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施工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4-12 12:54:58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1

关键词:深基坑;市政工程;降水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深基综合降水的必要性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市政工程的质量保证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技术的进步,我国市政工程建筑正朝着更高、更为复杂的趋势不断发展。加上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断增高,对建筑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市政建筑的高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让基坑的深度也随之增大。可以说,基坑降水问题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基坑工程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设计和技术方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实施。虽然在很多市政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只是临时性工程,但其技术复杂性却远远高于永久性的基础结构或上部结构。如果深基坑技术没有满足工程建设出现问题时,就会对建筑物带来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深基坑工程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

作为深基坑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深基坑降水技术对深基坑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减少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开挖深基坑时,在达到一定深度时坑内的土层就多为软土层且含水量会增大,这就会出现坑内下部的承压水对基坑底板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就需进行采取基坑降水技术来防止一些工程问题的出现。

市政工程深基综合降水的作用

基坑降水对工程有着巨大的作用,其可以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的渗水,从而使基坑的坑底维持干燥的状况,而且消除了渗透力的影响,防止流沙的产生,从而增加了边坡和基底的稳定性,进而可以保证施工开挖更加轻松。除此之外,基坑降水技术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面沉降的问题。由于剧烈的地下水位变化会对地面造成不均匀的沉降,这就带来了基坑不稳定性增加并对附近的建筑物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然而,整个沉降过程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短期的降水并不能缓解地面沉降问题,因此,在降水后,只有采取回灌地下水的措施,提供更为丰富的水源,才能够补偿降水引起的沉降问题,进而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不仅如此,基坑降水还可以很好地减少土体的含量,进而提高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这就使基坑的支护体系的变形几率大大降低,从而增强了土中的有效应力,保证基坑的稳定性,使得当进行施工时,大大减少了主动区土体侧压力,提高了基坑支护体系稳定度和强度,进而保证了工程的良好开展同时也保证了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市政工程深基坑综合降水方法

市政工程的深基坑降水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开展降水工程时一定要对降水工程进行有效准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与维护等工作,充分掌握工程的所有环节和施工地点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情况,具体说来,市政工程深基坑综合降水工程的方法主要有:

截水法

由于很多市政工程都分布于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地段在,这给深基坑工程开展带来很大的麻烦,当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如果出现问题就会给附近的建筑物带来重大的破坏,并会对地下管道的安全使用带来很大的压力。此时,如果使用截水法的话,就可以更好地控制地下水,在保证深基坑工程良好开展的同时保证了附近建筑物和地下管道的安全。

(二)降水法

降水法是市政工程开展深基坑降水工程的重要方法,其是采用各类井点来降低地下水位。在使用这种方法前,要在基坑中设立多个井点管,然后在设立相应的抽水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地下水降至设计深度,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

帷幕-排水法

帷幕-排水法也是较为常见的降水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防止基坑周边地下水向基坑内渗入,从而极大的减少基坑内的排水量。除此之外,使用帷幕-排水法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由于基坑内降水引起的基坑周边地面沉降,进而起到支护基坑侧壁的作用,保证基坑的安全。

四、深基坑工程降水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基坑的深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建筑物更加安全。当基坑的深度不断增加时,复杂的地质环境就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在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周围环境限制条件下,深基坑降水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建立更为有效的设计计算模型和更易选取的计算简图,而基坑的设计工作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提高其准确性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深基坑降水工程的设计就必须朝着精度更高的方向发展。

由于当前使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的计算结果往往出现与实际受力结果差距较大的现象,使得深基坑降水工程的安全性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不仅如此,目前的施工设计还无法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及土体的位移,这就使得未来深基坑降水工程会朝着建立动态设计体系的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未来市政工程的深基坑降水工程也会与信息化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而深基坑工程监测是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要更为有效地监测工程情况,就需要逐步完善信息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全方位的知识更为及时的反映给工程施工者,使他们可以在充分掌握施工环境状况后,可以对工程进行更为有效地设计和施工,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合理有序的开展。

结论:随着市政工程的规模和要求的不断增大,保证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的良好开展就变得无比重要了。随着市政工程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的逐渐增大,使得建筑的基坑深度也随之增大,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基坑不稳,地面出现沉降等问题,此时,基坑降水技术的作用就凸现出来。逐步完善基坑降水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谢康和;应宏伟;杨伟;胡安蜂;徐洋;;基坑降水对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林军;;福建广电建筑深基坑降水工程技术方法的选择[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2

建委党组按“四对照、四检查”要求,多种形式认真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起来有以下方面:

(一)解放思想不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识不强。

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理解的还不透,对其要义、本质、基本要求、基本方法把握得不够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工作力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联系建设系统的实际,在建筑国企改革等方面没有迈出更大的步伐。

(二)统筹城乡发展意识不强,对村镇建设指导不具体。

工作中存在重城市建设轻村镇建设,重工程建设轻城乡建设,重加强工程建设轻建筑业管理的现象。没有很好地从全局的高度、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研究城乡建设工作,对村镇建设工作只停留在发发文件,收集情况上,深入县区、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少,解决村镇建设发展问题少。依法治建,对开发区、管理区及村镇建设工程管理上力度不够。各管理区、开发区及村镇公共建筑工程没有纳入统一管理,个别县区以政府采购方式发包工程,带来工程质量、安全等诸多隐患。

(三)建筑市场管理有待加强,科学管理水平不高。

建筑市场还存在压级压价、阴阳合同、工程垫资等现象。市场准入门槛过低,企业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建筑市场、勘察设计、建设监理市场存在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现象。对做大做强建筑业企业重视不够,服务、扶持不够。建筑业企业多而不强,缺乏竞争力,企业资质升级难。发展环境不宽松,建设行政执法上存在多头执法现象,以罚代管、以罚代纠问题较普遍。相关部门对企业的收费项目多、不合理,有的强行向建筑企业收取。大量的拖欠工程款问题也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前清后欠、开发商拖欠,已形成建设单位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企业拖欠材料款、农民工工资的多级拖欠现象,造成大批农民工集体上访讨要工资。建筑节能任务繁重、困难多、压力大,还仍然存在着节能水平不高,开发区、管理区多数建设工程节能不落实问题。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尚待开展,“禁实”成果需要巩固,“免烧砖厂”需要进一步整治,新型材料质量需要提高。

(四)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不深入、不扎实。

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服务意识不强,在对某些业务工作的指导中主动上门服务少,满足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依然存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少,工作被动、效率低,服务质量不高。系统内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二、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为主题,查找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落实整改措施。将整改与“行风评议”结合起来,与“三新”大讨论活动结合起来,与推动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解决影响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大事、难事、急事,努力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更强,党员干部模范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表率作用更好,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满意度更高,真正达到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目标,为建设魅力*作出应有贡献。

通过整改活动,以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尽快解决好一批基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为突破口,研究城乡建设工作在建筑市场管理、建筑业做大做强、建筑节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在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思路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服务为民的思想。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直接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际成效,使人民群众对市建委科学发展的满意度更高。

三、整改的具体措施

市建委在整改提高阶段决心贯彻落实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的原则,采取坚决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真正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打造和谐团体的目的,从而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抓住“理论武装”重点,不断提高思想和政治素质。

1、抓认识的提高。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真正认识到只有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

整改措施:在每周二、周五机关学习会上,加大对政治理论及科学发展观相关著作的学习。

2、抓制度落实。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激励机制,使学习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系统。

整改措施:在原有的学习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3、抓学习深化,真正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做到理解要义、掌握精髓,不能停留在浅尝辄止。

整改措施:系统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

4、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八个转化”。

整改措施:按学习制度进行学习,使城乡建设工作真正达到科学发展,努力打造高效、节约、文明、优质的服务型机关、系统。

(二)促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认真贯彻落实*和*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奋力推进中等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跨越、打造“双百”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中心城市、小城市、小城镇、重点村“四头并进”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1、配合六城联创工作,加强“中州名镇”创建工作的指导与服务。

整改措施:积极与省厅沟通,争取指导支持力度,严格申报程序,对申报单位多指导服务。

2、建立并逐步完善建筑市场管理城乡一体化新机制,抓好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

整改措施:前期已出台加强乡镇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文件,在此基础上要制定相关管理细则,使乡镇建设管理系统化、常态化。

3、加强新农村建设中施工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整改措施: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早日开展培训。

(三)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做大做强建筑业支柱产业。

1、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扶优扶强,积极培育和打造龙头企业、集团。

整改措施:引导我市建筑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2、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建筑业企业经营行为。

整改措施:出台规范建筑业企业经营行为的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图纸审查机构的经营行为。

3、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建筑业科技水平。

整改措施:制定建设行业人才培育规划,为企业吸引高技术、高水平人才创造条件,为企业引进高新施工技术、管理模式服好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出台加快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对收费项目进行进一步规范,切实减轻建筑企业的负担。

整改措施:在建筑工地垃圾处理费调整征收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一些收费项目进行调整,提请市政府尽快出台建筑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5、进一步规范城市规划区内零星和私人建房管理。

6、完善评标制度,遏制建筑市场围标、串标行为,促进建筑工程实现阳光交易。

整改措施: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在原有《招投标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细化相关实施细则。

7、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明工地创建工作。

整改措施:修改完善《文明工地标准》,规范创建程序及评比标准。

8、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保证建筑施工许可证办证率达100%。

整改措施:加大对市区、开发区、管理区工程建设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

(四)强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目标管理,认真贯彻节能法规政策,出台规范性措施,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并实行“部门联动、全程把关”的建筑节能闭合式管理机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扶持节能建筑、节能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减免等方面出台措施,促进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项目建设。

1、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市场准入认证工作。

整改措施:出善建筑节能市场准入方面的管理办法。

(五)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积极做好清欠工作,进一步健全防新欠的各项措施,维护建设行业稳定。积极帮助委属国有企业发展生产,努力搞好经营,增加收入,为确保职工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各项费用的足额及时交纳,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系统大局的稳定。

1、加大建设领域“双清欠”工作日常监管,切实维护建筑企业及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整改措施:狠抓遗留拖欠案件和领导交办件的解决落实。着力抓好农民工工资的日常清欠工作,加强对施工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与监督,加大对企业合同化用工管理、农民工工资实名制发放、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缴监管力度和处理力度。

2、做好委属企业稳定工作。

整改措施:加大对委属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服务型机关。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使干部职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学习服务型机关。

1、在委系统党组织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各项工作争一流。

整改措施:加快省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多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活跃职工业余生活,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创优争先的积极性。

2、完善制度,加强对委属各单位财务监督和规范管理。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3

一、目标要求

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市新批建设的居住类及公共类建筑必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尚未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原有城市民用建筑,在改建、扩建时涉及围护结构的,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采取建筑节能措施。

建设(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下称审图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鼓励采用建筑节能推荐性标准。其中,居住建筑应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公共建筑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二、工作机制

