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合集12篇

时间:2023-09-15 09:23:32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1

佛山电子商务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也面临诸多瓶颈,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的问题。电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人才技能水平不高,很难满足当前佛山电商发展的需要。如何发挥现有人才培养机构的潜力,有效整合各种电商人才培养资源,构建全面、系统、科学、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当前佛山电商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佛山电商人才岗位需求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佛山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主要有三类:一是电子商务运营人才,约占总需求的61.6%,具体包括网络客服人才(31.7%)、网络推广人才(17.3%)、网店运营人才(12.6%)等。二是电商技术类人才,约占总需求的35.8%,具体包括网络美工(24.9%)、网站建设(7.1%)、网络维护(3.8%)等;三是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约占总需求的2.6%。这三类不同岗位人才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如下:网络客服:1、熟悉天猫/京东等主流购物平台的交易流程,能熟练回复顾客咨询,协助顾客解决问题;2、利用QQ、旺旺、咚咚等在线聊天工具与顾客沟通,引导顾客在网上实施购买,促成交易愉快达成;3、协助处理售后问题,为顾客提供物流查询、订单修改、退换货等服务;4、打字速度快,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网络推广:1、掌握天猫/京东等主流购物平台交易规则,熟悉天猫/京东后台,能熟练运用直通车、钻展、淘宝客等各种促销工具;2、熟练运用SEO工具,增加网站流量,获得更好排名;3、创新创意能力强,能根据公司营销目标制定网络推广方案;4、能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市场分析。网店运营:1、熟悉天猫/京东等主流购物平台的平台架构、营运流程、网络推广及客户管理,管理协调能力强;2、能有效开展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策划,提升网店绩效;3、对数据敏感,能进行后台数据分析,制作分析报表,发现市场机会;4、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具有大局观与创新思维。网络美工:1、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市场眼光;2、熟练掌握CorelDraw、Photoshop、Flash、CAD等平面设计软件,能独立制作美化网络图片;3、把握消费者心理,有独到见解,创新创意能力强;4、工作认真,踏实肯干,对工作精益求精。网页设计:1、熟练使用Photoshop、Flash、fireworks、Dreamweaver、3Dmax等常用设计制作软件;2、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3、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清晰。网络维护:1、熟练操作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能独立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2、熟练掌握网络建设与维护的知识,能熟练进行局域网络搭建、网络设备维护和网络故障处理;3、熟练掌握网络安全与维护的知识,能确保网络系统稳定与数据安全;4、工作主动性强,安全意识高,服务态度好,富于团队合作精神。复合型电商人才:3-5年电子商务企业工作经验,熟悉天猫/京东等主流购物平台交易规则及各种促销推广工具,富有强烈的进取心及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市场策划能力强,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电子商务部门或店铺的综合管理。

2、佛山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

2.1大中专学校学历教育

大中专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与教育的主体,近年来加大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目前佛山全市共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1所本科院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职院校、21所中职学校,80%以上的学校均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每年培养的电子商务毕业生约为2000人。

2.2电商人才社会培训

社会培训机构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短平快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大中专院校学历教育的不足。目前佛山拥有佛山市万企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单仁资讯、佛山君桥电子商务培训学校、佛山领航电子商务培训机构等电子商务职业培训机构数十家,大多开设短训班,注重电子商务实战技能的培养。这些机构的规模各异,小到三五人,多则几十上百人。收费水平也高低不一,从免费到几千甚至上万元不等。

2.3电商人才企业内训

调查显示,90%以上的佛山电商企业有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一般由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业务部门主管甚至企业高管授课,也有聘请外部专家授课或者选送部分优秀员工到外部培训机构学习。培训的内容除了公司文化,制度纪律、职业心态、员工守则等常规内容外,主要以业务内容为主,按照不同的岗位主要有美工、客服、网络推广、店铺运营等方面。大中专教育具有培养知识系统,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国家承认学历,一般均考取相应资质的技能证书,但培养周期长,培养人数有限,培养内容偏重理论,实战训练相对不足。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注重实战,培训讲师一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讲求培训的绩效,在短期内能迅速培养出大量实战型电商人才,但培训课程缺乏连续性,培训时间较短,且大多收费昂贵。而企业内训多由企业高管或人力资源主管进行培训,与行业、岗位结合紧密,针对性强,但培训的理论性、系统性相对不足。由此可见,三大培养体系虽各有优缺点,但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佛山目前的电商人才培养体系过于单一,不能很好的应对不同企业对不同层次电商人才的结构化需求;现有人才培养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合作。要充分发挥三大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就要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五互型”立体化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实现“1+1>2”的效果。

3、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五互型”立体化电商人才培养体系

所谓“五互”型立体化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就是按照“课程互通、师资互聘、学员互培、基地互建、利益互享”的“五互”原则打通学历教育体系,社会培训体系以及企业内训体系之间的壁垒,建立一种有利于发挥各自体系优势的更为开放有效的电商人才培养体系。

3.1课程互通

课程互通就是指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开发上,要将学历教育体系与社会培训体系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大中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时,在对企业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岗位知识、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按照“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核心课程支撑课程”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在坚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全面性的前提下,要注意吸收社会培训课程体系突出实战性的优点,直接针对电商企业的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比如不再简单开设所谓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偏理论的课程,而是针对电商实战的需要,引入淘宝大学等社会培训机构课程,直接针对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运营》、《网络推广》等课程。同理,社会培训机构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也应借鉴高校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对学员的战略观、全局观以及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切忌把社会培训只是当成一种快餐式的培养形式。

3.2基地互建

要培养良好的实战技能,没有一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是不行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一般都建有数目不等的实训室,先进的电脑与网络设备,优越的网络条件,宽敞明亮的空间环境,整齐完备的配套设施,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校实训室优势,但往往只是模拟操作,缺乏真实的交易。企业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它们有着真实的交易环境,讲求竞争、成本与利润,但却不一定能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一种模式是把学校搬到工厂,建议“厂中校”,另一种模式是把工厂引入学校,建立“校中厂”,无论是“校中厂”或者“厂中校”,都是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场所,可同时为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服务,有效地解决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实习实训方面的难题。

3.3师资互聘

尽管高校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锻炼、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社会服务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实战能力与水平,并且学校在人才选聘方面也会有意识的引进一些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但由于职业岗位的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总是能很好的满足各自的需要。比如高校现行的人才评价体系还是比较注重学历与职称,而企业则更为注重员工的工作业绩,不同的评价体系与标准使得高校很难引进到其心仪的人才,而一般的电子商务企业或培训机构也很难引进理论水平较高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培训机构)人才的互聘也许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一方面高校通过建立由高水平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诊断把脉,通过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到课程实训、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当中;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聘请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开展战略设计、咨询策划、企业诊断、人才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与能力。

3.4学员互培

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交流,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能力;学校通过为企业开设订单班,组织企业员工到高校进修,培训,既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与实操技能,也可以提升员工的学历层次,稳定企业的员工队伍。通过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学员互培,促进学生与企业员工理论素质与技能水平的提高。比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佛山飞鱼电器共同组建飞鱼电商学院,2015年双11销售额一举突破亿元大关。

3.5利益互享

培训机构的师资大部分靠外聘,不可能保持大量常设师资,高校也很难拥有企业里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双元培养,一方面使高校学生可以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而企业也可以借助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既解决生产运营的燃眉之急,降低经营成本,又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考察人才,获取优秀的毕业生。校企双方通过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真正做到“合作共赢,利益互享”。

