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规章制度合集12篇

时间:2022-05-01 23:57:56

团队规章制度

团队规章制度篇1

团队口号:

感谢各位加入XX团队,为了把我们的团队建设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高效、具有高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团队,确保伙伴收入稳步提升,实现团队和伙伴共赢,特制定以下制度,请每一位团队的伙伴严格遵守:

一、为塑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每周五早会后设置10分钟自由发言时间,每位伙伴均可提出意见或建议,其余时间严谨散播任何负面言论,一经发现强清工号。

二、为提升团队专业形象,本团队成员在参加早会及公司各项活动时必须统一着装,团队为每一位伙伴提供衬衫一件,已转正伙伴免费,未转正及新入司伙伴需缴纳50元押金,转正后全额退还。

三、每月28号为团队活动日,活动经费原则上全员均摊,当月有效人力费用由团队承担。团队活动无极特殊情况必须全员参加,无故不参加者也要承担活动费用。

四、严肃早会纪律,早会期间严禁无故缺勤,走动,手机不调震动或静音,接打电话、吃东西、不按规定着装、做与早会内容无关的事,一经发现按规定罚款10元,现场缴纳。

五、关于工作时间,8:30—9:30为早会时间,9:30-11:00为二早、答疑解惑、沟通交流、面谈、辅导训练、准备展业资料的时间,无特殊情况不能缺席,缺席需直接主管批假。

六、团队倡导伙伴结组展业,建议2-3人为一组,每次展业费用(含油费、交通费、伙食费、物料费等)小组成员均摊。

七,团队设立五大功能组,职责及负责人分别是:

绩效督导:监管各项考核数据,安排低绩效人员面谈辅导。

日常管理:出勤监管、参会和活动量的管理、职场活动安排。

辅导训练:安排各项培训、职场训练、早会专题,导师管理。

增员组:增员早会、创说会及公司增员平台、安排面试及签约送训。

销售支持:平台客户回访、政策及方案宣导、业绩播报、费用管理。

五大功能组负责人每半年可轮换一次,如有新伙伴愿意竞争功能组组长或担任功能组成员可向其直接主管申请,竞争上岗(技能比拼+全员不记名投票)。

功能组例会设在每周五下午3:30-4:30,功能组组长必须参加,其余伙伴欢迎参与,人人参与团队管理。

八、团队职场内严禁吸烟、严谨打架斗殴,职场内吸烟者每次罚款10元,打架斗殴罚款500元。

九、团队设置奖励方案:

1、月度全勤(按时参加早会): 10斤面粉1袋

2、每月15日前强举绩,奖励物品根据职场现状随机。

3、3月内新人转正:衬衫1件+签单笔1支。

4、月度有效人力:免费参与团队活动+国寿笔记本1本

5、月度星级人力:每月达成均奖励100元现金红包,连续3月达成和连续6月以上达星均有额外奖励个人专属物品。

6、月度增员2人及以上(符合公司参会要求)或新增有效1人,奖励100元现金红包。所增新人留存3月以上再奖励100元。

7、初次晋升组经理,团队奖励现金红包:组经理300元,银质组经理500元,金质组经理800元,两个考核季内晋档补发高档奖励。

8、主管直接培育一个组,奖励现金红包300元。

9、以上奖励措施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月度奖励在下月10日早会兑现(休息日顺延)。撤单所有奖励追回,以上奖励可兼中兼得。奖励物品暂定,可随团队发展壮大提高预算。

团队规章制度篇2

团队是相互合作的人们组成的正式群体。它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的团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就需要在理论层面上,认识团队和高效团队,在实践层面上作好打造团队的工作。

一、什么是团队

    团队(Team)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分别为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团队和群体有着根本性的一些区别,群体可以向团队过渡。一般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和拥有自主权的大小将团队分为四种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共同目标型团队、正面默契型团队。

    1、认识团队

    团队是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明确的成员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群体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团队是由少数技能互补、为了共同目标,采用共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团队是以任务为中心、互相合作、从事工作的一群人。团队是一正式群体;群体内成员间通过相互合作,以提高团队绩效,实现共同的目标。团队是由为提高绩效、实现组织目标而相互合作的人们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2、高效团队的特征

    团队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团队管理的目的在于建设一支高效的团队。通常,高效团队总是会具有明确的目标、合格的领导者、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明确的目标:团队目标能够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提供推动力,能够激励团队成员把个人的目标升华到群体目标中去,提高团队的绩效水平。因此,团队的目标应该清晰而明确。团队成员只有理解和认知团队目标,才能统一团队成员的意志,才能确保团队成员把全部精力投放在预期目标的实现上。

    合格的领导者:作为一个正式群体,每一团队均有其正式的合法合规的领导者。领导者是团队最具权威的管理者。无疑,领导者对团队目标的实现及工作的开展承担着第一责任。经验证明,一个团队有无合格的领导者,乃是团队工作能否实现高效的首要因素。合格的领导者能知人善任,能及时地对被领导者、被管理者,即对群体成员提供指导与帮助、支持与激励,强有力地带领他们去实现组织和团队的目标和任务。

    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要实现组织和团队的目标,团队成员间需要相互协作,营造出团队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即团队成员间要存在着共同的承诺、相互的信任、良好的沟通。

    共同的承诺是构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没有共同的承诺,就没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为方向和共同的约束,就没有构成和谐人际关系的牢固基础。有了共同的承诺,群体的成员便会将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标转化为共同的行为,使团队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是构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又一重要因素。团队成员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宽厚态度,信任自己又信任他人,才能拥有彼此和谐共处、同“舟”共事的条件;才能让信息畅通,不出现人为梗阻,确保团队工作顺畅进行。

    良好的沟通既是高效团队的外在表现,又是营造团队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充分的沟通交流,乃是团队成员协调一致的基础。团队成员只有在沟通后才能准确地了解彼此的想法,才能确保团队成员行为与团队步调相一致。通过沟通,团队成员分享信息、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最终达成共识,和谐相处,团队才具有战斗力。

    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能使团队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能使团队全体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无疑,实现法治取代人治,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是管理的飞跃。实践证明,这一飞跃能有效地解决组织内、组织间不必要的内耗和外耗,从而带来组织的蓬勃向上、高效运转。

    3、高效团队的组建

    要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团队的组建必须具有明确的任务与目标,做到人员的结构规模合理,注重人员选择,而且团队的运作应有章可循。

    团队的任务与目标明确:任务与目标是组建团队的根据和出发点。当组织的任务与目标需要细分时,组织内团队或组织间团队的组建需要也就必然产生。如一个生产型企业,当它的产品需要直销时,即需要组建销售团队;当它要开发新产品、或进行技术改造时,就需要组建新部门,甚至跨企业的临时团队,负责履行其新的职责,以实现并完成企业的新目标与任务。因此,团队组建的第一步是,确定团队的任务与目标,组建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为什么组建。

    确定团队人员结构和规模合理:团队的任务和目标确定了,就需要确定团队人员结构的最佳规模。人员结构是指团队所需的各种人员类型;最佳规模是指各种类型的人员数量。团队的人员结构和最佳规模是由团队所要完成的任务,及其所要实现的目标来确定的。以企业型组织的团队为例,销售任务大与销售任务小,销售地域广与销售地域窄,目标市场多样与目标市场单一,其销售目标与销售任务均会自然不同,各自所需销售人员的类型与结构就会不同,销售团队各自所需的各种类型的人员数量也就会不同。

    团队人员的选择:在确定团队人员结构和规模的基础后,选择和确定参与团队的人员,既是团队组建的关键,又是所组建的团队能否产生成效的关键。

    人员的选择确定,首先要与团队所需的人员类型相匹配,要能履行其所承担的团队角色的责任;其次,要考虑人员的气质、性格与背景,务必使组成团队的人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能够和谐相处,为此,在选择和确定中,一般应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避免“拉郎配”。

    制定团队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团队要规范化、制度化,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比如薪酬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及工作制度等的安排,以保证团队工作的正常、健康而有序地运行,保证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因此,制定规章制度即成为团队组建过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通常,着手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在团队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后及时展开的。

    4、团队的沟通和团队冲突的解决

    团队沟通:注意团队的沟通,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是打造高效团队必须着重做好的两项工作。团队沟通是指,团队成员彼此间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行为)等方式而获取信息、解释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团队沟通是团队高效工作的重要保障。要进行有效的沟通,除了选择合适的沟通形式,重要的是沟通双方要有科学的沟通态度。倾听是沟通应持有的科学态度,亦是沟通能得以进行的条件。倾听在于理解,而理解源于倾听。

    倾听是理解的基础。只有准确而无遗漏地知道别人所要表述的信息,才能对其信息作出判断,才能理解其传递的信息及传递意图,才能有效地掌握团队诸方面的工作信息,进而才能有助于团队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团队冲突:团队冲突是一种常态。处理好团队冲突,乃是打造高效团队所必须全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团队冲突的诱因:一般地说,无论是外部冲突(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冲突),还是内部冲突(团队与其成员的冲突、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其所产生的条件,或者说诱因,主要有责权利模糊、信息渠道不畅等四类。

组织内的团队的责权利,或团队内的责权利不清晰,不明确,必然导致不同团队之间或团队不同成员之间,在履行职责、承担义务、享受利益等方面的相互扯皮、埋怨,甚至相互指责,即相互冲突。

    一个团队中的成员,若没有适当的责任,或没有适宜的岗位,或有了适当的岗位和适当责任,又没有适宜的权利和利益,均是分配不当的表现。这种不当的“反弹”,也就会表现为团队与团队、团队与成员、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

    信息渠道不畅,信息便不能对称,上情便不能下达,下情便不能上达,致使工作成本加大,工作效率降低。团队与团队,团队与上级,成员与团队,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埋怨和推诿,就会自然产生,冲突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 绩效考核对团队而言,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存在和团队的利益;绩效考核对个人而言,则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岗位变动,职务的升降,薪酬收入的高低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程度。经验证明,因考核标准不当而使考核评价不当,由此所诱发的冲突在实践中屡见不鲜。

