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原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3 09:42:16

教育的基本原理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1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职前养成教育和职后继续教育两个阶段。由于职前的师范教育年限不长,所学的理论知识较多,而教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学历参差不齐,教师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教师教育不仅应重视职前的养成教育,职后的继续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教师教育是在终生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不仅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其本身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学记)到现代中外各种版本的(教育学)、(教育原理),都在力求揭示教育的规律和原理―o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教师继续教育属于教育的一种类型,不同的是教师继续教育既要受教师个体的发展规律的影响,也会受制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但是教师继续教育必定也会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将教育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运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对改善教师培训的现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或许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教师继续教育应切实把握“现实水准”与“当为水准”之间的差距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制约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也要遵循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和教师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国外的研究人员发现,教师每小时作出与工作有关的重大决定为30个,师生互动每天达1500次(在一个有20―40名学生的班级中)。根据这一事实,有人认为教师遇到复杂情况的几率比医生要高很多。教师职业实际上“像在其它专业领域中一样至关紧要、困难重重而且颇具挑战性”。因此,教师要达到专业的水平需要长期的努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如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一样,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应适合教师现有的发展水平,使教师在既有的水平上不断提高,循序渐进,一步步接近专业的标准,不能急功近利,强求他们“一次完成”。

那么。如何确定教师现有发展水平上的要求呢?广为人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维果茨基说:如果儿童在最近发展区接受新的学习,其发展会更有成果。四日本学者青井和夫也指出,当“现实水准”与“当为水准”之间的差距过小,“当为”几乎都得以实现的时候,便会产生“无意义感”;而当差距过大,以我们的努力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的时候,那么我们必将会感受“无力感”。所以,应该努力使它们之间的差距达到既大于感觉到无意义又小于感觉无力的程度。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在制定教师继续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教师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教师有效的发展。要求过低,会影响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要求过高,会使教师产生“无力感”,甚至形成职业倦怠。一位基层幼儿教师的内心思辨应引起我们的警觉: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我眼花缭乱;面对各路专家的真知灼见,我无所适从。我是疲于奔命,而非游刃有余。我参加各类必需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记载必需的书面资料,承担必需的课题研究、公开教学。我似乎掉进了一个漩涡。

教师的自我需要与内在发展需求是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假如我们的继续教育让教师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非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二、教师继续教育应力求实现“理解”与“应用”的统一

个体的发展既有连续性的一面,也有非连续性的一面。这种非连续性就表现为阶段性。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古已有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和卢梭等,都提出过自己对人生阶段划分的主张,并强调在每一阶段实施特定的教育内容。直至今日,有关年龄特征的研究仍是把握教育规律不可缺少的内容。自美国学者傅乐1969年编制的著名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也成为一个蓬勃的研究领域。而且大多数教师发展阶段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均能完整地看待教师的发展历程,将职前师资培育与在职教师的发展联结起来,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凸现了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专业表现水平、需求、心态、信念等。

研究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其目的是在教育工作中,便于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效果。而教师在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中,也具有“不同程度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技术;并有不同的需求、感受和态度;表现不同的行为和特质”。如果说各种教师发展阶段论的讨论可以为我们解决“理解上”的难点,那么,“应用上”的难点之一便是“对入职后处于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是否应设计内容、方式上不同的培训方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只有在“理解上”和“应用上”两方面共同发展,才可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教师继续教育对应的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阶段,王秋绒将其分为新生期、平淡期、厌倦期等三个发展时期。

以下便以这三个时期为例,尝试说明如何解决“应用上”的难点。

1.新生期

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因为经过了实习阶段的摸索与适应,已较能适应现实环境,之前的师范教育使其掌握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初为人师的自豪感往往使他们对于教育工作充满信心与希望,他们的工作热情一般都很高,雄心勃勃想在教育领域有所作为。但新生期一般对工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容易造成成就水准与本身知能差距之间的冲突。另外,各尔克(N.J.Cerke)的研究还认为教师具有被尊敬、被接受、被喜爱的社会需要。这些需要虽然可以从学生那边获得部分的满足,但是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个体,他们还希望能为同事所接受,井从同事那里习得专业知能。可见,对于新生期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宜在于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习得与运用,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使其能够有效处理学生的种种问题,获得成就感。同时充分发挥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示范作用。

2.平淡期

工作二、三年后,特别是二、三年都教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教师,对于学校政策及教材教法都逐渐熟悉,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觉得工作环境已不再有太大的挑战性,只要依例行事就可以了。这个阶段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要么成功,要么破产”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时期。这时期,如果教师安于现状,固步不前,便很难有专业方面的进步;如果教师重新确定其专业目标,不断改进教学基本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自信和愉悦。所以,此时继续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如何引导教师主动寻求新知,增进教学的创造力及服务精神。

3.厌倦期

有一些教师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会产生一种奉献教育的内在化价值,乐于以教书为终身的事业。但大多数教师工作时间稍久之后,会因教学环境的种种因素,开始厌倦教学。或者因为社会变迁,教育改革,教材改变,很多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非任教已久的教师所能胜任,因而产生不胜负荷的倦怠感。这时教师已步人使教学僵化无生机的厌倦期。针对这种状态的教师不宜只进行单纯的新知识、新教育思想的输灌,还要重视教师教学态度的改善和专业精神的培养,以引发教师内在的教育动力,乐于教学。

必需指出的是,教师专业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历程,绝对无法用单纯的、单一因素的参考架构便能得到充分而周全的理解”。而且,对教师各个发展阶段也不能等同视之,还可以考虑是否应凸现其中的某一阶段。例如,有论者就非常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阶段”或“厌倦期”,也有学者强调对新任教师的教育。但以上认识起码可以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点。

三、教师继续教育应妥善处理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个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不同个体的具体发展既受个体发展基本规律的制约,又纷呈差异与独特。进入教育过程的个体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生气勃勃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当我们决定教育的最终目的、内容和方法时,我们又如何能够不考虑这一点呢”?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教师专业发展虽然有其阶段性,但教师个人的特征在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同样也是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包括性别、年龄、专业教育、担任职务、工作年限等),有某方面突出的专业能力,也有特定的个性倾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应切实了解成员的性格、能力、教育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出不同层次、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2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182-04

理想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不能忽视了理想问题的探讨,只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有理想教育的内容,但不够明确。应该把理想教育作为一个范畴提出来,突出理想教育的内容,既符合教育学生,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内容的新突破。

一、理想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理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理想教育,坚定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抱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出发点,在广大的青年学生中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加强理想教育,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也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理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重要内容 理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应该是该课程中基本的范畴。理想是人们对于事物未来发展态势的一种期许和设想,是人们希望事物将来的发展符合主观的预期。理想可以是人们对自己将来人生规划的构建,可以是人们对物质世界变革的愿景,当然也可以是对未来社会发展模式的愿望。因此,我们谈理想,谈未来,应该从一般性上来考量,把它作为一个基本的哲学范畴、哲学理念来加以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理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7)。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不断地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现有世界的过程,人们都是在事物现有状态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谋划和分析,加之理性的判断,为事物的将来状态作出计划,然后通过实践活动去达成目标的过程。这也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改造世界的过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实践观坚持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来都是把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发展看成是实践的产物,是从事物的现存状态和未来状态的统一中去认识实践的。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明确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P219)。传统的哲学研究,概括所表现的倾向是关注对客观规律和认识真理性的研究,因此以往的哲学研究是一种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而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解释中,不但有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也应该存在着认识之后如何生成新事物的问题。在思维反映存在的过程中,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以及它存在的规律,而在存在映现思维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生成新事物,改造客观世界的理想。因此,哲学的功能不但是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人们如何改造世界的方法论问题。因此,理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应该贯彻理想教育,突出理想教育,把理想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重点讲述,这样既符合该课程培养合格人才的宗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应贯彻理想教育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61-01

