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8-25 14:45:07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1

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定位是服务于连锁产业、连锁行业、连锁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及其对人才的需求,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根据人才的培养标准与岗位的能力标准等建立起的一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够直接对接专业与产业,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需求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等;因而,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基础。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连锁企业岗位以及其岗位群的设置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以及论证,从而对其岗位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之后再根据岗位的任职要求等来确定岗位的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能力素质要求等。只有明确了以上这些重要要素,教师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来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即是培养面向大型连锁企业、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较高文化素质以及较高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级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并且它的最终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更多的能够胜于任连锁经营企业服务第一线上的门店店主、各部门经理以及总部各部门主管等人才。可以说,只有先确定好了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够更加深入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2

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定位是服务于连锁产业、连锁行业、连锁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及其对人才的需求,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根据人才的培养标准与岗位的能力标准等建立起的一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够直接对接专业与产业,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需求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等;因而,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基础。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连锁企业岗位以及其岗位群的设置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以及论证,从而对其岗位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之后再根据岗位的任职要求等来确定岗位的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能力素质要求等。只有明确了以上这些重要要素,教师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来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即是培养面向大型连锁企业、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较高文化素质以及较高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级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并且它的最终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更多的能够胜于任连锁经营企业服务第一线上的门店店主、各部门经理以及总部各部门主管等人才。可以说,只有先确定好了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够更加深入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二是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连锁经营行业具有多样性和岗位复杂性等业态性质,因此这也就导致了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所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也是非常多样化的。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下,教师应当以连锁门店、配送中心以及连锁总部管理等岗位的工作作为学生的实训工作内容与任务,并以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训、校内基地实习以及校外定岗实习这四大实训内容作为基本教学模块,以此来创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学生通过这种教学体系,能够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技能水平、自身文化素质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更加具有实力。具体来说,连锁经营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连锁实训室的实训,校内的连锁实训室主要用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它与相关连锁企业合作,建设有完善的采购配送、门店运营以及门店设计等一系列的连锁经营管理实训项目,能够对学生开展模块化的仿真模拟实训,令学生充分了解、熟悉并掌握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也即是采购、仓储、配送、销售以及运营管理等的业务流程,以此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实训。第二个层次是校内基地的实习,学校同样与相关连锁企业合作,并以其自身的场地、设备以及政策等优势资源吸引企业入校,并以此来建设连锁经营企业,从而令学生在学校内就能够得到与连锁企业真实生产经营过程完全相同的生产性实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第三个层次是校外的实习,学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习,能够让学生更加熟悉与了解连锁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过程、更加掌握连锁企业中职业岗位的要求,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职业竞争力。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3

一、申请理由:就业前景好,人才需求量大

连锁经营专业是新兴专业,目前该专业人才缺口达60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海的连锁经营已遍布家电、饮食、百货、食品等多个领域。不仅境外品牌群雄逐鹿,本地品牌也风生水起。在此背景下,连锁经营人才便日显不足。为了发展连锁经营,上海市已将高级连锁经营管理作紧缺人才岗位培训项目,有计划地培养连锁经营人才。上海商职学院等一些高等院校还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然而,与连锁经营的发展相比,连锁经营人才仍显不足。

据了解,目前连锁经营企业最缺乏的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营销及策划人员、培训师。由于连锁企业扩张太快,管理人才的奇缺将影响连锁经营管理水平与规范运作。而培训师的缺乏则将导致连锁企业缺乏培训,使连锁机构将很难贯彻总部的管理思想和服务规范,连锁经营的形式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已基本取消对外资参与佣金、批发、零售在地域、股权、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取消对外资参与特许经营的限制,流通领域已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些人才的缺乏,将使连锁企业出现不可避免的硬伤,使现有的连锁机构不能快速健康发展。

二、专业筹备情况

为了办好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使毕业生满足各个行业中对连锁经营的需求,我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为尽快掌握就业市场动态,完善教学计划,我院在申报该专业前就成立了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校外相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召开了专业建设研讨会。对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自经济管理系成立以来,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料,储备了一批专业知识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通过一系列渠道的师资培训,现能够从事管理专业教学的专、兼职教师3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0人,具有中级职称者11人,其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形成了老中青梯队结构。结合21世纪教师培训工程,学院还分批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在读期间给予优惠的政策。对于业务骨干,分批送去高校、企业进行专业项短期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管理类专业现有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10人,双师型8人。本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富,主编、参编的公开出版的教材达20多种,公开发表的论文有30多篇,开发管理软件5种,完成国家教育部的科研课题一个,公开30余篇,曾帮助地方企业策划过公关方案、市场营销方案、企业形象方案和企业文化方案,为地方企业举办厂长、经理及管理人开出版的教材达20多种,公开发表的论文有30多篇,开发管理软件5种,完成国家教育部的科研课题一个,公开30余篇,曾帮助地方企业策划过公关方案、市场营销方案、企业形象方案和企业文化方案,为地方企业举办厂长、经理及管理人员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800多人,大多教师长期受聘于附近的职大、电大、技校,并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这批教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这些都为开设我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提供了师资保证。

(三)完善教学计划,丰富专业教学特色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应用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丰富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实行按教学模块项目化组织教学。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努力实现课程的实用化。

(四)增加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建成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建成了“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成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建成了“市场营销实训室”;建成了“电子商务技能鉴定实训室”;正在建设“商务综合实训基地”;正在建设“物流管理软件模拟实验室”;正在建设“企业资源管理(ERP)实验室”;建成已使用两届“陕西国防学院劳动技能鉴定考试中心”,有近70余学生获得助理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建成已使用四届“陕西国防学院劳动技能鉴定考试中心”,有近220余学生获得营销师(四级)资格证书。

(2)校外实训基地

建成了校外实训基地:四川华迪实训基地、西安合力实训基地、陕西惠安化工集团实训基地、大唐电业、西安人人乐实训基地。

三、连锁经营与管理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预测

连锁经营的出现,是21世纪中国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变革之一,是中国流通的一次革命,也是我国未来零售业发展的航标。时下国际知名连锁经营企业沃尔玛、家乐福等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引发了中国零售企业的重新洗牌,而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国内连锁经营企业更是掀起了对零售业人才需求的浪潮。资料表明,2005年国内连锁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在100万人以上,与不断增加的人才需求相比,精通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却寥寥无几,市场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可谓求贤若渴。本专业瞄准市场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国际化连锁商业发展的需求,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原理,熟悉连锁企业购销和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可从事以下工作:

①连锁企业总部或分部各相关管理岗位工作;

②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相关岗位管理工作;

③连锁企业门店开发及管理等相关工作;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4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出现,是由于中国零售行业的迅速发展,目前,中国的零售行业几乎有50%以上采用了连锁经营的形式。所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出现也是市场需求所致。高职院校的专业的设置,往往要更多的考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它不像本科教育以学科研究为主线,而是以技能应用为目的。所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设置的过程中更多是市场发展的产物。

