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理教育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16 11:00:32 关键词: 环境地理 地理教育

摘要:环境教育涉及到多门学科,涉及到很多课程,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渗透,让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知识,让环境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要与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目标充分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教育。

环境地理教育问题探讨

环境地理教育问题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地理教育

1、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地理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地理教育是应有之意,然而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将环境地理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呢?实践表明应当采取如下策略:

1.1采取正确的教学对策

任何教学均需要有采取有效的对策,特别是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地理环境教育方面。很多初中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学习兴趣并不高。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对策。例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育中,不能总是教导学生应该这样或者不要那样,而是充分地考虑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将地理教学和环境保护教育与学生兴趣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充满渴望,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就会充满动力。同时,将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和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况相结合,相信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才能研究出最有效的、与具体教学知识内容相符的教学策略,顺着学生思维开展教学,这样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1.2教师要在环境地理教学做好表率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地影响,初中地理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强烈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授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外,还应努力挖掘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当中环境地理教育的渗透点。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当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现行初中地理课本也是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为学生分析有关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对如何保护环境、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主动地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发展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从这个基点出发,最终又归结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上去。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贯穿于教材始终。

1.3结合乡土地理知识开展更加理性的环境教育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适当结合学生的身边事件,如破坏环境的事例,对学生们开展教育,引导他们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环境意识。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让学生利用假期对家乡环境状况与发展变化进行调查。这样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以及调查所获取的相关的资料,能够使他们对家乡的环境问题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还能使他们更加关心和热爱环境。可以说,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发展其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有效办法。

1.4创新教学方式,适当增加地理课课外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环境教育中最经常、最有效、最现实的一种形式,但是相对于课堂教学,地理课外的实践更具有直观性和参与性,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形式多样,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愿,发挥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体意识。例如,可组织学生了解和调查我国资源的利用现状,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了解当前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积累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宝贵经验。

1.5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做好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

由于初中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特别是环境知识相对缺乏,这导致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烈。因此,在平时的地理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挖掘与环境知识相关的内容,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宣传。例如,开展地理环境专题课堂教学活动,出版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有条件学校还可举办“环境知识”竞赛以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正确看待环境问题,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来。此外,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渗透到环境保护知识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吸引学生以迫切的心情去追寻其中的深刻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1.6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环境教育

在信息时代,现代化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实践地理教学中,老师应多利用互联网搜集丰富的环境保护资料,制作出优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这样既可以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又能使环境地理教育更加形象生动,学生们也更易接受。

2、结语

环境教育是初中阶段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加强环境地理教育,培养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带动家庭主动投入到环境保护大军当中去,是完成初中地理教育目标,落实环境教育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良芬单位:重庆市合川区高龙中学

环境地理教育问题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强加环境地理教育

从教学目的来讲,就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让学生能够运用具体的学科知识,对相应的问题作出分析,并且培养起持久学习的良好习惯。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就在这方面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地理课程的教学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要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己的能力。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在具体的地理活动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发展。现在就来探究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一些具体方法。

一、关于环境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就是有关资源的内容,这是让学生科学资源观得到合理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资源有着很大的特性,比如说资源的有限性、有价性和有主性等方面。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资源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二是资源的开发利用;三是资源的问题。这三个方面都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关注点,但是关注点主要放在了资源有限这个角度上,对资源有主和有价这些方面的关注明显是不够的。想当然这样的教育是有所缺陷的,不利于学生对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为了能够让中学地理课程关于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念成为预设目标,必须将资源有主和资源有价这些观念的内容贯穿到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自然资源是有主的,不能随意占有及使用,它是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的,同时,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有偿使用。

同时,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指的是自然除了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比如,在初中地理关于海洋生物这一课时的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增加海洋生物这一方面的知识外,还应当树立起保护海洋中那些有形的和无形的生命的意识,培养起热爱自然,关注地理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多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批判思维能力。那么,什么是地理批判性思维呢?就是要冷静考虑具体的地理问题,对地理事物要进行有主见的分析评价,对那些所谓的权威意见不迷信,要把握自己正确的判断能力。在实际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客观地理知识,却总是忽略了对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可是,在这样一个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在思维品质方面具备批判性的人,才能在地理学科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且研究出相应的地理成果。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从我国的表面情况来看,我国的确是地域辽阔,并且有着丰富的物产。但是,在分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现状,我国人口众多,如果从人均这个角度来考虑,就能够得出这样一个人口负担让我们不再乐观的结论。学生通过讨论,并且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对“地大物博”这个词语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否定,相对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说,认识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够辩证对待,批判性地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具体的识别能力。所以,展开讨论可以让学生对具体的地理知识进行掌握,并且培养起正确的批判观念。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教育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题的一些具体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是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从感性慢慢过渡到理性中去。此外,还可以组织其他相关的与环境有关的活动,比如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文艺晚会等。或者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环境知识信息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是必要的、有优势的,而且要把环境教育贯彻始终,就能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如说在讲授地理环境这一课时的时候,就要让学生们明白在享受自然给予我们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让自然环境得到我们的爱护。在具体的地理环境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涉及到多门学科,涉及到很多课程,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渗透,让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知识,让环境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要与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目标充分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初级中学)

环境地理教育问题探讨: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环境地理教育

[摘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加强学生的环境地理教育,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为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献上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 环境地理 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二、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三、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未直接把要学习的地理规律、原理介绍给学生,而通过如上活动探究,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充分交流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设计探究、归纳问题的方法,而却感到自己有创造力,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地理的培养。

环境地理教育问题探讨: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环境地理教育

[摘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加强学生的环境地理教育,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为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献上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 环境地理 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二、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三、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未直接把要学习的地理规律、原理介绍给学生,而通过如上活动探究,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充分交流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设计探究、归纳问题的方法,而却感到自己有创造力,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地理的培养。

环境地理教育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学生的环境地理教育

摘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加强学生的环境地理教育,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为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献上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地理;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二、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

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

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三、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未直接把要学习的地理规律、原理介绍给学生,而通过如上活动探究,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充分交流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设计探究、归纳问题的方法,而却感到自己有创造力,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地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