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内涵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5 15:59:17

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1

一、科学教育内涵

1.科学价值观

它是指对科学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如相信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理论具有相对性,但科学不是万能的等。这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科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是积极有益的,认为科学可以为人类带来福音,促进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类健康等;另一方面是消极和不利的,即科学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2.科学精神

它是指从事科学活动所应具备的基本精神,是贯穿并深藏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内驱力和灵魂。主要包括:

(1)求真、求实、客观精神

主张客观真理,即认识到真理是可重复的,可检验的;主张实事求是,亦即认识要从“实事”而不是从“虚事”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发现以前真理的错误,不断更新真理。

(2)合理怀疑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

怀疑是科学和信仰的根本区别,信仰中不能包容怀疑,如果产生怀疑,信仰就开始动摇了。科学不能排除怀疑,排除了怀疑,科学就接近信仰了。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没有创新,科学将停滞不前。

(3)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精神

科学是社会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因此,团队精神、民主作风、合作意识、百家争鸣等都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4)人文精神

人文体现的是关怀,是求善。科学和人文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文的科学,将科学作为绝对权威来推崇,会导致科学发展与人类精神相对立。而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愚昧的。

3.科学态度

它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它要求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主要包括:严谨踏实、勤奋努力、热情自信、善于合作、有高度责任感、对自然和科学有极高的兴趣。不断求知、探索、宽宏大度、谦恭能达、执著、锲而不舍、超功利精神等。

4.科学知识

它是指人们通过科学活动认识世界所得的成果。事物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决定了人的认识的多元性,因而科学知识呈现出动态的特点,它既不能穷尽,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具有局限性。包括名称、术语、符号、事实(其中含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概念、原理、定律、理论等知识,还包括技能,其中动手做事情的技能为动作技能,应用概念、原理、定律、理论等处理外界事物的技能为智慧技能。

5.科学方法

它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们揭示客观世界奥秘、获得新知识、探索真理的工具。科学方法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哲学层次的方法,如唯物辩证法;其次是一般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指从各门具体学科的特殊方法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方法,包括积累经验材料的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测量方法等,还包括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模型方法、数学方法、黑箱方法等;第三个层次是学科特殊的方法,如化学中的电解法、生物中的显微观察法、物理中的光谱分析法等。

6.科学实践能力

它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能力。包括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具体表现在:科学地确定可研究的问题的能力;确定科学的观察所需要的论据的能力;得出或评价结论的能力;传播(交流)有效的结论的能力;论证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的能力。还包括对社会及日常生活问题所作出各种解释的能力和相关决策的能力,收集、处理、分析、判断、利用信息的能力等。

上述科学教育的几方面内容是相互交叉、渗透、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内驱力;科学知识是其他方面的基础和载体;科学方法是帮助学生有效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工具;科学实践能力则是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来解决问题的才能和力量,其他方面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增强也会加速其他方面的提高。

二、目前在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多年,对科学教育内涵的认识已有提高,并且不断地在提高、加深。特别是通过开设研究性课程,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教育全面开展,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但在实际科学教育教学领域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学生认为校外社会活动是培养其能力的主要场所,校内课堂教学活动起的作用是很小的。而教师高估了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在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习惯于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来说既简单、经济,又能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可以说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它是一种很实用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既要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又要找出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应付各种考试,以获得一个好的教学成绩。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有一个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有完善的实验室设备、足够多的教学课时、小班制等条件,以满足教师进行灵活的、多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同时经过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实现自己的教学理念。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这个观点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同,这有教材编排的问题,也有教师的问题,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要想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主要应提高教师的知识和思想水平,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理论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在学习科学理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一些实际情景,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精神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关系

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要有机会接触学校外面的世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给教师提供这样的机会。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科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科学教育的培养。这需要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需要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需要给教师接触社会生活及科技生产的机会。

4.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理科教师的任务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2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动态化的实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相关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作用下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成果,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优化完善,为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做好铺垫。

一、指导思想的科学化

1.指导思想科学化概述

就“科学”内涵而言,并不局限于知识体系的某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更不能局限于学科建设的某一方面,而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灵活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方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必须实现指导思想的科学化。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发展,这就需要党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方针、路线等。

2.注重“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方向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当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注重从细节中培育人的修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要把尊重、关爱等内容融入相关的目标体系中,不断丰富目标体系内容,以量求质,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做好铺垫,社会大众也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等。

二、基本理论的科学化

1.基本理论科学化概述

如果相关的理论可以说服人,便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但理论必须彻底。对于科学化的理论体系来说,总会根据一些概念,构建相关的原理,进而,使构建的科学理论系统具有其说服力、解释力。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存在分歧,需要凝练重要的概念,优化基本原理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必须具备鲜明的层次性,要有不同的对象、内容、要求。

2.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从某种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源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并指导、推动实践工作。就“中国梦”而言,其包含丰富的内涵、历史的经验总结,还包含时展的时间要求。为此,需要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各技工院校要注重“中国梦”的学术研究,多鼓励教师参与市级、省级等和“中国梦”相关的课题申请中,立项校级课题,动态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发展。此外,还要把“中国梦”理论研究融入技工院校学生生活中,解决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利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接受的社会实践形式传递给他们,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三、实施方法的科学化

1.实施方法科学化概述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利于把理论成果向实践方面转化,影响相关理论的推广应用,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就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史来说,革命导师创立了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科学性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新时代下,这些方法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关键方法,必须结合当下发展情况,优化利用这些方法,更好地指导实践。

2.借助“中国梦”宣传教学科学化,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科学的方法需要借助理论指导,在具体化的实践中反复归纳、检验等。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摄影微视频创造活动,使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更加主动;可以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青春励志电影展播、励志歌曲传唱,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生准确理解、认同“中国梦”。在宣传“中国梦”科学化过程中,要采用“现实”“虚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种新媒体优势,如微信、博客、校园网的教育辐射功能,采取青年学生的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方法,实现“中国梦”宣传教育方式的科学化。

总之,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至关重要,需要多角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它和对应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价值导向等教育。

参考文献: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3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三)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

这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全面发展就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经济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条件;社会发展既包括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正义、司法公正、市场公平等,又包括发展、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知识文化、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本领、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塑造等。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面向21世纪的发展,不是单一目标的发展,而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

这就是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人均公共产品的占有趋于合理,享有的公共权益趋于均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非凡功能充分有效发挥;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便利;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和享受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地区之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地区之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互动。

(五)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这也是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

