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分类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8 09:29:58

图书管理分类法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1

The Application of ABC Classific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XU Mei-fang

Library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50051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books aided by ABC analytic method. With the “Method of Expert Function Assessing” and the“Frequency of Readers Using” to determine the choice of all kinds of books, in order to make the purchasing decisions more scientific.

Keyword:ABC analytic method;Bolitho analytic method;Data;ABC analytical table;Management Strategies

我们知道图书馆图书的分类是根据科学分类而制定的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和管理的。这样的分类便于读者借阅和方便归档存放。本文要讨论的ABC分类法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分类,ABC分类法是1879年由意大利数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尔雷多・巴雷托提出的,又称巴雷托分析法、ABC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等。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以有区别地实施管理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称为ABC分析法。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巴雷托分析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1951年――1956年,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高校的图书馆同样也可以运用ABC分类法进行管理,我们通过这样的分类后,就会对本馆的藏书构成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便于制定下一步的采购计划,对原有的不合理的馆藏构成有一个调整和修正,以便更好地为高校的广大师生服务。如果需要做ABC分类法,具体的实施步骤是:

1、开展分析。这是“区别主次”的过程。它包括以下步骤:

11收集数据。即确定构成某一管理问题的因素,收集相应的特征数据。如对馆藏图书的构成进行分析,则应收集图书单价,数量,出版年份,出版社等数据。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所需要收集的数据也是不同的。

12计算整理。即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并按要求进行计算,包括计算特征数值,特征数值占总计特征数值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因素数目及其占总因素数目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

13根据一定分类标准,进行ABC分类,列出ABC分析表。各类因素的划分标准,并无严格规定。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一15%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一80%左右的前几种图书,确定为A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一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也为20一30%的图书,确定为B类;其余为C类,C类情况正和A类相反,其累计品目百分数为60一8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仅为5―15%。可以按照图书的出版年代划分,就可以将图书分为三个时间段,如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可以按照图书的种类分,如专业书籍,工具书,非专业书三大类。

14绘制ABC分析图。以累计因素百分数为横坐标,累计主要特征值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析表所列示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联结各点成曲线,即绘制成ABC分析图。除利用直角坐标绘制曲线图外,也可绘制成直方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今高校多个校区并存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做分析的时候,如果各校区间的图书可以相互流通则可以通盘考虑,做一个完整的本高校的图书馆的ABC分类。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各校区间的图书还不能流通和通借通还,这样做全校的ABC分类就没有意义,只能分析每一个校区各自的情况,以便规划各自的采购。

2、.实施对策,这是“分类管理”的过程。根据ABC分类结果,权衡管理力量和经济效率,制定ABC分类管理标准表,对三类对象进行有区别的管理。ABC分类法的目的就是通过放松对低值图书的控制管理而节省精力,从而可以把高值图书的管理做得更好。

21A类图书的管理策略 对于A类图书,它是图书馆管理中应该重点管理的图书,因此应该采用连续性检查策略。该管理策略要求每周检查该类图书的流通情况,随时掌握准确的流通信息,当发现短缺时,开始订货,订货后使理想库存量保持不变,其订货量是按实际库存而定,因此,每次的订货量可能是变化的。高校图书馆应该与供应商协商,对运输时间做出认真的分析,预算出该类图书的一般采购提前期。 22B类图书的管理策略

对于B类图书,它是图书馆管理中次重点管理的图书,因此应该采用定期检查策略。该管理策略要求每隔一定时期检查一次该类图书的流通情况,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的库存补充到理想库存水平,订货量为理想库存量与检查时库存量的差,再经过一个检查周期,按上述方法再补货。如此周期检查该类图书的流通情况,不断补给。

当然也可能因为历史的原因,使馆藏图书的结构不合理,使本来应该为A类的图书,在实际统计和数据分析后被归到了B类,这样就需要调整图书采购计划,加大对这类书籍的采购,用有限的采购资金尽量购买最需要的图书,通过一段时间的采购和调整,使整个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趋于合理。 23C类图书的管理策略 对于C类图书,它是库存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数据,因此应该采用的是定量不定期的管理策略。 C类图书一般是非专业性的图书、期刊等,该类书籍可以与供应商签订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订货合同,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找到最佳的供应商,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对此类书籍所需要投入的采购和管理应该是最少的。

3、.不足之处:ABC分类标准过于单一,主要按图书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特征进行分类,没有考虑到图书采购周期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4、改进:扩展ABC分类法,结合各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行对图书进行分类,在分类中可以不只分为ABC三类,而是按照需要分类,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自动分析。

5、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ABC分类法,虽然ABC分类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但仍然是库存管理中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它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图书管理的各个因素,采用新的综合标准对馆藏图书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可以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但是,该方法增加了图书分类的工作难度。由于现代计算技术的进步,采用mat lab,excel等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该方法仍有较好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莉. ABC分析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努力追寻精神上的进步和满足,从而也极大促进了图书市场的发展,图书的数量与种类也都在明显增多,因此对图书进行分类势在必行。图书分类不但可以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并且也促使图书管理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图书分类的概念与它的重要性,分析并指出了目前的图书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

关键词 ]图书分类;常见问题;分析;对策

图书市场的逐渐繁荣,给图书分类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也给图书的实际管理过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图书分类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借阅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尽管目前很多藏书和售书机构已经充分意识到图书分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图书的分类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管理的混乱与读者借阅的不便,因此必须分析问题的具体成因后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图书分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图书分类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管理图书,将不同的书籍根据书中内容的题材和属性,系统性地分门别类的手段。在此过程中,需要针对数量众多的图书,将它们按照统一而合理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存放,不但要将内容相近、学科归属相同的图书归并到一类,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图书的内容特征,明确区分为不同的的种类,使相同或相近的图书可以归并到一处。

图书分类是图书管理和销售机构进行图书整理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也是图书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图书分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的实际的利用率,甚至直接影响到读者检索文章的速度,因此具有明显的重要性。图书分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一项工作,不但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进行科学的编制和分类,而且需要具备专业的图书管理的相关的知识理论,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才能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二、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及其成因

图书分类作为图书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所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和评判原则就是科学、一致、准确。但是在实际的图书分类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原因常常会导致出现图书分类分歧和错误的问题。

1、由于分类体系不同造成的分类不一致

在目前的图书分类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还没有明确和强制性要求使用某一标准,因而导致图书的分类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例如,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在很多图书机构的图书管理过程中都会被使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时由于这些分类方法的版本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而且为了更好地方便实际分类工作的开展,有些地方会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进行适当灵活的调整,甚至会自行制定一些适用于自身的图书分类细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图书分类体系的不一致,给图书的分类造成了混乱,也给图书资源的共享带来了一定的难点。

2、由于图书内容定性判断模糊造成的分类不一致

虽然根据图书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很容易将题材和内容相同的图书归并到同一个分类,但是往往有一些图书经过简单查阅,并不能清楚而准确地判断出其具体的属性,但是如果仔细浏览并细致研究图书的内容,则需要话费大量的人力、精力以及时间,而且加上不同的分类人员对图书的内容定性会有所不同,从而会造成分类的不一致。例如,在中长篇小说中归于言情小说的分表中会标明“7”,而对于综合类的小说常常标注“9”,但在实际的分类过程中,对《九州志》这本小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有的人将其分在I247.57,而有的则分在I247.59。再则如《中国药膳与食疗精粹》这一整套丛书,书上标明分在了TS972.16,而在实际的图书分类中它却被分在了R247.1,造成分类情况的不一致,这些都是由于对书籍本身的内容定性判断不够清楚而造成的。

3、由于图书分类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差异造成的分类不一致

图书分类人员图书相关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其自身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分类的实际效果和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对图书分类的专业知识理论掌握的不是特别清晰,没有严格按照图书分类的理论、要求及具体的标准,从而导致分类号的编排和组配不够科学。再则有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对工作的足够专一,加上自身的粗心也会造成分类混乱或错误的情况,如对分类号编排字数打错、数字出现颠倒或者是漏掉了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等,如将编号I247.5打成了U2745等,这些都会给实际的图书分类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解决图书分类中常见问题的主要对策

