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经营与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2 09:33:39

跨国经营与管理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1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1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营含义

(1)“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这种超越国界的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及人力资源流动、技术转移等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2)企业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为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开发等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企业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收益。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

2.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首先,经济全球化现实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各国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创造了可能,因而为其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了解日益深入,沟通更加广泛,为各国经济的发展与融合构建了广阔的平台,使得各国间贸易政策、竞争规则出现趋同的倾向,贸易摩擦逐渐减少,为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创造了良好外部政策环境。(2)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经验。我国企业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方式,借鉴,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使企业的素质不断提高。

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上述积极作用的同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产业发展升级、加速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和国外跨国公司制约我国经济的可能性等的负面影响。

3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路径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2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速,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深入,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逐步加大,尤其是已经发生的多起诸如中航油巨亏5.5亿美元、中国工人在阿富汗被杀害等震惊世界的事件,凸现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防范能力有待加强。

一、跨国经营风险的含义与类型

南京大学赵曙明教授在其专著《国际企业:风险管理》中则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他同时还指出风险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及可控性三个基本特征。因此,企业跨国经营风险定义为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跨国经营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不利影响。

综合世界各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一般将风险分为以下六种:

政治风险,是指突发性政治事件或政府行为对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

外汇风险,亦称外汇暴露是指由于外汇汇率变化而给跨国经营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不利影响。

经营风险,通常是指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的变化给跨国经营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可分为宏观市场经营风险和微观市场经营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组织构造、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等管理环节存在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由于利率、汇率、投资报酬及股利的变动给企业财务所带来的损失。随着企业跨国经营分布逐渐扩大、规模逐渐扩大,财务管理中风险因素的变动及可能造成的损益往往越来越难以控制,同时它又独立于企业的企业经营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影响。综上所述,根据风险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可将企业跨国经营风险划分为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技术风险六大类,而每类风险又可分解为若干子风险.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分析

1.政治风险分析:政治风险对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政策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受中国影响,常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中国企业正常的海外经营商业行为。例如2005年,中石油收购美国优尼克公司报价高出竞争对手20亿美元却由于政治因素干扰没有成功。同时,我国企业必须面对一些国家政局动荡、政治集团内部和派系之间利益争夺、种族之间的斗争引发的风险,这些风险影响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

2.外汇风险分析。从国际汇率制度的形成机制来看,浮动汇率将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存在,而汇率的变化必然会给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产生影响。我国跨国经营企业起步晚,虽然受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及经济基本稳定的形势决定了外汇市场基本稳定。但它肯定是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风险,因此,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对此给予重视。

3.经营风险分析。国际市场的竞争是复杂多变的,企业无论是投资前的论证、投资策略的选择还是投资进展阶段的控制,风险无所不在。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经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是资金使用风险,资本实力是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的核心因素。相比较西方大型跨国企业,中国企业的资本实力还很弱,支持其从事跨国经营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同时存在商业信用危机,因为跨国经营涉及进出口、中介、汇兑、保险等诸多环节,任何环节的失信行为都可能使交易失败,进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而一些中国企业往往急于求成,不注意考察合作伙伴的资本实力和商业信用,没有建立风险防范控制系统,就大幅度地开展海外贸易投资,最终因为商业伙伴的失信甚至诈骗行为而蒙受巨额损失。2004年,四川长虹集团4.8亿美元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的事件就是典型。

4.管理风险分析。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不同,中国企业一个尴尬的困境是:走出国门经营,必须按照当地市场经济规则运行,而中国企业自身还没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思维方式、治理结构、管理水平有种种不完善之处。再加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目标常常局限在短期“利润最大化”,很少考虑东道国工会势力和劳工权益这一软指标,很少雇佣当地员工、 在东道国寻求企业利益代言人,较少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这样很难得到当地政府和公众的认同,很容易引起“排华”情绪,甚至引发严重的民族主义风险。在跨文化风险管理上,中国企业缺乏对文化差异的识别和认同,难与当地消费者沟通,在企业内部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存在沟通的障碍,加剧了文化的冲突,从而加大了我国企业文化管理的风险,而文化风险它通过人具体体现,很难变革,因此文化风险将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的重点内容。

5.利率风险分析。近年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大大繁荣了国际金融市场,而国际金融市场提供的外汇、汇率、期货、期权等信息和服务又转而推动了企业海外经营的兴旺发达。一些跨国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国企业也开始使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希望以较低的成本避免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汇率等剧烈波动而产生的风险。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投机心理加上监管不力,个别公司的领导者很可能会利用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放大效应进行投机,决策一旦失误立即就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损失。最为典型的是中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5.5亿亏损案。

6.技术风险分析。由于中国跨国经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技术风险不少,表现在:首先,中国企业被控侵权现象比较普遍,已发生多起知识产权案,例如日本摩托车企业联合代表团来华打假,指控中国企业侵权等。其次,技术壁垒对中国企业包括出口的影响非常大,己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之一。

三、跨国经营风险管理策略

跨国经营风险管理就是在对各种风险的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准确评估影响企业跨国经营的各种内部和外部不确定的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防范和控制风险带来的损失。其最终目标是风险处理。结合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可供其采用的风险处理方法或策略有:

1.风险回避:这是企业应对国际化经营风险最彻底但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它是指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旦发现某一风险即将发生,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回避。如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一旦发现某个潜在东道国或地区存在政治风险,则放弃对该国/地区的投资,转而在另一个东道国或地区投资。但风险与利益同在的特点决定了可能回避了风险,但也失去了获取对外投资利益的机会。因此,不能轻易做出这种决定。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对那些不愿放弃也不愿转嫁的风险,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的概率或发生后带来损失的概率或设法缩小损失幅度。例如企业拟在某个政治风险发生概率较大而一旦投资又会有很大收益的地区进行投资,可通过合理安排投资的方法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如将所投资项目的核心技术控制在自己手中;或投资控制东道国的关键部门。另外,当某国际化企业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在东道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一个比较可观的水平时,再增加销售必然会对东道国民族工业造成损害,此时理性的做法是放缓在该东道国进行广告宣传的计划,或提高该产品的价格,或将企业生产的多余的产品转往他国销售。

3.风险预警:对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而言,关键不在于发生风险之后如何防范,而在于能否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其能事先察觉,将风险消灭在前期。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国际化经营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对企业的国际化非常必要。一个完整的跨国经营风险预警体系通常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环境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系统及风险管理策略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组成。预警机制的建设一般由三个步骤组成:(1)建立一套能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企业经营预警指标体系”及相应的风险额度。(2)预测并计算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将指标值与预先设定的额度进行对照,评定风险。若风险在正常额度内,说明经营正常,可继续执行已经制订的计划,同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公司风险预警管理部门;若风险超过正常额度,则启动预警管理,具体方法是编制检测报告,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启动管理与控制措施,并反馈给风险预警部门。(3)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及其权重进行必要的调整,使预警系统更全面、更客观。为保证国际化经营风险预警机制的运行效果,须根据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国际化经营具体风险的特征,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实践中,海外投资风险预警监控指标主要来自海外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和环境数据。

4.风险转移:所谓风险转移是指国际化经营企业通过某种方式将风险损失转嫁给他人来承担。即使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不是无限的。风险转移最常用的方法是向保险公司投保。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尚处在起步阶段,中国保险公司在对对外投资风险的承保业务开展较少。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化,外国保险公司的进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的加快,我国企业可以在将来通过办理保险来转移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

5.风险组合: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实际上提醒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过程中,可通过风险组合的方法来防范风险,可通过几个“多”加以实施,即多元化经营、多渠道分销或筹集资金、多种定价策略相结合等。

6.风险自留。这是以上手段用尽后,企业万不得已采取的措施。但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现有的实力是很难做到的。建议加强预警,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荐其. 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价[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37-40.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3

(二)不合理的布局结构中国跨国企业中大部分会出现布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出现不合理布局结构主要体现在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从地区结构上来讲,投资的区域和集中,造成了我国企业内部因争客户等原因发生互相压价等现象,这不仅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还大大增加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而从产业结构上来讲,中国大部分的跨国企业哈时候还是偏重于加工和制造等比较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导致跨国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严重缺失。

(三)缺乏核心技术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我国企业的出口产量很大,很多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也占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占领的市场份额也不少,但常常会因为产品缺少核心技术而让产品性能受到压制,只是价格低占领市场,进而导致产品利润低下,不能为企业获得最大利益。我国企业在一些高科技技术上还很缺乏优势,虽然我国企业的某些技术在该领域或者方面站在世界领先水平的地位上,从总体上来说,和发达国家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我国企业的很多技术还是从发达国家技术引进,然后再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输出,但是输出还是一些手工艺技术等;同时,在我国企业中许多高新技术从无到有的时候,发达国家企业中却已经是从好到精,始终不能跟上发达国家发展脚步。在经营管理中,常常缺乏相关的优秀管理人才,导致一些专业人员因为外语的原因不能管理好企业经营,而有些则是懂得外语,却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而影响企业经营的管理和发展。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改善的策略