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统筹兼顾工作。统筹就是兼顾,实质是协调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方面各领域各地区的各种重大关系。“统筹”的主体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历史变革。统筹是对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总体工作布置的要求,而不是把什么都“统”起来,不是要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不该干预的事情。统筹兼顾,首先是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兼顾,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兼顾,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向再就业工程、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保护倾斜。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出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强调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强调人口增加、生产扩大、消费升级都要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当代人发展要泽被子孙,建立长效机制。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不搞单一的发展模式。

二、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正确看待GDP不能把发展与增长混同起来。“发展”包括了“增长”,发展要以增长为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增长”并不能代表“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就业、、文化、卫生、社会公平等更为广泛的方面。有人认为,应当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提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观点。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只有明显的量的增加,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科技等明显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不平等、政治动荡。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看待GDP。GDP是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在正常情况下,GDP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GDP又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虑GDP的增速和趋势等因素,决定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因此,GDP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对它的重要作用必须加以肯定。但是,以GDP作为重要综合性经济指标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主要是难以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结构,难以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合理性和社会公正性,不能反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情况。因此,假如单纯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就轻易导致一些地方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其质量、结构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上述问题相联系,我们必须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反对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理由,忽视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和否定经济增长作用的倾向;又要反对用经济增长取代其他社会目标发展和实现的倾向。

(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三高”必然是低效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稳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和产品质量。加快企业的改革改造,提高治理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社会环境。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三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保护环境。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节约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以机制转换为动力,加快体制创新。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格,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三)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循环模式,努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新型生产方法,其实质是一种物耗和能耗量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治理,将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清洁生产,将来还会进一步发展。发展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靠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是一种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减量化是在生产投入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再使用是指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可循环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排放无害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而传统工业经济则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必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们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日程。为此,一要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利用一定的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工艺、技术和产品。二是尽快研究制定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的、与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制定并实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大力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四是加强取水用水的定额治理,抓好废水资源化利用,搞好高耗水工业和水资源紧缺地区的水资源节约和代替工业。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和支配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和保证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政绩观的基础和前提。在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适应全面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既要大力搞好经济建设,又要积极促进社会进步;既要推动城市建设,又要狠抓农村发展;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又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适应协调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既要注重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速度和结构的关系,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统筹兼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总之,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本身就是更大的政绩。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政绩。

(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当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治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现象。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五个统筹”的思路,更好地履行职责。一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更加注重履行社会治理职能。完善人口和就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三是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监管。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信息服务。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四是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我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我们应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动的用人机制。建立适应学院改革发展的人事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和重突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针对新情况提出新对策,把改革推向深入。

(二)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明确学院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既能动脑,更能动手,经过锻炼成为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推动高职财经教育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在办学思想上以就业为导向,要树立新的质量观,要靠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后做出的贡献,作为衡量学院质量的标准,树立新的人才观,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的人才。其次,要在办学模式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第三,在办学机制上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要推进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在专业、课程及学习方式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4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60-02

引言

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当前中国的事实,引起了我们对目前教育问题的思考,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和教育在推进中国社会经济腾飞中的决定性作用,牢牢把握教育全面优先发展战略这个关键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只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运用教育规律等基本问题,才能实现教育的科学性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是指科学发展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要体现在社会发展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系统过程,也是一项内涵丰富的过程。因此,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要在发展过程中被全面地涉及到,各要素都要保持均衡、全面且健康的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协调好生态、自然在人类活动中的关系和影响,才能更好地进行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是紧密相关、相互联系的。所以全面发展就是多个目标综合的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主要是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协调的发展,这中间所强调的是发展的协调性,即不要只偏重经济的发展或社会的发展,而是应该几个方面共同发展。协调发展与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发展和谐社会、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都需要各个方面协调发展,这样社会才能进步。目前我国也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局面,比如城乡发展之间不协调、行业发展之间不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必须进行深化改革,协调和增加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加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增强和促进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使环境、资源和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循环的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们进行社会建设或经济建设的时候注意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不要破坏环境。环境是我们宝贵的资源,要一代接一代的使用。为了我们下一代着想,坚持走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强调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注重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资源对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人口增长的今天,我们应该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力,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我们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党总结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和战略选择。

(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我们要理解和尊重群众。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既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也要考虑到群众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修养、思想文化建设和科学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也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三)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同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提出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同志又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重新提出,并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这个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简言之,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的提出,是为了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与矛盾,使利益关系的存在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而是要相互兼顾与促进的。同时要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对我国20多年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路的一种突破。

爱尔维修曾提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要繁荣昌盛、安宁幸福,必须使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必须使财富与权力得到合理的分配,必须有制约这种分配的机制,起到监督与制衡的作用,必须承认人人都有享有同等的机会以及与自己的能力贡献成比例的幸福生活。”在坚持统筹兼顾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处理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这时就要利益问题所在去进行解决,这样就不会在利益之间存在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二,统筹兼顾涉及到的范围要广。在处理利益问题时,不仅要从直接层面出发,也要涉及到间接的层面,要多角度地去考虑各方面的利益问题,要从全局去把握,使统筹兼顾落到实处,因此,统筹兼顾涉及范围要广。第三,要对其中的弱势群体进行关注。统筹兼顾过程中不能忽视其中薄弱的环节,要对其进行调节,这样有限的社会资源才能在各方面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第四:统筹兼顾不能盲目进行。统筹兼顾是对合理的利益进行维护,不是针对所有的利益,因此对于不合理的环节,就不能够进行统筹兼顾,而只能对其消灭。

二、科学发展观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当前,学校教育一直是我国发展所关注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下一代的发展是民族的发展、民族的未来,青少年要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和精髓,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才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管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构建成为和谐健康发展的校园。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必须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而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提高学校的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必须要求学生对学习有积极性。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呢?这是一个最令人关心并且最难解决的问题。学校要想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学生为本,学校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学校要在向学生传授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能力、智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在国外,学校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在教授学生人文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丰富的课外知识,并且让学生及时发表他们对问题的观点和想法,不要一直采取老师讲学生听讲的方式,要以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变为强调实践性创造性的教育方式。

以学生为本,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修养。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必须首先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这是我们在教育中把德育放在首位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重视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依据。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可以通过正式的课程获得,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传授给同学们;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诸如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意识、道德责任等的培养也具有特殊意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修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二)切实加强学术学风建设

科学发展观在学校端正学术学风的问题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学术不端和学术不正是科学的大敌。学风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优良的学风建设既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

