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时间:2022-07-16 03:15:32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信息化建设 策略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现代教育,构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它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关键作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如何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发挥自身特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研究

【摘 要】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5个省会城区中小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效益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认可度很高;不同教师、学生群体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应用存在差异;信息技术在学校各方面的应用有待深入;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多层面多维度。由此,不断提升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效益既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需要形成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效益;主观感受调查;发达地区

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10多年来,无论是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还是软件资源的开发使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据有关专家称,至2008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经费总额已达1150个亿。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中小学建成校园网6.6万多个,全国小学生机比为24:1;初中生机比为16:1。以上这些数据都充分显示了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匮乏;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现在应该更多考虑一下:政府、学校对信息化发展投入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怎样?对教育部门而言,今后的核心问题在于让投入产生最大化效益,借助信息技术切实解决课程改革、教育质量提高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对学校而言,认清信息技术应用的效益,并关注和研究在这样一些方面如何改进应用,进一步提升效益等。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客观展示部分发达地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应用效益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提供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东、中、西部地区各选择2个省,分别在2个省的省会城市各选两个区,在区域内对学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按优秀、中等、薄弱三个层次分别抽取6所小学、6所初中。对样本校教师采用整群抽样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先随机抽取班级,之后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小学分别在四、五、六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初中分别在初一、初二、初三随机抽取一个班级。本次调查实际涉及东、中、西部地区5个省会城市的城区,共调查了34所中小学校,其中小学17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1所。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校长问卷34份、教师问卷1392份、学生问卷3831份,数据采集时间为2010年9月份。

(二)研究内容与工具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参照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影响因素两大维度(见图1)、建设投入、应用过程(管理、教学和学习应用)、应用效益和保障条件等四个方面设计了学校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学校实地考察提纲、教师访谈、学生访谈提纲:一是学校现有信息化设备资源等条件、政策规划、信息化应用及管理等情况。通过深入调研,了解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规划管理及应用,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背景内容调查。二是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水平;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教师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影响的主观看法和感受;教师、师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障碍条件的主观看法和感受。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深入分析和把握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状况、效益及影响因素等,并针对现状提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参考建议和可行措施。

图1 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理论框架参考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及其效益的认识与感受

1. 绝大多数教师能理性认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关系非常密切,比例为50.6%。越年轻、教龄越短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平时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比例越高。有一半多(57.0%)30岁以下教师认为“非常密切”,显著高于50岁以上教师24.2个百分点。有63.1%的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认为关系“非常密切”,显著高于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18.8个百分点。教师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和信心不同,其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认识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使用很熟练的教师由于有过应用体验,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比例最高,为68.7%;而66.7%的从没用过计算机的教师竟然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没关系。年轻、教龄短的教师愿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比例最高。选择“很愿意”的教师中,使用很熟练并有信心的教师比例为56.3%,明显高于使用不熟练的教师11.3个百分点(具体参见表1)。

2.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主要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技术开发在于解决问题、改善生活标准和提高效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致力于提高效率、解决教和学问题。如图2所示,有一半多(55.2%)教师选择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分之一的教师选择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教学难点”。随着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对应用目的越来越明确,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在“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方面应用的认识稍显不足,选择比例仅为7%。

3. 信息技术应用为教师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平台

七成以上的教师会“经常”或“有时”让学生搜索网上信息、开展项目学习。

4. 缺乏资源成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

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为“缺乏合适的资源”,选择比例为29.7%。更多教师选择希望通过专业网站获取资源,比例为43.1%;与实际获取资源的途径差别最大的为学校资源库,实际获取资源的教师选择比例仅为5.7%,而希望通过这条途径获取资源的教师达到19.4%。这一方面说明现有学校资源库的建设不尽如人意,教师们实际应用的少,与此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对学校资源库的更大期待。就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最主要措施而言,51.9%认为是“加强资源建设”;29.7%的教师选择主要障碍为“学生家庭缺少必要的技术条件”。选择“缺乏充足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或不太好获得”及“缺乏充分的技术支持”的位居其次,比例分别为26.8%和25.5%;分别有52.6%和52.5%教师认为“缺少应用技术改善课程的方式方法”和“自身缺乏整合的经验”已成为小的障碍;分别有54.0%和47.8%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整合的重视”、“学校教学时间安排”已不成为障碍。

