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的特点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8 09:36:57

网络经济的特点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1

    a.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投入,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和投资的增加,其特点是以资源耗费为代价。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因是科技知识的创新和信息的积累。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2

1 网络经济环境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1.1 打破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时空限制

网络经济的到来,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不再受缚于地域及时间的限制。对于设立了二级财务的高校来说,即使二级财务部门与一级财务部门不在同一地点甚至不在同一城市,有了网络这一便利手段,高校的所有财务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同步处理。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对高校各个部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及调配。高校的各级财务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将自身的各项开支进行远程报账及远程查询。此外,高校财务网络信息系统的搭建,也方便了学校领导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及审查。

1.2 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时效性

(1)提高了务数据采集的时效性,高校都由不同的院系及部门组成,每个院系及部门的经济活动都会产生财务数据,传统经济环境下,财务信息是上报统计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有了高校财务网络系统,各院系财务管理者可以将各项财务数据随时输入到系统中去,高校一级财务管理者可以瞬时查看数据。

(2)提高了财务数据统计的时效性,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财务数据一旦输入系统,系统数据库就可以自动的进行汇总更新,从而确保财务数据统计的实时更新,这是传统经济时代的人工统计无法比拟的。

(3)提高了高校领导决策的时效性,有了财务数据采集及统计的时效性,就可以保障高校领导层在第一时间了解自身财务的动态变化,进而促进了高校领导层快速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

1.3 保障了不同部门间财务信息的顺利对接

网络经济环境的到来,使得以往的高校财务管理岗位设定发生着根本性地改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上下对接,大大减轻了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高校财务工作者不再需要从事繁杂的编制财务报表的工作,他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及时的将各项财务信息录入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中去。同时,高校财务部门需要新增信息审核的岗位,以实现对学校的财务运作状况进行有效监督,从而确保自身财务经得起国家税务及财政部门的检查。

2 网络经济环境对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2.1 加强了高校资金运营管理的职能

高校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通过搭建校园网来实现不同院系间的信息化办公,这为高校管理者进行动态财务监督创造了先决条件。一方面,校领导可以通到财务信息系统监控下属分院对划拨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确保经费用到实处。另一方面,网络经济有效解决了传统财务管理存在的数据量大、计划控制难、核算繁琐等问题,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2.2 实现了对高校项目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

在传统经济环境下,由于不能及时了解资金动态,高校很难实现对项目经费的有效监管。网络经济的到来,为高校提供多种资金控制手段,如信用控制、付款控制等,可以将财务管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领导层能够对不合理项目付款情况进行有效、及时地控制,提升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促进资金的正确使用与良性循环。

2.3 强化了高校财务的决策与分析功能

伴随网络经济到来前,高校实现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决策与分析是较为困难的,网络经济环境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基本都包含了财务决策及财务分析功能,高校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些功能,辅助自己实现对高校资金的决策及分析。

3 网络经济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3.1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改革,高校自主办学的特征在逐渐凸显。为此,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对于高校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本质没有变,但如何让固有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是每个高校都应考虑的问题。只有建立以效益为目的的财务管理理念,才可以使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3.2 高校财务管理内容创新

网络经济的到来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方便。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做好财务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学校要把每年的各项经费收入都录入财务管理系统中,依据自身财务情况及发展目标财会研究做好资金预算。其次,要借助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国家划拨的专项科研资金,确保资金落到实处,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方式的会计单一货币计量将被打破,支付方式将逐渐朝着电子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的方式进行转变。

3.3 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预算是财务管理各项职能中的首要工作。只有预算做得好,才能保障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平稳、有序地运行,从而不断促进高校的长期与持久发展。伴随高校办学中心的不断下移,传统方式下的预算管理模式将有所改变。高校的预算管理将围绕着二级学院预算展开,并以此为出发点,完善自身预算管理乃至财务管理的各项经营活动与内容。同时,在做好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高校还应该健全与完善好自身的预算管理机制,确保制度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民主性,从而不断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积极有效创新。在对预算进行编制时,应重点强调预算的可操作性,将预算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单位或者部门当中,健全约束机制,提升预算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要完善以成本效益为基础的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