4、结束语

为破解当前佛山电商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实战能力不强,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的问题,在现有师资、基地等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提出按照“课程互通、师资互聘、学员互培、基地互建、利益互享”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五互型”立体化电商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双方在电商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方面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掘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潜力,实现资源的共享互通,达到快速培养大量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实战型电商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丽媛.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2):73-78

[2]孟娟娜.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5(4):61-62

[3]邓之宏,邵兵家,段建.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岗位人才核心技能需求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136-140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2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培养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创造转化能力的人才[1-3]。他们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参与相关科研,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培养的合格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中打破学术型或研究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上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强化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地位;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化相结合的方法尽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培养途径上强调与企业紧密联系,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4-6]。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

一、海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海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系统学习海洋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海洋科学和遥感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海洋、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地质、环境等相关领域从事遥感与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开发集成和海洋高新技术研究的能力,能在海洋和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国家机关,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海洋技术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海洋技术专业毕业学分要求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二、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课程体系[7-8],海洋技术专业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适度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课学时,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计划,构建“四层次”(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八模块”(素质拓展、基础技能、专业实验教学、专业综合能力、工程训练、综合实习、科研训练、创新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中第一层次是基本素质层次:主要通过教学实习、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对实际社会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第二层次是基础技能层次:通过课程实验和实习、社会服务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第三层次是专业技能层次:通过课程训练、面向企业进行假期实践、参与科研课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层次是综合训练层次:通过科研训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如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挑战杯、科技竞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和提供学生创造性、探索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社会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八模块”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第一是素质拓展模块:包括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及野外训练、文化艺术创造、安全防护能力训练等,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及基本生活能力。第二是基础技能模块,包括外语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训练、计算机基础训练、公共基础课程实验、学科基础课实验等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的应用技能,提高基础课程的实践能力及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第三是专业实验教学相关模块,包括与专业课程的各类验证性、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课程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第四是综合能力模块,包括专业综合训练、课程设计能力训练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和学术训练的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第五是工程训练模块,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等环节,目的是为学生构建面向生产和应用的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六是综合实习模块,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强化对专业综合知识的认识理解,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第七是科研能力培训模块,包括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科学研究训练。第八是科技创新训练模块,包括学生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如学生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开展的有以下几个途径。1.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学校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9-11],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已分别在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学校在教学设施、实验设备、职工培训等方面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实习岗位,并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校企资源合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第一学年学生参加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时间为1个月;第二学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的“认知实习和课程设计实习”,时间为1个月;第三学年在学校和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实习”,时间约为2个月;第四学年在学校和企业进行“专业方向的实习和毕业实习”,参加毕业教育,时间约为3个月。从而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间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建立校内实验室共享与开放机制,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主进行实验研究,开展创新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校企联合,引进企业环境,缩短学校和社会间的差距,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建设。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自2006年以来,已经开展了10届,每年海洋学院均有6-8项项目得到资助,分别为部级、省市级和校级项目。通过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该项培养与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相结合,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和改进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相关的实验报告等。该计划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等产生了良好效果。4.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创新通过第二课堂学分的设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科技文化创新能力。第一,学校完善了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建立了开展创新竞赛的活动机制。第二,建立本科生导师制[12-15],在海洋技术专业中,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班导师。针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导师指导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尽快转换并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向学生介绍学校学分制教学体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等,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本科生导师帮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帮学生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各课程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个性发展辅导学生选课,制订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针对三年级学生,导师针对学习突出和有专长的学生,提出个性化培养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设计,向学院提出推荐免试研究生人选,并结合导师从事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针对四年级学生,导师应配合毕业设计导师工作,对学生就业提供帮扶。第三,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能力竞赛等,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第四,推进立足解决实践应用问题的科技创新训练,注重科技创新训练的应用性。如组织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各类科技竞赛,以开放实验室为基地,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开展实验设计,学校安排教师负责指导,组织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从而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5.强化毕业论文管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力,学校成立了校级、院系级等不同的督导机构,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期检查、论文初稿、到最后定稿,成绩评定和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监控,进行了全过程管理,及时处理问题和纠正错误,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为了增强毕业论文的实用性,学校和企业联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双导师”指导,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选题和设计,更侧重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侧重于增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学术性。

四、结束语

鉴于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为了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本文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重点,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间断”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实践教学的改进。一是推动校企合作,即产学合作,实施的途径一般是产学结合、以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采用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资源,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升级。三是采用科教结合的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高校及研究所夏令营等,让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将本科课程内容应用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学以致用,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因此科学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对提高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创新性应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小慎 李秀梅 李家星 李伟 李昭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秦悦悦.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2009.

[2]李雨辰.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3]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4]李伟,钟昆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7-159.

[5]仝自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于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借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8):269-271.

[6]罗维平,刘素一,王东.自动化专业教育创新工程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S1):80-83.

[7]季桂起,李永平.德州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6):22-25.

[8]陈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实践教学的视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110-111.

[9]刘尧猛,丁忠林,畅卫功.面向市场的新型网络人才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9):124-127.

[10]安玉雁.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运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47-51.

[11]梁萍,程伟.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217-218.

[12]万丽丽.对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6(3):49-50.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基金项目:2015年山东工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谭玲玲(1968-),女,山东烟台人,汉族,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优势和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1]。“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改变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尴尬局面,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提高创新实践、适应社会、交流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2],与此同时,可以为高校教师创造更多的深入企业接受实践锻炼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促进了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大大提高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因此,“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了真正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双赢。目前,“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路径[3],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及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2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或企业

合作,培养了一批深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现行人才培养体系远远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不够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离社会需要还相差甚远。究其深层原因,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缺乏一致性的协同目标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层只是追求企业的短期目标和眼前利益,没有人才危机意识,更加意识不到创新型人才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再加上对企业运营成本的考虑,对人才培养问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和企业追求的目标也大相径庭,学校注重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术研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平台,而企业更关注的是对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以及如何为企业产生更多的效益,校企双方协同目标的差异性,制约了协同人才培养取得最大的“双赢”成效。

(2)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度低

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施过程中,“校企协同”成分不足,融合度不高,一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及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缺乏与基本职业能力要求准确匹配的课程内容,更无法满足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二是没有建立起“校企协同”课堂,校内课堂上缺少职业文化情境,将课堂搬到企业的机会又很少,只能采用学习职业精神、企业故事为主的校企文化结合形态,无法为学生构建一个综合的企业生态系统环境;三是缺乏教师联合培养机制,无法形成一支符合协同培养要求的“双师”队伍,学校的教师少有在企业一线工作经历,不能有效指导学生技能学习;四是学校实训基地投入有限,需要与企业合作,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的实训场地往往也很有限;五是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3 校企“七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

3.1“校企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衡量人才质量的核心标准为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因此,高校应与企业共同制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应将未来发展对员工的需要反映到人才培养中,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通过与协作企业的深度沟通与交流,明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进行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定位,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包括体现岗位专业技能的显性能力,还要包括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自主学习、科学思维、沟通表达、知识归纳、团队协作等一系列隐性能力。

3.2 “校企协同”塑造育人文化氛围

职业情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生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习和企业应该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职业文化情境,构建校企文化互相融合的职业文化氛围。通过设置“双导师制”,由学校课业导师和企业技能导师共同负责每一位学生的培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引入企业场景元素,对照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班级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企业,与技能导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企业文化和氛围,与企业员工一起进行文化竞赛、项目竞赛等,共享职业荣誉;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在生产管理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技能,通过一系列体验式、参与式活动提升学生的企业归属感。

