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毕业设计问题分析3篇

时间:2023-02-17 10:26:44 关键词: 机械类 毕业设计 问题

摘要:毕业设计作为本科学习的最后一次作业,在整个大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械类毕业设计问题分析3篇

机械类毕业设计问题篇1

1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在毕业前一个学期必修的集中实践环节,主要通过教师的指导,结合大学四年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运用[1]。应用型本科高校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以毕业设计的实践练兵作用更加不可忽视,它在毕业生从学生转型到工作人员,以及高校对接企业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转承磨合作用。OBE理念是以成果导向教育为主的思想,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成果产出[2]。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以持续优化为保障[3-4]。该理念着重关注学生受教育后获得的能力产出[5]。所以在OBE理念的指导下,毕业设计的内容要确保紧扣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需求,例如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工作技能、职业素养等。在OBE理念中,最终的评价不完全取决于单独的结果,而是各个过程环节都需要评价,并且在评价过程中找到问题所在并持续优化。根据OBE的理念,学生的培养应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要更加强调实用性、适应性和创新性,面向社会和企业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因此,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要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完成,以OBE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行业现状,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契合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毕业设计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

2.1选题不够贴近实际

毕业设计题目是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前提,奠定了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目前机械类毕业设计的选题存在实用性不足,不能很好地贴近生产实际的问题,多数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来源比较固定、选题方向较为单一。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通常来源于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题目出于自拟,在这类题目中,有些来自于教师自拟,有些来自于学生自主命题。教师的自拟题目通常是教师自身经验的积累,往往缺少企业环境和实际调研;学生的自主命题通常受自身专业知识和行业视野的限制而具有局限性。所以这类题目很容易缺乏工程实际背景,从而造成学生设计方向出现偏移的的问题。另一部分选题是已经反复使用多年的老旧课题,这类题目基本已经与工程实际脱轨,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无法体现专业领域相关的先进技术和前沿科技,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容易使设计思路僵化,设计方法形式化,设计内容不能反映行业发展。毕业设计的选题不够贴近实际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与企业对接应用,设计训练起不到实践教学应有的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指导形式存在局限

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要遵循每人仅选一题且不重复的原则,并且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要超出毕业班学生基数一定数量,避免出现最后选题的学生无题可选,只能被动选题的情况。当前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多采用教师线上,学生线下选题,教师统一汇总的模式完成。这样的模式没有实现线上选题的系统管理,容易造成选题混乱和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教师统计毕业生选题情况的工作量,不利于毕业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任务的主要环节包括:(1)毕业设计选题、(2)分发任务书及开题、(3)外文文献阅读及译文、(4)总体方案设计、(5)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初稿、(6)绘制图纸及相关表达、(7)毕业设计中期检查、(8)毕业设计定稿、(9)毕业设计答辩等一系列内容。由于毕业设计的环节较多,同时毕业班的同学涉及社会实践、参加招聘活动等情况,导致多数学生出现毕业设计进度不统一,与老师沟通不及时的问题,从而使老师难以对毕业设计各环节及时有效地管控。由于毕业设计指导活动通常在校园内完成,指导内容主要基于课程教学和课程实践,与行业实际和工程背景难以有效契合,导致多数学生的毕业设计基本停留在创意阶段和模型实验阶段,不能结合实际的生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的成果实用性不足,难以转化为工业产品,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3评价方法过于单一

对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是毕业设计重要环节,反映了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完成情况。目前多数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更注重成果的展示,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成果多以三维模型和二维装配图、零件图为主,具有较好的欣赏性和可评价性,但成果展现比较单一,评价标准偏于成果化和形式化,评价过程的互动性较差。因此,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过程质量、设计思路、实现方法等细节难以实现精准地监控和指导,不利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管控主要集中在答辩成绩评定上,缺少评定后的相应改进机制,导致质量提升仅限于教师指导过程和学生自查,学生的能力锻炼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目的,限制了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改进空间。

2.4自主学习兴趣缺乏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存在学生对毕业设计任务缺乏兴趣的问题,从而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这一方面源于学生对毕业设计作用和能力提升的认识不够,从而缺乏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源自于学生独立性较差,习惯于依赖父母和老师,同时缺乏对家庭和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导致内在驱动力不足。如何在毕业设计的过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完成毕业设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有利于尽早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基于OBE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的毕业设计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基于OBE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理念,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满足培养机械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1以成果为导向联合企业选题

毕业设计主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所以机械类毕业设计选题应从实际行业需求出发,基于OBE的成果导向理念,以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为依托,立足于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实际过程,力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企业调研、完成企业横向课题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凝练符合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课题。同时,通过企业调研,针对相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为学生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导向,并以企业需求引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内容,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实现以企业实际应用成果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此外,高校可与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相结合,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进行讲座与交流。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炼毕业设计题目,并建立毕业设计选题库,使毕业设计选题充分结合企业实际应用。并且通过交流使教师对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前沿科技有更加宽广的认知,有助于教师在选题内容上的多样化和创新性,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提升自身能力,满足企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

