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案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2 15:02:57

生态文明教案

生态文明教案篇1

活动目的

以全校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全校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毕寨的行动中。

二、活动内容

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在全校深入开展活动。

(一)学校层面: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上好一堂生态环保课,传授生态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和科普宣传。

(二)个人层面:

开展多植一棵树、节省一粒粮、少扔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动员家长少开一次车活动。积极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校园、绿色家庭等活动与环保相结合,不断增强个人践行环保理念的自觉行动。

三、活动要求

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与推动我校中心工作、深化教育教学发展相协调、互促进。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年级、班级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知特点,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师生的参与面,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活动,努力使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成为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3.加强宣传,认真总结。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宣传。要及时总结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活动典型。

生态文明教案篇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19

1. 学校体育档案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学校体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虽然,学校体育档案的完善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档案建设和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第二,档案建设和管理意识薄弱,不能明晰档案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三,档案建设和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化,体系不健全;第四,管理模式和标准不统一,档案运用价值有限;第五,信息化管理水平低。档案建设和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决策、体育教学的综合考察和体育科研的资料缺失,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开展和创新。

2. 建设和管理学校体育档案的方法

为解决学校体育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档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价值,从数字化、规范化和动态化管理模式运用、分级分类完善档案管理、档案的运用和价值分析等四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2.1数字化、规范化和动态化管理模式运用

随着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内容的丰富,体育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运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是档案建设和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建立体育档案的计算机网络和共享信息平台是实现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条件。数字化模式下强调数据库建设、数据压缩和整理、资料拷贝、数字录入等技术和手段,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介质档案替换成数据型的计算机阅读文件。档案管理数字化的优点在于数据储存容量大、查阅快捷、便于保存等。规范化的档案建设和管理涉及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它包括档案库建设标准、档案收集整理制度、档案保存技术、档案查阅制度和档案保密制度。只有建立规范化的档案制度,才能有力保障档案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档案的丢失和损坏。任何事物总是在发展前进的,那么,体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也是一样,随着体育信息资料的发展而出现动态化的调整,动态化的档案建设和管理强调的是在工作中依据档案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管理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满足档案建设的需要,为全面完善档案工作提供互补性的技术支持。如新的数字技术运用、查阅档案面的扩展、丰富档案内容和利用档案能力提高等。

2.2分级分类完善档案管理

学校体育档案是指学校从事与体育相关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和物品,为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经验。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档案内容也复杂多样,如何对档案进行分类是档案建设和管理的首要任务,在档案工作的实践中,运用文化视角下的体育档案分类是一种高效途径。卢元镇教授将文化大结构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外层的物的层次、内核的心的层次、中间的物和心相结合的层次,即外层的物质文化形态、中间的制度文化形态、内层的精神文化形态。结合卢元镇教授的文化结构理论和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孙丽的分类方法,将体育档案第一级划分为外层的体育物质文化档案、中间的体育制度文化档案以及内层的体育精神文化档案。把这三类档案分为一级档案,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级档案分类。外层的体育物质文化档案下的二级档案范畴为以具体物质形式表现的体育设施设备、体育参考资料、学生考评资料等,内层的体育精神文化档案下的二级档案范畴为部门工作档案、体育活动档案和人事信息档案;中间的体育制度文化档案下的二级档案范畴为政策法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和程序档案。依据文化结构理论模式和档案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我们可以对下一级档案进行更详细的分类,从而,理清档案内容的结构层次,为档案管理提供便利。

2.3重视档案在体育工作中运用

学校体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是为了学校今后更好地发展,满足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从需要的角度出发来加强档案的运用,明确档案的价值。首先,档案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依据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和其他体育档案内容,从学生个人信息中提取学生考核资料、学习过程资料、学习态度资料、学习能力资料和个人兴趣爱好等制作学生学习信息表,在结合现有体育设施设备、科研资料、教学资料和政策制度要求,制定学生学习计划和目标,指导学生更好参与学习。第二,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档案中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内容包括学生现状、教材分析、教学参考文献、教师的备课听课记录、教学评价和教研组活动记录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为教学提供参考,有利于改进教学组织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三,满足科研的需要,体育教师要发展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体育科研是不可少的,档案中大量的教师文献,为教师撰写论文提供参考;学校体育发展历史、体育教育趋势、体育活动方案等可以反映学校长期以来的体育文化建设,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分析学校体育发展历程,提供实际依据;体育档案健全,存档时间长,学生活动内容记载丰富,为各项研究的开展提供大量的真实数据和佐证。第四,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发展涉及各个方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重要的一方面,档案中详细记录着学校体育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提取校园活动中好的积极的事例作为基础,大力创新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实现学校育人发展目标。

3. 结果与分析

学校体育档案的建设、管理和运用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从档案管理模式、分级分类理论和满足各方需要的三个角度展开分析和论述,探讨如何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档案工作,有利于学校体育档案制度化管理,有利于理清学校体育档案范畴,有利于学校体育档案的开发与运用。

4. 结论与建议

学校体育档案工作的健全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深刻理解档案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功能,能为今后体育工作开展指明方向。因此,体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档案的重要性,努力培养自身的档案保护和管理意识,提高利用档案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档案价值。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33.

[2] 孙丽. 传承体育文化创新档案管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2,25.

