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合集12篇

时间:2023-11-03 11:03:22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1

社区教育作为大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课程依然是其中心环节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基础。但是,社区教育课程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排列组合,课程体系也不是相关课程的简单捏合,它存在一个体系构建的问题。只谈课程开发,不谈体系建设是社区教育课程规范化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持久、深入的研究。

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课程体系是与系统对应的概念是要素,根据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其构成要素包括:1.课程目标,主要指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总目标或社区成员培养目标为总纲的目标系统。这一目标系统包括课程体系总目标、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目标和课程目标等。2.课程内容结构,主要指课程体系的内容组成,组织形式,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等。3.课程实施,主要是通过教学与活动而展开,是检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科学性的实践活动过程。4.实施评价,对课程体系做出社会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整体性,一是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整体性。二是课程体系在人员培养目标上的整体性。三是课程体系中有关要素的整体性。2.灵活性,就是具有动态生成性,即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要根据社区成员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整。3.课程内容结构的非学科性,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内的全体成员,他们对教育的需求、选择具有多样性特点,这就导致课程不可能按学科本位课程的结构来设计,而以问题和实用为中心设计课程、组织内容。4.课程实施的个体性,由于课程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明显,因此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具有较大弹性,因材施教。5.课程评价的柔性化,成人学习具有功利性,“用什么,学什么”的特点在社区教育中变得较突出。因此,必须建立符合社区教育特点的柔性评价体系才能合理评价社区成员的学习成果,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模型

(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依据以下方面:第一,成人学习特点。社区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更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生活为中心,他们倾向于关注日常生活的学习内容;二是以任务为中心,更关注通过学习直接执行某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的任务;三是以问题为中心,成人学习者把注意力多放在处理他们在特殊生活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上;四是寻求技能。第二,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是一种自主学习。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必须充分考虑学习群体的学习需求,包括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第三,社会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素质的提升,二是社会和社区的发展。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要考虑到两方面需要。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型

这个模型的特点是按照群体构建课程体系。按照社会学中的群体理论,社会中的个体都归属为某个群体。因此按照人群构建课程体系,其目标群体更明确,学习需求也更明确,以此为目标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实施课程及评价才更贴近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属性。

三、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一)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框架

按照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模型,对区域内的小区类型及人群构成进行调研和分析基础上,规划出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九大系列,现逐项说明如下:第一“早教天地”。该系列主要针对0~6岁婴幼儿家长,课程旨在帮助0~6岁儿童的父母全面了解婴幼儿生理、心理、体能和智力发育和发展的特点,引导父母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指导父母科学、有效地对婴幼儿进行养护和教育。第二“青少年成长营地”。该系列主要针对6~18岁青少年,课程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内容结构上,分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幸福成长”、“学习指导”四个课程类别。第三“主妇俱乐部”。该系列主要针对核心家庭主妇,课程以提高主妇的幸福能力为主旨,通过为其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帮助她们全面认识家庭及家庭角色,使其做到理性对待婚姻家庭问题、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从而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在内容结构上,分为经营婚姻、智慧生活、科学育儿和提升自我四个课程类别。第四“家长课堂”。该系列主要针对6~18岁儿童及青少年学生家长,课程旨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在内容结构上,分为基础知识――认识家庭教育,儿童、青少年成长――塑造优秀人才,家教热点――做智慧型家长,成长测评――促进全面发展四类课程。第五“新居民之家”。该系列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帮助他们提高文明素养,学会维护自身权益,使他们逐步了解北京,了解朝阳,融入城市生活。在内容结构上,分为进城务工指导、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安全与健康知识、更上一层楼――学习指南四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又包括若干课程模块。第六“老年幸福大课堂”。该系列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学教育、生活教育、时政教育五大系列教育,普及幸福养老的观念,提升幸福养老的品质,促进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在内容结构上,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幸福和参与社会共四大类,每个系列下包括若干课程模块。第七“市民生活大讲堂”。该系列主要针对社区所有成员,强调的是通识性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内容结构上,分为经典欣赏、休闲教育、健康生活、民生幸福、热点关注、变革适应六个系列。第八“职业技能学坊”。该系列主要针对转岗再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旨在帮助他们正确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增长个人职业技能,适应现今社会的职业技能需求。在内容结构上,分为职业引导性培训、职业基本素质养成、职业通用能力提升和职业专项技能培训――“学坊超市”四大类。第九“Living in Beijing(生活在北京)”。该系列系列主要针对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课程以“了解中国文化”为主线,一方面为生活在北京的外籍人士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美食和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学习中国的汉字和语言,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内容结构上,分为融入中国生活――生活能力课、体验中国文化――文化体验课和学习中国语言――实用汉语课三个类别。

在确定基本框架之后,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早教专家、中小学学校校长、老年教育专家、汉语教学人员对重点服务人群的群体特点、学习需求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分系列梳理和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二)分系列课程的具体设计――以主妇俱乐部为例

为了避免与《老年教育》的内容重叠,该系列中的“主妇”主要是指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类型)中的女性,从而排除婆婆或者岳母此类女性。她们在类别上既包括“全职太太”,又包括承担社会工作的已婚女性。在明确主妇群体范围之后,通过研究,提出主妇具有以下特征:(1)承担家庭多重角色,是组织和维系家庭的核心力量。(2)被赋予双重社会角色,担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3)注重生活品质。她们注重生活情调,看重婚姻质量,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她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积极性,希望通过学习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经营出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基于上述群体的特征,笔者归纳了她们的学习需求:一是有关婚姻生活的学习,“如何经营婚姻”是每一个希望拥有幸福生活的主妇需要学习的第一课,也是伴随主妇一生都要学习的重要知识。二是有关家庭生活,也就是“持家有道”的学习。怎样用智慧营造轻松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主妇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精明的主妇维系家庭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三是有关科学育儿的学习需求。对于现代城市主妇而言,通过学习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教育之道是她们的期望。四是有关自我修养提高的学习需要。她们渴求通过学习充实自我,提升自己,在不同时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别样年华。

在对主妇的群体特征及学习需求进行分析之后,该系列的课程目标设定如下:以提升主妇的幸福能力为主旨,通过为其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使主妇在家庭、职业和自我之间做到很好的平衡。为此,本系列主要设置了“经营婚姻”、“智慧生活”、“科学育儿”和“提升自我”四个课程。每个类别又具体包括若干课程模块:经营婚姻包括家庭关系及维护、婚姻危机与处理、婚姻心理和治疗三个课程模块;智慧生活包括居家生活、美味生活、理财生活、养生保健、家庭旅游五个课程模块;提升自我包括气质提升、涵养提升、品味提升三个课程模块;科学育儿的知识主要来自早教天地和家长课堂系列里相关的课程模块。在明确了上述要素之后,组织女性教育方面的专家组织编写教材,该系列共编写了《做智慧主妇――幸福家庭经营养护手册》、《做魅力主妇――内外兼修自我提升手册》、《做幸福主妇――居家生活打理手册》三本教材。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目前,笔者仅是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探讨,并结合朝阳区实际,进行初步实践探索,但是该课程体系是否科学,研究及围绕课程体系,如何组织和实施好相应的课程及进行有效评价等都是后续需要持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陈乃林.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81 — 02

社会整体环境的快速变迁,改变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条件和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迫切地需要向教学体系转化。然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工程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施的重点环节。由于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相对复杂,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较多,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极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材体系从字面意思来看指的是某一类别或者是某一门的教材系统。其充分地体现出教学大纲的整体要求,其系统的核心部分为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可以说教材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其也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材料。教学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要实现某一个教学目的而建立的理论讲授表达体系,其核心部分是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事实上,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二者之间既存在着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教材体系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教学体系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及教学情境等因素而构建的。从两者的特性看,教材体系是规范的,教学体系是灵活的;教材体系体现知识的完整性,教学体系体现教学的完整性;教材体系决定着的目的、计划和构建,而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转化和运用。”〔1〕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可以用相互帮助、相互服务、共同受益来形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进一步建立,必定会极大地促使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新课程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得到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要想使改革收获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理论帮助,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能够极大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时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实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容更加趋于完善。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要注意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另外,还必须要注意这二者同时也是相互独立、各自发展的关系,如果忽视了这一关键点,那么就势必会走入误区,如尝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涵盖的5个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4门课程进行一一对应,这对于两门学科的发展以及学术研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完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断建设作为基本前提,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能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科研提供重要的科学力量,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规范化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学科建设有利于科研成果向现实的转化,有利于巩固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基础,进一步巩固教学的效果,提升教学的深度,拓宽教学的广度。同时,学科建设还能够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凝聚力,更好地引领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总之,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顺利转换。

(二)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课程在建立教学体系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点必须要注意不同类别课程之间的区别、联系以及逻辑关系。我们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例。这两门课程的联系首先都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所收获的伟大成果为主要内容;其次,两门课程的终点一致,《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起点是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起点则是1840年,但是这两门课程的终点均直至现在;再次,两门课程均从多种角度引导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以及正确三观的树立;最后,两门课程教材中的部分章节涵盖的内容甚至于完全相同,仅仅是在讲授方面的切入点有所不同。而这两门课之间的差异首先从编写体例方面来说,《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普通惯例,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主要分为三编;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讲述的是中国物产阶级与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发展及其科学规律,核心内容是思想;再次,讲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心之所在,并且通过讲史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此外,在教学目的上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三)一个认识、两个前提、三个阶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关键

