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技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2:49

教师科技论文

教师科技论文篇1

本文作者:陈冬梅工作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互惠互利,吸引行业企业融入

激励高职教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产研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除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较弱。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加油站”。在此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了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更好地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1.优势互补,成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指依托行业、领域具有综合优势的单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并能提供多种综合性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一般设立在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或科研机构,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部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依托部级重点专业,整合相关专业群,配备高学历、高水平的科研骨干,发挥产学研优势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整合相关资源,组建广东省普通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研发人员主要来自该校,而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由重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及知名塑料企•业的教授专家组成。该中心紧密结合广东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依托高分子材料加工以及相关行业、产业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推广,服务企业、服务区域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由此可见,在高等职业院校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推动了企业及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的结合,提升了高职教育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2.筑巢引凤,引入企业科研机构高等职业院校可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场地大的优势,采用场地换资源、服务求支持的方式,筑巢引凤,引入企业科研服务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在高等职业院校“安营扎寨”,获得了场地资源、技术资源(老师)和人力资源(学生),尤其是可利用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为企业解决在生产、管理中的技术性难题。而学校可根据教学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科研机构实训,在提供技术服务中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互惠双赢,校企共同发展。3.互动双赢,共建技术服务机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技术研发优势,“走出去”,到企业或中小企业集中的区域共建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教师主动到企业去,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就技术性问题进行研究,一起攻克生产技术难关,为企业改进技术设备和流程,为企业节约成本,赢得利润。通过技术服务,教师熟悉行业发展动态,提升了教师的职教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制度创新,推行学校激励高职

教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内部改革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包括岗位管理、绩效工资、公开招聘、量化考核、拔尖人才工程等在内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高等学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营造激励教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优良环境,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以来,学校承担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省市各级各类工业攻关、农业攻关、社会发展领域的项目20项,其中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6项;面向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等450项,实现科技服务到款为1670万元,名列广东同类高校前列;技术成果在企业应用并通过省级鉴定3项;共申请专利276项(其中PCT国际专利1项),授权发明、实用新型、软件版权登记专利39项。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与学校锐意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致力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密不可分。下面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教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1.体现高职特色的“岗位设置方案”国家推行的岗位设置改革突出以岗定薪。各高等职业院校可充分发挥岗位设置的激励作用,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条件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体现了高职特色,岗位条件中既有名师、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课题、论文等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又涵盖了技术能手、发明专利、横向科研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技能竞赛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方案体现业绩与资历相结合的特点,高级岗位重业绩,业绩要求比较高,资历门槛相对低。明确教师在聘期内的科研技术服务任务,加强聘期考核。对在聘中考核时无科研技术服务工作的教师,由学校主管领导进行戒勉谈话。对在聘期满考核中没有完成科研技术服务任务的教师,将降低其聘用等级。2.蕴含全工作量的“校内分配方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校内分配制度的激励作用,以分配促管理。校内分配实施方案多维度全面量化教师工作,改革由单一教师教学工作量为主的校内分配制度,引入非教学工作量考核指标,以全工作量来核定教职工的劳动报酬。非教学工作量包括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量、教学建设工作量、校企合作工作量和素质教育工作量。要求教师完成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量在内的非教学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不低于20%。教师可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总体规划,阶段性选择完成教学工作量或•科研技术服务工作量,甚至在科研技术服务工作重的阶段,作为专职科研人员领取劳动报酬。3.强调企业工作经历的“公开招聘准入制度”为适应高职教育教师在产学研合作平台上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不仅具备教书育人的技能,而且熟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情况、具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实践技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强调企业工作经历的公开招聘制度,改变从应届优秀毕业生中选拔录用新教师的传统做法,新补充的专业教师从企业行业中的能工巧匠中选拔聘用。为全面提升原有教师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能力,学校落实教师“‘3+2’校企交替工作制度”。教师五年内有两年时间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顶岗、驻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及技术改造、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或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有效激励、目标管理、过程控制、校企考核等措施,保证教师能“领着任务去,带着成果回”。4.突出绩效的量化考核标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突出激励、注重绩效,加大考核力度,实施教职工360°绩效量化考核制度。教师的量化考核标准包括教学、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产学合作、社会服务等内容。科学研究、产学合作、社会服务工作在绩效量化考核中的比重达30%。获年度绩效量化考核优秀等次的教师,必须在科学研究、产学合作、社会服务中取得良好的业绩。同时,按绩效工资改革的要求设立绩效考核津贴项目,教师的量化考核结果是教师获得绩效工资多少的重要依据。5.激励创新的拔尖人才建设工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拔尖人才建设工程,以在教学、科研、学科发展的实际业绩成果和创新潜能为主要依据,选拔一批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创新型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校级拔尖人才。对那些在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拓展校企合作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的领军人物和灵魂人物提供科研创新支持,促进他们出好成果,取得突出业绩。同时组建跨专业的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结构优良、合作精神好、科研意识强、科研素质高的科研团队,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过程,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促进科研拔尖人才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只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加快机制、体制、制度建设,才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高职教育教师队伍。

