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4 08:38:58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行,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管理的理念上,已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发展,认为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管理的策略上,由注重行为控制转向注重协调课堂中其他因素,满足学生需要。在课堂管理的方式上,强调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承担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对于课堂管理作用学者们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认为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教学效率,是小学数学老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

课堂一般是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管理一般是指统一组织协调工作各部分而为目标服务的过程行为。因此顾名思义课堂管理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参与课堂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事项,包括准备课堂环境和资料、建立和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等内容。可以说,课堂管理主要包括了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管理监督和促进引导两个方面内容,新课改后,课堂管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参与教学,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符合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

(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所谓有效教学是随着教育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理念,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有不同的含义界定,综合学者意见和我国有效教学理念运用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科学的途径、最优的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获得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中体现出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

二、小学数学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后,新课程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及课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新课改后小学数学课堂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课堂管理难度较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课堂要求,强调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是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等多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强调要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学习方式,要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更加主动的积极学习,教师要进行引导和激励,这些都对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

有学者曾就新课改后课堂管理难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2.5%的教师认为在新课改后,由于对课堂教学过程有更高的要求而造成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难度加大;6.7%的教师认为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0.8%的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变轻松。由此可见,现实生活中教师已经感受到新课改后,课堂管理难度的增大。

(二)引导方式缺乏有效性

新课改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增加了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内容,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个性化等引导学习方式。但是,合作学习方式在运用中存在混乱的状况,比如在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几个学生开始一组讨论,看似更加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是不是所谓地瞎说一通,或是借学习讨论之名讨论别的事情,思想开小差,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缺乏有效性。个性化是指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可以依照自己不同的个性选择感兴趣的讨论题目,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但过分强调以学生为本,给学生过多的个性空间,而不加以适度引导,使得学生不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成长的教育有效性不足。

(三)探索学习方式不完善

新课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就是探索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探索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充分理解理论,以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实际情况是,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数学知识给予及时有效的回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敷衍了事甚至感觉厌烦而置之不理;现在小学生通过电视、电脑,了解了很多新奇的现象,接触的也是新鲜的事物,有的教师已经不能够回答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

三、完善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体现在课堂管理中就是要树立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首先是营造出宽松而又严谨的课堂氛围,其次是要适度地强调课堂秩序,最后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课堂管理中教师的有效引导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2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因素原因

1.教师专业知识积淀不够

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师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能站在多个角度整体把握问题,洞察问题产生多种可能性,并迅速作出决策。他们对教学情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对问题的分析清晰而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特、新颖、恰当。而缺乏专业知识的教师即使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他们对教学复杂性的认识大多是肤浅的,往往倾向刻板地安排教学内容,不能灵活地应对课堂提问,不能敏锐地把握课堂生成性资源,怎能不导致课堂失控、失察而低效!

2.教师教学策略运用欠佳

教学策略是复杂多变的。在制定或使用教学策略时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教师自身特点为主观条件,制定和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外在因素的影响

1.学生认知发展不平衡

小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可能早己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另一些学生则始终停留在具体运算阶段,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反复讲解和练习才能够接受,”叫他们常在课堂中遭受挫折,遭受挫折就易产生紧张、焦虑、惧怕等情绪反应,进而会采取消极的态度捣乱、破坏课堂纪律。

2.教学内容与学生当下生活缺少联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或学科知识要与学生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学生也才能有真正有效的发展。“只有那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能使其产生迷惑、兴趣、求解的问题,才有可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策略

(一)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有效引导

1.深入了解学生,确定学生的探索起点

学生在理解、学习数学时,总要涉及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皮亚杰认为: “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不是像动物那样去盲目的尝试错误,而是运用已有认知结构去同化新信息。”只有当新信息与学生脑海中的已有信息既一致又不一致,才会引起已有认知结构与新信息的不平衡,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已具备哪些认知结构、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哪些联系和差异等,确定学生探索活动的起点,才能引导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炼学习方法、促进数学思考

