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7 15:01:35

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篇1

一、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 首先,从土家族区域经济来看,土家族摆手舞的兴起和发展适合土家族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的,土家族人民是把山间或者是盆地作为基本的生存空间的,是由渔猎采集的经济生活发展至农耕经济生活,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和外界形成交通信息往来,从而使得土家族的民族区域文化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从摆手舞的内容上来看,它所展现出来的是民族的迁徙、家园的创建、狩猎征战以及庆祝丰收等等画面,可以这样说,土家族摆手舞不管是在舞蹈形式上,还是在领唱形式上,或者是在基本动作上,基本上都是从土家族的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中发源来的。 其次,从土家族对祖先的崇拜来看,生活于湘、鄂、黔以及渝交界地区的土家族人民,他们并不相信神仙和皇帝,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祖先,在他们严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离不开祖先的。土家族虽然不存在宗教,但他们却有着宗教观念,他们的信仰文化有崇拜祖先、祭祀土王、敬奉白虎并且是相信梯玛等等,而这一系列的信仰,在摆手舞种体现的淋漓尽致。摆手舞最早是起源于土家族的祭祀活动,并且祭祀活动通常都是在祠堂举行的,在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之后,至今变成了土家族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舞蹈。 最后,从土家族民俗文化特点来看,民俗文化由于家庭以及家族制度不同,由于自然村落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由于行政区划以及语言的不同,使得民俗文化事项在不同的家庭和家族、在不同的自然村落和自然环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容,不且相互独立传承。土家族主要使分布于于湘、鄂、黔、渝等等地区,是把武陵山作为主要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在这样的一个相对比较闭塞的地区和语言环境之下,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在这一民俗文化的圈子里,土家族民众由于家族制度的构成、受到自然村落的制约以及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在自己民族的内部形成了一种文化的认同,在这样的文化认同之下,集体参与的摆手舞就得以沿传至今。 二、土家族民族文化形态的弱化 对于一个处在相对比较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来讲,在面临着复杂社会的强势文化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很难能够守住阵脚的,总是免不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同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土家族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异,被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的观念所弱化,不仅如此,地域差异性的不断缩小也使得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征逐渐出现淡化,加之信息时代使得一些包括摆手舞在内的民俗、以及技艺等等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效率低下,成为了只供观赏的对象。简单来讲,民俗文化正逐渐随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渐渐消亡。 三、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传承 (一)保护摆手舞原生形态的活态 土家族的摆手舞是一种原生态的舞蹈,熟知这一舞蹈的人主要就是在土家族土生土长的居民,那么,如果从环境上对这些居民进行保护,必然要比空洞的进行向外拓展要来的有意义的多。所以,首先就是要进行村寨的民族文化生态进行保护,存在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而摆手舞在土家族村寨的存在,通常都是环境相对比较封闭的,只有把这种文化生态源流保护好,才能够把货号原生态的文化,因此,应该要发展民俗旅游,把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以及经济资源进行转变。当然,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进行尊重,又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来建立起乡村博物馆,从而来防止民族文化出现瓦解。 (二)构建摆手舞文化生态经济模式 构建摆手舞文化生态经济模式,也就是要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主要的手段,坚持在不把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前提之下,把两者相结合起来发展经济,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并把它们归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使得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同步进行。土家族的摆手舞也就是土家族可以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较好的文化资源,必须要形成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保护这样的意识,并试着在一些地区构建起把摆手舞作为中心的经济模式。 (三)弘扬和推广摆手舞 对民俗的传承活动其实就是人类自发的一种习俗惯制,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它使没有意识的,也就是说它是习惯成自然的,那么,对于摆手舞的传承来讲也是一样的,它也是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来讲,单单只靠民间的自觉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所以,我们可以把摆手舞和音乐以及其他的舞蹈相互结合起来,可以在摆手舞的简单的锣鼓声中配上现代的一些音乐,从而来使得摆手舞在节奏上变得更加鲜明、更加欢快。 结语 总之,在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不断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让摆手舞得以与和谐社会同步而行,从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贡献。

民族文化传承篇2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民族文化若没有有效地继承与发展,很可能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中。本文就以幼儿礼仪实践课程中幼儿懂礼、知礼的学习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为基本内容,让幼儿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体味民族精神的伟大,从而能够有效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经久不衰。

一、在幼儿园教导幼儿懂礼、知礼,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的传播对于幼儿今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而正面积极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全人格。而在幼儿园大力推进懂礼、知礼等在幼儿礼仪实践的实施,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能够促使幼儿从小形成热爱民族文化的意识,为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二、幼儿园推进幼儿懂礼、知礼,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

1.提高幼师的民族文化素养

幼师对于幼儿而言,能够正确引导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故而,要促使幼儿懂礼、知礼的民族优良文化意识的养成,幼师自身必须要有较为深厚的民族文化修养。这就需要幼师有效强化民族文化意识,能够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只有这样幼师才能在民族危机来临之际有效继承与传承民族文化,也唯有这样幼师才能让幼儿懂礼、知礼,传承民族文化。

2.加强课程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整合

在幼儿礼仪实践方面,幼师可以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为基础,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要目标。如此方能让幼儿在进行礼仪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有效传承文化。而要加强课程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整合,可以在进行礼仪实践时强化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民族性,让幼儿在懂礼、知礼的过程中明白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在幼儿的潜意识里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3.注重课堂文化建设

课堂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文化的有效建设,将民族文化贯彻于幼儿的意识中。而要加强幼儿礼仪实践课程文化的建设,幼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增强幼儿礼仪实践教学中的文化反思,大力推进文化反思教学;(2)优化幼儿礼仪实践课堂的教学设计,提升文化传承的效果。通过对幼儿礼仪实践课堂文化的优化,能够有效促使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幼儿懂礼、知礼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高效传承。

4.推进课外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幼儿在礼仪实践课程中懂礼、知礼,要有效传承民族文化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幼师积极开展课外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认识到民族文化,才能在懂礼、知礼的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对此,幼师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民族文化,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报纸等途径,然后在课堂上发言。如此,不但能够加深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勇气。当然,还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在课外游戏中融入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在幼儿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象。

以上就是笔者对幼儿懂礼、知礼的学习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所有的认识。幼儿礼仪实践课程良好的教育对于幼儿今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幼儿从小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传承篇3

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学校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经过这种选择性http://的过滤,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和系统性得以保存,从而保证了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文化在延续和传承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因此,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应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长久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基本沿袭欧洲专业音乐教育的体制,加上城市文化的强势挤压以及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性,民族音乐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少话语权,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包含部分民族音乐内容,但其地位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很不明确,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被忽视以及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互分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改革现有学校音乐教育

