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的重要性合集12篇

时间:2024-01-26 14:44:56

产业链的重要性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1

产业地产运营服务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基础服务板块,即四保服务包括园区保绿、保洁、保安、保修服务;二是增值服务板块,即根据入园企业(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满足客户非核心业务的、差异化的服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服务、物流服务、融资服务、政策服务、税收服务等。按照上述划分,资产管理属于基础服务板块“保修”内容范畴,属于大多数企业的薄弱环节,客户使用的“痛点”。资产管理的“保修”在当下很多企业中只有“修”而无“保”,即局限于资产出现问题后的事后维修,而没有事前定期的预防性保养维护。交付的资产如厂房、仓库、设备等因缺少日常维护,使用1年~2年后,如同使用了5年~10年,加之维修不及时,导致客户投诉、退租、资产空置现象频出。产业地产各环节如设计、开发建设、验收交付效果的优劣,站在产业链全流程的角度评价,资产管理阶段最具发言权,从资产保值增值及客户满意度两个维度评价,一个从资产维度评价、一个从客户维度评价,两者相辅相成。而前期各环节的评价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或本位性,比如常会出现项目验收阶段质量合格,一段时间后各种质量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常见的有屋面漏雨、墙体脱皮、地面裂缝、沉降及管道堵塞、设备系统运行故障等问题。客户投诉抱怨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质量或安全隐患问题,影响其正常使用;二是企业没有资产维护规划措施,资产各部位、各系统得不到定期检查、维护,致使问题积累由量变到质变,问题产生后维修响应速度较慢,且维修周期较长或多次维修不妥。

二、原因分析

资产管理是一个全流程的概念,目标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客户黏度,必须从立项、设计,成本、建设施工等各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各环节严格按流程标准实施,实现资产管理的目标。资产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大多与前端环节有关,归结如下:1.设计环节:没有结合客户生产工艺、存储物料、产品属性等进行消防设计,导致厂房、仓库使用性质(丙类)与消防设计性质(丁类)不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施工图评审形式化,技术部门过度依赖设计院,前端审核不严,如北方地区室外消防管网没有考虑保温措施,管道埋深不够,消防系统采用湿式系统,导致冬季管道冻坏。2.招投标环节:没有充分进行市场调研,过度追求低成本目标,采取低价中标规则,导致投标单位恶性竞价。3.施工环节:低价中标规则下确定的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必然偷工减料,现场监理监督管理不到位,加之业主工期迫切要求,很难输出高品质的资产。4.运营环节:前期各环节产生的问题,若未能严格闸口纠正一路绿灯放行,最终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集中暴露,加之资产管理环节本身存在的问题:(1)公司高层重视程度不够:公司高层重开发、轻运营,追求资产开发的规模,而忽视资产管理的品质,导致资产管理在专业团队、流程及服务资源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2)缺少资产事前维护的流程体系:资产维修和资产维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侧重问题出现后的事后补救,后者则侧重事前的预防性维护。若以维修为核心,则建立起来的流程体系、团队服务理念、引入的服务资源等都会围绕事后维修开展工作,即资产损坏或客户投诉抱怨后,按维修流程操作执行,解决问题的效率慢、成本高、客户投诉多。(3)维修效果不可控:资产问题出现后缺少现场的有效沟通、核实,终端报修什么,接口部门就接修什么;维修单位出具的维修方案没有经过专业技术部门的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不可控,维修的效果及质量无从保证,这也是问题重复发生、重复维修的根源所在。5.监督缺失: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营等每个环节均有对应的流程体系支撑业务的实施,但各环节流程的实施效果缺少监督和管理,存在流程与实际两张皮的问题,且存在本位主义,缺少全流程的有效协同,导致内部管理成本较高、执行效率低。

三、解决提升

针对各环节存在的上述问题,正确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应将资产管理提升至价值链的核心位置,确立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客户黏度”为核心的资产开发目标,加强资产管理团队、流程体系及服务资源的优化建设,建立资产管理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结论倒逼设计、开发建设等环节的持续提升:1.公司高层重视:将资产管理目标提升至公司战略高度,各环节工作须围绕实现资产管理目标开展工作。2.专业团队的建立:成立资产管理中心,公司副总及以上级别领导独立分管,组建资产管理专业团队,同时引入外部专业服务资源,对资产进行定期维护保养。(1)成立资产管理中心或资产管理小微公司:整合内部专业团队,发挥内部团队优势。(2)成立合资公司:若内部资源有限,可与外部专业资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负责资产管理及经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的同时,内可提升资产管理的品质,培养团队专业素养,外可拓展新的市场领域。3.全流程体系的建立(1)流程建立:资产管理中心牵头,设计、成本、招标、工程等共同参与,围绕“资产管理、加强资产事前维护、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客户黏度”的同一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并对流程的执行效果进行监督、纠偏。(2)流程执行:资产管理中心全流程参与项目实施,事前参与施工图评审、招标;事中参与施工巡检;事后主导项目查验接管及资产管理,制定资产维护规划推进实施,确保流程执行到位。4.建立资产管理数据库:将资产在立项、设计、开发建设及运营等各环节基础数据信息整合,重点将资产日常维护管理信息导入,通过数据分析为项目设计、建设、客户服务提供优化意见及建议,并为公司进行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2

有研究表明,企业要达到缩短新产品的创新周期、提高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降低新产品的创新费用的目标,原材料供应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有效地运用供应商的经验和专门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改进设计思路以及减少质量问题,也就是说新产品创新成功与否与供应链性能直接相关。因此,如何来评价供应链性能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我国学者张军从定性层面研究了产品的品质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整个产品创新过程中,产品历经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因而,评价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性能,有利于评价产品的品质,为提高产品创新的绩效,提出了供应链的改进措施。他对产品品质与供应链管理关系的定性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但没有给出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和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数学依据。

马建军在评价和分析供应链性能时,通过对单一性能指标的讨论,结合评价指标的包容性、一般性、可测性和一致性原则,提出了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供应链资源、输出和柔性的一般性指标体系。利用这一指标评价体系,供应链模型可以更完全地突出供应链系统的特征并产生重新配置的效果,从而使供应链模型的发展更完全、更准确、更有效。这研究局限于从战略目标的角度来评价供应链性能,即从结果上来评价供应链的性能,因而是不全面的,本研究拟定从供应链的特征上来建立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肖智等运用物元模型对研究企业竞争力做了综合评价,此方法是以事物、特征及事物关于该特征量值三者所组成的三元组,能够直观反映综合评价的质与量的内容关系,采用关联函数进行定量计算,使得综合评价简单易行。本研究准备建立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对供应链性能的评价方法将是重大改进。

本文在分析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之上,找出评价供应链性能的指标体系,构建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并提出提高供应链性能的改进措施和途径,为企业评价供应链的性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二、 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体系

1. 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内涵。供应链是指将产品或服务供给至最终消费者所涉及到的所有环节构成的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体系。在经济活动中,供应链以“链”的形式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客户和物流方(广义的供需双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不可分割、能共享技术和资源的业务流程,是描述商品需—产—供过程中各实体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网络。各结点企业力图通过增加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价值、减少成本来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各结点企业的经济利益。而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强调的是供应链进行合作产品创新的能力,强调整个供应链的技术领先性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其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供应链的结构、供应链的组建方式都与其它供应链有着很大的不同。

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具有以下特点:

(1)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在构建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企业充当发起者,成为供应链的核心。该核心企业既是供应链的信息交换中心,通过信息的收集与传输,便于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共享,又是供应链上的“技术创新中心”,其他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各种技术在核心企业进行交流和综合。核心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的吸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

(2)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是一个敏捷的、动态的供应链。竞争使各种产品与服务变得越来越软体化、无常化。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要求,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所以,供应链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供应链的结构也必须便于重组和调整,即随着动态联盟的组成和解散能够快速地完成系统的重构。

(3)供应链的创新能力是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核心评价标准。产品创新能力是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将整个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作为供应链性能评价的核心标准。强调整条供应链的总体利益,即每个成员企业的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体现了现代企业“共生”“共赢”的思想。因此,为了保住其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地位,必须将供应链整体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供应链的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供应链性能的核心评价标准。

(4)顾客是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的一部分。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也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最好的产品不是企业为用户设计,而是企业与用户一起设计,让顾客通过各种途径对产品提出具体要求,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成为创新小组的一员,真正实现“我的产品我设计”,使顾客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

2. 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

(1)影响供应链性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①市场与产品因素。供应链结点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影响着它们在市场中的作用,市场关联性越大的企业之间竞争的可能性就越大,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小。市场关联性构造了合作创新的成功率和可能性的矛盾统一体,成为合作与竞争的杠杆。

供应链结点企业之间是以产品或服务相互关联的,产品的相关性越紧密,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就越紧凑。因此,产品创新网络主要围绕核心企业的产品这个中心,以产品作为连接产品创新网络结点企业的纽带。

②渠道的畅通性因素。供应链结点企业之间渠道的畅通性直接制约着企业产品创新的效率,制约着产品创新成果的先进性。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企业间沟通渠道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设计与制造管理,企业间资金流管理,基于internet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每个环节之间的信息畅通水平,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产品创新网络,不仅需要保持物流的畅通,而且更需要保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畅通,在产品创新网络中,信息的流动速度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③供应链协同因素。对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使得整个供应链生成的价值最大化,而供应链结点企业协同性的优劣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性能,供应链的稳健性和运营能力是衡量供应链性能的重要指标。

当前,企业供应链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协同性的供应链战略。使得在整个价值链上,新产品研发、生产营运、市场营销、分销物流、客户服务等各个业务部门,还有很多的支持部门,如财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能够协同一致,在满足客户需求、加快反应速度和降低运作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协同需要供应链上的客户端和供应端及链上的每个结点加强沟通并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协同的目标不仅仅是提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而是通过供应链管理,使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协同工作,从而建立崭新的共同受益的商业流程。协同问题也是今天供应链中最大的问题。

④企业的组织因素。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企业为适应形势的转变,自觉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目标是使其成为有利于员工相互交流与沟通,有利于释放员工个性与创造力的扁平化结构或网络化结构,从而促进产品创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文化强调寻找短期的、绩效好的企业,而这种文化与能够让价值链中的所有贡献者都获利的供应链管理目标相冲突。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依赖于信任和沟通,信任体系的完善和沟通机制的健全,使得供应链结点企业向着良性的合作态势发展。

⑤顾客因素。产品创新供应链结点的各个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并有所发展,必须时刻关注顾客,一心为顾客提供价值。因此,企业如何从顾客角度去衡量供应链的性能,已成为管理层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顾客层面的性能评价指标应包括三个方面: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份额和客户利润率。

(2)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在众多影响供应链性能和效用的因素中,针对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主要是评价其产品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指标的设计也就要从产品创新能力着手,重点考虑涉及产品创新能力的一些相关因素,在进行各指标权重设计时,也要向创新能力及相关因素倾斜。根据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功能要求,本文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三、 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

1.确定经典域。设供应链性能评价的定性指标有m个,即为c1,c2,…,cm以这部分指标为基础,将供应链性能定量地分为n个等级。

四、 小结

供应链是描述商品需—产—供过程中各实体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网络,在产品创新的特定条件下,具有不一般的性质和特点,而其性能的优劣对产品创新的成功与否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来评价供应链性能是产品创新活动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引用物元分析法,对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此方法采用关联函数进行定量计算,使得评价简介可行,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优越性。至于在评价工作中,如何全面地设立评价指标,如何更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何更合理地确定各指标定量化数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军等.供应链管理(scm)的协同品质评价的研究.机械制造与研究,2004,(11).

