的文章逻辑思维不严谨,语法不通时有出现。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调研工作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目前,中央正在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启动前,机构编制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强调研,为新一轮机构改革作好准备。机构编制工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从繁锁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重大举措、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1、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强化认识。要强化对调研工作的认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群众路线、实现科学决策的一大法宝。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任务,调研工作开展得不好,就发现不了工作中的亮点、找不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重视调研,学会运用调研来开展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继续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切实把调研工作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来抓。二要围绕中心。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号角,我们要通过调查研究,切实找准机构编制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科学定位,提出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大局的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为全市中心工作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好为市委、市政府的参谋服务作用。三要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开展调研是我们调研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机构编制工作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好调查研究。每年上半年,市委编办要根据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郴州实际,筛选一批机构编制重点调研课题。通过对这些重点课题的突破,推动一批问题的落实与解决,从而促使我们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转变作风,改进方法,在提高调研质量上取得新突破。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求真务实,是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离开了真和实,调查研究就是自欺欺人,一钱不值,甚至有害无益。新的形势下,机构编制部门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如,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上级部门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深入实际、问计于基层、求教于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从事调研的同志,要敢于说实话,报真情,做求真务实的模范。要从加强作风建设的高度来抓好调研工作,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做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表率。二要把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形势在不断发展,我们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要注意不断改进。我们党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的工作方法,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蹲点调查”、“解剖麻雀”等方法。我们要继承和运用好这些优良传统。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的调研方法和手段。比如,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等。多进行量化分析和典型剖析,以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揭示问题,增强说服力,避免出现以偏概全、以好遮丑、以小夸大的毛病。三要切实改进文风。撰写报告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再全面,研究再深入,报告写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写文章要有新观点、新思路、新办法,看了以后给人以启迪,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得以应用。要写短文章。领导同志和决策机关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读长篇大作,因此,调研报告应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3、发挥作用,拓宽渠道,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充分发挥作用。要努力发挥好三面“镜”的作用。一要做“广角镜”。要重视调查研究的广度,关注机构编制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大局,抓住主流与本质,为领导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二要做“显微镜”。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具体,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精心提炼,把深藏于形态各异、错综复杂的大量现象之中的带有根本性、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三要做“望远镜”。调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以往情况的研究上,不能只盯着目前状况的分析上,还必须要有超前意识,眼光要放得远一点,思维要想得更深一些,使调研具有前瞻性。只有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才有可能拿出较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才能提高参谋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二要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做好调研工作,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因此,决不能把调研活动仅仅停留在认识事物的阶段上,而要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思路,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一个好的调研成果有着多方面的应用价值,除了可能转化政策法规性文件外,还可通过多角度的开发,转化成理论文章、讲话、言论、经验、意见建议等。

4、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在推进调研工作上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一要继续强化责任。调研工作开展的优与劣,成效大与小,与领导对调研工作的重视与否有着密切关系。要切实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实行“一把手”责任制,继续推进领导带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发挥好调研网络以及信息调研员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全体机构编制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在全系统形成“人人抓调研、人人会调研、人人出成果”的“大调研”工作格局。二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机构编制工作繁忙,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调研工作很难深入开展。因此,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证调研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调研定题制度、奖惩制度。对于措施不到位,工作拖沓,调研工作开展不好的单位要给予批评。三要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干部的调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是每一名干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把提高干部的调研能力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机构编制干部要注重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参与调研工作,虚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特别是专门负责调研工作的同志,要注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练好基本功。要加强对编制法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经济知识及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需要。

三、用“十七大”精神指导推进机构编制工作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前段时间,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政府统一安排下,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取得了初步成效。就后阶段学习贯彻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1、进一步掀起热潮,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机构编制工作全局,关系机构编制工作能否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关系机构编制工作能否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要重点学习和领会十七大报告,系统钻研和理解贯穿其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要认真学习修正后的《中国共产程》,通读全文,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我市改革发展大局,联系机构编制工作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确保十七大精神入脑入心。在学习过程中,编办机关党支部要牵头组织,中心组要示范带动,党员干部要带头坚持。同时,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自觉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8

