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1 09:20:31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1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06-02

职权法定原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依法行政中必须首先遵循的原则。职权法定的含义是指行政机关的创设来源于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法律的授予,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使权力,做出决定时,首先应当看法律有无规定、法律是否允许,同时,即使有行使权力的法律依据,还必须按法律所设定的权力范围和要求去行使,而不能为所欲为[1]。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职权法定对于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意义,虽然说法治国家的建设包含了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多个方面,涉及众多理论原则和规则,但是,职权法定这一原则,作为依法行政原则的核心,越来越成为当前建设法治国家所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的核心、法治国家的灵魂。

一、职权法定与依法行政、法治国家的逻辑关系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指导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形成在宪法之下的完善的法律体统和国家权力关系,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先决条件。但是,“有法必依”是为了“有法必依”,如果 “有法不依”,则法律就成为了一纸空文。所以说,“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

依法治国天然地要求国家的行政和司法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司法系统依法办事一直以来被贯彻得相对较好,这也是司法的性质所决定的,司法机关作为国家专门进行法律事务管理的机关,不论是从其职权设计还是从业人员配置上,都是将法律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来进行的,司法机关的人员在行使国家赋予的司法权时,当然会按照法律办事,这是他们工作的天然属性。所以,真正决定依法治国能否得以最终实现的内容就是政府行政公权力部门能否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所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点和核心。

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物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在针对依法行政这一命题进行讨论的观点中,几乎所有人都会将职权法定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涵,认为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的先决条件,所以,依法行政这一原则可以说是天然地包含着职权法定的含义

综上所述,从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到依法行政、职权法定,这几个命题在逻辑上形成了层层包含的关系,每一个外延命题都因其目的和手段天然地囊括了对内延命题的追求。

二、依法行政原则对职权法定的依赖

由于行政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事务的最重要和最强大的国家权力,因此,只有落实行政权或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法制约,确保行政权的合法行使,才能真正实现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权是行政机关专有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执法领域广泛。行政权力广泛存在于国家行政管理的各个部门,是一种最广泛的国家权力,凡是有行政权力存在的地方,几乎就有行政执法权的存在。(2)自由裁量度大。行政执法权面对千变万化的现实问题,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尽快解决问题,法律赋予行政执法权的自由裁量度往往比赋予司法权的自由裁量度大得多。行政执法权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度,这在客观上为解决复杂的行政管理问题,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了重要的

保障,但是,自由裁量度大也容易产生执法的任意性,甚至人为地扩大行政执法范围,加大处罚的力度,造成行政执法的违法,侵害公民的正当权益。(3)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行使。行政执法权是国家行政管理权威的具体体现,因此,任何国家对行政执法权都非常看重,把行政执法权看成是国家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行政执法权的实现[2]。

职权法定原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依法行政中必须首先遵循的原则。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而所谓法治政府,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所包含的基本原则——职权法定原则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坚持这一原则,对于我国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职权法定原则是创建约束型政府的先决条件。在宪政思想下,政府是在宪法的框架下,由人民所选举出来的进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机构,政府所执行的每一项事务,都应该被宪法和法律所约束,而不能够由政府任意为之。政府不能够随意地行使具有暴力和强制色彩的公权力,公务人员也不应当被赋予过多的“自由”,这主要是为了约束政府的行为防止其任意迫害公民的权利。创建约束型政府是宪政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国家的必然选择,通过职权法定,人民的意愿就通过法律的形式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达到了约束政府行为的目的,也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宪政和法治。

其次,职权法定是建立契约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几千年来封建思想压迫下的“人治”思想,让人们习惯了成为中央集权而不是对人民负责和为人民服务,于是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以权代法、以权谋私、贪污贿赂等现象屡见不鲜。但事实上,根据社会契约理论,公民和法人作为纳税人,通过向政府缴纳赋税来换取政府公权力的服务和保护,所以,政府与公民是建立在民法契约关系上的类平等主体,政府提供服务的质量决定着其是否“对得起”公民和法人的税费。因此,强调职权法定原则,就可以让每个公务员都懂得其手中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人民通过平等的契约“雇佣”公务人员和政府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行使国家权力,通过服务来换取国家税费转化成为的劳动报酬,彻底打消“官与民两个阶级”的隔阂,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再次,职权法定原则是建立廉洁型政府的客观要求。人是有私欲和权欲的动物,宪政就是为了控制执政者的权力滥用。权力的行使一旦违背人民授权的初衷,将出现政治异化。对此,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对世人警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3]因此,行政机关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应当遵循职权法定原则,遏止权力滥用及腐败,通过对职权的约束来达到建立廉洁型政府的目的。强调职权法定原则,还能够使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都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更加有利于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为了实现依法行政,并且达到建立约束型、契约型、服务型、廉洁型的政府的目的,职权法定都是要遵守的首要原则,所以说,依法行政原则依赖于职权法定,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的核心。

三、建设法治国家必然以职权法定为灵魂

经历了漫长“人治”社会的中华民族,随着民族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了“法治”对于国家长足发展的重要性,建设法治国家几乎成为了全体公民的心声。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

建设法治国家,在目前的现实中,主要表现在规范行政行为,将行政行为纳入法治的范畴,不断将依法行政原则落实到位,理由如下:

为了建立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首先要将民主宪政落实到位。我国实行的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崇高的效力。在宪法的指导下,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中央和各级政府各司其职进行国家的行政管理,各级法院和检察院行使司法权,构成了立法、行政、司法的体系,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立法权时,严格遵循《立法法》的程序,将立法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也是遵循不同的程序法律和实体法律进行司法活动,加之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法律工作者的先

天优势,其活动也在法治的轨道下不断完善。当前形势下,最需要完善的,就是将行政行为全面纳入到法治的范围,形成系统的行政法治是目前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核心工作。

职权法定原则完全符合民主宪政的客观要求。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和法律至上等学说,肯定了行政权的所有者是人民,政府只是充当一个行使者的角色,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罗伯斯庇尔所说:“人民是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创造物和所有物,社会服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因此,近代宪法的出发点就是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西方国家的“代议民主制”都标榜人民是权力的唯一合法的所有者。许多国家由此都把自己称为人民共和国或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政机关的职权不是行政机关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经人民授予,也就是由人民制定的法律法规而授予的。所以,职权法定原则是民主宪政的必然产物。江平教授认为“宪政的最高原则是权力制衡”。法治的核心价值是对公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只要在与人治对立的基础上讲政治,其含义必定包括对公权力的制约。从这种意义上说,法治主要要解决的是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如何依法行使职权的问题,正确行使职权,有效实现权力制衡的一个首要前提便是“职权法定化”。因此,政府职权法定化则是法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法治则是政府职权法定化的根本目标。

