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3 16:07:43

生态畜牧业

生态畜牧业篇1

中图分类号:F31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73-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力度的增大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草原生态畜牧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到底什么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以及它与传统与畜牧业以及工厂化畜牧业或者集约畜牧业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却一直没有正面的回答。

生态畜牧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畜牧业生产,建立新型的动物生产模式。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规律和要求,把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形成优化的、高效益的动物转化体系,同时实现无污染、无废物生产,通过多层次利用,多层次的增值,实现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畜牧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1~2]。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目标和新方向。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综合草原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各组成要素的特点的基础上,整体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科学地利用草原,优质高效低耗地发展草原畜牧业,达到草原系统的土—草—畜—人协调统一,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集约畜牧业又叫密集型畜牧业或工厂化畜牧业,是指在一定的土地(草原)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心饲养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其实质是建造最适畜禽的生产环境,提高机械化水平,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配合饲料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等)改善生产工艺,合理组织劳动,从而缩短饲养周期,取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力求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经济效益[3]。集约畜牧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现代畜牧业范畴,在中国也已经有几十年历史。

由于草原上超载过牧现象严重以及草原退化等问题,造成草畜矛盾尖锐。在草原畜牧业转型以及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中,专家提出退牧还草、季节性轮牧、休牧以及舍饲、半舍饲的饲养方式,提出通过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补饲等方法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自由放牧相比,舍饲半舍饲的技术含量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因此造成了草原生态畜牧业是集约型畜牧业的困惑,甚至形成了草原上要发展集约型畜牧业的观点[4]。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解答这种疑惑,辨清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实质内涵。

的确,在很多方面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他们都注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注重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来提高效益。无论草原生态畜牧业还是集约型畜牧业都注重畜群结构的优化,注重通过科学的家畜管理技术及畜牧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高效、低耗。集约化生产无疑是获得高效低耗的经济效益的最优途径,因此,在畜牧业的现代化生产中,都会朝着集约的方向迈进。中国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效率低,因此在朝着草原生态畜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在生产中某个环节,甚至整个生产过程的集约化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变游牧为定居、通过土地置换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围栏来管理家畜、冬春季节舍饲等都可以视为集约化的表现。而在国外,也有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程度很高的例子,以美国为例,其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典型特点就是集约化水平高 [5]。

然而,即便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也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其驱动机制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与经济二者共轭驱动的发展方式,而集约型畜牧业是单一的经济驱动型。由于其驱动机制不同,也就造成了其生产方式、目的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产品的优质、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兽药等的使用。尊重自然规律,保证家畜的自然生长。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要保留放牧,而不是完全舍饲。但是,在放牧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家畜,比如进行季节性轮牧,在保证家畜生产需求的同时,让草原得到修养生息,让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重建。在冬春季节的禁牧、休牧目的也是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会有短期的舍饲,或者叫半舍饲,往往选择在冬春季节缺草期,其目的除了保护草原外,还可以减少冬季家畜因游走及抵御寒冷而耗费能量。尽管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的一个重要主张是提高家畜在秋季的出栏率,也就是尽量减少在冬春季节舍饲的家畜数量,只留基本母畜越冬。这样既降低了家畜越冬的投入,又不会减少秋季家畜出栏的数量,同时还保护了草场,也就是减畜不减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赢。通过草原生态畜牧业的这些主张与措施,可以发现,草原生态畜牧业,不仅注重经济收入,更注重草场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

而集约型畜牧业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因此其主要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注重的是产品的量。尽管集约型畜牧业也追求优质、低耗,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高产、高收益。因此,为了高产高效,集约型畜牧业往往会割裂了动物与植物之间的自然联系,忽视了动物生长发育的自身需求,而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添加剂和兽药,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另外,集约化生产追求规模效应,造成生产集中,而致使禽畜粪便污染土壤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总之,集约型畜牧业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方式。在这种驱动机制下,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其牺牲品。但由于其高效的特点,集约型畜牧业也可能是畜牧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集约型畜牧业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的、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体现,但当经济发展到另一定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开始注重食品安全时,单纯的集约型畜牧业也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如集约型生态畜牧业,此时,“集约”只是生产手段,而不是目的。

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在中国的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如何把握住其中的尺度呢?

当前世界上常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二是以草畜平衡为特征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三是以农户小规模饲养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四是以开发绿色、无污染天然畜产品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 [6]。四种模式各有特点和适应发展的环境。中国的生态畜牧业从传统畜牧业发展而来,由于中国农业发展以整体、传统的小农、小牧经济为主,因此,目前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以第三种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但主要缺点是效率低、风险高,因此研究者们不断致力于其他发展模式的研究。草原生态畜牧业是中国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中国北方草原退化的有效途径 [2],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草原政策是生态优先,兼顾发展经济,也就是说生态保护建设放在了经济发展的前面。其原因不是为了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更多的是对过去草原退化的一种补偿,也就是说,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恢复草原生态的条件下的畜牧业经济,这本身就像一种夹缝中的生存,既要进行经济生产,又没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利用,甚至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必须减小生产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中国的草原生态畜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低耗、高产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长胜,孙凤俊,王书杰,等.动物生态与生态畜牧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6):376-379.

[2] 侯向阳.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J].中国草地学报,2010,(4):1-9.

[3] 金铁城.畜牧业集约经营[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4,(2):17-18.

[4] 于铁夫,卢德勋.对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5):1-11.

[5] 颜景辰.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08,(1):47-50.

[6] 颜景辰,张俊飚,罗小锋,刘歆海.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7,(9):7-10.

An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and Intensive Livestock Husbandry

LI Ping,HOU Xiang-yang

生态畜牧业篇2

会议期间,安排了各乡镇的同志到**实地参观了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情况,目的是既让大家学习兄弟县的先进经验,又看到自身工作上存在的差距,相信对同志们有所启发。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就抓好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坚定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决心不动摇

(一)提高对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发达的经济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而畜牧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是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据测算,畜牧业增加值每增长3个百分点,就可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个百分点。作为整个大农业的完整内涵,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而在三者之中,畜牧业最具活力,关联度最高,产业链最长,它是上接种植业,下连加工业的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发展畜牧业能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增加农作物的商品率和经济价值,将传统种植业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转变为“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并为种植业提供优质低价的有机肥料,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带动沼气建设,促进整个农业生态平衡,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其次,畜牧业在满足食品、毛纺、皮革、医药等行业原料供给的同时,还产生对饲料、兽药、畜牧机具和兽医器械等市场需求,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其三,发展畜牧业还能带动运输、营销、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繁荣城乡市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总之,从农业结构调整来看,畜牧业是基础产业;从长远的发展前景来看,畜牧业是朝阳产业,且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他们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均超过50%,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山地多,耕地少,这就决定了**发展的希望在山,出路在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县情,在山字上作文章。我县牧草资源比较丰富,有天然草场52.7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在500亩以上的有7.8万亩;全县还有90多万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可以实施退耕还林;再加之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山羊地方特色品牌,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我们都要始终毫不动摇地精心发展和培育畜牧业这根主导产业。

(二)准确把握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内涵。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渡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所谓“生态畜牧业”,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1)它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畜牧业,而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畜牧业,也就是说,生态环境是第一位的,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畜牧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2)它推行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生态养殖模式,主要采取林草结合,粮草畜结合,畜沼粮(果)结合等方式发展畜牧养殖业,形成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畜牧业生产与粮食生产的良性循环,使农、林、牧三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它是在无污染环境下按照无公害标准生产的畜产品,具有优质、安全的特点。总之,生态畜牧业遵循了自然生态运动规律,是建立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畜牧养殖模式,它追求的是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目标。因此,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畜牧大县”是我县对畜牧业发展的新定位,要求我们在畜牧业发展中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方式上要有新调整,工作上要有新举措。

(三)正确估价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畜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历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把以**山羊为重点的畜牧业放在主导产业和立县产业的突出位置,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突破口,作为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产业化建设的重点,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大力实施畜牧业牵动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畜牧养殖规模明显扩大。到2004年底,全县存栏大牲畜14.7万头,生猪33.3万头,山羊34.5万只,分别较上年增长8.4%、4.6%、8.6%;出栏大牲畜1.6万头,生猪26.1万头,山羊30.9万只,分别较上年增长20.9%、5.7%、8.3%。二是畜牧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全县畜牧产值达到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5%,畜牧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31%。三是畜牧养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到2004年底,全县建猪改点145个,牛冻配改良点19个,波尔山羊改良点47个,山羊胚胎移植点1个;动物防疫密度均达到90%;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和流通检疫全面落实。四是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目前全县已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化优质畜牧生产基地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畜牧养殖大户,畜产品专业市场有新发展,市场营销网络正在形成,畜产品加工企业有所突破,产业化经营方式初具雏形。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条件相比,生态畜牧业发展潜能远未得到充分挖掘;与以**山羊为主的特色畜牧品牌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水平仍然很低。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品种改良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良种覆盖率低,畜产品上不了档次,尤其是**山羊已显现出品种老化退化的趋势。二是养殖方式落后,多数群众尚未摆脱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养殖水平低,生产周期长,商品率不高,经济效益乃至农民的收入不高。三是流通体系不健全,畜牧业营销网络体系和中介组织不完善,畜牧专业市场建设滞后,功能不全,缺乏好的或象样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导致畜牧产业链不长,联接大市场的通道狭窄,严重阻碍了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服务水平不高,全县尚未形成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浓厚氛围,各乡镇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不高,各部门服务畜牧业的主动性不够,畜牧技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畜牧兽医队伍人员匮乏,科技饲养配套技术服务难以到位,技术支撑不力,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既是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我们抓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必须下大力解决的薄弱环节,必须引起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三农”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各地区都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生态畜牧业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强劲态势,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务必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我县实施“强农、兴工、壮非、活商”和“六个重点突破”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我县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毫不松懈地、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我县建设“生态畜牧大县”的进程。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努力推进我县生态畜牧业大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突出发展**山羊,加快发展生猪,积极发展肉牛,适度发展渔业”的要求,以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作为载体,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类型多样,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畜产品基地,不断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使我县生态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围绕这个总体思路,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思路,扎实抓好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工作。针对当前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必须突出以下工作重点:

(一)抓好畜禽良种工程,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首要条件。我们要把畜禽良种工程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龙头,加大畜牧良种的繁育、引进、保护和推广力度。今年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品种改良,新建波尔山羊改点12个,改良输配山羊1.5万只;新建猪改点22个,推广杂交猪24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8万头以上;抓好优质肉牛冻配,确保完成冻配牛4000头,并加大对地方劣质种公牛的淘汰、力度。二是积极引导养殖户引进良种畜禽,抓好200枚以上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工作,大力开展**山羊种公羊易地交换配种,扎实搞好**山羊保护和品种选育;同时,要完成**山羊标准化生产产地认定工作。三是加强优质母畜扩繁,年内确保分别建成1个二元母猪繁殖场和优质种羊繁殖场,力争在3至5年内采取以场带户的模式,建立良种繁育供应体系,逐步实现自繁自养。

(二)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努力保障畜产品安全。搞好动物防疫是确保生态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事关畜牧业发展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发展生态畜牧产业,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如果动物疫病问题解决不好,其发展速度就难以加快,竞争力就难以增强,潜在优势就难以发挥。各乡镇务必牢固树立畜牧安全意识,认真落实《动物防疫法》,切实履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原则,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一方面,要抓好防疫工作。各乡镇要坚持对辖区内的畜禽实行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确保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杜绝防疫空白和防疫死角,保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100%,其它疫病防疫密度达90%以上。另一方面,要强化检疫工作。各乡镇要坚持做到出栏必检,有宰必检,流通必检,确保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和市场检疫率达到100%。畜牧部门要认真实施好今年的动物检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6个乡镇及县兽医站的实验室和检疫设备,不断改善我县动物检疫基础设施。

(三)抓好饲草饲料开发利用,努力提高畜牧养殖水平。加强饲草饲料开发利用是转变传统畜牧养殖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内在要求。我县天然饲草饲料资源目前的利用率很低,必须科学运用多种手段,综合解决好发展生态畜牧业所需饲草饲料的问题,积极推行种草养畜,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一是要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尽快树立“种草立业”的新观念,抓好冬闲田土种草和林下种草,实现“粮—经”型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今年全县要确保完成人工种草4000亩,冬闲田种草12000亩。二是积极推广秸杆青贮氨化技术,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实行秸杆养畜,推广秸杆青贮氨化养羊养牛配套技术,搞好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开发利用。各乡镇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草畜配套”的原则,重点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和牲畜品改点实施。