针对以上重点分析和指出的几个目前图书分类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图书分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必须采取合理的解决对策,如同意分类体系并明确分类细则,加强对图书内容的审核与校对,提升图书分类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等。

1、统一分类体系,制定明确合理的分类细则

由于图书的分类体系没有统一,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细则,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分类的规范程度,因此必须统一具体的分类体系,制定出明确而合理的图书分类细则,使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到真正的有章法可循,而不是凭借个人的喜好或者地方的喜好而随意进行分类。所有的图书保存机构,在图书分类工作上度应该统一使用相对比较权威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来进行,严格按照其中的图书分类法原则来制定具体的分裂操作细则。如果后期随着中图法的修订和改编,也应该在原来分类管理细则的基础上进行删改,并且保证前后使用的图书编号的一致性。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中图法的分类方法和原则下,制定适合自身的分类细则,使整个工作更加合理而规范。可以将分类工作的每个流程细节、图书分类的具体规则、各专业图书的分类方法、索书号码的编制方法等内容,以文件的形式固定地分析制定出来。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某类丛书的细分和略分项目,图书的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的具体使用规定要进行明确的说明,最终形成一套完整而统一的规章制度确定下来。

2、加强对图书内容的审核定性与校对工作

对于图书分类中所存在的关于无法对内容准确定性,而造成的图书分类出现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建立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图书编目管理体系,制定并执行CIP具体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其具体的每个执行流程。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制定的图书编目管理系统的支撑下,有效地加强实际的执行力度与图书的校对工作,确保整个体系的有序进行,以保证图书编目的实际质量。针对图书的分类流程,要认真落实到每个具体的环节之中,避免由于失误而造成的分类错误。通常说来,图书的分类可以包含查重、主题内容分析和最后的统一归类等关键性的步骤,因此一定要细心认真并努力做好。在每个流程完成过后,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再一次的核查。例如,在进行查重的过程中,可以从图书的名字、实际的作者以及它的ISBN号等细小的环节做起,而不能有所遗漏而给后面的工作带来不便。在编目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机读目录的格式进行仔细的校对,反复核查录入数据,认真审核图书分类是否正确,一旦发现疏漏和错误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地进行修改,从而有效地确定图书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3、提高图书分类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自身的综合素质

图书分类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一项工作,图书分类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图书分类的工作效率和图书的实际分类效果,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和提高他们的专业度,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没有特殊情况发生的前提下,不建议随意调动工作人员,这样也可以避免由于一些个人的原因而带来的分类不一致的问题,如果在分类工作量日益加大时,可以适当地加增人手。要求图书分类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秉承“读者第一,一切为了读者”的工作宗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图书分类的细节工作,能够脚踏实地并且平心静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图书分类人员最好是一些诸如图书情报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并且还要进行专业的在岗培训,获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可以在不影响工作开展的情况下,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在职继续教育以及一些专业性的培训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分类作为一项非常繁琐的管理工作,对于实现图书的科学有效管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便利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证实际图书分类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有效地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提升读者的满意度。针对目前图书分类工作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只有科学而充分地分析其具体的成因,有效地采取相应的策略,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分类标准和制度,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最终保障图书分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竞.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解析及其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1,03:65-68.

[2]赵晓利.中文图书分类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5,05:92+95.

[3]姜颖.有关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解析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02:252.

[4]杨明英.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解析及其对策[J].管理观察,2015,16:184-185.

[5]张世杰.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4:350-351.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3

1 色标管理的两大优势

色标管理即以颜色书标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作为图书分类的一种辅助方法,结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配合对图书进行分类,能给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查找图书带来极大的方便。

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划分各大类别图书,鲜明、醒目、直观,借助各种颜色对眼睛刺激的敏感度来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进行分类排架,省时省力。

同时色标分类,对于不熟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读者来说,有着较好的引导作用。读者可以根据颜色对图书进行辨认、区分,获取自己需要的图书。读者对书标颜色一般比较熟悉,只要稍加介绍或是给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号与颜色书标的对照表。读者可以很快地根据颜色来找到图书,这是色标分类的又一大作用。

2 东莞图书馆儿童天地书库藏书现状及读者借阅量分布

2.1 儿童天地馆藏情况

儿童天地书库藏书主要以儿童图书为主,包括儿童书刊六万多册,杂志180种,报纸27种。书库藏书中绘本类、G类、H类、I类、J类、K类和Z类图书较多,其他类别图书藏量相对较少。馆藏图书数量分布情况见下表:

2.2 读者借阅需求分析

2011年到馆读者借阅儿童图书平均外借量(如下表)来看,读者借阅量最大的是文学类(即I类),其次是G类和漫画类(J类),而从外借量与藏书量的所占比例来看,Z类最大,其次是漫画类(J类)和文学类(即I类)。

从数据上来看,读者对科普类、文学类和漫画类图书的需求比较大,流通也比较快,使用率高,若以色标对图书进行分类,可对此大类单独进行标色,便于经常性地分书上架。

3 制定合适的色表分类管理模式

从颜色分类及区分上看,颜色种类越少,区分越容易,而按照中图分类法,所有图书以22个英文字母进行分类,但是若每个字母类别图书以一种颜色代表,颜色众多,颜色差异不明显,容易造成混乱。因此,在颜色分类和图书分类上是存在矛盾的。经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也借鉴深圳少儿图书馆等同行的经验,结合儿童天地图书种类及数量分布情况,适宜采用光的三原色以及彼此叠加出来的颜色对儿童天地的图书进行分类。具体如下:

3.1光的三原色分别是红、绿、蓝,彼此叠加后产生的颜色分别为黄、青、洋红和白色。如下图所示:

以三原色加彼此叠加两两后的三种颜色共六种颜色对图书进行分类,颜色严明易于区分。

3.2 给大类图书配置颜色。

根据儿童天地图书种类及数量分布情况,将六大颜色与图书种类进行配对,并结合数字进行合理区分,颜色、数字与图书索书号的对应情况表如下:

3.3、色标设计模板

色标边框尺寸与索书号边框尺寸一致,即宽4厘米,宽2.5厘米。分为两层,上层为儿童天地标饰层,印有“儿童天地”四个字,框高1厘米,下层为色标层,标有所属的颜色和数字符号,框高1.5厘米。

色标的制作与索书号相似,必须采用正式打印,格式要一致,颜色准确鲜明,选用颜料能长时间不褪色。

4、在书架上张贴架标

在为每本书张贴色标后,同时也要对每个书架张贴架标,架标与色标相符,确保图书不乱架,架标也能发挥正确引导读者摆放图书的作用。为了满足日后新书上架,架标应该采用可装卸的可随时更换的标签。

开架书库利用色标进行排架管理,不论从读者检索、咨询,还是工作人员顺架、正架和剔旧工作都有其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湘文,浅谈图书的色标分类,高校文献信息学刊(季刊)第3卷第2期;

[2]苏玉珍,开架书库采用色标管理的一个方案,图书馆界,2002年9月第3期;

[3]马骊,缓解和消除找书难的有效方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20卷第4期;

[4]王晋月,现代图书馆管理中色标排架法的设计与实现,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第28卷第2期;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4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02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1

1 学校图书资料分类实践

关于图书资料的分类,在这里结合着技工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简要探讨。比如中文图书分类,它是技工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与其他工作相对比,图书分类的业务性是最强的一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网络大环境下,图书分类的质量高低对整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很关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因为图书分类的质量不仅仅只是关乎着藏书的利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整个图书文献资源的共享。

