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9-22 09:33:10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1

随着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各地政府对公共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推广不断深入,公共图书馆服务日益延伸,图书馆工作日趋繁重,而专职图书馆工作人员相对不足的问题就越来越明显。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由于学生自身在知识和综合素质上的优势,志愿者为图书馆的工作带来活力,图书馆志愿者成为图书馆员工的有益补充,各地图书馆引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业务工作成为一种潮流。但是最近几年,许多图书馆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倦怠情绪,阅读推广服务质量差强人意,笔者试分析造成图书馆学生志愿者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以此总结出应对问题的策略。

1 图书馆学生志愿者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

总体上来看,如今图书馆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消极应付工作的现象,工作效率低下;在工作中服务态度不热情,服务缺乏激情;经常出现迟到,旷工等现象;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大,很少能够坚持做很长时间的志愿者,一段时间就会有志愿者退出。笔者经过调查分析,总结出造成图书馆学生志愿者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实际工作与志愿者期望不符

大多数学生志愿者是为了在服务的过程中收获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丰富社会阅历,但是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实现这些目的,只是简单的图书馆日常工作,现实与期望值差的太多,造成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1.2 图书馆工作岗位设置单调

大多数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的工作是最基础的日常工作,比如打扫卫生、整理图书资料、图书排架、上架等,这些工作岗位的设定忽略了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和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实质上也是人才资源的浪费。枯燥、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必然造成学生产生倦怠情绪。

1.3 学生志愿者缺乏真正的奉献精神

从学生参加志愿者的动机来看,许多志愿者并不是真正具有奉献精神,志愿者自身缺乏奉献精神就会造成在服务中的倦怠情绪,缺乏工作积极性,容易半途而废,退出志愿者的队伍。

2 应对策略

具体分析图书馆学生志愿者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参与志愿者的动机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设置图书馆志愿者岗位,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促进高校图书馆和学生志愿者的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1 合理设置图书馆志愿者岗位

图书馆志愿者的岗位设置要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理想等相关信息,根据志愿者的实际情况设置出具有层次性的岗位,图书馆和学生志愿者进行双向选择,最大程度的达到双赢。对于真正具有奉献精神、热爱图书管理工作的学生志愿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置出适合的岗位,比如图书咨询、图书编目等岗位;对于目标不明确,没有深刻理解志愿服务的学生志愿者,可以先从基础的图书上架、卫生等岗位做起,再进行其他岗位的尝试。在岗位选择上要进行双向选择,双方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图书馆志愿者岗位的增加还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在各个岗位锻炼自身的能力,学生就会投入到志愿者事业中,从而减少志愿者人员的流失。

2.2 加强志愿者岗位培训

培训是做好工作的首要前提,图书馆岗位培训就是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培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使学生志愿者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培训不能仅仅是老员工带领新志愿者熟悉工作流程,培训应针对当下学生志愿者服务奉献精神缺失这一现状,努力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志愿者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服务礼仪,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志愿者在工作中的倦怠情绪。培训内容的设置上还可以加上一些图书管理专业技能和知识,例如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图书编目等实用技术,新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志愿者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加工作积极性。

2.3 制定志愿者激励措施

虽然志愿者活动是无偿的,是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公益活动,但是考虑到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应该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例如制定图书馆学生志愿者考核评价标准,定期对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志愿者给予适当的表彰,表彰形式可以是证书、奖章、表扬信、推荐书等,这些精神激励是对志愿者工作的极大认同,使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感受到满足感和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倦怠情绪。

2.4 组织志愿者交流活动

建立图书馆志愿者协会,使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组织更加规范化、规模化。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协会不断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大,就会吸引更多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也会留住更多学生志愿者。定期组织学生志愿者进行交流活动,增进协会会员之间的友谊,增强学生志愿者协会的活力。在这样有组织、充满活力的团队里,学生志愿者的倦怠情绪会大大减少。

3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的倦怠情绪,应该找到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志愿者的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岗位,加强志愿者岗位培训,制定学生志愿者激励措施,组织学生志愿者交流活动,促进图书馆和学生志愿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荣芳.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培训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08):88-90.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96-01

现今我国很多图书馆都面临着艰难的生存状况,其在相应的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图书馆服务以无偿、公益以及利他为基本原则,与志愿者行动能够形成精神上的契合。基于现代图书馆服务原则的志愿者行动可以使图书馆人更加自律、自助与自强。

一、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伍出现的背景

现今我国已经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当做推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一步,而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能够为学生课余“充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学生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与管理当中去,原因总结如下。

缘于图书馆的开放性特征,使得图书馆不仅起到了给人们提供了信息资源的作用,也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际搭建了平台,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互助,有助于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部分志愿者正是由于看中国图书馆的这种特征,希望通过参与现代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来结交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以此来扩展自身的交际空间,获取人际交往的经验,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社会见识。

图书馆服务志愿者具有年龄结构较低的特征,且多数为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期盼增强自己的信心与成就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而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对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参与中找到自身价值,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赞赏与尊重。

二、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在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我国大部分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较晚,当前正处于起步时期且发展也不是很成熟,所以在实际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现总结如下。首先,部分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还没有对志愿者服务精神有足够的认识,意识不到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志愿者的服务职能没有做到充分的扩展,使许多怀有远大抱负的志愿者只能从事诸如图书整理和卫生清扫等简单机械工作;其三,志愿者的数量仍然偏少,满足不了现代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其四,对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难以保证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其五,图书馆服务志愿者的个人素质与能力得不到保障。

三、 建立切实可行的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

(一)确立合适的志愿者招聘标准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应聘请知识丰富的相关行业专家与学者来对图书馆工作进行指导并开展咨询服务。而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则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以及志愿者的不同工作需求。

(二)积极开展志愿者培训工作

志愿者的图书馆服务质量直接取决于志愿者的培训质量,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组织者要杜绝搞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要充分意识到志愿者培训的重要性,对年轻志愿者分别开展礼仪训练以及语言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专家学者之类的志愿者开展熟悉工作程序以及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培训,充分保障培训内容及方式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志愿者的业务水平,使志愿者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图书馆服务工作当中去。

(三)扩大志愿者的服务职能

对于志愿者服务方面来说,普通志愿者经过简单培训便可胜任诸如图书上架与整理以及维持阅览室秩序等日常读者服务工作;一些高素质并能够长期担任服务岗位的志愿者可以安排在基础业务工作当中,比如:藏书建设、提供咨询服务以及信息导读等工作;而对于知识丰富的专家志愿者则应被纳入图书馆人才资源库,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从事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工作,比如担当读者培训辅导员、参与图书馆宣传等工作。这不仅可以使志愿者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让志愿者获得了知识与能力上的增长,还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采取切实可行的志愿者管理机制

1.对于基本信息的管理

以学生志愿者为例,基本信息管理能够规范学生志愿者的档案,实现学生志愿者档案的数字化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办公效率。

2.对于工作记录的管理

工作记录管理涵盖了记录志愿者签到、登记每日工作内容以及统计工作时间等方面的职能。工作记录管理模块应体现出极强的数据处理功能,以便于对志愿者的服务工作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从而减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3.建立业务信息通知模块

业务信息通知模块可以确保信息传达的畅通性,比如:每位志愿者在进行签到时能够看到未读的业务通知,在志愿者离职时可以通过业务信息通知给接班志愿者传达需注意的工作事项,充分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交接。

(五) 建立志愿者评估机制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评估是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应对评估内容与程序进行充分而谨慎的考虑。

四、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崭新方向

于2008年颁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的序言中写到“图书馆是引领人们走向真知的大门,它具有系统收集知识、保存文献信息以及传承文明社会等多方面的职能,为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促进社会信息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图书馆服务宣言》是中国图书馆界的第一个行业宣言,是全体图书馆员向全社会的庄严承诺,它标志着中国图书馆界步入了行业自觉的新时代。宣言的起草标志着中国图书馆界核心价值观的重建;而宣言的实施,也相应的标志着中国图书馆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建。这必将推动图书馆服务迈上新的台阶,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图书馆服务宣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确立了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宗旨。宣言的起草大力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结语:

本文以现代图书馆的志愿者活动为出发点,对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出现的原因给予了简单分析,结合图书馆志愿者的人员构成阐述了当前志愿者在图书馆服务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为图书馆服务志愿者管理机制的建立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图书馆服务宣言》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开展,为我国文化事业的腾飞起到了举足若轻的作用。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3

1 图书馆志愿者及志愿队伍

图书馆志愿者是指不为任何物质或精神报酬的情况下,不受个人利益的驱使,基于信念、道义、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自愿参与图书馆活动的大学,为改进图书馆现状、促进图书馆和谐发展而提供服务并贡献个人时间及精力的人和人群。