首先,感谢州编办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搞好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有幸参加这样一次会议,深感荣幸。我办的信息宣传工作起步较晚,本人从事信息宣传工作时间也比较短,并且是兼职做信息工作,因此,在这里只能将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所感所悟,总结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谈不上经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下面我谈谈对信息宣传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感受。

一、对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已经日渐成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一项综合性、基础性、经常性、导向性的工作,通过机构编制信息宣传,能够使社会了解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职能,支持机构编制工作,提高机构编制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良好的机构编制部门新形象;能使上级机关了解基层情况、支持基层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能使系统内互通信息、取长补短。这一点,已然被越来越多的广大机构编制工作者所接受、所认同。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做好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机构编制部门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服务,就必须充分发挥好机构编制作为党委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信息宣传的形式,把有关机构编制、体制改革等热点、难点的敏感意见和要求顺畅地反映上来,促进党委、政府对有关问题能做到科学决策、及时解决,使机构编制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就是要树立抓信息宣传就是抓机构编制管理的理念。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把握住信息就把握住了时代的脉博,信息是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要素,它和物质、能量被并称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的功能一方面是认识事物的媒介,另一方面是科学决策的依据。对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而言,机构编制信息是协助领导了解情况、把握动态,为制定决策、实施决策、加强领导服务,是为本单位中心工作服务,通过信息宣传,能够反映情况推动工作。因此,抓信息宣传工作就是抓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第三,做好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客观需要。一条重要的信息可引起党政领导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一项科学的建议可以促进党政部门决策的完善,一个新观点可以帮助党政领导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把当前社会发展中带有普遍性、警示性、突发性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有助于党政领导全面了解社会动态,切实体察基层的意愿和情绪,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四,做好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是履行机构编制职能的重要基础。从工作性质上来看,它实际就是机构编制业务工作的一个新拓展。重视社会改革发展动态、反映目前机构体制运行现状、广集机构编制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智慧,是机构编制工作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机构编制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一项基础工作。同时,通过信息宣传扩大对机构编制履行职能的形式、方法、经验的宣传和交流,展现机构编制履行职能的工作动态,也有助于推动机构编制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因此,认真做好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多渠道地汇集和反映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机构编制更好地履行职能,使部门设置更加科学,职能划分更加准确,运行监督更加有效,编制管理更加富有成果。

综上所述,敝以为只有明白了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够更好地以此指导我们狠抓信息宣传工作,也才容易获得领导的支持。因此,我们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是下情上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渠道上来,统一到信息宣传工作是机构编制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上来,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力量加强、工作落实。

二、主要做法

一是多参会阅文。要搞好信息宣传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求我们必须摸上情、知内情、识外情,为此,我办专门制定了参会阅文制度,编办主任李春燕同志经常对大家说“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参加会议,多参加会议可以明显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求信息人员必须经常参加重要会议,通过参加会议,收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单位乃至县里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了解工作情况和面临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办法等,注重收集那些对当前工作有指导、借鉴意义的新观点、新意见和新建议,总结工作中的新经验和好办法。 另外,我们十分注重机构编制方面的政策法规文件的学习。机关公文对事物的本质、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对解决问题的办法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所以,凡是上级或本级及至 本单位下发的重要文件,我们都认真进行学习研读,从各类公文中收集有用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写出的信息提出的建议才有据可依。总之,为搞好信息宣传工作,我们要求自己,在了解时事、学习文件上要先行一步,重要会议提前介入,新政策、新规定优先接触,下基层调研,单位主要领导全力支持,同志们全力配合,从而保证了在想问题和写信息时,做到胸有成竹。

二是要站得高,看得远。首先,在选题上要从领导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必须有较高的立足点,要从领导和上级机关的角度去分析情况、研究问题,摆脱局部性的限制。其次,要善于把握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领导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分析问题、编写信息时加强综合分析和提炼,抓住带有全局性、政策性、倾向性的实质问题,提炼出有指导价值、有典型意义的信息。如:20xx年8月中旬,我县1989年新增招工142名乡镇水管员的问题,矛盾突出,情况复杂,多次上访要求解决编制、工资和社保等问题,领导十分关注,编办作为职能部门,认真研究当时的文件精神,从全县大局、机构编制政策、编制管理原则等方面着手,以文字信息的形式反映给县里主要领导,以供解释答复和正确决策,从而为保持稳定构建和谐间接发力。