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有关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比例较小,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加之受“欧洲音乐中心论”长期对我国音乐教育体制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承主渠道的学校音乐教育必须破除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状况,在教育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改革。一是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加大民族音乐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增加中国传统音乐乐理、和声以及传统声乐、器乐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等方面课程,把民族音乐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声乐教学中,让学生多演唱一些民歌,观看优秀民族歌剧;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比例,让学生多积累民族音乐语言;音乐欣赏中,多赏析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和作品;和声课上,多解析一些民族调式,做一些民间曲调习题,等等。二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民族音乐的地方性、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立足校本教研,开发乡土音乐资源,将本地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器乐品种等进行发掘、整理,利用校本科研力量编撰教材,将民族音乐精品转化成系列化的乡土音乐教材进入学校教育;另外,应选择民族风格鲜明,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典型作品,也可以把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以当下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形式进行演绎,多途径、多方法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三是民族音乐课程应选择部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内容催人上进的优秀曲目,吸引学生喜爱民族音乐文化,并从中获得美育的启迪。同时要善于探索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直观、即时、互动的特点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活动增添魅力,把声音、图片、影视片段与动画等元素引入民族音乐教育,更好地还原民族音乐的历史语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民族音乐理解。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民族文化传承篇4

藏族先民们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具有民族鲜明特色的传统宗教节日,这些节日极具历史、艺术、文化、科学价值且富于神奇色彩,如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萨迦“堆钦”、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金刚大法会。另外民间文化“苏瓦”等传统节日也有了及时的继承和发展。这些基本上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对宗教生活的需求。

二、十明佛学文化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大五明即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小五明即诗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历算学等。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优良传统文化在佛学院萨迦寺分院、密法修行院、喀乌扎宗等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继承和发扬。这些寺庙培养出来的宗教人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且这些宗教人才都在以萨迦寺为主的各地萨迦派的寺院荣任堪布、经师等职位,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不断作出应有的贡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独具特色的内明学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民族文化传承篇5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71-03

一、民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存在的困扰

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未添加到学校课程中。“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课程设置对学校教学非常重要,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目前我国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0%~12%。[2]在现实的学校教学当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知识构成、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致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反映民族文化的地方知识课程。在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尽量压缩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时间,甚至将会考科目都压缩到极少的课时,至于民族课程、地方文化课程更是形同虚设。

在一些相对发达的民族地区,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有些学校会开设部分民族文化课程,但是很少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更多的是被考试课程所取代,主要放在选修课中来完成。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具备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特征,但不能完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

2.课外活动内容单一,未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完成文化传承内容,这是许多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将文化传承的两种方式(直接方式、间接方式)相结合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很多民族学校的实践活动中,更多提倡的是和现实生活接轨的课外活动内容,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如很多民族中学会定期举办艺术节、电影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但在活动里面,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体育节时会开展篮球赛、足球赛,但不会开展一些特色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文化节会组织管乐团表演,但很多学校却从根本上放弃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内容,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根本没有纳入活动内容之中。过多地强调强势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同化的风险。

3.长效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尚未确立。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指文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每个民族在其产生之后都会自发地产生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有的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有的是和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这些传承方式都是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符合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属于最初的、原生态的传承机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行,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开始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当前,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交到学校教育当中。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很多民族中学都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或者依托学校大型活动或常规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活动开展之初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和学生也报以极大的热情。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发展不容乐观,许多学校现在已放弃使用民族文化的校本教材,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被忽略,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民族传统文化游离于学校体系之外,虽然学校管理者和大部分教师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表示赞同,但观念上的认同不等于实践中遵循这样的价值取向。与管理者和教师“热情支持”相反的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民族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所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多“昙花一现”,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些活动长期有效地实施。

4.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培训。教师的专业化大概可以划分为职前、实习、职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就职前培训而言,目前民族中学的教师主要由民族院校或者综合大学的民族班来完成。从各个学校的培训课程设置来看,普遍重视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而体现民族文化类的课程几乎没有,根本不存在系列课程。同时,无论师范大学还是综合大学里的教育学院,都处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缺乏了解,培训的内容稍显理论性过强,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因此,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前培训就无法得到时间上和质量上的保证。

就职中培训而言,主要是由各个地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来完成。无论在民族聚集区还是散居区,少数民族学校在当地的学校总数中都是少数。教师进修学校在指定教学培训计划时,很少会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放入培训内容之中。在加之各种考试评比的压力,致使民族中学的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后培训是否能搞好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现实当中,此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二、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1.立足本校实际,加强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3]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我国的教育政策规定: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民族语言课程。政策规定的重点在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的学习,以学习民族文字和民族语言作为载体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民族地区教学实际的不断变化,这种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变。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课程加入课程设置当中,应该在语言课程之外增加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进而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模式的改变,将课程扩展到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范围之内,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4]通过构建多元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体系(如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活动的承载,调动一切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及教师在内的多种人员的参与,同时还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民族学校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场所。既存在着优秀的外来文化,同事也有社会主体文化,另一方面还存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前所述,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5]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仅仅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的,必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比如一些家传技艺、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学校若是必要也可讲学生家长邀请入课堂之中,是学生和家庭成员形成良性的互动,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民族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民族博物馆,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化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3.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的主动性。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是消极、被动等待的结果,需要文化主体积极主动地加以完善、创新,增强文化本身的现代性和适应性,只有如此少数民族文化才能愈久弥新,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正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民族文化传承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6],“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7]因此必须提升文化主题对该民族文化的创造更新能力。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场所,对人的思维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民族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使其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好奇和信心,热爱本民族文化,只有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内心的潜在需求时,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才具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4.加强民族中学的师资培训。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8]因此,教师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培训机构与民族学校相互脱节。前者不了解民族教育的基层情况,所提出的理论多为意识流的堆积;后者埋头于具体教育教学工作,无暇对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成绩加以梳理和总结,因此迫切需要民族教育的理论作为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合作,理论工作者到田野了解情况,民族教师从对方获得理论指导,引入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6.

[2][4][5]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4).