2.马建军,张长根.基于供应链战略目标的性能检测指标研究.物流技术,2003,(1).

3.肖智,钟波,李有慧.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物元模型与可拓评价方法.运筹与管理,2002,11(2).

4.焦志莹,张文彬,焦志敏.供应链成员竞争合作关系研究.现代物流,2005,(2).

5.陈思云.基于系统论的供应链管理绩效分析.武6.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25(6).

7.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管理科学学报,2003,6(2):81-88.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3

一、引言

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和兴旺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服务业平均增速超过10%,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特别是产品供应链的迅速发展伴随了服务型供应链的诞生,并且传统的服务企业形成密切联系的供应链发展方向,如旅游业、宾馆业、餐饮业、航空业等领域中的企业已逐步形成服务型供应链形式运行与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落后的传统服务产业仍占相当比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劳动密集性、文化水平低、服务质量差、劳动效率低、规模过剩或不足、缺乏竞争力等方面。那么通过服务型供应链来改造传统服务产业结构是优化服务业结构一个新的途径。

二、服务型供应链主要类型

服务型供应链没有产品库存,是提供的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内容的提供者、服务方式的设计者、服务形式的管理者和服务内容的响应者组成的工作系统。类似与制造业供应链也存在相应的服务供应商、服务制造商和服务销售商等链式结构。服务供应链是从客户需求出发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实行有效的控制,将客户价值管理、服务流程管理、服务能力管理进行紧密集成,实现以客户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产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顾客心理效益的价值最大化,并将其送到顾客手中的一个完整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服务型供应链的服务对象是客户,其供应链的中心任务是提供客户最大满意服务为目标,服务型供应链的主要类型按服务实体流动来分,分产品服务供应链、顾客服务供应链、信息服务供应链等。服务型供应链按行业特征来分,分为旅游、商业、教育、医疗、保险、交通、餐饮、传媒、安全和社区等服务供应链。

产品服务供应链其服务目标主要以产品为实体流动为主的服务,其建立也是制造供应链的一种延伸,许多制造企业逐步把产品供应物流扩展到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这种趋势就是产品的服务化。目前主要在制造业、商业、能源和电子等行业中形成,其核心企业如直销公司、专卖店、超市连锁店等。其服务特征是产品的运输、销售、包装、宣传、售后服务等。

顾客服务供应链其服务目标主要以人为实体流动为主的服务。目前主要在旅游、教育、医疗、交通、餐饮、安全和社区等行业中形成,其核心企业如旅行社、学校、医院、公交公司、饭店、保安公司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其服务特征是为顾客提供各种形式服务产品,如组织、安排、住宿、学习、培训、治疗、护理、保卫、维护等方面的服务。

信息服务供应链其服务目标主要以信息为实体流动为主的服务,通过信息传递达到服务的一种增值活动。目前主要在电子商务、传媒、广告和中介等行业中形成,其核心企业如电子商务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等。其服务特征是顾客或企业提供各种形式服务,如宣传、策划、广告等方面的服务。

三、服务型供应链特征分析

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区别主要是来源于服务产品与制造产品的实质区别,服务产品具有不同于制造产品的许多特征,如顾客影响、无形牲、非存储性(易逝性)、同时性(不可分割性)、波动性、异质性(差异性)、劳动密集性和非运输性。

(一)顾客影响

顾客影响是服务供应链最基本特征,因为所有的服务都是针对顾客产生和传递的,顾客对服务的满意程度是影响供应链企业效益关键因素,在服务业企业中“顾客就是上帝”,许多服务具有重复服务的功能,重复服务次数是顾客影响的重要标志,感到服务好的顾客不仅可以提高被服务次数,还可以拉动其他客户在同一企业被重复服务次数。如许多顾客喜欢重复光顾服务好的理发店和商店。顾客影响是测量服务型供应链竞争力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二)无形性

无形性也是服务供应链中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最主要的特征。服务的无形性表现为服务的抽象性和不可触知性。由于服务“产品”不能像一般有形产品那样有形地展现在顾客面前。人们在购买服务之前,对服务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闻不出它的存在;购买服务以后,才能从服务后的感觉上评价它的质量,例如旅游服务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在执行过程中顾客才会为提供的景点、住宿、吃饭等服务质量给予评价。无形性是影响服务供应链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非贮存性

服务供应链的非贮存性又称易逝性,即服务产品具有无法贮存的特性。这一特征也是由服务的无形性所决定的。这是服务型产品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例如,旅游公司提供的旅游服务,当旅游结束时,这种服务就随即消失了。但在旅馆的房间按某时间的预定,若不使用和消费就可能使服务浪费。而制造业的产品通过存储,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卖出。非储存性也是影响服务供应链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四)同时性

服务供应链的同时性(不可分割性)是指服务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同时并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不可分割的作用,表现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这就是顾客在服务型供应链中所具有的两重作用。一方面,客户是服务提供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就像物流中“产品”;另一方面,客户是服务供应链中的“参与者”,因此使得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服务提供的时间、服务的质量、服务设施的需求都造成许多不确定性,表现为个性化不同带来了服务质量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加上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的性质,一旦服务需求出现,服务企业就必须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性也是影响服务型供应链的竞争力重要因素之一。

(五)波动性

波动性是服务供应链中服务产品表现出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同一服务会在时间、地点、环境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差异。例如对于同一次旅游服务,不同的顾客得到不同的效果。又如在商场购买商品,同一名服务人员在不同条件下销售同一种商品时,有时就能成交,有时就不会成交。由于服务的差异性和顾客之间的配合程度是导致服务成功和满意的关键,所以表现服务的波动性非常大。波动性带来了服务质量管理的困难,因此,它也是影响服务供应链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异质性(差异性)

服务供应链的异质性是指同一服务针对不同顾客时产生不同效果的差异,也称为差异性,这也是无形性导致的,不同顾客受教育、环境和经济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造成了顾客对同一服务的不同的效果,异质性也是导致服务波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需要对顾客进行

个性化服务,以保证服务质量。如何控制好服务供应链的异质性是供应链中服务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重点任务。

(七)劳动密集性

服务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劳动密集性,服务行业是以客户服务为主的行业,有时需要一对一的服务,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需要服务提供者,因此,需要大量的服务提供者参加服务产品的生产,劳动密集性也决定了服务供应链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服务供应链的密集性也是提高其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八)非运输性

服务供应链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运输性,主要是指服务产品无法从一个地方产生而在异地消费的现象,并非像运输“物品”一样,且还存在着空间位置上的限制,一般顾客得亲临服务场所才能得到服务,或者人员上门得到服务。但是,在信息服务供应链中,使用计算机或电话可以得到一些服务,如订购机票、预定房间、网上购物等,顾客可以不必亲临服务企业,就能得到服务。

服务型供应链主要特征的决定了服务供应链的竞争力水平,产品服务供应链、顾客服务供应链、信息服务供应链等三类服务型供应链等都具备上述特征,因此,如何认识、运用和控制这些特征是提高服务型供应链竞争力的主要策略。

四、提高服务型供应链竞争力的对策

(一)改造现有的服务企业结构使其成为有效的服务供应链模式

将现有的服务企业结构使其成为有效的服务供应链模式,在结构上服务企业联结更加密切,主要体现顾客源共享、信息互递、服务链连续等方面,供应链的服务质量会因为某一个环节的问题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因此,服务供应链企业之间应计划好每一个环节的服务,共同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的服务满意度。

(二)培育服务型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型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供应链中各企业提供的优质服务,根据服务型供应链的特性,克服无形性和波动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优质服务体现在供应链的结构、资源和品牌等方面。因此,服务供应链企业应加速优化内部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加大资金、人力、技术等投入,加强服务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消费者最直接的接触,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三)加快服务型供应链人才培养

服务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劳动密集性,大量低学历的人员从事服务行业,目前我国服务业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缺乏,需要大力培养。可以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通过专业机构加强服务业现有人员的短期培训,并结合所做工作加以实践,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推进服务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资源型 产业链 整合

一、资源型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链条的低端化。按照产业链是由各产业相互之间存在着广泛、复杂和密切的供给与需求的价值关系的企业集合的要求,资源型产业之间存在广泛、复杂、密切供求的关系,存在着前向、后向、双向、多向的关联,但目前大多数资源型产业这种关联多数表现为产业内部的关联性,多数产业链表现为低端的、产业内部的产品链,并未形成产业之间的企业集合所带来的产品种类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价值的增值的产业链。

2.产业链条的产品化。资源型产业中,部分产业的关联度与链条仅仅表现为产业内部产品之间的关联和链条。这些链条仅仅是产业内部形成的产品链条,均未向前向、后向或上游、下游相关联产业,如机械、电子、能源等产业延伸,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之间的链条,仅处于产业链条较低端的程度,即产品链条。

3.产业链条的初始性。资源型产业中,部分产业还只处于产业内部企业生产过程中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或零部件的生产与组装的关联性所引起的产品形成的最初始的链条,成为产业链条的最初始阶段,是产业链条的最底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条。

二、资源产业链的整合方式

1.横向整合方式

资源型产业链的水平整合可以由两种方式,一是进行水平合并,另一种是建立横向联盟,典型是价格联盟。水平合并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市场势力,从而增加对市场价格的控制力,增加垄断利润。同样,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有助于在位厂商自行构建进入壁垒,阻止潜在的进入者进入。横向联盟意在保持各企业独立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联合充分利用市场势力,达到上述目的,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和囚徒博弈困境,这种联盟很难稳定。

2.斜向一体化

对与本产业链紧密相关的企业进行一体化。例如,钢铁企业组建自己的物流企业,中国钢铁工贸集团公司有关人士认为,钢铁业急需现代化、高效的钢铁物流业进行配套支持。但现状是多数企业物流专业化程度低,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较低,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还不适应现代物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3.垂直纵向一体化