3.2建立基于OBE的混合指导模式

基于OBE的教育理念,混合指导模式包括线上线下的混合指导和校企联合的混合指导模式。当前毕业设计指导形式存在的局限性导致毕业设计选题比较混乱并且选题效率低,同时指导教师难以对各环节及时有效地管控,为此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指导模式以解决该问题。由于毕业设计指导活动和内容的局限在校内,使毕业设计成果脱离实际,难以转化应用,因此采用校企联合的混合指导模式。毕业设计的选题建立线上的选题系统和选题库。指导教师线下拟定毕业设计题目,线上上传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在线上系统中进行选题,然后由指导教师审核。选题规则和信息统计均由线上系统完成,这样可以保证选题的规则清晰不混乱,避免重选错选,同时减少了指导教师的信息统计工作,提高毕业设计选题效率。毕业设计的各环节的任务、具体要求、成果上传、教师审核均采用线上模式,建立线上管理系统,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指导可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大体一致,通过线上系统约束了各环节的时间节点,提高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效率,使指导教师更容易实现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精准管控。毕业设计的部分课题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混合模式完成,为学生指定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导师,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可以在企业完成。这样使学生的设计过程紧密结合生产实践,设计成果贴近于实际应用,更易实现成果转化。同时,这种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还能让学生提前融入企业环境,提高适应能力,易于达成企业就业。

3.3基于PDCA循环的全面质量管理

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多来源于成果展现,方法比较单一,并且缺少各环节的评定改进机制,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产出,不符合OBE的教育理念。因此,结合PDCA循环综合管理毕业设计质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成果产出。PDCA循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思想[7]。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步骤[8]。PDCA通过不断循环对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实现质量的不断改进,是一个不断上升的循环。计划阶段是毕业设计的基础阶段,是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前提。主要包括学习理解毕业设计相关规定、具体实施办法、进度安排等内容。实施阶段是毕业设计过程的具体实施,包含了前述的毕业设计各个环节,是整个毕业设计的主体过程。检查阶段是将毕业设计各环节的达成度与安排计划进行对比和总结,发挥指导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作用,检查阶段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确保毕业设计能够高质量完成。处理阶段主要对全部毕业设计环节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毕业设计各环节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学生交流和查询线上管理系统掌握详细信息,为下一次毕业设计循环提供改进依据。通过PDCA循环对毕业设计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有利于提升毕业设计各环节的质量管控,并为毕业设计质量的不断改进提供了方法。

3.4贯穿课程思政激发内在驱动

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行业发展动态讲解、知名校友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作为本科学习的结业方式,对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作用是巨大的,让学生明白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更重要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的检验,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感,激发内在驱动力。毕业设计的全过程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锻炼学生的独立意识。通过毕业设计期间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父母和老师培养学生的艰辛,使学生认识到能够自强自立,不过度依赖父母和老师,学好本领自强不息才是高素质人才的体现。通过和学生讨论职业规范、榜样事例讲解踏实敬业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作为学生独立完成好毕业设计就是敬业,也是富有责任感的间接体现。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激发学生努力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兴趣,通过毕业设计提升自身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4结语

为了通过毕业设计提升机械类本科生的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OBE教育理念,针对毕业设计题目,提出了以成果为导向联合企业选题的方法;建立基于OBE的混合指导模式以解决现有指导形式存在局限性;基于PDCA循环对毕业设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以解决评价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在毕业设计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贯穿课程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对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以期不断改进毕业设计质量,培养满足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作者:苗建伟 赵京鹤 姜波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类毕业设计问题篇2

目前,许多高校在学士学位授予时采用末位淘汰制,通常综合成绩排名在前95%以内才能顺利获得学位证,剩余的5%只能通过创新成果、科研业绩和等级考试等附加条件申请获得学位证。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本科四年的收官环节,其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总成绩排名,从而影响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获得学士学位[1-3]。指导教师评阅成绩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同教师对于指导教师评阅成绩的评价标准难以较好地统一,因此需要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准确性,保证学士学位授予的公平性[4-6]。

1机械类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构成

机械类学生一般以毕业设计作为本科的总结。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体系通常由指导教师评阅成绩、交叉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构成,各部分所占的比例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会有所区别[7-8]。贵阳学院机械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占比为20%,交叉评阅成绩占比为30%,毕业设计答辩成绩占比为50%。以2021级机械类专业32名同学的毕业成绩为例,罗列出指导教师评阅成绩、交叉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分别如表1、表2、表3所示,其中的A、B、C、D分别代表四位不同的指导教师。从表1中可以看出,每位教师指导8名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只由一位指导教师给出。从表2中可以看出,每位同学的论文会由除指导教师以外的两名教师进行评阅,并且取两个评阅成绩的平均值作为交叉评阅成绩。在表3所示的答辩环节中,指导教师不参与自己学生的答辩过程,答辩组三位教师分别给出答辩成绩,取三个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答辩成绩。