民族文化传承篇6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山片区,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孕育了众多的民族文化资源。目前,这些民族文化艺术很多都被申报成了部级、省级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精神财富遗存,由相关的实物载体、行为方式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所体现,包括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口头文学及其表述的语言、美术和表演艺术、有关自然界及生产生活的知识与技艺、礼仪节庆、体育和游艺活动等。如土家族织锦技艺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传统手工技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由湖南省凤凰县申报并列为传统手工技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间舞蹈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踏虎凿花由湖南省泸溪县申报并列为民间美术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打溜子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民歌(湘西苗族民歌)由湖南省吉首市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咚咚喹由湖南省龙山县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挑花(苗族挑花)由湖南省泸溪县申报并列为民间美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苗族服饰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俗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苗族四月八由湖南省吉首市申报并列为民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梯玛歌由湖南省龙山县申报于2008年6月7日列为民间文学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哭嫁歌由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申报于2011年5月23日列为民间文学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古歌由湖南省花垣县申报于并列为民间文学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由湖南省永顺县申报并列为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凰纸扎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并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凰蓝印花布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并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根据国家主席充分发挥有关大专院校在参与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高校进行传承对于湘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尤为显得重要。

二、民族高校对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开发现状

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一旦离开了教育,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将无法进行。而在传承发展方面,又有家族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诸多方面,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少数民族与世界很多国家的少数民族一样既要学习本国的主流文化又要保留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又造成了文化地位的不平等和文化交流上的主动与被动情形,正是因为民族文化艺术的边缘化,很多民族高校开始意识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就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而言,在民族高校的传承发展状况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对其深层的认识与开发尚停留在浅层次上,没有更进一步地发掘与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课程的传承开发尚带有自发行为,缺乏规范系统的制度。

笔者就湖南民族地区高校进行调查发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采用适合汉族地区的“大一统”课程模式,适应民族特点、照顾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多元文化课程模式尚未形成,且民族特色不够明显,虽然也在艺术专业和通识课中开设了展示民族艺术形式、体验民族风俗与节日等课程,但这些探索也仅是学校或教师的一种自发行为,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因而教学的评估体系也没有具体的建立,有时甚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施,课程内容仅停留在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历史、体育等方面,没有囊括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2.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开发途径的单一性和低层次性。

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存在方式往往都是互为联系和多维度的,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则多是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与教材架构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一种附加式或补充式的介绍,例如在反映中国工艺美术史就是整个汉族工艺美术史的课程结构和框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则是以汉族历史的编年顺序进行单一层面的附加说明,从而将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简单地添加到学科内容中,没有涉及到多元文化课程中所要求的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所以其开发的途径停留在浅层面上。

三、湘西民族文化艺术在高校的传承发展

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生活方式课程资源。涉及本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当地生产生活经验、本地区生活文化、民俗宗教和伦理生活等,可以说这些地方性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传承意义与开发价值。

1.将实践经验带入课堂体验并传承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

民族地区高校应该鼓励民族高校师生参与诸如“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文化节”“中国•花垣苗族民歌节”“中国•吉首武陵山民族民间工艺品大赛”“吉首•国际鼓文化节”等大型的民族品牌节庆活动,让学生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从而了解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性。民族文化艺术的流布和依存离不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具体的文化空间,民族高校领导和教师可引导大学生把目光瞄准湘西两个核心保护区,即以酉水流域为主的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和以腊尔山台地为主的苗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在政府设立九个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圈和重点建设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武陵山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园和200个特色村寨、168个传习所进行基地实习和调研,这些对民族高校师生全面研究保护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状况创造了必要条件。例如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地之一,现有35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56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9个;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8人,省级传承人44人,州级传承人有131位;民间工艺大师30名;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6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个。同时,还建立了“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的建设对于整理、保护、展示、传承和开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的融合,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实验基地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传承并发展湘西民族文化艺术。

2.深入乡村进行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开放式系统学习。

地处民族地区高校的广大师生积极深入乡村进行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学生通过收集图片、文字和多种类型的设计资料,并且下乡向传承人了解和拍摄原生态民族歌舞和体育竞技方式,通过田野作业分析民族生产生活、民居建筑、风俗文化、社会历史等现状,了解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信息,充分感受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艺术魅力。同时,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对湘西民族艺术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实现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承湘西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并且也以课外活动等形式传承湘西民族文化知识,即民族体育活动和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民舞、民乐)等,通过《民间艺术采风》等相关课程的开发,引导高校师生走出校园直接或间接接触丰富的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甚至是直接参与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首先,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艺作坊,充分和民间艺人交流,认识湘西民族文化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其次,通过向民间艺人学习,了解各类民族音乐与体育的韵律、竞技之美。并且感受湘西民族民间美术的工艺美和技巧美。最后,深入研究湘西民族各方面地历史文化知识,不断提炼其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让学生体验乡村生活、展示民族精神风貌为主,进行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等知识的传承发展。由此来看,民族高校大学生通过《民间艺术采风》课程的学习,通过对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等进行学理性研究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展开对湘西民族人类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性研究,并对该课程进行定量分析、定性评价和课程总结,无疑将促进湘西民族大专院校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与发展。另外,在通识课程中教授学生欣赏和了解湘西民族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图腾崇拜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湘西的乡村民间及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了解湘西的历史文化知识。达到传承与发展的双重目的。

民族文化传承篇7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山片区,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孕育了众多的民族文化资源。目前,这些民族文化艺术很多都被申报成了部级、省级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精神财富遗存,由相关的实物载体、行为方式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所体现,包括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口头文学及其表述的语言、美术和表演艺术、有关自然界及生产生活的知识与技艺、礼仪节庆、体育和游艺活动等。如土家族织锦技艺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传统手工技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由湖南省凤凰县申报并列为传统手工技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间舞蹈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踏虎凿花由湖南省泸溪县申报并列为民间美术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打溜子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民歌(湘西苗族民歌)由湖南省吉首市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咚咚喹由湖南省龙山县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挑花(苗族挑花)由湖南省泸溪县申报并列为民间美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苗族服饰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俗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苗族四月八由湖南省吉首市申报并列为民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梯玛歌由湖南省龙山县申报于2008年6月7日列为民间文学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哭嫁歌由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申报于2011年5月23日列为民间文学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古歌由湖南省花垣县申报于并列为民间文学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由湖南省永顺县申报并列为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凰纸扎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并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凰蓝印花布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并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根据国家主席充分发挥有关大专院校在参与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高校进行传承对于湘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尤为显得重要。

