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提高策略

时间:2023-03-23 15:06:19 关键词: 初中学生 数学 学习力 策略

摘要: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会按照教学大纲的指引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解学科知识,然后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加以巩固和练习,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提高策略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只是一味地理解和记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并未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学习。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学生学习能力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培育和发展。为此,教师在优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被称为数学学习力。数学学习力不仅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更是学生日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学习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更是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难度增加,理论知识繁杂且深奥,对学生的学习力和思维逻辑有很高的要求,加大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同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多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背诵、题海战术的方式进行训练,整个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沉闷,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长此以往,势必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保障教师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优化教学设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除了要理解和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外,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教育现状

(一)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是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都将提升成绩作为重中之重,部分学校和教师更是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观念和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将自己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采用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事倍功半,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起到任何帮助。因此,在日常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力和主动性,使其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引导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网。教师则着重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或是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堂教学环境较为枯燥

课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课堂环境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重要的影响。初中数学知识较为枯燥、抽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再加上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整个课堂环境过于沉闷、压抑。教师几乎一节课都站在讲台上,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初中学生吸收信息的渠道很广,他们对很多时事热点具有很高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融入当下时事热点,鼓励学生展开激烈的探讨。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并将其中的知识点清晰地讲述给学生。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入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整个课堂氛围就被点燃了,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在此期间,教师不能过多干预,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将课堂变成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有效平台,教师只需要跟进学生讨论的情况及学习进度即可。

(三)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缺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胜心理,才能激发其数学学习的动力。不同于小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主观能动性不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拖沓、懒散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了学习质量,对于其日后全面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初中数学难度加大,知识点繁杂且深奥,含有大量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甚至部分同学会产生逆反心理,放弃数学这门学科。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不断优化课堂流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几何图形计算等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时,教师不能只依靠单纯的讲解,而是要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以实物、图片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做好优化教学铺垫

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力,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科教学设计工作,从自身教学设计入手,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和空间,有序推进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培养教学举措。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逐步摆脱传统说教式教学思想的束缚,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角度入手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设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框架的支撑和促进下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础。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以及巩固作业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通过引入层次化的教学内容和举措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课堂学习反馈的关注程度,从学生实际学习表现入手,灵活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切实保障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巧用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各种智能化教育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一教育转变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力提供了更多创新教育的空间。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应用,教师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地形象和具体,学生在理解学习时也能够借助信息化教学的辅助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弥补单一依靠想象进行分析的弊端和不足。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灵活选取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将信息化教学作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利举措,搭建学生学习力发展的支架与平台。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课本中的许多知识内容都涉及了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的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如果只是依靠语言文字的讲解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加持,教师就可以更加具体和细化地呈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性质”相关知识内容时,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准确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并灵活应用正向和逆向分析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动态的图形演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变化进行直观呈现。相较于单一死记硬背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在这种具象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内化吸收知识的过程也是数学学习力发展的过程,以此能够实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互动学习氛围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学生学习小组之内,它可以是班级内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借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长处,使学生在相互促进和帮助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力。在具体应用环节,教师首先要基于学生实际学情对他们进行分组,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首先,在预习阶段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围绕“上学的方式”进行年级抽样实践调查,然后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搜集到的数据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学生预习任务的内容,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参与调查体验谈一谈数据搜集的关键点以及方法。通过这种小组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自主汲取知识,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发展。

(四)关注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在培育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基于学习体验进行大胆的质疑,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在以往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碍于面子或者各种外在因素而不好意思提出问题,即使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模棱两可,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一教学现状的存在使得部分学生学习质量迟迟得不到有效提高,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问题。基于这一实际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不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问、会问,让数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和自由,促使学生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章节知识时,针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有的同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两条边及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相等,能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呢?”在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可以不用急于回答,而是换一种思路引导学生对可能存在的情况进行探究和梳理,基于学生的论证过程对所提疑问进行分析。最后,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后可以发现,满足以上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可能全等,也可能不全等,因此无法将其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这样的质疑和释疑过程,在师生交流和互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了培育学生学习力的教育目标。

(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意义。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数据的表示”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思考“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数据的表示方法?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抛出问题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探讨,形成答案后由小组代表上台书写到黑板上。教师则以学生发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展开课程讲解与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常见的数据表示方法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此外,教师要将学以致用这一观念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教师教学而言,灵活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在培育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数学学习力培育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从教学现状出发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和问题,然后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引领不断引入新的教学举措,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力,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正军.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提升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12):20.

[2]顾海峰.走向“慧学”:“双减”背景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J].数学教学通讯,2022(25):50-52.

[3]袁琳.数形结合提升数学学习力[J].新教育,2022(05):89-90.

作者:张文芳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罗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