由市建设局牵头,会同发改、经贸、规划、国土、房管等部门共同组成**市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协调全市建筑节能推进工作。建筑节能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建设局负责。

对节能设计审查合格并在市建设局和墙改办备案、节能设施全部使用经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工程项目,由市墙改办按规定返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先征后返)。对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工程或节能设施中使用明令禁止的、淘汰的材料和设备的,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不予返还或减免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得参加各类优质工程及优秀工程设计的评选。

三、责任分工

(一)建设单位(业主)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和技术要求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严禁唆使设计、施工单位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须将所售商品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等信息载入《住宅使用说明书》。建设单位(业主)是执行民用建筑节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建筑节能质量全面负责。

(二)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并进行热工计算,明确建筑物的主要节能措施、能耗指标。设计选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注明规格、型号、热工性能、能效比等技术指标。

(三)审图机构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并在审查意见书中将不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单独列出。审查内容包括:建筑热工计算书、节能设计主要技术措施以及相关节能材料、设备的技术参数等。经审查,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为不合格。经审查,合格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应在收到审图机构发出的合格通知书后20日内,向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备案(《**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四)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以及节能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特别要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和外保温材料施工的质量控制,确保节能措施落到实处。

(五)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节能技术标准和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文件,对节能建筑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对符合验收要求的隐蔽工程、工序以及符合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文件要求的材料、设备予以鉴认。对不符合要求的,监理单位必须及时责令其改正。

四、监督管理

(一)市投资主管部门在项目审批(核准)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应按照国家原计委、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254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组织论证和评估,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不得批准(核准)建设。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中,必须有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

(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规划,确定民用建筑布局、形状和朝向时,必须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对拍卖的土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建筑节能强制性设计标准编入土地拍卖的规划设计条件。

(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时,必须对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效果组织论证和评估,对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项目,不予审批。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必须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方可颁发施工许可证。

(四)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必须将节能项目随全部工程一并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监督。建设单位在组织民用建筑项目竣工验收前,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节能项目单项验收进行监督。节能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当在提交的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对经审图机构审查确定的节能施工要求在施工中的完成情况提出建筑节能的专项监督意见。节能设施验收合格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时,必须分别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墙改办备案(《**市民用建筑节能单项验收备案登记表》见附件3)。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4

一、目标要求

自年1月1日起,我市新批建设的居住类及公共类建筑必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尚未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原有城市民用建筑,在改建、扩建时涉及围护结构的,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采取建筑节能措施。

建设(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下称审图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鼓励采用建筑节能推荐性标准。其中,居住建筑应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公共建筑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二、工作机制

由市建设局牵头,会同发改、经贸、规划、国土、房管等部门共同组成市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协调全市建筑节能推进工作。建筑节能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建设局负责。

对节能设计审查合格并在市建设局和墙改办备案、节能设施全部使用经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工程项目,由市墙改办按规定返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先征后返)。对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工程或节能设施中使用明令禁止的、淘汰的材料和设备的,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不予返还或减免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得参加各类优质工程及优秀工程设计的评选。

三、责任分工

(一)建设单位(业主)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和技术要求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严禁唆使设计、施工单位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须将所售商品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等信息载入《住宅使用说明书》。建设单位(业主)是执行民用建筑节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建筑节能质量全面负责。

(二)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并进行热工计算,明确建筑物的主要节能措施、能耗指标。设计选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注明规格、型号、热工性能、能效比等技术指标。

(三)审图机构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并在审查意见书中将不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单独列出。审查内容包括:建筑热工计算书、节能设计主要技术措施以及相关节能材料、设备的技术参数等。经审查,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为不合格。经审查,合格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应在收到审图机构发出的合格通知书后20日内,向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备案。

(四)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以及节能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特别要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和外保温材料施工的质量控制,确保节能措施落到实处。

(五)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节能技术标准和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文件,对节能建筑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对符合验收要求的隐蔽工程、工序以及符合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文件要求的材料、设备予以鉴认。对不符合要求的,监理单位必须及时责令其改正。

四、监督管理

(一)市投资主管部门在项目审批(核准)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应按照国家原计委、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97〕254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组织论证和评估,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不得批准(核准)建设。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中,必须有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

(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规划,确定民用建筑布局、形状和朝向时,必须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对拍卖的土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建筑节能强制性设计标准编入土地拍卖的规划设计条件。

(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时,必须对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效果组织论证和评估,对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项目,不予审批。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必须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方可颁发施工许可证。

(四)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必须将节能项目随全部工程一并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监督。建设单位在组织民用建筑项目竣工验收前,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节能项目单项验收进行监督。节能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当在提交的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对经审图机构审查确定的节能施工要求在施工中的完成情况提出建筑节能的专项监督意见。节能设施验收合格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时,必须分别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墙改办备案。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5

1、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全市围绕市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双百”城市、实现由欠发达中等城市向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跨越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城镇化作为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途径,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采取搞活城镇经济增强城镇发展后劲,拓宽投资渠道探索城镇建设新路,整合行政区域优化配置发展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等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全市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达500平方公里,人口250万人,城镇化率达33%,比2002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93个百分点,已跨入世界公认的30%—70%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2、建筑业改革发展卓有成效,支柱产业作用日益突显。2002年以来,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目前达到60多亿元,利税总额年均增长40%,利润总额年均增长30%。全市36家国有建筑企业和勘察设计单位,90%完成了由国有、集体企业向股份制、非公经济改制和过渡。目前,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有220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分别占60%、16%、24%;建筑装修装饰企业65家,勘察设计企业23家,工程监理企业12家,招标企业13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15家;在本市建筑业从业人员从4万人增加到11万人,有注册建筑师82人,注册勘察设计师50余人,注册造价师126人,注册建造师900多人,注册监理师100余人,工程造价员937人。产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技术、人才和装备实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了层次较为明晰,门类较为齐全的支柱产业。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筑劳务基地得到巩固,建筑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建筑劳务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全市年均外出施工企业80个(次),建筑劳务输出人员50余万人,其中,成建制建筑劳务20万人左右,年创经济效益18亿元以上,输出地遍布省内外各地,甚至走出国门。建筑业关联度高,带动系数达1:17,能带动50多个相关行业,对破解“就业”、“三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3、建筑市场管理不断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相关工作部署,先后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建设工程执法监察、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二法三条例”执法检查等活动,依法加强了建筑市场管理,加大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力度,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管和对工程造价、标准定额、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等的管理,推进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规范建设市场主体行为,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建筑市场管理体系,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全市先后建成9个有形建筑市场,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秩序,实现了工程交易从无形到有形,从隐蔽到公开,从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报建工程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都达到100%。2002年以来,实施工程招标3000多项,造价近百亿元,开展工程质量监督3000项,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竣工工程合格率达100%,共获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中州杯”奖60项、“中州平安杯”奖50项,创省级“文明工地”19个;评定市优质工程36项,市优质结构工程370项,市“文明工地”392个,没有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4、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筑节能工作难中求效。我市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虽晚,真正全面展开是的今年初,但按照起步即规范原则,扎实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和建筑节能工作,加强宣传,强化监管,在设计、审图、施工、监理、墙改基金征收与返退、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在建设全过程实施闭合式管理。今年11月6日,我市建筑节能年度目标通过了省检查验收,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和实施率分别达100%和90%以上,达到节能1.21万吨标准煤的工作目标。二是“禁实”和发展新型墙材取得成果,市区和潢川、罗山、息县、光山、新县县城区已通过“禁实”验收,其余县已完成目标任务待验收。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新型墙材企业达70余家,新型墙材年产量20多亿标砖。全市关闭砖瓦窑厂462个,复垦土地2.3万亩,墙改节地近万亩,节能40万吨标煤,利废200余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统筹各项建设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科学指导村镇建设取得进展,实施“千村百镇”建设,开展了“中州名镇”“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加强建制镇、省重点镇的建设目标监控,积极推进以“三清”、“四化”、“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治理试点,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步伐,村镇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村镇面貌显著变化,村镇基础设施投入达6亿元。目前,全市共有部级重点镇7个,省级重点镇8个,省“中州名镇”40个,省“中州新村”8个,省“小康示范村”22个,市级综合改革试点镇54个,“明星镇”20个,“示范村”17个。二是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促进了旅游业发展。组织开展了省、市级风景名胜区命名申报工作,平桥区震雷山风景名胜区成功申报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光山县王母观、县净居寺、商城汤泉池、固始九华山、淮滨东西湖、新县将军故里、金兰山森林公园、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配合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积极开展创建市级文明景区活动,配合南湾、鸡公山、灵山风景名胜区成功评为部级“4a”旅游区和省级“文明旅游区”。三是发挥了城建档案作用。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的真实记录,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依据和查考凭证,是研究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依据,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好城建档案,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城市安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着力加强了城建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全市建成5家城建档案馆(室),专兼职档案管理技术人员30人,库房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档案4万多卷,提供利用逐年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清欠工作。从2003年年底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我市按照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总的要求,由建设部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等十多个部门参加,成立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联席会议,以政府投资项目清欠为重点,一手抓偿还旧欠,一手抓防范新欠,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发生新的拖欠。三年中,书面上报的总拖欠工程款29786.52万元,其中,政府类项目拖欠17070.37万元,拖欠工程款基本上都得到解决,清欠工作受到了省政府表彰。近年来,继续巩固几年来清欠工作成果,组织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统筹协调,部门协作,重点解决了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旧拖欠案件,积极防范新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按期完成市委督查集中办理的实事案件100余件,共下发督办通知200余件,转办通知200余份,农民工工资督办单21份,涉及拖欠工程款近亿元,拖欠农民工工资近1000万元,拖欠的工程款大部分得到了解决,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基本上全部得到解决,对维护我市社会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7、依法治建,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积极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依法行政。近年来,我们对建委系统已有的各类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建设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了建设法制宣传力度,制定并实施建设系统普法规划,法制意识显著增强。加强建设系统执法正规建设,开展文明执法活动,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顺利通过了省达标验收。查处了一大批城市建设违法违规案件,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的建设行为。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建设系统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市建委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及收收费项目全部进入审批中心办理,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窗式”办理,窗口服务被命名为省优质服务示范窗口。