3.4 高校财务工作方式创新

高校应该以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积极展开财务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使得原先的固定化的办公场所逐渐向着网络化的虚拟办公场所进行转变,促使很多老师能够移动办公、网上办公,这样不但方便了教师进行日常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展开财务工作的透明性;此外,高校财务工作者离开办公室时也可正常办公,不再受到场地与时间的限制,还能够实时掌握各下属单位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对下属单位、外联单位的财务往来进行在线监控,实现对款项余额的实时监督;利用互联网,高校能够促进各方业务往来,加快各类报表处理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从而达成对高校财务工作方式进行创新的目的。

3.5 高校财务管理软件创新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积极进行高校财务管理软件创新。从而满足自身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而财务管理软件的创新是以网络作为依托运行的。高校想要切实完善好、网上办公,就必须进行局域网到互联网的转变,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软件应该具有完善的移动办公以及网上办公的功能,强化财务管理的模块化运作,不再受到场地与时间的限制,尽可能地加大高校财务的安全性,同时确保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与财务资源配置的同步协调,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4 结语

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高校必须对其加以重视;而在高校发展中,财务管理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还有待于相关学者与有识之士进行追寻与探讨;伴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管理创新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该对其加以重视,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稳定与持久发展。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3

一、信息经济与网络经济

在经济理论中,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申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这便是信息经济学的起点。而作为网络经济的起点,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信息经济是以高技术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对于网络经济的含义分为两类:第一类认为网络产业即为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产业群;第二类认为网络经济包括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在内的一个总体经济的概念。二者都是对新经济形态的描述,表达的对象是一致的,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和强调的重点有区别,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而网络经济强调信息及其技术与经济的网络化特征和效应。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从经济形态和规律角度来看,网络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作为信息经济的产物,与传统物质经济不同,网络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基础经济形态和结构。网络经济更关心信息商品、版本划分、网络效应、路径依赖、锁定、正反馈、电子版权、竞争与合作、信息政策等这些在传统经济领域和信息经济初期没有的新事物、新规律。

从产业经济的发展变化来看,网络经济的主体是网络及其相关产业。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CREC)1999年的研究报告把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分作:网络基础结构层(Internet Infrastructure)、应用基础结构层(Internet Applications Infrastructure)、网络中介服务层(Internet Intermediary)、互联网商务应用层(Internet Commerce),每一个层次都有其代表产业和公司。

从商业模型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促生了电子商务和虚拟市场。一般来说,电子商务就是指计算机与电子网络基础上,利用现代电子设备和软件实现商业交换和业务管理的全过程。虚拟市场是伴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市场环境,是网络环境的产物。在虚拟市场中既有对现实市场的模拟,又有全新的交易规则和交易体验。根据梅特卡夫原则,因特网的价值会随着用户的增加而呈平方级的增加,所以网络经济对社会实际的经营活动影响潜力不可估量。

三、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源于网络改变了社会信息交流的模式,进而改变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运动规律。在这些改变中,较明显的有2个方面。

(一)挑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工业社会中,边际收益递减是普遍的经济规律在网络经济中边际收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显现出递增趋势,这种特征来源于信息的共享性和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消费的非竞争性。网络经济的主要产品是信息产品,它可以零边际成本大量复制生产,而每一份信息产品的价值并不因此而降低,从而在信息产品生产领域,网络经济表现出强烈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

(二)对市场均衡、垄断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有着特殊的成本结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产出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在网络经济中,供求难以均衡或即使均衡也不稳定的特点不仅使市场充满了不稳定性和风险,也增加了确定信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难度,产品的价格更多地由市场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结构所决定。

四、国内外网络经济学学科发展综述

国外网络经济学研究起步早,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谢伊提到网络经济产品区别于传统经济产品的四个重要特征:互补性、兼容性和标准;消费外部性;转移成本与锁定;生产的显著规模经济性。他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按产业类别讲述了软件产业、硬件产业、电话、广播、信息市场及其它网络产业。

国内学者将网络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纪玉山等指出网络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不会改变和取论经济学揭示经济本质的规律,但在经济现象形态上会拓展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周朝民针对网络经济这一新兴现象进行理论探讨。他认为网络经济学较之传统经济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黄宗捷等(2001)介绍了网络经济和网络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十大瓶颈等。濮小金、司志刚介绍了网络经济的概念、特征、基本理论,网络产品生产、营销、网络垄断和竞争,网络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及网络安全问题等。