三是注重拓宽机构编制信息的来源。目前,机构编制信息主要是通过编委会、编办会、统计数据和分析、基层部门反映的情况和工作成果及经验等了解和搜集的,这些渠道固然要把握好、运用好。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注重在信息来源的渠道拓宽上下功夫,把机构编制履行职能的状况,工作人员考察(包括赴外地考察学习)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都作为机构编制信息调研来源的重要渠道,使机构编制信息有质有量。比如说为了搞好编制实名制推行工作,20xx年秋,我们即专门组织了人员到重庆奉节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学习考察,取得了一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也提供了一个好的信息来源。

四是注重调查研究。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中央编办也曾明确地提出了“调研立办”的新要求,调研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调研中可以感悟事理,在调研中可以享受快乐,在调研中可以增长知识,在调研中可以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始终认为,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得来的信息,才有更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适用性。这样的信息,才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才最能推动工作,也才能更好地履行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责。因此,我们把调查研究作为拓展机构编制工作新思路的首选,要求全办人员牢固树立起大机构编制观、大全局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料。20xx年11月底,为了稳妥推进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针对我县乡镇卫生事业单位转制工作滞后、机构编制和管理体制复杂等情况,从机构和人员编制上为我县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全面推开提供保障,我县编办协同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一行六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查,并形成了综合调查报告,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使这项工作在全县得到了全面迅速推开。

五是关注新闻媒体。通过新闻媒体,可以着重了解上级领导在一些会议、活动中的讲话;领会上级主管部门和本级党委政府在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清楚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各地区、各部门的重大动向和典型经验;工作中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情况;一些部门对某一方面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信息报送的针对性。州编办“一网一刊”的开通,为我们搞好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工作平台、学习平台”,前不久,州编办网站被湘西州信息化领导小组评为州直部门排名第一的优秀子网站,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觉得,这不仅仅是对网站本身的肯定,也是对全州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和鼓舞,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之下,作为一名基层信息工作者,不认真把信息工作做好,没有理由。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9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编办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深化机构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强化机构编制管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市编办实现市委序列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三连冠”,*年荣获全省人事编制系统三年一评的创“三强班子”、“四好队伍”先进集体,2007年荣获五年一评的“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单位”。*年,*县编办、*县编办、*区编办等被省编办评为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先进集体。具体工作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构改革取得实效。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落实到位。按照中央、省里的要求,从2002年起全面开展了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截至2004年,我市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部完成,职能划转、人员调整到位,并全部实行“三定”,实现了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整合内外贸易及工业经济职能、加强法制与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主要改革目标。同时,制定了县(市)开发区管委会“三定”方案,为县(市)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体制和机制保障;在全省率先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解决了多年来城市管理混乱和机构编制膨胀等问题,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作出了积极贡献。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确定了*县和衡山县为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县,制定了《*市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深入试点县开展改革调研和指导督促,改革试点工作正积极稳妥地推进。围绕推进乡镇事业站所改革,在全省首先组织制定了《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编制暂行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编制管理,明确了分流目标。同时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抓好了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确保了乡镇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和社会稳定“两条底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初见成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以规范为目的的市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对市直438个事业单位实行了“十定”,大力推行了机构撤并布局调整和转体工作,改革后事业单位机构精简10%、编制精简20%,优化了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激发了事业单位的活力。同步开展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学习考察和调研,积累了部分分类改革资料。

二是管理机制不断强化。严格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以及中编办“五不准”、省编办冻结编制等规定,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坚持机构“撤一建一”、人员“凡进必考”,从严把住关口。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的通知》(衡编[2007]34号)等多个文件,完善了集中统一管理、凡进必考、“三个一”审批、事前申报事后备案、部门联动等各种制度,强化了机构编制控管力度。目前,我市市直行政事业机构处于全省数量偏少、规格偏低行列,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有余编,乡镇行政编制实现了连续五年负增长。创新管理办法,投入近100万元,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网域机构编制管理软件》,实现了机构编制软件化管理,创新了“实名制”监督管理方式。

