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患者护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2-05 10:37:42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1

特需病区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应运而生的一个特殊病区,是医院为满足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患者对医疗护理较高要求而专设的病区,并为这一群体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及护理。特需医疗服务是顺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组织形态的发展,伴随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高度进步的知识经济时代,充分利用医学及相关学科的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医疗服务形式[1]。特需病区属于医院的高级病房,特需医疗的发展离不开配套高档的硬件设施,但更离不开医疗行为为主题的内涵建设[2]。目前特需病区建设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索,对特需病区及其护理特色的研究,是加强特需病区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云浮市人民医院特需病区共有床位24张,自2002年8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了1867名住院患者,通过实施系统特色服务收到满意成效。

1 特需病区的特点

1.1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本院特需病区面对的人群包括各层次的领导干部、外宾、公司企业老总、海外侨胞等,文化素质普遍较普通病房患者高;且由于地域种族民族的差异,特需患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他们要求就医环境方便舒适,就医过程高效快捷,并能享受体现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

1.2 病区应有较好的适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如:宽敞、独立成套、清洁整齐的病房,可随时提供医疗监护设备、专家的随访,并考虑到患者的特殊要求,提供必要的包房和会客室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1 全科性综合病房 由于收治患者病种的多样性,包括血液、肾脏、消化、心血管内科、泌尿、颅脑、普外科、神经内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骨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等,医疗护理涉及多科室,具有综合性。

1.2.2 全面的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努力满足患者和家属随时会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健康指导。因为这些特殊群体有选择治疗医院的自由,对所患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比较注重个人治疗需要的特殊性和保健指导,在医院的选择上注重适合自己疾病治疗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特色服务。因此特殊病房的建设只有在医疗护理服务方面保持优良传统,并不断进取,努力创造新的特色,才能提高信誉,增强竞争力。

2 特殊病区护理特色

2.1 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根据护理对象的需求和特点,为护理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帮助和照护,以解决护理对象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达到恢复和增进健康的目标观和护理实践活动。特需病区的护理服务工作除了有一些常规的、共性的基本内容外、还应有各专科疾病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要严格认真贯彻医嘱,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患者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使患者对病房的全科护理建立起一种实实在在的信任感,提供全程、全方位护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要尽可能通过本院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得到身心两方面优质护理,除了做好患者入院、特殊检查、手术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外,每位护士对所负责患者身心问题要了如指掌,不放过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使患者与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乐于接受治疗,增强治疗信心。护士应做到任劳任怨,冷静地对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情况,善于观察进行心理分析,耐心做好相关工作,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另外由于患者有不同的,担任着不同社会角色,对所患疾病有不同的认识,对医疗、护理水平有不同的需求,文化差别形成了人们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区别,因此在护理服务中还应注重患者的社会性,注重多元文化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以现代先进护理观和技术为指导,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贯彻整体护理思想,为患者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

2.2 专科护理 由于特需病房收住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多样性,且各专科无固定医生在病房内,有时患者病情来势凶险,时间紧迫,这无疑给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特需病区的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加强多元化护理的学习。根据科室人力资源安排低年资护士进行院内轮转及高年资护士院外学习,促进整个护理队伍各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

2.3 中医护理 随着中医学的研究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中医护理也将引起各国护理界的高度重视。由于特需病房收住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多样性,将中医护理的理论融入现代护理理论也将成为特需病区护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从而促进特需护理的发展。

3 体会

特需病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扩大医院知名度,充分发挥医院现有资源的作用,提高办院效益,并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特色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可延伸的空间,具有广阔前景。特色服务的形成主要依靠护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特色的形成是一代又一代护士长期探索和辛勤劳动的结果[3],只有不断提高护士素质,才能保持特色传统,并赋予时代内涵。病房的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加强对专业业务能力的培训学习,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要提倡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加强互相学习。特色服务的牢固确立还应依靠内部机制的改革。在病房内部要通过机制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有利于确保特色和创新的机制和人文氛围。面向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对特需病房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特需病房的建设应不断加强,在“特”字上多下功夫,尽快与国际接轨。

总之,由于特需患者的特殊性,要求特需病房护士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要塑造一个优秀的护理团队,需要每个护理成员和管理者共同努力,在工作中不断修正自我。在护理管理中,管理者在提倡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护士对人文关怀的需要,做到以护士为中心,关心和信任护士[4],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前提下,用人所长,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对新进人员,要严格把关和筛选,不断加强特需病房护士队伍建设,促进特需医疗的发展[5]。

参 考 文 献

[1] 包亚萍.论特需医疗服务的功能开发与管理.中国医院管理,2001,21(8):17.