五、存在问题

没有将网络经济学与网络实务区分开来,大部分学者的著作内容有关网络实务,不讲隐藏在网络经济背后的经济规律和原理,网络经济学学科内容与名字相去甚远。

已有的研究是零散的,没有系统化。个别教材或教学也讲了网络经济学原理,但宏观的多,微观的少,不系统、不完整。宏观知识多,微观知识少,并没有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也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我们应把与相关学科交混、粘结在一起的网络经济学从这些学科中剥离出来,确定网络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方法和理论框架应该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针对国内外网络经济学教材偏重实务、很少讲原理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应抽出隐藏于网络经济背后的规律、定理和原理。研究中要更侧重于微观,并且重点应放在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未探讨或未做深入探讨的问题上面,对网络经济产品的特征进行详细论述。网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定理、规律等,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规范出来的,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学术争鸣中形成。因此十分有必要介绍解释网络经济现象的不同观点。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4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本文通过讨论网络经济中先入为主原则是否完全适用,来说明网络经济中竞争的残酷性,从而督促那些率先进入网络经济的某个领域而自感高枕无忧的企业,只有不断加速企业发展,才可以在这个领域中继续发展。

一、网络经济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网络经济的定义。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网络经济具有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可持续性、直接性等特点。它是一种全球化的虚拟经济,不存在时间、地点上的限制的创新型经济。

二、网络经济中的先入为主原则

网络经济奉行“机遇优先”的发展规则。“赢者通吃”的关键就在于“先入为主”的发展原则。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开拓市场的关键在于发现市场机遇、把握机遇,这是获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也是网络经济中创新劳动的主要体现。在网络经济中,“唯有第一,没有第二”。在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机遇对于企业的发展表现得尤为重要,抢占先机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为网络经济在市场竞争初期的初始用户吸收成本相对低廉,而且网络用户具有独特的消费黏性(其实就是锁定效应),即网络公司很容易培养、保持用户对网站及其产品的忠诚度。随着竞争的加剧,对于慢一拍的竞争者来说,获得新用户的成本就很高,而且从竞争对手手中争夺新用户更是不易。因此,网络市场的先驱者具有巨大的先发优势,最大限度地拓展用户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也成为网络公司的长期战略重点,于是网上“圈地圈钱”的游戏就屡见不鲜。

三、列举事实说明先入为主原则仅适用于部分网络经济

仔细观察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网络企业发展情况,发现并非全部网络企业都符合这种情况。例如,门户网站中,网易、雅虎、搜狐等正在并行发展,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鼎足之势,并没有因为谁早进了门户网站的市场而占据了多么明显的优势。太平洋、天极等专门从事下载服务的网站也是如此,虽然建站的时间有前有后,但是发展至今,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忠实用户,共同分享着这个巨大的市场。显然,先入为主原则并不适用于这些企业。对于C2C的一些诸如淘宝、易趣、拍拍等企业,率先起步的易趣同后来进入的淘宝更是典型的实例,如今淘宝已经抢占了83.6%的交易份额。种种事实,让我们不得不对先入为主原则的实用性感到怀疑。

四、提出新观点并解释

基于以上的实例,我们提出新的观点。对于网络经济而言,先入为主虽然可以使企业获得先机、抢占市场,但是由于互联网的高速、虚拟、全球化等特点,使得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变化迅速,即使是率先进入市场的企业,倘若有不慎之举,也会被后来的企业抢占市场甚至吞并。因此,先入为主原则虽然对于网络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并不是一个万能的原则。网络的特点创造了先入为主原则的地位,同时也正是网络经济的特点使得这个原则并不是完全适用。