综合看来,职权法定作为依法行政的核心,同时,也是符合民主宪政思想的核心产物,加上依法行政在建设法治国家中的核心作用,使得职权法定原则成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核心工作的核心,也就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灵魂。

参考文献: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它们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通过教学过程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他们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方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并为之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它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决定了高校必然会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而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些内容,并且这些内容还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最高抽象,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会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并使其成为教育的主课堂。综上所述,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应承担的教育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然成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任务,承担着政治导向功能和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一)学生不重视

学生的重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成功发挥育人功能的一个前提条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越来越趋于现实,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职业选择方面往往更加注重“实在”与“实用”,因而他们把大学教育并没有看做是自身完善发展的途径,而是把其看作是通往未来职业生涯的道路,这使得他们往往喜欢他们认为对自己未来有用的课程。对于政治类和思想品德类的课程由于传统的偏见,他们认为这类的课对自身发展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讲课讲得再精彩、再有激情,对于大学生来说也难以入其耳、入其脑、入其心,当然育人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师不改变

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达到育人的效果,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的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学方法上,仍然是墨守成规,一如既往的采用单一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达到“以人为本”;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注重抽象理论的讲解,忽视实际内容的引用;教学态度上,由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漠视,使得教师逐渐失去了教学的热情和兴致,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甚至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并非放在教学上,而是放在其他事情上。

(三)学校鼓励少

近几年来,由于中央的号召,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及其作用的发挥,资金投入有所加大,但是和中央的重视程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相对于专业课的老师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方面的机会还是缺乏的,如进修培训、外出考察和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大学人才的培养。

三、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新型”课堂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改变原有课堂教学状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内涵的“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一)教师功底深厚、充满自信、富有激情

首先,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时代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师要不断吸纳新的内容,时时关注社会上的新问题、新情况,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大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此来储备、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其次,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积极寻找和探索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一切可以调动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可以大胆的尝试、有效的利用;再次,教师要端正态度,敢于克服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受到挫折就怨天尤人,抱着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态度,甚至自暴自弃,而是勇于面对困难、寻找原因,改变自己,走出困境,重新投入到教学中去;第四,教师要充满自信、热情洋溢,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二)教学内容“吃透两头”、“两头一致”、“突出重点”

所谓“吃透两头”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吃透理论,一方面要吃透实际。这个实际既包括社会上的时势变化也包括学生生活实际的变化。所谓“两头一致”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充分体现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一头与实际保持一致,联系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特别要针对大学生生活当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谓“突出重点”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当中。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3

中央军委主席关于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1]。其中,“忠诚于党”处于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地位,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2]。“忠诚于党”属于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与法律毫无关联,相反,它与社会主义法治具有密切的联系,法律内涵也很丰富。

一、革命军人忠诚于党体现的法治理念

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这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它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和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法治建设上的体现。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那么,革命军人的“忠诚于党”与法治理念中的“党的领导”的联系在哪呢?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包含最低限度的“忠诚于党”的要求。“忠诚于党”的前提是“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表述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失去了“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党的领导”是军人核心价值观中“忠诚于党”的最低法律要求,违反了这一要求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可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的支撑和保障。

2.“忠诚于党”价值观的培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军人核心价值观中,对革命军人来说,党、国家和人民也都是价值主体、权利主体;但就党、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来而言,党和国家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是价值客体、义务主体,人民是价值主体、权利主体。因此,“忠诚于党”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要以“服务人民”为价值追求。人民是最高的价值主体和最高的权利主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忠诚于党,是建立在党是人民自己的党、国家是人民自己的国家这一根基之上。党、国家、人民的利益是统一的,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的培育要坚持这一理念,才能内化于心。第二,要“以人为本”,完善军人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与现代社会普通公民的“权利本位”的法律地位不同,革命军人处于“义务本位”的法律地位。革命军人职业具有高风险性、高奉献性、高强度性,军人献身军营,意味着弃失了作为普通公民的许多权利,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乃至牺牲,因而,革命军人应该享有与其义务相应的广泛权益。《国防法》等法律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尊重和优待军人,国家保护现役军人的荣誉、人格尊严,保障现役军人享有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生活福利待遇。近年来,经过调整,军人工资待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军人权益保障仍然有待改进,如军人住房、医疗、保险等待遇,军人退役安置问题的解决,军人优抚政策不能全面落实,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官兵有后顾之忧,有损官兵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有损官兵扎根军营、献身使命积极性,不利于价值观的培育。为此,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完善军人权益保护的立法,强化军人职业尊严,激励军人献身使命。

二、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的法律根据

“忠诚于党”不仅可以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溯源,也可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找到根据。

革命军人必须“忠诚于党”,是由人民军队和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我国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多数人实行统治的人民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统治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实现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的国家机关,包括军事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我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的统治,又是通过无产阶级及人民的政党对国家的领导来实现的,即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是统一的。《宪法》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党地位作了明文规定。党对国家的领导本身当然包括了党对国家武装力量――人民军队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是绝对的领导,不仅包含党对人民军队的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而且包含党对人民军队的直接的领导和指挥。党对人民军队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同党对国家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是一致的。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行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人民军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也应该适用于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也包括且强调党对人民军队的直接领导和指挥,即党的有关机构同国家军事机关一样,有权直接领导和指挥人民军队。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其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条例》的这一规定和我国宪法的规定是一致和互补的。

在我国,有两个冠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字的机构,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法规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经过执政的共产党和参政的各充分协商之后,提交并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这两个“中央军事委员会”,虽是“两块牌子”,实为“一套班子”。国家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同时也就意味着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意味着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听党指挥和服从国家、服务人民,是一致的。中国人民是人民的军队、国家的军队和党的军队的统一,这一性质定位,是符合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的。“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是违背我国的法律和法理的。

总之,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核心价值观中的“忠诚于党”的本质所在。忠诚于党,既是对人民军队的法律要求,也当然是对革命军人的法律要求,是革命军人的法律义务。