2机械类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分析

定义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对应的数值为α,将交叉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按照30%和50%的比例进行叠加,并换算成百分制,定义为交叉评阅与答辩综合成绩,对应数值用β表示。根据指导教师的不同,分别绘制得到学生的指导教师评阅成绩曲线、交叉评阅与答辩综合成绩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2(a)中可以看出,两条折线相互交叉且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学号为1、2、4、5的学生对应的指导教师评阅成绩α均略低于交叉评阅与答辩综合成绩β,两个成绩对应的差值(α-β)范围为-5.1~7.6。从图2(b)中可以看出,两条折线相互交叉且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只有学号为11的学生对应的指导教师评阅成绩α略微低于交叉评阅与答辩综合成绩β,两个成绩对应的差值(α-β)范围为-0.9~6.3。从图2(c)中可以看出,虽然两折线没有交叉但变化趋势仍然相似,指导教师评阅成绩α均高于交叉评阅与答辩综合成绩β,两个成绩对应的差值(α-β)范围为9.6~13.7。图2(d)与图2(c)类似,指导教师评阅成绩α均高于交叉评阅与答辩综合成绩β,两折线变化趋势仍然相似,两个成绩对应的差值(α-β)范围为7.8~17.7。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四张图中对应的两条折线变化趋势都是相似的,说明A、B、C、D四位指导教师对自己所指导的8位学生论文水平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图2(a)和图2(b)中,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和综合成绩比较接近,说明指导教师A、B打分比较客观;图2(c)和图2(d)中,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均高于综合成绩,且差值比较大,说明指导教师C、D打分不够客观,相对偏高。按照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在毕业设计总成绩中20%的占比,将差值范围(α-β)进行换算,得到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对毕业成绩的影响范围,如表4所示。以学号1和学号25的学生为例,其交叉评阅与答辩综合成绩β分别为70.1和69.7,而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分别为65和83,由于指导教师评价标准的不同,最终的毕业成绩会相差3.3分,对于末位淘汰制授予学位的方式,排名靠后的同学有可能会因为3.3分之差而错过学位。因此,对指导教师评阅成绩的标准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9-10]。

3机械类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优化

交叉评阅与答辩综合成绩β对应的是多位教师给出的成绩的平均值,相对比较客观,因此,指导教师评阅成绩α可以以综合成绩为参考进行优化调整,具体方法如下。(1)式中,α1和β1分别代入学号为1的学生的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和综合成绩,δA表示指导教师A评阅成绩的调整系数,根据以上公式同理可依次求得δB、δC、δD。(2)根据以上方法依次求取优化后的教师评阅成绩,得到优化后的毕业设计成绩折线图,如图3所示。优化前后的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影响分析表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优化后的指导教师评阅成绩与综合成绩β之间的差距总体来说变小了,这使得指导教师评阅成绩更加客观了,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总成绩的公平性。

4结束语

通过对贵阳学院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指导教师评阅成绩的评判标准难以统一,导致不同教师给出的指导教师评阅成绩相差较大,从而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总成绩的客观性。因此,课题组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以上问题的本科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优化方法,优化后的指导教师评阅成绩与综合成绩β之间的差距总体来说变小了,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总成绩的客观公平性,对于其他专业毕业设计考核体系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玉梁 胡涛 刘征宏 单位:贵阳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类毕业设计问题篇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机械类专业评价毕业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提高毕业生创新、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中,指导教师的考核制度与评分规则往往不够严谨和统一,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专注度相对较低,重视程度不足[1-2],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组以贵阳学院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情况为例,从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不足,针对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评分规则,优化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评分体系,降低评分的随意性、主观性,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1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毕业设计作为本科学习的最后一次作业,在整个大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毕业设计难以达到最初的目的,甚至变成了费时费力的任务,这些都是与毕业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的[3]。以贵阳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为例,机械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整体质量一般,创新度不足。由于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很少接触前沿的相关研究领域。大部分学生为了方便或者是由于能力的限制,阅读的都是简单明了、浅显易懂的参考文献,对于需要斟酌和思考的深奥文章避之不及,更不用说阅读外文文献,这也导致了毕业设计很难有创新点。2)格式不规范、不严谨。作为工科专业,学校没有安排相关的论文写作课程,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没有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4]。这直接导致了在整个毕业设计撰写的过程中,学生难以把握正确的格式,甚至语言组织都不顺畅,逻辑关系混乱。3)学术态度不端正,急于求成。大四处于一个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很多学生忙于找工作或者被其他事情干扰,加之对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也无人监督,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在终期答辩的前1~2周临时抱佛脚,从网上抄抄改改,东拼西凑地组装一篇论文以应付答辩,甚至有些学生花高价请他人代笔,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完全不把毕业设计作为锻炼、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5-7]。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全部归咎于学生本身,指导教师以及考核体系也难辞其咎,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团队式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制度及评分体系尤为重要。