[2] 刘莉,李蓉琼,李蓉梅,等.特需医疗管理初探.护理研究,2004,18(12):2232-2233.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2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 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 手术治疗方法越来越普及, 而手术室这个基础条件非常重要, 对患者的身体影响重大, 进行手术的患者身体抵抗能力本身较低, 极易感染, 所以手术室必须无菌, 否则交叉感染的几率很大。所以必须对手术室的环境严格要求, 并加强护理干预, 降低手术室特殊环境对患者的影响[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12月1日~2013年12月1日, 随机选择本院手术室100例患者, 其中男58例, 女42例, 年龄35~85岁, 平均年龄(57.22±4.98)岁。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特殊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清洁干预方案, 而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普通干预方案。

1. 2 手术室内部护理

1. 2. 1 普通护理干预 在普通护理干预里, 凡是进手术室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手术室的规定, 不得随意着服装进出手术室, 需要戴好手术室帽子和口罩, 穿无菌鞋、衣服。同时, 手术室内的所有设备、器械都要确保无菌。物品均给予高压高温灭菌消毒, 保持物品的干燥卫生。此外, 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给予这样的普通护理干预, 手术前静脉注射抗生素, 严格按照规定洗手、刷手, 保证无菌, 给患者一个无菌、舒适的手术室环境, 避免术后感染。

1. 2. 2 特殊清洁护理干预 在对特殊护理干预组的患者, 在普通护理干预基础上, 又加上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干预点。①对手术室内医务人员卫生的干预。②对用药的干预。③对手术室内物品的干预。④对空气质量的干预。

2 结果

特殊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对照组与特殊护理干预组的感染情况

分组 例数 护理干预方法 感染 无感染 死亡

对照组 50 普通护理 4 46 0

特殊护理干预组 50 特殊清洁护理 1 49 0

对照组概率 ―― ―― 8.00% 92.00% 0

特殊护理干预组概率 ―― ―― 2.00% 98.00% 0

表2 对照组普通干预法和特殊护理干预组的不同效果

( x-±s, cfu/m2)

分组 术前菌落数 术后菌落数 洗手后菌落数

对照组 824.11±172.32 359.85±87.98 8.19±2.99

特殊护理干预组 815.78±165.37 9.53±34.68 1.89±0.275

t/χ2 1.73 5.46 25.39

P

3 讨论

3. 1 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后, 50例患者中有46例无感染, 4例感染;在特殊清洁护理干预后, 50例患者中有49例无感染, 1例感染。明显可以看出临床特殊护理干预对减轻手术室特殊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很大。

3. 2 特殊清洁护理干预在普通护理干预上做了升级, ①对手术室医务人员卫生的干预, 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学习手术室规章条例, 学习清洁卫生的知识和意识, 因为手术室的空气中的菌落数量会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对他们进行干预后, 会尽量减少菌落数量[2]。②对用药的干预, 手术前特殊护理干预组的患者使用抗生素, 及时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 但应注意用药剂量, 不可以滥用抗生素[3]。③对手术室内物品的干预, 手术室内的部品都要确保无菌, 按规定摆放, 按分类放置, 不可以随意归类与摆放, 物品是造成患者感染最直接的因素。④对手术室内空气质量的干预, 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可以使用消毒机, 这样保持手术室内空气清洁无菌, 支持手术的进行, 也让患者安心[4]。

参考文献

[1] 文华.浅谈层流手术室预防感染的措施.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17):120-122.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3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44-02对烧伤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一直以来就是非常棘手的一类问题,由于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繁琐,因此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患者受到感染,最终出现更加严重的并发性疾病。特别是对于特殊部位的烧伤患者来说,皮肤表面非常脆弱,更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更需要注意护理的细节,尽量让患者能够得到较为良好的恢复环境。[1]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了12例因为燃放烟花爆竹不慎而导致烧伤的患者,在经过完善的护理与科学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恢复出院,现将具体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在9到51岁之间,平均年龄30.8(±3.2)岁。烧伤面积最小为5%,最大为80%。12例患者均存在面部、眼部、外耳部、口鼻部位以及手部等特殊部位的烧伤现象。