铸造冶炼企业向深加工的下游延伸,或者向上游的矿业企业延伸,或者向上游的矿业企业延伸等。比如宝钢集团、巴西多西河谷公司和河南永城煤电集团公司合资在河南建立一家年产 1000 万吨无烟煤的生产企业,所产无烟煤将优先供应宝钢及多西河谷公司;这显示了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控制产业链风险的努力。这也显示了产业链产品链的特点,即重视有形产品的联系,产业链整合、风险控制等都是通过一体化或者联盟等直接影响产业链内部各环节产品供求来完成的。

三、资源产业链整合的实现模式

1. 产品整合

资源产业链是关于产品的产品链,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产品从最初的原料投入到最后的产品产出都要经历很多环节,涉及许多企业和许多产品,用于下游产业的投入。对资源产品加工链来说产品要经过各个环节的集成才能成为市场能够接收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资源产业链的整合。资源产业链的产品整合,产业链上游环节的产品是下游环节的投入,资源产业链上的产品是分散的,资源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按照其下游厂商的意思整合自身的产品,最终达到整条资源产业链产品的整合,既实现了价值,更好的为下游产业链环节服务,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提升了资源产业链的竞争能力。

2.价值整合

资源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就是以资源产业链为基础从整体角度分析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价值创造活动及其影响价值创造的核心因素。价值整合的核心是最终产品的销售与服务,资源产业链往往注重产品的生产,但在资源产业链的最终产品投入市场阶段,其营销过程,销售过程,售后服务过程,是提升资源产业链附加价值的关键,也是资源产业链价值整合的关键。

3.知识整合

资 中图分类号: 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418-01

源产业链的协作以知识的共享为基础,资源产业链价值链整合的背后是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的整合不仅仅是关于资源的知识的整合,更多的是关于产品的销售、需求、服务等方面信息的整合。因此,资源产业链需要共享顾客需求、库存、成本,以及物流配送的实时信息,以便实现协调行动。对于基于灵敏供给的产业链,需要共享个性化需求信息、不同企业专业化方向的差异,以便进行知识整合,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主要是关于产品的整合性知识和配置性知识的共享和整合。资源产业价值链的整合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整合主要通过优化价值生产过程来实现——这个目标又是依靠知识整合来完成的。

四、展望

目前在国际工业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位于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从全球价值链现实格局和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来看,中国目前必须立足劳动力资源充裕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并通过产业链的系统化整合努力提升自己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

同时,在全球兴起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我国作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节能压力十分巨大,节能必将长期处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地位。而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促进我国资源型产业链向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不失为一条长期发展道路。

另外,我国目前东西部经济发展仍然不甚平衡,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具有“非均质性”的特点,与日韩和台湾地区不同,我国产业链升级所需要的低端工序转移不必寻求海外市场,在国内区域间实现转移即可。通过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将极大推动我国完整产业链生成和整体升级。

参考文献:

[1]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5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construction

Abstract:In today's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establish a good supply chain can make enterprises get a favorable posi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the choice of appropriate cooperative enterprise is the cor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organiz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virtuous circle depends directly on the formation stage of the supply chain.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与不确定性,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企业对市场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能否组建与企业相匹配的供应链,以及能否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对于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至关重要。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物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不仅是一条物流链、资金链,更是一条增值链,通过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协调经营活动,来达到降低总成本、共享利益的双赢局面。供应链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等特征,只有在认清不同情况下的供应链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有目的地组建适合本企业的供应链模式。

一、企业所处环境的分析

一个设计精良的供应链在实际运行中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原因不一定是结构的问题,而更可能是环境因素的作用。企业所处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企业资源是指企业所能控制或拥有的有效要素总和,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资源分析时,不仅要分析企业目前已拥有的资源,还要对经过努力可能获得的资源进行分析,主要是进行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资源应变能力的分析、资源的平衡分析。分析企业资源是为了确定企业的优势资源和弱势资源,以便能根据不同的资源情况选择不同的供应链结构。

资源本身不能产生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企业能力是对各种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企业能力的分析关键是要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专长是什么,这些核心技术和专长的价值性、独特性和难于模仿性表现在哪里。企业可以利用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企业的优势,加强供应链的向心力和聚合力,从而保证供应链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顺利运行。

现代企业的活动愈来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时,组建供应链就是企业带有战略性质的活动,一旦建立,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有必要在供应链组建之初就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变化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企业外部环境是指那些影响企业成败,但企业又不能控制的外部因素,一般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可以提高所组建供应链的适应性,并为供应链的重组提供依据。

二、一般供应链模型

分析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还不足以组建一条合适的供应链,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供应链结构。从供应链的定义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供应链模型(如图1所示),称为模型Ⅰ。模型Ⅰ显示的产品的最初来源是自然界,最终去向是用户,被用户消费以后又回到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产品从自然界到最终用户依次经历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这是一个静态的模型,表明了供应链的基本环节,进一步可将其抽象为链状模型Ⅱ(如图2所示)图中所标字母代表供应链的一个节点,箭头表示物流的方向。产品的最初来源和最终用户都被抽象掉了,而只留下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使模型更加简明,便于实际中研究分析。

前两种模型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现实中的供应链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企业有多个供应商和分销商,而链状模型不能非常明确的显示这种复杂的关系,这就需要另一种更加贴切的供应链模型―网状供应链模型,即供应链结构模型Ⅲ(如图3所示)。其中B代表供应商,C代表制造商,D代表分销商,箭头代表物流方向。网状模型更能反映复杂的供应链关系,在理论上可以涵盖世界上所有的厂家,把所有厂家看成其上的一个节点,并认为节点之间存在联系,网状模型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描述性更强,有利于人们在宏观上把握供应链,从而增强供应链设计的针对性。

三、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为了能够充分体现供应链设计的思想理念,保证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在供应链设计时,也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 战略性原则

市场的变幻莫测,竞争的愈演愈烈,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战略管理,以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冲击,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在供应链设计时,必须保持高度的战略眼光,从整体上来考量供应链的设计与规划。供应链设计要有长远性和预见性,并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相一致,使供应链设计与企业规划相互配合,以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2.系统性原则

供应链是由各个节点企业组成的复杂系统,合作企业的能力是否平衡、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能否取得整体优势、实现最佳效能。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采取系统观点,实现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最优。

3.简洁性原则

供应链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要使这么一个系统反应快、成本低,就要使每个环节都是最简洁、最有活力的组合。生产方面应采取敏捷制造的思想,提高企业生产力对订单的响应能力。供应方面维持较少的供应商,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减少采购成本、提高供应的质量和速度,以增加供应链的柔性。

4.创新性原则

组建一个供应链,创新思维不能缺少,如果不能打破企业原有的系统,不敢超越旧理论的束缚,就难以为供应链管理的新格局打下基础。因此,在供应链设计中应具有创新的思想,用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原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大胆地进行创新设计。

5.动态性原则

不确定性存在于供应链的时时刻刻,不确定因素的出现直接影响供应链的运行,甚至使供应链瘫痪。组建的供应链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对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有良好的应对机制,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保证企业活动的连续性。

6.客户中心原则

供应链由不同行业的企业构成,各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运行方式和利益,但都应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设计理念。供应商的供应、制造商的生产、分销商的销售都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整个供应链才能具有对客户的整体吸引力,才能使整个供应链产生单个企业无法具备的竞争优势。

四、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是指必须设计出与产品一致的供应链,在保证产品顺利流通、供应链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的前提下,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革新性产品边际利润高、生命周期短、市场需求无法预测;功能性产品受时间影响小、生命周期长、边际利润低。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

供应链具有两种不同的功能:物理功能和市场中介功能,按功能可以将供应链分为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有效性供应链侧重物理功能,即如何使供应链有效的将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从供应商开始,沿着供应链各个节点送达最终用户。反应性供应链侧重于市场中介功能,主要解决无法预测需求的快速反应问题。

在分析了不同的产品要求和供应链功能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不同特征的产品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功能的供应链的匹配。M・L・Fisher认为:功能性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应尽量减少物理功能的成本;革新性产品应少关注成本而更多关注能否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强调弄清客户的需求并对此作出反应,选择具有速度和柔性的供应商。因此,革新性产品应选择反应性供应链,虽然供应链需要较高的运行成本,但却能有效的保证革新性产品的随机性销售,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通过分析产品特征与供应链功能的匹配性,可以得出供应链与产品类型匹配的策略矩阵(如图4所示)。

功能性产品 革新性产品

有效性供应链

反应性供应链

虽然理论上很容易得出有效性供应链与功能性产品匹配,反应性供应链与革新性产品匹配,但在实际中,由于用户需求、企业状况、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使匹配和不匹配都是相对而言的,以前匹配的产品和供应链可能变的不匹配,反之亦然。所以,企业应该持续并定期的进行外部环境分析,以使供应链管理的侧重点与之相适应。

五、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可归纳为如图5所示:

第一步是分析市场竞争环境。主要是分析目前市场急需什么产品、需求量多大、决定是开发功能性产品还是革新性产品。如果开发功能性产品,就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包括了解谁是对手、对手实力如何、对手能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和将做什么,以及产品未来可能的市场占有额等;如果开发革新性产品,则要着重分析客户的需求与偏好。这一步的目的是得出每一个产品按重要性排列的市场特征,及对市场不确定性和需求变化趋势的客观分析和评价。

第二步是总结、分析企业现状。主要是分析企业当前的管理状况,如果企业已存在于某个供应链上,则重点分析供应链的状况,以及供应链的前景等。这一步骤着重于研究供应链的开发方向,找到企业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影响供应链设计的各种因素。

第三步是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供应链的设计项目,分析其必要性。

第四步是基于供应链的设计策略提出相应的供应链设计目标。主要目标在于获得高用户服务水平和低库存投资、低单位成本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除此之外还应包括:进入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新渠道、改善售后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成本等目标。

第五步是分析供应链的组成,提出供应链组成的基本框架。供应链成分分析主要包括: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用户的评价及选择。

第六步是分析、评价供应链设计的技术可能性。在制定了新供应链设计目标和策略后,要结合企业实力,对新的方案进行可能性分析,如果认为方案可行,就可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可行,就要回到初始阶段重新设计。

第七步是设计和产生新供应链。在此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①供应链的成员组成,包括供应商、工厂、分销中心的选择与定位;②原材料的来源问题,包括供应商、流量、价格、运输等问题;③生产设计,包括需求预测、生产什么产品、生产能力、供应给哪些分销中心、价格、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和跟踪控制、库存管理等问题;④分销任务与能力设计,主要是产品投放于哪些市场、及其价格等问题;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⑥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等。

第八步是检验供应链。供应链设计完成后,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进行检验或试运行,如果不可行,返回第四步进行重新设计;如果没问题,就可以实施供应链管理了。

以上各步骤的实施都应采取信息工具和信息技术为供应链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供应链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不断地与现有的供应链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反馈保证供应链设计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企业要组建适合本企业的供应链,必须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情况及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在认清不同供应链结构的情况下,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步骤,才能快速、低成本的组建供应链。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 .北京:械工业出版社,2000:98―153.

