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合集12篇

时间:2023-10-26 11:24:43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1

1 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历经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初具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事务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也逐步提高,对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几项突出问题:

办公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首先,受经济水平与认识程度的限制,我国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企业对办公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参差不齐,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对办公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相对充足,信息化设备及相关软件的引入也较为及时,而偏远地区则投入偏低。此外,一些高速公路企业管理人员对办公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充足,忽视了办公信息化建设在提升高速公路企业事务管理成效和管理效率方面的重要意义,导致了压缩办公信息化建设经费,制约办公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问题。

办公信息化建设规划不足。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相办公信息化建设至今发展时间不长,许多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其认识不足,且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办公信息化建设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的规划,进而制约了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公路养护维修、收费管理、道路沿线附属设施管理等等,内容较为庞杂,涉及因素较多,而一些工作人员误以为办公信息化就是通过计算机开展工作,而忽视了企业各部门、各层级及企业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利于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管理效率。

2 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对策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全面提升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认为应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明确系统层次和管理层次。首先,为提升高速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系统的系统性,应根据企业特点设立完整的系统层次,使信息资源能够在办公信息化系统中有效传递。如可将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系统划分为以下3个层级:公司―职能部门―工作人员。

为了维护企业办公信息化系统各个层级的有效运行,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层次,负责对相应信息系统层次的运行进行管理、监督、评价和改进。高速公路企业办公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包括企业―职能部门―办公室―工作人员四个层次,企业领导为最高层次的管理者,负责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各职能部门再分别负责其下属的各个办公室,办公室主人再对其管辖范围的事务及每位员工的工作进行管理。

明确岗位角色与权限。办公信息化系统是以岗位角色管理为核心的,明确各个岗位乃至每位工作人员在办公信息化系统中的角色与权限,才能确保各项信息化管理实务能够合理分配到个人,对于保障办公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就高速公路企业而言,企业领导应扮演组织者和主导者的角色,负责对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协调、维护与改进,各部门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应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将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信息化系统向上级传达,并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通过信息化系统下达到企业个员工,确保其顺利执行,企业员工作为信息化系统的基本单元,则发挥着执行和反馈的重要作用。

统一数据形式。统一数据形式,是促进办公信息化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以往,虽然多数高速公路企业配备了信息化设备,并能做到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但数据管理混乱,格式不统一,极大地制约了信息化管理成效。对此,应将整个办公信息化系统中的所有流转与存储数据的格式进行统一,如文档统一以word形式存储,表格以Excel形式存储,图像文件则用扫描格式存储等等。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2

2015年,杨传堂提出的“四个交通”中智慧交通,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也是智慧交通的一个方面。面对由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带来的诸多问题,国家交通主管部门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研究,致力于利用电子智能化设备、网络通信将道路、车辆等与交通相关联的一切联系起来,促进交通智能化,以便公众出行。

1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1 ETC全国联网的逐步实现

实施全国ETC联网,是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3月7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工作的通知》,提出全国ETC联网的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并确定了年底实现14个省市ETC联网的阶段性工作目标。2014年12月26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浙江等14个省市ETC联网系统顺利开通,覆盖范围达到5.2万公里高速公路,接近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一半。今年2月3日,在2015年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工作推进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表示,今年将新增15个联网省市,实现全国29个省份ETC基本联网。

1.2 网络通信实时化速度加快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附属设施及主要服务窗口,是塑造高速公路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提高高速公路运行收入的重要支撑,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在技术上完成监控网、通信网和收费网三网合一的综合通信。在满足高速公路运营和管理的需要上为用户提供交通通信服务。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正处于发展初期,从长远来看,服务区市场潜力巨大。而要挖掘出服务区的潜力、提升服务区的盈利能力,除了在经营方面要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寻找属于自己的立足点,充分发挥和运用高速公路得天独厚的车流客源优势,不断完善服务品种和提升服务水平外,还需要在管理方面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的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要实现这样的管理目标,必须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2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足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针对服务区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法律和政策缺乏。高速公路服务区投资的多元化,不同的利益机制,并且会出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会导致各自为政,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没有一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管理。

2.2 缺乏总体规划设计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不管是在地区或者全省,还是全国范围内缺乏总体规划设计。首先是目标没有明确。其次是没有一种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控制的理念。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层级,信息的传递会滞后,总部管理部门无法得到服务区及时的、真实的、全面的管理信息。所以,高速公路服务区在发展过程中,从运营监控、资源调配、业绩评估还有经营决策各方面,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撑。最终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监管不力、调配困难、评估偏差和决策盲目等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还会使信息系统功能变得薄弱。

2.3 信息化建设平台不足

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没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信息平台。信息系统无法全面集中分散的信息。这样数据出现隔离,存在信息盲点,以及不同业务领域和不同管理层级之间出现“信息孤岛”,导致信息无法及时整合与共享,存在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比如,现有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各自独立,这样会信息不相通,即使中间出现了问题,也不能被及时进行追查;同时,因为数据重复录入,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等等。

2.4 资金支持无法跟上

各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资金原因,会出现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不均衡。有的地区资金经费充足,这样保障了最新的科学技术,科技人才,当然信息化建设会更加顺利。而有的地区资金不足,则设备单一,技术落后,无法满足高速公路服务区进一步发展。信息化建设这种扩展功能就会降低。资金投入不足会造成我国缺乏高素质的网络化管理专业人才和技术科研队伍。

2.5 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外在环境因素重要,不过内在条件还是得靠服务区的管理人员,如果服务区管理人员足够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则会增强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上网,而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信息化系统。

3 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建议

3.1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法规

十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信息化管理也需要法律法规来进行保障。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可以借鉴其经验。制定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法规,针对信息化建设,不管是信息化管理人员,还是使用者,都可以有法可依。一切以法律为标准。

3.2 合理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应当制定科学规划,在明确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整合信息平台,集中管理数据。在组织上,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权威信息管理体系,并实行分级管理。信息管理体系应包括由国家中央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监控管理中心、省级信息监控管理中心、各运营公司信息监控管理中心、服务区各个系统组成。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系统必须是一个统一技术标准的系统。

3.3 建立服务区综合便民服务平台

建立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加强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引导公众安全便捷出行。开通微博、微信等公共网络平台,实时公路出行相关信息,多渠道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建立服务区停车位剩余接待容量提示制度,通过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沿途可变情报板等多种载体,及时前方服务区相关信息,提示驾乘人员合理调整出行方案。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wiFi覆盖,信息查询系统建设,路网通讯信号和交通广播信号覆盖情况。