5. 绝大多数教师认可信息技术的教学使用效益

除了对教学负担的影响之外,超过九成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表示认可。认可程度相对最高的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改变教学方式,选择比例分别为96.0%、93.9%和93.2%。特定的教师群体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主观评价得分最高,即年轻的(30岁以下)、教龄短(5年以下)、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关系密切、使用计算机很熟练、平均每天使用计算机时间越长、很愿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课时比例最高,这群教师对于应用效益认可度最高。对学校而言,要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根据以上分析的这些特征找准教师的突破口:培养应用意识和应用技能,在教师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和条件的基础上,让教师愿意用,同时要通过各种鼓励性的政策与措施让教师持续用。

权衡应用信息技术最大影响和作用,45.6%的教师认为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相比较而言,更多小学教师认为如此,比例为49.1%,比初中高出8.3个百分点。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大影响认识比较到位――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除此之外,教师们自身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和教学的改善也是老师们认可的影响和作用,分别有四分之一的教师选择了这两方面。几乎没有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的最大影响是“减轻教学负担”。

在学校教师访谈中,教师们谈及最多的应用效果是课堂容量增大,课堂时效性加强。教师们认为学校所应用的课堂学习电子档案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外,访谈中的不同学科教师都反映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二)不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及其效益的认识及感受情况

1. 近一半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展示教学内容

48%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展示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引入,认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设计互动式学习的比例为17.4%。 更多小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设计互动式学习”,比例为20.3%,高于初中6.5个百分点。有更多的初中生选择“展示教学内容”,比例为52.5%,高于小学8.1个百分点。这一点是由小学、初中的教学特点决定的。因为小学课堂更为灵活,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互动式学习,而初中教学则用于展示内容的更多。

2.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总的来看,73.4%的中小学生表示喜欢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但与此同时,也有1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更多小学生喜欢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比例为80%,显著高于初中生(65.1%)14.9个百分点。更多初中生对于教师用不用信息技术表示“无所谓”,比例为25.1%,高于小学生(10.4%)14.7个百分点(χ2=147.049,P

对于不同应用能力水平的学生而言,能力自我评价差的学生表示更喜欢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选择比例为77.5%,显著高出自我评价良好的学生19.4个百分点(χ2 =51.121,P

3. 一半多学生认为使用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开放时间太少”

如图3所示,57.7%的中小学生选择使用计算机和网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开放时间太少”。其中小学生、初中生比例分别为59.6%、55.4%。排在第二位的困难是“上网速度慢”,分别有45.8%的初中生、36.7%的小学生选择此项。 除“开放时间少”外,能力自我评价好的学生选择其他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22.3%的选择“上网速度慢”,高出自我评价差的学生9.4个百分点,认为“自身水平低”的比例为17.8%,高出自我评价差的学生14.5个百分点。相对而言,自我评价良好的学生对于学校信息技术条件、使用及开放情况要求相对更高(见图4)。

4. 绝大多数学生认可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

总体上,绝大多数学生认可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有一些影响或影响更大。其中认可其“能产生一些影响”的比例最高,为40.5%;“影响很大”的比例为35%。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认为计算机和网络对学习有帮助,一半中小学生认为帮助很大,比例为50.4%。

信息技术对于中小学生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信息技术“对理解教学内容有帮助”,比例为87%;其次为“拓宽了知识面”,比例为86.9%,与教师选择基本一致,排在第三位的是“学习兴趣更浓厚”,比例为80.6%。在学校实地考察,与学生座谈了解到学生们对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应用充分认可。“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很新颖。在课堂上很有乐趣。”另外,通过应用这种课堂学习电子档案系统,能够更好地促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个性化教学。