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建设系统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讲正气、树新风”、反腐败抓源头等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了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市建委曾分别被省、市纪委和省建设厅评为先进单位。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社会服务承诺制进一步深化,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肯定。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积极组织和参与了“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热爱河南,增辉中原”、“迎茶节、创三优”、创文明景区、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以及学校、企业、铁路周边整治、城市建设“三件实事”等活动。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工地等活动。建设系统共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文明单位20多个,一大批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9、紧抓中心工作,克难攻坚显成效,彰显风采塑形象。近年来,市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承担了一系列的重点中心工作,建委党组统筹安排,全委上下一盘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又好又快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一是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圆满完成对口援建活动板房任务。建委积极承担了对口援建四川安县灾区群众活动板房的材料供应、施工安装队伍组建、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任务,迅速制定了援建工作方案,成立了强有力的援建工作领导机构,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共援建过渡安置房1406套,并一次性通过验收、移交。我市援建房因房屋单套面积最大、质量最好、建设速度最快受到了省援建指挥部领导的高度赞扬,并成为其他市参观学习示范点。建委获得了建设部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称号,河南省援建四川灾区活动板房先进单位称号,市质监站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有三同志被批准火线入党。建委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踊跃捐赠抗震救灾款123.8万元,衣物500件,显示了极大的爱心。二是精心组织“百花之窗”建设,开创我市项目代建工作先河。“百花之窗”项目是2008年市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之一,是撤地建市十周年献礼工程,也是我市第一个实行代建制的建设工程项目,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000万元,市委、市政府交由建委代建监管。

建委强化项目管理,加强组织协调,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短工期,2007年12月26日奠基,2008年2月10日桩基施工,4月21日主体工程施工,7月30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体封顶,创造了**速度。11月中旬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楼成功实施了“双庆”布展,元旦前审批大厅即可投入使用,城市信用社建筑也将主体封顶。三是严防死守搞联创,人行道路整修质量监管、建筑工地、民权路整治难中求突破。“六城联创”开展以来,为确保市区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质量,落实王铁书记确保中心城区42条道路改造施工质量的指示,积极行动,采取进驻砖厂抓路面砖质量源头、派驻道路质监员跟踪路面砖施工管理等切实有效措施,累计开展施工现场监督和质量巡查2000余次,检测100余项(次),查处各类质量问题80余起,下达停工通知书7份,查处通知书19份,为保证人行道改造的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建委负责全市建筑工地“创卫”和民权路的牵头整治工作。自今年7月中旬起,建委组建了4个检查组、督导组,深入到市区全部170余个建筑工地现场不间断督促“创卫”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了工地“创卫”效果,为确保我市创卫通过省级验收作出了贡献。

为做好建委牵头负责的民权路(含河南路)综治工作,及时成立机构,抽调骨干力量,全天候对沿路责任区域进行督导,共组织2000余人次参加环境综合整治,先后投入300余万元资金进行改造,确保了该路在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创卫通过省级验收工作中不丢分。四是推进北京路、工区路拆迁改造,积极走出城市建设新路子。2006年10月以来,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六城联创”工作,市委、市政府确定建委承担北京路、工区路等拆迁改造任务。面对城市建设资金短缺,建委积极探索走城市建设市场化路子,对沿道路区域统筹开发项目安排,将需要改造的地块做成项目进行招商,积极开展拆迁、整治和招商工作,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北京路、工区路区域已成为中心城区的靓丽区域,达到了打造“样板路”、“示范路”目标。五是全面完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基础装修及陈列布展任务。按市政府安排,2007年初,市建委成立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基础装修及陈列布展工程领导小组,提出了“发扬红军精神建设革命纪念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信心、科学组织、交叉施工、加班加点、抢天夺时,在安全、质量、进度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在不到60天的工期内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市委、市政府既定的4月28日竣工开馆这一目标,受到了一致肯定和好评。

二、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科学发展方向。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在市委指导组的具体指导下,通过集中学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认真查找了班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地征求了群众意见。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本着对委党组和委领导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加快**建设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良好愿望出发,提出了很多好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在学习提高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建委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回顾了十六大以来的工作,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四对照、四检查”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查摆和深刻剖析。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思想解放不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识不强。

由于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持理解的还不透,对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本质、基本要求、基本方法把握得不够准,致使我们在指导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中,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创新意识差,习惯于走老路,新招没有,陈招不断。特别是联系建设系统的实际,如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等都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没有取得较大进展。二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强。由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缺乏工作的超前意识,没能经常向市委、市政府提供超前的、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城乡建设改革措施。

2、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识不强,对村镇建设发展指导协调不力、不具体。

政府赋予市建委负责综合管理全市“三建”工作职能,即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工程建设职能。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市建设口职能部门多达六个,职能分割严重,客观上市建委“三建”职能受到部分弱化。多年来,市建委工作存在重城市建设轻村镇建设,重工程建筑,轻城乡建设,重点加强工程建设与建筑业管理的现象。一是受职能弱化的影响,认为城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公用事业发展、工程建设等诸多方面,市建委只负责其中很少一部分职能,故此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城乡建设工作,研究城乡建设工作,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思路与对策。二是对村镇建设工作指导少,且不具体。借口市里城建口职能部门多,每个口都有对县区负有工作指导职责,到县区进行工作调研与指导,会成为县区对口部门的工作负担,对村镇建设工作只停留在发发文件,收集情况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解决村镇建设发展问题少。三是依法治建,加强对开发区、管理区及村镇建设工程管理上力度不够。多看来,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及村镇公共建筑工程没有纳入统一管理,游离于全市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之外,给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带来诸多隐患,也给建设领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3、行业管理不到位,促进科学发展水平不高。

一是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筑市场存在围标、串标、压级、压价、阴阳合同、工程垫资等现象。勘察设计与建设监理市场存在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现象,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市主体素质良莠不齐、严重扰乱了本市市场。

二是建筑业企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首先是对做大做强建筑业企业重视不够,意识不强。建筑业已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容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作力度不够,没能引起市政府对加快建筑业发展的重视,一些年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没有提到建筑业发展问题。其次对企业发展的服务、扶持不够。我市一级建筑企业少,特级建筑企业为空白,专业人才培训、培养力度不够,发展状大受到局限,企业资质难以升级。其三,建筑业企业发展环境不宽松。建设行政执法上存在多头执法现象,执法中以罚代管,以罚代纠问题普遍,且执法相对人错位,本来是工程许可手续不齐,是建设单位的问题,往往罚款对象是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的收费项目多,科目不合理,垃圾处理费、噪音污染费、散装水泥费等费用,有些不应由企业负担而强行向企业收取,有些条件已发生根本变化,应该取消的收费现仍照样收取,有些为重复征收,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发展壮大。其四,产生的大量拖欠工程款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03年以来,国务院提出用三年时间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但至今已过去5年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拖欠问题,也未出台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前清后欠、政府拖欠、开发商拖欠仍是严重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形成建设单位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企业拖欠材料款、农民工工资的几级拖欠现象,不但阻碍企业发展,还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每年年底,大批农民工集体上访讨要工资,作为市政府清欠办,发生农民工上访,首先要求建筑企业先垫付,而对建设单位没有强有力的制裁措施促其还建筑企业的欠款,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压力,企业无法完成的资本积累,阻碍发展壮大。

三是建筑节能任务繁重、困难多、压力大。建筑节能工作起步晚,较全省其他市晚起步二年,错失了一些发展机遇。自今年该项工作开展以来,虽本着起步就规范的原则强力推进,完成了省定工作目标,少走了弯路,但还仍然存在着节能水平不高,开发区、管理区多数建设工程节能施工没有做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对既有建筑的节能工作尚待开展,“禁实”成果需要巩固,“免烧砖厂”需要进一步整治,新型材料质量需要提高,加强监管与检测,大力发展建筑节能专项企业,提高节能施工水平,确保节能工程质量等任务。

四是在行业管理中,规范性规章制度不健全,贯彻上级文件规定不彻底,管理措施不严,在工程招标过程中,评标专家评委人员构成上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建设单位评标委员比例过大,有的工程评标结果有失公正。在工程管理上缺乏硬手腕,对不服管理的单位束手无策。

4、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方面存在公仆意识不强,工作不深入、不扎实问题。

多年来,委党组在抓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方面是重视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曾经多次进行过思想作风整顿,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服务意识不强,在对某些业务工作的指导上,主动上门服务少,满足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依然存在。呆在上面的多,下去调查研究的少。不少时候是坐等基层和企业到机关反映、解决问题,工作被动、效率低。二是在管理上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导致一些下属单位和人员工作服务质量不高,方法简单粗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和违章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在以人为本,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反映不敏锐,预测不够,所属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不稳定因素多,有些不稳定苗头未能及时发现,工作措施不够有力,以致造成企业干部、企业中小学教师、下岗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多次参与上访,围堵市委、市政府首脑机关大门,堵塞交通要道等,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四是干部的使用管理方面,轻教育、重使用,对干部教育不够、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多年来对干部压任务多,以致造成干部队伍断层,活力不够,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深挖根源,剖析原因。

针对建委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深入调研、多层次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根源,深刻解剖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够。

1、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不深入、不系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好。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只有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更好地成功,也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政治才能坚定。一个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辨别大是大非。过去由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没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致使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认识新情况、谋划新对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2、思想不够解放。在探索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主观思想上不够解放,有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情绪,工作思路缺少创新,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开创性、前瞻性、探索性的工作开展少;对工程建设管理,特别是几个新区建设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失控,隐患较大这一难题,在寻求破解方法上不够积极主动。

3、科学发展的观念树立不牢。不能很好地将科学发展观理论贯穿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发展中。没有将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的贯彻执行下去,一些建设单位对建筑节能投入不够,没有充分重视,有消极情绪。今年以来,虽强力推进,但一年的时间很难完成三年的工作任务,造成工作的被动。在做大做强建筑业上,政府、社会对建筑业不够重视,思想上认为建筑老板、农民工素质低、社会地位低,各种收费项目多,影响企业资本积累。企业自身存在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机制不新、技术装备水平低等问题。对如何改革机制、创新体制、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上探索不够、研究不透、办法不多。

4、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社会、企业的意识还没有完全牢固树立,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热情、激情还不够强,服务水平还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的行动还不够主动彻底。服务窗口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被评为省级示范窗口,但服务范围、内容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广、不全、不高等问题。

5、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一些干部存在作风漂浮,敷衍塞责,遇事推诿扯皮,责任心不强、草率应付的现象。大局意识不够牢固,存在为小部门、小团体的利益,打算不顾大局乱用职权,放弃原则的现象,全委系统工作一盘棋,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氛围不十分浓厚。忙于应付会议,热衷于以文件传达文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整改意见,进一步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按照市学实办的要求,委活动办将征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汇总,对于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积极采纳,并以此作为加强单位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的难得机遇,进一步结合实际工作,认真抓好整改。初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倡树永不满足求进步、锐意进取谋发展之风。

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十七大”及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处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使思想观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更加符合时代的新定位,倡导永不满足求进步、树立锐意进取谋发展之风。

针对开发区、管理区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失控现象,相关部门、单位全力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力度,尽快把开发区、管理区管理体制理顺。

2、用创新精神解决城乡建设科学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倡树敢干敢为、创新发展之风。

在实践中创新科学发展的理论、思路,去除思想观念中的守旧意识,面临建委系统跨越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用创新的精神来解决发展、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树立高瞻远瞩,勇于探索的改革创新意识。使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能够了解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在实践中解决理论指导问题,解决创新发展问题,倡树敢干敢为、创新发展之风。