1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遵守的最主要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它以人们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价值为基础。根据国内外人们关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人们的生命伦理实践,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影响较大的还是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比彻姆和丘卓斯提出的“四原则”说,即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1)尊重自主原则。

尊重自主原则表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自主的尊重,其中包涵知情同意原则、隐私权等内容。自主原则强调患者和受试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力,认为施以他们的任何措施和行为,都应作真实全面的说明,由他们自主作出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原则上必须尊重。尊重原则指尊重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个体,对于大多数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自由他们自己行使,当然也承认了该个体拥有了基于个人的价值信念而作出自己的选择,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权力。对于缺乏自主能力的人,如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其自受监护人的保护,但监护人也要对患者负责地采取自己的行为选择。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患者权力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够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以积极的精神状态配合各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不伤害原则。

什么是伤害?在生物医学中,伤害主要指身体上的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其他损害,如经济上的损失。不伤害的义务包括有意伤害和伤害的风险。风险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可能发生的伤害,伤害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实际发生的伤害。不伤害原则主要内容是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对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种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伤害。物质上的伤害比如其他患者身体的疼痛、功能的损伤以及其他患者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注重病人的健康、关切病人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努力防止和避免各种因为不必要所带来的风险,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采取“两权相重取其轻”的原则。同时也要防止患者给其他人所带来的任何伤害,在医疗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自身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3)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比伤害原则适用的范围更广泛,不仅要求预防和避免伤害,而且要求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帮助患者增进自身的合法利益。有利原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道德义务,是一种帮助他人以促进他人利益的义务。有利原则分为积极有利原则和效用原则。积极有利原则要求对患者确实有利,包括阻止、去除以及增进人类福祉。生命伦理学不仅要求从病人的生命角度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而且要考虑生命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要求把患者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既要利于患者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不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伤害。

(4)公正原则。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生命伦理学中的公正原则主要是指医疗保健资源的公正分配,要求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不能因为医疗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性别、民族、职业、地位、信仰、党派、肤色、血缘和国籍等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满足每个患者的需要,这时候在利用医疗资源方面就可能会发生冲突,如果一个患者使用资源越多,必然影响到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生命伦理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广泛的涉及到医疗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分配医疗资源应遵循公正的原则,使每一个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具体就是要求医疗资源的分配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2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有着一致性。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人类进步的前提。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仅是“三生教育”的基本价值导向,同时也是深入实施“三生教育”提供了参考标准。

(1) 尊重自主原则与“三生教育”。

尊重自主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利。人无论就肉体生命的求生意志还是心灵上的情感依恋、理智领悟而言,都深深地执着于生命、执着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命的权利,轻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单个人的发展,更强调个体生命和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整体发展。理解生命的本质,把握生活的规律,挖掘生存的本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力,不干涉他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 不伤害原则与“三生教育”。

不伤害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对他人生命的敬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敬重,求生欲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欲也是自爱在自己生命方面的表现,是对自己生命的爱,是对生命自我的爱。因此。在现今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者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同时要减少和制止对他人生活的干涉和阻碍他人生存发展道路的行为。那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严重的干扰了别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我们既倡导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他人的生存、生活、生命为手段来博得自己的发展,这种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和制止的。

(3) 公正原则与“三生教育”。

公正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充分认识 到生命公平的重要性,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能够真正实现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价值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的发展机会平等。“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帮助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生存观。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的个体生命权利、生命价值和发展机会都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不能够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实现。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基于生命个体的价值实现、生命个体权利的尊重以及个体生命发展机会的均等,这也是人的发展程度和自由程度的一个重要表征,同时也是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沈铭贤.生命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

[4]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3-03

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爆炸、学科渗透融合的背景下,通识教育成为大势所趋。很多高校开设丰富的通识课程,以此来强化高校的通识教育。就当前的教育条件而言,增加通识课程的数量,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事实上,增加通识课程数量要受制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调配,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利用现有课程教学来实现通识教育功能,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来探讨这门课如何承担并实现通识教育功能。

一、通识教育概念辨析

通识教育,亦称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这个概念自出现以来,备受争议。黄俊杰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在其性质上属于非专业教育,在内容上是一种非功利的基本知识和态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还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构建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这些不同的概念界定反映出人们对通识教育的一些基本共识。

从通识教育的内容来看,通识教育不仅向学生教授知识,而且向学生渗透如何做人的学问。大学教育应该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不仅包括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也包括非功利性的生命教育。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明确指出,通识教育就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并且,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部分学生,或选修一定课程的学生。如果有条件地限制通识教育,那么通识教育的“通”识效用也就很难体现。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人教育”,他所践行的自由教育广为人们称颂。在一定意义上,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相同,它是对人自身的尊重,是对精神自由权利的尊重,是对人文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旨在通过教育将部分生命的学问内化到学生之中,使其真正成为人。

从通识教育的目的来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作为人,不应是狭隘的、片面的、工具性的存在,而应是总体的、全面的、目的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不仅需要在某个方面、领域中有所发展,而且应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获得发展。基于这种见解,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完整的人”的培育,更加关注人的生活的、情感的、道德的、理智的全面、和谐、科学发展的教育。美国将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富有责任感的公民、有教养的人。台湾将通识教育的目的定位为培养有识见的人、完整的人。在相通的意义上,通识教育也是文化教育、文明教育或人性教育。从通识教育的目的来看,通识教育遵循的是“人本”理念,此种理念并不是人的主体性的张扬,恰恰相反,它是对主体性张扬所产生的人的死亡这一后果的回应,是如实地向人生命的回归。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通识教育实现了“教”和“育”的内在统一。传统教育注重专业教育、技术知识教育、功利性教育,认为学生只有具备了某种专业知识,他才能真正在社会中有所为。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传统教育厚“教”而轻“育”,知识传授或灌输是首要的,“无用”真理的渗透成为多余。传统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20世纪如此多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古拉格集中营等)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不得不思考传统教育模式下培育出来的是社会的栋梁还是人类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提上日程。与传统教育忽视“育”相对立,通识教育重“育”而非“教”。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没有专业、学科、领域的硬性区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自由的。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的、多样的选择,得到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提供和创造一个平台,让不同个体的潜质充分、自由、自然地实现出来。通识教育更加适合人的生命特征,更加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

总的来说,通识教育或隐或显地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非某个人或某种人,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性的呼唤;如果通识教育能够很好地践行“教”和“育”的本真含义,那么它就能承担起培育人的任务;如果通识教育能够很好地将关于人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帮助他们咀嚼消化、融会贯通,那么知识将大大有助于人心灵的塑造。不管人们对通识教育有多少见解,但使人成为人是通识教育的根本。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与通识教育结合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之所以能够承担起通识教育功能,在大的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内在关系有关,在具体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和性质有关。

