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3: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国传统道德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J5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83-2引言

传统木雕艺术作为展现和传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民间艺术形式,其将忠义思想、爱国情怀、孝悌观念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使当下充斥在各种高科技产品中的我们依旧能够受到洗礼,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所以,将渗透着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统木雕艺术一直传承下去是当下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一、 传统木雕艺术

传统的木雕艺术是一种以装饰纹样以及动植物等为主要表现内容,并以木构件作为载体传达给民众道德内涵和审美思想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道德文化现象。我国传统木雕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木雕这种形式将自然状态下的动植物雕刻出来,促使自然状态下的动植物精神层次的意义,表达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我国传统木雕艺术具有显而易见的教化作用,绝大多数的木雕作品都渗透了儒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儒家思想的渗透主要是雕刻木雕的劳动人民借鉴小说、戏曲、历史人物以及神话故事等来完成木雕作品,其不仅渗透了儒家思想和学说,更寄托人们对安定、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例如,传统木雕艺术善于运用神作为保佑人们生活幸福,“福满人间”(图一)这个木雕作品中的弥勒佛是个乐天派长耳垂肩,弯眉笑眼,面相丰润饱满寓意为幸福洒满人间;弥勒佛手执佛珠,寓意为以慈悲为怀,宽恕人们的过错,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给他们以幸福,美满的生活;弥勒佛又脚踏金元宝,象征招财纳福,金元宝更是象征财富和荣华富贵寓意招财进宝。这充分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雕刻“福满人间”将所有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寄托在弥勒佛祖的身上。可见,传统木雕艺术所传达的意义真实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的思想和精神。

传统木雕艺术也是歌颂历史人物的一种方式,通过雕刻古代历史人物,将他们或大义凌然、傲骨清风、坚强不屈的精神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以此来祭奠历史人物。例如“李白”(图二)木雕艺术品中李白双手背在身后,头高高地扬起,相似在深思、亦相似大义凛然,充分的体现了李白不为权贵折腰的形象。相信木雕艺人是怀着敬佩和感激的心情执起雕具将李白的淡然、从容、脱俗一点一点地雕刻出来。所以说,传统木雕艺术能够成为我国艺术瑰宝是有原因的,将我国古代历史人物所具有的高风亮节、坚强不屈、不同流合污等精神充分的展现出来,以此来无声的教导人们要学习历史人物所具有的精神。

图一“福满人间”传统木雕艺术品(作者:郑煌章)

图二“李白”传统木雕艺术品(作者:郑煌章)

二、 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传统木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简单来说,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艺术息息相关。传统木雕艺术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中国传统道德意识,还在内涵上反映中国道德思想,这使得传统木雕艺术与传统道德文化一直紧密相连。如若要具体说明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笔者认为从传统木雕艺术对爱国传统和传统美德的展现来说明,会更加的适合。更加真切,更加具有说服力。

(一) 传统木雕艺术对爱国传统的展现

“爱国”在我国古代是仁人志士一生所追求的。当然,作为战乱牺牲者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爱国情怀也是非常值得人们敬佩的,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爱国将士的表达方式不同,他们是通过木雕作品的创作来展现的。

1、 以戏曲人物为题材,展现忠义思想。

在我国古代,通过木雕来表达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热爱是非常盛行的,尤其是在我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臣子、将士还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对君主的忠义都是深入骨髓的。将士以战死沙场的决心来表示对国家的忠诚,为人臣子的学士大夫等是通过举荐对策来捍卫国家,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则是通过雕刻各种戏曲中的英雄人物来表达爱国之心,像古代人民所雕刻的“桃园三结义”就是将自己的爱国思想通过木雕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代表作品之一。这说明传统木雕艺术能够将人们心中忠义思想表达出来,而这也正是表达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忠义思想的良好方式。

2、 以山水花鸟为题材,表达爱国思想

古人有通过诗词歌赋描写山水花鸟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当然,也有木雕艺人借山水素材来一展心中的爱国思想的行为。是的,我国古代的传统木雕艺术善用山水素材来体现爱国思想。看似简单的山水雕刻艺术其实是雕刻艺人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自己爱国思想,这种借山水花鸟来抒情的雕刻方式充分的将我国道德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展现出来。

(二) 传统木雕艺术对传统美德的展现

传统木雕艺术除了表达古人的爱国情怀外,还充分地展现了我国的传统美德。运用传统木雕艺术展现传统美德的方式有雕刻吉祥图案、雕刻风俗民情等等。

1、 雕刻吉祥图案,寄托美好的愿望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处在战乱中,对于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强烈。雕刻作为古代劳动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雕刻在木雕上,它因此成为人们寄托情怀的一种手段,这使得各种不同类型吉祥图案的木雕出现。传统木雕艺术中对于美好祝愿的传达是通过将各种动物、植物等雕刻在木雕上,通过动植物的谐音来构造吉祥图案,像比较常见的“鱼”的谐音为“余”,人们将其寓为年年有余之一。所以说,传统木雕艺术也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

2、 雕刻风俗民情,表达孝悌观念

“孝”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传统木雕艺术通过风俗民情来体现孝悌的观念。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尽孝是中国传统美德文化内容之一,其中包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等。在我国传统木雕艺术中以各种风俗民情为素材,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等孝道充分地表达出来,促使人们在欣赏传统木雕艺术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尽孝这一美德。所以,传统木雕艺术将孝悌观念表达出来,就相当于间接地传颂我国传统道德文化。

结束语

传承至今,传统木雕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一直在深深地吸引人们,使人们致力于木雕事业,更加注重传统木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要说传统木雕艺术的魅力,笔者认为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分不开的,传统木雕作品的内容和内涵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比如爱国思想、传统美德。不管怎样,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渗透在传统木雕作品中,促使传统木雕艺术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徐伟.谈传统木雕花板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J].成功(教育),2009,(02).

[2]李建华,冯丕红.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分疏递进[J].武陵学刊,2011,(04).