在全市建筑节能推广上,虽在年初管理的基础上,有了较好的开端,仍需进一步加大闭合式管理力度,委相关单位要全力抓好,积极配合。在加快建筑业发展,做大、做强建筑业上,探索发展新路子,出台扶持性政策,为企业发展建立宽松的经营环境,多想发展的新办法。

3、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倡树苦干实干、争创一流之风。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建设。大力弘扬建委系统“负重奋进、敢于争先”的精神,增强“争先创优”的勇气和魄力;增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抓落实的责任感;增强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大局意识;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观念,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做到热情面对工作、热情面对生活、热情面对服务对象,在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态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力气,在全系统中倡树苦干实干,争创一流之风。

加大审批中心窗口建设,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在健全有形建筑市场上,针对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业主方权力过大,部分招标机构行为不规范,扰乱了建筑市场问题,尽快出台改革的相关文件、规定。

4、牢固树立全委一盘棋思想,倡树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之风。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一盘棋思想,工作中形成合力。科室间、站办间、企业间形成携手并肩,密切配合氛围,对待工作不推诿扯皮,增强工作合力,树立和谐、信赖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理解的工作氛围和友好宽松的工作环境。正确的处理好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单位利益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单位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努力形成全委系统工作的一盘棋,倡树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之风。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6

十六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建委系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抢抓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探索符合建设工作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坚持统筹城乡建设发展,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建筑节能实施,做大做强建筑业,促进了建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委上下团结协作,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新的精神风貌。

1、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全市围绕市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双百”城市、实现由欠发达中等城市向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跨越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城镇化作为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途径,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采取搞活城镇经济增强城镇发展后劲,拓宽投资渠道探索城镇建设新路,整合行政区域优化配置发展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等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全市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达500平方公里,人口250万人,城镇化率达33%,比2002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93个百分点,已跨入世界公认的30%—70%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2、建筑业改革发展卓有成效,支柱产业作用日益突显。2002年以来,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目前达到60多亿元,利税总额年均增长40%,利润总额年均增长30%。全市36家国有建筑企业和勘察设计单位,90%完成了由国有、集体企业向股份制、非公经济改制和过渡。目前,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有220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分别占60%、16%、24%;建筑装修装饰企业65家,勘察设计企业23家,工程监理企业12家,招标企业13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15家;在本市建筑业从业人员从4万人增加到11万人,有注册建筑师82人,注册勘察设计师50余人,注册造价师126人,注册建造师900多人,注册监理师100余人,工程造价员937人。产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技术、人才和装备实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了层次较为明晰,门类较为齐全的支柱产业。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筑劳务基地得到巩固,建筑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建筑劳务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全市年均外出施工企业80个(次),建筑劳务输出人员50余万人,其中,成建制建筑劳务20万人左右,年创经济效益18亿元以上,输出地遍布省内外各地,甚至走出国门。建筑业关联度高,带动系数达1:17,能带动50多个相关行业,对破解“就业”、“三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3、建筑市场管理不断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相关工作部署,先后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建设工程执法监察、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二法三条例”执法检查等活动,依法加强了建筑市场管理,加大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力度,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管和对工程造价、标准定额、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等的管理,推进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规范建设市场主体行为,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建筑市场管理体系,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全市先后建成9个有形建筑市场,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秩序,实现了工程交易从无形到有形,从隐蔽到公开,从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报建工程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都达到100%。2002年以来,实施工程招标3000多项,造价近百亿元,开展工程质量监督3000项,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竣工工程合格率达100%,共获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中州杯”奖60项、“中州平安杯”奖50项,创省级“文明工地”19个;评定市优质工程36项,市优质结构工程370项,市“文明工地”392个,没有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4、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筑节能工作难中求效。我市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虽晚,真正全面展开是的今年初,但按照起步即规范原则,扎实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和建筑节能工作,加强宣传,强化监管,在设计、审图、施工、监理、墙改基金征收与返退、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在建设全过程实施闭合式管理。今年11月6日,我市建筑节能年度目标通过了省检查验收,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和实施率分别达100%和90%以上,达到节能1.21万吨标准煤的工作目标。二是“禁实”和发展新型墙材取得成果,市区和潢川、罗山、息县、光山、新县县城区已通过“禁实”验收,其余县已完成目标任务待验收。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新型墙材企业达70余家,新型墙材年产量20多亿标砖。全市关闭砖瓦窑厂462个,复垦土地2.3万亩,墙改节地近万亩,节能40万吨标煤,利废200余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统筹各项建设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科学指导村镇建设取得进展,实施“千村百镇”建设,开展了“中州名镇”“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加强建制镇、省重点镇的建设目标监控,积极推进以“三清”、“四化”、“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治理试点,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步伐,村镇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村镇面貌显著变化,村镇基础设施投入达6亿元。目前,全市共有部级重点镇7个,省级重点镇8个,省“中州名镇”40个,省“中州新村”8个,省“小康示范村”22个,市级综合改革试点镇54个,“明星镇”20个,“示范村”17个。二是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促进了旅游业发展。组织开展了省、市级风景名胜区命名申报工作,平桥区震雷山风景名胜区成功申报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光山县王母观、县净居寺、商城汤泉池、固始九华山、淮滨东西湖、新县将军故里、金兰山森林公园、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配合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积极开展创建市级文明景区活动,配

合南湾、鸡公山、灵山风景名胜区成功评为部级“4A”旅游区和省级“文明旅游区”。三是发挥了城建档案作用。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的真实记录,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依据和查考凭证,是研究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依据,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好城建档案,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城市安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着力加强了城建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全市建成5家城建档案馆(室),专兼职档案管理技术人员30人,库房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档案4万多卷,提供利用逐年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清欠工作。从2003年年底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我市按照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总的要求,由建设部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等十多个部门参加,成立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联席会议,以政府投资项目清欠为重点,一手抓偿还旧欠,一手抓防范新欠,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发生新的拖欠。三年中,书面上报的总拖欠工程款29786.52万元,其中,政府类项目拖欠17070.37万元,拖欠工程款基本上都得到解决,清欠工作受到了省政府表彰。近年来,继续巩固几年来清欠工作成果,组织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统筹协调,部门协作,重点解决了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旧拖欠案件,积极防范新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按期完成市委督查集中办理的实事案件100余件,共下发督办通知200余件,转办通知200余份,农民工工资督办单21份,涉及拖欠工程款近亿元,拖欠农民工工资近1000万元,拖欠的工程款大部分得到了解决,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基本上全部得到解决,对维护我市社会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7、依法治建,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积极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依法行政。近年来,我们对建委系统已有的各类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建设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了建设法制宣传力度,制定并实施建设系统普法规划,法制意识显著增强。加强建设系统执法正规建设,开展文明执法活动,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顺利通过了省达标验收。查处了一大批城市建设违法违规案件,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的建设行为。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建设系统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市建委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及收收费项目全部进入审批中心办理,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窗式”办理,窗口服务被命名为省优质服务示范窗口。

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建设系统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讲正气、树新风”、反****抓源头等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了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市建委曾分别被省、市纪委和省建设厅评为先进单位。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社会服务承诺制进一步深化,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肯定。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积极组织和参与了“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热爱河南,增辉中原”、“迎茶节、创三优”、创文明景区、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以及学校、企业、铁路周边整治、城市建设“三件实事”等活动。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工地等活动。建设系统共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文明单位20多个,一大批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9、紧抓中心工作,克难攻坚显成效,彰显风采塑形象。近年来,市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承担了一系列的重点中心工作,建委党组统筹安排,全委上下一盘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又好又快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一是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圆满完成对口援建活动板房任务。建委积极承担了对口援建XX安县灾区群众活动板房的材料供应、施工安装队伍组建、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任务,迅速制定了援建工作方案,成立了强有力的援建工作领导机构,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共援建过渡安置房1406套,并一次性通过验收、移交。我市援建房因房屋单套面积最大、质量最好、建设速度最快受到了省援建指挥部领导的高度赞扬,并成为其他市参观学习示范点。建委获得了建设部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称号,河南省援建XX灾区活动板房先进单位称号,市质监站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有三同志被批准火线入党。建委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踊跃捐赠抗震救灾款123.8万元,衣物500件,显示了极大的爱心。二是精心组织“百花之窗”建设,开创我市项目代建工作先河。“百花之窗”项目是20*年市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之一,是撤地建市十周年献礼工程,也是我市第一个实行代建制的建设工程项目,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000万元,市委、市政府交由建委代建监管。建委强化项目管理,加强组织协调,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短工期,2007年12月26日奠基,20*年2月10日桩基施工,4月21日主体工程施工,7月30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体封顶,创造了**速度。11月中旬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楼成功实施了“双庆”布展,元旦前审批大厅即可投入使用,城市信用社建筑也将主体封顶。三是严防死守搞联创,人行道路整修质量监管、建筑工地、民权路整治难中求突破。“六城联创”开展以来,为确保市区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质量,落实王铁书记确保中心城区42条道路改造施工质量的指示,积极行动,采取进驻砖厂抓路面砖质量源头、派驻道路质监员跟踪路面砖施工管理等切实有效措施,累计开展施工现场监督和质量巡查2000余次,检测100余项(次),查处各类质量问题80余起,下达停工通知书7份,查处通知书19份,为保证人行道改造的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建委负责全市建筑工地“创卫”和民权路的牵头整治工作。自今年7月中旬起,建委组建了4个检查组、督导组,深入到市区全部170余个建筑工地现场不间断督促“创卫”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了工地“创卫”效果,为确保我市创卫通过省级验收作出了贡献。为做好建委牵头负责的民权路(含河南路)综治工作,及时成立机构,抽调骨干力量,全天候对沿路责任区域进行督导,共组织2000余人次参加环境综合整治,先后投入300余万元资金进行改造,确保了该路在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创卫通过省级验收工作中不丢分。四是推进XX路、工区路拆迁改造,积极走出城市建设新路子。2006年10月以来,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六城联创”工作,市委、市政府确定建委承担XX路、工区路等拆迁改造任务。面对城市建设资金短缺,建委积极探索走城市建设市场化路子,对沿道路区域统筹开发项目安排,将需要改造的地

块做成项目进行招商,积极开展拆迁、整治和招商工作,大力推进城市建设,XX路、工区路区域已成为中心城区的靓丽区域,达到了打造“样板路”、“示范路”目标。五是全面完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基础装修及陈列布展任务。按市政府安排,2007年初,市建委成立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基础装修及陈列布展工程领导小组,提出了“发扬红军精神建设革命纪念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信心、科学组织、交叉施工、加班加点、抢天夺时,在安全、质量、进度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在不到60天的工期内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市委、市政府既定的4月28日竣工开馆这一目标,受到了一致肯定和好评。

二、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科学发展方向。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在市委指导组的具体指导下,通过集中学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认真查找了班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地征求了群众意见。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本着对委党组和委领导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加快**建设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良好愿望出发,提出了很多好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在学习提高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建委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回顾了十六大以来的工作,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四对照、四检查”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查摆和深刻剖析。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思想解放不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识不强。