2.系统性。

一个专业的开设,没有系统性,则不可能成为一个专业来设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之所以能开设成功,并能发展到今天,与其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分不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依据企业的发展流程和需求来合理设置各门课程体系和内容,使的专业内涵更充实、更丰满。

3.专业人才的缺乏。

中国的连锁业近年来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连锁行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大飞跃大发展态势,因而对连锁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我们设置这样的专业,以满足连锁企业用人的需求和培养中层管理人员。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依据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虽然在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已开设了将近10年的时间,但社会在发展,企业在进步,用人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还像最初设置时一样发展,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招生和就业就会成为该专业的瓶颈。所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主要的改革依据就是以零售企业为核心和主导,研究这些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设置,学校与企业共同探讨,研究适合高职特色的连锁经管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按企业用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懂些专业知识更会实际操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些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要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本土的连锁企业群体,适应内蒙古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校企合作,突出自身的办学优势;在课程设置上,对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课程重组,做到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主要是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上,按照企业的岗位和职业资格证考取的要求,来制订实践性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得到比较系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训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和兼职教师的培养。

2.加快课程体系改革

企业是实用职业技能的载体,必须以企业一线的素质技能要求,包括最新的职业素质要求和应用技能的发展趋势来改革课程结构和更新教学内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主导,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从四个方面着手。即:公共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大学语文、经济学基础、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程,如:连锁经营管理基础、货物学、零售学、沟通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如: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特许经营实务、品类管理、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等;实践课程,如:连锁企业综合实训、收银管理、理货管理、卖场布局与商品陈列等。这样设置课程,可以使学生较全面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很快能适应社会,在企业里能很快上手。所以高职的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开办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都是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学校不可能单为一个专业去大力投资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所以,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能有效的实践环节加强,合理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难题。在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中,我们应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减少学校的直接投入,同时还能满足专业实践的实训教学要求。如,与一些中小零售企业合作,让学生分批进行各个岗位的学习。这样,既解决了学校由于资金不足,不能投入实训基地建设的难题,又能让学生和专业课教师进行实地锻炼,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调整结构,提高素质,建设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适应连锁职业人才培训要求、结构合理的“双师型”的专业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的设想是:以专业教学改革为契机,通过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培育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增加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提升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同时,也可以鼓励和选派一批有潜力的年轻教师进入连锁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5

0 引言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连锁专业)创建于2007年,是我院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物流专业群里隶属的专业,其通过近5年的建设,以工学结合作为改革的切入点,进而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将构建产学一体实训基地作为首要环节,从而为突破专业改革与建设奠定基础,在高职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方面,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目前,超市已成为我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实训超市得到锻炼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能成为企业的“抢手货”,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就成为连锁门店的店长和部门负责人。专业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企业领导对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就业率达到95%以上,就业质量随之大幅度提高,专业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1 连锁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1.1 建立理论教学-基地实训-商场经营三位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加强专业与校外企业合作关系,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连锁专业市场,使专业建设成为生产行为和市场行为,实训超市以市场经营为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超市里有效实施生产经营性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1.2 建立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训场所相互促进的专业建设模式。改革传统学科教育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经营性实训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工学结合、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训场所互促进的专业建设模式。

1.3 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大专任教师培养力度,优化教师理论教学,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促进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之间的相互融合,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达到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2 连锁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产学一体的经营性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企业法人实体。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产学一体的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企业法人实体。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开始,结合广西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依托系部实训基地,我们建立了生产经营性学生实训基地。我们把基地建设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学生组建投资经营团队进行投资并开展经营活动,系部提供运营管理技术和师资支持,构建具有生产经营和教学实训功能的校内产学一体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不仅能够培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经营意识,还可以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实际经营操作管理能力,打造好这个教学经营实训基地,更是在为全院师生提供了便捷服务的同时,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体店的实习实训场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实体店为平台,以实体经营为驱动,建立“课堂理论教学――企业实操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实训基地投资经营团队的学生,在实训基地里通过在自己经营的实体店里进行一系列经营运作实践,不但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把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训超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绩效评价制度,以此评价学生实践效果。学生通过实训达到了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为以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形成校企互融、学训交替、产学互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2.2 建立工学交替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操作技能实训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以“读工交替”的形式开展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和基础单项操作技能实训环节,在专业核心课程“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教学时间安排中,三分之二时间学习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三分之一时间在校内产学一体实训超市参加以学习基础单项操作技能为主的理货作业、收银作业、防损作业、采购作业、商品管理等作业为主的生产经营性实训;第二学年,以“工作坊教学”和“联合课程项目作业”的形式交替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和以学习为主的工作环节。例如,在实施专业核心课程“门店开发与设计”和“商品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实际工作项目,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交替进行具有完整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经营性实训,生产经营性项目实训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学生于期末把个人实训成果汇报展示接受检阅;第三学年,开展以工作为主的学习环节,在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有酬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共同管理和指导学生。

2.3 建立育人与创收、教学与经营互惠互利的专业教学与实训相互促进课程模式。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中心,开展生产经营性工作,同时借助行业内的企业专家,开展具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教育特点的课程改革,专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设置为连锁企业经营管理、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信息技术、店长实务等,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通常以校内实训超市的真实生产经营项目为载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与校内生产性实训相一致的任务驱动式项目模块,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训基地和一体化教室开展实境教学;门店运营管理、门店开发与设计、信息技术、店长岗位实训等综合实践课程,以实训基地的经营作业项目作为任务,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为一体,按真实企业经营作业任务需要组建相关工作小组,按企业工作过程完成项目任务,按企业经营作业要求评价任务完成结果。由于实训基地内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因此有效保证了教学组织与经营运行管理有序进行,从而实现了育人与创收有机结合,教学与经营互惠互利,实训基地的经营目标与专业的教学要求相适应,在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水平。

2.4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构建“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为其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保证,一方面通过聘用、引进和学习培训等建设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凭借校内实训基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生产经营与教学培养专兼职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和一体化教学,专任教师的实操能力得以大大的提升,兼职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水平明显提高。

3 连锁专业建设实践的对策研究

3.1 建立以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为主体的教学平台。建立校内产学一体化实训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为连锁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奠定基础,以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为主体,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平台,从而带动课程体系、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学生入校即可进入生产经营环境,在总学时中,校内工学交替的生产经营性实训占到30%,100%的专业核心课程和60%以上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与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互动,创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3.2 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生产性实训为主体,在工学结合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学交替、产学一体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现场布置教学场所,源于真实的生产经营项目设置教学内容,将教学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3 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将工学结合真正贯穿到专业建设之中,形成以校内生产性实训为主线的工学交替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为内容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式,构建以校内实训基地为服务对象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通过经营超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等各种能力在经营超市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兰.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2]孔美多.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3]王莉,郭继元.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02).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6

一、连锁经营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的现实偏差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现代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据国际连锁零售店发展的经验,人均收入超过300美元时,连锁店即可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已接近小康水平,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22元,比上年增长了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936元,比上年增长了6.8%,连锁店在我国的发展已具备条件,近几年,连锁零售业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特大和部分大城市中。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小城市也将成为连锁企业新的发展空间。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整个“十五”期间,全国连锁企业门店数达到10万个,销售额达到7000亿元,年均递增约35%,占全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连锁企业达到20户,销售额在20-50亿元的连锁企业达到40户。由此可见以连锁经营为核心的现代流通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连锁经营人才培养工作却相对落后。