生态文明教案篇3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变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在这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下。教师的主要武器――教案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案头。那么,何谓教案?教案是教师经过备课在课堂教学之前设计的教学方案。它既包括写在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及教学媒体等显性的教案,也把它称为“狭义教案”。它还包括无法写在教案本上的但却无时无刻不渗透在课堂中的执教者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情感态度、个性风采等隐藏起来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隐性教案”。或是“广义教案”。n堂之前的教学方案设计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也直接反映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其意义的重大,这里再不赘言。那么语文教师如何设计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呢?我认为既要写好狭义的“显性教案”,也要设计好广义的“隐性教案”。在“显性教案”的设计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设计教案时的角色要转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而这种定位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教案设计。在教案设计时,教师就不能再是课堂权威的发言者,不能再是标准和自我经验的灌输者。而应该成为节目主持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除了对知识和能力的设计外,更要设计学生的课堂上的“可能”。也就是说要跳出自己地阅读感受,尽可能地把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到教案中。变固定目标为开发目标,教师要开创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人人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师要设身处地的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感受,尽可能地营造氛围,使语文课堂“学生常有惊喜”、“学生常有闪光点”、“教师经常被难住”。

其次,设计目标时应由单一目标改为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掌握者,而应该在能力、方法、情感和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仅要设计对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的传授,更要设计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与个人感悟的情景,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学知识,还要学方法;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不仅强调语文学科的学习,还要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学习。变统一目标为多元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有所收获。

最后,描术教学目标的术语要有所改变。

传统的教学大纳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表达学科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对能力和教学要求往往采用“初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抽象的方式,对教师要学生达到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要求,而新课程标准却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作了具体的要求。不仅结合知识点明确了具体的结果性目标 ,而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明确了一系列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更加具体、明确、操作性更强。如在“了解”一词下,就具体到如下一系列的行为动词“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写下、熟记”,对“理解”一词具体到:“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判断、获得、”等行为动词。当然在“应用”“技能”和“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行为动词进行具体的描述,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应该改变以往抽象的、模糊的描述,而应该改为具体的 、明确的描述。

写在白纸上的教案设计需我们精心设计。当然,我觉得隐藏在教师思想意识和情感深处的“隐性教案”同样起着主要作用。因为我们知道,如果同一份教案,在不同的执者者手中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源在于执教者的心中是否还有一份“隐性教案”存在。我觉和要想设计好自己的隐性教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沉淀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储备扎实而丰富的专业知识,对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行不断的沉淀。试想一下,教师在教案设计时,给学生“教什么,就读什么”,想给学生“一碗水”,而自己却仅有“一碗水”。这样,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适应不了新课程改革。如在学习的《沁园春・长沙》而教师只了解毛诗中的这一首。

第二,设计教案时要渗透进去自己的情感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和积极到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样就提醒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仅要设计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也要设计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光环中解脱出来,从高不可攀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随着文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随着学生的忧而愁眉不展,随着学生的激动而手舞足蹈。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

生态文明教案篇4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079-03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新的实施细则中明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高职院校人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评估实施细则的出台,将状态数据采集平立出来,用真实的数据来反映学院运行现状,通过状态数据采集来观测高职院校管理是否规范,这成为教学质量监控的常态管理手段。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成为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教学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原则和要求

(一)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原则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是院校实现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特色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学院内涵发展需要;是建立以院校为核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了解学院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窗口,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二)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的要求

1.目标明确。各高职院校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尽快应用好、管理好、建设好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根据各自院校的特点,进一步开发完善、优化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功能,逐步实施面向社会开放;最终实现满足评估的需要,满足教职员工的需要,满足学院领导的需要,满足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需要,满足学生家长的需要,满足社会相关各方的需要。

2.健全机制。各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管理工作和奖惩制度,建立从数据来源和教育一线岗位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填报的运行机制;建立数据信息采集层层负责责任制,明确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每条数据信息的具体责任人,建立奖惩办法,纳入各部门考核,并落实到学院的各个部门,做到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所有数据信息的来源,均是数据信息发生人或数据信息的发生地,确保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3.落实到位。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新评估方案》的具体要求,把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列为学院办学的一项常规性、基础性的工作,并将各项具体工作加以落实。

4.加强培训。各高职院校应组织全院教职工认真学习,并领会相关文件精神,使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宣传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统一全院教职员工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

二、教学档案管理与状态数据采集之间的关系

教学档案是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佐证,新的评估实施细则中现场考察只有一天,专家组深入分析学院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基础上,通过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中数据的“奇异点”,核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数据和内涵建设现状。每年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都要上报教育行政部门,数据采集流程和教学档案的积累与管理是直接影响到采集平台数据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以教学档案为佐证,教学档案中的各项材料都将直接影响到采集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效地将数据采集和教学档案工作结合在一起,以状态数据采集平的要求来规范教学档案的范围、分类,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教学档案和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依存,在此基础上规划好,利用好,管理好,将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教学发展内涵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三、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采集过程中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状态数据采集过程对教学档案的建设有导向性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每年一次,信息采集的即时性对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填报项目每年都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与以往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的范围、时限都有不同,按平常以往都是按年度整理,而数据采集平台是以学年度为时限的。同时数据采集的即时性也强化了教学档案的原始性。