1.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一个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一点那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我国高校针对广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这一重要渠道并不完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一些研究著作中,一些学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而说成是主阵地,时而形容为主渠道,有的则是二者兼具。笔者认为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主阵地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任务,一个是主渠道,一个是主阵地,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代替谁。”〔2〕在这一过程中,主渠道与主阵地二者各自承担的工作内容不同,在工作性质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任务、分清职责,只有如此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两个前提

这里的两个前提是指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构建教学体系的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第二是当前身处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均充满了爱国热情,他们的思想状况总体上市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能够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尽管当前我国的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思想道德上的滑坡,他们价值取向歪曲、心理素质较差等等,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特别是在转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改革的针对性,不要一味地去抱怨学生和社会,而是要充分地从我们的教学体系入手去进行反思,要脚踏实地去接触学生,推进教学体系的快速转变,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们的实际内心状态,才能因地制宜地调整改革的方向。从当前情况俩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综合专业素养正在不断地提升,在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方面也日趋合理,这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撑。但是,当前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别地区和高校在人员配置上的不科学,学历结构不达标,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等等,“有的35岁以下的占到60%,具有博士学历的不足10%。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普通高校35岁以下教师比例约为24%,具有博士学历的约占31%。”〔3〕因此,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3.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三个阶段

这里的三个阶段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三次重要转换。我们必须要注意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时不能仅仅看到“教学体系”,而必须要拥有一整套完成的、宏观的建设思路和规划。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研究和转换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受到更好的思想政治熏陶。“其教材是‘05方案’的新课程,这自然联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新课程体系、大学生的素质体系。”〔4〕由于各门课程均有自身的客观规律与研究内容,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这4个体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向‘05 方案’新课程体系的转变、新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教学体系最终转化为大学生的素质体系。”〔5〕

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其完成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高校本身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成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度概括了多年来我国国家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教训与经验,高校要想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快速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同时教师也必须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从而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效果,并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

〔参 考 文 献〕

〔1〕袁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内在诉求与教学实践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0,( 17) .

〔2〕赵平.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74- 77.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3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学校效能与改进运动的发展,美国学者霍林杰(Hallinger,P)和墨菲(Murphy,J)等人提出教学领导(Instructional Leadership),引起教育界的极大重视,继而成为教育领导研究的一个焦点。随着校本管理的兴起,教学领导的内涵中有关学校本位课程的开发牵涉到课程的规划、设计、执行与评价的专业领域,逐渐发展出另一个领导的概念―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

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事实上由于很多学者只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导致在一些文献中出现了把两者混为一谈的现象。所以在正视二者联系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它们加以区分,以便更好地认识它们来指导实践。

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的区别:

一、从教学与课程的角度来看

课程领导与教学领导的区别,其主要体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区别,如果要区分课程与教学,我们要从探讨两者所涉及的层面进行分析。就课程而言,我们要从教育系统、学校教学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这三个不同层面进行讨论,而有关教学的讨论,我们则往往会将焦点主要集中于教师教学的微观层面,少有在学校整体教学的层面笼统地探讨某一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的问题,就更难从整个教育系统的角度,分析和探讨细致的教学问题。

二、从学校发展方面来看

教学领导是自上而下的指导性学校领导范式,强调教学的合作与控制;课程领导只强调教学的合作,突出分享的理念,重视领导权的多重来源。教学领导者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指导性领导范式,既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与被领导者的合作和对教学活动的指导,又强调对被领导者的管理控制。而课程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与被领导者的合作,对被领导者赋权,共同参入领导,共同分享权力。课程领导重视领导权的多重来元,主要是因为领导主体的多元化,各级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都可以是课程领导的主体。

三、从关注的层面看

教学领导往往只局限于教学层面,课程领导倾向于从更广阔的范围内关注课程问题和学校中复杂的人际互动。教学领导关注的层面主要是学校层面的教学问题,而由于我国的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所以课程领导关注的范围更广,另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需要学校中的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参入,课程领导相对教学领导,更注重与学校中的人员关系互动。

四、从二者所必备的知能来看

课程领导者除了要和教学领导者一样掌握有关教学的知能外,还需要掌握课程发展方面的知能。课程领导者和教学领导者一样必须掌握课程与教学的知能,包括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此外,课程领导者还需要掌握课程发展方面的知能。因此,课程领导者必须扮演提供相关人员参与课程规划的机会,推动学校内部教师的课程领导,保持持续性的课程对话,形成关心课程发展的专业社区,确保学生学习的品质

五、从领导手段来看

教学领导往往通过直接改变有关条件来影响课程与教学的效果,而课程领导则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能力来达成教学领导直接达到的目的。教学领导者主要通过以下领导手段直接改变相关条件来影响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为教学一线服务;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使师生乐教乐学;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共建和谐校园,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课程领导者则通过提高组织内部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水平,并通过赋权共同参入领导来培养教学领导者,通过这些教学领导者达到课程与教学的效果。

总之,课程领导与教学领导相比,它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所强调的重点也更为全面,而后者只注重凸显某一方面,关注面相对较小。正如教学和课程是两个既相对独立又有紧密联系的领域一样,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也是既有自身规定性又相交融的两种领导过程,只不过教学领导的诞生要比课程领导早一些。所以,既不要过分夸大二者的联系,也不要刻意标榜二者的具体差异,而应该将教学领导和课程领导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二者之间产生分力,而是迸发出更大的合力。

参考文献:

[1]黄显华,颖.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4

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一般属性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直接参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属性,而这种特殊属性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发展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它以一种直面急剧变化着的时代与世界格局的开放式姿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的关怀的胸襟,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着无情的颠覆。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历经跨越式的大发展之后,也面临着内涵建设、升级发展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由大众型向区域普及型转型发展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制度、技术层次进行深刻变革与转型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学校、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植根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再造生产力的助力器,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二元互动、共生共荣。在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生态型职业教育的良性格局,并且构建起以生态型职业教育为支轴,以职业能力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三维互动为惯性盘的人才培养动态框架,即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生态型职业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实用能力培养,制高点是基于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长远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而关键点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教育主客体双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做到目中有“术”,心中有“人”,架构生态型职业教育良性格局。

2.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是具有动态特征的新型课程体系的建立,核心是构建具有“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1)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运用“能力陀螺”来描述刚性与动态结合的职业能力体系,陀螺的支轴就是学生的岗位能力,而陀螺的惯性盘由两个闭环系统组成,分别对应着职业核心能力、动态能力。推动陀螺运转的动力扭矩则对应着学生的人格素养。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的实质是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将各种能力任务化、项目化,根据任务化了的动态能力结构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并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实现知行合一。(2)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以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来确定课程结构,动态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是一个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的由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组成的三维互动式动态组合,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对应着陀螺的支轴,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则指向动力盘的三个闭环系统。(3)三维互动式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基础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搭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陀螺支轴)、岗位拓展模块及动态能力模块(陀螺惯性盘)和基本素养课程模块(陀螺动力扭矩)三级教学平台,奠定学生作为“职业人”“岗位人”和“社会人”的基础。该体系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理论和实训为一体,全面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以能力目标为中心,以任务(案例、项目)驱动方式引入能力点,打造动态的职教教学平台。

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价值

1.提出生态型职业教育理念,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升级发展,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技术技能教育在开发人的潜能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显著的,而人文教育在改造人的本能上的作用也是成效卓然的。这主要是指人文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所具有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人文社科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启迪也是有目共睹的。总之,技术技能与人文“两种文化”应通过对话互补而相得益彰,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应齐头并进而尽教育的本职,以生态型职业教育的构建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升级发展。

2.立足于“竞争力”理论,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予以分析,是经济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立足于“竞争力”理论特别是“动态能力”理论和区域产业发展双重维度,深入开展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分析,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意义,在高职办学实践中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是“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3.着眼三维动态视角,建立了教学改革的立体框架。着眼于“竞争力”理论、区域产业变化与人才培养体系间的动态关系的建立,研究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与人才市场能力需求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校企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给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要素及运作方法。

4.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着力于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寻找共同的利益驱动点,利用区域产业集聚的辐射力,将学校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区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有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并探索一条具有行业(群)优势与专业(群)优势相互呼应的良性合作途径,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5.由点及面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各方面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加强,“工学结合”的培养要求落到实处。在实践三维互动式改革的同时推进专业、课程、师资方面的全面建设,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机制保障

“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单项改革,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改革,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保障系统。

1.“四足”鼎立,推进改革。第一,确立改革的核心点,开展项目课程改革。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接课程链与行业链,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二,确立改革的关键点,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教学是教育质量生命线的方向,切实统筹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与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联系。第三,确立改革的立足点,加强与区域经济的合作。(1)借助企业战略“竞争力”理论,立足区域产业变化的特点,提出对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分析;(2)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修订和设计,确保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协调统一,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实践具有连续性,获得完整连贯的教育经历;(3)完成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基于工作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适应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高职特色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力研究,形成具体建设方案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第四,确立改革的着陆点。极大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实现优质就业,有效推动专业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5

怎么会有两个“语文”呢?其实,不仅语文,很多学科都有两个概念。比如说“盲人音乐家阿炳音乐水平很高”,这个音乐肯定不是我们学校教学中的音乐。音乐,自然就有两个概念。再说语文,比如“某保安小伙子语文水平不错”“某教师语文教学水平不错”,这两句话中的“语文”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专家认为,前一个“语文”是语文学科,后一个“语文”是语文课程。可是这样的概念区分仍然不严密,没有区分开学科与课程的关系。

