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经验合集12篇

时间:2023-09-11 09:18:46

社会实践的经验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1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212-02

所谓社会工作既是指一种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生活障碍,增强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又是指从事这类服务的一种专门职业。严格说来,社会工作是“舶来品”,是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尽管专业化水平不高,可还是遗留下多部有价值的著作。但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被中断,使得社会工作元气大伤,直到1988年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在北京大学重新恢复,中间有三十多年的间隔期。以至于今天很多人都认为,社会工作是改革开放后从海外引进的一门新专业,而不知中国已经有过很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为了开阔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视野,并为吸收借鉴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河北教育出版社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作,整理重印了一套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命名为《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这套丛书包括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朱亦松的《社会政策》和《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两种合一),是真正能够代表当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界最高水平的作品。本文即以这套丛书收录的社会工作著作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开发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实践价值。

一、何谓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

社会工作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本土化的源流。事实上,任何一种外来事物,如果不与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相结合,肯定是无法在中国立足的,更谈不上有所发展了。由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重建时直接从香港、美国引入了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这些理论和知识跨越了中国社会工作被取消以后的一段历史空间,而形成了新的理论和知识形态,故而许多人认为社会工作不存在本土化的历史经验,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

一般认为,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起点。但这只是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意义上定论的,也就是比较社会工作的定义。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著作里,已有不少学者指出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源流,比如彭秀良就明确表示:“近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生和发展是伴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脚步一同到来的,但这并不能否定近代中国社会工作还有自己的一个源头。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兼爱互助的思想以及偏重于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都对近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思斌教授在为《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所写的序言中,更是以“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来加以概括的,显然在理论表述上又进了一层。

那么,什么是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呢?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引进以后,中国学者与实务工作者结合中国国情、社情进行不懈探索而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济贫思想及其制度安排,以及专业社会工作被取消后行政性社会工作积累的历史经验。对于前一个方面来说,《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的整理出版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而对于后一个方面来说,可供我们分析和总结的东西尚有很多,或者说远未开始做工作。明确了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含义和范围,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层次的讨论,即如何开发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如何开发

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开发是一个很重大的实践课题,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界和实务界密切合作,协力推进,结合当下的社会工作实务不断地总结经验,挖掘历史上的优秀遗产,形成切合实际的实务模式。

开发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具体说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于民国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开发。《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的整理出版虽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但是,该丛书只收入了四本著作,远未能揭示出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出版物的原貌,因而降低了其资料价值。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中值得整理重印的至少还有:关瑞梧的《区位儿童个案福利工作》、宋思明的《医院社会工作》、吴榆珍的《社会个案工作方法概要》、钮长耀的《社会工作(初稿)》、柯象峰的《社会救济》、孙本文主编的《社会行政概论》、金陵大学文学院组织编写的《社会福利事业行政与人才训练》、中山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社会行政与社会事业》等。除去这些图书以外,散见于《社会学界》、《社会建设》、《儿童福利通讯》等等期刊上的为数不少的社工论文,也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亟应整理重刊。再有一项比较成熟的实务成果也应提上开发日程,这就是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社工档案,尽管开发难度大一些,却是当时社会工作实务最成熟的一个个案,绝对不能忽略掉。此外,沪东公社、燕京大学清河实验区等等,也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第二,对延安时期开始的行政性社会工作模式和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关注的是民国时期的专业社会工作研究成果,而不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工作实践,这虽然是研究视角的不同所致,但也反映出该丛书编者追求专业至上主义的理论偏好。事实上,自抗日战争开始,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工作实践就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而这种探索又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行政性社会工作的雏形。行政性社会工作模式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要使专业社会工作逐步取代行政性社会工作的主导地位,必须对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我们讲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也必须包括自延安时期起步的行政性社会工作经验,而且其中的不少做法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例如,延安时期改造“二流子”的经验,绝然是对社会工作方法的一大贡献,或者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提倡的社会行动的一个绝好的注脚。《社会工作学术文库》作为连续运作的社会工作图书品牌,应该拓展视野,将行政性社会工作的某些经典著作收录进去,并进行深度开发,以期收到全面开发本土社会工作历史经验的效果。

第三,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开发,不应只是图书资料的简单整理,而应立足于历史资料进行再加工,形成具有高度理论概括性的研究成果。前面所说的需要整理和开发的两大类图书资料,只是作为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开发的一个铺垫或基础,更重要的工作在于后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王思斌对本土社会工作的概念做过仔细的讨论,他最终认定本土社会工作在实践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社会服务活动,即政府部门(如民政、劳动、卫生)提供的服务活动和群团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面向本组织所覆盖人群中有困难成员的服务活动;一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我们要开发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也需要从这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着眼,在认真梳理已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实现历史经验的现实性转化。

三、发挥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实践价值

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现实性转化,也就是发挥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实践价值。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上的概括最终仍然是为了指导社会工作实务。因此,发挥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实践价值,就是要以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为基础,使西方传入的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发生适合于中国实际的转变,最终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

收入《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的四本著作,都表现出了力图使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倾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从全书结构来说,以阐述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学术地位为开篇,以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为终篇,中间讨论了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等等内容,体系上的完备不言自明。在论述依据的选择和实务资料的举例方面,既注重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又注意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达致了先进社工理念和本土化经验的对接,尽管这种对接还称不上是“无缝”的。其中,蒋旨昂对关涉社会工作的几种基本概念做了专门讨论,最后确定了选用“社会工作”这一专业术语,并对其他的关联术语做了严格的界定。他说:“所谓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社会事业、社会福利乃至社会行政、社会建设,只是同一内容之相异的名词罢了,有些甚至只是同一事实之不同的译名罢了,随便应用,都无不可。我们却以为一个名词应该代表一个确定的概念;同时,一个概念应该有一个确定的名词来标明。”为了讲清楚各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蒋旨昂给出了一幅示意图,以层层递进的格局清晰地揭示了从社会需要起步,到完成社会建设的社会工作过程。

通过阅读和思考《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中的四本著作,我们可以得到很大的启发,即总结和汲取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是为了发挥其实践价值,以对今天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彭秀良.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43.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2

一、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结构转型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方面。

(二)利益多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在计划体制下,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高度均衡、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个体利益的合法性,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个体利益凸显以后,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从高度均等逐步演变成一个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诉求分化越来越大。面临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协调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将日益复杂,协调难度将日益加大。

(三)民生建设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发展型社会,在这个发展的新阶段,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开始全面快速增长。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公共产品的投入,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目前人们所需要的公共产品还存在着大量短缺,公共服务的有限导致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的凸显。