[2]胡军,彭扬.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419―443.

[3]陆建飞.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J].价值工程,2005(9):32―34.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6

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对供应链整体战略及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关键信息、物流配送、资本资金、相关商流要素所进行的重构优化管理。

本质是提高核心竞争价值而进行的相互交互和彼此协调的组织行为,供应链协同管理可以有效突破传统企业管理的组织界限,建立了跨组织双赢的业务流程结构,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什么是协同管理与供应链协同体系?

协同管理是一种开源、创新、敏捷、融合的管理体系,就是对系统工程中各个分、子系统进行空间、时间、功能、结构、流程等重组重构,实现“同步-关联-合作-竞争-协同”的溢价增值作用。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本质就是针对供应链整体战略及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关键信息、物流配送、资本资金、相关商流等要素所进行的重构优化管理,是为提高核心竞争价值而进行的相互交互和彼此协调的组织行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重要工具和重要手段,目的为了应对竞争加剧和环境动态性强化在于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供应链资源。

供应链协同的主要价值是创新供应链商业模式,调整供应链结构,优化供应链流程,共享供应链信息,标准供应链物流,最终实现供应链价值传递并增值,构造竞争优势群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协同管理有效的突破传统企业管理的组织界限,建立了跨组织双赢的业务流程结构,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供应链协同通过将供应链各个不同环节的组织结构、增值环节(如研究开发、资源整合、模式创新、集中采购、离散制造、流程制造、市场营销、渠道网络、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具有特定优势的相关交互企业组织起来,以整体协同管理为目标,以专业协同技术为基础,以业务信息共享为手段,以物流运营标准为支撑,从系统工程的战略高度出发,有效促进供应链的内部、外部协调一致,在保证供应链整体效益价值的同时实现各参与企业“局部效益”,开创“多赢”的局面。

那么,构建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意义在哪?

首先,供应链协同管理可以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供应链协同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供应链企业协同合作可以明确的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而客户需求是供应链驱动的首要要素,更是供应链协同的主要目标和主要方向,确保了供应链协作的方向性。

其次,供应链协同有效提升行业整体价值。供应链协同可以有效实现企业资源优势互补,通过协同各参与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及其它相关资源的整体性,增加行业客户的融合性和参与性,创造行业价值最大化。

再次,供应链协同构科学建企业生态平台。供应链成员在业务交互中,与上下游企业进行良好的业务关联,供应链协同所创造的平台价值,是个体企业无法体现的,需要借助供应链整体协同才能实现。

最后,供应链协同可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协同管理是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在供应链企业不断的协同过程中,供应链的结构、流程及盈利模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带来了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创新。

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还面临四个问题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只是业务流程的集成,供应链通过流程串联,这种结构的供应链注线性关联,缺少灵活性,只限于流程性关联,从而影响了整体供应链的价值传递和相关增值,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传统商业模式陈旧造成盈利能力下降

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方法,成为引领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核心驱动因素。

目前,我国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利润率下降,各行各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均面临经营模式雷同、产品及市场同质化等问题,行业需求结构明显分化,仅仅依靠降低成本已经已经无法取得竞争的需要,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业务拓展向供应链高端延伸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供应链商业模式通过不断试错和实践逐渐从模糊的概念到清晰的业务模型及具体的实际应用完整呈现。

组织结构层级复杂管理协同难度加大

供应链的各个成员是处于供应链不同价值环节的实体,上下游的业务关系注定要存在利益分配冲突,商业行为会导致各企业间对抗行为,而且不同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战略目标来不同带来对对方企业的行为不理解或者不信任。

供应链成员在协同合作中,牵扯到较多的商业信息和商业秘密,所以采取相关保护和防范措施,合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供应链信任与亲密程度很低,供应链整体协同效率大大降低。

业务流程不畅带来整体运营成本增加

部分供应链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不能区分,导致业务流程不清晰,核心业务流程受到职能管理的制约,导致流程顺畅出现制约。

同时,核心业务流程不是以客户、市场为驱动,整个流程不顺畅,导致研发、生产和营销不匹配,整体效率低下,流程人为分割,各自为政,造成浪费现象严重,不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信息孤岛不对称带来市场反应的降低

传统供应链管理仅仅关注单一节点最优,而未思量对整条供应链的协同,导致供应链效能失调从而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共享同步性较差,仅仅根据单一内部预测和不完整的需求确定管理方法目标,从而产生供应链的“牛鞭效应”。

同时,传统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较低,业务流程和信息传递失衡,使整个供应链无法实现敏捷反应,不确定性增加和预测准确度降低造成管理频频失误。

供应链协同体系怎么建设?

为了解决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相关不足和管理缺陷,通过对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协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协同能力。

供应链协同体系的建设是生态型圈层建设,从企业战略层面、执行层面到企业的组织层面、技术层面等需要全面的协同才能实现有效合作,通过在跨职能、跨维度、去结构、去中心上实现了供应链协同,整条供应链才能实现高效率、高可视、低成本、低风险的提供相关产品和相关服务。

供应链协同体系建设的主要方法如下:

供应链战略目标协同体系

供应链战略目标协同体系是指供应链协同体系运营的战略目标是否具有一致性,既有整体战略的统一目标,也有个体企业的协同目标。供应链战略目标协同体系建设,本质上是界定整个供应链的战略方向、业务聚焦和各参与企业的利益平衡关系。

协同的重点内容包括:供应链战略的职能集成化、响应敏捷化、服务柔性化、渠道网络化、价值知识化、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益平衡化等。确立供应链战略协同目标,还应建立战略的沟通协商、平衡制约、合理退出、管控监督、综合评价等机制,让参与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权责利,确保供应链协同战略目标的实现。

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体系

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体系主要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有传统“竞争-博弈”竞争模式转变为“合作-整合”模式。

供应链组织结构是供应链组织在职、责、权、利方面的动态结构构成,其本质是供应链成员为实现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在业务范围、个体责任、相对权利方面所形成的分工协作结构体系。供应链组织结构必须随着供应链战略调整而进行相关协同,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主要包括组织协同和结构协同。

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强调建立科学的供应链结构,通过结构优化实现结构层次清晰、科学分层管理,明确供应链结构协同的要求、责任、权力、利益,因此组织结构协同体系可以提升参与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供应链管理的溢价增值和竞争优势。

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体系

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体系是从供应链企业内部到供应链各参与企业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由于各种供应链生产要素的需求变化导致供应链业务流程需要进行调整和迭代,因此,业务流程协同成为供应链协同的重要组成。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重构成为供应链价值增值重要手段和方法。

供应链企业在产品研发、集中采购、生产制造、渠道网络、物流配送以及售后管理等方面重构业务流程,对协同流程进行全面优化,突破供应链流程管理的瓶颈,采取符合供应链实际情况的最佳做法,把整个供应链建成一个动态、规范、平滑、高效的流程管理体系,并通过对供应链现有流程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以流程带动信息、物流和资金在供应链内无障碍地流转,使协同业务流程管理发挥真正的效果。

供应链信息共享协同体系

供应链信息协同体系是指通过信息数据驱动传递为基础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传递、实时共享同步的协同体系。

数据驱动的信息共享协同是供应链管理成功与否重要支撑条件,供应链各环节的正常运营是基于供应链各节点介业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没有信息传递和共享的供应链,各个企业成为彼此孤立的信息孤岛,只有高精确度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保证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失真、不离散,才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信任问题和迭代问题,供应链参与企业通过以信息共享为工具,以优化供应链绩效为目标,进行协同决策,不仅摆脱了各节点企业单一目标分散决策所造成的供成链整体效益协调问题,也解决了传统集成式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制定主导决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体系

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是指为了供应链能协同运作而制定信用准则、规范及契约交易的基本制度,是供应链有效协同的前提和制度保证。

供应链各企业间的合作前提是以商业信任和企业精神为基础的,要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就必须加强征信体系和信任机制建设,这样供应链的运作安全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信任机制的建立有效降低了企业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耗费,并减少摩擦与矛盾、谈判与协商,从而大大调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

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规则主要有企业愿景、诚信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价值准则、程序原则、办事原则以及利益分配和风险分配规则等,因此,各企业应积极参与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修改的制定、选择、执行和奖惩机制,确保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体系的有效监督和执行落实。

供应链财务结算协同体系

供应链财务资金结算协同体系就是要以现金流精益化协同管控为核心,密切衔接供应链相关业务流程,把有限的资金资源在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最优配置的过程。

资金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正逐步成为贯通供应链各业务领域的重要管理手段,供应链资金管理能力的高低也成为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资金结算和现金流的动态状况统筹安排资金,形成引导供应链业务流程提升的倒逼机制。

在财务结算资金协同化管理总框架下,以供应链资金预算管理协同为核心,以现金流量动态管控为重点,以财务、业务流程融合为支撑,以资金筹集和帐期管理交互为基础,掌控供应链企业的融资、营运资金管理、资金结算等关键性环节,实现财务结算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协调统一和财务资金结算全过程的可视性、可控性。

随着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应用资金管理协同平台,利用资金池,对全供应链的资金协同统筹管理,资金统一筹集调配,统一运营管理,统一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对称,利益高度协配,构建高效的供应链财务资金结算协同体系,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健持续发展。

供应链金融资本协同体系

供应链金融资本协同是围绕产业供应链和金融经营协同的融合,它的增值收益主要来自于产业支持下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和产业组合稳定现金流支持下的资金成本节约。

高效的供应链金融资本协同是供应链企业创造增值溢价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债务资本结构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开展资本技术化、科学化运作实现资本溢价增值,拓展企业金融工具和手段迭代,推进金融资本盈利模式创新,寻找供应链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提升供应链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和整体效益,把金融资本占总体资产、营业收入的比例控制在合理区间,通过资本管理计划优化,在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资金的低效沉淀,以资金运作产业化为目标,确保企业资本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动态平衡优化关系,制订存量资本运营原则和资金运作措施方案,争取金融资本在供应链的整体运作的协同效益最大化。

供应链物流支撑协同体系

供应链物流支撑体系系统是指在供应链互动协同管理范围,相关企业在协同条件下物流体系运营的相关管理。供应链协同采购整合、制造整合、渠道整合、信息整合都需要物流支撑体系的重构优化支撑才能实现,供应链参与企业要考虑整体物流成本的有效归集和合理分配,不仅仅要降低某项业务的单一成本,还要有效降低供应链总体成本。