1.我国企业想要真正的实心跨国经营,就应该向考虑好企业要如何开拓国际市场,仅仅是为了增加企业产品销售量,是为了了解全世界消费者的需求,以此实现企业产品领导世界主流,还是为了能够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水平,以此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经营目标之后,企业才能够更好的针对目标提出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相关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管理的时候,可以借鉴国际跨国公司发展的经验,将人员当地化作为基础,再将管理当地化作为管理核心,以生产当地化和行为当地化为两翼,实现跨国企业的效益经营。2.企业要选择合适的产业结构和投资地区。企业首先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对产业进行全方位的选择,要详实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及论证调研,然后根据获取的利益和风险回避的原则上,选择适宜的经营国家和区域。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还要积极的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的起点高,并且积极快速地进入到高附加值产业中去。我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有一些相对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独联体和东欧国家中,因为我国经济和前面列举的三类国家的互补性比较强,在技术上我国企业也2014年第10期中旬刊(总第567期)时代Times是具有很多相对优势,尤其是某些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很适合在这些市场进行发展,拥有比较广阔的企业发展前景。由此可以得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市场跨国经营方向是:确立亚太地区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继续保持对欧美这两个市场投资;积极开拓东欧、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3.因为我国很多跨国企业都没有属于自己企业的核心技术,所以在跨国经济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产品技术研发,打造出属于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因为在WTO协议中有意向重要内容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对于我国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和意识还是十分薄弱,因此需要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通过加强学习逐步掌握这一锐利武器。这都是为了跨国企业能够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而先进的技术就是支持品牌的一种重要因素,所以企业就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国外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稳妥并快速的发展。4.还要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可以采取内部员工培训和高薪聘请专家等多种路径,培养出一批既能懂外语,又能懂得相关贸易、经济和法律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并让其在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也可以利用当地人才inanceNO.10,2014(CumulativetyNO.567)资源,实施国外机构人员的当地化管理战略,为企业提供管理人才,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除了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还要致力于开发和完善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终身学习、永恒成长的能力提高机制。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4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030-02

1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1.1 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政府扶持。

由于跨国经营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政府缺乏对跨国经营管理的经验,他们在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法律及业务指导方面准备不足,民营企业还难于从政府那里得到足够的帮助来实现跨国经营。有些地方政府由于对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还存有颇多疑虑,对企业适应陌生经营环境缺乏信心,因此不敢轻易批准民营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活动。

(2)落后的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体制。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门槛高、审批手续繁杂。目前,国家规定,国有企业到国外投资办企业,100万元以下在省一级审批就可以,而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审批要经过多部门(至少有商务部、国家经贸委、外汇管理局、国家计委、公安部等)、多层次(地方初审后报中央审批),标准过严,手续繁杂,耗费的时间过长,因此耽误了一些项目投资的最佳时机,极大地抑制了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积极性。

(3)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困难。

我国民营经济的活力和成长性虽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市场化筹资的福音却并没有降临到民营经济的头上,民营经济并没有得到银行贷款的垂青。在我国私营企业中,77 %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客观上已经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融资难,资金薄弱,难以走向国际市场。

1.2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模优势。

由于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多民营企业的内部结构和管理体制都还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因此,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是小规模和试探性的,资本不很充足,赢利能力较差,而且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缺乏名牌产品,缺乏独特而成熟的企业文化。

(2)缺乏跨国经营核心技术优势。

核心技术,是自主创新的根本,目前也是民营企业所薄弱的一项。出于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我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生产成本高,其产品和技术大多属于模仿性质,创新较少,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3)家族式管理难以适应跨国经营要求。

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者素质较低,家庭式经营管理和知识结构偏低与当今以知识和科技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相适应,企业难以建立长远规划的国际化经营理念与目标。另外,在人才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局限性,压抑了家族外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不利于决策信息的正常传递,不利于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难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需要。

(4)缺乏跨国经营专业人才。

跨国经营在我国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还属于学习与摸索的阶段,因此,这方面的人才严重匮乏。我国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人才的要求极不相符。跨国经营的专业人才应通晓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经济法等知识,熟知国际生产、管理和销售业务,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公关能力以及强烈的开拓能力和敬业精神。此类人才不但数量少,而且也是诸多大公司争夺的对象。对于综合条件并不占优的民营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此类人才,其难度可想而知。

2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政府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1)从政策上扶持民营企业跨国经营。

政府需要按照 WTO规则,制定修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市场准入、贸易、金融、财税、进出口和对外投资政策等方面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条件,使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同一平台上竞争。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

(2)简化跨国经营审批程序。

在民营企业不断崛起的现在,我国政府对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与审批机制却尚未更新。对于明显滞后的管理方法和审批措施,应立即进行修改,以利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展。首先,要简化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审批环节,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应放宽对外投资的额度限制和外汇管制,完善金融和外汇监管制度,在此基础上鼓励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最后,应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改变不良的工作作风,同时加强各审批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3)对跨国经营实施金融支持。

我国政府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政策。当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不断强化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贷款;拓宽国家进出口银行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的领域;放松利率管制,发展中小民营商业银行;鼓励中资银行跨国经营。二是要大力发展和培育股票、票据、债券和设备融资租赁市场。

2.2 企业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1)提高跨国经营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民营企业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我国民营企业一定要加强智力开发和科技投入,努力把高新技术、绿色技术等引入生产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还要积极地、合理地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弥补自身技术的不足,从而大力增强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以提高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非价格竞争优势。

(2)优化跨国经营管理措施。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从家族制管理发展而来,企业中普遍存在家族文化、家长制作风等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推行的因素,企业管理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瓶颈。所以,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民营企业应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民营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赢利能力,增强信息透明度,建立良好的信用,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融资便利。

(3)实施品牌战略。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5

中图分类号: F276.7

1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概念与内涵

1.1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含义

黄烨菁(2003)指出,“本地化”一词曾经是指东道国政府为控制跨国公司经营行为而强行设定的当地经营比例要求,如为限制跨国公司过多的资源进口,设定当地供应比例,即运用当地资源比例、当地雇员比例、当地零部件使用比例、当地股权比例等等。本文所指的“本地化”与此含义有所不同,笔者以为它是跨国公司主动选择的经营战略。

目前,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李小建(1999)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是指跨国公司在生产管理或国际营销过程中为扎根当地市场来迎合东道国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以便使跨国公司成为东道国的组成部分,使外贸营销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要求。(2)姚海明和洪旭莲(2002)、方英(2003)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战略,就是根据世界各国特定的经营环境,对公司拥有的有限资源在世界各国进行不同的优化配置,以获取最佳的利益。(3)邹滨(2003)认为,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是指引导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开展经营业务,扎根于东道国,成为能真正带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实体的战略。(4)韦文英和孟庆民(2001)认为,本地化就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实施中,在生产管理和市场的国际营销过程中,为了达到地方市场的认可、接纳从而达到扎根市场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跨国公司的分公司成为东道国的组成部分。

虽然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定义各有见解,但归纳起来,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跨国公司主动适应投资区域的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2)跨国公司加大在投资区域的根植性,增强与当地市场的融合;(3)跨国公司最终目的是节约资源,获取最佳利益。

1.2 跨国公司本地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全球化战略是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战略。但许多跨国公司集团的管理决策者,总结他们的运营实践,认为“生意来自本地化”。可口可乐公司CEO道格拉斯•达福特是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思考本地化,行动本地化”,也就是要实施跨国公司本地化战略。英国的摩根•威策尔(Morgen Witzel,2002)认为,本地化是一个战略概念,所依据的是全球战略往往必须适应当地市场、文化和规则的见解。虽然全球化看来正在不断走强,本地化继续是一种重要选择。那么跨国公司本地化是否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呢?慎艳(2001)认为,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全球化”应该是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降低成本的“全球化”,“本地化”则是各跨国公司应对全球化挑战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手段。李小建(1999)也认为,本地化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文化和产品的角度看,全球化使一国的产品拥有国际统一的标准、规模和品性,并且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在世界各地流行。因此,本地化与全球化之间表面上是矛盾的,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在本地化过程中,全球化的因素必然影响到当地的价值观、文化观。另一方面,强烈的本地化(民族化)有利于全球化发展。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与本地化战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全球化战略是跨国公司的基本战略,是实施本地化战略的前提与依据;本地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1.3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主要形式