1.2方法

1.2.1面部护理方法面部烧伤部位的护理最重要的是要使面部保持清洁,防止五官中的分泌物或者外界碎屑等杂质污染受创部位。[2]对于面部存在着分泌物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用消毒棉签进行清理,随时保持面部的洁净干燥。如果烧伤部位离毛发较近或者正好处于毛发部位,则应该剃除毛发,使首创部位暴露出来,以免被感染。在剃除毛发的时候,尽量避免烧伤部位受到触碰。总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烧伤部位暴露出来,并保持烧伤部位的洁净,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1.2.2眼部护理方法眼睛是人身上最脆弱的部位之一,因此,在进行眼部护理时应该尤为注意护理的细节。将眼角中的分泌物用消毒棉签及时清理掉,防止角膜炎等眼病的发生,并对眼睑结膜水肿外翻的患者进行简单的上下眼睑缝合处理以及眼膏保护,避免眼睑受损变形过于严重。对于眼睑暴露的地方,应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4次左右,保持眼睑的清洁,并在患者睡前涂抹抗生素眼膏以及凡士林油纱布,防止细菌感染。

1.2.3外耳部护理方法外耳部烧伤护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外耳道的通畅,使外耳道在自我恢复过程中保持清洁干燥。一般在患者刚入院时,可采用3%的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然后轻轻拭干,并用纱布引流。在卧床休息时,应该让患者尽量避免耳廓与外界接触,让耳廓处于悬空状态,以免耳廓处的受损受到伤害。另外,对于耳部头发较长的患者,应该在第一时间剃除掉多余的毛发,使耳廓完露出来,防止毛发对耳廓造成物理损伤以及油脂的污染。

1.2.4口鼻部位护理方法口鼻部位随时都在吸入大量细菌,并分泌出相对较多的五官分泌物,极容易对烧伤部位造成感染。因此,随时保持口鼻部位的洁净与干燥非常重要。对于鼻腔的处理,应该及时清理出鼻腔内吸入的异物,并在鼻腔有分泌物流出时用消毒棉签及时清理掉。而对于口腔的处理,则主要是用消毒棉签蘸着生理盐水轻轻擦拭烧伤部位,并且在每次进食之后,要对口腔内部以及口腔周围进行及时的清洁处理,防止食物感染烧伤部位。

1.2.5手部护理方法对手部烧伤部位进行护理,主要的护理方向仍然是保持受创面的清洁与干燥,及时清理掉受创面上残留的异物,并剪去患者过长的指甲。一般可以采取包扎处理以及处理两种方式对待手部烧伤,如果采用包扎处理,要注意在外敷料发生渗透时就要进行换药。而采用处理,则主要需注意手部烧伤处尽量不要触碰到周围的异物或者受到感染,以免引起二次损伤。

2结果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护理与治疗之后,12例患者均恢复健康并出院,没有一例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只有4例眼睑部位被烧伤的患者在出院后视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2例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为47.5天。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疗恢复过程中,均感到环境较为舒适,对护理质量的评价较高。

3讨论

之所以患者的面部以及手部等部位的烧伤护理难度非常大,是因为这种特殊部位的皮肤相对身体其他部位来说更加脆弱,通常受到外界一些普通程度的干扰,就会出现较大的破坏。[3]并且特殊部位中的口鼻部位还时刻与外界想通,受到外界细菌影响,发生感染的几率非常大,只有进行非常细致的特殊部位的烧伤护理,才可以在保证患者不会受到感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特别是如果患者的颈上部位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烧伤的话,那么将非常容易出现水肿的现象,而水肿分泌出来的物质则是造成伤口感染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格外注意这类特殊部位的烧伤护理。我院拥有着较为完善的烧伤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较为良好的恢复环境,很少出现烧伤部位被感染的情况,让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而作为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护理手段,特殊烧伤部位的护理措施在其他疾病的相关护理中也可以被借鉴,在完善护理手段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4

结果: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护理组的NOSIE-30及心理渴求评分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变化不大。

结论:针对患者对渴求的冲突矛盾心理进行心理护理及干预,能够使患者逐步摆脱这种痛苦的冲突,有助于增强患者从心理上拒绝的决心,对彻底戒毒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强制戒毒者冲突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2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88-01