传统渠道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多是产品导向按照干线运输、区域仓储、区域调拨、末端分仓配送的物流路径,随着供应链协同整体需求,协同物流支撑体系通过优化整个物流运作,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配合流动实现高效优化,并实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创新管理,通过对仓储库存和运输配送过程的协调,发挥物流资源的组织协同效应,大大降低供应链的整体物流成本。

供应链线上线下协同体系

供应链线上线下协同体系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与物流配送网络的支撑实现全渠道的需求订单、便捷支付、物流配送之间的有效融合交互衔接,使整个供应链的采购、计划、生产、流通、服务等业务过程更加协同高效。

线上线下协同体系主要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数据和线下业务流程数据共享集成共享实现数据结构化,通过数据协同业务实现供应链生产要素高效匹配,以需求数据为基准,通过数据协同产生新的增值方式,可以及时、准确的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打造以线上、线下资源融合控制为核心的供应链协同体系,通过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共同培育和合作、向上游延伸与品牌商合作、与同业战略合作联合采购,向下游联合线下实体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差异化有协同的多渠道体系。

供应链需求预测协同体系

需求预测协同体系是驱动整个供应链业务的源动源头和核心要素,需求预测协同体系是预测目标、预测工具等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服务体系。

是根据供应链企业现有的基本状况、运营特点以及影响发展变化的众多因素,通过运用理论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研究来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需求预测可以科学高效优化库存管理,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显著提高运作效率,对于供应链战略的总体设计和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需求预测协同是柔性制造和按需生产的基础、是连接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的桥梁,供应链的各环节运营都需要需求预测的相关数据配合支持,如供应链的销售计划、制造排产计划、财务资金筹集管理等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都直接或间接受到需求预测协同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供应链需求预测协同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供应链的成败。

供应链产品研发协同体系

供应链产品研发协同体系是供应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研发与供应链协同构建了产品与供应链同步化设计的框架和流程,从而确保产品和供应链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客户个性定制化需求导致产品研发的需求模式发生了变化,产品研发的需求由传统的产品功能驱动向客户驱动转变,产品开发也从内部驱动转变为客户驱动,产品开发的由内部被动设计转变为供应链协同设计,供应商协同参与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构建分布式、多组织、分布式异地设计中心、供应商联合设计的协同平台体系架构,从而达到快速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研发效率,提高协同研发的战略价值。

供应链采购管理协同体系

供应链采购管理协同体系是基于供应链管理协同的需要从传统的采购模式向现代采购模式转变,即采购战略从传统交易向战略合作转变、采购需求从库存需求向订单驱动转变、采购范围从定向内部向协同外部转变。

在供应链协同条件下,采购管理是以客户或者订单驱动进行的,从用户需求驱动开始直到延伸到整个供应链,这种驱动模式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降低采购整体成本,形成供应链协同下的采购管理理念。

传统采购模式下,供应商只关注价格等主要因素,并且与采购方是交易关系,而基于供应链的采购关注采购综合总成本,并注重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因此,在供应链协同采购的影响之下,企业中的采购管理模式不断得到优化创新。

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体系

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体系将库存管理嵌入整个供应链之中从点到链、从链到面的分布式协同库存管理体系。

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的目标是基于供应链的总体战略,以降低库存整体成本和提高响应能力为目标,通过对流程上各个库存节点管控协调, 将各环节库存合理分布,保持供应链整体库存管理成本最优。供应链库存管理与传统库存管理相比,不仅是维持生产销售的措施, 而且是供应链的重要平衡机制,消除供应链管理的不规则需求波动,保持供应链总体供需平衡。

传统库存管理只考虑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供应链协同管理实现整条供应链各环节库存的动态平衡,及时准确地预测供应链各项异常变化带来的需求,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协同使供应链上各企业间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整体动态库存的科学分配。

供应链制造管理协同体系

制造管理协同体系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将线性流程工作变为并行离散工程,实现供应链内部、跨供应链体系的各个工序、工位、环节、流程的生产模式,最终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的目标。

供应链制造管理协同是以产品为对象,通过服务型制造、敏捷制造、智能化制造、云制造等模式,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涉及的数据集成到进行数据应用,将各类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使制造环节各个流程可以高效协同,同时,制造管理协同将间断式、孤岛式流程管理转变为集成化管理,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

协同制造管理是提升制造环节的需求敏捷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制造效率、实现协同协作开发的重要手段。供应链制造管理协同模式,简化传统制造模式,通过制造协同的优化实现制造模式的创新,形成完整的管理控制闭环。

供应链销售服务协同体系

销售服务协同体系,是以满足终端客户消费需求为核心,以销售渠道战略协同为前提,以销售服务资源共享为主导,以销售信息充分共享为基础,对主要供应链销售渠道和终端用户实施的销售服务运作方法。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7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31—03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在生产、消费、排放环节都做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再利用、污染排放减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分别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论、发展实践两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目前较少,涉及的领域也较窄,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其概念内涵、形成机理、稳定性等方面。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普遍比较一致。刘变叶(2007)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做出了界定,他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按照环形经济的理念,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循环过程,把上一个产业(或企业)排出的废物作为下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原料,在具有市场、技术或资源关联的产业(或企业)之间形成链条。吴飞美(2010)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提出全面革新了人们生产的价值观念,人们不再视大自然为“原料厂”和“垃圾堆”,而是视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杨银涛(2011)从以下几点总结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其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必须以3R为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后,废弃物尽可能通过处理重新变为资源。第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落实以具体的产业链构建为载体。第四,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产业链式发展为增长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部分学者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乔晶(2008)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才是企业需要的。杨雪峰(2008)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他认为,产业之间之所以能形成循环经济链条,是因为存在合理的收益空间既价值增值空间。不同于传统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还来源于价值发现,例如:从废弃物发现残余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资源节约和反复利用等。价值增值空间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存在的价值基础。刘志坚(2007)从价值链的视角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耦合机理,认为资源深度利用驱动、生产驱动、利益驱动是循环经济产业链耦合的三个驱动因素。杨忠直(2011)推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研究,他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不仅需要构建具有增值空间的价值链,还需要稳定的运行环境。因此,如何支撑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运行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高省(2008)把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链对于干扰破坏的抵抗和避免能力,二是产业链在受到干扰破坏后迅速恢复到最初状态的能力。杨雪峰(2008)把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交易的不稳定性和非交易不稳定(如技术的不稳定、质量的不稳定、系统的不稳定等)。交易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过高,非交易不稳定来自于循环经济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制度的不完善性、技术运用的不成熟和收益不确定性及产业规划的滞后性。崔兆杰(2009)实现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既系统适应不确定条件的灵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8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32-03

在我国,重工业一向被认为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可以和生态环境保护完美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2009年8月10日,中石化宣布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决定选址湛江东海岛;2012年5月24日,湛江市东海岛宝钢项目获国务院批准。依托深水大港和国内国际资源,东海岛将重点建设钢铁、石化两大核心产业,并配套发展港口物流、电力、精细化工、建材、燃料、化工、海水淡化等匹配企业,大力拓宽产业链,发展精细钢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金属包装、汽车零部件生产、碳四深加工、碳五深加工、芳烃综合利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及深加工、氯碱及深加工、精细化工、汽车配套化学品等相关补充企业,打造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1生态产业链概述

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能源、信息、资金、人才等)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连接关系的工厂或企业联盟,以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1]

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产业链应具有高效率、高效益、高生态化、低污染的特征。只有科学建立产业链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评价生态产业链系统的稳定性,才能推进该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升华,保障园区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2生态产业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1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所选的指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应能全面地反映和测度生态产业链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由不同层次、不同要素组成,各子系统之间、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子系统与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同时又相互独立,体现出系统性与层次性。指标的设置既要反映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又要反映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22科学性原则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要考虑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即指标的概念必须明确,权重系数的确定以及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等要有科学依据,避免指标间的重叠和简单罗列。

23区域差异性原则

本项目研究的生态产业链系统所涉及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在衡量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时所选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东海岛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取能代表东海岛区域环境的指标,反映出鲜明的区域特征。

24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产业链系统本身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闭环系统,但它在运行过程中又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等方面的交换。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既要考虑静态的数据,又要考虑动态的变量,使生态产业链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都得到全面地反映。[2]

2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为了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在评价指标的设置过程中,应尽可能选取可量化的指标,从而精确地反映生态产业链系统的情况。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定性指标又是评价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性指标所依据的主观判断的结论能够弥补定量指标难以准确定义、测量的模糊状态。因此,尽管这类指标采集、处理起来都比较困难,但它在评价生态产业链系统时是不可或缺的。

26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既要能全面反映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内涵,又要尽量利用统计资料和有关规范标准。

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生态学相关理论,在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基础上,综合考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筛选方法,本项目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外部影响指标、生态产业链企业指标、生态产业链系统整体指标3类一级指标;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环境、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社会发展效益、系统信息化水平、系统柔韧性7类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指标。其中,三级指标具体在进行园区规划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特殊条件而进行调整。

31外部影响指标

外部影响指标包括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环境2个二级指标。

311国家宏观政策

国家宏观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相关行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对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国家宏观政策涉及许多方面,方方面面都从外部作用于生态产业链企业内部,对企业的经营形式、管理效果、效益状况等产生重要影响。在内部素质和能力基本无差异的情况下,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越宽松,企业获利的概率就越大,抵御外界和内部的冲击的能力也就越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会增强。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国家宏观政策在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3个方面对企业影响最为突出。

312市场环境

企业的市场环境主要通过企业在市场上原料供应稳定性、主导产品市场需求状况、产品市场持续性等方面体现出来。

(1)原料供应稳定性:指产业链企业产品是否具有稳定的市场原材料来源。

(2)主导产品市场需求状况:指产业链企业产出的主要产品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供需比例是否恰当。

(3)产品市场持续性:指产业链企业产品是否具有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趋势,是否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改变而被市场淘汰。[3]

32生态产业链企业指标

产业链企业指标主要是企业竞争力的评定。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可用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显现,也是企业活力的根本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可通过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和社会发展效益3个二级指标来判定。

321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来评估。

(1)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可通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来综合评估。

(2)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常用的衡量比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3)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可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来衡量。

(4)产品竞争力:是指产品符合市场要求的程度。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客户满意度等都是衡量产品竞争力的常用指标。

322资源环境效益

发展生态产业链的目的在于缓解能源约束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构建生态产业链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将“资源与环境友好”的原则囊括在内。资源环境效益可通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来评估。

(1)资源指标:指企业在产出产品的过程中对各项原料、能源的消耗量和使用效率。包括单位原料产出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水耗、水重复利用率、废物综合利用率等。

(2)环境指标:反映企业在生产运作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具体衡量标准有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等。

323社会发展效益

企业作为社会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在盈利的过程中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社会发展效益主要从员工责任和社会责任两方面来考量企业的表现。[4]

