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程合集12篇

时间:2023-02-17 19:11:24

病理学课程

病理学课程篇1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44-02

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作为一所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独立院校,我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此不失时机地加快学科建设步伐。近几年,我院努力打造一批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组建核心课程群。学院核心课程群建设项目之一的《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为桥梁课,《病理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对前期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生化等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还要大量涉及从未接触过的各类临床问题,其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均很大,确实有点儿令人生畏。加上近年来医学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对各种疾病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使新一代的医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更广、更深,在校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鉴于此,我们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以适应新形势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我院修读《病理学》课程的有三个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和药学。专业需求不同,学分有所差异,首要的工作是要优化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减少不必要的相关课程间的重复,提高工作效率。教学内容的教学大纲是关键,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学生自学、复习的指导纲要。依据卫生部统编的最新版教材,结合专业需求完成教学大纲的修订,针对在校学生的特点,如学习科目多,任务重,时间紧张,加上修读该课程的学生将来大多要进入临床,而不是深入进行基础医学研究,我们对大纲中已列入的教学内容进行侧重筛选,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授课时,教师针对与临床关系不大的纯病理形态内容少讲,与疾病临床表现和结局关系密切的病变多讲;非规律性的东西少讲,规律性的东西多讲,使病理学真正为临床课程打基础。具体做法是:加强总论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扎实地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疾病的基本病变和病变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学生学习结束后,基本具备自学个论内容的能力,以典型临床病例带动个论的教学,在分析和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学习。

二、更新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

教学理念是课程的灵魂,主宰课程教学的运行模式、教学效果及发展趋势等重大问题。修读《病理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高年级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而且具备运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和临床的逐步接触,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渴求获得更多的知识。然而,作为一门传统的医学课程,长期以来《病理学》采用的是传教型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呈现“满堂灌”和“一言堂”的局面,学生被动地成为单纯听讲、不停记笔记的角色,严重影响其创造力的发挥和自主探索新知的本能。

鉴于此,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和逐步开展主导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以计算机多媒体为平台,在制作PPT课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归纳式、比较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问题式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PBL教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近20年来源于当前信息社会和知识爆炸,PBL成为医学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采用PBL穿插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血栓形成这个章节前,先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简单的病例:患者半月前因车祸脾脏破裂,两下肢严重损伤,紧急手术抢救,术中情况好转,昨日下床突感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试分析该患者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的原因。要求学生在查阅教材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多数学生能找到正确答案:血栓栓子导致的肺动脉栓塞。栓子的来源就是卧床休息之后体内静脉血流缓慢,在血管内皮受损、血液凝固性增加的基础上形成深部静脉血栓,而下床的动作、肌肉收缩的结果促发血栓的脱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动脉相应分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需要提供诊断依据,让学生在问题指引下自主地寻求可能的答案,直至最后确定答案。他们是学习的主导者,而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如有些学生提出可能是脂肪栓塞导致的呼吸困难,“那脂肪栓塞的发生条件、临床表现如何?该情况下的患者是否具备此条件?”这些提示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此种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高涨,而且教学效果良好,使得学生在主动学习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此外,对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我们通过“中国大学MOOC”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和观摩其教学环节,亦逐步尝试在《病理学》个论中采用该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师生互动、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学习等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总之,以多媒体技术为平台,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中值得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

三、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促进基础和临床的紧密结合

《病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课程之一,实验教学在整个学科教学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观察大体病理标本、病理切片,进行临床病例讨论分析(Clinic-Pathology Conference,CPC)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购建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为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提供良好平台。借助该系统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扩充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师讲解与实时观察相结合,使教师的讲解形象而直观。CPC将医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将枯燥、呆板的书本内容融入生动、变化的生活情境,对初步接触临床知识的医学生大有帮助,是《病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分析讨论、讲解和教师点评总结两大环节。我们鼓励学生多看、多问、多讲述,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教师启发总结为辅,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沟通表达及临床思维的能力。此外,基于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我们尝试增加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例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学习完后,进行家兔急性空气栓塞实验,观察记录家兔的活动状态、呼吸频率、嘴唇颜色和瞳孔大小,直至家兔死亡,尤其注意观察气体栓塞的临床表现(如出现呼吸困难、口鼻出现粉红泡沫液体等)并记录。之后,解剖动物,观察气体栓塞后主要脏器病理变化,如打开胸腔肉眼看到肺体积变大、切面粉红泡沫状液体流出,心腔打开后大量血气泡充塞其中等现象。然后,切取部分标本进行简单冰冻切片的制作和HE染色,最后进行气体栓塞脏器镜下病变特点的观察。通过此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加深对栓塞相关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通过上述实验环节,实现大体联系镜下、形态联系功能、病变联系临床、局部联系整体的统一,进一步促进病理与临床的紧密结合,为学生下一步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依托校园网BB平台,创建病理学第二课堂――网络教学

依托校园网整理和开放教学资源,是开拓《病理学》第二课堂、进行《病理学》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病理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大体标本图库、病理切片图库、典型病例等多项内容放入学院BB教学平台,不仅为学生自学、巩固知识以及课外知识扩展提供方便,还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宽教学信息的传播渠道。

五、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二者相得益彰。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一些学有余力者,我们积极引导他们在课外查阅文献,申报主持大学生科研项目。如,每年择优选取临床医学专业数位学生参加研究课题,不仅让学生从中学到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而且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激发学习医学的浓厚兴趣。此外,我们计划逐步开展国外病案CPC,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为双语教学的进行创造条件;在实验教学中继续减少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创新型项目,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立足现实,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多层次、多领域的教学改革为突破点,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把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病理学课程篇2

2.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整合势必迫切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转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有益于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启发式、案例式、PBL、讨论式、易位、情景模拟、导学、角色扮演等多种交互式方法进行教学。除了课堂教学,网络课程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授课讲义、课堂录像、教学课件、图库、互动式BBS等。这部分涵盖了病理学理论授课的大部分内容,均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全方位的交互呈现,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使枯燥的理论授课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3.评价方法改革课程整合后的考核方法也是改革的重点之一,传统的病理学考试采用简单的笔试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往往会使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摄取而忽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整合后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大块组成,平时成绩中又细化为课堂讨论评分与形成性测验评分,实验成绩主要包括病理切片诊断和绘图的评分,通过成绩加权,得出最终成绩,这对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从而优选出真正适合临床实际要求的创新型全科医学人才。

二、病理学在医学课程整合过程中面对的问题

病理学课程篇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in plant pathology

Li Minhui, Xi Pinggen, Zhou Guohui, Pan Ruqian, Liu Qiongguang, Jiang Zid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problem and actuality of the teaching in plant pathology,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authors’ some helpfu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ing and further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quality, some practices were explored including set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llocating the teaching team and the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It showed that teaching practice was effective.