3.4 加大经费投入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国家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单位的共同努力。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单位对于信息化建设,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扶持。同时国家也应加大投入,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列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和发展的必备项目中。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与运营中,不缺乏高新技术、先进的设备以及现代化的信息化人才。

3.5 信息市场化建设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可以积极开拓市场。现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信息化建设是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创新和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是落实交通运输部“四个交通”的重要举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服务区信息化资源需要通过积极开拓市场,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信息资产和有形的资产相结合。将手机短信平台的增值服务功能尽力完善,并开拓市场化的定位导航服务。

4 结语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贯彻落实“四个交通”,提高了服务区的服务水平。服务区信息化建设从以前的智能交通转变为现在的智慧交通。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得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当今大数据时代,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是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莉.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D].长安大学.2008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3

中图分类号: U412.3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时代与时俱进,科技日益创新,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高速公路又标志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所以建设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层次,是时展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

一、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化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顺应了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大方向,也是未来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与相关的硬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信息技术以其高继承性与高渗透性正深刻地改变着高速公路的传统管理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民经济正经历高速发展阶段,这也带动了公路产业的蓬勃发展。现阶段,国内高速公路发展呈现出了多渠道、多成分、多层次的发展格局,为经济建设向各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高速公路信息化需求也急剧增加,传统的高速公路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体现出其所在的局限性,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内高速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信息系统建设方向

1、信息收集

做到先规划后布局的原则,避免投资浪费,统筹规划好采集设备的设置种类和设置密度;突出主次,先解决信息量大,交通繁忙路段的信息自动采集工作;对于将要新建或者正在改建的工程,也要同步考虑信息自动采集的工作,为以后的信息运营维护打下基础。对已经存在的信息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好整合和分析工作,构建综合管理平台采用统一、多接口的方式,实现信息高效管理和科学共享。增加信息终端平台,并且积极构建信息传输系统,做到信息传输的同步性和实时性。信息采集网络需要同步并且双向结合,采用终端到信息采集点再到省管理中心的双向管理模式,实现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2、信息管理

按某种方式将模块进行整合,比如性质、功能、流程等;再搭建信息中转和传输机制;最后构建统一的大型数据库,提供多接口的服务,并达到各系统对信息数据利用和提取方面的目的。提升各大门户网站关于公路信息化建设的服务能力,将动态信息播报机制逐步完善。建立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信息资源与其应用目录,了解现阶段的基础信息资源,由生成信息的方式到应用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一个明确的系统的方案,以实际内容和先进技术相互支撑。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一系列方案和标准应该和生活实际业务相互联系。制定既具有普遍性和实效性,又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原则。

3、市场导向

积极开拓市场,对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将已有的资源利用好,将公路建设的信息资产和有形资产相结合,将手机短信平台的增值服务功能尽力完善,并拓展市场化的定位导航服务。

三、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1、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规划目标

地区或者全省、全国范围内没有建立统一的明确目标,而是较为分散,业务割据,各自为营,没有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控制的理念。

2、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深入

信息化建设如果缺乏足够的重视,就很容易造成对其忽略。有些狭隘的理解就是把信息化管理简单的理解为上网,或者看看网页和邮件传递之类的,但是这就比较片面。信息化建设缺乏了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就制约了信息化进程的高速发展。

3、信息化建设发展方面不均衡

对于管理软件,一些地区还只能实现单机应用,网络化管理欠缺。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和条件不够的地区,经费投入、技术配备、网络建设等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查阅,从单位内部来分析,对于工程、财务、养护等部门,投入比较大,这就造成了其他方面的投入减少。

(四)信息化建设缺乏平台

现阶段,各个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只负责自己的管理范围,而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信息工作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有待提高,并且资源共享和信息之间的互相通信也非常有必要。

四、针对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1、科学规划分步完善

建设科学的规划措施,并且整合信息平台,在软件、硬件、网络建设的各个方面等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战略,以希冀满足公路行业的强大需求和日益更新的应用需要。从影响公路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入手,分步实施解决措施,逐步完善,对重点问题进行认真突破。

2、整合信息共享数据

在信息资源如此发达的现在,要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互连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便于远程会议、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等一系列需求的实现,开发适合时代需求和公路特色的资源数据库管理方案,以解决信息落后的问题。

改革业务管理分割的局面,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政策和制度,为公路信息化管理的数据支持服务,并且更新基本信息,完善管理制度,将人民的一切需要放在首位,重点考虑与人民出行相关的封闭、施工、堵塞等路段的解决办法,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并且动态信息指导和为人民全面快速提供服务的目标。对于应急解决方案,需要通过信息报送及时、解决措施到位来促进突发事件的及时彻底解决。建成一个能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反馈、分析信息的自动化数据库系统,实现各种业务信息的全面汇集,并为全省信息共享提供支持,构成一个满足整个公路系统内部及面向社会服务的公路信息资源库,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统一管理。

3、制定规范统一部署

高标准、严要求,彻底改正建设不规范的问题,并且我们在实施公路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统一的决策,稳步推荐公路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还需要提高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以确保信息化管理质量的提高。在网络建设上,对于资产的重新整合和重新部署也需要加以考虑,从而在资源、资金、人才的利用上达到最优化;并且在数据库的建设上,要更加创新并且利用实时更新;在软件设计上,要方便快捷、需求和应用得到统一,以便于简化工作过程。

4、健全全省管理体系

通过现在已经有的技术手段,实现全省公路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快速连接。利用已有的信息技术方法,将以前以某个路段和收费站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集成起来,实现满足现代化需求的互相连通的全省网络公路信息共享系统,并且达到及时准确的了解整体运营状况和相关业务信息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跟进和完善,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平台也逐渐在更新和改革。虽然现在的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缺陷,但是在今后的实践和创造中,这些缺点也会慢慢的被弥补和完善。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的运营中,高速公路会将祖国的动脉联通起来,并且畅通无阻,给祖国带来客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4

1.1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信息化

1.1.1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含义

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目标是要达到养路机械化、收费自动化、办公现代化、工作程序化、行动军事化、执法正规化、通信便捷化、建设标准化,而这一系列的目标完成都离不开管理各环节的现代信息化技术支撑。

高速公路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充分应用现已建成的覆盖全路网的光缆通信干线。高速公路管理系统通过密集的和大范围内的信息及智能化技术管理高速公路运输,实现高速公路建设、养护、维修、交通管理等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并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广泛的出行公众服务信息。