一般而言,新开一个连锁店需要人员从数十人到几百人不等,而且要高中低各层次人才配备齐全,可见,我国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更有甚者,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我国已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国际连锁业巨头加快了拓展我国市场的步伐,这些国际连锁业巨头进入我国后一般都采用本土化的人才战略,比如沃尔玛每在中国开一家分店,就会给当地带来5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沃尔玛早期都是从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地高薪聘请中层以上管理人才到中国工作,但近年来却开始在中国本土招聘管理人员,这就是他们的人才本土化策略。近年来外国连锁业巨头用高薪从本土连锁业挖走人才的现象经常发生,使得原本就很紧缺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变得更为炙手可热。

综上所述,从我国连锁经营迅速发展的现实及未来发展空间、国外连锁企业人才本土化的实际来看,我国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规模巨大,而我国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却与企业对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我国连锁经营起步较晚,对零售学和连锁经营有研究的教授学者少,双师型人才更少。师资的严重不足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僵化,使得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作为一所以培养国际通用商务人才为办学方向的高校的专业教师,感到有必要对原有的教学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探讨面向21世纪的连锁经营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二、连锁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和能力结构

1、连锁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

连锁经营的三大核心技术是商品采购技术、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技术。其中商品采购技术包括交易制度、业务流程、商品策略、定价方法、促销手段的制定等在内;物流配送技术包括总部配送、社会配送、配送中心配送等不同配送模式条件下的配送方案制定和执行;信息技术包括POS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连锁经营技术等等,这些都是专业特色极为浓厚的经营管理技能。可见,连锁经营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上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比传统流通业更高、更专的要求,形成了连锁经营管理的一大专业特色是:起点高,科技含量大。为了让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的核心技术,就要改革传统教学那种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出来后,企业用不上、留不住,成了压缩型的本科教育的牺牲品。为此,在连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就要发扬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具体而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连锁经营管理和贸易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类工商企业、社会组织从事市场调查研究、连锁推广、商务谈判、连锁购销业务、连锁店营销策划与管理、酒店连锁经营管理、连锁店现场管理、连锁店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连锁店物流管理、公关与广告策划等经济管理及连锁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英语翻译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熟悉国际、国内市场行情,懂得商品知识,具有电子商务技能,胜任营销管理与策划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又形成了连锁经营管理的另一专业特色:“ 专业+外语+能力"

2、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能力结构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必须要设置明确的教学模块,按照职业能力结构建立课程体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能力结构,由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块来组成。(如下图所示)

这个教学模块的形成,凝聚了市场流通系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我们抱着科学和慎重的态度对课程的结构、比例权重、内容的衔接等进行认真推敲,力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相统一,探讨以模块形式组合课程,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突出体现抓基础、重实践的特点。所有专业课程都体现着为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而开设的理念。为此,我们准备在新生入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各类型的国内、国际连锁企业及日常的门店管理,其中实践教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将争取达到50%以上,形成实践课程突出,与理论教学相铺相成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体系。比如连锁经营的三门主干课程:《连锁经营管理》、《连锁企业市场营销》和《连锁经营促销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课课时,都是各占一半,使实训环节教学比重达到50%,充分强调和突出了该专业对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视培养。

在进行课程改革与调整时,强调“理论以够用为度”及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原则。我们适当减少了难度大、对操作技能影响小的理论内容教学的学时数,加大实践案例教学和直接进店的实习学时,保证每学期有实习,每门课程有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管理门店。产学研相结合,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各级课题,配合教改科研项目,同时采用现代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突出“三型”(实践型、操作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境的建设,重构实践性教学体系

我们认为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经历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

按照连锁经营职业能力的要求,把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三个模块,形成一个有机的实践教学体系,它们是: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三个层次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能力表

序号 模块名称 技能训练内容 能力及证书要求

1 基本技能训练模块 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围绕专业技能设置:编制营运手册、收货与验货作业、收银作业、理货作业、盘点作业等环节。学生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操作技能鉴定后基本能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学生必须获得外语B级证书和计算机一级证书。

2 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训练模块 连锁经营实训,通过演示、模拟操作让学生了解连锁经营的运作流程,学习先进的连锁经营管理理念及经营技巧,并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门店模拟实验、社会实验、商品陈列、物流配送实训、电子商务模拟实训、毕业实习、计算机操作实训、英语职业技能鉴定等。

该专业毕业生经考核可获取电子商务证书、市场营销师资格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营销策划大师等上岗证书及外语四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

3 岗位综合实践模块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实践,特别是在南宁沃尔玛这样的综合性的国际连锁超级航母门店的顶岗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敬业精神。培养我国未来的零售业中坚力量。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环节,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中实践性教学环境和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境又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7

近三年来,北京连锁经营行业发展迅猛,成为北京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北京连锁企业连锁店店长的需求按年平均增长13%计算,则每年需增加870名连锁店长。但在北京市80多所高校中,仅有5所院校设置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不过200余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北京连锁行业发展的瓶颈,加快对连锁店店长的培养是当务之急。而培养连锁店长依据就是构建连锁店长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岗位胜任能力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促使员工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并且在该岗位上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素质的总和,目前,胜任力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优势逐渐被大家认可,在国际上,特别是先进企业中这种方法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在2002年胜任力理论引入中国,目前联想、华为等中国企业在成功应用,但在中国的零售企业目前还是空白,构建连锁店长岗位胜任能力的模型可以填补这一空白。培养连锁店长的立足点就是要构建连锁店长岗位胜任能力的模型,这样可以对企业员工岗位胜任力特征模型评价做出研究,为连锁企业实施对店长的科学评价、选拔、培训等工作提供依据。

为了构建店长店长岗位胜任能力的模型,笔者对北京的沃尔玛,家乐福,物美等5家连锁企业的38个门店进行考察,对38个的店长进行访谈,进行店长岗位胜任力分析,组建店长岗位胜任力模型,店长岗位胜任力模型由三部分( 素质、知识、技能) 四要素( 素质、基本知识、专业知识、能力) 构成。详见图1。

第一部分为素质,素质是天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领导艺术等的总称。作为门店的管理者,店长的素质也直接影响着门店的健康发展。结合现代门店经营管理事务的实际,店长应具备的素质归纳如下:1.诚信的品德。诚信是一切素质的基础,尤其从事服务业的门店店长,每日面对众多的顾客,诚信的品质尤为重要。2.宽广的胸怀。门店店长是门店的领导者,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并能形成个人魅力,店长在工作中将面临着内外环境方面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甚至是批评的声音和压力。对于这些一定要以正常心态处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坚韧的毅力。门店管理不是一帆风顺的,门店的经营存在诸如商业、市场、信用等众多风险。店长应该对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在遇到问题时,要有坚韧的毅力,能够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应在经营实践中锤炼出坚韧不拔的精神。4.良好的自我控制力。门店店长岗位有一定的权利,在工作、生活中,店长都会遇见各种不正常、不正当甚至是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诱惑。店长在面对诱惑时必须有良好的自制力。