(四)抓好畜牧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养殖效益。目前,我县畜产品流通交易不畅,产业链条短,这个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我们必须着力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畜牧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经网信息网站和畜牧网站建设,拓宽畜产品流通交易信息平台。二是加强畜牧市场体系建设,对已建成的官舟、夹石、石灰、后坪等牲畜专业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功能;其它各乡镇要结合小城镇建设,改造和发展牲畜专业集贸市场。三是加强畜产品营销组织建设,发展一批农民经纪人队伍和流通大户。四是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要认真贯彻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畜牧、招商、经贸等部门要加

强协作,确保年内引资建设肉联厂。

(五)抓好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提高科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当前,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着改变养殖方式和壮大养殖规模的双重任务,而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是适应这一形势的有效载体,它既能够在改变传统养殖方面起到示范导向作用,又能够整体推进畜牧业发展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迈进。今年,按照地委、行署的安排,我县要建设47个生态养殖小区,1500户养殖大户。县委、县政府决定,要重点抓好23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50户养殖示范大户,具体到各乡镇和部门,就是各乡镇负责抓1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2至5户养殖大户,县畜牧局负责抓1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各乡镇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则,抓好发展;县畜牧局要搞好技术指导和相关服务;其它各部门要结合党建与扶贫积极参与所帮扶村的生态养殖小区和大户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五统一六规范”的要求组织实施,采取综合措施,将生态养殖小区内农民和养殖大户的技术培训、人工种草、沼气建设、动物防疫、品种繁育等结合起来,使生态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成为生态养殖模式和先进养殖技术的聚合体,成为向周边村寨和养殖农户传输生态养殖模式和先进养殖技术的辐射体,增强其示范带动功能,从而提高全县生态畜牧养殖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领导,强化服务,确保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揽生态畜牧业工作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大胆闯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千方百计加快推进我县生态畜牧业大发展。

(一)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强化领导力度。一是实行“双线”考核责任机制。县委、县政府已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在生态畜牧业发展上,实行由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党委政府的党政线考核和由县畜牧局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业务线考核相结合的“双线”目标考核机制,按照各自承担的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兑现奖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部门资金捆绑投入机制,即各部门尤其是涉农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要在不违反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与发展生态畜牧业结合起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整合和捆绑投入,这样形成发展生态畜牧业齐抓共管工作氛围。三是实行乡镇畜牧兽医站人、财、物三权归县机制。由县畜牧局进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步调,从而充分整合技术资源,保障畜牧业发展技术服务到位。

生态畜牧业篇3

中图分类号:S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1-0118-10

一、生态畜牧业理论和实践

中国现有264个牧区和半牧区县(旗),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12个省区,土地面积38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0%,大多处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生产和社会文化功能极为重要,一直被认为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维系我国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近十年来,我国“三牧问题”(牧区、牧业、牧民)也比较突出,表现为:草原生态持续退化,牧业成本不断增加,牧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牧区贫富差距正在加剧。“三牧”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上一些人为因素[1],中国西部草原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可供牲畜食用的优良牧草比例减少[2]。草原生态退化直接影响到牧民们赖以生存的畜牧业发展。如何既能保护好草原的生态又能提高西部草原上的牧民们生活条件是很多专家学者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国内的学者们普遍意识到对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草原良好的生态环境除了有利于牧民们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规模沙尘暴的出现。但现实情况是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并未做到实处。杨德亮指出,一些地方领导,误把资源优势当成产业优势,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招商引资使得牧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这些开发不仅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条件,反而加快了草场资源的退化和沙化。根据杨德亮的报告,青海省祁连县在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和小煤矿整治政策背景下,2004年西部矿业公司正式收购兼并了祁连县多隆煤厂。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采金活动在20世纪 80年代初恢复, 80年代后期采金达到顶峰,过度采矿致使祁连县方圆十几公里散落着一堆堆的石头,遍布着一个个大坑,湿地迅速恶化为沙石滩,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型破坏[4]。学者达林太和郑易生指出:“工矿产业采挖和开发是近20年来日益加剧草原破坏因素。草原牧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稀土、铜、铅、金、银等许多矿产储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开发商追逐利润,纷纷到草原开矿产办公,当地政府为了尽快脱贫致富,‘肥水快流’,大、中、小型项目一起上, 还大搞招商引资,开发和掠夺资源。这些项目有许多是一哄而上,并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经济评估论证,因而带来许多生态环境灾难。工矿企业开发,首先要占用大量草场土地,其次工矿企业要严重污染环境,特别是污染牧区宝贵的水源,对大气污染也不可忽视,如氟化物污染可使牧草中毒,牲畜得氟牙病死亡,由于废水,废气的污染,土壤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也影响了植被的演替,矿山大量剥离物和废渣推积也污染环境。工矿业开发要破坏草原植被,土地塌陷,水土流失等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有些根本无法恢复。”[5]

除了尽量减少对草原矿产的过度开发,为了避免对草原造成更大的破坏,学者杨德亮倡导实施“生态购买”,通过国家购买生态,把牧民实行地域性转移,进而减少人类干扰 ,减少放牧,从而实现植被、 地表水、 地下水等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良性循环。他指出生态移民一方面既保护了自然生态草原的自我平衡,又有利于牧民改变生产模式,实现致富。但是,许多学者反对这种观点。杜发春以青海三江源为例指出,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了退牧还草及生态移民方案,要求牧民搬迁后对草场进行禁牧,使草场休养生息,自然恢复。但由于没有专门的草场管护人员和足够维护资金,导使禁牧草场超载无人监管,加之禁牧草场不是连片集中,而是呈镶嵌式分布,部分以草定畜的留居户跨区放牧、侵占草场现象也屡有发生, 并没有真正达到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目的。另外移出的牧户多以老年牧户、无畜/少畜户为主 , 分别占移民户总数48.5%和 68.3%,牲畜多的、中青年牧户普遍不愿移民,因此通过移民实现草地载畜量明显减少的目标很难实现。

在对一些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后,国内的一些学者对牧民实行迁徙,控制牲畜的做法持怀疑态度。生态移民的措施是基于“平衡理论”的假设,即生态系统是平衡的,系统的不平衡是由于牧民的牲畜过多和过度放牧引起的。但国外的一些学者比如Ellis和Swift提出了“非平衡理论”,认为草原生态系统并非是平衡的,简单的控制牲畜和将牧民迁移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草原的生态平衡。奥巴等总结了平衡与非平衡生态系统最根本的区别。(见表1)。学者王晓毅,张倩和荀丽丽在《非平衡、共有和地方性——草原管理的新思考》一书中指出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的两个理论“平衡理论”和“非平衡理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平衡理论”依靠一个固定统一的承载力,不适合多变的放牧系统,从而制约了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而“非平衡系统理论”强调放牧影响不是特别重要,对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的指导也有局限性。

国内一些学者根据“平衡理论”提出牧民定居是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使牧民定居下来既是牧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维护草原的很好措施[6]。但根据“非平衡理论”,使牧民定居并不能真正达到保护草原的目的,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另外,牧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是游牧,逐水草而居,从人类学意义上讲,单方面的要求牧民们放弃自身传统的文化体系,是对人类文化多元性的一种变相压迫。因此如何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游牧文化,又能实实在在地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和维护草原的生态是一个新的挑战。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对如何发展中国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参考性的理论框架。大卫·皮尔和科里·特纳在《Economic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一书中探讨了“资源环境经济理论”。根据大卫·皮尔和科里·特纳的定义,该理论强调科学地处理产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立足于资源与环境的现状,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颜景辰提出在传统畜牧业粗放、链短、低效的情况下,资源环境理论对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进而论证了在中国西部草原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可行性。生态畜牧业结合了市场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充分体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衔接[7]。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 吸收现代科学技术, 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 合理搭配, 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牧业产业体系, 是技术畜牧业的高级阶段。生态型畜牧业主要包括生态型动物养殖业、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的无污染处理业[8]。学者雷华和穆晓峰提出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四个类型:(1)资源配置型,进行畜牧业季节性生产。(2)多级利用型,在养殖技术中, 通过食物链循环, 实现物质能量多级利用, 以增加物质产品产出量。(3)综合利用型,利用塑料大棚配套生产技术。(4)系统调控型,依反刍家畜 (牛、羊) 瘤胃微生物酶之功效, 充分利用粗纤维饲料和非蛋白氮之生物学特性, 通过秸秆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 利用 3/4 的秸秆、糠、麸、饼、渣及牧草等光合产物, 饲喂反刍家畜[9]。

尽管在中国西部草原发展生态畜牧业面临很大挑战,还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理论框架和科技支持,但近年来根据中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畜牧业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34号),是一个指导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国家层面提出了一整套针对藏区实际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支持政策,对于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8年起青海省开始在三江源区试点以合作社为载体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国家政府给予农牧民一定的补助, 支持和鼓励冬春草场人工饲料基地的建设、 对草原围栏、建立牲畜暖棚圈、 免疫注射等等,实现标准暖棚舍饲养畜、 人工饲草料种植储藏、 围栏草场划区轮牧、水电路条件配套四位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体实现了人居有住房、草地有围栏、 牲畜有棚圈、冬春有贮草的目标 [10]。

根据中国科学院2010年9月1号的项目研究报告,从2008年起青海省牧区7个县逐步实施开展生态畜牧业试点工作,以合作社为平台,努力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探索出以门源县苏吉滩乡苏吉湾村、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河南县优干宁镇吉仁村为代表的以牲畜、草场作价入股,实行股份制经营为特点的模式;以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为代表的以分流牧业人口、草场合理流转、大户规模经营为特点的模式;以贵南县塔秀乡子哈村、治多县治渠乡同卡村为代表的以联户经营、分工协作、优化畜种畜群结构为特点的模式。

2010年青海省在总结试点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3年时间,在牧区30个县的883个牧业行政村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实现全覆盖。2010年5月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各试点地区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开始落实农牧厅下发的《关于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11]。2011年7月青海省政府批复同意了《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海南州的主要做法是率先探索和推广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引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生态畜牧业对中国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的转型具有参考性,但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以下是一些学者们对中国西部畜牧业转型以及实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可行性提出的观点。

二、草原游牧文明与畜牧业经济转型

中国西部牧区和生活在西部的牧民在一些影视媒体中被刻画出一幅贫穷落后和无知的印象。国家对西部的整体建设概念是“发展西部”,其中蕴含在背后的哲学理念中不免带有以人类的不断进步为前提的单向线性历史观,将传统的游牧文化视为是不适应时展趋势的。在如今中国大力市场化和经济化的整体时代背景下,从单纯的经济收入视角看,西部牧民的生活方式是不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趋势的。然而,从深层次的哲学意义上讲,落后与否不能简单的从经济收入来衡量。在思考如何发展中国西部牧区的解读过程中应警惕“社会达尔文主义”,不能简单的将西部草原游牧文明安置在整个文化体系的底端。相反,应充分反思草原游牧文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重要性。

西方社会科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步反思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哲学理念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本土生态知识的价值日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并且得到主流学者的充分认可。学者王晓毅,张倩和荀丽丽综合了西方学者对本土生态知识不同的定义后,总结出:“本土生态知识是一套关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物种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实践与信仰的累积性的体系。它在人类适应性生存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在文化传播中代代相承。它是关于生物和其他环境现象的一种地方性知识,也是一种当地人的本土实践,更是一种凝结于人们关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观念中的信仰。本土知识是长期存在于某一地区的知识总体,这种知识关系到传统的规范和社会价值,也关系到引导、组织和规范他们的生活方式并赋予其生活以意义的精神结构。”[12]他们进一步指出本土生态知识是一种知识-实践-信仰的复合体。从实践经验知识的层面上看,牧民们对他们祖祖辈辈所生活的草原环境里一系列关于生物、土地、自然景观等等都有着深刻的认知。这种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并不亚于教科书上科学家们所列出的知识结构,是历代牧民实践总结的实地知识,具有宝贵的实际科研价值,并不是一套落后的知识体系。当地的牧民们对长期生活的草原干旱气候,变化不定的雨量有着敏感的认知。并且他们会根据不同季节、养分质量,地形与海拔、方位、生态区域和植物群落、颜色、土壤性质、水质水量、距离营地的远近等要素对草原加以细致入微的分析。与之相应,牧民对草原植物也依照其生长周期,对牲畜的适口性、出芽早晚等因素有着详细的分类。对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牧民们,草原不是简单的被植被覆盖的土地,而是蕴藏着各种宝贵的自然知识,并且载畜量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变量而不是一个恒定的绝对值。具体丰富的经验知识经过总结后,可以更好的帮助当地的牧民进行冬夏季草场的迁徙,对牲畜进行管理和适度调整。草原牧民们的生产习惯事实上非常吻合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生态的“不确定性”。