二、民族高校对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开发现状

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一旦离开了教育,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将无法进行。而在传承发展方面,又有家族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诸多方面,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少数民族与世界很多国家的少数民族一样既要学习本国的主流文化又要保留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又造成了文化地位的不平等和文化交流上的主动与被动情形,正是因为民族文化艺术的边缘化,很多民族高校开始意识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就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而言,在民族高校的传承发展状况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对其深层的认识与开发尚停留在浅层次上,没有更进一步地发掘与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课程的传承开发尚带有自发行为,缺乏规范系统的制度。笔者就湖南民族地区高校进行调查发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采用适合汉族地区的“大一统”课程模式,适应民族特点、照顾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多元文化课程模式尚未形成,且民族特色不够明显,虽然也在艺术专业和通识课中开设了展示民族艺术形式、体验民族风俗与节日等课程,但这些探索也仅是学校或教师的一种自发行为,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因而教学的评估体系也没有具体的建立,有时甚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施,课程内容仅停留在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历史、体育等方面,没有囊括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2.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开发途径的单一性和低层次性。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存在方式往往都是互为联系和多维度的,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则多是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与教材架构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一种附加式或补充式的介绍,例如在反映中国工艺美术史就是整个汉族工艺美术史的课程结构和框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则是以汉族历史的编年顺序进行单一层面的附加说明,从而将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简单地添加到学科内容中,没有涉及到多元文化课程中所要求的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所以其开发的途径停留在浅层面上。

三、湘西民族文化艺术在高校的传承发展

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生活方式课程资源。涉及本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当地生产生活经验、本地区生活文化、民俗宗教和伦理生活等,可以说这些地方性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传承意义与开发价值。

1.将实践经验带入课堂体验并传承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民族地区高校应该鼓励民族高校师生参与诸如“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文化节”“中国•花垣苗族民歌节”“中国•吉首武陵山民族民间工艺品大赛”“吉首•国际鼓文化节”等大型的民族品牌节庆活动,让学生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从而了解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性。民族文化艺术的流布和依存离不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具体的文化空间,民族高校领导和教师可引导大学生把目光瞄准湘西两个核心保护区,即以酉水流域为主的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和以腊尔山台地为主的苗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在政府设立九个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圈和重点建设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武陵山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园和200个特色村寨、168个传习所进行基地实习和调研,这些对民族高校师生全面研究保护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状况创造了必要条件。例如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地之一,现有35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56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9个;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8人,省级传承人44人,州级传承人有131位;民间工艺大师30名;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6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个。同时,还建立了“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的建设对于整理、保护、展示、传承和开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的融合,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实验基地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传承并发展湘西民族文化艺术。

2.深入乡村进行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开放式系统学习。地处民族地区高校的广大师生积极深入乡村进行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学生通过收集图片、文字和多种类型的设计资料,并且下乡向传承人了解和拍摄原生态民族歌舞和体育竞技方式,通过田野作业分析民族生产生活、民居建筑、风俗文化、社会历史等现状,了解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信息,充分感受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艺术魅力。同时,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对湘西民族艺术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实现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承湘西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并且也以课外活动等形式传承湘西民族文化知识,即民族体育活动和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民舞、民乐)等,通过《民间艺术采风》等相关课程的开发,引导高校师生走出校园直接或间接接触丰富的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甚至是直接参与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首先,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艺作坊,充分和民间艺人交流,认识湘西民族文化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其次,通过向民间艺人学习,了解各类民族音乐与体育的韵律、竞技之美。并且感受湘西民族民间美术的工艺美和技巧美。最后,深入研究湘西民族各方面地历史文化知识,不断提炼其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让学生体验乡村生活、展示民族精神风貌为主,进行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等知识的传承发展。由此来看,民族高校大学生通过《民间艺术采风》课程的学习,通过对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等进行学理性研究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展开对湘西民族人类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性研究,并对该课程进行定量分析、定性评价和课程总结,无疑将促进湘西民族大专院校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与发展。另外,在通识课程中教授学生欣赏和了解湘西民族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图腾崇拜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湘西的乡村民间及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了解湘西的历史文化知识。达到传承与发展的双重目的。

民族文化传承篇8

“校园花儿活动”则是指围绕“花儿”文学、音乐、历史的创作、表演、传承等,结合各个学科教学开展的与民族民间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以班级、年级、学校和市县乡镇为位。“校园花儿”的探索实验说明,“非遗”教育传承的实践和探索需要艰辛的付出,执着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推广以及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方法、敬业的研究团队、教育家和教育行政的支持,才能够不断完善持续发展下去。同理,中国许多优秀文化“非遗”项目均可成为学校传承项目的课程内容,可以移植成为一种推广的模式,包括与音乐、戏曲、美术等有关的“非遗”项目来借鉴和实施。

笔者认为,音乐要素的记忆对于人的成长而言,是具有母语声音性质要素的,是与情感、形象结合的共生体。因此,对于“花儿”音调的记忆和情感体验,就像每个人的方言母语一样,只有在记忆的最佳年龄亲身经历或被其感受、体验过,才能深深刻印在记忆之中一生不会忘记。即便是远离故土,一旦听到便能记起。故乡的方言母语和歌声,就一定会记得家乡、亲人和祖国。这应该是语言音调及音乐性不可磨灭的记忆规律。有人概括地说:“艺术具有形象、情感、感性的特质”,据此笔者认为,“花儿”曲调(“乡音”方言)、“花儿”歌词(“乡情”民风民俗)等,只要在成长的记忆中,利用艺术的情感特征这一音乐艺术规律特点和教育原理,并有效通过现有学校的音乐课程及校园文化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美妙的花儿曲调给教育对象植入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和烙印,其重要性和功效也就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感效应中实现了。因此,音乐研究者、教育者、管理者和社会成员,从教育传承的角度而言,对于社会上已经多年形成的“花儿进校园”(也包括:“花儿进课堂”)等约定俗成的提法与“校园花儿”之间的本质差异,应该从目标、任务、责及内涵上有清楚的认识和界定了。

二、宁夏“校园花儿”的教学途径与方法

1、以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

(1)可以以院校、班级为位,开展“花儿”的主题性活动,也可以结合学校的重大节日、教学活动等机会,以地方戏曲、民族民间音乐、画展、文学、服饰展、当地艺人、传承人演示等内容为元的主题论坛、展示和表演活动。可以是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的综合活动,比如“花儿艺术周”或将“花儿”内容作为学校艺术节活动中的一个主题,采取表演、回族服饰与民间剪纸、刺绣等内容相结合的形式。也可邀请著名学者、专家、艺人与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将学生在课堂上、书本上以及媒体上得到的认识,在具体活动中得到拓展、提升与认知,使之构建在个人艺术素养和知识结构之中。学校要利用校园网、校园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校校通,包括上课铃声等一切媒体平台手段和集会活动,在日常师生、班级、朋友聚会,接待嘉宾等学校、师生的各种活动中,根据需要,有计划的、反复安排播放“花儿”。让花儿旋律在校园、家庭、社区等所有的与生活和艺术有关的听觉活动中,成为朋友聚会、节日活动中一种自发的、情不自禁的艺术活动,使其扎根、加深和留下深刻的记忆,让乡音、乡情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即使初次接触“花儿”的学生都能够产生共鸣,达到由生疏到熟悉、从了解到喜爱、从初步记忆到能够演唱的程度。其功效在于利用民歌音乐及(方言)母语亲情的内涵,使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达到最有效、自然的教育效果。因为,它们一旦根植于被教育者的心灵,会终生记忆、永不磨灭。经过积累,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民族艺术或以花儿为主题的展室或创作室,通过可见、可演、可听、可讲、可以体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宁夏回族“花儿”的发展沿革、人物事件、作品以及风格特点。