Key words: plant pathology; allocating teaching team; teaching practice

植物病理学是我校植物保护学专业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检测方向、微生物工程方向、农学、茶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认识植物病害的重要性,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如植物病原的种类、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害发生的基本规律、病害流行与防治的基本原理;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操作技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诊断田间作物病害并给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农业高产稳产服务。本文针对现阶段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激发学生热爱学科、热爱专业的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任务重

植物病理学课程包括理论、实验和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对于植物保护专业,该课程分为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而对于植物保护方向下的其他专业以及农学类的专业,这门课程近几年都是在一学期完成这三部分的内容,其时间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在内容上,植物病理学又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内容有绪论(植物病害的概念和植物病害症状类型)、侵染性植物病害及其病原、寄生性植物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防治原理,各论部分则包括按照作物种类划分的各种主要病害。而随着学科的发展,在注重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同时,还需增加一些新的知识。无疑,现阶段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也大于过去。因此,要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和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较大。

1.2 教学实践环节有待进一步改善

首先是教学实践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植物病理学的理论知识是为了能够指导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植物病害,并帮助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因此要在生产季节适时地安排教学实践,特别是教学实习环节。以往,如果是秋季的课程,等所有课程结束后再开始教学实习的话,已经到了12月底,而此时,即便是在广东这样的南方,田间作物种类少且单调,教学实习的内容也受到限制。因此,适时的教学实践,特别是教学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教学实习基地远离学校本部等一些客观的问题也影响了教学实践的效果。由于广州市的道路规划及学校的再发展,校本部的实习基地面积越来越小,只能在较远的郊区位置再设置教学基地,但无形中也影响实践的效果;同时由于条件所限,实验室基础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如显微镜质量与数量的扩充上都跟不上日益扩大的招生人数;所用的植物病害标本老旧,有的标本已经完全反映不出病害的典型症状,有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很难找到目标,即使找到也不是典型的形态特征。这些现实困难也是造成教学实践环节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客观原因。

1.3 部分学生专业思想薄弱,存在得过且过现象

实验课上一些学生有敷衍了事的现象。比如实验课的作业一般都是绘制病原显微特征图,有的学生把它当做是临摹课,从书上照描病原图交差,虽然有些学生的画工很好,但实验课演变为临摹课,这完全背离了实验课的宗旨。其次,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有待提高。这门课程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的,学生还没有很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未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像显微镜观察这样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也不是很熟悉,每次上课之前都要提醒显微镜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 解决问题的教学探索

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集思广益,参考了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1,2],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针对现阶段的这些实际问题,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教学探索。具体作法如下:

(1)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制订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培养计划,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成员结构。

(2)配备研究方向齐全的教学团队。针对教学内容多,任务重这一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教学组依附并整合了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科的整体优势,将植物病原各个研究方向(真菌、细菌、病毒、线虫)都设有的相关研究室纳入授课主体,各个研究室的教师讲授该课程中与自己研究方向相符的部分内容,将讲授重点内容或重要病害与要求学生自学部分内容相结合,这样不仅实现了发挥多名教师所长、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而且还在不减少教学学时的情况下保证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不同授课小组教师之间定期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和协调课程进度。此教学模式既注重了同专业不同方向本科生的学习效果,也注重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年轻教师更快地成长。

(3)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是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精髓,也是教学实践中最具威信力的准则之一[4]。对于植物病理学这门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来说,合理适时的实践教学安排是必不可少的。在不减少理论课时的基础上,不疏忽实验及实习环节的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互相配合, 从而使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具体做法是每一单元的理论课完成之后,紧接着就安排相关的实验课,以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巩固理论课的知识要点。同时尽量将理论部分的内容,如植物病原学、各类作物病害的内容放在课程的前半段介绍,这样在课程进行中期即11月中上旬就可开展教学实习。利用本校所处华南地区的地域优势,此时田间仍有各种大田作物、果树和蔬菜的栽培,不会对教学实习造成任何影响。这一教学探索不仅使课程安排更加紧凑,而且让学生更及时地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4)加强实验室的软硬件配备以及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近两年,植物病理系利用学科建设经费添置教学用显微镜。更新实验室的多媒体放映设备,组织教师整理、检查、更新和制作植物病害症状标本和病原玻片标本;并将组织教师整理和制作标本列为一项传统的期末工作,起到了补充实验材料和加强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双重效果。学校农场和位于广州郊区的增城教学实习基地是专门负责全校农科专业教学实习的场所,基本上能够满足本课程所有的教学实习任务需要。同时教学组还与广东省农科院、珠江农场等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外出实习的场地有充分的保障。在课程实习过程中,尽量增加田间病害调查和采集标本的次数,提高学生的兴趣。

(5)充分利用植物病理系的教学资源,辅助学生消化理解理论课的内容。植物病害标本(包括实物标本、瓶浸标本和镜框标本)、植物病原玻片和挂图、田间植物病害症状和病原显微图像的投影以及网上下载的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动画都是教师常用的教学工具。而在教学实习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例如要掌握显微镜镜检技术、常规植物组织分离与培养技术、病害标本采集与玻片制作技术、病害田间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植物病害的一般诊断技术等。教学实习的时间一般是两周,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实践教学内容,还需理论课教师、实验辅助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一切以实习为主,全力以赴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这项教学任务,特别是外出采集标本时,要保证至少有3~4名指导教师,以便为学生现场解惑。

为提高学生实验课的学习主动性,避免敷衍了事现象,我们还对课程的评分机制进行了改革。以往,理论课和实验课一起给分,而实习课单独给分,这样无形中使学生不重视实验课。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病原形态的观察上,而不是为了完成课堂作业,我们鼓励学生多看玻片标本,甚至是自己制作标本。同时,实验课实行单独考核,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占实验最终成绩的40%;期末时病原实物鉴定占实验最终成绩的60%,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需重修。向学生提出要求和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起到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认真对待实验课、不再敷衍了事的作用。

3 实践效果

从2005级本科生开始,我们就逐步开始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至今已经完成了6届本科生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实践证明,对于学生,这套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消化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重点培养了学生植物病理学实践操作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青年教师,在这样的教学团队中,也真正锻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也普遍认为经过这样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助于他们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学到了解决生产中实际出现的植物病害问题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高智谋,陈方新,吴慧平.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5,3:53-54.