图书馆志愿者队伍是图书馆志愿组织的总称,图书馆志愿者队伍是指以志愿精神为动力,无偿为图书馆提供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大学生组织。

2 图书馆志愿者管理者的建设

图书馆志愿者在共青团的领导导下开展活动,其队伍隶属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下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从中央、省(区、市)到地(市)、县各级共青团组织都有自己的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共青团负责志愿者活动的人员配置,经费募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图书馆对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进行宏观上的协调与引导,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协会进行直接管理,管理模式由自上而下、逐层领导。具体的行动则由高校的志愿者服务中心、各院系的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基层志愿服务小组等基层组织实施,它们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具体实施的地方,也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显功能具体发挥的地方。图书馆愿者队伍形成了宏观调控一直接管理一微观具体实施的管理队伍。

3 图书馆志愿者成员队伍的建设

图书馆志愿者队伍成员由两种方式划分,一是以级结构为依据分为大专生和本科生两大群体;二是以层级结构为依据则分为注册志愿者和非注册志愿者两种。注册志愿者多为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又可分为从事一般性志愿服务的人员和具有特殊技能的志愿服务人员。非注册志愿者大多从事图书馆的临时性事务活动。因此,图书馆志愿组织要获得稳定、持久、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成员,就要对志愿者实行注册。

4 图书馆志愿者运行体系建设

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运行机制,指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内容,以及开展、推动这项工作的方式方法。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主要有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激励、评估和保障五大运行机制。通过志愿者运行机制的有效实施,能够加强对图书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伍的组织管理,还能促进图书馆志愿着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4.1 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

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有满爱心和有责任的图书馆志愿者队伍是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招募活动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完备的招募机制可以让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图书馆志愿者招募的机制包括招募原则、方式、登记注册等制度。通常是由团委根据图书馆提出人员、时间、工作岗位的需求,选择学生来源。各院系学生会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由由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工作,使哪些优秀的大学生充实到志愿队伍者中来,建立起一支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及成员的个人服务档案。

4.2 图书馆志愿者的培训

图书馆志愿服务之前都要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由团委与图书馆共同承担。对志愿服务宗旨、理念、纪律、重要性等有关规定有团委负责培训;图书馆图书馆基本知识,图书馆专业知识学习,图书馆规章制度等;服务功能、项目、技能和服务的总体要求由图书馆负责培训。培训方式有短期的岗前培训和长期的素质培训,帮助他们能够胜任志愿服务工作。培训机制有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效果等内容。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可以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促进图书馆的工作更好的发展。

4.3 图书馆志愿者的激励

好的激励机制能促使大学生志愿者更热心地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激励方式一般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激励机制通过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双向受益的特点,使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十几年中,很多共青团组织都在研究提高激励机制的实效性,各高校图书馆也在探索与应用多种激励方法,例如节假日的关怀或增加志愿者的借阅权限等。

4.4 图书馆志愿者的评估

志愿服务评估的目的是落实图书馆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生志愿服务的建设,提高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能力与水平。高校团委可以就图书馆的志愿者建立一个独立的志愿服务评估体系来完成图书馆对志愿服务项目工作的评估。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的运行良好并取得效果,提高图书馆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推进图书馆志愿服务向更科学、更合理化的方向迈进。

4.5 图书馆志愿者的保障

图书馆志愿者的保障就是指对图书馆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政策保障和资金的支持。图书馆志愿者的保障有生活补贴、保险、安全、休假等权益。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机制:一是法律援助。二是政策支持。三是学校合理指导。四是资金要有保障。总之,图书馆志愿服务事业要想发展好,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的保障使图书馆志愿服务事业在健康有序中发展。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有利于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价值显著。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它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我们要做好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4

2.公共图书馆中的志愿者活动现状

2.1国外图书馆志愿者现状

将志愿者活动引入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在国外十分普遍,在成立于1912年的美国洛杉矶郡公共图书,志愿者服务为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提升,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在2007――2008年间,洛杉矶郡公共图书馆有超过2000名志愿者总计贡献了117538小时工作,志愿者们通过担当青少年社区服务志愿者、法院转介志愿者、少儿部服务助理、讲故事助理、图书馆向导扫盲志愿者等角色,向幼儿、青少年、需要帮助人士提供了必要的图书馆,节约开支超过2 200 000美元。在国外,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颇具规模,而且各地图书馆都根据各地特色探索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管理流程,这为图书馆开拓服务范围及服务对象提供了有益经验。

2.2国内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探索

福建省图书馆是我国首个建设志愿者工作站的图书馆。在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服务就引入了志愿者组织。2002年4月,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通过制定志愿者活动章程、志愿者例会制度、志愿者服务考核制度等规范了志愿者的管理工作。辽宁图书馆志愿者还自办《志愿者园地》杂志,用以刊登志愿者的活动心得,表彰优秀志愿者。至2004年,参加活动的图书馆志愿者已达630人次。而国内其他图书馆也陆续引入了志愿者活动,如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云南图书馆等各地图书馆也于2005年――2012年4月年间成立了志愿者服务组织。

3.我国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服务制度不健全

志愿者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拓展,引入时间短、没有借鉴经验,缺乏与开展志愿者活动配套的、操作性强的相应法律、法规,也缺乏志愿者管理的完善规章、制度试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馆在培训、激励、筹资等内部机制方面不够完善,都造成了图书馆难以吸引和留住志愿者。武汉图书馆曾经有80名志愿者,但是由于相关的制度与保障体系不健全,如今志愿者规模已经日渐萎缩。

3.2志愿者人数少

多数公共图书馆招募志愿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以云南省图书馆志愿者为例,图书馆主要招募的志愿者以高中生和在校一、二年级的大中专学生为主体,吸收对图书馆工作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和责任感的学生参加图书馆的志愿服务活动。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活动往往在学校开学后无法保证参加志愿者活动。而志愿者人数的稀少也使各地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到后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以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自志愿服务站成立以来,只有注册志愿者43人,个人报名的学生志愿者只有11人,社会志愿者仅有3人。

3.3福利少、活动经费不足

虽然志愿者活动具有公益性,但图书馆也有义务保障志愿者的基本权利。如在工作期间,图书馆要为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报销工作中的额外开销等。只有志愿者也享受了基本的权利才能激发志愿者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体现图书馆对志愿者的关怀与尊重。但是许多图书馆在志愿者招募公告中都没有任何关于志愿者这方面福利的规定。

其次,志愿者服务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导致各地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无法继续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没有经费的保障也是多地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无法深入进行。

4.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的措施建议

4.1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

图书馆只有完善了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考评和激励机制,从图书馆服务的过程、方式及组织管理入手,使志愿者管理服务机制日趋完善才能吸引和留住志愿者,也才能促进志愿者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

4.2广泛宣传,扩大志愿者范围

为了吸引更多关心、支持图书馆工作的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图书馆可以借助报纸、电台、电视、因特网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提供咨询服务。也可以探索实行活动志愿者定点招募,比如设定专门招募站,采用组织共建、团体招募和社会招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3完善培训与指导

志愿者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形象,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为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例如,可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就图书分类法、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等知识对志愿者进行简单实用的培训;也可由相同岗位的志愿者组成团队,由资深志愿者向新招募志愿者进行交流。通过这些培训能帮助志愿者树立自信心,提高服务能力。

4.4量化志愿者绩效考核

引入并完善志愿者绩效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图书馆甄别志愿者的工作表现,还能帮助志愿者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如可以从工作态度、工作创新、读者反馈等几方面进行量化考评,通过考评为图书馆挑选合格志愿者。

4.5完善激励及权利保障机制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037-02

一、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现状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 我国志愿者协会对“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而图书馆志愿者是指在不谋取物质报酬的条件下,志愿为图书馆贡献个人时间和服务的人,他们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已久,民众参与图书馆服务管理非常普遍。然而,我国内地的志愿者服务起步较晚,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尚不完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及公益事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志愿者活动,成立了很多志愿者组织,随后逐步走进公益部门,走进图书馆,为文化事业做出贡献。1995年,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就开始引进学生志愿者协助图书馆开展服务。随后,在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借鉴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的成功经验,建立了一支自己的志愿者队伍。此后,北京、河北、广东、浙江、上海等十几个省市各类图书馆先后开展了志愿者活动。如,2000年5月,中山图书馆向社会招聘图书馆社会义务工作者,并根据《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制定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义工管理细则》;2001年武汉图书馆在社会上招募志愿者;2002年青岛市图书馆开始引入义工机制;2002年4月,辽宁省图书馆成立了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了爱心援助、志愿者讲坛、义务图书管理员、义务讲解员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2002年4月辽宁省图书馆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到2004年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已达630人次;上海图书馆目前有注册志愿者281位,自2005年5月成立志愿者团队以来,基本每周保持40至50的志愿者服务人次[1];而笔者所在的图书馆,2009年前后才开始引入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目前平均每周参与服务工作的志愿者达到30至50人次;与大陆相比,志愿服务在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界开展得较早,并于2001年颁布了全球第二个《志愿服务法》。早在1990年,有台湾学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台湾地区145个公共图书馆中,使用志愿者的就有43个,占被调查者的29.66%[1]。