[3]孙文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问题的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4]段小青.花腰傣传统民居的文化功能与生态意义――对新平南碱村“傣卡”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

[5]建平.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关系之我见[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

篇2

任何体育文化都是体现民族、本土的传统,民族心理的文化,都显示出本土、民族的特色,这种根植于本土的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较稳定、坚韧的形态,世代相承,从而成为一种文化模式,积淀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传统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儒、道、佛等传统理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儒、道、佛三家思想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中,中国的武术,养生及其娱乐性体育文化,如围棋、蹴鞠等与儒、道、佛等传统理论主要方面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和基本精神

宏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古时代的易经八卦,汉唐前后,儒、道、佛、墨四大流派,经过碰撞和整合形成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基本精神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刚健有为”和“贵和尚中”等。从总体上来看,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无论是儒家的“三纲要”,还是道家的修道积德,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中国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都反映了身与心,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之整体效益的价值观,但缺乏积极探索自然的精神,缺乏对人体单项技能的开发。中国的传统体育由于受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在体育的价值取向上重视伦理教化而忽视其他,如为儒家先哲推崇的射礼,要求射者“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牢固,然后可言中”。唐代木射,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作为取胜的标记。西周的射礼,不仅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之分,而且对同属于统治阶层的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使用弓箭靶、伴奏乐曲及司职人员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区别,目的在于“明君臣之礼,长幼之序”。这种竞赛的不平等性,运动的过于伦理教化性,不仅有损于公平竞争精神,也不利于人的智能和体能的开发。在儒家学说里,体育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显得微不足道。崇礼风尚,等级制度,使中国围棋也蒙上了“温、良、恭、俭、让”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竞技围棋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宗法性使中国吸收异质文化的能力较弱。孔子曾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但,从汉代起“崇文尚柔”的风气开始流行,文武严重失衡,到宋元时“重文轻武”之风愈演愈烈。

二、佛家的“禅”道与道家思想在中国武术的内涵

儒、道、佛等传统理论对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宗教以佛教影响最为广泛。“禅”是佛教的一派,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和儒家思想合流,成为支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门派。中国的少林武术,都是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一体”。假如习武者无“禅”之修养,则为偏离正道,必定从超然于胜负,生死之上的“禅机”,堕落到奸诈毒辣的“杀机”中去。正如姚广孝大师叹息的那样“禅机末了说戒机”。少林拳以“禅门心法”为指导思想和拳术灵魂。达摩祖师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宋圆悟克勤大师曰:“损诸如见,拔弃妄缘,长教胸中洒洒落落,无一尘事。”这些大师所言,无非教人在坐禅或立禅时,放下一切思虑,湛然平静,不为善恶、生死等两种对立的矛盾景象所动而已。

中国武术思想的认识论,就直接来源于道家的本体论。老子曰:“道者,万物之奥”,“似万物之宗”,老子认为万物之本的“道”即是“无”。王宗岳《太极拳经》说:“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这个“理”也就是老子所谓的“道”。中国武术的意境、神韵,武术之道的精微和真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是“道”的体现,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练功中的“元气”即易经的“太极”,亦即老庄的“道”,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本体论的一种表现。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相通,强调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在老子看来与“道”无本质差别。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记》)。中国武术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武术运动的客体――人体自身和宇宙自然和客体是内在联系着的。有着深厚内功的养生兼技击的《峨眉十二庄》其《天地庄合诀》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古人象天法地,体会到“圆”与“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征,因此是动功的最佳方式和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而又空则能作到活泼自如,变化无穷。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太极拳、少林拳亦以圆、空为技击特色。

三、先秦尚武精神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包含着大量的禅宗和儒家思想,其道德内容来源于儒家经典,中国先秦武士时代对武士已有:“礼、义、忠、敬、勇、死”之说。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是一种道德品质,一种处世之道,“仁”成为儒家的修身之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后“止于善”。“义”即荣誉的意识,孟子言“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先秦武士,人人带剑以示“义”。如中国之士所言:“士可杀不可辱。”“知书达礼”是儒家思想所要求的,礼就是维护等级制度,注重尊卑有别,礼即是法,要知礼,得读书修身,做到“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左传、襄公二年》)为下犯上是头等罪恶,强调无条件服从,“敬”是一种“持诚”之道,“敬”的意义是自敬而敬人,“敬”与“忠”相配合。勇是一种“致诚”之力,勇是一种实现之力,所谓万恶怯为首。

朴素廉洁,追求享乐是人之常情,动物也有此本能,作为人中俊杰的武士必须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武士们按照孔子的“君子居不求安”的精神来造就自己,把朴素廉洁看作一种追求,而不是一种负担。

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从汤商到春秋战国的先秦时代,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尚武文化经久不衰。到春秋末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旧贵族的统治越来越腐败无能,礼崩乐坏,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造成先秦贵族时代的土崩瓦解,文武分离的局面的开始呈现。鉴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状,孔子大力倡导礼仪教育,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重文轻武”教育的肇始。到了汉以后,重文轻武的思想才得以发展,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汉高祖提倡文治,汉武帝采用董仲舒之策,崇尚儒术,“重文轻武”之风根深蒂固。汉代儒家提出“去武行文,废力尚德”批评“角抵戏”是“玩不用之器,”蹴鞠是费力劳体,不合“君子勤礼,小人尽力”之训。两汉之后,“重文轻武”的思想的日甚一日,好文者常为父兄所爱,好武者常为父兄所恶。南北朝时,不少贵族子弟,“肤脆骨柔,不堪行步,”宋明以后,由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重文轻武之风达到极至。儒家的“崇文尚柔”、“中庸”、“贵和”、“寡欲不争”、“以柔克刚”的思想,极大影响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致射礼演变成投壶,蹴鞠变成“不以勇敢,不以力争”的捶丸等。中和之道使得极具观赏和技击的体育运动变得面目全非。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身体活动的社会整体功能,而对单纯的体能性竞技活动不感兴趣。在中国古代“以礼法至上”的社会,严重缺少竞技体育所需要的自由、民主、平等原则。唐朝时期,是消闲娱乐性体育文化最昌盛时期,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如蹴鞠,马球等。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体育异常兴盛。清朝是民族传统体育的衰落时期,有些传统体育项目逐渐消亡。由于其封建王朝的宗法性,保守性,封闭性,非理性的影响,体育竞技性几乎消失殆尽,直到近代随着西方入侵,,维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等,中国体育才有所起步。