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二者都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一度被定位为“以政治为本”,其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接班人,但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2003年12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的政治接班人,而且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上,没有全面发展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合格的社会接班人。如前所述,通识教育也是关于人的教育,其本然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有着同样的理念。第二,二者功能互补。思想政治论教育的主要功能定位是意识形态教育。表面上看,意识形态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互相排斥的,因为扭曲的意识形态是与真理性的知识是相对立的。实际上,二者是统一的。知识或多或少会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必须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引导;意识形态也必须以知识作为载体,通过知识来实现意识形态的作用。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而且也能间接地促进人的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反过来,通识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的人文素养,而且也能够间接地培养人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第三,二者的教育内容相互渗透。这种渗透不仅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内容和通识教育中科学内容的渗透,也表现为前者中政治内容和后者中人文内容的渗透,还表现为前者中人文内容和后者中人文内容的渗透。这种看似繁杂的渗透并不会削弱彼此的作用,恰恰相反,它有助于二者作用的发挥。人文为科学提供指引,科学为人文提供把握世界的基础。人文有助于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以人文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本质上相互统一的这一事实决定了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通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也使得发挥概论课教学的通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

具体来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还是性质都适合通识教育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涉及哲学、人类学、教育、历史、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等多个领域、多个学科。每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汲取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世界、历史和人类的真理性认识。马克思创立自己理论的初衷就是要人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找到真理,找到人类解放自身的答案。而且,这些内容是用一种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很少有哪一种理论体系能把如此多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以一种清楚明白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知识并不自足,总会受到时代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状况的制约。因此,知识始终是敞开的、相对的、历史的。同样,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真理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它属于人类,属于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提醒人们不应用形而上学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实践基础上获得的真理。一旦人们这么做,那么真理就会变成教条,教条便会束缚人们的思维。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给人们的知识不是让人们去记忆的对象,而是一种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一种考察问题的批判性思维。正是依赖于这种不断否定和超越的思维方法,人才不至于深陷于经验的琐碎之中,而能透过经验直达真理。当然,马克思主义所言的真理并非是纯粹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具有价值性的真理,真理和价值始终是紧密不可分的。这种价值与个人的喜好或利益无关,而是关系到人类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内在所具有的批判性和价值性对于唤醒人作为人的超越性大有裨益。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适合于通识教育。

三、激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识教育作用的途径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的方式,比如,对实践教育、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教学方法等的探索。这些探索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和层面进行努力。就概论课而言,教育工作者主要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上下工夫。

(一)建设以点带面式的大课程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概论课始终是核心、中心点,它的根本地位不能动摇。同时,应在概论课的基础上向外发散,既保证一定的课程宽度,又要实现一定的课程深度,构建起一套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外缘课程一定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能够支撑或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外缘课程主要应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而且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根据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这一事实,可以开设西方哲学简史、政治经济学入门、社会主义发展史、欧洲社会思潮选讲、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等课程。此外,不应忽视综合教育课程的开设。综合教育课程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三大领域,比如,西方思想史、西方文化史、全球通史,等等。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多是如此。由于综合教育课程涉及哲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学生可学习到许多专业以外的新知识,因此广受学生欢迎;同时,学生在这类课程中可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

(二)教学内容应强化思想史成分

当前,概论课的讲授内容主要以介绍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主。固然,让学生了解、识记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非常重要,但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史、西方哲学史或西方思想史的演变逻辑,很难想象学生能够真正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如果遵照这一深刻见解进行衍生的话,可以说思想就是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思想形态,它是在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人类思想史的语境中获得意义的,同样它也应在思想史的语境中获解。因此,概论课的内容应自觉地突出西方思想史成分。比如,如果不讲授西方哲学史,不讲授哲学的缘起、古希腊哲学的诞生、中世纪哲学的成长、近代哲学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便很难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把蔚为壮观的哲学史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现哲学的多面相,而且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哲学“爱智慧”的生命活动中,促使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差异如此之大的各种哲学观点,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当然,思想史内容的选定应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要求来进行,切不可过多讲授思想史,而忽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讲解应配合西方哲学史的梳理,政治经济学的讲授应辅以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讲授应配合马克思之前社会主义学说史的讲授。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人性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满堂灌”为主。学生是客体,教师是主体,教学就是知识单向地从教师向学生流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主要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不合理性。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把学生看做僵死的对象,因此非常不利于学生自由个性、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实施。如果要充分激活概论课的通识教育功能,就必须改革旧有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的选定,要充分考虑概论课的性质。由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本义是否定和批判,因此该课程的讲授应考虑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提问、回答、反问、回答……在教师和学生平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澄清,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于该课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因此,该课程的讲授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激活学生思维能动性的同时,要注意用正确思想引导。由于该课程涉及大量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应主动要求学生研读经典,并以某种方式考核学生的研读效果。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应有利于教师“教”,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应人性化,尊重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二者结合的契合点尚需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二者结合起来的具体条件尚需进一步探索。但无论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梁桂麟,刘志山.港澳台高校通识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5

一、哲理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所研究的音乐本质、特征、功能、理论结构、实践演化程序等,都具有一定哲理性。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音乐艺术美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实践――客体的映象阶段。音乐是一种心灵的声音,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感悟,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只有经历实践的感悟,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才能真正感悟到音乐的哲理性。这也是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校致力于创作条件、环境让学生去感受自然、认识人生、了解社会的原因所在。

(2)实践――认识的飞跃阶段。音乐的产生主要是依靠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这个主观能动性的创作过程主要分两段:实践是创作音乐的源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需要实践经历作为依据的。所以,第一阶段是人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中获取音乐创作的感性材料,再经过感性和理性的思考将这些材料进行删减、筛选,最终将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有了实践经历、感性材料及丰富的精神财富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变成音乐作品。因此,第二阶段是创作阶段,需要创作者拥有较强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欣赏水平,将丰富的感情凝练创作成音乐作品,将感情糅杂在音乐中。

(3)认识――实践的第二次飞跃阶段。一个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成熟的艺术作品,要将其投入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音乐作品投入实践被称为第二次飞跃,这个过程是音乐美学将其自身价值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理论是对音乐艺术美创作的简单概括,实际的音乐艺术美创作远比这要复杂、细致,创作过程的影响因素数不胜数。音乐美学具备哲理性,这种哲理性决定了在进行音乐美学基础理论或其领域研究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才能保证研究思想的思辨性、自由性及多维性。

二、情感性的特点

音乐创作是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将情感糅杂在音乐作品中的过程,情感也是音乐美所在,是其核心。音乐创作最终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激情。没有激情是无法进行音乐创作的。激情能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压抑、快乐、激动、愤怒、悲观等情感化为音乐创作的动力,加速音乐创作的过程,将生活激情转化为音乐创作激情,而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思想情感会在作品演奏时传达出来。其次是想象。想象力是将实践经验、感情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重要心理能力。这种想象力建立在创作者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水平基础上,是在拥有实践经验和感情基础的前提下的灵感迸发,凭空想象是无法创作出音乐作品的。实践经验和感情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想象力则是将这些源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根本动力,没有想象力,这些源泉只能是一潭死水。最后是灵感。灵感的出现不是偶然,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体现,有了灵感,音乐创作就能从稚嫩变得成熟。灵感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灵感的得来绝不是凭空而来,它是经过不断思考和努力及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成果基础上得来的。所以,不能将灵感神秘化,要客观看待灵感这一心理活动。情感是人类独有的,我们必须认识且重视情感在音乐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科学化、明了化,这有利于后来人的音乐创作。只有深入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才能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情感体会,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所在。

三、社会性的特点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6

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既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源泉,又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社会领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两大优先方面。然而,对许多人来说,“治理”仍然是一个新名词。当人们带着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思维进入到一个以“治理”为主的话语体系中时,多少会存在一些不适应,尤其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在近期才开始出现的新术语仍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因此,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行动的基本原则,以便对其行为予以规范与指导。这些基本原则是在构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动准则,能够指引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朝着既定的轨道有序地展开,最终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一、科学治理原则