五、对于新观点的理论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这种现象呢?具体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网络经济的快捷性特点决定了先入为主原则并不完全适用于网络经济。快捷性特点成就了先入为主原则,正是由于这种快捷性,率先进入的企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抢占大量的市场,从而对于后来进入的企业有较大的压制作用。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快捷性的特点,后来进入的企业完全可以凭借着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凭借着一种更加全新的理念,以闪亮的姿态登场,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从而抢占部分市场,以此为根基,逐步发展,进而与先进入的企业平分天下,甚至吞并先进入的企业。淘宝和易趣的事实更是说明了这一点,易趣虽然比淘宝早进入中国的C2C市场,但是淘宝凭借着互联网强大、快速的宣传能力和自己本身的优势,很快席卷了中国的C2C市场,如今已经抢占了83.6%的交易份额,远超易趣。

(二)网络经济是一种直接的经济,这也对先入为主原则有较大的影响。传统经济中,企业要发展,不仅需要自身的发展,还要构建企业的进货、销售等一条龙网络,各级批发商的联络网等各种复杂的关系,因此没有一定时间的积累是无法构建一个完整关系网络的。然而,对于网络经济而言,它是一种“直接”经济,因为网络可以使信息在组织的各部门之间及时、快速地传递,从而减弱了中间管理层的作用,使经济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形转向扁平行型。也就是说,网络使企业跨越了进货和销售,使企业直接与消费者联系,大大减轻了构建关系网的负担。因此,即使后来进入的企业,也可以与先进入的企业一较高下。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5

原子网络和比特网络的运行机制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也是经济活动的三大资源。从经济学看,物质是满足消费者物质需要的产品,能量是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赖以进行的动力,而信息则是经济活动的神经系统。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的自然禀赋是不同的,但是经济学已经证明,这些资源如何配置才是该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决定因素。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有两种:制度因素和基础设施。同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基础设施的运转的效率就成了决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因素。 

 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有效配置的基础设施就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输网络。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相应地形成了物质网络、能量网络和信息网络。 

 物质网络是传递商品的网络,从最早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空运网正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写照。这类网络的传输过程是非连续的。物质网络中还有一类是连续的,如传输液体物质的自来水管网等。 

 能量网络是传递能量的网络,如输油管网、天然气管网络。除了这类典型的能量网络外,还有一类高级形式的能量网络,其传输内容是不可见的,比如输电网。一般来说,能量网络是连续的。 

 信息网络传输的内容是信息,从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到现在的因特网都属信息网络。按照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说法,信息网络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信息网络也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低级信息网传输的是模拟信号,高级信息网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就是传输的内容都由“0”和“1”数码组成,也可称之为比特流。 

 上述三类网络的平衡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水平,会保证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和效率的提高。任何一种网络的落后或不匹配,都将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这三类网络决不是截然分开的。物质网络可以运输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比如邮件),能量网络也可传递信息,比如电力网也可用来“载波”。一般说,物质、能量、信息网络向下兼容。当我们把这些网络放在一起的时候,传递的内容依次是:固体产品、液体产品、气体分子、电流、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些内容越来越微观化和虚拟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模拟信号将全部数字化变成数字信号。从复杂固体物质,到简单的气体分子,再到电磁场,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到完全由0和1 组成的比特流,所有的网络均可被归为两类:原子网络和比特网络,其中电磁场形成的网络,是原子网络到比特网络中间的过渡。从网络的性能分析,比特网络是网络的高级形式。 

 从传输介质看,原子网络的介质是道路、管道,比特网络的介质是金属线、光纤和空中频道,比特网络的建设费用低,占用的物质资源少。 

 从网络覆盖范围看,原子网络的节点是地理上的城市,覆盖面是平面,比特网络的节点是家庭和个人,覆盖面是立体空间,所有的人都可被包括在特定的比特网络中。 

 从传播速度看,原子网络是机械速度,比特网络是电磁速度和光速。 

 与原子网络相比,比特网络具有最大的传递效率。比特流可以压缩传播,现在信息压缩技术可以将信息的压缩比达到十万分之一。比特网络目前采用的是所谓的IP包交换协议,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带宽。 