    对待团队冲突的态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区内,冲突是事物发展前进的一个节点,对待团队冲突的科学态度,只能是唯物辩证的。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不同的解决办法的冲突,可以促使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完善;不同利益诉求的冲突,可以使利益分配得更合理。

团队规章制度篇3

一、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缺乏足够的创业资金。

资金缺乏是大学生创业团队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其制约着团队的逐渐及发展。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校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的动机是创业团队成员对项目的良好期望,但是,推荐项目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而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资金,这是大学生在组建创业团队中面临的最大瓶颈。

第二,创业团队混乱。

在成功的创业团队中,团队成员必须根据自身专业技能承担至少一项职能工作并确保高效的行力和对团队的贡献。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普遍存在成员搭配不当、职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这导致创业团队混乱。大学生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对于成员的选择往往存在随意性和偶然性,这导致创业团队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进而制约了创业团队的发展壮大。

第三,团队成员内部易发生冲突。

由于大学生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对于成员的选择往往存在随意性和偶然性,团队成员之间的差异性易导致团队内部发生冲突,进而影响团队的目标及团队的发展壮大。在创业初期,团队成员的差异性被创业激情所掩盖,随着团队的发展,团队成员之间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性格特征随之会显露出来,在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团队成员内部发生冲突。

第四,缺乏完善的利润分配机制。

大学生在创建创业团队初期,很多大学生没有考虑到未来利润分配问题,或者说他们碍于面子,没有明确提出利润分配问题。随着团队的发展壮大,团队成员开始为利润怎么分配而发生争执,并激烈争吵,这严重影响了团队的发展壮大,并制约了团队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因为创业团队基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组建,很多制度的东西没有引起重视,因此虽然团队中有表面的工作分工,但缺乏明确的惩戒措施,一些制度要么缺失,要么执行不力,流于形式[2]。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团队在发展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二、如何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

第一,畅通团队沟通渠道。

在创业初期,大学生就必须在团队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方面打成一致,并为了共同的理想,明确团队成员的具体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团队发展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严格遵循团队的规章制度,有章可循。在创业过程中,团队成员在明确团队目标的前提下,适时调整创业目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保障团队目标的可行性。在明确团队目标之后,团队成员应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团队的目标。

第二,建立完善的利润分配制度。

完善的利润分配制度,有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团队的发展壮大。按照公平性、实用性与可行性原则,从绩效管理、激励、分配和约束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团队建设机制。其具体内容主要有:一是制定符合团队利益以及成员个人利益的绩效评估指标;二是依据团队成员的性格特征以及思维是、特征,合理分配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三是完善激励措施,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完善团队利润分配制度,使团队成员都能获得应得的利润。

第三,制定严格的创业团队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要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要有一套目标明确,定位科学,发展思路清晰的团队管理章程[。创业团队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一是创业团队的组建目的;二是创业团队的主要经营范围及方向;三是组建创业团队的资金来源以及资金管理制度;四是团队成员的内部分工以及团队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五是创业团队的人事规章制度等。只有制定了严格的创业团队规章制度,创业团队才能有序、健康地发展。

第四,强化创业团队的凝聚力。

在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过程中,团队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创业团队应注意推举团队的核心领导人,并发挥领导人的模仿带头作用,进而凝聚团队的主导力量,促进团队的发展壮大。团队凝聚力对于组建创业团队以及发展壮大团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创业团队应强化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团队规章制度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Issue and Measure of Leadership at the Startup

of an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

LU Yili, QIN Shichao, LIU Huan

(Sanxia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To start aBusiness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subject of vo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 growing number of students required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to realize self-value of life, but how to build an effective and harmonious team is a major problem that placed in front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no experience, the conflict between sincere wish to success and the harsh rea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maximizing individual interests, which make the leadership to become a problem at the startup of an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mporary successful entrepreneur and put forward relate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

Key wordsEntrepreneur; undergrate; team; success

1 创业之初大学生领导风格分析

“其于兵事,素未梦见”就像是蔡锷所说的一样,曾国藩是一个对于军事所知甚为寥寥的文人,他是如何组建湘军,使得原本属于地方节制的小股武装势力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的成长并维护了岌岌可危的清朝统治者的军事力量,而最终达到了他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目的呢?这确实让人感到惊奇,就如海尔董事长张锐敏一般,几年之间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而曾国藩、张锐敏成功后的历史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优秀的道德节操、精湛而广博的文化修养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其手下员工塑造了一个不灭的神话。强势领导往往能将传统的儒家理学观念同人性结合起来,将自己的员工当做“社会人”而非“经济人”,通过“诱导” 、“约束”,限制和压抑人性的弱点,激发和诱导人性之中的优点,从而形成团队中某种特殊的风气,使得该团队的每位成员为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老百姓对领导总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其行善,其言才有力。以正德临民,犹树表望影,不令而行。作为事业刚刚起步的大学生更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身先士卒。创业初期,资金等各方面硬件设施都存在不足,只能通过自己与自己所在团队的成员的加倍努力方能弥补。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必须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要坚决不做。如此,才能发挥自己领导的影响力。反过来说作为领导连自己都做不到或是不愿做的,只是一味的要求员工执行自己的规则,那是没有一点说服力的,纵是执行了也起不到根本性的效果。

作为管理者都希望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当然员工更希望自己的老板更像个领导,在事业上处处以身作则,为他们的工作指引方向的带头人,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感到有奔头,死心塌地的跟着你,为你效命。正如着名管理学家帕瑞克所说:“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亚科卡在接手当时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时就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也这是这100万美元与1000美元的差距使亚科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自此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员工像亚科卡一样,不计报酬,团结一致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不到半年,克莱斯勒公司就发展成了拥有亿万资产的跨国公司。 大学生的创业是一个长期坚持奋斗的过程,尤其是在前期更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作为一个小团体的领导不仅要像曾国藩、张敏锐一样通过“诱导” 、“约束”,激发青年人的热情,还要多劳,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使得手下之人死心塌地,甘愿效命。如此形成团队中某种特殊的风气,使得该团队的每位成员为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自我价值。

2 领导小团体的团结与分派的问题

一个团体中,由于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目标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往往会在一个团队中出现不同的小团体,这无疑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作为管理者就应该从目标、制度、气氛、沟通等方面着手构建自己的团队,打造自己所在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明确可行的共同目标。作为管理者,就需要根据市场的情况以及团队成员综合素质的差异确立明确可行的目标。每个人参加你这个团队的目的不一样,也正是因为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其动力也会不一样。所以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明确的共同目标、有效激发员工工作动力,问题的关键是管理者如何理解一般员工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劲往一处使,使得组织的努力形成合力。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合理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增加员工的未来收益等方法都可以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满意的效益。

(2)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俗语有云:不成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有自己规章制度以规范员工行为。创造一个好的规章制度能让执行者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会是一种约束。有了好的制度,关键就在于执行。对于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不分亲疏,不避权贵。否则长期下来,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蔓延,制度就形同虚设。管理者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更应该成为遵守规章制度的表率。

(3)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当今刚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的洗礼,在工作中缺乏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敬业精神。相互扯皮、推诿指责,甚至还有的人嫉妒他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对于以上种种情况就应该尽早去除,否则就会使团队中的分派问题显得更加严重,相互掣肘,对团队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通过“诱导” 、“约束”,使得团队中的小团体为了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相互竞争,产生难以估量的生产力。此外,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中应该做到:奖罚分明公正,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一定要让其精神物质双丰收,对于出工不出力者要使其受到相应的惩罚;让每个成员承担一定的压力;要民主、要平等,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3 资金的流出与流入中的盲点及利益挂钩问题

市场经济的到来意味着资金在未来的社会里将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作为一个事业刚刚开始的大学生而言资金将是一个难题,所以对于支出应谨慎处理,做好成本控制,增加企业效益。而要做好成本控制,一是要有规范、科学的财务制度,二是要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此外还要寻找到优化办公成本、降低企业运营支出、提高沟通效率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要做一本明细的帐薄。切忌小钱滥用,须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除了做好成本控制,尽最大的努力控制支出外,还应该将团队的利益与员工个人的利益联系起来,使得员工在工作时有一种自我意识,如此不仅使得团队的成员在工作中获得相应的报酬还能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根据该行业的市场情况制定一个合理可行而兼顾各方利益的薪酬方案,以期能在最大限度内提高团队成员的战斗积极性,使得各方利益最大化。

团队规章制度篇5

团队是相互合作的人们组成的正式群体。它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的团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就需要在理论层面上,认识团队和高效团队,在实践层面上作好打造团队的工作。

1 认识团队

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团队”的认识尚缺乏统一性。现仅就国外学者的观点而言,颇具代表性的有美国斯蒂芬•罗宾斯、美国卡曾巴赫与史密斯、英国海伊斯等学者们的三种关于团队的不同的表述。斯蒂芬•罗宾斯是美国的行为学家。他认为,团队是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明确的成员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群体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卡曾巴赫和史密斯是美国的管理学者。他俩认为,团队是由少数技能互补、为了共同目标,采用共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海伊斯是英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他认为,团队是以任务为中心、互相合作、从事工作的一群人。

从以上所引述的观点看出,学者们关于“团队”的理解和认识是有差异的,但却又有一致的认识,这就是:团队是一正式群体;群体内成员间通过相互合作,以提高团队绩效,实现共同的目标。从学者们这一一致性出发,笔者认为:团队是由为提高绩效、实现组织目标而相互合作的人们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2 高效团队的特征

团队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团队管理的目的在于建设一支高效的团队。通常,高效团队总是会具有明确的目标、合格的领导者、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2.1 明确的目标:团队目标能够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提供推动力,能够激励团队成员把个人的目标升华到群体目标中去,提高团队的绩效水平。因此,团队的目标应该清晰而明确。团队成员只有理解和认知团队目标,才能统一团队成员的意志,才能确保团队成员把全部精力投放在预期目标的实现上。