孙绵涛教授作过区别:“学科与课程是二个概念,既然是二个概念,它们就有区别,就不相同。在实践中,常常出现混同使用的情况,一方面是使用者没有看到它们的差别,另一方面,这二个概念具有交融在一起的联系性,似乎具有等同性的特征。”孙教授只是指出学科与课程这两个概念不同,不能混同使用,“交融在一起的联系性”与“等同性”只是两个概念的共同性,不是各自的区别性。笔者以为,学科与课程是两个外延彼此交叉的概念。学科包含课程的学科与非课程的学科,课程也包含若干学科的课程。交叉关系的概念不宜并列,两个语文不能说成语文学科与语文课程,应当说成科学领域的语文学科与教育领域的语文学科,或者非课程的语文学科与课程的语文学科。但这样还不够简明。

科学领域的学科,如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语言学,技术科学中的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等,都是与其知识相联系的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知识系统内子系统的集合概念。教育领域的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课程概念,指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学科。教育领域的学科是科学领域的学科经过课程化而形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身。可是,三大科学领域中并没有“语文”这个现成的分支,所谓科学领域的语文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归属。但应当看到,科学领域的学科经过课程化,成为相应的教育领域的学科的两种对应情况。一门教育领域的学科对应一门科学领域的学科,比如“地理”对应“地理”,“生物”对应“生物”;一门教育领域的学科对多门科学领域的学科,比如“政治”对应“政治经济学”“哲学”“时事政治”等。“语文”对应的学科较多,涉及“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阅读学”“写作学”“文艺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也就是说,教育领域的语文学科是由多门科学领域的学科的相关内容,经过课程化而形成的。其“相关内容”是学校课程中语文学科的前身,可称为“前语文”。“前语文”经过课程化,即按照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方式、结构,进行选择与删减、抽象与演绎,改造、编制成新的知识体系与教学体系,以形成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语文功课,即学校课程中的语文学科。所以,我们可以用“前语文”与“语文”来称谓两种语文。

诠释语文,若说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给“前语文”作解释,因为人们需要运用这门科学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交际;若说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给语文课程下定义,因为学校需要运用这门教育学科的内容进行教学。至于语文教学活动中必然存在交际行为,也正是其教育学科来自科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可能有人要问,说“诠释语文”,怎么把“给语文课程下定义”放进去呢?诠释即解释,是概念的理解方式。这个理解方式,可以是一般性解释,也可以是定义性解释。

概念的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备受争议。对于普遍流行的“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这一定义,逻辑界似乎并不满意。一些研究专家提出过自己的观点:“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②;“概念是反映对象及其属性的思维形式”③;“概念是通过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来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④。无论哪种观点都与概念的属性相关,下面就从概念属性的角度谈谈我们现有的――

“语文”定义的修改

逻辑学告诉我们,属性是对一个对象(事物)的抽象刻画。索绪尔之后的许多人将其“所指”(即概念)物质化,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概念是反映对象属性的思维形态,只能抽象化,不能物质化。

这类抽象化的属性,分为特有属性与共有属性。特有属性是指为一类对象独有而为别类对象所不具有的属性。人们就是通过对象的特有属性来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如“两足、无毛、直立行走、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是“人”的特有属性,从而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而“有五官、四肢、有内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等”则不仅为人所具有,也为其他高等动物所具有,这是共有属性。共有属性没有区别性,特有属性具有区别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综合性”就是“语文课程”的特有属性,它能将学校课程中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实践性”则不仅为语文学科所具有,也为其他学科所具有,这是学校课程中众多学科的共有属性。因为,基础教育中每一门学科都需要实践,都需要运用。再说“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中已经包含实践,这里再说“实践”有重复之嫌。当然,如果是一般性解释而不是下定义,通过重复强调则又当别论。

这类具有区别性的特有属性,又分为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某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和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是本质属性的两个特点。如“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而人的其他特有属性,如“无毛、两足、直立行走等”则是“人”非本质属性,它们仅有类的区别性而没有质的规定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特有属性中的本质属性,“综合性”是“语文”特有属性中的非本质属性。因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决定“语文”之所以成为“语文”同时也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属性。既有区别性,更有规定性。首先,它规定了语文课程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决定了语文功课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综合性”则不一样,它是语文学科特有属性中的非本质属性。比如由与生俱来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综合性”的内容,能区别那些非语文学科,而不能规定或确定“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与核心目标。

有人说,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备;应该说概念是揭示事物特有属性及其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或许又有人会反问,本质属性在特有属性之中,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也揭示了特有属性吗?错。这里的特有属性不周延,特有属性之内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两个部分,后一个部分不能被排除在外。“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特有属性),需要放在定义中;而“人”的其他特有属性“无毛、两足、直立行走”等也要放在定义中,否则这“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性就不完整。

关于对象(事物)的属性有四种:共有属性、特有属性、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下面联系语文课程定义中的多种属性来看一幅表格:

“实践性”是共有属性,当然也是非本质属性;没有学科间的区别性,更没有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定性。“综合性”虽是特有属性,却不是本质属性;只有学科间的区别性,没有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定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特有属性,更是本质属性;既有学科间的区别性,更有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定性。不能认为只有本质属性才能用来下定义,特有属性虽然是本质属性,但也可以甚至应该与本质属性结合起来下定义。

所以,语文课程的定义应当这样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这样的定义,也能避免“实践性”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相重复的嫌疑。如此认识语文课程的定义,还可以进行――

“语文本体”的重构

“语文本体”,是多年来人们一直追问、探讨和争论的问题。它直接关涉到能否正确理解与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与主要教学目标,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搞清楚与建构好这个概念。

要论语文本体,先说本体。“Ontologie”(上世纪初日本学者译为“本体论”)是西方第一哲学,其实把它译为“本体论”并不准确,西方许多哲学研究者早就发现“本体论”一词并不能正确对应“ontology”,而提出“是论”“本是论”“存在论”“存有论”等词语。此外,“ontology”历经海德格尔等人批评与建构又变成更为复杂的概念。日本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后,也逐渐把“本体论”改为“存在论”,到1950年后几乎不用“本体”之说了。可我国偏偏有学者仍然牵强过来建构“某某本体”或“某某本体论”。近一二十年来,“本体论”这个词被我国理论界广泛使用。出现了所谓“文学本体论”“戏剧本体论”“翻译本体论”“语文本体论”……但种种“本体论”显然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退一步讲,就算已经有了一个定论也还不能完全照搬。文化翻译学表明,民族语言之间常常在翻译时找不到对应的词。这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文化现象。有人指出我国没有“ontology”的内容,而用“本体论”一词容易将人引向另外一类内容,比如以为它就是我国古代的“本根”“本体”“体用”之类的学说。

西方哲学中“Ontologie”的真义尽管不统一,但大体意思仍然指的是纯粹哲学。如果说哲学是普遍的学说,那么本体论则是普遍中的普遍,是最普遍的理论。尽管我国理论界大都认可其使用的“本体”“本体论”这个词源于西方哲学,但是其所讲的文学、戏剧、语文等理论和“Ontologie”的大体意思怎么也牵连不起来。比如“语文本身构成的基质和元素”⑤中的“元素”根本不是纯粹哲学领域的内容。

然则,语文本体是不是引用了我国自古以来的“本体”之说呢?我国古代的“本体”一词也是多义的:

1.指事物本身,如“八音有本体,五音有自然”⑥。

2.事物的原样或自身,如“又集驳议三十篇,以类相从,凡八十二事”,“其见《汉书》二十五,《汉记》四,皆删叙润色,以全本体”⑦。

3.原来的体制、格局,如“余按 周处 此志……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⑧。

4.主体,“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⑨。

5.佛教称诸法的根本自体或与应身相对的法身,“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⑩。

我们不妨取用其基本义――“事物本身”――来建构语文本体。事物本身――本体――由本质与现象两部分构成。事物本质是人类通过思维认识活动从混沌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以人类思想理性或人类生存发展意识作为统帅,以语言为媒介的思想认识与思维形态,具有名称、时间、空间、价值等特殊规定,具有发现、界定、彰显、区分、抽象和产生各种相关事物的能力,具有思维对象形而上者的容貌,有别于天地万物的现象显现。大凡事物都有本质与现象两个部分,前者为形而上,后者为形而下。语文本体中的形而上――本质――是什么?就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本体中的形而下――现象――又是什么?凡属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范畴的具体内容都是其现象部分。反之,语文课程的非本质属性“综合性”(特有属性)与“实践性”(共有属性)及其形而下――现象――的部分则不是语文本体,而是非语文本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地进行――

非语文本体的识别

尽管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比较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误将“非语文本体”的内容当作了语文课的主要目标进行教学,以致语文本体和非语文本体彼此错位,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只要弄清楚语文本体,就可识别非语文本体,排除非语文本体的干扰,就能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凡属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范畴的内容才是语文本体的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思想教育、道德教化、精神培养、情感陶冶等非语文本体的内容识别出来,排除到语文本体之外。可能有人反问:“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也是语文教育的功能啊!”须知,功能有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或曰主要功能与次要功能。语文本体所对应的教育功能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功能;非语文本体所对应的教育功能是语文教育的辅助功能、次要功能。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排除到语文本体之外,并不是排除到语文教学之外。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非语文本体的内容,如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二是引导学生运用非语文本体的内容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如凭借文本主题来解读表达主题的写作方法。这样,既可以避免非语文本体对语文本体的干扰,又可以结合两者进行有机的语文教学。而且,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等语文教育的辅助功能、次要功能也会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产生。