吸食使人成瘾,并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成瘾。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使人在生理上形成“奖赏性强化”的后果,导致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性,即强烈的渴求感,也称为“想瘾”或“心瘾”,而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又互相强化,因心理依赖而加重生理依赖,生理依赖产生的戒断症状又反复加重了心理上的依赖[1]。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戒毒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戒毒者,均符合“海洛因依赖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42岁,平均(22.46±13.2)岁,吸毒时间6个月-8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4例,其中护理组24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1.26±12.8)岁,吸毒时间6个月-7年,对照组24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3.36±13.8)岁,吸毒时间7个月-8年,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评定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30)、心理渴求量表及戒断症状量表评定。于入院时及治疗第4、8、12日各评定一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进行卡方检验,P

2护理方法

目前吸毒者被强制戒除毒瘾后,通常就可返回家中。但此时其在心理上对的依赖性是否完全消除则不得而知,因此,有关机构应当继续对其观察护理一段时间,主要是继续进行心理上的治疗。

一般心理护理是指医务人员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通过举止、表情、态度、姿势等影响病人的感受、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过程。有人认为一般性心理护理不限于特殊类型的病人和特殊的病种,也不以任何特殊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它适用于所有的病人,是医院中每个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及其他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掌握的。因为病人到医院寻求诊治,他们对碰到的每个穿白大衣的人都怀有一种崇敬、期望、求助甚至有点畏惧的心理[2]。医务人员耐心、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暖人心扉的话语,权威性的解释等都可能起到暗示的作用。它一方面无形之中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其作用有时甚至可以胜过药物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这些过程也密切了医患关系,为以后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殊心理护理是指针对某些疾病所进行的一些专业化的治疗方法[3]。它们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针对一定的适应症,按一定的操作程序或技术,有时还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如正规的心理分析法、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法、催眠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森田疗法、系统家庭治疗、漂浮疗法等,都用于特殊的心理护理。

3结果

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护理组的NOSIE-30及心理渴求评分明显下降,P

4讨论

无论进行哪一种特殊的心理护理,都必须在密切医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换句话说,特殊心理护理是以一般心理护理为基础的。对戒毒者的心理护理往往在这点上容易被忽视,因为长期以来吸毒者常被看成是罪犯,治疗者与患者之间常被看作是管教与被管教的关系,这就大大影响了护理的效果。所以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每个接受护理的戒毒者都应该被看作是患者,与治疗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医患关系[4]。在心理护理过程中,由患者自己决定在实际行动中试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本组资料显示,针对患者对既想摆脱又非常渴求的矛盾心理进行心理护理及干预,能够使患者逐步摆脱这种痛苦的冲突,有助于增强患者从心理上拒绝的决心,对彻底戒毒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谷莲莲,刘新民,杨玉祥,李秀.843例强制戒毒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04:7-9+12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1 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1.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 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1.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1.4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 .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2 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2.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 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 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 h后打开窗户通风。③ 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2.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2.4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学|教育网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6

增强扫描是对疑难病例患者采取的一种检查措施,一旦增强扫描,许多患者都会出现紧张、恐惧、焦滤、忧郁等多种心理反应。通过本研究对心理危险因素的评估,准确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对该检查的恐惧、焦虑心理,提高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增强扫描患者100例,其中男性72例,平均年龄64.6岁,女性28例,平均年龄60岁,肝胀疾患的患者75%,其次双肾和胰腺20%,5%的患者是肺和头部强化,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多见。

2 方法

2.1 上述资料中能看出接受增强扫描患者大部分以老年人为主,男性多见。针对这个问题,与患者交谈时态度和蔼可亲,多体贴、关心。接受增强扫描患者检查前护士以交谈方式了解对增强扫描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患者态度等。从中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护理诊断,(1)恐惧与害怕;这是增强扫描患者初始反应,检查时静脉内注入药物担心药物对身体危害,害怕担心自己的病情,怕检查出不治之症,怕连累家庭,怕别人厌烦发生意外等产生恐惧感。

(2)焦滤与忧虑;焦滤与忧虑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和初始检查者接受增强扫描时常见的心理表现。既往身体健康,突然患病或患慢性病者需长期治疗效果不佳接受增强扫描检查,涉及未来不知所措、产生心理矛盾焦滤心理。对自己的康复产生忧虑的心理。(3)绝望的心理;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前途渺茫,心理意冷,消极等待,甚至悲观厌世,不接受检查等心理问题。(4)孤独的心理;接受增强扫描患者感到既往身体健康,突然增强扫描,无足够的思想准备、涉及未来不知所措,产生自己得了重病而无用,未来生存感到渺茫、孤独寂寞,进而感到烦躁、焦滤。针对患者心理反应护士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也进行健康方面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干预,选择健康信念支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转贴于