教师科技论文篇2

期刊投稿 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进入到“教育教学与论文、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第二层次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需要提高,首先要加强自身理论水平的研究。为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就要把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到论文研究、课题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层面。

论文的范畴是广泛的,教学论文包括:专题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例反思、教学方法、教材钻研、教学评价、学法指导、研究报告等。教育论文包括: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德育、德育案例、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之余,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多动脑勤动笔,多去研究以上范畴的论文。论文撰写后,就要考虑效应问题。检验论文效应的途径有三条:一是每逢论文评奖机会,根据论文内容要求,针对性的呈送参评;二是根据教育教学杂志的栏目要求,投稿发表;三是将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升华的论文,去指导、应用、验证于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课题是专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针对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炼出专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科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素质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涉及的学科有:科学、劳动技术、计算机、美术、物理、化学、数学等。根据研究需要,确立活动主题。无论是课题还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论文的是,主题确立之后,一般要先向教研、科研部门申报立项。立项后的研究时间短则一年,长则几年,然后撰写出课题报告或课题论文,按结题时间将成果呈送立项单位评奖。并且评奖单位只能是立项单位,不可超越。而论文的随机性很大,可以根据评奖要求去撰写,也可先撰写好各种类别的论文,等待评奖机会。

在论文撰写,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进到“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与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第三层次。科技实践活动与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有五大不同之处:

一是立项和评奖方式不同。科技实践活动往往不立项,直接将研究成果送交县(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参与每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的成果由县(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逐级推荐,参与市、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奖。

二是成果级别不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的认定级别远高于课题。低级别的认定单位,课题成果往往是:县(区)、市教科所或教研室,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是:县(区)、市科协、教育局联合评奖。中级别的认定单位,课题成果往往是:省教育分会、教研室或教科院,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是: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共青团、妇联、文明办多家单位联合评奖。高级别的认定单位,课题成果往往是:全国教育分会或中央教科所,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是: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体育运动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省(区、市)人民政府联合评奖。

三是教师在成果中的地位不同。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教师是“主持研究者与参与研究者”,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教师是“指导师”。

四是成果属性不同。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个人所有成果,而科技实践活动成果是学校的集体荣誉成果。中文核心期刊

五是研究内容范围和要求不同。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范围很广泛,不受制约,而科技实践活动必须围绕“科技”,体现“科技”,尽可能增加科技含量。

教师科技论文篇3

现代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观点,而且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技能和教育实践等能力。这就要求高师图书馆能够为其提供与之相应的信息资源及服务平台的支持。但目前高师图书馆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重要性,未把教师教育改革这项重要工作列入图书馆重点服务项目,无论是在服务理念、资源建设上,还是在服务创新、硬件设施上都没有投入很大的力度。这样不仅削弱了高师院校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匮乏

教师教育资源往往呈现出陈旧过时、专业水平低、更新速度慢、入藏比例不合理的特点。购置的文献资料跟不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1)教师教育类文献入藏比例偏低。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的纸质资源约122.74万册,教育类图书约6.1万册,教师教育类资源仅占4.98%;2001年以来,入藏图书为37.94万册,而教育类图书为2.87万册,占入藏图书的7.56%。作为以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为主要目标,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教育类资源入藏的比例是明显偏低的,尤其是教育技术及教育实践类文献更少,很难满足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需要。可喜的是教师教育资源入藏比例在逐步提高。

