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7:12

能力教育论文

能力教育论文篇1

2医学生创新教育所起到的作用

使学生树立起创新观念,对于学习有足够的热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正是因为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高校的学习生活是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阶段,离开大学校门,即将步入社会,这对于学生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情况。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校要尽量多组织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创新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也为学生自主创新提供动力。而学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学生工作做到最好,学校才能更加适应现今社会的潮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学校可以尽量多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能够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平等互助的平台,让学生们主动的去相互沟通、了解。

3医学生创新教育工作的探索

在教育课程中,一定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们多动手、多动脑,不能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这种教育模式只会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甚至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对于实验课的内容,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教师在旁边指导,有问题大家在一起讨论。对于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也要创新,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要让学生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对于医学生创新活动学校一定要大力支持,对于科技创新的经费一定要尽量满足,从而保证学生各类科技活动的顺利完成。同时,要建立多个适合学生动手实验的创新基地与实验室,保证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与研究。只有学生们亲自动手,才会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更有激情的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实践中关怀与关心精神的培养。所有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团队协作是分不开的,在一般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但对患者是否怀着关怀的心情也是同样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提高并不能代表其人文知识的提高。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灌输给学生关怀意识,不要仅局限于对患者病理的研究。

能力教育论文篇2

1.通识教育的目的尚未得到真正的认可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但是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和专业教育的限制,这一目的在高职院校并没有被普遍地理解与接受,“一方面,在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乃至盲区,通识教育在某些高职院校仅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时尚名词和美丽点缀而已。这就必然影响高职通识教育功能与目标的真正实现。

2.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的合理设置,然而因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高职通识课程安排显得不甚科学。具体表现为通识课程的设置比较随意和盲目,有的学校根据教师能上什么课,即开什么课,尤其是公共课人文类老师为了达到满工作量,在高职院校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勉强开出一些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通识课菜单让学生选课,误人子弟自不必多说;另外,通识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不高,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营养性补充;且在有限的通识课程中,必修的又比选修的比例高,学生自由选读的通识课非常有限。这种缺乏科学指导与规划的通识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人培养收效甚微。

3.通识教育的教学课堂难以有效的管理

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识课程在课堂上的落地,为了节省资源,目前高职院校通识课堂基本是大班教学的形式,少则两个班级、多则四五个班级合上。大班课堂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均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则大班人数众多,师生互动机会少,课堂效果弱;二则对于缺乏课堂调控能力的教师,课堂纪律不易把握,影响课堂效果;三则缺乏积极心态、学习欠自觉的学生逃课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易被查出,有些通识课堂几次课后几百个人仅剩下几十甚至十几号人,课堂形同虚设。公共选修形式的通识课堂由于学校的管理比较松懈,学生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有时仅沦为学生混学分的一个途径。

4.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

通识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识师资的力量,目前站在高职通识讲坛上的教师基本都是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产物,自身受过通识教育的少之又少。教师缺乏深厚的通识学养,很难在通识课程教学上游刃有余。加之通识课程教师不如专业教师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其教学态度较多的敷衍了事,教学方法也往往照本宣科,机械生硬,缺乏创新,直接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感兴趣,进而导致了通识课程的无效性。因此,通识师资队伍的缺乏和通识教师综合素质的欠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方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结构朝综合化方向发展,既增强技能、练达人情,又促使人格提升、健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1.重视通识教育管理

成立通识课程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作为和专业教育平行的一种教育实践,应该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台湾地区的普通高校和技职院校均设有独立的教研与管理一体的“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学院”,专门负责规划、推动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知识视野和人文与科技交流融汇的体验平台,打造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大陆高校大多没有专门机构来管理通识教育,通识课程基本同专业课程一并归并教务处负责。这种管理模式有其方便之处,但缺少针对性,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和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立一个类似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进行通识课程的管理与研究,同时建立通识课程网站,扩大通识教育辐射力,必将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也将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品格和高职学生的生命价值。

2.基于职业核心能力

设计通识课程科学体系职业核心能力是每个人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是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人生成功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教养态度,也被称为“软技能”“、软实力”。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范畴,围绕通识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应深入思考,科学设计通识课程体系。高职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几大模块:如语言与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文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数学计算机与自然科学、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课程、跨学科课程等领域;高职通识课程形式可由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素质拓展指修课、隐性通识课等组成。高职通识课程的设计应把握基本性、普适性、整合性、深刻性、时代性原则,杜绝那些过于专业、生僻冷落、简单肤浅、陈旧落后、缺乏关联、整合性差的课程。既要给学生一个系统的通识学科体系,锤炼职业核心能力,又要有一个在系统制约下相对开放自由的选课机制,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与素养。