如此说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某些表述仍然需要修改与调整。一些非语文本体的内容,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之类,最好增加“渗透”“融合”“体现”之类的动词,以免喧宾夺主。再如“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一段,明显把语文本体与非语文本体放在同等位置,相当于要求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所有内容,让语文教学陷于“包罗万象,不堪负重”的境地。如果这样改一下,“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逐步自觉地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接受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的影响,顺其自然地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为以后提高在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作准备”,就可以区别语文本体与非语文本体。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一提到学习语言就认为是学习语言学中的语言知识的观点,排除到语文本体之外。十年课改,语文教师被“系统传授语文知识”的批评弄怕了,在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训练方面畏手畏脚,以至于眼看一届届学子语文素养逐步下降而手足无措。现在只要知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及其统摄下的内容是语文本体,而静态地理解、掌握汉语言的系统知识与组成结构则是非语文本体,就能消除语文教师“畏言如虎”的顾虑,使他们理直气壮地进行语言训练,从事语言运用的教学。静态地理解与掌握汉语言的系统知识与组成结构,是大学课程中文本体的内容;动态地理解、掌握适合中学生所需要的语言运用的方法与技能,是中学课程语文本体的内容。只有弄清语文本体与非语文本体的关系,摆正语文本体与非语文本体的位置,中学语文教学才能完成其主要任务,达到其核心目标。

――――――――

参考文献

①孙绵涛:《学科论》,《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②金岳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③章沛:《逻辑基础》,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④杭州大学等十大院校逻辑学编写组:《逻辑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⑤曹明海:《对语文本体的思考与阐释》,《语文建设》,2014年第9期。

⑥魏・阮籍:《乐论》。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

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6

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界论及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少学者就如何改革中小学体育课程发表 了意见。特别是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1996年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正式将活动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以后,对体育活动课程的探讨更加 活跃,这些探讨和研究对于加快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 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 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 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 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 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目前通常采用的几种课程分类方法见表1。 表1 课程分类表 学科本位 儿童本位 二分法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四分法 分科 综合 轮形 活动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六分法 分科 相关 融合 广域 轮形 活动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此表摘自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 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 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 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 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例如,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 成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在教材中也难以体现。 (二)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就体育学科来说,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涉 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要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人体生 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 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 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 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从这一意义上说,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或特点)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这些论著 既有共性的认识,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 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 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属性。 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 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 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 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 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 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 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 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 、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 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 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 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 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 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包括普 通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 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即“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 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 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 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音、体、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 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 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 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的特色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 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 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 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 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 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 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 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 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 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 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的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 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 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 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分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分,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 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 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 学基础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如前文所述,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 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 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 ,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 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具体来说,在 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应有如下一些转化。 课程价值观的转化 ──── 单一课程结构 结合课程结构 学校时代 终身教育 封闭式 开放式 较少与社会联系 紧密与社会相联 单一功能 多元功能 生物观 生物、心理、社会观 竞技项目为主 竞技、文化与生活结合 单一分类 综合分类 多种内容模式 选择性内容模式 考虑技术学习 提高学科能力 考虑竞争 考虑竞争与合作 单纯考虑个体满足 考虑个体满足与集体荣誉 服从规范 鼓励不同意见 集中学习 参与意识 计划性 计划性与选择性结合 外部动力 教学的“双部性”动力 现实满足 冒险、探索 完成这些转化,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这 其中增加体育活动课程只是完成转化的一种方法。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 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 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 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课(教学)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课程是观念的东西,说到底它是国家 教育意志的体现,课程集中体现教育的要求,具体反映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是实践层次的东西,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不是课程的 基本特征。课程作为教学的指南,是预期的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本身。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有助于弄清改革的侧重点,否则,混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很难使体育教师弄清改革的重点, 甚至造成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如前所述,体育学科的性质 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学科类课程为例,它既不同于其它学科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体育就是“活动课”,它本身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复杂的背景。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7

依据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全国高等院校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其中,《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简称“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简称“纲要”)是两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课程。正确认识和处理两门课程的关系,是提高两门课程教学效果,实现其课程宏旨的前提。

一、“概论”与“纲要”之联系

课程性质是区隔课程的核心标志。“概论”与“纲要”之联系首要在于相同的课程性质,对此两门课程均有明确表述。“概论”在前言中指出:“是我国高校本专科学生都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纲要”在导言中亦指出:“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可见,两门课程同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承担传播党执政理念和国家发展理念、形塑社会主义建设新人的重要功能。

相同的课程性质表明了两门课程间的紧密联系,亦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这首先表现在教材体系的关联性。“概论”教材体系以“总――分”结构排列,共分12章,第一章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总论,第二、三、四章是关于第一大成果思想的分述,第五至十二章是关于第二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分述;“纲要”教材体系以时间序列编排,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众抗争,中编主要是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下编主要是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发展历程。整体而言,教材体系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一致,具体来看,两门课程的教材内容紧密关联。“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纲要”第五章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纲要》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概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与“纲要”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概论”第五至十二章与“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存在高度的关联性。除却上述直接的内容关联点外,“概论”教材体系中的知识点几乎都能在“纲要”教材内容中寻找到历史背景的支撑。

其次,表现在教学体系上的紧密结合。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方法、过程和结果一系列环节,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内容上高度关联的教材体系意味两门课程教学体系上的紧密结合,尤其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概论”重“论”,“纲要”重“史”,但并非只是单纯的“论”或“史”。对于“概论”而言,要在理论这个“骨架”轮廓上,联系理论产生的历史环境充实“神经”和“血肉”,回到理论发生的历史现场,借助历史发展过程阐释理论提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其多注重将政治理论与历史背景结合,做到“论从史出”。而对于“纲要”而言,要在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等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提升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发展的理论经验,借助理论升华历史经验,表达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时代价值,因而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其多注重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与指导理论思想相结合,做到“以史促论”。其实,无论是“论从史出”,还是“以史促论”,两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上都在有意识地强调“史论结合”,都在实践通过史实回顾使学生了解、领会理论的划时代意义,通过理论概括深化、洞察学生的史实认识深度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功能,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概论”与“纲要”之区别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8

从2006年开始,我校受朝阳区教委委托,把课程改革放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首位,全力以赴开展培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初步完成了朝阳区培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任务。本文集中论述朝阳区培智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学前教育及职业高中教育学段的相关内容从略。

二、相关概念

1.课程

教育家们对课程有各种论述,如“课程是指一定的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量、质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1]我们认为,课程即为达到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教学计划和活动。

我国课程体系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改革文件要求,为满足教育需要开发的课程应属校本课程。它由学校自主决定,开发主体是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从而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本课程研究定位为培智校本课程。

2.培智校本课程及体系

我国培智课程基本是二级管理,即国家和学校两级的管理。国家出台培智课程指导性意见,学校进行课程运作开发。培智校本课程开发程序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调查评估;(2)制订规划方案;(3)组织与实施;(4)实验评价。培智校本课程更强调学校地域特征与学生特点,开发要“以本校的基础和条件特色、师资情况、社区生活环境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为依据”。[2]

课程体系研究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办学体系,指课程要涵盖学前康复、九年义务及职业高中所有培智教育阶段;二是培智课程自身体系,指课程研究应包括课程规划文件,课程标准、目标、评量工具,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

三、研究的目标、任务与课程建设原则

1.研究目标与任务

我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和北京市没有材的情况下,按照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教基[2001]17号)要求,依据区域生态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从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到职业高中教育的培智课程体系,基本满足本区培智教育的需求。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研究旨在建立以课程目标为导向的实施主题教学的模式,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流程,编写出一套区域化的校本教材、教参及评量手册。这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适合培智学校学生的课程。我们旨在通过这个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构建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课程,以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健康为辅助课程,以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特长训练、实践活动为选择性课程的校本课程系统,充分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丰富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研究意义

本研究能够较好满足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并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旦建立了课程体系,有了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评量标准,就能够更好地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课程建设工作,也能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此外,课程建设对促进特教中心校“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的发挥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3.课程建设的原则

本着“实用、好用、有效”的课程建设方针,我们在遵循课程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以下原则:

(1)生活化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实施以生活化为导向。本着这一原则我校将国家一般性课程中的“劳动技能”课纳入“生活适应”课,将“生活适应”作为核心课来实施。

(2)功能性原则,即注重功能性能力的培养,选择对学生最有用,最能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以满足智力残疾学生个人、社会及职业的特殊需要。如生活适应课以活动为主,生活语文课和生活数学课的内容基本选择学生生活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3)生态性原则,即注重调查分析,充分使用学校、家庭及社区的环境资源。如生活语文课文中包含的“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社区”“我的祖国”等主题内容。

(4)个别化原则,即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每位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实施,都应与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紧密结合,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如制订课程评量标准手册,就是为了满足个别化教育的需求。

(5)支持性原则,即课程实施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具等方面体现支持性,注重利用现代科技及辅助手段,支持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让他们适应学习、生活及工作的要求,实现提升生活品质的人生目标。

