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高职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时间:2023-04-12 16:55:58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职 农林人才 人才培养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中,人才是关键所在,受制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当前乡村地区的优质人才短缺,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需承担起为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优质人才的任务。基于此,探索农林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历史使命,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乡村振兴高职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党中央作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农林高职院校有着其他高职院校没有的显著优势,聚集了大量农林专家人才,开设了特色鲜明的农林专业,能够为乡村振兴培育优质人才[1]。怎样凝聚高职院校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从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项重点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制约因素

“大业欲成,人才为重。”从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实践来看,人才是制约其实现的核心要素,由于受到农村环境落后、农林产业效益不高以及传统思维理念的影响,农村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强,甚至多数大学生对进入农村抱有抵触心理,这就导致乡村振兴中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培育的高素质农民达到500万人,直接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11万人,涉农高等职业教育首次面向农民扩招达3.5万人。尽管涉农人才的数量逐步增加,但依然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现有的农林类人才是以“经营型”“生产型”人才为主,缺乏“社会服务型”“科技服务型”“技术带动型”人才,人才的学历水平不高,具备职业技术资格的人才数量较少,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工作能力偏弱。在农村地区,人才“引不进”“用不好”“留不住”的问题普遍存在,农林类人才缺口大、结构不合理,这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要让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必须要解决人才的制约问题。当前,关于乡村振兴人才,学界也从人才界定、教育方式、培育模式、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度阐述,但是多集中在宏观上,缺乏对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微观研究。与其他类型的高职院校不同,农林类高职院校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在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上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农林类高职院校要发挥出自身的资源特色,优化人才培育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优质人才。

二、农林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历史使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助推乡村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而这些领域的发展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农林高职院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分支,需要主动为乡村振兴承担起社会服务、人才培育、科技研发的重要任务。从具体的时代使命来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育优质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农村原有的生产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民更加渴望过上高水平的生活,而农村企业对于专业化人才的诉求也日益强烈。然而,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这一诉求常常无法得到回应,农林高职院校为更多的人才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培训,培育一批能够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型人才,也要为农村新型农民的培育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吸引更多人才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服务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行后,乡村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一些问题,乡村企业原有的生产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不匹配,而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优质人才来推动。由于高校多分布在发达的省市和城市中,且大学生毕业之后多不愿意回到农村,这就导致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更为严重,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优质的实用型人才,并且为乡村企业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有效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步伐。再次,繁荣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乡村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建设乡村文化,人才是其中的第一要素。当前,乡村的优质文化人才非常短缺,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就需要一批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人才,为乡村文化的弘扬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农林高职院校恰好能够为乡村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和新型教学手段,让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得以显著提升。高职院校还可为农民提供专业的人才培育课程,通过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育,建立一支优质的文化工作管理队伍,从而提升其文化素质,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与振兴。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对接乡村振兴,细化育人目标

第一,培育乡村精英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进程中,治理有效是其基础所在,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构建出适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当前,乡村的自治和法治成果并不明显,对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要求来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培育领袖式核心骨干,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能够用良好的道德知识和情怀来投入乡村振兴中,为乡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建设贡献才华。第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优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有着显著差别,其经营主体掌握了现代化的知识和经营理念,了解各类先进技术的应用。从目前乡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来看,人才素质水平并不高,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诉求。因此,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优化乡村的劳动力结构,为乡村培育一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包括社会化服务人员、乡村产业经营管理者、合作社带头人、农村专业大户等。第三,培育乡村电商人才。电子商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在实践过程中,要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打造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体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借助农村电商平台。发展农村电商,能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更好的平台支持,并且降低农产品在运输环节的服务成本和损耗,促进农产品的顺利流通,提升乡村地区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对于电子商务、互联网、大数据的了解很少,尽管很多乡村有着优质的农产品,却因受到人才因素的限制,无法通过电商平台将农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且在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下,一些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不愿意返乡创业,导致农村的电商人才愈加匮乏。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瞄准乡村振兴的诉求,优化人才培育目标,利用多种方式培育出懂生产、懂经营,又懂电商的综合性人才,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第四,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实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一项重要保障,这要求培育一批乡村工匠、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和现代先贤。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育上,也要致力于培育乡土文化人才,鼓励大学生投入乡土文化教育和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文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现代化活力。还要为乡村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发挥出其在传承民间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