3.3 “校企协同”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来完成。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增设专业课程,开设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综合设计类实验或实训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要新颖,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要及时把教研教改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量身开发企业课程,精准对应企业需求,比如开发一些职业素养类、岗位实操类课程、企业特需证书类课程等,整个课程体系应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为一体,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校企协同” 实施培养过程

致力于教学创新,建立“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过程,教学内容在学校和企业同步开展,交叉进行,可以建立校内实训课堂,由企业导师在学校实训室开设基础内容实训、具体项目实训、企业综合实训等;建立企业岗位课堂,学生可以到企业各部门各生产线进行见习,或者顶岗实习;随着 “智慧校园”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还可以探索建立基于移动终端教与学的新模式――“双师协导空中课堂”,学校和企业导师可以通过连线直播的方式,将课程内容直接传递到企业工作现场,企业导师现场讲说现场示范,实现远程实景教学。通过创立不同的课堂模式,实现“校内基础实训――企业见习――校内项目实训――企业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流程,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样企业导师既可以走进学校课堂传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又可以通过空中课堂实现“现场指导”,学生有多次走进企业参与实践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3.5“校企协同”共建实训基地(实验室)

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然而,设备的购置、更新及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由高校自己来承担,往往会力不从心,因此,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体现“校企协同”,可以由企业进行设备投入,高校提供实验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在合作的过程中,要真正实现“双赢”,还需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比如,企业和高校可以达成以实训设备换取技术服务和培训的资源共享模式,因为先进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员工素质和技能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对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有效利用率都至关重要,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合理解决企业的设备处置、员工岗前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在实现高校企业优势互补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节约。

3.6 “校企协同”培育师资队伍

“校企协同”可以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校教师有条件深入企业一线,通过在不同的岗位上轮流顶岗锻炼,学习掌握工作岗位上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项目,贡献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可以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请进大学课堂,聘请他们为学生开讲座、讲授专业课程。当然,这需要高校建立健全诸如专业教师企业锻炼、校外兼职教师聘任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努力打造专兼职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

3.7“校企协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具有科学依据的、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知识、能力、素质三种指标。知识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否扎实,是否清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专业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是否能够全面掌握;能力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素质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的精神,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等。

校企“七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以使校企合作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上展开,使企业最真实、最直接的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对接,使高校和企业在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现了资源共享,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同步提升,大大缩短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实现高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4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又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面对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中国的工业企业更需要走知识化道路,对科技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促进应用性人才培养,就要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创建企业全称接入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的重点科技应用,而并非是学术研究,以避免所培养的人才由于过度教育而导致步入社会后,学非所用。

一、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缓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求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应用科技大学要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充分地把握教育客观规律,对人才培养策略不断地探索,以确保应用科技大学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伴随着中共党的十召开,中国的教育体制也要实施全面而深化的改革。根据十的指导思想,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应用科技人才需求,就要适应时代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缓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型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局面。

(二)为高校项目教学模式的开展创造全新的条件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实施了校企合作的“项目制”教学,其中的实训是重要的环节。通常而言,教师都是根据经验自行设计项目,请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开展科技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将企业项目引入到学科研究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应用型项目的实际操作性,并与知识理论建立密切的联系,从企业项目的角度实现科技学科应用性研究的创新。在项目研究中,将研究现场由学校转移到企业,企业的技术研究员和工程师但是辅导老师。让学生接受来自企业现象的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在专业领域的自我认同感,并用自己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训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学校可以将企业项目引入到学科的实验教学中,以促进实训教学的展开。如果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可以企业企业合作创设高端实验室,由企业负责引进各种实验设备。比如,电信部门有通信实验室,各种实验设备俱全。华为向电信部门投入的商用设备所构成的实验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航空服务专业,可以建立“模拟客舱训练室”,动画专业可以建立“动作捕捉实验室”等等,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应用科技大学迎合了社会发展需要

应用科技型大学在教育模式上主要走的是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不仅适应了服务实体性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还创造了社会价值。相比较于综合性大学,应用型科技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技术性,而且会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一)应用科技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应用科技大学在教学模式上,主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在科技大学的创办理念上,就要以当地的主导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创建办学条件,实现校企合作的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关于应用性大学的兴起,源自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欧洲。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欧洲的德国、英国等国家创办了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技术学院。进入到二十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法相发展,欧洲的一些国家为了对技术性学院实施系统化管理,开始按照地区合并,形成了多所应用科技大学。从国家的角度而言,技术学院被整合为应用科技大学,可以实施规范化管理,并给予制度性保障,获得法律法规的支持。在大学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法律地位上,与学术性大学等同。

(二)高校办学定位更为适应时展

科技领域成功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高校教育目标具有明确定位的基础之上的。根据社会科技人才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将学校的科技活动与实训相结合,促进科技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搭建校内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明确的定位,在教学理念上也要开展深入研究。一些应用科技大学实施了“名师工程”,为学校吸引更多的科技专业人才前来从教,打开建设思路。从吸引人才到创新学校办学模式,并不断地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整。

以某科技大学的学科技教学为例。大学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聘请了外销的名师参与教学。这些教师已经习惯了从基础理论开始教学,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但是应用性科技大学的教学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为主,这就需要在突出知识的应用性特点,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调整加血思路,将教学的中心转移到科技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技术创造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要求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应用科技大学突出了人才的社会实用性和专业应用性,因此,所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从学科的专业设置上,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式似乎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有所雷同,但是在教育性质以及教育目标上却存在着差异性。应用科技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对学生提供科学教育,为社会培养职业实践性人才。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角度而言,实际应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科技开发创新能力,要求学生经过了基础理论教育之后,还要获得必要的职业训练,以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行的独立活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就要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并以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具有显著的职业特色,并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企业需求“量身定做”专业性人才,不仅可以为企业培养适应能力强而有符合企业职业标准的专业性人才,而且还会是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根据社会人才导向以及企业俄科技人才需求不断地调整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作为职业教育在本科阶段的延伸,应用科技大学将学生的学习地点设在企业,并将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成果作为大学期间学习效果评估的重点。

三、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可操作性

(一)应用科技大学要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2013年开始,国家实施了应用科技大学各项改革措施,并在不同的地区,本着高校发展特色设立了职业教育园区,积极地开展了战略性研究工作。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有效整合,要促进应用科技大学的合理布局,发展学校教育特色,就要推进应用科技大学上的教育改革创新,并根据社会人才需要转型发展,在促进学术与产业结合的同时,还要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以推动应用科技大学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并系统创新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积极探索应用科技大学的路径

从普通本科院校以及职业院校向应用科技院校的转型,要明确转型路径。转型为应用科技大学的院校,包括工程技术类以及应用文科等等,都要与专业技术和技能相适应,制定出战略发展规划。对于文科为主的院校,所设置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人文等等,都要纳入到全面综合教育范畴,向文理学院转型。文理学院属于是本科教育,但是其开办的规模小,但是教学质量很高。我国的地方本科高校要打造经典院系或者经典学科,就要区别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学校教学,而是要依托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逐渐向文理学院转型。

(三)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实践导向性

组建应用科技大学,可以保证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就需要在入学制度上有所调整。首先生源上要确保中等教育的不同轨道都能够顺利地并入到科技大学中,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实现课程设置上的一体化、标准化,以不断地提升职业教育层次。此外,应用型社会人才涉及到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那么就要应用科技学科教学的时候,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