病理学课程篇4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如何有效增强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1]。笔者作为长江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负责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以下就近几年来对该门课程教学的心得与体会作总结,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改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习惯性“满堂灌”,寄希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往往忽略台下学生的反应,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十分疲劳,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重难点、有争议性问题及最新研究进展为主,给学生预留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题目。

笔者已尝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跟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汇报。每次上课之前由两个小组汇报,其余同学可以提问讨论。通过开展该项活动,发现学生的参与性很高,课外查阅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课堂上很少有学生逃课,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与创新性的问题。

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才能相结合的过程,能培养学生敏锐的知觉、创造性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所需的素质与能力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大实践课程学时比重,将原来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2∶1调整为1.5∶1,原来固定的实验课时间调整为根据生长季节期间作物发病情况安排实验。另外,增加与调整教学实习时间,根据田间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组织学生亲临现场进行病害的识别与诊断。通过上述调整,提高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加深了学生们对植物病害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验证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教师提前告诉学生作物病害名称,学生只需通过病害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观察认识病害。由于许多作物病害症状及病原形态十分相似,学生普遍感觉乏味,容易混淆,不能实质性地掌握。基于此,在实验内容中适当增加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室内实验课上,给出病害症状明显的豇豆材料,叶片变色,局部坏死,上面布满许多锈状物,但不提前告诉学生病害名称,学生通过病害症状观察、显微镜镜检、资料查阅等诊断为豇豆锈病,并在实验报告上绘制病原菌冬孢子形态图。

在室外实习中,将学生带到梨锈病发生的梨园中,同样不提前告诉病害名称,让学生观察症状,采集症状明显的梨锈病叶片并带回实验室镜检。学生很轻松地诊断出梨锈病,并将梨锈病与豇豆锈病的冬孢子进行比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差别。接着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与梨锈病发生相关的所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开放性实验室管理

鼓励与引导本科生提前走进实验室,培养科研素质与能力。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部分学生还可以申请到一些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指导老师或研究生的带领下开展科学研究。这样学生既能提高科研动手能力,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又能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多年来,本教研室一直接收和培养优秀的在校本科生,有些从大二开始就进入实验室。通过学习与指导,每年都有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毕业时部分学生成功考取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重点农业研究院所。

五、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考试是促进学生对课程全面系统再学习的一个好方法,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重要手段[3]。《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实验教学为20学时,另外还有一周的实践教学,足以看出实验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因此,要求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相应增加实践考核环节,建立客观地评价学生成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

笔者改革后的考核体系将闭卷成绩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80%减少到60%,增加小组讨论汇报成绩和课程试验设计成绩两项新的考核指标,即课程总成绩由原来的课堂出勤率、提问成绩、实验课程成绩及结业考试成绩4项,增加到6项。通过上述考核体系的调整,学生由原来考前的机械式记忆备考,逐渐转向注意平时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例如,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鉴定、病原形态图的绘制与描述、小组课件的制作与汇报等。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技能的骨干课程,该课程的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4]。在新形势下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全面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具体表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5]。今后,教师还应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进展,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精心准备每堂课,言传身教,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作刚,王建明,高俊明.《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教学与体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3-4.

[2]袁红旭,朱红,于莉等.课程—实践—网络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9:55-56.

[3]朱丽梅.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21(2):98-100.

病理学课程篇5

1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学时数偏少,学生的动手机会少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三年制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目前,我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病理学共54学时,理论46学时、实践8学时,实践学时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七分之一,病理学实验学时数偏少,学生的动手机会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实验内容固定化,教学模式化

病理学现行的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等实验内容多属验证性实验,内容固定化且附属于理论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实验课教学大多是教师按照实验教材先把实验目的、内容、步骤、重点事项等讲述一遍,学生被动地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照方抓药”,很少有深刻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有效地锻炼。

1.3考核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差

由于医学实验学时偏少,很多学校不考核或以实验报告成绩考核为主[1]。实验成绩的评定仅凭实验报告的质量来判断,既不客观,也不科学,导致一些学生不认真做实验,把精力主要用在编写实验报告上。这就使考核失去了公平性,挫伤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未达到实验考核的目的,教学效果较差。

1.4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对实验课敷衍了事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高校大量扩招,大学生的生源质量下降,基础不好,学习积极性低[2]。笔者通过对2010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近87%的学生对病理学实验课不感兴趣,存在重临床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做实验时不认真,实验结束后抄袭同学的实验报告,对实验课敷衍了事。这一方面是由生源质量较差等客观因素所致,另一方面也与实验内容枯燥,教师没有科学地设计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有关。

2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融入临床病例讨论

在实验教学中融入临床病例讨论,选择或编写一些典型的附有尸检报告的病例资料印发给学生,促使学生思考,翻书本、查资料,提前写出发言提纲。实验课讨论时,要求学生在通过动物实验、大体标本和切片观察印证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运用病理知识分析病情变化,解释临床表现及作出病变组织器官的病理诊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进一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2变换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直观教学

病理学课程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63-01

我校病理学教研室对病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整合病理学教学模式,采用案例版教材,把临床具体病例引入理论教学课堂,丰富形态学实验课、完善实验教学,以适应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未来发展需要,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一 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1.引入案例

整合病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目标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后强调理论知识。病理学理论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是所有疾病的一些共同发病规律,各论是各系统器官疾病的具体表现。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是依次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经过和转归进行讲授,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相对较少。为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教研室对具体疾病的授课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引入案例。如在讲授消化性溃疡时,先从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入手,之后给学生展示病理标本,然后对病因和发病机制作一解释,再结合病理改变,分析相应的临床表现,从形态到功能、到生化改变,全面透彻地阐述疾病,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灵活应用。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强化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又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医学,掌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

2.图像和模型相结合,开展实验课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以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对疾病进行形态观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研室把大体解剖模型标本和组织学切片融入教学中,进行复习巩固。尤其是讲解病理学各章节时,在观察器官切片标本之前,首先利用解剖模型标本复习各器官的解剖学知识,然后复习组织学知识,从宏观到微观,使抽象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结构的认知程度,直观地做到了人体结构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

老师应利用实时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显微电视摄像系统,向学生展示病例相关的病理标本,并予以解释,也方便回答学生对标本的疑惑。老师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比较正常解剖结构及病理标本、正常组织学结构及病理学结构,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对病变的理解。尤其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放大倍数拍摄,点击典型结构区局部放大或缩小,指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大量的知识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综合演示出来,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实教学内容,联系多个学科,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认识疾病,将基础医学与临床诊断联系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多媒体互动系统引入实验课考核

我们应用数码互动系统的教学编辑软件将切片图片编撰成多套练习题,便于学生进行自检练习,检测学习效果。考试过程中,教师利用这一教学系统同时发放一对一考试试题,进行实验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最终汇入总成绩,这样使考试更公平、公正。

二 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

我们将传统教学和改革后的教学进行了对比,选取北华大学医学院2009级医疗专业196名学生,由计算机随机组合编为4个班,确保学生入学分数各班比较无差异。选取1、2班为实验组,共68人;选取3、4班为对照组,共68人。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实验组:78.32±5.36,对照组:69.71±7.3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别(P