(二)状态数据采集过程中教学档案管理的原始性

教学档案建设管理与数据采集平台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具有原始性,教学档案的建设都是要用原始的档案材料来反映教学质量,而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同样也是要用原始数据来填写平台,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来源都由原始教学档案来体现。

(三)状态数据采集过程中教学档案管理的即时性

在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中制订了“三纳入、四同步”的管理原则,也就体现了教学档案原始材料的即时归档。将教学档案的建设工作要纳入教学管理工作考核制度的管理,检查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与教学材料同步,按要求完成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

(四)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采集过程中教学档案管理的真实性

数据平台采集数据的要求是通过采集的数据来反映学校的运行情况的真实数据,而教学档案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他的真实性。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时候有现场考查,专业家组除了看、听现实情况外,还要通过审阅教学原始档案还体现数据的真实性,来分析学院的过去和现状。随着高职院校的飞速发展,各种教学档案的逐渐形成,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真实信息资源,是教学单位的原始材料基础,是教学过程的转化物。

四、基于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教学档案管理方法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记录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凭证,客观地记录了各项教学工作,包括每学期教师所任课程的教课记录、指导学生学习的情况记录、学生成绩的评定记录,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研究资料等,利用状态数据采集的即时性,将教师的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授课的形式等得到即时的整理,都可以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及时的其进行存档,为各学院各项评估提供了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是教学档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从思想上认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学院制度的相关制度,积极配合学院教学档案工作的开展,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一)完善和制定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

科学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加强教学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着重大意义。学院现已制订了相关的教学档案的管理办法以及指导性意见,教学档案的建设也在逐步的规范当中,将教学档案建设工作是设为一项常规性,基础性的工作,纳入教学日常工作。根据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原则和要求,还应完善、健全教学档案的指导性意见,对教学档案内涵和目录建设进行细化,并对教学档案的管理办法进行细化和修订,制订相应具体的考核办法。教学档案的管理应明确各级教学单位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各教学单位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参与教学活动的全体人员明确责任和任务,规定时限和要求完成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还应有其他相应的管理手段为补充,如通过宣传教学档案归档的重要性,使教职工和学生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加这项工作。促进教学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与数据采集相结合,加强教学档案知识的相关培训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报采集的信息量大,填报的要求严格,系统性强,数据填报流动性大。因此在每年的填报准备时期都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把握平台的新变化和各表间的关联性及年际数据的延续性。与此同时,加强教学档案知识的培训,加深对教学档案的性质、价值作用的认识,提高档案建设的内涵,两者合一使他们明确填报数据和收集、整理档案的要求,既把握了教学档案的原始性,又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进来,把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思想都形成文字材料,积累成经验。

(三)参照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立教学档案索引目录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第二轮评估的基础和前提,参照数据采集平台使教学档案工作能够有效地做到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根据第二轮评估指标体系中的22个关键要素,建立教学档案的索引目录。要求各级教学单位根据教学档案索引进行分类,有效的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师资科档案的根目录下可分为校内专业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等四个子目录,各教学系部可以对教师个人教学档案进行细化,按采集平台的细分项分类有序存放,方便查找与使用。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

(四)加强对教学档案的检查与质量的评估

加强对教学档案的检查与质量的评估,应当将教学档案建设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各教学领导应对此事高度重视,并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细分、量化,研究并制订教学单位教学档案的管理质量的评价体系。教学档案质量的好坏在于制度的落实,制度是管理的重要保障,是管理的基础。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去年下发了《教学档案资料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各级教学部门也在逐步规范部门教学档案,在每学期末对教学单位的教学档案按参考目录进行检查。下一步,将制订《学院教学档案工作质量评价办法》,来确保教学档案的归档率和档案质量。教学档案收集整理与教学过程、评价一样重要,而且评价结果将直接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将部门的教学档案建设工作纳入学院的目标考核当中,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对各教学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并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有显著成效的,利用率高的在学院进行表彰。

(五)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促进档案基层工作业务的开展,为推动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为建设数字校园服务。在此基础上,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已推行无纸化办公,各种保存档案资源的设备也不断增加,使档案的形式不仅限于文字档案,更加丰富档案的存档形式,也更加生动。

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状态采集工作的常态化,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日常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规范教学档案管理,促进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和教学档案的利用,确保教学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其为教学档案建设工作建立了一个长效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为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提高教学档案资料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教学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能够更好地为学院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新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报工作浅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

生态文明教案篇5

按照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固阳县委专项巡察组于2019年11月6日至8日期间对固阳县第一中学进行巡查,根据《对全县中小学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专项巡查的反馈意见》(以下简称《反馈意见》)和《固阳一中党支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问题清单》(以下简称《问题清单》)中反馈的问题,现已全部认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

2016年和2018年意识形态工作资料缺失。意识形态自查工作仅2019年留存档案,工作量少、工作照保存少;工作计划仅有2019年,实施方案未责任到人、缺乏任务分解,意识形态专题研讨次数少。

整改措施:党支部要在全体师生中全面贯彻“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理念,认真传达学习领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历年印发的意识形态情况报告。党支部在上半年召开了1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正面舆论宣传。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责任到人、将任务分解落实。

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

意识形态责任书未落实到人,2018年9月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2019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2019年3月考核细则缺乏标准,教师职工各项考核办法雷同。