目前,技工W校在图书资料分类管理工作中,主要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基本规则。不过,在近几年,随着技工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图书品种的增加,给馆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加强图书分类的科学性。现存的问题是,图书馆编目人员在针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层面上明显不够,在主观上没有彻底熟悉分类法规则,很多时候甚至忽视了图书类目后的注释。此外,再加上一些客观的原因,导致近两年技工学校图书管理与分类工作出现一些不小的问题。第一项问题是总论与专论问题,这一问题现象出现的并不多,但对于编目人类的业务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图书分类实践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实践活动。第二项问题是区域问题,简单一点讲就是全国与地方的问题,涉及范围也比较广,经济领域、商业领域、政治领域等,还包括不同时代等方面。当然,出现最多的是分类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即多卷书、丛书分类标准不统一。下文着重探究这一问题。

2 图书分类实践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以技工学校为例,对于一个收藏大量的图书馆来说,将图书资料合理的分类,不仅可以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快捷有效的找寻所要借阅图书检索的方式,对于整个图书馆管理工作来说,还可以显著提高图书借阅率。不过,在现阶段,不少学校在图书资料管理分类中,问题还是比较多。在图书资料分类方式以及图书检索方式的选择上,大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图书分类模式。相反,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传统的一套图书分类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不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在这种局面下,不仅严重影响制约着全校师生读书、学习的兴致,并且造成了大量图书资源的浪费。

2.1 图书馆分类实践问题

总之,传统的图书资料分类和检索模式弊端较多,特别是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该模式已经满足人们的实际阅读需求。关于分类实践常见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图书定性标准不一致。图书定性不一致,自然会导致分类也不一致。所谓“图书定性”,具体是指按图书学科性质分别将图书分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内容中所规定的二十二大类。简单一点讲,就是指依据着图书的书名和内容来对图书资料定性,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部分领域的图书书名和内容常常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专业学科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同分类工作者拥有自己的一套定性标准,继而造成分类不一致。②图书分类工作人员使用不同版本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迄今为止,《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已经经历了先后五个不同的版本。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版本对于图书分类方面的规范也不够一致。以邓小平著作理论相关文献来说,在第三个版本中,将这类图书文献归入到D2-0,并专门将有关邓小平本人的传记归入到K类;相反,在第四个版本中,对此分类更加细化,将邓小平理论著作类图书资料设为A49,将有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相关的图书资料,设为A849,将邓小平生平传记设为A76;后来在第五个版本中,重新规定了邓小平的综合性著作及其研究划入D2-0,其他相关的专论、专题划入D610.1。③其他原因。除了上述提到的两点最常见的情况,还包括有上下位分类的问题、数据输入分类错误、复分表使用不一致、数据加工全部供需外包、人员更换等。尤其是后两种情况,属于在分类管理工作中自身的技术问题、水平问题。以技工学校为例,由于认知观念的落后,长期以来,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建设不够重视。不少在图书馆专业毕业或者多年从事这一岗位的教职工,被调入到其他部门工作,接替工作的大多是能力低、专业素养差的工作者。在这种局面下,他们只能依靠套录数据库的数据来分类编目,丝毫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根本无法区分对错。

2.2 解决对策

如果上述这些问题不解决,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影响图书利用率;第二,浪费全校师生的阅读时间;第三,影响图书流通处导读和咨询服务工作的质量;第四,导致工作人员书库排架工作效率低下。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5

二如何将色彩理论运用于图书馆管理的思考

目前我国图书馆通行22个大类的分类法,在大类的基础上采用层级分类,有2级、3级等子目录,对于交叉学科则兼类分编,兼有2个大类的分类标记。由于分类编号相对多,且人们对于图书馆的分类大多不甚明了也较难理解和记忆,所以,运用分类法的图书及资源管理,其科学性、规范性方面较强,而服务方面人性化程度相对不够高。

1对于色彩标记法用于图书馆大类管理的思考

如果我们将色彩与图书馆的分类管理结合起来,能够体现色彩的标记功能和引导功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色彩有赤橙黄绿青紫六种标准色。每两个色相之间加插一个中间色,可得到十二个基本色相,再在相邻的色相间调出其中间色,便组成了二十四个色相。而图书只有22个大类,所以完全按照色彩大类来实现标记全覆盖,显然毫无问题;对于每一大类的层级,即不同层级子目录,完全可以按照色彩的层级来区分,从色彩的明度、彩度、饱和度逐级降低或提高,如色彩亮度M为100,可以分10个等级,对应10个图书二级目录,这样大体能满足一级、二级编目的色彩标记需求。这种方案可以称为同色系不同色度大类标记法。还有一种方案就是另行设定22图书大类的色彩,而二级目录按照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顺次排定,其色彩标记为2段:一段为一级大类,一段为二级大类,两色共同作为色彩标记,而三级等也按照二级色彩标记法顺次排列。这种方案可以称为不同色系大类标记法。如我们可以设定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11个一级目录用深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褐色、深绿、深红、黑色11色彩;按列排序为:ABCDEFGHIJK11个目录。自然科学和综合学科的11个一级目录用淡色:淡红、浅桔黄、淡黄、淡绿、淡青、淡蓝、淡紫、浅褐色、灰绿色、红豆色、灰色共11种色彩;NOPQRSTUVXZ11个目录原书脊分类标签一般为白色,色彩标记可以附着其上下,以不同色系大类标记法为例,其色彩标记结构如下:A123类书赤+橙+黄+绿A28类书赤+黄+灰B16类书橙+橙+紫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6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很多图书馆也在实现自动化,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体现在由主机/终端模式向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转变,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打破不同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障碍,为用户自动选择和传递所需文献。常用检索手段的预设,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实现了多媒体及电子文献的

管理。

1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可行性研究目的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决,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否实现系统,系统的运行不需要特定的环境,使单位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即技术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阶段,而本系统主要的任务是减少人力以及管理费用以用加速图书信息传输进程、方便的图书交互界面。是面向读者、图书管理员,方便检查、维护、查找系统漏洞。每个读者由图书管理员建立统一的账户,根据读者提供的卡号,判断借阅权限。基本的功能包括借书与还书的过程,如果满足借阅条件,将图书借出;要还的书籍交给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会根据用户信息,检查读者的图书证号,进行相应操作后将图书归还图书馆。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针对一般图书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供人查阅对不了解的条目的解释,通过对图书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分析,中给人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其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包括图书信息、读者信息、读者级别信息、借阅信息和系统用户信息。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包括.登录功能、图书管理功能(图书入库管理与图书的查询操作),读者管理功能主要有读者登记与读者查找功能,图书借还管理功能包括借书与还书功能,系统维护管理功能主要进行添加,删除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然后进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性能上必须包括检索速度与系统的可靠性。技术上的难点主要是大量数据的检索,因此,针对需求分析以及相关技术我们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索引表技术。

2 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信息系统化、规范化以及用户使用自动化。本系统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图书借还管理、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和系统维护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最终必须转换成详细设计,要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得出数据字典。设计出满足系统需求的各种实体,对读者信息实体的描述,对读者以及属性信息的定义;画出用户信息实体E一R图,对用户信息以及属性的描述;画出借阅信息实体E一R图,描述借阅信息实体,刻画各实体间的关系。系统数据流图描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输入输出,用数据流把这些加工连接起来,进行书籍的分类及书籍信息的处理。根据读者类别表,读者信息表获得读者信息,读者可以查询借还书信息,借阅情况等。系统详细设计包括登录模块,图书管理模块,读者管理模块,图书借还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管理模块的功能,输入输出流以及流程设计。登录模块主要是验证用户身份,要画出图书登录界面的流程图,判断是否为合法用户;图书管理模块包括图书入库处理子模块,主要描述了图书入库处理子模块。图书查询子模块查询图书信息;读者管理模块包括读者登记子模块,登记读者的一些信息。还包括读者查找子模块,列出读者所借书籍信息;图书借还管理模块包含借书模块,实现借书功能,还有还书模块,实现还书功能;系统维护管理模块,要画出系统维护管理模块的流程图,实现系统用户与普通用户的设置。数据库设计。我们使用为Access2003数据库系统。为图书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命名为T1,设计图书信息表,表名为book。设计读者信息表,表名为user,读者级别信息表,表名为rl,设计系统用户信息表,表名为ADoper,设计借阅信息表,表名为b1。