2.2 心理干预

(1)心理护理;说明增强扫描时使用的药物性能、作用、副作用、维持时间和体外排出时间,说明检查方法、给药途径 ,以免出现药物副作用时患者发生负性情绪。讲解增强扫描的必要性和确诊的准确性,改变患者对增强扫描的恐惧心理和缺乏不信任的心理,(2)做好健康宣教;给病人讲解检查的目的和必要性、让患者对增强扫描有初步认识,消除患者对增强扫描的顾虑,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在做操作前向患者说明给药途径、操作步骤及给药时因快速静注而不适感等。这样既可能消除顾虑,又能取得患者的合作。(3)关心与体贴;努力消除孤独和消极情绪对接受增强扫描患者必备的心理状态。医务人员检查时体贴患者,关心患者,使患者认真的态度接受检查,树立好对病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同时让患者家属或亲属多体贴患者,多关心、多关怀,体会到家人的关怀和亲友们的体贴,消除孤独感和绝望的心理,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果

通过心理干预对增强扫描患者检查后恐惧和焦滤等不健康心理状态显著改善。并且能使患者的心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相应的治疗,也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7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一、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4.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二、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打开窗户通风。③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4.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8

医学上将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对各级分工明确且要求严格遵照医学相关规定开展护理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称为护理层级管理[1-2]。骨科疾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又因其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使得其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同时提升了医护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本文就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剖析,现总结如下。

1信息与方式

1.1基本信息

严格按照自愿原则从我院抽取40例医护人员以及90例于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并按患者接受护理意愿的不同将其分别分为一般组和特殊组,每组各45例患者和20例医护人员。其中,一般组女患者有19例,男患者有26例;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3±15.49)岁;主管护师和护师各2例,其余均为护士(女性),平均年龄为(31.25±3.17)岁。特殊组女患者有20例,男患者有25例;年龄在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8±15.61)岁;主管护师和护师各2例,其余均为护士(女性),平均年龄为(31.43±3.28)岁。比较两组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发现其在该系列数据中并无统计学性质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

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性护理管理(饮食护理等),对特殊组患者则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模式(主管护师-护师-责任护士)进行护理。护理组长工作内容:1)指导并辅助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适当性的健康教育;2)积极采取并改善护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3)监督并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力度,督促各医护人员护理工作做到位;4)组织责任护士进行相关性的护理知识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医护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1.3观察标准

由我院医护人员遵照医学相关规定自制护理好感度评分表(好评:90~100分;中评:80~89分;差评:<80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好感度调查(分数值与患者护理好感度成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研究数据录入至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深入性的科学分析,利用(珔x±s)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通过卡方值对比计数资料,若其最终比较结果显示为P<0.05,则可视为两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性质。

2结果

经针对性护理后,特殊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以及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均优于一般组,且两者在该系列数据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特殊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为97.78%,一般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为75.56%。具体详情如表1、表2所示。

3讨论

骨科疾病属于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运动系统类疾病[3],不仅疾病类型复杂多变且若仅对该类患者予以单纯性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表明,针对性的治疗辅以系统性的护理是确保骨科疾病患者早日康复的最佳途径。医护管理工作地位的重要性随医疗模式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凸显,各医疗机构要想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社会站稳脚跟就必须提升自身形象,即提升医护管理水平。在骨科护理中开展护理组长层级管理模式,必须由各医疗机构骨科领导者依据实际情况就层级护理模式建立护理组长管理小组,并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在此之中,护理组长应指导和辅助责任护士顺利对骨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对各项医护举措进行改革创新。同时,护理组长必须对各项医护工作(医护质量、文件书写、巡视力度[4-5]等)进行严格性监管,务必使每一项医护工作做到位。此外,护理组长还应定时定期开展医护培训活动,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本文研究表明,特殊组于一般组患者经相应性护理后的护理好感度分别为97.78%和75.56%,前者高于后者,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特殊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亦优于一般组,且两者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在骨科护理中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模式,可在确保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张淑惠 单位:河北省高碑店市医院

参考文献

[1]袁文芳,陈春英,林岩.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104-105.