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方式的研究是目前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马光秋(2002)、邹滨(2003)、陈天翔(2001)、吉福林(2004)、熊志根(2004)、郑霞(2000)、方英(2003)、林彦新(2004)、姚海明和洪旭莲(2002)等各位学者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战略的表现形式各有表述,但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原料本地化、人力资源本地化、研发中心本地化、管理本地化和营销本地化五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源的本地化表现为以高薪聘用本地优秀人才,开设研究院招揽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立“管理学院”或“培训中心”培训投资区域人才三个方面;研发中心本地化主要有在投资区域成立独资研发中心,在投资区域的具体业务部门内部设立研发部门,同投资区域的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研发中心三种方式;跨国公司管理本地化主要有在投资区域设立具有管理中心性质的地区总部和将管理权很大程度地下放于子公司两种形式;营销本地化主要包括公司品牌同本土文化的结合,产品的本地再定位,营销手段的本地化三个方面。

2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动因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根本原因在于 “差异”与“成本”。一方面,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习惯不同,跨国公司要想抓住消费者,就必须针对本地市场,使其产品与服务“本地化”,符合本地消费者的口味。另一方面,尽管通讯与运输费用大幅下降,但地区越远,费用就越贵;时差问题使公司内部很难协调工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工作,面临语言和文化障碍;公司还必须向派驻国外的工作人员支付数额巨大的“异地津贴”;跨地区生产不利于生产厂家与消费者的联系,无法使厂家按照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生产计划,产品面临过时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总之,这一切都大大地提高了公司运作的成本。所以,在地区内合理调整生产所得的利润要大于全球调整生产所得的利润。此外,慎艳(2001)还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占领市场份额,因为开发与本地需要紧密结合的产品正是防止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以保证公司长期利益的最佳方法。最后,她还认为,本地化有利于跨国公司淡化其原始国背景,从而获得当地政府、民众社团和媒体的更多支持。

彭红斌(2004)和蔡艳菲(2004)分别着重对跨国公司R&D本地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跨国公司是为了争夺廉价人才和研发资源,增强在华竞争力,兑现对中国政府的承诺。

陈凌宇和魏立群(2003)研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后认为其原因在于解决文化冲突和降低成本。

总之,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原因一是符合本地消费文化,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在感情上获得当地的支持,但最终是占领本地的市场份额。

3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影响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无论是对于跨国公司本身还是对于东道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先明(2003)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会对跨国公司产生以下影响:导致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为跨国公司与中国当地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大多数学者研究了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对东道国的影响,认为其对东道国具有积极的影响。方英(2003)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的本地化经营具有辐射效应,主要表现为:国内采购带来国产化率提高,吸引大批国内知名厂商,增加出口,就业机会增多,技术管理水平提高,促进文化的融合与管理变革,等。同时,一些学者提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对东道国还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陈天翔(2001)提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会占领东道国的市场。马光秋(2002)提出,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会模糊民族概念,掠夺市场份额,抢占本土优势资源和产业。

一些学者重点研究了跨国公司R&D本地化,认为其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支持正面影响的观点主要有:彭红斌(2004)认为跨国公司R&D本地化的影响主要为:提高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缩短中国的消化吸收成熟技术和研究开发先进技术的进程,加速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设立的研发机构形成了中国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R&D投资活动有利于我们学习先进的研究开发管理经验,改变粗放型管理模式;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带动国内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市场竞争五个方面。蔡艳菲(2004)认为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地化产生技术溢出,迫使我国企业加大技术含量,为我国生产与科研之间的产、学、研结合起到了引导作用。樊增强(2003)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中产生的技术扩散有利于增强东道国技术力量,对东道国技术效率和技术能力产生间接影响,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张建东(2003)认为,跨国公司在华产生技术扩散可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支持跨国公司R&D本地化对东道国有负面影响的主要为:蔡艳菲(2004)认为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地化后,跨国公司抢占我国科技人才,实现对科技前沿技术的持续垄断,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会产生较大冲出。张建东(2003)认为,跨国公司本地化的技术扩散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如与我国争夺科技发展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人力资源流动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没有发挥出预想的功能等。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对东道国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影响主要为: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增加出口,提高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对东道国不利的影响主要为:争夺东道国的原材料、人才和市场,加深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等。鉴于此,东道国应充分利用有益的影响,尽量减少不利的影响,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4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

本地化是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化战略的有效手段。目前多数跨国公司已融入本地化经营的滚滚大潮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其本地化程度,以取得持续的利润。跨国公司的理论研究也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为跨国公司本地化的成功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但是现在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研究多是针对目前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归纳,并没有形成指导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系统理论。

4.2 研究内容单一,缺乏层次感

理想的跨国公司本地化研究还应该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是否存在?二是影响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因素有哪些?三是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理念是什么?四是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效应如何?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第一、二个层次上,而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机理和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效应评价的研究较少。

4.3 研究范围过窄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区域也影响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发展,所以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的研究应该站在跨国公司和区域两个角度。但是,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的研究多是关注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一般理论,以及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中客观上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现在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研究多数以跨国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忽视了区域的主体性地位。而如何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积极效应发展区域经济才是东道国引进跨国公司的一个主要目的,即东道国强调的是区域的能动作用。因此,如何站在区域的角度看待跨国公司的本地化经营,以及区域如何凭借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积极影响和规避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负面影响,是当前研究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4.4 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研究

现有文献多是理论分析,定量研究较少。陈明森(2004)曾提出用国产化率衡量跨国公司本地化程度,但这一指标难以说明研发本地化、营销本地化等方面,不具有代表性。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其它方面的研究,定量研究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主要是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包括多个方面,难以用一个指标表示,另一方面是由于数据来源和检验方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黄烨菁.经济发展的全球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姚海明,洪旭莲.试析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的新动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 (5).

[4]方英.跨国公司经营的本土化趋势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7).

[5]邹滨.浅谈在华跨国公司本地化发展战略[J].东南亚纵横, 2003, (1).

[6]韦文英,孟庆民.地方化: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1, (4).

[7]万建强,常松.跨国公司的策略:一体化与本土化的选择――基于一个模型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1, (6).

[8]卢新德.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与我国产业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 (3).

[9]摩根•威策尔.本地化:使全球战略适应当地条件[J].吴言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2003, (6).

[10] 肖颖.跨国公司在华本地化经营新现象[J].经济论坛,2004, (5).

[11]朱立.国际品牌的本土化营销战略[J].经济问题探索,2003, (5).

[12]吴先明.跨国公司当地化:动因、特征与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2).

[13]陈凌宇,魏立群.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 (5).

[14]苏姗.本土化: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关键[J].中国外资,2002, (11): 68.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6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展开的跨越国界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的理论,然后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怎样构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撑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持,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走出国门不可设想。这里所说的支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开发能力、开拓能力、既忠诚又爱国的人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不能获得更快发展,首先在于缺乏这类人才。因此,民营企业要有一种紧迫感,应尽快采取措施,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制定出跨国经营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等;三要创新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支持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营销环节一般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销售行业、金融行业、物流配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极大的适用性,可以为企业节省经营费用,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供更多的出口贸易机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时间,弥补信息不足。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善于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势,发展个性化营销,既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又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大量的外资企业来我国投资建厂,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外资企业有20多万家。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其经营领域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以此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利用更为广阔丰富的生产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一大批国内企业蜚声国际,令世人瞩目。

据统计,我国在境外有投资企业6000多家,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而且,还有一大批其他国内企业正准备加入国际经营行业。然而,跨国经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绝非易事。因为要面对的是一个拥有诸多差异的经营环境,这些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环境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

如果一个跨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不考虑文化差异,而一味地照搬、照抄在自己国内的做法,其结果将是致命的。所以跨国企业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所投资国的文化差异,实施跨文化管理,完善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体制。

跨文化管理在企业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管理的内涵

跨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管理顾问公司罗兰•贝格曾对我国50家国际化大企业跨国经营进行调查,其中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受访企业认为,东道国语言和文化是海外经营区位选择中最次要的因素,这一结果十分令人担忧。他们觉得文化和外国市场的知识不是很重要,只要其产品好,什么地方都能卖,这种认识一般发生在企业国际化的初始阶段。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只要有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制度,国外经营生产过程就能顺利进行。这充分说明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制度只是外在约束,而文化才是内在影响。

当制度没有形成文化形态时,其成本自然就会很高。而当制度形成文化形态时,员工就会在一种文化环境里自觉工作,制度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制度不能代替文化发挥作用,而文化可以部分代替制度发挥作用。

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按照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G•Hofstede 教授的观点,文化是同一环境中生活的人的“共同心理程序”。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

文化作为一系列观念、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有自身的特性和运行规律。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就有不同的文化,正如哲学家帕斯卡在其《思想录》中所说的那样:“在比利牛斯山这边是真理的东西,在比利牛斯山那边就成了谬误。”

企业管理中的文化

美国学者戴维•A•利克斯曾指出:“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这一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

国外管理学家的经验表明,大约有35%-45%的跨国企业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其中约有30%是由于技术、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有70%是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另有调查显示:目前有1/3的著名跨国企业因为跨文化管理不利而面临内部关系紧张的状况。如1994年投资的广州标致,由于中法两国管理人员融合艰难,文化观念冲突难以消除,到1997年时累积亏损到29亿人民币。