二、淄博市社会治理创新的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全面实施“三大工程”,夯实社会治理根基。一是全面实施以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服务、网格化代办为主体的网格化治理工程。全市统一设立“镇办―村居(社区)―基础网格”三级网格,将机关干部、“两委”成员、政法干警等下沉到基础网格,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责。截止目前,各级网格员已走访群众110万余户,提供服务60万余次,代办各类事项55万余件。二是全面实施以视频监控全覆盖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整合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视频资源,集中建设集信息采集、视频监控、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三是全面实施以市、区县、镇办、村居(社区)四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化服务工程。市、区县和镇办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村居因地制宜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点),整合政法、综治、、维稳、民政、社保、计生等职能部门进驻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大类90余项服务治理事项全部下放,为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综合。截止目前,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已接待群众115万余人次,办理业务112万余件。

(二)落地贯通“四大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是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科学发展、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建立了市、区县、镇办和重点村居、企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点工程项目和重要改革事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全面评估,实现了“被动求维稳”到“主动创和谐”跨越。二是构建社会矛盾排查调解控制体系。全市建设立了由法院、公安、司法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社会矛盾化解专项小组,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调会议制度。三是构建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全面推行“六小警务”、“一村一警”做法,全面落实责任民警、日常化巡查制度,完善信息预判预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治理、依法严打和社会治安防控“五项机制”,形成了全覆盖、全时段、网格化、数字化“两全两化”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四是构建社会稳定督查考核奖惩体系。加强量化考核和动态管理,全市建立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督导检查、调度通报、观摩评比、打分排名、考核奖惩”责任体系,实现了责任落实、督导、倒查、追究“一条龙”。

(三)完善提升“两大保障”,激发社会治理活力。一是强化法制宣传实践。在全市集中开展“学三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干部培训、媒体专栏、知识手册、手机短信、宣讲团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延伸到基础网格、到户到人,让法律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二是强化过硬队伍建设。以品牌政法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从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增强素质入手,在全市机关开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争创优秀服务机关”主题实践活动,着眼于打造“认真、专业、务实、廉洁”品牌政法队伍。

三、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目前,通过“三四二”工作格局的设置,淄博市对现有社会服务和治理体系进行了资源的优化整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社会管理和服务所存在的资源配置重复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同时还面临着社会治理的组织和人才基础薄弱、政府和社会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明晰、为民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以理念创新为动力,以方式方法转变为核心,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推动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创新。目前我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壮大起来。一是改革体制机制,也就是打破“双重”管理体制,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对于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了,直接到民政部门备案登记。二是限期脱钩。就是转变官办社会组织的身份,让社会组织真正回归民间,目前推进的是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三是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四是加大培育力度。现阶段,我国的基层社会组织还处在初级阶段,因而,政府应继续坚持培育和发展的理念,为基层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扶持。

(二)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既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从大量的社会实践看,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涉及领域广泛化、诉求反映方式激烈化以及触发低、突发性强的特点。第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大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框架而言,应当立足于社会公正的理念,切实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这样才能理顺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第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只有大幅度地改善民生,才能够从源头上减小社会矛盾产生的几率,减弱社会矛盾的“烈度”,从而有效地稳住社会的基本面。

(三)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社区,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一要坚持群众观点,始终尊重群众意愿。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首要前提。实施民生工程需要在广泛征求民意、全面摸清需求的情况下实施,这样,民生实事才能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才会满意。二要用心用脑用力,沉到一线抓小抓细抓实。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都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干部只有沉到一线,从细处入手、从小处抓起,把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每一件事情都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三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热情。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不竭动力。为民服务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不能因干部调整、人员变化而使联系断了线、服务打了折,必须健全和落实长效机制,一以贯之地抓执行,使为民服务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分内职责。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3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解决刑事犯罪问题是长期的斗争,需要从各方面做工作。”1992年,同志指出:“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治安问题,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它是我国人民的一大创造。”2005年,同志指出:“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对于顺利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开展平安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确保了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20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综治委从无到有、职能作用不断加强,综治干部队伍和群防群治力量忠诚履职、默默奉献,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20年来,中央综治委、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评选表彰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415个、先进个人473人、优秀单位659个。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综治委,向辛勤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积极支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感谢!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面对世所罕见的风险挑战,我国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成为世界上社会治安最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分析原因,很重要的就在于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找到了一条通过综合治理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成功之路。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律性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两个《决定》对我们今后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是符合我国国情、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科学方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必须长期坚持,并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第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时代脉搏,坚持抓好硬道理和硬任务的统一,全力维护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设施安全,广泛开展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建立完善重大活动综合治理工作跨区域协作机制等,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化,内涵和形式不断丰富,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自觉地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平安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最高标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关切和期待,适时组织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打黑除恶、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强化学校、幼儿园等重点部位安全保卫,健全打击整治的长效机制,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当前,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下功夫,不断深化平安建设,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新进步。

第三,坚持统一领导、协调联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涉及众多部门和单位,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20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党政统一领导下,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体系,既分工负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又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逐步建立起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激励奖惩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把保一方平安的责任逐级落实到地方、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工作人员。

第四,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传统优势在社会治安领域的充分体现。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既注意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骨干作用,不断提高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专业化水平,又广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发展壮大平安建设志愿者、综治协管员、治安信息员、治安中心户长等群防群治队伍,形成了全社会人人共创共享平安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认真总结运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筑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人民防线。

第五,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解决犯罪和治安问题,既要用好打击的一手,也要用好防范的一手。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保持了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整治哪里,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着眼于实现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广“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提高了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面对当前复杂的治安形势,我们要切实用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更加重视预防,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进一步完善打击与防范、惩治与教育、治标与治本、管理与服务、当前与长远有机衔接、相辅相成的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既注重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突出的犯罪和治安问题;又注重着眼长远,努力消除和减少产生犯罪及治安问题的原因,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抓早抓小抓苗头,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初始阶段,有效地防止了大量“民转刑”案件和的发生。我们要大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切实解决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全面建立和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新兴媒体的管理和服务,确保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第七,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着力解决基层力量薄弱、经费保障困难、装备设施落后的问题,全面培训基层综治工作骨干,大力加强县、乡、村综治网络建设,积极构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大平台,探索推广网格化管理经验,深入开展大接访、大走访等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警民关系,初步建立了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的体制机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扩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关心爱护基层综治干部队伍,不断提高他们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努力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4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新农保”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可以看出,“新农保”与“旧农保”的最大不同点,是将政府补贴纳入到基金筹措渠道。通过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农保的试点以来,各地积极展开实践,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纷纷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新路。比如,北京市形成了个人账户与储备调剂金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上海形成了“城保”和“农保”既相对独立、又可相互转换的“镇保模式”;浙江嘉兴“城乡一体化”模式和余姚一次性缴费筹集资金的模式;重庆,山东等地同样也有着自己的模式。

浙江地区农村养老保险比较和分析

浙江是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9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2990.35亿元,人均GDP值为44641元,是全国人均GDP值25732元的将近2倍。从GDP的组成部分来考虑,2009年浙江农业GDP所占比重为整体的5.06%,这个指标哟比全国农业GDP的10.35%低5个多百分点。从另一方面来看,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在2009年为10007元,是当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 的将近2倍。从以上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来看,在浙江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已基本形成。(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