(2)教师教育类文献内容陈旧、过时。统计表明:在玉林师院图书馆收藏的61088册教育类文献资源中,2000年前入藏的为32351册,约占入藏教育类文献的53%;2001年以后入藏的教育类文献28737册,仅占47%。过时、陈旧的教育资源已很难适应教育改革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类文献的数量及质量都有待提高。

(3)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分布不均衡。表1为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最近入藏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数据显示:教育科学理论和研究资料收藏比较丰富,而教育技术和方法、教育艺术创新资源、教学实践指导及具有鲜明职业指向性、操作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资料相对匮乏。但“教育技术类”资源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艺术资源的重要中介,是专业教师培养和提高专门职业特征、专业行为能力的主要资源,这方面文献资源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提高。

3.服务教师教育的手段落后且举措不多

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师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目前一些图书馆并没有开展相应的服务,如:建设教师教育文献体系;建立专业的教师教育网站;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服务;与中小学图书馆建立业务联系,指导他们为中小学教师服务等。这些相应服务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借阅率。

二、完善高师图书馆教师教育文献体系的对策

(1)树立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的现念

首先,高师图书馆要确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现念,充分认识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及时了解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围绕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目标,即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为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信息和技术资源保障。其次,高师图书馆应该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服务,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学术氛围,为不同的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2)优化馆藏结构,构建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课程由三大块组成:普通教育课程(外语、高等数学、政治理论等)、学科专业课程(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教育专业课程(即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又称通识教育课程,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普通教育课程本身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是培养教师全面发展公民素质的必备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具备所教学科知识的保证,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正相关的。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使得师范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而教育专业课程是解决“教师怎样教”的课程,即教师专业教育。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往往过于强调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教育教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果只重视知识轻视技能,则不能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学教师。高师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实践类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师图书馆必须顺应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广泛收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文献资源外,应努力构建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艺术三位一体的具有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为高师院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和基础教育的教师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一,教育科学理论特色资源。加大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理论文献的收藏力度。注意选藏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育理论的论述,我国各级政府颁布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等文献;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著作;基础教育理论与改革的文献;以及有关教育研究方面的专著、文集、资料、杂志等。这些馆藏对高等师范学院师生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能力,都是必需的和无可替代的。

第二,教育教学技术特色资源。增加入藏教育技能包括一般教育技术、三笔字技能、普通话技能、教学应用文技能、电化教育技能、教育心理学知识技能、学科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育实践指导资源的建设,形成系统、全面的教育技术文献体系。

第三,教育教学实践和艺术特色文献。一项对优秀教师各种特殊能力的形成时间的研究表明: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以外,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如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机智、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有65%以上是在任职以后形成的。这意味着实践环节不足的教师教育很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实践、教育能力训练类文献资源建设,包括教育艺术观摩资源、教学技术和艺术案例分析、教学技术和艺术实践;另外,入藏的资源要达到一定的阶梯深度,为学生能分阶段、由浅入深、反复尝试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强化教育能力训练,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提供文献支撑。

(3)整合教师教育信息网络,创新教师教育服务平台

第一,整合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目前,高师院校图书馆具有设备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许多中学图书馆都有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但各学校校园网一般工作节点都设置在校区范围内,缺乏区域性(地方性)的服务功能。若在高校图工委的协调下,以高师院校图书馆为依托,充分利用高师院校的教育资源及技术设备等优势,整合区域性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形成区域性的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在师范院校以及中小学校设立工作节点,建立服务于各级各类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并形成接入全国、覆盖区域的网络化服务平台,为区域性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以大大地减少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教师教育专业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建设教师教育特色数据库。高师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设有关教师教育的特色数据库。一是建设本校教育专家、学者学术成果数据库,将本校教师参加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专著、学术论文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二是建设本校毕业论文数据库,高师院校毕业生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基础教育形成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一种文献资源,应予重视加以收藏;三是建设本馆教育资源特色数据库,诸如建立教育理论、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教育资源等特色数据库;四是由高师图书馆和中小学校图书馆联合建立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库,包括优秀的教案设计、课件素材、课程模版、视频教学等。把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的成果整合起来,形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献信息系统。