对于加强学校学风建设可从学生、教师、校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管理制度这几个方面去考虑。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优良学风的形成。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并让这些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态度、学校目的和人生观、价值观。第二,重视教风建设,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教师要端正教学、教师态度、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在日常的教师活动中要严守教学规范,以自身的行动为学生做好表率,以良好规范的教风带动学生学风的进步。并且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到课堂、课本之外全方位育人。第三,要营造浓郁学习氛围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和网络等校内媒体宣传学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还可以通过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演讲比赛、校园论坛等多种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逐步引导优良学风的形成。第四,完善各种学生管理机制,严格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也要严肃考风考纪,加强打击作弊行为。建立并实施多层次的激励机制。良好学风的形成也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的学风建设重点应着眼于从目标与管理诱导入手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到学校教育中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以和谐共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以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对于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加强校园中的制度文化,即学校的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包括各项校纪校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际交往活动的方式等,它反映的是高校的文化准则;其次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拓展校园物质文化的空间。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使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营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求新务实的氛围。在发展学生个体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强调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光伟.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董镒.进一步认识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4(7).

[3]闫科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在高校工作中的体现[J].新疆教育学院党委,2009(6).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5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19-0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在论述试办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时指出:“在有条件的地区试办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实施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并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

一、准确把握应用技术大学深刻内涵

“应用技术大学”这一高等学校类型的提出遵循了典型的类型学研究范式,将我国高校由层次分类(“985”、“211”、地方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转变为性质(研究型、应用型、职业型)分类。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缓解人才市场结构性矛盾,厘清1999年大众化教育以来新建本科院校现状,指导本科教育分类管理和借鉴欧洲五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经验,是这一转变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重任。

内涵之一: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新型多科性大学。它既是服务于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的职业教育,也是服务于区域人民大众实际生活需要的大众教育。它在人才培养上定位于应用性教育,培养具有职业背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聚焦于应用性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在社会服务上面向地方,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服务于丰富地方普通大众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

内涵之二: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研究型与高职型的中间形态。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础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用技术大学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专业型大学或学院,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多科性和单科性的职业技术学院,以各行各业实用性知识为主,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

内涵之三:应用技术大学与高职院校为同一类型的大学。单科性或多科性的高职院校以各行各业实用性知识为主,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与高职院校部分重合,是高职教育培养理念的延伸,同时为高职院校设置出口并提升其培养层次。

内涵之四:应用技术大学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某种修正。应用技术大学突出强调培养经济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培养模式上使这些人才更加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某种修正。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实现“应用转型”绝不仅是某些或某类大学的任务,以化解其生存发展困境,而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准确理解应用技术大学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服务面向的地方性和行业性。学校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对于产业升级或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人才要求,要及时做出响应。

特征之二:人才培养定位的职业适应性。这类人才是根据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体系来进行培养的,强调从业能力和职业的适应性。其规格要求是: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爱岗敬业,与人合作,有社会责任感。

特征之三: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切性。专业设置要适应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发展,担负起为区域、行业发展培养人才、开发应用技术和推广新技术的责任。

特征之四:教师队伍的多元结构性。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作为补充,聘请业界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授。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多元化教师队伍。

特征之五: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够用、实用和管用性。依据岗位对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壁垒,遵循技术技能生成的逻辑,整合课程内容,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够用、实用和管用,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贯穿到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体现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的科学统一。

特征之六:开放式联合办学的合作性。与行业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或其他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依据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或事业单位各方利益的诉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点,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特征之七: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的层次和质量。增加项目教学、综合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实践教学过多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

特征之八:教育教学管理“以学习者为本”的人文性。在学校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建设上,体现以学习者为本,为学生发展和就业服务,引导其自主学习,促使其个性发展。

特征之九: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社会性。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评价以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满意与否为标准。

三、大力推进本科职业教育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两个主要矛盾:一是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学科专业和知识体系培养人才的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无法满足基层一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尽管每年从高校走出几百万毕业生,但基层一线人才匮乏的问题依然未见缓解。二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问题。中国民办高校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对高考成绩400分左右进入民办本科院校学习的考生,如何保证质量,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用之才?这是中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还需要数以千万计有职业背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既具有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战略意义,又具有解决人才市场结构性供求不平衡的社会需求实用价值。

黑龙江东方学院办学20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注重行业的职业需求和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构建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中“应用技术大学”深刻内涵,契合“应用技术大学”基本特征。其内涵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六个突破、六个构建、六个创新”为主线,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高,面向行业、立足地方、与国家重点院校展开错位竞争,为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发展后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把黑龙江东方学院办成培养应用性、职业型人才的摇篮。应用性,是指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应用已经不再是高等学校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和方法,应用已成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应用性适应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国家人力资源战略。应用性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本位,起着导向作用,彪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使命。职业型,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特征,可以是某种技术、某种技能,也可以是创新能力或者是复合应用能力等。职业型注重行业的职业要求,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职业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起着驱动作用,昭示应用技术大学的根本宗旨。开放式,是指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突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实践,扩大社会合作,创新与政(政府)、产(行业企业)、学(院校)、研(研究院所)、用(用人单位)密切合作联合培养的办学体制。开放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平台,起着衔接作用,彰显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特征。