2毕业设计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机械类毕业设计过程包括论文选题、开题答辩、中期答辩以及最终答辩等几个重要环节,并且机械类毕业设计是分组进行,各个组的学生在自己论文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这些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导致最后各组的进度或者标准不一,最终造成毕业设计的质量参差不齐。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1)各组沟通不足,考核标准不一。指导老师在完成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确定指导学生的时间,并没有确定的计划,亦没有和其他老师进行具体交流,仅仅是凭自己的知识与观念来指导,这就很容易导致每组的进度和标准不统一[8-9]。有些组的老师要求很严格,那该组的学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达到老师的标准;但有些老师则认为本科毕业设计不用太严谨,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放松,那该组的学生的设计就相对没有深度。这种因各组之间缺少沟通而导致考核标准不一的情况是毕业设计考核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2)师生供需不匹配。每位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都不尽相同,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很难实现每位老师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工作,所以很多老师其实都在做着自己不熟悉的事情。老师的研究领域是有限的,但是又需要指导一个组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老师分到的学生不可能和老师的想法都一致。这就可能导致有些学生的选题老师并不是很赞同,或者老师提供的选题学生不感兴趣,这些都会导致学生毕业设计的最终成果的质量难以保证。3)指导老师责任意识淡薄。由于老师指导没有合适的考核机制,所以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有的老师没有端正态度去认真地帮助学生,认为本科毕业设计没有必要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有甚者认为只凭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就可以依葫芦画瓢、拼拼凑凑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还有的老师认为毕业设计仅仅是一个任务,没有积极地去帮助学生解决在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0],没有把这个过程当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契机。这些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工作的敷衍。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指导老师的极大挑战。指导老师的专业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但由于很多现实状况和制度无法支撑老师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要改善毕业设计考核体系,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毕业设计考核体系的策略分析

3.1改善指导教师考核制度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对毕业生的毕业考核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提高高校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课题组针对传统毕业设计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优化与调整策略。1)考核形式多元化。学生不作为唯一的考核主体,团队式考核体系采用“双向”考核制度,即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考核。通过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指导效率和学生的参与率,使指导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对学生做出关键指导;也有利于指导教师了解学生进度以及自身缺点,并及时修正,让考核更加全面、更加合理,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提高质量。学生还应该根据考核标准来对自己的表现与毕业设计完成进度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身的积极性,激发论文写作的动力,使指导教师对自己的定位更加准确,并提供更有效的指导[11]。2)考核方式规范化,避免主观性评价。传统的毕业设计考核方式较为简单,考核标准不明确,学生的考核时间也过短,考核评价存在差异性、主观性等问题[12-15]。团队式考核体系要求指导教师应当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论文难易程度与学生一起制定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标准,明确每一个环节学生应当完成的任务量,有计划、有条理地执行定好的考核标准,避免缺少过程性评价而只有最终成果评价,导致评价出现不公平现象。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考核评价的准确性,让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指导教师请求帮助,做出改正。3)建立毕业设计工作监控体系。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是一个用时长、花费精力多、质量因素影响大的综合性教学工作,每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团队式考核体系针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和结题等各个环节实施质量监控,可以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在保证论文进度的同时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毕业设计工作监控体系可以由院系教师、辅导员以及低年级学生成立一个监控小组,定期对每一组的毕业设计进度进行抽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将结果作为下一环节的部分评分标准,这样可以使毕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最大程度上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与公平性。

3.2毕业设计评分体系的细化

针对上面所叙述的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现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评分体系做出优化,以增强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降低教师主观态度对学生最终成绩的影响,实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综合以上对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毕业设计评分体系由开题答辩评分、中期答辩评分、最终答辩评分三个部分组成,相应的成绩分别占20分、30分和50分,并且科学合理地设计了三个部分的评分细则。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评分细则表,如表1所示。

4结束语

课题组通过对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学生在完成该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一是指导教师在该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老师尽职尽责、分工协作才能指导出更加优秀的毕业设计;二是团队式考核和评分系统是促进优秀毕业设计的关键,故分别从改善指导教师考核制度和细化评分体系等方面对考核及评分体系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改进。毕业设计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改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锻炼的能力一定要是社会需要的能力,高校需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引领社会创新的人才,而团队式毕业设计考核及评分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作者:徐玉梁 胡传孝 邓宇航 胡涛 刘征宏 单位:贵阳学院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