3.改革低效课堂模式

确保通识课程教学质量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与通识课堂模式有密切的关系,小班课堂有助于师生互动、研讨交流,能克服大班教学一言堂、灌输式的弊端,确保每个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与能力爱好,并在切磋碰撞中,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课堂教学模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浓厚的大学文化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广义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高规格、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组织有内涵的科技文化节、艺术节等,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人格,活跃性情;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是隐性的通识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润物细无声的关照。

能力教育论文篇3

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改变以前单纯的只重视基础知识和技术掌握,现在更加重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我院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如下:在每节课教学过程中,抽出30分钟给予学生独立从事田径专项技术教学,一堂课(90分钟)后60分钟再由教师进行的技术教学。在学生所自主进行的体验中,由学生独自完成体育教学的30分钟的内容设计(每次由1名同学担任教师的角色,其余同学为学生角色),首先由教师提前一课次让试教的学生了解下次课教学的任务与要求。担任主持教学的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并根据中学体育课教学特点,认真做好课案设计,内容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教学内容、手段、方法运用,以及教学组织要求等。同时要求针对中学体育素质教育娱乐性、趣味性的需要,设计安排一些与课堂田径技术有关的游戏内容,并按照规定写好详细的教案。30分钟体验教学结束后,要求其余同学对其课的设计、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根据各方意见和自己的看法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通过30分钟体验教学情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体验现实中体育教学情境,通过体验当教师角色来获得对未来当教师的真实感受,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多轮的体验教学,也提高了学生从事体育教学的能力。

1.2教案的编写能力

教案又称教学计划,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文件,也是每位教师的授课的教学依据。在调查中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学生在教案编排上内容完整格式准确,在内容的创新、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和环节衔接的合理性上都非常优秀。但值得提出的是大多数同学所用的教案都是电子版。电子版的略势就是格式确定直接填写内容就可以,这样时间长了久而久之就会遗忘格式的细节。应更改为手写版,这样使学生不单对课程的编排有合理创新的能力,并且对教案标准合理的格式的完全掌握和对格式的创新创造了前提。

1.3技术动作表现能力和技术动作表现的标准程度

对于教师来说技术动作的表现能力和示范动作的标准程度对于一名体育教师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教师的技术动作的示范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了解和体会到动作的做法,通过模仿学习动作。标准的动作示范和优秀的动作表现能力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本体感受(例:双臂侧平举时,会出现双臂略向上的情况。培养学生对双臂平举的本体感受),及时的纠正错误的动作。现在大四田径专修的学生技术表现能力及技术动作示范标准,有教学示范的能力。也就是说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对学生的动作表现能力的培养是成功的。

1.4对见习生的要求

见习生一般都是生病或者受伤的学生,无法正常的参与上课,坐在一旁观看学习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上课时在对见习生的任务安排上不够明确严格,只要求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体验和上课的流程做下记录,有的甚至没有要求并没有要求见习生对每个环节记录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做课后总结。只通过观察而不进行总结,是不能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和对整个上课过程中每个环节关键性的认识。

1.5对完整技术的讲解能力

田径运动中项目的完整技术的讲解能力和教学能力是田径学生必须掌握的“手艺”。在调查中田径学生通过教学体验中的徒手操讲解和对专门性练习的安排中对专门性练习的讲解,已经不断的提高了对动作的讲解能力,可以说现在学生的对动作的讲解清晰、准确,可以说对动作的讲解能力非常优秀。

能力教育论文篇4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只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改造和单纯的传授知识、技术,使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填鸭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抑制,反过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接受。我们体育教师应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心理品质融汇到教学活动中,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和各种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意志)的作用。

1.1利用各种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1.2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过去教学中的“要我学,要我练”改变为“我要学,我要练”。使体育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从而养成自觉的、经常锻炼的习惯。

2.独立进行锻炼的能力

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上课完全依赖教师,课堂教学始终都是按照“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提高”进行,学生至始至终都在按照教师的意愿行事,使学生离开教师就不知该怎样进行锻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并不等于具备了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我们不应过多束缚学生,在把各种技术方法传授给学生后,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进行活动,并在练习活动中得到提高。

2.1教师传授了一定的技术方法后,让学生自己按照对技术的理解进行活动。比如,学生掌握了篮球投篮的各种方法之后,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对各种方法的理解进行练习,教师督促指导。