 更为重要的是原子网络和比特网络的传播的物理机制不同。原子网络(包括电磁场网络)服从牛顿定律: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其动力学机制是由高到低、由密到稀,这些规律在经济学中表现为稀缺性规律和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但是比特网络不服从牛顿定律而只受量子规律的限制。例如,信息容易拷贝,可以多次消费,信息传递的动力学机制是“马太效应”,而非由密到稀,同时光速不变和微观世界的测不准原理则是比特网络的运行极限,这些规律在经济学中的表现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传统经济范式中,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原子网络当然居于主导地位。比如现在我国就大力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铁路网、公路网和电力网。对于象美国这样生产力发达的国家,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已非常强大,服务于提高物质产品交易效率的第三产业以及精神产品就变得非常重要,包括教育、医疗、娱乐产业、传媒产业、软件产业、金融服务业等将占主导地位。这些产业将依赖比特网络,而不是依赖原子网络,那么经济范式也将从传统经济进入新的网络经济。 

比特网络和电子商务 

 90年代以来,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对网络企业股票开展了疯狂的追逐。美国在线、雅虎、亚马逊网上书店的股票价格都上翻20倍以上。可是按照传统的观点看,这些企业日常经营甚至没有赢利。 

 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活动中,如果将活动过程细分,可以发现随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是大量的信息流,比如,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谁,交易过程的谈判,生产规模的预测等等都是信息过程,生产的规模越大,消费范围越广,信息活动增加越多。因此物质生产也必须依靠比特网络和原子网络的配合运行。如果围绕物质生产和交易的信息过程非常有效率,将能部分取代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无序流动。比如,在中国,有资料表明,由于信息不畅,每年有大量同样的化肥进出四川,仅交通费用就浪费十多亿元。如果比特网络发达,这样的浪费就完全可以避免。比特网络的运行将提高原子网络的效率。 

 在发达国家中,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易越来越重要,比如出版业、电影业、游戏业、传媒业等等。在传统的经济中,这些产业总是要物化成原子产品才能进入流通。比如,图书总是要变成印刷品或光盘。这些物化的产品事实上是浪费了资源和降低了流通效率,如果这些产品只存在数字产品,在比特网络中流通,就根本不需要物化形式,当然也不需要原子网络。比特网络将在这些方面取代原子网络。 

 在服务业中,比如金融业、咨询业,甚至包括政府部门,交易的对象本来就是信用和智力产品,它们的物化形式就是各种证券、报告和文件等。这些物化形式若转换为电子形式,从业人员就可以在家办公,从而节省大量的社会资源。在这方面,比特网络的重要性将高过原子网络。 

 对美国的新经济进行分析以后,还可以发现比特网络和电子商务存在着互动关系。比特网络和电子商务就好比一辆汽车的两只轮子,这两只轮子要同时转动,而且要转速匹配,网络经济才能平衡发展。 

 网络经济产业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修路”的产业,二是“运货”的产业,如果比特网络是路,电子商务就是货。具体地说,以美国在线为代表的公司是“修路”的,以亚马逊网上书店为代表的公司就是“运货”的,以雅虎为代表的公司则介于二者之间。所以在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投资要交替进行,不可偏废一方。 

 1993年以来因特网扩展商业性应用,标志着传统经济范式改变的开始,信息网络经济范式正在产生中。 

 因特网作为经济活动的平台有三大特点:时空压缩、双向互动和虚拟空间(cyberspace)。任何一个网络用户当他拥有一台终端连上因特网时,地理因素的作用对其活动的限制便大为缩小。这就是时空压缩。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传统联系,存在着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网络上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联系,则是双向互动的。在比特网络上,厂商、消费者、政府、非赢利机构甚至个人都在建自己的站点(site),这些站点加在一起便形成了虚拟空间。 

 由于比特网络上述的三大特点,使网络经济的新范式具有以下表现: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6

一、网络外部性的定义和特点

网络外部性是“新经济”中的重要概念,是标志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的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其实质是网络规模扩大过程中的一种规模经济。

网络的外部性可以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指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直接物理效果产生的外部性,例如电话、电邮和网络游戏等。而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随着某一产品使用数量的增加、该产品互补品数量的增加、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正如互联网与网站,随着网络中越来越多的内容各异的网站出现,网络群体越来越庞大,进而使得整个互联网的价值也随之上升。

网络的外部性是网络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与传统经济的外部性相比,网络外部性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