第三,建立教师教育专题网站。为方便教师获取和充分利用教师教育资源,高师图书馆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教师教育搭建一个收藏或揭示教师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过滤、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鉴定等工作,如将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可查到的教育动态、政策法规、教学信息、教师个人网站、博客、论坛上涉及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导入到自己的网站中,向用户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各科教育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教育实习案例、教学工作模版、优秀教学课件及其制作方法、重要教育数据库等,以及一些重要教育下载软件、阅读器的应用技巧和使用方法等,为用户提供即时、交互、动态、开放式的信息资源。

高师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馆藏特色和地方基础教育的情况,开发有关教师教育及基础教育的索引、目录、综述等二次、三次文献,主动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和推送等方面的服务;根据教师教育的专业需求提供网络导航服务,推荐一些相关的国内外教育类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广西教育信息网、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网、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网址和数据信息,以较快的速度了解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所在学科前沿动向和国际发展趋势,或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到相关站点进行查询。通过这些服务,帮助教师了解和使用教学资源环境,不断地从大量的教育信息中快速、有效地挖掘有用知识,合理构建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

教师科技论文篇4

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是高质量论文,高质量论文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这里选取的是公认的SCI(EI)核心期刊检索的论文作为统计依据。2006~2013年,该高校教师被SCI(EI)检索的期刊论文达1192篇,占论文总数的14.16%。

1.1SCI(EI)检索期刊论文分析2006~2013年,该高校教师共计8416篇,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是816(376)篇,占总数的9.70(4.47)%。2013年比2006年增加了1054篇,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增加了270(115)篇。2006~2013年SCI(EI)检索期刊论文,按第一作者年龄统计见表1。2006~2013年,青年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369(189)篇,占总数45.22(50.27)%;35岁以上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447(187)篇,占总数54.78(49.73)%。可见高校教师论文质量明显提高,青年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虽然每年都有增加,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显示了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1.2按学位和专业技术职务分析2006~2013年博士学位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758(300)篇,占总数92.89(79.77)%。2006~2013年高级职称(教授和副教授)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397(155)篇,占总数75.76(61.51)%;讲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283(165)篇,占总数34.668(43.88)%。表明:博士学位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每年都有明显提高,并且占主置;高级职称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较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讲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所占比例仍较低。高级职称和高学历的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均相对较强。

2专利成果

2006~2013年教师申请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所占百分比、授权专利件数、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所占百分比,分别是1815、891、49.09%、980、270、27.96%。2013年教师申请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授权专利件数和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比2006年相应数据分别增加了739、284、454、106件,对应提高达186、96、454、106倍。专利成果逐年增长,来之不易,教师们付出了许多辛勤工作和智慧。2006~2013年的专利成果情况,按第一发明人年龄统计见表2。2006~2013年,青年教师申请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所占百分比、授权专利件数、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所占百分比,分别是764、267、14.71%,379、44、4.49%;35岁以上教师对应的数据分别是1051、624、34.38%,601、230、23.47%。数据表明,青年教师的专利成果逐年提升,但据主导地位仍有不小距离,且发明专利仍较少。拥有发明专利,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4〕。

3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存在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了较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但还存在问题。如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待提高、被引用的频次不够、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还需加强等实际问题。

3.1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待提高2009~2014年青年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为60%,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这要得益于国家对培养青年科学家的一贯重视,对科技创新的强力要求,也要归功于该校近年来“人才引进策略”所取得的实效。然而,增加高质量的有效申请、提高申请资助率,依然非常重要。

3.2论文被引用目前,高校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长,论文质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论文质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论文被引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大力提高高质量论文被引用的频次。

3.3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青年教师的发明专利,在申请数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质量和数量方面还有相当广阔的上升空间。专利的资助政策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因为专利申请的投机行为,垃圾专利和专利泡沫现象,会给专利转化造成障碍。