三 结论

通过对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病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准确判定等综合能力,为今后临床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汉君、姜思政、罗佳滨等.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目标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3):15~17

[2]李玉林.病理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病理学课程篇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49-03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大数据时代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带来无限机遇,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表现出某种不适应性,合理利用大数据,电子设备及网络资源会大大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近年来,国家和各大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微课程建设。

“园艺植物病理学”为园艺及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学科的专业课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1]。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表现出诸多局限之处,亟须辅以新型教学工具,微课程的实施给此课程的建设和变革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因此,本文针对“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展开论述。

一、微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一) 微课程的内涵

目前,许多人认为“微课程”等同于“微课”,将二者的概念混淆[2],但笔者认为,“微课程”与“微课”有所交叉但又不完全相同,不可同日而语。“微课”是指依托媒体教学视频,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内容而开展的趣味性强、针对性强且具有启发性时间较短的教学设计。“微课程”指针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个专题而设计的微型课程,是一个涵盖微课的大的范

围。微课程以一系列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的微课为主体,主要应用数字化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微课程不仅仅包含微课,还包含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检测等辅助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讨论、教师点评等教学活动[3]。

(二)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时间短、所含的内容量较小、表现形式多样;第二,利用电子教学设备及数字化媒体,例如PPT、正式学习微视频、Flash作为教学平台[4];第三,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第四,利用率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总之,相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程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更易于被知识接收者掌握和接受,可以说微课程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二、“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课时压缩严重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园艺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课程,但现在高校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课程课时比例加大,这就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专业课程的课时数量。近年来,“园艺植物病理学”相关的成果、观点不断更新,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增加和丰富,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矛盾给“园艺植物病理学”专业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5]。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成了该门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合理利用微课程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理论教学方式单一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为教师利用PPT结合板书“满堂灌”教学,有些教师的PPT以大篇幅的文字为主[6]。“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包含许多抽象概念及无直观印象的名词,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晦涩难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通过对所教授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普遍认可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许多学生缺乏对此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往往感觉学习难度较大,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出趣味性、实用性更强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更扎实地掌握该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

此外,传统“园艺植物病理学”每次的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学时,每学时45分钟,有研究表明,学生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可见,传统45分钟甚至90分钟的教学并不一定能有效抓住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段来讲解重难点知识。微课程的短时教学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将重难点知识利用10分钟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实验教学安排不合理

目前全国各大农业院校“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均已开设实验课程,但是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把理论教学安排在前半学期,实验课程安排在学期的期

末,导致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步,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现行的实验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目前“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各类病原真菌引起的主要病害症状、病原特点以及病原分离与鉴定,需要采集大量的活体实验材料,但是实验材料及所用试剂往往均由实验员或教师准备,学生只是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对实验材料的理解。另外,实验课程教学以教师讲解实验原理与目的以及主要操作流程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操作,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导致学生对实验原理及过程并不能完全深入理解,往往会不明所以,无法真正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此外,现行“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考核方式基本是以提交实验报告的形式为主,学生为了能够撰写出数据准确的实验报告往往会抄袭或编造数据,课程效果很难保证。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基本不涉及对实验的思考与讨论,无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以教师为主体,缺少学生参与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尤其是高校教育,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普遍较少。一般授课内容及重难点教学只是由教师确定和设计,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往往也只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评价采用统一标准,针对性不强,很难因材施教。实际上,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习难点各不相同。微课程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往只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什么”和“如何学”,随时复习重点知识并反复学习难点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

(五)教学时间、地点有限

“园艺植物病理学”为园艺植物保护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在,对于该门课程我国各大高校普遍的授课方式为利用1―2学期时间,开设30―40学时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课程学习期结束后,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较少,且缺乏和教师交流的机会,遇到疑难问题往往无从下手,走出校园后,这种学习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当代的教育应该以“终身学习”为最终目标,微课程的教学依托于电子设备、数字化视频及网络资源,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的这一特点随时随地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的适用性更普遍。

(六)教师资源匮乏

“园艺植物病理学”涉及的课程内容较多、知识面较广,如园艺植物学、病原学、病理学、病害防治等,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仅有一名教师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的讲解,但所谓“术业有专攻”,人毕竟精力有限,多数教师往往只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和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传统教学一个教师贯穿始终的授课模式很难实现教师资源最优化配置。微课程便可以摆脱这种限制,可以成立教学教研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研究领域及专长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如让专门研究细菌性病害的教师讲解细菌性病害,让专门研究真菌性病害的教师教授真菌性病害,让病害诊断方面有建树的教师讲解病害诊断等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各个教师的专长合理给其分配任务,实现教师资源最合理的利用。

三、“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原则

(一)微型性原则

顾名思义,既然称之为“微”,时间必然不能太长,但对于“园艺植物病理学”这一原理性较强的学科,时间过短又难以完全将知识点讲解清楚。因此对于该门课程需要在知识点表述清晰的前提下尽量控制讲解时间,经过笔者对该门微课程的实践教学认为,“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时间控制在8―15分钟为宜。

微课程的“微”不仅仅指时间,内容的容量也要把握好“微”原则,切忌贪多求大,应该只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表述宜简单易懂、重点突出[7]。

(二)规范性原则

首先,微课程时间要求短,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因此教学内容甚至讲稿字数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正常语速下,人可表达120字/分钟,参考“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授课时间,讲稿字数不宜超过1000字。

微课程不同于传统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托于视频呈现,因此视频背景要符合视觉审美,宜简洁,不要过于花哨,如用文字表达重点内容时,其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度要强。PPT制作要和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合,“园艺植物病理学”相关名词、概念及理论的表达应尽量避免采用纯文字的方式,应该充分结合图片,形象地展示,并注意构图的艺术性和美观性。

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表情和眼神交流,只能靠听觉来接受知识,这对教师的授课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一定要清晰准确,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语速不宜过快。此外,教师的语言应流畅、生动、易懂、趣味性强并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启发性。

(三)完整性原则

上文提到,微课程不同于微课,不仅仅包含微课内容,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阶段。“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包含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布局、教学情境的创造。此外,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被纳入其中,而现行的“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大多缺乏教学效果评价这一环节,这也是其他学科微课程创设过程的一个共性问题。微课程讲授过程中往往无法涉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师往往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及课后练习,学习效果检测等方面不够重视,而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学习体验,在进行“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融入各个学习环节,加强课后辅导、教学效果检测及师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等环节的设计。