由于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持理解的还不透,对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本质、基本要求、基本方法把握得不够准,致使我们在指导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中,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创新意识差,习惯于走老路,新招没有,陈招不断。特别是联系建设系统的实际,如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等都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没有取得较大进展。二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强。由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缺乏工作的超前意识,没能经常向市委、市政府提供超前的、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城乡建设改革措施。

2、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识不强,对村镇建设发展指导协调不力、不具体。

政府赋予市建委负责综合管理全市“三建”工作职能,即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工程建设职能。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市建设口职能部门多达六个,职能分割严重,客观上市建委“三建”职能受到部分弱化。多年来,市建委工作存在重城市建设轻村镇建设,重工程建筑,轻城乡建设,重点加强工程建设与建筑业管理的现象。一是受职能弱化的影响,认为城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公用事业发展、工程建设等诸多方面,市建委只负责其中很少一部分职能,故此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城乡建设工作,研究城乡建设工作,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思路与对策。二是对村镇建设工作指导少,且不具体。借口市里城建口职能部门多,每个口都有对县区负有工作指导职责,到县区进行工作调研与指导,会成为县区对口部门的工作负担,对村镇建设工作只停留在发发文件,收集情况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解决村镇建设发展问题少。三是依法治建,加强对开发区、管理区及村镇建设工程管理上力度不够。多看来,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及村镇公共建筑工程没有纳入统一管理,游离于全市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之外,给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带来诸多隐患,也给建设领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3、行业管理不到位,促进科学发展水平不高。

一是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筑市场存在围标、串标、压级、压价、阴阳合同、工程垫资等现象。勘察设计与建设监理市场存在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现象,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市主体素质良莠不齐、严重扰乱了本市市场。

二是建筑业企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首先是对做大做强建筑业企业重视不够,意识不强。建筑业已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容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作力度不够,没能引起市政府对加快建筑业发展的重视,一些年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没有提到建筑业发展问题。其次对企业发展的服务、扶持不够。我市一级建筑企业少,特级建筑企业为空白,专业人才培训、培养力度不够,发展状大受到局限,企业资质难以升级。其三,建筑业企业发展环境不宽松。建设行政执法上存在多头执法现象,执法中以罚代管,以罚代纠问题普遍,且执法相对人错位,本来是工程许可手续不齐,是建设单位的问题,往往罚款对象是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的收费项目多,科目不合理,垃圾处理费、噪音污染费、散装水泥费等费用,有些不应由企业负担而强行向企业收取,有些条件已发生根本变化,应该取消的收费现仍照样收取,有些为重复征收,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发展壮大。其四,产生的大量拖欠工程款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03年以来,国务院提出用三年时间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但至今已过去5年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拖欠问题,也未出台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前清后欠、政府拖欠、开发商拖欠仍是严重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形成建设单位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企业拖欠材料款、农民工工资的几级拖欠现象,不但阻碍企业发展,还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每年年底,大批农民工集体上访讨要工资,作为市政府清欠办,发生农民工上访,首先要求建筑企业先垫付,而对建设单位没有强有力的制裁措施促其还建筑企业的欠款,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压力,企业无法完成的资本积累,阻碍发展壮大。

三是建筑节能任务繁重、困难多、压力大。建筑节能工作起步晚,较全省其他市晚起步二年,错失了一些发展机遇。自今年该项工作开展以来,虽本着起步就规范的原则强力推进,完成了省定工作目标,少走了弯路,但还仍然存在着节能水平不高,开发区、管理区多数建设工程节能施工没有做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对既有建筑的节能工作尚待开展,“禁实”成果需要巩固,“免烧砖厂”需要进一步整治,新型材料质量需要提高,加强监管与检测,大力发展建筑节能专项企业,提高节能施工水平,确保节能工程质量等任务。

四是在行业管理中,规范性规章制度不健全,贯彻上级文件规定不彻底,管理措施不严,在工程招标过程中,评标专家评委人员构成上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建设单位评标委员比例过大,有的工程评标结果有失公正。在工程管理上缺乏硬手腕,对不服管理的单位束手无策。

4、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方面存在公仆意识不强,工作不深入、不扎实问题。

多年来,委党组在抓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方面是重视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曾经多次进行过思想作风整顿,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服务意识不强,在对某些业务工作的指导上,主动上门服务少,满足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依然存在。呆在上面的多,下去调查研究的少。不少时候是坐等基层和企业到机关反映、解决问题,工作被动、效率低。二是在管理上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导致一些下属单位和人员工作服务质量不高,方法简单粗暴,“门难进、脸难

看、事难办”,、吃拿卡要和违章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在以人为本,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反映不敏锐,预测不够,所属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不稳定因素多,有些不稳定苗头未能及时发现,工作措施不够有力,以致造成企业干部、企业中小学教师、下岗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多次参与上访,围堵市委、市政府首脑机关大门,堵塞交通要道等,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四是干部的使用管理方面,轻教育、重使用,对干部教育不够、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多年来对干部压任务多,以致造成干部队伍断层,活力不够,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深挖根源,剖析原因。

针对建委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深入调研、多层次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根源,深刻解剖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够。

1、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不深入、不系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好。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只有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更好地成功,也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政治才能坚定。一个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辨别大是大非。过去由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没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致使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认识新情况、谋划新对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2、思想不够解放。在探索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主观思想上不够解放,有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情绪,工作思路缺少创新,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开创性、前瞻性、探索性的工作开展少;对工程建设管理,特别是几个新区建设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失控,隐患较大这一难题,在寻求破解方法上不够积极主动。

3、科学发展的观念树立不牢。不能很好地将科学发展观理论贯穿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发展中。没有将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的贯彻执行下去,一些建设单位对建筑节能投入不够,没有充分重视,有消极情绪。今年以来,虽强力推进,但一年的时间很难完成三年的工作任务,造成工作的被动。在做大做强建筑业上,政府、社会对建筑业不够重视,思想上认为建筑老板、农民工素质低、社会地位低,各种收费项目多,影响企业资本积累。企业自身存在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机制不新、技术装备水平低等问题。对如何改革机制、创新体制、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上探索不够、研究不透、办法不多。

4、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社会、企业的意识还没有完全牢固树立,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热情、激情还不够强,服务水平还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的行动还不够主动彻底。服务窗口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被评为省级示范窗口,但服务范围、内容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广、不全、不高等问题。

5、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一些干部存在作风漂浮,敷衍塞责,遇事推诿扯皮,责任心不强、草率应付的现象。大局意识不够牢固,存在为小部门、小团体的利益,打算不顾大局乱用职权,放弃原则的现象,全委系统工作一盘棋,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氛围不十分浓厚。忙于应付会议,热衷于以文件传达文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整改意见,进一步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按照市学实办的要求,委活动办将征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汇总,对于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积极采纳,并以此作为加强单位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的难得机遇,进一步结合实际工作,认真抓好整改。初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倡树永不满足求进步、锐意进取谋发展之风。

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十七大”及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处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使思想观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更加符合时代的新定位,倡导永不满足求进步、树立锐意进取谋发展之风。

针对开发区、管理区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失控现象,相关部门、单位全力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力度,尽快把开发区、管理区管理体制理顺。

2、用创新精神解决城乡建设科学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倡树敢干敢为、创新发展之风。

在实践中创新科学发展的理论、思路,去除思想观念中的守旧意识,面临建委系统跨越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用创新的精神来解决发展、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树立高瞻远瞩,勇于探索的改革创新意识。使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能够了解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在实践中解决理论指导问题,解决创新发展问题,倡树敢干敢为、创新发展之风。

在全市建筑节能推广上,虽在年初管理的基础上,有了较好的开端,仍需进一步加大闭合式管理力度,委相关单位要全力抓好,积极配合。在加快建筑业发展,做大、做强建筑业上,探索发展新路子,出台扶持性政策,为企业发展建立宽松的经营环境,多想发展的新办法。

3、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倡树苦干实干、争创一流之风。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建设。大力弘扬建委系统“负重奋进、敢于争先”的精神,增强“争先创优”的勇气和魄力;增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抓落实的责任感;增强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大局意识;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观念,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做到热情面对工作、热情面对生活、热情面对服务对象,在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态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力气,在全系统中倡树苦干实干,争创一流之风。

加大审批中心窗口建设,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在健全有形建筑市场上,针对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业主方权力过大,部分招标机构行为不规范,扰乱了建筑市场问题,尽快出台改革的相关文件、规定。

4、牢固树立全委一盘棋思想,倡树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之风。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一盘棋思想,工作中形成合力。科室间、站办间、企业间形成携手并肩,密切配合氛围,对待工作不推诿扯皮,增强工作合力,树立和谐、信赖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理解的工作氛围和友好宽松的工作环境。正确的处理好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单位利益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单位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努力形成全委系统工作的一盘棋,倡树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之风。

5、狠抓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倡树即要干事、又要干净之风。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7

十六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建委系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抢抓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探索符合建设工作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坚持统筹城乡建设发展,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建筑节能实施,做大做强建筑业,促进了建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委上下团结协作,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新的精神风貌。