跨文化管理的优势

美国肯德基公司在我国经营的巨大成功可谓是运用跨文化优势,实现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典范。2000年,我国政府评选该年度中国经营最成功的食品公司时,获得第一名的不是任何中国籍企业,而是来自美国的肯德基公司。虽然中美之间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信仰习惯等方面差距很大,然而跨文化优势在于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一种文化的存在可以充分地弥补另外一种文化的许多不足及其单一性。

跨国经营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文化碰撞与文化冲突,但是也存在一种巨大的潜在优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社会文化习俗、信仰传统、市场状况、技术水平和人力自然资源都能给国际企业创造丰富的市场机会和丰厚的利润回报。只要充分重视跨文化管理,便能发挥跨文化优势,使跨国生产经营步入正确的市场运行轨道,形成良性的循环,取得预期的商业目标。

跨文化管理有效的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有效分析、利用跨文化优势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与前提。跨国经营给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它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要成功地经营跨国企业,实现预期的商业目标,跨国企业应实施以下跨文化管理策略:

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

按照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郝尔的观点,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和技术规范。正式规范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它能抵制来自外部企业改变它的强制力量,同时引起的摩擦不易改变。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等,因此引起的文化摩擦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克服。技术规范则可通过人们对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

不同规范的文化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摩擦的程度和类型是不同的,其被改变的可能性与程度也不一样。只有首先识别文化差异,才能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尊重对方文化,发展文化认同。

通过跨文化培训,达成跨文化理解

要在其它文化里建立有效的组织,并不是一味适应本地文化和妥协,更不可能刻意去改变本地人的文化和行为。一个企业跨出国界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必须融合三种文化,即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和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在东道国的文化环境里,要面临两者不同的适应策略:追随文化策略(被改变)和创新文化策略(改变人)。世界上大多数跨国公司更多地选择了追随文化策略,也叫学习策略。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而言,其实力和管理经验远不能与西方大公司相比拟,学习策略应该是友好而且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对跨文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来实施学习策略,跨文化教育与培训是跨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跨文化教育与培训应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针对本国人员外派任职的培训;其次,针对东道国人员的培训;再次,针对多元化文化团队的组织与训练。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文化的认识、对文化敏感性的训练、语言学习、地方环境模拟等。文化敏感性训练是为了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通过简短演讲、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和实例分析等形式,以便有效地打破每位员工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更好地找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之处,加强每位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协调与融合。

加强文化融合,发展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沟通是管理领导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沟通能力是成功领导者的关键能力之一。当团队中有不同文化的成员时,这种沟通过程就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重要。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化解文化冲突。相反,因不知如何是好而害怕沟通,因为害怕沟通而缺乏沟通,这样有可能在多元文化的组织成员之间出现沟通中断、过度保守、员工之间的非理性反应和怀恨心理等诸多不良后果,并形成恶性循环、矛盾加深、对立与冲突加剧,最后因为一系列的误解而导致企业投资行为的失败。

因此,在跨国经营中,必须了解东道国的诸多言语与非言语沟通的差异,并建立起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有形或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针对既存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障碍,建立起良好的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以便及时有效地化解文化障碍。

建立共同经营观,树立人本主义管理思想

通过对文化差异的识别,通过敏感性的训练及其它方面的培训,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公司职员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与适应能力。这时,跨国公司应在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的需求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建立起以公司价值观为核心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新兴的企业文化既要有足够的包容性,又要有创新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了解东道国的文化,同时克服和抛弃“民族文化优越感”,克服自己的偏见,使自身的文化特征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和可塑性。这样,方能减少文化摩擦,使得每个职员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与经营宗旨结合起来,在企业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氛围。“完美的和谐存在于那些企业与其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主要目的一致或至少是相容的地方。”

跨文化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所以应树立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认同或抗阻。认同,便与管理者合作,企业就能成功,就能取得好的效益;抗阻,便难与管理者合作,企业就难以成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益。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到。”

因此,只有建设“合金”文化,树立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才是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所在。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序幕早已拉开,国际化的步伐越迈越大,对跨文化的研究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跨文化管理艺术与技巧,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是企业能从容驰骋于国际舞台、实现成功经营、实现预期目标的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董泽文.企业跨文化管理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05(1)

2.胡军.跨文化管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3.胡庆江,马丽兵.海外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J].商业时代,2005(5)

4.苏珊C•施奈德,简-路易斯•巴尔索克斯.跨文化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8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展开的跨越国界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的理论,然后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怎样构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撑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9

“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中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它既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总趋势的需要,也是继续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实现“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要有能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优质价廉的产品,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营销理念。然而,无数国内外企业的经验证明,“跨文化”障碍将是实现“走出去”战略遇到的一个重要的矛盾和冲突。

中国企业和营销管理人员遇到的国际性的交流与沟通,将越来越重要而频繁。交流、传播与沟通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教育、价值观念、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因而,在“跨文化”营销沟通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理解与融合的障碍。显然,跨文化营销沟通(crosscultural marketing communication)成为中国企业不可忽视,必须注重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 文化因素对营销沟通的影响

荷兰著名文化学专家霍夫斯坦特教授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特鲁克也指出:“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所以不同的地理环境、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文化,跨文化营销沟通便可能出现沟通的障碍。

沟通是人们进行意见或思想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人们通过共同的符号系统(口头的和非口头的)互通意思的过程(Gail.E.Myer,1973)。沟通的过程通常由八个部分组成,即信息发出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通过一定的符号进行编码变为信息,经过一定的途径(人员的和非人员的)或媒介传递给信息接收者,后者经过解码使信息变为可理解的意思,接收者收到信息后将做出反应,最后,接收者的部分反应将反馈给信息发出者。因为意思要转换为某种符号,经编码后才成为信息,因此信息要经过一定的描述才能被解码,接收者才会理解。这个描述过程随着语境(人、文化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Borden,Borden,1991)。而一切信息的编码只有合乎(语言)符号系统的文化规范才能被正确理解。因此,国际营销专家(Jeanne和Hennessey)提出国际营销经理除懂得自己本民族语言系统外,还要懂得自己所处的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对其言行的制约。营销管理人员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地与同一个社会文化集团内的顾客、中间商和各类公众沟通,是因为他们共享其母语的语言系统、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然而,跨文化营销沟通的困难,在于沟通双方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集团,他们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媒介,但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和价值观,符合了不同的行为规范。沟通一方传达的信息意思,而另一方收到的信息却与原意大相径庭。例如,美英两国代表就某项业务进行谈判,同一句话,“tablingaproposal”,美国代表的意见是他们“要推迟决定”,而英国代表的理解是他们“将马上采取行动”。又如,美国营销经理在谈判成功时,做了一个表示OK的手势,而法国南部的谈判对手确理解为“此交易微不足道”。再如,我国出口产品金鸡牌饼干和山羊牌羊毛衫,英文译名为“cock”和“goat”,而这两个英文单词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色鬼”。由于译名不当,使英语国家的顾客产生文化误读,望而生畏,使出口注定失败。以上例子说明一个单词、一个手势、一句话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难怪美国市场营销权威Philip Kotler说:“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问题不是要不要沟通,而是说什么,对谁说和如何说”。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国际营销人员只掌握跨文化语言,而不懂制约语言的环境、赋予语言特定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并没有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要减少对跨文化语言的误解实现有效地沟通,作为跨文化的营销者,既要对他文化深层内涵的学习和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又要让他文化的顾客、中间商和形形的公众了解自己的文化。不仅要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而且要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在跨文化营销沟通中有意识地选择对方容易理解的编码方式,选择适合对方口味的传播媒介,“用顾客的语言表达和理解”(盛田昭

夫),培养恰当表达和理解话语(口头语和非口头语)的能力和技能。

二、跨文化营销的沟通障碍

文化由语言、传统和价值观念、教育、行为态度、美感、人工的物质要素和社会组织等要素构成(Zinkota和Rondainer,1993),而价值观念则是文化内涵的核心。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文化丰富的内涵,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更无法真正理解各种文化行为和消费者行为。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规范其多数人的行为和态度(Boeden,1991)。跨文化的价值观念差异产生人们认识上的差异,价值观念又通过激发动机间接影响认识系统。不同的价值观念有不同的期待、欲望和需要,这便决定了不同的营销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会有不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当文化价值系统发挥作用时,它便产生激发力,影响着人们的感觉、态度、行为举止和选择标准。因此,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类似的行为态度,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态度。