近年来,基于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县市陆续开始了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改革,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经过这些年浙江各地的切身实践,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嘉兴模式。嘉兴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城乡一体化”,筹集基金的方式是积累式。对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和比例都有着明确规定,必须按规定缴纳,缴费方式是按年缴费。缴费基数为全市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两者之和的平均数。对于农村居民,可选择上述中的任意一个进行缴费,而城镇居民则只能选择在后两个中的一个。对于投保户因一些特殊原因当年未及时上缴费用的,可以在下一年按当期的缴费标准进行补缴,但地方财政仍需按上一年的补贴标准给予支持。而投保户年满60周岁并且缴费超过15年的,就可以按规定办理和领取养老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

二是余姚(宁波市)模式。余姚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筹集资金的方式为一次性缴清。按规定,余姚市农村只要是年满60周岁的男性和年满55周岁的女性性都可以投保。而对于男性年龄高于60岁或女高于55岁的投保者,则可以依次降低缴费额度。

其他模式还有诸如余杭区(杭州市)模式,它采取的“累进式缴费”和“一次性缴费”相结合做为基金筹集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绍兴模式等等。从总体来看,浙江各地实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共同特点是建立个人账户,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费,政府兜底”方式,充分实现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特点,地方财政每年应注入农民养老保障基金并发放生活补助,被称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它关系到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各地应结合本地区实际,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适合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陈诗达. “全民社保”制度创新与未来发展――浙江“十二五”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展望[J]. 浙江经济, 2011,(05)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5

笔者所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书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内化后或个体初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结构后走向社会实践,对知识使用范围和方法的表象阶段理解的总和。这部分经验是低层次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指科学研究实践对思维改造、开拓的总和,即思维自觉过程的总和。第一个方面经验是对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既有深化书本概念的一面,也有框正实践前的好奇和无知的举措。经验,是无数次实践筛选出并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重复映象”,它们的重复,表证着实践提示的事物规律性(即科学性),而“映象”本身说明,它们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印证,实践的简单和肤浅,不可能使经验走向二次抽象,即经验的思维创造过程。从思维发展上看,个体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印证后,使知识走向内化,但不是知识创新。如果要进行知识创新,就要在复杂的实践中使思维突破表象限制而走向二次抽象(第一次抽象是前人做完的)。第二次抽象才进入经验的高层次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的经验里尽管知识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但心理上的知识坐标已经产生了应用后的效果,实践使个体承受的感觉和印象,不仅砸实学科知识在思维中的根基,而且可能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带来新的冲动和。正是这无数次的实践的提示,个体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个体三个方面工作的完成,即:①对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总体认识阶段的完成,随着知识的逐渐“解码”,“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n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n经验后去解决与n有联系的m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n1+n2+n3……nn=n的n次经验;

?n1+n2+m1+……mn=n+m的n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n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m工程问题。m和n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m问题单靠转移n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m经验。m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n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走向新一轮品格的准备和能力的升华。

那么,n和m所涉的知识与大学教学有何联系呢?如果把从事专业活动必须有专业知识作为逻辑前提,可以推知,关系式①和②中的n问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毕业生在校所主攻的专业。n所涉知识显然是在课堂教学中被个体掌握,n经验在于使个体通过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知识在解码后很快内化,实践过程还能使这些内化知识淡化为一种对n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后果的预测。从思维科学上分析经验,当它把学科思维淡化为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后,知识便从显意识储存而转化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储存。当在显意识中,知识被忘记,但潜意识中蓄积的知识能量(经验)依然可以使他按部就班地完成n工程的重复过程。这正如多年不游泳的人突然落水遇险,潜意识能量依然使他身心协调地进行泅渡;其实,当初的游泳知识他可能早已经忘掉。

m经验中的非n部分知识则属于另一种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涉及过,它可能有一部分是个体固化处理的知识,也可能是外存的知识,还可能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个体通过对n经验的把握和对m工程的分析,找准彼此间各种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联系后,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成功以后的经验多数是在失败中获得的,它的可贵处在于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补充所需知识并使之走向了新一轮的建构和能力的本质提升。

除上述所论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它是个体批判、逆向、整合三种意识综合利用的结果。间接经验的逻辑关系式是:

?An+Bn+Cn…Nn≈Vn

这里ABC和…N分别代表不同人处理n问题,An即A的n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学习个性、创造个性和阅历上的差异,他们在解决n问题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不同。V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进行分析研究,就可能形成兼有众长的经验Vn。这是一次学习和综合分析过程,综合的过程和结果都表明个体的举一反三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使个体实践经验由表象而转入思维的完全自觉。换言之,思维自觉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并构成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整合、批判还是逆向意识,都依据个体抽象水平来发挥作用。经验层次越高对抽象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是它使个体品格和能力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也是它,让个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个体经验也由单一知识向度而走向了多学科交融的复合经验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复合经验及其特征

本文所论复合经验可从逻辑关系式中看到:关系②和关系③都打破①的单一知识向度,表现出经验的多学科特征。知识的多角度和工程的多学科组合,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条件。就个体或团队来看,这些条件可以量化为五点:①个体或团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互补性;②驾驭科学仪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手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发现、发明次数;③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慎密的逻辑思维;④善于学习和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⑤勇于承受失败并不断追求新知的心理品质。这五点,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内部条件,即个体素质条件(也是品格特征)。从外部条件上看,团队组合和科学技术复杂性,构成工作环境。在学术团队内,知识的碰撞、抵牾和相融同时存在,实践经验和阅历互相补充,使个体之间缩小着知识差距和淡化着学科界限,同时,同一课题又把大家锁在一起,共同的实践展开了个体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所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恰恰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触到新知,此时,个体视野不仅越过了单独从事研究时的局限,使共同活动建立的心理过程超越以往,而且每个成员形成经验后建立的团队经验群的创造力量也是任何“独脚大侠”们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学术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之上。反之,也许会比单独研究还要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善待他人应是学术团队成员的共同品质,也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知识经济越来越否定“独家新闻”的买断,走向专业人员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是不是否定个体的独创性?不,个体独创性是学术团队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个体的独创性,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但是,这种独创性对群体来说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工程”就不存在了,知识经济便会因为专业人员走向“单干户”而停滞不前。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复合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带来的个体独创性与群体知识的多维度的整合。复合经验,当它把专业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就跨越了时代的铁门坎而把社会推向了明天。

?能力的本质分析

“经验即能力”是本文的基本命题。有人说,接受新的研究任务,他没有经验,完全靠创新完成的。其实,没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即使他没有处理新问题的经验,但他有处理其他问题的经验,新的创造必须(也只能)对传统经验进行转移,如果没有经验,还存在完成任务的能力吗?因此,本命题是常识,勿需证明。