3 图书管理系统检索算法

这是整个图书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高效的检索算法能够提高图书管理系统的性能。随着图书的类别与数量的增加,我们会发现其检索成为系统性能的障碍,针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检索模块,能设计出一种高效的图书检索算法。即基于类别、日期和类别日期的索引表。图书类别和图书日期索引表为二级索引,图书类别索引表和图书日期索引表。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络里已经呈现出海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数据检索成了业界关心的问题。数据挖掘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整合了多种学科技术,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检索的效率。在我们这个系统中,它主要是通过统计出读者近期所借阅的书籍,然后进行相关运算,得出读者借阅书籍的类别,年份等信息,接下来再将这些信息加以扩展,设置缓存,利用相关算法统计,直到重新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索引表采用分块处理的机制,具体算法包括建立类别日期索引表,检查无误后进行了初始化缓存,放入相关借阅的书籍,然后使读者能够进行正确查询,用数据挖掘技术,经过相关运算后放到读者偏好的书籍,采用LRU算法,数据挖掘技术与索引表的结合,对书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加速检索的速度,并推测读者未来可能借阅的书籍,充分发挥数据检索的优势,把这些书籍提前放到缓存中去。

4 图书管理系统各模块的实现与测试

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用户登录窗口是用户和管理员进入系统信道,用户登录窗口起到了保护系统的作用,本系统的最大登录次数设置为三次,密码不正确则系统会出现信息提示。若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正确,方可进行系统界面。主窗口及菜单的实现。这个部分要求设计界面好看,实用。主窗口是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用户通过登录接口进入的就是主窗口,并在这里实现系统各功能。菜单栏下面的工具栏有四个快捷图示。图书管理模块的实现。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图书信息,对某图书信息进行修改,为图书信息删除等对图书信息进行编辑。对图书管理系统检索功能做性能分析,将把图书类别作为聚类对象,检索方式主要有直接进行检索,建立类别和日期索引,进行检索,在索引表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检索。读者管理模块的实现。其窗体与图书入库处理的窗体类似,但所有的数据项都不能为空,查找方式采用的是多条件查找和模糊查找。另外,还有图书借还管理的实现、系统维护管理的实现,最后进行系统测试,结果标明检索时间、可靠性达到需求分析指标。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7

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其客观真实地记录着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各项工作的发展轨迹,是图书馆管理工作决策与规划的依据,其管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伴随着普通高校的办学规模的壮大,图书馆也随之发展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因此产生的档案在数量及载体形式上也不断增多。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还非常滞后,如何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的档案,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需要,就成为迫切之需。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2002-2012),以“高校图书馆”并含“档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3年5月9日),共获得19条期刊文献记录,而以“高校图书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获得44158条记录。通过这一简单的统计对比,表明近十年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源于档案管理未受到重视及实际工作的欠缺。

1、档案管理工作未受到重视

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保存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大多数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因而缺乏搜集、提供档案的主动性。

2、无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法

按照档案学原理,做好档案工作就是要做好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基础工作,而分类科学与否将直接决定案卷质量的高低。高校图书馆档案作为专门档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并不完全适用于《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因此,许多学校只能按照时间顺序或简单分类的方式进行归档,在实际操作中却无一套完整的分类法可依,造成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缺乏科学性,也无法进行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开发,无法发挥档案资源的效用。

3、档案员素质不高

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大都是办公室人员兼职,而没有配备专业人员。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没有专业人员管理会使多数应归档的文件散落于不同的经办人手中,最终会导致档案材料的不完整、不系统。加之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不稳定,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必将导致档案工作的被动落后,最终造成图书馆的档案工作永远都做不好。

二、改进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记载着高校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信息利用价值和信息传播功能,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也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的完备提出了要求。因此,应尽快解决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档案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道路。

1、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档案工作

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要做好图书馆档案工作,首先要积极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不应该仅停留在思想上,更多地应体现在行动上的支持。因此,馆领导要亲自抓并主动参与档案管理工作,并为档案员在各方面提供工作便利。

2、科学分类,编制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细则

笔者认为对档案实行科学分类应是完善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档案实体的管理秩序,使档案实体有序化、条理化,也便于校内外用户的查询、利用。其次,高校馆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兼职人员,其对如何分类并无清晰的认识,编制一个通用的档案分类细则有助于其更好开展工作。

虽然,教育部在1995年就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高校馆并未按此实施,而是各制定各的,这不利于档案分类的标准化,也不利于不同用户的检索利用。这方面应向《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学习。只要采用《中图法》的馆,其图书的分类号都是一致的。而用户只需了解《中图法》,就可在不同图书馆实施检索。因此,笔者建议可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教育厅的高校图工委牵头,以《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为蓝本,结合图书馆特点统一制定《高校图书馆档案实体分类细则》,明确类目设置、标识符号及注释。方便各高校馆按照统一的规则规范档案工作。

3、提高档案员的专业化

(1)对档案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水平低下,很大程度上与兼职档案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有关。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档案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一方面要提供培训机会,另一方面各校档案馆应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指导,而不是放任不管。

(2)健全档案人员管理体制

在高校中,不单是图书馆,其他各职能部门,各院系从事档案管理的基本都是兼职人员,这部分人员除了档案管理工作之外,还有其它工作。而学校对他们只有要求,却没有支持及奖励,这显然无法调动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全新的档案人员管理体制十分重要。通过制定聘任制,稳定档案管理队伍。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将个人工作表现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并与劳动报酬、评优挂钩,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邱秀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8):24-26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8

随着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发展,藏书规模越来越大,文献出版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借阅方式从闭架走向开架,图书的优化排架问题愈发显得重要。传统排架方法不断暴露缺陷,给书库管理和读者造成了不便,影响了图书馆服务质量。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图书排架问题的文献,对书库排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图书馆书库排架的几种优化方法。

1 传统书库排架方法及其优缺点

传统的排架方法有许多种,现对常用的分类排架法、序号排架法、细分粗排法、粗分细排法、坐标法和汉语拼音排架法等六种方法进行了分析。

1.1 分类排架法

分类排架法,就是将图书按其所属的学科体系来排架。这种排架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藏书体系的逻辑性强,能够使馆藏按学科门类成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能把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图书相对集中,将内容不同的文献区别开。二是符合读者按分类目录检索图书的习惯,便于读者和管理人员迅速从书架上查找和存取图书。分类排架体现了“方便”、“有序”的原则,便于了解藏书、研究藏书,是目前图书馆最广泛采用的排架方法。

但是分类排架法也有缺点:一是无法预测预留图书的空间,而造成浪费书库空间。二是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量大。分类排架法其复杂的规则和技巧,在排架时难免出差错,加上频繁的归架、清架和倒架都大大地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1.2 序号排架法

序号排架法是将每册图书按入书库先后时间顺序编制固定的排架序号,并按此排架序号的顺序组织排架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顺序清楚,易记易排,不需管理人员进行预留架位和经常倒架等繁重的管理工作。但使用序号排架法不能将同类别图书集中在一起,不便相关人员在书架查找。因此,此种方法方法很少应用到实际。

1.3 细分粗排法

细分,是指利用中图分类法对图书类目进行设置,并且根据本馆的藏书量和藏书种类确定分配相应的分类号。“粗排”,是指按本馆分类体系,以一定的类目等级为依据,对一类图书集中排序。

细分粗排的优点是,上架量大、快速、书目整齐划一,厚薄有序。细分粗排的缺点是,不能完全体现分类体系的排列次序,读者若不懂得查找方法,则会耽误查找时间。

1.4 粗分细排法

粗分,用于图书排架的分类号,根据馆藏实际情况,对本馆藏书量以及读者进行分析,类分文献到一个具有一定涵盖量、分类号简短、易辨认的深度。细排,是指上架时准确无误地按分类号和种次号先后顺序排列。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粗分能有效控制开架借阅带来的乱架现象,能大大提高工作人员归架整架的工作效率。粗分细排不仅可以使馆藏面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减少倒架次数,更准确地预留书架,而且有利于读者索书。粗分细排的缺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一些新兴学科,由于分类比较粗,因而无法更好地揭示新兴学科的内容属性。