[2]张照亮,李严峰,姚晚侠,等.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实证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06):779-782.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9

近年来,随着各类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人身伤害也随之增多,这也导致了急诊重症患者数量持续升高。该类患者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急、危、重,患者在遭遇重大事故时心理建设不足,角色转变较慢,因而他们在面对急诊救治是显现出不良情绪,比如紧张、恐惧及不安[1]。文章主要探讨了急诊重危患者的相关特点,拟定科学的培训技术,让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提高患者治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择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收诊的318例急诊重危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69例,平均年龄值为(40.2±13.5);观察组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74例,平均年龄值为(41.2±11.2),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施以特殊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咨询以及记录,将患者的如下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年龄、职业、发病、就诊时间、重症患者诊断结果等等,这样护理人员可以全面的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做好分析总结工作。具体护理措施如下:医护人员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急诊重危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心理起伏相对较大,这时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用友善的态度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采取心理疏导方式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咨询服务:由于医院急诊重危患者相对较多,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时刻关注患者的需求,如若遇见未有家属陪伴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缴费活动,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温暖,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满意度[2]。

1.3观察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针对急诊重危患者的护理分析运用的是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实施分析以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3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加速急诊重危疾病的发病率,且病情复杂多样,相对而言急救范围及广度不断拓宽,涉及到的学科也在逐步增多,急诊工作特点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极强的护理素质及技能[3]。医院的急诊科室相较于其它科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并且需要承担急诊工作,抢救生命。从急诊室的需求角度出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护理意识,在从事工作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责任心,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掌握专业技能,并且具备一定应变能力。在临床诊治中,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工作,时刻关注患者病情,思维敏捷,动作果断,能够有效应对突发症状,以此增加患者治疗有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特殊护理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护理,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治愈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急诊重危患者的发病基本都比较突然,而患者患病的缘由也不尽相同,且发病频率正在逐年提升,因而急诊室需要配备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侧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常识的培训,根据急救工作特点,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排除一切障碍,有效协调各方关系,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保障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及时性,标记清楚顺序,除此之外,各项应急物品应该储备充足,护理人员需要各尽其职,有序开展急诊工作,提高急救质量[5]。

结语:

总体来说,急诊重危患者在入院之后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展开特殊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提升治疗效果。文章通过相关实验数据的验证获取了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不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跃辉,王宏秋.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1,03(21):41-43.

[2]毛先玲.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5(36):2339-2340.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10

1 护理安全问题

1.1 术前可能出现的问题:(1)接错患者:患者由于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很可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现象。(2)患者护送不当:护送途中穿刺点易出现血肿,引流管、导管鞘组脱落,患者烦躁不安致坠床、摔伤及碰伤等。(3)语言使用不当: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医务人员在术中嬉笑或高声谈论病情或遇到意外语气紧张,均会给患者带来情绪的波动,可能影响病情变化。

1.2 手术中出现的问题:(1)术前器械准备不全: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导管、导丝不光滑、折裂,穿刺针不锐利、切缘上有毛刺,型号大小不一,因血管变异未准备特殊导管。(2)摆放不当:正确手术对于手术野的暴露、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有密切关系。术中不当,使局部长期受压,患者感觉不适、疼痛,易导致压疮发生。(3)仪器使用不当:介入室内有DSA设备、高压注射器等,使用前未试机,临时出现故障。在透视下操作不注意X线防护,透视时间过长或透视范围过大。(4)用药差错:外用药和静脉用药标志不清,特殊药品用药前查对不细,执行口头医嘱有误。(5)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无菌技术操作不严,误用未消毒的手术器械及敷料,空气及物品消毒的制度执行不到位,特殊感染的患者术中、术后处理不当。

2 防范对策

2.1 医务人员的语言:要热情接待患者,态度和蔼,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介入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处于清醒状态,要讲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和简单的手术步骤,如高压注射造影剂时有温热感,栓塞时可能出现的疼痛、恶心等反应[2]。术中切勿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有关病情汇报要回避患者,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了解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程度,做好保密性护理工作。

2.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术前做到十查:查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是否备皮、术前用药执行情况、碘过敏试验结果及随带药品。术中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特殊药品用药前请手术者核对安瓿上药物名称及剂量,并注意保留安源备查。

2.3 防止意外伤害及并发症发生:接送患者时将护栏竖起,烦躁不安者适当束缚,防止患者摔伤、撞伤。摆放时,将患者安置成适合手术需要,又要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稳定,充分暴露手术野,使患者舒适,避免神经损伤和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防治疗床移动挤压四肢。术中注意X线防护,尽量减少操作时间和缩小透视范围。造影前,协助检查高压注射器设定程序,以避免压力过大损伤血管。术前、术中、术后要严密观察穿刺侧肢体体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穿刺点出血和血肿,如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或肢体麻木则多为动脉痉挛或异位栓塞所致,应报告医师给予积极处理。