1.互依性:所谓互依性是指消费者极易联结成一个联盟,因为这些消费个体间的决策是互动的。

2.用户锁定:用户在购买了某件产品之后,通常还要购买配套的硬件或软件,并且学习产品的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此时,一旦产品的用户进一步向该特定系统投入各种补充型、耐用型资产时,就会产生锁定。并且锁定程度与转移成本有关,即投入的越多,转移成本越大,锁定程度越大。

二、影响网络外部性大小的因素

从网络的物理特性来看,影响网络外部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网络的规模和网络内部物质的流速。网络规模越大,网络中的结点越多,网络的外部性就越大;同样,其内部物质流动速度越快,网络外部性也越强。

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 law)指出网络价值与网络大小的平方成正比,这里的网络大小是指网络结点数目的多少。即网络对每个用户的价值随网络中其他用户数目的增加而成指数增长。假如网络中用户结点数为N,则对每个用户而言,网络带给他的价值为K*(N-1)2,(K为正常数)即每增加一个用户,网络中其他已有用户获得的价值将以O(N2)这一级数的速度增长。这种网络效应的存在,不仅使网络的交互程度迅速深化,最终也使得网络外部性的增长规模呈现出指数特性。

三、网络外部性下的新需求定律和新供给定律

1.网络外部性影响下的新需求定律

由于网络性的影响,使得网络经济中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呈现出与传统经济理论不同的特性。在传统经济学中, 假定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从而通过个人需求曲线水平方向简单叠加而得出市场需求曲线。

在网络经济中,网络产品的需求价格是由网络产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的,而网络产品带来的边际效用的大小又取决于网络规模大小。因此,由上文提到的麦特卡夫法则可知,网络外部性是影响边际效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网络产品需求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单个消费者而言,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然而,就整个消费者群体而言,网络外部性由一个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使得一个消费者效用的增加抵消了另一个消费者效用的减少,最终使得整个市场的总效用是增加的。另外,又由于边际效用决定价格、网络规模影响边际效用,所以随着整个市场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网络价值会不断扩大。由此可以确定网络经济中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根据麦特卡夫法则可知网络价值上升的速率是不断变大的,得到的需求曲线是向上凹的。但是,网络产品具有特殊性,即只有当消费者数量Q达到某一临界点Q*时,才能体现出其价值的扩大,因而最终得到的网络经济下的需求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示可以得出基于网络经济下的需求定律:当市场需求量QQ*时,需求价格随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

2.网络外部性影响下的新供给定律

网络经济中供给的产品主要有两种: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由于硬件产品的销售、供给同一般的传统产品区别不大,而软件产品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质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供给规律,因此这里重点针对软件产品进行讨论。

对于软件产品而言,其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型产品,因而初始的研制成本很高,具有较高的固定成本。但一旦开发成功后,只要通过对第一产品的简单复制即可得到以后的一系列单位产品,因此在网络经济下它的边际成本很低,几乎为零。由于这一原因,使得价格不再是厂商考虑的主要因素,而网络规模反而更加重要。因为只要网络规模足够大,销售达到一定数量,即使价格较低,厂商也同样可以得到补偿。

由此,可以得到网络经济中的两条新供给定律:一是根据麦特卡夫法则,网络规模越大,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效用就越大,因此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定价;二是产品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因此产量越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低,厂商便可以获得更大的降价空间。

参考文献:

[1]吕本富:网络的外部性――信息经济学原理之十一[J ].IT经理世界,2003(8)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7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whole world is discussing “the network economy”, must grasp this glossary the true connotation to be difficult, like the global economist the definition has debated unceasingly to the economic is the same. Perhaps moreover in the network economy forming process, its many characteristics had not been obtaining manifest fully. Which characteristics does the network economy have?

key word: Network economy; Economical characteristic; Trade activity

网络经济的四大特征

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网络经济发展中,可以把握以下几个特性:

1、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这表明网络经济正在形成,虽然目前还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正在迅速建造未来的经济。

2、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经济产物。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动。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技术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散等因素,它是技术诱发的在人类以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出现的必然现象,但是又是所有智慧的人类所没有预测到的,无论是从古代圣哲的训导还是宗教中的天堂,抑或是空想主义者的睿智,还是当今预测学家的智慧,都不曾真正预测到网络和技术对人类的深刻影响。