方法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体力劳动的方法和智力劳动的方法。智力劳动的方法包括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方法。在此,我们关注的是思维方法,因为任何智力活动的方法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方法是“方法中的方法”,是智慧的核心。开展探究式学习,学生反馈的信息是丰富多样的。由此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要及时综合、归纳学生的见解,筛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提炼,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考,有利于课堂有效管理。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管理

1.加强合作技巧的指导

合作学习中学生常表现出“各自为政”、“一言堂”、“独守一隅”等现象,这时教师应注重指导合作技巧。“指导学生倾听同伴发言;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指导学生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作总结性的发言等。”

2.营造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尊重、信任的互助环境。教师要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参与到合作有困难的学习小组中去。

第二,充足、富裕的时空环境。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 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

第三,真挚、诚恳的激励环境。教师对学生可多使用一些“你真棒”、“试试看”、“说下去”、“再努力,你还会进步”等赞赏和鼓励性的语言,

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三)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管理评价,让学生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

倾听,作为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是学习习惯,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通过前面的课堂管理问题分析我们发现课堂活动中学生们都更愿意说,而不那么愿意听。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理解老师的提问、讲解;能听懂、思考同学的发言,那么他就会专注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别人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刚开始并不是全部学生都能做到规范、完整,这时教师如果选择抽一些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来示范,并注意进行恰当的评价,这样,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在听教师的评价语言的过程中,必定能由“会听”转变到“会说”、“爱想”,问题行为在专注的倾听中逐渐减少。

四、结论

总之,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和《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通过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研究,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管理存在低效的原因分析,为小学数学课堂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实现课堂管理的最大效能,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希望对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98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管理有足够的重视,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一般停留在对课堂纪律管理的角度,现代教学依然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进行课堂管理,但是内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深地认识到肩负的重要使命,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通过课堂管理的角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的课堂管理工作中有了一些感悟,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对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一、有效进行学生管理

新课改过程中提出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就意味着教师一方面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另一方面要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否有效进行学生管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更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管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制能力也就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学生很容易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获取。

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也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有效的进行学生管理,需要讲究方法与技巧,教师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压制,而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使学生真正明白一些课堂学习的道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也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还要能够有效的进行自我管理。较之于高年级的学生,小学生在心理上对老师有更强的依赖性,因此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有效进行自我管理。

(一)对教师个人的言行进行管理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个人的言行举止进行管理,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行为,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一些研究、创新等精神传达给学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个性的发展。反之,则会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对教师个人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

教师的情绪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管理个人的情绪引起高度重视。有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对个人的情绪进行管理,将十分积极、乐观的一面展示给学生,进而也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一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以对个人的情绪进行有效控制,尤其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不良情绪难以有效控制,不仅影响了教师有效展开教学,而且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教师需要进行自我管理的方面还有很多,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对进行自我管理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有效管理

教师只有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才能更加有效的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点,因此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管理,是教师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要对课堂环境进行有效管理,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进行课堂管理的意识,部分有对课堂环境进行管理意识的教师,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也影响了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只有对何为课堂环境管理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对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进行管理。就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教室的照明、卫生等,尤其要对小学生的座位引起重视,从一些外界的因素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另外教师还应该营造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例如: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等,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

四、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管理

在进行课堂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个途径进行管理,其中能否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到课堂管理的效果。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点,而学生学习的目的则是接受知识点,然而就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讲,同样是数学教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收到不同的管理效果。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管理,当然,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主要包括:1.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2.掌握有效的教学内容表达方式。教师不仅要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要掌握有效的知识点表达方式。例如为了使知识点能够有效的展示给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点,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新时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知识点的传输引起重视。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4

一、 强化课堂管理要在抓纪律上下功夫。

课堂气氛要和谐,并不等于放弃课堂管理,学生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若是那样的话,就变成了放任自流。因此,任何一个班级要想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都要制定纪律规则,当然,规则也不能太多,要简明扼要,易于操作。有了规则就必须严格执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要是自己违反规则,就必须承担责任,就必须得接受批评和惩罚。