2.2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整理部分可让学生轮流带。

2.3课外活动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组织。

3.培养审美和自我监督与评价能力

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从而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净化人的心灵和陶冶人的心性。

体育教学通过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来塑造健美的形体,培养学生养成站、立、行、走等良好的身体姿态。通过竞技比赛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通过各种不同项目所表现出来的千姿百态的人体运动,使学生不仅会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的动作技能,使自身的各种动作正确而富有美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应注重知识性与健身性相结合,在理论课上既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文化知识,又能掌握运动原理和运动保健方法。也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在锻炼中进行自我监督与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锻炼中运用医务监督的习惯。

3.1通过学科类教学,让学生深刻的认识体育的意义及身体全面发展的作用。

3.2生物、健康、卫生方面的知识。

3.3运动营养、医疗保健知识。

3.4运动原理,运动文化,科学锻炼的方法,原则,规则裁判知识。

3.5自我医务监督与评价的方法等。

总之,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功能。能力和技能是概括化和类化了的知识,知识是能力和技能的经验总结和基础,在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能力和技能,直接影响着知识的吸收,消化和迁移,直接影响着知识的扩展和运用。正因为这种关系,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体育能力,才会逐渐养成自觉锻炼、良好行为、自觉支用医务监督自我保健的习惯。在教学中将知识、技术、提高身体素质与能力教学体系有机的统一起来,冲破传统的框架,建立一种体力与能力并重的教学体系,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运动学》

[2]《医疗保健学》

[3]《体育基础理论》

能力教育论文篇5

(一)引导

要提高幼儿道德启蒙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教育资源在德育过程中的协同一致,形成有效的合力。教师群体要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障碍,加强德育素养,提高对幼儿精神需要的敏感性,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倾听和观察幼儿的点滴变化,及时利用社区内一切有利的教育设施和力量来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园之间要互相尊重,及时交流幼儿的情况和问题;家长要严格遵守国民公德和行为准则,要为幼儿做出榜样。家园要共同坚持培养幼儿的诚实、勇敢、勤奋、守信、助人、合作、公正和自爱自律等基本价值观;同时,通过权威性成人给予幼儿的微笑、,对积极行为的鼓励支持、对过失行为的理解、引导,形成教育生态环境的和谐氛围。这种环境的德育价值决不低于系列的德育课程。一般来说,成长在关系和谐、结构稳定、乐观开朗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容易建立对社会的亲善感、对集体规则的认同感、对教师和同伴的信任感。然而,幼儿在道德学习中“不犯错误”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承认幼儿做错事或违反规则是其学习过程和经验积累中的普遍现象,热情耐心地了解其想法、解开其困惑和引导其行为,是成人应当担起的责任。道德引导以生活为取向,就是要为幼儿创造一种健康、愉快、安全、开朗、会自制、能分享、乐于合作,既有自信心,又有责任感、成就感的生存氛围;就要关注儿童的生存环境、所见所闻,他们的喜悦、兴趣、期望、困惑、挫折和痛苦,他们所真正理解和接受的规则和道理,他们行为习惯的自觉性,使道德引导充满亲和力、感染力和真实性。

(二)观察

针对性不强是目前教师德育教育的一个缺陷,因此对幼儿教师来说,对班级里的幼儿进行观察、了解,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提高德育的针对性,首先要搞清班级内存在品德问题或缺少某种品德的样本幼儿有多少人、是哪些人,然后根据某种德目下样本幼儿的数量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果该种德目下样本幼儿的人数比较多,则可以采取集中教育的方式。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榜样激发幼儿的模仿行为,帮助他们掌握品德行为的方法,并通过行为强的方法对样本幼儿的品德行为进行反馈,以巩固他们所掌握的方法;必要时还可以开展比赛来增强样本幼儿的品德能力

(三)实践

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通过儿歌进行音乐教学、讲故事、情景剧的表演、组织设计系列活动、开展幼儿游戏、美术活动等等。教师可以据此制订德育教育的计划,确立本阶段德育教育的目标,以综合主题教育的方式,设计与组织系列活动,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教育。

1.音乐教学世界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瑞士的达克罗士,匈牙利的高大宜,德国的奥福均强大在儿童音乐教学中,“语言”、“音乐”、“动作”三者密不可分,儿童教育若能循此原则设计教学,必能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并可激发儿童的音乐感应能力。在儿歌童谣的学习过程中,幼儿最先接触的是歌词、诵念或是吟唱歌词,其可以让幼儿学习语言、增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字体的认识使用。儿歌对幼儿的意义是愉悦幼儿、充实知识、启发思想、陶冶性情、增进文学修养、发展想象力。