随着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日益融通,通过碰撞、同化、调节、吸收,有的走向成熟和现代竞技相联系,有的通过挖掘、整理、保护、转型使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有的逐渐走向消亡,这些演进推动了共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承载几千年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符合体育原理的、适合于改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以科学整理,譬如:武术、中国象棋、围棋、龙舟竞渡等,将实行“奥运战略”,真正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但是,为了适应现代国际竞技运动而自我摒弃,它所蕴含的许多东方优秀传统文化也将面临较严重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文仁:《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曲线》,《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盖世才:《少林“禅”与太极“韵”》,《武林》,2002.9。

[3]肖 冲:《从社会文化诸因素看先秦尚武精神》,《体育文史选集》(1984-1991),成都体育史所。

[4]周西宽、胡小明:《体育文化泛论》,《体育文史选集》(1984-1991),成都体育史所。

[5]王铁新:《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非理性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悖谬》,《体育文化导刊》,2002.1。

篇3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篇4

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木雕工艺是历史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谓雕工精湛、主题鲜明,使人看了惊叹不已,赞不绝口。木雕工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绝,早已享誉海内外。

传统木雕花板的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这些雕刻图案表达对美满婚姻、子孙繁衍、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的祝愿和希冀。

传统木雕花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内容既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进步思想,又有一定历史、阶级和社会局限的道德旧识。传统支配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一个民族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wwW.133229.cOm传统木雕艺术再现生活的本质,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感染力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感受到警醒和陶冶,同时又能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的木雕花板

传统木雕花板是生长在我国封建社会的艺术样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中,俗称木雕花板。传统的建筑雕刻装饰,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进行构图时,都立足于从装饰角度来确定题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风格,体现出中式家居风范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

木雕花板用在装饰上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门窗、裙板、雀替、挂落、梁坊、门楣、隔扇、门罩、窗栏,以及床榻的门罩及檐板、橱柜的面板、案桌的牙板、椅凳的靠背与扶栏、盒匣饰件等。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一)木雕花板的雕刻题材

木雕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木雕作品,蕴含着特定的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传统木雕图案装饰题材大多是民间生活的内容,一般有吉祥图案、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山水花鸟、俗民风情等几大类。根据不同用途,雕刻的题材也不同,主要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木雕艺人把这些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木雕形象,使得木雕艺术成为传承并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手段之一。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1.吉祥图案寓意美好愿望,提倡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伦理道德文化,因此木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崇仁爱、和睦、宽容,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思想品德,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木雕艺人利用汉字多同音字相谐的特点,巧妙地表现这方面的题材。如在我国明清时代,非常喜欢用蝙蝠形象,因为“蝠”同“福”音,所以“五蝠捧寿”的图案较为流行。在这个图案设计中,家具花板的四周各雕一只精美蝙蝠,中间雕一只大蝙蝠,口衔寿字,象征福寿安康。又如在传统的寓意图案中常在画面上雕有一花瓶,花瓶里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代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谐心情如意,总称为“平安如意”。再如用一大串葡萄为主题图案,这是因为葡萄枝既为棵也为本,葡萄粒又多得以万字才能概括,葡萄“粒”与“利”还谐音,总之含义为一本万利。此主题多见于商家,意喻生意兴隆红如火,财源滚滚涌不尽。另外,用动物图案如鹿、鱼、鹊等来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喜鹊”则寓意“喜事登门”或“喜事连”(莲)等。

传统木雕中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作隐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用竹是因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具备不畏、不怕困难的品格。在书房内挂上“必定如意” “平升三节”“马上封侯”等花板,再配上几幅赏心悦目的中国字画,既寄托文人雅士对前程的祈愿又体现出读书人的书卷气息。木雕朴实厚重而且锋芒不露的风格,很符合文人儒士讲究的中庸之道。

“孝道”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中具有相当高的位置,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最大的不孝是使家族断了香火。因此,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因此在传统及木雕图案中,龙、凤这一类神奇的动物形象,常常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如徽州乡村人在结婚时,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喜欢选用精工细琢制造的“花床”、衣橱等作陪嫁,来点缀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作为家具的点缀,图案以“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百年好合”等较多,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 “和合二仙”的故事(和合二仙主持着人世间的婚姻),来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寄托人们对终身大事的美好愿望。

吉祥图案既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人产生联想,激发人们心中的美好祈望,产生吉祥平安等联想。因此吉祥图案成为木雕艺术的主要创作内容。它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也能给欣赏者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悉心揣摩的余地。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在现实生活之中,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以人物、山水、故事为题材,宣扬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传统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自孔子、孟子以来就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主张不为保存生命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这种精神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慷慨捐躯,从容就义。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之中,它是强大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很自然,爱国主义方面的题材也成为木雕艺术中的重要创作题材之一,如《苏武牧羊》《岳家将》《杨家将》《罗家将》等历史故事在木雕图案中屡见不鲜。这些爱国主义故事既反映了过去的历史,又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以山水为素材的木雕,也是体现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木雕艺人主要以山水名胜为直接或间接素材,来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依恋和衷心赞美。他们常把对充溢着俊美、灵秀之气的山川草木的直接感受,升华为一种庄重、深沉的感情,把对养育自己的故土和家园的眷恋一笔一笔地雕刻进自己的作品里。

木雕花板艺术中许多体现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寓言都再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人们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更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

木雕花板的题材内容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我们开创新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结语

中国木雕艺术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手段,木雕花板不仅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处处散发着山水诗画般的灵气。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一块块木雕艺术,遵循着相同的价值理念,既有对中国脊梁、英雄豪杰的礼赞,也有对封建道德的吹捧和皈依。我们在品味木雕艺术的同时,应该发扬中华文化的精华,扬弃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同样,除对木雕工艺装饰题材的挖掘、整理、借鉴、继承和宣扬外,还要同其他艺术一样,不断地吸收外来民族文化的营养,不断改变,不断创新,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装饰纹样,以充实、丰富的木雕艺术的装饰题材,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叶柏风,赵丕成.镂琢纤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抗生.民间木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李飞.中国传统木雕艺术鉴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坚,陈刚.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潮州木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5]李坚、陈刚.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徽州木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篇5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4.《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5.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

6.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

7.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8.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

9.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10.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11.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2.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13.中小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基于儒学伦理分析

14.伦理道德,何种精神哲学形态?何种“中国气派”?