3、网络经济不是一种行业经济。很多人将信息产业归于第四产业,但是从网络经济对人类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超越行业经济的概念,它不属于工业社会中的经济范畴。

4、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问世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它的交易规则、理论基础、价值规律和产品的分配特点等等对于传统的工农业时代的经济学变化很大。

网络经济的爆发性

从形成特点来看,网络经济是一种爆发式经济,网络经济从问世以来的短短几年内,就充分体现了它的爆发式特点,这个特点包含六个方面:

1)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大,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播,“今天,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的标准光纤,一秒钟可以传输相当于超过九万卷大百科全书的信息。”

2)全球的信息急剧增加和信息流动更为丰富与频繁,全球范围也出现了爆发性的网络潮;

3)使用人数爆发式地增加,这种爆发式增加并引发极大的群体效应,世界上有约4亿人7年前从未听说互联网,到今天已经通过它来查询信息,发电子邮件和进行网上商业活动,不只是如此,它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

4)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交易额呈现爆发式特点;

5)从事网络经济淘金的企业呈现爆发式增加,上市企业数量和股价的爆发式增长程度。

6)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和个人迅速积聚起来,从股市上批量生产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对传统经济的冲击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8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9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

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10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11

一、网络时代与网络经济犯罪

网络时代的称谓来源于计算互联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互联网已经展现的和可以预见的巨大潜力,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我们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它带来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为人们所普遍感知。同时,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也拓展了“网络”的内涵,使网络不仅仅指代计算机网络,同时也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所有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通讯系统。用网络这种标示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决定性生产工具为名来指代一个时代———“网络时代”的做法,就是网络对社会变革巨大推动力的最好证明。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或作为犯罪侵害对象的不法行为,这种方法或目的在于影响计算机运行的犯罪行为,这种以信息技术作为方法致使受害人受到或可能受到损害的,而其行为人已经得到或可能得到利益的故意行为,都可以被定义为网络犯罪。

二、网络经济犯罪类型分析

新的经济形态会带来新的经济犯罪。网络经济犯罪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产生而产生,其内容与形式也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衍生与升级。网络经济犯罪不是刑法学意义上的定义,而是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特指利用网络作为工具来实施经济类型犯罪的一类犯罪形式,是经济犯罪网络化的具体表现。当前,网络经济犯罪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利用网络的侵财类型经济犯罪。一般利用网络进行的侵财类型犯罪主要是诈骗犯罪。这种犯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种类型犯罪是类罪,主要包括利用网络实施的普通诈骗罪、金融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具体从形式上而言,这类犯罪主要是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和神秘性来创造条件,利用网络的高传播率来进行宣传,再加上网络的空间性特征,使犯罪易于发生并且不易于侦查。比较常见的有无风险投资诈骗、电信欺诈、信用卡欺诈等。(二)利用网络的金融类型经济犯罪。目前国内外的金融业中,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账户数据、交易数据正在取代传统的货币、票据实物形式,交易数据的变化即为资金转移的表现形式。利用网络的金融类经济犯罪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利用网络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包括网络出售、购买伪造或变造货币;利用网络泄露内幕信息,编造虚假消息;利用网络进行非法吸取公众存款;利用网络进行洗钱活动等等。二是利用网络进行的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有价证券诈骗、保险诈骗等等。(三)利用网络实施贪污和挪用公款的经济犯罪。这类犯罪的主体身份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应用计算机利用网络实施贪污和挪用公款的犯罪。主要类型包括通过个人的特殊权限来进行非法操作单位财物或管理业务的操作系统来侵占单位资金;另一种是利用所掌握的财务系统或业务系统的漏洞和缺陷来窃取单位的资金。(四)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的经济犯罪。在我国,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犯罪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主要包括未经允许在网上复制刊登文学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美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严重违法行为。(五)利用网络制作、贩卖、传播物品的经济犯罪。随着互联网络的推广、互联网网民的增多,网络利用率的提高,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建立网站、网页,提供站点链接服务,利用网络高传播性来传播书刊、影片、音像、图片的行为越为越多。(六)利用网络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的经济犯罪。即个人或单位故意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来窃取商业秘密或披露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而给权利人的生产经营造成特别重大的经济损失的一种犯罪。这类犯罪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出现数量激增的势头。(七)利用网络实施非法经营的经济犯罪。利用网络实施非法经营的经济犯罪主要形式有计算机网络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网络传销、、赌博等活动。这些网络非法经营犯罪比传统非法经营活动方便、风险小,例如,在网络赌博中,赌客都是通过信用卡在互联网上下注结算,无需携带现金,使得投身网络赌博的赌徒越来越多。