整改措施:党支部组织每年至少开展1次意识形态工作自检自查。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机制,明确支委会成员分工职责,建立了《固阳县第一中学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固阳县第一中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指标及操作细则》,加大对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力度,建立考核细则标准并和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三、意识形态阵地管控制度不健全。

意识形态领域思政专题讲座2019年开展2次,无内部审核证明,思政课座谈会无会议记录留存。校内刊物发表无审核制度,无上级报批。

整改措施:健全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建立了《固阳一中校内刊物发表审核制度》、《宣传栏、校报、校刊、演讲及教师论文审核备案制度》、《固阳第一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以制度规范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以制度促进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加强有关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活动内部审核证明,加强会议记录档案留存工作。

四、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

网络安全教育仍然处于边缘状态,安全教育活动无记录。网评员和网络文明志愿者作用发挥不明显,未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和风险防范处置预案。

整改措施:党支部认真制定了《固阳第一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着力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管理,党支部加强对微信平台、微信群等宣传媒体的管理,严格落实网络信息发布机制。同时组织党员教师及网评员四名在网络媒体上发声,及时更新学校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办公室要及时解散微信临时工作群。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到位。

2018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仅2次。2018年学生社团管理条例中管理老师无明确分工,社团活动资料档案内容少。校内各类大型活动无档案资料,如校庆、运动会、成人礼等。

整改措施:要在师生中积极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 ‍全面系统的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美德少年常态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团委要积极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活动,建立学生社团管理条例,明确管理老师分工,建立建全社团活动资料档案和校内各类大型活动档案资料,如校庆、运动会、成人礼等。

六、防范宗教渗透意识不强。

学校未制定宗教管理制度,未排查过信教教师和学生,未形成定期对教职工、学生开展信教传教排查等长效工作机制。

整改措施:学校首先制定了《防范非法宗教势力渗透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本学期对信教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工作,形成定期对教职工、学生开展信教传教排查等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形成宗教工作应急预案,保证学校教学工作中无宗教渗透。

七、意识形态理论学习不深入。

2018年以来,各学校党支部安排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理论学习仅2至3次。通过座谈会了解,教师职工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熟悉度不高,对相关理论缺乏系统了解,支部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了《思政教师培训计划》,在学习《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后,并由李元卉、高卫军、白岩、王蒙杰和孔德清多名老师分享学习心得。

七、紧盯问题,落实责任,确保整改全面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已经确定的整改方案,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原则,树立“整改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常抓不懈,巩固成效。

(一)强化思想引领,营造良好氛围。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进一步完善抓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在理论学习中注重实效,舆情引导讲究方法,文化活动形成品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形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

(二)继续抓好整改,确保措施落实。

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正在推进的整改任务,按照既定目标和措施,保持力度,直至见到成效;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根据制定的制度和规范,严格落实,定期督查,打好持久战。

生态文明教案篇6

[中图分类号] G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6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然而,这门课程理论抽象、政治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使得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在“原理课”教学中,唯有精心选择教学案例,还原基本原理,实现理论阐述通俗化、具体化,思想宣传贴切化、生动化,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认为,在“原理课”教学实践中,遴选“教学案例”应坚持相应的基本原则,即思想政治性原则、专业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一、思想政治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任何一门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原理课”教学必须突出这一重要功能,增强学生的信念教育。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应尽量突出案例的思想政治性,选择那些具有很强感染性,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案例。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一内容时,笔者选择了2012年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陈家顺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讲述这位“民工局长”、“卧底局长”的优秀事迹,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广大党员干部确实是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由此增强学生对“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的正确理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专业针对性原则

“原理课”的理论概括性强,意识形态很浓,这一特性自然在客观上增加了教学的枯燥性。实践证明,如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能联系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学生的专业有关的案例,就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在讲授“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这一内容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不同的案例。例如给音乐舞蹈系的学生上课,笔者选择了“药家鑫事件”,借此告诉学生:一个人要成才,需要多方面的素质,而这些综合素质的获得,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的正确教育观。但在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授课时,笔者则选择了“一个馒头谁来管”这一案例。通过讲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都管不好一个馒头的案例,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必要性,加深理解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完整把握事物的重要性。

学音乐的学生自然关注“音乐人”,学文史的学生则比较关注国家机构改革。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案例,便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专业针对性原则有效化解了原理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启发性原则