黑龙江东方学院在改革在实践中以“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为统领,实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突破、构建和创新。第一,在专业设置上,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同质化束缚和通识教育的趋同性架杓,以应用技术大学的使命为己任,构建立足地方、面向行业,功能特征清晰的专业结构体系,努力创新应用性特色专业方向。根据社会需求,对现有的七大专业群进行调整和优化,力争每一个专业都有立足之根、存在之基,都有主体服务面,做到与地方行业相亲、相融、相长、相促。在为黑龙江省“经济区”发展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服务中凝练专业特色,打造应用性品牌专业。第二,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习评价上,突破知识本位的束缚,打破“三段式”、“两条线”的框架。以充分体现职业能力的目标要求和核心特征为检尺,厘清、取舍、理顺、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基础理论够用、专业基础理论适用、专业理论管用”五大课程模块。实践三段相融合“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与拓展相融合”、两线融一线(理论体系线和实践体系线相融合),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科学统一。创新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努力把人才培养的重心从知识系统化转移到能力系统化上来。第三,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突破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实践教学对职业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彰显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的显著特征。构建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链,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实训实习等综合性实践环节,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每个专业制定实践能力考核指标,列入学生成绩考核内容;各专业普遍实行“3+1”、“3.5+0.5”教学模式,实现顶岗实习、真题真做,实现和就业的“无缝对接”。第四,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突破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市场需求,构建多类型、个性化的培养平台,创新因材施教的培养机制。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分类分层次教学,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考研辅导列入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成才率。为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第五,在教学管理上,突破“以考为本”的应试教育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考试内容、方式和方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多种形式进行考核。考试由一元变为多元,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调动学垄三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服务。第六,在合作教育上,突破学校的边界、课堂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依据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各方利益需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域,构建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互动的合作办学机制。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获得自身发展活力,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创新高校与业界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合作教育模式。食品学部与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联合乳品学院,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取得明显成效。艺术设计学部紧扣国家和龙江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将中国A级设计机构、中国设计公司百强榜的全国知名企业哈尔滨力天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神笔画业广告有限公司引进学院,联合成立“学与做”工作室,合作培养艺术设计人才。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6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93-02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除了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外,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为主的技能型人才。要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实现“中国梦”,我们可以抓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对高职学生进行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群众观、择业观及实践动手能力,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任务所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广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就当下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宣讲,并指导学生实践,可以说责无旁贷。从认知规律看,任何思想观念要转化为现实的行动,首先是思想上的认同接纳,只有把其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后,才可能转化为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二)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具有职业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决定它的培养目标是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这些人才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看他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工作责任心,看其是否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端正的职业态度。所以说,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高职人才,职业道德的教育应该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内容

全球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多元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转型期的矛盾开始凸显,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现实社会不良诱惑,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种种缺陷。在这个背景下,提倡群众路线教育和实践,对当前大学生思想和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照意义。

二、党的群众路线内涵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利于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人生观

首先,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来体现的。大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须严肃对待的人生课题。群众路线的内涵教育利于学生们在多元的人生观中,感受到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才值得终身尊奉和践行。

其次,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是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理论指导。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群众路线中“一切为了群众”思想内涵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明白服务人民群众的价值、意义所在。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目的有更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

再次,为人民服务也是大学生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个人之于集体,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个体受益于这个集体,也必须服务于这个集体中的每个个体,这样社会才能进步,自身才能不断发展。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既是劳动者又是服务对象,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奉献社会也是发展自己,因为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

(二)群众路线内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奉献社会的价值观

人生价值内在的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通过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要让大学生明白:心系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客观上是为了别人主观上是为自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青春无悔。

(三)群众路线思想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大学生选择职业存在误区不无关系。对他们来说必须正视现实,调整心态,把自己的择业定位到基层、边疆、农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教育一定程度能化解学生们的心结,让他们认识到扎根基层对高职学生的意义所在。

首先,基层最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以理论为主的研究设计型人才的岗位毕竟有限,大量需求的还是以实践为主的技术(能)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就是为基层、生产一线培养专门人才的部门。要利用群众路线教育的契机,让高职学生正确定位,注重实际,不能好高骛远。

其次,基层是高职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到基层去就业,虽然是个老话题,但在今天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广大基层、农村和边疆的发展繁荣。基层、农村和边疆,那里最需要人才,最有利于大学生脱颖而出。对于希望有所作为的大学生来说,到基层就业是个值得认真对待,做出最佳选择的问题。

三、大学生中进行群众路线内涵教育方法有讲究

群众路线内涵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因教育对象的特殊,决定了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有讲究。首先,要消除学生思想上的轻视。其次,除了理论上的宣讲,更重要的是实践层面的操作。再次,要求管理人员和教师率先做群众路线的践行者,给学生做出榜样示范。要多听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帮助指导,为广大学生服务。最后,在产学结合过程中寻找机会,顺势进行群众路线思想教育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7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阶段。中原经济区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优势进一步凸显,这也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阐释

(一)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内涵

科学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中心环节离不开教育和科技,没有高精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就形成一句空话。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是形成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只有不断的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才能不断的为国家输送大量的高端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同时,职业学院、民间办学等各种形式的办学又为国家输送各式各样的专门人才。

1. 高等教育与区域教育结构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没有基础教育的健康、稳序发展,就不会有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应统筹兼顾,要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运行。

2. 高等教育结构内部之间的协调发展

要注意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研究型大学、普通本、专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同区域之间,可能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人口劳动力都很丰富的河南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这是当前国家职业人才的一个缺口,各地用工荒就说明了这一点。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应加大对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的建设,争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也应加大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

(二)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

经济的科学发展是指落后国家摆脱贫困,最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经济问题增长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等之间的协调和优化。经济的科学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也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产出(Output)的增长。经济的科学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概念较狭小,偏重于数量的统计,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既包括数量又包含质量。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不等于经济发展,它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早期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单独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却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局。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了经济增长也不一定有经济发展。如果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产出增长的结果是两极分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产出有快速的增长,但产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无益于国计民生,而是国民经济的虚耗;为了片面追求快速的产出增长,不顾及广大民众的福利,不考虑付出的社会代价,就不是经济的科学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和资金作为后盾,高等教育培训人才又哺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只有两者的同时发展才能起到一个合力,促进区域各种产业及文化的科学、合理、稳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经济增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教育科学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上,要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全国的经济发展,就要发展全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仅仅几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好东部、沿海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各个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高速教育结构,从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应兼顾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一个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投入问题。只有高校各个部门的建设、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都需要资金支持,只有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才能换来各类人才的回报社会。

(二)教育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教育经费和基本教(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80页)育支出等。同时,又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高等教育通过各类高校为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经济秩序的运行;但另一方面,如果高等教育办学、学科设置等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1. 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其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图书购买,以及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资金基础和物质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作为前提条件,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其二,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规模。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对教育的投入也就越多,教育的投入首先是义务教育,其次是高等中等教育的各项其它教育。因此,在国家经济实力落后的前提下是没有精力去投入教育的,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很难稳定,那么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无从谈起。就一所高校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很难进行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学校发展建设,学校的规模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教育的结构和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就不够完善,且教育结构单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就无法形成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纵向教育系统和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之间的横向系统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2. 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研究,技术更新,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在“产学研”一体的情况下,如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何使高等教育服务于生产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产学研”结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企业生产、高新技术的研发结合起来,高等教育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为企业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的区别,对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与一般工人与所差别。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在众化的程度一步步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教育投资也必然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长远来看,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回报社会,又反过来拉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4.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建设;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3-0004-04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这一论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来说同样适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一致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党的十提出,要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服务好这个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即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学科支撑。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简要历程