3.4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创造一项新技术,并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出适应社会的新产品,并占领市场取得经济效益,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相对说来,高校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对较少。如何有力打通科技和产业化的通道,是落在高校青年教师肩上的重任。

4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青年教师是高校科技发展主力军,努力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打造实力雄厚创新团队,加大科研启动经费和科研预研经费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实践,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公正竞争学术环境。

4.1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研究中心设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通过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搭建、整合青年教师的科技平台,加强学科交流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经费投入,更多提供项目、资金、设备仪器、试验环境等创新资源,创造良好合作机制、环境条件和工作氛围〔11,12〕。青年教师要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明确的任务分工、对所承担的研究任务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更多的创新实践,青年教师能够更好的成长。

4.2引导青年教师申报交叉学科与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选题、论证及实施是一个富于创新的过程,青年教师应积极地参与。能否获得资助、资助率高低,选题是关键,在交叉学科上更容易找到创新点。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主观上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虽然高,但会受自身专业的限制,边缘交叉学科问题研究也会受到限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工作应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保证项目申请书撰写的质量,以提高资助率。

4.3鼓励青年教师撰写高质量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通常可产出较高水平的科技论文,被SCI(EI)核心检索。青年教师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长,论文质量也有所提高,其被引用的频次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重要影响检索收录论文和引用率高论文,应加大奖励力度,促使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不断产生,并作为教师课题申报、科技奖励、职称晋升等一系列评奖的重要指标。

4.4优化发明专利资助政策和奖励提高专利资助成效,价值高的发明专利应提供更多经费保障和奖励。优化发明专利科技政策,青年教师以资助发明专利为主,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热情,逐步引导专利质量的提升,不要盲目追求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加大发明专利申请人申请与授权的资助费用,给予应用价值高、有望产业化的专利实施项目专项扶持。评聘专利指导专家,让专利指导专家重点帮助青年教师,提升青年教师专利授权质量。

4.5建立多学科创新团队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并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多学科创新团队。依托重点学科,不仅要有明确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目标和标志性创新成果计划,还要有明确的技术实现路线和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增强源头创新和争取承担国家各项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

4.6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快科技成果适应市场,并获得经济、社会效益〔13,14〕。更好履行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

教师科技论文篇5

美术院校的美术教师普遍存在 “技艺的师傅”的职业心理,注重专业技术,技艺精深;忽视理论研究,理论贫乏。

一、这种职业心理形成的原因

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师徒式,正统的美术教育和民间工艺美术都是如此,这种师徒教学方式代代相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技巧越来越丰富和精深,这给美术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基础性的作用,但这种师徒方式的传承,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忽视理论的研究和教育。纵观中国古代的美术发展史,理论专著也寥寥无几。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不过一个世纪,由于漫长的古代美术师徒教育方式所形成的重视专业技术忽视理论研究的职业心理的强大历史根基,使得这种职业心理一直存留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中,“技艺的师傅”职业心理在一些美术教师中明显存在。

二、这种职业心理对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影响

从美术教育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美术教育由于高等院校美术教师长期存在重视专业技术轻视理论研究的职业心理,导致美术教育的科学研究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系科的教育科研工作严重滞后,美术教育理论非常薄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一些院校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因此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失去了前瞻性的估计。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一些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导致一些高等院校盲目开设新专业,然而这些专业硬件不齐,专业教师奇缺,胡乱拼凑而有名无实。一些设计专业教师也就由绘画的“师傅”临阵倒戈,从事设计教育,因缺乏专业基础知识而敷衍塞责。由于美术理论专业教师的匮乏,一些理论课程的教师居然由中文专业或历史专业的教师兼任,这不能不说是长期重视专业技术,忽视理论研究带来的悲哀!在近代百年的教育发展中,中小学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等学科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和学科的基础理论。而作为中小学一门必修课的美术课,长期存在随意性,教学体系不够成熟,至今尚未建立起自己比较完整、合理的学科体系,其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非常薄弱。这不能说与美术教师的这一职业心理没有一定关系。