网络经济的特点篇12

网络经济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一次质的飞跃。科学从对自然物的认识,发展到对能量的认识,再到今天对信息的探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信息技术对整个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是整体性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信息、知识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生产要素,互联网成为经济的一种载体,电子商务也成为经济运行的一种主要手段。网络经济已达到了信息技术系统与市场经济系统的合二而一,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经济概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经济已经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经济的运行已经出现了新的特征,以致出现了“新经济”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保持了10年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经济的信息化被认为是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鉴于网络经济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这种因缘关系,因此通过科技经济一体化来理解网络经济的运行法则就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本文认为,与科技经济一体化相对应,网络经济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法则和市场货币法则的结合来理解和认识。网络经济的发展是按照双重法则结合运行的结果,仅仅用信息技术法则或者仅仅用市场货币法则都无法完全架构或说明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法则可以作如下的初步陈述:信息技术的价值或早或迟将转变为巨大的市场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它表现为一种预期价值,这种预期价值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前导,因而既有动力机制作用又有比较高的风险性。在网络经济中,一些不同的定律表述了这种预期价值。如摩尔定律,它是确定性较强的一种预期价值,其内容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半导体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与此同时半导体的价格以6次级数在下降。半导体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的局面已经持续30多年,估计至少还将持续10—20年。梅特卡夫法则对预期价值的表述是,计算机网络的价值等于其结点数目的平方。雅虎法则对预期价值的表述是,“只要雅虎继续控制着挑战所有历史先例和逻辑的价格/收入比,互联网将继续是投放金钱的巨大场所。”这一法则试图说明财富货币的转移方向是在信息资产支配物质资产中形成的名义价格对传统财务收入保持较高比率的地方。上述预期价值具有三个特点:(1)它是以信息技术价值为基础的,因此其预期内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这种预期价值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定盘星,人们总是通过这样的预期去重组资本市场,进而试图实现其市场价值。就这一点说,这种预期价值具有驱动网络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这种预期价值总是超前并可能往往高于市场货币价值,其表现是在网络企业业绩增长的作用还没有传递到股市之前,预期已经把增长趋势放大或缩小数倍、数十倍而作用于股市,这就使网络投资具有比较高的风险性。人们常常用网络泡沫来表示这种风险的存在。 

所谓市场货币法则是指以下的判断:市场货币价值是信息技术价值的实现形式,网络经济最终必须使信息技术价值转化为市场货币价值,网络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将通过市场货币价值得以确立和确证。简单的说,网络经济必须具有效益,必须有自己的利润回报。这是传统经济学原理在网络经济中的反映。就这一点来说,网络经济依然不能完全离开传统,网络经济依然是经济。 

总的来说,网络经济应该也将通过信息技术法则和市场货币法则之间保持的一定张力来发展,网络经济中的新现象也需要通过双重法则的某种结合来进行解释。 

网络经济的双重运行法则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的新经济现象。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过去十年超过了历史上106个月持续增长的记录,达到了120个月持续增长的水平,年均增长率为3.5%,近5年4%以上。与此同时,美国近5年的年均失业率为4%,年均通货膨胀率为2%。美国高科技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占到了全国GDP的30%。这些情形一方面说明在美国信息技术价值转变为货币价值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经济确实能够实现其市场目标,它的发展是符合市场货币法则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经济确实得到了科学技术价值层面的强劲支持。由于网络经济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处于非固化状态,出现了其收益随规模扩大而持续上升的势头。美国历史上经济的增长率超过2.5%就可能出现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甚至低速经济增长也会带来物价攀高的“滞胀”现象,而这次高速增长由于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引起的,高增长伴随着低成本,因而使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原有链接分离了。同样,也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使得增长过程伴随着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下降,因而原来传统的菲利浦斯曲线描述的游戏规则被突破了。总之,信息技术法则在这里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