案例的启发性,即案例本身的思维空间性。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若能选择那些能启发学生智慧的案例,就一定会增强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学案例不能过于直白,要注重增加学生的思考容量,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笔者在讲授“真理的相对性”这一内容时,选择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案例。这一案例内涵丰富,蕴含一系列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为什么不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再提是否意味着我们动摇了这一中心?如果不动摇这一中心,为什么又不提了?如果动摇了这一中心,那么原因是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真理相对性的哲学原理,积极参与讨论,促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国情决定我们仍然不能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因为国家的发展不单纯是经济的发展问题,而是涉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问题。如今,我国更加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发展,这说明我党对发展的认识深化了,同时也说明真理具有相对性。由此可见,此案例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大,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即要选择那些新近发生的、具有较强时代特征和说服力的案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相对稳定的,是“不变”的,但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的,是永无止境的。在教学中,只有选择那些最新的、反映时代特征的案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精神境界将极大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人们能自觉地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服务和奉献,劳动、创造、贡献成为人们很自觉的一种行为。要使学生坚信这一信仰,光有理论的阐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列举典型感人的例子加以证明。2012年6月初,笔者在讲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时,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然后精心挑选了当时新近发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这两个感动人物的事迹。2012年5月8日,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学教师张丽莉在下晚自习疏导学生过马路时,为了保护学生,被突如其来的汽车碾压双腿,致使双腿截肢。2012年5月29日,杭州客车司机吴斌师傅驾驶大客车行驶在从无锡到杭州的高速路上,被从对向车道驶来的货车飞来的刹车轮毂击中腹部,危急关头,他强忍剧痛,刹车换挡,再拉手刹,开启双跳灯,完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车内24名乘客的安全,而他被送至医院抢救后却因医治无效而于6月1日离开人世。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当时新近发生的典型事件,它展现了张丽莉老师和吴斌师傅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这些事例说明,当今社会有许多人的精神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而社会越发展,人类文明越进步,将会涌现出更多的精神境界更高的公民。因此,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人们的精神境界会实现极大提高。教学实践证明,注重遴选案例的时效性,能大大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理论抽象性和意识形态性是“原理课”的显著特点,它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挑战性以及教学案例遴选的重要性。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我们应根据“05方案”提出的教学要求,勇于探索,遵循相关基本原则,精心遴选教学案例,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郭健.《思想概论》课案例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长治学院学报,2008(1).

[2] 吴桂鸿,裴君成.关于案例遴选的基本原则探讨——以《概论》课为例[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 梁美英.运用案例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甘肃科技,2010(21).

[4] 吴云鹏.案例教学的生成性探析[J].教育评论,2012(5).

生态文明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7-0066-02

一、背景描述

“生态语文课堂”倡导“让学生的精神在本色天然的语言家园中徜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语文学习的意义,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殿堂”!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但一般缺乏感染力,一些说明文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这时,文本的解读便没有了活力,文字也缺少了魅力,这自然与“生态语文课堂”的理念背道而驰。本文以《赵州桥》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实践为例,展现说明文教学中通过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深入体会文本语言、解读文本所带来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描述

《赵州桥》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说明文,文中第三自然段有关赵州桥石栏上精美图案的描绘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因此欣赏该自然段时,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必然成为教学的重点之一。经过反复思考,教学设计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使其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情景如下:

在充分学习第二自然段后,我这样过渡:“赵州桥设计巧妙,现在我们再来感受它的美观,欣赏桥上雕刻的图案吧!”这时,大屏幕上显示出赵州桥石栏上一幅幅精美的图案: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两条飞龙各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图片中石栏上的飞龙精致神奇、传神生动,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看到学生对这些图案如此感兴趣,我适时抓住机会问道:“同学们对这些图片赞叹不已,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赞叹呢?”

学生纷纷举手:“很好看!”“雕刻得太有趣了!”“雕刻得真细致。”……答案虽各不相同,但都传递着同一种信息,那就是他们被这些雕刻的图片感染了!

然而语文课堂的重点不是让学生欣赏图片,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充分进行高质量的阅读,深入体会文本的语言,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语言的生动。于是我引导:“这些图案很精美,那么课文是怎样描绘的呢?请你仔细阅读。”孩子们仿佛一下就进入了状态,阅读得有声有色!

这时教学自然过渡到“自主探究”“深入体会文本语言”的主题,我问道:“想一想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你能读出‘雕刻的精美’。”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们的情绪已经被我“煽动”得很高涨,他们立即埋头研究。很快,他们有了新发现:

生1:我能从“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这一句感觉到雕刻很精美,一朵朵水花本身就很美了,而且是两条缠绕的龙吐出来的,那肯定很漂亮很神奇。

生2:“双龙戏珠”让我想到以前学过的“狮子抢球”,很有趣,但是一定要雕刻得很精细才会栩栩如生。

生3:如果这么多龙不是雕刻得很精细,我想不会是“真像活了一样”。

孩子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理有据,足见他们是深入到作品的文字之中探究发现的。他们已经能够从字里行间充分感受到美观,那么他们能不能从“赵州桥的美观”这一表象下挖掘出更多的内涵呢?能不能体会语言文字的一些“话”外之音呢?于是我问道:“赵州桥如此精美,那么从这些精美的图案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有些沉默,虽然他们认真阅读并努力去发现,可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点难度。这时,我请学生通过倾听我的朗读来感受。朗读时,我把一些能够打开思路的词语比如“石栏”稍微读重了一点。果然,孩子们很快有了新的发现:

生1:这些图案都是雕刻在石头上的,雕刻起来一定非常难,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弄坏了,能雕刻这么精美的图案,一定下了很多功夫,李春他们一定非常用心。

生2:这些龙似乎都在游动,让我觉得龙好像是活的。它的雕刻一定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生3:有的龙“回首遥望”,有的龙“相互缠绕”,还有的“双龙戏珠”,图案种类很多,那些雕刻的人一定很聪明,很有智慧。

就这样,孩子们对第三自然段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学生已基本掌握整篇课文的内容,只差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过渡句”,现在就该请它“粉墨登场”了!