(二)强化资源建设,提供支持保障

一方面,重视高职院校农林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加强对校内教师的培育之外,还要吸引企业专家、大学生村官、乡村种植能手等到高职院校中任教,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来激活其参与积极性,打造出涵盖实用人才、产业带头人、农村科技人才、农村技术人才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对于现有教师的培育,需要制定优质的培育制度,选派一线教师到企业实训基地、对口单位中参与学习和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教师的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和学习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优异者,在评先和评优上予以倾斜,充分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性。另外,关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面向全体教师,组织农林传统文化培训,定期举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农业传统文化讲座、农林文化培育创意活动等,提升教师对农林文化的知晓度。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农林文化的创新中,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之间合作,进入区域乡村,开展农耕文化调研,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农林类产品品牌,推进农林产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科技之间的结合。例如,可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村容美化”“乡村规划”等工作,参与乡村农林园区的建设与规划,结合当地农村的传统文化来编演农俗节目,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农林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还要建立模范引领机制,强化教师的师德建设。所谓“育人必先兴学,强教必先强师”,高职院校要重视对教师思想道德的培育,要求其恪守职业道德,从教师的思想根源抓起,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将师德建设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让广大教师能够主动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内,定期组织师德评比活动,宣传优秀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在校内营造出“你争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对于教师的师德师风,要将其记录在档案中,与职位晋升、个人职称评审挂钩,为教师提供平等的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教育,鼓励职业院校教师与其他兄弟院校教师开展合作和交流,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也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任教水平。

(三)优化课程内容,实现精准教学

早在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基于乡村振兴的要求,还需从课程内容上着手,提升课程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精准度,从而培育优质的农林人才。职业教育本身有着实用性、职业性的特点,其重点任务就是培育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直接对接乡村振兴要求,引入职业标准。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到乡村振兴对于各类人才岗位的需求。当然,课程内容不应局限在具体岗位,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三观”教育融入课程内容中,明确职业标准、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以促进职业岗位和高职教育内容的无缝衔接[4]。通过多种渠道,打造“金专”“金课”,其中,设置特色化、融合化的“金专”是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基础;设置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的“金课”是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核心。农林类高职院校要树立多元化的育人目标,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更新与升级,打造出“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一是要促进专业供给侧的改革。农林类高职院校要打造出服务乡村振兴的育人新格局,需促进各类资源的整合,打破专业壁垒与学科边界,走融合化发展道路,根据农林产业的发展前沿来科学布局休闲农业、智慧农业以及森林康养等新产业,优化专业设计。立足于交叉学科,借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专业,淘汰老旧专业,提高专业存量,实施课程改革创新行动,建立优秀的农林类课程,让“教材精起来”“理念新起来”“效果实起来”。课程建设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供给式教学转化为需求式教学,根据农林产业的典型案例、学科前沿来开发优质课程,保证课程设置的挑战性和高阶性。二是课程目标的建设需要立足乡村需求。相关教师要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实际要求。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必须要考虑到农民、农村经济、产业发展以及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全面评价,及时修订课程目标,利用调研来获取翔实数据,分析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的供需情况,与行业、企业和政府之间开展深度交流,组成教研共同体,共同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在课程结构上,要做到均衡自主,利用有序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需要协调好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关系,构建以知识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主线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作为蓝本,凸显区域特色,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实现学生的优化发展。三是实施课程改革创新行动。农林类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建设一批集先进教学手段、教学理念于一体的一流课程。还要做好农林类实践基地的建设,让教育活动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入农村、走入林地,通过与技术实验站、农林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基地,让农林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面貌一新。