对在应用课堂电子学习档案系统的过程中,案例研究中的A中学小范围地开展了各学科单元教学的对比实验(从信息技术应用的伦理来说,不允许严格意义的对比实验)。在推进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共完成对比实验10组。除物理2、英语3学科之外,其他学科实验班的成绩基本都高于对比班,语文1、2,英语1、2实验班成绩显著高于对比班(P

三、结论与讨论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参与调查的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正面影响都是认可的。但由于多层面多维度的各种因素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亟待进一步深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对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一)学校信息化应用是一个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工具、认知工具、交流与沟通工具支持教师和学习者在课堂内外的教与学。不论是参与问卷调查的,还是访谈的教师或学生,绝大多数都比较认可信息技术带给教与学的效果。信息技术应用意愿较强的,应用时间相对也更多,其认可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比例也更高,反过来对应用效益的体验和认可又进一步激发师生的应用意愿。基于以上分析,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于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要通过相关培训和鼓励性政策增强其应用意识和应用意愿,加强其应用技能的培养,让其经历从愿意用――尝试用――广泛用――深入理性用的过程。同时,教师们一旦在应用过程中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会进一步增强使用意愿并深化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要提供其在学校内充分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机会;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低年级的兴趣引导和应用指导,促其形成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充分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益处,从而更愿意在校内外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潜能发挥有待挖掘

不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典型案例研究,都发现:教师能越来越理性看待信息技术应用,问卷调查中一半以上的教师会选择根据教学需要来应用信息技术。案例研究中,A中学的初中A老师就表示,学校的课堂学习电子档案系统适用于复习课,对于新课则不适用;同样对于多媒体资源,也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如需要教学情境引入的时候,会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资源。

但调查也发现,教师、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深入。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多数教师都会在网上查阅资源,而选择“每天用”比例最低的为“使用各种光盘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参加科研培训学习”,其比例分别为12.0%、13.3%。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很少或从不”的频次最高的分别是“让学生创作媒体作品”“让学生应用不同类型的办公软件”和“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最大潜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多限于教学,而课后或课下的应用则少有延伸,如选择“与学生讨论交流”、“与其他教师讨论”或“与其他学校进行协作项目”的教师比例非常低。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展示教学内容”,认为教师能够进行教学引入,设计互动教学的比例很少。学生使用计算机比较多的活动,除了“上网查资料”(72.7%),“玩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成为选择比例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优势和潜能也未能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包括家长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校和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培训,同时关注对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应用的引导;另一方面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机会和时间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多层面多维度

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能否取得更好的应用效益,存在多层面多维度的制约和影响因素。一方面,学校层面存在硬件、软件、潜件资源缺乏及管理问题。对于参与问卷调查的学校来说,基本上(97%)拥有全职或兼职的技术支持人员,其中全职的占39.4%,兼职的占57.6%。有接近六成的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最大的困难在于“人手少维修任务重”。中小学教师拥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包括信息技术教师,拥有专职的技术支持人员对学校而言存在难度。学校层面应用的第二大困难在于“机器会受损,软件需要及时更新”等等,而满足这些需要充足的运行维护费用。接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为“缺乏合适的资源”比例为29.7%。排在第三位的应用障碍在于“缺乏充足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或不太好获得”。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计算机台数不够用;二是因为出于方便管理的需要,大多数学校都采取集中机房管理的模式,开放时间有限,导致教师和学生,不太方便获得和使用。另外,学生家庭缺少必要的技术条件也成为教师们认为的主要应用障碍。让学生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除了有限的校内课堂教学时间,家庭会成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场所。教师们希望能够布置一些应用信息技术完成的各种作业和任务,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家庭缺少必要的技术条件,导致信息技术在学生课后和校外的拓展应用成为零。