三、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的法律内涵

忠诚于党,就是要求当代革命军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无条件的领导,不仅体现为党对人民军队的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而且体现为党对人民军队的直接的领导和指挥。这一点,也是有充分的法律根据的。

忠诚于党,不仅是对革命军人的政治要求,而且包含着对革命军人的法律要求。所谓对革命军人的法律要求,是指,“忠诚于党”之于革命军人,除了具有启发性、劝导性,还具有国家的强制约束力,是国家对革命军人的强制性要求。它包含着要求革命军人必须做什么、必须如何做、不得做什么。“忠诚于党”是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关内容的概括、重申和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我国武装力量――人民军队的组成人员,革命军人当然要接受党的领导,忠诚于党。《中国人民内务条令》规定,公民入伍后,必须进行军人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革命军人不得违背这种要求,否则就是违反军人职责,就须承担法律责任。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在人民军队及革命军人和党的关系中,人民军队及革命军人必须奉行义务本位,是毋庸置疑的义务主体,而党则是革命军人及人民军队服务和献身的载体,革命军人及人民军队义务的内容,就是有效完成党赋予的使命,也就是履行职责,献身使命。[3]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从法律角度思考“忠诚于党”这一革命军人价值观,不但有助于军人法治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对“忠诚于党”观念的培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主义法治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社会主义法治所包含的某种评价标准与军人核心价值观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它对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因此,当代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的价值观不仅要从道德角度去思考和培育,更要从法律角度去思考,从法律途径去培育,只有这样,才会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27-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既是高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传承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反思自己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详细的阐释和说明,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应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途径,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评价保障体系。结合自己多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参考其他研究者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对以上三个核心问题进行如下阐释和说明。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时期教育环境复杂化的需求

众所周知,随着以“数字化”为核心多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最大特点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即复杂化。所谓的复杂化有两层具体的含义。在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复杂化是指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由传统的、以“纸质”为传播媒介的传播媒体和现代的、以“数字”为核心技术的现代传播媒体组成。而正是由于传播领域这两大媒体的竞争,使学生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逐渐得到了拓展。在第二个层面上,由于信息传播途径的拓展,使各种信息的传播表现出“无障碍化”的特点。虽然高校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他们处理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能力还稍显薄弱。因此,从这两个层面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环境复杂化的必然要求。

2.学生树立人生观的基本需求

作为一名大学生,虽然他们的人生观已初具形态,但他们的人生观还未成熟。因而极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而每一名学生的人生观既是其处理各种人生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又是其提高自己明是非,辨事理能力的基础。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学任务。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从而为学生处理各种人生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又是学生形成人生观的核心内容;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既是高校学生日常言行的行为准则,又是其判定各种生活事实的理论根据。尤其是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发扬,更是学生正确人生观指导的实践基础。因此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必然要求。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化的需求、是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基本需求,而且它还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需求。传统中华文化与时代精神有一个共同的内容,那就是爱国思想。无论是古代的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是舍身炸碉堡的;无论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白爱国思想的文天祥,还是以身殉职的设计师罗阳,他们的言行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国。所以,为了使高校学生能够把中华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就必然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4.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需求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一个学生的综合政治素质。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就是提升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部分。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就是完成这一教育任务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需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那么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问题时就一定要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的分析,可以从两个大的层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即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于前者而言,理论层面的分析结果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对于后者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既可以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翔实的研究资料,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确定主要的研究课题。这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层面上确定了以下重点研究课题。

1.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其研究的第一个问题。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都知道,所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安排或统筹性规划。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核心内容,才能把其具体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性研究、处理。为此,应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高度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思考和具体的安排,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实现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还需要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内容的方法和途径。众所周知,国家审定的思想政治教材是全国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定教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针对本校的教育实际,针对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各高校还可能通过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3.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现代媒体的介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得到了拓展。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现代媒体展现给高校的学生就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教育课题了。例如,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微博、微信呈现给学生,如何利用学校的网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系统地展现给学生等等问题,都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即这些载体能够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1]。

4.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评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既然融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在具体的考评体系中,高校思想政治老师就需要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考评工作。对学生客观的考评结果,不仅有利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核心教育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而且也利于高校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效果。通过客观的考评结果反馈的教育信息,既是各教师提高自己执教能力的关键,也是各学校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料。

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评价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上边提到的考评有所不同。前者是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反馈手段,后者是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在整体的高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和总结,它对各高校的相关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性的指导作用。

1.评价指导思想

新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在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时,必须注意两个现实,即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本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内容的需求。前者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后者是编写校本教材和确定评价重点的关键。

2.多维的评价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着一系列的教育内容,因此,评价不同的教育内容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利用多维的评价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是最为正确的抉择。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既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完美结合,又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各种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因为,在目前教育环境复杂化的前提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这多维的评价标准,不但可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实教育教学情况,而且还可以为考核教师的教育工作及其实效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因此,在新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还要注重评价标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0.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5

(试 行)一、命题依据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和《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思想性: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体现国家意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教育,体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

2.基础性:反映基础教育的要求,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思考、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试题设计必须与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图文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阅读量、思考量和答题量适中。

4.人文性: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既体现学科特点,反映社会热点,又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5.导向性: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适当探索开放性与探究性,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三、考试目标与要求

根据水平考试的要求和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目标和特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会考以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知识测试和基本能力考核为主,重视知识获得的方法、过程,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考试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再认或再现所学的时事知识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模块的基础知识;能使用学科术语回答问题,条理清楚,表述准确。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模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重大时事,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对相关社会现象和生活问题进行观察和认识、分析和说明、评价和探究,并作出正确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

4.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中体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及当年度时事。具体内容如下:

必修1:经济生活

1.1 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2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1.3了解纸币及其发行量;

1.4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信用工具;

1.5 了解外汇与汇率;

1.6 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2.1 理解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2.2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2.3 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3.1 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3.2 了解消费的主要类型和结构;

3.3 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

3.4 认同正确的消费观;

4.1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4.2 理解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4.3 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

4.4 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5.1 了解企业的含义、公司的含义及基本形式;

5.2 理解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5.3 认同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5.4 学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6.1 比较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

6.2 尝试制订投资方案;

7.1 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7.2 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途径,理解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8.1 了解财政的含义,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8.2 了解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及其种类;