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爱动贪玩,自我约束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力差。各班都有严明的班风制度,,但仍有同学自控能力差,时不时的会乱发言,摆弄钢笔或铅笔转着玩的,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故意起哄喧哗的……。学生不良习惯,打断教师的上课思路,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从而也就影响了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教师上课时要强调课堂纪律,规范学生听课的坐姿、语言等,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课堂上的种种不良习惯,教师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那么课堂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这些不良行为,也许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办法,但无论是什么办法,最起码的是要遵循两个原则,即消退原则和相反替换原则。根据H.B克鲁姆博尔茨的说法,消退原则就是教师要采取行动,使学生不能从不良行为中得到奖赏,从而自己停止不良行为;相反,替换原则就是奖励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这样做,既可以避免教师与问题学生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又能赢得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教师的形象也因此变得高大起来,

二、强化课堂管理要在培养习惯上下功夫

习惯是人们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一经形成,不容易改变。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也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良好的休息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优越,生活安逸、懒惰滋生。年龄小,惰性强,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学生将自己形成的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它是一个潜存在学生心里的东西,我们做为教师只是将它调动,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培养勤思考、好思辩等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继承传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设计问题注意层次,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意回答。科学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潜能开发是巨大的,有95%的潜能尚需等待开发。当学生在学习上有成就感时,学习的欲望就会迸发,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得以矫正。

三、强化课堂管理要在教法上下功夫

众所周知,教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为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为培养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钻研教材和教法,是教师学生的情况,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喜爱的教学法,教师还需要在自身的语言修养上下功夫,多一点幽默,多一点婉转,多一点呵护。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的变换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便于,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的目的。

四、强化课堂管理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必要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班主任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我们所说的具体学习方法主要指阅读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听课方法、预习和复习的

方法等。其次,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包含不同的理念以及相应的操作策略。因此,班主任要使学生明确这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D变。

五、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首先,教师要有威信。教师的威信是获得学生尊敬而产生信任感的对象,能产生“磁性引力”,使学生乐于受教。当一位有威信的、受学生尊敬与喜爱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饱满;而当学生畏惧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的心理就会蒙上一层阴影,情绪就会相当低落。

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呜,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一种心理气氛。作为一个教师,教学时不能板着面孔进课堂。板着面孔进课堂,学生一看到就望而生畏,跟学生拉了一个很大的距离,感情上老师和学生就有了距离。

六、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责任感强,知识面广,生动风趣,有组织能力;尊重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思想看待学生,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羞辱学生,不得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布置惩罚性作业,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学管理语言要准确精练、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板书要工整规范、科学合理;教态要亲切自然。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5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03-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数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会使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把数学作为一种解题的工具。但我们在封闭的数学教育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现在,面对科学的迅猛发展,面对每个人需要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必须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转变教学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甚至是课堂的主体,但传统的教学中却老是出现老师"一言堂"的局面,老师以知识灌输的形式强迫学生进行知识的接受,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遏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思考的能力。不只是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科目的教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想,要进行数学教学课堂的创新,首先就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形象,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导,做学习的主人。当然,教学观念的改变必须是双方面的,学生也必须认同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并积极承担起这样的角色。学生应该努力掌握和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完成一个从倾听者到创造者、探索者的转变。小学生虽然年龄普遍较小,大脑发育不够完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但好的教学观念的培养就应该从小做起。因此,我认为转变教学观念是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第一步。

2.教学策略的更新

2.1重视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往往是很容易被老师和学生遗忘的重要内容,它对课堂的有效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它涉及的各种运算和概念,不是依靠单纯的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更是会觉得复杂难懂。要是不进行预习,那课堂上就只有晕头转向了。而且,我们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小学生自我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如果对课堂内容都不熟悉,那么又怎样谈得上创新呢?老师要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关于数学答案的追问,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进步。而且,带着问题听课,会更容易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思考。