四、建议与对策

(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基于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多数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学校领导和教师,即管理和教学,而较少从服务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考虑。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不易获得,使用机会不多;另一方面学生潜意识认为学校的信息技术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用的。在学生访谈中发现,尽管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被动参与主体在使用信息技术,但也能从教师应用、自身感受等方面对学校信息化提出建设性建议。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一个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学习环境尤为关键。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条件和资源的配置、信息化管理等各个方面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要重视各个环节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注重引导学校形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要经历启动试点、全面建设与初步应用、全面应用和变革等四大阶段。正如案例研究学校校长所谈及的该校信息化经历了强力推进、推广应用到理性应用三大过程。在启动试点阶段,基于对教育信息化的初步认识,学校开始启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进入全面建设和初步应用阶段,部分教师开始初步探索信息技术设施及资源的应用;在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后,教师们开始全面深入应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在全面应用后,学校开始进入到整体变革阶段。而随着教师深入系统地应用,体验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教师们又开始反思,不再是为用而用,而是理性考虑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已有研究看,应用效益主要出现在全面应用和变革阶段,无论是效益的种类还是高低都会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如何让教育信息化在有效期内发挥出应有作用是提高其效益的关键,如何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也将成为学校所要进一步关注的重点。当然,对于不同基础、条件和发展情况的学校来说,教育信息化不能采取一个模式,一种思路推进,而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阶段特点,采用不同的推进思路和应对措施。以信息化支持和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引领信息化是将是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根本突破的关键。

(三)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数据库建设,以深入研究促应用

通过主观感受调查、案例研究所收集的关于信息化效益的研究证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应用效益,但仍不够全面。如果能够有完整的基线数据、效果数据的定量分析补充进来,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研究将会更具有说服力。未来研究应关注应用数据建设。就学校层面而言,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并基于这一思路和目标,以项目或课题研究为载体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应进一步指导学校建立信息化应用的数据库,包括项目前测数据、过程中数据和效果数据。有了这些应用数据,才能深入系统地分析学校的信息化效益。通过基于数据库的深入分析,才能针对性地提出学校改进应用提升效果的建议,并基于学校现有基础来规划设计教育信息化的特色突破和发展。

作者简介:左晓梅,助理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 (100088)。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浅析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现代教育,构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它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关键作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如何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发挥自身特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浅析

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国家三部委“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乡镇现代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使全国农村中小学生能够与城镇学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相对简陋,优质教师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例如部分农村偏远山区学校教学点只有1―2名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对学生采用的是复式教学方法,学校纵然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备也未能够得以充分利用。

2.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但一些偏远山区学校的网络接入至今尚未实现;一些学校虽已接入网络但网络速度及稳定性还不够,已有设备和网络条件需要改善;计算机等设备大多需要更新换代,生机比还不达标;缺少教学资源应用的硬件环境,用于实现信息化教学设备比较缺乏。

3.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和信息技术专管人员严重不足

绝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课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一人多岗,一师多“能”,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低。

4.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落实不到位

一些农村学校添置教学装备的专用经费得不到落实,生均经费中用于设备购置、维护费的专项经费未能按规定使用,上级部门拨付的现代教学设备形同虚设,严重制约了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5.学校激励机制未健全

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与同级教学人员设置的待遇还存在差距,从而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对策

1.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城乡教育质量

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优先保障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定期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尽快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例如广西从2013年起每年定向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同时,还要加强对在职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要把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程。鼓励信息技术教师下乡支教,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短缺问题。

3.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

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运行维护、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把实施教育信息化作为投入的重点之一,优先考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信息技术设备购置、运行与维护、教学软件购买及应用等经费列入公用经费使用范围。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切实稳定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在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地位和待遇(信息技术教师应与同级教学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相同),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表彰制度,激励学校、教师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建立督导制度,实施信息化建设工作考核评估

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督导评估方案,建立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并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督导评估工作,确保农村学校亦能走上信息化教学轨道。

三、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1.高度重视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装备工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先后实施了“薄改计划”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项目,使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局面,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全面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提高做好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努力使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学校信息教学装备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现学校信息化教学装备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要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学校信息化教学装备工作的督导与评估;要加强信息化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切实稳定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在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地位和待遇(信息技术教师应与同级教学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相同),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化教学装备的使用效益。