总体上来说,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在引入志愿者、合理有效地管理志愿者、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图书馆难以吸引和留住志愿者。规范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运作与保障机制是有待于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现实意义

1.缓解图书馆人力的不足,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正式编制人员有限,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接待读者数量显著增加,同时读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限的工作人员和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限制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服务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共图书馆人员的不足。此外,通过招募来自不同行业和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可以优化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增加图书馆的朝气和活力

志愿者的加入,会对正式馆员们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通常,馆员们长时间从事同一性质的工作,多少会产生倦怠感。同时,由于行政事务的压力,势必越来越多将精力与时间都转移到行政业务上;而志愿者由于是自发性的参与图书馆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中通常充满活力与热忱,无形中能够带动图书馆自身员工的工作热情,为馆员带来正面的影响。

3.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关系,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

在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其本身就是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公共图书馆通过志愿者的公众参与,增加与读者的双向沟通,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关系。同时,借助志愿者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图书馆,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

三、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我国的志愿者服务管理还处于一个探索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目前在部级别上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公民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条例。1999年9月开始实施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是国内首部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 此后,湖北、吉林等地相继推出了地方性条例[2]。这些条例明晰了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对其服务对象、经费来源、志愿者权利与义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据统计,在中国志愿服务领域,截至2014年年底,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已制定志愿服务地方立法的有20个,占64%[3]。然而,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界定、对志愿者权益的保障、对志愿者的奖励措施和奖励标准、志愿服务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各地的立法差异较大,执法水平悬殊。同时图书馆界也没有出台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办法或制度,从而造成了志愿服务随意性强、积极性不高,志愿服务难以持续、深入开展。

2.志愿者流动性大且素质参差不齐,图书馆志愿者培训工作事倍功半

由于拥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经验,志愿者队伍出现素质参差不齐,差异性极大,人员流动性大等等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志愿者队伍的年龄跨度从十几岁的中学生至六十多岁的退休干部职工,学历从初中至大学不等,据统计,2013年、2014年两年共计有4419人次参加志愿服务,连续参加3次或以上的志愿者为1108人次,占总人次的22.8%,而连续参加5次或以上的志愿者仅为488人次,占总人次的11%。

在招募志愿者时,大多数图书馆并没有设立严格的筛选程序,基本上只要报名就可以参加,馆方需要花费时间和人力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管理与监督费时费力。而图书馆一般会安排志愿者从事图书整理、搬运书籍等较为重复或次要的工作,对志愿者缺乏挑战性,使志愿者感觉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进而不再从事图书馆志愿服务,这让图书馆的志愿者培训事倍功半。

3.缺乏规范化的招募和管理制度,志愿服务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未能针对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制定专门的制度和相关的指引,在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并没有对进行报名人员必要的评价分析和筛选,在志愿者的管理上,缺乏相应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部分志愿者服务热情不高,愿者服务工作持续性差,志愿服务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4.激励措施不完善

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及动机多元性等特点。志愿者虽然不追求物质的报酬,但追求精神方面的肯定和支持,很多公共图书馆既没有物质报酬,又缺乏精神奖励。激励措施不完善造成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

四、完善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对策

1.通过立法确定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为志愿者提供法律保障,才能确保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

虽然有部分省市已经制定地方性的法规和条例,但由于缺乏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导致出现各地立法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加快推动出台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十分有必要。此外,对于公共图书馆界而言,虽然部分图书馆制定了志愿者管理办法,但大部分公共图书馆还是缺乏制度化的规章,公共图书馆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志愿者的招募、管理、表彰都制定规范性指引,才能保证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可持续发展[4]。

2.规范招募程序,建立长期有效的志愿者培训和考核管理机制

志愿者招募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社区论坛、宣传海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宣传,也可通过与学校、志愿者团体联系,采取单位共建、团体招募等方式扩大招募范围。除了招募学生志愿者外,还要争取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到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中。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管理上的问题,或产生图书馆日常运作的麻烦,图书馆要严把入门关,在申请人报名后,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而且经过适度筛选才被允许参加志愿服务,会使入围者有被尊重的感受,才会对此团体有较强的责任感。

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是提高志愿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对志愿者提供岗前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完成后进行测试,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服务。此外,还应对志愿服务工作效果建立日常的考核机制,考核内容应包括服务时间、服务态度、业务能力、读者评价等方面。

此外,建立一个统一的图书馆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平台,会更有利于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志愿者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时引入志愿者项目,建立统一的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平台,既为志愿者提供了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机会,又使志愿者资源在不同图书馆之间进行调剂,达到平衡供需的目的[5]。另外,图书馆在加强志愿者培训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志愿者的性格特点及爱好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

3.完善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通过日常考核,定期评选出优秀志愿者并颁发荣誉证书,将名单公布在图书馆网站和宣传栏。对于学生志愿者,可以发表扬信给所在学校。除了精神奖励,在条件允许下,可以给予适度的物质奖励。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表扬让志愿者在图书馆每一阶段的工作都得到认可和尊重,更重要的是提供充分的个人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使其能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如果图书馆能将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公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那么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得到大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6]。

参考文献

[1]宋家梅. 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研究[D]. 河北大学,2013年.

[2]蒋啸南,肖鹏.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工作发展策略――基于省馆、市馆、区馆的分层调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7).

[3]莫于川. 人民日报论政:立法保障志愿者权益[N]. 人民日报,2015―03―25(18).

[4]马春.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探析――以上海图书馆为例[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6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 我国志愿者协会对“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而图书馆志愿者是指在不谋取物质报酬的条件下,志愿为图书馆贡献个人时间和服务的人,他们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已久,民众参与图书馆服务管理非常普遍。然而,我国内地的志愿者服务起步较晚,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尚不完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及公益事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志愿者活动,成立了很多志愿者组织,随后逐步走进公益部门,走进图书馆,为文化事业做出贡献。1995年,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就开始引进学生志愿者协助图书馆开展服务。随后,在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借鉴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的成功经验,建立了一支自己的志愿者队伍。此后,北京、河北、广东、浙江、上海等十几个省市各类图书馆先后开展了志愿者活动。如,2000年5月,中山图书馆向社会招聘图书馆社会义务工作者,并根据《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制定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义工管理细则》;2001年武汉图书馆在社会上招募志愿者;2002年青岛市图书馆开始引入义工机制;2002年4月,辽宁省图书馆成立了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了爱心援助、志愿者讲坛、义务图书管理员、义务讲解员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2002年4月辽宁省图书馆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到2004年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已达630人次;上海图书馆目前有注册志愿者281位,自2005年5月成立志愿者团队以来,基本每周保持40至50的志愿者服务人次[1];而笔者所在的图书馆,2009年前后才开始引入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目前平均每周参与服务工作的志愿者达到30至50人次;与大陆相比,志愿服务在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界开展得较早,并于2001年颁布了全球第二个《志愿服务法》。早在1990年,有台湾学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台湾地区145个公共图书馆中,使用志愿者的就有43个,占被调查者的29.66%[1]。

总体上来说,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在引入志愿者、合理有效地管理志愿者、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图书馆难以吸引和留住志愿者。规范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运作与保障机制是有待于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现实意义

1.缓解图书馆人力的不足,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正式编制人员有限,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接待读者数量显著增加,同时读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限的工作人员和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限制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服务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共图书馆人员的不足。此外,通过招募来自不同行业和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可以优化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增加图书馆的朝气和活力

志愿者的加入,会对正式馆员们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通常,馆员们长时间从事同一性质的工作,多少会产生倦怠感。同时,由于行政事务的压力,势必越来越多将精力与时间都转移到行政业务上;而志愿者由于是自发性的参与图书馆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中通常充满活力与热忱,无形中能够带动图书馆自身员工的工作热情,为馆员带来正面的影响。

3.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关系,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

在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其本身就是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公共图书馆通过志愿者的公众参与,增加与读者的双向沟通,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关系。同时,借助志愿者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图书馆,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

三、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我国的志愿者服务管理还处于一个探索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目前在部级别上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公民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条例。1999年9月开始实施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是国内首部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 此后,湖北、吉林等地相继推出了地方性条例[2]。这些条例明晰了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对其服务对象、经费来源、志愿者权利与义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据统计,在中国志愿服务领域,截至2014年年底,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已制定志愿服务地方立法的有20个,占64%[3]。然而,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界定、对志愿者权益的保障、对志愿者的奖励措施和奖励标准、志愿服务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各地的立法差异较大,执法水平悬殊。同时图书馆界也没有出台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办法或制度,从而造成了志愿服务随意性强、积极性不高,志愿服务难以持续、深入开展。