2.2巧妙设问,导入课堂。提问是一种加强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不够全面,所以造成了老师一个人讲课,学生被动吸收的居面。让师生关系亲密起来,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这些是我们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很重要的内容。在一节课开始前设计一些巧妙并且有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教学内容,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融洽。这样,既达到了让学生思考的目的,又能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拉近彼此关系。比如在学法一节的内容时,如果老师只是单纯的把书上关于除法的概念给学生读一遍,那么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就不会太深刻,甚至会导致他们呆板的记概念。可是要是老师能用提问的方法引出除法,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念,相信学生的印象就会深刻许多。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四个篮子里。每盘应该放几只?小朋友们快快想一想。"这样就能通过一些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自然的引入除法。

2.3使用教具进行教学。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但数学同时又是抽象的、不具体的,必须依靠一定的工具来辅助解题。很多学生喜欢凭空想象,但数学岂是这么容易就能理解透彻的东西。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也喜欢引导学生去想象。我觉得这种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太妥当的。例如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这一节的时候,有这样的一种题。它给你一堆拼凑起来的物体,让你数数那物体由几个正方体构成,或要你求体积或面积。这种题中很多正方体都被隐藏了起来,学生如果凭空想象,很有可能要出错。可是如果用一些东西辅助解题,那就容易了许多。现在文具店可以买到小正方体或其他图形的模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正确率,而且熟能生巧,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思考了。老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培养这样的思想,使用一些有形的教具来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4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讨论交流也是一种十分值得运用的方法。这就有别于传统的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而采取了一种更为开放的方式。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交流可以弥补个人思考的局限性,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各种想法交汇融合,更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的兴致。并且,这样的方法更有利于全部学生参与课堂。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自己思考、自主发言,会让一些比较贪玩的孩子放弃思考,久而久之,会思考的学生越来越好,不愿意融入课堂的越来越差。老师应该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分组讨论交流不仅可以推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对他人价值的肯定,这些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学生在交流中解答疑惑,获取知识,增进交流,获得对自己和他人的认可,这样的课堂形式是值得采用的。因此,我们要把这一部分作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中的重要内容。

3.结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应该从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但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小学师生的共同努力,全力配合。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6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小学是一个全新并且很陌生的环境,学校生活中的种种规范和要求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难以适应。在课堂上他们表现为活泼好动,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极差,并因此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做好学生课堂纪律的维护,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

数学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数学课时,老师不停的说:“请大家注意……”但学生没有什么反应,老师急得直喊并做手势“停! 停! ”但学生仍然我行我素,老师立刻停止上课,大声呵斥这些学生,但仍效果甚微!

以上情况都是课堂纪律的管理问题,上好一堂课需要良好的纪律做前提;课时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良好的纪律做支撑。若缺少了纪律课堂就会如同道路上没有了信号灯和交警一样,变得秩序混乱。数学学科课堂纪律的管理,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下面我就如何加强数学课堂纪律管理谈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 学生不遵守纪律是其学习失败的原因之一,除了自制力差外便是他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就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人把精力集中到一点,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其力量好比炸药, 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这就需要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把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里。

二、对症下药

班级中的学生是有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简单、统一的方式对待他们,而应当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一)给暗示。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在随便说话、没有聆听或未参与其中时,教师不用立即停下课来,可以走到该生近前, 轻轻用手碰一碰他(她) 的肩膀, 或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点点头,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没有当众批评自己。

(二)找优点。不论对哪个学生,教师都要善于从他们的身上找优点,并且应当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待顽皮的孩子,教师更要通过找优点,激励他们在其他不足方面的进步。