(2)可以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在音乐基础知识、视唱、视谱、乐理等内容的教学中,将大量流畅的“花儿”曲调选作训练谱例,加深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色彩、旋律、节奏、结构、调式、曲式的了解、记忆。在舞蹈教学中,选取流传广泛、好听、节奏感强适合舞蹈的“花儿”曲调,采用标志性动作和集体舞做设计方式,即:将“花儿”的曲调设计出几套固定的标志性(回族花儿舞蹈)动作套路,作为“校园花儿”的特定舞蹈语汇或基本动作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花儿”曲调,都能翩翩起舞。在歌唱教学中,采用“花儿”的曲调作发声练习,用“花儿”的歌词作吐字练习,用“花儿”的音调、语言、节奏等作民族和声作品的二重唱、三重唱、合唱等训练。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与欣赏、鉴赏的乐曲内容、结构、调式、色彩、风格有关联的,即采取把“花儿”的作品与教学的作品先后对比听赏。这样的方式,尤其在欣赏和鉴赏教学中,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把音乐创作与表演教学相结合,根据“花儿”结构、曲式、音调与语言(方言)及演唱的特点,选择短小的作品,从情景、音乐动机、节奏入手,由模仿开始,结合视唱和歌唱教学的曲调记忆,分析音组、节奏的组合,进行曲调的创作练习。可以与戏剧和表演教学相结合,将广为流传的与“花儿”有关的传说故事、人物等编成具有情节、人物的“花儿”剧,结合美术、舞蹈等进行综合艺术的表演与创作教学。还可以与其它学科综合,将语文、地理、政治、美术等学科整合教学,比如,将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口头表达、社会交往以及方言与音乐风格差异等要素结合为开放式、元式、互动探究式教学等。

笔者的体会是:“校园花儿”需要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年级班级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需要与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及进度、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要求、风土人情、多元文化以及人文知识的教学结合;不可以脱离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搞所谓的贴标签、走形式的传承教育活动,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有计划地课程目标及有管理有评价成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所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根脉血肉,最终达到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总目标。

2、要以改编、创作及组织管理为切入口

根据教学需要,有时需要将大的结构、过于难的旋律简化,有时又需要将简的、一的结构复杂化;也就是说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曲调优美、好听的原生态花儿作为“校园花儿”教材的编选对象进行改编。除了思想教育内容符合外,要符合好听、好唱及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及演出主题、对象、节日氛围的需要,还要注意要融入时尚和符合活动主题的创新元素。

歌词创作及改编,可以调动所在学校地区有音乐基础的语文学科教师以及当地词作家,率先创作做出示范,并引导学生和音乐教师大胆实践。除了要注意花儿歌词的韵律、格式、曲调情绪上的特点外,还要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歌词的创作、改编、演唱表演的设计等,一定不能脱离本地区、本学校和活动主题;越接近学校、学生生活、活动主题开展的创作、演唱、演奏、舞蹈等,就越受欢迎,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花儿”到“校园花儿”和由“花儿”到“花儿素材歌曲”的创作改编是教学和传承的需要和途径之一。要重视创作改编的融合性,教师要结合教学、艺术活动的目标要求,开展以器乐、舞蹈、歌曲、戏曲等为内容的艺术教学活动和艺术创作表演。要大力推行但不能草率随意;保持和忠实原曲调是原则,让学生喜欢并积极参与是策略和技巧;要反复推敲修改试唱,包括附点、换气记号、装饰音、节奏等。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表演形式需要,可以在不改变情绪、调性、风格等钢性原则下,采取加声部、引子、扩充、副旋律、串接等手法,达到和满足各种演出需要,使其符合“校园花儿”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有意识的利用各种音乐资源拓展“校园花儿”的教学渠道、鉴赏形式,使学生的接触面、视野、评价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背唱是检验教学和学生是否掌握的有效方法。必须要求教师先学唱背会原生态的“花儿”5―10首,并进行改编创作、排练演出、录音录像、授课示范。作为教师,对于花儿的传承来讲,教师掌握的多少是衡量其是否了解的重要指标。必须要求学生能够背唱经过改编了的3―6首“校园花儿”;能够听赏出原生态花儿和创作花儿的不同,并熟悉、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流传地发源地等;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爱好填词演唱;能够表达出自己欣赏的理由、能够辨别出它的地域和调令特点等。

我们知道,在原生态“花儿”的演唱形式中,根据环境、背景以及场合、主题即兴演唱、编词、填词是花儿演唱活动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根脉所在,是原生态“花儿”演唱活动的灵魂,其中即兴表演又与现代艺术教育观吻合,也是“校园花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高级阶段。因此,教师要能够借助“花儿”演唱创作中的“即兴”特点和手法,利用民间歌手的示范、教师的演示分析以及学生相互间的创作表演等活动,不失时机的开展“即兴”技能技巧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通过立体的花儿演唱创作活动对即兴表演、即兴编写歌词等方法有所认识和尝试,通过实践使其不断掌握和提高。并讲求教学的生成性、流畅性和创造性等新时代的课程教学理念。因此,花儿的传承,需要将演唱、歌词创作的即兴要素有机的贯穿在校园花儿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其成为音乐创新教育要素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培训、考核与教学实践的成果验收建立起“校园花儿”教学成果、管理成效的机制,只有获得考核评价验收,才可以获得有某一级教研位或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校园花儿歌手”“校园花儿传承基地”的称号以资鼓励。