四、研究内容和评估方法

1. 研究内容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面向7~16岁的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学校课程以“目标-主题”模式实施(即以目标为导向的主题教学模式)。“目标-主题”课程模式构建的主要思路是:

第一步,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学生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确定校本课程五大方面教育总目标。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爱家、爱校、爱社区、爱祖国的良好品质。二是公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和法律观念意识,懂得遵章守则,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三是文化知识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四是生活技能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及生活的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社会与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他们独立生活或自食其力打下基础。五是休闲娱乐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音乐、美术、体育的学习训练培养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健康的体魄。课程目标按“沟通、认知、自我照顾、健康安全、社会适应、休闲娱乐”六大领域细化为34个次领域和321个分项目标。

第二步,根据校本课程总目标确定主题目标和学科目标。八个主题涵盖六大领域目标,按学年实际教学月份实施,具体是“我长大了(9月)”“美丽的大自然(10月)”“我爱我家(11月)”“快乐的节日(12月)”“健康平安伴我行(2―3月)”“我是理财小能手(4月)”“课余生活我做主(5月)”和“我进步了(6―7月)”。学科目标围绕主题和学科知识体系制定。

第三步,对主题目标和学科目标进行分解,形成“目标-主题”目标网络。如“我长大了(9月)”主题分担了“建立、形成自我概念”“认识成长过程”等8个教学目标,并分别分解到九个年级中,每个主题按年级设计了“校园游”“交个好朋友”等若干个活动,由核心课程――生活适应课来实施。学科目标在支持核心课目标完成的同时,将学科体系目标分别落实到相应的月主题教学中去,最终形成“领域目标”与“主题、学科、年级”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目标网络体系。

第四步,依据目标网络将各科内容分解出“块”“条”式的单元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块”主要指生活适应课以主题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综合适应能力的训练,教材内容以“块式”模式呈现;“条”主要指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辅助学科以学科目标系统为主线,教材内容以“条式”模式呈现。

第五步,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如评量手册、教参编写),进行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每节课中。义务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及设置详见图1、表1。

2.评估方法

校本课程体系需要通过评估体系来不断完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节课有课堂目标评估,内容有达标率和课后小结反思;每月有课程实施小结,内容包括完成目标评价、百分比达标率,以及根据问题提出教材修改意见;每半年进行中期评价,中期评价与IEP(个别化教育计划)相联系,根据评价结果修改调整教学及教材,考核课堂教学效果;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要全面总结教材教法的实施情况,修订培智校本课程,评价教师教学及科研成果。

五、研究结果

我校培智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五年多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目标-主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运用更多的自身生活经验来参与到真实问题的学习中。在课堂上,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体验彼此的互动和相处。学生通过这些跨学科的活动,能亲身体验到教师创造的情境或真实的环境,从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就“我长大了”主题,通过“校园游”“我的成长册”“我有好习惯”“我懂事了”“我帮父母做件事”“参观自然博物馆”“成人仪式”“网上冲浪”等19个学生喜闻乐见、亲身体验式的教学设计和活动,较好地达成学校适应、家庭适应及社会适应的教学目标。

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提升。起初教师对自主设计的课程感到困惑,认为培智课程体系建设工程浩大,仅凭本校教师经验和能力,很难选择或取舍教学目标与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总感觉到教学内容的贫乏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但是经过不断地研讨与实践,教师进步很大,已经能够领悟课程的内涵,专业化水平也逐步得到提升。教师们渐渐体会到只要用心,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愉快胜任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课程建设五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多次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给予具体的指导,提升教师特教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此外,通过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及时总结教研工作,交流教研经验,教研组长的教研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更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促进了全组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此外,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校外交流和展示活动,几年来,教师参加区“朝阳杯”教学创新大赛年年取得好成绩,两次为全区特教教师做示范课。干部、教师也多次在国际国内特教论坛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交流,赢得了专家及同行的认可。

三是通过课程建设和改革,学校教科研工作更加深入扎实,学校管理也更加顺畅。学校整合了人力资源,将科研―教研―教育整合起来,形成以科研为中心,以教研为实践,以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几年来,学校课程建设课题、市级课题立项4个,区级课题立项2个。近五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获部级奖3篇,在部级刊物发表3篇,获市级特教论文奖39篇,区级特教论文奖近百篇。

四是课程建设成果初见成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编制课程文件8册,其中《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网络手册(试用)》《义务教育课程评量标准手册(试用)》已于2011年4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我们编写完成了学前、义教、职高三个学段及住宿生活全部教材,共计113册。

六、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课程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繁杂的工程,朝阳区培智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课程结构与设计,还是教材的编写与使用都存在问题。主要问题是在试验中发现校本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还存在不适应性。如学科课时比重不合适,有的学科教材内容选择不恰当,有的问题和练习设计不合理,“学科教学主题统领”存在辅助学科教材内容与主题不统一的问题等等。

检核课程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标准是看通过实践,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否得到切实的提高。首先,课程正处于试验阶段,要建设科学、实用及实效的教材,必须通过实验来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其次,作为编写教材或者试验教材的教师,应该不断调整课程来适应学生,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还是教材内容,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为首要考虑因素。教师在教材试验中要坚持边试验、边研究、边修改的原则,使之日臻完善。再次,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在尝试新理念和新方法时,我们更需要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唯有在不断地沟通、建立共识后,才能化阻力为助力,使家长成为教学的最佳伙伴和最有力的后援者,这样也才能使教师专心教学与研究。

总之,社会在不断发展,培智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仅仅是探索的开始,需要继续研究和实践。此外,我们也盼望国内培智教育资源库的建立与共享,以实现各地培智校本课程建设成果互通有无、相互借鉴的目的。

参考文献: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9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高校课程组在理工科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模式,把概念抽象复杂难于理解的知识内容,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转化为比较清晰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多教学效果的新突破。这种模式的远程教学是以网络为桥梁,跨越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距离,突破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的限制,将授课课堂由教室和实验室延伸到互联网所覆盖的任何一个场所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分析化学学科内容相对比较繁杂而且抽象,是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如刑事化验、刑事技术、理化物证检验等专业课的基础,然而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庞杂、概念抽象而且大量的微观反应理论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课堂气氛往往低沉。如何在公安院校中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优化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然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一、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结构和内容

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由各个独立的模块单元构建而成,一般情况下主要分为5大模块,分别是简明的网络教学课堂(包括教学大纲、课件、视频等资源下载)、系统完善的课程测试试题库、身临其境的实践教学模拟区、便捷的在线答疑和一个交流平台――互动讨论区。打开系统首页后,可以有针对性地打开各个模块学习。

1.网络教学课堂模块

网络教学课堂模块一般情况下由6个子项目组成,分别是课程概况、课程大纲、分析化学教案、师资队伍、教学录像和课件。分析化学教学课件是按照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来设计构建的,每一个章节的课件都包括教学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以及前沿领域参考资料。授课课件的教学内容系统全面地包括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中所罗列构建的全部标题内容。首先是构建出《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中的每一个大章节的一级标题总目录,总目录中的每一个一级标题都对应一个网络链接。其次每个章节的一级标题下面又分设若干个二级标题,分别对应每个大章节内设的若干个小节内容,构成各个大章节的分目录,分目录中的每一个二级标题又对应一个独立的网络链接,对应出每个小节模块具体的教学内容。授课课件中幻灯片右下角都设计一个返回链接,整体系统结构功能清晰、层次分明,操作便捷。在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设计过程中,还要大量的利用微软办公软件技术设计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契合的小动画,将教学内容中一些概念抽象庞杂、化学结构复杂、反应过程繁琐的知识内容通过精心制作的小动画生动形象地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同时启发他们的空间想象和创新思维。例如,在碱基如何链接反应形成双螺旋结构过程中,利用动画可以清晰地展现微观化学反应,生动形象地把抽象庞杂的反应原理直观化趣味化。

2. 课程测试试题库模块

课程测试试题库模块涵盖了《分析化学》各个章节全部内容三千余道题目,每一道题目都清晰地加入了题型、难易度、分值和答案四项说明。难易度从1-4分为四档;答案可以在抽题过程中直接加入试题参考,也可以只纯粹抽出试题不附带答案。课程试题库可以根据章节、题型、难易度、分值进行智能设计随机抽题,既可以自定义模式下逐项选题,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试卷,也可以在系统中设定题型分类、难易程度划分和总分值,系统将自动随机生成一套试卷。这两种方法生成的试卷都可以通过文档导出以进一步操作,同时文档、化学公式、结构图标以及各种图片等资料也都可以直接输入该课程测试试题库,以满足及时更新优化完善试题库的功能。学生也可以登陆该系统随机分章节抽题进行自我测试,并参考答案查漏补缺,以提高自我平时学习和考试复习效率。

3.实践教学模拟区模块

实践教学模拟区模块由26个分析化学实验项目组成,其中包括化学分析项目和仪器分析项目两大类别。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将各个实验项目的仪器图片、文字说明、Flas和音响等资源设计为一套完整的系统,分层展开。每一个实验项目的设计程序都包含实验目的和原理、试剂溶液配备、实验方法步骤、设备操作、实验数据分析等几个小模块构建成。整个实验流程包括试剂溶液配置、仪器设备组装、化学反应过程等都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模拟操作完成实验项目。进入实验教学模拟演示区模块后,学生也可以拖动鼠标有选择地详细观摩和演示实验流程的各个环节步骤,形象生动、简明直观、趣味性强。模拟实验过程如果出现失误或者不当操作,系统会智能提醒并纠正。