15.中国伦理道德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问题”与“中国战略”

16.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考

17.科技与伦理道德冲突的四种类型 

18.论青少年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之必要性

19.乔治·艾略特伦理道德观的艺术表现

20.后奥运时代下对体育伦理道德发展的研究

21.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索

22.伦理道德的中国精神哲学范式与中国话语

2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24.“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25.伦理道德,为何“精神”?

26.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

27.乡规民约与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28.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变

29.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30.新时期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探析

31.会通与更新:基督宗教伦理道德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关系

32.价值定位: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前提思考

33.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公务员伦理道德建设

34.伦理道德与美国外交——兼论伦理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35.何谓“父亲”?为什么要反对“父亲”?

36.企业伦理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障碍与路径探讨

37.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意义的调查分析

38.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39.医学期刊编辑与伦理道德应对

40.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

41.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

42.从谚语看维吾尔族的伦理道德观

4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与疏解

44.关于新时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探讨

45.关于信息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

46.中国金融稳定的实现:金融伦理道德的实验分析

47.论教育制度的伦理道德之维

4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

49.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对现代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50.浙江省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51.药害事件引发的伦理道德教育

52.文化自信心与中华优秀伦理道德教育

5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近代民俗中的嬗变

54.伦理道德的西方精神哲学范式

55.试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56.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教育的法治化思考

5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阅微草堂笔记》的家庭伦理道德观

58.运用伦理道德理念进行护理管理的研究

59.伊迪丝·华顿伦理道德观的“相对论”——小说《元旦》的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60.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

61.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探析

62.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思考

63.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探究

64.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道德的构建探析

65.论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问题

66.浅议新闻摄影图片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67.试论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68.试论和谐社会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蕴

69.儒教与基督教对中西方社会伦理道德之影响研究

70.我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1.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72.食品加工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对策研究

73.原罪与赎罪——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道德

74.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探析

75.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的现状与构建途径——基于武汉高校的调查

76.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

77.论佛教伦理道德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78.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与重构

79.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述要

80.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特征及其对现代体育道德重建的价值

81.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82.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83.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特征

84.旅游伦理道德建设探析

85.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伦理道德之区别

86.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87.伦理道德:现代科学人才观的应有之义

88.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89.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探讨

90.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9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转型与重构

92.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伦理道德教育

9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94.的家庭伦理道德

95.论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应用

96.关于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地位的再认识

97.论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篇6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能较好地协调古人从事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利益关系,反映时代精神。 然而,进入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伦理道德为重心的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的弱化和衰退,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体育道德规范,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渊源进行探析,并采取扬弃和内省的方式,实现体育伦理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1]

1 伦理政治型文化与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

“一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产物。”[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专制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始终是以封闭、分散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这种自然经济形态下,老百姓思想封闭,因循守旧,其活动基本限制在家庭范围内,从而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别强调宗亲血缘和家庭伦理思想。并散射开来,要求在整个社会建立一种有礼有序,和睦相处的人身依附关系,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在政治结构上,至周朝起,中国封建社会就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制度,就是以血缘家族为出发点,通过“家国同构”的组织建构和“由家及国”、“移孝作忠”的价值导向,达到族权巩固王权,宗统保护政统的目的。[3]表现为对内以血缘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序列,对外用分封制(姓氏和亲戚)和宗庙祭祀制度来维护和巩固统治。实质上,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宣扬“家天下”“宗主即君主”思想的背后,只是借助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庭伦理和血亲道德对其思想的制约作用,使人们自觉遵守儒家的“纲理伦常”和“礼制”思想,达到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由此可见,伦理道德在社会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最终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世间伦理纲常、现实专制统治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伦理性和政治性特征。中国古代体育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与其说是被伦理政治型文化深刻影响,不如说古代体育已经成为一种道德教化、礼仪培养的政治工具:古代礼射有严格的礼仪程序和等级规定,旨在“明人伦,知礼法”;儒家主张“文武兼备”,其目的在于提升道德修养,成为君子、圣人;武林各派首倡“武德”,以匡扶正义、捍卫祖国为己任;岳飞背负“精忠报国”之志,拼死沙场,不吝其生……[4]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思想已深深渗透到我国古代体育中,使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处处体现“求善”“求治”的意蕴,表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精神。而古代体育过于强调其伦理内涵和政治功用,弱化了竞技体育应有的激烈、竞争的本质特征,与宗教、军事、医学等的紧密结合又加剧了这种倾向,后逐渐发展成为与西方体育风格迥异的“哲学体育”。

2 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2.1 天人合一—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 博大精深、意蕴深远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毕业论文 古代体育作为伦理、政治的附属物,始终以“天人合一”为思想主线,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也是古代体育活动的主体价值所在。所谓“损肤不孝”、“生以养存”,古人从事体育活动之目的在于修身养性、立身治世,与自然、社会保持一种和谐或稳态,体现了对人自身终极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体育的竞争和博弈意识,有利于培养运动员尊重对手、关爱生命的可贵品质,对中国体育形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们应看到,“天人合一”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内外和谐与平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力量、速度和高度等体育因素的追求,背离了竞技体育固有的竞争、拼搏的本质特征,促使古代体育活动朝着重道德教化,轻竞技对抗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儒家“尚德不尚力”过于看中体育的政治功能,道家“尚柔守雌”而完全脱离社会,人们在儒道两家思想的交织影响下,往往安于现状、守柔不争,表现出与西方的武士精神、决斗风范大相径庭的大陆民族依附性特征,古代体育作为封建道德法则的形式而存在,则表现出了竞技性的缺失,表演性和技巧性的冗余,中国古代体育在封建思想的束缚和压抑下畸形发展,不可能全方位地走向世界。