我本来想开门见山地给孩子们讲解过渡句的相关知识,可是这样会不会造成学生的“被动接受”呢?既然有学生对“自主探究”很感兴趣,也具备一定的能力,何不让他们去尝试解决问题呢?于是我在此设问:“请联系二、三自然段,重点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教室里又响起了读书声。一会儿,有的学生有所感悟了,“老师,我发现第一句话好像是第三自然段的总起句”。对了一部分,我表扬了他之后又问,“那么对于第二自然段,这句话又是怎么样呢?”一个学生说:“我发现这句话前半句是在说前一段的内容,后半句又说了第三自然段的一些主要内容。”很不错!这时,其他学生也开始纷纷点头,这时我才总结“过渡句”的知识和作用。就这样,利用学生发现、教师总结的方式,我和学生都在愉快中收获颇丰。

三、案例反思

(一)深入体会语言文字

要把课堂教出语文味,就必须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文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准确、简明、科学、严密是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但说明文中也不乏写得生动优美、值得品读之句。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其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深入体会那些精妙之处。只有“学生兴趣盎然地与文本对话”,学生才能在“本色天然的语言家园中徜徉”,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找到语文学习的意义”。

(二)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和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的目标。

《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而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直面文本,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尽情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对文本语言有所感悟。

四、结语

“理想的生态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兴趣盎然地与文本对话,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语文实践,能自觉地以书本为师,以他人为师,感知、感受、感悟文字和文学带来的无穷魅力,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生本”的思想,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解析和体会,“生态”的语文课堂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生态文明教案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43

导学案突出“导”和“学”两个关键字。“导”是指导,引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应以能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案”是一个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跟教案的不同点:导学案重“学”,教案重“讲”,导学案任务于学生,教案方便于教师;导学案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案重在对知识的传授,导学案重学习的过程,教案重课堂的“Y果”。所以导学案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习方式,又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丰富。用导学案上新授课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制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紧扣教学目标,必须经过“五步”、“五备”的过程历练。即“五步”:1.把握学情,合理分工。2.学透课标,吃透教材。3.查阅资料,丰富素材。4.严谨构思,编制学案。5.深入研究,构建体系。“五备”:1.个人初备,形成“个”案。2.集体研讨,形成“初”案。3.修订完善,形成“定”案。4.跟踪听课,形成“评”案。5.自我反思,形成“补”案。要满足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本单元主要学习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两种时态的被动语态。由此系统拓展学习一般将来时和现在完成时两种时态的被动语态,既对比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用法差异,凸显了知识的全面性,又全面培养了学生模仿、观察、实验、类比、联想、想象、求异思维、聚合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主体性原则

即以学生为导学案的使用主体。编写本课时的导学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被动语态”这一语法难点的陌生与畏惧,因而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三)指导性原则

本课时的导学案可让学生从含情态动词被动语态的复习开始,以旧引新,层层递进,逐一学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对“主动语态”及“被动语态”进行再认识,从而自然、顺畅地过渡到“被动语态”的拓展学习。

(四)层次性原则

本课时可以对教学内容按星级设置,如准一星级“”(必须掌握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一星级“”(必须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二星级“”(必须掌握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三星级“”(必须掌握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和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

(五)创新性原则

“被动语态”语法的语境有限,且易与“主动语态”混淆,因而要注意反复,通过词汇填空、句型转换、单项选择、翻译句子等多种形式来巩固学习效果。

二、用导学案新授课的课堂结构 “五环节”

(一)预习展示,梳理问题

预设目标:通过反馈预习及学生预习生成的文本问题,师生探讨梳理出有价值的学生不易普遍解决的问题。操作要领:授课开始,开展小组互读互教,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展示预习成果。教师要利用课前对导学案中学生问题情况的掌握有机调控集中梳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呈现问题,明确目标

预设目标:把学生不易“解惑”的有价值的问题确定为课时目标。操作要领:小组内先梳理,有的问题学生相互之间就能够解决,有的问题一时半会儿无法解决,需要通过学习课文或老师讲解来解决,如课文的理解、新词的读法等,就可以明确为课时目标,在课堂中重点突破就很明确了。

(三)初步学习,体现“三位互动”

在新知教学中,第一“动”――学生与书本互动。游戏法――找朋友,在今天的文本中找新朋友,也就是让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目标的定位。然后让小组一起讨论,说说你知我知相互知多少,然后未知是什么,老师出场解决。这就是第二“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资源向学生展示新词,让学生听、仿、跟来学会本节课的词汇。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最好,确认班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会了,我们就可以进行第三“动”,也就是生生互动,学生自读、对子互读、小组长检查;组长负责安排“一帮一、多帮一”,达到人人都会。会与不会教师要让学生展示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show time 时间,组织这个活动是,教师一定要做好导演的身份,充分发挥学生说与听的作用。展示的学生形式要多样化,听得学生要当好评判员,好的要有鼓励,不足的大家帮他学会。

(四)检测反馈,再次巩固

预设目标:依据课时目标,设计内容,形式多样,有层次性,还可以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能清晰的整理和巩固,学以致用。操作要领:把本节课的词汇用到句子中,会进行简单的造句。当堂检测,采用小组内反馈、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生态文明教案篇9