1.1.2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系统从技术角度看,采用三级计算机管理体系(其由中心控制机和控制分机和终端处理机组成)及相应的电源系统和通信传输系统。在三级计算机管理体系中中心控制机负担系统数据的存储、统计、计算、报表及各种交通管理命令的下达。控制分机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包装和预处理,并传送到中心控制机。当中心控制机发生故障时,控制分机能行使主机功能,并临时紧急处理一些重要数据。终端处理机负责检测匝道口、路面及收费口的各种数据。

从总体规划的角度,一般可结合具体情况,向发展综合智能交通系统靠拢。其中一要注重智能交通系统安全设施的建设,二也可以注重智能交通系统诱导设施的建设,三也必须注重系统的基础平台的构建。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需求和交通设施特点,建立完善的出行信息、电子收费、车队管理及交通管理等系统的技术规范标准。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普及,公路运营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卫星定位技术的有机结合开发成为世界智能化交通系统的研究热点。我国在高速公路系统规划中缺乏全国一盘棋思想,单兵作战,自成体系,没有综合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以节约成本,进行最优化配置。

2.2 需求框架的提出

2.2.1需求的层次结构

从根本上说,公路管理的整体水平是决定主要依托陆路运输的区域经济物流水平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随着高速公路里程数的日益增多,高速公路管理的各个方面的技术应用水平越高,对整体的运输和物流层次的提升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公路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针对具体的高速公路管理而言,从大的方面主要包括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两个方面。其中硬件部分可包括有监控、通信、收费、照明、气象传感、路桥及其附属房屋建筑设施等;软件系统则主要指由以上各部分而形成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计算机软件技术手段等。

首先分析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角度现代信息技术在其中运用的层次需求: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包括六个方面:养护管理、收费管理、路政管理、交通管理、监控和通信管理、服务区管理和综合开发等。本文将其按照三个层次来论述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需求:

第一个层面主要围绕的是基础层面上的信息技术需求。主要是指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针对养护管理来说,养护维修作业主要有五个内容:①小修保养,即为了保持路况路容完好而开展的工作:②预防性周期养护维修;③改建工程,即为了改善提高现有道路使用功能实施的;④沿线景观、绿地的绿化、美化;和最后的⑤针对灾害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抢修及应急养护。

而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是保证高速公路路产完整,维护路权不受侵犯。

第二个层面是整个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本文将收费管理、交通管理、以及监控通信管理归为重点需求层面。

一方面采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监视控制高速公路的运行状况,采集、处理和传输相关信息,为通行车辆和司机及乘客提供最佳服务,以满足安全快速行车的需要。其中监视负责数据的采集及设备监测,控制负责将控制命令及最终结果等信息向司机与乘客进行反馈,从而保证安全畅通,减少交通事故。另一方面,通信需要建立高真实、高效率、高保密的通信网络,其建立主要采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紧急电话、指令电话及业务电话。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需要,通过无线、有线的连接,实现无盲区的、即时即地的声频传输。这方面的管理需要电子通信技术的技术支撑。

最后一个层面的需求是而针对服务区管理和综合开发方面而言的。因为服务区目的是满足司机与乘客的各种需求及提倡优质服务,所以其需提供休息、餐饮、停车、购物、通信、住宿、加油、维修、清洗等多种服务。充分利用沿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从事联运、旅游、广告、仓储、信息咨询等多种项目经营。侧重点仍为商业服务的范畴,所以要在突出优质服务的前提下,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仍需要提升信息服务管理的水平,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

2.2.2系统组成

通过以上高速公路管理三个层面上的技术需求分析,可以发现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提供的现代化设施,使高速公路管理打破了原有的公路管理的行业界限,形成了多专业、互相配合的整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硬件组成决定了管理的规模和层次,软件部分体现了管理的力度和水平,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形成高速公路管理的有机体系,体现出高速公路管理的综合水平。

2.2.3提出技术选择原则

为达到以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需要正确选择对应的相关技术,本文提出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的技术选择的原则如下:

一是需重点选择核心技术作为主体,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涉及到的绝大部分岗位都体现了高科技的特性。在硬件上,必须普及现代化管理设施,使操作层与管理层形成一个连续运作的机体。

二是以核心技术为中心整体实施管理信息系统,高速公路具有经过严格实施的、科学计算的交通安全设施,具有一系列的静、动态预防设施和提前预告,所有事故处理及时。高速公路系统必须适应目前交通运输管理的需要,并能为未来交通管理智能化、多元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搭建辅助系统平台,高速公路不同于一般公路,其在管理上具有开放性、公益性及特殊的商品属性。我国高速公路大都是贷款修建的,基本上都收费,高速公路在收取通行费的同时有义务提供优质服务。高速公路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服务渗透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特别在管理形式、管理意识上要体现出来。

3提出建议

分析以上技术选择原则后,明确整个系统的技术选择必须达到以下三个建议:

一是网络通信实时化的建议:在技术上必须满足收费网、监控网和通信网三网合一的高速公路综合通信。这样满足了高速公路管理和运营的需要,为交通通信网提供服务。通信系统具有数据、语音和图像等功能,可满足监控系统、收费系统近期及未来的带宽需求。

二是监控系统集中化、数字化,该系统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实行集中监控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优化了管理结构、精简了监控人员,并为今后全区高速公路收费、通信网规划,监控、技术标准等打下了基础。

三是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维修与养护、交通管理等的综合信息化和智能化,显著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资料: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传统经济的增长点逐渐由基础建设行业向服务业和制造业转变,高速公路上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的利润率被进一步压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工作作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重点结合,开始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利润点。具体而言,在高速公路上开展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整个高速公路的收费、监控和事故危机处理能力均取决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因此加强机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这几项工作的效率;②保证高速公路的顺畅通行是相关运营企业的最终目的,而做好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维护高速公路的交通环境,使整个高速公路更好地发挥其价值;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做好机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的工作效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加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2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是如此,整个建设工作不仅需要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还要有明确的建设规划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整合整个机电工程管理系统,从而实现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下面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2.1维护管理

维护管理是整个机电工程管理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工作,无论是小型机电设备的跳闸、短路、过电压等常见故障,还是大型机电设备中难以处理的温度异常、电磁干扰等故障,都具有十分复杂、不易处理的特点。对此,相关维修人员要基于状态检修工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维护规程,包括不同类型机电设备的维护重点、维护时间等,保证维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实际的机电设备故障制订实用性强的维护计划,从而正确地估计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不必要的维护工作,节省备用维护资金。