(1)员工责任:指企业对员工应承担的责任。主要衡量标准有:工伤频率、工人工资增长率、职工社会保障程度等。

(2)社会责任:指一个企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可从资金纳税率、社会贡献率、社会公益支出比重等方面来加以判定。

33生态产业链系统整体指标

生态产业链系统整体指标包括系统信息化水平、系统柔韧性2个二级指标。[5]

331系统信息化水平

系统信息化水平主要包括以下3个次级指标。

(1)产业链系统内的企业链接率:是指生态产业链系统内两两具有物质或能量链接的企业占系统内企业的比例。该比率反映了系统内企业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所构成系统的复杂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C=2ls(s-1)

式中,l为系统内企业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相互联系数,有联系的即为1,s为系统内的企业个数。

(2)系统内企业开发链接技术的投入水平:生态产业链系统得以形成是以链接技术为基础的,因此产业链企业对链接技术的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的投入才能促成生态产业链的系统化。

(3)系统内企业信息共享程度:生态产业链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大量信息的有序组织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以对产业链企业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组合进行研究,对整个系统的效率作出估计,对园区进行包括环境、经济和工作机会在内的多目标规划,为系统所在园区的设计、决策和维护提供参考。

332系统柔韧性

系统柔韧性主要包括以下2个二级指标。

(1)具有平行关系的企业占系统内企业总数的比例:是指除了固定的上(下)游企业之外,企业是否有其他与固定上(下)游企业发挥同样作用的企业,即与其具有平行关系的企业,以此类企业占系统内企业总数的比例来衡量系统的柔韧性。

(2)产业链企业垂直延伸能力:指产业链企业的纵向延伸能力,即发展其上下游企业的可能性大小。

需要指出的是,生态产业链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评价指标的选择及数量可根据系统内外部因素变化进行适当调整,这是由生态产业链系统特征及评价对象所处区域和行业性质所决定的。

4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东海岛工业园生态产业链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较为客观的理论依据。这一系统的建立将有助于园区更加准确地朝着预期的生产方向和发展目标前进,使人们能更加及时地调控园区及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体现出生态产业链优越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149-52

[2]袁飚,陈雪梅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生态产业链形成机理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6):101-105

[3]韩玉堂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系统构建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124-125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9

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策略,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也呈现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因此,市场对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争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业务管理模式,它不仅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而且也为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业务流程集成环境的创建提供了原动力。

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易变性,企业本身不但要具有足够的敏捷性,来迅速调整以适应快速改变的环境,还要联合供应链上所有的伙伴企业进行协调与合作,使整个供应链具有敏捷性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更为复杂多变的网络时代,有必要将敏捷化思想运用于供应链管理,其实质是在优化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供应链在响应多样化客户需求方面的敏捷化特性。

一、敏捷供应链的概念与特征

敏捷供应链(Agile Supply Chain,简称ASC)是指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若干供方、需方等实体(自主、半自主或从属)构成的快速响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敏捷供应链的概念是伴随着敏捷制造和动态联盟模式而产生的。在动态联盟环境下,联盟的组成和解散是经常发生的。敏捷供应链应随着联盟的形成和解体,快速完成系统的重构和调整,这是敏捷供应链系统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系统的主要特点。由于市场需求的动态化特性,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敏捷性不再是企业内部的概念,它已延伸至整个供应链的范围。敏捷供应链不但要求供应链的各个实体具有应对变化的敏捷能力,而且要求供应链整体也能敏捷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般而言,敏捷供应链应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市场敏感性

敏捷供应链以顾客满意度为性能衡量的目标,而顾客满意度是市场敏感的,这就要求敏捷供应链能对市场真正的需求作出快速响应。目前许多企业面向历史数据分析或订单来驱动生产,而不是以顾客真正需求为驱动力。几乎没有什么生产计划是直接来自顾客最新需求的数据,因而造成了市场响应的滞后。目前,对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需求管理(Demand-Based Management,DBM)等管理思想的重视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通过多种渠道快速、准确地收集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驱动来安排生产计划。市场敏感性是敏捷供应链最本质的特征。

2.网络分布性

敏捷供应链通过网络将地理上分散的实体联系起来,包括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供应链中的所有实体,都参与到供应链的竞争中去。在供应链网络内安排合理的库存分布,在网络中实现供应链伙伴的合作、协调、重构及利益分配,以更紧密、更敏捷的联系,来不断提高供应链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

3.过程集成性

敏捷供应链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必须打破组织界限,站在供应链整体的高度来进行跨企业的业务过程集成或重组,在供应链内相关实体之间,共同进行新产品开发、系统管理及共享信息。企业必须将其注意力集中在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过程和功能上,通过外购、协调等手段,将非核心业务交给供应链伙伴来处理。只有实现业务过程的集成,才能真正缩短供应链物流渠道,协调各实体对市场变化的实时性响应。

4.虚拟性

使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的所有实体之间共享数据,实际上使供应链具有了虚拟化的特征。敏捷供应链的虚拟性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而不是基于库存的。通过实时的信息交互,企业能减少物流量,缩短物流渠道来提高效率。同时能让供应链上所有的实体都能实时访问到唯一的需求源,实现顾客需求的透明传递,避免“牛鞭效应”带来的危害,提高供应链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敏捷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敏捷供应链是一种全新理念,它突破了传统管理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带来全新竞争优势。

1.速度优势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实行敏捷供应链战略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就在于速度。在传统企业运作方式中,从接受订单到成品交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采购原材料开始,从前到后按工艺流程完成订单生产,除了必备的作业时间,中间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等待现象。企业如果按敏捷供应链观念组织生产,其独特的订单驱动生产组织方式,在敏捷制造技术支持下,能以最快速度响应客户需求。

2.顾客资源优势

企业在实行敏捷供应链战略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客户的电子商务环节开办个性化订购服务,客户可在网页上根据公司对产品组件和功能的介绍,自己选择零部件,自己设计产品的款式、颜色、尺寸,顾客的需求信息直接反映到产品设计、规划阶段,成为企业最直接也是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3.个性化产品优势

依靠敏捷制造技术、动态组织结构和柔性管理技术三个方面的支持,敏捷供应链解决了流水线生产方式难以解决的品种单一问题,实现了多产品、少批量的个性化生产。首先是敏捷制造技术的突破,在信息互联网支持下形成的一整套快速制造系统的技术,是敏捷供应链的主体核心技术。其二是动态变化的组织结构。敏捷供应链突破了传统组织的实体有界性,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由核心企业根据每一张订单将若干相互关联的厂商结成虚拟组织,并根据企业战略调整和产品方向转移重新组合、动态演变,以随时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其三是柔性管理技术。敏捷供应链观念摒弃单纯的刚性管理,强调打破传统的严格部门分工界限,实行职能的重新组合,让每个员工或每个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整合各类专业人员的智慧,获得团队最优决策。

4.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的取得源于库存成本的显著降低。传统组织方式是按照从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推动生产方式进行的,企业内部缺乏需求拉动的按订单即时生产能力,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大量库存堆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供应链上游企业缺少相邻下游企业的即时信息,结果容易造成需求被逐级放大的“牛鞭效应”,导致企业间库存不断增加。敏捷供应链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成功地实现了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订单驱动生产组织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库存量。

三、提升供应链敏捷性的途径

提高供应链敏捷性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生产系统的敏捷性,市场的敏捷性,物流的敏捷性,供应的敏捷性,组织的敏捷性,信息系统的敏捷性,降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建立供应链敏捷评价体系。

1.提高生产系统的敏捷性

面对顾客需求和变化,要能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之间方便、灵活地配置资源和操作。供应链的敏捷性是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特征的,应该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模式转变。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必须进行零部件的标准化、模块化工作,将产成品库存转化为半成品库存,而在各个分销区域实现本地化或个性组装和配置,达到实现大规模定制的目的。

2.提高市场响应的敏捷性

市场敏感性是敏捷供应链的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必须研究能准确快速地收集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方法与途径,必须与顾客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保持顾客的忠诚度并寻求新的顾客源。

3.提高物流系统的敏捷性

通过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的各个实体上交换信息,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通过分离物流与信息流,利用信息技术在各节点之间调配库存,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实现物料的流动,这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敏捷性。

4.提高供应的敏捷性

供应的敏捷性要求在供应链伙伴之间建立可靠、信任的利益共同体。只有与供应商充分协调、合作,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才能调动供应商的积极性,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同时,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必须与那些能够迅速有效地重新配置新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合作。

5.提高组织的敏捷性

由于供应链跨企业、跨功能的特点,所以必须站在供应链整体的高度进行组织重组,进行跨企业边界的合作。必须提高供应链范围内员工的敏捷性,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员工能快速适应多变的组织结构调整。必须加强知识管理在供应链中的共享与应用,使组织结构的调整不影响对传统经验的继承与发扬,加快员工对新组织形式的适应能力。

6.提高信息系统的敏捷性

一方面供应链的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另一方面供应链作为动态联盟也存在着生命周期,因此供应链管理系统必须具有敏捷可重构能力。目前的组件技术、多Agent技术、CORBA,甚至刚推出的WEB Service架构等信息技术,成为实现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敏捷性的解决方案。

7.降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复杂的系统总会降低其敏捷反应能力。供应链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供应链本身越来越复杂。因此,必须简化供应链的结构,只管理对供应链战略起关键作用的成员,将企业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供应链性能的关键因素上;利用信息系统来管理日常业务,将管理者从日常事务处理转移到战略管理上来,降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

8.建立供应链敏捷性评价体系

传统的供应链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而供应链的敏捷性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建立供应链敏捷性评价体系。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及时发现影响供应链敏捷性的瓶颈,通过对影响供应链敏捷性的关键指标的改进,实现系统性能的改善。而且,供应链敏捷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稳固供应链伙伴的利益关系,提高供应链伙伴的积极性都有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传统产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改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企业必须寻求全新竞争优势,才能在新经济时代取得优势地位。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不仅要求企业本身具有敏捷适应性,而且要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敏捷性,联合供应链上所有伙伴敏捷地应对终端顾客需求的变化,以顾客需求为驱动,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标,通过供应链的敏捷性战略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增加企业在市场获得更多利益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柴跃廷 刘 义:敏捷供需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10

特点一:公司视供应链为战略资产实现了70%的发展绩效

尤其是行业领先者对供应链的重视程度比行业平均要高出很多(图1所示)。

从该特点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生产者放弃了这种以我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方式。供应链管理的产生,顺应了经济时展的要求,正如英国著名物流学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曾经说过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对供应链进行不断的整合优化,才能使企业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尤其是供应链的产生,信息化的推进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发展使得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若干制造企业实体构成了一条供应链,其中各企业实体的生产制造的目标和利益往往有很大不同,而且与供应链的整体也存在一定偏差。在保障一部分成员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可能损害一部分成员企业的利益;在供应链的环境下要求制造企业精细生产,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并且满足上下游需求商的要求,准时交货、及时交货等。特别是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制造企业,希望改变自身的生产方式提高自身企业生产能力的同时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并且同时满足供应链整体的利益要求。