这种职业心理的存在,使这部分教师在自身能力上,只注重专业技术的学习、研究,忽视美术理论和美术教学理论的研究,导致专业技术精深,理论知识贫乏。在教学上,也只注意专业技术和方法传授,自己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师傅”。同时,在这种职业心理的影响下,一些院校的美术教育多重技轻道,在课程设置上,不管是绘画或设计都偏向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可有可无,在专业设置上偏向技法类专业的设置,理论类专业比重太少,结果培养一些像中世纪一样的匠人,而不是造就理论素养丰厚,并具有基本技术的综合型美术人才,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一门美术技能,但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教育理论相当贫乏。虽然一些院校的美术专业也发现了教育和教学的问题,表面上似乎也对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但因为缺乏理论研究和先进的理论思想作指导,表面上似乎进步了,但实际上也是在沿袭旧法,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使这些院校的美术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这问题在近几年已经引起了一部分美术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也积极参与到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我们可认真审视一下近百年来我国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状况,与大量出版的画册、专业美术技法、美术画刊、画家专著等等书刊相比,由我国学者编写的美术史论、美术批评、美术教育理论等著作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三、矫正这种职业心理问题之我见

1.美术技艺的传承是美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先行条件

美术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工具和技艺的基础上的,“正像人类文明是从使用工具开始一样,人类的艺术也是从使用适合于艺术的工具才产生的。”[1]“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和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是有同一性的。”[2]因为“(1)人类的第一件工具是以后所有创造物的起点和最初形态,第一件工具的创造,是人类一切精神和物质的创造活动的胚胎,它孕育着人类由幼年到成年发展所有最初的因素、方面和关系;(2)人类早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可以分割开来的确定界限,因而他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当时是混沌同一的;(3)从史前艺术的特征出发就其创造性的意义而言,人类最初那简陋的石器和后来精美的彩陶、玉器等等同属于史前艺术,它们的具体形态虽然不同,却没有根本性质的不同,后来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对第一件工具的继承和发展。”[3]因此,人类的美术文化若要得到发展与延续,美术技艺的进步和对其传承是必不可少的。有史以来的各种美术教育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美术技艺的传承的活动。美术技艺传承构成了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本源,正是在这本源的基础上,才有了此后人们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上所做的诸多拓展和抉择。所以,美术技艺的传承是美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先行条件。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也是肩负美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美术教育活动之一,也有美术技艺传承的先行责任。当然,在人类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关美术技艺的概念和范围,也是与时俱进的,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时至今日,美术技艺不能简单理解为某种狭义的技法、技术或技巧,而应该是对史前至现时期对美术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对美术创作、创造最基础性的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受到了一些理论的影响,认为美术创作观念是最重要的,技能反而不那么重要。他们欣然地接受或认可了“反技艺”或“无技艺”的大旗,在教学中淡化、取消对美术技艺的训练的严格性和严密性。从实质而言,忽略美术技能的教育是不完全的美术教育,最终否定和颠覆了美术教育学科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无论是单纯地强调技能的学习,还是极端地否定技能的学习,都是不足取的态度,我们需要将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学习兼顾起来,鉴于当前两者关系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应该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

2.科学研究是一切学科发展的生命线

美术学科的科学研究可大致分为这几类:美术史理论、美学理论、美术批评理论、美术创作理论、美术教育理论、新兴的思想意识流派、经验、观点等。美术史可以使我们获得远距离审视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文化时代所持有的价值观,把握美术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宏观的美术知识,也可以提供很多美术历史事实,刺激我们用清醒的头脑去思考目前的美术状况;在推崇人文教育的今天,艺术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帮助学生体验人的价值观念,形成尊重人和人的价值的精神品质。美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乐趣,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性质和价值。美术批评理论不仅指导推进美术创作,而且作用于美术教育、美术史及促进新兴美术流派和观点的形成与发展。美术创作理论则指导创作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规范与创新的维度中高水平地从事美术创作活动。美术教育理论可帮助师生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在整体上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美学理论、美术史论、美术批评理论、美术创作理论、美术教育理论,以及新兴的思想流派、经验、观点等等与美术实践活动共同构成了美术文化,在不同的社会中满足着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美术教师担负着美术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科研为根,教学为本,只有彻底放弃轻视理论的职业思想,积极参与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研究,才能提高自身的素养,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以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和更新美术教育内容,逐步实现美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对美术和美术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只有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美术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改革美术人才和美术师资培养模式,才能尽快构建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影响大和有实质性突破的美术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新型教材和教学模式,为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美术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打下基础。我们美术教师应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扎扎实实地开展美术和美术教育等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使我国的美术和美术教育研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3.从我国现代美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为服务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或者为美术专业师资和素质教育师资而学美术,这些的学生不必也不可能都成为艺术家,但他们必须懂得审美,要成为具有艺术修养的一代新人。我们美术教师肩负着培养服务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美术人才或普及美术文化以提高社会整体审美素质的重任,作为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首要任务是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了解世界美术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由此看来,美术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知识和美术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方能称职。