2.情景剧的表演

能力教育论文篇6

语文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其他学科不能企及的重要作用,语文学科对学生成长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职业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视,文化课淡出了中职教育者的视线,走向了边缘位置。学校、学生的不重视,导致很多语文老师也漠视本学科教学,教学激情日益减弱。教师的平时教学分两种状况:一是为了高考得分而教学;二是被课文内容牵着鼻子走,语文课成了“泛语文”或成了“非语文”,使学生语文能力培养成为空谈。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从育人角度出发,真正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树立大语文观,抛却老套机械的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由知识传授转为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以期学生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与语文一起成长。

(二)学生实际问题

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深入人心,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更趋薄弱。开学初期对学生情况摸底调查了解:一个班近一半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很差,不具备高中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较强朗读能力”,甚至对常见字词的认读理解都出现,对初中阶段应掌握的语法知识似是而非,知识面狭窄,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能力偏低;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但死记硬背,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理解的问题,词不达意,语句表述不完整。虽然他们也都有升学愿望,但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

(三)教材建设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均为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因为过于强调职场生活,文章内容过于简短、文学价值含量不足,能激发学生情感、思想活动的内容少,达不到听说读写、思维训练的教学目标。教师大多参照其他出版社或普通高中教材,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补充或删减,但所选文章随机性强,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实施有效教学,在选取教材方面教师应从教学有效性出发,选取具有实用价值,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文章。文章的难易程度一定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循序渐进原则。

二、实施有效教学策略需要全新意识

(一)教师要有学生意识

所谓学生意识,就是关注所教授的对象。关注学生理解接受程度,关注学生参与过程。很多教师因为有升学任务在身,把课堂看成是自己传授知识的宝地,忙着讲授、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更没考虑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总是抱怨学生听讲不认真、学习效果差。实施有效性教学,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授对象现有的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及心理需求,探究学生不听讲的原因,还要研究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中职教育升学专业学生报考的专业目标非常清晰,所学的专业知识量有限,考点非常明确。因此,他们对语文课的学习寻求有量、有点,并且存在一个通病,想直接获得具体而明确的答案而不想通过深入思考获得见解。有的教师为了迎合高考,按照教参、练习册公布现成答案。这种做法严重违背语文教学宗旨。在教学中,教师应纠正学生急于求成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准则,无论何种文体教学,必须建立在“学习活动”这个基点上。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应仅考虑怎么教、怎么学,还要在准确解读文本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考虑利用文本内容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活学、学活、乐学,学有所获。

(二)教师要有课程意识

所谓课程意识,就是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能站在生命发展的角度,认识学科重要性,不单单为升学考试而教学。语文课程的宗旨在于“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并在这种学习和运用中,熏陶情感,开阔思维,启迪思想,养成终身读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坚决反对考什么教什么的做法。教师应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确定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知识、能力、情感。切不可为了成绩偏离教学目标,应把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眼光培养作为重点。每一课时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基础。因此,朗读和基本字词的认读、理解不容忽视,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基本朗读和大量阅读获取知识、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二)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应恰当选择教学内容。立足教材文本,哪些教哪些不教,哪些作为重点讲授哪些只做点拨,都需要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宏观把握教材。

(三)实施差别化教学

中职教育升学专业的学生入学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越来越明确,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自信心越来越足,思维越来越开阔;另一部分学生受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影响,发展变化不大。针对中职教育升学专业参差不齐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差别化教学能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一是可以按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即a层和b层。在班级授课制前提下,一般以同桌与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单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分层和探究教学方法的目的、具体实施的步骤以及目标,以增加学生的理解与配合。层次划分要根据学生意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针对两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教学目标。二是设定清晰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把教学目标公布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以杜甫的《兵车行》为例,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目标:b层,能流畅的朗读全诗,理解诗歌的内容;a层,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掌握诗歌的内容。

能力教育论文篇7

二、中职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定位标准

(一)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

要开展中职教育语文学科的教育,就必须有一套明确的定位标准,而在进行语文学科的定位上,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学习语文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高低。语文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从小学就开始的教育已经为日后中学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这在语文学科定位时就应该考虑到,除此之外,中职学生一般为中考失利者,这在一定层面上也说明其语文能力不高,因此在进行定位时,这一点也是不可不考虑的。

