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合集12篇

时间:2023-05-31 08:36:06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1

结合大国工匠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特点,技工学院汽车专业的技能竞赛近几年开始注意放慢比赛的节奏,注重锻造师生精雕细琢的竞赛细节。具体来说,就是加强不同院校大赛辅导教师和备赛选手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认真研究大赛规程和比赛文件,相互取经,用强化专家指导、课题研究、企业练兵等措施提高比赛实战能力。努力打造技能大赛梦之队,保持自己在全省乃至全国技能大赛前列位次,力争大赛成绩实现新的突破。

各技工院校都有针对性地制订市赛、省赛和国赛的训练计划,成立了大赛指导团队和参赛学生训练班,积极参加各个省市举行的技能大赛选拔赛。对获得出线资格的选手还会组织进行分阶段的集训和进一步选拔,使参赛选手的心理和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2015年8月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杭州技师学院的杨金龙在汽车喷漆项目上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的首枚汽车专业金牌。正式迈入汽车专业领域的世界顶级高手行列,充分展示了技工院校师生的技能风采。

近几年,技工院校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经验,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以汽车技术、汽车车身修理、汽车钣金与喷涂为龙头、汽车检测、汽车商务类专业为骨干、汽车新能源专业为未来发展方向,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架构。在各级领导和师生们看来,参加比赛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奖,最终还在于接轨世界标准,体现大国工匠精神。只有不断优化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不断攀登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巅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技工院校在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应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注重汽车专业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在技工院校内部大力推行教师名师带高徒制度。汽车专业比赛优异成绩的取得和毕业生大受青睐的背后,除了得益于充实、完备的实验、实习、训练教学设备,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团队,还在于系部始终重视汽车维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有关。根据汽车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和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产教融合,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每学期都安排学科带头人、一体化教师和新进年轻教师和学生深入汽车制造和汽车维修一线企业去实践学习,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

其次,技工院校还要不断完善大赛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的建设,丰富和补充中职、高职和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场地和训练设备,如各类大赛所必需的专用车辆和汽车专用检测仪器、仪表等设备,还有与之配套的身体基本素质训练和心理辅导训练设备,让备赛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和比赛,借助先进仪器设备提升操作技能和比赛技艺。同时,还要加强教练团队的建设和比赛选手的选拔工作,形成一套完备的选手选拔机制,建立健全大赛训练耗材与资料的留存和建档工作,加强大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再次,在汽车各个专业教学和院校每年举行的技能活动月期间,还会结合第二课题的开展,大力宣传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优秀业绩和系列报道,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中职、高职国赛软件标准,按照世界技能大赛和国赛的工艺要求和评分标准来指导普通的在校学生。有的技工院校还将世赛和国赛标准、成果快速转化成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和一体化教学工作页,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和行业最高标准规范技工院校学生的技能鉴定考核。只有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比赛,用国际职业与技工教育的视角与思维看待目前的技工教育,技工学院才能不断摸索和探寻出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技工院校还更加注重大师工作室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因为工匠精神不光要宣传,还要找到传承的平台和传承者。技工院校将大师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主要职能定义在通过大师、名师和金牌工匠完成对备赛师生的辅导与训练、系部教科研活动的组织、年轻教师的培养和专业技术对外交流与学习。这就要求工作室团队成员更加注重培养技能大赛选手工匠精神和汽车检测技术应用能力、设备应用能力、操作规范和操作质量的紧密结合。对工作室负责人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师生用“工匠之心”去完成教育、学习和训练任务。还要紧追汽车技术和汽车专业教学技术的前沿知识,积极承办各级各类理论讲课和技能比赛。对技工院校师生来说,只有不断将压力变成不竭的创新动力,师生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成长。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2

一、工匠精神的概述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有我国的一流木工匠师聂圣哲提出的,正是由于这种精神,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随之改变。而把“工匠精神”的学习理解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制约,我国教育的重点一直为知识教育,在对于建筑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一直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但是,实践对理论知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更是理论发展的源动力。最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应该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就目前而言,每年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毕业的技能型人才只占毕业人数的百分之一。

三、将“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问题分析

(一)“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于二零一四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到的教育理念中,更深层次的职教体系,更科学的职教结构的现代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现阶段高职的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如果高职学生想要进一步深造只能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从而失去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很多院校为响应国家课改而舍本逐末,在培养人才上注重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在设置专业、管理教学与实际培养中并不能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难以具备“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科学的规划教育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缺乏专门的规划教育机构;学生在自我的职业规划中,缺乏前瞻与远见,对自身的定位模糊;学生自身的服务能力差,意识薄弱,难以形成强大的职业梦想。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现阶段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阻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在高等职业院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因为“工匠精神”的不可自成性,需要老师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与职业规划。

四、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法

(一)以能力为基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由于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对与“工匠精神”的掌握缺乏,所以对与学生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树立科学的指导观念,让学生以劳动为光荣。只有确立正确的劳动态度,才能将工作的动力最大化发挥。在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才可以正确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加强校内实训

实训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目标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能力技术的应用训练。在建筑这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所必须的。要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训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要结合学生自身能力与建筑专业的不同课程特点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培训。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中,要做足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工匠精神”与教学课程相互渗透,有意识的在实际讲课中带头的践行“工匠精神”,从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中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进行“工匠精神”的定期宣讲

弘P“工匠精神”,社会的重视程度和认可度很重要,由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民众普遍认为从事劳动型工作是“没出息”的表现,实则不然,再尖端的科技、再高大上的成果都需要去实现,必须要有人做出来,论贡献,一个工匠或许并不比一个科技人才差多少。所以,要进行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进行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使“劳动光荣”这一口号得到学生的重新认识,正确的树立爱岗敬业的劳动理念。

五、结语

“工匠精神”一词由来已久,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一种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的梦想。只有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他们的敬业精神,从而满足我国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3

一、通过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彰显是研究型高校大学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与彰显构成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特质[2]。进一步而言,以理工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中更加突出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上的特征,人文精神方面的要素就相对欠缺;而以商经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中则无形之中更加彰显了人文精神与商业精神,同时,其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就显得不够突出。但无论以何种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人文精神都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只不过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文化中的特质更为突出。亦即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的高职院校的文化是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一方面,通过以文化人,使学生在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优雅的审美情趣等做人基础及通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本专业与相邻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判别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使学生在职业理念上树立起“质量至上、用户至上、荣誉至上、责任至上”的意志品质,在工作态度上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价值取向,从而让学生在全面全程培养中树立起包括职业态度与精神理念、创新创造等在内的工匠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当立足于以下方面以促进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高度融合。首先,必须将人文精神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的基础。裴斯泰洛奇说:“要把专业训练和道德培养结合在一起。”[3]表明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必需的人文素质这一重要依托。在我国人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已由过去的手工艺人与生产一线动手操作的能工巧匠转向了被广泛描述为工作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及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育工具性功能,即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面来看,使学生拥有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性功能,即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方面来看,显然需要培养学生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工匠精神视为职业精神的范畴,看作是从业者的职业态度、精神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表现,以此为核心塑造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及大学文化,从而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高职院校文化架构中必须突出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融合的特征。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必须以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指导。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的根本大法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章程以及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都应在大学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彰显其中,这是高职院校的文化之魂。最后,高职院校校训一定要高度凝练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精髓。在教风建设上,一定要突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教师特色。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师共有的高尚师德、信念坚定、仁爱学生、精湛教法等“人师”引力,还要拥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过硬的实践技能、持久的创新能力等“经师”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师要确立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以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完美至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而非将学生当作“工具人”来训练与培养,从而使学生不仅拥有技术技能方面的“工匠能力”,而且是具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在学风建设上,一定要突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教育特色。如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举办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专题讲座、感受和体验工匠精神的实质、开展有利于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的课外活动、优秀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大力宣传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等等,以引导良好学风文化的形成。