1、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全市围绕市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双百”城市、实现由欠发达中等城市向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跨越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城镇化作为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途径,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采取搞活城镇经济增强城镇发展后劲,拓宽投资渠道探索城镇建设新路,整合行政区域优化配置发展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等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全市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达500平方公里,人口250万人,城镇化率达33%,比20*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93个百分点,已跨入世界公认的30%—70%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2、建筑业改革发展卓有成效,支柱产业作用日益突显。20*年以来,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目前达到60多亿元,利税总额年均增长40%,利润总额年均增长30%。全市36家国有建筑企业和勘察设计单位,90%完成了由国有、集体企业向股份制、非公经济改制和过渡。目前,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有220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分别占60%、16%、24%;建筑装修装饰企业65家,勘察设计企业23家,工程监理企业12家,招标企业13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15家;在本市建筑业从业人员从4万人增加到11万人,有注册建筑师82人,注册勘察设计师50余人,注册造价师126人,注册建造师900多人,注册监理师100余人,工程造价员937人。产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技术、人才和装备实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了层次较为明晰,门类较为齐全的支柱产业。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筑劳务基地得到巩固,建筑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建筑劳务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全市年均外出施工企业80个(次),建筑劳务输出人员50余万人,其中,成建制建筑劳务20万人左右,年创经济效益18亿元以上,输出地遍布省内外各地,甚至走出国门。建筑业关联度高,带动系数达1:17,能带动50多个相关行业,对破解“就业”、“三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3、建筑市场管理不断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相关工作部署,先后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建设工程执法监察、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二法三条例”执法检查等活动,依法加强了建筑市场管理,加大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力度,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管和对工程造价、标准定额、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等的管理,推进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规范建设市场主体行为,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建筑市场管理体系,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全市先后建成9个有形建筑市场,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秩序,实现了工程交易从无形到有形,从隐蔽到公开,从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报建工程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都达到100%。20*年以来,实施工程招标3000多项,造价近百亿元,开展工程质量监督3000项,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竣工工程合格率达100%,共获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中州杯”奖60项、“中州平安杯”奖50项,创省级“文明工地”19个;评定市优质工程36项,市优质结构工程370项,市“文明工地”392个,没有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4、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筑节能工作难中求效。我市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虽晚,真正全面展开是的今年初,但按照起步即规范原则,扎实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和建筑节能工作,加强宣传,强化监管,在设计、审图、施工、监理、墙改基金征收与返退、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在建设全过程实施闭合式管理。今年11月6日,我市建筑节能年度目标通过了省检查验收,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和实施率分别达100%和90%以上,达到节能1.21万吨标准煤的工作目标。二是“禁实”和发展新型墙材取得成果,市区和潢川、罗山、息县、光山、新县县城区已通过“禁实”验收,其余县已完成目标任务待验收。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新型墙材企业达70余家,新型墙材年产量20多亿标砖。全市关闭砖瓦窑厂462个,复垦土地2.3万亩,墙改节地近万亩,节能40万吨标煤,利废200余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统筹各项建设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科学指导村镇建设取得进展,实施“千村百镇”建设,开展了“中州名镇”“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加强建制镇、省重点镇的建设目标监控,积极推进以“三清”、“四化”、“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治理试点,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步伐,村镇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村镇面貌显著变化,村镇基础设施投入达6亿元。目前,全市共有部级重点镇7个,省级重点镇8个,省“中州名镇”40个,省“中州新村”8个,省“小康示范村”22个,市级综合改革试点镇54个,“明星镇”20个,“示范村”17个。二是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促进了旅游业发展。组织开展了省、市级风景名胜区命名申报工作,平桥区震雷山风景名胜区成功申报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光山县王母观、县净居寺、商城汤泉池、固始九华山、淮滨东西湖、新县将军故里、金兰山森林公园、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配合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积极开展创建市级文明景区活动,配

合南湾、鸡公山、灵山风景名胜区成功评为部级“4A”旅游区和省级“文明旅游区”。三是发挥了城建档案作用。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的真实记录,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依据和查考凭证,是研究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依据,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好城建档案,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城市安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着力加强了城建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全市建成5家城建档案馆(室),专兼职档案管理技术人员30人,库房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档案4万多卷,提供利用逐年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清欠工作。从20*年年底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我市按照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总的要求,由建设部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等十多个部门参加,成立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联席会议,以政府投资项目清欠为重点,一手抓偿还旧欠,一手抓防范新欠,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发生新的拖欠。三年中,书面上报的总拖欠工程款29786.52万元,其中,政府类项目拖欠17070.37万元,拖欠工程款基本上都得到解决,清欠工作受到了省政府表彰。近年来,继续巩固几年来清欠工作成果,组织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统筹协调,部门协作,重点解决了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旧拖欠案件,积极防范新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按期完成市委督查集中办理的实事案件100余件,共下发督办通知200余件,转办通知200余份,农民工工资督办单21份,涉及拖欠工程款近亿元,拖欠农民工工资近1000万元,拖欠的工程款大部分得到了解决,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基本上全部得到解决,对维护我市社会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7、依法治建,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积极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依法行政。近年来,我们对建委系统已有的各类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建设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了建设法制宣传力度,制定并实施建设系统普法规划,法制意识显著增强。加强建设系统执法正规建设,开展文明执法活动,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顺利通过了省达标验收。查处了一大批城市建设违法违规案件,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的建设行为。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建设系统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市建委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及收收费项目全部进入审批中心办理,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窗式”办理,窗口服务被命名为省优质服务示范窗口。

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建设系统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讲正气、树新风”、反****抓源头等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了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市建委曾分别被省、市纪委和省建设厅评为先进单位。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社会服务承诺制进一步深化,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肯定。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积极组织和参与了“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热爱河南,增辉中原”、“迎茶节、创三优”、创文明景区、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以及学校、企业、铁路周边整治、城市建设“三件实事”等活动。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工地等活动。建设系统共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文明单位20多个,一大批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9、紧抓中心工作,克难攻坚显成效,彰显风采塑形象。近年来,市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承担了一系列的重点中心工作,建委党组统筹安排,全委上下一盘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又好又快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一是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圆满完成对口援建活动板房任务。建委积极承担了对口援建XX安县灾区群众活动板房的材料供应、施工安装队伍组建、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任务,迅速制定了援建工作方案,成立了强有力的援建工作领导机构,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共援建过渡安置房14*套,并一次性通过验收、移交。我市援建房因房屋单套面积最大、质量最好、建设速度最快受到了省援建指挥部领导的高度赞扬,并成为其他市参观学习示范点。建委获得了建设部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称号,河南省援建XX灾区活动板房先进单位称号,市质监站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有三同志被批准火线入党。建委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踊跃捐赠抗震救灾款123.8万元,衣物500件,显示了极大的爱心。二是精心组织“百花之窗”建设,开创我市项目代建工作先河。“百花之窗”项目是20*年市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之一,是撤地建市十周年献礼工程,也是我市第一个实行代建制的建设工程项目,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000万元,市委、市政府交由建委代建监管。建委强化项目管理,加强组织协调,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短工期,2007年12月26日奠基,20*年2月10日桩基施工,4月21日主体工程施工,7月30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体封顶,创造了**速度。11月中旬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楼成功实施了“双庆”布展,元旦前审批大厅即可投入使用,城市信用社建筑也将主体封顶。三是严防死守搞联创,人行道路整修质量监管、建筑工地、民权路整治难中求突破。“六城联创”开展以来,为确保市区人行道改造工程施工质量,落实王铁书记确保中心城区42条道路改造施工质量的指示,积极行动,采取进驻砖厂抓路面砖质量源头、派驻道路质监员跟踪路面砖施工管理等切实有效措施,累计开展施工现场监督和质量巡查2000余次,检测100余项(次),查处各类质量问题80余起,下达停工通知书7份,查处通知书19份,为保证人行道改造的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建委负责全市建筑工地“创卫”和民权路的牵头整治工作。自今年7月中旬起,建委组建了4个检查组、督导组,深入到市区全部170余个建筑工地现场不间断督促“创卫”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了工地“创卫”效果,为确保我市创卫通过省级验收作出了贡献。为做好建委牵头负责的民权路(含河南路)综治工作,及时成立机构,抽调骨干力量,全天候对沿路责任区域进行督导,共组织2000余人次参加环境综合整治,先后投入300余万元资金进行改造,确保了该路在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创卫通过省级验收工作中不丢分。四是推进XX路、工区路拆迁改造,积极走出城市建设新路子。20*年10月以来,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六城联创”工作,市委、市政府确定建委承担XX路、工区路等拆迁改造任务。面对城市建设资金短缺,建委积极探索走城市建设市场化路子,对沿道路区域统筹开发项目安排,将需要改造的地

块做成项目进行招商,积极开展拆迁、整治和招商工作,大力推进城市建设,XX路、工区路区域已成为中心城区的靓丽区域,达到了打造“样板路”、“示范路”目标。五是全面完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基础装修及陈列布展任务。按市政府安排,2007年初,市建委成立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基础装修及陈列布展工程领导小组,提出了“发扬红军精神建设革命纪念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信心、科学组织、交叉施工、加班加点、抢天夺时,在安全、质量、进度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在不到60天的工期内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市委、市政府既定的4月28日竣工开馆这一目标,受到了一致肯定和好评。

二、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科学发展方向。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在市委指导组的具体指导下,通过集中学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认真查找了班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地征求了群众意见。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本着对委党组和委领导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加快**建设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良好愿望出发,提出了很多好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在学习提高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建委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回顾了十六大以来的工作,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四对照、四检查”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查摆和深刻剖析。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思想解放不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识不强。

由于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持理解的还不透,对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本质、基本要求、基本方法把握得不够准,致使我们在指导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中,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创新意识差,习惯于走老路,新招没有,陈招不断。特别是联系建设系统的实际,如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等都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没有取得较大进展。二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强。由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缺乏工作的超前意识,没能经常向市委、市政府提供超前的、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城乡建设改革措施。

2、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识不强,对村镇建设发展指导协调不力、不具体。

政府赋予市建委负责综合管理全市“三建”工作职能,即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工程建设职能。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市建设口职能部门多达六个,职能分割严重,客观上市建委“三建”职能受到部分弱化。多年来,市建委工作存在重城市建设轻村镇建设,重工程建筑,轻城乡建设,重点加强工程建设与建筑业管理的现象。一是受职能弱化的影响,认为城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公用事业发展、工程建设等诸多方面,市建委只负责其中很少一部分职能,故此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城乡建设工作,研究城乡建设工作,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思路与对策。二是对村镇建设工作指导少,且不具体。借口市里城建口职能部门多,每个口都有对县区负有工作指导职责,到县区进行工作调研与指导,会成为县区对口部门的工作负担,对村镇建设工作只停留在发发文件,收集情况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解决村镇建设发展问题少。三是依法治建,加强对开发区、管理区及村镇建设工程管理上力度不够。多看来,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及村镇公共建筑工程没有纳入统一管理,游离于全市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之外,给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带来诸多隐患,也给建设领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3、行业管理不到位,促进科学发展水平不高。

一是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筑市场存在围标、串标、压级、压价、阴阳合同、工程垫资等现象。勘察设计与建设监理市场存在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现象,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市主体素质良莠不齐、严重扰乱了本市市场。

二是建筑业企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首先是对做大做强建筑业企业重视不够,意识不强。建筑业已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容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作力度不够,没能引起市政府对加快建筑业发展的重视,一些年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没有提到建筑业发展问题。其次对企业发展的服务、扶持不够。我市一级建筑企业少,特级建筑企业为空白,专业人才培训、培养力度不够,发展状大受到局限,企业资质难以升级。其三,建筑业企业发展环境不宽松。建设行政执法上存在多头执法现象,执法中以罚代管,以罚代纠问题普遍,且执法相对人错位,本来是工程许可手续不齐,是建设单位的问题,往往罚款对象是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的收费项目多,科目不合理,垃圾处理费、噪音污染费、散装水泥费等费用,有些不应由企业负担而强行向企业收取,有些条件已发生根本变化,应该取消的收费现仍照样收取,有些为重复征收,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发展壮大。其四,产生的大量拖欠工程款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年以来,国务院提出用三年时间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但至今已过去5年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拖欠问题,也未出台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前清后欠、政府拖欠、开发商拖欠仍是严重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形成建设单位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企业拖欠材料款、农民工工资的几级拖欠现象,不但阻碍企业发展,还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每年年底,大批农民工集体上访讨要工资,作为市政府清欠办,发生农民工上访,首先要求建筑企业先垫付,而对建设单位没有强有力的制裁措施促其还建筑企业的欠款,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压力,企业无法完成的资本积累,阻碍发展壮大。