四、结束语

作为美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美术教师,拥有新时代意义的专业美术的技艺,全面的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教育理论以及广博的其他知识是基本的条件。在这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美术教师才能既专业又全面地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完成创作、教学、科研和教改等工作。

注释

[1]朱隶著.《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2]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3页.

教师科技论文篇6

1 信息技术教师现状分析

通过听课、赛课、与教师交流,发现六合区信息技术教师已具备了比较好的教学能力,教师能够根据课程理念及对教材的理解设计组织教学,并且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南京市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中,六合区多名教师取得了较好成绩,可以说,六合区信息技术教师已经具备了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

但是,六合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整体薄弱,体现在教学论文撰写能力不高、科研意识还较淡薄。能及时有效地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出来,并上升为理论是教师教研能力基本体现,而六合区信息技术教师撰写论文能力、热情都不高,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同时,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整体较弱,到目前为止只有5位信息技术教师有自己的市、区级个人课题,而省、市、区规划课题没有。是什么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呢?

2 影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究的因素

思想上不重视 很多教师认为教科研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教师只要上好课就行了;还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没办法才去写论文、做课题。

教育理论知识不够 教科研不同于技术,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撰写论文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很多教师不缺乏想法,但由于缺少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储备,不懂得进行教科研的方法,有想法不知如何入手去分析研究,缺乏深入思考。

缺乏问题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小组合作如何进行”“学生上课玩游戏怎么办”等,这些“问题”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而不能及时“抓住”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合作意识不强 目前,六合区多数学校只有1名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处于一种“孤立”状态,在学校中几乎没有机会与人合作,长此以往造成合作意识淡薄。

研究时间不足 信息技术学科是非考试科目,学校领导重视不够,随意减少或挤占课时情况时有发生。同时相当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身兼多职,网管员、资产管理员、学籍管理员、机器维护等,而本职工作——信息技术教学则未能摆上主要位置。在教研活动中,经常会有信息技术教师因学校有事请假等。总之,工作繁忙,角色众多,使得信息技术教师无暇顾及教学研究。

3 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让教师发现问题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丰富信息技术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展一系列主题培训活动,如《开展主题式单元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等。同时开展相关的科研讲座,如《如何撰写教学论文》《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等。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他们一起疏理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分析研讨,从中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共同研究,并长期跟踪指导。鼓励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做个有心人,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现象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开展活动,增强交流 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人单势孤”,无法进行校本教研的问题,我们除了加大区级教研活动频率,还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将全区学校分为5个教研片,每片由两名区级中心组成员负责,要求每片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是互听课、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活动结束后要有反馈总结,包括上课教师说课及反思、教师评课等。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技术优势,搭建了信息技术学科QQ群、博客群、学科主题研究网站,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扩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空间。

要求教师写教后记,及时进行反思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仅满足于在教学中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及时反思,那他永远只能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平上。我们要求教师不仅反思课堂教学,总结精彩成功之处、思考失败之处,还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课后要反思,课前、课时也要反思。课前反思教学模式和策略,上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课后要批判性地进行反思,结合各方面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行为及效果进行分析思考;反思不仅从自己的角度,还要从学生的角度、从专家引领的角度、从同行的评议中、从与家长的沟通中,甚至“超越自我”进行反思。反思后要写500字左右的反思日记,内容包括教学中的成功失败之处、自己的心得、对教学设计的思考、教学机智闪现、学生反馈意见、同行与专家的点评等,学习和加深理解,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教学反思每月整理一次,及时上传到博客群、学科研究网站上,与全区教师交流研讨。每学期还要撰写两篇教学案例,对自己或他人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反思。