第二部分为知识, 包括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 是笔者在店长岗位工作分析与人员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方案, 经专家论证后确定。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门店店长的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应用数学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商业英语知识、现代与古典文学知识、美学基础知识,现代门店管理涉及的范围广,基础知识欠缺是难以适应门店管理需要。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店长知识的关键,是店长掌握专业能力的基本功,是店长进一步成长的基础,笔者经过调查与专家论证,确定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经济、管理、营销、理财知识四类型板块,包括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连锁经营管理知识等共计12项专业知识,详见图2。

第三部分为能力, 能力的分析是构建店长胜任能力模型的核心,也是笔者调查的关键,国际上通用的方法为编写能力词典: 将从事某项工作的绩优人员的典型行为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的要素集合, 称为能力词典。笔者经过整理、汇总,形成了门店店长的能力词典,其结构如图3 所示。能力词典紧紧围绕连锁店长“理货业务”、“卖场设计”、“卖场营销策划”、“卖场管理”四个能力板块,包括卖场销售管理、信息管理、服务管理、卖场布局、灯光设计等18项技能。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8

连锁企业具有统一经营、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商品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等特点,在采购、服务、管理等各方面有着统一的内在要求。这使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连锁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门店管理的可复制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超前性和管理技术的复合性等多个方面。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总结得出连锁企业不同于非连锁企业的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如下。

一、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应具有更长的超前性。几乎每家连锁企业都有大量的网点和门店,并且在不断扩张之中。每个新店开店后都需要店长等管理人员,也需要大量的基层员工。目前许多企业都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人才需求量很大,而且呈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连锁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例如,2008年连锁店店长的流动率达到50%,近几年来中餐连锁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流失率达到了33.7%,而消费品零售行业2010年员工离职率达20.5%。由于连锁企业布点往往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准备,而人力资源准备也需要时间,因此连锁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上必须超前,可能需要超前2~4年开始规划。绝不能缺乏事前规划,人员流失多少便招聘补充多少。

2.模式化要求工作分析的规范化。连锁企业员工人数众多,门店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各门店人员岗位类别、任职条件、招聘渠道和方法等都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合乎规范的工作分析为连锁企业人员招聘、配置、绩效考评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可以收到比非连锁企业更好的效果。而目前许多连锁企业缺少规范的工作分析,使连锁企业的招聘、培训、绩效考评等环节失去了基本的标准。此外,连锁企业的工作分析还需要有人执行和监督,其结果需要作为一个标准加以运用,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作用。

3.根据职务特点配置人员。连锁企业人力资源计划需要依据企业总部、配送中心、门店等不同层级的职务特点来配置各类人员,还需要根据连锁企业特有的职务特点来配置人员。例如,连锁企业总部、分中心或子公司、门店都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但各层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务特点是不一样的,任职要求也不一样,需要分别确定所需人员的质量和数量,从而配置人员。连锁企业具有不同的岗位设置和同一岗位不同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与也需要专门研究和规划。

二、员工招聘

1.招聘层级、主体可多样化。连锁企业分企业总部、配送中心、子公司、各区域中心、门店等多个层级,人员选聘计划应包括不同层级的人员需求。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经营信誉、规模优势、网络资源以及行业影响力吸引高素质人才,提高招聘的效率。连锁企业各分店招聘主体不同,直营店一般执行总公司的统一用人计划和招聘策略。加盟店自负盈亏,人员招募主体多样化,可以主要由分店自行招募人员,少数由总部或分中心统一招聘人员。

2.突出规范化。连锁企业招聘需要规范化的准备、规范化的面试、规范化的评估工具等。可以由各分店自行招聘,也可以由子公司、地区或区域中心,甚至总部人力资源部统一实施招聘,招到合适的人后再分到各用人部门。

3.建立更加科学的招聘模式。由于员工高流失率、属劳动密集型行业等原因,大多数连锁企业人员招聘频率一般较高,对基层员工招聘的频率尤其高。许多零售企业招聘按周计算,有的每周安排1次招聘,有的每周安排2~3次。考虑成本等原因,能招聘到的员工与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也有一定差距。连锁企业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招聘模式,更加重视员工能力的测验和性格、志趣等方面的选拔。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应与岗位要求对接,招聘到具有一定技能和经验,更加适应岗位要求的员工,使员工能够完成较高的工作指标,增加工作积极性,减少流失率,适当降低招聘频率。

三、员工培训

1.建立可移植的培训标准和内容。连锁企业需要建立可移植的培训标准和内容,提高培训的标准化和适用性。包括对各类人员的培训目标、培训方法、达到的标准、评价的机制、培训后的保持与激励等。对于各不同门店的人员培训,都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内容进行,以达到整个连锁企业的协调统一发展的要求。连锁企业总部人力资源部都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甚至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确保培训标准和内容的一致性。

2.管理人员突出在岗培训。连锁企业需要先进的经营理念,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管理水平的管理者。经过多年实践,许多本土连锁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营运体系,积累了许多经验,培养了一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可以在这部分管理人才的带领和指导下,通过实际岗位工作积累经验,迅速成长。也可以跟高校合作开展定制班,并要求定制班的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施在岗培训,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定制班毕业生比零散毕业生的稳定性高、适用性好、成材率高。高校专业教育、各类培训机构的人才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岗培训仍是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3.基层人员突出短而频繁的特点。连锁企业基层员工工作量大,上班时间固定,很难抽出大块的时间用于培训,时间短、实用而又频繁的培训适用性更好。由于连锁企业地域分散的特点,连锁企业可以借助远程培训等新型的培训方法,实施在岗培训。例如:网络培训、电视电话培训等。

总之,连锁企业应该本着持续开发和保持的理念,建立完备的培训机制,不能因为担心培训后的人才外流给企业造成损失就因噎废食。要有专门的培训部门、专项资金、设备和师资支持。避免出现把培训了仅两、三个星期的新员工当作老员工使用,直接面对客户的现象。

四、绩效考评与薪酬

(1)把软指标的考核放到重要位置。连锁企业竞争激烈,绩效考评主要针对硬性指标,例如:营业额、利润、成本、员工离职率、促销费的比例、单店成长比率等,而软性指标较少。但从留住员工、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等角度考虑,软性指标起到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连锁企业把团队合作、员工发展、人文关怀、企业文化建设等软指标的考核放到重要位置,软硬指标结合,以利形成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2)提高薪酬水平。连锁企业员工工作时间较长,工作量大,节假日经常加班,而薪酬水平及福利待遇教低,在薪酬支付和社保基金缴纳等方面还不够及时和足额。例如,某餐饮连锁企业成渝地区的店长2011年平均能拿到约6万元,而普通服务人员则平均只能拿到20400元。近年来,提高薪酬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激烈竞争以及通货膨胀下必然的选择。2010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连锁百强数据显示,连锁企业人工平均上涨15%,近两年仍持续上涨。(3)建立更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薪酬制度。连锁企业需要科学、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全方位激励。利用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精细化的业务流程、科学化的绩效管理体系、企业独特的奖罚体制或晋升机制等方法来来提高员工效率。合理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体制,对外尽力使本企业的薪酬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对内根据工作内容的难易、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的复杂性等适当拉开差距,体现劳动力价值,降低员工流动率。2010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连锁百强数据显示,续约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运营成本持续上升,必然要求连锁企业科学管理、提高效率,稀释成本上涨的压力,以免直接转嫁给消费者。