8.3 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8.4 了解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8.5 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8.6 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含义;

8.7 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纳税人意识;

9.1 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9.2 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9.3 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9.4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9.5 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及手段;

10.1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同科学发展观;

10.2 理解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1.1 了解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及其影响;

11.2 了解世贸组织及其基本原则和作用;

11.3 分析我国应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修2:政治生活

1.1 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2 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3 懂得公民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1.4 学会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2.1 比较不同的选举方式,树立依法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

2.2 理解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2.3 了解基层民主自治的途径和方式;

2.4 懂得民主监督的方式,明确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

3.1 分析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感受我国政府的作用;

3.2 理解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3.3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与方式进行求助或投诉;

4.1 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4.2 理解政府如何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4.3 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4.4 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树立;

5.1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职权;

5.2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5.3 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4 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6.1 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2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6.3 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6.4 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7.1 明确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7.2 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7.3 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优越性;

7.4 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8.1 了解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8.2 懂得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8.3 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8.4 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8.5 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9.1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9.2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9.3 分析当前国际竞争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9.4 阐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5 说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必修3:文化生活

1.1 了解文化的含义;

1.2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1 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

2.2 理解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2.3 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

3.1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2 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促进文化交流的意义;

4.1 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4.2 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

4.3 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4.4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1 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5.2 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5.3 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向;

6.1 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

7.1 懂得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7.2 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7.3 懂得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8.1 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

8.2 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9.1 理解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2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要求;

10.1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基本任务和根本要求;

10.2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3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必修4:生活与哲学

1.1 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2 懂得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1 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2 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2.3 比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3.1 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2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4.1 懂得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4.2 懂得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4.3 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5.1 理解意识的基本内涵;

5.2 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5.3 理解意识的作用;

5.4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6.1 了解实践的含义,理解实践的特点;

6.2 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3 懂得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

6.4 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7.1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7.2 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7.3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8.1 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8.2 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3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9.1 理解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

9.2 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9.3 学会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分析事物;

10.1 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10.2 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0.3 明确创新的社会作用;

10.4 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1.1 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1.2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1.3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同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12.1 理解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2.2 掌握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

12.3 明确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

时事政治

1.当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纯时事知识考试的知识范围,2018年1月份考试为2017年1月至12月重大时事;2018年6月份考试为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重大时事。

五、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开卷笔试,考生只可携带教材和时事进入考场供答题时参考。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六、试卷结构

1.题型分值比例:

选择题约60%;非选择题约40%。

2.内容比例:

必修1《经济生活》约占25%;

必修2《政治生活》约占25%;

必修3《文化生活》约占15%;

必修4《生活与哲学》约占20%;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6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应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途径,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评价保障体系。结合自己多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参考其他研究者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对以上三个核心问题进行如下阐释和说明。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时期教育环境复杂化的需求

众所周知,随着以“数字化”为核心多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最大特点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即复杂化。所谓的复杂化有两层具体的含义。在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复杂化是指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由传统的、以“纸质”为传播媒介的传播媒体和现代的、以“数字”为核心技术的现代传播媒体组成。而正是由于传播领域这两大媒体的竞争,使学生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逐渐得到了拓展。在第二个层面上,由于信息传播途径的拓展,使各种信息的传播表现出“无障碍化”的特点。虽然高校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他们处理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能力还稍显薄弱。因此,从这两个层面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环境复杂化的必然要求。

2.学生树立人生观的基本需求

作为一名大学生,虽然他们的人生观已初具形态,但他们的人生观还未成熟。因而极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而每一名学生的人生观既是其处理各种人生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又是其提高自己明是非,辨事理能力的基础。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学任务。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从而为学生处理各种人生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又是学生形成人生观的核心内容;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既是高校学生日常言行的行为准则,又是其判定各种生活事实的理论根据。尤其是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发扬,更是学生正确人生观指导的实践基础。因此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必然要求。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化的需求、是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基本需求,而且它还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需求。传统中华文化与时代精神有一个共同的内容,那就是爱国思想。无论是古代的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是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无论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白爱国思想的文天祥,还是以身殉职的设计师罗阳,他们的言行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国。所以,为了使高校学生能够把中华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就必然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4.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需求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一个学生的综合政治素质。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就是提升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部分。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就是完成这一教育任务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需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那么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问题时就一定要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的分析,可以从两个大的层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即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于前者而言,理论层面的分析结果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对于后者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既可以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翔实的研究资料,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确定主要的研究课题。这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层面上确定了以下重点研究课题。

1.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其研究的第一个问题。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都知道,所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安排或统筹性规划。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核心内容,才能把其具体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性研究、处理。为此,应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高度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思考和具体的安排,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实现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还需要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内容的方法和途径。众所周知,国家审定的思想政治教材是全国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定教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针对本校的教育实际,针对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各高校还可能通过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3.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现代媒体的介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得到了拓展。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现代媒体展现给高校的学生就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教育课题了。例如,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微博、微信呈现给学生,如何利用学校的网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系统地展现给学生等等问题,都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即这些载体能够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1]。

4.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评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既然融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在具体的考评体系中,高校思想政治老师就需要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考评工作。对学生客观的考评结果,不仅有利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核心教育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而且也利于高校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效果。通过客观的考评结果反馈的教育信息,既是各教师提高自己执教能力的关键,也是各学校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料。

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评价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上边提到的考评有所不同。前者是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反馈手段,后者是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在整体的高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和总结,它对各高校的相关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性的指导作用。

1.评价指导思想

新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在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时,必须注意两个现实,即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本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内容的需求。前者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后者是编写校本教材和确定评价重点的关键。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知识点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主要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价值追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价值遵循)

(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

3、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知识点三: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基本内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知识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不同于一党制。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5)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知识点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8

在现代国家中,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和必备要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说明增强公民意识已经从知识界的呼吁变成党和国家的意志。民主政治的推进重在制度建设,而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持。现代公民意识的发育还不完全,公民意识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方面都有待加强和重视,表现在基层选举、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各个方面。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必须重视公民真正的健全发展,为公民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供社会各方面的保障,从而使之成为现代公民,培养公民意识。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与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与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密切相关。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离开了现代公民意识,就不会,至少难以产生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现代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的前提。同时,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无疑地促进着现代公民意识的提升。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共依的、共存的,在交融中相互促进的关系。我认为,现代公民意识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换句话说就是主人翁意识。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它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合法性在于公意。