科学治理是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理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与手段来处理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问题。科学治理原则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息息相关,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包含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过程。英国学者富勒曾说:“科学是全球治理的工具。”追求科学,是高等教育治理过程的必然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努力以科学为指导展开改革实践探索的历史。在科学治理原则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可喜成果。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决策就已开始从过去政治为主导的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尤其是1985年以后,开始注重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有关高等教育体制重大改革的各项决定。这主要表现为:在客观总结以往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失误、科学分析其中所昭示的深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新时期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制。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尊重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既要坚决,又要谨慎,注重试验。”13_这些都体现了不是盲目地、凭以往的管理经验来解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问题,而是在科学理念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做出改革决策。《决定》在充分总结和详细剖析当时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各种弊端之后,就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出台了一些具有开拓性的政策,如实行“两级管理、三级办学”、扩大高校办学自、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等,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1986年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则进一步对《决定》中的有关政策条款做了明确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提出有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都遵循了这一原则。1993年出台的《关于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等学校深化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都强调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高等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紧紧抓住现实问题出台新的管理政策,如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改革政策得以出台。将各种意见收集起来,集思广益,有助于保证科学决策。同样,在政策的执行上,也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在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才将新政策全面推广。若在推广过程中遇到新问题,也会视具体情况及时对政策进行修正或完善。正是因为遵循了科学治理的原则,采取了民主决策、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修订完善、稳步推进的实施路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能取得重大进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能得到明显改善。

科学治理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发展的方向。应当承认,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没有遵循科学精神的指引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例如,高等学校党政领导体制改革,由于缺少科学的论证,导致未能沿着明确的方向进行。还有一些改革,虽然目标设计合理,但由于未能遵循科学的方法,实践过程中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例如,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问题上,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建立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以改善高校内部管理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推行方法,至今学术委员会制度仍很不完善,教授治学仍难以落实。因此,科学治理原则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在科学治理原则指导下稳步推进。

遵循科学治理原则,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利用科学的技术和工具,解决高等教育办学和管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要有科学精神,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探索。敢于承认、面对与批判阻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各种体制和机制问题,努力寻求更合理、更科学的路径,构建良治、善治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第二,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指导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三,利用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优化、关系协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第四,用治理理论武装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在治理实践中锻炼治理主体的能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治理水平,从而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民主治理原则

民主治理原则即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尊重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尊重他们平等参与的权利,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等教育办学、管学过程中来,协同治理高等教育各项事务。遵循民主治理原则,其基本要求是保证高等教育治理过程是民主的,结果符合民意与人心所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民主政治进程逐步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与管学的民主化从理念到实践逐步得到认同,民主治理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指导原则。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是集中集权式的,主要表现在:中央及职能部门总揽全国高等教育;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包揽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权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权力下放、民主参与成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展开,民主治理由此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原则。1985年《决定》的颁布是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开端,也是高等教育民主治理思想的体现。《决定》有三大亮点。一是开启了民主决策的新方式。《决定》的颁布过程是一次成功的民主治理的尝试,决策过程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行政决策方式,学术界、高教界和社会方面的诉求受到重视。二是提出了扩大高等教育的管学、办学主体的总体框架。在宏观层面,提出了建立“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高等教育体制;在微观层面,使高等学校拥有办学自。三是鼓励各级政府、师生员工、社会各方面共同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稍后的《发展纲要》延续了《决定》的政策要求,提出“鼓励和提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捐资助学、集资办学,不计征税”。民主治理思想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了深刻影响,带动了更多高等教育团体和个人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办学中,使高等教育办学更具活力,逐渐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局面。

在30多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民主治理思想已经成为政府和高校不断深化办学和管学体制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指导思想。在宏观方面,政府不但放松了对民间资本投资举办高等教育的管制,调动了民众参与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构建了规模相当可观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而且重构了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调整了国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弱化了集权管理,加强了地方和高校的管理权限,使地方和高校在高等教育规制与统筹、自主办学等方面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在微观方面,高校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了基层院系管理和办学的权限范围,强化了教授治学的机制,使高校内部的办学和管学更具活力,高等教育各直接利益相关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民主参与权。30多年来,民主治理而非集权管理,已经成为高教界的共识。不只是原先处于弱势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诉求,政府部门也有着高度的共识。所以,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时,政府除按常规听取各级各类高校和地方的意见和建议外,还史无前例地将草案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地征求海内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力图在最大范围内汇集民意,使《教育规划纲要》充分地反映民意。可以说,《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是一次高等教育民主治理的典范尝试,开启了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民主治理模式。再如,重视教师在高校办学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除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外,政府和高校还从学术治理角度不断加强学术委员会制度,又从政策、法律上明确学术委员会建制的合法性和应有地位,进而直接要求规范学术委员会运行程序,使学术委员会成为教授治学的主要机制。除《高等教育法》的明确规定外,教育部更出台了《普通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指导高校加强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

在看到民主治理取得重要进步并开始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尤其是在民主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表现在:第一,民主治理体系还很不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中后期阶段,已成为民众共同的基本需要之一。然而,民主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并没有常设的民主参与机制,属于一事一策的做法。已经建立起来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等组织并没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情况制度,主要职能属于服务行政的咨询解释范畴,没有成为民众的民主治理组织。在高校内部,尽管建立董事会或理事会的要求已经提出来了,部分高校也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但总体上仍处于政策或舆论呼吁阶段,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即便学术委员会的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只有少数高校试图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组织及其工作机制来改善其内部治理结构。第二,民主治理能力还很薄弱。民主治理不仅需要建立相关的组织机制,还需要参与治理的各主体提高治理认识,加强治理能力,遵循治理原则和规范,充分发挥民主治理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在宏观治理中,政府主管部门和行政领导仍以行政权力施加影响,将民主参与主体看作是为其服务的组织和人员――想利用的时候就召集会议,不想利用的时候就搁置不理;顺从自己意愿的就听,不顺从的就不听。在高校内部,党政领导和行政职能部门领导仍以行政方式对待民主治理,不习惯倾听,不熟悉协商,更不愿意包容和采纳不同意见。正因为如此,在宏观和微观的高等教育治理中,治理能力和水平都还很低。第三,民主治理缺乏必要的保障。由于治理只是一种改革要求,不论是政府还是高校,既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更缺少刚性的目标定位和问责机制。所以,不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应付的多,真做的少。虽然一些政策法规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因缺少督导和检查,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进一步加强民主治理,仍是完善高等教育治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民主治理原则,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应系统谋划,注重实效,重点突破,逐步完善。第一,加强民主治理教育,强化高等教育民主治理意识。通过开展民主治理专题报告会、集中培训、经验交流等系列教育活动,使高等教育治理主体了解高等教育民主治理的内涵、价值、目的与意义,形成有关民主治理的正确认识和观念,增强民主治理的意识和责任,以合理的方式实施和参与民主治理。第二,完善民主治理组织机制,构筑高等教育民主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民主治理的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形成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明确各组织机构的性质、职权、责任与工作规程,实现高等教育民主治理组织的有效运行。第三,提高民主治理能力,发挥高等教育民主治理作用。加强治理主体关于民主治理理念和方法的学习,全面提高主体实施和参与民主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在宏观治理中,政府主管部门和行政领导能平等对待各参与主体,乐于吸纳不同主体的智慧和经验,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实现民主治教。在微观治理中,高校领导班子能真正放权,让广大教职T和学生等利益相关主体有效参与到学校的办学和治学中;同时,师生员工能够热心参与民主治理,真正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实现民主治校。第四,健全民主治理保障机制,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民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对民主治理过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通过建立配套的制度体系对民主治理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约束,确保民主治理落到实处。