(三)拉勾勾。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先和个别经常不守纪律的学生约定好:“今天上课时, 只要你有好的表现, 老师就会在全班表扬你! 比如说:你坐端正了,老师会表扬你;你没有随便讲话,老师也会表扬你;你回答问题了,老师还会表扬你……同时请你自己记住了,老师上课时表扬了你几次,下课时你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领几颗星星做奖励! ”说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证。这样做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上数学课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四)阳光评价。阳光评价就是针对学生上课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鼓励性的、带有期望性的、公开的、公正性的。教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第一次大声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时,学生可能会立刻安静下来,但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声批评时,学生可能就不再那么畏惧了,而老师必须拿出更大的气力来提高声音、声调,以停止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如此一来,这种方法就会渐渐失效。因此我认为,应当适度地使用惩罚,过程应有一定的“坡度”。例如,我们如果采用在课堂上给小组加星、扣星的方法时,当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就可以先说明:“××小组,你们有一个组员不守纪律了,所以整个小组要被扣除一颗五角星! ”同时用目光提醒那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该同学还是我行我素,依旧不守纪律,教师就可以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并指出错在哪里。假如该名同学还是不理不睬,教师不必为批评该生而停下课来,可以在课后用谈心、鼓励、与家长沟通等方法解决。

三、寻找幽默

“笑”表示喜欢、接纳、亲和。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比教师的服饰更为重要。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微笑则是一把开启心扉的“万能钥匙”。幽默的语言、善意的玩笑都是很好的调剂品。课堂上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 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心自然就靠拢了,而心情愉悦了,学起数学来就会更投入,思想便不会开小差,思想不开小差,纪律自然也就好了。

四、冷处理“告状”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处理办法是: 要求学生下课“告状”, 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也要以得到提高。

五、加强修养

课堂的纪律也跟老师的情绪有关。教师的工作辛苦而繁琐,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要完成一周数十节的课时,还要承担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处理学生的各种生活问题,因而,在从教过程中就无法避免心情不佳、身心疲惫的情形发生,很自然在教学中思想会不集中, 那么学生肯定也会间接感受到教师的情绪而变得上课不专心。所以教师应当加强个人的修养,控制自己情绪,运用好自己的教育智慧,调整好自身的精神状态。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7

为人师表必须要言传身教。“言传”和“身教”作为教育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手段,历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我们应把低年级学生看成“大人”,与他们交流时应说到做到,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不要歧视学困生。还应通过自己的仪表风度来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包括自己的衣着、发式、举止、姿态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风格态度等内容,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做到:衣着打扮整洁干净,美观大方;行为举止文雅礼貌,稳重端庄,待人接物热情洋溢和蔼可亲;教态自然典雅,从容潇洒等。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得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心理基础,对支持、推动学生数学认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学生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能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从而较好地接受数学信息。针对小学生具有好奇、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常常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栩栩如生的教学挂图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在看、说、演、议的活动中形象地理解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学习“认识线段”这一课中,将一条线段设计成有生命的动画人物,先认识线段,再数一数,画一画,在动画情景下完成。这样形象有趣的教学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使课堂管理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实。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认识的内驱力,寓教于乐,把课堂管理与创造诱人的学习情景有机结合,使学生乐学数学。实施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它能使学生在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中,我就根据“5”这个数字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手指来教学5的乘法口诀,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形成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在这节课中,我和学生一起唱“小小手”的歌引出课题之后,就进行了这样的引导:“请朋友们伸出一只手,看看有几个手指?伸出两只手,看看共有几个手指?同桌合作,看三只手共有几只手指?四只手……”这样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

通过从学生的手指这一身体的学习资源入手,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意向,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己探索、尝试、总结规律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重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8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科学的课堂管理制度体系,很容易出现上课学生思维涣散,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提高课堂质量的问题。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又因为管理不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抵抗心理,不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样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小学数学不同于小学教学中的其他学科,小学数学存在一定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的创新、联想、动手等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培养锻炼和考验,更需要课堂管理制度体系的适当约束,以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堂管理制度就成为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提出明确的管理规则

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强调,要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要转变身份,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管理规则,让学生在心中形成基本的认知思路,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在课堂上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在养成这一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复强调管理规则,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提出明确的管理规则,并对违反管理规则的学生进行教育,帮助教师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便于以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教育者,又是和蔼可亲的长辈,这样才能将管理制度在学生中得以贯彻落实。而建立这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应当在课堂中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时也就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具体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来,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教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加、减、乘、除分别比作不同的卡通形象,增强学生当遇到哪一个卡通形象时进行什么运算,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并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便于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管理。