2.2 和合中庸—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融会贯通,由此便形成了中华文化和合的思想观念。“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中华文化和合思想极具辨证思维,它积极地看待自然与人文、社会的差异和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反映在体育伦理思想上,主张科学地吸纳不同流派的伦理精髓,通过异质文化内部的磨合、交融,达到外部的整体和谐。纵观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是以哲学文化为背景,儒道伦理共存互补为主线,援引阴阳五行说,兼揉法、墨、释、医诸家的伦理综合。体育伦理领域这种“兼容并蓄”的博怀,正是源于中华文化的和合思想观念。故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既重事功,主张“不仕无义”,又崇尚淡泊名利,行走江湖的侠义情怀;既倡导儒家“仁”“礼”伦理道德学说,又倾心于道家清心寡欲养生理论。

和合思想在儒家和谐理论中表现为“中庸”思想。硕士论文 中庸之道强调人和,反对纷争,重群体,重友谊,适用于人际交往的各层面,在古代体育活动也得到贯彻。传统养生要求“顺应四时”;蹴鞠力求营造“三朋和气满,入队笑声喧,四海人皆喜”的和谐氛围;太极拳要求身形“虚灵顶劲,尾间中正”,推手时做到“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不丢不顶”等,[7]正是这种中庸之道的直接反映。

因“天人合一”思想而生的和合中庸观念,对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建构具有双重意义:和合中庸思想注重社会的整体和谐,这对于中国体育形成团结合作、友谊第一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中庸之不偏不依,允之适度观念,限制了人格独立,约束了个性解放。古代体育参与者严守伦常之理、中庸之道,难以突破伦理道德的束缚,在个性上严重缺乏冒险、竞争、超越的精神,从而决定了古代体育始终缺乏“力”之美,最终发展成为与个性张扬的西方体育完全不同的体育形式。

尊德重礼—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 根植于伦理政治型

文化背景下的古代体育,始终把道德礼仪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实践寓之德礼的“准体育”,影射和强化了深刻的伦理内涵,培养具有理想人格、文武兼备、身心俱德的君子、圣人。

礼射是我国古代的习武礼仪活动。后经儒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思想指导得以重新整理和诠释,进一步强化了道德礼仪的教化功能。一方面,礼射继续保持了繁琐复杂的礼仪程序,体现了森严的等级观念。《礼记·射义》开篇有云:“古有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行乡饮礼,故燕礼者,所以明臣之义也,乡饮酒者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不仅如此,礼射还按照参与者的不同等级身份对配乐、侯(箭靶)、标准(父鹄、子鹄)等加以区分,旨在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即按既定的方针政策行事,达到明“君臣之义”和“长幼之序”的目的。[8]另一方面,寓教于射,重视礼射的道德教化功能。祖师孔子主张“射不主皮”,淡化射技的同时,重视射手的道德礼仪培养。提倡“揖让而升,下而饮”的爱人精神。孟子也指出“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从而确立了“正己从事,不怨他人”的体育道德。

武术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一个全息影像。医学论文 综观古今所有门派都不约而同地默许和尊崇“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思想,把培养德、礼作为习武的前提条件,放在首位。而各门派的门规戒约和谚语格言中,都蕴涵了丰富的伦理内容。

武林门派要发扬光大,首先要精心择徒,而在众多入门标准中,犹以德性考察为重。少林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之人”;峨眉主张“不仁者不传”。练武以“德薄艺难高”为指导思想,把武德培养视作通向上乘境界的精神航标。这样督促练武者在修炼武功的同时,既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笃行儒家伦常之理,中庸之道,提倡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的道德规范。又培养谦和忍让,立身正直,取义轻利,守信重诺的侠义精神[9]。而德中必有礼,礼作为德的外在体现在武术活动中也留有诸多痕迹。习武者相见必抱拳以礼,若要切磋武艺,在交手之前必有“有礼”、“承让”之类谦恭语,且武术交手中通常不伤及性命,主张点到为止。

统治阶级倡导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之中,其目的是引导民众在学艺中培养和升华道德礼仪,在习武中尊崇和默许人伦规范,以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封建道德体系的一个完整缩影,通过体育可以反映中国古代的道德观、伦理观与审美观。

德礼并举的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的同时,遏杀了中华民族的人格独立和拼搏精神,使古代体育活动从一开始就在人们的主体意识中丧失了公平竞争的可能。而没有公平竞争的体育就不是真正的体育,古代体育在德、礼之双重约束下始终保持“准体育”状态,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2.4 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 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要成为圣人并非易事,必须把修身作为安身立命,齐家治国之根本,努力实践“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的经世途径,力求达到儒家所倡导的“内贤”“外王”出入坦然的人生境界。

这种爱家及国的民族气节,在重视宗亲血缘,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也能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敬仰和尊崇,故历朝历代都大力推行以修身为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治国模式,鼓励老百姓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影射了中国传统文化长久积淀的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

中国古代体育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了极大的功利性。儒家主张通过个体的“身心兼修”以达到“文武兼备”的目的,进而提升到或仁或圣的状态;明代少林武僧为抗击倭寇,而抛开佛门戒律,大开杀戒,血染沙场;清末“少林戒约”后十条之首条要求习武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岳飞背负“精忠报国”四刺字,去抗击金兵,虽冤死沙场,但铸就了“忠君爱国”的千古美名,永为世人敬仰。

如果完全抛开阶级局限性,从这一角度来认识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古代体育伦理中蕴涵着立德事功的价值导向和经世致用的实用理性,职称论文 集中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意识。古人通过武术抵御外侵,改朝换代,推动中华历史不断前行的同时,促成了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古代体育所倡导的“忠君爱国”、“立德事功”等精神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性。在封建社会里,“忠孝”思想是君权专制主义的伦理基础,“忠君爱国”无疑是“忠孝”思想的标榜和典范,古代仁人义士为了维护君主、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权利和个性发展,重复演绎“忠君爱国”的高尚节义,实质上影射了古人对封建统治阶级绝对的人身依附和盲从,而这种变相的精神奴役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独立意志和科学精神大相径庭。

古代体育所倡导的“忠君爱国”、“立德事功”思想对现代竞技体育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运动员获奖时复杂的情感体验和崇高的精神荣誉。也可以反思中国竞技体育大环境为何如此“沉闷”,中国竞技选手在世界顶级赛事上为何屡屡发挥失常等等,只因其背负太多的义务与责任。

以上从四方面揭示了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不可避免地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但谈古旨在论今,在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今天,我们应扬其精华去其糟柏,使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龚正伟,张子沙.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及现代转型[J].体育科学,2000,20(5):12-14.