2.2 合格的领导者:作为一个正式群体,每一团队均有其正式的合法合规的领导者。领导者是团队最具权威的管理者。无疑,领导者对团队目标的实现及工作的开展承担着第一责任。经验证明,一个团队有无合格的领导者,乃是团队工作能否实现高效的首要因素。合格的领导者能知人善任,能及时地对被领导者、被管理者,即对群体成员提供指导与帮助、支持与激励,强有力地带领他们去实现组织和团队的目标和任务。

2.3 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要实现组织和团队的目标,团队成员间需要相互协作,营造出团队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即团队成员间要存在着共同的承诺、相互的信任、良好的沟通。

共同的承诺是构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没有共同的承诺,就没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为方向和共同的约束,就没有构成和谐人际关系的牢固基础。有了共同的承诺,群体的成员便会将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标转化为共同的行为,使团队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是构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又一重要因素。团队成员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宽厚态度,信任自己又信任他人,才能拥有彼此和谐共处、同“舟”共事的条件;才能让信息畅通,不出现人为梗阻,确保团队工作顺畅进行。

良好的沟通既是高效团队的外在表现,又是营造团队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充分的沟通交流,乃是团队成员协调一致的基础。团队成员只有在沟通后才能准确地了解彼此的想法,才能确保团队成员行为与团队步调相一致。通过沟通,团队成员分享信息、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最终达成共识,和谐相处,团队才具有战斗力。

2.4 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能使团队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能使团队全体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无疑,实现法治取代人治,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是管理的飞跃。实践证明,这一飞跃能有效地解决组织内、组织间不必要的内耗和外耗,从而带来组织的蓬勃向上、高效运转。

3 高效团队的组建

要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团队的组建必须具有明确的任务与目标,做到人员的结构规模合理,注重人员选择,而且团队的运作应有章可循。

3.1 团队的任务与目标明确:任务与目标是组建团队的根据和出发点。当组织的任务与目标需要细分时,组织内团队或组织间团队的组建需要也就必然产生。如一个生产型企业,当它的产品需要直销时,即需要组建销售团队;当它要开发新产品、或进行技术改造时,就需要组建新部门,甚至跨企业的临时团队,负责履行其新的职责,以实现并完成企业的新目标与任务。因此,团队组建的第一步是,确定团队的任务与目标,组建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为什么组建。

3.2 确定团队人员结构和规模合理:团队的任务和目标确定了,就需要确定团队人员结构的最佳规模。人员结构是指团队所需的各种人员类型;最佳规模是指各种类型的人员数量。团队的人员结构和最佳规模是由团队所要完成的任务,及其所要实现的目标来确定的。以企业型组织的团队为例,销售任务大与销售任务小,销售地域广与销售地域窄,目标市场多样与目标市场单一,其销售目标与销售任务均会自然不同,各自所需销售人员的类型与结构就会不同,销售团队各自所需的各种类型的人员数量也就会不同。

3.3 团队人员的选择:在确定团队人员结构和规模的基础后,选择和确定参与团队的人员,既是团队组建的关键,又是所组建的团队能否产生成效的关键。

人员的选择确定,首先要与团队所需的人员类型相匹配,要能履行其所承担的团队角色的责任;其次,要考虑人员的气质、性格与背景,务必使组成团队的人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能够和谐相处,为此,在选择和确定中,一般应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避免“拉郎配”。

3.4 制定团队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团队要规范化、制度化,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比如薪酬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及工作制度等的安排,以保证团队工作的正常、健康而有序地运行,保证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因此,制定规章制度即成为团队组建过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通常,着手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在团队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后及时展开的。

4 团队的沟通和团队冲突的解决

4.1 团队沟通:注意团队的沟通,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是打造高效团队必须着重做好的两项工作。团队沟通是指,团队成员彼此间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行为)等方式而获取信息、解释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团队沟通是团队高效工作的重要保障。要进行有效的沟通,除了选择合适的沟通形式,重要的是沟通双方要有科学的沟通态度。倾听是沟通应持有的科学态度,亦是沟通能得以进行的条件。倾听在于理解,而理解源于倾听。

倾听是理解的基础。只有准确而无遗漏地知道别人所要表述的信息,才能对其信息作出判断,才能理解其传递的信息及传递意图,才能有效地掌握团队诸方面的工作信息,进而才能有助于团队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4.2 团队冲突:团队冲突是一种常态。处理好团队冲突,乃是打造高效团队所必须全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4.2.1 团队冲突的诱因:一般地说,无论是外部冲突(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冲突),还是内部冲突(团队与其成员的冲突、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其所产生的条件,或者说诱因,主要有责权利模糊、信息渠道不畅等四类。

组织内的团队的责权利,或团队内的责权利不清晰,不明确,必然导致不同团队之间或团队不同成员之间,在履行职责、承担义务、享受利益等方面的相互扯皮、埋怨,甚至相互指责,即相互冲突。

一个团队中的成员,若没有适当的责任,或没有适宜的岗位,或有了适当的岗位和适当责任,又没有适宜的权利和利益,均是分配不当的表现。这种不当的“反弹”,也就会表现为团队与团队、团队与成员、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

信息渠道不畅,信息便不能对称,上情便不能下达,下情便不能上达,致使工作成本加大,工作效率降低。团队与团队,团队与上级,成员与团队,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埋怨和推诿,就会自然产生,冲突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

绩效考核对团队而言,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存在和团队的利益;绩效考核对个人而言,则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岗位变动,职务的升降,薪酬收入的高低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程度。经验证明,因考核标准不当而使考核评价不当,由此所诱发的冲突在实践中屡见不鲜。

4.2.2 对待团队冲突的态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区内,冲突是事物发展前进的一个节点,对待团队冲突的科学态度,只能是唯物辩证的。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不同的解决办法的冲突,可以促使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完善;不同利益诉求的冲突,可以使利益分配得更合理。

冲突如处理不当,将会制约和阻碍事物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甚至走向倒退。比如,当组织中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的利益诉求的冲突因为处理不当而进一步发展时,或经处理达到暂时的平衡,而形成冲突的原因并没有消除时,冲突就会影响团队的工作而成为坏事。所以,客观而科学地对待冲突,实事求是地处理冲突,乃是团队建设所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4.2.3 对待冲突的策略:对团队而言,一般地说,处理与解决冲突,常见的有回避、妥协、控制与引导等策略。

回避全称为回避冲突。回避冲突是指,组织或团队不要或暂时不要介入到冲突中去。回避的策略一般适用于三种状态:一是引起冲突的问题微不足道,对团队的工作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冲突双方冷静下来,自然会处理好问题;二是冲突的问题虽会对团队工作带来影响,但其影响短期内不会出现,不需要立即解决冲突;三是由于组织或团队对所引发冲突问题的认识尚不准确深刻,掌握的有关信息尚不充分,因而暂时还不能以组织或团队的名义去解决、去化解。

妥协又称让步策略。它是立足于使冲突双方既维持自身利益,又照顾对方利益的一种解决冲突的办法。通俗地说,就是“各退五十步”的办法。妥协适用于两种状态:(1)冲突的双方均有责任,也均有其合理性;(2)引起冲突的问题,关系着冲突双方的重大利益,而一时问题又无法澄清,又无法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和办法。

控制是指强制性地中止冲突,使冲突不再进行下去。作为对待冲突的策略之一,控制一般适用于两种状态:(1)冲突正直接给团队工作正常进行造成影响;(2)冲突不立即解决,就会快速升级而成为恶性冲突,影响团队的正常工作。

与控制相反,引导是指团队不是阻止冲突,而是鼓励冲突,将其引向团队预期的目标上。引导一般适用于成功地解决团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具体地说,它一般适用于围绕团队目标、团队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讨论,以及团队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解决上。这是因为,团队目标、团队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讨论,以及新问题的解决,皆需要群策群力。在讨论和解决中,自然需要引导不同观点与不同意见进行交锋,鼓励不同观点与不同意见进行争论,只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了,方案多了,最佳的办法,最佳的方案才会出现。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伯兰德,斯科特•斯内尔著,魏海燕译.人力资源管理(第十三版).大连:东北财金出版社,2006

团队规章制度篇6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团队就是由一定人数的个人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相互积极配合协作,共同承担责任。高效团队的形成,与团队中每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如果缺少合理的管理措施,也可能导致团队成员各行其是,从而导致整个团队迷失方向,偏离目标。

1.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

团队创建的目的在于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机组合,提升竞争力,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要建设和管理一支高效团队,首先要了解影响团队绩效的种种因素,解决团队发展中的问题,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从而达到提高团队绩效的目的。

1.1团队的规模与结构

团队的建设没有固定的规模,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甚至更多。一般情况下,高效的工作团队规模一般^少,如果人数太多,成员之间就可能产生工作技能的重合,导致工作界面的模糊,影响工作的效率,同时如果团队成员太多,成员之间会缺乏沟通和了解,进而导致团队成员的个人表现随着团队规模的变大而变差。一般情况下,高效团队的成员人数控制在12人以内,如果一个组织人数过多,可以采用分散组建多个工作团队的做法。

高效团队的特点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成员之间在能力、经验等方面形成互补,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团队一般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协调人员、团队领导者构成,团队工作任务的分配要与成员的个人特点相一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合理的人员结构配置,达到促进团队健康发展、提升绩效的目的。

1.2团队的成员与氛围

在一个高效的团队中,团队成员首先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要能够清楚地知道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做好分内的工作,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并能够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中,自觉地调整自己扮演的角色,适应新的任务要求[1]。除了自身专业技能和担负的职责外,团队成员还必须能认可其他成员的工作能力,相互信任,为整个团队的凝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团队成员之间要能够保持信息交流的畅通及时,良好的沟通可以使成员对团队的目标更加明确,增强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同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消除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误会,创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打造成一支坚定、有凝聚力的团队。