例如Tse,Wong和Tan1988年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五种亚洲文化价值观念对同一商品属性重要程度的评价就不一致,日本人、台湾人和香港人认为衣服的美学属性最重要,而新加坡和韩国人则认为其功能属性最重要。又如,同一个词“成熟”(maturity),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其含义是能表述真实的自我,能摆脱他人的影响和限制,以及能独立面对他人和现实,因为这体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但在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中,“成熟”的含义则是一个人已趋向于与家庭、社会以及工作单位的协调一致,体现了中国人集体主义、重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同样,不同的价值观念对颜色、式样、表情、行为等会有不同的评价和理解。价值取向的异同决定了评价标准异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社会成员只要其价值取向相同,他们对同一品牌、同一产品形象的评价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即价值取向相同的文化对产品品牌有相同的评价标准,这就为国际市场细分和营销沟通组合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好的、有价值的、得体的或被期待的,营销人员就会期待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规范得到对方的认同。直到在跨文化沟通中发现一句客气的话竟使对方不快(如问西方人的收入、年龄等隐私);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引起对方反感。如我国某医疗机械厂厂长与美国老板商谈引进“大输液管”的合作生产意向,并已约定第二天签约。签约前,热心的厂长邀请美国老板到车间看看。该厂车间整洁有序,美国老板边看边赞许地点头。然而,因为厂长将一口痰吐到了墙角并用脚去擦一擦,就是这一举动使得美国老板拒绝签约。中国厂长提了一个关心的问题,而美国老板避而不答,并且不辞而别,中国厂长这才意识到出了问题。的确,问题就出在文化上的差异意识,无意中破坏了对方认为得体的行为规范。上例就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厂长与美国厂长在文明行为上的文化差异,中方厂长认为随地吐痰习以为常小事一桩,而美国老板则认为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综上所述,跨文化营销的沟通障碍主要表现为文化上的障碍,即语言文化内涵、语言环境和传统习俗等因素形成的沟通障碍。因此,营销管理人员在跨文化沟通中,不能只以本文化规范作为解释他文化的出发点,以及作为引导行为的标准和进行判断的根据,必须站在他文化消费者立场,充分理解他文化的深刻内涵、语言环境及其评价标准。

三、跨文化营销有效沟通的建议

跨文化营销沟通障碍是客观存在,然而并非是不可逾越。有效的跨文化营销沟通与文化融合,取决于国际营销企业及其管理人员对跨文化真正的理解,以及有效的参与、沟通与和融合。

1、深刻理解跨文化的含义

没有对跨文化的真正理解,也就不会有跨文化营销成功的沟通。美国管理学家戴维・A・利克斯曾说过“大凡跨国经营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和体会所招致的结果。”通常,跨文化理解包含了以下两个最基本的含义:

(1)要理解他文化,必须理解本土文化。跨文化沟通人员必须先理解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模式、文化背景、文化精华和糟粕演变的理解,从而树立动态的和关联的文化观。这种文化的自我意识使得在跨文化沟通中,意识到本土文化与他文化之间存在文化异同参照系统。同时,还要努力消除“本文化中心主义”,即不能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他文化,用本土文化的范畴和价值观念去判断评价他文化,对他文化存在偏见和歧视。

(2)必须基于“文化适应”。文化适应要求人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摆脱本土文化的约束,调整、适应他文化,从他文化反映原文化。但对他文化既要“入乡随俗”,又要“处之超然”,否则就会盲目落入另一种文化的框框之中。这是国际营销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促进营销人员的跨文化理解,形成高效的跨文化沟通,需要有意识建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有形和无形的跨文化传播组织与渠道;建立营销调研组织对文化的主体--顾客、中间商和公众以及他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如文化同化法、敏感性训练法和实地经验法对营销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的技能。

2、建立和完善融合的文化沟通模式

国际营销沟通的跨文化参与及融合,是指通过跨文化理解,达到跨文化的和谐,建立一种具有东道国特色的营销沟通模式。“它应该使自己的跨文化成为一种长处,在各个管理职能、结构和政策完全超越国家和文化的界限并不可能,也不可取。真正需要的是在相互影响的各种需求中求得动态的平衡”。

这种平衡过程的展开就是跨文化参与和融合的沟通过程,有许多成功的跨国经营企业,就具有在这方面的成功尝试和经验。例如,美国迪斯尼乐园总部在建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的营销沟通过程中,他们同时注意了美国和日本的文化背景,既考虑到日本游客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同时也看到了他文化价值观的变化。特别是注意到东京迪斯尼乐园的目标顾客大多是战后出生的中青年人,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较大,甚至对美国文化有一种狂热。在营销沟通中就着意宣传东京迪斯尼是地道的美国文化,一切标识是英文书写;食品是原汁原味的美国风味;设备全从美国进口;所有旅游景点与美国迪斯尼乐园毫无二致。结果,因促销符合日本游客的价值观,沟通效果十分显著。所以,国际营销企业不仅要通过对跨文化的理解,跨文化参与及融合的“文化适应”过程,而且应当建立适合跨文化营销的沟通模式。

3、创建学习型企业强化跨文化知识管理

文化源远流长,他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同时跨文化营销沟通也会表现在跨文化知识的方方面面,以文化形态容纳更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与生态环境信息等等,寓于跨文化交流、传播与沟通之中。因而,本文化与他文化的冲突,常常会表现具有:文化冲突会出现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习俗之中,使矛盾和冲突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甚至要在较长的时间才表露和显现;不同质的他文化隐含着非线性错综复杂的状态;其矛盾和冲突的核心集中表现为价值观上的差异等方面的特征。因此,跨文化营销的传播与沟通,是一个使不同质文化和谐与交融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创建学习型企业强化知识管理,是当代企业发展的总趋势。然而对于跨国经营企业,还必须将“跨文化”纳入和作为企业学习和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跨文化知识学习与管理的任务,根据企业推出产品、服务与国际市场的文化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他文化相关的知识体系,在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能够体现他文化的精髓,形成有效的跨文化知识学习与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加强对跨文化营销知识的调查与研究,组织跨文化营销知识培训,培养和造就大量的跨文化高级人才,形成强有力的跨文化营销的团队,增强企业与全体职工对他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进行跨文化营销沟通创新,为推行全员跨文化知识营销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深厚的跨文化融合的底蕴和功底,促进企业在跨文化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

总之,实行跨国经营、全球营销型企业,面临的是具有文化差异复杂变化的经营环境,必须加强企业跨文化管理。一般地说,跨国经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中,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全系统、全过程的。在跨文化管理中,要以充分理解跨文化的丰富的内涵,承认本土文化与他文化差异的事实,是保证跨文化营销有效沟通的前提。同时发扬中国跨文化营销的光辉传统,采取符合跨文化营销市场环境的经营策略,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的跨文化营销因素。中国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和“和而不同”,是指导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发扬和研究本文化与他文化和谐兼容,在当代企业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是发扬光大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日本的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认为“日本实业家能够各据一方,使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力,功应居首。”另外,采取正确的跨文化营销策略,是创造跨文化营销有效传播与沟通和谐氛围的重要保证。一般可供选择的策略有;如本土化策略、文化创新策略、文化相容策略、文化规避策略、文化渗遗策略、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等。本文所探讨的是跨文化营销的有效沟通问题,而沟通的背景确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知识学习与管理的问题。因此强化企业跨文化综合管理,是跨文化营销的有效沟通,以跨文化营销制胜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美)桑德拉・黑贝尔斯、李业昆译:《有效沟通》,华夏出版社,2005年。

[2] (美)马尔科姆・沃特、郝继涛翻译:《跨文化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1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大量的外资企业来我国投资建厂,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外资企业有20多万家。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其经营领域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以此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利用更为广阔丰富的生产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一大批国内企业蜚声国际,令世人瞩目。

据统计,我国在境外有投资企业6000多家,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而且,还有一大批其他国内企业正准备加入国际经营行业。然而,跨国经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绝非易事。因为要面对的是一个拥有诸多差异的经营环境,这些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环境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

如果一个跨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不考虑文化差异,而一味地照搬、照抄在自己国内的做法,其结果将是致命的。所以跨国企业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所投资国的文化差异,实施跨文化管理,完善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体制。

跨文化管理在企业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管理的内涵

跨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管理顾问公司罗兰•贝格曾对我国50家国际化大企业跨国经营进行调查,其中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受访企业认为,东道国语言和文化是海外经营区位选择中最次要的因素,这一结果十分令人担忧。他们觉得文化和外国市场的知识不是很重要,只要其产品好,什么地方都能卖,这种认识一般发生在企业国际化的初始阶段。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只要有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制度,国外经营生产过程就能顺利进行。这充分说明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制度只是外在约束,而文化才是内在影响。

当制度没有形成文化形态时,其成本自然就会很高。而当制度形成文化形态时,员工就会在一种文化环境里自觉工作,制度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制度不能代替文化发挥作用,而文化可以部分代替制度发挥作用。

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按照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G•Hofstede 教授的观点,文化是同一环境中生活的人的“共同心理程序”。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

文化作为一系列观念、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有自身的特性和运行规律。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就有不同的文化,正如哲学家帕斯卡在其《思想录》中所说的那样:“在比利牛斯山这边是真理的东西,在比利牛斯山那边就成了谬误。”

企业管理中的文化

美国学者戴维•A•利克斯曾指出:“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这一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