[2]牟艳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2):130-132.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35-442.

[4]张新,夏思永.管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8-30.

[5]姜义华,李向平.中华文化读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3-27.

[6]戴有祥,张晓林.论武术文化中的传统哲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3):8-9.

篇7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以及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等等,其包含的内容具有超越时代的魅力,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宝库。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个影响在年轻的大学生身上同样能体现。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其思想意识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文化的渗透,社会化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赋予他们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性格,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在道德教育中,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优秀道德传统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和民族精神的振兴,而且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包含了可以超越时代的精华,同时也应该看到它是一个复杂的两面体,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有一些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因而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是双重的。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当代教育背景、教育形势,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道德教育工作服务,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道德教育本身是文化的一种反映,基于这种认识,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丰富高校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高校的道德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公安院校道德教育中的可行性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仁爱孝梯、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爱国主义传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等。其中,极其深刻的“德育”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公安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为当代公安院校道德教育提供了诸多的思想模范和道德准则,还为道德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这条道路适合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所以在道德教育中需要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正确引导公安院校大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信心。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大历史责 任和神圣使命。公安院校担负着为各级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人民警察不仅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而且更要有崇高的道德操守和廉洁自律精神。人民警察只有具备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对培养其爱国情怀,增加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媒介,培养一个有爱国热情、有责任感的预备警察,让其懂得对家庭成员负责,关心民族命运、国家前途,让其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有助于他们强化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将自身的发展彻底地放到我们国家的前进与发展中,也能够更好地和社会、将来的职业衔接。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将所接受的外在社会规范、道德律条内化为自身自觉的道德能动性,升华为自己的品质与信念,才算真正达到了目的。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迎合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取得更大的效能。让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安院校道德教育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长期积淀而成的,内容广泛,底蕴深厚,充满着哲学思理的一种潜在教育力量,把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融合起来,才能把潜在的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公安院校德育内容

1.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新的宏伟目标,需要新的民族精神支撑。在任何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不可能脱离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把优秀的民族传统与当代实践所契合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弘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之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振奋民族精神,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传承、培育和发展着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铸造者,在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通过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

2.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整体主义精神

在中华文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一系列的规范和范畴之中,对规范体系起统帅作用。《诗经》中“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礼记・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孟子的“其自任以天下为重”(《孟子・万章下》)、贾谊的“国而亡家、公而亡私”(《贾谊・治安策》)、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整体主义精神的体现。人民警察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道德原则,它既反映了人民警察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人民警察追求的崇高道德境界,它要求人民警察遵守国家法律,依法履行职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体主义就是人民警察道德原则的重要依据。因此,公安院校必须把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显示着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在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集体主义精神,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3.培养诚实信用意识和社会道德水平

中华民族一向重视诚实信用这一道德标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华儿女自古以来沿袭下来的道德信条。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多注重圣贤、君子的培养教化,对人个体品德的要求几乎达到很高的境界。“忠信,所以进德也”(《周易・乾》)。《论语》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解释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为信”。传统文化可谓对诚信教育比较重视。当前,社会正在向公民社会和法治社会转型,以“私德”为主要特征的道德观显然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社会氛围也成为我们追求的精神境界。在全社会弘扬公德意识,建立公德规范,是顺利完成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公民社会、和谐社会对新道德的呼唤。新时期的道德教育要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精髓,把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

4.提高大学生自身文化素质与养成和塑造职业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辟的思想就是注重修身养性与人格境界的提升,主要的特点是它鲜明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注重现实人生的意义和人生价值,注重人生的自我修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提高。《大学》视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修身为本,知行合一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会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得以加强,提高其文化素质接受新的精神与事物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慎言力行”这种品格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砥砺成才、健康成长发扬务实精神、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先义后利”反对“见利忘义”,主张“以义制利”。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摒弃传统文化中“义利”关系上的封建性糟粕,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义利观教育,将有助消除市场经济盈利原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塑造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品质、求索精神、团队合作、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对于学生的职业品格的教育无不具有良好的塑造作用。公安院校的教育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围绕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把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人文精神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目的教育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二)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融合的直接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目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这些道德教育课本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且浅显。高校教育者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善教育教学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改革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备课、授课、教学、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使其自然而贴切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高校也可以开设专门传统文化课,根据专业的不同把传统文化课开设成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传统文化经典、优秀文学作品来呈现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文化力量的感召,自觉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选择的尺度,树立内心的人文道德信念。道德教育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各个学科来协同工作,多个学科辅助,真正的将道德教育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各学科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外,可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公安院校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贯彻始终、循序渐进。对于不同年级,要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要把传统文化结合在学科特点中,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教育。

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中有各式各样的社团,我们在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社团文化活动是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以活动为载体,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广泛性。作为特殊的公安院校,除具有其他院校的思想政治、文化活动等业余娱乐生活外,还应具有独特的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针对青年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弘扬传统文化。道德教育通过寓教于乐文化活动形式表现出来,如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开设传统文化的人文讲座,,让学生从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开展国史国情教育,还可以利用文化节、文化沙龙等方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在使学生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唤起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和使命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发挥传媒的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媒覆盖面广,影响力强,传播速度快,其成为道德教育载体毋庸置疑。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载体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其形式容易让学生接受,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当前网络传媒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公安院校更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弘扬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普遍上网,通过手机上网率在90%以上,他们随时随地的在接收来自网络的动态和信息。公安院校可以在思政网开设传统文化教育专栏,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时代性强的内容融入其中,把民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等制成数字化产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络活动,形成网上网下弘扬和培育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位论文,2012.12;

[2]王照华,自律精神培养与公安院校道德教育,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1月 第6期总第72期;

[3]李博涵、柏宏媛,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研究,理论纵横,2012.12;

[4]郭泉,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12.5

[5]杨芳,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总第113期;

[6]李洪华,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2012年第6期

[7]田萌,传统文化与新时期道德教育问题,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第7卷第4期

[8]邓瑾、吕慧霞,传统文化寓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讨,科教论坛,2010年19期

篇8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标准、规律的科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美学学科,但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对于丰富中国现代美学,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和之美