草原游牧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并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效益去衡量。根据中国科学院2010年9月1号的项目研究报告内容,有部分学者认为当地草原牧民偏重于宗教观引导和自然规律性感悟及其传承,而缺乏理性。该项目研究报告同时指出对待宗教文化应需持尊重的态度。游牧生产方式是孕育藏传传统文化的土壤,藏传佛教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藏族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是牧业社会的一个文化载体。从抽象层面讲,宗教是一种宇宙观,是当地牧民对本土生态知识体系中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指出宗教是一种本土知识体系。本土族群的文化内核通常体现在宗教仪式上。藏传佛教的教义认为自然是神圣的,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休戚相关的共同体。这种核心理念价值是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牧民们积极地参与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可以为牧民的畜牧生产和当地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存提供一个很好的文化价值体系。

另外,草原牧民群众有经营畜牧业的丰富经验,比如青海省的藏族和蒙古族牧民群众长期生活在环境艰苦的草原牧区 ,世代从事畜牧业生产,积累了一整套经营管理草原畜牧业的丰富经验 ,这些是中国发展畜牧业经济的主要实际操作知识。但一般来说牧民们对土地退化理解为不可避免的土地老化过程,或者认为只是暂时的可逆转的现象。因此牧民们可能缺乏必要的动机来重新认识草原,需要新的知识结构的补充。总体来说,牧民们缺少相应的文化科普知识,这对发展生态畜牧业不利。因此需当地政府应在结合当地草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对牧民们进行一些关于生态畜牧业知识结构和理论背景的科普宣传。政府如何对牧民们进行科普教育需要一个科学、 完整的培训方案,一些专家学者可以对此进行实证性的探讨研究。根据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报告,青海省科技厅已在贵南草业公司建立起相应的培训技术服务体系,开展周边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果洛新村、同德县的2个移民村,贵南县的2个移民村的牧民480人次,牧民群众从事生态畜牧业的信心明显增强。

三、关于人工种草和围封草场的争议

青海、内蒙古、新疆三省区的牧区分别占本省区土地总面积的96%、66%和50%。甘肃、宁夏的牧区面积各占本省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西北牧区基本都地处陆地边疆,是大量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在广阔的草原上居住着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鄂温克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总体来说牧区资源虽然丰富,但自然条件较为复杂,干旱缺水,生态环境尤为脆弱。国家在大力发展牧区经济的过程中制定了一些实际操作的政策,然而一些学者对一些具体的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不同的参考性意见。根据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人工种草和围封草场的争议性较大。

1.西部牧区人工种草的可行性

学者周海虹和陈玮都提出鼓励农牧民从事高效农业、养殖业、种植业等,进而提出鉴于西部地区的饲料生产能力差的实际情况,人工种草是解决畜草矛盾的根本措施之一,只有通过播种或补种优良牧草的办法来改良草原,并培养人工或半人工草场, 通过灌溉、施肥以及防止兽害和虫害等办法提高草原的生产能力。陈玮认为人工草场可大致提高产草能力8倍,在其他条件同样的情况下 ,草场的载畜能力也按同比例提高,每单位牲畜所需草场面积则按比例降低。王功民也指出通过试点建设初步形成的以贵南县塔秀乡子哈村为代表的依托退耕还草建植人工草地,发展种草养畜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2009年8月中旬青海省启动了“青海省种草养畜及有机畜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的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天然草原过度放牧的问题和传统生产方式落后的问题,进而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产量。该项目总经费1030万元,科技资助经费540万元。其中一个专题就是在适宜的地区建立主要依靠种植人工草地,加工草产品。项目拟在青海省的农牧交错处(同德、贵南等)和适宜种植人工饲草的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将牧草就地加工,力求种草。项目初步设计种植15万亩各类饲草料生产基地,加工牧草12.5万吨,可为22万个羊单位提供1年的饲草量,有效减轻项目区及周边地区300万亩天然草地放牧压力。截至2009年12月,共建成5.8万亩人工草地,相当于116万亩天然草地产草量,或7.7万个羊单位1年饲料量。120饲草资源置换模式在三江源地区建植优良人工草地可以为当地的牧民们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尤其是在天然牧草极端缺乏的冬春季节为畜群提供饲草。

然而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由于中国西部牧区的土壤条件较为脆弱,不宜过度开垦种植草场。学者刘红梅质疑了人工种植草场在西部牧区的可行性[13]。西部草原的土层较薄,土壤沙砾含量重,极易引起沙化,因此人工种草需要非常谨慎。在中国西部高原地区比如三江源地区,人工种草会导致土地沙化,种的草也会很快退化,因此绝不能仿照农业区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这会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进一步的破坏。朱宗元也指出:“目前牧区草原的自然条件不允许大面积种草,也不允许大面积开荒。从长远来看,舍饲会对常年放牧的羊的羊毛和皮草质量造成影响。人工草场需要灌水,而草原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可开采的地下水中,动储量不多,因为草场均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少,流域面积也小。地下水资源为静储量,过度开采会导致水资源枯竭。”

2.围封草场的实效性

在国家实行生态移民的过程中,一些草原出于保护的目的,被人为的围封。但围封草场需要考虑到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围封应根据草场的类型和退化的程度及草场的利用方式而异,封育可采用围栏封育与人工管护封育相结合的办法,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是围封的越多就越好,也不是所有牧户把其承包的全部草场都围起来就能达到保护草场的目的。实施退耕还草和生态移民后,大量草场的管护问题也颇为棘手。由于被围封的草场缺乏监管,并未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畜牧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些自然科学家论证了事实上轻中度放牧对植被有促进作用。首先,在轻牧条件下,放牧吃掉植物的枯枝烂叶,使得植物在生长季节,尤其是后期仍能保持较旺盛的光合能力,维持自身消耗,促进植物在后期的生长[14]。其次,适中的周期性的放牧可以降低群落中优势种在竞争中的作用,为其他物种的发展创造潜在的生态位,从而增加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通过连续移走植物活组织和减少死亡物质的积累,牲畜发挥着刺激和保持新物质生产的功能,在轻中度放牧条件下,放牧植被比非放牧植被分配更多的资源给活的生物。相反,围封禁牧的草地由于没有有蹄类动物的生态互动,难以实现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缺乏动物对草原的干预,草原土壤中的氮元素循环很难维系,也可能会进一步造成地方优良畜种的消失。

四、牧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西北畜牧业历史悠久,目前西北牧区基本还保留着是游牧半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单纯经营畜产品原料的单一经济结构,加上草原的严重退化,当地牧民的社会经济状况较为滞后。学者韩俊指出:“牧区贫困与草原退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草原退化是牧区贫困的重要原因,牧区贫困也促使牧民对草原进一步掠夺,更增进了草原退化,最终形成草原退化-牧区贫困-草原进一步退化-牧区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草原畜牧业是牧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发展基础,畜产品是牧民们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牧区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对牧区工作作出重要决策和部署,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诸多原因,牧区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浪潮下显得比较薄弱。一些学者分析了在中国西部牧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一些主要问题。

1.牧区畜群结构不合理

我国西部一些牧民以牲畜数量来显示富裕程度,部分牧民不愿出栏牲畜,把牲畜作为财富直到养死为止,老残畜比例过大,畜群结构不合理。然而发展畜牧业经济, 需要抓好畜牧品种的改良, 这既是发展牧区经济的前提,也是基础。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牧区的畜种结构和品种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西部青海的7个试点村共淘汰劣质公羊1000余只、公牛500余头,引进藏系种羊1916只、大通牦牛种公牛57头、半细毛种羊70只,使藏羊选育达到4万只、牦牛复壮达到2000头、半细毛羊改良数量达到2万只,从而使畜群畜种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根据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报告内容,为了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制定了欧拉羊繁育、选育、饲养管理和生产性能测定。在海北州青海湖农场、刚察县哈尔盖镇察拉村和海晏县三角城西岔村中的76户示范户中开展羔羊育肥工作。共选调陶赛特,优质藏系种公羊36只,与当地1150只藏系羊杂交。在河南县试行了以生产欧拉羊种羊。欧拉型藏羊生产性能得以提高,项目区以欧拉型藏羊为主。然后,一些学者意识到畜群结构的改良存在一些问题,虽然短期内牧民的收入通过畜群结构的调整得以提高,但从长远地角度看,应尽量避免将牲畜往家畜方向改良。学者刘书润提出:“家畜改良的方向有很多问题,家养动物多年后自然退化,投入会越来越高,所以牧民养畜时,隔若干代就要让畜种和野牛、野马、大头羊再配种,是往野了改,不是往人工了改,而现在为了高产引进的是完全不适应当地的外来种。完全舍饲,不让羊掉膘,羊吃得太饱,羊绒会变粗。”

总体上来说,我国西部牧区还需继续强化牧区畜种改良和选育工作,国家和当地政府应积极配套资金,加大牦牛、藏羊、半细毛羊等品种种畜引进力度,切实扩大改良范围,加快畜种结构调整进程。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畜群改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牲畜往家畜方向改良。

2.西部牧区生产方式科技含量低

中国西部大部分牧区的畜牧方式科技含量很低,短期内很难真正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用科技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增加畜牧业产业化科技含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引进大量的科技性畜牧人才,和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条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和畜牧工程专业的学者进行沟通,单纯的人文社科专业的学者很难提出真正的解决办法。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而非品牌和科技优势。

3.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辐射面太小

由于西部地区较为偏远,牧区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流通渠道单一,导致牧区的产品未能很好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不少畜产品生产和销售脱节,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缺少龙头企业。牧区与畜产品联系在一起的储藏、加工 、分级 、包装等环节很不健全,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牧民收入的增加。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把优势畜牧业资源开发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的想法。牧民的商品意识和效益观念不强,惜售思想比较严重,认为发展畜牧业的目的不是面向市场销售,因此开拓西部地区畜产品市场的力度不够,西部牧区的畜产品不能及时的对外销售,导致商品化的经营无法有效地实现。

4.西部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滞后的信息系统和市场预测系统不能满足西部畜牧业生产的需要,不利于生态畜牧业的社会化和商品化生产。学者郭映义和才让吉指出,目前青海省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信息共享程度低,在信息分类分级、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发展生态畜牧业需要健全的信息资源网络。总体来说,目前中国西部地区的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政府部门难以及时分析和甄别信息,不利于生态畜牧业的整体发展。学者达林太和郑易生指出,从信息提供量看,西部地区的牧民们缺少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贴近实际、可操作的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当地牧民们主要是靠流动的商人获取市场销售信息。牧区所获得的大量信息是单向性的,缺乏牧民与商贩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因此这种单向方式的信息传播很难真正解决牧民出售畜产品的实际问题,进而影响了牧民的经济收入。

尽管当前互联网技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着传统媒体不可取代的优势,但短时间内互联网的使用不可能在牧区普及。大量的牧民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购置个人电脑等高端电子类产品,加上大部分牧民对于操作电脑的知识几乎为零,因此互联网信息目前还不能很好的辅助于牧区的经济建设。总体上说中国西部地区的牧民们获得的信息时常是滞后于中国其他发达地区的,这影响了畜产品出卖的价格。达林太和郑易生指出,有关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牧民们基本上是通过口头得知的。和机械维修、金融信贷、兽医服务相关的信息基本上来自当地的业务部门,天气预报主要来自于广播,牧民们很少从电视和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虽然做牧区信息沟通工作的部门很多,但无论是内容还是渠道做得都不是很全面。

5.基础建设滞后

发展生态畜牧业经济需要一定的基础性设施,但目前西部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有待改善。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性建施投资,这是保证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些地区进行了试点,比如青海7个试点村已建成了相对规模的牲畜暖棚和贮草棚,修建了牲畜免疫注射栏50处,打水井25眼,铺设人畜饮水管道27公里,建成牛羊集中育肥点2处,购置了压缩式青贮机1台、青贮袋 3000条。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牧民投入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积极性,使试点村生产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防灾抗灾能力得到了增强,建设养畜水平得到了提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三江源地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了一批事关地区经济发展全局和广大农牧民福祉的交通、电力、通讯、农牧、水利、生态、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这对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个积极作用,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保障。根据中国科学院的项目研究报告,2008年,三江源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2544公里,宁果公路、214国道,109国道等主干公路。此外,以‘五配套’(即包括每户80平方米定居房,120平方米牲畜暖棚,5-20亩饲草料基地,20平方米贮草棚以及草场围栏建设)为重点的草原基本建设和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三江源地域辽阔,目前仍有123个行政村不通公路,部分行政村虽有简易通村公路,但路面条件非常差,只能实现季节性通车。在通讯设施方面,三江源的广大农村牧区,除主干公路沿线外,大部分尚没有通讯设施。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三江源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国家电网覆盖,部分县城都只能依靠地方小水电实现季节性供电,广大牧区则主要依靠家用太阳能电池板部分满足照明和家用电器的用电需求。总之,基础设施条件差已成为当前制约三江源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重要因素。