特点二:行业领先者关注最佳的配送、成本及灵活性来满足客户的增长需求

从图2的数据来看,管理供应链的总体利润,降低供应链的总体成本,满足客户需求,供应链与货量波动做出相适应的准备等,同时在创造供应链价值方面,以最大化提升配送绩效,降低成本等6个方面主要因素被认为是帮助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当中创造了价值。以汽车供应链管理为例,汽车制造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更加复杂的空间,技术发展不确定、需求不确定、竞争不确定等导致环境的不确定,导致汽车制造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源,对质量、数量、时间和空间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仅靠自身努力降低成本已经不大可能,在这种不确定性环境下,汽车制造业企业只有建立创新的经营体系、体系结构、虚拟体系、组织结构、合同网络、技术整合等新的经营模式,才能有效地降低汽车供应链成本。

在现在的世界环境下,很少有企业能独立承担其产品所涉及的所有阶段及多种时空环境下的经营活动。企业要想获得生存所需要的利益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价值链组织,需要所有零部件供应商、汽车销售商以及其他各个主体参与到整个汽车供应链之中,一起进行供应链协同,提升自身在激烈竞争中的实力。参与的节点企业通过观察其参与所在供应链的运作,分析出汽车供应链中具有战略重要性以及影响利润率水平高低的环节。如果企业在这些环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话,企业就要保留并强化这些环节;如果企业无法控制供应链上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利润水平高低的环节,就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强化自己具有优势的环节,加大资金、技术、人力投入,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转变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环节,从而降低成本。

特点三:“一招吃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行业的领先者,都会为客户定制专门的供应链服务

数据反映,行业领先者在供应链资源配置上的重视约比行业落后者高出40%,而渠道方面关注较为落后,如果按照单位渠道的资源配置来看,行业领先者更与落后者的差距达到55%。并且,分行业来看(图3),对供应链资源配置能力的成熟程度以电信技术、工业产品、汽车最为领先。由此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发展分化。

实际上,越来越苛求的客户需求,也是促使供应链协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买方市场的形成使最终客户和业主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他们想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好的服务与个性化的产品,想立即获得产品和享受服务,想让企业按照他们要求的时间交付产品,同时客户对产品使用的可靠性要求也大大增加。

特点四:行业领先者一直保持对核心战略功能的全球控制

从图4的统计数据来看,约54%的受访者关注与全球的战略职能,同时,在这些职能当中,涉及新产品研发、战略采购、供应链优化、销售运营计划等方面,而生产组装、需求计划、客户订单管理台账、服务、运作采购、仓储、出入库物流这些涉及执行功能主要集中在区域化层面。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企业在提升竞争力方面,更要与其供应链战略相匹配。

那么,竞争战略满足顾客的优先目标与供应链战略旨在建立的供应链能力目标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抛开竞争战略,不可能设计正确的供应链战略;对于给定的竞争战略,存在正确匹配的供应链战略。成功的战略匹配是正确的竞争战略与相匹配的供应链战略。从两大产品划分角度看,即功能性产品与创新性产品,企业根据其产品的需求特点来定位竞争战略。这两类产品需要完全不同的供应链,供应链战略风险的根源在于产品和供应链类型的不匹配。

一方面,功能性产品满足的是人们的基本需要,随时间的变化不太,有较为稳定的、可预测的需求和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但稳定性加强了竞争,导致较低的边际利润率。可预测性使得市场调节相对容易,供应与需求匹配良好。公司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物理成本上,考虑到对价格的敏感度,供应链成员用以协调行动的信息流至关重要,这些信息使得他们能以最低的成本满足可预测的需求。

另一方面,创新性产品(如时装),生命周期一般只有几个月,需求难以预测,模仿者迅速侵蚀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创新,生命周期的短暂与类型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了需求的不可预见性,增加了供应短缺或过量供应的风险,较高的利润率和用来扩大市场份额的前期销售的重要性都提高了供应短缺的成本。短暂的产品生命周期又增加了产品落伍的风险及过量供应的成本。因此市场调节成本是这类产品成本的主要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对前期销售额和其他市场信息的解读,并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库存和生产战略的重点不再是降低成本,而是在于供应链库存管理和备用生产能力以应付突然发生的需求:依据生产速度和生产柔性、产品质量来选择供应商,而非价格因素;采用标准化产品设计;延迟策略。高效工艺应该应用于降低成本,而快速响应工艺应用于创新性产品。

企业一旦确定供应链战略之后,强调反应能力的供应链必须将所有的职能战略设计用来提高其反应能力;而强调赢利水平的供应链,则必须让所有的职能战略都来为增加赢利作贡献。由于创新性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会使得产品的生产销售与需求失衡,一旦失衡要么导致产品脱销要么导致产品积压,给企业造成损失,此时企业的竞争战略具有高风险性;相反,功能性产品的风险性则很低。供应链战略便是在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和赢利水平之间权衡。

在供应链业务外包方面,图5显示了涉及生产(与组装)、运输(仓储与进出库物流)两个方面业务外包占据主要比例。更重要的是,外包战略应与公司及供应链战略保持一致。那些提供个性化、密集客户服务的公司需要外包合作伙伴具有灵活、敏捷的服务交付模式。相反地,那些在价格上进行竞争的公司或公司内部的供应链部门需要精简运营效率低的合作伙伴。由于大多数公司运作多个供应链,因而在选择外包合作伙伴前必须了解每一条供应链。适合高容量、低成本供应链的外包合作伙伴很可能不适合需要非常敏捷并能向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供应链。这种细分领域的战略性调整将确保所选择的外包合作伙伴能够执行供应链功能或流程,以与公司整体的品牌承诺相辅相成。

在管理供应链外包合作伙伴时应了解目前的能力,其中,了解目前的成熟度将帮助公司理解当他们变得更加以需求驱动时,他们需要什么类型的外包。它还将就组织机构和组织之间的模式和管理提供洞察力。而成熟度包括业务驱动、成本驱动、需求驱动和价值驱动等不同阶段。公司往往会从他们自身和他们的服务提供商那里涉及到更多功能。此外,更加成熟、规模较大的公司(处于需求驱动和价值驱动阶段)经常致力于个人管理外包合作伙伴,并且比处于业务驱动和成本驱动阶段的公司更大程度地利用其优势。

特点五:行业领先者不断加大对供应链能力方面的投资

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中投资使其与发展成熟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而这种投资表现在创造供应链价值的驱动因素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运输绩效的最大化:与重要客户在计划上的协作;门到门供应链的计划和可视性;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直接补货模式管理等。

2)成本最小化:将业务投入到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差异化的货物订单配送方式;差异化服务尤其是降低潜在成本。

3)对货量变化的最快反应:供应链内部管理能力灵活性提高至80%~120%;灵活的结构调整模式和支付方式;供应链的地区化发展。

4)风险最小化:尽量多地区原材料来源,避免来源单一化;对供应商的财务风险的审查管理和在同伴之间共担风险的能力。建立对主要供应商的常态化监控以及可视化管理。

5)应对复杂的管理体系:发展员工的多种技能以应对复杂的管理体系;产品的定制化服务的管理;多考虑分销商及其他的渠道商。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11

中国加入WTO后,改变了我国引进利用外资的现状,对浙江外资引用的流量和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利用外资面临新的战略任务。地处长三角的有利区位和国际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的格局,跨国并购成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通过提升产业生态链的层次,发挥产业链优势,吸引跨国企业的嵌入,使之成为我省吸引外资的亮点,拉动浙江省的招商引资。

一、产业集群、产业生态链的概念

1.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这种集聚有助于优化要素供给、完善产业配套、提高市场效率、塑造区域形象,进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就是典型的产业集群现象。

2.产业生态链的概念

产业生态链是指同一行业或产业中的上下游企业通过具体分工、紧密合作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系。它可以将行业或产业中众多不同角色的企业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整体效益。产业生态链强调的是两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与交互,注重的是产业内部各种资源的流动。通常意义上,产业生态链形成的生态网络由企业的目标客户群、股东、下属企业、控股企业、合作伙伴、技术支持部门、行业交流协会、原料供应商、渠道经营商、上级部门、产业联盟组织、相关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公众媒体等构成。我们用生态两个字来诠释这种关系,主要在于产业内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共存共赢、相互之间不能或缺的关系,一旦关系缺失,都将损害到该系统中的其他角色的收益,这就如同自然界形成的天然生态链与食物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加强产业生态链建设的作用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加强产业生态链建设的重要作用有:

1.吸引投资、聚集企业的作用

近年来,影响招商引资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原来的优惠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而是产业本身的配套性上,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产业生态图谱,产业链包括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浙江省的产业集群以水平横向协作链占主导地位)。良好的产业生态、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支持能力,可以使跨国公司大大降低经营活动的物流成本,从而大大地提高资本运营效益。目前,产业链的发展程度亦即产业的配套性,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2.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竞争能力的作用

当今各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以及产业园区的竞争。而产业链竞争是最核心的因素。一个完备的产业链能够产生巨大的吸附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企业加入到这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寻求最大商业利润。所以说,产业链的培育与优化已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3.增强抗风险能力、稳定经济的作用

产业链能集聚大量的中小企业,它们之间在技术上既替代又配套。产业链能增强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融入世界经济整体上参与国际竞争。更重要的是产业链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形成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资源互补的产业链条。这种互补式链条可以发挥稳定区域经济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抵抗风险的能力,能有效遏制关键“龙头”企业的外迁想法。

三、浙江省块状经济产业生态链建设的影响因素

尽管浙江省产业生态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产业生态链的长度和数量还处于较低水平,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低成本、低价格,很少依赖于技术创新,区域品牌主要面对中低端市场,尚未融入全球的价值链体系,因而影响了整体的集群升级和吸引外资工作。

1.产业生态链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上

大多数产业链中个体、家庭企业小生产方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少企业依靠简单手工劳动替代资本的投入,专业化程度不高,熟练技术工人缺乏,产品仿制现象突出。

2.产业生态链技术水平低

大部份集群处于传统技术生产方式甚至手工制作时代。

3.产业生态链的建设还缺乏完善的服务网络和功能平台

资源的全球性配置,使得地区诚信环境决定资源就会向哪个地区涌流。行业协会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众多小企业可以通过协会而联成一体,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一些地方行业协会功能的不完善导致社会诚信水平较低,导致企业恶性竞争,制约了产业集群优势的发挥。