1.3团队的规章与制度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团队都应该有自己的规章和制度,规章制度对成员起着约束的作用,是团队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一个没有行为准则的团队,会导致团队成员各行其是,从而导致团队的混乱,团队的规章制度就是明确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的行为底线,明确什么是不能够做的。团队的制度要有利于整个团队的发展,并要具有操作性,在成员违反制度时,能够适时适量的给予惩戒,减少其对整个团队造成的影响。

此外,高效的团队还需要对其成员采用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措施,来激发团队成员的奋起精神和潜力,保持团队的长久发展。

2.高效团队的特征

当今社会,团队在每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业的不同导致团队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但高效的团队却都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

2.1共同的目标

高效团队的目标十分明确,且能够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队目标就是团队成员的最终目标,为整个团队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并且能够分解为成员的个人目标,团队成员原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1+1>2的整体效应。

2.2优秀的成员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团队的发展,关键在人,团队成员的能力决定了团队的整体竞争力。高效团队中的成员能够充分了解认知并胜任自己的工作,团队成员都具有专业的技术,善于沟通的能力以及为团队做出部分牺牲的精神。高效团队的成员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对团队的发展负责。

2.3畅通的沟通

高效团队总能够保持内部之间的沟通及时畅通,畅通的沟通能够减少成员之间因个人性格、工作方法等造成的误解,促进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信任,能够让成员认识到整个团队目标的实现情况,从而使整个团队保持凝聚力,团结一致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

2.4和谐的氛围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团队成员之间出现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高效的团队能够妥善的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利用良性冲突,避免不利矛盾的影响,创造和谐的团队氛围,促进团队的发展。

3.高效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多方面去努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和管理一支高效团队,发挥团队作用。

3.1选取合适的团队成员

如何配置团队的成员,是团队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个高效的团队中,成员之间的技能应该互补,团队的建设并不是要去所有队员都是精英,而是要适合整个团队的发展,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势,能够在自己的专业方面独挡一面。因此,团队在挑选成员时,要根据个人的人格特点和个人偏好为基础,合适的团队成员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具有专业技术的成员,并且成员间的专业技术不重叠,是团队中攻坚克难的主体;二是做决策的管理者,能够全面了解整个团队的发展状况,快速的解决团队面临的问题,指引团队的前进方向;三是协调内外关系的成员,能够协调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能够恰当的处理外部环境对团队的影响,给团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3.2建立规章制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团队要想达到建设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建立一套与其相适应的团队运行规章,用来管理团队成员,约束团队成员的行为,拒绝团队成员的越线香味,强化团队。在团队管理中,制度建设是根本性的,它能够为团队的发展提供保障,保障团队良好的运行秩序,团队管理者要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而不是生搬硬套,好的规章制度能够促进真团队的良性发展,否则可能对团队产生破坏作用。

3.3明确的奖惩措施

古语云“恩威以洽,若无刑罚,则骄兵惰将”,团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奖励的目的在于通过满足团队成员不同的需求,来促使其为整个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恰当的惩罚能够进一步促进团队成员积极向上的态度。有效的奖惩能够保持团队的健康发展,要正确判断团队成员的利益需求,给予合理的奖惩方式:一是要讲物质奖惩和精神奖惩集合起来,以物质奖惩为基础,以精神奖惩为补充,体现对团队成员的信任和肯定,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二是要把团队的绩效和个人的绩效相结合,个人的绩效要以团队的绩效为前提,个人绩效要随着团队绩效的增减而增减。

3.4灵活处理冲突

在工作中,团队成员之间可能因为工作分工、性格等方面产生摩擦和碰撞,引发冲突,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增加成员之间的矛盾,导致关系的破裂,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益。团队管理者首先要能够直面这些团队冲突,利用有利冲突,消除不利冲突对团队的影响,首先要对冲突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明确区分有利冲突和不利冲突,其次要能够选择处理冲突的时机和方法,对不同的冲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达到缓解矛盾,促进团队和谐的目前,从而提升团队的绩效。

3.5打造学习型团队

团队要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就要求团队成员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团队的竞争力。一是F队成员要有主动学习的精神,能够根据岗位的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团队管理者要创造外出培训教育的机会,提升团队成员知识技能,同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知识的共享,加强知识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提高团队的竞争力。

3.6提升团队凝聚力

团队的凝聚力是维持团队存在的重要条件,对发挥团队的潜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团队中的成员立场明确、行动一致、互助互补是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团队的凝聚力即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和团队本身息息相关。团队管理者要通过良好的内部管理方式、有效的管队规范、良好的沟通途径等方式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在团队中成员具有共同目的、良好的工作氛围,就能够形成内在的动力,而达到提升团队效率的目。

3.7强化团队管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有效的团队管理者,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团队的发展指明方向,和团队成员一起渡过难关。团队管理者要具有影响力、要专注于整个团队分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能够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进行工作分工,让成员在工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能够根据外界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决策,激发团场成员的积极性,使成员更具有效率。

总之,建设和管理高效团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但只要从组建团队开始,结合实际,认清影响团队效率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团队成员的个人潜力,探索团队的运作方式,促进团队沟通协调,营造和谐的关系氛围,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促使全体成员朝一个方向努力,达到提高团队效率的目的。

团队规章制度篇7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地发挥每一个参与项目人员的作用,让项目的所有相关人员能够在可控状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项目的开发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和管理项目团队所需的所有过程。项目团队由为完成项目而承担了相应的角色和责任的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应该参与大多数项目计划和决策工作。项目团队成员的早期参与能在项目计划过程中增加专家意见和加强项目的沟通。项目团队成员就是项目的人力资源。

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企业中的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程序员、软件测试员和配置管理人员等组织到一起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组织计划编制

在制定人力资源的计划时,需要综合衡量人员的成本、生产效率与利用率。对各种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要针对岗位的需求来制定,人员的要求不要过高,以保证刚好适合岗位的要求为宜,太高的话会提高人力成本,低了又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当然,在具体挑选人员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总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技能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需要综合考察人员的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相关人员的进入项目的时间。在IT项目的早期,以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师为主,进行项目计划、客户接洽和需求分析等前期工作。进入设计阶段后,以软件架构师和软件设计师的工作为主。编程阶段则以设计人员、编程人员和测试人员为主。在系统部署和试运行阶段则以系统工程师和售后工程师工作为主。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项目的配制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的工作虽然是一直持续着的,但是工作量还是有轻重,在工作量不多的时候,可以将部分暂时闲置人员归还给原来的部门,以减少人员的等待损耗。

二、项目团队组建

由于每个项目成员都有的各自的特长和性格特点,必须要充分考虑项目成员的技能情况和性格特点为他们分配正确的工作,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成员的工作兴趣和爱好。尽量发挥项目成员特长,让每个人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是项目经理进行工作分配要考虑的问题。各项目成员的知识技能评估,个性特点分析,优点和缺点是要事先分析和考虑的内容。项目团队的组建是否合理,项目相关人员是否满足项目的需求,是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找错了人或者是将人放在错误的位置都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三、项目团队管理

我国历史上有过很多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如著名的“官渡之战”、“洄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典范。可以看出打胜仗,军队的数量固然很重要,但是指挥官却决定着军队命运。软件开发和行军打仗很类似,同样的团队在不同的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其团队精神、项目进度和开发质量可以截然不同。不管个人能力多么强,如果团队像一盘散沙,每个人都谁都不服谁,那么这个项目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

项目经理在管理IT项目的时候,不是要去监视每个开发人员的做事过程,那种事情应该是监工做的。项目经理需要从管理制度、项目的目标、工作氛围和沟通等方面做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元帅。一个强劲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者。规章制度也包含很多层面: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和奖惩制度等。好的规章制度可能体现在,执行者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会是一种约束。执行规章制度还有一些考究,破窗理论说明,对于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否则长期下来,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蔓延且繁荣。项目经理虽然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或者监督者,但是更应该成为遵守规章制度的表率。如果项目经理自身都难以遵守,如何要求团队成员做到?

(二)建立明确共同的目标。团队中不同角色由于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项目的目标和期望值,会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情。好的项目经理善于捕捉成员间不同的心态,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劲往一处使,使得团队的努力形成合力。

当然,在具体实施需要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不同的政策。有些员工努力工作是为了使家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好一些,那么这类型的员工在进行奖励的时候应该偏物质。而另外一些员工可能觉得事业上的成就感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对于这类员工应该多给他们挑战和上升的机会。

(三)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企业里常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对于项目组中的不知悔改的螃蟹,应该尽早清理出去。对于公司而言,也许历史尚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从而造成大环境的不良风气,但是在项目组内部,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完全可能营造出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团队规章制度篇8

关键词 篮球团队精神 培养途径 大学生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集体对抗运动项目,随着国内外篮球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各种篮球联赛的蓬勃发展,使现代篮球运动的比赛节奏明显加快,比赛的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对抗中求胜,不仅要求球员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技战术水平,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对于一个球队来说,技战术水平的稳定发挥,则需要球员之间的团结与协作。然而,在现实的篮球学训活动之中,部分教练员由于过分侧重技术教学部分,对球员团队精神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致使很多球员在篮球学训与课余篮球活动中,较为喜欢单打独斗,明显缺乏团队意识,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球队整体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当前的篮球学训活动中,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球员的团队精神,让大学生球员之间在篮球团队精神的引领下,凝聚力不断增强、战斗力不断提高。长大后成为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篮球人才。