以下,我们来分析能力的本质。

从科学史上看,最初的经验是对简单实践的把握。这些实践使人类开始认识某些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最初积累。人们认识到空气的浮力,创造运用氢气球载人,再后来出现飞机,飞机是对氢气球的改造,改造飞机过程又使机械运动向前推进一步。换言之,它是氢气球和人类对机械运动等多种经验的综合。而现代飞机制造,又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经验)加进来,它的功用也由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扩展到军事、农用、客用等多种用途。飞机制造本身就是多种科学知识和多种经验(使用知识方法)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经验是历史经验的总和。继承历史文化,是一种获取间接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但是,当文化传承走进社会实践,个体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活动时,经验又由间接过程回到直接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对历史上知识和经验的重复,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演绎。从二次否定方面分析,即使人们对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也改变了当初的历史条件,带着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有了历史性发展。当新思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并走进新经验后,创造后形成的又一轮新思维便成了更新经验的存在方式。由此周而复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生产力的基本程序。至此,我们可以对能力、经验的本质作如下判定:经验、能力是传承知识走向实践后的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的思维构成新经验,也构成新的知识,使实践者的品格获得提升。

?经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部门。高级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接触生产实践后的经验。传统的高等教育大都关起门来办,特别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他们接触的知识往往脱离社会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知识从书本中走进思维,知识已经转入了“休眠期”而复归表象阶段。特别是工科教育,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从业后的前几年很难说有什么经验,待到知识在实践中解码,许多实践才教会他们进行创造发明。这个过程过长的原因是大学教学距离社会生产实践太远。新时代的大学将肩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不仅要依靠教师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象的主动参与和尽快获得从业的能力。教育改革以来,许多专家开始重视人才的后劲培养,即对工科学生打实理科基础。国家也对学科专业的外延进行了拓宽,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选择。这一切都为未来教育的质量砸实了提高的根基。但是,大学如果仍要象传统大学那样关门来办,人才质量就很难在短时间见到社会效益。让学生在读书中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实践,学生就会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受到主人公教育和积累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果大学生从大三开始利用一定时间接触社会并从社会需要中获得科学研究内容,在教师带领下,边学边干,这样的参与也许他们会很快适应社会需要,所学知识因为以应用为前提,也会尽快解码而内化为品格和能力。过去,工程教育以产品带教学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其原因是不利于学生砸实知识根基和拓宽知识面。但是,教学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高科技生产实践,也是片面的。学生不接触具体生产过程,对未来的新产品开发就不可能有主动性,则经验安出?文科亦然。一个大三的中文学生不会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对社会倾向进行研究和写出引导文章,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去抄写别人的东西。学校应该向社会开门,把改造和发展社会的历史重任带进学校,带给大学生们,让他们参与,让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考去学习,这样才有培养能力可言。这其中,重要的是要创造社会关心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环境,学校应设法让社会各部门参与到教育中来,只有当他们参与到教育中来,学生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才可能有学校有的放矢的社会活动。

高等学校是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和最敏感的神经。只有当学生和教师一起走进社会和参与必要的社会实践,高等教育才能起到“预防、预报、预警”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向导。学生能力才能培养出来。能力,一旦离开社会发展,就会走向萎缩和空想。由此,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应建立在一个教育教学社会化的动态系统之上,这样才会有力地促进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关起门来考察某门课程的书本知识接受效果,这种静态的考察不会使高校在改革中完成它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如何让学生参与?静态授课和动态活动的时间如何安排?应该由各校自主探讨。笔者以为,参与和读书、研究相结合,肯定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此时的学生能力才会是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摘要]构成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个体的经验,经验的逻辑过程,是个体形成品格品位和能力层次的基本依据。这一切都是个体社会实践的结果。高等教育若强调培养人才能力,就必须研究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强化社会实践过程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责任感,使人才培养和大学自身引导社会发展的各种教育环节得以延伸。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6

笔者所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书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内化后或个体初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结构后走向社会实践,对知识使用范围和方法的表象阶段理解的总和。这部分经验是低层次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指科学研究实践对思维改造、开拓的总和,即思维自觉过程的总和。第一个方面经验是对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既有深化书本概念的一面,也有框正实践前的好奇和无知的举措。经验,是无数次实践筛选出并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重复映象”,它们的重复,表证着实践提示的事物规律性(即科学性),而“映象”本身说明,它们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印证,实践的简单和肤浅,不可能使经验走向二次抽象,即经验的思维创造过程。从思维发展上看,个体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印证后,使知识走向内化,但不是知识创新。如果要进行知识创新,就要在复杂的实践中使思维突破表象限制而走向二次抽象(第一次抽象是前人做完的)。第二次抽象才进入经验的高层次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的经验里尽管知识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但心理上的知识坐标已经产生了应用后的效果,实践使个体承受的感觉和印象,不仅砸实学科知识在思维中的根基,而且可能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带来新的冲动和。正是这无数次的实践的提示,个体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个体三个方面工作的完成,即:①对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总体认识阶段的完成,随着知识的逐渐“解码”,“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n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n经验后去解决与n有联系的m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n1+n2+n3……nn=n的n次经验;n1+n2+m1+……mn=n+m的n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n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m工程问题。m和n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m问题单靠转移n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m经验。m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n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走向新一轮品格的准备和能力的升华。

那么,n和m所涉的知识与大学教学有何联系呢?如果把从事专业活动必须有专业知识作为逻辑前提,可以推知,关系式①和②中的n问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毕业生在校所主攻的专业。n所涉知识显然是在课堂教学中被个体掌握,n经验在于使个体通过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知识在解码后很快内化,实践过程还能使这些内化知识淡化为一种对n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后果的预测。从思维科学上分析经验,当它把学科思维淡化为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后,知识便从显意识储存而转化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储存。当在显意识中,知识被忘记,但潜意识中蓄积的知识能量(经验)依然可以使他按部就班地完成n工程的重复过程。这正如多年不游泳的人突然落水遇险,潜意识能量依然使他身心协调地进行泅渡;其实,当初的游泳知识他可能早已经忘掉。

m经验中的非n部分知识则属于另一种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涉及过,它可能有一部分是个体固化处理的知识,也可能是外存的知识,还可能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个体通过对n经验的把握和对m工程的分析,找准彼此间各种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联系后,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成功以后的经验多数是在失败中获得的,它的可贵处在于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补充所需知识并使之走向了新一轮的建构和能力的本质提升。

除上述所论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它是个体批判、逆向、整合三种意识综合利用的结果。间接经验的逻辑关系式是:

An+Bn+Cn…Nn≈Vn

这里ABC和…N分别代表不同人处理n问题,An即A的n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学习个性、创造个性和阅历上的差异,他们在解决n问题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不同。V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进行分析研究,就可能形成兼有众长的经验Vn。这是一次学习和综合分析过程,综合的过程和结果都表明个体的举一反三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使个体实践经验由表象而转入思维的完全自觉。换言之,思维自觉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并构成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整合、批判还是逆向意识,都依据个体抽象水平来发挥作用。经验层次越高对抽象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是它使个体品格和能力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也是它,让个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个体经验也由单一知识向度而走向了多学科交融的复合经验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复合经验及其特征