二、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突出对工匠精神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把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灵魂与核心来抓,而且必须全面全程地贯彻于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之中。这既源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源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现实职业能力,即所谓“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以及未来应对各种复杂挑战时必须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迁移能力[4]、综合研判能力、求新发展能力等的需要。而非过去忽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是单一强调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工匠精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5]作为劳动者最基本的素质,工匠精神是职业人做人与做事的相统一、人文素质与技术素质的有机融合。这决定了必须从三个维度理解工匠精神:第一,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内核。其强调德与才的互为表里,既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职业习惯。因此,不仅要把工匠精神作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且要以专业技术的高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更高追求,从而培育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第二,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思维。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指出:“真正的工匠是一种思维状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一些兴趣或技能集合。”[6]说明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工匠式思维,学生才可能具备工匠式技术技能。第三,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道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要想真正锻造出职业必需的工匠精神,前提便是要履行上述道德规范。而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则需要采取如下途径:首先,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树立工匠精神的新理念。尽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6],但是高职院校并未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量轻质,重传技轻育人的人才培养误区,时至今日“实用够用技术技能”的人才观仍未得到纠正。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其次,要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特殊作用。从人才培养的逻辑上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必然会体现出学识、素质、专业、技能、创新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统一,但现在仍存在着将学识与素质、素质与技术、专业与能力等相割裂的做法。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将上述各要素嵌入人才培养中,使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工匠精神达到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情感的有机统一,人才培养规格下的工匠精神就是达到职业技术、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有机统一。最后,要塑造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的言行标准。加强对新时代大国工匠、敬业典型、创新高手、能工巧匠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工作观、担当观等精神文化的宣传,将“羡慕工匠”“尊重工匠”“成为工匠”渗入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信仰与价值追求之中,塑造“润物细无声”的工匠精神,培养必需的文化氛围。

三、在工匠精神中厚植职业道德教育

深厚的人文道德修养与娴熟的精湛技术是“工匠”的两个双重保证。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内在契合之处在于“精”“诚”二字。“精”指工匠要有娴熟精湛的技术,在专业技术技能中必须表现出精心、精细、精准、精责;“诚”指工匠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其敬畏职业精神的集中表现[7]。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之中,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终极目标。首先,要科学界定工匠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标准。工匠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行为和专业道德、专业伦理、专业信息管理、专业批判性思维等的基本素质,以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而工匠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标准无疑必须包括:精益求精的精神、细节极致的精心、一丝不苟的态度、专注耐心的要求、专业敬业的行为[8]等核心要素。因此,坚持职业道德与职业教育突出专业技术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坚守教育共性立德树人的崇高目标,无疑是现代职业教育重建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迫切任务。其次,构建“技能教育+道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与全方位,必须构建“技能教育+道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9],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全新评估。一是以过程中的多次评价代替期末的一次性评价;二是评价主体由单一学校教师评价变为企业师傅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并重及第三方监督实施的多元评价主体;三是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由传统的仅评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单一维度向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为先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多元维度转变;四是专业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从“独白”教学方式转向“对话”教学方式[10]、从“说教”教学方式转向“体验”教学方式、从“显性”教学方式转向“隐性”教学方式[11]、从“灌输”教学方式转向“浸润”教学方式、从“定制”教学方式转向“个性”教学方式、从“粗放”教学方式转向“集约”教学方式、从“理论”教学方式转向“理实结合”教学方式、从“书本”教学方式转向“社会生活及实践”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系统构建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新模式。第一,建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匠精神教育体系。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本还在于坚持党的立德树人原则,路径在于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新模式,重点是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养成及德技之间的水乳相融。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性,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展到学生的全部课程之中,并由专业课程思政群、人文教育课程思政群、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群等组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全覆盖。通过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的贯通性,在学生的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之中对其进行实践活动思政教育,将过去单一的思政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延伸到企业实践思政教学课程体系,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覆盖。第二,构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同向共行机制。要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进入学生的脑海与心田,就需通过距学生近些、近些、再近些,和学生亲些、亲些、再亲些,与学生熟些、熟些、再熟些,对学生好些、好些、再好些等方式,掌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并确实具备比学生高些、高些、再高些,较学生强些、强些、再强些[12]的能力,才能点亮学生的理想之灯,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学内容上,在思政课程中注入专业元素,将古代优秀工匠文化、当代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红船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关职业道德案例引入专业课程,增强专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开展专业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使思政课程热起来、活起来;通过在专业课程的见习、实习、实训、实践环节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不断增强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融为一体。第三,构建工匠精神提升贯通培养新方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教育和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社会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从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人文素养的养成与内化。

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4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造就出一批批素质好、技能高、能力强且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劳动者。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所谓工匠,是指生产一线的工人,是物品制造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技艺和态度决定物品的质量;而“工匠精神”则是工匠对待工作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敬业专一,对产品品质追求到极致的一种探索、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及“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着“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的同时,也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新重点、新目标。

二、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中国因为有鲁班、李春、茅以升、王选这样的大师级工匠,才有故宫、圆明园、赵州桥等世界奇观建筑;因为有赵慨、陶玉等瓷雕艺人的精雕细琢,才造就了景德镇陶瓷的艺术珍品。“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树立品牌的推动力,是产品立足市场的强劲支撑,毫无疑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2)当今社会“工匠精神”有所缺失。在我国现代社会,随着时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功利化、利益化心理明显,社会普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部分企业只注重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工匠精神”在企业对短期效益的追逐中渐渐被淡化,产品粗制滥造,难出精品,难树品牌,更有不少新生企业犹如昙花一现生命短暂。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时代呼唤和需要“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认识和重视不够。企业的“工匠精神”来自企业的员工,只有员工具备了“工匠精神”,企业才能形成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和竞争力。而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需求充分融合对接,着力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培育。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受多年来形成的“就业第一”的办学导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重“传技”、轻“育人”的认识偏差,不够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尽快补上“短板”,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而忽视职业素养培养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牢固基础。

三、 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1)在课程教学中渗透 “工匠精神”。对专业课的学习是高职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主渠道,因而专业课程教学毫无疑问应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专业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并将其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和教学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充分融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工匠精神”,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专注耐心”这一宝贵的“工匠精神”。