五、畜牧业经济发展趋势和出路

1.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下的有机产业

总体上讲,中国西部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大部分仍然处于传统畜牧阶段,生产效率低下,市场发育水平不高。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同时,政府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应进行可持续生态发展。发展生态畜牧业因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特点,发展不同的生产模式,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据中国科学院2010年9月1号的项目研究报告,(1)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2)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应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3)生态畜牧业发展应秉持现代绿色有机生态养畜经营方式,避免刺激性激素饲料,做到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低耗,高校转化和循环利用;(4) 生态畜牧业应大力发展无公害饲料基地建设及持续利用技术,充分利用畜牧业资源,气候资源、光能资源、绿色饲草料生产等资源,形成以饲草料基地建设、草产品加工、牲畜的舍饲育肥、粪便废水无公害及归田处理,太阳能利用、畜产品加工及销售的完整循环生产体系和产业链。

一些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在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前提下建设有机产业区的想法。学者陈月辉指出,西部畜牧业生产的最大优势是没有严重的工业污染, 这有利于生态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对有机无污染动物食品进行产业化。这样既能达到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的目的,又能较大幅度增加牧民的收入。有机产业要求草畜平衡生产、不使用人工合成产品、保持牲畜合理饲养、不破坏生态环境。依照当前世界有机食品的价格,与普通食品相比, 提高幅度在30%以上,在西部牧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生产理论上可以使牧民达到小康收入水平。学者芦清水和赵志平提出一些可行的办法,比如收购三江源区牧民每天生产的鲜奶,利用奶制品加工企业,生产加工成高档婴儿奶粉或其他奶制品。同时还可以利用当地的优质牛羊毛和牲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报告认为,以生产欧拉羊种羊和有机畜产品为核心的河南县初步组建了有机畜产品生产,加工与出售,并且开展了有机肥生产研究,寄生虫和幼畜疾病控制技术研究。2009年出售的牛羊肉平均价格每公斤高于市场价格,使从事有机畜产品生产的牧户增收3.7万元,提高了牧民畜产品的附加值。

然而,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有机产业的想法固然很好,但事实是生态畜牧业有机生产的基础性投资巨大,生产成本很高,国内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不大,虽然有机食品的销售价格很高,但考虑到高成本的投资和目前小规模的市场需求,牧民是否能在短期内实现收入增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青海省兴海县河卡镇在青海省民委的支持下完成了有机畜牧业生产批发基地的部级认证,但由于认证范围小, 年产出规模小, 没有龙头企业进行肉、奶初级产品加工生产, 并未能实现给牧民带来增收的目标。

另外,在发展有机畜牧食品生产的企业时,应注意到牧民和企业之间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契约关系。在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或供过于求时,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往往通过随意降低收购价格或者提高收购标准等方式将利益损失直接转嫁给牧民。学者朱海从企业制度层面提出了组织‘牧民协会’的建议。‘牧民协会’是牧民自发组织的经济合作组织, 既代表牧民的利益与有关有机生产单位发生联系, 又可按照有机产业生产流程去组织有机产业生产。同时朱海还提出了在企业集团现有架构基础上建立有机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设立董事会和经理部, 作为对外联系业务、对内安排工作的管理机构,另外公司下属层面包括有机产品加工机构、牧民协会、研发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牧民协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低牧民的生产风险,避免企业过度压榨牧民,从而改善牧民的整体经济收入状况。

尽管中国西部牧区构建生态畜牧业下的有机产业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同时这项工程的确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机会。毕于运认为,根据环境洁净程度,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6个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的6个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3个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2个县, 都具备发展有机产业的良好条件,都可以组织有机产业生产。就目前青海各地区的条件,可选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县和泽库县, 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久治、玛沁、达日、班玛利甘德县,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贵南和同德县, 共计10个县内予以发展生态畜牧业基础下的有机产业。李双元以梅陇个案为例, 对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还处于组织化转型、产业化起步、生态化雏形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说我国生态畜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都亟需拓展和深化。

美国和欧洲的生态畜牧业下的有机产品生产系统相对较为成熟。比如美国农业发展局(USDA)早在1990年就制定了详细的畜牧业有机产品生产规则。对于有机牲畜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美国农业发展局(USDA)的报告,有机牲畜必须在放牧季节是可以自由活动的,饲料必须是纯有机的,不含任何激素和抗生素,另外反刍类动物比如牛羊等,在正常畜牧期必须保证30%的干物质摄取(dry matter intake)是来自草原。欧美对于如何计算干物质摄取量有一套严格的科学计算系统,但这些中国目前的有机畜牧食品生产中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规定。相对于美国的有机畜牧产品的生产条件,中国西部条件较差。中国的有机食品生产系统可以参考北欧冰岛的研究。北欧学者Dyrmundsson指出冰岛的气候恶劣,天然草场由于气候的影响,并不能保证草原的牲畜有足够的天然有机食物摄取,市场上的有机饲料相对较少,成本太高,对冰岛的有机畜牧产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何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保证牲畜有足够的有机食物摄取是一个值得跨领域专家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瑞典学者Lund提供了一个北欧有机畜牧业生产模式图(见表2),该模式图指出,除了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外,生态畜牧业有机生产过程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畜牧产品的生产者应和消费者达成和谐的互动,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牧民能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中国目前西部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市场化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和如何提高产量,而忽视了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对牧民自身幸福指数的关注。许多经验表明,能否让牧民主动地而不是被动的参与社会发展进程,能否在这个过程中尊重牧民的自主性,自愿性,多样性,创造性,关系到政策及其项目的实际效果。在发展目标上,生态畜牧业建设下的有机产业链是一个长期发展与不断完善的过程,需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2.发展生态旅游业

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增值型”的生态观光旅游型畜牧业,在国家的支持下,地方牧区应大力建设观光型、生态型与市场型相结合的牧业生产基地,探索旅游型和观光型的畜牧业项目,从而提高参与项目的农牧民的收入。与此同时,政府需要警惕过度开发旅游业可能会给脆弱的西部生态造成破坏。

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度开发西部牧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比如青海三江源区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带动当地建筑、金融、通信、娱乐饮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给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三江源农牧民的生活水平。2009年来玉树、果洛两州的游客人数达到19.93万次,旅游总收入9898.75万元,同比增长40%以上。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不少牧民群众因此走上了致富道路。但鉴于极度脆弱的生态系统和难以再生的生态资源,三江源区核心区以及可可西里腹地仍为限制开放区。尽管三江源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仍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项目研究报告指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面临诸多问题:(1) 基础设施薄弱。三江源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通信落后,加之旅游资源分布相对稀疏,旅游路线长,空间跨度大,可进入性差,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2)环境制约性明显。受高原高海拔的自然环境气候影响,不仅旅游日期短,而且对游客的身体状况也有一定限制,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3)缺乏与旅游业配套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链条不完整,难以形成产业优势。(4)市场化推进步伐缓慢,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管理性人才短缺。

3.草原保护条例

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草原的保护,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201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了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按照《草原法》的规定,维护基本草原是内蒙古草原的核心部分,是内蒙古草原保护的红线。1983年内蒙古就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试行)》。1984年成为正式条例,2004年进行了修订。针对草原乱开滥垦问题,1998年还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则是为了更进一步强化基本草原的保护与管理,其保护力度较以往的条例要大得多。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主要明确了基本草原的划定范围并加大了对草原的保护力度,更好地维护了农牧民利益。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其他西部牧区的草原维护和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综上所述,尽管在中国西部草原发展生态畜牧业面临很大挑战,还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理论框架和科技支持,但近年来根据中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生态畜牧业对中国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的转型具有参考性,但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参考文献:

[1]芦清水,赵志平.应对草地退化的生态移民政策及牧户响应分析—基于黄河源区玛多县的牧户调查[J].地理研究,2009(1).

[2]陈 玮.青海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青海民族研究,1993(1).

[3]青山虎,马宾祥.制约西部边疆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1(15).

[4]杨德亮.牧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不适及社会环境问题——青海祁连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5]达林太,郑易生.牧区与市场:牧民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81-482.

[6]李燕琼,谢 华,范高林.促进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1(9).

[7]颜景辰.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8]刘学剑.关于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1(1):15 -16.

[9]雷 华,穆晓峰.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是中国西部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世界农业,2006(8).

[10]严宝兴.关于发展青海生态畜牧业的思考[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3).

[11]王功民.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J].中国牧业通讯,2011(7).

[12]王晓毅,张 倩,荀丽丽.非平衡性、共有和地方性-草原管理的新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75-276.

[13]刘红梅.三江源地区畜牧业发展方式抉择探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6).

[14]李永宏,陈佐忠,汪诗平,等.草原放牧系统持续管理试验研究[J].草地学报,1999(3):173-182.



Eco-husbandry: Trends of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in West China Prairies

DU Fa-chun1, CAO Qian2

(1.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2.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Abstract:

生态畜牧业篇4

果洛州发展生态畜牧业,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推动“四个发展”和果洛州“生态立州”的战略决策,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生态家庭牧场为切入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分流牧业人口与减畜相结合,逐步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移民保障制度,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推进草原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一条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其具体做法有

1.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按照“程序合法、档案齐全、建设规范、运行健康、效果明显”的总体目标,果洛州计划利用两年的时间以行政村为单位完成全州6县44个乡镇188个牧委会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工作。

2.积极推行以草定畜,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畜草平衡机制。我们在以往以草定畜前期各项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畜草平衡方案。随着各项生态建设项目和补偿政策的落实,努力使建设成果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相衔接。几年来,退牧还草项目以草定畜和禁牧补偿资金规模年发放量达7093.20万元。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规模达1.674亿元,户均达到3430元。预计草原生态补偿资金规模将达到4亿元左右。通过各项补偿政策的落实,生态补偿资金收入必将成为今后我州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3.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好果洛州草场生态环境,对以冬虫夏草为主的中藏药材采集,果洛州连续十年实施严格的“内限外禁”政策,禁止外来人员到我州采集虫草,州内实行有计划有序采集,虫草资源贫富区劳动力有序配置,既保障了虫草产区群众的收益,又增加了非虫草产区群众的收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加大草原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坚决禁止各种破坏草场的行为,规范各项建设用地的审批和施工方式,鼓励民间团体和群众组织自发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在此基础上还大力施行草原鼠虫害的防治、荒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十一五期间共灭治草原鼠害5681.9万亩,灭治草原毛虫430万亩,荒漠化土地治理34.5万亩,采金场恢复治理3.5万亩,对遏制草原生态的进一步恶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4.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改善农牧业生产经营条件是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狠抓以游牧民定居、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项目。在工程项目的布局和建设上,着眼于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几年来共完成游牧民定居15680户,实现定居率60%以上,其中集中定居6858户,占总建设户数的44%;建成草场围栏2672.95万亩,实施人工种草69.52万亩,黑土滩治理33.99万亩,实现禁牧转移3172户14704人;建成建设养畜畜棚5780户;每年落实圈窝子种草补助资金100万,购置燕麦种子70t,落实种植面积2.58万亩,生产当地草籽70t,收集野生草籽30t。所有这些项目的完成,对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依托,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生态畜牧业篇5

关键词:

山地地区;畜牧业;牧草种植技术

近年来,山地畜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部分。利用充足的山地的资源来将种草与畜牧业有机结合,推进草畜配套,既有利于农业的良性循环,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有利于优化我国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进而促进中国山地地区的经济发展。