(2)权利义务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各种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的权利是第一要素,义务是第二要素,是为权利的取得而付出的代价。明确了这一点,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自己是一个纳税人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国家也应该为每一个公民或者说纳税人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①

(3)公平正义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平等的正确理解是:平等是相对的,绝对平等的结果是不平等;平等是一种比例平等,而不是机械平等,是权利平等而非事实平等,是机会、过程的平等;要正确对待结果的不平等。国家和政府所要做的是尽量为公民创造平等的机会,使每个公民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同时也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公民在受法律保护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有义务遵从法律和各种公认准则。制定法律和规则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利益,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利益。

(5)国际化意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每个人都不可能超然世外,公众应思考如何将自己跟世界联系起来,将日常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联系起来,民主自由法治平等这些全世界公民共同追求和必需的要素也日益国际化,这也将成为未来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除此以外,公民意识还应包括民主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等。民主参与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有序的参与是成熟民主的标志。至于监督意识,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公民的监督意识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有利于规范国家公共权力的运作,建立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政府,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民意识的价值

1.公民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保护、促进公民权利”始终是法治国家权力产生、配置、运作与调整的正当性法理依据。而这种“权利意识”正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西方法学家们在构想法治国家制度的理想方案时,大都是首先将自身与其他人定格为“国家的公民”,进而在这种主体自觉的思想前提下形成“民主观念”、“平等观念”等“公民思想”,以此作为法治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可以说,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和思想观念,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理论。

2.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人文基础

古希腊时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不仅论证了“法治优于人治”的道理,而且意识到了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应关心的事业。这种论断具有两项理由:(一)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二)又,人要运用每一种机能或每一种技术,必须先行训练并经过相当的复习,使各各为之适应。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②近现代西方法治国家制度建立与形成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政治家与思想家们无不重视公民教育,并致力于公民意识的培养。以法国为例,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多塞就提出国家应担负起公民教育的重任,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废除传统的宗教教育,代之以宣传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③孔多塞的公民教育思想在后来拿破仑执政时期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实施,为法国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773年,法国的大思想家卢梭应波兰政府之约,起草了《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专门提出了“公民教育”的主张,“明确指出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由祖国的公民,培养忠诚的爱国者”。④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甚至提出了“教育万能”的思想。依据这一理论,公民意识教育是法治国家赖以建立的决定性因素。

三、公民意识的体现

如果说公民意识带有抽象的色彩的话,那么现实生活中能够得以体现的或许是另一个名词——纳税人意识。现代法治社会,公民意识主要体现为宪政意识、主人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等,而核心是纳税人意识。在法治国家中,民主宪政的制度的核心要素是财政立宪,而财政立宪所保护的核心又是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或者说是每一个纳税人的利益。公民意识的作用体现为了纳税人意识,法治国家的建设与民主宪政的文化氛围与传统密切相关,这些传统最终都可以通过公民意识体现出来。这里所谓的纳税人意识并不是指纳税人的意识,而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对于“纳税人”这样一个概念的认识。⑤法治制度下的纳税人概念首先蕴含了一种民主的含义,即国家是为纳税人而存在的,是为了给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而存在的,因此,国家应当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重要事项都应当由纳税人决定。其次,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宪政的含义,纳税人所承担的纳税义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其最终依据是宪法,纳税人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控制权也是以宪法作为最终依据的,宪政的精神实质——控制政府权力,保护纳税人权利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扎根。最后,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法治的含义,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都是通过宪政制度下的法律具体确定的,法律成为统治整个社会的基本行为规则,法律的原则和制度能够具体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法律能够为每一个人所尊敬甚至崇拜。

四、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的培育可以分为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从公民自身来说,要有意识地树立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责任和守法意识等,树立健全的公民意识;客观方面是从国家社会的外部环境保障而言的,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护市场主体的利益;二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规范公共权利的运作;三要依法治国,确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培育公民意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从目前我国公民意识的发展来看,民众的公共道德意识、法律与责任意识、主体与权利意识等仍然不强,公民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如果公民意识的培养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那么公民社会的建立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公民社会不只是宏观的政治、经济体制达到了公民性的社会,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形成了公民意识、公民精神的社会。无论从何种角度,公民意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要确实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健全的公民意识,营造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确认和强化公民意识的制度保障系统,真正正确地认识、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使公民成为大写的“人”,为法治实践做出努力,实现和谐社会。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在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的同时,实质内涵也赋予了公民的权利,那就是国家的主人的权利,也即是政府应当为公民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的义务。

②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6,(第1版):61.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9

关键词: 法治国家建设 现代公民 公民意识

 

在现代国家中,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和必备要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说明增强公民意识已经从知识界的呼吁变成党和国家的意志。民主政治的推进重在制度建设,而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持。现代公民意识的发育还不完全,公民意识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方面都有待加强和重视,表现在基层选举、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各个方面。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必须重视公民真正的健全发展,为公民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供社会各方面的保障,从而使之成为现代公民,培养公民意识。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与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与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密切相关。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离开了现代公民意识,就不会,至少难以产生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现代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的前提。同时,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无疑地促进着现代公民意识的提升。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共依的、共存的,在交融中相互促进的关系。我认为,现代公民意识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换句话说就是主人翁意识。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它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合法性在于公意。 

(2)权利义务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各种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的权利是第一要素,义务是第二要素,是为权利的取得而付出的代价。明确了这一点,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自己是一个纳税人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国家也应该为每一个公民或者说纳税人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① 

(3)公平正义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平等的正确理解是:平等是相对的,绝对平等的结果是不平等;平等是一种比例平等,而不是机械平等,是权利平等而非事实平等,是机会、过程的平等;要正确对待结果的不平等。国家和政府所要做的是尽量为公民创造平等的机会,使每个公民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同时也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公民在受法律保护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有义务遵从法律和各种公认准则。制定法律和规则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利益,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利益。 

(5)国际化意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每个人都不可能超然世外,公众应思考如何将自己跟世界联系起来,将日常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联系起来,民主自由法治平等这些全世界公民共同追求和必需的要素也日益国际化,这也将成为未来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除此以外,公民意识还应包括民主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等。民主参与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有序的参与是成熟民主的标志。至于监督意识,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公民的监督意识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有利于规范国家公共权力的运作,建立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政府,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民意识的价值 