三、成立分工明确的小组

分工明确的合作学习小组是帮助教师管理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是在进行小组分工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考虑每个学生的优缺点,有目的地进行划分,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监督,起到干预的作用,明确小组中的个人分工,先进主动带后进,并不断提出意见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四、始终重视课堂中关于隐性管理的具体方面

隐性管理就是指非授课教师授课的课堂,如自习课、书法课等课堂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要采用不同的课堂语言进行提醒,帮助学生自觉学习。具体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可采用表情示意,即通过表情告知学生目前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应当改正,或进行肢体行为示意,比如轻敲学生的课桌,拍拍学生的肩膀等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来提醒学生,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保护小学生幼小而敏感的心灵,让学生能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口头或实际的鼓励,起到激励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小学生处于一个相对敏感的阶段,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开展教学管理时要始终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下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并采用多种管理方式,明确管理规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同时注意课堂隐性管理,全方位、多角度地完成教学管理体系,才能为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基础工作,实现民主管理、积极管理的教学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50-01

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管理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展开论述。

一、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管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十分有挑战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更要讲究教学艺术,采用一种更有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这就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管理能力。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既符合教学的规律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将一些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内容穿插到教学内容之中,既方便学生的理解,同时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管理还包含丰富的含义,教师要想提升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管理能力,就应该从理论上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有效的指导教学活动。

二、有效进行学生管理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有效进行学生管理不仅是现代教学的要求,也是传统教学的要求,然而现代学生管理与传统学生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区别。传统教学中的学生管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纪律管理,只要学生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就达到了管理目的。由于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因此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违反课堂秩序的行为,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管理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学中教师单纯的对学生的纪律进行管理已经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对学生纪律管理仅仅是进行学生管理的一个方面,教师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自觉性。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纪律进行管理,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管理。小学生这个群体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明白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学生的内心进行管理,使学生将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习得更多的知识点。

三、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而教师对这仅有的几十分钟如何安排,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配置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过分重视,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内认真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将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多方面分配,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除了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教师很少将一些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因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实际上教师的这种想法是与现代教学理念相违背的,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分配,不仅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而会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留出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时间,也要给学生留出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还要留出让学生放松的时间,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将多种有助于调节课堂教学的因素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设置的重要性,并切实做好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分配。

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因此需要教师在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呢?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达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目的。师生之间有效进行互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泼,在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以更加充沛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克服了数学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的情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环境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而且还要注重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座位进行合理安排,这也能达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10

G623.5

课堂教学管理主要指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决策、组织和监督过程。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新的课程计划,让探索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问题已经成为了教师日常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些因素的出现,就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教学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不认真听课,影响课堂秩序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策略进行探究。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自身因素是引发数学课堂教学管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自身因素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受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因素影响的[1]。在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往往对实际的教学环境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这就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相比于这些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课堂教学失控的问题。除了教师的自身因素以外,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差异,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缺少联系,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教师对一些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缺乏关注,会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产生一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会成为他们影响数学课堂秩序的诱发因素。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引导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工作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通过利用课下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起点进行确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归纳的方式,选择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条理地探究,以便让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整合。通过这种引导学生总结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方式的应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课堂秩序也会得到充分的保证[2]。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具或实践活动的应用,为学生构建一种与自身日常生活有关的学习情境,这就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强化。一些教师在讲解与百分数有关的知识内容的时候,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将一些从服装店搜集到的标签分发给了学生,进而让学生对标签中一些涉及到百分数的内容进行了解。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对在服装店购买衣物的场景进行了模拟,在对这一场景进行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让各位同学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购买羊毛大衣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还选择羊毛80%的毛衣还是羊毛90%的毛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从这一课堂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场景中,将学习与日常生活进行连接,这就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合作管理措施