五、劳动关系管理

(1)改善劳资关系、提高员工认同感。连锁企业往往采用较严格的员工管理制度,劳资双方关系不易融洽。企业沟通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员工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不重视员工的劳动权利保护。例如,有的零售企业员工工作的时间一般是从上午8点到晚上8点,周六周日照常营业;有的美容院的美容师一个月只有四天的休息时间,收入也很低。连锁企业应实施“以人为本”的员工关系管理,特别注重融洽劳资关系,关注员工个人发展,使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2)保障员工利益、提高员工福利。连锁企业一般在基层集中了大量年轻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因为这些员工知识、阅历的不足轻视他们,甚至利用这些不足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严重违背了劳动关系管理的要求。连锁企业应当给予员工应有的福利,从基本的“五险一金”、休息休假、带薪年假到帮助解决员工住、行以及子女上学等具体问题,应立足长远搞好劳动关系。

目前,连锁企业的选人和留人成为两大关键任务,人员流失严重已成为连锁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一些企业在此情况下,为了留住员工出尽奇招,例如有的企业提前公布优厚的业绩奖励政策,有的外企甚至签订保薪合同来留住人才等。此外,连锁企业还具有人员可在广泛的地域内调配、员工升迁机会多等特点和优势,但也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滞后等问题,需要连锁企业注意到这些特点,充分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 考 文 献

[1]黄芳.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D].硕士学位论文.2009(2):13~16

[2]苗国庆.我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2):56~58

[3]刘子龙等.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

20~25

[4]邵丽蓉.如何降低员工高流失率——连锁企业HR畅谈管理心得[N].人才市场报.2009-11-14.A18版

[5]邢妍,王薇.浅析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企业经济(总第

358期).2010(6)82~84

[6]蔡影妮.珠江三角洲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7:106~107

[7]陶宇.中国零售连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中国商贸.2009:86~

87

[8]宋之苓.连锁经营与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及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3)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9

从总体上来说,人才培养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连锁经营企业人员培训的目标就是“培训为连锁店的发展服务,培训与连锁店的经营管理结合”。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发挥个人的潜力;为本单位的各个岗位提供合适的人才;促进连锁公司内部各类人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提高全体员工的自我发展意识;为连锁公司经营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2. 明确人员培训的内容

人才培养的内容因人员所处的不同职能部门(如采购、销售、技术、管理等)和不同级别(如高层、中层、基层等)而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一般来说,人才培养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思想道德教育。

职工培训除了进行必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育、法制教育之外,应把树立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宗旨、职业道德、服务规范、服务纪律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让学员充分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工作守则。

(2) 掌握工作技能

包括连锁经营管理知识、企业操作规范、商品存调业务知识、工作技巧等方面,诸如门店的进货收货、商品标价、上架、陈列及操作收银机等作业环节,都应在短时间内学会。因为连锁经营企业的职工培训不同于学历教育,学制不宜过长,具有短平快的短训班才能既不影响连锁企业经营,又能不断地提高员工素质。

(3) 管理知识和观念的培训

在让学员掌握工作技能同时,需强调让员工确实了解“为何要标价”、“为什么要招呼顾客”、“与顾客的关系应该是如何”、“本连锁企业提供给顾客怎样的服务和购买便利”等等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企业精神,使全体员工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念,加强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为连锁公司的持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纠正所有不良习气。

(4) 实习

实习是人才培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内容。实习主要包括岗前实习,在岗挂职实习。无论是岗前实习还是在岗挂职实习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岗。

3. 明确人员培训的方式

人员培养的方式可以按不同标准来划分:

(1) 按培训所处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职前培训,即员工任职前的训练;在职培训,即对在职员工的训练。

(2) 按培训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可分为全日制培训,即受训人员以全天的时间参加训练;间日制培训,即非连续地进行数天的培训;兼时制培训,即每天仅接受数小时的培训,其余时间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工作。

(3) 按培训所处的地点来划分,可分为:公司内培训,即公司举办培训班,由公司内部人员或外聘讲师授课;公司外培训,即委托专业的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即不离开工作岗位,以现任工作为基础接受训练,如接受主管或同事的指导、出席有关会议、见习或、工作轮调等;派外培训,其目的通常是希望以此开拓连锁公司管理人员的视野,提高其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现代社会闭门造车、闭关自守绝对是没有出路,惟有不断与外界接触,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员工才能进步,连锁企业才能发展。短期派外培训的对象一般为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培训所产生的效果应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10

总结吉盟首饰的成功经验,品牌化运作和制造企业商业化运作理念是其中的两大关键。

品牌化运作上,吉盟首饰从一开始就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首饰制造商、零售商”为定位,以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确立三大战略目标,以“为客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为企业宗旨。吉盟倡导:“价值、信念、行为”:以明确的价值观树立信念,以一致信念指导统一的行为。在品牌的推广上,吉盟首饰也不遗余力,无论是邀请国际模特代言,还是权威机构认证以及与国内权威媒体合作,吉盟首饰都做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现代社会分工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专业化程度的深入,社会再生产中,制造商、零售商必须按照分工的不同各司其职,制造商如果跨越界限,则被视为不务正业或盲目多元化。所谓制造企业商业化运作理念是指制造企业以商业化思维指导制造,甚至是制造企业直接从事商业化运作。

吉盟首饰在一开始就确立了这样的运作理念――“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首饰制造商、零售商”。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加工、批发,到直营连锁、加盟连锁,涉足制造、商业整个产业链。

经过多年的商业连锁经营运作,目前吉盟已经拥有直营门店100余家,并形成了一套包括市场调研、终端管理、营销推广、品牌建设、货品分析、货品配送和配套服务一体化的商业连锁系统及覆盖全国市场的连锁网络。2005年11月,吉盟又启动了“加盟吉盟、同盟联盟”的特许经营新战略,与各经销商共享吉盟的营销管理系统、品牌管理系统、零售管理系统、产品研发系统和货品配送系统。到现在,吉盟已经在全国新开设了30余家加盟店,使之成为吉盟在零售业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吉盟副总经理程亚君女士所说:吉盟把加盟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在做,希望我们的加盟商也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不用心去做,再好的品牌也有失败的案例;加盟就像两个拍拖中的恋人,总部就像男孩,加盟商就像女孩,男孩要有一个坚实的肩膀来给女孩依靠,要给女孩安全感;加盟店里的工作没做好,一定是在沟通渠道上出现和存在问题,加盟商没做好是我们总部的错。