2.志愿者流动性大且素质参差不齐,图书馆志愿者培训工作事倍功半

由于拥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经验,志愿者队伍出现素质参差不齐,差异性极大,人员流动性大等等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志愿者队伍的年龄跨度从十几岁的中学生至六十多岁的退休干部职工,学历从初中至大学不等,据统计,2013年、2014年两年共计有4419人次参加志愿服务,连续参加3次或以上的志愿者为1108人次,占总人次的22.8%,而连续参加5次或以上的志愿者仅为488人次,占总人次的11%。

在招募志愿者时,大多数图书馆并没有设立严格的筛选程序,基本上只要报名就可以参加,馆方需要花费时间和人力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管理与监督费时费力。而图书馆一般会安排志愿者从事图书整理、搬运书籍等较为重复或次要的工作,对志愿者缺乏挑战性,使志愿者感觉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进而不再从事图书馆志愿服务,这让图书馆的志愿者培训事倍功半。

3.缺乏规范化的招募和管理制度,志愿服务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未能针对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制定专门的制度和相关的指引,在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并没有对进行报名人员必要的评价分析和筛选,在志愿者的管理上,缺乏相应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部分志愿者服务热情不高,愿者服务工作持续性差,志愿服务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4.激励措施不完善

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及动机多元性等特点。志愿者虽然不追求物质的报酬,但追求精神方面的肯定和支持,很多公共图书馆既没有物质报酬,又缺乏精神奖励。激励措施不完善造成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

四、完善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对策

1.通过立法确定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为志愿者提供法律保障,才能确保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

虽然有部分省市已经制定地方性的法规和条例,但由于缺乏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导致出现各地立法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加快推动出台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十分有必要。此外,对于公共图书馆界而言,虽然部分图书馆制定了志愿者管理办法,但大部分公共图书馆还是缺乏制度化的规章,公共图书馆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志愿者的招募、管理、表彰都制定规范性指引,才能保证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可持续发展[4]。

2.规范招募程序,建立长期有效的志愿者培训和考核管理机制

志愿者招募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社区论坛、宣传海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宣传,也可通过与学校、志愿者团体联系,采取单位共建、团体招募等方式扩大招募范围。除了招募学生志愿者外,还要争取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到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中。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管理上的问题,或产生图书馆日常运作的麻烦,图书馆要严把入门关,在申请人报名后,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而且经过适度筛选才被允许参加志愿服务,会使入围者有被尊重的感受,才会对此团体有较强的责任感。

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是提高志愿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对志愿者提供岗前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完成后进行测试,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服务。此外,还应对志愿服务工作效果建立日常的考核机制,考核内容应包括服务时间、服务态度、业务能力、读者评价等方面。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7

我国高校图书馆界开展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志愿者分为两种:一种是专家志愿者,主要活动旨在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开阔视野;另外就是学校学生组建的志愿者,主要为图书馆读者提供各种服务。本文主要论述的对象是后者,即大学生志愿者。1995年,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就已经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1]。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引入高等学校图书馆,已经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从文献上看,在这十多年中,同中国志愿者的大环境一样,08年以后,部分高校的志愿者团队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促进这方面的研究处于一个上升的过程。通过中国知网,我们检索出相关文献近两百篇,完全匹配的有一百余篇。其中最早关于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的论述在2002年,宁艳艳的“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设想”中就提出了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活动的一系列问题,简要叙述了组织原则、岗前培训、考核办法等,并对开展这项活动意义做了详细的阐述:图书馆志愿者活动能够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有益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拓展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2]。从2010年以来,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研究文献年发表量(CNKI收录)从个位数增长到了十位数,笔者根据题名信息和摘要提取主题,比较了近三年相关研究主题分布见表1。从上面可以看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管理体系和服务内容上,很多都是关于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管理、考评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办法的探索。并且,从文献上,至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最早开展志愿者活动的(宁艳艳,河北师范大学职技校区图书馆)组织之一。将志愿者工作引入图书馆,非常契合图书馆的公益精神。文献表明,大家对高校图书馆引入志愿者的积极意义都予以了肯定:此举倡导奉献精神,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缓解图书馆人力资源紧张状态,提高大学生获取与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沟通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激励馆员的创新热情等。所有这些,都是图书馆乐此不疲的引入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原因。同时,各种相应的管理办法,服务制度,激励机制,考评体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个体的研究,包括其心理素质,专业技能,志愿精神等。

1对组织管理模式的认识

由于学生志愿团队一般是团委或者学生会组织,采取从上至下的层层行政性的推动,学校大型的活动莫不如此。过去,图书馆如有需要,只需要向他们提出要人要求和人数,就获得志愿者的派遣,进行操作层面上的简单培训便上岗,志愿者的来去和考核都与图书馆无关。这其实和志愿精神不太吻合,不是“我要参加”而是“服从安排”。[3]基于这个认识,不少研究者认为应提升此过程中图书馆管理的主动性,将团委学生会主导转变成图书馆自己主导。当然,哪些工作由团委主导,哪些工作由图书馆主导,甚至还有志愿者自己的协会,是否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组织?徐祥谦、尚红琳等人就指出了三者都在其中担任了角色,主张还是在团委领导下,学生志愿者建档、注册、认证、表彰、推优等,都应按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图书馆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和考核建议,剩下的则由志愿者协会自己开展活动。[4,5]陈艺、范莎莎、殷丽、兰晓霞等作者都主张图书馆自己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或将志愿者管理的业务交给图书馆既有的某个部门,由图书馆全面负责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奖励等事务。殷丽建议成立图书馆志愿者协会,由图书馆直接领导,相关老师参与负责,制定详细的管理细则。[6]兰晓霞建议由图书馆信息咨询部负责志愿者管理,内容包括接受志愿者报名、面试;及时掌握图书馆各部门的岗位需求,招募志愿者;建立和更新志愿者信息和服务档案,记录服务效果;做好志愿者活动的宣传、总结、考评;积极为志愿者提供信息资源,搭建服务平台等。[7]李晋瑞,吕芳主张由图书馆办公室和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负责,成立专门的图书馆志愿服务队来参与图书馆管理。学生分配到具体岗位后,采取图书馆部室主任负责制,负责岗前培训、学期考评等工作。[8]江汉大学图书馆则实行三层管理方式:首先学生志愿者3-5人自成一个小组,并选出组长,加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志愿者小组到具体工作岗位有专门指导老师作工作安排和业务管理指导。由馆办公室负责志愿者工作的统一协调管理。[9]夏美华提出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志愿者自我管理与图书馆管理结合的机制:自我推荐、自我培训、自我考评、自我激励。[10]