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得到应用以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升问题,已经成为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合作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一些小组遇到困难以后,教师可以以普通组员的身份参加到遇到问题的小组之中,这种教学措施的应用,对学生自信心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课堂合作管理措施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丰富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规律,进而通过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3]。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屋顶、公路三角指示牌、三角尺和一些三角镜框等图形的应用,让学生对三角形这一图形进行初步的认识,在学生对三角形有所了解以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对自己见过的三角形图形进行描绘,再用手里的纸张折出三角形的形状。这种方式的运用,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了解。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一种表现,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对教学措施进行调整,才能让数学课堂管理的高效性得到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佰燕.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管理策略[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o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11

一、加强教师的有效引导,促进课堂有效管理

1.深入了解学生,确定学生的探索起点

学生在理解、学习数学时,不在一张白纸上画画,而是总要涉及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皮亚杰认为: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不是像动物那样去盲目的尝试错误,而是运用已有认知结构去同化新信息。只有当新信息与已有信息既一致又不一致,才能造成已有认知结构与新信息的不平衡,从而引起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已具备哪些认知结构、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哪些联系和差异等,确定学生探索活动的起点,才能引导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炼学习方法、促进数学思考

方法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体力劳动的方法和智力劳动的方法。智力劳动的方法包括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方法。在此,我们关注的是思维方法,因为任何智力活动的方法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方法是“方法中的方法”,是智慧的核心。开展探究式学习,学生反馈的信息是丰富多样的。由此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要及时综合、归纳学生的见解,筛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提炼,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考,有利于课堂有效管理。

二、营造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提高

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理解学生所表达的感受,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生气勃勃。

第二,尊重、信任的互助环境。教师要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

第三,充足、富裕的时空环境。 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 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

第四,真挚、诚恳的激励环境。 教师对学生可多使用一些 “你真棒”、“试试看”、“说下去”、“再努力,你还会进步”等赞赏和鼓励性的语言,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例如案例:《圆周长的计算》

首先教师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四人一组,拿出准备的大小不同的圆片、直尺、细绳

(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

(3)利用计算器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接着教师出示合作学习任务:

①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什么有关系?

②如果有关系,你能猜测圆周长计算公式吗?

③你准备设计怎样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这个猜测?

学生小组合作,展开实验:小组内有的通过细绳绕圆一周测出圆周长并计算出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有的则通过圆在直尺上滚一周测出圆周长并计算出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从而猜测出圆周长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验证。

分析:在合作过程中,因为有明确的合作要求和学习任务,小组合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纪律问题降到最低程度,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得到展现。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管理策略,促成了学生在课堂里的自我控制。

三、确立有效的课堂管理评价方法

1.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

倾听,作为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是学习习惯,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通过前面的课堂管理问题分析我们发现课堂活动中学生们都更愿意说,而不那么愿意听。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理解老师的提问、讲解;能听懂、思考同学的发言,那么他就会专注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别人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刚开始并不是全部学生都能做到规范、完整,这时教师如果选择抽一些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来示范,并注意进行恰当的评价,例如:《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一课中,每一次学生作品反馈后,这位教师用到了 “有规律”、“全面”、“记录简洁”、“方法一致”等较为具体的、具有一定引导价值的评价语言。其他自然就会认真地听、边听边思考为什么会受到肯定的评价,这时再请中等生和学困生来重复。这样,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在听教师的评价语言的过程中,必定能由“会听”转变到“会说”、“爱想”,问题行为在专注的倾听中逐渐减少。

2.发挥评价的作用,不断激励学生

学习活动主要依靠学生内在动力的驱使,但外在动力机制也是不容忽视的。激励机制就是将外在动力因素激发转化为内在动力因素,抓住了激励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管理时,采用何种方法方式,在什么时机运用激励机制是教学管理艺术的重要方面。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为他们分别设置近期目标,激起他们的信心去实现目标,使学习处于兴奋状态;又如捕捉“闪点光”,特别是后进生,仔细洞察他们的点滴进步,用“差中找好”、“错中找对”的辩证艺术,调整他们的心态,激励他们变自卑为自信,变落后为先进。对集体的激励应适时组织班组之间进行单项或多项的学习竞赛,集体中的意见分歧与方法上差异最易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情绪。只要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我们的组织和管理就是成功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如何,对于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保障,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优化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6