吉盟连锁商业的成功运作再次证明了吉盟人的理念。同时,吉盟连锁商业的成功也为吉盟的制造业无论在市场信息反馈、品牌知名度、还是产品销量、设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吉盟用事实证明:珠宝制造企业同样可以进行商业运作,并且运作的很好。

(本案例根据公开资料进行整理,如有出入,以事实为准)

特例者吉盟首饰的成功并不能完全证明,制造企业商业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更不能说明所有的制造企业都能够或者有必要进行商业化。但在珠宝行业之外的另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正视:继格力空调首先抛弃家电零售大鳄国美,开始其自身的专卖商业化运作以来,TCL、海尔、美的、创维纷纷启动了商业化攻略,就连昔日以“价格屠夫”闻名遐尔的格兰仕也难免独善其身。

逸马顾问长期关注于这一现象,并且首先独立提出“制造企业商业化冲动”这一名词,也就是制造企业侵入连锁领域,即“入侵连锁”。我们认为:不论是家电行业,还是珠宝行业,“制造企业商业化”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中国市场客观情况的复杂多样性以及中国零售服务水平的层次化所决定的,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制造商都应该进行商业化运作,也不是所有的商业化都能够取得成功。

逸马顾问认为:珠宝企业“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在吉盟首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总结出其中的两个方面,而还有一个方面的问题,或许是吉盟首饰目前所需提升的。在下文中,我们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1、品牌经营思想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市场下,企业如何赢得竞争?美国著名品牌策略专家莱瑞莱特认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就是拥有占市场主导地位的、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的品牌。”可口可乐总裁也曾经自豪地说过:就算可口可乐的工厂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只要拥有工人和可口可乐的品牌,我也可以在顷刻之间再创造一个可口可乐。由此可见,品牌经营的思想对于一个企业经营来说是何其的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对贵重消费品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呈现出时间短、速度快、规模小、品牌度低四大特征。但作为一个具有高附加值、高单价产品的行业,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度相对较高。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真正能够发展壮大的珠宝企业,必定是那些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品牌定位、并以此长期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思想的珠宝企业。吉盟首饰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珠宝首饰企业进行连锁商业运作必需具备怎样的前提条件?关键之一在于企业应该拥有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没有品牌的珠宝首饰企业根本谈不上开展连锁商业。需要澄清的是:无论是制造品牌还是商业品牌,只要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均可以进行。在珠宝行业,吉盟首饰可以算是制造品牌商业化的典型代表;而金利来珠宝则是商业品牌开展连锁商业的典型代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的利来品牌,近年来以“金利来珠宝”进行连锁商业运作,并且在珠宝首饰业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战略高度进行连锁商业操作

连锁商业对于珠宝制造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它将完全不同于珠宝制造企业过往的经历;它是制造企业跨越制造领域延伸到商业领域的完全转变。这就要求珠宝制造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连锁商业操作,从企业理念、组织、人才等方面为之做好准备;否则只能落足在战术层面如蜻蜓点水般掠过。

事实上,从逸马顾问接触的部分珠宝企业来看,绝大部分都未曾在战略上明确连锁商业的地位,就匆匆地陷入了商业化的漩涡中,以至最终无法自拔。这些珠宝企业的明显特征是:组织上并没有独立的人员或部门保障连锁商业运作;人才结构上并没有精通连锁商业甚至略懂商业的人才;连锁商业运作并无明确的目标与计划。相反,整个企业的工作重心以老板视点的转移而转移;老板的视点则以连锁商业操作的阶段而转移。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成为连锁商业运作的“救火队”,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那里,但哪里的险情都不能很好的控制,反而被连锁商业进程卷入了一个自动循环的怪圈,步入“不动得死、动也得死”的境地。

吉盟首饰在这一点上做的有一定借鉴作用,首先他从企业战略规划上确立了连锁商业的地位;其次在组织结构上,设置了特许经营办公室凌驾于人事、产品、运营、财务四大中心之上,并且在运营中心下设连锁加盟部、物流配送部,以保证连锁商业的顺利运作。

对于其它珠宝企业进行连锁商业运作来讲,只有从战略高度确定连锁商业操作,才能为珠宝企业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但要做到这点,必须避免陷入两个误区、树立两个思想。

第一、突破渠道误区,树立连锁思想

渠道指商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过程,一般会涉及制造商、各级商、零售商、消费者这四个环节。对于珠宝企业来说,渠道管理就是对商、零售商的维护和协调,但由于商、零售商并不嫡属于珠宝企业,渠道管理就只能是协调和维护,并不能做到真正意义的管理。

若珠宝企业进行连锁商业运作,则完全无渠道可言。这里只是涉及珠宝企业、店面(直营/加盟)、消费者三个层面。从工厂到店面,中间涉及商品配送,一般由连锁商业配送部门完成;从店面到消费者,则无论是直营还是加盟,珠宝企业都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而并非仅仅停留于维护和协调的力度。

第二、突破营销误区,树立商业思想

营销目的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满足顾客需求。它是珠宝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珠宝企业还必须保证其生产、管理、渠道、服务等其它相关环节的协同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的营销。

而连锁商业本质上是珠宝企业的一种组织结构,是生产、管理、服务、操作标准的建立和拷贝传播,是属于企业经营层面,是一种商业模式。一但这种商业经营模式确立,将会使营销成为多余,而珠宝企业却可以持续盈利。

因此,珠宝企业进行连锁商业运作必须避免陷入营销误区、而要树立商业思想。

3、完善的连锁商业体系建设

一个完善的连锁商业系统主要包括营运系统、培训系统、督导系统三个子系统。连锁商业的营运系统需要形成标准化,包括总部和分部的一致性和标准化;而培训系统,主要是针对连锁网络,利用培训的方式,进行营运模式的标准输出,保持连锁分部与连锁企业总部的一致性,迅速实现连锁单位的复制;督导系统则是依据营运模式、标准、利用专业方法进行监督、控制和评估。这三大系统中营运系统是基础,培训系统和督导系统则起到规范和控制的作用,是营运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保障。

对于很多珠宝企业而言,其经过多年的连锁商业实际操作,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连锁运营系统,涉及到市场调研、终端管理、营销推广、品牌建设、货品分析、货品配送和配套服务等连锁经营的各大环节。但是对于何如将运营体系实现快速复制的培训系统、以及保证复制效果的督导系统却尚还处于空白阶段。

具体操作上,珠宝首饰企业在连锁商业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上应该分别做到:

第一、持续赢利的连锁运营系统建设

运营系统是珠宝连锁企业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连锁四化(标准化、专业化、简单化和独特化)的根本。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组织结构的设计。包括珠宝企业连锁总部和店面的设置和功能,以及连锁总部与加盟商之间的权力义务、加盟商与加盟商之间的组织关系。二、运营管理标准。具体而言涉及店面形象识别(SI)、建店开店、人员管理、卫生管理、商品管理、销售导购、顾客服务、收银、安全、促销、物流等连锁运作的多个领域的流程、规范和操作指导。