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具有实践导向性,这也是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基于应用科技大学的社会区域性特点,在应用性或者技术性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实践导向性,从课题的设立、课程的安排以及研究项目与职业需求,都要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在校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要超过40%,要求不同的课题项目之间相互结合,并吸收企业的评价。

(四)应用科技大学要加强通识教育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通识教育被越来愈多的高校所重视,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用科技大学在强调专业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更为注重通识教育,并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按照目前的普通高校教育模式,通识教育往往是在低年级展开,学生进入到高年级阶段,就要专注于学习专业性课程。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是同时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专业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从学生的职业生涯角度考虑,往往忽视了通识教育,而着重于专业课程的培养,导致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完全分离。专业课程虽然具有基础性特点,但是,要使其真正意义地实现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就要将通识教育理念渗透于专业教育当中,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有助于专业教育的成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与普通高等院校有所不同,主要突出应用科技的优势。目前,开办应用科技大学已经成为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方向,着力于应用型培养模式,做到产学研结合,教学与实践为一体。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主要是利用了其地域优势以及强有力的社会资源,就要根据社会科技人才的需要重新定位,以不断满足社会人才的新期待。

参考文献

[1] 董变林,刘永焕.立体多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22).

[2] 任伟伟,郭峰.澳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述评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0(01).

[3] 毛智勇,杨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3).

[4] 荣,常云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5] 刘双兵,朱仁义.理工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1.13(03).

[6] 魏小英.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启示――赴德国研修培训报告[J].陕西教育・高教,2013(10).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5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院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是人才培养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最终会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许多高校将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级管理人才,而作为学生也更乐意于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定位于收入和社会地位均较为满意的企业高管层,但是他们忽略了毕业生初入职场只能从基层或中层做起的社会现实。另外,许多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缺乏市场细分,未能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特色不明显,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3]。

(二)培养内容不够恰当

由于培养目标未能充分体现差异化,以致许多高校在培养内容上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广而浅”,而弱化了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专而深”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内以囫囵吞枣的方式学习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等多个专业的课程,最终引起了知识的消化吸收不良,而且这种错位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放大。另外,许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设置时,不管是教材还是案例资料均大量引进了国外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我们并不否认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方面的先进性和成熟性,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经济体制和社会背景的较大差异,这些管理理论、方法和模式并不完全适合套用于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随着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工商管理专业传统的培养内容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

(三)培养方法不够科学

尽管许多高等院校早已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和学生均已习惯于那种以讲台上“教”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另外由于支持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资源载体严重匮乏,传统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普遍存在,部分课程即使设置了实践环节,也往往由于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的限制而流于形式,导致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四)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普遍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模式可以说是从在小学开始一直延续至大学,造成了学生在拼命追逐高分的同时,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还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老师的教学效果缺乏严格的监控和科学的评价;二是没有对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评价,很难对已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社会需求导向原则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应当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明确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当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满足毕业后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4]。

(二)系统性原则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学生只有通过自身持之以恒的努力,辅之以教学、教管和学工等老师的联动教导和帮助,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培养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最终达到培养效果的总体性最优。

(三)开放性原则

高校要打破传统的“关门办学”模式,积极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有关要求,在市场上广泛寻找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5]。

(四)全面发展原则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所有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应当围绕如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来展开,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

尽管许多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近年来积极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但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或课程体系的优化等方面,普遍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没有从系统的视角来研究如何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将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基于系统性和开放性视角,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改革和创新的思路。

(一)培养目标体系创新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各高校自身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确定。由于国内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着不同的培养任务,因此,各高校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985高校将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并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211和一本院校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二本院校则重于输送直接面向社会实践的毕业生,因此该类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体系归类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例如,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和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于2003年合并组建的长沙理工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时,结合了本校在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并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全面了解学生及家长的期望,确定了以培养面向交通、电力和水利行业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培养目标。鉴于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MBA教育的快速发展,企业在选择管理人才时有很大的余地,本科毕业生大多只能从基层的管理工作做起。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针对工商企业内有关管理部门的岗位设置,具体明确为:在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个人管理技能,锻炼其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培养出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解决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实际问题、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内容体系创新

培养内容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核心,涉及到所有作用于培养过程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大学校园文化、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等。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员工,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高校长期宣传、弘扬并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为各自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当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非强制性教育功能,强化其示范、导向作用,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自主创业等活动,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师生、员工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整体提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和“市场导向、能力本位、面向一线、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按照“打好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的基本要求,培养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课程体系可以按“平台+方向+拓展+综合实习”的基本思路构建[6]。其中,“平台”包括通识平台和学科平台,通识平台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基础文化素质,培养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市场调研能力、数据资料采集和处理能力等,学科平台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工商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向”是指二级学科所属的专业方向,主要是设置一些既能与人才市场当前需求进行对接,又能体现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业方向课程。“拓展”是指为了拓宽学生今后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另设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增加工科类课程模块和职业教育模块。例如,长沙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方向就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概预算等选修课程,为学生今后进入交通土建行业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打下基础。“综合实习”是指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前三个模块的课程后,到企业进行综合实习,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有机地结合、融会贯通,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法创新

采用科学的培养方法,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前后课程的渐进性和连贯性,按照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依次施教,从基础实验实践训练、专业基础实验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再到专题设计和综合性实践训练依次进行实践教学安排,在保障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注意各学习内容之间的层次性。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加大实践课程的配置比例,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建立ERP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实验室、营销与商务谈判实验室等校内实习基地,通过多种实践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们成为既掌握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上手快”、减少用人单位人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互动的联合创业机制,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人员做兼职教师,帮助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要求教师必须重视“亲验性”的教学方法,强化校内、校外实践训练环节,努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实施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激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通过了解项目的开发、论证、和应用推广等运作过程,体验实际工作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灵活采用课堂讨论、学生演讲,课外答疑、知识竞赛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将以往“完成任务”式的教学管理向“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方向转变,学工、教管、教学各部门联动,充分调动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使其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管理。

(四)评价机制创新

评价系统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关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阶段改进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的新起点,既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包括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对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创新,一是采用考试、课程论文、读书笔记、研究报告、方案设计、实验报告等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是通过同行听课、学生网上评教等方式,考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例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教学内容是否得当,能否以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对老师的总体教学效果是否满意等。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创新,首先是要打破单独以成绩论英雄的传统评价方法,建立学校考核、行业与部门考核以及用人单位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次是要实现从注重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化、从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化,关注学生在教学情景中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高校要及时了解实习接收单位和就业单位的评价意见,总结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持续改进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6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即未来15年将以提高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为主要任务,使中药工业总产值在医药领域占比达到30%以上。可见,该产业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和产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因此,完善中药学专业建设体系,培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执业技能熟练,能满足中药规范化种植、产地初加工、品种与质量鉴定、中药材炮制、中药提取、中药制剂、中药经营与管理、中药药学服务等各个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2]。中医药高等院校应锁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逐步探索中药学专业发展路径,如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等,从而建立健全客观、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现将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建设过程中现行实施方案及一些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加强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药学专业是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内其他高校先进的中药学教育经验,并结合国家和我省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省情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秉承以提升学生就业岗位胜任能力为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打破思维定式及学科界限,推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整合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提升我校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职场竞争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3]。