(2)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润育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N精神、一种理念、一种品质、一种境界,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来体现的,是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的。有职教专家指出:“作为高职院校,比培养一名大国工匠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有效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达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创新观念和职业素养,担负起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让‘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从制度入手,从细节抓起,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做好宿舍值日,用心参与班集体的每一次活动,真诚对待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日常的规范化教育管理,使“工匠精神”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得以形成、渗透和固化,不断提升养成教育的成效。

(3)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提练“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职教德育主线,组织学生开展以“工匠精神”培育为目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中感受和塑造“工匠精神”。比如,开辟“工匠讲坛”,定期邀请企业精英、优秀校友给学生讲“工匠故事”;开展职业技能比赛,积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竞技活动中树立做一名技艺精湛、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的人生理想;成立以专业教师为导师的学生专业社团和各种科技协会,让学生在发展兴趣、提升技能、追求卓越中提练和养成“工匠精神”。

(4)在实践训练中提升“工匠精神”。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要在理论课程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中进行系统的培育引导,还要注重在具体的实习实训中进行强化和提升:一是在专业实训中养成“工匠精神”。专业实训是高职生在校内仿真的实训基地开展的技能操作训练,是学习和养成“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教师要结合培养目标切实制订好培训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有效的方法手段,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实训实习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布置实际工作任务、开展产品质量大比拼等活动,利用实践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从中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深切感受“工匠精神”的价值,直至全心追求“工匠精神”。二是在企业实践中强化“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靠长期工作实践积累,还要靠企业文化的熏陶。高职院校已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要注重在校企合作中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充分利用企业文化、优秀员工的事迹熏陶和感染学生;通过严格管理、规范流程、认真考核、制订奖惩制度等,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端正工作态度、加强服务技能和提高服务质量,自觉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专注敬业、精益求精,从而使“工匠精神”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5

工匠精神最初作为政治用语被写在政府报告之中,成为全国人民讨论的重点。工匠在我国发展中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是无法被复制,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养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主要育人途径,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工匠精神正是人们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的。因此,高职教育是锻造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而且还涉及人文层面,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人文教育也成为锻造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就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研究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不仅能够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而且能够有效拓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1.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工匠精神,但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且,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以道德精神为核心,强调德艺兼备,主要通过身心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并且,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十分强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强力而行。另外,古代工匠精神还强调爱国为民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与西方人追求完美的文化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追求完美在西方已经成为共同的精神。这是因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基督教都提倡追求完美与极致。虽然古今中外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都强调爱国、敬业、求精、创新。而我国现在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延伸层面这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和技术,工匠在产品锻造的过程中想要打造好的产品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因此,物质层面的技术和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条件。精神层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等在内的隐性内容。延伸层面主要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运用工匠精神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匠精神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了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敬业和奉献,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和创新为主要目标;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解决社会上的浮躁和应付工作的现象,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地对待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最后,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补充,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工匠精神深化了职业道德和社会主流思想,不仅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人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而进行的个人教育或社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心境界,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传播文化知识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人生实践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并且,人文教育既重视文化由外而内的养成,也十分强调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强调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而且,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个方面。其中,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人文知识。而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旨在提升社会群众的人文素养。2.人文教育的意义。首先,开展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丰富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拓宽受教育者视野,加强受教育者对我国传统人文知识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其次,开展人文教育能够丰富补充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在学科之外的知识,提高教育质量;最后,人文教育能够在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两者密不可分。首先,工匠精神追求真实和完美,要求在制造或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求真求实、尽善尽美,以塑造最佳品质的物品,进而使制作者产生美感和愉悦感。而人文教育即包括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以正确的审美态度对待文化产品。并且,人文教育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对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的情感体验,要求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文化的内涵;其次,很多文物古迹、手工艺术以及文化瑰宝等都是工匠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工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同时,这些文物古迹、手工艺术和文化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工匠在打造优质产品的时候需要与文化相结合,赋予手工艺术品较高的文化价值;最后,我国古代工匠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讲求琢磨和切磋,而这一方法和态度已经被古人运用在修身、政治和文学创作之中,广泛渗透到人文领域,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技能锻炼的方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四、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首先,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所强调的重要精神指南,政府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面向全体社会群众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全社会的工匠精神;其次,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再次,高职教育能够鲜明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必要。并且,高职人文教育能够将技能操作相关文化内容与工匠精神相联系,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最后,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是全社会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练地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乐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能够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积极创造。而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人文精神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满足社会的要求。由此可见,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十分必要。

五、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这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甚至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只需要学会技能知识,拥有操作技能即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难以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人文工匠精神只是政府提出来的相关要求,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工匠精神的培养,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放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并没有真正实施;再次,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没有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也没有对人文精神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事例,缺乏深入分析,教育效果不明显;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只重视理论的灌输,一味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而一些历史性的人文知识距离学生较远,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完全理解人文知识所体现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作用。

六、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途径

1.开展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人文教育,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学习提供充足的人文养分和肥沃的人文土壤,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并通过开展人文教育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精神评比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人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应将人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作用。2.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够激励制作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具体来说,人们只有具备责任心才能够主动关心自己周边的事物,关心社会,也才有动力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对生命和环境的人文关怀。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强调学生的责任心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情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等学科知识。工匠精神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并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自然学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自然学科知识、哲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各学科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而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4.开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正确价值观念、崇高理想和健全人格是锻造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高职院校应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锻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习自觉性。5.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优秀的工匠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想象和审美情趣,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技能完美结合,进而制作出高品质产品。因此,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应将想象力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要在抽象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课程、美术课程、艺术欣赏课程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品质;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进行产品创作,并开展创造竞赛,通过学生实践来培养工匠精神。

作者:傅向东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究———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

[2]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6

作者简介:张娟娟(1979-),女,江苏如东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研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编号:GYJY/2016/01),主持人:马斌。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35-05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八位工匠默默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勤俭奋斗、无私奉献,凭借着传承和钻研、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神话。这就是“工匠精神”(Crafts man’s Spirit)。有着“工匠精神”的人,不管从事的是何种职业,都会视之为一种信仰,力争做到最好,绝不浅尝辄止,更不会敷衍应付。总理在2016年初的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在国家高度提及有关“工匠精神”的话题。众所周知,德国和日本拥有诸多知名企业,恰恰也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崛起和成功的钥匙。正是因为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坚守,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蜚声海外、誉满全球。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就需要“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才有可能实现。

职业院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良好职业操守和专门技术技能劳动者的主要阵地,国家近几年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政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院校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克服困难、突破障碍,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改变以往粗鄙的状态,力争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提高办学软实力。政府和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呼吁和期盼与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的办学目标不谋而合。职业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中,结合专业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用“工匠精神”认真负责地培育好每一位学生,为企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技能人才,真正创出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职业教育才能更有竞争力,才能获得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更多的认可和青睐,才能扭转公众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偏见。