(四)多样性原则

在进行“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时要充分合理利用各方资源。首先,要合理利用教科书及互联网资源,多吸取优秀微课程设计的经验。此外,微课程的制作也要综合利用各类媒介和资源,避免单一的文字资源,要根据微课程所要讲解的内容合理利用文字、图片、影像、Flash等资源。如在具体园艺植物病害讲解时可合理利用图片或感病植物标本进行直观展示;在讲解某一病害的治病过程时,可利用Flas模拟病原侵入及植物感病过程,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在讲解真菌性病原特点时,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属配合游动孢子囊及孢子梗等特点形象地进行展示等。

(五)系统性原则

微课是一个将整体知识碎片化的过程,每一个微课重点涉及一个知识点,但微课程不仅仅包括整体知识的碎片化,还应包括碎片化的知识整体化。微课程所包含的各个微课不应孤立存在,各个微课之间要存在逻辑联系,要相互承接,相互关联,各个微课设计的风格和标准要在统一中求变化,避免各行其是,互不联系。

(六)学生主体性原则

微课程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优质的微课资源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解决学生的难题困惑为根本出发点。笔者认为,“园艺植物病理学”这门课程不应仅立足于园艺专业或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对有此方面学习需要的非专业人员也要予以考虑,在微课程设计前可分别对园艺或植保以及非相关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依据各类学生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重难点不同的微课程,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四、“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策略

“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的实施应涵盖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展示、教学策略运用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四个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是“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明确该门课程的整体目标,一切教学任务均应服务于整体教学目标,“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整体目标为通过对病理学总论及园艺植物病理各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诊断植物病害,掌握发病规

律,及时预防并能够实现病害治理。此外,由于每个微课程仅涉及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明确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充分理解各个知识点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需要教师区分课程的重难点及普通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如对园艺植物病害分类以及寄主、病原、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等易于理解的知识点和通俗易懂的概念可简单讲解,对如何区分病毒、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以及各种病害的防治措施等重难点教学内容要着重生动讲解。

(三)选择多样化教学策略

对于记忆型、概念型知识点,可以采用讲授性策略,这对于教师的语言功底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把晦涩难懂的概念、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该知识要点,如讲解“黑霉病”、“白粉病”以及“垂直抗性”、“水平抗性”这一类的概念型知识点时,如果语言不够生动、易懂或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只是照本宣科,对于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必然造成障碍。

对于园艺植物感病过程、病原侵染过程及具体病害的危害状况等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则应运用实例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动画、植物标本及实践实验教学来拓宽学生对该类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四)注重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施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均会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检测作用,对微课程标准化、正规化发展均极为有利,此方面前文已经提及,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文主要针对“园艺植物病理学”的微课程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的原则及教学实施要点进行了叙述。“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是适应素质化教学改革的优质教学资源和途径,但并不代表其可以替代“园艺植物病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将其作为“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的辅助工具加以合理应用。由于水平所限,本文只是进行了浅显论述,尚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希望能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建设更加便捷、完善,应用范围更广的“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

参考文献:

[1]阮彩霞,王川.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J].课 程・教材・教法,2014,(11).

[2]张霞.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 学专业两门微课程为例[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3]廖颖.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中 师范大学,2015.

[4]谢复玉.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J].中国电 化教育,2014,(6).

病理学课程篇8

关键词: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实习;实践教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以下简称“普病”)是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和植物检疫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1],是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病研究法、植物病原学、植物检疫学、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专业课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普病”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2,3],该课程广泛应用和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物安全生产、环境有害生物治理等各项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科学。而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4]。课程教学实习是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综合素质、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5]。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普病”的教学实习,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笔者通过连续几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完善了华南农业大学“普病”课程的系列教学,以期真正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植保人才,顺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对新型植保人才的要求。

一、高等农业院校“普病”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普病”教学实习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第一:思想观念上不够重视。在教学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意义认识不足,把“普病”教学课程的实习只是作为理论课教学中的一部分,有的学校只是在实验课中安排半周的田间病害调查。第二,教学实习的体系不够规范。由于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一些大学没有将“普病”教学实习单独列为一门课程,既没有教学大纲,也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的学校只是在实验课中安排1~2个综合性实验———田间病害诊断与鉴定,共4~6学时。而“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少数几个学时的实习,难以巩固近50学时的理论教学,如果实践的机会偏少,那么对理论的掌握、理解和记忆就不深入和不牢固。第三,实习课程的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国内一些农业院校的“普病”教学现有专职实践教学人员数量相对不足,部分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高水平教师参与实践性教学不够。第四,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目前一些地方性高等农业院校校内实习场所大多设施陈旧,规模有限,起不到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则更少,因此,无法满足实习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五,实习课程的考核和管理有待完善。在实习教学体系中,考核环节历来较为薄弱。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习教学具有环节多、形式多样等特点,因而对实习课程的考核,其要求和标准也应不一样。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尚未有“普病”实习课程统一的考核标准,各校要求不一,标准各异,大部分学校的实习教学考核力度普遍低于理论教学的考核力度,不利于引导学生对加强实践环节和增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措施与实践效果

(一)将教学实习单独列为一门课程,以强化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将“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单独列为一门课程(40学时),为期2周,其目的是为了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化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有位同学的实结中写道“刻骨铭心的两周实习生活结束了,一路走来,有汗水,有劳累,也有欢笑,惊喜。在劳累之余带给我更多的是对植物病理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强调师资团队力量,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国内不少农业大学“普病”教学只由1~2个老师包揽全部教学任务,但由于任课教师的知识往往局限在某个研究领域,且学科发展速度很快,使其很难将课程内容讲深讲透[6]。华南农业大学植病系的“普病”教学,安排由12个老师组成的课程组共同完成“普病”的理论和实践性教学,这些老师分别讲授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致病性、抗病性、病害流行和防治等不同章节的内容,由于这些主讲教师长期从事上述某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该领域中具有专长,不仅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且了解该学科发展动态,因而讲课内容既新颖具体,又兼具广度和深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甚至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课程同样也是由不同病原及研究方向的老师共同承担。近年来我校植保专业学生每年160人左右,分成5~6个班,配备教学实习的有近20位指导老师,另外还有校外实习指导老师5~8人,这样,平均每位老师指导5~6个学生。在这些老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占75%以上,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并且承担了许多重大的科研项目,其中有国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行业专项首席科学家。这么雄厚的师资力量来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在国内农业院校中实属罕见。此外,不少老师结合科研材料、科研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这种师资力量的配置,以科研促进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能通过教学,了解不同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对学生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