1.1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在专业主干基础课、专业课开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从不同方面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比如,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将部分章节设置成辩题,学生分成正反两组,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该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理解分析的能力;采用多元评价及多主体评价综合评分模式,以激励学习为原则,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4];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改进中药学技能评价和评估体系,加强实训教学客观化、标准化评估,不断提高中药学课程的实训和实践教学水平;研究开发具有视频、音频及信息分析相结合的智能化中药学实践教学系统。通过以上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改革手段,巩固学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1.2建立院校教育与本科生导师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以院校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制度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中医药高等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教学制度,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而且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该制度可更好地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期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进一步明确导师制在本科生中药思维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强化导师指导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强化学生参与导师的文献整理和科研活动[5]。同时充分调动本科生导师与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既保留院校教育的管理规范、体系完整的优点,也汲取师承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等精髓,进一步树牢中药学专业思想,建立良好的职业规范,进而提高中药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3构建社会实践基地和服务体验渠道,增强学生社会服务能力和意识

中药学本科生在校的实践操作模式单一,学生不能完全了解并掌握实践操作技术,并缺乏对所学专业、所处行业的了解。针对此类问题,校方积极构建社会实践基地,推动大学生社会服务,提高职业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岗位。首先,在原有校内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理论课程教学后期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中医药高等院校及学院充分利用省内优质药企、科研院所的资源,采用校企互惠的合作机制,开辟新的教学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校外实践机会。这既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关课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教师能够正确处理“教学、科研、生产”的关系,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生产为基础、科研为先导”的意识,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保障教学质量。其次,持续推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中药学相关技术培训、推广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6]。通过依托学校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服务团,定期组织在校大学生到农户、药企、田间、药材集散地、医院制剂室、药房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服务和调查、中药学技术培训等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社会反响良好。

1.4建设交叉与新兴学科课程,培养创新复合型中药学人才

加强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类课程的建设,如中药工程、中药品质生态学、中药化学生物学等课程。通过聘请校内外名师开设学科动态、交叉学科、人文类等讲座,提供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知识交融。通过德育教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人文类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1.5建立科研思维训练平台,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

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逐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中药学特色实验教学体系,形成基础性实验、综合实验和自主探索性设计实验的教学模块,使学生掌握中药学科学实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选派学科教师担任学生科研团队指导教师,积极申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科研课题,推动本科生介入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学生学术节活动及课外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集中展示,交流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2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有效开展自我评估,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与外部质量监控相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和规范教师执教行为相结合,完善备课、教学设计、批改作业、考试命题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制度;常规教学检查与专项教学检查相结合;药学院二级督导听课与评教评学相结合;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公示与专项评估相结合;毕业生质量追踪和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教学保障体系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全员参与质量监控,教学秩序得到保证。重视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意识不断增强,教师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质量意识潜移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建立领导听课、专家督导、评教评学和评管、学生信息员反馈、专项评估等监控方式,全面及时地了解掌握教学过程各环节、教学活动各因素在教、学、管过程中的基本状况[7],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全方位反馈,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3加强中医药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对外交流能力

中药学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础学科,因此培养外语基础扎实,具有熟练外语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中药学专业教学的特色,也是重要的任务。中医药高等院校着重推进中药学双语教学和实践,尤其是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等专业课双语教学。另外,除了开设中药学英语实践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英语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讲座与交流场所,提高学生医学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组织学生积极承担校内与中医药课程相关的翻译和校对工作,承担校博物馆外语讲解员和翻译等工作。积极加强中药学中英文网络课程建设,提高中药学专业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8]。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科人才建设

4.1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与宣传

制定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措施,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强化和落实学院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及奖惩制度,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主题活动。以教研室为单位,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老-中-青”传、帮、带为主要形式,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定期举行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的同时,在相关精品课程网站开设“教学研讨”板块,作为学院教研活动的辅助平台,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专业成长。合理有效的师德宣传具有激励、鼓舞、引导的功能,须做到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将师德宣传作为主要内容。宣传工作可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如以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校园媒体平台,着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

4.2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旦形成,会对教育教学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促进中药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及学校可通过激励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及骨干教师,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卓越教师,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9];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岗位技能竞赛和教学比赛等,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树立教学为尚、教学为先的观念,鼓励教师更加关注和投入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3加强学科人才建设

推进以课程建设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参照科研评价要求对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开展分阶段考核,每年组织各类教学成果奖励活动,积极引导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加大中药学科的人才建设力度,明确重点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同时对中药学科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中医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通过包括柔性引进方式在内的多种人才建设机制,为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10]。

5小结

中医药事业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为社会输送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医药结合、继承创新、实践为重、能力优先”的教学理念,通过科学和人文相融,提高学生中药思维能力,培养中药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等[11]。不断完善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构建内部保证与外部监控相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重点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通过组织保障、建立标准、信息收集、评价分析、信息反馈和调控等内部质量管控,并多途径实现外部教学质量监控,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

参考文献

[1]范佳乐.封亮:守正创新推进中药现代化[J].科学中国人,2020(19):68-69.

[2]张丽,吴启南.中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5-9.

[3]刘凤杰,孔招娣,张荣华,等.基于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构建创新型中药学科学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5):2659-2662.

[4]石铖,郝蕾,刘宇,等.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中药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132-133.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7

中图分类号:C961;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01-02

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塔尖部分,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目前研究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仍主要集中在注重在学培养质量而忽略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即将走向社会、职场而亟须职业发展计划指导的现状。本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分析我国研究生高等教育人才要求,为高校和社会提供系统的、可操作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从而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并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本科教育的延伸,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分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办学层次和水平的体现,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更是国家在科技创新、工业制造等领域夺取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后,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途径以及各行业骨干力量的主要来源。

当前,我国研究生人才规模扩展的任务已基本完成,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和国家需求。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包括研究生自身发展、研究生导师培养、学院培养和用人单位导向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培养方向单一化。研究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发展极不均衡,没有综合考虑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和思想品德水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往往简单移植或套用学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特色不鲜明。二是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而且滞后。研究生虽然学习了许多知识,但难以融会贯通,学科前沿的成果未能及时引入教学。三是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僵化。个别学校单以数量为考核依据,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挖掘。四是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关系没有协调好。当前,许多导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上,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研究生教育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研究生的自身发展、研究生导师培养、学院培养、国家需求和用人单位导向,单一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去评价研究生教育人才的质量都是不客观、不准确的。从纵向来看,研究生教育应致力于教育人才的一生,是一个终身教育培养的问题。从横向来看,对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人才素质的培养要和国家需求、用人单位导向相结合。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评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优劣。

二、现有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及缺点

1. 研究生培养所依托的条件状况

目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大多关注科研院所的条件状况,比如学位点是否有高水平教授、科研经费是否充足、基金项目数量等。条件状况的评价体系虽易于量化且顺利实现机构和区域的对比,但是人才培养质量是对于整个研究生群体自身而言,而科研院校条件状况只是对于人才培养的外部条件,是人才培养的外部因素并不是决定因素。此外,条件状况反映的只是少部分教授或学生的科研水平,并不能以偏概全地反映研究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2. 研究生培养成果及获奖情况

利用一些显性指标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如研究生参与科研经历者占在校研究生的比例、参与各类学术会议次数、全国性竞赛获奖数、学位论文达标率或优秀率等。这些评价指标必定需要客观准确的数据来支持,但是此类数据通常需要大范围的学生调研或是由院校自己统计记录,这就造成其准确性和公正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再者,调研的成本问题和院校机构的记录人员配置问题,也造成了这些数据的可获得性比较困难。