4.在线答疑模块

在线答疑模块是课下教师和学生及时便捷交流探讨化学问题的一个桥梁,是一个互动论坛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的不解和疑惑可以在答疑模块留言,任课教师定时浏览解答问题,这种模式节约了师生时间而且效率高。留言板模块既可以互动问答,也可以设置命题供多人一起参与讨论,发挥群的作用。

5.互动讨论区模块

互动讨论区是一个分析化学课程学习论坛,分论坛设置有研究热点、前沿领域、仪器分析、技术创新、心得体会和课程建议等。利用该论坛学生可以跨越空间共同分享自己的分析化学学习心得体会,交流探索疑难问题;也可以促进化学兴趣者走到一起,关注学科内的研究热点和理论前沿,提升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制作平台和制作方法

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采用Delphi等软件作为辅助,使用ADOBE作为该教学系统的制作平台。

DW,中文名称"梦想编织者",是美国开发的集网页制作和管理网站于一身的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器,利用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制作出跨越平台限制和跨越浏览器限制的充满动感的网页[2]。

该系统的网页图像处理采用Delphi等软件。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首页就是利用Photoshop软件制作而成。Fieworks是由美国设计开发出的一款网站页面制作工具,Fieworks、Dreamweaver以及Flash这三款软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制作出理想的网站页面效果。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相应的各级标题、链接按键以及特殊化学标志等都是利用Fieworks软件配合Dreamweaver以及Flash共同设计完成的。

APS使得系统开发者在网页制作过程中实现交互功能,其中的ADO所提供的数据库链接功能,使用户客户端与服务器上的数据库连接问题迎刃而解 [3]。因此,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课程测试试题库、实践教学模拟区、在线疑难解答和互动讨论区都是采用APS来实现完成的。

三、系统特点

1.形象生动的动态网络页面设计效果

虽然在操作层面上静态的页面也已经可以满足教学课件授课的需求,但是在教学资料更新和后台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硬伤。通过动态页面的制作设计和后台管理有利于及时增添优化教学资源,管理便捷,并且使得教学资料形象生动、趣味性强。在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网络教学课堂、课程测试试题库、实践教学模拟区、在线答疑和互动讨论区都能够及时动态地更新优化。

2.课程测试试题库具备自定义选择功能

传统的课程试题库基本不存在选择功能,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设计制作了自定义选择功能,可以根据章节、题型、难易度、分值进行智能设计随机抽题,有选择地分章节练习、参考答案解析或者进行错题汇总分析,真正做到课下辅助学生自我测试、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3.灵活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

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在线答疑和互动讨论区都更好的弥补了高校中师生接触时间少的缺陷,网上交流更好的发挥了启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时随地借助网络跨越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当前的大学生都喜爱上网,只要能把他们吸引进网络教学,发现其中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乐趣,就必然能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优越性。

4.动态的实践教学模拟

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实践教学模拟是将整个实验流程包括试剂溶液配置、仪器设备组装、化学反应过程等都通过鼠标和键盘操作来完成实验项目。进入实验教学模拟演示区模块后,学生既可以观摩演示,也可以模拟操作实验流程的各个环节步骤,形象生动、简明直观、趣味性强。模拟实验过程如果出现失误或者不当操作,系统会智能提醒并纠正,具备完善而强大的动态功能。

四、结论与展望

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形象生动的动态网络页面设计效果、具备自定义选择功能的课程测试试题库、互动交流平台灵活便捷、实践教学模拟区动态有趣。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直观动态、内容详实完善、操作便捷而且互动交流性能强大的分析化学学习资源平台,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中大量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庞杂的化学过程直观化,微观化学结构形态宏观形象化,内容丰富有趣,美观生动,有利于转变分析化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传统的单一“满堂灌”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抽象庞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率并提升他们的自然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10

1.乐舞融合教学法是实现基础音乐“新课标”的需要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在培养目标与办学方向上都基于为基础音乐教育提供优秀、高水平的人才资源这一办学理念。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密切关注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自2001年版“课标”试行及陆续推广以来,一直就特别强调学科综合的教育教学理念。2011年版“新课标”提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音乐与舞蹈有许多共通之处,它们共同来源于生活,节奏是它们共同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并且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共同表达人类的情感。音乐与舞蹈的种种相通之处是“新课标”提出综合理念是遵循了艺术的自身规律,也是在音乐教育中实施乐舞融合教学的必然选择之一。

2.乐舞融合教学法是国际先进音乐教育体系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就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学习姿态引入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用于服务本国的音乐教育。例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等被纳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其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目前在中国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原本性音乐与舞蹈”是它最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将其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当中体现出来。奥尔夫的教学内容分为音乐板块和舞蹈板块,舞蹈板块又包括舞蹈和体态律动两个部分。奥尔夫用体态律动体验音乐、表现音乐的方法是受到了达尔克罗兹关于体态律动与音乐“体验―表达”理论的启发。达尔克罗兹认为,节奏是学习音乐的突破口,在参与音乐“体验―表达”的节奏训练方式中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虽然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在各自的教学体系上有着他们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也存在着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将体态律动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到音乐教学方法当中。另外,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当中的柯尔文手势教学法,借助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种不同的唱名,直观地把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音高、音准调整和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是目前基础音乐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教学法内容。显然,柯尔文手势也将肢体语言运用到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当中。由此可见,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认识和承认音乐与舞蹈的相通之处,采用了将音乐与舞蹈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教育形式来实现对人的素质培养。

3.乐舞融合教学法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迫切要求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后,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分别有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又包括花儿、口弦、宴席曲、碗碗腔等。特别是在2009年,“花儿”被正式列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宁夏作为“花儿”的聚居地之一,其成功申遗提升了宁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价值。宁夏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教育人才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学习和传承本地区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促使我们迫切找到一条传承与发扬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教学方法。音乐与舞蹈融合的综合教学模式,通过参与、感知、体验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探究宁夏少数民族独特的音乐元素,能够使学生亲身体会其音乐文化。另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因此,他们需要掌握一些优秀的、能够传承音乐文化的有效教学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这种亲身参与学习的方式,既能够使本土音乐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更多有效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方法。

二、乐舞融合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由于深受专业音乐院校影响,重视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器乐演奏技能等专业的培养,轻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据了解,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院校中,无论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还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存在认为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是由于没有扎实的声乐、钢琴等演奏技能,在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这种落后的观念导致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音乐教育学科的积极性不高,转而为了摆脱不自信的想法就苦练音乐表演专业的技能,进而忽略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有关理论与技能。

2.课程设置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发达城市的相关院校和专业相继开设了国外音乐教学体系的课程。然而,一些少数民族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仍在沿袭着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影响。在音乐教学法课程中,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形式,对于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也是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实践为辅。导致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使得课程设置不合理。音乐教育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一门学科,是以培养未来的优秀音乐教师为目标,不仅要使其具备全面的音乐文化知识和能力,还应了解当今国内外的教学现状,具备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

3.课堂教学规模过大

课堂教学是按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进行集体性的学。采用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大范围施行音乐审美教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乐舞融合教学法深受着奥尔夫、体态律动等国外音乐教学体系的影响,在上海、北京一些发达地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当中,国外音乐教学法的授课班级人数一般在20至30人之间。由于音乐与舞蹈融合教学的特殊性,需要有供学生活动的宽敞教室和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体验实践。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上课人数过多,没有可供师生活动的宽敞教室,使得乐舞融合教学法不能顺利实施,仍然只能限制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学生不能在实践活动当中感受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乐舞融合教学的实施对策

1.更新观念

在探究了乐舞融合教学法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和总结了乐舞融合教学法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如何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成为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以上关于乐舞融合实施中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是影响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和课堂教学规模是否合适的重要因素。那么,乐舞融合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专业中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更新观念,认识到高校音乐教育所培养的未来音乐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文化知识、音乐技能技巧,还需要具备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能力。对于乐舞融合教学的实施,首先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乐舞融合教学法不仅是因为音乐与舞蹈的“血缘”关系,将其用于实施教学是因势利导,还因为音乐教育是一门音乐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采用的是“感受―体验―表达”的方式,音乐与舞蹈的融合通过对音乐的感受,运用舞蹈律动的体验及尝试之后,将音乐的内在情感外化成肢体律动表达出来,最终达到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

2.设置独立课程、缩小课堂教学规模

在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音乐教学法一直被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一方面介绍教育学分支下音乐教育的教学原理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等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介绍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和实践方法。然而,音乐教育专业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和多系列的复杂系统,不是一门音乐教学法课程就能涵盖全面的。音乐教学法课程看似一应俱全,然而却容易使学生对教育教学和优秀音乐教学体系的学习仅是囫囵吞枣,尤其在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时无从下手。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为例,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法课共计两年,半年为一个单元,分别介绍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其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是比较合理、科学的,包括文化背景、教育理念的介绍、教学的实践体验、学习反馈等多个方面。学生虽然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对一种教学法的学习略显仓促,但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教专业只有一年的教学法课程相比来说已经较为深入和全面了。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可根据现状借鉴京、沪等地区的有效经验,将各类音乐教学体系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制定完整的音乐教学大纲,缩小课堂教学的规模,将学生数量控制在30至50人左右。这样不但使每一种音乐教学法体系的学习有独立、完整并充足的课时,而且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切实了解和掌握每一种音乐教学法,从而能够保证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3.积极开发本土教材