(三)集体制定实纲,以保证教学顺利实施和完成

教学大纲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目前国内一些农业高校因为没有将“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单独列为一门课程,因此没有完善和统一的实纲,个别大学的“普病”实纲有些内容不适宜于我们。因为不同地域作物种类不同、病害发生情况不同、实习的时间不同,而“普病”实习必须要深入田间地头,从教室走向大田,进行病害调查、病害诊断和病害标本的采集,根据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必须制定适宜本地作物特点的实纲。本课程组老师,共同讨论,重新制定了华南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大纲,该大纲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目的要求、实习的重点与难点、实习方法与手段、具体实习内容、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等。同时,为方便同学独立完成实习任务,我们还编写了“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该指导书既能为本课程的实习提供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又能作为参考书和资料查阅,深受同学和老师欢迎。实纲和指导书的制定,充分保证了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聘请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以提高师生实践技能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长期工作在农业科技、科研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处理和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强,效率高。本课程首次聘请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先后聘请了来自广东省农业厅、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局、中山港口镇农业局、佛山高明区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近10名校外指导老师,共同协助实习任务的完成。这些校外指导老师大多数具有高级农艺师职称,他们对本地区农业生产上作物病害问题很熟悉。学生外出不同地点实习,由当地实习指导老师统一安排,校内指导老师参与协助,这项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方面弥补了校内指导教师人员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校外指导老师熟悉本地情况,使得田间实习少走弯路,工作安排井井有条,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实习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校外指导老师实践经验丰富,实习期间与课程组的老师在田间交流,这对进一步提高“普病”任课老师的实践能力非常有帮助。例如,我们聘请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局植保站原站长、高级农艺师周伯扬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多年,每年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他都亲自下田指导,在田间向同学和老师传授生产上的农作物病害问题,师生们受益匪浅。该项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实践技能和“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五)完善实习交流和建立实习成果档案,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总结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通过总结,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通过交流能更好地沟通,加深了解和感情,也能够全面获取知识。本课程改革实结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其目的是全面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巩固实习成果。以往由于这部分没有单独计算成绩,往往流于形式,完成任务。本课程改革将总结交流纳入考核成绩中,学生必须重视和努力完成,以电子版作业考核,作为实习成果保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5~6人/组)做好PPT,每组汇报时间10~15分钟,重点汇报本组的实习成果,收获体会,存在问题以及意见和建议等。汇报完后,由其他同学和实习指导老师提问,该小组同学回答,指导老师进行综合点评。通过不断的提问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实习印象。此外,以往实习结束后,不注意保存实习成果,如一些标本当垃圾丢掉,一些学生拍摄的漂亮病害照片、病原照片由于没有要求上交,老师和实验室没有保存。本课程改革后,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成果全部收集,并制作成光盘,为以后学生实习提供图片和影像资料。通过这项改革,我们保存了近几届学生实习成果的资料,其中,植物病害照片400多张,病原照片300多张,植物病害腊叶标本150幅,这些实习成果,丰富了以后的教学资源,一些病害标本已在“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

(六)改革成绩评定办法,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以往“普病”教学实习,成绩评定以实结报告为标准,但存在相互之间结果抄袭现象,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情况。本课程改革打破以实结报告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采用每项实习内容由不同指导老师单独打分,该课程的成绩组成主要有:学习态度、纪律性、行为品德和考勤情况,占实成绩的10%;腊叶标本制作,占总成绩的5%;玻片标本制作,占总成绩的10%;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分离,占总成绩的15%;实习交流情况,占总成绩的10%;实结报告,占实成绩的50%,每位同学单独完成的实结报告必需体现以下内容:实习目的与意义、实习内容与方法、实习结果与分析、收获与体会、问题与建议,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于病原物的鉴定和病害调查。由于每项实习内容都是单独打分,有田间调查,也有实验室工作,一次不成功,需要两次、3次甚至10次,同学不能马虎。这种实习成绩考核的细化和具体化改革,效果很明显,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014届有位同学在实结中写道:“意志、耐性、细腻,每一天的外出和每一天的实验都是对我们意志的考验,采集病害标本的路不可能永远都是好走的,实验不可能永远都是成功的”。“在室内的病原鉴定与标本制作中,大家一丝不苟地观察病原物的形态,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三、结束语

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对高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农业院校要想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7]。通过“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不仅能整合办学资源,节约经费支出,而且能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构架,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然而,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的植保人才,课程的教学和实习仍然还需要不断地改革、实践、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春青,刘振宇,刘爱新.提高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探讨[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09,7(4):111-151.

[2]景岚,周洪友,胡俊,等.植物病理学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6(11):158-161.

[3]王海光,马占鸿.对《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措施[J].农业教育研究,2008,9(3):69-71.

[4]孔俊英,卜国辉,卢国中.加强农科实践教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1):11-13.

[5]丁晓帆,刘晓妹,张荣意,等.“热带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实习改革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5(6):148-149.

病理学课程篇9

中图分类号:G7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75-02

一、医学成人学历教育的现状

1.学历层次不同。医学成人教育主要有二类人员,一是高升本,二是专升本,前者大多是高考落榜学生或者是社会人员,他们没有医学知识基础,这部分人对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愿意全面系统地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学习态度较认真。后者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他们已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医学基础知识具有选择性的需求,他们希望学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有关知识。所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和教育层次应采取不同的教材和教育手段,吸引这部分人主动学习端正学习态度而不是来校学习只是混文凭,作为升职称和就业的一张纸。医学教育责任重大,课程多,基础课程中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与临床联系紧密的课程,课文中涉及大量的器官、组织细胞疾病形态描述和发病机制,使其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历层次的不同,导致学生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不同。针对不同层次学历的人员,教师在授课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要把握好一定的教学尺度,使每个受教育者学而受用。切实落实成人教育的指导方针,保质保量使受教育者接受本科教育。

2.继续教育质量重视不够。社会的发展,规范管理提高了在职人员的学历要求,对每个劳动者而言都面临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问题[1]。如何办好医学成人教育,存在四方面的难题:一是大多数学生自由散漫和因工作没有时间学习,希望考试容易通过,按时毕业拿文凭。二是希望学校开辟绿色通道,因为不能耽误工作,要求在家自学。三是基于前两点造成教学安排无法正常进行,只能每学期短期集中授课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强调学科应该掌握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四是迄今为止无针对医学成人教育学生编写的教材,究竟讲什么,增加什么或删减什么,基本上由任课老师根据课时数来决定。这样随机性很大,教学质量难以控制[2]。我们充分认识到这点,重视医学基础课程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改进。