3. 研究生杰出人才的社会贡献

院校杰出校友一直是院校自我宣传的金字招牌,根据院校培养多少实业栋梁、多少院士学者等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显然过于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因为社会各行各业分工不同,对于社会贡献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并不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

三、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的模式,按照科学性、导向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评价的主体性等原则,科学系统地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相应的教育单位认识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及时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正完善,保证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结合多年教育工作的相关经验,并充分考虑学院的实际情况、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相应研究生的要求,运用德尔菲专家征询法,最终确定从研究生自身发展、研究生导师培养、学院培养以及用人单位导向四大部分构建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如下图所示。

1. 研究生自身发展

研究生自身发展是反映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指标,研究生自身发展的状况将直接反映培养质量的高低优劣。其中又下设三个二级指标:研究生学习成绩、研究生科研能力、研究生思想品德水平。

一是研究生学习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研究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获得研究生学位的前提,这意味着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专业课程的学习状况又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上,研究生学习成绩反映了研究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因此本文把研究生学习成绩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

二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本科生只看重学习不同,研究生对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研究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科研能力反映了研究生的新水平与创造意识,科研水平的高低与学术成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方面。

三是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研究生不仅是学生,同时也是科研工作者,这一特殊的身份要求他们应该具有学术道德及伦理道德。研究生的知识水平较高,因此对其道德的考察更为重要。

2. 研究生导师培养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对培养研究生做人、科研技能、做事能力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下设三个二级指标:导师科研项目支持、导师工作态度以及导师学术能力。

一是导师科研项目支持。导师是研究生科研的引路人,据调查显示,研究生的课题80%以上是来源于导师提供的科研项目。导师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决定了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方向,是养成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关键因素。

二是导师工作态度。包括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程度、导师指导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导师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等。

三是导师学术能力。导师与常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术水平上,学术能力是学术水平的外在表现。导师学术能力既包括导师自身的学术成就,同时也包括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的能力。

3. 学院培养

学院培养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其中又下设三个二级指标:学院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学院研究生就业率、学院研究生深造率。研究生就业率与深造率的高低反映了研究生的专业水平与素养,会影响学院的声誉,进而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以及研究生培养资源的获取,使得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影响。

4. 用人单位导向

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是否按照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导向上。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仅从学院及研究生自身出发,更要注重与用人单位的导向相结合,让社会来评价和检验培养成果。其下设三个二级指标:用人单位良好评价、研究生工作胜任能力以及研究生工作发展前景。

一是用人单位良好评价。这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学院培养人才的认可程度,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等单位与学院的沟通合作。

二是研究生工作胜任能力。研究生在工作期间能否按时、符合要求地完成工作任务,体现了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动手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进而表现为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满意度。

三是研究生工作发展前景。研究生的晋升空间一方面会影响研究生就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本专业的发展空间,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洪煜,钟秉林,赵应生,张筱茜.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

[2]钱诚,王建民.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借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经验[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1).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8

中图分类号:C961;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01-02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强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有利平台。

一、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

1.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紧密联系的,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和谐环境。办教育和办工厂不一样,教育需要长期的积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但毕竟时间还相对较短。因此,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致力于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合理的投入机制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只有高投入才能高产出的工程。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更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瓶颈。值得庆幸的是,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确保教育的投入要占GDP的4%”被明确地写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应逐步改革传统的政府财政拨款制度,在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高等教育投资新体系,逐步建立高等教育发展基金,引导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自主办学。

3.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文化的力量在于“以文化人”,其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或价值取向,即崇尚什么,贬抑什么。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围绕“有利于创新”这一宗旨来塑造文化氛围、营造人文环境,其中包括对科学探索(甚至冒险)活动的赞赏,对创新者的褒奖,对探索失败者的宽容,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提倡,对追求真理或真知等非功利性活动的支持,允许并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等等。

4.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人们通常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原因归咎于学校教育培养层面的问题,而且总是笼统地要求高校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其实这里存在几个层面的概念。首先,从纵向来看,创新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是一个终身教育培养的问题。其次,从横向看,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与社会都有责任。高校只是一个人才培养“基地”,而社会才是人才培养的“大熔炉”,只有在学校培养的基础上,再通过社会的终身培养和锤炼,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杰出创新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二、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

1. 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体现

研究生教育处于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具有区别于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的根本属性。它既拥有教育共性即功利性、目的性、文化性的一面,又具有创新性、求异性和高深性等特质。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研究生教育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自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之初便具备的,不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变化而改变的稳定属性。可以说,科研能力即创新、创造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教育,负有为知识经济下的国家创新体系输送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职责,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培养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体现。

2. 创新人才培养是法律赋予研究生教育的使命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9

二、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枢纽工程”体系的形态描述维度

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枢纽工程”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性、系统性的宏观体系,从其内部组成与联系来看,它按不同划分标准分为多个子系统系列。从它的组成要素及运行机理分析,它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内“上下贯通”的子系统,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普通教育系统、成人教育系统的“左右融通”的子系统,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系统的“前后互通”“双证互通”的子系统,既要从静态的视角去关注现代职业教育子系统内的各要素组合及其运行机理,又要从动态的视角去关注三个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及其运行机理。这三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多向的互动联系,体现为三维立体的形态。1.第一维度是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内“上下贯通”的子系统——纵轴。它主要解决职业前置准备教育的入门问题。从现代职业教育子系统内的教育层次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由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组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初等职业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转移、再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移的过程。中等职业教育援用了前苏联的职业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则参照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发生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办学主体和招生的人数也随之发生变化。2.第二维度是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普通教育系统、成人教育系统的“左右融通”的子系统——左右的横轴。它主要解决职业转换教育的深化问题。从现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相互关系看,新中国成立后的职业前置准备教育主要是精英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前置准备教育体系的重心经历了一个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移,职业教育体系的普及面和求学主体也随之发生变化。3.第三维度是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系统的“前后互通”“双证互通”的子系统——前后的横轴。它主要解决职业继续教育的提升问题。从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系统的相互关系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先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成为“终结性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枢纽工程”系统,则打破了这种局面。求学者只要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通过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进入相应阶段的职业教育学院学习,取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文凭。因此,笔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综合枢纽工程”这一架构,以期实现两方面的创新:一是建模——实现理论创新,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综合枢纽工程”理论体系;二是助推——促进教育、经济社会的发展,助推湖南职业教育乃至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综合枢纽工程”体系运行的模式和机理