本文所论复合经验可从逻辑关系式中看到:关系②和关系③都打破①的单一知识向度,表现出经验的多学科特征。知识的多角度和工程的多学科组合,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条件。就个体或团队来看,这些条件可以量化为五点:①个体或团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互补性;②驾驭科学仪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手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发现、发明次数;③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慎密的逻辑思维;④善于学习和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⑤勇于承受失败并不断追求新知的心理品质。这五点,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内部条件,即个体素质条件(也是品格特征)。从外部条件上看,团队组合和科学技术复杂性,构成工作环境。在学术团队内,知识的碰撞、抵牾和相融同时存在,实践经验和阅历互相补充,使个体之间缩小着知识差距和淡化着学科界限,同时,同一课题又把大家锁在一起,共同的实践展开了个体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所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恰恰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触到新知,此时,个体视野不仅越过了单独从事研究时的局限,使共同活动建立的心理过程超越以往,而且每个成员形成经验后建立的团队经验群的创造力量也是任何“独脚大侠”们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学术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之上。反之,也许会比单独研究还要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善待他人应是学术团队成员的共同品质,也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知识经济越来越否定“独家新闻”的买断,走向专业人员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是不是否定个体的独创性?不,个体独创性是学术团队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个体的独创性,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但是,这种独创性对群体来说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工程”就不存在了,知识经济便会因为专业人员走向“单干户”而停滞不前。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复合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带来的个体独创性与群体知识的多维度的整合。复合经验,当它把专业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就跨越了时代的铁门坎而把社会推向了明天。

能力的本质分析

“经验即能力”是本文的基本命题。有人说,接受新的研究任务,他没有经验,完全靠创新完成的。其实,没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即使他没有处理新问题的经验,但他有处理其他问题的经验,新的创造必须(也只能)对传统经验进行转移,如果没有经验,还存在完成任务的能力吗?因此,本命题是常识,勿需证明。

以下,我们来分析能力的本质。

从科学史上看,最初的经验是对简单实践的把握。这些实践使人类开始认识某些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最初积累。人们认识到空气的浮力,创造运用氢气球载人,再后来出现飞机,飞机是对氢气球的改造,改造飞机过程又使机械运动向前推进一步。换言之,它是氢气球和人类对机械运动等多种经验的综合。而现代飞机制造,又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经验)加进来,它的功用也由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扩展到军事、农用、客用等多种用途。飞机制造本身就是多种科学知识和多种经验(使用知识方法)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经验是历史经验的总和。继承历史文化,是一种获取间接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但是,当文化传承走进社会实践,个体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活动时,经验又由间接过程回到直接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对历史上知识和经验的重复,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演绎。从二次否定方面分析,即使人们对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也改变了当初的历史条件,带着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有了历史性发展。当新思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并走进新经验后,创造后形成的又一轮新思维便成了更新经验的存在方式。由此周而复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生产力的基本程序。至此,我们可以对能力、经验的本质作如下判定:经验、能力是传承知识走向实践后的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的思维构成新经验,也构成新的知识,使实践者的品格获得提升。

经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7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1]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近年来,一些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社会需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自专业开设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探讨和研究。

一、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是从原来的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新的本科院校,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财政实验室、税收实验室,还有一些会计、证券操作模拟等ERP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广西财经学院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外实践让学生自己到相关单位实习,或者是参观观摩相关部门的工作过程或流程,校内实践一般是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自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设立起,我们就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本院实践教学的优势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以期在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操作方面建立自己的专业优势。

按照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校4年需要修满16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2学分,实践课程28学分。其中实践课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5个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23个学分,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外,各专业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开设哪些实践实习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业务实习、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社会调查。这些课程有的是校内实践课程,有的需要学生到校外相关单位和部门去实习,但大部分是校内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在校内进行。

与其它高校相比,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高,实践课程门类较多,基本围绕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学生就业需求来进行,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践相结合,实践课程体系初步建成。

二、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1.偏重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赋予实践课程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很难一下子改变。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仍将重心放在理论的传授上,忽视了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实践性教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学校对于课酬的设计也明显地偏向理论课程,从事实践教学的课酬偏低,实践课程的报酬只有理论课程的80%,使得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师缺乏积极性,很难把实践课程提高到理论课程一样的高度来对待。

2.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规划和研究。自2005年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对实践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实践课程设置的经验,或者是觉得哪门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就业或者便于开设就开哪门课程,造成了实践课程设置较混乱,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与规划。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各自为战,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比较随意,使得各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

3.实践课程的教学条件滞后。近年来,广西财经学院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力度,增设了一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践教学的条件逐渐改善,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没有太大改善,滞后于实际需求。学校对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重视不够,以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模拟实验室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当然这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国内其他高校没有先例,对于建立什么样的实验室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实际经验供借鉴和参考。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4]

4.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水平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多是最近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并且这些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就进入我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际部门的工作经历,自身操作能力不强。可以说,现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难以适应实践教学发展的需要。

5.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目前,广西财经学院已经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制度作支撑,在管理方面较主观、随意[1],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5]。比如考核环节,实践课程一般重参与而不注重考核,往往是只要学生参与实践过程,按规定填写相关表格就可以通过,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性差,以学分为目的,能力未见提高,实习流于形式。

6.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经建立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种类单一、接收能力有限。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多是街道、社区居委会,因为街道、居委会工作任务繁杂,对学生接受度高而且接受能力强,但是学生普遍对这类实习基地不感兴趣,觉得社区的工作比较繁琐并且对本专业没有太大的实践价值,他们一般对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比较感兴趣,但是学校目前还没有与这些部门建立稳定的关系,并且这些部门的工作涉及到民生问题,很难让大批学生直接到这些部门去实践。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实习基地建设没有取得实质的进展,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加强实践课程建设的建议

1.建立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两层意思,内容涉及到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安全与劳动卫生等众多领域,如果每个方向都开设一些课程,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培养模式,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没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两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此方向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

根据广西财经学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应该突出两个重点: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这两个方向的社会认同度高,社会需求也比较直接。社会保险作为一个特色方向,主要是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应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一方向可以开设社会保险职位模拟实习实训课程,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6]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考虑到毕业生大多进入企业从事微观的行政人事工作,加强这一方向的培训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可以开设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加强这一领域的锻炼。

2.建立模拟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相关教学软件,模拟和实验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费用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操作。其次,建立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进行劳动力计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劳动力培训、绩效考评等职位的工作。此外,建立劳动关系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争议[7]。

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实践教学基地可以直接接纳学生在相关机构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8]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为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种类和数量,与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单位和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其列为实践教学基地,定期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前往实习和见习。

4.加强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建设。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我们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首先,加强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进入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或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管理咨询等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其次,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9]此外,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报酬,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完善实践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实践过程管理,使实践教学逐步成熟和完善。每学期由专业教研室确定实践课程的门类和开设实践课程的班级,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单位或实验室的落实、实践过程的日常管理,指导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成绩考核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日常表现、实习报告质量等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实践教学结束后,进行实践评估和反馈,根据实践情况,结合学生的意见,由指导教师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方法、改进措施等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荣丽,陈淑君.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18-219.