二、制定适合医学成人教育的病理学教学计划和学习形式

1.优化教学计划,灵活设置病理课程。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不完全适合成人学历教育,表现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管理等诸方面。不能沿用普招学生高等教育的教材与教学大纲,而应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了解成人学生的来源和知识结构、学习目的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在形态学中病理学是医学学科的桥梁课程,是医学基础课和临床紧密衔接的专业,它涉及各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授课尺度的把握很重要,尤其对医学成教生而言,他们的实验课安排很少,有的没有实验课所以对完全没有医学基础高升专的学生,教师授课时需特殊对待。病理课程是通过病变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变化来研究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多使用大体标本和组织图片,把复杂的病理机制问题用图片和动画效果简单明了地说明。有些医学术语容易混淆的知识应进行比较和区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炎性假瘤与肿瘤的区别,使学生明白炎性增生与肿瘤增生的区别和临床意义〔2〕,使他们扎扎实实学习医学基础知识,而不能照本宣科。学生对形态学科通过实体和图片更容易理解和领会教师的授课内容。对专升本学员,他们是有医学基础的学生,厌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待这些学员,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多联系临床个案结合病理临床表现,展开病理学的理论知识与他们的专业相结合,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减少部分章节的内容而把较难掌握的内容适当多讲,重点、难点对临床关系密切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的诊治技术应作适当介绍。做到以临床为中心,紧密联系临床实验。

2.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学校教学网站。由于医学成人教育的特点与统招学生不一样,他们大多数不脱产,是边工作边学习,以工作为主,不能保证学习的时间,学习形式是以业余为主,教师授课为辅。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功能,保证学员通过学校教学网站,找到该年级、该专业本学期的相关课程,通过网络观摩教师授课。网络教学的优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可登录本校教学网站学习,反复学习加强理解,还可以网上互动交流,比课堂教学效果好。我校目前已开展了网络教学平台,病理课程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在网络教学中插入疾病的动态演示图,既方便了学生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也方便了老师授课时的描述,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每学期临考前教师进行面授,集中解决个别问题[3]。网络教学是辅助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为统招和成人教育的学生提供宽阔获取知识的平台,是目前配合多媒体教学的重大突破。对教师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在准备网络授课内容时,需准备不同的版本,针对统招生的、针对成教生高升本的、专升本的课件及根据专业其偏重点的也不同。

病理课程是形态学科,是医学基础课的桥梁课程,内容丰富,与临床联系紧密,专业名词多,医学成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各不相同。除了好的课件外,图文并茂,丰富的临床案例分析和临床表现及检查手段是提高成人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应结合临床,注重能力培养,实现网络化教学,从而克服单纯自学的盲目性和面授时间短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对高升本的学生,要求掌握病理解剖课程基础知识为主,但不能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减少教材的深度要求和广度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而专升本的学生,大多是由于学历偏低,知识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为了提高职称水平,冲着文凭而来学习,学习主动性较差,但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在病理课中偏重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内容和医学新进展,少一些研究性的和分子生物方面的内容。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病理学课程篇10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全课程育人理念”的提出需要我们改变已有教育理念,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课程思政的提出便是理论课成为高职院校内“金课”的重要手段,但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纯喊口号、讲政治、讲信仰,而是更讲智慧、讲思维方式[2-3]。课题组基于“专业课+课题研究+思政教育”的模式,开展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1病理学中融入性教育+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1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一致。病理学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实现培育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的教学目标。其中“传染病”“常见系统疾病”等章节对学生吸引力较大,结合课题组研究内容,在“炎症及传染病”等章节中加入相关性教育知识。另外,以性教育为切入并不是以“性”为噱头,而是以“全面性教育”为基石,以期能让学生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在性生理、性心理和性别角色、社会道德及法律观念等各方面发展的进程、规律以及误区和应对,进而达到规避因知识盲点导致的伤害,树立正确的爱、尊敬和负责的理念[4]。避免因性观念的开放,导致青少年人群中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以及性失误和性犯罪呈激增和低龄化态势[5-6],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和思想品德,这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1.2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互相补充。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前期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借由病理过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进行临床病理联系。整个教学内容体现了自然科学的逻辑思维,但如若仅是知识的铺陈则整门课程的教学便十分空洞,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专业课教师均为医学专业毕业,较少接受系统的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偏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性教育经历了禁闭阶段、萌动阶段及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性教育的意义并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多样化的教育形式。1.3教育功能与思政教育互相延展。病理学课程尤其是相关病理临床联系的教学过程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科学精神,及“以人为本”等的人文思想,对培育社会需要的技术过硬的护理人才十分必要。性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生理的发育变化,注意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正确对待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转变、同学之间的友谊以及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病理学课程内容讲授的过程中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让思政教育寓于具体的学科发展中。

2以全面性教育为切入点的病理学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

2.1思想转变,素材积累。目前,高职院校的一线病理学教师多为医学专业的本科甚至是硕士和博士,本身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强,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低、主动性差,这种人生发展轨迹的不同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满意,更加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思政角度的因材施教。此外,专业课教师在认识上的偏差也导致自身应该承担的德育责任完全推给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甚至是学校团委等。嵌入思政并不是生搬硬套,课题组教师通过知网、超星图书馆和校图书馆等途径对病理学的历史进程和现代前沿研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对国内外全面性教育开展的范畴和具体措施进行筛选,找出适合本校环境并能顺利在课上开展的元素。2.2素材融合,多元展示。病理学科有自身的学科内容和规律,全面性教育范畴涉及较多,思政素材的探究取之不尽。“病理学+性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要求病理学科知识与性教育范畴一一对应,而是要使全课程、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概念在践行时辩证地灵活应对。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线上线下教育形式也大范围配套运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逻辑思维差、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用视频、动画及动态图片配合教师的理论讲述,一方面用他们擅长的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其学习兴趣,同时配合逻辑思维的训练不断弥补他们的不足。2.3及时反馈,动态考核。受到现有的病理学授课环境、学生人数、课时总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一线病理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掌握。因此,丰富评价机制,细化评价过程,量化评价指标在整个教学模式探索进程中十分有必要。同时,对于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仅仅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对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也是课堂思政重要的一方面,要重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否则课程思政就会流于形式。

3以全面性教育为切入点的病理学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的思考

3.1思政元素的挖掘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低、学习习惯差及性格发展不全面等问题,形成原因涉及遗传、营养、自然环境及以往教育经历等多方面[7-9],但中高职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趋于成熟的时期,处理得当仍可弥补前期发展的不足。用他们关注的性教育信息为切入点,以科学严谨的专业知识为骨架,以鲜活灵动的思政元素为手段,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既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3.2思政元素的挖掘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年龄分布、专业合理、相对稳定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条件[10-11]。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过程,是教师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合并与时俱进的师生发展成长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对教师而言这需要对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框架进行完全颠覆。当然,课程思政的提出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是个非常好的契机,但是也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如何在外部环境中给予教师更多便利,让教师更能俯下身专注挖掘自己专业内的思政元素,这是校领导及教育部门应当重视的问题。3.3思政元素的挖掘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概念的提出,“1+X”证书制度的试行及产教融合的大力推行[12],对职业教育来说是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这就需要在人才培育过程中以协同育人为理念,探究各学科间相互配合途径,深度开发教材,加快科学合理的专业群建设,全面助力区域经济。本课题组在进行此课堂思政模式的探讨过程中也发现,课程思政的开展仍然力量有限,应将医学基础课程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并加入一些与学习、生活和自身发展相关的拓展知识。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3]秦佳辰.《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解读与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80-84.