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综合枢纽工程”体系的架构是由不同方向的三轴立体交互构成的一个立体综合系统,其垂直轴为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内“上下贯通”,其左右轴为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普通教育系统、成人高等教育系统的“左右融通”,其前后轴为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系统的“前后互通”“双证互通”。1.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垂直轴的“上下贯通”。第一,“两联贯通”,主要指职业教育系统内的“中专—大专”“大专—本科”“本科—专业硕士”“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上下贯通。由层次低的职业学历教育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对口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方面的考核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中高连读、专本沟通、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方式,或参加普通教育的统一招考,从而取得接受更高一级的职业学历教育资格。第二“,三联贯通”,主要指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中专—大专—本科”“大专—本科—专业硕士”“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三级贯通模式。由层次低的职业学历教育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对口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方面考核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中高连读、专本沟通、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方式,或参加普通教育的统一招考,从而取得接受更高一级的职业学历教育资格。第三,“四联贯通”,主要指职业教育系统内的“中专—大专—本科—专业硕士”“大专—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四级贯通模式。由层次低的职业学历教育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对口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方面考核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中高连读、专本沟通、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方式,或参加普通教育的统一招考,从而取得接受更高一级的职业学历教育资格。这些也主要由层次低的职业学历教育通过“四联贯通”培养的招生制度来实现。这种“四联贯通”的模式学业周期长、潜在的价值和可能性不大,但可以通过中高连读、专本连读、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的形式来完成。2.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普通教育系统、成人高等教育系统之间左右轴的“左右融通”。第一“,两联贯通”,主要指职业教育系统与普通教育系统、成人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中专—大专”“大专—本科”“本科—硕士、专业硕士”“硕士、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博士”的“左右融通”交互式教育贯通模式,使学生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系统之间互相转换。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对口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方面考核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中高连读、专本沟通、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方式,或参加普通教育的统一招考,使不同教育类型的学生在两种教育形式中互相转换。一种是前一阶段接受职业教育,后一阶段接受普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另一种是前一阶段接受普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后一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第二“,三联贯通”,主要指职业教育系统与普通教育系统、成人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中专—大专—本科”“大专—本科—硕士、专业硕士”“本科—硕士、专业硕士—博士、专业博士”的“左右融通”交互式的三级贯通模式。由层次低的职业学历教育、普通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对口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方面考核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中高连读、专本沟通、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或参加普通教育的统一招考,从而取得接受更高一级的普通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学历教育资格。这里主要指层次低的职业学历教育通过教育贯通培养的形式来实现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转换。第三“,四联贯通”,主要指职业教育系统与普通教育系统、成人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中专—大专—本科—硕士、专业硕士”“大专—本科—硕士、专业硕士—博士、专业博士”的“左右融通”交互式的教育贯通模式。由层次低的职业学历教育、普通学历教育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对口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方面考核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中高连读、专本沟通、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或参加普通教育的统一招考,从而取得接受更高一级的普通学历教育、职业学历教育资格。这里也主要由层次低的职业学历教育通过教育贯通培养的形式来实现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转换。例如,可以通过中高连读、专本连读、本硕连读、硕博连读两级连读的形式,来实现至少两个来回以上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转换。3.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职业资格证书系统前后轴的“前后互通”“双证互通”。要打造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旋转门”,建立“学习—就业—再学习”的培训通道,实现职业教育的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第一,由毕业证推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执业资格证)。在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内,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合格,可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执业资格证)书。学习成绩合格,可同时获得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高职毕业生只要学习成绩合格,可同时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依此类推。第二,由职业资格证(执业资格证)推及相应层次的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创新职业教育入学方式。只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执业资格证)书,就可以申请进入相应阶段的职业教育系统内学校继续深造学习;只要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申请免试进入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深造学习;只要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申请免试进入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深造学习,依此类推。

四、与职业教育“立交桥”相比,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综合枢纽工程”体系的创新点

1.在教育发展的路径上,将职业教育从“终结性教育”转变为“梯级通畅性教育”。借助于全国1999年以后大范围地方性本科转型的契机,以适当选拔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升本为补充,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逐步把职业教育的重心由中专向大专和本科转移,实现重心的上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批以市场职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结合、学研结合、产研结合、产学结合、研创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模式,构建以中等职业学校为起点,以高等职业院校为引领,特别是以全国已有高职高专和本科为主干,以健全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对口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方面考核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中高连读、专本沟通、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考试招生方式,或参加普通教育的统一招考的方式为突破口,以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为平台,形成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打破传统的视中等职业教育为终结性教育的传统观念,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打通上升通道,真正打破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天花板”,变传统职业教育“终结性教育”为“梯级通畅性教育”。2.在教育运行模式和机理上,变传统逐级晋升两联贯通为不仅有逐级晋升两联贯通还有纵向跨越的三级贯通模式或者四级贯通模式,变二级互动为三级联动或者四级联动。从以往的“中专—大专”“大专—本科”“本科—专业硕士”“硕士、专业硕士—博士、专业博士”,发展为不仅有“中专—大专”“大专—本科”“本科—专业硕士”“硕士、专业硕士—博士、专业博士”的纵向贯通模式,还有“中专—大专—本科”“大专—本科—硕士、专业硕士”“本科—硕士、专业硕士—博士、专业博士”三级贯通模式,或“中专—大专—本科—硕士、专业硕士”“大专—本科—硕士、专业硕士—博士、专业博士”的四级贯通模式。3.在教育理念设计和具体培养模式上,从“单视角”思维转向“多视角”思维,从“圆筒螺旋”模式转变为“倒锥桶螺旋”模式。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职业教育实施部门,大多采用单向直观的思维方式,就是所学专业必须一对一地对应将来的职业,跨专业、跨行业的难度很大。这种“单视角”的思维和“圆筒螺旋”的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采用全方位的多视角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及逆向思维的方式。将这种多视角思维运用到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设计上,我们应该使受教育者的所学专业能够一对多地对应将来的职业,实现跨专业、跨行业就业,变“圆筒螺旋”模式为“倒锥桶螺旋”模式。4.在教育界面的设计上,变“多站式服务”模式为“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网络化、信息化的职业教育“综合枢纽工程”管理服务平台,建立管理服务平台的服务中心,目的是在职业教育“综合枢纽工程”内部,充分实现以下功能:第一,管理功能。处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制度及信息,相关主体可以从中了解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制度及信息。第二,服务功能。能够为相关主体提供咨询、帮助等功能,为相关主体提供必要的服务。第三,教育功能。通过相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规范等以及对受教育者的有效引导,实现服务育人的目的。第四,其他必要功能。“一站式服务”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集中、快速、便利,能够极大地整合职业教育系统内管理服务的各项基本功能,大大提高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集约化水平,从而减少对公共资源和学生个体资源的浪费。5.在教育结构框架上,变多立交桥无缝对接模式为系统内“上下贯通、左右融通、前后互通”的立体无缝对接模式。在职业教育系统内的垂直轴上,积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相互衔接的结构;在职业教育的左右轴上,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全日制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结构;在职业教育的前后轴上,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系统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系统前后互通、双证互通的结构,从而整体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从专业到就业、从就业再到创业的现代职教新理念,进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从以往的多个教育平面结构转变为完整的立体教育结构。6.在教育职业规划上,变直线模式为螺旋型模式。直线型职业生涯,指终生从事某一专业领域,在一种线性等级结构中从低级不断走向高级,拥有更多的权利、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报酬。螺旋型职业生涯是跨专业的职业生涯方式,指围绕职业锚这一核心,从事不同专业的工作,以实现融会贯通,找到发展的新交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综合枢纽工程”体系的建立,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规划上扩大职业生涯规划视野,能够高起点、多视角、宽领域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将职业教育规划的直线模式转变为螺旋型模式。7.在专业教学标准的选择上,将国内专业教学标准转变为国内专业教学标准与国际专业教学标准接轨。现代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要求与国际接轨,开发并实施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必将是我国以后较长一段时期职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开发完成有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是将国内专业教学标准转变为国内专业教学标准与国际专业教学标准接轨的主要标志。职业院校在文本开发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专业试点实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水平接轨,是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8.在培养对象上,将整齐划一的共性化教育转变为个性化的特长教育。我国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共性化发展,而这一特点淹没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泯灭了学生的爱好和天赋,很难培养出更多的专家、学者、科学家和大国工匠。岗位有千差万别,高职教育也应该有千差万别,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应有千差万别。职业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大力开展个性化的特长教育,培养各有所长的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10