国外管理学家的经验表明,大约有35%-45%的跨国企业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其中约有30%是由于技术、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有70%是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另有调查显示:目前有1/3的著名跨国企业因为跨文化管理不利而面临内部关系紧张的状况。如1994年投资的广州标致,由于中法两国管理人员融合艰难,文化观念冲突难以消除,到1997年时累积亏损到29亿人民币。

跨文化管理的优势

美国肯德基公司在我国经营的巨大成功可谓是运用跨文化优势,实现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典范。2000年,我国政府评选该年度中国经营最成功的食品公司时,获得第一名的不是任何中国籍企业,而是来自美国的肯德基公司。虽然中美之间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信仰习惯等方面差距很大,然而跨文化优势在于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一种文化的存在可以充分地弥补另外一种文化的许多不足及其单一性。

跨国经营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文化碰撞与文化冲突,但是也存在一种巨大的潜在优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社会文化习俗、信仰传统、市场状况、技术水平和人力自然资源都能给国际企业创造丰富的市场机会和丰厚的利润回报。只要充分重视跨文化管理,便能发挥跨文化优势,使跨国生产经营步入正确的市场运行轨道,形成良性的循环,取得预期的商业目标。

跨文化管理有效的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有效分析、利用跨文化优势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与前提。跨国经营给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它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要成功地经营跨国企业,实现预期的商业目标,跨国企业应实施以下跨文化管理策略:

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

按照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郝尔的观点,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和技术规范。正式规范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它能抵制来自外部企业改变它的强制力量,同时引起的摩擦不易改变。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等,因此引起的文化摩擦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克服。技术规范则可通过人们对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

不同规范的文化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摩擦的程度和类型是不同的,其被改变的可能性与程度也不一样。只有首先识别文化差异,才能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尊重对方文化,发展文化认同。

通过跨文化培训,达成跨文化理解

要在其它文化里建立有效的组织,并不是一味适应本地文化和妥协,更不可能刻意去改变本地人的文化和行为。一个企业跨出国界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必须融合三种文化,即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和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在东道国的文化环境里,要面临两者不同的适应策略:追随文化策略(被改变)和创新文化策略(改变人)。世界上大多数跨国公司更多地选择了追随文化策略,也叫学习策略。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而言,其实力和管理经验远不能与西方大公司相比拟,学习策略应该是友好而且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对跨文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来实施学习策略,跨文化教育与培训是跨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跨文化教育与培训应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针对本国人员外派任职的培训;其次,针对东道国人员的培训;再次,针对多元化文化团队的组织与训练。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文化的认识、对文化敏感性的训练、语言学习、地方环境模拟等。文化敏感性训练是为了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通过简短演讲、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和实例分析等形式,以便有效地打破每位员工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更好地找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之处,加强每位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协调与融合。

加强文化融合,发展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沟通是管理领导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沟通能力是成功领导者的关键能力之一。当团队中有不同文化的成员时,这种沟通过程就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重要。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化解文化冲突。相反,因不知如何是好而害怕沟通,因为害怕沟通而缺乏沟通,这样有可能在多元文化的组织成员之间出现沟通中断、过度保守、员工之间的非理性反应和怀恨心理等诸多不良后果,并形成恶性循环、矛盾加深、对立与冲突加剧,最后因为一系列的误解而导致企业投资行为的失败。

因此,在跨国经营中,必须了解东道国的诸多言语与非言语沟通的差异,并建立起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有形或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针对既存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障碍,建立起良好的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以便及时有效地化解文化障碍。

建立共同经营观,树立人本主义管理思想

通过对文化差异的识别,通过敏感性的训练及其它方面的培训,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公司职员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与适应能力。这时,跨国公司应在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的需求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建立起以公司价值观为核心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新兴的企业文化既要有足够的包容性,又要有创新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了解东道国的文化,同时克服和抛弃“民族文化优越感”,克服自己的偏见,使自身的文化特征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和可塑性。这样,方能减少文化摩擦,使得每个职员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与经营宗旨结合起来,在企业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氛围。“完美的和谐存在于那些企业与其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主要目的一致或至少是相容的地方。”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11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我国全面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1.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迅速。我国拥有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其跨国经营主要是通过产品的直接出口贸易来实现的,而大部分没有取得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则依附于一些专门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国有外贸公司来实现其出口贸易。此外,诸如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契约合作生产、国际加工与装配贸易、工程承包等方式也逐渐在民营企业中日益盛行。中国外贸200强企业出口值有70%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至2004年底,上规模民营企业2119家,其中出口生产企业989家,占46.67%;在国外建厂的企业62家,占2.93%;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企业47家,占2.22%。全年实现出口总额339.49亿美元,比2001年的86.20亿美元增长了70%多,年均增长达24%。目前,民营企业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但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进行产品竞争,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根据企业跨国经营阶段理论(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企业跨国经营应该被视为一个发展过程。该理论代表学者Johanson和Vahlne在对有代表性的制造公司海外运营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这些企业的海外运营战略都采取了基本相同的步骤,即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商而稳定下来;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上述过程被归纳为: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四个阶段。Johanson等人认为,这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分别表示一个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跨国经营程度。在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进程中,尽管也有一部分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尝试用收购兼并、买壳上市等现代对外投资的形式进入海外市场,但这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拓展产品出口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比较优势来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而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在以“边贸活动”为主体内容的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上。所以说,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

二、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自身方面。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在社会偏见与政策准入等条件的约束下,多数还处于初创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落后等方面的缺陷,使其进行跨国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要大于国有企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优质产品少,品牌效应低,核心竞争力弱。虽然中国在海外的总体投入不少,但真正称得上跨国公司的企业却为数不多,海外机构普遍“小、散、乱”,开拓当地市场的能力差。并且民营企业对科研开发的热心程度不高,其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2%,而全球500强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了其产品销售收入5-20%。技术落后、研发水平低导致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极低,这样的产品即使在国内市场都很难有竞争力,何况在变化多端、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而且民营企业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常见方式是贴牌生产,缺少品牌效应,不仅使得企业利润率非常低,而且不利于树立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

(2)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缺乏,融资渠道狭小。2002年对江苏民营企业的专项调查显示,45.1%的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企业发展的头号障碍,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民营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难的则高达86.5%。民营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等多种因素制约,往往不得不忍痛放弃千载难逢的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即使历尽艰辛跨入国际市场,也难以持续经营发展。

(3)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者素质较低。跨国经营需要的是具备国际经营技能、国际风险管理、跨国文化管理、国际法律体系、国际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我国民营企业采用血缘、亲缘或者地缘关系纽带式组织管理模式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限制了企业人才的使用,也妨碍了企业主自身素质的持续提高。

2.国内环境方面。(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跨国经营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的金融制度结构和相关政策的歧视性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利用外资的范围和规模。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出口信贷、买方贷款、卖方贷款、出口押汇等业务的服务对象一直只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融资方面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诸如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利用外资、政策性融资、产业基金、项目融资等融资方式并没有对民营经济开放,更不用说通过海外资本市场渠道进行融资了。不公正的所有制歧视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应有的信贷、保险、担保等国际化经营所必需的金融服务支持。

(2)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是集体和私营企业,长期以来其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无法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资源分配一直是向大中型国有企业倾斜。因此,相对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再加上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没有明显的区位与内部化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3)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我国至今没有制定诸如《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海外投资保险法》、《跨国公司法》之类的规范与保护海外投资的基本法律以及有关保护民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法律法规,在金融借贷、技术开发、人才引进、反不正当竞争、海外投资、海外投资保险、跨国经营等方面缺乏对民营企业的专门扶持和保护,这不利于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4)缺乏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企业走出去多凭热情,缺乏对海外投资环境的深入考察和对境外市场的调研能力。因此,在跨国经营战略布局上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导致许多失败的案例。缺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缺少提供跨国经营服务的中介机构是目前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一大障碍。

3.国际环境方面。从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韩国、东盟、印度等国的出口产品存在严重的同构性。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低价促销的营销策略不仅压缩了自己的利润空间,而且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常常招致东道国的反倾销起诉。而民营企业正是最近几年多起反倾销案的主角。并且国际市场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自然环境、文化习惯等方面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等等,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所必须面对的。

三、发展对策

1.加强国家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政府应当尽早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做出总体战略规划,并将其列入同期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加强对海外投资的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尽快结束海外投资的多头管理局面,可由中央政府委托相关部委共同组建全国性的专管机构,专司对外投资行政管理事务,负责制定海外投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不同时期海外投资的规模、方式和重点,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海外投资活动,为民营企业正确制定对外投资战略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并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方面,应引导其投向有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其跨国经营提供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优势。对于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区域选择、布局等方面,政府应根据我国的战略部署和各国的投资环境提供指导性意见,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选择。