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都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纳入到了各自的教学理念当中,如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即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民族的素质。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有着许多丰富多样的民谣,这些民谣大多形式简单、结构短小。比如宁夏的一首民谣:“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年种年收,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这些民谣都是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劳动人民世代在辛苦劳作中口头传唱、千锤百炼的经典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除了民谣,还有当地的民歌、乐器、舞蹈等,运用乐舞融合的教学特点,都可将其编入教材供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音乐文化,进而更好地传承其音乐文化。

四、结 语

乐舞融合教学法是一门借鉴并融合了国外优秀音乐教学体系的新兴课程,一切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学法的高校教师来说,我们缺少成熟的音乐教学经验和符合本土音乐教学现状的教材。因此在借鉴发达地区的国外音乐教学法课程经验的同时,还应结合少数民族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灵活有效地运用乐舞融合教学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11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4C0006C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课堂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教师课后反思,还有助于教师分析学生课堂表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FIAS课堂互动分析系统解析

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工具多种多样,如贝拉克教学分析、梅汉对话分析、卡兹顿社会语言学分析、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其中弗兰德斯分析系统是最经典、最著名[1]、最成功[2]、操作性较强的课堂分析技术之一[3]。

1.1 FIAS课堂互动分析系统简介

上世纪60年代,弗兰德斯提出语言行为是课堂中主要的教学行为,占所有教学行为的80%左右,因此评价一堂课的最佳方法是对课堂内的师生语言行为进行互动分析[4]。弗兰德斯通过大量实验建立了互动分析系统,简称FIAS(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5],该系统运用一套编码记录师生互动的重要事件,来分析研究教学行为,了解互动情境中事件的影响,以帮助教师了解并改进其教学行为。

FIAS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建立一套描述课堂言语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将教室中所有师生语言互动情况分为10个类别。(2)设计标准,该标准用于规范观察和记录编码。(3)将记录到的言语行为录入到编码系统中,并通过矩阵表格形式表示出来。将每一个代码分别与前一代码和后一代码结成一“序对”(orderpair),10类语言行为纵横组成10×10阶矩阵(matrix),每一序对的前一个数字表示行数,后一个数字表示列数。例如,(1,5)表示在第1行、第5列的方格中计入一次。数据分析利用改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矩阵分析和曲线分析[6,7]。

1.2 FIAS迁移矩阵

迁移矩阵见表1,各区域代表的意义为:区域D表示学生课堂沉寂;区域E表示教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接纳学生情感、接受学生意见;区域F代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区域G表示教师以间接影响终止学生讲话;区域H代表教师以直接影响终止学生讲话;区域I代表教师哪些行为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区域J代表学生发表意见和交流;内容十字区域表示教师提问和讲授[8,9]。

1.3 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FIAS互动分析系统在许多方面都作了革命性的突破。一方面,FIAS分析系统从课堂教学结构、教师教学风格倾向、学生活动主动性三方面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科学而真实地展现课堂教学全貌,丰富了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在观察范畴上,它是一种系统的(Systematic)、有结构(structured)的观察,对每类语言行为都下了操作性定义,便于观察者对课堂语言行为进行甄别、归类;在记录方式上,它用“代码”客观地记录下了课堂内所发生的事件及其序列,这些“代码”基本上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原貌,为随后进行的评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性,大大地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处理方法和结果使用上,它把复杂的课堂教学现象转化为相对简单的数学问题,采用矩阵和曲线分析,形成一定的数学结论,然后把数学结论还原为教学结论,及时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具有较强的诊断性。它既是一份评价的清单,也是一张改进的处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评价法。如果教师借助于录音机、摄像机,还可以运用弗兰德斯课堂互动分析系统记录、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无须外来的评价者,为教师提供一种很好的反思自己教学的工具[10,11]。

就像所有的课堂语言行为分析法一样,FIAS互动分析系统仍存在以下不足:(1)该系统只反映口语行为,不能反映出实验、板书、教学媒体等非口语行为,不能真实地反映课堂教学全貌;(2)该分析系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有7类别),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仅有2类别);(3)该分析系统所转化后的量化数据虽然能较好地反映教师教学风格,但无法回溯分析到底是哪些话语而得到此数据[12,13]。

2 研究工具设计

2.1 改进思路

化学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研究发现板书和多媒体技术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14]。基于以上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不足和已有研究,在原始FIAS互动分析系y中增添了实验、板书、教学媒体等非口语行为(增添了10-14、15类编码),将原始FIAS互动分析系统由三维度增添为五维度、10个编码细化为16个编码。改进后的互动分析系统简称为3C-FIAS(FIAS Based On Contenporary Chemistry Class)互动分析系统(见表2)。与原始的FIAS互动分析系统相比,3C-FIAS互动分析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编码系统包括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2大类,可以较好地反映化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堂上不同含义的“沉寂”行为和“学生讨论”情形,更符合化学课堂教学实际,更全面;(2)直观的动态曲线分析法。以课堂教学行为比率动态特性曲线来呈现,可更清晰、直观地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行为;(3)与国内此前已有关于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分析系统相比,3C-FIA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改进中存在的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编码分类不全面或编码个数过多的问题,更好地体现化学实验、技术操纵在师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全面地观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15,16]。

2.2 3C-FIAS互动分析系统操作步骤

3C-FIAS互动分析系统操作步骤沿用了原始FIAS互动分析系统步骤。具体步骤为:

(1)数据采集。对课堂记录进行描述性分析,以3s为单位将有效课堂片段分离出来;

(2)数据统计。根据3C-FIAS编码原则对分离出的有效课堂记录进行编码,并形成序列对;

(3)数据分析。将得到的序列对根据迁移矩阵的原则汇编成3C-FIAS迁移矩阵,对于获得的3C-FIAS迁移矩阵,可以采用2种方法来分析研究,分别是互动分析矩阵法、动态特征曲线分析法。

2.3 3C-FIAS分析方法

2.3.1 矩阵分析法

3C-FIAS互动分析系统1~9编码沿用了原始FIAS矩阵分析结果,新增的编码区域意义具体如下:区域K表示通过多媒体操作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行为;区域L表示师生进行实验操作;区域M表示课堂沉寂;区域N表示课堂师生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和实验[17]。

2.3.2 比率动态特征曲线分析法

宁虹、武金红等人提出动态特征曲线,并指出通过绘制主要参数的动态特征曲线能更细致、客观、真实地挖掘课堂教学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教学行为[18]。比率动态特征曲线的绘制方法为:纵坐标代表师生语言行为,分别由行为代码1、2、3、4……来表示;横坐标代表时间,以3秒钟为时间单位,依次为3、6、9、12、15……,两者构成一个坐标系,将行为与时间的交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构成曲线,它基本可以反映出师生语言行为持续、衔接和变化情况。各行为比率计算方法见表4[19,20]:

3 3C-FIAS互动分析系统应用案例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离子键”为例,分别选择3位新手教师和3位专家型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对比研究。

3.2 研究假设

反复比较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六节课堂实录,初步感知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提问模式、多媒体技术应用、实验操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如下:

(1)提问模式:专家型教师偏向于使用驱动问答,新手教师采用“满堂灌”或形式上的“讨论式”和“启发式”。

(2)多媒体技术应用:新手教师在六节课堂实录中都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专家型教师六节课中大多数采用板书。

(3)实验操作行为:新手教师大多数采用演示实验或视频,专家型教师多采用学生操作实验。

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这三方面的差异只是初步感知,究竟是否存在这样的差异就需要一个量化工具,而3C-FIAS互动分析系统作为一种现代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工具,能从提问模式、多媒体辅助技术和实验操作等方面对课堂中师生行为进行更细致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迁移矩阵分析结果

一位专家型教师的迁移矩阵见表5(为节约空间,省去新手教师的分析结果),从提问、技术与实验等层面对两类群体进行比较。

(1)提问方式结果分析:迁移矩阵中(4,4),(4,8),(8,4),(8,8)四个序列对代表教师提问驱动学生回答[21];(9,9),(9,3),(3,3),(3,9),(8,3),(4,9),(8,9),(4,3)八个序列对表示教师通过接受或采纳学生意见引导学生主动发言的情况,代表创造性提问的程度[22]。分析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这些序列对,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在问题驱动学生回答和创造性提问程度两方面序列对频数为105、48和107、59,专家型教师显著高于新手教师。也就是说专家型教师更偏向借助驱动力和创造性提问调动学生,而新手教师看似采用了“启发式”和“问答式”,实则是“强加”式和“灌输”式[23](当代表提问驱动和创造性提问程度序列对频数低于常模频数63时为“强加”和“灌输”式[24])。

(2)技术和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区域G(教师对学生间接制止影响学生讲话)这一序列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频数为43和67,说明新手教师偏向间接制止学生,这一结论是初期未预测到的;区域K(多媒体技术)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序列对频数为121和147,也就是新手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区域L(师生实验操作)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序列对频数为139和73,区域L中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课堂(14,14)序列Γㄑ生操作实验)频数为66和12,说明专家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实验操作能力;M区域(沉寂)序对频数为32和59,其中新手教师课堂中(16,11)序列对(教师实验操作引起学生无效行为)频数为37,进一步研究发现实验视频播放是造成学生课堂无效行为的主要原因。