三、依法治理原则

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既要合理合情,又要合法。邓小平曾经说过:“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尽管邓小平的要求是针对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而言的,其精神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依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遵循法治要求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才能保证治理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和严格遵守,非但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且还可能使高等教育陷入乱治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体系化,初步构建了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依法管学、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法治基础初步确立起来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并没有制定成文的法律,主要依据有关政策和行政规章管学和办学。然而,政策和规章往往因人事更迭而多变,且政策所涉及领域一般比较狭窄和具体,致使高等教育办学和管学比较明显地存在人治的现象。改变人治的局面,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成为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揭开了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大幕。从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获得通过,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到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颁发,我国初步建立了高等教育法制体系,奠定了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法律基础。2003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拓展了高等教育法制领域。这些法律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向现代化目标迈进,改革开放的精神不仅体现在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中,而且深刻地融入各时期制定的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中。比如,《学位条例》规定,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并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这些法律规定一改以往大学办学完全由政府或党委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惯例,将重要的学术审议和评定以及相关学术政策的制定置于学术治理的架构下,开我国大学学术治理的先河。又如,《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规定不仅从法律上认可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合法性,而且为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事业、承担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提供了合法依据,从而为我国建构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而关于“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的规定为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再如,《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民办学校校长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这些规定为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方式,使政府对民办学校更多地施加治理作用,而非直接的行政管理作用。因此,依法治理的落实是有法律保障的。

依法治理原则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客观上讲,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制基础比较薄弱,依法治教、依法治学本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遵循依法治理原则,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主要表现为:第一,应当进一步健全与高等教育治理相关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制度的供给。针对原有法律本身存在的缺陷,结合治理过程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汀或废除;对于现有立法中的空白,则根据治理的需要研究制定新的法律。比如,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亟需出台关于高等教育投资的专门性法律,还有学者提出要专门出台《拨款法》,等等。通过完善旧法和出台新法,建立起与高等教育治理需求相匹配的法律体系,使人们在治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依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法律规定要求。增强治理主体的法治观念,将法律作为高等教育治理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切实做到依照各项法律规定建构与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第三,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明确与细化执法的程序和标准,使各治理主体能够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特定程序履行职责和享有权利,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人为因素对执法的影响。同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于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违法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和处罚,确保法律的效力,使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第四,加强高等教育法制宣传与教育,营造优良的依法治理环境。通过各种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以及宣讲会等途径开展多方面的法制宣传,提高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使治理主体认识到依法治理的重要意义,将依法治理内化为自觉行为,从而形成依法治理的良好氛围,为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利的环境支持。

四、过程治理原则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7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在体育教学中,涉及到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全面而丰富,要调动起学生练习动机和兴趣,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排除锻炼中的心理障碍,正确对待体育课中出现的困难,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意志品质,充分运用直观方式教学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兴趣、情绪、意志、个性、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心理特点表现,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通过认知、本体感觉、分析比较、概括总结等积极思维过程来完成体育教学,以实现体育教学的完整化,科学化使学生上课产生“身”、“心”的协调统一。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关键因素

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即推动学习的主观动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形成共产主义通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学生喜欢、想学、要求学,即有一个迫切的学习愿望。因此,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其途径为:

(一)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

让瑜伽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她们的学习实践活动,使用此种手段来培养学习者强烈的学习动机。从目前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水平来看,他们的价值观念比以前更为鲜明,更具有目的性,但很多同学在对待体育学科的态度上却恰恰相反,相当数量学生对体育课的价值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认为体育课不会对自己目前或将来造成影响,所以对体育课就没有象其它学科那样认真投人,以致于上课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时下,随着“终身体育”的倡导,人们的健身观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变,因此学生更应转变观念自觉地上好瑜伽课,从锻炼中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习和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塑造完美的体型。

(二)加强对瑜伽练习积极意义的宣传教育

瑜伽学习者多女生为主,女生的相对的敏感一些,对于她们存在的一些消极的情绪,如不能及时排解,会造成很多的身心疾病。瑜伽是古印度的先哲们集医学、哲学之大成而创造出的健身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通过瑜伽的冥想练习可以使人们达到超乎寻常的宁静状态,进而使得人的新成代谢指数降到最低点,并能使人的思维意识达到最清醒的状态而摆脱平日的烦恼。同时女生对健康和美丽的钟情是由来已久的,健身瑜伽课程能够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体型。

(三)加强对学生的瑜伽学习目的和任务的教育

启发学生明确和树立瑜伽学习的目的:领悟到瑜伽运动的宁静、美感和神秘。使瑜伽学习者更加青春,更加有气质。纠正学生对体育不正确的认识,使新生一入学对体育就有较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瑜伽课的学习在思想上奠定基础。

(四)教育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注意锻炼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在与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在困难面前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锻炼自身意志的效果.所以,在每次体育练习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在瑜伽教学中,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鼓励学生战胜暂时的困难坚持下去。通过一些手段鼓励学生活动起来,是达到瑜伽课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将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排除心理障碍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

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学生的胆怯现象:如神色紧张,缩手缩脚,将动作的要领抛于脑后,甚至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在某些项目前也畏缩不前.这些现象在运动心理学中称为“心理障碍”.心理降碍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缺乏信心,产生了戒备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怕脏怕累.怕吃苦。对某些运动环境、条件及方法未熟悉、不适应.凡此种种导致学生练习情绪波动.阻碍了教学的进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降碍。为此,我在教学中常采取以下措施:

(一)通过对瑜伽学习的积极意义的大力宣传

一旦瑜伽练习者对瑜伽这种练习活动有了一定认知之后,大多数学生都会乐于去接受这个新兴运动,因为它不仅可以给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带来舒适愉快的心情,帮忙学生减缓学习压力,还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塑造形体,端正姿态,提高修养,培养气质等。

(二)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瑜伽的某些动作有一定危险性和难度,而且与健美操、武术等相比,显得单调乏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首先让她们了解其锻炼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她们的练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在教学时对动作的安排应由分到合,由易到难,由简到萦.采取诱导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恐俱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些就要求练习者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三)一些需要保护帮助的项目必须有完善的保护措施

一定要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学生有安全感,可减少练习时的顾虑。(下转第74页)(上接第72页)

三、合理的讲解示范,做到精讲多练,是上好瑜伽课的基础

(一)讲解和示范,在体育教学中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两者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如果只有示范没有讲解。学生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形象,而只有讲解没有示范.学生只能得到抽像的概念。以身带动法是指教师以身示教,带动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它的特点在于给学生起到一个表率作用,能够引领学生尝试坚持,达到锻炼的目的。

例如在瑜伽学习中“树式”动作的练习,“树式”是从站立姿势开始,重心移,弯曲左膝,用左脚顶住右,左膝打开与上体成一个平面,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双手于胸前合掌,吸气,两臂向上无限延伸,感觉腰部拉得细长,保持自然地呼吸,坚持15秒钟。调整呼吸,呼气,两臂经两侧放下,左脚落于垫子上;然后反方向练习,重复3-5次。在这个练习中,身体平衡稳定是最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了对比教学法。首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树式”动作,学生看见教师稳定地站在垫子上,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学生尽量地向这个水平发展,心中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她们与教师一起坚持,坚持的时间与预定的目标相接近,所以就强调了教师尽量在做瑜伽动作时能够做到和学生一起坚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锻炼效果。