2.2设备管理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设备管理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收集前期准备工作中获得的设备出厂原始数据(例如设备型号、设备性能等)、不同设备的具体运行数据(包括机电设备的运行日志、运行分析记录)等设备常态数据,然后利用企业的PMS系统将数据导入数据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维修管理工作奠定基础。②对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做好预报警工作。例如对于发生过多次故障的设备易损部件,需要采用相关的整改措施排除设备安全隐患。

2.3维修管理

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维修管理工作主要有故障报表、故障预警、故障申报和故障分布预警图绘制等。以故障分布预警图绘制为例,这项工作是基于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完成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不同设备的故障次数设定警戒值,并比较实际故障次数与警戒值。如果实际次数超出警戒值,则以红色闪烁预警的方式在高速公路故障设备动态预警分布图中标出,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查看涉及到该站点的故障设备信息,促进故障维修与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4考核管理

高效率的设备管理和维护管理能够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使高速公路更好地发挥作用。考核管理是维护质量的保障,相关考核管理人员可通过统计、分析各种设备的完好率等参数,结合平均设备完好率进行考核与评估,同时制订相关的考核标准,以激励的方式使各项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5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涉及到用户管理、日志查询和系统维护等方面,其功能是帮助用户根据不同权限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系统管理人员可考虑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信息化网络中建立起机电设备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采用SNMP技术实时检测不同区段的机电设备性能和状态信息,并写入数据库中交由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同时,赋予管理人员和用户不同的权限,使管理员能够利用管理日志实现登录记录、数据添加、数据删减等功能,便于用户浏览管理记录,有效实现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6

1、安全行驶的需要

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连续行驶,驾驶员必须保持精力高度集中,然而道路线形单调,使得精神疲劳不可避免。为了解除连续行驶的疲劳和紧张,满足驾驶员生理上的要求,同时给予车辆以必要的供给和维修(如加油、加水和检查等),同时安排适当的休息设施等,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条件。服务区的设置保证了高速公路得以高速、通畅。其功能设置满足了旅客在旅途中得到必要的物质关怀,调节旅途的节奏,增强安全感和舒适感,对减少交通事故,提高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2、环境保护的需要

服务区的设置、选址依托当地环境,与原有地区的环境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合理、完备、美观的设计,对于地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于原有环境景观上的点缀,都使得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更为人性化和尊重自然。

3、交通领域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日程的快速前进,交通系统的发展亦是日新月异,设计者们将更多的目光观注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上,因而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服务区中,通过各种行为与他人、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交往空间的使用是其必不可少的过渡,是他们交往的媒介。

二、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的基本形式

1、停车场

停车场主要是保障车辆停放、安全检查、货物整理等活动的场所。

2、加油站

加油站主要为过往车辆提供加油、加水、洗车、出售零件等服务。

3、修理厂

修理厂主要提供车辆检修、调整、零件出售等服务。

4、洗手间

洗手间(含残疾人专用厕所)为旅客提供入厕、盛洗等服务。

5、餐厅

餐厅为旅客提供饮食、休息、盛洗等服务。

6、超市

超市为旅客提供日常用品、食品、妇女用品、儿童用品、报刊杂志、常备药品、土特产等物品。

7、其它辅助设施

电气室(配电房):包括道路照明、各种供电设施等。

附属设施:包括净化槽、仓库等。

为服务区职工服务的设施。

其它:包括道路清洁、树木浇水、消防用水等。

三、服务区管理信息化需求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附属设施及主要服务窗口,是塑造高速公路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提高高速公路运行收入的重要支撑。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正处于发展初期,从长远来看,服务区市场潜力巨大。而要挖掘出服务区的潜力、提升服务区的盈利能力,除了在经营方面要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寻找属于自己的立足点,充分发挥和运用高速公路得天独厚的车流客源优势,不断完善服务品种和提升服务水平外,还需要在管理方面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的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要实现这样的管理目标,必须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服务区管理对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用软件固化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规范服务区各项业务标准化、高效率执行。服务区管理对信息系统的进一步要求是,通过对积累的经营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和深入挖掘,发现经营中的问题或业务发展的机会,对服务区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四、服务区信息化建设

1、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体系各自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先后实施过一些的信息系统,有了一定的应用基础,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深入研究分析,高速服务区体系统信息化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l)现有应用系统种类繁多,各处信息极度分散和不统一,数据互相隔离,存在信息盲点和信息孤岛。

2)信息的传递滞后,总部管理部门无法得到服务区及时的、真实的、全面的管理信息,因此在运营监控、资源调配、业绩评估以及经营决策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从而造成监管不力、调配困难、评估偏差和决策盲目等问题。

3)信息系统功能非常薄弱,一般问题包括:流程管理仍很不完善;绩效分析与管理(KP工)、成本管理(分析)、销售分析等几乎空白,因此无法支持精细化管理。

4)各服务区库存、销售数据不实时、不集中,很难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以降低采购成本。

5)现有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各自独立,信息不相通,出了问题无法追查,财务监控不力;同时数据录入重复,造成人力浪费等等。

2、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趋势

信息化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运筹学、人工智能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地集成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使其具有语言、数学逻辑推理、视觉模拟或替代人的肢体运动的能力,从而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安全、高效的运输系统。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体系各自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先后实施过一些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深入研究分析,普遍存在着信息孤岛、传递滞后、功能薄弱等问题,无法支持精细化管理。服务区已向规模化连锁经营和集团化管理迈进,其信息化体系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

1)监控

服务区广场:停车场、地下通道、匝道上道、匝道下道、电工房、水泵房、汽修厂、车辆降温加水池等处都需室外彩色转黑白一体化高速球机。

服务区主楼内部:餐厅收银台、售饭台、后厨、后厨仓库;超市收银台、货架通道、客房服务台、走廊等处。上述各处需高清晰定焦摄像机,同时具有内置拾音器,以便声音的采集。

总之,服务区监控要做到在服务区所辖范围内,实现监控无盲点,且图像、声音能实时上传监控室,实行24小时全程影音监控。集中监控、管理。做到省公司及服务区管理公司等各级领导,能够实时查看服务区场区环境、运营管理、人员在岗等情况的实时声音及图像信息,同时对服务区所辖范围内发生的意外状况通过设施设备进行留存,以便于相关单位备查。

2)贯穿通道无人值守

对通道进出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进出通道的权限:就是对每个通道设置哪些人可以进出,哪些人不能进出。