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易传》中有关“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带“中”的卦艾都是吉卦、吉艾。“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执中”、“尚中”的中和思维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哲学视角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现。辩证法认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度两端的关节点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因此,凡事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中和思维正是对“度”的正确把握。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在孔子的影响下,荀子一也主张根据“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培养中和思维。

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审美标准。《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注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认为“中和”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Lzl在艺术创作方面,孔子评价《关唯》是“乐而不,哀而不伤”,实现了“中和之美”。《乐记》把“中和”作为音乐的审美标准,认为“中和”是音乐的本质,以“中和”为美;“乐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国历代艺术家推崇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相比,西方古代也有讲“中和之美”的学者,只不过时间稍晚于中国。德漠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也谈及过“中和”问题,但未能展开。在古希腊,对“中和”或“中庸”研究最深刻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明确指出:“过度与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他还说:“人们对于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过短。这就是说过度与不及都是对优秀的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它”。川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之美”与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十分相似,反映了人类审美思维方式的共性。但西方的中道思维未能传承下去,后来被西方近代的“对立思维”所取代。而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却一直延传到今天。因此,可以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显著特色。

二、协调之美

所谓“协调”是指事物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各种相关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或和谐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说,物以和为常,协调和谐是万物共存的一种稳定秩序,认识了“和”,也就认识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了规律(常),人就变聪明了。《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善以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必须遵循和谐协调的客观规律而运行。协调思维也叫“和谐意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993年第三届“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国际研讨会纪要指出:“源远流长的和谐意识是中国社会自秦以来高度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岱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协调即美”、“和谐即美”,是中西传统美学的共同观点。中国传统美学历来主张“和谐即美”。儒家强调“人和”即社会美,道家强调“天和”即自然美,佛家强调“心和”即心灵美。而各家各派都主张“乐和”即艺术美。中国传统美学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标准:“和谐即美”、“协调即美”。和谐、协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征,就像一幅图画的美就在于它的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协调与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就在于它的音调、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协调与和谐。协调、和谐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最佳组合,是各种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即美”、“协调即美”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特有的观点,西方传统美学也有这样的观点。在西方传统美学里,“不管是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还是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和谐都被认为是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在毕达戈拉斯看来,“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他认为,因为圆形是最协调和谐的,所以是最美的。他还从“数”的角度探讨了形式美,认为数量的比例协调是美的典型表现方式;他还认为“数”的比例最协调的是“黄金分割律”。赫拉克利特指出:一切美都是从对立面的和谐协调中产生的,柏拉图强调:“音乐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亚里士多德也有由对立面的协调统一形成“和谐之美”的思想。他说:“自然界喜欢矛盾,并且从矛盾中而不是从相似中逐步形成了和谐。……显然,艺术在这一点上模仿了自然”。可见,无论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传统美学,都赞成“和谐即美”、“协调即美”的观点。但仔细分析,中西传统美学还存在下列差别:其一,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协调,而西方传统美学只重视形式的和谐、协调;其二,中国传统美学主要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论述“和谐之美”、“协调之美”,而西方传统美学则主要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和谐之美”、“协调之美”。

三、和善之美

所谓“和善”是指和谐的形式与仁善的内容的有机统一。所谓“和善思维”,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把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联系起来思考的思维方式。“和善思维”是中国传统审美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色。

何为善?善即仁。《论语》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说:“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就是说,只有君子才有仁善之德,小人不可能有仁善之德。什么是仁?《辞海》解释:仁是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说文解字》称:“仁,亲也;从人、二”。《礼记·中庸》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本意是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即“仁 者爱人”。孔子所讲的“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梯等道德内容。概言之,“仁”即“善”。中国儒家美学把道德观与审美观结合起来,认为“仁”是美的内容,“和”是美的形式。“和善之美”是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善即仁,是内在美,和即协调,是外在美。《论语》说:“尽美矣,又尽善矣”。尽善尽美,至善至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和善”观,具有世界性意义。日本学者今道有信高度评价了孔子的和善审美观。他说:“孔子最卓越的学说之一,是其艺术论。他劝导人们以典礼音乐为基础,将日常的起居举止都予以美化,这种礼的思想,是世界的艺术与道德理论中最有兴趣的学说之一”。西方传统美学大多从形式方面来论述美,但也有少数学者从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来论述美。柏拉图热忱地追求美的表现与善的心灵的一致,很有点像孔子赞扬“尽善尽美”,欣赏“和善之美”。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写道:“艺术、工艺的美,都由于心灵的聪慧和善良”,“最美的境界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和谐一致,融为一个整体”。可见,柏拉图的审美观与孔子的审美观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和善思维”是中国传统审美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把和善思维运用于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要求我们在艺术设计中,力求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使作品起到审美与教化的双重功能。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只讲道德内容,不讲艺术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二是只讲艺术形式,不讲道德内容的“形式主义”。

四、和合之美

“和合”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程思远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重视和谐与统一的审美方式界定为“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之一和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西方传统文化主张“主客二分”,强调天人对立;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主张主客统一,强调天人合一。从审美思维方式考察,西方传统审美思维倾向于局部性、分析性、思辨性、对立性;而中国传统审美思维则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辩证性、和谐性。

“和合”审美思维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无论是儒家、道家,都强调整体观点。所谓“整体观点”,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与物也是一个整体。整体是由许多部分、要素、方面构成的有机系统,要想了解各个方面、部分或要素,必须了解整体。《周易大传》强调:“观其会通”。也就是说,观察事物的整体联系,就会通晓事理。惠施宜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他肯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点最显著,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存在于天地之间,与天地息息相通;人的身体也是一个整体,身体与各个器官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汉代以后的儒家崇尚“天人合一”,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和合审美思维的整体性观点与现代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是十分相似的。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整体功能往往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可见,掌握和合审美思维对于理解现代系统科学是有帮助的。

篇9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篇10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篇11

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道德内容影响了中国每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对不同时代的人都起到了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在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经济观念的影响,儒家道德思想有所弱化。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将儒家道德思想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不仅可以强化教育的民族性,更可以增强人的主观思想的向善性,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内在含义