回顾历史,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标志性的事件。

一是学科初创阶段(1978—1984)。这一时期主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以及初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分不开的。1978年,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同志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5月,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命题。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84年4月,教育部《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在12所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从此,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专业和学科依托,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

二是探索发展阶段(1985—2004)。这一时期主要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布局,建立起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在原国家教委的支持下,从1986年起,华东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挂靠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试办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班。1988年9月,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十所院校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独立名义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从而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架构性的进展。[2]1988年,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挂靠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博士点上,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生;1997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功申报了3个博士点,即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点,由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申报的博士点、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申报的博士点。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获得,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不过,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二级学科,其学科定位处于不确定状态。在本科目录中,曾先后被列为教育学门类(1993—1998),后来又回到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在研究生目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被列为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1997—2005),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仅仅是二级学科下面的一个研究方向。这一学科地位与其实际规模和作用极不相称。

三是整合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这一时期主要是理顺学科关系,整合学科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取得跨越式发展。其重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以及《实施方案》,同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思想政治教育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之一。至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从形式和规模上都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并成为我国学科发展中规模最大、拥有教学科研人员最多的学科之一。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科主要包括目标体系、知识体系、队伍体系、平台体系和方法体系等内容;狭义的学科就是指知识体系。近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规模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影响力的倍增。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虽然已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但远没有实现“从新到好”、“从大到强”的转变。许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尚没有完全解决,又遇到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要求的挑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亟待更新,学科知识体系面临“不成熟”和“老化”的双重压力。看一个学科是否具有生命力,首先要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对于现实问题的辨别力和解释力。这就需要其在理论研究上具有属于本学科独特的分析框架和话语体系,并提出具有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恰恰在这一点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尽人意,面临知识体系不成熟和知识老化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学科理论自身的统一性不足。学术概念定义不一、学术边界模糊不清、学术研究范式没有形成。作为一门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概念和范畴都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对于大致相同的目标指向,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或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人们在指称“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常使用“思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同称谓;再比如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对其本质的不同解读等。同时,学科发展中规范性严重不足,没有建构起受到广泛认同的理论范式,这些都折射出学科理论自身的不成熟。另一方面,面对丰富多样的社会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创新不足,呈现“老化”趋势。尽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日俱增,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但是其基本的理论框架还是在学科建立之初架设起来的,理论重复性研究多,原创性研究不足,“有知识无学术”、“有知识增量无质量提升”现象严重,总体上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二,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力量需要整合,人才队伍体系面临“群体区隔”和“自我分化”的双重困境。所谓群体区隔,是指在不同群体之间由于交流不畅而形成隔膜和各自封闭的状态。其表现之一是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脱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体系由不同部门和层次的人员构成,大致包括:体现着国家意志的执政者、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者、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从事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人员等。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这些人员队伍的价值取向也有差异:执政者是为了维护其执政地位,因而更关注学科发展的政治性;理论研究者重视的是理论自身的深刻性与逻辑性,因而更关注学科发展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传播主导意识形态为己任,因而更关注学科理论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向指导性;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人员具体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因而更关注学科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性和工作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群体区隔。

所谓自我分化,是指学术共同体内部由于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差异而导致“各取所需”、“自说自话”的现象或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旨趣,使得各自研究方向和领域差异很大。特别是由于平台建设的原因,许多原本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者纷纷进入这个圈子。由此带来的积极效应是,学科之间的交叉多了,不同学科的话语都在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理论视野;其负面效应是学术力量没有整合起来,容易导致学术研究“各自为战”和学术队伍的自我分化。有的学者致力于原有的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注不够;或者沉溺于自己的微观领域,对整个学科建设的宏观走向不太关注。这些都不利于学科的整体发展。有学者担忧地指出,虽然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全国规模最庞大的文科科研和教学力量,但是如何将这支力量有效组织起来,真正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还有待于人们今后的实践与探索。[2]

第三,面对不断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日益精细的学科分化,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开阔视野,研究方法体系面临“封闭化”的危险。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软权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性、实践性等多种特性,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形式和称谓,比如“政治教育”、“公民教育”、“政治社会化”、“道德教育”等。形式和称谓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科技、文化和学术交流更加频繁。在这种背景下,开阔的国际视野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更加频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已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等。这种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不仅意味着学科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而且意味着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突破与相互借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固然有一些优秀的做法需要继承和发扬,但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知识形态,还是教育者、教育对象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生活环境、心理环境,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科,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借鉴。但就当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体系开放性不足,基本停留在原来的方法论框架之内,有些甚至沿用改革开放以前的一些做法;有些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其成果停留在理论体系的自我循环之中,缺乏与相关领域的学术对话,甚至研究者自己也缺乏自我对话的信心和勇气。

第四,面对庞大的学科规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提升社会影响力,学科平台建设面临“后劲不足”的危险。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衡量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学科平台主要包括学术研究和教学的实体(如学院、基地、研究所、研究院、研究中心等)与学术非实体(如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学科等以及相关的制度规范)等两部分。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平台十分广阔。早在200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就有21个,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44个。考虑到不同二级学科之间的相通性,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有很大的平台空间。如果说,原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平台不够的话,现在是有平台,社会影响力不够,平台建设发展后劲乏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对社会政策的影响力弱小。根据我们的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很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处在“被动适应”社会变迁的状态。二是市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品——人的社会需求状况令人堪忧。从毕业生的市场需求状况来看,每年明确注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单位极少,这种用人需求状况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也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影响力不足。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意识形态特性,其话语体系中注定拥有大量的政治性话语,这种政治性话语更多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平台产生的“原生性”学术话语不多。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话语输入”太多,“话语输出”太少,学术影响力甚微。这种状况使得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的附属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也非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特别是在物质主义盛行的宏观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无法独立承担起引领社会风气的重任,这在客观上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失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困境,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到合法性的“诘难”,从而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危机。[3]

三、 内涵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行动策略

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的。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而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促进事物“质”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学科规划、人才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基地、学科环境等要素建设,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具体落实:

第一,顶层设计,逐层推进,制定学科发展战略规划。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总体态势来看,各地区、各高校的发展并不同步,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内部专业、方向设置各有特色,同时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为了有效推进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步实施:一是做好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信息,包括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水平、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特别是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提出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未来五至十年本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以上工作可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牵头组织实施;三是各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根据教育部的战略布局,结合本校本学科的发展实际,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制订相应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在此过程中,要超越狭义上的学科概念(即把学科建设仅仅理解为专业建设或者理论体系的构建等),从广义的内涵上谋求学科的协调发展。