②进出通道的方式:就是对可以进出该通道的人进行进出方式的授权,进出方式通常有密码、读卡(生物识别)、读卡(生物识别)密码三种方式。

③进出通道的时段:就是设置可以该通道的人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可以进出。

④实时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微机及录像机实时查看每个门区人员的进出情况、每个门区的状态(包括门的开关,各种非正常状态报警等);也可以在紧急状态打开或关闭所有的门区。

⑤出入记录查询:系统可储存所有的进出记录、状态记录,可按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

⑥异常报警功能: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实现微机报警或报警器报警,如:非法侵入、门超时未关等。

3)服务区入口车辆检测系统: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7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本文论证了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定位、指导思想,以及在机构职能转变下结合管理实际开展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同时分析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风险以及规避措施,旨在打造一套满足管理实际的公路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经营的最终目标。

在目前诸多的企业管理中,项目管理一般是典型的目标管理,而在这个目标管理中,如果采用信息化管理项目,它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一个项目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施工企业解决大量问题。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中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增强管理的可控性都相继采用了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这样说,它的应用对企业的整体项目管理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长远发展来看,信息化管理将是公路工程企业项目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公路工程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现在来看是不言而喻的。最基本的是实现了信息方面的沟通,在各部门间实现了信息沟通的方便快捷,同时也形成了科学开放的管理方式。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智能化子系统的监督指挥,每个子系统间同时接受命令,协调统一运行。第三方面来说节省了管理成本。它的应用实现了电子办公,节约了能源;实现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效率,满足了实时性和准确性方面的要求。

2 平台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一般来说,在一个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如果采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心目标已经明确,那么就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结合现场施工经验要了解工程进度、资源等的相互关系,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在此基础上,了解目标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对项目实施动态跟踪控制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理解工期等时间参数及其含义,用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满足后续的施工管理需要。

3 平台建设的实施工作

3.1 确定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一般的平台建设设计阶段采用的都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集成其他的智能化系统统一数据统一指令。同时各应用系统根据自身的需要从数据中心获取授权所需要的信息。我们把公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系统功能组成图设计如图1所示。

3.2 搭建局域网系统。这个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它的建设其中包括网络配置、网络规划、办公软件等内容。在局域网搭建时要注意外网和内网,财物网络间的分配和隔离。局域网搭建号以后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办公效率。

3.3 做好网站系统建设。建这个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和外部的沟通,解决施工单位、被施工单位等方面的信息传输,加强对外的宣传。尤其要注意的是做好上网方式的选择,域名的申请以及后期网站的维护等。

3.4 做好软件系统的普及推广等。我们知道,现在的公路工程施工中由于参与的部门、参与的人员比较多,系统复杂,协调性大,这就要及时推广平台建设中软件的使用及推广工作,最起码的要在自身的施工单位中进行常用办公软件的培训,考核工作。为此,我们把软件系统设计为信息化系统、网站和OA系统三部分,它们的组成可以确保信息化平台上数据的安全。我们在登录网站以后,它的首页直接链接到网站的后台等系统的页面,然后再通过密码和用户名进行数据的统一编辑处理工作。

4 信息化平台建设中项目管理风险分析及应对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风险,那么如何应对才能满足实际管理的需求。下表根据实际总结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出现风险规避的措施。

结语

结合实际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以及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它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施工工作量,具体体现在如果施工单位把数据准确录入,生成报表等工作程序就会自动变为预设的程序进行完成。而在施工中确保了施工过程的清晰化,有关单位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填报日志,确保施工过程清晰可见。

在能源节约方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与现在国家提倡的节能目标相吻合,它在应用中省去了公路工程项目参与单位因那些业务数据的传输等生成的资源浪费。

不管怎么说,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现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推动了公路建设的综合管理,相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会日益受到施工企业的欢迎。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8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172-02

随着隧道工程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前进步伐越来越快,同时也形成了以勘察、设计与施工为工程核心内容的主流思想,在传统模式下,地质勘察工作不直接参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其作用仅仅是为设计工作提供大量的工程环境信息,这导致了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三方面工作脱节,直接损害了工程的经济效益,甚至还因为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工程事故,对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多不便。为此,现代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公路隧道建设中应该应用信息化的设计技术,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时刻掌握监测工作的布置、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更新,并在第一时间反映到设计当中,优化工程建设。

1信息化设计研究的意义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以及交通需要,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开展如火如荼,我国在针对公路隧道设计时,在套用规范的基础上,仍然依据加大设计安全系数的方法来实现对隧道受力与变形的控制,这就导致了隧道造价普遍过高的现象。公路隧道设计作为工程实施的基础条件,对整个公路隧道系统以及周边建筑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并在总体的规划目标、线状工程平面定位及竖向标高定位等方面给其他的专业设计提供了正确的引导。考虑到隧道围岩结构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在研究时不得不在施工工艺方面谨慎考虑,从而涉及到信息化设计的全部内容,在此方面,关于优化方案、现场监测与信息反馈等较为少见,这就间接体现了公路隧道建设在信息化技术上存在的

不足。

由于公路隧道工程的隐蔽性较强,修建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隧道出现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理论上分析,由于公路隧道横断面在工程中所表现的特殊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信息化的设计给公路隧道工程带来了一定的时代挑战意义,而信息化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无疑决定着信息设计的优劣与否,它一方面对公路隧道的施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决定着隧道的设计方案。所以说,根据功力隧道工程的现场量测数据与资料,建立一套系统、方便实用的隧道围岩参数位移反演方法和围岩结构支护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势必有利于公路隧道建设的技术经济效益,对公路隧道工程的设计将会有非常好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2信息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是国家建设的重点项目,直接关系到国民生计,社会责任不可谓不大,其建设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参与建设单位间的关系复杂,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带来了很多难题。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是信息化设计的核心内容。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最初的地质勘探资料,通过现场监测获取围岩力学、支护工作以及施工技术等相关信息,再利用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等信息技术最终明确设计方案,并多方位地对获得的信息实施整理和分析,以此判断围岩和支护设施的工作状态以及稳定性能,再反馈到设计与施工内容中去,优化和改进隧道建设任务,并保证隧道在今后的运营使用中投入监控设备进行安全判定,以满足隧道安全运营的目标。

同其他的地面工程相比较,公路隧道工程的差异在于,它允许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等工作在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交叉进行。在对施工场地地质调查工作结束后,它按照数值模拟分析或施工经验开展预设计工作,并初步确定支护系数;紧接着,再根据监测所得信息,对设计和预设施工计划实施调整和修正。与传统模式下的“新奥法”想必,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大量地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比如电脑软件模拟、数据更新等信息化手段;而“新奥法”在反馈数据时,多数使用的是传统的量测工具。由此可见,在公路隧道建设中,信息化的设计无疑是新时代的一大趋势,也是未来工程所要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3信息化设计在施工中的应用