2管理体系里的各项制度研究

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对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管理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了描述,只是各自的侧重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是:注册制度、招募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这些制度以线性方式组成了整个管理体系过程上的重点环节。2.1关于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引网的注册制度有利于志愿者的宏观立体管理。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在其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志愿经历是学校和社会对他们进行评定的参考指标。图书馆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少。陈艺以为应以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为核心,构建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体系。目前,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为标准的志愿者注册制度,已在全国普遍实施,开始向每位志愿者颁发志愿者手册,并对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时数进行认定。它代表着被服务者和社会对志愿服务的一种认可,是对志愿者荣誉的确认。[3]但是,图书馆志愿者团队并没有进行类似的过程。温州医学院图书馆尝试进行这种注册认可,以此提升志愿者的热情,并解决志愿者临时不固定的问题,使学生在图书馆的志愿活动真正变成志愿的性质。但是并没有说清楚图书馆的注册认可是否与团中央颁布的管理办法对接。而其它大多数实行的只是在本校相关部门进行备案或者就是图书馆成立一个管委会进行人员登记。2.2关于志愿者招募制度基本上,开展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一套招募办法和流程。兰晓霞在其文中开出了详细的招募条件:(1)全体在校学生,身心健康,品行端正;(2)热爱图书馆,热爱公益事业,自愿参加图书馆志愿服务;(3)做事认真负责,态度积极端正,有强烈的责任心,乐于奉献;(4)具有正常学习以外的适合图书馆服务的业余时间,服从图书馆安排,按时到图书馆参与志愿服务工作。[7]沈红兵所在图书馆的招募条件是:(1)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不占用教学时间和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每周有一定时间参加志愿者工作。(2)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志愿者工作时间需要有连贯性和稳定性(一般工作周期最好为一个学期),每周工作时间相对固定。(3)服从指导老师工作安排,勤于学习文献典藏、书库管理知识。有的则还是将此项任务交由学生会或者团委去解决,由图书馆开出招募条件和人数,剩下的工作由学校其它相关部门去完成。几乎所有涉及志愿者管理制度的文献都有论述招募环节的。广州青年职业学院的蒋家红专门就招募的时机,招募的渠道,招募的规模、招募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志愿者招募工作是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的起点,成功、有效的志愿者招募不仅有利于志愿者的后续培训与管理,也有利于保持志愿者与图书馆的黏合度与忠诚性,减少志愿者的流失,从而更好地推进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同时提出:招募工作的最大难题是吸引力问题,所以如何明确详细的阐明志愿者的权利义务是必要的环节。[11]图书馆在引入服务志愿者之前,向全校师生及图书馆员明确志愿者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1)对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性有知情权;2)有选择与个人知识技能和兴趣相符的服务岗位的权利;3)有获得服务指导和培训机会的权利;4)提供服务时获得的安全保障和享受意外伤害保险权利;5)对组织提出建议、批评与监督权利等等。[12]同时志愿者也要在图书馆的指导下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2.3关于志愿者培训制度对于培训,几乎所有作者都认为培训主要是由图书馆的老师或者技术人员来完成。这是从图书馆业务角度出发的,因为志愿者将要从事的是他们之前基本没有体验过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所以,图书馆成立全面负责的学校学生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奖励等事务的办公室。[13]学生分配到具体岗位后,采取图书馆部室主任负责制,负责岗前培训、学期考评等工作。[8]图书馆相关人员还总结出了不少有特色的培训方式。比如将志愿者分为三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就类似军队三种层次的兵:新兵,老兵,特种兵,根据他们处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指导老师。[14]很多研究者不约而同的提到网络学习交流培训平台。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不可分割的生活内容,因此,通过网络学习是作为培训流程中重要的一环。在网络世界,年轻的大学生们更容易接受一个相对轻松的平台,在这里,不仅仅是培训,还是大家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的平台。有很多固定下来的规定和流程,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反复的访问和学习。超过一半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对志愿者的培训尚停留在入门阶段,即刚到馆工作时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之后便不再有任何的不同的培训内容或者更深的培训课程。因为由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兼职的培训师大多并不具备专业的素养,新手一次培训后多采取老手传帮带的形式进行接下来的任何工作。培训一般组织两次:一次课堂讲解,一次实地实习。[9]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了发挥志愿者的才干,于2012年增设学生培训大使志愿者岗位,由志愿者直接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培训讲座,志愿者原有的工作内容得以丰富和拓展。[15]这种创新无疑具有现身说法的激励作用,同时也打破了培训人员基本上是工作人员的局限。为志愿者的培训拓展了思路。2.4关于志愿者考核制度考核是对人所做事务的记录和评价。每个图书馆制定的考评制度时都会考虑这样一个原则:如何公平的考核。公平公正的考核不仅仅是对志愿者所做工作的一种认定,能够找到学生志愿者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能够给予努力认真的志愿者精神鼓励,使缺乏责任意识的志愿者意识到自己的差距,从而达到提高图书馆志愿者制度的执行效率和志愿者个人的各项素质的目的。北京图书馆倡导以小时为导向,从量化方面考虑,同时综合考虑志愿者包括出勤、服务态度、工作热情、工作技能等,建立恰当可行的志愿服务考评体系。[1]有些推荐星级考评制度。星级档次可参考服务时间等量化指标分为多个档次,使志愿者随着服务时间的进展获得更高的荣誉感。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志愿者,学期结束后发给优秀志愿者证书和适当奖励。[8]沈阳化工大学的邵贤等提出从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服务的程度、服务的次数、服务的时间长短。[16]这里提出了一个非量化的范围:服务活动的程度。这是个主观评价指标。即志愿者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其能力大小。不过他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方法。2.5关于志愿者激励制度完善的激励制度是志愿者行动长久有效的保证。2.5.1精神与物质结合的奖励制度。目前存在的通行的一些措施比如:赠送电子阅览室免费上机卡;增加图书借阅量、延长借阅周期;免费办理联合高校通用借书证;图书馆举办的讲座及其他活动可优先参与;对工作表现优秀者将授予图书馆“优秀志愿者”称号;图书馆予以表扬,颁发感谢奖状,赠送纪念品或者直接给予奖励;完成一定时数的志愿服务工作,由图书馆开具志愿者服务绩效证明书,提请所在学院作为学生评优表彰、推优入党、学期鉴定、就业指导、免试推研的重要参考条件或者给予奖励。[6]兰晓霞所在郑州轻工业学院由岗位指导教师对志愿者按制度进行考核后,工作时间达到60小时以上的,经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组织评议,授予“学院优秀志愿者”称号,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7]对于物质奖励,有人认为对志愿者的回报不是市场条件下的那种等价交换,可以有多种形式:给予少量的经济补偿其实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另外,不少研究者认为图书馆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充分肯定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和成绩,将所取得的成绩作为申请奖学金、助学贷款、升学、评优、入党、就业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全校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关注志愿者的工作,给予志愿者以关爱。72.5.2学分制的争议融入学分制,可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表现与学生党员的发展、学生干部的遴选、奖学金的评定。程荣芳建议将志愿者服务工作与学分制挂钩[17]。陈钟彬认为可以与入党、升学就业推荐以及奖、贷、助学金等方面的综合评定相挂钩。[18]肖可以将目前存在的高校图书馆激励措施划分为三个类型:精神激励、权益激励、物质激励。将权益激励从精神激励中独立出来,即是对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认可方面的措施,比如推荐就业和获得选修学分。强调了权益激励的重要性。[19]对激励制度的研究和阐述非常多,更印证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松散与流动性强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对志愿者的激励应以精神上的肯定为主。因为这和志愿精神才能一致,学分制激励和过多的物质激励会混淆志愿者和学工的区别,并且背离了最初引入此项活动的初衷。总的来说,由于融入学分制,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国外学生志愿记录要作为升学和毕业的依据,所以,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倾向选择与学分制挂钩。

3管理体系里的其它研究

3.1大学生志愿者岗位设置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能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既为图书馆提供了服务,又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了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这是最完美的结合。陈颖颖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岗位设置可以主要从读者引导、图书整理、信息宣传和技术维护4个方面考虑。[20]岗位设置同时在招募、培训、激励过程中进行配套保障,都要配合岗位设置的数量、内容和需要进行。殷丽认为首先应协调理顺馆员和志愿者的工作职责。志愿者主要进行馆内向导、图书借还、巡库、上架整理、卫生、展览会学术活动的参与等工作。馆员则主要进行对志愿者队伍的督导、培训、考核和更深层次的文献服务。[6]笔者认为岗位设置的多少,深浅,不同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的需求特点比较突出,已经突破了打扫卫生、上架、馆内向导等几种简单工作,这也反应了岗位设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趋势。3.2学生志愿者信息化平台管理志愿者信息化平台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志愿者服务的网站、论坛或交流群等,建立基于网络的志愿者管理系统,对志愿者的信息及相关活动进行管理。信息平台的作用在于可以实现学生志愿者网上宣传、招募、报名、培训、考评等流程,同时扩大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影响,通过论坛交流等形式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21]王爱玲认为当前图书馆志愿者网站主要趋势在于构造一个逻辑的集成图书馆志愿者信息服务机制,以支持分布的数字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实现这些志愿者网站系统间无缝交换和共享分布的、多样化的志愿者信息资源与服务,从而形成基于集成信息服务的志愿者服务网站。[22]这种信息平台对于管理就像一个机器对于生产的作用,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管理制度的延伸,进入志愿者、非志愿者、潜在志愿者们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在信息化社会,无疑是必要的技术工具。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8

(一)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提高个人能力和自身修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参与图书馆一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志愿者服务,能够提前亲身体验社会上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成长和提高素质。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在志愿工作中利用图书馆大量的文献资源,可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才干,拓宽人际交往,在不计报酬、不讲求利益情况下,积累生活和社会工作经验,这样的价值意义是值得珍惜的。在服务的过程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品德,而这些优良的品德,直接影响着未来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

(二)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缓解工作压力和重燃工作热情

首先高职院校近些年在招生人数上呈现上升趋势,继而图书馆在馆舍面积、藏书量、文献资源不断增加,而由于受到编制限定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其次现代图书馆在服务范围上不断扩大,新的工作岗位并没有合适的人,导致工作严重滞后。再次图书馆为了增加图书文献资源利用率,也为了发挥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不仅是本校大学生,更接待来自社会上大量的读者,不得不延长对读者开放时间,如果仅依靠图书馆现有的工作人员,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压力。因此,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无疑大大的缓解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人员配置不足之间的矛盾。同时图书馆因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工作人员在指导志愿者辅助自己开展工作的同时,促使自己必须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新技能,在工作中时刻起到带头作用,也必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此外,受到志愿者奉献精神的影响,也能消除工作人员的倦怠感,重新燃起其对工作的热情。