(二)中职学校专长的发挥

不管以何种角度,中职教育的地位难以与中学教育等同,作为国家公办义务教育,中学教育拥有更多的资源,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都有强大的公有制资产作为坚强的后盾,然而中职教育则不是这样,中职教育在发展中必须找到自己的专长,注重发展自身特色学科,因此在对语文学科进行定位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学校日后的发展,注重把力量集中到发挥自身特长上,如果语文学科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教学,那么就必须规范化,促进其合理有序的发展,如果对学校特色相关不大,那么便不必在此花费太多的教学资源。

三、如何促进中职教育语文学科能力培养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要促进语文能力培养,就必须系统化语文课程教学,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虽然大多中职教育学校都有开设,然而在教学投入以及教学力度都不够,更为紧急的是,还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都以其特色专业为主,所以在学校课程安排时,一般都倾向于把师资资源投入到其特色课程上,而对于语文等课程,大多是如选修课程一般投入较少的关注,因此语文教学一直缺乏一套高效合理的机制。要提高语文学科培养能力,就必须要不断优化课程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二)适当加大师资资源的投入

要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处理要有一项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师资团队。考虑到大多数中职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因此良好的教师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师资团队的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上升空间的增大,对于其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除此之外,语文本身就是相对难度较大的一项课程,不同于理科类学科的精准,语文学科更存在一种相对不确定因素,其更加注重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一种人文精神的养成是需要不断的导师指引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语文能力培养的提高。

能力教育论文篇8

2.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学体育教师的表达能力是由语言与肢体共同构成的,它是中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与教育宗旨,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提倡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理念,要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观,培养他们的自主运动意识与能力。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传承,而语言又是理念的载体。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该要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把新课改的新教育理念正确的体现出来,并使用学生易懂的语言诠释出来,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中学体育课堂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事实上,中学体育课堂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主要是实践方面的锻炼课程,它也需要理论方面的讲解。那么,中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把体育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动作的要领与注意事项等。因此,我们说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即语言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准确性以及强化性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3.较高的教育创新能力。

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实际上,这也是新课标对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出的一项全新要求,是时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甚至可以说,创新能力是当前推动中学体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灵魂所在。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改变过去那种沉闷呆板的教学方式,使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新观念通过新课堂更好地展现出来。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在对场地和器械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要能够使得中学体育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体育器械和运动场地。这件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凝聚了中学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此外,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能够把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激发出学生参与到成功体育与快乐体育中去的乐趣。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运用一些自制器材来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引导,树立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充分挖掘教材,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从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来让师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多以鼓励作为回报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正确处理好创新精神与德育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而让中学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引导下,获得新生的力量与源泉。

能力教育论文篇9

一、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简要综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

马克思的这段话从理论和实践脱节的角度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由于旧的唯物主义不能从实践中进行理论的升华,而没有能够全面的对世界进行分析、理解,因而容易陷入“机械主义”的泥淖;而同时由于唯心主义从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出发,在对世界的认识方面反而重视了“理论”的作用,只是由于其“理论”仅仅是意识的,而不是源于实践,升华于实践的,因而缺乏认识的实践基础,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认识泥淖。如此,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方面都是很不清楚的,而用任何一种理论进行改造和对的改造都只能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由于当时的“理论”大多源于唯心主义的思考而不是源于实践的总结和对实践总结的升华,以及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恩格斯便有了上述的必然结论。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马克思传入后,经过几代领导核心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代表就是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发展了的和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思想的精髓依旧是——理论联系实际——依旧是坚守辩证的、的唯物主义,其核心就是理论学习和实践、理论发展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关系等进行的展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运用这一基本思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娇人的成绩——快速稳健发展、社会安定、文化事业繁荣等。正确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就可以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无论是在、经济等国家大局方面,还是文化的、教育的等细节问题方面。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逐渐开始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的大趋势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要“适应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需要,把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两部文件基本上确立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即要立足于区域,同时要符合市场的需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方面的培训。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逐渐的得以规范发展,不仅原来的本科院校的高职教育发展迅猛,而且原来的大专院校也有不少向现行的高职方面转变,同时也出现了大批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据此潘懋元(2004)总结指出:“这些高职高专学校体现了高职的特点: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师资等。高职高专的教学不是按照普通高校那样办,而是根据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方式来确定的,尤其是在实习、实训方面,因此高职高专办学模式区别于以前那种老大专的办学模式。这种新的办学模式正在形成。办得好的学校,都是跟有了广泛合作关系,产学研搞得比较好,比如说上海的二工大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办得好的高职院校中也成长很快,因此社会的认同度比较前几年有所提高,尤其是沿海地区的高职高专。”朱方鸣(2002)、李志宏等(2003)等也有类似的论述。但同时也都指出,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诸如高职教育应该具有“高等”的性质及“职业”的特征,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的“高等”或者“职业”不明显,和本科及普通大专界限不清晰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2年年底,全国共有1374所独立举办高职教育院校,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6%。其中,职业技术学院548所,高等专校219所,成人高等学校607所;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约为781万,约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3.4%。高职教育的规模在数量上和办学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三、基于联系实际思想对高职现状的