3.4.2 比率分析法分析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比率分析结果见图1,从左到右四个点依次代表技术比率、教师操作占技术比率、学生操作占实验比率和实验比率。这四项中只有技术比率新手教师(0.185)大于专家型教师(0.127),其余三项专家型教师均大于新手教师,这与之前的序列对分析结果相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基本在技术应用比率高峰后都会有教师较小的语言比率高峰出现,说明教师在整堂课中,先使用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再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新手教师在17min和40min左右各有一个沉寂比率高峰,这个高峰期是学生在观看视频、做练习。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使用,学生语言也不断提高,说明了技术的应用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回答问题,这一结论与初期的猜想相吻合。

3.4.3 动态特征曲线分析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根据课堂实录和行为比率计算结果,以时间为横坐标,行为比率为纵坐标绘制动态曲线,专家型教师(如图2所示)和新手教师动态曲线。

通过动态曲线图分析发现新手教师教学一般流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语言基本呈“T(教师)-P(学生)-T-P-T-P”模式分布,这种模式属于“传递中心教学”,其特点是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其实质是教师向学生单项的传递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教学。而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流程多表现为“T-P-P-P-P-T-P-P-T-P-PP-T”模式,这种模式属于“对话中心的教学”,也叫做“师生共同探究式教学”,其特点在于:“学习的过程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反反复复的对话中,体现在探究和发现真理的过程里”。

4 总结展望

3C-FIAS互动分析系统从提问方式、实验操作和多媒体辅助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分析结果与初期猜想结论相符。研究分析得出新手教师制止学生行为时多采用间接制止学生行为方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新手教师处于成长初期,渴望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配合。

3C-FIAS互动分析系统对于实验操作中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差异性结果验证需要选择实验课进一步验证。动态特征曲线不仅能用于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师生提问互动情况,也能分析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本研究得出的新的结论。

3C-FIAS互动分析系统不仅能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沉寂实验、实验多媒体辅助技术等方面对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课堂行为进行分析,而且从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实验操作、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学生使用多媒体辅助技术等维度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差异性分析,能更加科学而真实地反映课堂教学行为。

总之,3C-FIAS互动分析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提供了量化工具,也为教师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了工具。但由于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活动过程,要分析这种复杂的、多变的课堂教学活动,任何一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结合多种课堂行为互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应用3C-FIAS互动分析系统分析课堂教学行为时要考虑影响课堂活动行为的多种复杂因素和学科特征,再根据研究目的结合描述性观察、访谈等尽可能地使课堂教学行为得到真实的反映。

参考文献:

[1][6][10]肖锋.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工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1,(6):40~44.

[2]杨玉琴,倪娟.基于FIAS的化学课堂师生言语行为个案研究[J].化学教育,2013,(5):31~35.

[3]刘立新. 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及在中学化学课堂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5,(3):47~51.

[7][8] Flander Ned A. Analysis teaching behavior. Adds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7.

[9] Silverman, Stephen & Buschner, Craig. Validity of Cheffers Adaptation of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1990, 25(1~2): 23~28.

[12][14][18]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5):23~27.

[11][13][15]高巍. Flanders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实证研究[J].科学教育,2009,(5):36~42.

[16]韩美珠,赵晓云,辛鑫.基于ITIAS工具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行为量化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3~42.

[17][21]周莉.视频公开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哈佛《公正》课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9]杨承印,龙彦达,杨帆.专家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个案研究[J].化学教育,2016,(11):43~46.

[20]高瑛,马宏佳,林康丽.研究现代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的量化工具- 3C-FISA [J].化学教育,2016,(5):37.

[23] Peace, Sandra DeAngelis & Sprinthall, Norman A.. Training School Counselors to Supervise Beginning Counselor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1998, 1(5): 2~8.

[22][24] Freiberg, H. Jerome. Three Decades of the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1998, 16(2): 1~7.

[10]u琴,张家华,尹艳芳.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J].技术应用,2015,(10):93~95.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1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我国的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革命性变化。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如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展个性,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网络公开课、MOOCs等的开设使得高校学生和在职人士有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学习方式不再单一,而是更加便捷。但是针对高中教育阶段的网络课程体系并不完善。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有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满足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建设高色网络选修课程平台并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应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选择特色学校的优质师资,精心准备选修课程内容,上传到平台上,供高中学生跨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学校之间互认学分,在线完成选课、上课、记录学分等全部教学过程。随着远程教育应用的普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推进,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提升,加之网络带宽和速度不断升级,资费不断下调,保证了项目实现的可能。通过在平台不断增加特色课程资源,丰富了高中选修课程的门类和内容,自主选课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不用到其他学校,就可以选修其他学校开设的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学生们的学习视野被彻底打开,学习方式实现了全面革新,此举可谓实现了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重大突破。

二、建设意义

(一)区域优势

高色网络选修课程建设可作为一个项目在某区域内进行应用推广。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可涵盖教育质量较高区域,也可包含教育水平相对薄弱、师资力量有限地区,在整体区域范围内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此外,无论是资源制作、学籍管理,还是平台建立、网络环境保障方面都应该在区域行政部门的整体部署下按部就班地进行,因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个单位、某所学校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才能健康发展,并不断拓展领域,最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二)项目优势

高色网络选修课程可以解决当前学校师资短缺问题;可以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选课人数的限制问题;可以突破开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设备的应用效率。

事实上,高色网络选修课程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将远程教学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到常态教学当中去,真正解决了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如素质教育中倡导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宽广的自主学习空间,发展学生个性,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等,高色网络选修课程平台集中区域内优质师资力量共同制作课程,并不断改进课程内容,上传到远程教育平台上,供全市师生使用,不仅发挥了学校和教师的优势力量,更使学生均等地享受到了优质课程资源,学生有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三、建设方式

为保证高色网络选修课程平台项目的顺利实施,首先应建立远程教育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服务涵盖了远程教育各主要教学活动环节,支持主流的数字化学习和管理模式,系统的功能模块完整支持各主要教学活动环节的讲解、练习、测试、交流、评价、管理等,并且面向不同学习对象设计了针对性强的使用流程和体验形式,从而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撑。

其次,要有顶层设计,成立负责技术支持和平台网络保障的专门部门,下设评审专家组,负责对教师的筛选和课程的评审管理,组织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对于承担每门课程的各所学校建立由分管校长牵头,教务、电教人员共同参与的课题领导小组。具体实施部门要对参加校提出选课、课程报送等要求,并与学校相关技术人员及时沟通,制定课程制作规范,培训制作方法;与平台的技术开发人员探讨学校学籍管理等相关问题,并向参加校提供平台的技术和使用培训;对上报课程进行学科内容、录像质量等方面的集中评审,查找问题,严格把关;制定从项目启动、实施到发展的一整套具体实施方案。

再次,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标准与规范,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项目涉及的所有内容均制订详细标准,这样就能从根本上保证资源的科学性、规范性、一致性,也能保证所提交的资源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其他平台的兼容性,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最后,要重视对参与项目人员的培训工作,只有深入的培训才能让教师们充分了解项目设计的初衷和项目要达到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最大限度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组织对主讲教师、课程内容评审专家、课程资源评审专家、管理人员、摄录编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项目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四、技术建设方案

(一)系统主要流程

在线教学系统采用B/S模式构建,所有用户通过浏览器使用本系统。用户从浏览器登录后,按照用户角色和用户操作,可把本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分为在线学习、在线教学和教学管理几个环节。

1.在线学习业务流程。

在线学习功能是在线教学系统的核心。第一次登录系统将自动进入选课中心,选课中心将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自主选课,确定选课前,学生可以看到每一门备选课程的信息,还可以点击5分钟的课程体验来试学课程。确定选课后,即可进入学习中心。学习中心在设计上条理清晰、步骤分明,将引领学生根据学习情况收看视频课程,在线交流答疑,完成课程测试,人性化的教学环节设计帮助学生快乐地完成自主学习。

2.在线教学业务流程。

教学系统的教师用户可以由管理员建立,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在网页上填写注册信息,再由管理员审核。审核通过的教师登录后可以选择本学期开设的课程,这个过程同样需要管理员审核。当开课申请被批准后,教师会看到自己教授的课程并进行相关操作,包括实时课堂、文章、资源、发起教学活动和论坛答疑等。

3.教学管理业务流程。

系统采用分级管理模型,不同级别管理员可管理自己级别范围内的各种业务对象。各级别管理员也可单独赋权,形成不同级别的各种用户角色,将系统管理工作分散到不同级别的不同管理人员中。

教学管理分为教务管理和统计管理,业务流程分别对应教务管理业务流程和统计管理业务流程。

(二)系统设计

整个教学系统采用三层结构体系,三层结构分别是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教学平台的核心子系统包括教学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论坛子系统和统计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含丰富的功能模块。平台采用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具有安全、高效和维护方便的特点。所有对数据库的操作被封装在SQL Server 2005的存储过程中,便于后期维护和二次开发,同时减少了高层代码和数据库SQL代码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安全性和灵活性。

(三)门户网站建设

平台建立门户网站,整合资源上传平台,随时方便学生和教师访问,能满足各年龄层次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五、建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