一、培养大学生篮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体育教学、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备受重视。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并行发展的。篮球作为一项大学生普遍喜欢的体育运动,首先可以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成长,如弹跳训练、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等,都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而心理健康引导也在篮球训练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缺少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经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自私、娇气、任性的性格特点,不愿与他人合作,心理健康水平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篮球运动正是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因为团队精神所倡导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战胜困难,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团队价值观、凝聚力、信念和理想等,恰恰是对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完美诠释。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增强、团队精神的凝聚,都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有利于团队成员相互支持,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篮球团队精神一经形成,会对每一个球员形成一种无形的团队压力,对全体球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调节和规范作用。同时能使得团队球员相互鼓励和支持,从而形成良好的内在动力和凝聚力。有了这种力量,队员之间就能在思想上就会相互理解、互相信任,在行动上相互配合、技战术策略就会贯彻落实。有了团结一致的群体合力,困境之中就能做到相互鼓励、勇挑重担,胜利时能想到同伴们共同努力的作用。此外,团队精神对运动员的个人比赛心理起着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在比赛中更有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适宜的精神状态,增强自信心、果敢性和坚韧性,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有利于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球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球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球队队员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会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四)有利于在篮球比赛中获胜

21世纪的篮球运动将继续沿着智博谋广、身高体壮、凶悍顽强、积极主动、快速机敏、全面准确的方向发展。一个精诚团结的球队远远胜于英雄个人的作用。著名的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曾经说过: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伟大的团队[1]。众所周知,2014年美职篮马刺队时隔七年后,再次夺得NBA总冠军。论球星的单打实力,绝对赶不上对手例如像勒布朗・詹姆斯等一流明星球员,但其凭借的就是团队精神,用球队的整体实力,战胜了强大的对手热火队。由此可见,团队精神有利于球队在篮球比赛中获胜。

(五)有利于教练员提高学训工作效率

大学生篮球团队精神在加强团队内部之间联系的同时还具有组织严密、分工细致的特点。在比赛中,每个球队都要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担任一定的攻防和掩护任务,每个球员在自己的锋位上各司其职、在恪守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最大潜能地为队友创造更多的进攻投篮机会。团队球员之间或各团队之间就会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的日标协同共进。一方面使集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提高了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工作效率;另一方对大学生球员全身心投入训练比赛,积极创造运动佳绩有很大的帮助和教益。

二、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练或教师对团队精神的思想重视

球队是一个集体,需要教练去组织。如何把一只手捏成一个拳头,教练是全队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他对整个队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众所周知一个球队水平的高低,进步的快慢,作风的好坏,都与教练员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教练从选材到组队,从计划到训练,从比赛到总结,都在不断的调整队员的思想、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等状态。随时把不同特长、行为特征的队员在训练中组成一个最佳的有机整体,这些都需要教练员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的训练经验和高度的责任感,从而形成明确的目标管理体系。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篮球团队精神,首先教练要有一定的感情投入,教练要起到模范的带头作用,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对自身经验的总结。教练应把自己看作是对队员负责的管理者而不是支配队员技术的独裁者,这样才能带动球队的积极性和团结性[2]。

(二)加强对大学生篮球团队精神的思想教育

大学生篮球团队精神的强化主要通过日常教学与训练中的思想渗透,这是青少年团队精神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实现对学生的团队精神教育并没有明确的大纲要求和授课章节,主要依靠教练员在日常教学中挖掘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中的团队精神的影响因素和结合比赛的成败,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篮球团队合作意识的渗透和强化。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团队意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篮球团队精神教育已经成为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必然路径,其基础是尊重个人的篮球兴趣和目前成绩,核心是团结协作战斗,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形成一个总的合力,高效率地保证团队组织的顺畅运转。因此,作为篮球教练员更应该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加强青对大学生篮球队员团队精神的思想教育,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为渗透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3]。

(三)加强管理,用规章建制来对青少年形成纪律约束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严格要求。不然,有些队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迟到、早退无所谓,这样不但自己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这种懒散的习惯还会影响到其他队员,所以规章建制是管理球队的一条有效途径,使球队更像一个整体。规章的制定可由球队所有成员商量确定,以便更有说服力。规定无论主力或非主力,一旦触犯,就一视同仁的接受处罚。在篮球比赛中,为使队员更好地体现出集体的作战意识,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将团队精神纳入队员应该遵守的章程当中,使其逐渐形成清晰的、稳固的团队精神。团队中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团队所有队员、教练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些规章制度有些是明文规定的纪律条例,有些却是大家共同遵守的约定,对于一个体育团队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制定多少规定,而在于团队精神能深化内化在所有成员的意识里。规范意识一旦形成,团队就更容易将成员的行为整合为相对统一的行为模式。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特有的精神面貌。因此,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形成团队规范意识,是一个球队能否形成强大团队精神的重要环节。

(四)多运用比赛教学法,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

要想使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篮球团队精神,必须结合篮球运动特点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团队思想渗透。笔者认为加强比赛教学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指导思想一是在比赛中学会打球和陶冶身心;二是掌握篮球锻炼方法和宣传终身体育意识;三是积极参与体会锻炼与比赛的乐趣。比赛是篮球项目运动的最终目的。通过比赛教学法可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教练员要充分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在日常课堂教学与训练中加大比赛教学法的运用频率,来培养大学生球员的团队精神。同时比赛的范式要多样化,有全场和半场、后位对后位、前锋对前锋的教学与训练比赛,甚至可以混和比赛等。让大学生在比赛中学会打球,体会团队精神带来的成功乐趣,并在临场指导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营造出一种宽松而愉快的学习气氛[4]。

(五)以实战运动技能巩固团队精神

篮球运动技能来自科学的训练实践,其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团队精神的精心协作息息相关。实践验证,篮球的运动技战术只有在牢固的团队精神前提下才能普遍提高,同时,团队精神也唯有在实战技能的创新提高中得到巩固。众人皆知,提高篮球技战术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大学生进行各种身体活动练习,并在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把受教育者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不能脱离教学谈如何进行团队精神的强化,同样也不能忽视这些而孤立发展体质、体力和身体技能。篮球运动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有效的手段,它不仅能培养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合作意识,并能求得二者的内在统一。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应把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塑造作为教学的重要目的,作为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技巧同样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精英培养的思想,牢固树立和坚持面向全体大学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观念[5]。

参考文献:

[1] 于鑫.论团队精神在篮球运动中的价值与培养路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2):212-213.

[2] 王电华.浅谈篮球运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5.4(2):23-236.

团队规章制度篇9

Adams&Ferrerira(2003)的研究显示,团队决策由于多样化的作用会更保守,从而使风险程度更低。关于基金团队管理与基金业绩的关系,研究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表明,团队的决策更理性,一方面团队基金经理能通过相互间的沟通讨论来纠正可能发生的错误投资,另一方面团队基金经理能从获取的更多信息和具备的更多投资技巧中受益,因此团队管理的基金业绩也就更好。Sharp(1981)研究表明团队在基金管理中能获得专业化和多元化,其中多元化是为了发挥不同基金经理对各自熟悉的投资领域了解程度的优势,而多元化则是为了防止发生单一基金经理可能产生的决策偏差。Barry&Starks(1984)在其研究中证实团队管理模式能对基金经理产生更好的激励作用,团队管理模式选择的概率与基金管理公司的政策以及资产规模正向相关,与基金的成立时间负向相关,这其中影响较大的则是基金管理公司层面的因素。Bliss,Potter&Schwarz(2005)的研究结果显示,多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绩优于单一经理管理的基金。Han,Noe&Rebell(2008)研究证实基金业绩与团队管理存在正相关性。Patal&Sarkissian(2012)的研究表明团队能够增加基金的业绩,团队由3名基金经理管理时,以及当基金设立于大型金融中心城市时这一业绩优势更显著。

另一种观点显示团队决策存在低效率和偏差现象。团队的道德困境带来了团队成员工作的低效率,工作积极性方面成员会比独立工作时降低,为了达到集体决策时的完全一致,决策对最优结果的偏离即为团队决策的偏差现象。Karagiannidis(2010)研究1997-2004年美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与管理结构的关系指出,熊市时多管理人基金的业绩相比单一管理人基金的业绩要差,但牛市时不存在这一现象。Chen,Hong,Huang&Kubik(2004)在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的研究中发现,团队管理会显著降低基金投资收益,对于投资收益更低的原因则认为主要是由于团队管理在处理非定量信息方面效率更低。Baret.al(2008)在关于基金管理模式的研究中发现,团队管理基金的投资业绩略有逊色,但团队管理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较高。Michalea,Alexer&Stefan(2008)研究发现,多经理管理的基金,相对于单一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绩微弱变差,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显著。陈利亚和邓超(2011)通过比较样本基金在增聘经理前后一年的业绩发现,增聘基金经理不但不能提高基金的业绩,反而会导致基金业绩下降。代昀昊(2013)表明团队管理的基金并不能在当期以及未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关于团队管理基金业绩不佳的其他原因,Massa,Reuter&Zitzewitz(2006)的研究表明与经理的匿名有关。此外还有少量研究表明基金的业绩与团队管理并没有直接关系,例如Prather&Middleton(2002),Golec(1996),Prather&Middleton(2002)以及李豫湘、程剑和彭聪(2006)等的研究。关于基金团队管理与基金风险特征的关系,Qiu(2003)的研究表明单一经理显得更有进攻性,相比于多经理风险暴露更多。Bar,Kempf&Ruenzi(2008)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团队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基金的总风险、系统性风险以及非系统性风险,研究认为团队管理决策符合“意见折衷理论”。祖国鹏、张峥和张圣平(2010)的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基金特征后,团队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基金总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实证结果支持团队决策的“意见折衷理论”,发现了团队决策优于个人决策的证据。Patalet.al.(2012)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尽管团队管理有更高的业绩优势,但相比单一经理的基金风险并没有增加。代昀昊(2013)研究指出团队经理在控制风险上没有明显优势,同时还具有更高的换手率。