2.4 防止管理不善而造成医疗缺陷:介入室护士与手术者在手术前、手术结束时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导管、导丝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认真详细做好记录,防止导管、导丝断裂或遗留在血管内。各项精密、贵重仪器使用后必须填卡登记并签名。各种急救药品应有明显标志,用后及时补充,定点放置。

2.5 防医院交叉感染:介入手术室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建立空气消毒登记制度,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每月对医护人员的双手进行1次细菌检测。术中医护人员加强协作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随时注意自己和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操作行为,并应及时纠正。严格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前后的处置,敷料、器械等一次性用品,用后毁形,放入专用袋中,送往焚烧炉焚烧。

2.6 认真术前准备:术前1日根据申请单所申请术式内容准备物品,应准备常用导管和因血管变异所需特殊导管、导丝,备有急用器械包,并根据医生的习惯和要求,准备必要的器械物品。在使用导管、导丝、鞘管前,仔细检查,避免损伤血管或断裂在血管内,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7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素质:介入室护理人员不仅要了解不同部位病变性质特点,所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还要了解介入治疗潜在的危险性,各种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及时解除患者痛苦。随着介入性治疗学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及业务水平。

2.8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把平时工作中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与其他单位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进行认真分析讨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11

我们认为更有利于培养手术室护士参与手术配合的协调性,全面培养提高业务理论知识,完善科室整体护理,同时对营造科室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谐医护关系,对手术室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1、方法和程序

我们知道病员的思想是很复杂的,对即将接受手术的病员大多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就其原因有医护人员的言行造成的,也有病员自身的原因,如病员对手术和麻醉方式不了解,他们进入手术室时,完全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护理人员也是产生和加重不良心理的原因,手术室护士参与术前讨论,能增加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促进护患沟通,为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配合。

1.1 新开展手术和重大手术及手术配合人员的确立。

由手术室护士长与各相关手术科室取得联系,及时全面培养提高业务理论知识,科室收治的危重或特殊病例患者,对于重大手术和各类新开展的高、精、尖手术或特殊病例手术,如全髋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应在科室确定术前讨论日期后,通知手术室,以便安排手术配合人员后,由手术配合人员下到科室了解并查阅病历,掌握病人的一般情况,手术特殊所在。

1.2 业务理论知识上的准备

参与手术配合人员在术前应查阅相关理论书籍及医疗护理文献,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包括疾病病理表现,手术术式,手术步骤,了解有关的生理解剖知识等,对手术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准备,对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要预先熟悉和掌握。

1.3 参加术前讨论并做好详细记录。记录好术者使用手术器械的特殊喜好,便于术前准备更充分,术中配合更默契,节药手术时间,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术前讨论一般建议安排在下午进行,以利于手术室人员的参与。内容包括①参加术前讨论的人员、时间、地点;②主管医生介绍病历、病史、体征、各项辅助检查情况,如实验室检查资料、影像学(b超、x光片、ct片)资料。③主治医师提出手术方案及步骤,手术殊用物准备等。④各级医生发表意见,分析病例特点,提出特殊要求及指示,围手术期治疗,用药方案的选择及特殊手术器械的准备。⑤手术室人员可就术中配合的有关问题作出分析评估,制定出有关护理要点及方案,如限制参观人员数目,对手术室空气净化等。

1.4 术前对病人进行探访,并做好术前患者访视记录。

由器械、巡回护士共同访视病人,做好护理沟通,巡回护士做好访视记录,介绍手术室麻醉科的一般情况,手术患者进出手术室的时间、过程及工作人员,以及术后有可能在麻醉复苏室暂时留观的目的。检查患者皮肤准备,术中的要求及适应性训练,患者精神状态,心理活动及心理障碍,以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及恐惧感。了解患者的特殊要求,对于患者提出的特殊问题,如癌肿能否根治,是否复发,手术一定能成功等,应尽量与医生口吻一致,避免详尽解释手术过程或步骤,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必要时让主管医生解释。同时,要避免伤害患者自尊,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

2 体会

2.1 手术室护士参与术前讨论是整体化护理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

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将更有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掌握手术病人的整体状况及手术方案,提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多学科知识的积极性,对培养护士的整体护理意识起到良好作用,对于高、难、新手术的开展,如不及时更新护理观念,增长各专业知识的水平将无法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只有给手术室护士提供更全面的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完成整体化护理。