运营体系是珠宝连锁企业通过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并经过不断提炼和改进而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并且拥有其独特的盈利模式。对于大部分珠宝连锁企业来说,实际的操作经验都并不缺乏,关键在于通过何种方式将这样的实际操作经验提炼出来,形成一套可以推而广之的运营体系。

第二、快速复制的连锁培训系统建设

连锁商业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实现有效复制,以追求规模效益,同时可以打造加盟商的忠诚度。但如何复制以及复制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连锁培训系统建设效果。培训系统本质是运营系统的转换,也就是把运营系统的各项标准转化为培训使用的训练手册,再通过灵活的培训方式,进行复制输出。

对于大部分珠宝连锁企业来说,连锁培训系统的建设都基本还处于空白阶段。就算有,也只是停留在一般企业的培训基础上,根本不能算连锁培训系统。一个完整的培训系统应该包括:连锁培训标杆的设定;连锁培训计划的制订;连锁培训内容的规划(包括训练手册、声像资料等);培训方式的设计与规范;培训的实施及规范操作;培训过程的控制等几大方面。

珠宝企业若需要建立其一套完善的连锁商业体系,则培训系统的建设是成功关键。运营系统只要经过专家对原有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就可以形成,培训系统就算依靠智囊团的指导建立起来,但如果珠宝连锁企业不能长期坚持和彻底实施,也只能形同虚设。

第三、规范有效的连锁督导系统建设

连锁督导系统是珠宝企业运营体系标准执行、改善的有效监督机制,也是培训系统是否完整复制和输出的保障。规范有效的连锁督导体系主要包括监督、控制和评估三个方面内容。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11

规模扩张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连锁经营取得规模化效益的基础,通过规模经营获取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但规模扩张切忌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效益盲目扩张,否则连锁经营企业会元气大伤,甚至走向破产或解体。乡村基快餐连锁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乡村基)成立于1996年11月,在不懈努力下,乡村基先后经历两次转变,确定了清晰的市场定位,并在竞争如林的市场中站稳脚跟。2007年,乡村基实现销售额2.9亿元,净利润3383万元,利润增长率最近3年达到63%,成为全重庆经营最为成功的中式连锁快餐厅,到2008年底已发展成为具有62家分店的大型连锁企业。13年的锤炼,乡村基取得了辉煌成绩,在连锁道路上谨慎稳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跨区扩张,加速发展的条件。

乡村基跨区扩张的条件基础

具有一定规模且基础夯实。首先乡村基版图扩张的最大优势就是已有的4000余名员工,60余家门店的规模基础。其次就是良好的信誉与品质,乡村基经过多年的培育,在市场上已经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发源地重庆几乎家喻户晓。第三,准确的市场定位,产品具有特色。乡村基深深抓住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不管是产品推出还是定价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同时通过独特的“保温”方式形成自己的菜品特色。

具备可复制的标准化模式。连锁经营是一种标准化模式,要求实行管理理念、商品与服务、形象设计、管理制度和进货渠道等的统一。乡村基在创业之初通过引进美国CSC管理模式实行连锁经营,强调管理理念的统一,在所有店铺奉行“健康快乐”和“快餐快时尚”的经营理念;乡村基强化整个食品采购、物流和制作全环节的流程管理,实行不依靠厨师的流程标准化作业,从而确保各个门店所提供商品的统一;各个连锁门店实行统一标示“CSC:乡村基”、装潢布置和员工服装等,确保形象统一。此外,连锁扩张的重心在于是否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乡村基在多年的成长中积累了自有资本,尤其是近几年连续的高利润增长率给乡村基带来了丰厚利润。

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连锁扩张不仅是规模的扩张,还是企业文化的扩张,只有在扩张中以文化感染各门店,才能更有效的实行管理,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保证大而不散。乡村基的企业宗旨是立志成为以人为本的企业,给予员工充满关爱的家庭归属感,让所有员工都得到成长与发展。

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工作压力加大,餐饮消费观念也逐步改变,更加追求品牌质量、品位特色、卫生安全、营养健康和简便快捷,快餐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乡村基提供的产品是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中式家常菜,既营养又快捷便利,吻合现代消费者的餐饮观念,具有较大的市场开拓潜力。另外,乡村基的市场定位和价格决策,又使其群体覆盖广泛,涵盖了几乎所有层次、所有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

乡村基连锁扩张面临的风险

(一)管理能力与规模不匹配

管理工程化、标准化是连锁经营的核心之一,在规模扩张中由于门店数量增多,对总部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能否匹配是连锁扩张成功的关键要素。一旦管理能力跟不上规模扩张的步伐必将出现组织内部的管理监控不到位、甚至混乱,从而导致规模不经济、企业品牌形象受损、竞争能力下降。乡村基在不到2年时间门店数从38到62的跨越中,尽管尚未出现管理不力的情形,但在部门协调和管理监控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管理能力提升必须高度重视。

(二)物流配送中心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配送中心与信息化管理作为发展连锁经营方式的重要保障,对连锁企业运作效率的高低甚至经营成败影响重大,不仅可简化门店活动,降低物流总费用,还能实现商品在流通领域中的增值。但物流配送系统和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于规模发展,必然导致效率低下、经营成本上升,影响门店正常营业,降低企业利润空间。乡村基现有物流配送信息管理采用的是传统的半电子化形式,即借助电话联系实现物流配送。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必然使信息工作复杂繁重,传统管理手段出现应接不暇,不仅效率降低还将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三)合格人才短缺的风险

连锁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人才是其制胜的源泉,要成功扩张,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由于我国连锁经营发展历程较短,具备连锁经营的专业知识的人才相对较少,随着规模扩张必将导致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培训滞后于扩张发展需要使企业扩张后劲不足,阻碍企业持续发展。乡村基一直以来奉行以人为本,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内部人才梯度机制,但随着扩张步伐加快对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必将大增,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风险。

(四)商品标准化可能遭遇区域壁垒

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商品服务标准化,但由于中餐地域特色太复杂多样化、饮食习惯多样性和地区口味差异大,难以将一个区域获得成功的口味特色推广至全国,中式快餐受困于地域发展,区域壁垒已经成为中式快餐发展的最大障碍。乡村基的菜品基本都以中式快餐为主,立足于川菜,尽管引进并消化粤、川、苏、浙等菜品,但依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跨区扩张中也将面临区域壁垒阻碍发展。

(五)直营连锁扩张可能导致资金短缺

资金充足是连锁扩张的坚实后盾,而直营连锁中所有店铺均由公司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直营连锁扩张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断裂而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乡村基为了强化控制力,确保管理及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将一直采用直营扩张,必然要求企业资金实力充足。

乡村基防范扩张风险的建议

(一)提高制作流程与管理标准化

乡村基在经营中不断将制作流程细化,实现了不依赖于厨师的流程管理,同时对员工加强标准执行培训,确保标准化,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乡村基的标准化在营运中还存在诸如菜品口味、份量等不稳定情况,这就要求乡村基一方面通过引进现代技术设备实现厨房机械化、加强流程监控;另外高层要根据企业发展阶段需要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组织系统、财务、人力资源和供货商的管理,建立健全各岗位、各工序、各项作业的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理解执行力和总部的管理效率,最终强化总部的管理能力。