二、假设构建

基金管理人的目标是在控制风险的约束下实现投资者收益的最大化。如果实证表明团队管理的基金优于单人管理的基金,那么我们认为团队管理在风险控制和收益最大化方面要优于单人。团队管理因为相互的制衡使得更加关注对风险的防范,从而最大程度降低“黑天鹅事件”、业绩地雷以及市场系统性风险等方面对业绩的拖累。而团队管理所表现出的集体智慧将使得在宏观、行业和个股判断方面思考地更为全面,相互的督促和交流也能产生更多好的想法和投资思路,对问题考虑也将更为前瞻。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管理的优势,我们认为良好的制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出现一加一不是大于二而是小于一的不利局面。如果实证表明团队管理的基金并没有显著或差于单人管理的基金,那么我们认为团队管理在风险控制和收益最大化方面并不优于甚至差于单人管理的基金。团队管理容易因为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而出现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得整个基金很难形成统一的投资风格。同时,团队管理会因为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到位,出现相互恶性竞争的格局,使得整只基金表现的更为激进,容易放大风险的头寸,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基金团队管理制度逐渐成为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的潮流,众多基金公司为了强化风险管理,增聘基金经理团队管理。最新的一些文献也表明了这一趋势(Massa,Reuter&Zitzewitz,2010)。但这一趋势与大量的表明团队工作不能带来更大好处的证据形成鲜明对比。比如说Chen,Hong,Huang&Kubik(2004)、Massa,Reuter&Zitzewitz(2010)、Bar,Kempf,Ruenzi(2010)表明共同基金的团队管理相比于个人管理并不能获得额外的收益,甚至导致更多的负向收益。一些文献研究发现团队对生产力以及决策平衡能力的贡献,比如Hamilton,Owan(2003)、Adams,Ferreira(2009),但这些研究基于非常有限的数据。因此我们的主要假设与大部分上述文献一致,基于对基金管理中团队管理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这种潮流趋势进行假设,文章得出如下假设:H1:团队管理的基金业绩优于单人管理的基金。团队决策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和外部的因素。首先,一些文章研究团队管理的业绩是团队规模的函数,比如Thompson(2003)、Mueller(2012)等的研究表明大型团队比小型团队的业绩更差。但之前的研究并没有明确表明团队的最优人数,很显然,最优的团队人数应该由团队中个人承担的任务所决定。任务越不重大,最优团队的规模应该越小。Mueller(2012)表明如果公司处理各种协调和激励工作,那么由5人及5人以上规模的团队应该会有协调成本的显著增加以及成员间动机的逐渐降低。所以,文章的预测是:P:团队业绩与团队成员数量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最后,很多文献比较个人和团队决策的风险程度。我们参照Sah&Stiglitz(1986,1991),Sharpe(1981),Barry&Starks(1984)的研究假设投资组合经理在团队工作中不存在更高的风险极端行为。因此,文章得出第二个假设:H2:团队管理的基金不承担超额风险。

三、数据来源与数据描述

1.数据来源文章选用的研究对象为中国证券市场自开放式基金发行以来至2013年12月的全部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基金相关数据均取自于WIND(万德)资讯终端,中信标普指数来源于中信标普指数服务网站。文章剔除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中的行业基金,行业基金的投资组合被限定在某个特定行业,没有进行分散投资;同时剔除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属于被动管理型基金。研究选用历任基金经理信息,包含基金经理姓名、经理开始管理和离任基金的确切时间等确定基金在年末是由单一经理还是团队经理管理。以年末管理基金的经理数量来判断基金是单一经理还是团队经理。当年末时只有一名经理管理基金,那么当年基金则定义为由单一经理管理。相似的,当年末时有两名或更多经理管理基金,那么当年基金则定义为由团队经理管理。分析剔除上市当年的基金以及基金经理学历未披露的基金。所以最终文章选用的基金包含325只基金的共15612个月数据。

2.基金特征数据获取基金管理的总资产、管理费率、换手率、基金成立时间、基金管理公司名称等可能会对基金的业绩产生影响的数据。具体而言包括基金的规模,用年末基金管理的总资产来衡量;基金成立的时间,用当前年份减去基金成立的年份;管理费率,用基金的管理费除以基金的总资产得出;换手率,用2*[(期内基金买入股票总额+计算期内基金卖出股票总额)/(期初基金持有人权益+期末基金持有人权益)]来衡量;基金管理公司的规模,用年末基金公司管理的全部基金资产合计来表示;基金收益的波动性,用过去一年基金收益的标准差来代表;基金净资金流入比率,用基金管理资金净现金流入除以过去一年的基金规模来表示。

3.基金经理特征数据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数据包括基金历任和现任经理的姓名、经理开始管理和离任基金的确切时间、基金经理的学历。于是文章构建的基金经理特征数据包含基金经理的任期基金经理的学历。基金经理的任期以管理和离任基金的日期差进行年化。基金经理的学历,文章据此构建Degree哑变量,当基金经理的学历为博士时哑变量取1,否则为0。但当基金为团队管理时,基金经理的特征数据变得相对复杂。理论上,可以依靠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贡献构建这一数据,但这样不能也不可能获得相关数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简单假设团队成员的贡献均等。所以,团队经理的任期以团队中成员的平均任期来计算。团队经理的学历只要其中有1人获得博士学位则为1,否则为0。

4.基金业绩的测度为了计算基金的业绩,通过分析获取基金月单位净值数据。因此,文章选用两种不同的基金业绩指标:简单收益率和三因素调整收益。三因素模型是在CAP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小盘股与大盘股的收益差(SMB)、高市净率与低市净率股票的收益差(HML)进绩效评估模型。5.描述性统计图1显示的是从2003年至2013年基金管理结构的变化,描述了每年单经理、多经理管理基金的数量和百分比。总的基金数量从2003年仅有的1只,增加到2013年的325只。与此同时,单经理管理的基金的比例也在逐渐降低,2008年时这一比率最低达到65.93%,2009年后这一比率基本保持稳定,在75%左右。表1显示的是基金管理结构的统计结果分布,其中图1中的多经理被分成2个经理和3个及以上经理。值得一提的是,符合文章数据要求的3个以上经理的仅有2013年华夏优势成长(000021)这1只基金,在2013年年末有4个基金管理人。表1同时用数量和百分比显示的每年基金管理结构的统计结果,2004年我国出现第1只2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基金,2006年我国出现第1只3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基金。3个及以上经理管理基金的比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达到了最低的仅有0.92%的基金由3个及以上经理管理。接下来,选用两种业绩度量方法衡量单经理和团队管理基金的业绩,同时选用差分检验的方法考察团队管理的基金和单经理基金收益均值的差。总体而言,团队管理的基金业绩更差。选用简单收益率衡量时2个经理相比单经理业绩的差为每月-0.018,合每年降低22%,但这一结果并不显著。选用三因素模型时,这一差额变得更大且统计显著。三因素模型中2个经理相比单经理管理基金业绩的均值低0.0232合每年低28%,3个及以上经理相比单经理业绩的均值低0.0196合每年低24%。单从基金团队管理人数上来看,2个经理管理的基金相比于单基金业绩更差,两个差值均为负。文章还对单经理和团队管理基金的特征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包含基金波动性、管理资产、成立时间、换手率以及管理费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管理团队人数的增加,基金业绩的波动性、管理的资产、基金成立时间增加,换手率下降,管理费率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同时,研究还对比了单经理和团队管理基金经理特征数据(见表2)。经理任期以单经理管理的时间最长,均值为2.52,2个经理的任期均值为1.84,3个及以上经理的任期均值为1.71;3个及以上经理管理的基金学历更好,3个及以上经理中有一人为博士的概率更高。

四、团队管理与基金业绩的实证检验

1.团队管理的平均影响为了检验团队管理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文章同时选用简单收益率和三因素模型调整收益来代表基金业绩,之后在简单收益率和三因素模型调整收益的检验中分别列示不包含和包含基金和基金经理特征数据,表3的列2和列5只加入基金特征数据,列3和列6同时考虑基金和基金经理特征数据。由表3的相关数据右知,简单收益率下团队哑变量仅在只回归团队哑变量时统计显著且为负值,而在三因素模型中,不论是否加入基金和基金经理特征数据,团队哑变量均为负且都在1%水平下统计显著。尤其在三因素模型中既考虑基金特征数据,又考虑基金经理特征数据时,我们发现每年团队管理的基金业绩低于单经理管理的基金近6%。

2.额外团队成员的影响团队管理对基金业绩的影响结果(见表3)表明,平均而言团队管理的基金业绩差于单一经理管理的基金,且这一统计结果对于不同业绩测度方法以及三因素模型调整收益中基金和基金经理特征的加入与否均显著。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这种团队管理和基金业绩的负相关关系是与团队的规模线性相关。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得出团队的规模确实对基金业绩产生影响,这种显著的且最大的业绩差存在于三因素模型调整收益下2个经理与单经理之间。接下来我们将研究在控制基金和经理特征数据后,是否这种差异性持续或者改变。我们进行如下的回归模型。据此分析,研究显示了管理团队的规模对两种业绩测度的影响,具体如表4所示,同样在表4中列1和列4仅针对团队规模进行回归,列2和列5加入基金特征数据,列3和列6又同时考虑了基金经理特征数据。与基金业绩的差分结果一致的是,2名经理管理时与单经理管理的业绩这一差均为负,但简单收益率仅在列1时这一结果统计显著;三因素模型调整收益的列4-6系数均为负且统计显著,约合每年相差7个百分点。但3名经理管理时的这一系数回归结果为正,且大部分并不是统计显著的。总体看来,团队管理对基金业绩影响的结果还表明团队的规模与基金业绩非线性相关。这一研究结论证实了我们的预测。这一结论也与Mueller(2012)和Hamilton、Nickerson&Owan(2003)的结论相一致。直觉上,团队成员的数量取决于更多的成员带进团队更多的知识与多个体之间的协调成本之间的权衡。团队中的成员带来他们自己独有的技能和天赋,但是人数的增加不能达成一致结论则会带来生产力的下降。