三是监督检查更加有力。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法规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会议、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深入组织开展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学习宣传系列活动,营造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良好氛围。设立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专门科室,建立了监督网络,开通了“12310”举报电话,形成了运转灵活的监督检查机制。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召开了严肃工作纪律的专门会议。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和处理工作,认真开展了乡镇人员编制、领导职数、清理“吃空饷”及配套改革等七次大的专项督查。市县两级开展多次人员编制清查工作,停发了“吃空饷”人员数百万元的工资,查处了个别单位违规进人问题,维护了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

四是法人登记依法推进。依法规范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登记率基本达到100%,年检率达100%,年检及时率在95%以上。严把了事业单位法人审查关,年检年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举办了两期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班,增强了事业单位的法人意识,逐步实现由“要我登记”向“我要登记”转变。开展了两次三年一届的市优秀事业单位法人和法定代表人评选活动,激发了创先争优积极性。

五是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认真组织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著述的学习,举办了3期全市机构编制系统业务培训班,提高了全市机构编制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市县两级编办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信息调研工作,把调研作为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行奖励制度,办好《*机构编制》简报和*机构编制信息网,全市机构编制信息调研工作一直处于省市先进行列。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近5年来的机构编制工作之所以能够有所作为,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方方面面的支持;坚持实事求是,重视调研,科学决策,确保机构编制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坚持改革创新,敢于突破旧框框,探索新的体制和新的工作方法,努力谋求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工作效果;坚持争先创优,优质高效地落实各项工作,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这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发扬。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机构编制工作还存在“四个不够”。一是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参谋助手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二是职能调整还不够理想,部分单位管理体制和职能不顺;三是机构编制控制还不够严格,部分县市区超编较严重;四是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执行还不够到位,违纪违规的现象仍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明确方向,扎实做好2008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机构编制工作起着体制保障作用。尤其是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了一大段的文字就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进行安排部署。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改革任务,要求认真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禁超编进人。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更加具体的安排部署,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省委、省政府也于去年年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发[2007]27号),明确了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总原则,上收了部分管理权限,提出了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系列新要求。由此可见,机构编制工作正面临着职能地位更加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深入、机构编制管理更加规范、人员编制控制更加严格的新形势。抓好改革,搞好管理,是职责所在,是使命所系,我们要牢牢把握当前的形势,坚决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谋划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确定工作重点,开创工作新局面。

200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机构编制部门承担新一轮改革使命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发[2007]27号文件精神为核心,着力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乡镇机构改革,大力推进机构编制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作出新贡献。今年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宣传贯彻*发[2007]27号文件,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

为贯彻落实中央去年出台的三个政策法规文件,省委、省政府于去年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发[2007]27号)。这是一个全面规范我省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程序、制度和纪律的政策性文件,也是指导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制度规范。今年的机构编制工作要围绕贯彻27号文件精神这一主线,加强和规范我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为下一步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一要认真组织*发[2007]27号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各级各部门要将*发[2007]27号文件精神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内容,精心组织学习,切实领会精神实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或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活动引向深入,提高全社会的机构编制法规意识。

二要扎实抓好*发[2007]27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利用新一轮机构改革尚未实施的空隙,抓紧清理以往各类管理规定,提出贯彻实施的配套措施和具体办法。要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严格执行规定的限额、标准和适用范围,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和程序,切实做到依法管理、严格管理、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市委办、市政府办根据我市实际,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重点就集中统一管理、下管一级、考核评估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要重点落实事业机构编制下管一级和机构编制考核评估制度的具体办法,把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规定执行到位。要通过抓*发[2007]27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机构职能管理,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长,树立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

(二)加强机构编制宏观研究,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

*年中央编办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会议指出:“未来的机构编制管理将分成三大块,第一块是政策研究,工作量会大于三分之一;再一块是监督检查,工作量会大于三分之一;第三块是审核审批,工作量会小于三分之一。”可见,机构编制调查研究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工作任务会越来越重。我们要主动适应形势,转移工作重心,由加加减减、核核批批的微观管理转移到注重调查研究、强化宏观调控上来,深入基层搞调研,集中智慧出主意,探索机构编制管理的长效之策,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一要加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紧紧围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部门关系、避免职能交叉重叠、提高行政效能的总体目标,加强调查研究,为机构调整、职能整合做好准备;要把市县两级如何推行“大部门”体制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的重中之重,努力形成有独特见解、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材料,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要对现有机构编制情况进行认真统计分析,摸清底数,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有效服务改革决策。