[2] 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3] 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168-170.

[4] 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5] 李艳波,刘松先.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主体性教学活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68.

[6] 陈建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219-220.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8

敢于参加社会实践中困难的挑战是一种基本的个人素质与胆识。那几天冻雨四溅,北风瑟瑟触水寒,冰冻几十厘米,我还是进入了社会实践的人群中,想通过再一次亲身体会社会实践给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阅读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在磨练中增强毅力;在困难重重中挑战自我培养自己的素养;想通过社会实践来拯救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与不足。 在当今社会,在就业问题中,你会感觉到:无经验者往后排,茫茫人海独徘徊,你没有经验,自然而然做什么都感到陌生而犹豫。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9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步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实践是具有意识性、目的性、社会性的物质感性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基础。马克思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别强调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物质的、感性的活动”[1],其认识论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是教育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当代西方实践教育理论家约翰•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干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等实践教育观点。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教育与实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均离不开社会实践。从本质上看,社会实践就是一种体验,是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体验生活的有效方式。体验是对客观世界的实地经历,并在主观世界领会,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并对未来有所预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升、品格的磨练,以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成长。但这种体验与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所谓实效性,即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效果。[2]只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大学生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并会促成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特指暑期“三下乡”活动,但本文所描述的现象与论述的内容,既涉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又包含其他实践活动或比赛(例如“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新创意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创业大赛等等)。本文涉及的内容是根据笔者从业以来所指导的创业类实践和学术创新类实践的“体验”,结合相关的经验性材料和文献性资料,阐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的思考。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参与缺乏主动性

此处“参与”是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与社会实践的覆盖面有一定的区别,不少学校追求社会实践的数量,将实践活动覆盖到整个学生群体,全员参与,但忽视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有的学校或学院在经费或人员的短缺,将主要精力和财物集中在个别的“重点实践团队”,聚焦于“精品实践项目”。对于自主性实践或分散性实践的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部分学生仅仅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而去参与社会实践,分散式或自主式的社会实践常流于形式,部分学生甚至放弃社会实践,通过家庭或社会关系在所谓的实践单位盖章以证明参与了实践。低质量的社会实践参与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消解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很多学生被动参与,敷衍了事,无法按照自身的兴趣去实践,自然也就失去了体验性。造成这种低质量的参与度,可以总结为“四无”,一是无意识,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消极、被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对实践的有效认知。二是无考核,其实并非不考核,而是考核不严格,仅仅提交一张盖章的实践表或实践报告即可。三是无指导,缺乏严格、有效的专业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实践时间短、实践流于形式等。四是无经费,不仅部分班级、院级社会实践团队没有实践经费,有些校级实践也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基于以上原因,导致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较低,主体性不强,体验性差。

(二)考核缺乏科学性

考核是检验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很多院校实践考核以实践申报材料和实践结果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但无论是实践申报材料,成果资料、抑或是现场的汇报,都忽视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知识运用以及实践创新能力,难以体现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甚至有文章指出,部分社会实践将媒体报道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导致社会实践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功利性和短期性成为诸多实践活动共同的弊病[3]。虽然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实践的过程性,但在实际考核设计中,很难进行“过程性”监督考核,既然如此,就要对实践的前置性考核审查和实践结果的反馈性考核,严格把关,确保公正性、公平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践考核的科学性。但事实上科学性、公平性的考核并非易事。从经验性资料来看,在实践活动的申报与遴选中,学生根据各种前置性条件,自愿组队申报参加各类实践比赛或实践活动,有时动员效果好,参与的人数和团队较多,需要学院或学校进行遴选项目入围下一轮的角逐,在一般意义上,会根据实践创新活动的具体主题或内容进行遴选,但某些时候,可能会根据团队指导教师的职称或职务遴选项目,而且某些部分指导教师仅是挂名指导,故易导致不公平的现象。从实践结果的考核评比来看,评比考核存在“均衡化”现象,在各个学院和实践团队中进行平衡,兼顾各个学院“榜上有名”,进而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挫伤个别实践或创新效果好的团队或学院,例如在“挑战杯”校内评选方面,个别学院有2-3个团队实践或创新效果较好,但由于“摊大饼”机制,考虑到“利益均沾”,将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列入“榜上”,学校层面是这样,学院内部亦是如此———要考虑到专业或班级平衡。二是由于存在获奖单位“均衡化”潜规则,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形成恶性循环,不能正确审视自身实践创新的实效性问题,很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三)指导缺乏专业性

从社会实践的属性来看,它是高校育人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大学生若不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此看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须有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教育指导。大学生群体虽然绝大部分已经成年,但在思想上、能力上尚未成熟,很难全面地处理相应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亟需组织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给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性指导,目前部分高校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以辅导员或二级学院的共青团干部为主,并为每个社会实践团队配备相应的思想政治课指导教师,以保证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提升,但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专业性指导缺位,导致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课堂”脱节,同时由于专业性不强,缺乏针对性,实践起来盲目随意,形式大于内容,也存在供需脱节的情况,失去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本意[4]。当下专业性指导的缺位,也有其相应的原因,一是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是想到自己的辅导员或团委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二是作为专任教师,其精力有限,科研、教学任务重,无法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实践;三是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四是学校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与激励措施,在专业教师考核指标中,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并非必要条件或既定任务,且考核评价很难量化,另外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带队并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进而导致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当然并非所有专业教师都没有指导的积极性,例如师范类、社会调查类、应用类等学科的教师会根据要求积极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学术创新实践等。

三、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思考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要大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开拓精神及创新意识、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努力提升其质量。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专业性

高校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场域,各个学科专业都有自身的专业属性。强化社会实践的专业性,有助于实现“学以致用”、“理实交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须立足自身的专业特征以及实践目的,组织和开展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主题,既可以检验知识的实践性,又可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专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体验中验证其文本经验的正确性与否,并在社会体验中升华对文本的理解,以达到文本与经验的有机“接合”。在这里我们借用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对实践的阐述,来说明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布迪厄强调实践是客观世界的社会结构与实践者的心态结构在同步双向互动的基础上不断重建与更新,即实践者在一定的实践场域内,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资本),在特定的(专业的)指导下,为提高在实践场域中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所开展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实践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专业化才能提高实效性:一是专业化的实践平台与实践内容;二是专业化的实践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在专业化的实践平台(场域)得到验证与提升,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促使专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在动态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挑战杯和创新创业训练为例,教师要以本专业教学与科研为基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从自己的教学内容、科研项目中寻找创新实践的主题,与学生共同探讨,拓展相关内容,以专业的视角来指导社会创新实践活动。