1、3+2模式:

随着中专招生的逐年萎缩,部分有意愿就读职业院校的初中生,进校后前两年完成高中基本文化知识和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学习,然后编入相应专业大专班,完成本专业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训练相应科目的学习。这种模式因学生的学习效果普遍不理想,已被绝大多数学校放弃。

2、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生在职业院校就读1至2年时,由用人单位选择好培养对象,单独组班,按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侧重点,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内容,配备师资。这种模式针对性强,学生适应岗位工作迅速。但其缺点是:学院与企业的资源投入易产生分歧,双方教育教学的衔接易出现混乱,另外,一旦学生变动效力企业,则其适应能力反而减弱。

二、当前职业技能型人才市场现状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量巨大,而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多种多样,侧重点各不相同。就机械行业来说,各企业生产模式,经营产品千差万别;企业的设备应用,从老式机床到现代最先进设备都在应用,生产中使用的软件也是多种多样,而且更新换代快速,如果要职业培养完全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同时,由于现代企业的兴、衰、生、灭速度快,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工作变动较大,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全面,以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11

高技能人才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它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

根据研究的需要,课题组对长春市(包括农安县)、延吉市、通化市、松原市和辽源市共发放了6000份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各种性质企事业单位的职员,选择具有高级职称的技能人才参加分析。共收回有效问卷3838份,对于收回的问卷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现状如下。

1.年龄结构不尽合理。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现有高技能人才中,年龄分布为20―29岁的占其总数的11.2%,30―39岁的占46.84%,40―49岁的占41.22%,而50岁及以上的占0.7%。现有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30―50岁之间,30岁以下年轻人所占比例偏小,而50岁以上高技能人才很少,“高龄化”几乎不存在。由此可见,吉林省高技能人才虽然年龄结构失调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但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30岁以下年轻人比重偏小,发展后劲不足。

2.学历层次不够高。在本次调查的高技能人才中,最终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占高技能人才总数的6.32%,这部分人才也许是由于具有特殊才能或者是其他原因而成为高技能人才,但可以肯定的是,过低的学历水平限制了他们技能水平的提升和发挥;最终学历为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和成人高中的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总数的41.92%,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总数的51.76%。这一学历结构在当前并不能满足吉林省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日趋大众化的今天,高技能人才应通过各种途径,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并增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理解和应用能力。

3.高技能人才数量少、结构失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年来重仕轻工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学生及家长们“非大学不上,非名牌大学不上,非热门专业不读”,而需要长期在生产一线积累技能和经验的技工却不被人们所重视。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吉林省现有高技能人才仅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9.1%,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7.49%。专家认为,在工业化中期,在技术工人中,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合理比例为32:46:14:8,即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要达到22%以上。由此可见,吉林省当前的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中的比重偏低,这与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科学的人才结构布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己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4.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较低、流失大。在本次调查的现有高技能人才中,工资水平为1000元以下的占27.4%,在1000-1500元之间的占35.13%,在1500-2000之间的占37%,而2000以上的仅占0.47%。可见,吉林省高技能人才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1000元以下的占了很大比例。他们的收入不仅比同级别的其他职务类别人员低,而且低于大部分地区类似人员的收入,这大大损害了他们工作的激情和积极性,为我省高技能人才的大量外流埋下了隐患。有资料显示,我省已有上千名高技能人才随同其他各类人才一起加入到当今人才东南飞的大潮之中。

5.培训力度和培训投入不够。参加调查的吉林省现有高技能人才中,参加过上岗培训共有229人次,占高技能人才参加所有培训人次的27.65%,总体比例偏低;参加过技术培训共有177人次,占高技能人才参加所有培训人次的22.38%。技术培训是提高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培训水平明显不够;参加过生产设备更换培训的共有33人次,仅占高技能人才参加所有培训人次的3.99%。生产设备是高技能人才进行研发、生产的载体,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生产设备更换是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尤其是很多先进设备是从国外引进,其使用说明书大多为英语或其他语种,这就需要对直接操作它们的高技能人才进行系统的培训。而吉林省参加过生产设备更换培训的高技能人才数量极少,这必将严重阻碍新设备生产能力的发挥和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吉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当前,应积极推行我省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平起平坐,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并举的教育制度。通用性知识和技能是个人可以随身带走的,对任何一个雇主或某一类雇员都是有用的,这类知识主要由学历教育提供。而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则要通过职业教育来实现。在一个以能力而不是以学历为主导的竞争性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到来时,人们应该就会改变旧有的人才观念,抛弃以往片面追求高学历的情结。

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应实行向职业教育倾斜的政策,鼓励私人办学、个人投资等多种教育方式的并存,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美国和德国在这方面为我省做出了榜样,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界限非常模糊。学生可以在经过高中阶段教育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获取资格证书,也可以选择工作一段时间后继续接受学历教育。

2.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应贯穿于学历教育和企业开发过程的始终,它不仅存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于企业人才培训的过程中。校企合作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在合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企业只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在企业中“顶岗”,而缺乏严格的实习内容、要求及考核的合作行为。

另外,校企合作不能仅仅限于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要建立校企之间长期的合作方式,如项目研究、合作开发、专题研究、课程设计的咨询、资源共享等。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主要方式应有:第一,联合举办“名师论坛”,资深教师、技师联合开展企业文化、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讲座。第二,共同编写教材和设计课题,用于教学和培训。第三,共建实验室,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第四,参观实习,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第五,联合举办科技文化活动。第六,联合开展以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内容的优秀课题评审和课题研究活动。第七,关于就业和招生信息的及时沟通。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12

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高校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协同创新是高等院校实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理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高校外,科研所、行业、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均有自身的优势与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各系统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及协同效应。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协同创新,建立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相适应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等,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高校创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促进辽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现在的协同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开放式的特征。东北大学建立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取特区式招生吸引优质生源,根据研发需要按需单独设立指标,形成良好的创新性人才的培育氛围;创新中心覆盖的高校联合招生,单独设置创新课程,共同成立实验班,跨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实现学分互认。沈阳建筑大学利用同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沈阳水务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办学的契机,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制定学校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辽宁省共推动了23所高校的66个科技平台与53个省内重点产业集群开展对接合作。

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及评估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立足多元主体需求,而不是单一主体,优化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

二、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方案

以沈阳建筑大学信息类专业探索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例。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该专业形成“3+0.5+0.5” “3+1+X”等校企、校研、国际合作等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现场学习、课题设计、项目研发等,将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直接引入在校学习期间培养,达到学生学以致用、学校培养对路、企业缩短培养期三方共赢的效果。

打通学科间壁垒,推进跨学科和多样性教学。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与项目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推进“合作性”学习、“项目化”训练、“开放性”实验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教学科研相长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之间打破学科壁垒,采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内外相结合,引导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其潜能;开展以项目为驱动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建立基于实验、实境、虚拟仿真理念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虚实结合,为学生提供主动实践平台。

制定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个性化要求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过程管理、成果展示、分组通论、答辩考核等形式对培养效果进行综合评定,从企业、研究院所与学校等多角度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多主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打破了以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局限在单一高校、单一学科专业的局面,探索了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强调满足多元主体的需求;此外,改变了现有实践环节多为现场实际操作的现状,形成了基于实验、实境、虚拟仿真理念的模式,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推进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