1.公民意识是建设

[1] [2] [3] 

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保护、促进公民权利”始终是法治国家权力产生、配置、运作与调整的正当性法理依据。而这种“权利意识”正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西方法学家们在构想法治国家制度的理想方案时,大都是首先将自身与其他人定格为“国家的公民”,进而在这种主体自觉的思想前提下形成“民主观念”、“平等观念”等“公民思想”,以此作为法治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可以说,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和思想观念,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理论。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人文基础 

古希腊时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不仅论证了“法治优于人治”的道理,而且意识到了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应关心的事业。这种论断具有两项理由:(一)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二)又,人要运用每一种机能或每一种技术,必须先行训练并经过相当的复习,使各各为之适应。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②近现代西方法治国家制度建立与形成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政治家与思想家们无不重视公民教育,并致力于公民意识的培养。以法国为例,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多塞就提出国家应担负起公民教育的重任,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废除传统的宗教教育,代之以宣传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③孔多塞的公民教育思想在后来拿破仑执政时期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实施,为法国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年,法国的大思想家卢梭应波兰政府之约,起草了《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专门提出了“公民教育”的主张,“明确指出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由祖国的公民,培养忠诚的爱国者”。④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甚至提出了“教育万能”的思想。依据这一理论,公民意识教育是法治国家赖以建立的决定性因素。 

三、公民意识的体现 

如果说公民意识带有抽象的色彩的话,那么现实生活中能够得以体现的或许是另一个名词——纳税人意识。现代法治社会,公民意识主要体现为宪政意识、主人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等,而核心是纳税人意识。在法治国家中,民主宪政的制度的核心要素是财政立宪,而财政立宪所保护的核心又是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或者说是每一个纳税人的利益。公民意识的作用体现为了纳税人意识,法治国家的建设与民主宪政的文化氛围与传统密切相关,这些传统最终都可以通过公民意识体现出来。这里所谓的纳税人意识并不是指纳税人的意识,而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对于“纳税人”这样一个概念的认识。⑤法治制度下的纳税人概念首先蕴含了一种民主的含义,即国家是为纳税人而存在的,是为了给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而存在的,因此,国家应当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重要事项都应当由纳税人决定。其次,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宪政的含义,纳税人所承担的纳税义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其最终依据是宪法,纳税人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控制权也是以宪法作为最终依据的,宪政的精神实质——控制政府权力,保护纳税人权利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扎根。最后,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法治的含义,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都是通过宪政制度下的法律具体确定的,法律成为统治整个社会的基本行为规则,法律的原则和制度能够具体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法律能够为每一个人所尊敬甚至崇拜。 

四、公民意识的培养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10

关键词: 法治国家建设 现代公民 公民意识

在现代国家中,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和必备要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说明增强公民意识已经从知识界的呼吁变成党和国家的意志。民主政治的推进重在制度建设,而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持。现代公民意识的发育还不完全,公民意识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方面都有待加强和重视,表现在基层选举、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各个方面。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必须重视公民真正的健全发展,为公民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供社会各方面的保障,从而使之成为现代公民,培养公民意识。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与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与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密切相关。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离开了现代公民意识,就不会,至少难以产生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现代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的前提。同时,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无疑地促进着现代公民意识的提升。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共依的、共存的,在交融中相互促进的关系。我认为,现代公民意识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换句话说就是主人翁意识。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它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合法性在于公意。 

(2)权利义务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各种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的权利是第一要素,义务是第二要素,是为权利的取得而付出的代价。明确了这一点,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自己是一个纳税人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国家也应该为每一个公民或者说纳税人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① 

(3)公平正义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平等的正确理解是:平等是相对的,绝对平等的结果是不平等;平等是一种比例平等,而不是机械平等,是权利平等而非事实平等,是机会、过程的平等;要正确对待结果的不平等。国家和政府所要做的是尽量为公民创造平等的机会,使每个公民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同时也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公民在受法律保护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有义务遵从法律和各种公认准则。制定法律和规则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利益,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利益。 

(5)国际化意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每个人都不可能超然世外,公众应思考如何将自己跟世界联系起来,将日常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联系起来,民主自由法治平等这些全世界公民共同追求和必需的要素也日益国际化,这也将成为未来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除此以外,公民意识还应包括民主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等。民主参与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有序的参与是成熟民主的标志。至于监督意识,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公民的监督意识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有利于规范国家公共权力的运作,建立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政府,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民意识的价值 

1.公民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n

[1] [2] [3] 

bsp;

“保护、促进公民权利”始终是法治国家权力产生、配置、运作与调整的正当性法理依据。而这种“权利意识”正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西方法学家们在构想法治国家制度的理想方案时,大都是首先将自身与其他人定格为“国家的公民”,进而在这种主体自觉的思想前提下形成“民主观念”、“平等观念”等“公民思想”,以此作为法治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可以说,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和思想观念,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理论。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人文基础 

古希腊时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不仅论证了“法治优于人治”的道理,而且意识到了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应关心的事业。这种论断具有两项理由:(一)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二)又,人要运用每一种机能或每一种技术,必须先行训练并经过相当的复习,使各各为之适应。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②近现代西方法治国家制度建立与形成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政治家与思想家们无不重视公民教育,并致力于公民意识的培养。以法国为例,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多塞就提出国家应担负起公民教育的重任,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废除传统的宗教教育,代之以宣传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③孔多塞的公民教育思想在后来拿破仑执政时期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实施,为法国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年,法国的大思想家卢梭应波兰政府之约,起草了《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专门提出了“公民教育”的主张,“明确指出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由祖国的公民,培养忠诚的爱国者”。④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甚至提出了“教育万能”的思想。依据这一理论,公民意识教育是法治国家赖以建立的决定性因素。 