第二,完善制度,分类评估,推进学科规范化建设。规范化是学科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制度保障,也是评价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在学科初创时期,其主要目标是专业建设,以及围绕专业建设展开的教材和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随着学科规模的扩大和学科地位日益牢固,学科发展需要逐步加强规范化建设。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可以从学科建设的内部要素入手,有步骤地制定建设规范和评估体系,推进学科规范化发展。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华中师范大学承担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体系研究”已经完成,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为学科其他要素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是对其他要素的规范和评估还需要加强,比如学科平台方面,博士点和硕士点分别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应该如何管理、运作和监督?人才队伍体系需要具备怎样的梯队结构?具体研究方向和数量如何分布?等等,都需要用具体的制度来规范。同时,要以质量建设中心,改进学科发展和管理机制,既要有“准入机制”,也要有“退出机制”。从总量上控制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规模,防止数量扩张而质量下降的现象的产生。

第三,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是衡量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在理论方面,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对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建构力,能够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提供有说服力的合法性证明;在实践方面,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在培养人、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成效,使得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政策能够得到高度的社会认同。这两方面都需要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体系的支撑。为此,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多层次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级人才。他们担负着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任,其研究水平直接关系到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各个学科建设都发挥重要的宏观指导作用。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高级人才。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研究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也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三是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担负着传播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重任,在塑造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引领社会精神风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这三个层次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其中也有身份重叠的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不同层次之间形成人才流动,使每个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保持充分的活力。

第四,倡导争鸣,鼓励创新,优化学科建设环境。学科建设环境对于学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学术创新和学术争鸣又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理论反省。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全面检视,找出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研究,这是理论创新的前提。二是学科借鉴。即深入研究其他传统学科的建设历程和基本经验,从中总结学科建设的规律性认知。三是理论交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组织相关的理论研讨,使不同的观点都能够得以充分展示,这是学科建设不断走向成熟的基础性工程。四是开放交流。学科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坚持开放交流的策略。这里的开放包括内部开放和外部开放。正如有学者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应保持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宽容的学术心态,积极进行学术商榷和深度交流,达到充分的学术探究、思想交锋、平等对话,互相取长补短,避免曲解和误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中才会以更高的学术品位呈现于学林”[4]。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9

伴随着大量社会问题的纷纷涌现,科学与技术遭遇到深重人性与生态危机,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再次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崛起,人文社科教育从传统大学的核心地位演变为整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根基。本文基于当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及人类精神危机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成因,来阐释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的社会功能,进而认识、强调高职教育在技术社会的责任,探讨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分析,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如今的科学与人文所有领域,其功能在于维护宗教精神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宗教的权威之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它作为人的精神统一性的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地位。大学教育也面临自中世纪大学兴起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困惑,即在愈加专业化的学科规训中,教育内容也同样面临四分五裂的尴尬处境。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然科学的功用性价值也伴随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被无限地放大,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余遗力地把技术的进步视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提高的唯一途径。在外部势力的强力推动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与技术联姻过程中,大学教育走向了更为狭隘、不断分裂和满足社会不断膨胀物欲需要的方向。与此同时,在分工更为细密,竞争愈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行为。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备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发展逻辑和文化结构潜伏的危机开始出现:永久繁荣的神话因为资源即将枯竭而彻底破灭;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层体制下,现代人正面临自身被科技奴役和异化的危机;战争的阴云依然密布;在工业化国家,暴力、吸毒、失业、边缘化现象和贫穷日益加剧,各种形式的狂热盲从有所发展。面对当代世界所涌现出来的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发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精神危机的产生及知识格局的调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社会功能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实现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融合

科学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传统之中,故而,还需回到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纪大学就是基督教文明对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传统有所选择和剔除的产物,尽管它内部的医学和法学教育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些学科的形成基础也同样离不开“七艺”),但在总体面貌上,它以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性机构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中世纪到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前,大学内部的所有教学内容与世俗生活处于相隔离的状态,包括算术、天文、几何、物理等自然科学,它们与其他古典知识一样,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属于精神科学、人文知识范畴。为此,中世纪的科学原本就是人文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纪自然哲学到早期的近代科学,它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与知识整体、人的精神统一性相悖离的具体学科,而一直是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随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分离,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旧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满,在本质上,此时的自然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在社会功能指向上,绝非是一种简单的缺乏与弥补的关系,犹如精神与肌体,两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才能浑然而成。自然科学的自由求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断得以丰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关于科学的文化思考,科学技术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积极力量。

(二)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文化,构成支撑整个知识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维,彰显其特殊的人文社会功能。

人类生活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自然世界,又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自然科学执著于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索、发现和解释,通过技术科学对发现的广泛利用来间接地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即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学不可能去阐述人生意义问题,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回答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回答。人文社会科学内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关怀社会、关怀人生甚至关怀自然的人文品格,对于科学精神以及基于科学精神建构起来的所谓“真实”世界,意义非同寻常。科学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难免会沦落为纯粹满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无节制膨胀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三)对科学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反思、指导和规范

在自然科学的“真”与技术的“用”结合愈加密切的当代社会,人类的确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属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现代社会,它往往成为强者征服、掠夺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富于人性化,让它能够成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剧世界和社会不平等的消极力量,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检视、指导和约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规律的同时,人类仍然需要以一种终极关怀精神来探问自我行动的意义、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种谨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视角来审视科学进步、科学行为的本质内涵。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技术社会中高职教育的责任内涵

进入20世纪,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联姻,技术作为一种反映外在社会需求的强大力量,开始对大学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走向产生全面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中叶之前,如果说因为对科学和理性的无限推崇,大学丧失的是人的精神统一性,那么,在20世纪中叶后,技术功利主义在大学的全面盛行,则不仅意味着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着在一个由技术所控制的世界中,人与其自然属性的背离,也就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的瓦解。

转贴于

就技术的发生学意义而言,人无疑是主动的。因此,要摆脱目前人、社会和自然被技术控制的尴尬状态,只能诉诸人自身。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的确需要技术,但是技术本身及其所内含的效率化价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不可能拒斥技术,也不可能以技术手段来摆脱技术的控制,而是要从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术扭曲了的科学观以及技术自身的效用观。反省的主体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人”。为此,重新诠释大学作为“人”的培养机构,在当代技术社会中关于人的培养理念和培养过程,有着重要的价值。