2.2 强化医护关系,增加了配合手术的默契程度

由手术前对医疗及手术方案的全面了解,术中能更加融洽医护关系,尤其是对手术医师的特殊术式及习惯有所了解,才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配合成功率。

2.3 强化护患关系

术前探访,加强了护患沟通,强化了护患思想交流,有效地解除手术病员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充分取得病员的信任,使手术患者有一个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治疗。

2.4 营造科室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参与整体护理过程中可促进手术室护士之间开展学术讨论和小讲课,相互交流,增强大家学习理论知识的趣味性,并可促进手术室护理能从多角度,多视野展开。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12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42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的事件。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或经济负担,严重者还会影响到诊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医院的荣誉。因此,认真追究每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对所在医院2008~2010年共327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327例护理不良事件。

1.2 方法 对327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原因分析 (1)护理专业知识缺陷及专业技术不过硬。(2)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3)违反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4)经验不足,对出现护理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5)沟通不到位,包括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沟通。(6)对患者存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7)对患者的宣教流于形式,在没有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下对患者实行个体化的宣教。(8)护理人员配备不足。(9)医院保障支持系统不到位,如病床没有床挡或加用床挡不方便,科室没有预防褥疮的垫及气垫床等设施,护理人员每天进行大量的非护理性工作,在洗手间等地方没有明显的小心跌倒的警示牌。(10)其他,如一些护士在家庭出现意外后不能及时的休息或调整,工作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等。

1.4 防范措施

1.4.1 做好对“三个特殊”的管理 “三个特殊”即特殊人员、特殊时间、特殊操作。特殊人员如新上岗人员、情绪有波动的人员。对新上岗人员要加强岗前培训,设置岗前培训课程,培训的内容包括对规章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各项基础操作的考核等等。特殊的时间段是根据各个科室的情况而制定的,如在治疗集中的时间段加派人手,或实行弹性化排班,保证患者得到全程的、连续的、优质的护理。特殊的操作是指不常见的操作,或新开展的项目要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来完成,同时完成对其他护士的带教[1]。

1.4.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在无数次不良事件的基础上甚至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应由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完成的。在工作中,除了护士自觉执行以外,还要加强监管机制,科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2~3人每月不定时的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2,3]。

1.4.3 成立风险评估小组,提高风险意识 护理部及科室各自成立自己的风险评估小组,由护士长、高级职称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每月对已经发生的及目前存在潜在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对每起不良事件是否及时上报,风险小组也要起到监督作用,并形成及时上报,及时分析、评估、反馈、采取有效措施的良性循环。

定时学习与通报。护理部每年至少组织2~3次不良事件的讨论分析会,全体护理人员参加,护士在对每种不良事件分析的同时,护理部也能听到全体护士对不良事件的看法及建议。每月护理部对全院的不良事件进行整理分析,并制成表格,下发到每个科室,把排在前几位的不良事件及可能引起重大安全隐患的不良事件在护士长例会中通报,传达给每位护士,最大程度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频繁发生及最大程度地预防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4]。

1.4.4 加强沟通,包括医护沟通、护护沟通和护患沟通 在临床工作中不能盲目的执行医嘱,要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对有疑问的医嘱一定要核对清楚向医生确认后再执行,确保每一次医嘱执行的准确、安全。护士在交接班时,对特殊的用药、治疗、及带管路的患者等等要严格交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与患者沟通,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在护患沟通方式上可采用床旁沟通、集中沟通和分级沟通。床旁沟通:了解患者需要及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集中沟通:召开患者及家属工休座谈会,征求意见并进行健康教育讲课;分级沟通:对已经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纠纷的,要重点沟通,及时上报护士长、护理部,分级沟通,有效解决[5]。

2 结果

对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并采取防范措施后,虽然不良事件的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每年住院患者总数也在快速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比值呈下降趋势,患者的满意度逐渐提高。

3 讨论

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伤害,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一方面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护理工作量大,非护理性的工作又占用了护士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患者需求增加,维权意识增强,在日常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对327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由表格1可以看到,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并整改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患者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才能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

参 考 文 献

[1] 张艳.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J].中国临床研究,2010(9):28.

[2] 郑庆华.86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护理对策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813-2814.

[3] 何梅,宋梅,赵文君,等.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5):570-57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