一、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传统的工匠虽然也从事制作活动,但那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一项简单机械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技艺、产品进行提升完善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乏榫卯、赵州桥、都江堰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如今,“工匠精神”是政府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而提出的新人才观。所谓“工匠精神”,不仅指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拥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手工业者所应具备的价值取向,而是任何职业人在普世工作中的信念和精神追求;“工匠精神”蕴含的不仅仅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内涵释义,更多地被视为人类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最具价值的文明财富。努力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这是与将工作视为谋生手段有显著区别的价值理念。倡导“工匠精神”回归,已成为当下社会共识。如今,“工匠精神”被提及,绝不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追忆,而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

“工匠精神”是在工匠技艺和品德传承中形成的文化,是敬业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对工业文明发展的最高精神成果的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具体化理解,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它分为三个层次:工匠专注、细致于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精神;工匠忠诚、献身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良好的职业态度;工匠乐于技术工作必须具有的较高的人文素养[1]。因此,“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只有把握好“工匠精神”的本质定义,才能使“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源于工业文明,又进入后工业文明[2]。

今天,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德国、日本是制造业强国,早就意识到了“工匠精神”对于国家制造业和经济的价值,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精神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塑造和培养准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并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这一精神[3]。随着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已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这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利好”的局面。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倒逼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民众的学习观念、就业观念以及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职业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离学生、家长和企业的期待还有一段距离。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专业技能运用得不够娴熟,工作中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是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场生存状态。职业教育若要乘势而上,长远发展,就得改变原来的唯规模、唯速度、唯成果、唯奖杯的人才培养模式,摈弃“粗鄙”,走精细化建设和发展之路,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做“精”、做“细”、做“强”,回到“慢”的艺术上来。这里所说的“慢”不是指凡事漫不经心或慢节奏,而是指拒绝虚名、沉下心来、用心揣摩、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映射。从学校经营和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地做好育人工作。对于任何事,哪怕是小事,只要有利于人才培养,都研究透了,并且都做到最好。“工匠精神”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强心剂”,是职业教育的新机会、新挑战、新起点和新方向。培养和塑造“工匠精神”刻不容缓。职业教育应紧跟上这股潮流,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戒骄戒躁,认认真真地思考如何做“精”、做“细”、做“强”,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打造职业教育的品牌。

二、“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失及回归

纵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培育都未写入其中,更别说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仅限于培养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学会应用某项技能,牟簧婕耙导学生追求工作过程中“极致”和“完美”这样的高远目标。“工匠精神”培育理念和培育方法在职业教育中是一块有待开发的荒芜之地。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和本科教育被认为是“正统教育”,而职业教育被看作是“次等教育”。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升本”上。另外,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一直不如人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欲望弱,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于“基本或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这种局面制约了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

“工匠精神”本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但实际上却成为了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盲区。职业教育侧重技能培养,看重就业状况,而忽略人的价值观塑造,这样的现状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需要确立和重塑工匠精神的地位。职业教育应自觉承担重任,遵循职业教育内在规律,摆脱普通教育目标对它们的影响,看清职业教育的目标,重拾“工匠精神”,评估“工匠精神”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把“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工匠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确保毕业生入职前就具备强烈的工匠意识,拥有卓越的工匠品质,养成良好的工匠习惯。“工匠精神”培养让学生在获得工具性能力的同时又获得了与技术、技能相关的精神力量,真正懂得技术、技能的实质。这既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又满足了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诉求。

在职业教育中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更清醒地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更清楚地看到职业教育的方向和未来的表现。在职业院校中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战略选择,是中国特色“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径。“工匠精神”承载了对技能培养和职业教育的雄心壮志,为这个风云变化的时代注入了永恒的信念,从而有助于人们形成一种健康、合理的公共认知:技能是效率,是品质,是口碑,也是劳动之美,崇尚技能、培养技能、强化技能正是职业教育独特的价值所在。归根结底,“工匠精神”回归职业教育,是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所致。我国能不能成为制造业强国,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只有以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作为动力支撑,我国制造业才能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这个重任理应由职业教育自觉承担。

“工匠精神”要求人具备专注、执着、坚守、淡然、精细等品质和“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作作风。这如同一阵春风,给职业教育这一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院校更注重实际工作中技术、技能的培养。技术、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不是“两张皮”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技能型人才培养除了技术、技能的传授,一定要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并利于个人所属组织和周围群体的精神层面的感染和潜移默化,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完整的、合格的、纯粹的、并能够持续成长、把工作做到极致的技能型人才。这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来不得半点急躁。职业教育工作者如能参照“工匠精神”的每个棱面反思自己的心态和工作作风,不忘初心,凡事走心,不浮躁,不功利,不马虎,不敷衍,凡事从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考虑,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坚守奉献,精益求精,职业教育定能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三、“工匠精神”培育在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实现途径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我国制造业虽起步晚,却发展迅速,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数量多而品质一般、创新能力弱等现象。当前,职业教育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变革是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为激活职业教育内部系统活力而变革。职业教育不仅要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研究生的完整体系,更要注重现有职业教育内涵与质量的提升,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教育工作者静得下心、耐得住孤独和寂寞、日复一日地坚守奉献,要有“根雕者”的心境,用心揣摩、精雕细琢,逐步渗透“工匠精神”,塑造“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内涵,以一己之力践行“工匠精神”。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锤炼。职业精神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实践是渗透“工匠精神”培养,提升职业教育人文价值的重要渠道。将工匠精神和实际工作环境和任务关联在一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深切感受到它的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和追求。构建仿真工作环境、进行专业实训是较好的培养方式。当然,实训虽然模拟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但不能完全取代企业实习。高职院校虽拥有仿真的软、硬条件,但它的虚拟运营只能是短期的,不具备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全部真实环境,更没有浓浓的企业文化[4]。所以,还要进行校企合作,把学生送入企业顶岗实习,了解并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走进并融入企业经营文化,熟悉并掌握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近距离地向岗位上那些优秀的具有“匠人精神”的“大师们”学习,刻苦钻研、学而不倦,知识、技能、素养和品质高度融合,“技皮”、“术骨”、“匠心”一一到位,深入钻研、精益求精,真实地感受企业文化,通过长期工作实践积累和耳濡目染培养起“工匠精神”。

二是情怀培养。职业情怀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拥有的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情感和持有的真实的、稳定的态度。职业技能和职业情怀并非孤立存在。职业教育除了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还应该结合专业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的情怀。在学习、实习和实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职业领域中的佼佼者为榜样,学习他们热爱工作、坚定执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情操。一个人只有拥有强烈的职业情怀,才能从内心产生对自己工作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热爱自己的岗位以及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突出的敬业精神,才能专注于工作、坚持改进和提高,做出精品和优品。职业教育不能一味地追求技能大赛、奖牌和就业率,而忽略学生的职业情怀的培养。否则学生在入职以后很难热爱自己的岗位、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更别说追求完美和极致了。而这些正是现代企业在甄别人才时所看重的。“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情怀在从业者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热爱工作、专注于工作、追求卓越和不凡的人必定能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本的附加值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并且以毕业生的良好社会声誉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