承接上面的分析,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主要包括两方面:缺乏“高等”性和“职业”性。从脚注中笔者已经指出目前存在的“职业性”缺乏主要存于本科兴办的高职和老大专类高职院校中,这并不代表主流;相反,我国的高职教育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高等性”比较缺乏,即在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不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以致不能很好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陈超然(2004)从文化与高职学生培养的角度分析认为,高职学生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要具备继续和自我的能力。冉崇善(2004)从机专业高职学生的培养实践角度分析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以及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广西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则从创办创业园区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实践出发来对是否应该增强学生培养能力作出了回答。陈敏(2002)、何斌(2004)、郭吕梁(2005)、武士勋、张海燕、邓西录(2005)等分别从综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培养、如何增强学生竞争力等角度论述了对高职学生培养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的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基本上都比较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关法规规定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实践课课时不得低于40%,而实际上这里的40%是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如果考虑到目前高职办学基本上都是三年制大专,最后一学期基本上都是在校外实习,则这个比例应该是56.67%。正如前文的理论综述部分所指出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和升华,并且应该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但是仅43.33%的理论课学习并不足以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如果再考虑到我国高职课程设计中、计算机、理论学习等非专业课学习比例较高的,目前体系下的专业课学习将更无法做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根据马克思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由于理论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征,理论和学习的作用在于便于让学习者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实现对该学科的掌握,以便进一步掌握该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提升实践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本质。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实践方面片面的追求,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有几方面的不利影响。第一,片面注重学生实践(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并且不利于学生对实践系统的理解,容易导致学生朝着“机械者”发展,而实践总是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实践,即使以工科性质的实践锻炼,也是具有局限性的——毕竟实践的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而没有理论的支撑,稍微的变化将会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新工具的顺利操作,如此原来的实践的培训效率将是极其低下的甚至付出的将成为沉没成本,这将是对我国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二,理论学习的缺乏,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理论由于其抽象性的特质,所以学习起来是很枯燥的、繁琐的,但是它却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迅速的掌握理论总结的,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理论学习的这一特质还可以使学习者保持知识体系的适时更新,从而为学生将来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第三,缺乏理论基础的实践将进一步促使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高职教育侧重于实践即“职业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我们的理论将无法实现进步,进而实践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实践中的问题必须要及早发现,即使直接操作者(这里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成为“高级技师”的群体)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要具备发现问题并将其表述出来的能力,这里需要他们具备相应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这一能力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尤其在方法论方面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整合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通常只能依靠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解决。否则,实践将只能限于实践本身,而没有较显著的推动其本身及理论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联系实际即创新能力的思考

从理论联系实际角度出发抑或其他角度出发,高职是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人员,更要靠那些直接的实践者的积极和有效参与。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以下策略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或者讲就是创新能力。

第一,改变课程设计中实践课一边倒的倾向,适当增加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在注重实践课开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里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也包括其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增开一些论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自主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理论、甚至理论(即创新)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第二,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鉴于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的发散,对诸多相互联系的进行思考、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能力教育论文篇10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要明确符合教育技术培养的目标对高职院校而言,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实际应用能力,使青年教师能够在教学和科研中自觉运用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培训的主要目的。(二)要规范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要从青年教师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加强时效性和针对性,把教育技术技能培训与教育技术理论教学和专业教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能够解决青年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三)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组织教育技术示范公开课,教育技术成果展示会,教育技术等级培训,专家专题讲座,本校青年教师到外校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校本培训。传统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主要以现场面对面集中授课为主,这种培训模式能够使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系统的知识,技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更新,但这些教师在培训结束后的教学上却往往并没有明显和持久的改进[4]。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平台、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等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作为集中授课学习模式的补充。在培训过程中,要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示范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远程教学等。(四)要建立学科教师、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共同组成的合作共同体以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建立一个基于教育技术的合作共同体———“专家在线平台”,及时解决青年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流处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分享合作的心得体会,促进共同提高。(五)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参加协会培训和交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通过积极参加各省、市教育技术(电教)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等行业协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与交流,可拓宽视野并了解到最新的教育技术行业发展信息,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能力教育论文篇11