3.1数值模拟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越来越广,这也推动了工程数值模拟理论方法的迅猛发展,这一阶段,数值模拟技术也不断成熟,其优点是可以对施工环境下的复杂地质条件(介质的非均质特性、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应用步骤大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地质调研阶段、概念模型抽取阶段、力学模型建立阶段、数值计算以及结果检验阶段。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将工程结构同岩土整合起来并建立理论模型,通过“仿真试验”获取最佳设计方案。

当前工程领域研究岩土时基本上采用的方法是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这种方法对工程的适应能力强,不但可以处理理想模型,还能对非线性体、非均匀体以及复杂的边界问题进行建模求解,可以说是一种效率非常高的方法,在经历了将近六十年的发展,有限单元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岩土工程的每个领域都获得了大量的使用。但不得不说的是,在针对工程岩体力学问题上,一般的数值模拟技术往往会比其他方法复杂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一种新的简单可行的数值方法就成为了学术领域迫切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在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对于岩土地质变形而导致土层规律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施工方案无疑是重要手段之一,在这种土质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下,数值模拟技术远远不能仅靠简单的运算就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它更多地是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到室内试验研究、计算模拟、地质力学模型抽取以及野外验证的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准确性与可靠性都决定了工程对地质认识的正确性。

3.2监测技术

作为信息化设计的关键性内容,信息的获得无疑至关重要,而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就是监测技术。一般而言,通过地质勘察所得到的资料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而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地质、施工方法等内容,开展反馈分析等工作,修正初步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以保证工程按照最优的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因此,监控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针对我国隧道建设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如围岩变形致使衬砌开裂、隧道塌方、隧道渗水等不利于工程实施的一系列现象,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监测技术在工程施工上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它不但可以很好地掌握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测量数据对设计进行整改,并指导施工作业;还可以预见事故风险,采取一系列的事前措施,给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信息,将工程的事故突发率降至最低;在分析处理量测数据后,通过反馈上来的信息,可以很好地保障施工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另外,通过积累相关的工程资料,也可以作为以后相似工程的实施的重点依据。

现场监测作为信息化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左右着信息的来源渠道,可以毫不过分地说,监控量测技术和仪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实施。它是监督设计施工的法眼,是监视围岩状态的有力手段,更是公路隧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总而言之,现场监测内容涵盖了地质与支护的现状观察、位移监测、应力与应变监测、围岩扰动及弹性波测试、支护质量检查等等,至于具体的量测手段、工具和时间,要根据工程现场具体要求而设定。

3.3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地质超前预报在公路隧道建设中可以有很多种体现手法,比如说硐探、物探、钻探和地质综合判定等。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是为了检查清楚已开挖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前方地质构造特征,并适当地提出一些施工意见,用以保障隧道的施工环境安全,尽可能地减少因支护不当或地质问题而引发的塌方,更好地为公路隧道建设提供服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探技术越来越成熟,尤其是物探仪器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化使得物探设备在隧道开挖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工作更加快捷迅速,使得配合开挖施工进行实时超前预报成为可能。

4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隧道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采取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无疑是必要的,这种施工思路既可做到安全施工,也可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需要声明的是,信息化设计与施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都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等技术进行实施,这是该信息化设计在未来时间里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建宇.隧道工程监测和信息化设计原理[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9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象征,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随之产生的档案资料变得愈来愈多而且复杂,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支撑现代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档案管理。运用通信、网络、计算机、电子等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式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形式,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档案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建设的周期一般需要2-3年,中间涉及到项目的提出、立项、审批、招标、施工、通车等过程。涉及的部门与单位也是繁多的,例如政府部门、勘察、施工、建设、监理、运营等十余家。各参建单位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完成各自职能,产生了大量的项目文件,包括文件的收集、整理、查询、收档等材料。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档案也是各式各样有一般的纸质档案也有类似于音像等电子档案。为了让各个环节能顺利高效率的完成,引入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档案的实施过程

1.确立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

为了让新型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式能高效的实施,首先要确保现代的管理方式要渗透到相关部门。高速公路相关部门应配合相关专业人员努力推进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运用现代技术的档案管理首先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档案的形成到信息的归纳,中间的许多环节都有保证信息的正确、完整,要努力做好层层负责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当然也要确保信息的及时录入,努力形成档案的管理、形成部门相互监督、相关制约的形式。信息化档案应努力高效率的实现信息的真实性与可利用性,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宝贵信息。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科技素质,转变档案管理理念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落实,应努力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引进,运用相关管理软件来加强我们对信息的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档案的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进行图纸扫描等相关工作;创建信息化资料库为相关人员提供资料参考。在新的形势下,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专业水准,学习新方法,让档案管理人员满足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需求。与此同时要不断地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形式来提高领导和员工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三、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档案数量众多,管理建设档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的综合文件、竣工图等利用率高,施工文件利用率低。导致制作电子文件范围宽,所以建议在建设的过程中在保证信息完整的情况下适当缩小电子文件的制作范围,减少人力投入。另一方面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档案管理处于探索阶段,还没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定。这个阶段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研究。所以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制定相关标准,是各项工作稳步进行。

四、提高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档案管理的工作的几点建议

1.档案信息化的应用系统的统一建设

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际,建议由行业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开发综合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将原来各自为政的专项业务管理软件转变为能够全面管理工程建设的、集成的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高速公路各级、各类参建单位之间的业务网络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料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避免资源浪费,获享信息化带来的效率。

2.档案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建设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逐步向程序化和标准化发展,这是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各类管理系统要与交通部的有关标准、规范等相协调,保持一致,严格执行各项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各类建设资料的通用性和规范性,使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3.提升档案信息化综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总体来讲,工程建设领域中多数一线人员知识层次并不高,在建设过程中对于信息化的运用范围与接受程度相对其它行业来说并不高,这对信息化的实施是不利的。因此,各级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培训,并且从各单位的领导阶层开始重视信息化的培训,建设具有综合能力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并保持相关人员的稳定。

五、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档案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档案收集方式主要是人力,往往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投入信息化管理以后,档案人员可以利用网络等信息手段实现档案的实时化、网络化、自动化,大大减少信息的重复录入,而且还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数据的查询、共享。