一、当今中学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1.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近年来,随着《档案法》等一系列档案法规的出台,学校的档案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从我县各中学的档案管理的现状,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薄弱环节。如教学工作的文件、文件管理,档案、档案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出现了文件的形成与归档脱节,导致档案管理混乱;有些单位教学档案记录缺项,学校领导听课却没有听课记录,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却没有规范的会议纪要。同时还存在学生出勤考核、学生违纪、学生参加党课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籍变动等情况的记载存在着部门之间记录不一致的现象。有些中学没有建立规范的立卷制度,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每到年度归档立卷时临时安排人员搞突击。

2.中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目前,中学档案管理者大多数课务在身,没有专职档案管理员,兼职人员一方面由于平时忙于教学、科研、人事、办公室等事务性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坐下来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无法实现档案的优化管理。此外,一些中学档案管理员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数“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档案价值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使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远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3.档案信息开发不科学,管理效率不适应新常态。目前,边远山区中学普遍存在信息开发不足的问题,校与校之间教学档案的管理互相封闭,无法相互借鉴和交流。尽管县城的中学加大了管理改革力度,但从整体上看,问题仍比较突出。新常态下,已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这对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中学档案管理适应新常态的策略

1.不断创新中学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适应新常态、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归档标准范围,使档案管理员有章可循;明确初始档案与教学同步收集相应的后档案资料,两者之间相衔接,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学校培养人才、老师教书育人,特别是中学更显特殊,归档内容与组卷要求有其专业特色,必须执行国家及省市相关标准和规定。有了具有可操作的“规矩”,给档案管理员一个清晰的思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归档质量。同时,要建立完善档案管理网络,明确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对各个环节、各道工序档案资料的形成作出明确规定,加强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确保中学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2.运用新科技网络技术手段管理档案。要建立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实现档案资料及信息收集、整理、查询和检索自动化。档案的真正价值在于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将为档案信息充分利用提供条件。目前,我县中学已普遍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基础设备,提高管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既可以利用网络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理各类档案信息,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查询和检索自动化。档案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与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硬性规定格式和要求以电子文件形式上报档案材料。同时,中学档案室还要通过现代技术,对照片、录音、录像、文字等信息资料进行集中存储、传送、利用和综合管理。

此外,有条件的还要开通中学校园网、开辟档案信息站,根据档案类别和属性,将学校沿革、发展历史、文件、规章制度、教育教学信息、科研与开发动态、师资情况、学生学籍情况等内容纳入其中,实现资源共享。并依照内容档案信息大致分为非保密公开档案信息,能在公众信息平台上自由查阅;日常办公所需内部档案信息,能利用办公网络实行个人授权方式在专用服务器数据库中查阅;保密档案信息,能通过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对有权查阅的对象在档案专用服务器中调用和提供。不断推进中学档案升级,实现科技网络化、信息常态化。

生态文明教案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9

《ASP动态网页制作》课程特点与难点

“ASP动态网页制作”课程是一门抽象、灵活运用要求高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动态网站开发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的高度统一。正因为该课程的抽象性和灵活性导致许多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感觉难度大,兴趣不高、浅尝辄止,知识的学习通常浮于表面,深入不够,升华不够,没能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部分组成的,这两部分应该紧密结合、和谐统一才能很好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其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该时刻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通过笔者多年教学调查发现,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学习《ASP动态网页制作》这门课程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生作为课程的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很难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他们不知道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是为了什么,每个知识点在动态网站开发过程中作用又是什么。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多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自然不高。

代码中单词拼写错误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打击 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看到英语单词就有畏惧感,而动态网页脚本开发过程中对象的方法和属性等都是较长的英文单词,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记住这些单词也应该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脚本程序排错能力差 脚本程序设计过程中出现各类语法、算法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学生碰到错误后,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下手去改正错误,这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低层次模仿多,网页创作灵活性不够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认真记录教学实例,但是到了实验课时,这部分学生对于课堂记录依赖性太强,只是将课堂记录的实例代码原封不动地输入,实验课堂对于他们来讲几乎变成了打字练习课,枯燥而乏味。

教学方法研究

要提高《ASP动态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应从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利用辅助教学手段等来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提高。