1.5 坐标法

坐标法是先将所有书架按每一格为单位进行坐标编号,即确定书架每一格在图书馆中的坐标号,然后按图书所在书架的具体位置进行排架。坐标号能清楚地反映该书所在的第几排第几条第几层书架位置。例如书架号为121,即该书架的位置是“第1排第2条第1层”。同一格书架是相同的坐标号,既简单,又直观,而且取书、归架、清架都很方便。但是它不能反映图书的学科内容及专业特征,不便从书架上直接查找图书。

1.6 汉语拼音排架法

汉语拼音排架法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字头。在26个字母中,除I,U,V三个字母外,共分23部。排列时先按字音的第一个字母排,第一个字母相同再按第二个字母的顺序排,依此类推。读音相同的,再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汉语拼音排架法方法简单,读者只需知道读音,具有汉语拼音基础,就能快速掌握该方法。即使不熟悉图书分类方法,也可以直接找到文献,并且检出文献的准确率高。缺点是书库管理不能反映馆藏图书的学科体系,显得混乱,不符合读者的查找习惯。

2 书库图书排架优化方法探讨

无论哪一类排架法都希望能够提高检索效率,取书归架迅速简便;便于馆员直接在书架上熟悉馆藏,便于读者系统使用藏书;建立准确清晰的排架标示,减少误差,提高藏书利用率;注重经济效益,节约书库面积,减少倒架的麻烦。针对现如今常用的几种排架方法及书库排架管理办法,经过仔细研究比较,提出了一些书库排架的优化方法,用以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

2.1 设立新书库

为达到新书推荐的效果,可以将购入的新书专门放在一个书库。在排架时,既可以采用惯用的分类排架法,也可以依据读者的借阅需求量来组织书架的布局。例如,在书库的前几个架位,开辟热门书架,将流通率最高的图书组织到最显眼的书架上,然后将当前热门学科,如经济类、管理类、计算机考级类、英语类等的藏书放到中间几排的架位上,最后将读者借阅较少的基础类藏书放到书库靠后的书架上。这样,新书进行集中管理,既方便读者借阅,又便于工作人员管理,布局科学合理。

2.2 设立常用书专用书架

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有几个书库,每个书库可以设立一个常用书专架,摆放一些与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书籍。例如考研辅导、四六级及出国英语辅导、医疗保健、大学生求职等,这样既方便了读者,缩短了查找时间,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藏书的利用价值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3整体细排,局部粗排

“整体细排”是指多数大类图书在排架分类号粗分后再按照索书号的顺序排列。“局部粗排”是每个大类的图书严格按照分类号顺序排列,对一定级次类目的图书不按照“种次号”的顺序排列。例如,小说是读者的消遣读物,阅读量大,流通率高。如果细排,势必造成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大,频繁出现乱架现象,不利于书库管理。如果粗排,由于小说类是大类,藏书量非常多,全部粗排浪费索书时间。合理的办法是分类号严格按次序排列,书次号不按顺序。至于该对哪些分类号下的图书进行粗排,没有固定标准,要看自己的馆藏量和读者对象。例如高校图书馆读者是学生,学生对小说、历史、英语的借阅率比较高,那么就可以在这些大类的一定级次类目下的图书进行适当的粗排。

3 结束语

书库的图书排架方法有许多种,对现有书库排架的几种优化排架方法为图书排架提供了新思路,各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该种排架方法加以尝试,以便弥补现有书库排架的不足,为读者借阅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丁凤玲。图书排架方法探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29卷第4期:40-42

[2]桂林。21世纪图书馆书库建设[J],图书馆建设,2000年第5期:38-39

[3]牟建波。开架书库图书排架新设想[J],工作方法研究, 2001年第3期:18-19

[4]马凤英。高校图书馆大型书库图书排架优化实践[J],现代企业文化, 2009年第27期:200-201

[5]王慧。浅析图书馆书库布局对读者借阅率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4期:115-116

[6]胡清平。网络环境下的现代书库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26卷第3期:173-174,210

[7]王浩然。图书分类和排架管理[J],考试周刊,2010年第5期

[8]梅国华。近十五年分类排架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4年第48卷第3期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9

图书分类是根据一种图书分类法来揭示和组织图书馆藏书的工作。它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工作,需要图书管理员扎扎实实地掌握图书分类法的结构体系,建立起一个完整、准确的藏书系统,才能使图书分类的理论和实践达到统一。

一、做好图书分类的方法

(一)制定分类细则

每一个图书馆都会根据其自身的规模和服务对象,建立起一套具有一定特色的、完整的藏书体系,这个体系决定了图书分类要有延续性和一致性。因此,作为图书馆的分类人员来说,其对图书的分类细则主要体现在:丛书与多卷书的归类是集中还是分散、交替类目规定使用的类、各大类分到的级次、多学科图书归类的原则以及新兴学科图书的归类等。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对学科的归类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定,就会很难保持一致。因此,对于各类复分表的选用以及重点类号的选择方面,也应该根据图书馆的自身特点,做出统一的规定。

(二)建立科学的定额管理机制,确保质量第一

定额管理是图书馆普遍引入的管理机制,对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分类工作中,提高了分类速度,能够快速地完成分类任务,但定额管理不能充分地体现分类人员的脑力劳动成果,还容易形成突击分类,使得归类偏差的随机性加大,分类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实行定额管理时,不仅要求数量合格,还要加强质量监督,可以采取计量与记分相结合的方法,计量要求的是“数量”,记分要求的是“质量”,将二者结合起来就会使得图书分类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

(三)开展业务讨论,解决分类中的难点

无论分类人员的知识多么全面,也不管其对于图书分类法掌握多么熟练,都会对一些难于归类的图书感到头疼和束手无策。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借助于工具书外,还应该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难点。这里说的讨论,不是正规的学术研讨,只是对某些难以归类的图书各抒己见,从而找到最简单的办法,讨论的形势要灵活,气氛要热烈,不仅仅局限于分类部门,也可以请流通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这样在掌握读者要求的情况下图书归类就会更加容易和准确。

二、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在版编目带来的问题

实施图书的在版编目,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分类效率和质量,也为进一步实现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每一种图书的在版编目数据并不是完全依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执行的,而且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机构,因此使得图书在分类、著录以及主题标引方面存在着一部分质量问题。比如分类号与图书内容不一致、分类图书标准不统一以及图书内容揭示不充分等,导致目前图书在版编目只能作为参考数据供编目人员辅助使用。

(二)图书分类编目缺乏连续性

由于过去的分类机制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图书分类细则,因此,在分类编目人员更换后,不同的分编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同,有时同一分编人员在不同的时间段其归类思路也不一样,导致同一类多卷册书连续出版的图书有不同的分类号,造成前后分类号不一致,图书排架缺乏连续性,影响图书的正常流通,给读者带来不便。

(三)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责任心带来的差错

在图书分类工作中,经常会由于工作人员本身的知识所限,对于图书的分类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图书分类理论的要求和标准。图书分类工作需要一定的操作程序,每项程序都有相应的职责和要求。出现图书分类错误与业务人员的疏忽和责任心有很大的关系。

(四)图书外包服务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部连续组织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在其评估指标体系中,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是评估中争优保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各高校不惜血本,大量采购图书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图书馆都采用了由书商提供外包服务以及分类编目数据等服务。由于外包人员对于各个图书馆的基本特征缺乏了解,导致出现了一些错误。

三、提高图书分类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分类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和复杂的工作,作为一名分类人员,要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分类工作程序。判断图书分类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就是图书归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图书分类体系中为所分图书找到一个准确而恰当的位置,使得同类图书在执行统一标准时能够前后一致。专业的图书分类人员要认真、详细的复查和确认,加强编目后期的监督工作。