三是细节积累。好品质形成于好习惯。“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是不放过任何细节,需要从生活、学习的点滴做起,体知躬行。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训练资源,比如说,保持宿舍、校内公共区域和校外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有序,注重个人形象和言行举止,衣着朴素、整洁,做人诚信、可靠,为人谦恭、友善;课堂上认真听课、吸收知识的养分;课后有规律地复习,温故知新;对待作业毫不含糊,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地完成;遇到难题“穷追猛打”、刨根究底;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不认输的精神,斗志昂扬,拼搏到底;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敷衍、不苟且,力求以百分百的热情实现百分百的满意。“工匠精神”的养成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注重细节、凡事全力以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日积月累地将“工匠精神”逐渐内化成自身的内在品质。

四是兴趣牵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永无止境地探索未知问题、醉心于所喜欢的活动的驱动力,是保证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的最活跃的因素。兴趣牵引下的学习和工作是愉悦身心的活动,展现生命意义的平台,实现个人精神满足的通道。天赋挖掘、兴趣培养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切入点,是确保“工匠精神”培育有效性的前提。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毫无兴趣可言,何谈“工匠精神”的闪耀?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结合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细心观察学生的特质,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并巧于挖掘学生的天赋,培养他们在专业某一方向的兴趣,引领他们进行有创造性的探索,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某个领域钻研打磨、精益求精,这样才能逐渐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是文化渲染。“工匠精神”的培育还得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如果没有培养“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工匠精神”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噱头。学校建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育人环境的营造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样板的打造活动”[5]。职业院校虽然在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大多还未凝炼独具特色的精神理念,未能营造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工匠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形成于长期的价值激励。“工匠精神”的培养耗时耗力,且周期长、见效慢。职业教育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狠下功夫,摈弃以往浮躁、功利的工作作风,用长远的目光和理解、包容、鼓励的心态去评价每一个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不给教师和学生太大的压力,营造宽松、和谐、友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精品、优品要加大奖励力度和宣传力度,要塑造典型和榜样,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适合“工匠精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滥竽充数,多一些心血之作。

六是系统传承。“工匠精神”一时兴起或被开始重视并不难,难在能坚持下去,更难在如何有系统、有组织地传承下去。德国那么多好的公司之所以能存续上百年,正是因为他们能通过信息整合,将公司优秀的技术、经验和理念一代代传承下去。职业教育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数据的形式忠实地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数据库便于随时查找,用于人才培养和学校的长期发展,比如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优秀作业和实习报告、技能大赛获奖作品、论坛、专栏、讲座、演讲、表演、展览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优质资源妥善地保存起来,用于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系统传承是“工匠精神”培育长盛不衰的制度保证。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好比是工匠,学生就是教师不断研磨、专心打造的产品。教师应当在德育上勇于担当、言传身教,在专业上抽丝剥茧、精益求精,像匠人一样追求育人工作的极致和完美。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不懈追求、对授课模式的反复推敲、对育人方法的用心琢磨,无不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对职业以及对人生的态度。教师要有甘当示范和典型的意识,用自己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完美、允胤钕椎闹耙档赖潞椭耙迪肮呷デ币颇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引领学生成长,唤醒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知识构建,探索教育教学艺术,将“技以载道”作为职业教育最核心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触及灵魂的职业教育。

如果说“工匠精神”经历过一段混沌的岁月,那么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即将来临。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和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应该义无反顾地担起培养和塑造“工匠精神”的重任,探索职业教育与工业文化普及、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结合试点,推进具有“工匠精神”优秀人才的培养研究,引领“工匠精神”新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以学历辨能力”的氛围,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坚持“工匠精神”培养方法,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反过来,工匠精神培养促使职业教育重新审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手段,提高整体办学能力,并且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职教论坛,2016(22):85-89.

[2]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5):4-5.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7

“工匠精神”一直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在2016年提到的“中国制造2025”中,得到了体现。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到“质量的发展不但是强国的基础,还是立业的本质工作,更是国家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这无不体现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以被理解为事情做好、实现做到极致的欲望。而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工匠精神”则被理解为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欲望。

一、弘扬“工匠精神”核心理念

第一,高职院校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和价值观,重新对“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进行价值上的审视,区分出两者的不同与联系,以便于“工匠精神”中民族精神、社会期待的发现,以此作为“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精神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树立具备“工匠精神”人才观、发展观和质量观的高职院校教育者;第二,要合理设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将“工匠精神”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价值体系、教育理念价值体系和教风学风价值中,使高职院校得到治校方面的正确指导;第三,将“工匠精神”纳入制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以实现“工匠精神”在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使“工匠精神”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自觉[1]。

二、传承“工匠精神”主要渠道

第一,高职院校放在要对接工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工业文化不但体现出工业的发展,还体现出社会的进步,而“工匠精神”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高职院校要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专业观等方面,制定以思想道德、职业人文和专业文化等素质作为“工匠精神”培育核心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第二,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以专业课作为承载体,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灌输到学生心里,进而实现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中“工匠精神”的挖掘,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有利于将“大国工匠”中的技术美、力量美和平凡美彰显出来;第三,进行高职教学时,要同时考虑教学有效性和的价值性,使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时实现工具和文化品格的同时构造;第四,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育、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熏陶,帮助学生获得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校、专业技能培训、事业追求、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获取“工匠精神”[2]。

三、内化“工匠精神”关键环节

第一,进行“工匠精神”培育时,要提高学生的实践体验频率。对此要鼓励并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工匠精神”社会价值;第二,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及学生需求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比例,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实践教学可以通过项目导向、工作过程指导、相关案例推演、角色扮演及实训等方法实现,不但有效增强了学生职业性,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效性学习”发展;第三,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体悟细分和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工艺大师、能工巧匠等资源有效整合,组建“工匠精神”培育团队,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工匠精神”的目的,有效深化了社会实践内涵和发展;第四,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实施方式,以此扩展社会实践发展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切身实践,使“工匠精神”烙印在学生心中[2-3]。

四、渗透“工匠精神”重要环境

(一)加强尊崇“工匠精神”社会氛围的营造第一,进行高职人才“工匠精神”培育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强高职人才的敬业感和荣誉感,以此提高高职人才“工匠精神”;第二,根据总理提出的《大国工匠》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如新闻媒体等,大力宣传和解释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实现尊崇“工匠精神”社会氛围的营造。(二)加强支撑“工匠精神”经济环境的营造第一,高职院校进行“工匠精神”培养时,要结合“中国制造2025”政策要求,制定强有力的“工匠精神”培育和运用制度,以此鼓励高职人才培养在技术上的自主创新、产品质量上的提高、高端人才上的培养、品牌的创造等;第二,要培养高职人才在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检测标准认知及制定能力,以此实现经济环境的营造;第三,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以此营造良好的支撑“工匠精神”经济环境,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3]。例如,某校根据“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18项高技能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加强了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有效促进校企联合招生、教师进企等活动开展,实现对高职人才“工匠精神”的有效培育。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综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高职人才的综合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使高职人才在实际企业工作中更具有做好工作、精致化工作的欲望,适应了“中国制造2025”十五年发展要求。