3.尽快推进农村现有教学人员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目前的农村教师尤其是边远山区教学点的老教师已习惯于“一间屋子一块板,一张桌前站一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开嘴说一天”的陈旧教学方式,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农村学校充分利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项目设备,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好地服务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使教育的观念、手段、方法和模式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在设备上,侧重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投影仪、幻灯片、复印机、网络基础设施等信息化设备;在技术上,依赖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资源上,主要指数字图书馆和教育网站的信息资源;在人员上,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质;在管理上,强调教学管理的自动化。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选择研究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从一些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研究来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种。黎加厚在《谈教育信息化》中所说的: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本人认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应高度重视对教育信息化观念的改变,侧重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投影仪、复印机等信息化设备使用,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依赖以计算计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以上基础上进行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本人粗浅地来谈一谈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信息化有所认识但观念落后,思想不够开放

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在对教育信息化的意义、作用和本质的认识上还存在诸多忽视和误解。

2.信息化环境建设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实际

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不明确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当前信息化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导致所建立的系统环境不适合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整体需要,主次不分,不能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发展规划,在信息化环境建设中不能够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照搬其他学校并不成功的模式或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模式。

3.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信息素养较低,虽然坚持培训但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中小学校,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为数不多,多数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4.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

教育教学资源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势,构建网上学习环境的重要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的维护更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缺乏资金保障。

三、教育信息化问题的解决策略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策略:

1.对教育信息化观念质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只有教师的观念改变了,学生的思想才能很好的改变;其次,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学习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后,学校要转变只有分数才是追求目标的观念,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学校要积极地把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带入课堂。

2.建设校园网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校园网作为数字空间中学校与外界沟通的窗口,已逐步成为代表学校在虚拟电子世界中的地位和形象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是教育信息化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量要有一大的增长,培养的质量上要有明显的提高,要将培养高素质人才置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

4.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利用的平台与机制

教育信息化必须要有丰富的软件资源保障,这一环节的基本目的是为学习者、教师及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工具、内容资源和相关服务。重点建设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库、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库、高等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教师教育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等部级教育信息资源库,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资源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多媒体资源。建立国家教学资源共享服务支撑系统,加速向中西部农村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探讨

摘 要 教育信息化需完全施展当代信息技术长处,重视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总体高度合体,为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授课质量中拥有重要地位,是完成中国教学现代化远大理想无法替代的支点和动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实施,需用科学理论做导向,立足实践,持续学习先进模范的良好经验,脚踏实地,不停创造。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实践思考

伴着当代信息科技的高速前进,教学信息化变成了国际区域内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参考项。中国的中小学应勇于面对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更应理清头绪、脚踏实地、总体把握、积极进取建设信息教育新高度。

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做到几个防止

1.避免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工作变成一种摆设,各地政府与校方要具备成效观念。教学信息化创建需付出巨大物力、人力与财力,却不可让教学信息化变成一个面子工程、一种应付政绩,不可变成美丽的花瓶。推动教学信息化体制,必须提升教育学习的效率。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要使设施与技术给“人”服务,给孩子的学业和未来发展做到推动效果。

2.防止育人“智能化”。信息科学的高速前进,影响了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提高了老师与孩子的积极性,使得教育学习水平提升。可是,授课的实质不但要授予知识,而且要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情商进行熏陶。在进行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创建的时候,应要注意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重视培养老师的教学信息水平,避免教育的“智能化”“机械化”,万不可将“人工灌输”教育变成了“机械灌输”教育。

3.防止网络信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承认,互联网有的不积极或不良的消息带给了青少年非常不好的负面影响。在信息化构建里,一是要开展健康消息网络,把部分不健康消息、不健康页面在开始时就封杀掉:二是要经常对学生实施信息化教育指导,要懂得分辨不健康网页,自觉反对不健康消息,还得和校园心理健康咨询、思想品德等联系一下,向学生宣传互联网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求学目标和态度,主动支持健康网络环境,高效利用丰富网络资料。