3、要以校本花儿教材(教程)的编写为基础

校园是运用民族民间素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最有效的场所。让学生从小喜爱家乡的民族艺术,在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让经典的“花儿”民族艺术通过学校的各类有声有色的艺术实践活动,建立和浸透在青少年的文化素养结构中,深深的注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像对于母语的烙印一样,无论走到哪里,乡音、乡情以及民族情怀都会伴随着他们,正所谓:音是家乡亲,情是家乡真,只要曾经有过乡音乡情的体验感受、有过母语音调滋养过的成长,就一定会终生不忘。通过地方、校本花儿教材的创编,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遗产,而且能够促进教师在校本课程资源促进与利用上的潜能,为其它“非遗”项目的教育传承提供可以借鉴的途径办法。

4、要以创新、落实和评价为保证

一是要确立以市县为位、以有基础的骨干音乐教师为主的“校园花儿歌手”培训带动策略和教研小组。通过他们的教学、演唱以及辅导,形成不同区域内的示范效应。并以他们为中心在课内、课外形成艺术教育实践场合,演唱经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校园花儿”作品、教学设计案例,使他们成为传承民族文化、搭建符合学校艺术教育和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桥梁与使者。二是要确立以“校园花儿”为主题的综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理念;要提供“校园花儿”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设计、活动方案与作品目录。结合学生身边事、家乡事以及地方文化生活、民俗艺术等有关的内容有机的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达到育人之事半功倍的成效。举办以民族民间音乐、美术、文学、服饰、民间艺人等内容为主题的艺术周、讲座、展览、创作、表演等活动。“校园花儿”的教学,要与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结合,要与课程目标中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以及人文知识的教学相结合,可以由市县(区)教育部门或院校、年级、班级开展以“花儿”为主题的活动。重视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口头表达、与社会交往以及方言与音乐风格差异等教学要素、艺术创作的规范融合。不可以贴标签似的作秀、搞形式,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活动、研讨和体验式的学习,使每次活动都能精心设计、有新意,真正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落实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总目标。

三、花儿教材(教程)的编写与收获

民族文化传承篇9

中国分类号:G623.71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中的一份子,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民族文化不是永恒的,玛雅文化、巴比伦文化,从古自今,多少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流星划过夜空,诞生过美丽的光芒,却最终消逝。而我们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依旧生机勃勃,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传承并发扬着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传承下去的。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更应该在学生的思想启蒙阶段对其进行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小学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给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先让学生接近民族音乐

1、让家长不要盲目打造童星儿女,而是重视学生的内在养成

近些年,伴随着各类电视选秀节目日益火爆和网络媒体的大肆渲染,流行歌曲不仅是在成年人的世界大行其道,更是对祖国少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部分少儿节目中的少儿明星完全是按照成人明星的样子去打造的,表演的歌曲也大多数为流行歌曲、爱情歌曲,鲜有民族歌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下人们躁动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大人们只想把孩子包装成一个全民偶像,想要让孩子成为中国的小甜甜布兰妮,中国的贾斯丁比伯,忽略了对孩子音乐文化的教育。这样的音乐,这样被孩子们演唱出来的歌曲,是没有灵魂的,空洞的,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也不一定是积极的。殊不知伴随着布兰妮和比伯成名后的,是不断的花边与丑闻。所以,要对学生的家长说明道理,要让他们知道学生的健康心理、内在文化学识和素质气质是放在培养学生第一位的。这样,老师和家长在教育方面达成共识,就为日后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

2、找出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交点,引导学生接触民族音乐

一开始就灌输学生纯正的民族音乐,肯定不会立刻被学生们认知。试想你一上来就放段京剧,或是来段春江花月夜,学生们肯定是听得一头雾水。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慢慢发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些蕴含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音乐,比如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中国功夫》、《男儿当自强》等等,让学生们不知不觉中先感受民族音乐元素,再由老师提点,让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是大概怎么样的一种东西在脑海里有个初步的模糊的意识,那可能是一段好听的,但是又有一种特殊特点的旋律。

二、进一步介绍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1、结合历史背景,介绍民族音乐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但是这五千年的路是曲折的,介绍民族音乐,首

先要从大局出发,介绍大家人人都熟知的歌曲。笔者认为,国歌是最好的切入点,可能大家会认为国歌不是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是近代音乐。但是,国歌的创作背景和里面包含的民族精神,却是教育学生们最好的材料。当五千年历史的国家站在悬崖边的时候,当我们祖国母亲饱受欺凌的时候,是义勇军进行曲,是“起来”的一声呐喊,唤醒了沉睡中的巨龙。学生是最感性的、最单纯的、是最善恶分明的。笔者每次介绍国歌的时候,都会有学生感动流泪的。国歌可以让学生们知道,歌曲中也是有一种力量的,有一种中华民族的力量。他们会渴望探索这种力量,会对我们的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介绍民族音乐的多样性

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三十四个行政区,十三亿人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不同地域不同种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可以挑选部分给学生介绍。如福建民歌《爱拼才会赢》,词曲中表现出海边人民的不羁与坦然;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柔美,具有典型江南特色;陕北信天游,唱腔高亢悠长,释放了黄土地的洒脱;新疆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别有一番独特韵味……

除了民歌,各地还有不同的戏曲可以给学生们介绍,如国粹京剧、天津评剧、上海越剧、江苏昆曲。笔者所在的安徽则有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多种戏曲。

民乐乐器也是多种多样,吹奏类的有笛子、萧、笙、唢呐、葫芦丝等;弹奏类的有古琴、古筝、琵琶、二胡等;打击类的有扬琴、锣、鼓、铃等。

通过一系列的讲解,让学生们知道了我国有那么多种类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自由欣赏或学习自己的兴趣所在。

3、剖析民乐背后的文化故事

欣赏《茉莉花》时,可以告诉学生歌曲通过描述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的感情,也间接的反映了江南人民恬静的生活环境;欣赏《二泉映月》时,可以告诉学生们阿炳的人生故事,和其身残志不残的不屈性格;欣赏《东方红》时,可以将伟大领袖带领人民翻身做主人的伟大事迹讲述给大家,告诉学生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总之,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更要深入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和歌曲的创作背景,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民族歌曲文化的真谛。

民族文化传承篇10

由此而言,被媒体突显的所谓“新时期摄影”之主流影象,可能未及超越多少意识形态的传统格局,有些只是宣传立场的对立转移。事实表明,往往是一些属于非主流文化的隐性表现,更能代表摄影史意义的实质进度。因而,“新时期摄影”在反映“社会真实”和“平民化”的表现,实质是在触及映照民间的世俗生活现象,从而渐次返还摄影纪录的本性基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时期秉持理想主义超现实的意识形态化,造成摄影为政治服务的主流之势,使摄影观照世俗生活的倾向难以伸展。