近几年全国的许多中小学都在做把合作学习小组应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果把合作学习小组运用得当,的确会为课堂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促进教师教的进步,提高学生学的效率,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而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也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小组应用模式。

科学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以合作小组为主要数学课堂管理元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依靠合作小组,进行数学教学的全面实施。这样由原来的一个数学教师和一个数学学科助理(科代表)管理几十个人,变成了数学教师和数学学科助理只管理几个数学学科组长。这样减轻了教学工作压力和负担,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二、分组原则:在与班主任的协调下,划分多个合作小组,每一个小组人数尽量不超过六人。在分组时,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首先每个组数学学优生和数学学困生比例均衡,争取每一个小组的数学学优生和数学学困生人数大致相同。为以后开展小组学习上的考核奠定平等的基础。其次每个组的走读生和住宿生人数分配均衡。这是防止上住宿生晚自习时,有的组因为走读生过多致使住宿生没有合作学习的伙伴。

人性化的管理与合理的动力驱动:

一、数学学科组长的选定和考核。数学学科组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选一个责任心强,能服众的学生当数学学科组长。选完后,还要明确组长的责任,培训组长和定期考核组长的工作。考核组长由数学教师考核和组员考核两部分组成。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组长进行警告和培训,若下次考核仍然不合格,则由组员再次投票决定是否撤换。这样既体现出对组长本人的负责也体现出对小组的负责。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考核。首要的是制定合作学习小组考核细则。其实许多班级、学科都制定过类似班规之类的考核细则,但能坚决执行的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定时的不切实际,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所以许多考核细则在制定之日起就注定是一纸空文。虽然是细则,但是千万不要过于繁琐,最好是简单易行。考核细则的制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课前预习。主要考核学生结构化预习的情况。考核方式基本以课前提问检查为主。

第二、课中学习。在这个环节中可考核的地方比较多,大致来说主要是课上展示、课上合作交流及课上纪律三个方面。

课上展示:学生上进心强,集体荣誉感强,小组间的竞争,无疑给了每个小组进步的动力,但为了给组内多加分,组内好学生便会在课堂上多次发言、在作业上更加认真、在学习上更加努力,这样学困生便会变得无事可做。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制定特殊加减分标准,组内学困生每展讲一次多加分,优生每展讲一次少加分;黑板上解题过程严谨、书写工整规范、答案正确,可酌情加分。每天上完课由学科助理把有效课堂小组合作记录表交由任课教师签字后,方生效,并给与加分。每周六晚上学科助理做好统计对每一小组进行总分,一周内,学困生如有未展讲的,可扣分。这样的话就会激励后进,促进组内帮扶。

课上合作交流:小组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司其职;各成员之间是否能相互合作,彼此之间有无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对于合作表现优秀的小组,可酌情给与加分。

课上纪律:服从组长安排;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服从组内大多数人意见,有争执向老师请求援助。课上展讲时,能够做到专心听人发言;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听人发言如有不同见解,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共同进步;能及时记录正确解题过程和答案。对于表现差的组给予适当减分。

第三课后复习。因为这部分的考核不容易把握,所以笔者在做的时候基本以平时的测验成绩作为考核依据。如测验成绩按组内所有成员成绩总分或平均分排名次,并按名次给与各组相应加分。

根据上面各项每周汇总。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开展"数学学习先进小组"评比竞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由学科助理统计各个小组的最后得分,每周公布一次,每月总结一次,并排出名次。对于名次靠后的小组,教师要召集小组成员开会,分析本月名次靠后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以期下个月进步。到学期末再进行学期汇总,排出名次,等到下个学期开学时专门开数学学科主题班会进行表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