1提升认识高度,创设问题解决的条件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如果问题没有国家高层重视,仅凭一己之力很难解决。为了破除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的陋习,作为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到教育方针的高度,显示了他对这个问题极为重视。显然,以教育方针形式呈现,也增强了教劳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权威性,进而推动了教改步伐。1949年12月根据指示,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基本方针。认为,工厂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工厂,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自己,才能获得充分发展,这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1958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当时,不少学校学习的指示,以半工半读为核心内容的教劳结合做法普遍实行,问题很大程度很大上得到解决。

2立足现实条件,寻找有针对性的对策对于学校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可谓深恶痛绝。为此,他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提高了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的比例。实践性课程是一种贴近学生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日后工作扫除知识盲点。早在20年代初,就意识到实践性课程对于丰富学生学习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他在教学中开设了园艺、畜牧、印刷等实践性课程,注重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非常关注学生课程的安排。为此,将课程分为三类。甲:有关阶级斗争基础理论方面的,有经济学常识、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帝国主义等七门课程,共82小时,约占总授课时的31%;乙:有关国内外阶级斗争基础知识方面的,有中国政治状况、中国财经状况、中国职工运动、苏俄状况、中国革命史等十三门课程,共128小时,约占总授课时的49%;丙:有关农运业务的知识方面的,有统计学、农业常识、农村合作、革命画、革命歌等五门课程,共53小时,约占总授课时的20%。此外,还有农村调查。这体现了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思想,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现。还主张,为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创造环境。反对把师生的教学活动限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之中,学校要建有自己的实习基地。他要求各类学校根据自己的条件试办工厂、农场,并组织老师、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认为:“农村里的中小学,都要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农村学生还应当利用假期、假日或者课余时间回到本村参加生产。”1964年8月,指出:“清华大学有工厂。它是一所理工科学校,学生如果只有书本知识而不做工,那是不行的。但是,大学文科不好设工厂,不好设什么文学工厂、历史学工厂、经济学工厂,或者小说工厂。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这些都说明,十分强调实践性能力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不管是理工科还是文科类的学校,都要落实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把所学的知识具体化,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改变纸上谈兵的陋习。

二、当代借鉴:“素质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事实胜于雄辩。如何造就实践能力丰富的学生,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学校,需要认真解读的“素质教育”思想。众所周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推行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的“素质教育”思想,力图解决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缺失的陋习,提出的意见是深刻的,值得我们思考。关键是要从两个层面入手。

能力教育论文篇12

一、对高职语文教育的泛解

语文是什么?至今不能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它是抽象的。但对语文有一种结构描述:以文章和文学为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的意蕴与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观为基本立场,文以载道,育人为目标。由此我们获得了语文教学的几条基本原则:从言语的角度来理解语文、把握语文;从语言的这个基本层面走向语文;着眼于文化的意蕴展开语文教学;着力于文章和文学这两个方面实施语文教学。初中语文一般以语言教学为重,高中语文教学则更注重文化的意蕴和文章文学方面,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的任务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大信息量的读写听说的强化训练,增强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提高文学修养,通过文中所载之道内化,构筑学生的道德体系形成高尚的人格,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我认为,高职语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为:一是写作能力,二是口头表达能力,三是自学能力。

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一)写作能力:加强课外阅读,增加写作频率。

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做到“三会”:会读、会写和会思。

1.会读。

学生除了应阅读课本教材所选的那些“细粮”外,还应广泛地阅读课外的读本,多吃“粗粮”,以“均衡营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教师可相应地推荐,但并不强求阅读。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古今中外均可涉及,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但最关键的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的会欣赏,会吸收,以及会扬弃。

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比较鉴赏阅读法的锻炼,可以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异中析同、同中辨异的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在古今作品之间、中外作品之间、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作者的构思和作品的情调,乃至遣词造句等,从取材、立意、表现方法等方面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比如,在学渔的《芙蕖》时,学生可以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较阅读,发现李渔另辟蹊径,不同于周敦颐的借花喻人,而是体现出“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下不觊传于后,不过自成一言,云所欲言而止”的写作原则。比较阅读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思维的广度,帮助他们学会比较全面、具体地分析问题。

2.会写。

阅读的积累为写作提供了基础,但写作能力的提高最关键的还是要动手进行写作。除了教材规定的每学期5―6篇的作文量外,教师还应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涂鸦本”,在里面可以摘录课外阅读到的美文,也可以就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甚至某部影片写书评影评。内容不求精细,不论程度高下,只求真情实感,更不拘以形式的俗套。