二要加强乡镇机构改革研究。本轮乡镇机构改革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落脚点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我们要按照改革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总体思路,深入调研乡镇机构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乡镇机构的设置、职能的调整、编制的确定、人员的精减等具体办法,尤其要研究如何加强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探索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职能作用发挥的新途径。

三要加强超编超职数问题的研究。当前,我市个别县市区超编超职数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一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实名制管理制度的推行,同时也是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政策所不允许的。各级各部门要深入研究超编超职数的社会背景、深层次原因,探索解决超编超职数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为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献计献策。

(三)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要继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在认真总结我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里出台的《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城管体制不顺、权责不明的问题。要进一步做好行政执法队伍的清理整顿,切实解决多层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扰民的问题。

二要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调研摸底工作,切实把情况摸准、把底子澄清、把数据搞实,为改革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要按照分类改革原则,坚持政事分开,继续做好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事业单位的职能确认工作。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管理试点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及时总结经验,推进全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作好准备。要继续做好文化、卫生、农业等体制改革中的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调整工作,加快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发展步伐。

三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继续搞好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集中精力抓好*、衡山两个试点县的指导和督促,安排专人负责督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衡山两个县要克服畏难情绪,勇于开拓创新,抓紧组织实施,推动试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要认真落实中央编办和省编办在近期开展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精神,抓紧做好自查自纠扫尾工作,摸清底数,完善台帐,查找问题,认真迎检。对自查出来的问题,要逐一落实整改措施,下大力,动真格,坚决整改到位,规范管理秩序,确保“十一五”期间乡镇人员编制只减不增目标的实现,确保乡镇机构改革成果得到巩固。

(四)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促使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制度是管根本的,也是管长远的。要彻底解决当前个别地方和部门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提高机构规格或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绕过编办调研和编委研究的程序申报机构编制事项以及干预下级业务部门机构编制,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就必须在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机构编制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一要健全完善规范化管理机制。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制度。集中统一领导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原则和要求,必须长期坚持。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报同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决定机构编制事项。要建立下管一级制度。对县级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行下管一级的原则,由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县级党政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按照地方组织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批。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和评估制度。今年,我市已将机构编制工作列入对县市区政府及市直机关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市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搞好机构编制专项考核工作,重点监督县市区增设机构、机构升格、超编进人、混编混岗及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切实贯彻落实中央“五不准”的要求。要严肃考核纪律,坚持平时考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坚持严格按评分标准记分,发挥好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

二要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完善实名制管理制度。实名制管理,是将机构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额和人事管理政策,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并将编制数额和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的一种管理制度,也就是实行定编到人、信息公开,做到“一编一人一帐”。我市过去基本实行了实名制,实践证明,实名制是实现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全程监控的有效手段,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认真借鉴外地成果,推行编制证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配合。要通过实名制管理,做到凡按规定批准成立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定编定员,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职数相对应;到2010年,全市力争实现行政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数对应的实名制。要完善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及时对《网域机构编制管理软件*》的数据进行更新,确保数据与最新机构编制情况相一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要统一使用管理软件系统开列编制通知单,充分发挥软件的实名制管理效能。

要完善备案管理制。严格按照衡编[2002]5号文件精神,坚持事前申报、事后备案,切实做到主动及时、真实全面,不搞瞒天过海,不搞遮遮掩掩。要在省里的统一部署下,做好备案制和事业机构编制、领导职数“下管一级”的衔接工作,切实发挥“下管一级”的调控作用。

要建立部门综合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等的综合约束,组织人事部门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工资统发审核部门办理审核手续,财政部门列入政府预算、核拨经费,银行开设账户、支付工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相应社保手续,都要坚持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领导职数范围内进行。