新时期”的摄影理论,对时期发展到极端的政治化摄影模式,做出大量针锋相对的批判。代表观点诸如:以摆拍的导演手法粉饰现实、以弄虚作假手法歪曲现实等等,统归视之为“不真实的摄影”,从而反弹出“新时期纪实摄影”的异军突起盛况。

然而理论层面的摄影真实,其实是个难决的大问题。尤其在意识形态层面,真实与否牵系于立场观点。所以,两相争论,仍属未决命题。“新时期纪实摄影”表现中,所对社会民俗层面的摄影观照,则在实质上与以往时期刻意突出政治的摄影模式,真正拉开了观念距离直至背道而驰。

我在本文中所言的“民俗”概念,尤指中国社会的民间世俗事物,并非特指少数民族风俗事物。因此,我本可以启用“世俗摄影”这个名词来做阐述。不过,鉴于当前摄影理论新名词已有泛滥成灾之势,故没必要再节外生枝。运用已有的概念名词,我自信尚能将此话题阐明。

阿城《闲话闲说》言道:“一九六六年中国大陆的无产阶级提出的破‘四旧’,我问过几个朋友,近三十年了,都记不清是四样什么旧,我倒记得,是‘旧习惯、旧风俗、旧思想、旧文化’。这四样没有一样不与世俗生活有关。”

众所周知,被摄影拍照下来的影像,已是在时间上属于过去的事物。何况,民俗摄影无疑意指为拍“四旧”,即所谓的“土老破旧”。如此一来,则民俗摄影是什么,反而足以简明廓清了。

如果同意民俗摄影就是拍照与民间世俗生活有关的“四旧”事物与现象,那么以“破四旧”的观念所谓“立四新”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社会“新生事物”的新现实与理想化的超现实吧。凡将“四旧”与“四新”汇总起来的拍照影像,我认为可以统称为“纪实摄影”。

如此定义“纪实摄影”,有人会说这般“混淆两类不同性质事物”的大杂烩“纪实摄影”,不能代表时代,也反映不出时代性。我则认为“时代”是观念,而“历史”则是事实。我还认为,纪实摄影未必一定要反映时代,却务必要观照历史。时代在历史之下,如果“四新”代表时代,则“四旧”加“四新”就等于历史。于重视拍摄“四旧”的同时,也不忽视拍摄“四新”,这样的“纪实摄影”观念,或许就是所谓的“历史感”吧。

以过年为例,举两个给我印象深刻的民俗现象。

1970年春节,我在北国风光的松辽平原一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农村度过。大年初一,从一个叫刘家屯一队的村落,徒步跋涉白茫茫大地,去几十里地以外的三合公社。公社所在地也不过是个村落,只是设有公社机构和供销社,并无文化部门。那天在公社最热闹的供销社院子里,见到一伙农民自发地扭秧歌活动。东北二人转浪不溜丢小喇叭的吹奏声里,黑棉袄黑棉裤的关东乡民们,当腰围上大红花被面,有人头戴旧式礼帽和老式墨镜,自奏自扭地在院落空地间兜来绕去。这般不伦不类的打扮与放浪自得的动作,出现在最为肃杀的年头,实在令我为之一惊一楞。奇的是乡民们的表情也无喜乐也无愁绪,似乎沉默于自娱的舒缓状态。

我呆呆地观望如此民俗场面,把这样行为与当时的革命氛围相挂连,心想这要是叫政工干部见到,岂不要狠遭批判。也许正因为那是处在社会基层的农民群众,即使惩治也罚不出个什么了。他们才那般不管不顾,在穷乡僻壤,发泄了一场逢年过节应当展现的传统民俗仪式。当时我认为如此粗陋的秧歌没啥意思,远比不上以前在城里过年见到的又踩高跷又跑旱船的秧歌表演。只是许多年过去,我才意识到那是一场纯粹自发的民俗活动,尤其在“破四旧”的革命年景,更是不无风险。而我以往在城市所见的节庆表演,皆是有组织策划的非自发节目,已经很难算是纯粹的民俗文化。如果没有亲眼目睹那场乡间的简陋春节秧歌,今生我便只能将城市经历的节日组织表演,当做是民间的风俗现象,难免不是个永生的文化误会。

1990年的一个春节,我在美国洛杉矶唐人街,观赏由华洋人士共襄的庆贺游行。压轴节目是舞龙,一条蜿蜒扭动的金闪闪的长龙,在一处喧天锣鼓声中逶迤舞来,煞是烘托节庆气氛。只是高兴之际,龙身下现出不少洋人面孔,不禁觉着这已是一条不中不洋的现代化国际龙。

而今思之,民俗大约就是民间、民族、民众的世俗生命的传承符号与密码吧。蓬勃生灵的野生(民间)劲头是抑制不住的,例如1970年东北农村的那起土秧歌,即便有“革命”气势的嚣张,也终于未抵得住原始生命力的喷薄。

曾经广为流行于东北民间的二人转戏曲,本是充满粗犷、粗俗、泼辣、调情与胡扯等村野习气的民俗文化形式。解放后经有意的“去其糟粕”,便失落了民风的本质。直至“新时期”,才得以小品的方式再度生发风靡。在我看来,好的小品,都有我当年在乡间所遇的自发自娱的土秧歌神韵。我还认为,二人转和小品这种东西,是民俗小调性自为文化形式,是无须争登大雅之堂的。知拙守朴,保持其民俗性情,也就是切合实际地发挥了自身的文化作用。

民俗的流传,在文化形态上,还可能演绎为民族的神话。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龙,凝结着民族悠久文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构成一袭民俗的生命密码。如此文化传承,即便是在异文化的强势同化下,仍以移民的抗拒异化的民俗生命力继以支持,为远离母土的漂流生涯,维系一条根系的丝练。

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其民俗的神话精神,因之伟大且充满自信(自娱未必不出于自信)。而做为民族神话意义的民俗,参与了民族历史的形成过程,并以其生命密码的传承,化作凝聚民族意识的文化隐喻。龙――就是举世共识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隐喻之一。二人转和大秧歌,就是东北民间的文化隐喻,这类民俗事物,完全是可以与“时代”没有必然联系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但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现象,而历史则是民族的记忆。

摄影事物如果承担纪录历史的使命,则比起“反映时代”(往往流于意识形态化的政治宣传模式),更重要的是纪录历史。检讨中国摄影的曲折历程,拔高时代而贬低历史的摄影观念,落下惨重教训。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如果失落了健全的记忆(影像纪录是记忆之一种),将如何全面认识自身的过去?又如何明智选择自身的未来?