19世纪70年代,科学开始应用于工业,促进了世界文明从经验技术到科学技术的转变。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职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系统。因此,高职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之时蓬勃兴起,各发达国家把发展高职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参照新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属性,职业教育类型,是以培养高级技术性技能人才为目标。

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职院校缺乏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高职院校以培训技能为目标),使之存在专业化、工具化倾向严重,伦理问题、价值体系难以进入教育的视野,人文社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割明显等主要问题。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当代技术社会,对社会有着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绝不是技术至上主义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反省意识的技术主宰者。高职院校欲有所作为,一个现实的途径不是对传统科学和技术理性的拒斥,而是培养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新人。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反省意识,即一种饱含着深切的生态和人文关怀,善于对既往知识、文化、技术以及自我行动的意义进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维倾向。

反省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能够不仅以科学的视角而且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自然,不仅以效率的视角而且以生态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技术,不仅以技术进步意义的观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为宗旨来批判社会。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反省意识形成的基本体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立足于广博的知识视野去思考视野的褊狭是把人塑就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机器的罪恶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种融合了丰富的知识,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怀、意义体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种素养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传统的“专业人”适当跨越学科和专业的樊篱,通过相对广阔的知识教育,获得关于人和自然的意义。也唯有如此,人类才有可能摆脱技术的工具理性控制,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自身的解放。

自觉的批判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指对当代技术社会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现代技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的压迫,这种意识形态无所不在,成为现代社会奴役和压迫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合法性权力结构。现代社会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对科学和技术的过分盲从和崇拜中,人类不仅没有把自己从各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反而在逐渐走向不自由之境。更为可怕的是,在由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从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飞行技术穿梭旅行的来路和“文明化”的轨迹,因而置自然的法则而不顾,毫无顾忌地打乱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赋予的生命密码,重新编译和再造自然。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有所作为,就不能不注重培养具有自觉批判意识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个个体能够从社会伦理和自然生态伦理两个层面,批判性地审视既往的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过程,检视被技术扭曲了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这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辟出通向未来的新路。

智慧的品质美国环境研究学者奥尔在分析人类环境危机与当代大学教育间的关系时指出:智慧与经验学习分离,甚至不知道智慧为何物,这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严峻的问题。的确,只是理论的抽象和深奥,这仅反映出一种认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术的实用和经济,这仅是一种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融知识(理智)、技术(实用)、艺术(美)和伦理(自然与人文的关怀)于一体的高层次整体驾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反省意识的最终环节。如果广博的知识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本质、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自觉批判的精神在于培养学生发现、检视和反思技术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则代表一种如何能够以一种深切的生态与人文关怀来灵活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当代社会,它无疑是实现人类在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实践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人文环境较差,甚至出现人文教育的“盲点”。然而,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建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高职院校应克服专业化的高职教育主导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倾向,定义全面发展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要参与推进技艺性教育、科技性与学术型教育融合的实践;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实践教学),都要渗透人文社科教育。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

拆除专业“篱笆”,谋求学科贯通,促进创新思维当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显得较为封闭保守,学科、专业之间存在太多的隔膜与界限。因此,要突破学科界限,进行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学习。

依托校园文化,发挥理论辐射作用内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所创设的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犹如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之光产生多角度、多层次辐射作用的基础塔台。所以,应很好地依托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导引与校园文化的感性滋养融合起来,让人文社科知识、观念和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潜移默化,塑造教育对象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广平.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上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10

一、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下,揭示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内容,学术界亦存在争论。有的学者将其归结为学术研究科学化、人才培养科学化、教育实践科学化三个维度。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应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展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的科学化三部分内容。也有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归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科学化等内容。通过梳理学界观点,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实现其目标需要多要素的交集与整合,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助力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本身也是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过多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层面那必将是顾此失彼,最终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目的与旨趣,也难以为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因此,就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而言,从宏观视角可以大略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科学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化等三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科学化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为实践提供指引与方向。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夯实其理论功底。这也是基于理论架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考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有着自己的理论根基和植根的土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化,就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化,确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思想理念等理论要件不断爆发青春与活力,与时俱进,不能搞僵化教条、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丢,否则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现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像一条红线一样规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旨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础上,把这些思想观点转化为一种意识自觉,灵活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之中。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虽然时代风云在变幻,但马克思主?x内涵的精髓、内核是不变的,其内容外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推陈出新。实践已证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及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必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2.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科学化

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培养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能将其视作被动的接受者,即要实现教育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本领域内公认的问题和理论本质研究所持的共同的信念或看法。正是基于这些共同的信念或看法,衍生出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分支,才有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倚重思想政治教育指令性模式,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过分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阶级性色彩;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更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展延性,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性同时,更偏向于为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科学化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的运动发展。马克思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动力,规约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走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中不断前进,不断摒弃旧的范式,创新出新的范式。

3.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化

人才培养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循规而行,往往事半功倍,反之亦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的对象化活动,在科学化理论的指导之下,经过科学的范式转换,必须要通过理性的、科学的实践活动,从而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行为规范准则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灵之中去,指导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变成意识自觉,外化为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品质与政治素养。这是一个能动而艰辛的过程。然而,如果理论仅仅停留在抽象层次,成了格式化的思维形式,在范式转换中不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固有的活动规律,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了。马克思指出,理论已经掌握群众,也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多样性教育对象的时候,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与途径,自觉探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看到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与弹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受教育者的头脑,久而久之,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潜移默化到他们自觉的实践活动当中去。

二、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目标明确、政治素质优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应该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为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党的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效果与目的,就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方式、手段与路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活动进程是多因素、多环节的交集与磨合,因而,选择科学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主客体的平等对话

人才培养能否达到既定目标,很大程度上与培养过程中如何处理主客体关系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两个关键性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把一定社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化为教育客体的意识自觉与价值诉求,从而实现受教育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自省自律、自查自纠,自觉践行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要想达到社会所要求的理想目的与价值归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必须将教育客体视为与己同等的地位,教育主体首先要尊重教育客体的身份与存在价值,而不能将其视作空灵的、呆板的、无生气的对象。否则,如果前者强行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等意识形态的东西加给后者的话,那只能引起后者强烈的心理逆反与不满情绪。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平等对话,实现二者的心理交融、息息相通,摒弃心理隔阂,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还有学者建议把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视为教育主体,将教育资料、教育媒介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需的软硬构件看作是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融通、交融互动,共同探索追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不断提升二者的思想素养、道德水准与政治价值,这也是不无道理的。