要建立工资统发审核管理机制。明确审核职责,健全审核机构,严格统发范围,尽快实现“应统尽统”。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规范审核程序,加大对相关单位的协调力度,不断完善编制与组织、人事、财政、银行等部门相配套的工资统发约束机制。同时,要推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监督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三要建立标准化管理机制。建立机构编制标准是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要高度重视机构编制标准的研究工作,将实践经验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机构编制管理对象和范围的变化,力求在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社会事业重要行业、公众服务重大事项上取得一些突破,形成一些规范。今年,要重点配合省编办做好事业机构编制标准拟定工作,协助做好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和医院的机构编制标准拟定工作,争取这些单位的机构编制标准早日颁布实施。

(五)认真搞好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整体推进机构编制工作

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是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政策、制度、措施的具体工作,我们必须以毫不懈怠的精神将其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开展对中央3个法规文件、*办发电[2007]108号以及*发[2007]27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对新出现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超编进人问题实施重点督查。认真做好“12310”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不定期地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党纪政纪处分规定。

二要认真做好政策性人员安置的前置性管理工作。对公务员招考、干部安置,要严格按照中央、省里规定的数额、比例进行,确保不超出政策范围。要认真借鉴各地城镇退伍兵安置提前或全程介入的成功作法,采取货币化安置、考试择优安置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妥善安置城镇退伍兵。要强化民本观念和服务意识,认真办理符合机构编制政策的进编手续,切实做到不拖不卡不压,绝不允许收取任何形式的“入编费”。

三要依法搞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要严格把关事业单位年检年审工作。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保证应登尽登、应检尽检,力求年检面达100%,及时率达95%以上;另一方面,要严把事业单位法人承担民事责任能力及资金总额审查关、变更事项真实性及合法性审查关、机构编制审查关和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审查关,确保审核质量。加强全市登记管理机关电子政务建设和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化建设,配齐配优设施设备,搞好网上登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创新,探索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制度。组织召开质监、国资、银行等相关部门协调会,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证书制度,开展法定代表人证明书首次年度审查工作。

四要加强信息调研工作。要继续落实信息调研工作奖励制度,进一步调动信息调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对机构编制工作重大改革举措、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勤访细问,明辨深思,争取形成一批有情况、有分析、有见解的高质量调研成果。要做好机构编制宣传工作,及时将信息调研材料向党委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媒体报送,宣传法规政策,动态情况,接受舆论监督,促进管理工作。

三、加强领导,令行禁止,确保全市机构编制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机构编制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严守纪律,确保机构编制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不断推进,确保全市机构编制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一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

要树立科学化的理念。在工作思路上,要立足体制机制保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由局限部门思考向立足全局思索转变,由注重近期成效向着眼长远效益转变。在工作方法上,要勇于改革,注重创新,既要善于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又要善于结合*实际吸收消化再创新,不断革新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推进机构编制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如在建立机构编制标准上,我们就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个萝卜一个坑,按需定岗;工作一环套一环,按岗定人,一个员工也不能少。在管理手段上,要充分重视机构编制管理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广软件管理及网络技术,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要树立法治化的理念。当前机构编制管理人治化的倾向还比较明显。为扭转这一现象,去年以来,中央及省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政策,机构编制法制化进程明显加快。我们要自觉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机构编制各种法规政策,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不要接受他人请托,违背原则打球、搞暗箱操作;更不要去踩底线、越雷池,搞顶风违纪违规。对各种违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行为,要敢于坚持原则,善于抵制拒绝,不怕得罪人。

要树立人本化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编制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时处处关心群众冷暖疾苦,服务社会和谐稳定。要维护好人的生存权和就业权,不搞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少搞端人家饭碗的事。要关心和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符合法规政策、体现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应尽量为最需要一份工作的普通百姓子弟提供机会。

二要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机构编制工作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机构编制法规和程序办事,各负其责地管好自身机构编制工作,自觉杜绝擅自增设机构、加挂牌子、违规进人及“吃空饷”等现象的发生。组织、编制、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全局出发,以整体利益为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把关,形成机构编制管理的合力。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充分发挥把关、协调、监督等职能作用,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三要建好队伍,提升工作水平