[4]杨德山.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与回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2):88-92.

[5]彭明芳,谢华.近十年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4):86-94.

[6]范胜锋.新时代环境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研究[J].度假旅游,2018(8):56-57,67.

[7]方珠伴,钟志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学生职业素养研究[J].新西部,2019(23):142-143.

[8]叶紫,张宁霞,刘婵娟.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医学争鸣,2018,9(2):72-75.

[9]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2):98-104.

[10]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19-03-07].

病理学课程篇11

还有就是关于多媒体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直观的给学生讲解,而多媒体教学可以简单快捷的将这些问题解决。

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真正的理解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病理学教学中,教师不一定全要进行多媒体教学,有些知识与课本结合起来讲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的程度上,如果还有难以掌握的内容,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就可以明白知识的重点。

有的时候由于多媒体教学中信息量大,重点不容易突出,学生在做笔记的时候重点不容易把握,针对多媒体教学的这些缺点,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网络优势将一些课后的习题以及资源让学生进行下载,在上课的时候只针对教学重点进行相应的标注,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效率。

加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

病理学课程篇12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2

随着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下发,全国各个高校都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如何建设好精品课程,已经成为目前广大高校教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精品课程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应该是普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应该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1]。所谓的“创建”就是指创造一个由无到有、创造条件的过程,并且是一个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在创建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建省级精品课程应充分重视发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 创建精品课程的基础---学科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

病理生理学属于基础医学类,为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的课程。自1958年温州医学院创建以来,我校就在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现为临床医学、眼视光、麻醉、预防、口腔、影像、法医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1997年评为温州医学院优秀学科,2000年评为温州医学院重点扶植学科,2001年获病理生理学硕士点,2003年评为温州医学院精品课程,2008年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本课程首先面向在校本科生(中文教学:病理生理学本科教材一、二、三、四、五、六、七版;双语教学:pathophisiology 第一版),后又增加了专科教学(病理生理学专科教材第一版)。近几年又开展了继续再教育,全日制

研究生课程(高级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进展,病理生理学实验技术),在职研究生课程以及针对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的培训课程(临床病理生理学,新编病理生理学),在校本科生选修课程(临床病理生理学,应激、应对与健康)并且针对留学生开展英语授课(pathophisiology 第一版)。

在40余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我学科带头人和全体教师一直重视教学改革,将课程建设放在重要地位,积累了大量先进经验,获得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可见,创建我校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是历经几代人富有成效的努力工作,同时吸收并发展现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理念而实现的。总之,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

2 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优秀的师资力量

医学精品课程如同其他教育课程一样,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及师德风范等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具备培养优秀学生的条件。

2.1 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特点

目前,本学科有教职工1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5人,讲师7人,均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具有硕士学位:10位;学士学位:2位;40岁以上:4位;30岁以上:8位。中青年骨干力量雄厚,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师资队伍与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同行业相比,教学队伍机构合理,实力较为雄厚。

2.2 教学经历及教学改革成就

每一位教师均经过国内专业培训,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积极在部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及各种学术活动中进行讲学,在各学期中都承担着临床医学、儿科、影像、麻醉、妇产、护理等专业的理论授课、实验带教以及多媒体、网络课件制作等工作。目前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主持及参加各类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获得多项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及奖励。

2.3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本专业通过校级督导听课制、院级督导听课制、青年教师试讲制、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科主任听课评课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外语培训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使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教学骨干。所有新毕业的青年教师都要担任助教工作,跟随不同教师上课,从中学习经验并帮助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再通过试讲合格后才能登上讲台,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选拔优胜者给予奖励。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使中青年教师队伍稳定。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肺科及重症监护科进行横向联系,加强国内外交流。

通过上述措施,我科室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出类拔萃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和培养有创造力学生的关键和保障。

3 创建精品课程的关键――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

近几年,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每学年有2000-3000人,所以上课使用200人大教室,主要采用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本课程录像及多媒体课件清晰美观,图文并茂,富于动态效果,对一些抽象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适当使用动画片段来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努力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制作教学课件,并获得校级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并且自行开发研制病理生理实验教学软件,获浙江省教学软件比赛二等奖。在千方百计提高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采取多种方法,全方位培养学生。例如,开展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开辟病理生理学橱窗和病理生理学习园地,向学生介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进展;组织学生科研小组,进行初步科研训练,通过科研全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网络教学是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产物,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手段的彻底实施,是传统教学的升华。我教研室目前正积极准备进一步完善病理生理学课程网站,内容涵盖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件、相关网站的链接、习题库、网上答疑系统等;制作一套远程教学课件,并且对其中内容经常保持更新。通过校园网将授课内容及测试系统与校园其他计算机共享,方便了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选择性的学习。

4 创建精品课程的保障――教材建设及实验室建设

(1)教材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综合、高度分化和大量涌现的发展趋势。为了确保人才培养始终处于科技的前沿,“教材”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进展,保持先进性,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的保障。

本学科参编第六、七版全国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及参编了王建枝教授主编的《Pathophysiology》(全英语)教材。并且主编及参编教材,参考书籍,复习资料等相关教辅材料17部。这些为培养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才起到了保障作用。

(2)实验室建设: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包括基本技能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学生科研六部分,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包括手术器械和仪器设备(Powerlab)的使用、实验动物和药品、基本操作(动物固定、麻醉剂注射、药品的配制、皮肤切口、气管和动静脉等体内管道插管、结扎打结等),验证性实验含盖病理生理学主要章节内容,如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并开设了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及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平台,也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基地。本实验室拥有八个本/专科生实验室,三个研究生实验室,两个实验准备室,实验室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可供8个小班同学同时开展实验。每个实验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自行设计并使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软件。可用仪器有透射电子显微镜、血气分析仪、离体灌流装置、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光度计、倒置荧光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血凝仪、血气分析仪、电脑PCLAB四导系统、MEDLAB四导系统、POWERLAB八导系统、组织匀浆机、电子分析天平、超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常规实验仪器等。这些措施和条件为省级病理生理精品课程的运行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5 精品课程的未来展望和目标

通过课程建设,建设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队伍,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攻读博士学位,并培养在全国有影响的、有能力承担部级科研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引进科研和教学水平高的病理生理学人才,使本课程能够保持教学的高质量和长期稳定性的师资队伍。并且不断完善教学大纲以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出版和选用与精品课程相适应的优秀教材及实验指导及教学参考书;完善高质量的本科生题库,建设留学生教学全英文配套题库。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争创在国内同一学科居于领先和先进水平的名牌课程。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