作者:李含春 向立宏 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72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市场急需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了“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改革方向,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一线技工,还需要有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而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是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需要职业精神的培养,这就必须要依赖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以工匠精神为依托,立足于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我院园林技术专业“双创”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产品持续专注,对质量追求卓越,是一种系统的职业精神培育,可以解决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等问题。所以对高职教育而言,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品质的学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卓越人才的需求。

1.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座谈、毕业生就业反馈调研中发现,企业对招聘新入职员工的要求除了具备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职业精神。他们绝大多数都认为,员工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都可以在入职后的实际工作中逐步丰富,但是敬业、耐心、专注等工匠品质难以在工作中培育,大多数企业认为学校教育是良好职业精神养成的开端。因此,学校在教学中,要一手抓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一手抓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毕业生往往社会认可度高,是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体现。在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学校若想增强其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价、毕业生的社会声誉来实现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而形成良性的校企互动。

1.2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职业精神往往决定了从业者在本行业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员工,往往是企业重点培养的对象,且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多数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除了要求应聘者具有某项或多项技能外,通常还会要求应聘者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而这恰恰正是工匠精神内涵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口率,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且立足于社会。

1.3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就是培养卓越人才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它的内涵在于工匠们对职业的敬畏、对产品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追求、对品牌的专注坚守。然而,园林工匠制作的每一件鬼斧神工佳品,无一不是精湛的技艺与匠心独运的结合。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需要一批卓越的人才促进我国园林产品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在卓越人才的培养中,需要从入行开始,而高职院校正是学生职业的启蒙。W校欲将学生培养成卓越的园林工程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实施工匠精神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具有工程师气质。所以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必须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成卓越的人才。

2我校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园林技术专业正在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然而,教学改革效果并不显著,表现在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学生的就业率、对口率仍然没有增加,毕业生一年内的离职率高偏。为此我们结合人才培养过程,认真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2.1行业参与不足,行业精神缺乏

园林行业的精神是园林行业的前辈基于我国园林发展的方向,为自身生存发展与祖国建设的需要,在上百年的生产实践基础上,精心培育出的执着、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它引领着一代代匠人完善提升中国人的居住生活环境。然而,在教学中由于行业师傅参与不深,不能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的行业精神,不能触发学生的工作兴趣。此外,专业教师大多没有行业实践经验,主要照本宣科或是讲解自己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而忽视将创新创业与行业精神的结合。最终学生虽然具有一流的技术与创新创业能力,但是没有一流的匠心,以致无法长期专注在园林行业工作。

2.2教学模式侧重创新创业培养,忽视职业精神塑造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业就业。创新创业的能力本身就包括锲而不舍、永不止步的职业精神。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相关教师更多的关注创新创业的思维训练及方法,忽视了学生需要有职业精神的支撑才能实现园林技术的创新创业。最后,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浅尝辄止,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难题经常退缩不前甚至退出。在毕业后的工作中遇到创新瓶颈、创业难题也会因没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指导而离职、放弃。

2.3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僵化,学生职业定位不清

在我校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辅导员一直承担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而专业教师一直承担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两者界限分明。最终导致专业教师只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忽视创新创业服务。而辅导员因缺乏专业知识,往往给予笼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能给予学生形成具体清晰的职业定位。因此学生在就业中职业目标模糊,使得园林技术的毕业生质量与园林行业需要的人才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3融入工匠精神的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学对策

基于我校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融入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企业满意的合格人才。课题组将从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视角着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同时抓好职业精神的培育。

3.1以行业工匠精神引领,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制定“双向”引领机制。一是校内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实训或参与自己的相关创新创业科研项目,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方法、创业基础,启蒙学生的行业精神。二是遴选行业园林高级技师担当兼职教师与行业导师,在学生三年学习中,分时段、阶段介入到创新创业教学中来。园林高级技师通过自己的从业经历、园林作品,感染并引导学生将技能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园林创作中,并通过接受最新的行业资讯,不断按照工匠精神的态度完善自己的作品,完成职业精神的养成。

3.2D变教学模式,工匠精神贯穿创新创业的培养

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作过程。创新创业课程的工作过程紧扣园林技术行业的新形式新要求新方向。根据园林技术专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具体分析在工作过程中学生需具备的工匠精神要素,结合课程体系中的认知、跟岗、顶岗、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完成从学徒、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大国工匠”成长体验。让学生意识到只有按照工匠标准,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最终,通过工作过程的体验锻炼,让“工匠精神”扎根在学生心里。

3.3围绕工匠精神理念,升级创新创业服务机制

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及职业规划,需要全体教师合力解决。开展“1+1”课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由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辅导员共同承担,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及就业帮助的各个环节,努力成为教学工匠的典范。辅导员需要及时了解创新创业政策,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择业难题。专业教师应为大学生讲授典型的园林行业就业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启发引导学生以工匠精神的态度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4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工匠平台

校企合作是培养师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形式。探索引入“现代学徒制”完成教师工匠与学生工匠的培养。让园林企业深刻理解,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必定是校企共同培育的学生。企业应主动承担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才能够保证学生对企业的忠实度。学校也应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企业的需求与变化,为企业培养符合园林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工匠。

3.5以职业大赛淬炼工匠精神

“以赛带练”是工匠精神培养的最大特色。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可以找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赛后学生对自己的园林作品会有更深的理解,而成为工匠的动力会不断激发他去完善、创新,进而淬炼出坚韧、耐心、专注、追究极致的工匠精神。因此,以社团比赛、校内比赛、国家比赛等赛事为依托,开展“一月一赛”活动,鼓励学生技能比赛人人参与,创新创业人人过关,制定弹性的课程评价。比赛的成绩可以量化为学业成绩,以此推动我校实施基于工匠精神的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毛思洁.刍探“工匠精神”[J].宁波通讯,2016,(16):1215.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9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来源

1.1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没有标准权威的定义,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总理提到,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并且解读了敬业守信、精益求精这一职业精神的含义。今年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从职业精神到“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回归根本,加强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匠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四点内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1.2 “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工匠精神由来己久。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指的“学徒制”或者说“传统学徒制”。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学徒并没有接受到正式的教育,只是机械的模仿师傅的动作,对师傅来说,也没有正式的教学内容,教授的就是自己从上一任师傅身上学到的以及自己从事这件工作以来的经验。古代孔子收了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我国正式教育的先锋。从这一点上来说,职业教育的起源比普通教育早,只要有学徒制和手工作坊就有了职业教育的雏形,所以职业教育的历史更加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师傅带徒弟制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传承,作为师傅,就是学徒的名义上的父亲,不仅可以打骂、管教他的生活,也可以决定他的技能的学习程度。师傅不仅教授了技术技能,也有任告诉这些离家很早的少年一些做人、成家、立业的道理,教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 “工匠精神”给职业教育注入活力