(二)加强编目著录的准确性与规范化

图书分类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结构体系和使用方法,详细掌握《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标准,结合本馆分类编目的工作制度,加强上岗人员的培训,严格按照分类工作程序进行,这样才能杜绝分类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减少分类结果的不一致,提高图书分类质量。

(三)提高分类人员的业务水平

图书分类工作的质量与业务人员的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应该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素质,比如组织在职培训、专题讲座以及经验交流研讨会等,新上岗的分类人员还需要对本馆的藏书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四)图书分类编目业务外包需谨慎

当前,图书分类编目业务外包市场尚未成熟,外包商的业务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图书馆一定要对提供的各项业务工作进行监督,适当地派遣专业的分类人员进行业务指导,认真检查分编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强合作与协调,注重各种信息的反馈,使得图书的分类编目业务外包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四、总 结

图书分类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联机编目和建立书目网络系统资源共享的今天,每一个图书馆都是网络系统中的一分子,图书分类质量不高,不仅影响图书馆的形象,也会为读者检索和查找文献资料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一定要加强领导,增强馆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减少分类编目中的差错,确保图书分类的质量和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军军,龚恩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编目问题及对策

[J].科技广场,2011,(8).

[2] 吴彦亮.书店图书分类与图书馆图书分类的比较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7).

[3] 刘敏.网络环境下图书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10

随着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发展,藏书规模越来越大,文献出版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借阅方式从闭架走向开架,图书的优化排架问题愈发显得重要。传统排架方法不断暴露缺陷,给书库管理和读者造成了不便,影响了图书馆服务质量。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图书排架问题的文献,对书库排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图书馆书库排架的几种优化方法。

1 传统书库排架方法及其优缺点

传统的排架方法有许多种,现对常用的分类排架法、序号排架法、细分粗排法、粗分细排法、坐标法和汉语拼音排架法等六种方法进行了分析。

1.1 分类排架法

分类排架法,就是将图书按其所属的学科体系来排架。这种排架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藏书体系的逻辑性强,能够使馆藏按学科门类成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能把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图书相对集中,将内容不同的文献区别开。二是符合读者按分类目录检索图书的习惯,便于读者和管理人员迅速从书架上查找和存取图书。分类排架体现了“方便”、“有序”的原则,便于了解藏书、研究藏书,是目前图书馆最广泛采用的排架方法。

但是分类排架法也有缺点:一是无法预测预留图书的空间,而造成浪费书库空间。二是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量大。分类排架法其复杂的规则和技巧,在排架时难免出差错,加上频繁的归架、清架和倒架都大大地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1.2 序号排架法

序号排架法是将每册图书按入书库先后时间顺序编制固定的排架序号,并按此排架序号的顺序组织排架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顺序清楚,易记易排,不需管理人员进行预留架位和经常倒架等繁重的管理工作。但使用序号排架法不能将同类别图书集中在一起,不便相关人员在书架查找。因此,此种方法方法很少应用到实际。

1.3 细分粗排法

细分,是指利用中图分类法对图书类目进行设置,并且根据本馆的藏书量和藏书种类确定分配相应的分类号。“粗排”,是指按本馆分类体系,以一定的类目等级为依据,对一类图书集中排序。

细分粗排的优点是,上架量大、快速、书目整齐划一,厚薄有序。细分粗排的缺点是,不能完全体现分类体系的排列次序,读者若不懂得查找方法,则会耽误查找时间。

1.4 粗分细排法

粗分,用于图书排架的分类号,根据馆藏实际情况,对本馆藏书量以及读者进行分析,类分文献到一个具有一定涵盖量、分类号简短、易辨认的深度。细排,是指上架时准确无误地按分类号和种次号先后顺序排列。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粗分能有效控制开架借阅带来的乱架现象,能大大提高工作人员归架整架的工作效率。粗分细排不仅可以使馆藏面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减少倒架次数,更准确地预留书架,而且有利于读者索书。粗分细排的缺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一些新兴学科,由于分类比较粗,因而无法更好地揭示新兴学科的内容属性。

1.5 坐标法

坐标法是先将所有书架按每一格为单位进行坐标编号,即确定书架每一格在图书馆中的坐标号,然后按图书所在书架的具体位置进行排架。坐标号能清楚地反映该书所在的第几排第几条第几层书架位置。例如书架号为121,即该书架的位置是“第1排第2条第1层”。同一格书架是相同的坐标号,既简单,又直观,而且取书、归架、清架都很方便。但是它不能反映图书的学科内容及专业特征,不便从书架上直接查找图书。

1.6 汉语拼音排架法

汉语拼音排架法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字头。在26个字母中,除I,U,V三个字母外,共分23部。排列时先按字音的第一个字母排,第一个字母相同再按第二个字母的顺序排,依此类推。读音相同的,再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汉语拼音排架法方法简单,读者只需知道读音,具有汉语拼音基础,就能快速掌握该方法。即使不熟悉图书分类方法,也可以直接找到文献,并且检出文献的准确率高。缺点是书库管理不能反映馆藏图书的学科体系,显得混乱,不符合读者的查找习惯。

2 书库图书排架优化方法探讨

无论哪一类排架法都希望能够提高检索效率,取书归架迅速简便;便于馆员直接在书架上熟悉馆藏,便于读者系统使用藏书;建立准确清晰的排架标示,减少误差,提高藏书利用率;注重经济效益,节约书库面积,减少倒架的麻烦。针对现如今常用的几种排架方法及书库排架管理办法,经过仔细研究比较,提出了一些书库排架的优化方法,用以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

2.1 设立新书库

为达到新书推荐的效果,可以将购入的新书专门放在一个书库。在排架时,既可以采用惯用的分类排架法,也可以依据读者的借阅需求量来组织书架的布局。例如,在书库的前几个架位,开辟热门书架,将流通率最高的图书组织到最显眼的书架上,然后将当前热门学科,如经济类、管理类、计算机考级类、英语类等的藏书放到中间几排的架位上,最后将读者借阅较少的基础类藏书放到书库靠后的书架上。这样,新书进行集中管理,既方便读者借阅,又便于工作人员管理,布局科学合理。

2.2 设立常用书专用书架

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有几个书库,每个书库可以设立一个常用书专架,摆放一些与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书籍。例如考研辅导、四六级及出国英语辅导、医疗保健、大学生求职等,这样既方便了读者,缩短了查找时间,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藏书的利用价值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3整体细排,局部粗排

“整体细排”是指多数大类图书在排架分类号粗分后再按照索书号的顺序排列。“局部粗排”是每个大类的图书严格按照分类号顺序排列,对一定级次类目的图书不按照“种次号”的顺序排列。例如,小说是读者的消遣读物,阅读量大,流通率高。如果细排,势必造成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大,频繁出现乱架现象,不利于书库管理。如果粗排,由于小说类是大类,藏书量非常多,全部粗排浪费索书时间。合理的办法是分类号严格按次序排列,书次号不按顺序。至于该对哪些分类号下的图书进行粗排,没有固定标准,要看自己的馆藏量和读者对象。例如高校图书馆读者是学生,学生对小说、历史、英语的借阅率比较高,那么就可以在这些大类的一定级次类目下的图书进行适当的粗排。

3 结束语

书库的图书排架方法有许多种,对现有书库排架的几种优化排架方法为图书排架提供了新思路,各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该种排架方法加以尝试,以便弥补现有书库排架的不足,为读者借阅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丁凤玲。图书排架方法探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29卷第4期:40-42

[2]桂林。21世纪图书馆书库建设[J],图书馆建设,2000年第5期:38-39

[3]牟建波。开架书库图书排架新设想[J],工作方法研究, 2001年第3期:18-19

[4]马凤英。高校图书馆大型书库图书排架优化实践[J],现代企业文化, 2009年第27期:200-201

[5]王慧。浅析图书馆书库布局对读者借阅率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4期:115-116