搞好机构编制工作,队伍是关键。要加强基础建设,注重基础资料积累。加强机构编制统计、数据库和档案建设,确保资料真实性、全面性和连贯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现代化办公水平。搞好基本制度建设,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办文质量,做到工作职责清、程序明、办理细、运转灵。要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提高整个队伍的调研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加强作风建设,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狠下功夫,形成严谨求实、雷厉风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勤政为民,注重实效,多办实事。要推行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规范行政权力,强化行政监督。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10

机构编制工作是为大局服务的,它的生命力,体现在必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必须有前瞻性。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类深层次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还很突出,机构编制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全面审视我们的工作定位,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优化配置执政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认识,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主动地参与融入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中去。县区编办的主要职能是协助同级编委抓好上级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重点是贯彻执行、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因此,县区编办不能因为审批权少就敷衍了事,更不能无所事事。要科学把握机构编制工作内涵,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工作,坚决避免单纯地就机构谈机构、就编制论编制。做好这一点,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和把握中央和省、市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最新政策、最新精神、最新要求,及时掌握和了解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改革进展,以及其他各部门的工作动态,不断提升业务驾驭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精细化管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在工作的具体细节中发现带有苗头性、全局性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二、从巩固基层政权的角度把握基层机构编制工作

直接面对群众是基层政权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处于“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位置上,是连结国家与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发挥着重要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县区编办作为我国机构编制管理组织体系最基层的管理机构,以及基层党的领导体制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出谋划策的重任,是党政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有力助手,其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体制机制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直接决定着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基层政权的稳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县区编办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加强对创新基层管理体制和乡镇、街道办事处机构设置、权责划分等问题的研究,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要发挥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牵头部门的作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按照中央和省、市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扎实做好改革的各项工作,在体制机制上为基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在精细化的基础工作中发挥职能作用

在机构编制工作“链”中,县区的工作重点是实施,关键在落实。机构编制核查、入(减)编审批、编制使用审核、台账管理、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统计、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等工作,虽然比较繁杂,但是意义重大,既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日常性工作,也是实现机构编制科学规范管理的重要基础。又比如公立医院、公办幼儿园核编工作,民生性、保障性很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卫生、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能不能把省里的政策用好、用活,能不能科学合理地核定好编制,做到车马匹配,能不能既尽可能地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又不突破上级规定的机构编制管理限额,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也是我们实现作为的重要舞台。县区编办只要能做到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通过打基础、促结合、抓落实,摸清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和人员底数,完善实名制数据库信息,推动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有效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就能为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实现机构编制部门的有为有位。

四、在体制机制创新中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11

从**同志的讲话中,我们感觉到领导已成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一方面在讲话中所涉及的机构编制工作,从单位的履职、人员和领导职数的配备等事项面面俱到,概念准确不讲外行话;另一方面领导心怀大格,思考问题层次深、涉入层面精细。这可从讲话中切入的点看到:①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富民强州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对机构编制进行科学配置和资源整合②提高行政效能、减少行政成本,科学应对我州人少编少、管理范围广结构复杂的综合情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③事业单位要履行职责,编制分类必须明确不含糊。事业单位取消收费项目后的出路,人员安排等值得研究④城镇退伍士兵安置与消化超编工作的矛盾关系值得研究,一要做好,二要探索方法。

变化二:统筹更加精细,工作安排更具操作性

今年全州机构编制部门工作重点就是**主任在讨论会上说的“搞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健全三项机制”,即:认真做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做好超编人员消化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宏观和动态管理机制、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通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谋划,瞄准富民强州战略目标搞服务,努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为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篇12

变化一:领导更加从深层次关注和重视机构编制工作

从**同志的讲话中,我们感觉到领导已成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一方面在讲话中所涉及的机构编制工作,从单位的履职、人员和领导职数的配备等事项面面俱到,概念准确不讲外行话;另一方面领导心怀大格,思考问题层次深、涉入层面精细。这可从讲话中切入的点看到:①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富民强州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对机构编制进行科学配置和资源整合②提高行政效能、减少行政成本,科学应对我州人少编少、管理范围广结构复杂的综合情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③事业单位要履行职责,编制分类必须明确不含糊。事业单位取消收费项目后的出路,人员安排等值得研究④城镇退伍士兵安置与消化超编工作的矛盾关系值得研究,一要做好,二要探索方法。

变化二:统筹更加精细,工作安排更具操作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