我认为,在纯摄影与俗摄影(纪念照片,影像档案、自娱的随手拍等等不被堂皇理论视为摄影的所有别的照相)之间,民俗题材的摄影,似乎能够起到某种缓和冲突的作用,有可能联系并融会不同摄影分类之间常被引为对立的因素。

中国世俗社会的历史性重创,也严重萎缩了中国摄影有为的文化进取。民间世俗生活的枯涸,导致社会文化生活的枯燥。单调的文化生活空间,无益于培植生长茂盛的文化艺术大树。

我所以认为“新时期摄影”的观念意识进取,重在还摄影于世俗,缘于以上阐述的理由。所以,对已经面世的和尚未浮出水面的当代非主流摄影史迹的发掘、评介与研究,乃是全面讨论“新时期摄影”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可是,这方面的学术研讨,并未引起必要的重视,尚期待于有识之士们的关注兴趣。

民族文化传承篇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简单来说,指的就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积累并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近些年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出现了传承上的危机,呈现出了日渐衰微之势,并因此影响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和我国民族文化基因的顺利承续。由此可知,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确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与传承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借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首先是传承基础和传承环境的消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孕育出了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然而,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是在娱乐表演的层面,再加上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使得具有耐力和毅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急剧减少,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状况。除此之外,现代生活方式和物质消费方式以及生活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也使得很多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活的环境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很多民族的文化在无形中就逐渐出现了消亡和流变的问题,而在这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其次是外来竞技体育文化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外来竞技体育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日常生活中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等运动广泛流行,而太极拳、武术散打、舞龙舞狮等运动却十分少见,年轻人的体育活动内容几乎被全部西方体育运动项目所占满,外来竞技体育文化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已经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这样的情况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更是举步维艰。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策略

首先,要注意构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新模式。在以往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模式是以家庭为主的,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基础和传承环境的消逝,这种以家庭为主的传承模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甚至出现了传承终端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确保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顺利传承,其中最为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传承机制和传承方式,建立起一个新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模式。而要确保新的传承模式的科学构建,一方面要注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现代社会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尽可能的激发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和传承热情;另一方面,在构建新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时,要注意大胆尝试现代化的理论和技术,以实现对原有传承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其次,要注意推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完善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例如:要注意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城乡地区有针对性的建设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场地和场馆,并通过配备专业指导员的方式,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最后,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不但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应注意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加大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挖掘和研究力度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和优化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方式,让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逐渐进入学校体育教学之中,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篇12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27-02

羌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古老民族,据说也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从殷商出土的甲骨文来看,远在三千年多前就已有羌人活动的记载。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羌人的一支由我国西北部迁徙至岷江上游一带,与当地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渐发展形成了后来的羌族。今天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和绵阳市的北川等地,据2005年统计,现有人口约32.65万。羌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语言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羌族盛行神物崇拜,至今仍保留“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一、悠久的羌族民歌,灿烂的羌族文化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种文化。千百年来,羌族人民在岷江上游这一特殊的地区生产生活,世代繁衍,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羌族民歌,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姿的羌族文化,发展了社会经济,推动了社会进步。羌族民歌的形成,与羌族人民农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人们自古就喜欢用唱歌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互之间进行交往。在羌族村寨,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劳动生产、节日聚会和婚丧嫁娶都要唱歌,青年男女更是多以唱歌来进行社交活动。在羌民歌中,酒歌、情歌、山歌、劳动歌为数最多。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与悠久的历史,使羌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古朴、深厚、独特的民歌。羌族民歌使得羌族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通过口耳相传的口头传承形式代代相传。羌族民歌曲目丰富,种类繁多,风格古朴,保存了较多的传统风貌,题材广泛、语言生动、形式多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从而经久不衰而保存至今。羌族民歌反映了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历史、道德情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羌族民歌作为羌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艺术土壤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羌民族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所以历史悠久、口传心授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羌族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色

羌族民歌的表达方式多样,大多不受场地的限制,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野外,在山上还是在田间,在田边地角还是在宽敞的坝子,你都能听到羌民在唱歌。

1.羌族民歌的分类。羌族民歌从形式上可分合唱、独唱、对唱三种。从内容上可分为情歌、酒歌、山歌、劳动歌、风俗歌、时政歌、巫师歌、耍山调等八类。①情歌,在羌语中称为“柔西”,它是羌族民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歌,主要是羌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时所唱的歌曲。羌族青年男女常常对答互唱,以表达男女间高尚纯洁的爱慕之情。情歌有试探歌、求爱歌、热恋歌、思念歌、盟誓歌等种类,例如《郎上山来姐下河》等。②酒歌,在有的地方叫“唱酒戏”“唱酒曲子”,是羌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羌族生活中的喜、庆、婚、丧、节日等都离不开咂酒。“有酒歌儿多,无酒不起歌”。演唱时,主人和客人轮流对饮对歌。其旋律优美,节奏缓慢,歌词较长,或表达祝贺、吉祥之意,或叙述家史、追忆祖先的业绩。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等。③山歌,在羌语中称“拉那”或“拉索”,是羌族人民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的歌曲。它有抒情山歌和劳动山歌两种,数量极多,节拍比较自由,演唱形式有对唱、独唱。羌族山歌,语言简练,具有鼓舞劳动情绪,使人充满劳动的喜悦之情。抒情山歌婉转优美,带有浓厚的抒彩,例如《龙窝山上云重云》等。④劳动歌,是羌族历史上最早的民歌,有犁地歌、收割歌、打场歌、撕玉米皮歌等。劳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其中有的节拍规整,接近歌舞曲,有的节拍自由,近似山歌。有独唱、齐唱和对唱等形式。有的节奏舒缓,曲调悠扬,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对于羌族民族来说,歌声是劳动的伴侣,劳动离不开歌声。⑤风俗歌,主要是指葬礼安魂、祭祀和婚礼祝愿时唱的反映民俗、礼仪方面的民歌。祭祀歌由巫师说唱,曲调单纯沉闷,婚礼祝愿歌又称喜庆歌,内容大多是吉利、祝愿的词语,单调古朴淳厚。⑥时政歌,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腐朽,诉说羌族人民的悲惨生活。它的歌词鲜明深刻,一针见血。如《卡普歌》。⑦巫师歌,是巫师在请神送鬼时唱的歌,如《永别歌》。⑧耍山调、是一种体裁自由的抒情歌曲。按羌族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五,青年男女上山游玩,俗称耍寨子。耍山调是在这种场合所唱的歌曲。现存的羌族民歌以1~5类歌曲为多,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它正好说明了人类社会生活与民歌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民歌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求,具有独自的审美情趣,浓郁的民族特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