三、公民意识的体现 

如果说公民意识带有抽象的色彩的话,那么现实生活中能够得以体现的或许是另一个名词——纳税人意识。现代法治社会,公民意识主要体现为宪政意识、主人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等,而核心是纳税人意识。在法治国家中,民主宪政的制度的核心要素是财政立宪,而财政立宪所保护的核心又是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或者说是每一个纳税人的利益。公民意识的作用体现为了纳税人意识,法治国家的建设与民主宪政的文化氛围与传统密切相关,这些传统最终都可以通过公民意识体现出来。这里所谓的纳税人意识并不是指纳税人的意识,而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对于“纳税人”这样一个概念的认识。⑤法治制度下的纳税人概念首先蕴含了一种民主的含义,即国家是为纳税人而存在的,是为了给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而存在的,因此,国家应当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重要事项都应当由纳税人决定。其次,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宪政的含义,纳税人所承担的纳税义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其最终依据是宪法,纳税人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控制权也是以宪法作为最终依据的,宪政的精神实质——控制政府权力,保护纳税人权利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扎根。最后,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法治的含义,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都是通过宪政制度下的法律具体确定的,法律成为统治整个社会的基本行为规则,法律的原则和制度能够具体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法律能够为每一个人所尊敬甚至崇拜。 

四、公民意识的培养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11

在现代国家中,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和必备要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说明增强公民意识已经从知识界的呼吁变成党和国家的意志。民主政治的推进重在制度建设,而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持。现代公民意识的发育还不完全,公民意识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方面都有待加强和重视,表现在基层选举、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各个方面。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必须重视公民真正的健全发展,为公民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供社会各方面的保障,从而使之成为现代公民,培养公民意识。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与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与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密切相关。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离开了现代公民意识,就不会,至少难以产生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现代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的前提。同时,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无疑地促进着现代公民意识的提升。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共依的、共存的,在交融中相互促进的关系。我认为,现代公民意识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换句话说就是主人翁意识。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理念是在民、人民,它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合法性在于公意。

(2)权利义务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各种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的权利是第一要素,义务是第二要素,是为权利的取得而付出的代价。明确了这一点,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自己是一个纳税人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国家也应该为每一个公民或者说纳税人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①

(3)公平正义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平等的正确理解是:平等是相对的,绝对平等的结果是不平等;平等是一种比例平等,而不是机械平等,是权利平等而非事实平等,是机会、过程的平等;要正确对待结果的不平等。国家和政府所要做的是尽量为公民创造平等的机会,使每个公民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同时也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公民在受法律保护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有义务遵从法律和各种公认准则。制定法律和规则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利益,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利益。

(5)国际化意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每个人都不可能超然世外,公众应思考如何将自己跟世界联系起来,将日常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联系起来,民主自由法治平等这些全世界公民共同追求和必需的要素也日益国际化,这也将成为未来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除此以外,公民意识还应包括民主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等。民主参与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有序的参与是成熟民主的标志。至于监督意识,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公民的监督意识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有利于规范国家公共权力的运作,建立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政府,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民意识的价值

1.公民意识是建设

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保护、促进公民权利”始终是法治国家权力产生、配置、运作与调整的正当性法理依据。而这种“权利意识”正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西方法学家们在构想法治国家制度的理想方案时,大都是首先将自身与其他人定格为“国家的公民”,进而在这种主体自觉的思想前提下形成“民主观念”、“平等观念”等“公民思想”,以此作为法治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可以说,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和思想观念,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理论。

2.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人文基础

古希腊时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不仅论证了“法治优于人治”的道理,而且意识到了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应关心的事业。这种论断具有两项理由:(一)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二)又,人要运用每一种机能或每一种技术,必须先行训练并经过相当的复习,使各各为之适应。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②近现代西方法治国家制度建立与形成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政治家与思想家们无不重视公民教育,并致力于公民意识的培养。以法国为例,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多塞就提出国家应担负起公民教育的重任,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废除传统的宗教教育,代之以宣传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③孔多塞的公民教育思想在后来拿破仑执政时期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实施,为法国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773年,法国的大思想家卢梭应波兰政府之约,起草了《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专门提出了“公民教育”的主张,“明确指出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由祖国的公民,培养忠诚的爱国者”。④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甚至提出了“教育万能”的思想。依据这一理论,公民意识教育是法治国家赖以建立的决定性因素。

三、公民意识的体现

如果说公民意识带有抽象的色彩的话,那么现实生活中能够得以体现的或许是另一个名词——纳税人意识。现代法治社会,公民意识主要体现为意识、主人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等,而核心是纳税人意识。在法治国家中,民主的制度的核心要素是财政立宪,而财政立宪所保护的核心又是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或者说是每一个纳税人的利益。公民意识的作用体现为了纳税人意识,法治国家的建设与民主的文化氛围与传统密切相关,这些传统最终都可以通过公民意识体现出来。这里所谓的纳税人意识并不是指纳税人的意识,而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对于“纳税人”这样一个概念的认识。⑤法治制度下的纳税人概念首先蕴含了一种民主的含义,即国家是为纳税人而存在的,是为了给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而存在的,因此,国家应当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重要事项都应当由纳税人决定。其次,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的含义,纳税人所承担的纳税义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其最终依据是宪法,纳税人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控制权也是以宪法作为最终依据的,的精神实质——控制政府权力,保护纳税人权利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扎根。最后,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法治的含义,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都是通过制度下的法律具体确定的,法律成为统治整个社会的基本行为规则,法律的原则和制度能够具体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法律能够为每一个人所尊敬甚至崇拜。

四、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的培育可以分为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从公民自身来说,要有意识地树立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责任和守法意识等,树立健全的公民意识;客观方面是从国家社会的外部环境保障而言的,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护市场主体的利益;二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规范公共权利的运作;三要依法治国,确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培育公民意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从目前我国公民意识的发展来看,民众的公共道德意识、法律与责任意识、主体与权利意识等仍然不强,公民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如果公民意识的培养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那么公民社会的建立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公民社会不只是宏观的政治、经济体制达到了公民性的社会,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形成了公民意识、公民精神的社会。无论从何种角度,公民意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要确实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健全的公民意识,营造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确认和强化公民意识的制度保障系统,真正正确地认识、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

公共生活,使公民成为大写的“人”,为法治实践做出努力,实现和谐社会。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在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的同时,实质内涵也赋予了公民的权利,那就是国家的主人的权利,也即是政府应当为公民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的义务。

②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6,(第1版):61.