3.团队差异性的作用接下来继续研究团队差异性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前人的研究中,关于这一问题的结论并没有达成一致,正向作用方面表明团队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会提高整个团队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关于负向作用也可能会造成摩擦、利益冲突和团队内的偏差。文章选用基金经理特征数据构建团队差异性的指标,包括任职时间和学历。团队差异性指标,即变异系数,用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率衡量。根据分析,给出团队差异性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差异性的均值和中值都介于0~1之间,其中任职时间差异性的均值为0.1836,中值为0.1687;学历差异性的均值为0.3463,中值为0.3536。学历差异性的标准差0.389大于任职时间差异性的标准差0.1356。而团队差异性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数据如表5所示。其中列1和列3收益率仅对两个差异性指标进行回归。基金经理的管理时间差异性这一系数恒为负且在1%置信水平下统计显著,这表明异质的团队业绩比同质的团队更差。在加入基金和基金经理特征数据后,结果见列2和列4,管理时间这一系数仍然为负且统计显著。学历差异性这一系数仅在简单收益率下为负且统计显著。文章的研究证实不同背景的经理加入团队会对基金带来负向而非正向作用。这一结论与Jehn,Northcraft&Neale(1999)的结论相一致。由于基金经理在激励和职业观念上的不一致,以及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差异,使其不可能在基金投资组合和交易行为上很好的合作。

4.团队管理的风险与基金特质测度在对团队管理和单人管理基金业绩的差异检验后,文章将继续检验基金间的风险是否存在系统性差异。研究构建的回归模型如下。研究还分析了团队管理对不同风险测度的影响,每个回归都包含基金和基金经理特质的变量。变量团队管理对基金总风险的影响为正但统计不显著;对SMB的影响系数为0.0045,对HML的影响系数为-0.0107,且都是1%统计显著的;对市场风险的影响,三因素调整收益模型这一系数为-0.9725且在10%水平下统计显著。市场风险随着换手率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显示,基金团队管理并不能直接增加基金的风险行为,团队管理的基金没有更高的市场风险。团队管理对换手率的影响分析数据见表6,其中列3和列4给出换手率的统计结果,与表3相一致的是,团队管理的会降低基金的换手率,并且这种下降是显著的。列5和列6给出的是基金资产规模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规模较大的基金会选用团队管理模式,这一数据为正且统计显著。这一结论可以解释为当基金规模增加时,基金管理公司会增聘基金经理管理基金。列7和列8给出了基金净资金流的统计结果,结果体现了团队管理的基金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

团队规章制度篇10

共青团和少先队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团结带领青少年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光荣任务,肩负着巩固、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神圣使命。中小学团队组织作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基层组织,在整个团队事业的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也是党的事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以其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团队工作,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团队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1.坚持和完善中小学团队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各学校要把中小学团队工作岗位的历练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采取公开选拔方式,把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有志于从事团队工作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中小学团队工作岗位上来。要重视做好团队干部的转岗安排,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团队干部要纳入教育系统的党政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要将中小学团队干部从事团队工作的内容、工作量、实绩和受表彰情况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范畴。团队干部的职称评定根据其本人意愿可列入中小学德育教师职称系列单列进行评审。

2.落实中小学团委、少先队大队部专岗设置和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相关待遇。要把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作为中小学校内设部门单独设置,中学团委书记、小学总辅导员作为学校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在职期间享受相应待遇。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8个教学班以下的中学,学校团委书记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七年级、八年级8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可设专职大队辅导员(大队辅导员可兼团委副书记),接受同级团委领导,享受学校中层副职的相关待遇;小学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兼任学校教工团委(总支、支部)书记,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要配备1名大队副辅导员。团委书记、大队总辅导员符合条件的可兼任校党委(总支、支部)委员,或列席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议。于11月7日前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支部书记)调整到位,并将登记表报局616室 。

3.加强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中队辅导员可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任课教师担任,并享受相应待遇;要在聘任考核、学习培训和表彰激励等方面激发中队辅导员的岗位荣誉感和责任感。将中小学团队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要保证团队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时间和经费。新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1年内必须参加县级以上共青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在岗团队干部(团委书记、大中队辅导员)每三年应参加不少于1次的县级以上共青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轮训;学习培训情况作为聘任和表彰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中小学团队组织建设

1.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团队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团章》、《队章》要求,在小学和初中普遍建立健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和大、中、小队建设。发展红领巾社团,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把红领巾、队章等队务用品配备和队室、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等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范畴。要完善中学少先队组织,坚持全团带队,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有8个教学班以上的中学,应由全体少先队员选举产生大队委,设立队长、队委。并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少先队中队,中队辅导员可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教师兼任,在各中队应选举产生中队委开展少先队活动。

2.突出“六个一”团建项目。学校团委要将“六个一”团建项目作为近期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以“入团第一课”为核心,系统构建中学中职团员意识教育体系;以“青春五月”为统揽,全面打造中学中职共青团活动氛围;以“共青团辅导员”为关键,有效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基础力量;以“团员成长教育室”为重点,扎实建设中学中职共青团有形阵地;以“班级团队角”为依托,大力构建基层支部教育管理展示平台;以“学生团员成长档案”为抓手,促进形成记录学生团员成长印迹的有形载体。

3.建立健全团队活动阵地。要逐步在各类场所建立少先队教育实践基地。把团队基础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团队活动室、鼓号队、广播站、红领巾书屋、中队角、少年军(警)校等设施和载体,大队队室的室内陈设布置形式力求庄严、朴实、富有童趣,内容上要有教育性和时代感,要体现本校特色,要做到整洁、适用,富有少儿特色,将学校少先队队室、红领巾广播站、鼓号队等纳入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

四、主要任务

1.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共青团要积极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我的彩虹人生”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唱响“三爱”教育主旋律,少先队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寻访”“红领巾与雷锋车同行”和创建“李四光中队”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将“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纳入学校校本课程设置方案,列入教育部门的教研内容,进入学校的课程表,切实保证每周1课时的少先队中队活动时间,不得被其他教学活动挤占,大队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大队会,结合主题教育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列活动,每学期面向全体队员至少组织一次知识讲座,每年至少组织全体队员参加一次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少先队活动课兼职教研员,少先队总辅导员兼任教研员。加大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理论研究力度,将少先队工作纳入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在全县构建一支少先队科研队伍,建立少先队工作名师工作室。

3.规范中学中职团员发展工作。要做好少先队员入团前培养教育工作,要建立“推优入团”的良好机制,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不断为共青团组织输送大批优秀后备人才,使少先队真正成为共青团的预备队。学校团委要加强对本校团员发展工作的统筹,制定年度计划,严格规定团员发展标准和发展规范,认真执行团员发展程序,要按照团章有关规定,确保每学期发展团员不少于1个批次,杜绝全员入团、无条件发展、不按程序发展和突击发展现象。入团后,所有团员应该坚持执行戴团徽、持团员证,参加团日活动时要唱团歌。

4.大力推进团队网络活动和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在推广普及中小学团队活动和辐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积极作用。推动团队信息化建设,建立团队信息和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创新探索利用网络管理、服务青少年学生的有效方式,学校校园网要开辟专门的团队工作栏目和园地,不断扩大团队的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

五、建立健全中小学团队工作的督导检查机制。对学校团队工作考核纳入教育局对学校综合考核整体范畴,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等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中小学团队工作督导考核机制。要把中小学团队工作各项要求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等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学校落实本文件以及《中共xx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把团队工作情况作为衡量中小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五、初中实行“团队一体化”建设

推进“团队一体化”建设的任务和措施主要归纳为“八个统筹”:

1.统筹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坚持“队为主体,团为核心,以团带队,团队共兴”的基本原则,统筹各个层面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学校建立由党委(总支)、团委(总支) 、大队部共同组成的“团队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

2.统筹队员和团员教育:注重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培育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感情,将少先队队员教育和共青团团员教育进行统筹,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考评,保持团队教育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3.统筹团队活动:面向全体初中少先队员开展适合初中少年特点的自主活动,将少先队的集体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活动和共青团的责任意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活动统筹起来。

4.统筹团队仪式:抓好队员、团员意识教育,强化入队、入团仪式教育。通过仪式营造庄重的氛围, 让初中少先队员充分体会少先队和共青团的组织神圣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组织的热爱和拥护。

5.统筹基础队务团务规范:将队务规范制度与团务规范制度相互统筹起来,做好有序衔接。少先队辅导员要严格执行“三个不准,一个杜绝”要求,中学团委要改善重团员发展、轻团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少先队与共青团协同一致加强基础队务、团务规范管理。

6.统筹队员团员评价体系:做好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评价标准有效衔接,统筹两套评价体系标准统一、方法贯通、前后一致、一以贯之,将对少先队员的评价结果作为团队表彰和推优入团的参考指标。

7.统筹阵地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整体统筹,少先队和共青团阵地建设将达到强强联合、整体提升的效果。

8.统筹表彰激励机制:对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评奖评优工作进行统筹,将评价标准、表彰项目、推选规模和评选办法等方面打通,使得学生既是队的优秀,也是团的优秀。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组织的发展对象。

六、工作要求

团队规章制度篇11

一、团队与传统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团队是组织中的一种,只不过称作“团队”的组织与传统组织相比,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高的组织功效,她与传统组织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截然不同的自身特征,是对传统组织的“扬弃”。

(一)团队与传统组织的区别

可以说,团队是传统组织进化到目前的最高级形式,她脱胎于传统组织,是对传统组织的流程再造。团队与传统组织主要有如下区别:

(1)组织的结构形式不同

传统组织的形式比较松散,组织内部各成员呈“剑麻”状态,相互之间的“胶着力”较弱。而团队的组织形式比较致密,组织内部各成员呈“蜂窝”状态,各部门有规则地协调运转。

(2)组织的凝聚力不同

传统组织注重的是个人,强调的是“单兵作战”能力,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差距较大,彼此凝聚力不强。而团队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很强。