1山地生态畜牧业概述

一般在丘陵、低山地区,草山、草坡的面积较大,因此适合发展养羊业。而在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中高山地区,牧草茂盛,适合发展牛马等牲畜。在高寒和干旱山区,牧草低矮,覆盖率极低,因此适合发展牦牛和马等牲畜。目前,我国的生态畜牧业发展出现了牧草较少的问题,因此,发展山地畜牧业成为解决生态牧业以及牲畜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对于畜牧业来说,发展山地畜牧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的肉食、畜力、肥料等问题。而且能支持平原地区更多的牲畜及其牲畜的产品。同时在发展山地畜牧业时,还可以利用饲草饲料资源的优势和有利于生态环境条件来进行牧草种植与畜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带动各山区经济的发展进步。世界上的山地畜牧业分布在欧亚大陆中部的青藏高原、苏联的南欧山地、中亚山地、南西伯利亚山地、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等地区。对于中国来说,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地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我国拥有如此丰富的山地资源,积极发展山地畜牧业,对充分利用山区的牧草资源,促进山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山地畜牧业,要注意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2山地生态畜牧业的牧草种植技术

2.1全耕草地建植技术

2.1.1选地

虽然都是在山地上来进行草地的建植,但是由于各地的山地的具体的气温、气压以及环境的各种状态都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牧草品种来选择要栽种的土地。而且对于土地的要求也是要符合草种种植的最低的光、热、水、气等最低的适宜生长的环境。

2.1.2地面处理

对于山地来说,存在着许多地表的问题。比如山地的地表经常会存在大量的石头,而且有的石块还是比较大的,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来进行清理。同时,对于山地上的一些杂草也要及时利用除草剂清理干净,为草地建植创造良好的种植环境。

2.1.3苗床准备

苗床的准备工作是牧草种植极为重要的一环,是牧草种植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牧草播种前,要对苗床的土壤含水量的适宜程度进行反复测验。同时保证苗床的地面平整。如果是在平地进行种植时,要设置一定距离的排水沟来排水,如果是在坡处种植,可以利用其坡度来进行排水,就不用专门设置排水设施了。

2.1.4底肥施用

在种植之前,要为土壤提供足够的底肥,这样才能保证草种在生长过程中的肥料能持续供应。底肥的使用可以先在种植区内撒入,然后整体进行翻耕,使底肥均匀播撒在种植区内。或者可以先进行土地的翻耕,然后再开沟将底肥撒入,也可以使草种得到持续的肥料供应。

2.1.5草种选择

在草种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对于不同草种的影响。要及时根据山地地区具体的环境条件以及肉羊采食的主要特点来选择恰当的种植地区。再者,在选择时要注意到单播种的牧草品种以及用种量的关系,考虑到混合播种牧草品种组合以及用种量,从而保证能够选择适宜的草种。

2.1.6种子预处理

种子的预处理就是在种植前,对于豆科牧草的草种要经过一定程序的浸泡种子的环节。浸种后需要将其放在阴凉处,并且要定时间去翻动,直到草种的皮干了,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播种了。而对于一些豆科类比较硬的种子来说,要用硬的东西去摩擦种子的皮,直到种子发毛皮就可以了。

2.1.7播种

在播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熟田、熟土进行播种,可以选择单独播种,也可以选择混合播种。在具体的耕种过程中,可以及时根据山地实际,在土薄层、土质差的山地建植放牧型多年生草地,草种要根据适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加[1]。

2.2免耕草地建植技术

对于免耕草地建植技术的应用就较为简单了。在选择了合适的种植地区之后,就可以先将山区种植区的杂草、石块进行相应的处理,就是利用除草剂以及部分的人工将种植区处理干净。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可以利用火烧掉的植物残株所遗留下的灰作为种床,大大节约了资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然后再将种子进行预处理后就可以进行种植了。这种建植技术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节省了很多资源和相应种植的环节,有利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步。

2.3田间管理

2.3.1追施苗肥

一般来说,草苗在长到三到四片叶子的时候就要相应追加肥料来保证草的正常生长过程中肥料充足。一般在草场的每次利用之后都要相应进行追施苗肥以补充草损失的肥料。在追施苗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施用尿素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避开草的快速生长期,以防止根瘤菌固氮,阻碍草的正常生长。

2.3.2管理

在草地的生长过程中,还要及时注意到草场的相关情况,要及时进行杂草的清理,及时进行药物的喷洒以及水的灌溉,保证草场的生长。要尽量保证消除杂草的时间在草结子之前,防止杂草阻碍草的成长。

2.4草地利用

对于草地的利用一般就是包括两种。一种就是刈割利用。就是在草长到一定的高度时,可以进行收割,但是要在收割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应的标准留茬,以保证牧草再生长能力的可持续。另一种草地利用的方式就是放牧利用,也是在山地地区较为常见的草地利用方式。在放牧之前,要确定适应的载畜量,要根据草场的承受能力为限度,不能不顾限度进行超载,否则会给草场带来极大的破坏,使得草场很难再进行相应的恢复了[2]。在国家开始重视山地牧草种植的开发以及政策的支持下,就需要各山地地区的政府和人们积极采取措施来促进山地生态畜牧业的牧草种植技术的发展进步,促进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虽获得了经济效益,但是绝对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山区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生态畜牧业篇6

草原是指具有草原生态功能和适用于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不包括城镇草地。

宁夏自治区拥有天然草原3665万亩,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47.2%。由于长期过度放牧、滥采乱挖乱垦等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全区草原遭受不同程度地退化。《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和草畜业发展的意见》,决定自2003年5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天然草原禁牧封育,长期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380万只羊全部实现舍饲圈养,降低了放牧对草原的破坏。《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1994年12月15日通过,2005年11月16日修订)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将草地生态与畜牧业安全生产建设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1 宁夏草地畜牧业资源现状分析

1.1 发展现状

宁夏土地面积虽然只有5.18万平方千米,但由于处在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汇过渡地带,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天然草原类型。根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结果,宁夏天然草原面积为4521万亩,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47.2%,2001年新的土地资源普查结果:现存天然草原面积3665万亩,二十年间草原面积减少了855万亩;有饲用植物1290种,可利用鲜草产量约26.7亿公斤,理论载畜量183.2万个羊单位。境内天然草原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等11个草地类和353个草地型。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是宁夏草原植被的主体,分别占草原总面积的24%和55%。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南部黄土高原丘陵区和中部风沙干旱区,是宁夏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黄河中游上段的重要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屏障。

宁夏地处西北农牧交错带,是传统的农牧业经济区。畜牧业既是优势产业,又是重要的民族经济与农村支柱产业。由于其特有的地域特点,畜牧业的发展既具有牧区畜牧业的特点,又有农区畜牧业的优势,近20年来发展迅速。同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相比,畜牧业生产虽然在总量上占全国的比重不大,但是其中一些产品的增长速度和人均占有量处于全国前列。近年来,宁夏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调整农业和畜牧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牛羊产业,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积极发展草业,把肉羊产业和奶产业确定为区域优势产业来抓,有力地促进了以牛、羊为主的草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走上了一条适合宁夏民族特色的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道路,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2 草原畜牧业生态环境评价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草原不仅是国家重要的可更新自然生物资源和草地畜牧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还具有保护环境、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草原在发展持续经济、维护生态平衡的战略地位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巨大作用缺乏认识,在开发利用草地过程中,往往只顾眼前利益、乱开滥垦、掠夺式利用而缺乏有效的建设和保护措施,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植被盖度不断下降,草原的生态功能被弱化甚至丧失,造成严重生态破坏。西北地区天然草原的破坏在空间上是全尺度的,它不仅发生在温带草原,同时发生在高寒草原;不仅发生在干旱地区的荒漠草原或草原化荒漠,同时发生在温湿与半干旱地区的草甸草原,且退化速度加快。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方草原退化比例为51%,90年代末发展到62%,西北荒漠草原退化比例达到80%;宁夏退化草原比例则高达97%,其中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占75.2%,在中部风沙干旱区,沙化草原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24.8%。

草原退化沙化对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它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了畜牧业生产力。据中国农科院的监测,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牧区的产草量平均下降了17.6%,下降幅度介于10%~40%;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为20%,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和甘肃的草原产草量平均下降了27.6%、25.3%、24.4%和20.2%;而同期草食性家畜饲养量却增加了34.6%,按理论载畜量计算,天然草原平均超载36.1%,宁夏超载79.8%;与80年代相比,超载量上升了18%。由于草质和单位产草量的下降,使家畜体型变小、掉膘、死亡率增大、个体生产能力降低。草原退化沙化对人类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沙尘暴,它已成为中国的一个跨地区、跨国界的大气环境问题之源。

宁夏天然草原面积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53.7%,不仅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且其生态质量状况对整体环境质量的好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中部干旱带2590多万亩荒漠半荒漠草原和干草原是宁夏天然草原植被的主体,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植被组成成分简单、土壤疏松等自然因素及过度放牧、乱垦滥采挖药材薪柴等人为因素,造成这一地区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是西部荒漠区沙尘的重要沉降区和沙尘暴向中东部输送的重要沙尘源区。加强草地生态建设,对改善和提高宁夏全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为黄河涵养水源,减少入河泥沙等具有重大生态意义和社会效益。

2 宁夏草原牧区生态与畜牧业经济互动途径

在经济落后的区域应该强化国家行为,实行生态购买和生态补偿,明确国家的生态供给权、地方的生态保护权和居民生态经济享有权;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应该推行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推行牧权交易实现生态交易,明确国家、地方和居民的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的统一。

2.1 生态购买

通过国家购买生态,牧民实现致富;其初衷是政府收购生态建设的产品,既帮助牧民脱贫致富,又确保生态建设产品的形成、巩固和转化利用;它以生态建设成果(生态产品)为投资管理的重点,确保生态产品形成效率和转化利用速度,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标志着从生态建设初始和过程要生态(效益)转为向生态建设结果要生态(效益),从向计划和项目要生态(效益)转为向市场要生态(效益),从向工程和技术要生态(效益)转为向制度和管理要生态(效益)。

2.2 生态补偿

牧民既是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又是生态环境的直接受害者,如果不改变对草地的这种掠夺式利用的方式,补偿不仅不能起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可能招致牧民扩大牲畜的规模,造成更大的草原生态破坏。

2.2.1 草原生态补偿与草地的利用方式的改变相结合

改变单纯的经济补偿,引导牧民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2.2.2 以自我补偿为主,发展草原循环经济

发展舍饲牧业、实行禁牧、休牧、轮牧是近年来为达到目标采取的普遍手段,但由于大多牧民经济上无投资能力,解决不了制约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草料与饲料的缺乏,这些政策在现实中不但无法得到牧民真正的配合,相反还会遭到牧民的消极抵抗,如牧民偷牧等,因而这种单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已经很难实行,推行草原循环经济模式,在条件相对优势的地区发展饲料种植业、饲料加工业、技术服务业等以牧业为核心的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以农养牧、以牧带工、以工补农的自我补偿的循环经济模式。

2.2.3 改无偿补偿为无偿投资

通过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或投资管理机构,国家只提供投资方向,具体的管理经营完全依靠企业自主投资经营的方式,通过市场行为刺激各市场主体,通过利益关系的纽带建立健全草原各市场主体,以增强草原各利益主体的造血功能。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因建设征用集体所有的草原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因建设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应当交纳草原植被恢复费。草原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用于恢复草原植被,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七条规定:临时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占用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草原承包经营者支付临时占用草原补偿费。

生态畜牧业篇7

__市畜牧业随着规模化饲养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已成为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据统计,全市牧业总产值2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4%。20__年末生猪存栏77.99万头,年出栏肉猪115.02万头;__存栏4.63万头,其中奶牛存栏9971头;家禽出栏2694万羽。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因为集约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并影响到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全市共有规模生猪养殖专业户7224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272个、养殖小区2个),奶牛规模养殖户376个,肉鸡养殖专业户792个,养殖场130个、饲养小区1个。据调查,全市全年畜禽粪便排泄量约130万吨,利用量约100万吨,利用率为89%;全年畜牧场污水产生量约420万吨,年利用污水130万吨,利用率约31%。这些畜牧场中共有173家畜牧场对排泄物进行综合利用,其主要模式有以下三种:

(一)农牧结合模式。按照种养平衡的方式,充分利用农场周边农田及果园,干粪制成有机肥料,污液储存于储液池中,施肥时以专用管道连通还田。目前,全市共有91家畜牧场采用该模式, 占52.6%。通过该模式的治理,实现了养殖场排泄物合理排放,有利于提高土壤土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二)沼气处理模式。该模式通过预处理池、沼气处理池、氧化塘等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达到养殖污染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此类处理模式投入大,处理效果较好,适合大规模猪场适用。全市共有76家采取了此模式,占43.9%。

(三)生物发酵模式。通过生物酶发酵技,实现畜牧场排泄物“零排放”,以达到排泄物资源化利用。这种生物发酵模式在我市推广不久,全市共有6家畜牧场采取了该模式,占总数的3.5%。