2.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化的价值观理论为导向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11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27-0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赖以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制胜法宝,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笔者拟就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作一探讨。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我们党的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坚持党的两个“一切”、一“来”一“去”和“变为”的群众路线,才能正确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时代之问,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意义和提高贯彻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自觉性;才能使党长期保持一如既往的号召力、吸引力、亲和力和生命力。《中国共产程》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具体来说,“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它体现的是党的生命线;“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是党的生命力所在和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它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的高度统一;“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是把群众实践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循环往复过程。

就其时代内涵而言,可以概括为“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公仆,党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为群众服务,就必然要求走群众路线,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把立足点落在“为民”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是要牢记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务实”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途径。需要我们共产党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情。没有这样踏踏实实的“务实”工作,群众路线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意义。“清廉”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保障。“清廉”是共产党员的本色,是共产党人最宝贵的品质,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生命线。“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共产党人只有坚守清廉、反对奢侈,才能得民心、安天下。

二、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推进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完成十确定的各项任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内在要求。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其执政的社会政治基础主要是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回顾我们党90多年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群众路线是贯穿于党的历史的一条红线,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守住了这个根本,我们党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背弃了这个根本,我们党的事业就将止步不前。因此,从党史角度就可以得出我们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内在要求。当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正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大危险”;一些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脑子里和身子上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极为严重,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为此,我们要务必坚定不移地站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持续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以最大限度地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拥护和支持,使我们党身强体壮,凝心聚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事件,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以来,在改革开放道路上最具创新意义的一次会议,也是人民群众期盼已久并能直面人民群众心声的一次会议。会议勾画了一个高起点、高难度、高期待、高质量的改革蓝图和共同愿景。当然,改革蓝图再科学、共同愿景再美好,关键还要依靠党领导人民群众真抓实干地去实现。35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只有把民意作为改革基点,才能使改革获得不竭动力;只有依靠群众路线这个根本,进一步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才能使改革开放获得无穷的智力支持。因此,深化改革的根本路线,改革成败的生命线,就是人民意愿,就是群众路线。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意味着我们党要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要面对和解决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可以说任重而道远。“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必须要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着眼于干群关系,促使各级党政干部与普通老百姓持续互动,持续倾听群众呼声,持续汲取群众智慧;必须要始终贯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终极目标;必须充分激发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创造一个人人参与改革、人人奉献智慧的深化改革新格局。

三是持续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条件。反腐倡廉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帮助党政机关官员营造不想贪、不能贪和不敢贪氛围的有效途径。反腐倡廉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反腐倡廉能否取得最大成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反腐倡廉,就是要真正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就是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置于人民群众有效监督之下,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好转取信于民,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为此,我们党一要加大反腐倡廉宣教力度,增强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二要纪检监察部门严格办案,坚决查办涉及群众利益的案件,提振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三要积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渠道,使群众有条件参与;四要建立健全保密制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使群众无后顾之忧。改革开放新时期,只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坚决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才能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四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凝聚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有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一切有利于造福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使中国梦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同志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这同样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当前,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科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要有面向世界的战略眼光,也要有面向群众的大众情怀,始终坚持把立足点放在我国基本国情上,始终把重点放在通过坚持群众路线办好自己的事情、解决自己的问题上。解决好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课题,唯一的办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和新举措。这种结合,不仅需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更需要走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和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会风文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以实践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相信,并且历史也必将证明,只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党才能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只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才能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也只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才能进一步开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温宪元,张造群.全面把握群众路线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联系[N].经济日报,2013-07-09(001).

科学教育的内涵篇12

一、时代呼唤美术素质教育      美术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学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但是,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与真正的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偏差。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陪衬和摆设。     学校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和充足的美术设备。美术课起着点缀的作用,可有可无,存在着被其它文化课兼并的危机。美术教育根本没有它的地位,不能实现它的价值。     第二、学校美术教育集中于培养少数计划参加升学考的美术尖子,名义上是兴趣小组或美术特色班,走的却是应试教学的路子。     第二种情况更为普遍。它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尽管有时也带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但它忽略了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能发挥中学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     在这样的美术教育现状下,不敢想象会给培养我国下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带来多大的影响。时代呼唤中学美术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二、中学美术素质教育的内涵       中学美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能力的提高发展。但这只是美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正如美国艺术教育家马丁·杰史逊在其《创造性》中所说:“一谈到艺术教育,我们总谈到技巧,我们不要忘记通过艺术,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公道等等,这就是艺术教育,我们应当教艺术。艺术是一种预兆的语言,它把人类的未来展示给我们。艺术把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艺术也是钥匙,它能打开一个浑沌世界以外的大门”。因此,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中学美术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还有一个过程,有待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强化:     首先,纠正美术教育观念上的偏差是关键。也就是说要先做好人的工作,要让教育者对现代美术教育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了解美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少做一些表面文章,不要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做的却是应试教学的文章。只有做好教育主导者的工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美术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施。     其次,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顺利进行素质教育的保证。要一改过去那种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的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第1.进行各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系统教学,实行“宽基础”的教学模式。各类不同的美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评议系统。如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的艺术语言都各不相同。又如欧洲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也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系统。我们只有以“宽基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各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都有最基本的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领悟其美感,更好地接受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认识世界。不再出现现在许多中学生看不懂西方现代派著名美术作品的现象。同时,也能为学生以后继续进行艺术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有利于全面、自由的发展。另外,学生在学习、掌握各种美术知识技能过程中,也更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第2.注重引导学生领悟和创造美术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人们认识世界,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手段。许多美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感人效果,是言语、文字所无法描绘的,只能用心去体验、去触摸。如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中通过描绘几个在田野中弯着背拾稻穗的老妇人的形象,及使用大地般静止深重的构图,使画面肃穆而高尚,反映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与同情。令观者也瞬间肃然起敬。所受的振撼是用言语所无法达到的。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感悟生活,逐渐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修养。     第3.适当的教学方法是美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在中学美术教育中,除了采用一般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外,最主要的是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教学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随从老师,教师以理性的讲解把前人优秀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现成地接受先人的典范成果。而“悟”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使学生潜在的灵明与自由得以充分的发展。教师教学忌理性灌输和讲死道理,要留有疑点、空白处,留待学生去琢磨、开发和领悟,去挖掘学生的潜力。我们在美术教学方法要坚持“教”和“悟”的对立统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现“教”“悟”合一。     综上所述,我国中学美术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我们只有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树立它应有的地位,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育人优势,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