[6]胡清平。网络环境下的现代书库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26卷第3期:173-174,210

[7]王浩然。图书分类和排架管理[J],考试周刊,2010年第5期

[8]梅国华。近十五年分类排架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4年第48卷第3期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11

1.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现状

为使读者能快速查找到所需的图书,各高校都根据本校所开设专业的图书种类,进行分库管理,一般大体分为科技类图书、社科类图及基础类图书三大类;并根据图书种类的不同将书库分为科技类书库、社科类书库及基础类书库等书库,为便于管理各高校都根据自己各类图书数量的多少进行分库管理;比如科技书库1,科技书库2等。而每一书库又根据书库实际面积的大小摆放合适数量的书架,各类图书按图书分类号的排序依次摆上架,这样读者在借阅图书时,可根据在借阅导航系统中查询图书在那一类的第几书库中去查找,如果读者知道图书上架摆放的规律,就很容易找到所需图书,但如果读者不知图书上架摆放的规律,就不容易找到,尤其是当某一书库图书书架数比较多时,查找到所需的图书就比较费时间。

职业院校图书馆问题就更多了,原因有如下几点:1.职业院校是由原来的好几所技校或中专合并后升格而成,图书的种类多;2职业院校成立后,在多次办学水平评估过程中,对生均图书数量有明确要求,为满足评估的要求,被评估的学校都想办法购置了大量图书,因此如何保证告知院校读者快速找到所需图书成为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课题,下面就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总结如下,供参考。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为了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于2003年动工新建了建筑面积为1.01万m2的图书馆大楼,并于2005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大楼主楼梯在室内,而从正门直接进入了图书馆二楼,由内楼梯可从二楼上到七楼, 为了便于读者借阅和归还图书以及图书管理的开展,目前布局为二、三、四楼为书库,五楼为期刊阅览室,六楼为电子阅览室,为方便读者借阅和图书管理,借阅和归还图书工作台设置在二楼大厅西门侧,但由于图书楼的各楼层内没有隔开,因此没有办法将楼内空间划分成某一书库,现在实际上一层楼就是一个大书库,一个大书库放置50多架图书,由于我们实现完全开架管理,为满足读者在馆阅读的需要,在每层楼内的合理位置,根据空间的大小不同摆放了不同数量的桌椅供读者在馆阅读使用,图书文献管理系统采用大连波菲特管理软件,但当时(2003)安装软件管理系统时是在老图书楼(当时老图书楼共三层,图书共有五万多册,分五个书库,每库有8~10个书架)为方便读者查询和查找图书,可利用原管理系统软件的导航功能来查询图书在第几书库及图书是否在馆等信息,在读者查到自己所需图书在第几书库并确认所借图书在馆后,读者借还图书时直接去对应书库即可实现快速借还。但自搬入新馆后,由于图书数量的逐年递增,加之图书搬入新馆后进行了重新的排架,却没有及时对图书的在新馆的地址信息在图书管理地址字典中进行对应的更改,还是按原来的设置(第一书库、第二……第五),新增加的图书放在图书主库内,这样读者在利用导航系统查询图书时,查询到的地址信息还是原先图书在老馆的分配地址(既图书在第几书库或图书主库等信息,而图书自搬入新馆后进行了重新的调整,我们虽然对图书进行了分类,在对应的书架上贴了对应的图书分类号,但由于原来在某一书库的图书在搬入新馆调整后可能不在图书馆的同一层楼上,加之我院没有对读者进行过图书文献检索课的讲解,读者对图书的分类又不清楚,因此易出现以下问题。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读者进入图书馆查找图书时,在不知道图书分类的情况下就从二楼开始,一架一架的找,二楼找到了就不上三楼,否则四楼也不放过,这样查找太费时间;

(2)读者虽然在原查询导航系统中查找到他所需的图书在馆,但由于归还的图书没有及时上架,而是在归还工作台上,被别的图书压着看不见,这就因图书没有及时上架造成读者查找图书费时;

(3)由于我们实行全开架借阅,有时由于读者在馆内阅读图书后没有把阅读后的图书正确归位,造成读者查找图书费时;

因以上因素的存在,导致我院读者借阅图书的效率低,这与我院示范性院校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差距较大,为了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我院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图书的利用率,我们提出了《职业院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快速查找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项目。下面就我们的具体作法总结如下。

3.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为了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图书馆成立了科研团队,并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我院图书管理的实际问题后我们认为,给读者讲解大量图书馆知识与我院学生就业及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只要求读者能简单、快速在图书馆找到他(她)所需的图书就说明我们提高了服务质量。认真分析研究后我们认为:造成读者查询、查找图书费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图书在新馆内的物理地址信息不准确,而导致提示信息不准确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图书在新图书馆内没有准确定位。因此要有效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三步定位理论:

第一步把摆放馆藏图书的书架在图书馆楼层上定位;第二步,把馆藏图书按图书的中图分类法在书架上定位,;第三步,把馆藏图书的楼层号、书架号保存在查询系统的地址词典中,这样在查找图书时就能查到馆藏图书在图书馆的准确摆放地址,通过对摆放地址的查找,快速找到所需馆藏图书,通过缩短查找时间来图书的利用率。

4.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图书准确定位问题的解决

为了使图书能在图书馆准确定位,我们提出图书的三步定位理论;(1)把图书在书架上准确定位,实现方法是:通过把图书按中图分类法分类后,使同类图书按图书分类号的先后次序摆放在书架上;(2)把书架在图书馆准确定位,方法是:通过给书架按统一规则编上号(比如从二楼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第一架、第二架…………然后三楼、四楼…)这样就把书架在楼层上准确定位了;(3)把管理系统中地址词典中的图书信息与图书在图书馆的地址信息与保持一致,实现方法是:把各书架上图书按图书分类的顺序号统计后,在图书管理系统的图书地址词典中进行对应的修改,这样在图书查询导航系统查询的结果就和图书在馆的具体摆放位置对应起来,为实现图书的准确查找做好了前期准备,实现了图书在书架上的准确定位。通过这三步定位就实现了三个定位;①图书在图书馆的准确定位;②图书在书架上的准确定位;③图书在借阅导航系统中的准确定位。在书架上摆放和图书上架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摆放书架时书架间的间距要合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②为方便读者查找图书,同类图书尽量摆放在临近的几个书架上;③为了使归还的图书易于上架,图书摆放要合理,不要挤太紧,并在书架上用书立把图书摆好。

4.2 图书快速查找问题的解决

为了使读者能快速查找到所需的图书,我们对原导航系统进行了完善,主要是通过对每架的图书的分类号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在管理系统地址字典中进行对应的修改,使管理系统中图书的地址信息与图书在馆摆放的具体位置对应。同时为方便读者查询图书的方便,由于考虑图书借阅导航查询时,可能是多个读者同时查询,我们选择查询系统为网络查询系统进行查询,即在我院任何一台在线微机上都可以查询,同时我们在图书馆内设置有专用的查询微机,满足读者查询的需要。

4.3加大图书的管理力度

加大图书的管理力度,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加大对入馆读者的宣传教育,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图书阅览习惯,在图书馆阅读完图书后尽量放归原位,保证其它读者也能快速查找到;

(2)加大对图书的管理力度,对读者无意摆放错误的,离馆时没有上架,以及无意放乱架的图书都得及时归位,保证其它读者也能快速查找到,以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图书管理分类法篇12

1.图书中艺术秩序的概念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明确提出:“所有幼小的生物……总在不断地发出混乱的喊声和做出混乱的跳跃。除了人类以外,任何别的动物都没能发展出一种秩序感。”①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带有明显的片面性,人类偏爱秩序感这一点却是共识。人都是渴望秩序的,人们需要秩序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环境,认识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秩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在图书领域,秩序是人们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图书,为读者服务而采取的措施,若再加入一定的艺术性,图书管理就会变得有序而具有美感,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图书中的艺术秩序是指将图书按一定条理进行排列,建立一种人为的秩序感并伴有一种美感存在,使读者在查找图书便利过程中产生情绪共鸣。馆员是图书中艺术秩序的主体,图书是客体,艺术秩序就是馆员在图书的管理过程中遵照一定的原则、艺术手法等一系列的自定程序化。馆员通过对图书秩序的感知,探寻与读者心理秩序同构的诉求点。