二、制约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发展迅速,效益显著,但是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市的畜牧业经济在实现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区域布局,资金投入,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资源减少和畜牧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制约着我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制约我市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困素有以下几点:

(一)养殖观念落后。养殖户生态养殖意识较低,缺乏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最近几年,农村的养殖业发展迅速,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许多养殖户将畜禽粪便直排到周边环境中,在造成排泄物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二)基础条件薄弱。长期以来,畜牧业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困扰,各项基础设施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地改观,畜禽良繁,动物防疫、畜牧科教等服务体系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加上饲养管理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下,不同程度影响了资源的利用,制约着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

(三)土地制约严重。__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地方,人均只有三分地。土地资源总量少,综合利用率低,对农业生产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并且在此情况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经济人”,不愿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投向农业。如对畜牧业的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划定就日趋严格,使广大畜禽养殖户或工商企业主几乎无法找到畜禽养殖用地发展循环畜牧业。

(四)区域布局欠妥。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加之农民缺乏科学知识,畜牧场建设随意性很强。一些畜牧场周边没有相应的农田、果园、茶园等,粪尿很难就近消化,畜禽排泄物难以大规模有效地利用。

(五)科技推广滞后。在科技研究与推广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畜牧业资源的深度利用不足,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还缺乏结合,传统畜牧业的精华与现代新科技结合不够等等。由于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技术没有全面推广应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从事畜牧业生产劳动人员,素质偏低,使畜牧业新技术难以顺利推广,阻碍了畜牧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资金投入不足。投入不足是我市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有较大投入作后盾,而由于目前各级政府的投入相对不足,生态畜牧业规模企业生产发展主要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农户畜牧业生产虽然可利用“小额贷款”,但要完全满足需求尚有较大差距。由于投入不足,造成畜牧业的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较薄弱,直接影响了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

三、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生态循环畜牧业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发展生态畜牧业要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注重畜牧业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通过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与减轻污染的目的 ,促使畜牧生态系统和经济效益的良性

循环。

(一)强化生态意识,加快观念更新。生态循环畜牧业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要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激发他们建设生态畜牧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畜牧从业人员真正认识到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广泛宣传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基本知识,提高畜牧业主体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畜牧业主体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

(二)抓好功能区划,实现协调发展。要结合农业功能区建设,按照种植业和周边环境的承载量,科学规划畜牧业的布局和规模,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业用地规划,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有效突破畜牧业的用地瓶颈,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要按照畜禽排泄量和外部消纳量相配套的原则,提升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和种植业、渔业、农村能源等产业的有机结合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推进有机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提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推进小区建设,资源集中利用。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是畜牧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畜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已编制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在适养区内规划建设畜牧小区,积极引导中小规模畜禽养殖户入小区发展养殖。加强对小区外散养户改建、扩建畜禽栏舍用地的监管,逐步建立用地申报制度。实施畜禽养殖业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对畜禽排泄物、养殖污水的监管。

(四)依靠科技创新,推广适用技术。加快生态循环型畜牧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要把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发展资源节约型畜牧业和集约化畜牧业,重点推广节地、节水、节料、节药和节能措施,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农牧结合,提升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逐步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农时的农牧结合的科学制度与规范。要根据农作物在不同农时对肥料的需求及土壤地力情况,研究科学使用化肥和有机肥的方法,努力做到既推进农牧结合,又节约肥料资源,既改善土壤地力,又保护生态环境。要研究更加科学有效的畜禽粪便工程处理技术、环保节约型饲料技术、有机肥与化肥复配技术,科学评估农牧结合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影响等,为推进建设生态牧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科技支撑。

生态畜牧业篇8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13-01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纯牧业县。玛曲县将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定为第一产业中的首位产业,将其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县政府的带领,不断推进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全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各乡镇配备了强有力的“三位一体”包村工作组,并且签订责任书。在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不断对其进行投资,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能够发展的更好为目的,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优势

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它独特的地理环境,由于它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天然草地面积达133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288万亩,被誉为“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这为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除了草地资源以外,玛曲县还有丰富的畜种资源(牦牛、藏羊、河曲马和藏獒)、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如“黄河第一弯”、“黄河首曲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赛马大会”、“牦牛、藏羊和藏獒展示评比大赛”等,丰富的资源给玛曲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为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提供了经济基础。

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最后一个优势就是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县政府的支持,使得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更加顺利的发展起来,并且在县政府的帮助下能够有效的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存在的不足

依靠各种优势,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较为顺利,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生态畜牧业的高原特色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品牌优势、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等方面,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玛曲县的高原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三、促进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建议

要想加快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要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将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关的建议。

1.发展产业的品牌优势

玛曲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高原特色,玛曲县的畜牧业不仅是生态型的而且具有高原特色。玛曲县可以通过旅游业来进行宣传,突出高原特色和生态的品牌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玛曲县畜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努力打造高原特色的品牌,并且玛曲县的畜牧业可以开发出一些与高原特色有关的系列产品,开展品牌创建的活动,争取创造出一个驰名商标,不断开发出特色畜产品,开拓特色畜产品市场。当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的时候,玛曲县出产的畜牧业产品将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这将有利于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2.延伸畜牧业的产业链条

玛曲县的畜牧业以养殖牦牛、欧拉羊和河曲马为主,主要是以出产大量的牛羊肉为主,但是并没有完全彻底的开发出它的潜在资源,所以要想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能够发展的更好,可以牢牢把握住生态循环的主题,最大限度的开发出已有产业的发展资源,延伸该畜牧业的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各种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链接作用,使得高原特色的生态畜产品品牌的生产效益越来越高,品牌越来越响。

3.政府加大支持

虽然在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提供了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帮助,但是仍需要对畜牧业的发展有更大的支持。例如继续加大第一产业首位产业专项资金投入、引进高学历高能力畜牧人才、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站建设等;另外,还需加大各乡镇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提升,从基础上增加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应加大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从而提升牧户的科学养殖技术和能力,也能够使得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能够规范化生产发展,从长远角度上看,这是非常有利的。

4.疫病防控及畜产品安全

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动物的疫病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旦动物出现疫病,就会给整个产业的生产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动物的养殖过程中要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控并重”的方针,重点要抓好一些易发病、易传染、伤害性大的动物疫病,例如口蹄疫、炭疽等,要为确保畜产品的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为了保证畜产品安全,应尽快完善县、乡两级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全面推进“三品一标”申报工作,强化各个环节的安全监测,从而达到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四、总结

玛曲县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凭借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不断的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发展畜牧业较好的区域之一。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影响到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促进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玛曲县的畜牧业在未来将会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生态畜牧业篇9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50-1

0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资源匮乏也逐渐的显现出来,人们在一边开发利用大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节约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呼吁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为什么说发展生态畜牧业势在必行呢?

1 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污染问题

污染问题总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二是对水资源的污染;三是对土壤的污染。

1.1.1 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 畜牧业对环境的主要污染包括,粪便、污水、噪音、粉尘、病原微生物等。这些污染情况在我国非常常见,对环境影响比较大。

在大气污染方面,畜牧业产生的气味、粉尘、微生物等到大气中会得到自净,但是如果过量释放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危害人类和动物,影响周围的人和动物,破坏卫生环境,甚至引发疾病。

1.1.2 水资源污染 畜禽粪污产生的有机污染物会随着雨水进入到自然水体中,同样,少量的污染水体可以自净,但是大量的污染就会影响水质。污染严重时,病菌可以直接通过水体,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因此不容小视。

1.1.3 对土壤的污染 同样粪污进入土壤后,有一部分会被土壤微生物净化分解,如果粪污过量同样有一部分无法分解,也就是所说的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这种情况发生时同样会破坏土壤成分,对土壤造成了污染。

1.2 畜禽疫病与食品安全

1.2.1 畜禽疫病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畜禽疫病的发生。

据统计畜禽的疫病有上百种,并且疫病种类正在逐年上升。疫病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每年因畜禽疾病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畜禽疫病容易传染,并且人畜共患的疾病也有好几十种,因此畜禽疾病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1.2.2 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除了疫病外,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化学物质、药物、重金属、生物激素在畜禽体内的残留问题,给人们的饮食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因此国家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食品问题的重中之重,在食品安全检查上加大力度。

2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1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我国畜牧业现在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发展生态畜牧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所谓的发展生态畜牧业就是要努力的寻求解决我国畜牧业现存的问题,不断创新来配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大力的发展生态畜牧业,可以有效的转化粮食和其他副食品,带动种植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增值空间,促进经济发展。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生态畜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正是畜牧业发展水平的体现,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2.2 生态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也跟上了时展的脚步。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也正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代社会的飞速进步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平衡这一问题,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才能生存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产生也是一种必然,因此,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邢金锁.贫困山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几点思考――兼论麟游县畜牧业的发展思路[J].畜牧兽医杂志,2009(01).

[2] 黄梓梁.生态畜牧业及其减灾防灾作用初探[J].湖南畜牧兽医,2001(04).

[3] 安立龙,效梅,王均良.论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及实践[J].中国草食动物,2003(04).

[4] 赵黎明.环境问题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J].当代畜牧,2000(02).

[5] 常景周,孙淑梅,王占江,田海渠,刘五方.家畜生态与饲料利用[J].家畜生态,1999(03).

[6] 张继先.关于人工生态型畜牧场及其构成模式的探讨[J].家畜生态,1999(03).

[7] 林其伟.对我省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J].福建畜牧兽医,1999(03).

[8] 张福权,余斌.我国集约化畜牧业该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9(02).

[9] 高惠林,方热军,汤少勋.生态畜牧业的理论与实践[J].家畜生态,1999(02).

[10] 王占彬.畜牧业产业化与家畜生态学[J].家畜生态,1999

生态畜牧业篇10

近年来,青海省政府实施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战略,各地加大畜牧业合作社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成功探索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拉格日”“梅陇”“佐龙”“织合赛”等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如何进一步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并将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整合起来,在关注经济、生态、社会目标的过程中,全面系统地组织牧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通过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牧民收入,形成一个经济高效安全的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保证畜牧业长足发展,已经成为青海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黄南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合作社发展模式为例,研究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积极推进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拉格日”模式的特征

拉格日村通过组建牧业合作社,推动了对现有牧业资源的重组,推行了合作制、分组式生产经营方式,努力实现草畜平衡,切实减轻草场压力,尽力优化畜群结构,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牧民收入,提高了牧民群众推动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

(一)合作社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

由示范带动到牧民积极广泛参与拉格日村是国定贫困牧业村,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2512元。2011年县政府依据省政府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战略,将拉格日村确定为县级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示范村,组建了牧业合作社,吸纳入社户3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0.6%,入社217人,占全村总人数的26.3%,入社夏季草场0.6万亩、牦牛74头,成功迈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的第一步。合作社通过一个阶段的发展,提高了牧民群众对合作社作用的认识,逐步解除了牧户的后顾之忧,充分带动了牧户入社的积极性,创造了牧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合作社生产经营逐步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经济效益开始显现,激发了牧民群众推进合作社发展的动力。截止2016年底,入社牧户已达到762户,占全村总牧户的92.47%。入社人数达到762人,占全村总人数的93.10%。

(二)合作社经营方式的创新性尝试:

改变传统牧业资源利用管理方式牧业合作社为了全面推动生产经营活动,加大了对现有牧业资源的重组,推行了合作制、分组式生产经营方式,把合作社分为天然草场放牧组、良种牦牛繁育组、藏羊标准化养殖组,商业经营组等4个生产经营小组,统一实行轮牧、配种、育肥、加工、销售和分群养殖的生产经营运行模式。逐步推动“三产拉动型”“联合生产型”的新型发展方式,使草场、牲畜、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得到了优化重组,合理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畜牧业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截止2016年底,累计整合草场面积达8.8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3.8%;牲畜入股5264人头只,占全村存栏牛羊总数的93.2%,入股资金达2381.7万元。

(三)合作社运营中对草场生态的关照:

整合相关政策与技术资源,实现草畜平衡在牧业合作社建设中把草原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结合“三江源”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退牧还草、设施畜牧业建设等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大力推行以草定畜的牧业生产方式,及时调整畜群结构,加大非生产畜种淘汰力度,努力实现草畜平衡,切实减轻草场压力,使超载过牧的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截至目前,已实行禁牧草场面积达到4.46万亩,草畜平衡面积7.22万亩,年均减畜1109只羊单位,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牧业生产经营的双赢。

(四)合作社对放牧方式的探索:

因地制宜,因畜而定通过推行牲畜分类组群放牧方式,不断完善“拉格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推进转变了增长方式,促进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的转变,使得拉格日合作社的畜群结构得到调整,优良畜种比例和牛羊出栏率不断提高,到2016年末,合作社优良种畜比例达到70%,母畜比例达到65%,仔畜繁活率达到85%,牛羊出栏率达到54%。

(五)合作社经营带给牧民的实惠:

提升了其创业能力通过牧业合作社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了牧民群众推动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2014年,各类资金投入已达1069.5万元,2016年仅入股资金达到了2381.7万元,极大地支持了合作社发展,激发了牧民创办产业干实事的热情,出现一批畜产品加工交易、牛羊育肥、饲草料种植、停车场、民族服饰加工厂等社办实体经济,合作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2016年,合作社创收948.5万元,比上年增加424.3万元;人均收入12447元,比上年增加3697元;提取公积金94.85万元后,年度分红总额达394.87万元,人均分红5182元。

二、影响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拉格日合作社极大的推动了地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合作社生产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单一,集约化程度低,草畜矛盾较大,生产要素优化重组速度缓慢等等。

(一)合作社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尚未实现

拉格日合作社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落后,生产方式粗放,尚未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靠天养畜的方式依然存在,特别是生产要素优化重组速度缓慢,集约化程度低,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畜牧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开发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精深加工产品数量不多,畜产品尚未形成品牌效应。部分畜产品开发对市场需求、产品销路等考虑准备不足,存在盲目跟风扩大生产规模的现象,产品生产一直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加大了合作社运行的市场风险,甚至有些生产经营项目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有名无实,畜牧产品生产经营带动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作用不大。

(二)牧业合作社草畜平衡、畜种改良问题依然严峻

在牧业合作社建立初期,一部分牧民片面追求短期的生产、经济效益,超载放牧,草畜平衡问题十分突出。拉格日村草场退化严重,草场毒杂草、鼠害、病虫害时常发生,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减少了牧民收入。特别是人工草料基地建设滞后,草料种植面积偏小,冬季饲草饲料储备难度大,一般过冬储备的饲草料从外地购买,这大大增加了畜牧业生产成本,影响了生产经营效益。同时,畜种改良、畜种结构调整速度缓慢,合作社董事会成员、入社大户对畜种改良、畜种结构调整思想认识不一致,从而导致畜种改良、畜种结构调整方案难以推行,严重影响了产业布局、科学化生产经营。

(三)牧业合作社经济运行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通过畜牧资源整合,现有资源得到了合理、集中使用,目前拉格日合作社牧户入社率、牲畜入社率、草场面积入社率均达到了90%以上,生产经营体系初步建立,实现了畜牧业资源统一调配。但缺乏有效管理,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核心管理层整体能力较弱,合作社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培训管理、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规范,缺乏有知识、懂管理、善经营、有威信的、牧民群众比较信任的合作社管理人员,有些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善于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家底不清,尤其缺少牧业发展技术人员。甚至有些高龄“干部”有“等、靠、要”的思想,合作社发展动力不足,尚未有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条件不成熟,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合作社还不具有辐射带动能力,难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

(四)牧业合作社投融资渠道狭窄

拉格日合作社缺乏发展资金和技术,畜牧产品开发步伐缓慢,从事畜牧产品生产经营加工型企业普遍处于“规模小、实力弱、精深加工能力不强,水平低”的状态。畜牧产业化生产经营的难度大,生产有机、绿色畜牧产品过程中用生物、物理的防治草原鼠害、病虫害的能力弱,推广使用环保农药的难度大,部分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差,产品质量保证难度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不大,培育实力强、产业链长综合龙头企业难度大,大部分企业仅限于畜牧产品初加工的初步发展阶段,畜牧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落后,加工工艺、设备不先进,加工增值潜力远未发挥出来,过低的畜牧产品开发水平和缺乏专门的研发团队,导致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很低。合作社成员入股资金非常有限,又缺乏大额的投融资渠道,生态畜牧业建设专项资金不足,地方又无财力安排扶持资金,使合作社大部分经营活动不能实施,无法拓展生产经营规模。地方政府尚未形成扶持合作社发展的工作合力,农牧、扶贫、旅游等部门在思路、措施和具体扶持项目等方面缺乏沟通与合作。乡镇一级对合作社的管理、服务指导不够。合作社抵押物不足、环保条件不达标,申请银行贷款难度很大。合作社生产技术、经营资金的不足严重制约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五)牧业合作社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很大

牧业合作社的建立解放了许多畜牧业富余劳动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牧区劳动力老化的问题。但所解放的富余劳力转移就业难度很大,县城、乡镇承载能力、集聚能力、服务能力不高,游牧民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牧民教育文化程度低、语言环境狭窄,就业技能培训力度不大,缺乏一技之长,自主创业就业意识不强,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依然繁重。加之近年来教育投入力度增大和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牧民子女上大学人数比例大大提高,有一部分牧民子女大学毕业后不愿意返回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导致牧业从业人员中青年人从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使得牧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基本上处于缺人才、缺发展思路及产业发展“弱”“小”“散”状态,整体实力不强,缺乏富有民族特色的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畜牧业发展仍旧沿袭“守株待兔式”和“靠天吃饭式”的传统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六)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还依然薄弱

牧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投资资金底子薄,历史欠账多,导致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与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乡村道路建设,冬季、夏季草场转场牧道建设,草场灌溉供水管网建设与人畜饮水供水新打机井、配套井房建设项目、新架高压输电线路及配套变压器安装资金缺口较大,供电建设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合作社饲养基地、厂房建设等办理土地使用证难度极大,畜产品交易、仓储等设施不够完善,产品交易场所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尚未列入发展计划中。新建企业由于用土地、用路、用电等问题难以得到快速解决,企业投资的进度缓慢,企业进驻牧区生产经营畜产品的吸引力不大。

三、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是一个全面探索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需要在改革发展中不断总结完善。当前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已处在一个巩固完善和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如何准确把握好国家一系列强牧惠牧富民政策,制定切实可行推进牧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扶持畜牧业产业链链接,建立生态畜牧业发展体系,合理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步伐,着力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一)以组织管理创新为引领积极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要站

在畜牧业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合作社对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合作社建设工作,加强领导、强化服务、深入调研,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大胆探索牧业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子。要进一步加强对牧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的指导,切实推动合作社建设。县乡两级政府要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把加强指导、规范运行、推动市场进程作为合作社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协调解决牧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制定加快牧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对牧业合作社建设进行一次全面地回头看,以生产要素整合质量为主要依据,对现有牧业合作社展开全面评估,确定优先序列,确立“谁先整合,谁先发展”的扶持模式,从管理、技术、政策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抓紧建立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保护品牌效益。开展有机畜牧产品开发、机械剪毛、畜牧产品存储与交易等服务型专业合作社建设试点,加快推进牧业合作社专业化分工发展进程。积极稳妥探索生态畜牧业联合合作社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畜牧资源优化重组,提升牧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落实创办领办牧业专业合作社大中专毕业生生活补贴等政策,完善奖励机制、出台相关政策。遴选一批大学生村官,指定承担一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指导合作社发展工作和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各类项目的申请工作;遴选一些县级机关优秀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分配到已经确立为重点的合作社中,开展生产经营的传帮带工作。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在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的责任,建立乡镇副职联点合作社工作制度;鼓励县级机关优秀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大学生村官、村委会成员担任合作社理事会职务,防止合作社事务管理形成“两张皮”。加大合作社发展的工作考核力度,每年年终要对牧业合作社发展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完成好、成绩优的乡镇给予表彰奖励,对完成不好、成绩差的给予通报批评。通过合作社对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统一管理,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辟多元化培训方式以培育新型牧民

高度重视对牧民群众的宣传培训,通过广播电视、以会代训、编印汉藏文版《生态畜牧业知识手册》、榜样示范与引导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宣传教育,使建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生产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的良好氛围。有效整合培训资金,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组织合作社具体负责生产经营的人员到天峻“梅陇”等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合作社发展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吸取精华,使之成为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的生态畜牧业建设能手;组织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生产技能培训,切实引领牧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

(三)多管齐下推进畜牧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不断

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加快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办一些组织化程度高、经营机制健全、带动能力强的经济实体,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应用、交流培训、推行标准、创新品牌、拓展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推行发展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企业领办合作经济组织。探索推行跨村、跨乡联合合作社模式,形成产业联盟,实现产业链一体化运作。建立完善草原有偿流转制度,使草场资源向实力强发展快的合作经济组织集中。积极推广“支部+合作社”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实行理事会提议、村支部审议、集体决议的合作社生产经营的议事制度,走出一条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双转、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发展之路。

(四)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促进生态畜牧业厚度发展

科技是提升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根本,也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坚持把科技创新和应用贯穿到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各个环节。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重点推广畜种改良、分群养畜、畜疫防治、草原鼠虫害和毒杂草灭治、畜产品加工等新技术,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提供支撑性科技力量。科学解决草场超载过牧问题,加大草原保护力度,构筑草原生态屏障。大力培育饲草的品种,扩展饲草的种植面积,保障饲草的草量能稳步提升,做好饲草的储备工作,保障牲畜能在四季有足够的饲料,降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给畜牧业带来的损耗,切实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稳定性。大力培育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培育生态畜牧业、发展精深加工业”的思路,引进科技起点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企业与合作社联合生产经营等形式,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加工能力和带动能力的提高,加快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畜产品,加快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推进牧业合作社产业化、科学化生产经营。

(五)拓宽合作社投融资渠道改变

过去项目到户、分散建设的项目资金投入方式,整合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三江源生态保护、退牧还草、草原生态奖补、精准扶贫、草原旅游、科技推广等各类涉牧资金,向试点合作社集中投放使用,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方式,扩大政策拉动效应。针对合作社的空壳现象,政府应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此项工作,帮助已组建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走上发展的新阶段,建立健全合作社运行管理制度及利益分配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牧民群众投资推动合作社发展,加强对当地草场、牲畜的整合,努力实现牧区经济发展、牧民增收,草原生态改善的目标。鼓励企业、政府拓宽融资渠道,做到资本聚集,产生规模效应,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满足

牧民生产生活需求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及牧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问题,投资建设冬季、夏季草场转场牧道,积极建设供电、草场灌溉供水管网、人畜饮水供水新打机井、配套井房等基础设施,合理解决合作社饲养基地、厂房等土地使用证难办的问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立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衔接的制度,健全覆盖全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牧区困难家庭住房条件。继续实施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以满足牧民们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双元.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现状评价与政策思路———以梅陇个案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04).

生态畜牧业篇11

一、主要做法版权所有

我县紧紧围绕“做生态文章,建畜牧强县”的发展思路,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努力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在思想观念上,由重畜轻草向建设养畜转变;在经营饲养方式上,实现由自然放牧的粗放经营向舍饲半舍饲集约化经营转变,从根本上改变牲畜完全依赖天然草场的传统习惯;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一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市场开拓上,实现由局部小市场面向国内大市场转变,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一)抓好宣传发动,全面提高对发展生态畜牧业认识。针对“入世”后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县委、政府在指导思想上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稳定发展畜牧业;二是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把发展畜牧业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发展生态畜牧业之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化生产。为切实提高人们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认识,我县先后多次组织产业结构调整宣讲团,深入各村屯大力宣传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县电视台、××通讯等新闻媒体还开设了专栏、专刊,集中宣传,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县委、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2001-200*年畜牧业发展责任状,把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乡镇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畜牧业发展问题。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农民群众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二)加强生态建设,强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为了妥善处理发展畜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县委、县政府响亮提出“生态就是生命”的口号。200*年,编制完成了《××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纲要》。200*年,完成了全县15个乡镇生态建设详规,出台了《××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重点实施了农业生态治理、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等十四大生态建设工程。200*年以来,包括投工投劳累计投入1.87亿元,完成退耕还林还草、灭荒造林62.6万亩,禁牧20.2万亩,休牧60万亩,建人工草场22万亩。严厉查处破坏草场的乱开荒行为。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一个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逐步形成。