(二)对教师的教态和教学方法的要求

教师需心平气和,注意力集中。教师的心浮气躁、气息慌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要求教师的语言提示应缓慢而有韵律感,随动作的节奏和呼吸节奏进行提示。教学过程中先教单个动作,再教组合动作并掌握好动作的控制时间,把握调控运动量尤为重要,也是考察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静力力量控制,肌肉容易疲劳,肌肉疲劳易产生损伤,如鹤式、直角支撑、斜支架支撑,应分插在练习过程中。善于利用瑜伽辅助器材。利用瑜伽砖(书)、绳、皮带和毛巾等,它们能帮助学生规范准确地练习动作。如三角式、旋转三角式,练习者因侧腰伸展性不好,手不能触地,可以垫块瑜伽砖或(几本)书,以避免屈髋。瑜伽砖还可以垫在脚跟,帮助跟腱短的学生完成花环式、下蹲等相关练习。这些方法与体操、健美操等项目的保护帮助法相似,但需小心谨慎,根据练习者的承受能力给予帮助。

四、结论

老师们在体育课程中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课程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性别、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和适当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牢固掌握技术和技能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把培育学生的竞争拼搏意识贯彻于体育教学的始终,并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丁忠元.体育心理学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2]刘海元,周登嵩.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J].北

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86-88.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47-03

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我们会发现实效性总体上不强是一个急需破解的突出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导致该问题成为顽疾的关键原因是目前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阐发的一系列原则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全社会还未形成共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本文试图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从事物的普遍联系规律看。这个思想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从联系的、发展的视角出发,而不是从孤立、僵化的观念出发。恩格斯曾经讲过:“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1]由此看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是由内在和外在的诸因素决定的,而非某个孤立因素使然。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首先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个系统内部与外部和谐一致,避免相互抵触,这样才能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正常地发挥功能。正如有人所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对其工作系统内部,还是与外部的联系,必须进行整体性的统一协调,才能使其处于一种良性运行状态,保证目标的实现。”[2]

二是从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需要理论看。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里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3]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要求传输到受教育者那里并内化为其思想意识和品德,然后再转化为合乎一定要求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人,改善这个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必须将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清楚,对大学生们的性格、心理、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爱好、家庭背景等情况做到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是保证我们在工作中既心中有数又有的放矢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生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本质理论告诉我们:受教育者的人格、道德的形成离不开其周围人的影响,其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处的社会体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所以构建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非如此则受教育者的良好人格无法形成。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只有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其各种各样合理需要的满足。因此,教育者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们各方面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即基本生存需要,也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如求知、娱乐、交友、获得认同等。只有大学生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才可能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整个教育过程才能顺利地完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看。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而恩格斯则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5]这些话提醒我们:由于现实经济和政治结构与人的思想意识是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所以任何教育工作者包括德育工作者,都应该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现实。正如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黄 森所言,“文化只有与经济和政治相适应,才能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6]。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文化上层建筑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而前者能否为后者提供有效的维护和保障功能则取决于它是否适应后者的发展需要和能否反映后者的发展变化情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些教育者完全不考虑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已经发生的变化,极力回避现实、躲开矛盾、自说自话、孤芳自赏,不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工作部署,这是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招致学生反感的重要原因。

四是从历史合力理论看。恩格斯最早指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历史结局都是各种各样的历史合力造成的结果。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7]效果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社会各种各样积极力量共同施加作用于整个教育过程而出现的结果。事实上,社会各阶层、从政府到民间、从校外到校内,各个方面、各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一部分。所以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共识是很必要的,没有这种氛围和共识,仅仅依靠高校单一部门来搞德育,教育合力就无法形成。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个关键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导原则,只有在充分理解该原则并把这一原则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勃勃生机,并以此证明此理论的科学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落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搞好这一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关键点上着力:

1.全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表现,只有全面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实现功能互补,优化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法律和纪律教育、科学历史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否则就容易产生片面性。在这几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教育是根本,政治教育是主导,道德教育是基础,历史教育是保障,法纪教育是补充,心理教育是延伸。目前,历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薄弱环节,已经产生了很多问题,如思潮的泛滥和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等,说明了这两方面的教育亟须加强。

2.全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这里的全员不仅是指单个部门、机关、院系这样一些小社会的所有成员,也是指整个国家的所有社会成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增强其实效性,所以要想取得这项工作的成功有赖于全社会形成一个教育联动机制,有赖于校外教育部门的配合。全社会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所有社会成员,而不应该只是特定的人群,如大学生、干部等。这是因为每个受教育者都不是孤立的离群索居的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与周围其他社会成员构成这样那样的社会关系,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影响和被影响、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社区,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把教育对象扩大到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不能留下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死角;否则,大学生们在课堂里所受到的正面教育效果就有可能在其走出课堂之后很快被负面的社会影响所抵消。

3.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诸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它包括运行主体、教育目的、运行动力、运行环境、运行控制、运行方式、运行程序和运行保障等,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每一部分都可以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协调性原则。它要求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保持平等顺畅、双向互动的关系,前者应力避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后者则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自我教育。“‘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不仅要增强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更要增强其主体性,把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进入更高的境界、取得最佳的效果。”[8]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连贯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过程中,须防止教育活动非正常中断这种情况的出现,好的教育信息须要反复刺激受教育者的头脑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意识。第三,多个教育者主体施教应保持一致性。承担不同课程的老师必须在工作中通力配合,不能各自为政,否则会让大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相信哪种说法。

4.构建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环境是人造成的,它反过来又影响着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人的整个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基于社会大环境和单位小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至关重要性,我们认为,除了党和政府层面要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努力搞好经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整个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之外,在高校层面,有关部门还须发动各个院系、各个职能部门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小环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应该首先将本单位的作风建设搞好,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环境。应该承认,由于大学校园社会关系的相对简单和自身特殊的学习型社区这一属性,它比社会上其他地方,如厂矿企业、医院、政府机关等,更容易构建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这一有利条件,以增强工作的信心。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用整洁卫生、绿树成荫的校园面貌和富含教育意义的横幅、墙报、雕塑、画廊、展板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营造良好校园环境,让广大师生员工切身体会到积极价值观的魅力和高校人文精神的感召力,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可或缺的条件。

5.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它是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种类是很多的,除了传统的形式如报告会和演讲会、文艺活动、政工管理、志愿者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外,电影、广播、报纸杂志、校园网等大众传媒载体由于渗透力比较强而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信息载体。每一种载体都是各种思想必然要争夺的阵地,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就会去占领。综合利用这些不同的载体,发挥每一个载体的最大效用,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这些领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分内之事。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和信息沟通工具,青年人对它的依赖程度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转轨而不断强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在新兴媒体如互联网上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成败。电脑网络上的新闻栏目、BBS、论坛、博客、微博以及手机网络上的短信息、手机报等都既是舆论阵地,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些新媒体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和严格的管理,轻视和放任自流以至于随意让出这些阵地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2.