2.政府要在金融政策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融资难是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一大瓶颈,政府应在金融政策上进行扶持,发展和完善对外投资在融资、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1)改革金融制度,提高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力度。首先,通过政府的金融政策创新,不断强化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贷款,拓宽国家进出口银行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的领域,放松利率管制,发展中小民营商业银行。其次,鼓励中资银行开展跨国经营。中资银行应该大力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银行跨国经营的成功经验,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提供服务。第三,大力培育、完善和发展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我们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经验,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我国的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体系,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发展创造条件,拓宽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渠道。第四,政府应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以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并由国家给予必要的担保,鼓励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以扩大对外投资的金融实力。第五,加快组建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银企财团,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参与国际竞争。第六,应该允许跨国投资企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自己的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逐步强化其金融自我扶持功能,使之成为企业的金融核心。

(2)改革跨国投资项目的外汇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仍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政府应当允许投资项目的外汇自由输出,对于创汇大户,银行应为其建立对外投资专用账户,使其可以自由地提取并用于跨国投资项目。另外,为了便于企业用实物资产、工业产权进行投资,应对非贸易性跨国投资项目的实物、技术投资部分实行免收保证金的鼓励性政策。

(3)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完善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信贷担保体系。对外投资基金是指由基金成员单位注入一笔原始资金并由基金成员单位委派专业人员组成跨国投资发展基金运作机构,进行具体的投资操作,将基金的各种组合投资获利部分对跨国投资活动进行参股。其好处是既可以分散投资者的风险,又可以做到小额资金的集中使用。从我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看,在跨国经营中会遇到诸如商业、汇率、政治等很多风险,由于其自身实力有限,很难独自承担这些风险。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上进行扶持,通过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和国家政策性跨国信用信贷担保机构,鼓励对外投资保险的发展,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3.完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目前,在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方面,我国还存在着审批程序烦琐、时间损耗过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应迅速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跨国经营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完全的微观自主决策权,大幅度简化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投资审批程序,放松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额度管制,确保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同时加快《海外融资法》、《跨国公司法》、《海外投资保险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融资和开展跨国经营拥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基础和保障体系。

4.建立健全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中介机构和风险防范系统。

(1)考虑到对外投资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抗御性,政府应尽快建立部级的国际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系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政治、汇率、罢工、法律、恐怖主义、战争等风险的预警服务,一旦发生风险,应发挥国家影响力,为陷于巨大国际市场风险中的民营企业提供一定政治、经济、法律、道义上的支持与援助。同时,加快与各国签订诸如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司法协助协定、经济合作协定、贸易投资协定、社会保险协定等政府间协定,多方位、多角度地保护和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2)鉴于多数民营企业缺乏了解和掌握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经济等投资环境的跨国经营信息渠道,政府应建立具有高效的信息收集、加工及传输功能的全球性信息资料研究中心和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比较全面、及时、准确、系统的国际市场环境资料和权威的咨询服务。与此同时,还应组建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以及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渠道作用,为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投资地区及项目等相关信息和中介、指导与服务。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加入WTO使民营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但同时,这无疑也是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个绝好机遇。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动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进一步发展。 国际化-[飞诺网FENO.CN]

[关键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6.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043-03

[作者简介] 房昌琳,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管理。(广东 深圳 518060)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我国全面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1.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迅速。我国拥有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其跨国经营主要是通过产品的直接出口贸易来实现的,而大部分没有取得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则依附于一些专门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国有外贸公司来实现其出口贸易。此外,诸如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契约合作生产、国际加工与装配贸易、工程承包等方式也逐渐在民营企业中日益盛行。中国外贸200强企业出口值有70%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至2004年底,上规模民营企业2119家,其中出口生产企业989家,占46.67%;在国外建厂的企业62家,占2.93%;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企业47家,占2.22%。全年实现出口总额339.49亿美元,比2001年的86.20亿美元增长了70%多,年均增长达24%。目前,民营企业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但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进行产品竞争,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根据企业跨国经营阶段理论(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企业跨国经营应该被视为一个发展过程。该理论代表学者Johanson和Vahlne在对有代表性的制造公司海外运营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这些企业的海外运营战略都采取了基本相同的步骤,即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商而稳定下来;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上述过程被归纳为: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四个阶段。Johanson等人认为,这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分别表示一个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跨国经营程度。在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进程中,尽管也有一部分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尝试用收购兼并、买壳上市等现代对外投资的形式进入海外市场,但这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拓展产品出口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比较优势来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而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在以“边贸活动”为主体内容的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上。所以说,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

二、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自身方面。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在社会偏见与政策准入等条件的约束下,多数还处于初创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落后等方面的缺陷,使其进行跨国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要大于国有企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优质产品少,品牌效应低,核心竞争力弱。虽然中国在海外的总体投入不少,但真正称得上跨国公司的企业却为数不多,海外机构普遍“小、散、乱”,开拓当地市场的能力差。并且民营企业对科研开发的热心程度不高,其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2%,而全球500强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了其产品销售收入5-20%。技术落后、研发水平低导致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极低,这样的产品即使在国内市场都很难有竞争力,何况在变化多端、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而且民营企业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常见方式是贴牌生产,缺少品牌效应,不仅使得企业利润率非常低,而且不利于树立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

(2)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缺乏,融资渠道狭小。2002年对江苏民营企业的专项调查显示,45.1%的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企业发展的头号障碍,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民营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难的则高达86.5%。民营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等多种因素制约,往往不得不忍痛放弃千载难逢的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即使历尽艰辛跨入国际市场,也难以持续经营发展。

(3)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者素质较低。跨国经营需要的是具备国际经营技能、国际风险管理、跨国文化管理、国际法律体系、国际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我国民营企业采用血缘、亲缘或者地缘关系纽带式组织管理模式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限制了企业人才的使用,也妨碍了企业主自身素质的持续提高。

2.国内环境方面。(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跨国经营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的金融制度结构和相关政策的歧视性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利用外资的范围和规模。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出口信贷、买方贷款、卖方贷款、出口押汇等业务的服务对象一直只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融资方面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诸如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利用外资、政策性融资、产业基金、项目融资等融资方式并没有对民营经济开放,更不用说通过海外资本市场渠道进行融资了。不公正的所有制歧视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应有的信贷、保险、担保等国际化经营所必需的金融服务支持。

(2)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是集体和私营企业,长期以来其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无法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资源分配一直是向大中型国有企业倾斜。因此,相对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再加上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没有明显的区位与内部化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3)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我国至今没有制定诸如《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海外投资保险法》、《跨国公司法》之类的规范与保护海外投资的基本法律以及有关保护民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法律法规,在金融借贷、技术开发、人才引进、反不正当竞争、海外投资、海外投资保险、跨国经营等方面缺乏对民营企业的专门扶持和保护,这不利于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4)缺乏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企业走出去多凭热情,缺乏对海外投资环境的深入考察和对境外市场的调研能力。因此,在跨国经营战略布局上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导致许多失败的案例。缺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缺少提供跨国经营服务的中介机构是目前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一大障碍。

3.国际环境方面。从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韩国、东盟、印度等国的出口产品存在严重的同构性。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低价促销的营销策略不仅压缩了自己的利润空间,而且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常常招致东道国的反倾销起诉。而民营企业正是最近几年多起反倾销案的主角。并且国际市场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自然环境、文化习惯等方面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等等,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所必须面对的。

三、发展对策

1.加强国家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政府应当尽早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做出总体战略规划,并将其列入同期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加强对海外投资的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尽快结束海外投资的多头管理局面,可由中央政府委托相关部委共同组建全国性的专管机构,专司对外投资行政管理事务,负责制定海外投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不同时期海外投资的规模、方式和重点,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海外投资活动,为民营企业正确制定对外投资战略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并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方面,应引导其投向有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其跨国经营提供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优势。对于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区域选择、布局等方面,政府应根据我国的战略部署和各国的投资环境提供指导性意见,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选择。

2.政府要在金融政策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融资难是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一大瓶颈,政府应在金融政策上进行扶持,发展和完善对外投资在融资、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1)改革金融制度,提高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力度。首先,通过政府的金融政策创新,不断强化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贷款,拓宽国家进出口银行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的领域,放松利率管制,发展中小民营商业银行。其次,鼓励中资银行开展跨国经营。中资银行应该大力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银行跨国经营的成功经验,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提供服务。第三,大力培育、完善和发展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我们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经验,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我国的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体系,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发展创造条件,拓宽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渠道。第四,政府应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以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并由国家给予必要的担保,鼓励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以扩大对外投资的金融实力。第五,加快组建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银企财团,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参与国际竞争。第六,应该允许跨国投资企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自己的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逐步强化其金融自我扶持功能,使之成为企业的金融核心。

(2)改革跨国投资项目的外汇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仍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政府应当允许投资项目的外汇自由输出,对于创汇大户,银行应为其建立对外投资专用账户,使其可以自由地提取并用于跨国投资项目。另外,为了便于企业用实物资产、工业产权进行投资,应对非贸易性跨国投资项目的实物、技术投资部分实行免收保证金的鼓励性政策。