4.地方政府还没有充分发挥市场“辅助”作用

企业进入开发区,不是依据产业集群基本特征作为标准,而是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捏合”的结果,市场机制未充分作用,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效果。

四、对策建议

企业作为产业生态链中的主要结点,是产业生态链构建的主要实施者;而政府作为产业生态链辅助网络中的主要结点,要为产业生态链建设提供支撑。产业链招商作为当前行之有效的吸引跨国公司眼光的手段,我们需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去制定相关措施,促使我省“内生型”产业生态链融入到“外生性”的全球价值链中,从而促进块状经济的产业升级。

1.企业自身参与产业生态链建设的途径

(1)工艺流程升级。通过引进新工艺或重组生产网络来提高产业链某个环节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2)产品升级。通过引进、研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比竞争对手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提高单位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3)功能升级。企业在实现产品升级后,逐步重新组合产业生态链的位置,专注于优势环节,弱化或转移非核心业务,通过拥有产业链的战略性环节来获得市场优势。

(4)价值链的升级。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或变更到更有利可图的产业链,从而使一个地方的产业集群升级。

2.地方政府需要大力实施的产业链招商辅助措施

(1)由追求单体企业数量的引进向追求产业聚合、产业链完善转变。产业集群要重点引进技术先进、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大的制造业龙头项目,借助龙头企业的纵向延伸,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进入,产生雁阵效应,形成集合产业集群的高关联度,达到1+1>2的聚合效应。政府应把固定资产的支持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转移到产业配套和延伸产业链上来。现阶段的招商引资政策要和促进产业生态建设与配套、零部件配套项目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中心城市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产品集聚区。

(2)由内生型封闭发展向在产业发展上实施梯次战略转变。目前浙江省在全球产业生态链上的层次较低,还缺少跨国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我们必须强化合作,集中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循序渐进,首先在制造业产业链的一环或几环中建立优势,在现阶段充分重视非核心技术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然后积累经验,乘势而上,在制造业上实现跨越,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尤其是上游环节发展,从而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同时,政府应该向企业提供大量关于国际分工和本地优势资源的信息,引导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通过产业升级,努力向价值链上游渗透,在当代国际分工中分享更多的利益。

(3)由行政区域规划向全省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转变,编制浙江省产业地图。为在全省发展和密切产业联系,提高产业支持和配套能力,也为了防止各个工业集中区彼此“孤岛化”,应对全省产业空间认真进行空间和区域布局。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板块。首先,环杭州湾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区域,也是浙江省利用外资的主要区域,应继续深化开放开发,重点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高附加值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举办国际性有影响力的展会,大力向全球贸易中心营销、招商,大量吸引国外常驻贸易机构和商人,把环杭州湾建成长三角南翼地区亚洲的国际贸易门户之一。浙中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可利用长三角南翼地区中国陆路交通主枢纽地位,长三角南翼城市圈中心位置和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龙头的国内外市场网络、物流网络以及义乌国际商贸城发展的基础,成为长三角南翼的物流中心。再次,温台沿海地区是浙江省民营经济最发达区域,机制灵活,活力充沛,随着国际市场从产业分工逐步转向产业内生产环节分工,围绕产业链招商是大势所趋,这对当地产业集聚度要求高。这一地区要充分发挥产业链分工较专的特点,在为跨国公司产业链配套上做深做透。

(4)由只注重引进制造业项目向构建“现代制造业生物圈”转变。产业集群理论和工业园区建设理论都认为,要提高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品质,必须具有与制造业本身相适应的高科技的配套产业,其中包括现代制造业发展所特有的产业支持和与其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内容包括法律、金融、市场、咨询、专利、公共关系、产品分销、零部件组装及配送等,这些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制造业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由各种各样的中介服务公司、专业服务公司和名目繁多的协会组织承担,向生产制造企业提供别处无法提供的专业服务。因此,我们招商的目标不能只盯在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上,还要引进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提供专门服务的服务业上,包括注重引进研发机构、采购中心、销售中心乃至地区总部上,吸引国内外制造商、采购商、配件供应商参与产业链与产业群发展;吸引产业链上游产品供应商来浙江设立销售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促使企业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徐 锋 李秀辉:进一步优化浙江利用外资结构.浙江经济[J].2007年13 期

[2]井 华:谈浙江引进外资.At Home & Overseas[J],2005年07期

[3]任晶晶: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引导建议.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2007年06期

[4]王 勇: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多角度透视.经济论坛[J].Economic Tribune,2007年13期

[5]许光兵 于丽英: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分析.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2007 年

[6]曾永寿:产业链化现象探析[J].上海商业,2005,(03)

[7]童 莉: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设计及其系统稳定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

产业链的重要性篇12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41-02

一、中国路桥企业全产业链现状

中国路桥企业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从事国内外桥梁、道路、隧道、港口、铁路、机场等工程承包,兼具物流、租赁、贸易、投资等服务业务。依据经营业务中国路桥企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规划、研发和设计、材料制造、科技检测、工程施工、监理、维护、社会服务业等。

1.规划。规划一般包括桥梁和工程的规划设计,现阶段我国路桥企业一般都具有自己的规划设计院,这一部分在产业链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规划处于路桥企业产业链的最上游,也是附加值较高的一个环节。规划的内容相当广泛,常见的主要有桥梁、道路、机场、隧道、港口、房建、景观、机电等交通工程的规划。

2.研发和设计。研发和设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桥梁施工装备研发,二是桥梁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

3.材料制造。在路桥企业的产业链中,材料制造是关键的一个环节,而我国路桥企业的制造主要是钢材。

4.科技检测。科技检测主要是指企业依据自身的高尖科学技术,为产品或工程提供科技检测服务。

5.工程施工。工程施工是路桥企业产业链的主体部分,目前,我国路桥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工程施工部分。建筑承包业务量非常大,但从整个行业获利前景来看,建筑承包业务将仍旧面临着低毛利率的未来。

6.社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是我国路桥企业延伸产业链的重要一个环节社会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

中国路桥企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各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性。构成中国路桥产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尤其是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上游产业(规划、设计、材料制造)和下游产业(工程施工、社会服务业)之间以及与产品市场或辅助组织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方面的交换关系,且它们之间存在多样化的链接实现形式。

2.产业链的层次性。中国路桥产业全产业链有两个层次的表达:一是产业层次的表达。在这个链条中,作为单元的路桥企业基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采集、运输和加工,在历经了不同的生产阶段的加工处理之后,自然资源的物理形态得到改变,价值得到提高,最终自然资源被转化为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的效用。二是路桥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链中的产业关联,一方面反映了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的纵向延伸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产业链内主次链条之间的关联,即横向的关联拓展关系。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关系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就越高。

3.供求关系与价值的传递性。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看,中国路桥产业全产业链是将资源进行集中、传递和累计的重要手段。各种资源(资本、信息等)在中国路桥企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进行传递,并不断地把这些资源的价值累加在产品之中,使得原材料的价值或效用不断增加,并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中国路桥企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一)产业链横向延伸整合模式

中国路桥企业产业链的横向整合是增加路桥产业链的宽度,扩大产业链横向规模,从而使得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更强大,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提高产业链运行的稳定性,提升路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加强制度管理。通过对路桥企业制度的规范和管理,可以解决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产业链的稳定性,提高产业链的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2.识别并利用关联。中国路桥企业的能力整合重点是注重关联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根据协同效应明确产业链上相关企业之间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是指关联企业之间具有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一些联系,如原料供应商和原料加工商之间的关联;无形是指企业之间存在关联,但是这种关系不是实体性的事物,而是通过间接或无形的方式连接着。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创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企业的信息共享和自动化管理,提高企业内部运行的效率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在面对市场需求和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整合现有业务、创新业务流程、提高工艺能力。

4.培养优秀的中国路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软”管理,不同于传统管理观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能够给员工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软约束”——员工约束的自我行为的目的。另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建立,也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企业文化的建立不是强迫性的行为,而是用价值观引导员工和消费者自愿行动。事实上,企业文化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无形的企业能力集成,培育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产业链纵向延伸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路桥产业链的纵向整合途径即拓展主导业务的范围、掌握产业链主导环节和关键环节,从而实现资本渗透和控制、契约约束和技术控制。主要整合方式有:战略联盟、投资自建、联合投资、兼并收购等形式。这些形式各有利弊,比如,自建投资的企业具有完整的产权,可以全面调配企业的资源,能够保护企业的关键技术和产权等优点。但是,这一类型的整合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兼并收购是纵向整合手段较为常用的手段。联合投资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却常常会带来关于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控制权方面的问题。战略联盟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它既可以用于在能力和资源方面存在差异的企业之间进行互补型的联合也适用于在能力和资源实力相当的企业之间形成强强联盟。

(三)产业链混合延伸提升核心竞争力

1.产业链纵向整合——由点到线的深度拓展。这个内圈的主体是由产业链内部的核心企业通过纵向整合形成的,内圈的3个部分之间存在密切的产业关联,并以技术和资本为经济联系,实现各种资源有效整合,每一部分协调运转,从而实现产业链的效益最大化。产业链内部核心企业主导的纵向整合的重点在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耦合度、延伸力以及完整性,从而实现产业链由点到线的过渡拓展,增加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的能力和空间。在完备性方面,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接通产业链的断续环节,弥补产业链的缺失,保持产业链的畅通和连续。在延伸力方面,核心企业凭借自身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拓展市场,加速技术和知识向更深更细的方向渗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强化链条发展的深度和长度。在耦合度方面,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能够很好地合作和沟通,保持生产的协调,提高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有效避免生产要素的重复和往返现象带来的价值链“短路”。

2.产业链横向整合——由线到面的宽度扩展。对单一的产业链来说,产业链的纵向整合虽然能够提高资源加工的深度,但是,也会带来产业链运行的稳定性和规模方面的限制,因而,产业链的发展应当是“粗”和“长”的方向。在“粗”方面通过产业链横向整合来实现,壮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将单一“线”状的产业链拓展为“面”状的多层次的产业链。核心企业通过重组、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与产业链内的关联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相互关联形成产业链的若干个子链,成为产业链主链的重要支柱,形成群体效应明显、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的产业集群链。

3.产业链的综合整合——由面到网的广度拓展。 产业链的综合整合主要表现在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这种整合可以实现产业链之间突破产业与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地理空间上的限制,在交互影响下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系统,加强产业链之间的联系,由产业链发展成为产业网。

随着产业链整合进程的深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强化产业链内在逻辑关系上的作用不断显现,并带动产业链不断扩张。由于知识、技术等溢出效应,产业链会不断吸收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因此,在路桥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应当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并对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进行整合,这能够为路桥产业链的多极化扩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也要注意避免链条内的企业恶意竞争。同时,路桥产业链整合要和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可能的产业结构调整动向相一致,产业链中的企业在制定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时要依据国家政策导向,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