(二)提升创新性

当下社会、教育处于万众创新的时代,数字媒介、信息技术不断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活动。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常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调研时强调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创新实践内容,要切实关照实践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而非粗放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根据专业属性和专业特点,引导大学生从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常规主题转向结合专业,发挥文化、科技智力资源优势,打造精品化实践活动,形成专属的创新的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力求常态化与过程化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一种连续的发展过程”。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实现现有知识的有用性转化,实现阶段性价值目标。自我实现是在日常积累中完成的———常态化;另一方面自我实现是一个未完成状态,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过程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就是将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科研结合起来,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不能狭隘地理解“社会”,也不能仅把它看作暑期“三下乡”或者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或活动,要实现社会实践的日常化、常态化,将三个“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更贴近大学生的日常专业学习与生活,更有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过程化考核与管理。让社会实践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相对于创新创业结果,更关注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创业实践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关键要看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其中学习了什么,积累了什么,历练了什么,事实证明,无论创新创业结果如何,在该过程中的锻炼都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四)重视主体性与体验性

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实践需求,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与其参与的体验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关系的启蒙、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源。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学生志愿参与,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交往性,进而形成独特的体验性。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对话”,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对话———理性思考,“我”与“他”的交往与对话———自由选择、平等对话、相互理解,通过“对话”与交往,形成学生独特的“主体性”。主体性成为大学生个性化的规定性,即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在思维、意识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自为性等,具有差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等特征[4]。“主体性”的存在,就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实践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而且由于“主体性”差异,导致每个参与者在实践中的体验效果与感悟是不同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干中学”,这个过程会形成体验与感悟———知识的转化,有了体验与感悟才能上升为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即“实践—体验—感悟—成长”。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直接组织者,需要尊重大学生实践的“三个特性”———时代特性、专业特性、个体特性。当下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经济、技术和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与时俱进;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专业,不断创新实践形式———由大众化的志愿服务、支教环保等形式转向专业化实践;社会实践要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体特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践需求,提高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相应改进,通过实践促使学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完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工作,还需要政府、社会、市场(企业)、家庭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实践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剑杰.论社会实践的它批判和自批判[J].江海学刊,2005,(2)

[2]于晓萍,等.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10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以会计专业为主线,针对已经毕业的02级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和走访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时间比以往仓促一些。参加调研的同学走访了我校157名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通过基本的问卷了解外,还同时运用了走访和平信的方式进行联络。运用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分析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共四个方面的问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评价中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帮助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轴上1表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实践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2表示有所帮助,3表示说不清,4表示帮助不大,5表示毫无帮助。很明显,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还是有所帮助的。在学校每学期期末进行的校内外实习,让同学们能够对整个会计环节了解并且进行操作,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梳理,能够对书本知识有所巩固。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我校的毕业生在踏上社会工作岗位之时,能够比较好地、比较容易地进入岗位。实践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会计这个专业更加注重实践的操作,单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我校学生通过在校内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可见,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学生就业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帮助的,通过实践能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在个人竞争力方面有了很大优势。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组成

会计实践教学系统是由各个教学环节要素组成的,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可知,实践教学环节要素包括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一)实验课

会计实验课是在讲授会计专业主课程以后,按照会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的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会计实验教学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根据账簿资料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资料装订和归档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进行手工操作,又要进行计算机操作。

(二)校内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或学习结束后,到学校的校办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审计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会计实习是对会计教学的总结和检验。会计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根据学校的条件,选择校内实习或校外实习。选择校内会计实习时,因校内实习单位对学校会计教学实习的内容与要求比较熟悉,有利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能够较好地完成会计实习任务。应该指出,在学校进行会计实习,不是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验,这是两种实践形式,不能混为一谈。

(三)校外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到学校外部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在学校有校外会计实习的条件下,一般在会计专业课(如会计原理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按照会计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会计工作的实习,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业和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从中进一步学习会计理论与方法。

(四)社会实践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兼职的实践活动。如:在假期,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或部门进行宣传、咨询服务,或协助工作;或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工作,如兼职记账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会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社会调查

这是根据教学与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用一定形式对社会进行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有关会计教学和会计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形式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让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采访、蹲点、座谈、参观等形式。深入实际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观察,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与素质、工作环境、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了解社会经济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揭示本质,加深对理论与方法的再认识,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增长实践知识,锻炼社交活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会调查内容单一、时间较短、方式简便、联系面广、耗费较少和收获较大等优点,是会计实践教学中一种较好的形式。

(六)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会计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为综合检查知识水平和考核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由学生按照专业选题而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要事前选好与专业相关的论题,题目要有实践性(与现实相关)、理论性(与综合认识相关)和创新性(与探讨新问题相关)。撰写毕业论文要拟定写作步骤,包括:选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大纲、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通过毕业论文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如何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

在以上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各个实践环节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从稳定性、保证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内实践环节;而在校内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课环节。在制定会计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发挥各个实践环节应有的作用。

(一)校内会计实验与校外会计实习的关系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11

    1.目标系统:突显实践性思维

    实践性思维是“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它有助于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内化书本知识,获取独特的生命感受和知识经验,体验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自身的价值。以实践性思维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目标系统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第一,实践性思维内部的目标系统。实践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问题意识、信息统整力、思维发散力和思维情境化。在此基础上,实践性思维的内部目标系统建构为:第一,发现和提出实践性问题的能力;第二,有效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第三,个体基于已有经验与独特感受、综合已知信息并从不同角度构建不同解决方案的能力;第四,个体得出符合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境的结论的能力。

    第二,实践性思维外部的目标系统。通过实践思维的训练,提升实践能力仅仅是实践性思维训练的初级价值,更重要的是实践性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可以连结个体体验知识的内在意涵,体悟知识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实现完整精神与生命的成长这一高级价值。因此,实践性思维的外部目标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将知识经验有效内化,体悟知识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二是帮助学生完整发展,在尊重现实生命与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展理性与认知能力,成为理性与情感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的完整生命体。

    2.内容系统:训练与发展实践性思维

    实践性问题设计是体验式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应体现问题理解的多元性、问题情境的现实性和问题目标的真实性。

    第一,针对实践性思维发展阶段的问题系统。一是提问型实践性问题,训练问题意识。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对当前情境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还能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反复关联,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较为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二是条件型实践性问题,训练信息统整力。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常常是条件模糊的,需要根据问题情境、智慧与感受去搜集、整合各方信息,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对条件开放性程度的把握。三是方法型实践性问题,训练思维发散力。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解决方案更符合现实情境,关键在于从学生的发展水平与生活感受出发去建构具有多种解决方案的实践性问题。第四,结论型实践性问题,训练思维情境化。将问题结果与现实情境不断对比,最终得出符合现实情境的问题答案,关键在于把握逻辑性答案与情境性答案的异同。

    第二,针对实践性问题相关知识的问题系统。一是单元型实践性问题,整合单元内知识。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主线,使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整合起来,让学生把知识优化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学科型实践性问题,整合单元间知识。突破单个单元的界限,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扩展到整个学科内部,将学科内的知识逻辑拓展为以实践性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知识网络。三是综合型实践性问题,整合学科间知识。将被分割为多个不同知识体系的知识整体重新融为一体,使学生所学的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优化与整合。