2.美术学院院资料室的现状决定艺术秩序的产生

2.1藏书量情况。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资料室始建于1964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资料室,有着大量的美术专业图书和珍贵的藏品。美术学院资料室主要收藏了美术学科的专业图书,现有藏书两万余册,不包括没有进行数据加工的线装书、高仿真画、期刊、连环画、范画、赠书等。

2.2空间分布情况。

美术学院资料室其主体部分位于美院教学楼一层东南角。资料室现在采用的是开架藏书和闭架藏书相结合的方式,共享空间200多平方米,空间分布如下:外文图书藏阅室、中外文期刊藏阅室、词典赠书查阅室、过刊线装书高仿真画密闭架、办公空间一间,60多平方米;中文图书藏阅室、供读者查阅的电脑四台、打印机一台、光盘藏阅室一间,60多平方米;与会议室、临时教室、报刊阅览共用的阅览室,60多平方米;中间通道,约38平方米,放置装订的过刊、连环画、塑封范画、学生作品、图书的目录卡片、教师部分借阅卡片、供学生晚间阅览的图书。资料室整体使用空间紧张。

2.3图书尺寸规格。

美术学院资料室有自身的特点,在空间分配上紧紧围绕其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美院图书大多是精装画册,尺寸是8开、4开,还有一些尺寸不规则的画册,所以精装画册所需空间就比常规16开图书大些。把大尺寸图书和常规16开图书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统一归架,是不合理的。

其一,现实条件无法实现。资料室空间有限,容纳的书架有限,如果为满足大尺寸图书的规格把书架间距空间调大,空间格就会由六格降为四格,这样书架整体的容书量就减少了三分之一,将有大批图书无架可上,为新书余留三分之一空间更无从谈起。其二,不考虑图书的开本参差不齐,虽有中图法作为其排序的标准,但在视觉上感觉杂乱无序,毫无美感,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

2.4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

大开本的精装画册图片清晰视觉效果佳,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便于对艺术技法的研究,是师生教学的主要信息来源。如果打破开本限制,统一归架,就会影响查阅精装画册的效率,所以需要新的适合教学科研需求的艺术秩序进行图书管理。

2.5借阅管理的需要。

精装画册多为库本,且价格较贵,单册书价格一般至少四五百元,像《宋人画册》、《敦煌石窟》等丛书价格在万元以上,所以精装画册只可阅览不可外借,整体统一归架不能很好地区分借阅图书和阅览图书,不利于管理。

有些系列丛书不适合按照中图法进行统一归架管理。如表一所示,如果按照中图法进行归架,丛书分布就会分散,查阅起来较费时,所以应该依据丛书的特性来处理,形成适合美院图书管理的艺术秩序,使其既满足读者的查阅习惯,又提高工作效率。

五个方面因素影响着美院资料室图书中艺术秩序的产生。美院资料室的特殊性意味着它的管理和服务应有别于其他院系的资料室和图书馆。不同的状况,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管理,适合美院资料室特性的图书艺术秩序管理应运而生。

3.图书中的艺术秩序的作用

3.1艺术秩序使图书在次序上更具条理性,视觉上具有形式美感。

图书中的艺术秩序是在图书的管理过程中遵照一定的原则、艺术手法,建立一种人为的秩序感,即表现为原则上的秩序和形式上的秩序。在实际的工作管理中,根据具体情况、实践需要,采取相应的秩序规则。

美院资料室中文图书的管理中,普通图书和大开本的精装画册分区管理,普通图书按照中图法归架,精装画册结合中图法按照一定的艺术秩序进行管理。首先按照“先综合后专业”的排列秩序划分。“先综合”是指系列丛书和内容杂集的单册书,“后专业”是指精装画册按美院专业研究需要设置分类,如国画区、油画区、藏佛研究区、设计区等。然后,各区图书按照年代划分,分为明清前、明清时代、现代三个大时期。关于这两点,中图法是通过索书号表现出来的,如作品综合集分类号是J221,中国画分类号是J222,油画分类号是J223;历代作品分类号是J222.2/6,现代作品分类号是J222.7。无论是先综合后专业的排序原则还是各区的划分都是使分类号形象化,无分类法知识的读者可以一目了然。最后,根据作者排列秩序划分。从表二可以看出,如果单纯按照分类号归架,齐白石作品的图书就会分散;从表三可以看出,中国绘画个人作品集的分类号是J221.8,符合中国绘画个人作品集都会入这个分类号要求,如果依据后面入库先后次序号来归架就会出现吴冠中作品图书分散的状况。所以,同一作者的作品应该进行统一排序。

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集,如果作品是同一类别,就按照年份排序;如果作品集是不同类别,就按照先风景(山水)再人物后花鸟的秩序排列。作者间的排序按照作者姓氏首字母在英文字母中的先后顺序排列,如齐白石的作品集会在吴昌硕的作品集前。这样,同一作者的作品都统一排序在一起,作者间也有一定的秩序,查阅起来更加方便,尤其有利于国画方面的图书查询,因为实际查阅中师生都习惯按照作者查询。

图书管理中次序的条理化呈现出视觉上的美感。我们的视觉偏爱简单的秩序,对于混乱的秩序厌恶并排斥。同时,对于简单的秩序又易感到乏味,图书的排序要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就要掌握乏味与杂乱之间的这个度,它成为使事物具有美感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把握好这个“度”,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采用合理的艺术秩序方法,运用美学中的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艺术手法,使图书表现出一种形式上的秩序性。

工作中,我们在有效的秩序规则基础上,根据图书形态,从左到右、由大到小摆放图书,整体排架具有一定的节奏与韵律感,像音乐一样带来视觉上的秩序美,无形中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3.2艺术秩序带给读者情绪上的愉悦,精神上的享受。

有效的图书排序,以及区域的划分,传达给了读者对图书秩序的感知,带来便捷的查找,读者首先会感觉查阅方便,心情轻松;随着查阅的深入和整体视觉上的韵律美感逐步展现,读者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美的情绪共鸣与精神层面的享受,达到图书与读者、图书与馆员、读者与馆员的契合交流;促进读者查阅主观能动性的增强,查阅效率的提高。运用艺术秩序对图书进行管理产生的美感,对读者情绪、对查阅效率有着很积极的效用。

综上可见,图书中的艺术秩序不仅能够方便读者查找,而且能够通过图书给予读者视觉和心理上的审美体验,这样不仅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读者查找图书、馆员管理图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美”渗透在图书的秩序中。

4.美院资料室图书中艺术秩序的可变性

正如马克思所言,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图书中的艺术秩序也不会一成不变。美院资料室图书中的艺术秩序会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影响美院资料室图书中的艺术秩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4.1馆员的素质。

美院资料室馆员除了要有热爱图书事业的敬业心和图书专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方面的学科知识和美学方面的审美能力。资料室工作的正常运转依靠馆员来管理,馆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资料室的管理水平和对读者的服务质量。

4.2资料室的环境状况。

资料室的环境状况是存放图书的物质硬件条件,建筑空间的规模和设备的状况决定着资料室的规模、承载人数、图书的存放方式、管理方式等,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

4.3图书的特点。

图书的数量、类型、规格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每年以超过20万元的资金投入购置新书,在图书总量上会逐渐递增;随着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购置图书会在类型上有学科方面的相应倾斜;印刷技术的进步,带给图书的不仅是质量的提高,规格上也不再循规蹈矩。

4.4读者的需求。

德国一位图书馆学家说:“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必须把自己的全部的精力花在读者身上,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图书馆员。”馆员要想读者之所想,思读者之所思,为读者做好服务工作。

注释:

①[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

[2][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3]中图法编委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