[2]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9

[作者简介]张坤(1980- ),女,吉林德惠人,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庞凌霄(1971- ),男,吉林农安人,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37-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基础,具有指导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论意义。本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组成,就其内容讲具有抽象性特点,就其结构讲具有三部分内容难于形成整体性的特点。鉴于此,处理不好,往往就会造成课程教学实效性不强的结果。所以要想增强本课程的实效性,就必须实现各种教育环节之间的有机契合,即主要有教学内容中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有机契合、教育的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有机契合、教育的现实行与理论性的有机契合、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契合。

一、教学内容中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有机契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组成。教材在编写中也没有把三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实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不能把三部分内容分开进行讲解,从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有一条明确的、可以贯穿整个理论的教学线索,否则会使学生感觉到三部分内容分割开来,学一块扔一块,也使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和思想性。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现三部分内容的有机契合的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可以归结为人的解放。这里的人既包括单个人,也包括人类群体。人的解放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此为线索我们可以把本课程三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教学内容脉络体系。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设计和阐述的。人的解放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人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就是人的制度解放。具体地讲,我们可以把内容细化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就叫作思想解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辩证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角度出发,启发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实现人的思想解放。另一部分内容叫作制度解放,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以马克思的历史观为理论基础,进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并在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和发展规律。经过这样的脉络整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中的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有机契合。

二、知识性教育和思想性教育的有机契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关系的问题。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知行统一,必须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调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本课程从内容上看知识性很强,很容易造成教师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思想教育。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在基本理论点讲透的同时,一定要归结到思想理论教育这个教学目的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观念,精化教学内容,精心教学设计。一定要脱离专业知识讲授的怪圈,在知识传授中结合现实问题和大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具有特点的思想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并不是弱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寻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的有机契合点。

三、现实教育和理论教育的有机契合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全球化的今天,在新媒体起主导作用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往往具有务实、多元、开放的特点,但是也有由于生活经历少、阅历浅造成的冲动、盲目的特点,从而出现大学生社会道德缺失、理想观念虚无、团队意识淡化和责任感不强等问题。要切实加强本课程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社会思潮和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分析造成大学生思想现状的根源,从而找到思想教育和现实教育的契合点。理论教育如果脱离实际,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往往教育的效果会适得其反。要正确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精神的引导者,也要作为学生的益友,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认真分析面临的难题,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了解学生思想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讲解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这些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座谈等活动与学生相互交流,做学生心灵的导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面临的问题。

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契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有组织地深入到农村、医院、社区、企业、部队等考察和了解社会,并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服务的实践性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把学到的感性理论知识应用和内化为行动指南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锻炼环节,也是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本身来讲也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是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化过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可以在社会这个课堂里尽显自己的才能,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的实践,这样理论才能发挥其教育意义和作用。这就要求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仔细筛选,设定一定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题目和方式,让学生利用休息日和假期实践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体察民情。只有把自己放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锻炼,学生才能了解国家和社会,才能够懂得自己的责任,才能提升自我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实践教育中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避免走过场。教师首先要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根据课程设置精心规划,合理设计。在实践内容设定上,可以是与学生自身相关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实践小组,根据积累的调查材料撰写调查报告。而且要设立评估考核体系,让学生感觉到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成绩上都有所得。从而实现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向社会教学的延伸,真正发挥思想理论教育的效用。

实现这几方面的有机契合,才能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目的性,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范益民.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分析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郭秀兰,马海飞.运用群体心理规律加强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J].青年科学,2010(3).

[3]李合亮,田兆臣.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融合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4]李晓雪.浅谈“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9).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发展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能够有力地保证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实现和谐文化的调节激励功能,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加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其中的作用,这也有利于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真正落到实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与内涵

历史事实证明,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基调与发展,都是由其主流核心价值体系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具体问题,这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显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而且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空前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一种教育规范作用,起到了稳定政治、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方面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文化的根本和意义所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做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最高层面,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政党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行动的,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理论做指导的党,不同性质的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也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到具体实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这一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具体指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愿望,是把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统一起来,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保证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努力前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

(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不断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焕发出了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和血液,熔铸在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之中,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四)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11

有资料表明,当代大学生中间存在大约三种信仰偏差。其一是,不少人存在“物本信仰”的倾向,对物质的追求为目的,以获得物质、交换物质、消费物质为表现,从而使人格特征表现出的是功利性、享乐性,而享乐主义思想又会激发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无限欲望,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适当的追求物质本来就无可厚非,可任何事情都要有“度”,超出了这个界限,陷身于物质而忘却了人的精神,就会走向信仰偏差。其二是,“器本信仰”的倾向,及就是崇尚技术和手段、追求科学好工具,以拥有业务、智能、专长为根本目的,而人格特征则显示为功用、表现的狭隘了。其实专心于科学技术学习是没有错,学习、掌握科学技术也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可如果只是以科学技术为唯一的目标却忽视了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价值目标的缺失,精神动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人就成了缺乏主体性的工具,并非一个完整的“人”。其三是,倾向于“神本信仰”,就是去追求不现实的力量,崇尚宿命理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追求目标时目标难以实现,或者和自己理想的相差甚远,从而心灵受挫,就把希望寄托在虚幻中,去相信有神灵,从而使自己陷入迷信。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是在因为日常学习、生活、就业等各种压力下,信心不足,担心自己在与其他同学竞争时落后乃至出局,从而形成的一种恐惧心理,为了消除这种恐惧,就会把这种心理压力转嫁寄托于超现实力量上,以期望活得超自然能力的帮助和庇护。

形成当代大学生这些心理特点与思想的原因,追其根源,是由于现实社会中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在这些因素中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有好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也有不好的使人消极的。第一,是市场体制与竞争压力的因素,市场体制的优越性通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时间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其一定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我们也不可忽视,人们热衷于功利,喜欢竞争。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教育中,要在科技与人文张力中去寻求平衡,不仅要发展有形的科学技术,而且也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第二,信息压力和科技发展的因素,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对我们国家,乃至是对整个世界都有深远意义的影响,但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大量信息的存在,这使得大学生对于有效信息的选择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科技的地位和作用凸显造成对人文的压迫,大学生在对科技方面的不断追求和过分的崇拜造成了对道德方面的不重视,有时更是忽视了道德的存在。流动强化与风险压力因素,当今社会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句话适合于各个行业各个岗位,对于大学生,也是有一股投机取巧的风味,如果真的以这种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就会以片面的眼光看到社会的一些因素存在,从而不相信这些片面因素中隐含的一些规律。因而也会造成自身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人类的发展产生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排斥,使具有理性特征的理想信念再难以形成。第四,个人需求和社会存在中的压力因素,自己只有在确定了目标和信仰后,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毅力去控制外界的干扰,在不被外界因素干扰后,才有足够的精力和动力去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就是为了正确的去引导大学生用广阔的胸怀去面对世界和未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理论,伟大实践中,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视线、不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形成理想。

与当今时代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恐怕不能单单只在课堂中采取“大满灌”的方法,联系实际,运用网络,运用微博等一系列网络社交工具,更适合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更易于大学生接受。

在最近的《中国互联网络大战状况统计》中表明,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占比例最高的网络用户人群。随着大学生越来越沉迷于网络之中,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各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和完善高校网络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努力建成一支政治能力强、业务能力精、全方位发展的网络辅导员队伍,充分利用网络有利资源开展网络的思想教育。加大网络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自我本身的修养,提高工作效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在网络辅导员素质的高低之上的,网络辅导员一定要准确把握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时有效的对网上的信息进行评估并筛选。网络辅导员自我本身更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把握好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积极向上的教学。同时网络辅导员也要经得起言行举止的考验,克服畏难心理,树立起信息传播的权威者角色。第二,对网络资源的开发,抓住教育的主动权。加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受到网络教育,吸引力是能否成功实施网络教育的关键。有了足够的吸引力,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既然其兴趣,去探索,才能不断的创造。更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第三,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增强教育时效性。要充分关注并合理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的发展趋势,在网络上倡导热爱生活、健康友爱的氛围,关注偏离主流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消极群体的发展,在网络上提倡讲道德、守法律等社会责任,解决好青年的心理危机。第四,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舆论危机管理。当今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群体之间的矛盾、利益的冲突以及突发事件这些不稳定因素都有可能通过网络显示 出来,从而造成大学生思想的波动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危机事件。为此,网络辅导员一定要做好网络上的舆论动态的跟踪和调研,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向,及时正面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发展,以化解或弱化舆论危机事件。网络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引导,使谣言失去生存空间。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1、作为宣传的阵地;2、作为教育的窗口;3、作为交流的场所;4、作为展示的平台;5、作为评价的工具和方法。