针对许多学生写议论文时语言空洞,论据素材单一不充分等弊病,教师应引导他们多收看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多读报,了解新闻时事。或就事论事,或就热点问题写文章,不论字数多少,只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写作初期,多鼓励学生“抄”文章,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言:“艺术源于摹仿。”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一个摹仿的阶段。对于摘得的好文章,可打高分。学生可以从中学会阅读,做到“会欣赏,会吸收,以及会扬弃”。当然在以后的写作进程中,应逐渐减少“抄袭”,鼓励原创。

“涂鸦本”就是每位学生独具个性的课外作文本,在上面学生可以随性地抒写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还进行了小品、诗歌等文体的创作。它并不要求定时定量地强制完成,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写作量。

3.会思。

思维是学习的基本功。“学”是接收和储存信息,“思”是分析判断,处理信息。学思结合的求知规律和死记硬背的方法迥然不同,通过“思”才能深刻理解,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若不注意培养学思结合的好习惯,读,有口无心;说,不得要领;写,词不达意,语文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启发学生爱思、会思、多思、深思,对某项知识、某个疑难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力求知其所以然,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怎么样”。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修八尺有余”,按现代一尺约为0.33米计算,邹忌身高为2.64米有余,显然不符实际。学生通过思考和查证可得出结论:战国时尺比现在短,约和现代尺七寸。不仅在课堂,课后也可通过思考题、拓展题等培养学生潜心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口语表达能力:多样化口语训练,强化听说能力。

除加强课堂提问、讨论交流外,还可设置一些训练口才的项目,遵循螺旋形上升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自我介绍和讲故事,锻炼胆量。

在学期一开始,为了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了解,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我要求每位学生上台进行自我介绍,突出自己的性格特点,轻松的语言打破了沉寂,消除了陌生感。平时设置课前5分钟讲故事的环节,提供学生锻炼和展示的平台。课文的预习作业亦可加以利用,如在上《梅园新村之行》时,可推荐的预习之一,就是课前让学生搜集整理生平小故事,上课时要求上台交流。此类活动,可以使学生敢于展示自我,锻炼胆量。

2.演讲辩论,增强语言表达。

通过组织演讲,学生可以发表个人见解,阐明道理,增强语言的流畅度、感染力、吸引力。学生将“涂鸦本”上针对时事或热点发表的议论整理成演讲稿,不定期地进行交流。从国际上“印度洋海啸”、“美伊战争”,到国内“主席回大陆访问”、“汶川地震”甚至“某某鞋城火灾”等都成为学生演讲的题材。辩论则又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快速性,表达语言的准确性,要言但不繁,有力度。

(三)自学能力:以生本为原则,提高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二是通过课外自我的探索积累。

1.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以外,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而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甚至自己通过讨论、查工具书等途径自己解决。

这在教授文言文时体现得尤其明显。熟读课文是学习的第一步,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就需学生自主解决,翻译文章不再像原来教师口授,学生则忙于记笔记,而是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学生根据文中注解及工具书,加上想象力来释疑。教师则适当地点拨,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师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也是很重要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可以使人们对惯常所见的事物、现象加以思考和探求,进而可能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含义、段落的安排、主旨的表达、写作方法的使用、作品的鉴赏等方面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对于某些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出质疑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索。这能培养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强化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不受原有知识、经验、态度、评价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对于语文《练习册》的练习,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完成后,我鼓励其对与自己不同的参考答案质疑思考,结果纠正了参考答案上很多错误的地方,学生不再唯答案是从。

2.培养学生课外获取信息的能力。

正如茅盾所说:“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学生不应该只在书本上间接的获取知识,而更应该主动地从课外自己获取知识。

学会各种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是信息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更是他们受用终身的能力。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多渠道获得信息与资料。如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教师也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相关练习来锻炼学生自发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如常布置一些课外思考题,不是给学生增加压力,而是从他们的兴趣出发,以锻炼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为目的。

比如在学习《琐忆》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查阅有关鲁迅的生平、著作、文学思想等资料,并借阅鲁迅的杂文集,通过其文感知鲁迅其人。学生翻阅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等书,收集抄录,有的还写了读书笔记,较好地完成了预习任务。另外,教师还可提供类似省略,省略这些搜索网站给学生,以便他们查找资料。如在教授《梅园新村之行》时学生上台所讲的很多关于的小故事,就是从网上查找来的。

三、结语

本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作为青年一代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不把教育强加给学生,而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成为他们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学会自由、学会选择。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