2.1 为什么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现代的中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蓝领工人们,竞争力都不大,很多时候,都无法成为生产一线的技师和人才。根本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出现了偏离轨道的现象。职业教育只是为了传授技能,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于技能和岗位的热爱,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也就阻碍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进一步钻研技能创新,对于技能掌握的精度也不高。于是,“中国制造”只是一味的抄袭模仿,质量差,产量多,没有竞争力。我们需要更多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拥有一颗“匠心”,能在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流水线工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而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也要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注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钻研,精益求精的传授,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让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更多行业尖端、世界领先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2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换言之,培养“工匠精神”就是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技术技能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育中贯彻质量管理的理念、标准与策略,这样,培养出的工匠精神可能更加完整。职业教育过分侧重技能而忽视人的价值偏向,当前,职业教育偏向于技能教育,以对“人”的忽视和“人”的失落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实践,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职业学校学生对于技术和机能没有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了。

因此,我们职业教育应当将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不仅作为口号,更应该实际行动起来。首先,职业教育在培养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上要把培养职业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扎实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行业准入制度,加大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力度,使得教师有更强的技术技能水平,引导学生安心扎实的学习技术技能。学生首先要成为工匠,才能谈得上有匠心,才能形成“工匠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成为工匠的形态,形成钻研技术的习惯与恒心,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对职业岗位的兴趣和信心,在培养学生乐于工作、善于生活中提高把控情绪的能力,在钻研技术中获得快乐。这是“工匠精神”除了技能外最重要的一点。最后,职业教育特别要提高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介入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使得办学主体多元化;另外在企业建立真实的实习实训车间,学生顶岗工作,充分锻炼技能和技术以及在具体岗位上让学生理解工作和工作过程,掌握技术和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91-93.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02:14-17.

[5]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20-22.

[6]马永祥.在职业教育的坐标中审视“工匠精神”的价值[J].江苏教育,2015,44:39-40.

[7]王云珠.“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本真的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40.

[8]彭文彰.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J].财会学习,2016,08:245-246.

[9]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53-56.

[10]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11]]陈昌辉,刘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在呼唤,职业教育应担当[J].职业,2015,20:14-15.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10

作者简介:王晓漪(1966-),女,浙江湖州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与职业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交通‘最美行业’创建工作的对策研究”(编号:2014T11),主持人:王晓漪。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14-04

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是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与支撑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这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一、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来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工匠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需要解决低端供给与高端需求、贸易经济与实体经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关键就是提升供给质量、使供给更好地满足需求。那么,这些理论层面的要求如何转化成产业的实践要求呢?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当前的产业发展强调了三个基本要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样的要求对企业来讲,就是深耕细作、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对就业者来讲,则是敬业、一丝不苟、专注于产品质量,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对整个产业发展来讲,就是产业结构从数量、质量上的整体优化升级。

当然,产业结构的整体变革要依靠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也就是说需要有大量的新型劳动者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匠精神”所指向的人才规格和要求正是适应这种产业结构变革的人才需求。可以这样说,“工匠精神”如同改革开放之初的“效率精神”一样,将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语境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渗透到每个工作者的思想行动中,成为其基本的职业素质,并内化成自觉的行动。这种内化的使命,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的人才培养所要践行的。

(二)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严格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也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不够成熟。一些基础性的观点没有形成共识,如“什么是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哪些要素”等多有分歧,而且往往是教育者的观点与企业管理者的观点无法在学理上达成统一。这就使得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等因没有达成共识,而无法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理论的“空场”,必然导致实践的裹足。事实上,在高职院校里,职业素质教育相比于专业教育,因其不知道要“教什么”而被摈弃于边缘地带。课程内容散落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工团委部门的日常教育与活动、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当中。比如就业指导课负责学生面试应聘的技巧与技能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职业道德教育等等,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无定式、教育无体系的尴尬局面。

“工匠精神”的培养恰好为困境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工匠精神”既然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的职业素质,那么自然是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抓手。这个核心与抓手就是把“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以解决职业素质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这条主线来完善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三)培B“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存在不足,职业素质成为高职生的就业短板。这首先表现在企业对毕业生不停地强调“综合素质”“做人做事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等;其次表现在大量的高职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其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迁移能力不足等等。根本原因在于目前高职生的能力素质仅限于“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这样的毕业生最多是粗浅的从业者,没有能力更好地去面对职业中的各种复杂的挑战,也无法承担起“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职业责任。

“工匠精神”所指向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远超于“实用与够用”的范畴。其不仅是指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而且是指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这种技术技能是对目前高职院校秉承的“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培养目标的质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以培养“够用实用”的技术技能转向培养“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从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质为主转向培养职业素质为主,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三个维度

“工匠精神”虽是源于传统手工业时代的优秀劳动素质,但没有因资本化、机械化、信息化等当代工业文明而消失。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认为,在经历了金融资本、虚拟经济的高潮之后,支持美国经济的动力是制造实物的创新经济。他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工匠精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人会大胆追求自我实现,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并坚持他们的理想。”[1]作为基本的劳动素质,“工匠精神”在经历了历史的传承与现代的赋新之后,成为现代职业人的一种重要的职业素质。

从本质上来讲,“工匠精神”既是职业诉求也是产品诉求。这种诉求既是职业技术技能的体现,也是职业理想和信仰价值的体现。“工匠精神”将职业的“做人”与“做事”、“技术素质”与“非技术素质”有机地统一起来,所以,要求企业发扬“工匠精神”,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故此,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工匠精神”需要把握三个基本维度。

(一)“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技能

虽然“工匠精神”是以“精神”两字来描述的,往往让人们望文生义成是一种“道德观”,但是“工匠精神”不只是“德”而且是“才”,不只是一种职业精神而且是一种职业习惯。职业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技术制度锻造而成的。高品质高标准的职业技术应该是工匠的基本前提。没有对职业技术的精确把握、职业技能的娴熟运用,何来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何来持续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如果“工匠精神”只停留在道德层面,不免会陷入虚化的“工匠精神”的浪漫主义误区。其实,我们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里也可以读到“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这里“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而且是指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因此,倡导“工匠精神”须先倡导“工匠技术”,培育“工匠精神”实际上是要培育“工匠技术”。

故此,以“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需要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要以专业技术的高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追求,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系统的阐述引导,并通过具体的实践实训教学培育“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

(二)“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思维

一般来讲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思维习惯对人们行为会起到固化的作用。要使人们具备“工匠式技术技能”,首先需要培养“工匠式思维”。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就认为“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真正的工匠是一种思维状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一些兴趣或技能集合。”[2]当然,这种思维既要承续传统社会的工匠思维,又要保持现代职业的思维。那么,“工匠精神”的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在哪里呢?――就人类社会劳动的实质而言,“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劳动的价值与尊严,这既是传统手工业社会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职业本质。因为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与人类社会。所以,作为职业思维的“工匠思维”首先要确立劳动思维,然后是自主劳动思维、品质劳动思维、创新劳动思维。

自主劳动思维是“工匠思维”的基本前提。马克思讲过“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自主劳动是劳动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产物,只有自主自由的劳动才能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与劳动潜能,而这种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潜能的展现,恰好代表着劳动者的一种荣誉与尊严。因此,“工匠精神”就是这样一种把工作视作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的方式、自愿要把事情做好的思维。“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4]