以微博为例而言,它对用户的文字功底要求并不高,只需要用户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简短的一段话即可;也可以将自己的见解、评价、想法发到微博上,形成大量的信息反馈,经过交流、碰撞和整合形成网络舆论。正是因为这种信息交流没有界限,可以言论自由,不受任何外界的限制,有时候也会有不法事者借用这种方式蛊惑人心,混淆视听。大学生们作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阶段,最容易被洗脑,导致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被颠覆。因此,网络辅导员是必要存在的。一方面,网络辅导员在网络上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解答疑惑,并且能及时给与帮助和引导,这些都能针对性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开展。另一方面,及时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潜隐默化地深入人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社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不断创新,紧跟社会的步伐才不会落伍,才可能被广大大学生所接受,才会更具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关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主动研究、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开拓育人新空间。(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元.“围脖”传声:新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教学实践与管理,2011,4.

[2]赵亮.从师生、校生关系变迁看高校育人[A].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

[3]赵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影响[N].Economy AND Education,2012(09).

[4]王仕民, 郑永廷.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特点及原因分析[A].教学与研究,2008(05).

[5]赵文生.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A].探索,2010(10).

[6]林诗锋.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几点思考[A].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11).

[7]杨洋,徐利颖.加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从透视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谈起 [A].赤峰学院学报,2010(11).

[8]陈玲.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A].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1).

[9]李瑞.浅谈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促进作用[A].科教导刊,2012(03).

[10]潘斌,武兵.浅析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A].新西部,2012(05)

[11]宋菊芳.试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A].中国青年研究,2010(12).

[12]柯贇洁,曹晓旭.微博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途径探析[A].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教育的基本原理篇12

在20世纪初期,我国就较早的用“原理”一词来表述教育理论,如教科书译辑社翻译出版过日本人写的《教育原理》一书。此后,用“教育原理”作书名的专著就非常普遍。如余家菊的《教育原理》(中华书局,1925)等。但那时,教育原理与教育学、教育理论、教育原则等都是一个意思,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1933年出版的《教育大辞书》曾对“教育原理”条目作了如下注解:“凡实施教育、评判教育之基本的准则,统称教育原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原苏联的影响,我国教育理论界似乎不太使用“教育原理”一词,更多地是用诸如“教育原则”、“教育规律”等。近20年来,“教育原理”逐渐受到学者的青睐,但在实际使用时内涵各有不同。大致有以下三种理解:

1.“教育原理”等同于“教育哲学”。如黄济在《教育哲学》一书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对象,应当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教育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讨,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作为教育理论和实际的指导”,因此,教育哲学“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提高到哲学高度,从方法论上去作一些根本的探讨。”

2.“教育原理”等同于“教育基本理论”或“教育理论”。这一观点比较常见。如厉以贤主编的《现代教育原理》一书在“序言”中开宗明义:“《现代教育原理》所论述的是关于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该书在“后记”中也提到该书“亦可作为‘教育基本理论’这门课程的教材。”但从该书论述的问。题来看,似乎侧重于讨论现代教育与社会及人的发展中的若干重要关系,如教育与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立法、个体的身心发展等。有许多以“原理”作为标题的教育理论著作或教材,并没有对“原理”一词有意识地加以解释和界定,事实上,都有意无意地把“教育原理”等同于“教育理论”。

3.“教育原理”是在理性层次上研究教育的主要关系。教育原理需要研究从教育要素到教育过程到教育实体到教育系统的关系,研究从教育内部到外部联系到教育内、外部联系影响下的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性,研究由教育的内外部联系决定的教育之本质、目的、构成以及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职能,研究从一般教育原理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等等。

二、“教育原理”在教育各学科中的地位

1.指导地位。“教育原理”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教育边缘学科。“教育原理”研究的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一般的规律、最基本的问题,对教育进行的是宏观的研究,因此,它是理论层次较高的一门学科,正如哲学在各门学科中的地位一样,“教育原理”为教育科学体系中其它学科的构建提供最一般的指导,它是各分支学科的汇聚点,各分支学科从中获得了理解教育的视点。

2.理论基础地位。“教育原理”是“对具体教育学科最原则、最基本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指导具体教育学科最基础的理论。“教育原理”承担的任务之一是对各门具体学科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它与其它子学科、边缘学科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作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原理”从比较抽象的层次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它撇开了各种特定的教育形式,并对之作科学的抽象,从而为其它学科提供对教育的完整认识,其它学科从“教育原理”中获得认识教育的整体视角,获得了对教育一般规律的正确认识。“教育原理”弥补了各门学科从各自的角度看待教育现象和问题、其视角不完整的缺陷,为教育科学体系其它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教育原理”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居于理论基础地位,它应是构建整个教育科学体系的核心。

三、明确“教育原理”在教育学科体系中地位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教育原理”从出现的那天起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就有其相应的地位,但由于教育科学体系以及“教育原理”自身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使其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学”的存亡难成定论。教育理论界对“教育学”历来持两种态度:“教育学”应该终结;“教育学”还有其存在的价值。虽然“教育学”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是其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由于两种观点各执一端,使“教育学”的去留难成定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原理”与“教育学”混杂在一起,干扰着人们对“教育原理”地位的认识,使得“教育原理”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一直未能明晰。

2.“教育原理”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含糊。由于教育科学体系本身的混乱,使得“教育原理”与其它一些学科的关系一直未能明确。教育理论界有的主张对“教育原理’、“教育概论”及其“教育学原理”三者加以区分,严格界定三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对象,有的又主张应该把三门学科统一到“教育原理”这门学科之下,三者合一。同时,就“教育原理”与“教育哲学”.的关系而言,有的认为二者应该是一致的,都是研究教育中根本的理论问题,属于教育学的一般理论范畴而没必要加以区分。有的则认为“教育哲学”主要解决的是教育的认识论问题,它与“教育原理”各自承担不同的研究任务,不应该把它们混淆。

3.“教育原理”自身体系混乱。教育理论界对“教育原理”认识不一,导致理论研究者们构建的体系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原理就是一种基本认识,教育原理在整个教胄学体系中应是一门具有独特的哲学性格的学科,它不仅要研究教育学自身,理顺教育学体系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关系,而且要分析和阐明人类社会的全部教育现象及其演变\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以及从一定的方法论出发,理解和揭示教育问题的世界观本质。

四、如何改善“教育原理”的现状

目前,对教育原理的研究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也不能把边界范围定得太狭隘,要想改善“教育原理”的现状,主要的是整理“教育原理”的内容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整理分析:

1.内容比较辨析。教育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定义不同,它们的主要内容也不同。对5种“教育学原理”教材的内容进行整理,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所占比例统计结果表明:“教育学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本质、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的历史演进、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教育制度、教学、德育。对13种“教育原理”教材的主要内容的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教育原理”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教育的历史演进。对比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理论各自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两个概念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其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等主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