(三)对图书馆而言,弥补学科单一和提高工作专业性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新生力量,思想新颖且极富创意,在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中,能提出很多创新建议,并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图书馆将其分配到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弥补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不断扩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而让大学生志愿者来服务大学生读者针对性更强,因为志愿者具有读者与服务者双重身份,能与大学生读者容易沟通和相互理解,并且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2 图书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上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导致志愿者流失性大,岗位工作上他们也只是走马观花,工作懈怠且很多都半途而废。为了让志愿者的工作更持久性,能形成良好工作机制,图书馆需要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来管理志愿者,主要体现在:“招募”、“培训”、“留用”、“激励”“裁退”五个环节中。

(一)志愿者招募注重多元化和专业化

图书馆招募志愿者的途径要多元化,除了在图书馆官网、图书馆微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张贴栏发布通知外,还可以通过读书周、读书月、读书年和校园广播站、更要与学工部、学生会、系部辅导员联络沟通等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条件、录用程序、提供岗位、规章制度等信息。图书馆对志愿者选拔要有严格的标准:要选拔到优秀的志愿者人才,就需要有严格的选拔标准。在图书馆招募志愿者的同时,应该根据志愿者自身意愿和特长来选择相应岗位,这样既能做到人尽其才,又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工作质量,更好的服务大学生读者。

(二)志愿者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图书馆在招募到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进入岗位工作之前,需要对他们进行图书馆工作相关培训,这样他们从才能独立或辅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必须要让志愿者们了解图书馆概况、馆藏分布、规章制度、工作范围和职能以及图书分类、编目、排架等专业图情知识,然后分配到各个具体岗位进行实践操作,让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然对于志愿者在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方面的培训也不可或缺。

(三)志者愿留用注重岗位管理和工作评估

图书馆在志愿者通过培训上岗后,为了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图书馆可以与学工部一起,为志愿者制定《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手册》,在手册中给出一章节内容,详解图书馆每个志愿岗位的具体职责、工作标准、评估办法。同时还留出空白页详细记录志愿者在图书馆工作的起止时间、工作态度、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评估标准,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评估工作效果,这样就能把抽象的管理办法变成真实可见的具体数据,对学校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图书馆评选优秀志愿者时能够做到科学管理和有据可依。

(四)志愿者留用注重激励机制

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特点是自愿性而非物质性工种,而现在社会人身上几乎充满了利欲心,无利可图必然引发人的惰性,长期反复枯燥无味的工作劲头很容易消磨掉,致使许多志愿者会半途而废。因此,图书馆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来让留住志愿者,并让他们保持永久的工作热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志愿者也不例外,所以增加志愿者自身的荣誉感可以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同时在每个志愿者工作结束后,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手册》上给出中肯的评语,让他们的劳动得到承认和肯定。其次还可以增加其借书数量、借书时长,让他们感受到为图书馆对他们的重视。同时对志愿者评估结论作为评优争先的重要参考,发挥志愿者的个人特长,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适当的让他们参与到图书馆发展献计献策,增加其社会成就感,实现自我需求。

(五)志愿者裁退注重机制和灵活性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3-0034-02

1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定位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志愿者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和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和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高校图书馆引入大学生志愿者,可以使在校大学生通过参与图书馆服务实践活动,达到大学生服务社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图书馆人员工作压力,使图书馆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读者的服务质量。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宗旨是“奉献和服务”,目的是希望志愿者们起到“桥梁”的作用,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读者爱馆、护馆、合理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意识。图书馆大学志愿者可以从读者视角出发,发现图书馆服务中的不足之处;亦可以站在图书馆管理者的角度,对读者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进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开展志愿者服务对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乐于奉献、自我牺牲和服务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

21活动情况概述

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较早,服务人员数量较多,服务活动形式丰富,管理也较规范。如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志愿者非常普遍,有些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大学生志愿者。早在1986年,日本社会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完善社会教育设施,促进志愿者活动”的报告,号召各种教育设施积引入志愿者,大学图书馆志愿者活动迅速展开。1993年向全国青年发出号招,倡导全国的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参加到扶贫帮困和各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服务活动,从此我国志愿者活动稳步推进。1997年汕头大学青年志愿者与学校的图书馆建立联系,志愿到图书馆开展义务劳动,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拉开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学志愿者服务的帷幕。许多高校纷纷引入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学校的多种服务活动中,高校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岗位。一些学校成立了图书馆志愿者协会,制定了志愿者活动章程、志愿者例会制度、志愿者服务考核制度等,使志愿活动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22服务的主要内容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多是一些常规性、技术含量不高的事务性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进行图书的加工、图书的上架、整架、文明督导等服务;第二,定期收集本院系师生对图书馆服务意见和建议等;第三,一些简单的业务培训工作,如:新生入馆宣传服务、图书馆资源利用宣传、文献传递服务等。

23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一些来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动机并不完全是为提供志愿服务,而是另有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越来越重视,有些高校把参加志愿者活动作为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一部分。还有些高校明确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志愿者活动可以获得一个课外学分,因此,有些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获得相应学分。再就是,还有个别学生想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获得特殊待遇,如得到更多借阅图书以及勤工俭学的机会等。再有,还有一些学生对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了解不够,使志愿者服务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

3加强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的措施

3.1志愿者的管理

311制定规范的志愿者招募程序

目前大学生参加志愿者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第一,由团委或是院系组织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对招募好的志愿者,团委或院系根据志愿者的意愿或接受单位的需要安排一部分志愿者到图书馆参加义务服务活动。第二,图书馆通过发放招募通知,自主招募志愿者。第三,在学长或老师的推荐下报名参加图书馆志愿者。如果是通过后两种途径招募的志愿者,他们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志愿服务的成分要多一些,也有利于以后的工作。如果出于其他目的或原因到图书馆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效果可能要差些。因此,为了使图书馆志愿者队伍思想统一,有较高的自愿和奉献精神,应成立图书馆志愿者协会,专门负责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工作。

312做好志愿者技能培训工作

志愿者到图书馆的第一课应该是统一思想,使他们树立自愿奉献的意识,这是做好志愿者工作的基础。由于志愿者初来图书馆,对图书馆的工作不太了解,要使工作做到点子上,必须及时给他们传授有关图书馆学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对图书馆管理和利用有较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由技术骨干集中对这些志愿者进行图书馆工作的简单实用培训后,将志愿者分到各部门,由当班老师带领志愿者进行实践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后再把他们安排到各自的岗位。

313关心志愿者的成长

为显示图书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可和重视,应规定馆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安排志愿者作工作汇报,听取志愿者对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存的困难尽可能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使他们对图书馆产生认同感,让他们感觉到图书馆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从而增强图书馆的向心力,达到稳定志愿者队伍的目的。

3.2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管理

321设置合理的工作岗位

大学生志愿者知识结构、文化素养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在适当安排图书馆日常事务性工作时,多考虑他们的专业、兴趣爱好等。如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及时更新图书馆主页,做网页维护方面的工作;对于研究生或高年级的学生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内有所建树,可以让他们利用所学为相关专业的低年级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图书馆可根据志愿者意愿和工作表现为其调整工作岗位。同时,对于相对比较艰苦、枯燥,没人愿意去的岗位要定期轮换,以防志愿者产行抵触情绪,影响工作。

322引入绩效考评机制

为奖勤罚懒,体现公平原则,需引入绩效考评机制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考评。绩效考评是一个宠大、繁琐的系统工程,考评方法和原则因目标不同而有所区别。大学生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工作绩效的考评不宜太过繁琐。笔者认为对大学生志愿者考评应借鉴绩效考评原理,做好有关工作。首先,图书馆与志愿者进行沟通并建立绩效考核标准,成立由馆领导和志愿者组成的考评小组。其次,要为每一位志愿者建立工作档案,对其工作信息进行细化登记。工作信息登记是绩效考评的基础,此项工作一定要做细做全。其主要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来自外部客户的表扬或批评,证明绩效突出或低下的具体证据,自我评价。第三,通过分析每位志愿者的工作信息,由考评小组依据考核标准对每位志愿者进行评分。第四,公示考评结果,结合反馈意见,确定最后评审结果。

32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也是对志愿者奉献精神的肯定和鼓舞。例如,可以对志愿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精神鼓励,随时在图书馆网页上对优秀志愿者的事迹给予宣传,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中对优秀的志愿者予以表彰等。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图书馆可适当对志愿者实行优惠服务,如:对新到图书优选借阅、提高借阅图书数量的上限及延长借书时间等。另外,图书馆还可以与学校相关部门合作将志愿者服务工作与学分制挂钩,使志愿者工作得以肯定,使之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推动器,加强志愿者参与服务的信心。

4结语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不仅为图书馆提供了广泛的人力资源,同时增进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服务内容。当然,图书馆在引入志愿者、合理有效的管理志愿者、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如何规范志愿者服务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更好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平台,同时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的全面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ZK(#]志愿者[EB/OL][2013-1-10]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74967.