儒家道德思想讲究仁德、中庸、守信。

仁德就是以“仁”作为思想核心,将做人的标准提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这些都是对于人的道德规范,需要人在家庭和社会中与人交往都要严格遵守,否则就违背了社会道德。随着“仁”的思想由个体上升到社会乃至国家,其精神实质就扩展为博爱。正如孔子所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此谓之三无私。”即要求人不仅要在社会中平等相处,还要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度。儒教道德思想主张不仅要注重道德和谐,还要充满人文关怀,由此而将儒教道德思想中的人本精神呈现出来。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具有修养,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风尚。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中庸”,主张通过适度把握而促进社会和谐。但是,中庸所主张的和谐不是没有原则地避让,而是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做事,即便存在着分歧,也要做到建立在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君子和而不同”。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者要能够做到“不偏不倚”,就要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做事。

“守信”是儒家道德规范中的重要内容。儒家思想中,“仁”是基本要素,“信”则确立了道德地位,由个体的立身之本扩展到立国之本,无论是家庭中、社会中,“信”都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守信”是维护社会环境稳定有序的关键。

二、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推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和发扬了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将与社会实践相关的法制和道德内容纳入其中,以思想传递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完善且具有时效性。

(一)将儒家思想充实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

当代学生的各种极端行为在社会上是有存在的,所造成的后果严重地污染了社会环境,甚至一些学生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学生形象。将儒家中庸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少计较、多包容,就会促进社会和谐之美。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教育中,就已经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纳入其中,传承至今已经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思想。当代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新的问题出现, 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将儒家思想突出来。

儒家道德思想源于儒家对于社会实践的理解,并总结出规律。其内容更为生活化,且语言表达生动。学生通过理解儒家道德思想,逐渐延伸到与现代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具有延续性和完整性,更容易使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认同感。

(二)儒家思想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社会道德以“信”作为衡量标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忽视了诚信。注重诚信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并逐渐扩展到社会,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中国教育改革深入到校园中,诚信、仁德、宽容的人文环境成为打造校园文化的主题。从客观的角度而言,校园环境如果人文气息不够,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就会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影响。要净化校园风气,就要以儒家道德思想为基点塑造校园文化,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环境保障。校园网络的普及,为校园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也可以将网络平台充分地利用起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动,针对传统文化进行讨论,并将话题逐渐转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仅满足了学生对文化的追求,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校园文化是社会的缩影,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利用网络实现网络空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将传播内容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道德思想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性,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时期。儒家思想源自于德育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对现代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以立志做人为首要目标,以日常生活为进路入口,以伦理教化为类型特征。尤其在教育方法上,力求切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强调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良好习惯养成,讲求知行合一,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实行因材施教,编写符合儿童特点的教材等。探讨传统蒙学教育方法的现代意蕴,继承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寻找“内源性”思想路径。

一、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

在今天这个传统与现代大碰撞的年代,探寻传统蒙学教育理论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契合点,将是教育学界一件极为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反顾古代蒙学教育,将其教育实践特点加以梳理研究,借鉴其富有成效的教育经验,对我们更好地开展现阶段道德教育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成书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作者为南朝梁时周兴嗣。作为最早的蒙学读物,千字文开创了蒙学教育传统的先河,初步形成了蒙学教育和蒙学读物编写的体系,为蒙学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蒙学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后来的《三字经》、《弟子规》、《童蒙须知》等蒙学读物无疑从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通过对《千字文》伦理道德教育特色的研究,可以为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伦理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古代蒙学教育思想主要仍以传统儒学为主,同时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积累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颜之推经历南北两朝,思想深受朱熹圣人“明哲保身”的影响,所以《颜氏家训》也带有很强烈的保守意识。《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学习古代蒙学的优点

伦理道德教育不是脱离其他知识而进行的单纯说教,而是与知识教育融和,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达到敦人伦、美教化、淳风俗的教育目的。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伦关系,所以人伦关系在蒙学教育中是最重要的。《千字文》乃至其后的蒙学特别注重别尊卑,序长幼的伦常关系教育,劝孝、向善是其主旨,这与儒家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恭惟鞠养,岂敢毁伤”讲的是孝亲;“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则谈夫妇人伦;“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说兄弟和睦;“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是朋友之谊;“资父事君,曰严与敬”是忠孝之心。凡此种种,总是力图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理想。,从而有利于高职学生道德的养成。

把伦理道德教育与其他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之中,这正是今天的道德教育所缺失的意义与内容。我们今天在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关注学生道德范畴中的“先前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使他们具有伦理道德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三、学习古代蒙学对高职学生道德养成的现实意义

1、道德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可以说,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教育的主线。在当今道德底线模糊的社会,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拾起那些精简但寓意深刻的古代蒙学教材,作为经典文化向幼儿诵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等,我觉得这也是幼儿们喜闻乐见的故事。

2、博文广志。像《幼学琼林》、《蒙求》等书内容囊括了天文地理、人文世故、自然景象、教育等非常全面的内容,可以使幼儿在快乐阅读时收获各种各样的知识,比起现在一些单调,华而不实的书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

四、学习古代蒙学读物对培养高职学生道德养成的可操作性

伦理道德教育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 。《千字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道德教育要求具体、明确,不作空洞的说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千字文》对蒙童进行教育,具体到了人的音容笑貌、言辞、着装、饮食等细节,“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要求人的言行要神定气闲;“俯仰廊庙,束带矜庄”,朝礼着装要整洁端庄;“稽颡再拜,悚惧恐慌”,祭祀行礼须神情惊悚恐惧。短短千字,竟然能细化到这样的程度,令人惊叹。

五、总结

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是现代伦理道德建构的文化渊源,道德类蒙学教材作为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世俗化形式,是古代私人设学和私家聘请教师时教授学生所采用的道德类读本,是一种侧重于向童蒙传授伦理道德知识及培养童蒙的封建道德观念和封建社会里修身处事的态度的蒙学教材。宋代是蒙学教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甚至可以说它是我国蒙学教材发展的高峰时期,在宋代出现了系统化的道德类蒙学教材体系,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正是通过向学生讲授蒙学教材特别是专门的道德类蒙学教材这种方式使道德观念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深入青少年的骨髓,左右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所以深入研究宋代道德类蒙学教材的特点,拓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研究空间,将会为现代高职生道德建设提供一定的思想理论上的支持,对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