三是建筑节能任务繁重、困难多、压力大。建筑节能工作起步晚,较全省其他市晚起步二年,错失了一些发展机遇。自今年该项工作开展以来,虽本着起步就规范的原则强力推进,完成了省定工作目标,少走了弯路,但还仍然存在着节能水平不高,开发区、管理区多数建设工程节能施工没有做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对既有建筑的节能工作尚待开展,“禁实”成果需要巩固,“免烧砖厂”需要进一步整治,新型材料质量需要提高,加强监管与检测,大力发展建筑节能专项企业,提高节能施工水平,确保节能工程质量等任务。

四是在行业管理中,规范性规章制度不健全,贯彻上级文件规定不彻底,管理措施不严,在工程招标过程中,评标专家评委人员构成上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建设单位评标委员比例过大,有的工程评标结果有失公正。在工程管理上缺乏硬手腕,对不服管理的单位束手无策。

4、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方面存在公仆意识不强,工作不深入、不扎实问题。

多年来,委党组在抓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方面是重视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曾经多次进行过思想作风整顿,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服务意识不强,在对某些业务工作的指导上,主动上门服务少,满足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依然存在。呆在上面的多,下去调查研究的少。不少时候是坐等基层和企业到机关反映、解决问题,工作被动、效率低。二是在管理上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导致一些下属单位和人员工作服务质量不高,方法简单粗暴,“门难进、脸难

看、事难办”,、吃拿卡要和违章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在以人为本,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反映不敏锐,预测不够,所属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不稳定因素多,有些不稳定苗头未能及时发现,工作措施不够有力,以致造成企业干部、企业中小学教师、下岗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多次参与上访,围堵市委、市政府首脑机关大门,堵塞交通要道等,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四是干部的使用管理方面,轻教育、重使用,对干部教育不够、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多年来对干部压任务多,以致造成干部队伍断层,活力不够,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深挖根源,剖析原因。

针对建委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深入调研、多层次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根源,深刻解剖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够。

1、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不深入、不系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好。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只有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更好地成功,也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政治才能坚定。一个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辨别大是大非。过去由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没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致使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认识新情况、谋划新对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2、思想不够解放。在探索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主观思想上不够解放,有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情绪,工作思路缺少创新,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开创性、前瞻性、探索性的工作开展少;对工程建设管理,特别是几个新区建设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失控,隐患较大这一难题,在寻求破解方法上不够积极主动。

3、科学发展的观念树立不牢。不能很好地将科学发展观理论贯穿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发展中。没有将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的贯彻执行下去,一些建设单位对建筑节能投入不够,没有充分重视,有消极情绪。今年以来,虽强力推进,但一年的时间很难完成三年的工作任务,造成工作的被动。在做大做强建筑业上,政府、社会对建筑业不够重视,思想上认为建筑老板、农民工素质低、社会地位低,各种收费项目多,影响企业资本积累。企业自身存在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机制不新、技术装备水平低等问题。对如何改革机制、创新体制、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上探索不够、研究不透、办法不多。

4、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社会、企业的意识还没有完全牢固树立,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热情、激情还不够强,服务水平还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的行动还不够主动彻底。服务窗口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被评为省级示范窗口,但服务范围、内容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广、不全、不高等问题。

5、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一些干部存在作风漂浮,敷衍塞责,遇事推诿扯皮,责任心不强、草率应付的现象。大局意识不够牢固,存在为小部门、小团体的利益,打算不顾大局乱用职权,放弃原则的现象,全委系统工作一盘棋,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氛围不十分浓厚。忙于应付会议,热衷于以文件传达文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整改意见,进一步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按照市学实办的要求,委活动办将征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汇总,对于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积极采纳,并以此作为加强单位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的难得机遇,进一步结合实际工作,认真抓好整改。初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倡树永不满足求进步、锐意进取谋发展之风。

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十七大”及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处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使思想观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更加符合时代的新定位,倡导永不满足求进步、树立锐意进取谋发展之风。

针对开发区、管理区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失控现象,相关部门、单位全力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力度,尽快把开发区、管理区管理体制理顺。

2、用创新精神解决城乡建设科学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倡树敢干敢为、创新发展之风。

在实践中创新科学发展的理论、思路,去除思想观念中的守旧意识,面临建委系统跨越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用创新的精神来解决发展、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树立高瞻远瞩,勇于探索的改革创新意识。使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能够了解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在实践中解决理论指导问题,解决创新发展问题,倡树敢干敢为、创新发展之风。

在全市建筑节能推广上,虽在年初管理的基础上,有了较好的开端,仍需进一步加大闭合式管理力度,委相关单位要全力抓好,积极配合。在加快建筑业发展,做大、做强建筑业上,探索发展新路子,出台扶持性政策,为企业发展建立宽松的经营环境,多想发展的新办法。

3、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倡树苦干实干、争创一流之风。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建设。大力弘扬建委系统“负重奋进、敢于争先”的精神,增强“争先创优”的勇气和魄力;增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抓落实的责任感;增强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大局意识;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观念,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做到热情面对工作、热情面对生活、热情面对服务对象,在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态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力气,在全系统中倡树苦干实干,争创一流之风。

加大审批中心窗口建设,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在健全有形建筑市场上,针对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业主方权力过大,部分招标机构行为不规范,扰乱了建筑市场问题,尽快出台改革的相关文件、规定。

4、牢固树立全委一盘棋思想,倡树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之风。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一盘棋思想,工作中形成合力。科室间、站办间、企业间形成携手并肩,密切配合氛围,对待工作不推诿扯皮,增强工作合力,树立和谐、信赖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理解的工作氛围和友好宽松的工作环境。正确的处理好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单位利益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单位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努力形成全委系统工作的一盘棋,倡树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之风。

5、狠抓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倡树即要干事、又要干净之风。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8

 

0.引言

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在消耗大量的资源的同时,又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百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由此不可避免地在建筑物的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1],从而对环境卫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分析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解决城市垃圾处理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城市建筑垃圾问题现状

1.1城市建筑垃圾产生量大

建筑垃圾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物。。

我国的建筑垃圾产生量大,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年递增[2]。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已达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在城市建设中,建筑工人环境意识不高,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落后,大量的手工操作也是建筑垃圾产生量大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建筑类型的施工材料统计分析,每一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中,会产生500-600吨建筑垃圾[3]。而我国现如今正处于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期,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若处理不当,不但破坏市容,恶化市区环境卫生,还占用了土地,降低了土壤质量,对空气和水域造成污染。

1.2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方法现状

20世纪末,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城市建筑垃圾产生量增大,建筑垃圾乱堆弃的现象严重。。21世纪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部分大中城市相应颁布了建筑垃圾或工程渣土管理规定,并建设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和建筑垃圾填埋等消纳设施[2]。但绝大部分建筑垃圾均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而建筑垃圾存在着难于降解、弱碱性、成分复杂的特性[4],简单的填埋对环境中的土壤、水体和大气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加重了环境的污染[3]。

目前存在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过于简单,存在着分类收集程度不高,回收利用率低;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筑垃圾问题的解决途径

由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产生的量递增的趋势,加上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仍处于较原始的状态,城市垃圾对城市环境卫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2.1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

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首先实行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产生之前,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措施将其消减[1]。在我国,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落后,大量的手工操作也是建筑垃圾产生量大的主要原因。在建筑垃圾中,由于施工人员的责任性不够强,施工工艺落后,施工技术落后,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而返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占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责任心,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

2.2建筑垃圾资源化

对于已产生的垃圾,应该采用有效手段,使其成为再生资源。

我国众多的学者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都做了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可以用来指导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工作。唐娴等[5]对城市建筑垃圾的固体废弃物的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原理进行研究,对建筑垃圾作为骨料和混合料进行试验,提出建筑垃圾经过处理,可作为路面基层应用。梁洪波[6]对建筑垃圾制砖的生产工艺做了介绍,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结合邯郸市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墙材项目实践,证明用建筑垃圾制砖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乔峰[7]在某新建道路中应用了换填建筑垃圾处理软土路基技术,效果良好,建议在郊区外围工程中采用。众多经验表明对于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处理后,还可进行堆砌胶结表面喷砂,做成假山景观工程。对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可以采用上述相关的措施,变废为宝,使建筑垃圾资源化。

2.3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要处理好建筑垃圾问题,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是必备手段。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1992年制定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5年制定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另外一些国内主要城市也针对建筑垃圾处理处置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但是这些政策法规都相对零散,缺乏整体性,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面在政策法规和实际应用方面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的体系。美国在1980年制定的《超级基金法》中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气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德国在1978年-2002年之间,颁布了相应的6部之多的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推进了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着手建筑垃圾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以促进建筑垃圾的转化和应用[1]。我国在制定建筑垃圾的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应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应的法律法规。

3.结论

我国建筑垃圾存在产生量大、处理不当的现状,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的方法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 冷发光, 何更新, 张仁瑜等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环境卫生工程,2009,(01):33-35

[2]. 王雷, 许碧君, 秦峰.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现状与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 2009,(01):53-56

[3]. 杨子江. 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解决途径[J]. 城市问题 , 2003,(04):60-63

[4]. 徐平, 张敏霞. 我国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分析[J]. 能源环境保护 , 2009,(01):24-26

[5]. 唐娴, 王社良. 城市建筑垃圾路面基层应用研究[J]. 科技导报 , 2009,(07):88-90

[6]. 梁洪波.建筑垃圾制砖生产工艺及其效益分析[J].墙体革新与建筑节能.2007(6):23-24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9

1市政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的几个原因

1.1工地监理人员质量意识淡漠

通过调查走访可知,当前我国的各个城市当中的市政建筑工程,都由政府出资,通过招投标等一系列流程,招揽社会上的建筑公司来进行实际的操作。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这些直接实施市政建筑工程的施工队和工程公司,其人员构成具有复杂性。特别是基层的工地监理人员,个人素质普遍不高,在实际施工当中,对于工程质量的把控难免有疏漏。

1.2工程缺乏有效监管

造成当前市政工程质量低下的第二个原因是工程缺乏有效的监管。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围绕市政建设,政府也投注了很多的资金,市政建设的水平逐步提高。正是基于这种快速发展变化的现状,很多与市政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并没有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同步更新,现有的行业标准多数相对落后,不适用于变化发展中的市政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监测。工程缺乏有效监管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检测手段的落后性。由于市政建筑工程属于国家投资兴建的工程,因此,市政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理应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检测。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市政建设相关主管部门往往是行政架构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日常承担的主要工作是政府行为,而对工程质量的监测专业性的工作常常缺乏经验也没有更加相关成熟的工作方法体系。以行政手段来监管专业性的工作和行为,往往事倍功半,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3市场管理机制缺失