二、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路径及主要内容

(一)建立中小学信息操作实验室,研究信息科学和文化知识在实际操作和困难化解过程里正确解决的方式

信息理论和美国教育技术学经典理论“戴尔经验之塔”告诉大家:世界的信息度、虚拟化、网络化水平越强,就越需要重视实地检测、社会实践、实践科学、考察访问等现实情况,这些将会是学生未来研究抽象信息且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忘记的基础。现在的校园学习课程与教育方式已然严重和实际脱离,和自然环境脱离,和孩子未来无法避免的社会脱离。所以,现在必须改变这样与现实脱节教学信息化,急切需求中小学信息操作实验室,研究信息科学和文化知识在实际学习和困难解决阶段里高效整理的方法。

老师该在平时活动和实践课程里制造课题,指引学生研究信息技术,和同伴在合作交流里培养感情,可以让学生的认识和情趣得以提升。新教学变革需要老师把科目学习课程和社会实际或大自然相融合。

(二)制作契合教学变革需要的中小学信息科学新课程,显示培育学生信息素质和信息时代学生的价值观念

制造契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中小学信息科学课程是现在中小学教学信息化里的重点,是培育孩子信息素质和信息时代公民的首要表现和重要方法。信息科学课程会把信息科学确定成方便生活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好好利用信息科学提高学习质量的特点。这样思想理念引导中的教学信息化才有可能在国际信息化教学里发挥优势。

信息课程创建需以培育信息时代民众要求的人文素质、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科学帮助实际探索的水平做目的,引领学生在运用信息科学和获取知识、进行信息利用的阶段上,获取信息利用和分配、信息利用和分享水平,加强学生信息处理、消息分辨和消息评判的的概念,利用信息科学和人文知识的结合,让信息科学融合进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输出到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之中。

所以,建设小学初中信息化教育时,应该坚持实际行动,归纳经验教训,一直钻研新型信息教育化建设。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部级贫困县――山西吉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

一、研究缘起

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发了教育的深刻变革。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开发并运用信息技术以及资源,建立信息社会需要的教育环境。在技术发展层次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及多媒体化;在教育领域层次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环境虚拟化、学习自主化、管理自动化、活动合作化及系统开放化。[1]我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在当前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研究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及其利用情况、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及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等情况,可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与措施、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以访谈法。编制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态度、教师信息化知识的掌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等方面。选取了部级贫困县――山西吉县,对该县中小学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了6所小学、4所中学(在下文表中以代号表示),共发放教师问卷180份,回收156份,问卷回收率为86.7%,其中有效问卷148份,有效率为94.9%,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所调查学校的硬件设施等情况

从表1可知,每所中学均有信息技术教师,但数量极少,生师比分别为:600:1、1500:1、1296:1、200:1,全校仅有的一两位信息技术教师要负责全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设备维护。每所被调查的学校均有机房,但是电脑台数少,不能满足学生上课需要,只有一所学校联网。在普通教室里都没有幻灯机,几乎一半的教室没有投影仪。只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办公室配备有办公电脑,只有一所学校有自己的网站。由于硬件条件所限,只有两所学校平时开设信息技术课,而另外两所学校只是在教育部门检查时才开课应付一下,此外,网络课程不是很乐观,3/4的学校没有网络课程。

从表2可知,6所被调查的小学中5所小学都没有信息技术教师,只有1所小学有1位信息技术教师,生师比达到700:1。硬件设施配备情况堪忧,只有两所小学各有1个机房,但是电脑台数非常少,分别为10台和4台。而且只有其中1所小学校能联网。在普通教室里几乎都没有投影仪和幻灯机。办公室都不配备办公电脑,2M3的学校都没有自己的网站。所有小学都没有网络课程,平时几乎都不开设信息技术课。