(二)实现物流配送信息化

物流配送信息化是现代连锁经营发展的必然,在连锁扩张中,信息流量呈几何增长,信息处理工作量增加,实现物流配送信息化可极大地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增强内部协调与管理,从而为规模扩张提供保障。乡村基在扩张中已经认识到物流配送系统与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正在积极引入物流信息系统软件解决这一难题。但实现物流配送信息化并不仅仅是软件引入,更重要的是结合企业经营扩张情况真正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管理和处理平台。

(三)优化完善培训体系

连锁扩张需要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并掌握现化技术设备、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批作业熟练、操作有方的员工,这就需要建立完整有效的培训体系和储备机制,为企业培训出标准化的餐饮连锁人才,为扩张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由于餐饮连锁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且流动性高,而规模扩张对较高素质管理人员及操作熟练员工增加,乡村基还必须完善现有培训系统,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实行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使企业培训常规化。一方面通过日常工作示范,提高员工的作业技能和实践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借助外部专业培训中心和大专院校的培训师资,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四)塑造品牌提升竞争力

打造全国性品牌破解中式快餐的区域壁垒,是中式快餐扩张取胜的关键所在。尽管快餐消费者口味普遍受地域影响呈多样化,但受社会因素影响餐饮消费观念也逐步改变,更加注重品牌质量和品位特色。乡村基品牌虽在发源地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跨区扩张中毫无品牌优势,因此乡村基应高度重视全国性品牌塑造,赋予品牌独特的核心禀赋,同中求异、彰显个性。

(五)多渠道融资

资金实力是连锁扩张的坚实后盾,直营连锁扩张依靠企业自有资金进行规模经营,其扩张速度必然受制约。乡村基可结合企业发展阶段,保持务实、稳步扩张的前提下,适当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比如在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管理流程标准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实行特许扩张解决资金瓶颈;通过提高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以及通过信贷途径获取资金实现企业扩张。

参考文献

连锁经营基础培训总结篇12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改革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真正被社会广泛认可,成为一种独立的、无法替代的高等教育类型,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且高职教育将进入一次重大调整的阶段,这既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调整,也有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调整。这对我们既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学科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职业教育不熟悉,甚至是不了解的,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的缺乏。所以,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广大教师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它要求广大教师要眼光向外,转变教学观念,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从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真正的具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职业人,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另据《法制日报》2011年5月5日报道:因生源枯竭导致高校生与死的抉择,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实,相当长时间以来,高校就面临着生存的挑战——大学生厌学。原因或许很复杂,但关键还是大学教育失去魅力。“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很强的求知欲,我没遇到过真正不爱学习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石中英认为,厌学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消极”状态。这种“消极”状态的形成与高校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密切相关。高校“量变”能否引起高教“质变”? 大浪淘沙。让一部分高校“安乐死”不是坏事。当高校面临“生与死”的挑战时,就会倒逼高等教育的彻底改革。“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二)连锁经营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连续三年的调研过程中,我们认为纵观连锁业的发展态势,连锁业呈现五个趋势:

1.从自由连锁向正规连锁转化。即形式松散型的合作社式向正规连锁即直营店、直营店中店、加盟店等方向发展。

2.从连锁业态的区域发展看,一方面,部分连锁企业开始从局部性向全国性、国际性连锁转化,另一方面,一部分连锁企业正逐步从全国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经济活跃的乡镇发展。

3.连锁业态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一般商超、家电、医药到酒店、服装、教育培训等,形式更加多样。

(三)用人单位的要求

学校在重视技能培养同时,要关注诚信、爱岗敬业教育,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比专业能力培养更为重要。就业时要有工作经验,减少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的时间。

(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必要

职业能力一般而言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了解企业基本业务层面基础上,能熟悉企业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详细的业务操作流程,并能以积极的心态,按照相应的规则对相关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了,学生也就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根据连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来自于各个行业一线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宝贵意见,确立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为:依托衢州本地市场需求,面向浙江地区及华东地区大型连锁企业从事连锁经营管理等工作。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现代零售业经营与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现代营销思想,熟悉连锁经营管理业务流程的,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为:连锁企业总部营运管理岗位群、配送中心营运管理岗位群、门店开发与管理岗位群、门店服务岗位群的岗位需求。

(二)具体措施

1.重构专业课程体系。(1)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调研,连锁企业(本文以超市为例)的主要工作领域或工作岗位群。即主要岗位群为总店营运管理岗位群、配送中心营运管理岗位群、门店开发与服务管理岗位群。同时,通过专业教师顶岗实践经验,连锁超市的工作岗位分布在防损部、百货部、食品部、生鲜部、收银部、收货部、客户服务部等。根据以上分析思路,结合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的建设,重新构建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2)课程内容的选择。根据职教精神,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设置课程和组织内容,树立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和组织内容,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对接;打破传统的依据知识的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树立围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二元教学模式,树立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工与学的结合,依据工作情景构建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工作情景中完成工作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实现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对接。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持续不断的革新教学方法。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学生考进学校时的录取成绩都比较低,与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逻辑思维能力普遍不强,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力和理解力不高。文化基础的薄弱、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差、加之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如果老师不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的恶性循环将不可避免。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包括PPT 课件、Flash 动画、相关音像和录像资料等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教学容量和密度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增加。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我们深感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案例不够,而暑期的社会实践,为我们课堂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素材。

3.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从现行专业课程看,本专业绝大多数课程采取的是闭卷考试,而且考核标准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而传统的闭卷理论考试有很多缺陷,考核内容片面,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实际情况。这种方式是不符合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关于学习质量评价与考试方法的有关精神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不及格,不是吓唬学生,同时不要把评价视为老师独有的权利,不要把评价当成“尚方宝剑”,而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教育部有关领导明确指出“要注重人才质量观念转变与调整,要变以前对学生知识继承、对知识掌握程度为判断质量标准改为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几方面综合评价的质量标准。”及“应对考试检查学生能力方式进行一些改革,把重视知识考改为重视能力考核。”因而,可以将考核分成由期末闭卷考试考核基本知识和平时课堂管理能力的考核两大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占成绩的50%;课堂参与的实训表现作为另一部分占成绩的50%。两部分的结合,使学生既注重能力培养,也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完成了课程的考核,更加合理。

4.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利用咨询、培训、科研、顶岗实践、产学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教师了解企业、熟悉企业,在实践中研究理论,在实践中进行教学,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同时,与行业、企业进行广泛联系,挖掘深入合作的机会,培养企业兼教师,并不断在备课、授课、咨询、科研等方面加强合作,在实践中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5.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不仅要建设好,还要充分利用好。只有充分利用好、建设好校内外两处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有所提高。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立 “多轮实训、递进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连锁门店、配送中心、商场管理等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创建包含“专业认知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个实训模块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纵向形成体系,横向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从实践效果来看,通过 “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技术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并进的局面。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