尽管市政建筑工程属于建筑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市政建筑工程主要由政府把控,而政府在实施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往往考虑的是政治上的适宜性,而不去从专业角度去考量施工质量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主管部门的政府,往往更加强调工期,工程的外观效果等问题,而不去过多的关注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由于政府的决策机构和财务机构分属于不同的行政板块,因此,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着先干活后签合同,结账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施工方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人财物的紧张,也就可能导致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政府的行政行为凌驾于市场行为之上,导致了施工方对于政府拨款和政策支持失去信心,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所考虑的问题经常在于如何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将过多的中心和重点放置在提高工程质量上,这也是导致当前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2控制市政建设工程之问题的几个方法

2.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级监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为了控制市政建设工程质量,应该对基层的施工监理人员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具体操作上,可以综合采用自学和政府兴办教学两个方法。要让第一线的施工人员认识到,他们所正在进行建设的工程关系到无数的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同时也要使他们明确:当前在建工程一旦出现问题,每一个参与工程建设的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由于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一旦出现问题,他们所应承担的责任,要远远高于民用住宅和民用建筑出现问题所需承担的。为了起到强化宣传的作用,政府可以在实际工作当中,树立正面和反面两个典型,对于那些在市场建筑工程当中,工程质量较有保障的企业主体,应该予以表扬,同时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并且在今后的工程招标中予以更多的考虑;而对于那些在市政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却存在问题的企业和主体,应该予以相应的惩罚,这里的惩戒手段,应该包括公众平台宣传、吊销营业执照等。要让违规企业明确自己的违规行为所可能付出的代价,培养他们约束自身行为的意识,以达到保证市政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2.2加强工程监管

工程监管机制的建立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方式。加强工程监管,一在人,二在制度。政府应该督促企业建立和健全本企业的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并敦促这些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做行之有效的工作。对于一线工地那些违规操作的行为进行卓有成效的约束。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市政建筑工程最终的质量,因此,企业应该将本单位当中最精锐的力量最专业的骨干派驻到工程质量监管部门,为企业的工程产品把最后一道关。为了能够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法律规范,使制度法规的更新速度与时展同频共振。由于政府本身行政性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政府在建立市政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上不能够事事亲力亲为,因此在政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上,政府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聘请业内权威专业的机构来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测,并出具权威的检测报告。

2.3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制

为了解决工程质量的问题,政府应该牵头主导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制,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出现的问题。在结算方式上,应该更多地考虑企业的诉求,尽量及时为企业结账,给企业以信心;在管理方式上,应该引入更加专业的机构来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在指导理念上,应该强调以人为本,保证一线工人的施工环境和福利待遇。总之,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制,就是要围绕工程本身,以市场的方法来看待和解决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当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的完成质量。

3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也对市政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建筑公司和一线的建筑工人,都应该秉持专业的理念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市政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只有这样,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才能够不断推进,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够得以提高。

作者:李明 单位:贵州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10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性能、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及照明设备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管理,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等能耗。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萧山区、余杭区和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经济、科技、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从试制、生产、实用、推广等环节加强建筑节能的推进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

第六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经济、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节能规划组织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应当对新建建筑的节能要求、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开发利用、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提出工作目标、具体安排和保障措施。

第七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筑节能发展状况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组织编制更低能耗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应的施工规程、验评规范及评估体系。

本市实施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篇(章)评估制度、建筑物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条鼓励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在安排科技经费时,应当增加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方面的投入比例。

第九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等建筑节能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定期鼓励在本市推广应用的建筑节能产品和施工工艺目录。

第十条新建建筑物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及省、市建筑节能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鼓励新建建筑物利用可再生能源。

第十一条鼓励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的重点是高能耗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物改造应当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应突出屋面和门窗的节能改造。在居住建筑平改坡改造中,可结合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

改建、扩建既有建筑物涉及围护结构的,应当按照建筑节能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第十二条规划部门在组织编制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在规划布局(建筑高度、间距、自然通风组织)和建筑物平面布置、朝向、体型、体量等方面应当综合考虑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

第十三条新建建筑物的业主应当在立项前自行组织建筑节能专题论证。发展改革部门在核准项目申请报告或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当进行建筑节能专题审查。凡立项报告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无建筑节能专题论证内容的,不予立项。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委托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降低建筑节能标准,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等产品。

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等产品的,建设单位应当保证所购产品符合建筑节能标准。

第十五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招标文件和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节能设计,保证建筑节能设计质量。

第十六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对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审查,并在审查报告中单列建筑节能审查内容。对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图审结论应定为不合格。

墙体、屋面、门窗等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有重大变更的,应当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重新审查。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节能设计篇(章)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施工图节能设计篇(章)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报告作出相应的图审结论。

第十七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施工许可申请时,应当查验施工图审查报告。对建筑节能内容未通过施工图审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规程组织施工。

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节能材料、构配件的验收,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

墙体和屋面等保温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第十九条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建筑节能施工规程进行监理;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施工单位未按要求整改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同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监理人员应当查验进场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并按规定见证取样和验收。未经监理人员验收的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墙体和屋面等保温工程隐蔽前,监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专项验收。

第二十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的,应当责令整改。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现场建筑节能材料、产品以及重要部位的专项检查,重点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和空调暖通系统在主体完工、竣工验收两个阶段进行监督检查,并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提出专项监督意见。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对建筑节能进行专项验收。在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当注明建筑节能实施内容。

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违反建筑节能相关规定,或者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没有通过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备案,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施工和监理行为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负责。

第二十三条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时,应当提供房屋的门、窗及墙体保温的主要材料样品,并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予以明确。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提供的《住宅使用说明书》中,应当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指标、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相应的保护要求等基本信息。

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节能建筑进行宣传和销售的,应当委托专业的建筑节能测评机构进行建筑效能认定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四条建筑物所有权人和使用人在进行建筑物的装修和使用时,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的节能围护体系,降低建筑节能标准。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11

关键词:市政企业 建筑材料 管理  实践 

材料成本是构成市政工程成本中最大的部分,其质量、数量、工艺标准等关乎一个项目的成败,更关乎市政企业的盈利水平;从项目整体设计寿命来讲,也直接影响工程交付后的使用,因此市政企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对于材料使用的控制与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从市政建材的使用入手,探讨市政企业建材管理与控制。 

1.建筑材料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市政工程一般以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为主,在一般的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建筑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机械成本占到30左右;加上材料的运杂费等间接费用,构成了市政工程中比重最大的成本。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特殊的工程材料如沥青料等受运输环节温度、湿度与摊铺机性能质量的影响较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材料在市政工程中的首要地位;加强材料管理就是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决定了材料的全员管理的重要性。 

2.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2.1 大部分材料运输至郊外,运距长且受到道路限制。市政工程多在郊外施工,集中在市中心区的工程施工,往往受到城市相关部门的交通管制,大部分的材料需运输且二次堆放;闹市区的工程送料受限,多为夜间作业,因此材料运输环节的成本较大,运距一般较长,企业灵活性受限。 

2.2 过多关注供应环节,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由于市政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式管理,因此企业对于材料供应环节把关较严,从而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比如一个工程中标后,做出了材料清单的汇总分析,但对于如何灵活的与市场接轨,以及统筹安排计划方面不强,轻管理,看重供应,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一旦延误生产,材料部门要负责任。因此,施工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宁愿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2.3 区域性材料容易形成壁垒,导致地材价格偏高。市政工程施工多在城效野外,明明较近的地材价格应偏低,但区域性容易形成壁垒,外部材料基本无法入围市场,因此价格与社会整体价格的下浮关联度不大,导致价格偏高。 

2.4 国内大中专院校没有专门的材料专业,专业性人才不足。国内大部分大中专建筑类院校,多以施工管理为主,次以造价,没有专门独立的材料管理与供应专业,因此很多大中专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材料管理岗位,专业人才不足;另外在工地现场中,材料员仅仅担负着收料记帐的工作,薪资待遇明显偏低;在市政企业中,没有针对材料专业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人才青黄不接。 

2.5 企业对材料管理人员与管理手段普遍关注度低。由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由于对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现代化管理尤其是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野外施工期间,无法接入网络等先天条件限制,现阶段很多企业仍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3.提升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措施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篇12

新常态下,无论是企业员工知识水平,还是个人诉求,都相对较高,其视野也更加开阔。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题与弊端也日渐暴露。企业领导仅注重生产经营,忽略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使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缺失,无企业文化和正确的舆论及宣传导向等,于建筑企业发展不利。建筑企业领导要重视该项工作,为企业提供开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一、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重要性

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更加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性。该种状况,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挑战。为顺应新常态,积极迎接市场挑战,建筑企业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力度,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还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职工,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体作用,使其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起来,为建筑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该过程中,要提高政工队伍素质,确保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落到实处,使职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建筑企业凝聚力。

二、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策略

当前,建筑企业很多政工干部因循守旧,不知道如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使该项工作与社会和企业发展格格不入。政工干部要结合建筑企业实际运营及发展情况,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内容及方法等,进行创新,并对干部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适应新常态。

(一)注重队伍建设,适应新常态

1.重视思想教育,提升政工干部思想素质。政工队伍教育工作是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运营及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其对新常态下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知识等进行有效学习,使政工队伍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真正服务于建筑企业未来发展。具体实施内容有相关理论政策、党性和理想信念等。通过该种方式,能够使政工队伍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提升他们的政治理论修养,实现高素质政工队伍构建目标[1]。

2.提高政工队伍工作能力。建筑企业政工队伍要时刻保持高亢的工作热情,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要从学习、写作、语言、协调、调研等方面,提高政工人员工作能力,从而,为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政工干部不仅要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兼备,也要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为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新常态下,对政工队伍要求极为严格,其要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己,并对他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为建筑企业各项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工作理念,突出先进性

1.准确定位。新常态下,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使企业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政工队伍建设工作时,要加大对意识形态重视度,严抓该项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政工干部要深入到职工群众中,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以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品格及道德修养等,使广大职工群众感受到温暖。政工队伍在具体工作实施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将其转化为实践动力,给予企业职工更多的爱与帮助。

3.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力度。依据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及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现状及要求,鼓励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进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力度,将其与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和营销策划结合起来,提升全体党员和普通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促进建筑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内容创新,讲求针对性

1.强化中国梦宣传教育。自十中国梦提出以来,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中,要对其加以践行,实现企业职工思想的统一,将个人命运和成长与国家联系起来,依据当前时代背景,勇于承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责任。

2.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工队伍建设中,注重核心价值观弘扬。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舆论宣传和思想活动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化,将其融入到企业职工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中,实现与社会生活的融入[2]。

3.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心理疏导。新常态下,依据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要求,注重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创新,推进建筑企业改革。同时,也要对企业职工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实现共同进步及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尤为重要。依据建筑企业实际运营及发展背景,认识到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适应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运营及发展要求,并实施工作理念及内容创新,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使其更具针对性,充分发挥政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使建筑企业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