③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华夏出版社,2000.1:186.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篇1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总结我们党95年的历史、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使全党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增强四个意识是弘扬优良作风、加强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

回顾95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一个主要原因是党有优良作风、党员有坚强党性。同志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性修养,核心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增强政治意识,要求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各种政治风浪面前处变不惊、头脑清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就有了最大的底气。打造坚强领导核心,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解决好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忠于谁、代表谁、服务谁这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

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局意识主要是指心中有全局,在大局下行动。党员干部必须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全局想问题、办事情,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全党、全国改革发展的大局中考量和谋划,不能片面强调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要克服本位主义,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全国一盘棋。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了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惜牺牲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做好有利于大局的具体工作,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也是党性强的表现。打造坚强领导核心,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核心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党中央是全党的核心,必须加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近现代中国发生了两个影响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关键选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选择是中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中央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协调好各方面意见,集中好各方面智慧,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打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核心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含糊。

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风雨历程中形成了一条基本经验:党的事业要发展,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有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团结统一、步调一致,这样才能赢得胜利。党员干部要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就是听从党中央的号令,步调一致。对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要结合实际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对中央明令禁止和反对的事情坚决不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立场不变、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松。当前,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最重要的是认真学习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蕴含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贯穿着坚定的理想追求和三个自信的政治定力,蕴含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忧思和强烈的历史担当,饱含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思想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用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做到政治上坚定清醒、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不偏不倚,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打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把看齐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个合格个人发言材料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这一政治属性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当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关键是增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必修课。这四个意识既有各自的规定性和明确要求,又彼此联系、互为支撑,相互渗透、相互依赖,集中体现为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要求,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全面把握四个意识的深刻内涵和辩证关系,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增强四个意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现代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回顾我们党的历史,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始终坚持讲政治。可以说,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特有优势。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坚持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是由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决定的。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和对党员权利义务的基本规定,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要求,都决定了全党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这是由当前我们党面临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决定的。放眼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可以说是世所罕见。我们党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就必须使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学会从政治上认识和分析问题,认清形势、把握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改革发展,为人类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这是由我们党所担负历史任务的艰巨性、繁重性决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中央明确提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状况和面临形势任务的清醒认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矛盾。克服这些困难和矛盾,完成党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必须注重讲政治,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各种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政治意识强调政治方向,要求坚定信仰不迷失

政治意识通常表现为政治集团的政治思想、政治路线、政治文化和个体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对全体党员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特有优势,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的首要任务,也是合格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准。

在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是管总的,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都具有政治意识的涵义,都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增强政治意识,必须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仰,坚持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保持政治警觉和政治清醒,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前,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有的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有的拿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来说事。有的党组织觉得政治纪律是软的、虚的,对违反政治纪律的错误言行不在意、不抵制、不查处。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特别是要做到忠诚于党的事业,学会从政治上分析和处理问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使命是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

大局意识强调认识高度,要求登高望远不短视

大局意识的基本内涵是善于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观大势、谋大事。大局意识与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我们所说的大局,必然是站在政治高度的大局、紧紧围绕核心的大局、自觉主动看齐的大局。不断增强大局意识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大局意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识大体、顾大局,必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讲,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大局。就一个领域、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来讲,中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大局,党和国家的全局性工作是大局,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大局。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大局搞服务、谋良策、抓落实、出成果,努力在大局中实现自身价值。就领导干部分管的工作来讲,也有一个形成一盘棋、共吹一个号的大局意识问题。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必须把自己的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尤其要时刻绷紧党性原则和政治纪律这根弦,不能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能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或以种种借口和理由脱离大局、妨害大局、给大局添乱。

核心意识强调力量聚合,要求集中统一不离散

增强核心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不断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内在包含讲政治、顾大局、能看齐的要求。核心就是中心,是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圆心。领导核心就是一个组织和集体的中心或者圆心,组织和集体的活动是一个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核心意识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就不会有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

在95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如同志所说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今天,我们党作为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要经受住四大考验、防范住四种危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增强核心意识。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革故鼎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实践充分证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是在国内外赢得崇高威望,全国人民真心拥护、由衷爱戴、高度信任和完全信赖的坚强领导核心。进一步增强核心意识,就要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维护核心,在党言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意志贯彻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用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恪尽职守。

看齐意识强调步调一致,要求整齐划一不掉队

看齐意识源自1945年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的报告。原话是这么说的: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当前,不断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听从党中央的指挥,服从党中央的安排,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坚持向党中央看齐。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是我们党担负的历史使命所要求的,是每位党员干部的责任所在、义务所在。

不断增强看齐意识,要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站不直、立不正,看齐就无从谈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学、成于思、固于行。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要把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融会贯通,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特别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时保持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沉着冷静地看齐;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时抵御住各种诱惑,拧紧固牢总开关,不碰法纪高压线,无怨无悔地看齐。总之,增强看齐意识既要有思齐的自觉,还要有对齐的标准,从而迈出整齐的步伐。

四个合格个人发言材料

我们一直在提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那么一直以来也就涉及到三个问题:其一,何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其二,为何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其三,如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各时期、各阶段党内包括党外各界也都有相应的研究,很多领导人也在各种场合分别对这三个问题发表过重要讲话。今时今日,在《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这篇文章中,有了更加系统、完善的回答。笔者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与增强四个意识的关系来思考这几个问题,结合文章中的启发,提出几点看法。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充分理解四个意识的内涵。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更好地管党治党,使从严治党长效化、常态化。党内政治生活早在1980年被规范为12条准则,但涵盖范围却十分宽泛。对于提高党员特别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党性,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内容应当是涵盖四个意识。其一,讲政治,也就是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立场;其二,顾大局,也就是增强大局意识,拥有大局观念;其三,重核心,也就是增强核心意识,把握领导核心;其四,常看齐,也就是增强看齐意识,主动看齐中央。这四个方面是包含在党内政治生活体系之中的,而且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余的各个方面也都有这四个意识的体现或者影响。所以说,弄懂何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弄懂这四个意识的内涵。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高度认识四个意识的作用。

从整体看,四个意识是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可靠保障,同样也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依靠。可作为原则性指导意见,对党组织、党员各方面提出要求,特别是为政治要求提供规范。要严肃,需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达到?要明白,目的要严肃,达到的方式就更要严肃。只有一种办法制度。通过制度进行刚性约束,出台相应的规章、条例、准则等等。从关键少数到绝大多数再到全覆盖,四个意识应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内部看,政治立场坚定,忠诚于党,热爱祖国这是基础,也可看做是目的之所在。至于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一方面既是为达成政治意识之所为,另一方面也是党令政令畅通的完善和保证。只有从充分掌握四个意识之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理解四个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发挥真正的优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