(3)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完善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信贷担保体系。对外投资基金是指由基金成员单位注入一笔原始资金并由基金成员单位委派专业人员组成跨国投资发展基金运作机构,进行具体的投资操作,将基金的各种组合投资获利部分对跨国投资活动进行参股。其好处是既可以分散投资者的风险,又可以做到小额资金的集中使用。从我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看,在跨国经营中会遇到诸如商业、汇率、政治等很多风险,由于其自身实力有限,很难独自承担这些风险。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上进行扶持,通过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和国家政策性跨国信用信贷担保机构,鼓励对外投资保险的发展,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3.完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目前,在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方面,我国还存在着审批程序烦琐、时间损耗过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应迅速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跨国经营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完全的微观自主决策权,大幅度简化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投资审批程序,放松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额度管制,确保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同时加快《海外融资法》、《跨国公司法》、《海外投资保险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融资和开展跨国经营拥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基础和保障体系。

跨国经营与管理篇12

[中图分类号] F276.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043-03

[作者简介] 房昌琳,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管理。(广东 深圳 518060)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我国全面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1.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迅速。我国拥有进出口自的民营企业,其跨国经营主要是通过产品的直接出口贸易来实现的,而大部分没有取得进出口自的民营企业则依附于一些专门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国有外贸公司来实现其出口贸易。此外,诸如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契约合作生产、国际加工与装配贸易、工程承包等方式也逐渐在民营企业中日益盛行。中国外贸200强企业出口值有70%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至2004年底,上规模民营企业2119家,其中出口生产企业989家,占46.67%;在国外建厂的企业62家,占2.93%;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企业47家,占2.22%。全年实现出口总额339.49亿美元,比2001年的86.20亿美元增长了70%多,年均增长达24%。目前,民营企业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但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进行产品竞争,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根据企业跨国经营阶段理论(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企业跨国经营应该被视为一个发展过程。该理论代表学者Johanson和Vahlne在对有代表性的制造公司海外运营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这些企业的海外运营战略都采取了基本相同的步骤,即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商而稳定下来;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上述过程被归纳为:不规则的出动,通过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四个阶段。Johanson等人认为,这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分别表示一个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跨国经营程度。在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进程中,尽管也有一部分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尝试用收购兼并、买壳上市等现代对外投资的形式进入海外市场,但这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拓展产品出口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比较优势来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而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在以“边贸活动”为主体内容的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上。所以说,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

二、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自身方面。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在社会偏见与政策准入等条件的约束下,多数还处于初创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落后等方面的缺陷,使其进行跨国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要大于国有企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优质产品少,品牌效应低,核心竞争力弱。虽然中国在海外的总体投入不少,但真正称得上跨国公司的企业却为数不多,海外机构普遍“小、散、乱”,开拓当地市场的能力差。并且民营企业对科研开发的热心程度不高,其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2%,而全球500强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了其产品销售收入5-20%。技术落后、研发水平低导致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极低,这样的产品即使在国内市场都很难有竞争力,何况在变化多端、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而且民营企业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常见方式是贴牌生产,缺少品牌效应,不仅使得企业利润率非常低,而且不利于树立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

(2)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缺乏,融资渠道狭小。2002年对江苏民营企业的专项调查显示,45.1%的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企业发展的头号障碍,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民营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难的则高达86.5%。民营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等多种因素制约,往往不得不忍痛放弃千载难逢的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即使历尽艰辛跨入国际市场,也难以持续经营发展。

(3)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者素质较低。跨国经营需要的是具备国际经营技能、国际风险管理、跨国文化管理、国际法律体系、国际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我国民营企业采用血缘、亲缘或者地缘关系纽带式组织管理模式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限制了企业人才的使用,也妨碍了企业主自身素质的持续提高。

2.国内环境方面。(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跨国经营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的金融制度结构和相关政策的歧视性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利用外资的范围和规模。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出口信贷、买方贷款、卖方贷款、出口押汇等业务的服务对象一直只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融资方面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诸如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利用外资、政策性融资、产业基金、项目融资等融资方式并没有对民营经济开放,更不用说通过海外资本市场渠道进行融资了。不公正的所有制歧视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应有的信贷、保险、担保等国际化经营所必需的金融服务支持。

(2)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是集体和私营企业,长期以来其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无法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资源分配一直是向大中型国有企业倾斜。因此,相对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再加上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没有明显的区位与内部化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3)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我国至今没有制定诸如《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海外投资保险法》、《跨国公司法》之类的规范与保护海外投资的基本法律以及有关保护民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法律法规,在金融借贷、技术开发、人才引进、反不正当竞争、海外投资、海外投资保险、跨国经营等方面缺乏对民营企业的专门扶持和保护,这不利于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4)缺乏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企业走出去多凭热情,缺乏对海外投资环境的深入考察和对境外市场的调研能力。因此,在跨国经营战略布局上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导致许多失败的案例。缺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缺少提供跨国经营服务的中介机构是目前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一大障碍。

3.国际环境方面。从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韩国、东盟、印度等国的出口产品存在严重的同构性。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低价促销的营销策略不仅压缩了自己的利润空间,而且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常常招致东道国的反倾销。而民营企业正是最近几年多起反倾销案的主角。并且国际市场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自然环境、文化习惯等方面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等等,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所必须面对的。

三、发展对策

1.加强国家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政府应当尽早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做出总体战略规划,并将其列入同期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加强对海外投资的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尽快结束海外投资的多头管理局面,可由中央政府委托相关部委共同组建全国性的专管机构,专司对外投资行政管理事务,负责制定海外投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不同时期海外投资的规模、方式和重点,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海外投资活动,为民营企业正确制定对外投资战略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并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方面,应引导其投向有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其跨国经营提供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优势。对于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区域选择、布局等方面,政府应根据我国的战略部署和各国的投资环境提供指导性意见,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选择。

2.政府要在金融政策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融资难是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一大瓶颈,政府应在金融政策上进行扶持,发展和完善对外投资在融资、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1)改革金融制度,提高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力度。首先,通过政府的金融政策创新,不断强化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贷款,拓宽国家进出口银行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的领域,放松利率管制,发展中小民营商业银行。其次,鼓励中资银行开展跨国经营。中资银行应该大力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银行跨国经营的成功经验,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提供服务。第三,大力培育、完善和发展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我们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经验,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我国的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体系,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发展创造条件,拓宽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渠道。第四,政府应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以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并由国家给予必要的担保,鼓励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以扩大对外投资的金融实力。第五,加快组建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银企财团,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参与国际竞争。第六,应该允许跨国投资企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自己的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逐步强化其金融自我扶持功能,使之成为企业的金融核心。

(2)改革跨国投资项目的外汇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仍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政府应当允许投资项目的外汇自由输出,对于创汇大户,银行应为其建立对外投资专用账户,使其可以自由地提取并用于跨国投资项目。另外,为了便于企业用实物资产、工业产权进行投资,应对非贸易性跨国投资项目的实物、技术投资部分实行免收保证金的鼓励性政策。

(3)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完善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信贷担保体系。对外投资基金是指由基金成员单位注入一笔原始资金并由基金成员单位委派专业人员组成跨国投资发展基金运作机构,进行具体的投资操作,将基金的各种组合投资获利部分对跨国投资活动进行参股。其好处是既可以分散投资者的风险,又可以做到小额资金的集中使用。从我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看,在跨国经营中会遇到诸如商业、汇率、政治等很多风险,由于其自身实力有限,很难独自承担这些风险。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上进行扶持,通过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和国家政策性跨国信用信贷担保机构,鼓励对外投资保险的发展,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3.完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目前,在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方面,我国还存在着审批程序烦琐、时间损耗过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应迅速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跨国经营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完全的微观自主决策权,大幅度简化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投资审批程序,放松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额度管制,确保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同时加快《海外融资法》、《跨国公司法》、《海外投资保险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融资和开展跨国经营拥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基础和保障体系。

4.建立健全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中介机构和风险防范系统。

(1)考虑到对外投资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抗御性,政府应尽快建立部级的国际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系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政治、汇率、罢工、法律、恐怖主义、战争等风险的预警服务,一旦发生风险,应发挥国家影响力,为陷于巨大国际市场风险中的民营企业提供一定政治、经济、法律、道义上的支持与援助。同时,加快与各国签订诸如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司法协助协定、经济合作协定、贸易投资协定、社会保险协定等政府间协定,多方位、多角度地保护和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2)鉴于多数民营企业缺乏了解和掌握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经济等投资环境的跨国经营信息渠道,政府应建立具有高效的信息收集、加工及传输功能的全球性信息资料研究中心和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比较全面、及时、准确、系统的国际市场环境资料和权威的咨询服务。与此同时,还应组建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以及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渠道作用,为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投资地区及项目等相关信息和中介、指导与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中国经济贸易年鉴[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Johanson, J. & J. E. Vahln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s -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Market Commitment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7,8(2):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