(四)加强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促进三产融合,对此要大力发展乡村地区的特色产业,培育乡村车间、手工作坊和家庭农场,从而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这方面,不管是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采用职业教育的形式为乡村输出产业人才,都需要产教融合平台的支持。因此,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需要加强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对于企业而言,参与乡村振兴,开展产教融合,能够帮助自身拓展技术领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分担研发风险。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具有吸引力的合作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人才的培育、考核和就业全过程。在人才的培养上,共建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营销全过程,形成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局面。在课程的安排上,企业也要发挥出主体作用,为高职院校人才目标的制定提供最新的市场需求信息,积极参与人才考核标准的制定,切实提升农林人才的培育质量。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还需发挥出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是由企业家、各类专家以及社会人员组成的独立社会组织,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行业协会也起着纽带作用,是连接校、政、企之间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要助力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建设,倒逼高职院校来完善人才培育制度,为企业、行业输送更优质的技能型人才。借助行业协会的技术标准,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明确了方向,并且将政府、高职院校、产业之间紧紧地连接起来,拓展了企业的招聘范围,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另外,发挥出政府的协调与保障作用。高职院校隶属于地方,是为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的。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在针对农林类高职院校的评估与考核上,要考虑到此类学校的特殊情况,改变“一刀切”式的评估模式,科学界定考核标准,针对农林类高职院校的评估,不仅要关注人才培育与办学质量的评估,还要将农林类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作为考核内容,增加关于“三下乡”“科技服务农村”等项目类型的考核,引导高职院校关注“三农”发展,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目标。政府也要制定对应的激励政策,建立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促进更多人才流向农村。长期以来,大学生进入农村的比例并不高,不少学生不清楚国家提出的优惠政策,一些学生担心后续的政策落实,为了支持更多的毕业生进入农村,需提供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强化过程服务,将政策落到实处,为进入乡村的大学生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让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愿意进入农村、扎根农村。要注意的是,要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资金支持必不可少,尽管高职教育得以迅速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难题,办学经费的短缺十分常见,在各个农林类高职院校中,普遍面临经费短缺问题。因此,地方政府要提供必备的经费扶持,针对主动为乡村振兴服务的农林类院校,予以更多的经费投入,对利农科研项目予以财政支持,强化高职院校与农民、农村企业的联系。

(五)完善机制建设,激活人才兴趣

在高职院校农林人才的培育上,需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任务,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但是要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单纯依靠高职院校的努力还不够,必须要发挥出社会合力。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制的结构模式中,乡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要探索人才管理机制,加大引导力度,除了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外,还可以通过返还学费、免费资助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服务农村。政府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出台专门的“资农专业目录”,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并为农林人才提供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上的优惠[5]。另外,还要创新现有的分配机制,打造出“城乡同酬”的劳动力市场,对于在落后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可适度增加薪酬,探索公租房制度改革,缓解学生的置业压力。另外,还要在保障制度上着手,建立起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来吸引人才,建立专门的农林人才发展基金,针对在乡村振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质人才,提供各种奖励,以此来激活人才的兴趣。(六)培育三农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农林类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在自身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坚持“三农”办学宗旨,做到全员融入、全过程融入、全方位融入。农林类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借助各类社会育人资源,发挥出“课程思政”教学作用,促进理论、实践之间的结合,引导大学生转变“厌农”的思想观念。在学校教育上,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三农”规律,分析“三农”发展趋势,建立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乡村产业优化升级、产品推广机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借鉴“曲周模式”“湖州模式”等新型科技服务方法,建立特色扶贫模式。另外,加强校内的政策宣传,通过“学者进高职院校”“聘请专家”等方式来弘扬“三农”精神,提高大学生“强农兴农”的信心,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导大学生增强使命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三农”教育洗礼,鼓励更多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使学生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四、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宏伟事业,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战略部署,追溯其源头,实际上是我国的“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我国城乡均衡发展。在高职院校农林人才的培育上,需要对接乡村振兴,服务国家的“三农”战略,通过更新专业教育结构、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师资队伍等方式,争取为乡村地区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下”的优质人才,从而带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使之成为产业振兴的顶梁柱。

参考文献:

[1]李明达,张红萍,赵丽丽,郑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新型“三农”人才培养探析[J].甘肃农业,2022(2):13—16.

[2]杨娜.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林高职院校农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3):280—282.

[3]刘媛.农林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困境和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71—273.

[4]谢丽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样态与改革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8):104—108.

[5]孙洪凤.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3):74—77.

作者:赵林艳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