    3.过程系统:关注实践性问题的解决

    第一,教材内容情境问题化。即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关联起来,从中引发出具有“实践性”和“不确定性”的实践性问题。一方面,要将教材内容植入生活情境,将书本知识嵌入或还原到现实情境中;另一方面,要从实践情境中引发出实践性问题。

    第二,问题内容多元表征化。为学生创设宽容、积极的氛围并给予指导,促使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命感受活化,与问题解决情境反复关联,生成独特的问题理解与问题表征。

    第三,表征内容方案构想化。即对各种解决方案比较、评判,从中选择出最具说服力的优良方案,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某一立场去分析问题,构建方案,并为构建的方案寻找辩护理由,同时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方案,生成一个较为合适的优良方案。

    第四,构想内容有效实施化。学生将经过比较、辩护与评判而生成的优良方案加以操作化、实施化。

    第五,实施内容全面评价化。要在方案实施中与实施后对整个前期的问题解决方案与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诊断方案本身及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或经验。

    第六,评价内容表征重述化。要对实施内容全面评价化所获取的知识经验在个体头脑中重新表征。第七,重述内容迁移实践化。要将表征重述所获得的概念化、迁移性强的知识用于解决其他实践性问题。

    4.组织系统:促使学习体验生成

    第一,教学目标向学习期望转化。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将刚性与抽象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具体的学习期望,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期望,再将教学期望转化为学习期望,最后监控学习期望。

    第二,教学内容向学习内容内化。教学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以自我去理解、感受而生成情感与意义。首先进行经验活化,再开展教学对话,最后再将内化的知识经验有效运用于生活实践。

    第三,教学传授向教学对话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对话,会使学生心灵舒展,首先需要激活对话意识,再选择适宜的对话方式,最后进行对话指导,纠正对话中的偏差。

    第四,创设真实的物质环境。营造的物质环境并不要求绝对真实,而要注重学生是否能从环境中体会到真实的意境,可以实境再现,实现“形真”,也可以意境营造,实现“神似”。

    第五,设计开放动态的教学时空。目的是要改变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师生角色,促使师生展开多种类型的教学互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学习内容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以及实践性问题的有效解决都可以实现教学时空的不断延伸与拓展。

    体验式社会学教学的模式设计

    根据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构想和社会学教学的特点,本文选取“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社会分层的教学安排来说明如何构建促进学生实践性思维发展的社会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总体来说是通过社会分层的学习,训练学生的实践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领悟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具体来说,先要在掌握社会分层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实践性问题;然后,搜集国内外社会分层的相关资料,并分析资料、整合资料;接着,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与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分层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最后在提出众多问题解决方案后,能从中选取最符合真实情境的方案。

    2.教学过程

    第一,课前实践性问题准备。选取与社会分层相关的材料,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再现真实情境,将社会分层的相关知识植入生活情境,再从实践情境中引发出实践性问题。例如,剪辑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沉船后乘客逃生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后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思考并提出疑问,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准备材料解释历史上和现今社会的社会分层形式,即奴隶制、种姓制和等级制。要求学生比较这三种社会分层形式的相同之处,得出社会分层的含义,训练学生的信息统整力再让学生运用社会分层理论结合自身的生活感受分析目前社会上关于“屌丝和高帅富”的讨论,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力。同时,要求学生联系社会流动的基本知识,思考如何使个体由社会底层向更高的社会层级流动,以此促使学生将本章知识优化为一个有机整体。

    第二,课堂上的体验式教学。首先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关联起来,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物质环境。例如,教师选取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沉船后乘客逃生的片段,在学生观看影片时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命感受。鼓励他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等级舱位的乘客逃生率不同,妇女和儿童优先逃生的原则是否适用于所有乘客。然后是实践性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立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亲身参与实现实践性思维的不断发展。例如,让学生运用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的知识,分组讨论中国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每组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对各种解决方案比较、评判,从中选出最具说服力、最符合真实情境的方案。最后,总结评价。经过前期的体验和实践后,每个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活动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总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最终由教师评价,客观公正地指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唤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12

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两者互为影响、互为作用。实践是产生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实践发展了,必然要求理论发展,要求理论创新。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由于1872年的实践比1848年的实践向前发展了20多年,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6月24日的再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①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说:“关于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问题所提出的意见(第四章)虽然大体上至今还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而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进程所彻底扫除,所以这些意见在实践方面毕竟是过时了。”②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这里阐明的思想是非常重要、极为精辟的。他们明确告诉我们,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也应当而且必然向前发展,即理论应当跟上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理论也只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跟上形势和任务变化的步伐,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充分实现其存在价值。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极其深刻、极其广泛的伟大革命。我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基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创新事业,需要不断探索,勇于开拓和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因此,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全党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地实践创新,不断地破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思想、理念及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和任务,需要有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正确理论来指导,即需要用中国化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因此,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呼唤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呼唤着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改革开放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伟大实践,不仅呼唤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曾深刻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③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程,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比如,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通过转变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通过“一国两制”的实践,实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权建设和国家统一理论;通过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实践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的动力和源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正如所指出的:“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④还指出:“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将不断产生丰富的新鲜经验。我们不仅要在实践中善于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而且要善于通过总结从中提炼出符合规律的认识和结论,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这是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⑤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由此可见,改革开放近30年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重要推动力。理论创新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本质要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阶段,新的改革开放实践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创造和发展新的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使我们的理论创新成果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适应形势发展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三)改革开放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创新理论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源自实践发展的推动,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和升华。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真理性。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围绕真理是人的认识成果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⑥马克思论述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就是当代已成为我们全党共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显示: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与一致。如果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即说明是主体对客体不正确的反映,从而真理性就难以确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路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社会实践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现实的物质的关系。通过主体的自觉活动,在现实中主体和客体实现了统一,使一定的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从而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来判定和检验相关思想和理论是否同客观事物相符合。离开实践,认识是否是真理就无从检验,而通过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我们党在8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极为丰富极其宝贵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同样需要实践来加以检验,通过实践来确认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真理性。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列宁曾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要求,任何郑重的政策必须以经得起严格的客观检验的事实作为根据。”⑦所以,我们党来自于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也需要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来加以检验。正如1983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所指出的:“我们现在执行的这条路线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也是经过党的十二大肯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四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条路线是正确的。当然,还需要继续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近30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是通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具有显著的真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理论。

(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改革开放实践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应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同样具有发展性,需要通过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说过:“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⑨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都是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不断发展,关键是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作为客观实际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即实际的变化、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通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发展。发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自形成之日起,就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以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19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其实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历史。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就是按规律办事,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

我们党自建立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必然产物。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对指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党的建设发挥着极为重要、不可替代的理论指导作用。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实践,引导社会实践遵循相应的社会发展规律向前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要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28~229、229页。

③《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④《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⑤《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9页。

⑦《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