2.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优化教学十分重要。据调查可知,64.2%的教师认同上述观点,33.8%的教师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并不重要,仅2%的教师否认这一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多于1M3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培训时需提高这部分教师的认识水平。75.7%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60.8%的教师认为有助于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60%的教师认为节省了教学时间,约56%的教师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能拓展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优化教学的作用。研究表明,33%的教师认为最应该具备的是常用的计算机知识,24.3%的教师选择“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的能力”,23%教师选择“课件制作的能力”,21.6%的教师选择“了解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调查结果在更加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提供了方向,同时也反映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需要分层次进行,一锅粥式的培训是导致培训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3.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调查表明,在对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方面,比较熟练的占57%、非常熟练的占15.5%,而不熟练和一点都不会用的分别占15.5%、12%,可见,近1M3的教师需加强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在对教育资源网的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的分别占6.8%、33.8%和35.8%,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占23.6%。这样的结果与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较薄弱有关,多数学校没有实现互联网络的联通。

4.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情况

据调查所知,有14.9%和34%的教师经常或有时使用课件,但有27.7%和21.6%的教师却从未或很少使用课件。35.8%的教师从来没有用过学校多媒体教室,21.6%的教师很少使用。对于影响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原因,52.4%的教师认为“缺少多媒体设备”,38.5%的教师选择“缺乏编制教学软件的知识和教学设计经验”,可见,硬件设备和相关知识经验的缺乏,影响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5.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情况

据调查可知,52.7%教师认为影响自身信息技术素质提高的因素是缺乏培训,20.9%的教师选择“缺乏设备”,认为“学习吃力”和“时间不够”的比例均为12.8%。另外,对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所遭遇最大困难的调查,选择最多的是“投资太少,设备条件不好”和“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不够”,分别占42.6%和27%,而有17%的教师选择了“领导不重视”,其余的选择“教师思想上不重视”。可见,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配置和相关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对教师提高教育信息化技能与水平非常重要。从表3可看出大多数教师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其中主要是县级和校级的培训分别占48%和43.2%,参加过部级、省级、市级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较少。

调查发现,如果教师有机会得到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35.1%的教师最希望得到课件制作技术的指导,选择“网络应用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操作技术”的比例分别为25%和16.9%,23%的教师最希望得到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指导,可见这部分教师不具备最基本的教育信息化技能。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反映“培训形式化”、“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力度,多给教师提供编制教学软件和教学设计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每年多举行几次培训学习,分批次学习以便提高”、“领导应重视,多组织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丰富多样”等,这些均反映了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近几年吉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有了一些改善,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相对薄弱

中学配备有一定量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但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设备陈旧落后,年久失修,很多已无法使用,而小学几乎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机房能够联网,教师办公室配备有电脑,有网络课程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缺少和落后,直接影响了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积极性和相关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依然很大,这阻碍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情况从一方面反映了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因此,应提高认识,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资,购置相应的设备,满足中小学校教学的需求。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进而提高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2.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情况不乐观

由于学校领导思想上不重视和学校条件所限,几乎所有的小学都不开设信息技术课,部分初中学校只是在检查时才开此课,高中学校平常就开设。但是开设此课的学校往往将其视为选修课,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学校普遍缺乏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

几乎所有的小学都没有信息技术教师,中学虽有信息技术教师,但数量极少,且大多是兼职的。绝大多数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师资的配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作用,这对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很重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优化教学十分重要。根据上文所述的调查结果,有必要提高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如信息技术设备的基本操作、对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对教育资源网的了解和使用等;努力建设校园网络课程,在此基础上,进而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4.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少且流于形式,成效低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一些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往往内容简单,而且很少进行分层次培训,培训的效率低,受训教师感到收获不大。另外培训所用的设备陈旧、培训教师的水平有限,这大大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因此,从提高培训效率的角度,应挑选比较精通信息技术的人员,让他们分批、分层次地培训中小学教师。每次培训过后要有阶段性的培训检测,促使受训教师真正掌握信息技术,从而才能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益。另外开展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讲课比赛,进一步激发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兴趣,促进教师相关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