[2]吴迪海外图书馆志愿者的经验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09(1):80-81

[3]门庭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0(2):62-63

[4]程荣芳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8):39-42.

[5]陈艺加强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9(12):50-51.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068-01

图书馆志愿者的产生有效减少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质量更加优质。最重要的是志愿者对于酬金并无要求,极大地减少图书馆管理资金投入,能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加强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是完善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体系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属于公办,这一性质决定了馆内工作人员的数量、规模。但是随着图书馆的开放程度逐渐加大,图书和读者数量的日益增加,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而志愿者的工作属于义务劳动,无额外报酬,其人员选拨可以根据实际的岗位工作需求来确定,且无硬性规定弹性较大。另外,在招募志愿者时,也不必太过于看重志愿者的学历水平、工作经验等。总的来说,志愿者是图书馆重要的人力资源,既能节约图书馆管理成本投入,也能够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招募到上岗,志愿者的管理也需要有序进行,这样才能完全发挥出志愿者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

二、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体系的建设

1.招募

在进行志愿者招募前应先对图书馆的管理岗位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招募者数量和要求。比如巡架、上架等工作人数应当以图书馆藏书数量为标准,并尽量选择男性。如果条件允许,在招募时可以选择大学生、研究生等学生。这类志愿者知识丰富,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管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为人热情、积极能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据有关调查显示,志愿者的素质越高,其学习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越强。

2.培训

在完成志愿者招募后,应当对志愿者进行适当地培训,以保证其能够迅速融入工作环境。尤其是对于党校来说,更加需要进行志愿者培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党校图书馆志愿者工作质量,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学习环境。一般情况下,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工作流程、服务理念、图书常识等,可以根据图书馆实际进行额外拓展和训练。譬如对于党校图书馆志愿者可以开展导读导借培训,确保志愿者能够帮助读者进行图书筛选。同时还应当加大对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培训,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并促使其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落实这一理念,从而真正提高志愿者的服务工作质量。

3.使用

在完成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之后,就可以让志愿者参与到图书馆的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一些图书馆具有保密性,为此,在某些重要岗位可以尽量不让志愿者参与。其它工作可以完全由志愿者胜任。比如图书上架、书架整理、图书馆卫生清扫等工作。另外,还可以适当进行工作延伸。如以党校为例,在与高校、有关部门配合开展读书交流心得、书画展以及文化活动时可以让志愿者积极参与,从而使志愿者的服务功能得以发挥。

4.考核和淘汰

之所以M行志愿者的考核和淘汰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体系。而且考核和淘汰也是志愿者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在实际的考核之时,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从出勤情况、工作熟悉程度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进行有层次、有目的筛选,从而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服务意识较强的志愿者队伍,最终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

5.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属于并列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了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志愿者的工作表示肯定。而且志愿者的工作属于无偿的,给予一定的激励也能够是实现志愿者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如在平常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记录,累加积分,最后按照分数进行量化考核选出优秀志愿者,并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通过评选活动既能在精神上鼓励志愿者,也能够树立志愿者榜样促使其它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此外,在日常的志愿者工作中,管理人员还可以对志愿者开展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如教育志愿者:服务是光荣的,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够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为自己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总的来说,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保障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最终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若要引进志愿者就要完善志愿者管理体系,加强志愿者的规范管理从而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最终为志愿者自身价值的实现提供途径。为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从招募、培训、使用、考核与淘汰、激励等方面入手,实现志愿者的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燕,关朝明.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方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4:114-115.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1-0023-03

收稿日期:2014-12-17

作者简介:林嘉琪(1986―),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助理馆员。

1 引言

英语角(English corner)是指英语学习爱好者为提高英语口语,围绕某主题用英语自由交流和讨论的活动。其场地基本在室外公共场所(公园,广场,校园等),无需花费任何费用。传统英语角的参加者以学生居多,也有社会人士参加。英语角在当今中国高校校园里数不胜数,但参与者大多数是在校学生,活动对参加者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目前社会上的外语培训机构,大多收取高额的课时费,把一些业余英语爱好者和想要提升口语水平的普通市民拒之门外。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国内许多公共图书馆纷纷开办了“英语角”。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外文部在2011年4月建立了英语角,该活动利用馆内免费、公益的活动平台,邀请外籍志愿者和英语专业人士加入其中,带领会员以多种形式进行英语面对面交流。这种公益活动吸引了许多英语爱好者加入其中。

2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展英语角活动的现状分析

笔者于2014年7月31日从新浪微博调查统计中发现,在我国开通新浪微博认证的113个公共图书馆中,已有35个公共图书馆定期开展馆内英语角活动,除此之外,另有10个公共图书馆开展不定期英语沙龙活动。而以“公共图书馆英语角”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网站上搜索,获得的相关论文仅有6篇,其中4篇为工作论文,证明公共图书馆建立英语角在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从2011年4月10日开始举办第一期英语角活动,至2014年7月27日,共开展了138期,有4,332人次参与。笔者针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英语角活动实施情况,以SWOT态势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从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内部资源与能力,归纳出其开展英语角项目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具体内容见表1。

2.1 优势分析

2.1.1 良好和自由的活动环境。公共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公众服务,公共性是公共图书馆最基本的属性,每个人都有免费享用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权利。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符合设立英语角场所的要求――自由、宽松和便利,并且具有积聚人气和资源的功能。每个周日下午两点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外文报刊阅览室内特意开辟出60m2宽敞明亮的活动空间,为参加英语角的成员提供了一个“没有职场的等级意识,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人们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的活动场地。

2.1.2 拥有丰富和持续更新的外文文献资源。除了常规的图书和期刊文献外,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专门订购了8种外文电子资源,英语角成员可自由地把外文资源融入到讨论主题当中,这有利于开发各种讨论活动主题和保证活动内容的质量。

林嘉琪:基于SWOT分析法的公共图书馆英语角活动研究

林嘉琪:基于SWOT分析法的公共图书馆英语角活动研究

2.1.3 拥有先进的硬件和计算机技术支持。除了重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外,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顺应数字时代的自动化、网络化要求,不断强化馆内的多项技术,各部门都先后建立了多媒体活动室,方便读者快捷、全面地了解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对各媒体信息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参加英语角的成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直观、形象、生动地进行学习和讨论。

2.1.4 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形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事业单位,承载着教育、信息、文化传播的使命,秉承“以读者为本”“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履行职责,在开展英语角各项活动中获得广大读者的响应和支持。

2.2 劣势分析

2.2.1 缺乏外语教学专业人才。尽管近年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岗位招聘中对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招聘的人员也基本不具备外语教学经验。2012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立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之友”志愿者队伍,有不少外籍志愿者参加,但志愿者流动性大,水平参差不齐,与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出色外语水平人才的高校和外语培训机构相比,在开展英语角活动时无疑是不占优势的。

2.2.2 忽视对图书馆员和志愿者的外语培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展的英语角活动,都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负责组织、策划的。尽管在日常工作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员并不缺乏进行图书馆学继续教育的机会,志愿者在正式上岗前也会接受基本的培训,但是图书馆馆内却很少设置外语应用能力培训课程。负责开展英语角等外语学习活动的图书馆员和志愿者缺少外语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提高的渠道,这不利于英语角活动的长远发展。

2.2.3 志愿者的管理和激励制度不完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时间较晚,正式建立志愿者队伍还不到两年,管理和激励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笔者统计了每期英语角签到表的数据,结果显示,目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每期英语角活动平均人数为32人,每次分成5个小组,但平均每一期志愿者人数却不到3人。因此,只有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才能保证英语角活动的长期开展。

2.3 机会分析

2.3.1 多元化的人员结构。近年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每年除了通过招聘的方式为图书馆事业输送“新血液”外,还引入了志愿者服务模式。这一方面可以缓解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紧张状况;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人生阅历,因此,志愿者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开展英语角活动的人员需求。

2.3.2 相对稳定的读者流量。自1912年建立以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已有百年历史,因此也“积累”了一批忠实的读者群体。图书馆对参加英语角成员的年龄、职业、学历和英语水平等并无限制,只要对英语学习感兴趣,都能自由参与英语角活动。