品质劳动思维是“工匠思维”的主要特征。“工匠精神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5]“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6]人们认同“工匠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认同工匠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专注严谨、追求品质与完善等。这些元素源自于技术能力、工作规范与劳动时间的综合,是“工匠精神”的传统继承。当然,在当代工业发展的背景下,品质劳动不能只停留于此,需要赋予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性、制度性等等技术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品质劳动思维实质就是技术思维、规则思维。

创新劳动思维是“工匠思维”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工匠精神不是指技术技能的模仿能力,而是指技术技能的创新能力。因为模仿止步于停滞,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所以创造性思维、创新劳动思维正是工匠思维的核心。没有创新思维,工匠将失去活力与生命力,工匠无法成其为工匠。工匠不仅仅是通过自主劳动、品质劳动而获得工作快乐与成就感,而且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来解决问题或者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才是工匠精神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工匠精神”是一N职业道德

尽管职业道德是指履行职业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总和,但是由于道德的自律性与义务性,往往使得人们把职业道德视作情感的产物。其实,道德规范正是由于自律性与义务性才显示其行为的崇高性。“工匠精神”既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也是一种执着敬业的职业精神、尽善尽美的价值追求。作为职业道德的“工匠精神”主要包含着爱岗敬业、履行职责、无私奉献、踏实工作等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既是传统的积淀、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更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对于职业人来讲,只有履行了这些道德规范,才能锻造出真正的工匠精神来。所以,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职业技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所谓“做事先做人”是从广义的角度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承的、缺一不可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与职业思维三者从不同层面系统地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职业素质体系。没有道德、思维的技术是机械的被动的“异化”的技术,而没有技术依托的道德、思维则是抽象而无根的空中楼阁。这三个维度,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讲就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从人才培养规格来讲,是技术、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统一。

三、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职院校一直处于高速扩张发展中,注重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多而全、知识技能实用够用,导致高职院校陷入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实用”而轻“耐用”,重“传技”而轻“育人”的误区。这种人才培养理念既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与要求。即“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7]“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正是“工匠精神”的本质要求。“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就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工匠”。这种“工匠”是对目前高职院校秉承的“实用够用技术技能”人才观的纠正。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正在转变这种理念,逐步从数量扩张式转向质量内涵式的发展,转向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要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工匠精神”为目标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构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当然,这个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打破现有的传统模式将素质与专业、能力与技术割裂开来的做法。实际上,对人才培养来讲,素质、能力、专业、技术等要素是有机地统一在每一个毕业生身上的,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上述各要素的培育不能单列分离或有所偏重。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思维、道德的有C统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讲就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从人才培养规格来讲,是技术、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统一。因此,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以这三个维度为基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确立其职业技术、职业思维、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发出相应的课程体系,并制定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

(三)高职院校要建设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除了社会的宣传引导外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文化的熏陶。对高职院校来讲,校园文化建设本身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与主题的制度保障与文化熏陶。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相互配套,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因此,以“工匠精神”为目标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需要建设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呼应。首先,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这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培养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根本要求。其次,要以“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信仰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来引导宣传。通过对“大国工匠”的事迹及其道德观、价值观、工作观等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展现,在学校营造一个“走进工匠”、“了解工匠”、“尊重工匠”、“学习工匠”、“成为工匠”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2](美)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42,3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6

[4]付永守.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02-01

随着电商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行业发展十分重要。“工匠精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人才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何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匠人在雕琢产品时精益求精,对产品精雕细琢,力求完美,是以热爱工作为前提,在现代社会,可以将“工匠精神”总结为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认真严谨的工作状态,为一种职业道德。2016年,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工匠精神”这一名词,自此各大企业对青年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希望:除了要掌握足够专业的技能外,同时要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严谨、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实现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工匠精神”为新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学生充分重视个人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满足就业需要。

二、培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工匠精神”的对策

物流行业归属于服务业,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成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客户对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人T如何在繁多的工作中保持服务质量成为行业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是指导学生在投身行业工作时能否产生依恋感与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工作,更能够带来成就感、忠诚度、事业心以及向上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强化职业认同感,使学生能够热爱并且愿意投身到工作中去。作为新时代的新人类,“95后”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构成,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激情与好奇,然而也更加追求即时利益,面对的诱惑更多。[1]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行业一线,需要的成长周期较强,同时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社会认同度较低,因此将职业认同感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就更加重要。学校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在行业内获得较大成就的同学到校进行交流与演讲,使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主动培养严谨、精益求精的学习与工作态度。

(二)突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工匠精神”

实践出真知,因此教师除了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同时要增加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地领会贯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项目化与信息化结合的方式,通过分组的方式,为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在任务完成后互换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到物流管理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并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在任务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表现进行点评,对于“工匠精神”的运用以及符合这一精神的行为进行点评,针对性地讲授,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

(三)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工匠精神”的场所

实训基地能够使学生更加真实、全面地接触到物流管理的内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发现问题并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实践这一精神。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校企联合,通过实训场所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可以聘请企业内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态度积极的人员到校任教,通过企业专家的教学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2]高职院校也可以指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去实践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的专业技能,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

三、“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物流企业的岗位不断增多,除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等传统职位外,同时新增了客户服务及信息技术等,面对的客户群体更加复杂,客户的要求也更加丰富,人们更加重视服务的质量。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个人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就业后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四、结语

工匠精神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方面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有助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因此高校在教育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地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篇12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职业习惯的体现,是职业人的职业价值追求,它实现了职业道德、职业技术、职业思维的有机统一。[1]

所谓无缝连接,本是一个技术概念,是指在充分掌握系统的底层协议和接口规范的基础上,开发出与之完全兼容的产品。对无缝对接的释义,语境不同,意涵也有所不同。对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而言,引用的无缝对接机制,是指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着眼于培育效果的实现,在主体择选、方法选用和评估方式上采取衔接较为紧凑、可行、科学的机制,促成培育机制的科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

二、无缝对接机制在高职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的运用

第一,在培育主体上,促成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不可缺少的机制,它融合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机遇的共享,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平台。借助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平台和主体,诠释和彰显工匠精神的魅力和活力,真正将工匠精神植根于高职院校发展命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才能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工匠型人才。

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首先高职院校要确立科学的人才培育目标,为社会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要树立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灵魂的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2]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但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并自觉践行,还需校企之间进行本职的无缝连接,因为企业实习,关注的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活化应用,重视的是学生职业素质的展现。校企合作,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质量意识、拼搏意识、创新意识,通过企业工匠文化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示范和指导;而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岗位,师傅带徒弟,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所学专业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让学生练就过硬的技艺本领,另一方面,工人师傅专注、敬业的工作态度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职业思维和职业追求,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理解工匠精神,进而向往、崇敬工匠精神。总之,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实现高职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吸纳企业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既能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又能让学生直接感受能工巧匠的精神风尚和价值追求,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的熏陶,获得技术精练和精神提升的双重收益,将工匠精神刻在学生心中,把创新意识融入学生血液之中。

第二,在培育过程上,促成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无缝对接。所谓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而外化,则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个体意识(新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为的过程,是由内(思想道德认识)向外(行为实践)的发展过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育,其本质在于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其追求在于将工匠精神外化于行,实施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