2.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各参建部门的工作效率

高速公路建设也会给相关部门带来众多的档案信息,内容涉及到工程合同、图纸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使工程得到透明,也可以为日后工程研究提供参考。把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网络上信息的共享,加强各部门的合作,解决避免档案的丢失损坏等问题。运用信息化档案管理建成的大型网络电子档案资源中心可以方便相关人员的科研探索,为我国的高速路建设提供资料保障。

六、结语

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护航,面对新的形势,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提高高速公路行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性与透明性,更好的为我国现代化高速公路做贡献。总之,不断加强信息化高速建设档案管理方式,努力为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快速、稳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10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而产生的,它是指企业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各级管理人员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规划与控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在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信息化是重要手段,也是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亮点。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管理会计应用的范围和领域,在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信息化的重心逐渐由财务会计的信息化转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管理会计职能必将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是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从事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养护并实行收费经营、以获利为目的的公司制企业。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实行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近些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但是管理会计的还处在初始阶段,因而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管理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健全、不完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正在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管理会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管理会计的预测分析、决策分析、责任会计、成本控制、ABC、BSC等专门技术和方法还没有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成本管理、成本报表和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比较单一且大多流于形式。与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相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还在初级阶段,内部控制组织、流程、考核等方面还很不完善,内部控制在管理会计方面流于形式,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深刻且没有给予重视,弱化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并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二)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企业信息化整合度不高,各类信息系统被人为隔离,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目前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公路养护、收费运营管理、路政管理、会计核算系统等各方面成效显著,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得到飞速发展,但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有关的建设则相对滞后,各类信息系统之间兼容性差,不能形成信息和资源共享,也无法依据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偏低。(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缺少与管理会计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也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实施,并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现阶段来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偏低,突出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不高,这些因素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也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四)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及与之相匹配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培训及应用工作还没开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一种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可以大大提升信息的集成度和共享度,进而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也是财政部2015年部署开展企业会计信息化竞赛的原因之一。XBRL国标和通用分类标准已经实施,但目前在高速公路经营行业,这项工作还是一个空白,这对于大幅度提升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非常不利。

二、影响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总体上来说,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应用还不普遍,现阶段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必然会受到来自行业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必然会受到管理会计本身存在问题及企业各类信息化系统差异性和兼容性的制约。(一)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已对“管理会计研究要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达成共识。但由于管理会计本身在我国起步就较晚,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起步就更晚些,新兴的管理会计方法运用程度太低。另外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目前所处的行业与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国家经济政治形势、管理会计整体进展情况及政策法律法规实施等密切相关。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也经历着重要的变化,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进而导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及行业管理会计水平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起点偏低。(二)高速公路经营行业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是对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与提供决策,包括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让企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其实施的具体对象是企业自身,故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行业和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培养企业领导层管理会计意识,让领导层懂得管理会计知识,对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但很可惜的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对企业领导层会计培训包括管理会计的培训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对会计人员本身进行的管理会计培训认识不足,培训和应用不到位,导致企业领导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管理会计人才储备和引进工作滞后,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缓慢。其次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展缓慢。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相关内部控制文件已经实施,但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还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因而在组织架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评价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对于加快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较为不利。(三)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融合度不高,差异性偏大。近些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较快,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配套起点较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总体较高。但现有企业信息化系统分类多,差异性大,兼容性差,内部控制体系节点建设也没有完全融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去,加之XBRL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工作还没有展开,这都是制约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加快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013年出台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2014年出台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2015年出台的《2015版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提高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领导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应当树立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各部门及各层次员工的共同参与,财务部门不可能熟悉和掌握企业全部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也不可能随时知悉把握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其次,为了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要进一步强化企业领导层和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企业领导层的管理会计意识,这是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二)创造有利于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为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需要做的是:一是要从信息技术的层面为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有力保障,包括开发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技术平台,引进和储备足够全面的管理会计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功效;二是按照《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要求,对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现在使用的会计软件和其他财务系统软件改进完善,使之符合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要求;三是要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企业文化建设。(三)加强XBRL技术的培训、推广与应用,全面整合并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一种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会计信息化标准,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企业信息化广为接受的数据传输标准,引进XBRL技术,通过对财务报告等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对内对外报告信息逐条详细标记,把单一信息整合为系统信息,将有效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大提升信息的集成度和共享度,并为推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阶段需要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加快XBRL技术的培训、推广与应用,在此基础上加快管理会计技术引进、开发和使用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会计体系,进一步整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会计体系,加速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

作者:张军生 单位:山东高速股份平阴黄河大桥管理处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11

当前高速工程文件资料管理,存在着以下状况:第一,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资料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方式是人工。使用人工管理,其人力和物力的消耗特别庞大。使用人工进行管理,在文件资料的收集以及分类和整理等各环节中,效率相当低。第二,在高速公路的工程文件资料管理中,其资料的载体还是以纸质的文件为主,资料信息化管理还很欠缺。比如有许多声像资料,还以照片为主。毕竟,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所应用到的资料室??大,仅仅依靠纸质和照片等落后的手段进行管理,必然会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建设效率和进度。第三,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的环境比较恶劣,且施工的周期特别长,而施工环节存在的难度特别大。故而,关于高速公路的信息资料也就特别容易出现丢失的状况。第四,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采用档案信息化管理,无法对资料分散性进行有效避免,这跟高速公路工程特点有着紧密的关系。另外,在工程资料的整理和应用上,统一性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档案的特点剖析

因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在技术要求上比较高,其施工的系统性尤其突出,综合性特别强,加之工程造价高、工程量大,且所涉及到的学科和领域相当广泛。

(一)资料形成的跨越时间特点。我们从高速公路的施工到竣工时间来算,每一项工程所耗费的时间都比较长,一般都需要六到七年的时间。仅仅是主体工程的施工也需要四到五年。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周期都比较长。在这么长的时间段里,跟工程相关的资料以及信息必须始终紧跟工程的进程。故而,高速公路资料的最初形成到具体的应用,其时间跨度特别大。时间愈长,那么就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出现。

(二)资料涉及范围特点分析。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里,都会随着施工进程的推移而形成一些全新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包括隧道内容、桥梁内容、路面内容、路基内容等。对于这些内容的积极施工,需要的资料包括水利资料、农业资料、土地资料等一些重要的相关资料。所以,对于高速公路中各项目的审批、项目的执行,包括贷款方面的文件资料,都属于管理信息的内容。从这一角度来看,高速公路建设资料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繁杂。

(三)资料整理工作量的特点分析。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关于公路建设的施工资料数量特别多、内容繁杂。故而,对于这些资料需要一个系统数据库给予管理。在高速公路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对于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积极做好文字的记录,并将这些资料内容进行分类和收集,充分地按照档案特点实施有条理的治理。