2.3.3 现代人对英文学习的热情持续高涨。我国外语教育发展迅速,人们对外语学习的热情有增无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在城市广州正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需要大量外语人才。开展英语教育活动,向热爱外语学习的读者提供免费的场地、外文资源和服务措施,必然能得到广大外语爱好者的支持和拥护。

2.4 威胁分析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展的英语角活动只是一种延伸服务,因此,它缺少高校英语角活动浓厚的学习氛围,缺乏英语培训机构专业的师资力量。这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英语角面临的外部威胁。图书馆缺乏开展英语角活动的经验,完全是从零做起,在活动宣传和品牌营造方面缺乏有力的支撑。

3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展英语角活动的改进措施

3.1 抓住机会,发挥优势,克服内部弱点

通过以上SWOT分析能够看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英语角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工作人员组织、策划和管理活动能力不足,活动形式单一。②工作人员缺少参加外语应用培训的机会。③志愿者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尚不完善。笔者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运用SO和WO战略,结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实际情况,研究出了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

3.1.1 建立高素质的外文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团队。合理利用国家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聘请外籍语言教学专家和优质外语培训老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外文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团队,组织、策划和管理英语角活动。目前,通过利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活动平台与其他部门、机构和公益组织的合作关系,邀请新东方、环球雅思、TOASTMASTER CLUB(国际演讲俱乐部)以及各个高校等专业外语教学人员到馆和志愿者一同参与组织开展英语角活动。

3.1.2 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①明确英语角志愿者的岗位职责。如协助馆员准备英语角材料、引导英语角成员按主题活动、活跃现场气氛、维持现场秩序以及活动宣传和英语角成员通讯工作等。②为了吸引和激励更多志愿者加入到英语角团队中,应给志愿者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只有规划好英语角活动事项和分配好工作任务,让志愿者觉得参与英语角活动服务既能人尽其才,又能在工作中得到收获,才能使志愿者队伍在图书馆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1.3 加强图书馆员和志愿者的外语应用能力培训,激发自身外语学习的兴趣。首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应负责英语角工作人员利用馆藏外文文献和外文电子资源提高外语水平,特别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外语学习库;其次,可适当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外语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学以致用,提高英语角活动的总体服务质量。

3.2 正视威胁和劣势,推动英语角活动的不断完善

3.2.1 抓紧机遇,开展合作。高门槛和昂贵的费用常常把外语爱好者拒之门外,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英语角无门槛、无费用,无年龄、无职业和外语水平的限制,对外开放性强。为此该馆应抓住这一机遇,与高校和外语培训机构携手合作,在开展英语角活动的同时,为高校外语专业的师生提供外语教学的实习平台,为外语培训机构提供外语学习推广场地,图书馆既能从中发展一批高水平志愿者,为其提供展示自我实力的舞台,又能在高校及外语培训机构中宣传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英语角活动。

3.2.2 深化服务内涵,提升竞争力。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建了专门的英语角反馈平台,通过邮箱、QQ群和微信群等通讯平台加强与成员之间的沟通。目前,除了常规的活动外,英语角还举办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包括以成员才艺表演和英语讨论形式进行的新春英语角茶话会;以“真人图书馆”形式进行的成员个人经历、学习心得等英语演讲形式;以话剧形式进行的经典美剧和英语电影的角色扮演。为了吸引更多的潜在英语爱好者加入英语角,活动地点不局限于英语角,还有以图书馆为场景的“图书馆一日游”活动,甚至走出图书馆开展户外活动,在“麓湖公园”和“白云山景区”举办英语知识竞赛有奖活动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英语角活动的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地点灵活多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4 结语

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展英语角活动还处在摸索阶段,市场竞争、活动频率、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管理等问题,都是活动能否持续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公共图书馆开展英语角的活动过程中,只有坚持不断总结和不断反思,才能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亚男.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基本原则解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1-6.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篇12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69-01

一、志愿者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志愿者也叫义工,即英文单词Volunteer,都是指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改善和发展,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其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在香港、台湾多称义工。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因为受香港影响,多叫“义工”;而北方多称“志愿者”。本文讨论的志愿者等同义工。

(二)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在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志愿者服务历史悠久,民众参与志愿服务非常普遍。而我国大陆地区的志愿者活动起步较晚,1993年底由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我国志愿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大批志愿者走进了公众的视线。可以说奥运会推动了中国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加深了公众对志愿者的了解和激发了人们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热情。在公共图书馆领域,我国公共图书馆招募志愿者的行动始于1996年,由福建省图书馆开创。此后,许多公共图书馆都引人了志愿者服务,如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佛山图书馆等,他们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产生的效益也是巨大的。虽然如此,相当多的公共馆,在这方面的尝试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在志愿者的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阻碍了志愿者活动的深人开展。

(三)志愿者服务的形式。一是无组织的,以个人认知形式回馈社会需要。二是有组织的志愿服务。志愿者加入非营利组织就是通过组织提供志愿服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志愿者加入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热心公益、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和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想多学东西、令人生有意义;增加工作经验、社会经验以及想多结识些朋友。在各种动机中,提供志愿服务、参与公益事业是最主要的,这也是志愿者与非营利组织结成一定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仅仅抱有其他私人目的,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不可能长久存在。在一些发达国家,志愿者服务工作为大多数公民所接受,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如1998年,美国约有1.09亿成年人参与了志愿者服务工作,56%――62%的妇女每周奉献3.4个小时,49%的男人每周奉献3.6个小时从事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

二、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内容

志愿者服务是一件立足社会、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心公民的社会公益事业。虽然我国经济状况还不发达,但在实现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使得图书馆发展志愿者工作有了良好的契机。图书馆志愿者是图书馆联系大众之间的纽带,志愿者具有无所不在的传播功能,志愿者的自愿、主动、热诚,无形中提升着图书馆的形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开展,既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性质,又可扩大服务层面。发达国家的志愿者工作也不是等到经济发达后发展起来的,只是在经济发达后更完善、更系统、更成熟。服务内容主要涉及综合利用指南、为特殊读者群服务、协助馆员完成常规工作、参与图书馆的公益性活动等。

三、如何做好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

(一)规范志愿者招募程序。在国外,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支生力军,他们中间有各种年龄层次和知以结构的人,利用自己的时间和 精力,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图书馆志愿者,图书馆志愿者招募活动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方案开展。所以,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和注册应该遵从国外有利经验,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实际需求,向读者志愿服务活动信息,通过一定的考核程序,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图书馆志愿者。

(二)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做好志愿者的培和管理工作是提高志愿者素质和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图书馆根据志愿服务项目要求,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重视志愿者骨干和中坚力量的培养,掌握志愿者的培训和服务优势,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服务任务。

(三)拓展志愿服务目,发挥志愿者的特长。图书馆志愿者可参与的服务项目应该是多样的,它不应只局限于图书管理、读者咨询等常规的项目。图书馆招募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社会工作经验,图书馆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可结合馆情、志愿者人员情况,创造性地开辟新的服务项目,形成特色,既充分利用了志愿者本身资源,又使志愿者在无私奉献的同时,增加了知识和能力;既吸引读者,又为志愿者提供一种寓学习于服务的模式,达到双赢结果。

(四)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有研究显示,志愿者的管理是最具难度的,原因就是由志愿者的特性决定的。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和动机的多元性,这些也决定了志愿者与职工不同,不可能采用“胡萝”加“大棒”的形式加以管理。那么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激励。利用激励机制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利用激励机制留住志愿者。而鉴于志愿者动机的多元性,采取的激励措施必须是多种的、综合的,立体的。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对优秀志愿者进行适当的奖励,图书馆对志愿服务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为提倡和鼓励志愿服务的行为,图书馆应维护志愿者的正当权益,在志愿者履行志愿义务的同时,应当给予相应的权利,让志愿者们在“爱心奉献、助人自助”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这样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得到大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五)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以及制度保障。即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必须有专门的负责人,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设法确保志愿者活动的经费;制定图书馆管理办法及服务守则,规范组织内部的管理和动作。进―步推进志愿者建立自主管理体系,真正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管理平台,也为图书馆的管理改革和服务深入提供新的思路。

(六)建立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志愿者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保证有效开发和管理志愿者资源,公共图书馆应建立本馆的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对每一次招募报名的人员按年龄、性别、特长、学历等项目分别建立档案,并注意适时补充他们在培训和服务这些环节中表现的信息。建立了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图书馆就能在实际工作需要的时候,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快速查找到适合的志愿者,投入服务,从而也保证了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志愿者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从志愿者角度来说,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法,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志愿者能够给予图书馆额外的资源,创新并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需要鼓励社会成员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并努力完善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谷遇春.关于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2006(5).

[2]赵志华、禄艳琼.图书馆引入义工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4(2).

[3]麦敏华.公共图书馆与义工组织合作运作模式的探索[J].图书馆论坛2004(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