(三)明确方向,大力推行舍饲养畜。为有效解决草畜、林畜日益突出的矛盾,实现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的双赢,我县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草业工程。坚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以草定畜”的思想,以保护天然草地和发展人工草地为主要措施,加大草原保护和改良力度,积极鼓励养畜户扩大饲草料种植和玉米播种面积。从200*年起,对利用承包田种植人工牧草和青贮玉米的,减半征收农业税。近年来,县财政采购优质饲草、饲料种子投入达100多万元,多年生人工牧草和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全县种植饲草料35万亩,其中,粮饲兼用玉米种植17万亩。目前,50万亩、投资800多万元的退牧还草工程已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二是舍饲工程。组织各乡镇干部和养畜大户赴突泉县、富裕县等地对舍饲养畜进行了考察,200*、200*年先后两次专门召开了秸秆转化、舍饲圈养现场会,对完全舍饲养畜的,免征3年牧业税,充分调动农民舍饲养畜积极性,许多养畜户纷纷建起了标准化的舍饲圈舍。同时积极推广“四化两贮”技术,全县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目前,全县已建暖棚3200多个、18.8万平方米,建青贮窖2000多个、19.3万立方米。通过对比,算经济帐,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舍饲养畜经济效益不但高于散放天养,而且还有明显的生态效益,老百姓对加强生态建设与发展畜牧业二者间的关系认识越来越高,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这一政策机遇,种树种草,林草间作,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畜牧业发展,形成了发展畜牧业和生态建设与保护互动的良好局面。三是改良工程。传统养殖只重量而忽视质,因此效益不高。鉴于此,我县坚持以提质提效为目标,大力实施良种工程。近3年来,先后举办牛冷配、羊人工授精及动物卫检法律、条例培训班28次,在全县15个乡镇设立牛冷配站点72个、羊人工授精站点78个,引进了加系荷斯坦、西门塔尔、利木赞等优良种畜冻精细管,完成牛冷配8000余头,奶牛基本上实行冷配,改良率达到90%以上。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和鼓励养殖户引进、繁育、推广乳肉、肉毛兼用优良畜种,提高牲畜良种化水平,促进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为提高养畜户经济效益、创立品牌奠定了基础。

(四)创新机制,加大资金、政策和技术扶持力度。资金、政策和技术是影响发展畜牧业的关键因素。为此,县委、县政府广泛发动群众,群策群力,采取银行贷一块、招商引一块、养畜户自筹一块、财政补一块、项目投一块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自200*年以来,全县共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5.8亿元,其中,县委、县政府协调金融部门共发放畜牧业专项贷款1.6亿元,招商引资投入1.12亿元,群众自筹2.58亿元,争取项目3000万元,县财政补贴2000多万元。为推动畜牧业超常规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决定》、《2002—200*年牲畜舍饲圈养实施意见》等17个配套文件,在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草原资源补偿费等方面给予优惠。从200*年起,对利用承包田种植多年生牧草和青贮玉米的地块减免农业税;对新购进的秸秆揉碎机每台补助300元;对畜牧业发展排在前3名的乡镇予以重奖;对200*—200*年养畜专业村人均达到1头奶牛或2头肉牛、5只羊的,由县财政为该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购买3年人寿险。县农牧、科技部门实行跟踪上门服务,及时把品种改良、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上,鼓励支持农民发展畜牧业,彻底消除了广大农民因不懂饲养技术而不敢养畜的心理。

(五)狠抓普及,促进牲畜总量快速扩张。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就没有抓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岭东抓普及、抓速度的要求,大力实施“三个百万工程”,即到200*年牲畜总量达到100万头(只),200*年实现牛羊存栏达到100万头(只),200*年实现羊存栏达到100万只。通过全县上下通过外购、自繁等多种方式,牲畜总量迅速扩张,200*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01.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3.2%,纯增25.33万头只;200*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175.5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72.9%,纯增74万头(只),提前一年实现了三个“百万工程”目标;200*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257.1万头(只),同比增长46.4%,增量达81.5万头(只),牲畜总量跃居××市第一位。全县农牧结合户占全县农户的90%以上。今年年初,我县开始规划实施500万牲畜工程,力争通过3年的时间,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区牧业大县。

(六)典型带动,促小区规模养殖。强力推进养畜专业村(屯)、小区建设,下大力气抓好农牧结合户的普及和各类典型示范户的培育指导和扶持工作。目前,我县共建养畜专业村屯96个,舍饲户达到2.23万户,半舍饲户达到3.33万户,建养殖小区6个,培育各类典型示范户670个。进一步培育以奶牛、肉牛、肉羊为重点的各类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以养殖小区为骨架、大户示范为支撑、千家万户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七)强化服务,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县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全县畜牧兽医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聘用实施方案》,采取科技承包、按劳取酬、工效挂钩等措施,调整了技术人员工资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行竞争上岗,通过考试、考核将畜牧兽医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实行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养畜户“三结合”,县乡两级畜牧站所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县畜牧业局所属各站所为中心、乡镇畜牧业服务中心为骨干、村防治室为重点、组防疫员为补充、养殖户为依托的防疫网络。大力加强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建立了牲畜免疫档案,跟踪检疫,牲畜防疫密度达到100%。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合力,水利部门积极配合实施人畜饮水工程;交通部门主动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电力部门优先为舍饲户解决用电问题。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使生态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八)拓宽渠道,实行产业化经营。一是抓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招商引进了蒙源、精华、鑫源等肉类屠宰加工企业16家,现已组建为草原联邦肉类集团。现我县年加工肉羊能力已达到230万只,其中仅××中敖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肉羊150万只,该企业去年入驻我县工业园区,今年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年内建成投产。北京洛娃、黑龙江雪花、德龙三家乳业加工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220吨,年可生产奶粉3000吨。200*年,北京双娃乳业在霍尔奇镇建立了千头奶牛基地,目前,由新西兰进口的首批680头奶牛已经入驻基地。二是组建养殖协会,不断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结合实际,重点加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将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机地联结起来,为企业牵线,为农户架桥,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我县共组建各类经合组织22家,拥有会员1360人,辐射带动农户22314户,拥有固定资产达2300多万元。

二、工作体会版权所有

一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是农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可促进生态与畜牧业和谐发展,实现增草、增效、增收的有机结合。农民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特别是青贮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进一步优化了种植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在经营管理上,模式化舍饲饲养,降低了饲养成本,缩短了饲养周期,提高了养殖效益。

生态畜牧业篇12

“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及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海西特点的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以这个目标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海西,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海西州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奖励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群众参与生态畜牧业建设、合作社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成为引领牧区生产、组织、分配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抓手。

“梅陇”破荒畜牧业跨越发展

2008年,在天峻县梅陇村开展的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成功探索出了“以草场承包经营权、牲畜折价入股,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谌〕辏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经营模式”的“梅陇模式”涌向潮头,成为该州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主推模式。

至今,在全州牧区15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7个生态畜牧业联合社依然可以看见梅陇模式的身影,初步实现了草地畜牧业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等向好环境,开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生共赢”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局面。

梅陇模式的成功在海西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不断创新和丰富生态畜牧业建设发展的写照。以此模式作为辐射覆盖,在海西各地已经不只是一个梅陇模式,更多的是根据各地鲜明特色而探索出的一个个诸如“转产转业型”“社企联姻型”“三产拉动型”“联合三产型”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新模式的推进,改变了过去合作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不足,组织调动了牧民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的积极性,实现了自我发展,加速了国家政策导向的落实。而且,改变了过去项目到户、分散建设的方式,以全新的“支部+合作社”的组建模式,实现了牧区基层组织和生态畜牧业建设相互促进,在提升合作社模式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额外惊喜。

截至目前,该州近82%的牧民已自愿加入合作社,部分牧业村社入社率达100%,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这让更多的牧民群众参与到了生态畜牧业建设当中,共同参与建设、共同致富成为大家一致的目标。

股份“改造” 合作社“如虎添翼”

倾力推进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是海西自梅陇模式后的又一大重要举措。在推进工作中,海西以提升生产要素整合、优化畜群结构、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管理等为主要内容,这些工作的一一推进,无疑为当前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该州38个试点合作社扎实推进草场整合划区和畜群重组工作,有序开展数据统计、建档立卡、股权证填写等步骤。经过相关部门统计,该州试点合作社入社牧户已达到1599户,整合草场面积1624万亩,整合牲畜29.3万头(只)。

股份制改造主要通过生产要素资源重组,开展牲畜组群、种公畜集中管理、牲畜鉴定和选种选配,畜种、畜群结构得到优化,草地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利用,打破以往以家庭为主的小而散的生产方式,进而向以合作社为载体的股份制发展方式迈进。目前,该州规范运行股份制经营的合作社能繁母畜比例由前5年的40%左右提升至70%以上。

在积极推进试点单元建设的同时,海西按照“坚持主次兼顾,统筹推进”的原则,积极鼓励非试点合作社在没有列为试点合作社的情况下,主动作为,积极投身于试验区建设。

像都兰县艾里斯台和科学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就率先成为试点外的股份制改造成功样本。艾里斯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已经被查汗西里联合社吸纳为成员社,迈出了联合社由村级联合向跨乡镇联合的第一步;都兰鸿格尔、茫崖行委嘎斯浩特、格尔木明根台吉3个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的24个成员社股份制改造工作正在推进中。

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根深蒂固”

13个试点合作社产业发展项目、21个大学生领办合作社创业基金项目、12个试点合作社发展能力提升项目等一批项目的稳步推进,为海西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政策保障。

重点推进合作社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海西畜牧业资源优势和牦牛、藏牛、茶卡羊、蒙古羊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以打造绿色、有机畜产品特色品牌为目标,加快了天峻县玉舟联合社玉舟藏羊牦牛、格尔木那陵格勒合作社蒙古羊、乌兰巴里河滩合作社茶卡羊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商标建设,实现了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

针对天峻县有机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完成有机藏羊牦牛认证工作,取得了有机产品活畜认证证书,认证范围覆盖天峻县10个乡镇,认证藏羊28万只、牦牛9.6万头。完成6个有机生态牧场和8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同时,扎实推进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从项目实施效果来看,实现了母畜营养均衡、繁殖率稳步提升、幼畜断奶期提前的目标,加快了幼畜出栏,经济效益明显。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老干部领办合作社发挥了“事半功倍”的帮带引领作用。涌现出了以王洛、李科等一批退休老干部帮带合作社的典型,他们中有的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有的担任工作顾问,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特点,破解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贴近了与当地牧民的关系,为合作社在决策、政策、技术、服务支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强联动畜牧业发展“新业态”

“构建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经济实体是破解当前合作社产业发展规模不强,有效带动生产经营能力薄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过程漫长,品牌建设和畜产品附加值不强等诸多问题的有效载体。”在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发展研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揭示出发展联合社的必要性。

如果把合作社比作是各村独自发展的“小集市”,那么联合社就是跨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大超市”。联合社主要通过鼓励和引导,按照“科学管理、统一规划、地位平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原则,自愿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

在2个县级联合社和5个乡级联合社中成员社覆盖面已达到63个,形成了跨村社、跨乡镇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格局。

为了推动联合社规范化建设及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在联合社下面设立滚动发展基金,制定了联合社滚动发展基金管理办法,扶持联合社成员优势特色产业,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先后投入滚动发展基金963万元,用于联合社饲草料加工厂、规模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及综合大楼、引进优良等级母畜等一二三产建设。

天峻县草希生态畜牧业联合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壮大起来的。在生格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用好、用活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率先开展了联合发展三产建设,筹集1200多万元资金,在县城建设了一处集住宿、民族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生格大酒店,占地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所得收益实行按股分红,实现了“一产”支撑“三产”、“三产”反推“一产”发展的多产融合互动机制模式。

同r,联合社还专门成立了牲畜防疫、剪毛、畜产品及饲料拉运等专业综合服务队,在服务于成员社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专业综合服务队还将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有偿服务,壮大和提升联合社专业化服务水平,有效发挥联合社辐射带动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随着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的稳步推进,其影响力和辐射面正在不断向农牧区纵深推进,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凸显。目前,部分非试点合作社积极递交申请,纷纷要求加合社“抱团”经营,都兰县宗加镇12家合作社、格尔木乌图美仁乡9家合作社和茫崖行委3家合作社主动参与成立乡(镇)级生态畜牧业联合社。

服务“加码” 激发新活力

海西州在推进试验区建设中,围绕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建立融资服务机制、夯实产业发展等基础方面,多措并举,创新服务,激发合作社发展活力。

通过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金融服务中心,加快了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进程,促进了合作社规范运行和组织化程度提升,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并且以合作社需求建设为导向,建设内容按照合作社理事会提议、社员大会表决、县农牧局审查、州农牧局审核批复、省农牧厅备案等程序确定,推行项目建设资金折股量化,加速合作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和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径。牵头组建成立了以财务管理、技术服务和政策宣传、项目咨询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生态畜牧业购买社会化服务,已在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和组织运行方面取得了实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