三、工程建设文件资料管理信息化的设想和应用

在高速公路档案的管理中,其传统的档案管理的效率不高,耗时长,弊端多。鉴于此种状况,积极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对文件信息实施管理,采用全新的管理方式,对项目管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给予有效解决,真正加速工程建设资料管理的信息化进度。具体而言,有以下方面的体现。

一是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研究和开发中,有必要充分以公路建设的自身特点为基础和依据,然后把专业化的管理充分地运用到实际管理的工作之中去,继而建立起一种集成化的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对承包商、项目法人以及设计单位之间的众多业务实施疏通,还能够通过信息化实现高效的共享目的。当然这同样是档案信息化的重点。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篇12

1.引言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施工过程更加清晰,计量支付更加准确、便捷、清晰;质量管理更加细致,文件的归档更加方便、全面;提高高速公路计量支付、质量管理和技术档案工作的效率;改变了过去手工记录统计、分散文档的管理形式, 存在着统计计算繁琐、效率较低、实时性不强、查阅不方便等问题;实现工作简单化,工作无纸化,归档电子化,实现了人力、物力的极大节省。

2.信息化管理系统简介

2.1信息化管理系统硬件部分

硬件系统由2台服务器(分别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1台交换机、1台防火墙和1套UPS组成,通过网络运营商提供1个带宽大于50M的光纤接入网络;固定应用服务IP地址,再通过交换机接连互联网,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间使用网线进行局域网数据访问及传输;内外网之间采用专业的防火墙进行隔离;UPS为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提供用电保障。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2.2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部分

(1)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端。在应用服务器上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端,服务端配置项包括设置服务器地址、设置数据传输端口、配置各模块数据库、设置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传输出入站规则。

(2)信息化管理系统客户端。信息化管理系统客户端上集成了审批流程管理、计量支付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计划进度管理、OA、网站、决算管理等模块组成的应用程序,以软件安装包形式、光盘安装形式在用户计算机上进行安装,安装后在客户端上设置服务地址及数据传输端口通过网络与服务端建立连接,网络传输数据时,发送端在传输前进行加密+压缩+附加安全验证信息操作;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首先进行附加安全验证信息校验,然后进行解压+解密操作,确保数据通过Internet传输的安全性。

3.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效果

3.1OA办公系统

OA办公系统所包括的功能有:系统管理、站内短消息、新闻管理、个人办公、信息服务 、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用印审批、会议电子签到、合同审批。这些功能的使用实现指挥部办公事务处理规范化和协同工作;通过短信催办提高工作人员的响应速度,提高办公效率;通过电子签名、电子公章、电子会议签到,实现无纸化办公,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电子公文档案的在线管理。

3.2计量支付系统

计量支付系统按照业主单位计量支付管理办法确定的计量规则实现计量支付的网上申报、审核、审批,审批过程中相关报表自动形成电子签字签章信息,自动按照工程台账控制超计漏计、自动生成期中计量支付、原设计、完善设计、变更设计、废置工程台账及其相应计量支付台账的报表。中间计量支付申报时,自动核实中间计量支付项目相关的质量保证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及时收集竣工文件材料,保证工程完工后,同步形成竣工文件档案。减少人工工作量的同时又显著提高了计量支付的数据精确度,而且让整个支付过程都有据可查。

3.3变更系统

变更系统的实现是按照省厅对工程变更设计的要求对建设项目设计变更进行管理,网上审批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审批后自动更新工程台账。包括设计变更网上申请和受理、设计变更审查过程、设计变更单价确定、设计变更许可结果等,设计变更的工作进度,保证变更设计管理工作的及时性。

3.4质量管理系统

公开有关法规制度和质量管理目标,公布工程质量责任人;监理工作通知指令、质量检查信息及整改情况,统一质量管理表格,实现施工管理标准化;采用3G技术、GPS技术、传感技术、全景摄影测量技术对进行现场质量控制,通过手持设备,实现现场质量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形成质量检验评定资料、施工原始记录、监理抽检表格,实现各标段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实现自动统计和动态质量控制,让施工记录更真实。

3.5安全生产管理

公开有关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和应急预案,公布安全生产责任人,及时安全风险预警提示及其他相关文件;登记危险源信息,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对各合同段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及时掌握各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填报安全生产月报,对安全生产信息进行存档、生成台帐;填报安全生产事故快报;进行开工安全生产条件达标申请,公开开工安全生产条件达标通知书,形成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实现在线申请安全生产费的计量与支付。

3.6门户网站

以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项目概况、标准规范、精神文明、政策法规、党风廉政建设、十公开信息、企业简介、典型示范工程专题、业主门户、工程进度、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地方工作、管理平台等功能模块,实现从业单位和人员进行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交流以及工程建设对外宣传与社会公众沟通互动。实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集中、综合展现与查询,信息交流与。

3.7计划进度管理

公开项目资金、形象计划进度目标,工程形象进度和投资完成查询图表,包括桥梁、隧道工程形象进度;编制月计划进度、在项目全过程按照计划进度进行目标考核和动态管理,实现计划进度目标。

3.8物资管理系统

指挥部采取招标形式,对供应材料和物资的相关信息,包括供应商、抽样检测、库存等进行统一,形成与物资相关的月报,如项目供应、材料供应商供货、调拨差价等,从而实现网上审批计划,根据审批过的计划进行物资调拨,同时与管理数据实现实时对比,确保物资能够做到有序供应,并得到有效控制。

3.9试验检测管理

有关试验检测管理的法规制度、公路工程试验的规程和方法,公布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备案登记表、试验检测月报;按照公路工程试验的规程和方法,提供试样管理、试验过程管理、试验数据处理等功能,自动计算、绘图、评定分析;提供试验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实施网上试验报告申请审批,形成原材料和标准试验、现场检测试验、配合比台账,试验统计分析报表,实施动态质量控制。

3.10三维GIS查询

采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呈现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洞、互通立交、附属设施等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周围地貌的空间场景,并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与三维地图进行匹配,现项目沿线空间地理信息、三维地貌、交通设施、工程构造物,查询征地拆迁、工程投资、质量、进度等信息的查询,并实现空间测量和空间分析功能。

4.结束语

现阶段高速公路建设中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还处在前期使用的阶段,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使用还需要更多的了解和适应;计量支付系统在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方面,还需要更好的方式来解决,积极响应交通厅无纸化办公的号召,通过不断的运用,纯熟的使用方法和精确的数据处理,质量管理对计量支付的严格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让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