(3)实施管理的方法不同

传统组织中的管理者,对被管理者采取的是“填鸭”方式,被管理者基本是机械地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完成工作,成员个人没有多大发挥余地,再说也不需要成员个人发挥。团队中的管理者,对被管理者使用的是“提携”方式,给被管理者以充分的发挥创造空间,各成员主动地工作。

(4)组织内部成员的价值取向不同

传统组织内部的成员只满足于完成管理者交办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就不再管别的事情了。他们依赖于组织,靠组织提供的薪酬养家糊口,但他们很少为企业的前途忧虑,干一天算一天,“天塌大家死”,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团队则不同,团队内部成员在企业共同愿景的感召和凝聚下,把整个组织的进步作为自己最光荣的事情。这是新经济时代组织成员的新特点。

(5)组织的效率不同

传统组织以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为出发点,组织中的管理者关注的是生产经营任务是否完成,他所追求的是企业目标的如期实现;而组织内部成员关心的是工资是否有保证,奖金能否多发点,福利是否年年有提高,他们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是否有保证,而不是关心企业发展前景如何。而对于团队来说,组织的领导者与成员在企业宗旨、目标、理念、愿景等方面已经事先达成一致,在组织成员的心目中,把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作为自己利益能否得到实现的着眼点,所以他是在为整个企业工作,而不是仅仅盯在个人短期利益的实现上。因而,他们会加倍努力地工作,整个组织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二)团队与传统组织的联系

前面,我们简单地为各位读者分析了一下团队与传统组织的区别。其实,团队与传统组织之间存在差别的同时,还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1)团队的“根”是组织

团队是组织的高级形式,它源于组织又高于组织,它的“根”是组织。没有组织的“根”,团队的参天大树就成了无本之木。一个组织,尽管暂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用正确的方法,一定会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昨天那个“虾兵蟹将”的传统组织,明天就可能变成一支“天兵神将”的优秀团队。

(2)团队是对传统组织的“扬弃”

每个企业都在努力将传统组织打造成高效团队。哲学认为,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对旧的事物的“扬弃”,就是肯定和保留精华的部分,否定和舍弃糟粕的成份,再充实新的能量。团队也是如此,它是在与传统组织既联合又斗争的艰难蝉变中诞生的。

(3)团队和传统组织都离不开人

无论团队也好,还是传统组织也好,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归根结底是靠人来实现。离开了人这个因素,一切都是空白。这是团队和传统组织的根本联系之所在。所以,抓团队建设,根本是抓好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打造高效团队,首先是打造高效的人。

二、高效团队的特征

虽然团队是组织的“升级版”,但团队也有“高效团队”和“低效团队”之分,我们认为,高效团队至少应具备下列特征:

(一)具有较为清晰和明确的核心奋斗目标

作为一个团队,要有一个奋斗目标。有了目标,不仅有了方向,更有了前进的动力。只有制定出较为清晰和明确的核心奋斗目标,并取得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可,大家才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各负其责,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工作。当然,这个核心目标一定要符合企业实际,既不要定得太高,也不要定得过低,要使整个团队感到“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成功果实”的愿望和信心。这样,团队工作的积极性才会高涨。

(二)具有较为合理和有效的组织运行机构

“高效”两个字不仅体现在结果中,还要在收获果实的过程中落实,因为所有的结果都是通过一定的过程实现的。作为一个团队来说,是“高效”还是“低效”,与这个团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秩序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这涉及到机构和人员的双重效率。高效团队,一定是机构精简、人员经济的组织。必须合理设置机构,有效放置人员,使机构和人员相配套。这样,整个团队运转起来才会高效、安全。

(三)具有较为严谨和中性的管理规章制度

整个团队靠什么像“哥俩好”胶一样紧紧凝聚在一起呢?除了共同的核心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外,还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要想保证团队高效运转,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一定少不了。只是,团队的这些规章制度既要体现严谨原则,又要围绕“中性”展开,既不能过于偏左,也不能过于偏右,使制度既能有效规范成员的言行,又让成员能够充分理解,从内心里到行动上主动遵守执行。如此,整个团队才会既能灵活运转,又不偏离轨道,实现高水平、高效率。

(四)团队成员要具有较高的团结协作精神

这应该是高效团队的核心特征。高效团队之所以能实现“高效”,关键就在于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能够做到团结协作,在一个团队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是其中的成员,要多一些团结合作精神,做到谦虚谨慎,落落大方,顺理成章,马到成功。这样,才能保证高效团队核心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高效团队何以成为企业基业常青的“法宝”

每一个企业都想“基业常青”,成为百年、千年不衰的老品牌。我们认为,企业要想基业常青,必须拥有一支高效团队。

(一)高效团队不断散发使企业飞升的力量

团队规章制度篇12

2、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人诚恳,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对待学习,认真钻研,成绩优秀。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责。对待同学,真诚热心,乐于助人。动手能力强,自学能力强。自主独立,并且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3、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勤奋努力、喜欢体育运动、乐于助人、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老师、遵守各项制度、社会实践经验丰富、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人诚实,严以律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富有文明礼貌。待人热忱,乐于助人,个人修养好,富有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好,学习目的性强,自觉性高,刻苦勤奋,锐意进取,持之以恒,成绩优异。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很轻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用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5、该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学完学校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政治上要求进步、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目的明确肯下工夫。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较注重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6、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同学平时待人随和而友善,团结同学,人际关系好;该生劳动积极,能吃苦,不怕累;学习态度端正,认真钻研,成绩优秀。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责。对待同学,真诚热心,乐于助人。动手能力强,自学能力强。自主独立,并且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7、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该生学习认真努力,勤奋严谨,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牢固,并能将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工作积极主动,踏实负责,能创新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工作成绩突出。对待同学,真诚热心,乐于助人。动手能力强,自学能力强。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8、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人诚恳,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社会实践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很轻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用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9、该生思想进步,学习认真,友爱同学,待人真诚。性格开朗,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广,有团队精神。在担任班干部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活动能力,尊敬老师,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动手能力较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10、该生思想上进,作风正派,在校期间,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人随和,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与人为善,个人修养好,富有文明礼貌;思维活跃,思想丰富,乐观向上,严以律己,富有文明礼貌,思想上也日臻成熟;学习刻苦努力,锐意进取,连年进步,成绩良好;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11、该生思想上进,作风正派,在校期间,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勤奋踏实,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校期间成绩良好,良好的独立自学思考能力;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性格开朗,大方,人随和,擅长交际,果断;平时的生活中与同学相处融洽。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12、该生在校期间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尊敬师长,热爱集体,为人诚恳,工作踏实认真,能吃苦耐劳,富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13、该生学习认真,勤奋努力,思想进步,朴实诚信,待人礼貌,与同学相处融洽,性格开朗,知识面广,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有爱心,帮助行走不便的同学,尊敬老师,遵守各项制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意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14、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勤奋努力,成绩优良,喜欢体育活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热爱班集体,关心帮助同学,待人诚恳,相处融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较强。

15、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负责,不怕吃苦,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性格外向大方,兴趣爱好广泛,为人诚恳,关爱他人,同时具有较强时间观念,独立性强,能够从大方向看待问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16、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刻苦,成绩良好;工作中认真负责;性格开朗,为人稳重,乐于帮助他人;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用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17、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勤奋踏实,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校期间成绩良好,良好的独立自学思考能力;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性格开朗,大方,人随和,擅长交际,果断;平时的生活中与同学相处融洽。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18、该生思想上进,作风正派,在校期间,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同学为人随和,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思想丰富,乐观向上,严以律己,富有文明礼貌,思想上也日臻成熟;学习自觉性高,目的性强,锐意进取,成绩优秀;为人诚实谨慎,与人为善和睦,热心助人,集体荣誉感强;工作积极负责,不怕吃苦,一丝不苟,尽心尽责,有创新意识和精神。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19、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待人随和而友善,团结同学,人际关系好;该生劳动积极,能吃苦,不怕累学习认真刻苦,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学习较好;性格开朗,大方,人随和,擅长交际,果断;平时的生活中与同学相处融洽。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20、该同学为人诚恳,谦虚,随和,乐观向上,有进取心,乐于助人,平时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勇于进取,不怕挫折;在平时专业学习上,该同学能刻苦学习钻研。

21、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在大学期间,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认真严谨,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较强的实践和研究分析能力,良好的独立自学思考能力;工作上,踏实,责任心强,一丝不苟;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22、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性格文静,待人热忱,乐于助人,严以律己,个人修养好,富有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好,学习目的性强,自觉性高,刻苦勤奋,锐意进取,持之以恒,成绩优异。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很轻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用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23、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该生学习认真努力,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能将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学校和院系组织的活动,为班级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团结同学,尊敬师长,遵守校规校纪,乐于助人。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24、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良;工作中认真负责,有较强的工作组织能力;班级中与同学关系融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25、该生诚实守信,为人正直,作风踏实,做事具有很好的计划性,认真负责。学习勤奋,刻苦努力,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人际关系融洽,活动积极,参加过太湖学院 第一届计算机兴趣小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社会活动,热心公益事业,曾参加无锡市青年志愿者并获奖励。

26、该生思想上进,作风正派,在校期间,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为人诚恳,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社会实践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很轻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用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27、该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负责,不怕吃苦,一丝不苟,尽心尽责,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性格外向大方,兴趣爱好广泛,动手能力强,自学能力强。自主独立,勇于面对困难。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28、该同学积极要求进步,遵守大学生《学生守则》、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忠厚朴实为人诚实、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自觉性较高、勤奋学习、认真努力、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

29、该生思想上进,作风正派,在校期间,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在校期间,学习认真刻苦,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学习较好;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尽职尽责,为老师和同学做大量工作;为人随和,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与人为善,个人修养好,富有文明礼貌;平时的生活中与同学相处融洽。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30、该生在校期间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善于创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做事认真谨慎,能吃苦耐劳,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较强,是一名综合素质强的合格大学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