案例教学法明确教学目的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基点设计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通过使用案例教学能够明确教学目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展开实施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案例集中展示阶段。案例集中展示安排在第一次课中实施。在第一次课中通过对多个完整案例的展示分析,让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有直观的了解。这也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阶段的案例选择应该选取典型性的、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功能完整的网站进行展示,如购物网站、信息管理网站等。在案例的展示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宏观上指出每个案例网站具备的功能模块及相关技术点,当教师讲解2至3个案例网站后,本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点就已经明了。这时,可让学生翻看教材目录,寻找各个功能模块及技术知识点所在的章节,让学生对于本课程在整体上有个正确的把握。其次是案例分析讲解阶段。本阶段教学由网站案例的整体教学展示转变为案例局部技术知识点的学习,所选择案例保持不变,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安排及教学需要,逐步地讲解各技术知识点。讲解过程中,也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先展示案例并提出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最后完成问题的解答。案例分析讲解把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与被动学习变成了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把教与学的双方带到了矛盾的焦点,课堂的学习实际上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公开讨论。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了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强。该阶段的教学教师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思路的连贯性,知识点的展开需要环环相扣。最后是案例扩展阶段。案例扩展阶段是在案例分析阶段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进一步灵活地运用和总结。也就是教师在完成基本知识点教学后,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新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拓展提高。例如,在学生掌握网站用户注册功能后,可以引导学生从用户角度转到管理员层次,提出管理员如何进行批量用户的预注册。这样。问题的解答核心知识点没变,还是数据库的写操作,但是知识层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的思考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阶段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去寻找原案例的不足之处,以新要求促进新思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方案进行批判性的肯定和分析,并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予以完成,这种类型的作业灵活,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以后知识的灵活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重复教学法促进学生记忆 动态网页设计中涉及的脚本语言属于第四代编程语言,其表达能力强,效率高,更接近现在普遍使用的英语。脚本程序设计中涉及的对象、对象方法、对象属性、基本编程结构都是通过英文单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先记住这些单词才能用好它们。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畏惧情绪,总认为单词难记忆,课后也提不起兴趣去看,这样导致代码中有很多拼写错误,程序调试不成功,极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重复法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基本操作过程如下:课堂中教师讲解知识点时,涉及的英文单词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次反复地读和写,同时尽量要求学生读出来。这样通过课堂集中重复多次记忆,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所教单词的记忆。同时,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一次性单词量不要太大,每次课控制在10个以内。这样将大量专业词汇分散开来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同时要注意的是,复习要及时,人的遗忘是有先快后慢的规律的。因此在第二次授课时必须复习,甚至可以采取单词默写的方法帮助学生重复进行记忆。这样再重复一次后,学生单词记忆就牢固了。

错误示范教学法促进学生找错、排错能力提高 学生在编写程序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错误后只能求助教师帮助解决,解决后的印象不深刻,下次容易再犯。如何提高学生找错、排错能力也是本课程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错误示范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教师模仿学生去犯他们常犯的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应该具有代表性,包含的错误类型要尽量多,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授课过程和实验过程中,教师模仿学生思路去讲解包含错误的教学实例,边讲解边让学生发现一些显而易见的语法错误,最后通过演示发现程序不能运行或出现与预期结果不符的效果后,在根据报错提示引导学生发现算法上的错误。这种方法的要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让学生充分参与,逐步积累经验教训。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因此印象深刻,下次再犯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任务驱动法在实验课堂运用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技术知识点 学生实验课堂过多模仿理论课堂的教学实例一直是实验课中矛盾的焦点,过多模仿使学生思路僵化、缺乏创新,不利于知识的灵活应用。本课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在课程学习初就为每一个学生安排一个总的实验任务,一般为一个完整的网站系统的开发设计。在这个大任务下,每位学生根据平时的授课知识点,逐步地去完成、完善自己的网站系统开发。使用这个方法后,学生会感到学有所用,学习的知识能立即解决实际问题。低层次的模仿已经无从进行,学生必须根据自己开发的网站系统的性质进行灵活运用,效果良好。

我院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及实际动态网页制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从学生毕业的选题、毕业设计过程及答辩情况来看,学生具备了独立的动态网页制作能力。我院学生成功完成了课题《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同时该课题被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同时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局域网qq的设计实现》获得“江苏省本专科优秀论文三等奖”,教学成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马晓娟.非计算机专业visual basic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2):48-50.

[2]陈帝伊,马孝义,辛全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计算机教育,2009,(22):68-69.

[3]付兴宏,罗雨滋.项目教学法在《ASP网站编程技术》课中的应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5):108-110.

[4]闵兆娥,肖欣欣.ASP网络编程语言课程教学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2):116-118.

[5]覃晓康,盛雪丰.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计算机教育,2009,(24):19-21.

生态文明教案篇11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运用

我们在自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生态文明教案篇12

二、开发资源服务文化建设

档案馆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忆库和传承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基地,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改革创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要加强档案馆功能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从体现文化性、公共性、满足文化功能要求出发,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阵地保障;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通过一些好的载体,将一些具有示范性、代表性,保护与利用效益并重的优质档案接收征集进馆,真正将档案馆建设成为文化资源库和信息资源中心;进一步发挥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开展青少年教育、进行科学普及与文化传播等多领域的文化服务功能,使档案馆从提供一般性的档案利用基础服务工作,转变为可以提供集中性、系统性、高层次文化服务的重要文化阵地和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二是要加强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充分发挥档案馆在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联合开发、馆校合作等形式深入开发档案资源,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文化。推进实施档案编研精品工程,整合档案部门自身编研力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作档案编研精品,逐步提高档案编研成果开发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提升档案文化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建设

民生问题是我党始终关注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是档案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档案工作要主动融入到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一是要加强民生档案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单位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单位服务、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二是要改善民生档案服务。民生档案往往是利用率非常高的档案,像土地档案、房产档案、婚姻档案等,这些档案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社会和个人矛盾纠纷的解决,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档案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和数字化工作,确保民生档案及时服务社会,同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民生档案鉴定开放和利用工作。三是要开发民生档案资源。积极调整档案接收范围,切实加强婚姻登记、山林权证、土地、社会保障等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接收进馆,加快馆藏民生档案整理、审查及开放步伐;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积极开发民生档案资源,如编制各种民生档案的专题目录,汇编党委、政府改善民生方面的政策措施,宣传介绍馆藏室民生档案信息等。同时要把政务信息网作为民生档案的数据信息平台,将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民生档案信息集中整合,向社会各界提供开放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