教师科技论文篇7

1、音乐学科之人文教育本质

科尔伯特曾说(冒号):“1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人民的品格如何获得?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那么,学校教育之品格获得又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当然是各学科课程。其中人文学科对人品格的获得应该承担几乎全部的任务,“因为人文学科的贡献主要在于‘以独特的方式提高人的价值判断意识’,在于‘以1种知识和教育领域所没有的真诚态度’来接纳价值观念。”①而科学学科从整体上很少谈论人生的目的、情感、意义等与人的品格紧密相关的东西,因此,以审美为基础的人文学科之艺术学科在其中必应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音乐学科必定成为人文教育中坚,为国人品格的获得与培养发挥其独特效用。

笔者从人文学科角度、通过对人文学科教育本质的论述,意在阐释音乐学科的人文学科的概念内核和音乐教育的人文教育本质,强调音乐学科的重要性。

2、音乐教师素养构成

如上所述,音乐教学实施者——音乐教师的素养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因为首先教师的职业就是以人格再造人格,教师是人的品格的直接影响者、塑造者。正所谓(冒号):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次,因为音乐教师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因此音乐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关乎音乐教育质量好坏。音乐教育的成败关键在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优劣关键在教师素养。

(1)知识技能素养

1.音乐专业素养

音乐专业素养是指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的直接服务于音乐教学的音乐专业技能、理论及音乐文化知识。笔者称之为基础素养。

教师音乐专业素养包含(冒号):歌唱教学技能、钢琴弹奏技能、合唱指挥技能、作曲技法技能、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史论类知识。歌唱教学技能是指音乐演唱能力和水平,基本要求包括(冒号):良好的乐感、恰当的情感表达、科学的歌唱方法等。钢琴弹奏技能指教师的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基本要求(冒号):正确的触键、恰当的情感处理、1定的手指技巧。合唱指挥技能是指音乐教师的专业合唱与指挥能力,包括(冒号):正确的合唱声音概念、作品的正确把握处理、基本指挥技术以及组织排练能力等。作曲技能指音乐创作方法与作曲理论知识。音乐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指音乐专业知识,包括(冒号):曲式与和声、基本乐理、视唱和练耳、乐器知识(除通用乐器外,还要了解其他民族乐器,以及电子乐器)。音乐史论类知识指基本音乐历史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包括(冒号):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通俗音乐等。

上述诸多音乐素养集中体现为音乐教师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音乐听力,即音乐辨别或鉴别能力。这种能力既是音乐教师综合音乐能力的反映,也是具体教学过程所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学生的演奏、演唱,还是为学生进行各种演示,向学生提出要求,做出指导,以及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声音概念和自学能力,包括音乐欣赏,无1不与音乐听力密切相关。因此,音乐听力是衡量音乐教师音乐素质高低的1个重要标志。

2.艺术知识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

艺术技能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是音乐教师完成音乐教学应该掌握的除音乐专业素养之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技能知识等。笔者称之为必要素养。 “美国学校艺术教育第1套在政府干预下,包括有4门艺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这样表述(冒号):艺术教育是1个有序的包括音乐、视觉艺术、舞蹈、戏剧4门艺术学科的教育”,②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教育结构与内容。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素质的复合型,要求音乐教师知识文化的多元性。依据《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音乐教师的艺术素养应包含(冒号):基本舞蹈技能与其相关舞蹈知识及1定舞蹈编导能力,简单美术技法(素描、色彩等)与相关美术知识,简单戏剧表演能力与相关戏剧知识。

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应具有1些其他学科知识素养。如1定文学知识与良好的文辞能力、基础哲学、美学及历史知识等。

3.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

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是音乐教师完成音乐课程教学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笔者称之为工具素养。包括3方面内容(冒号): “美国DBME以学科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模式,倡导从创作、美学、历史、评论的角度来学习音乐。其中创作包括即兴表演、作曲和表演。”④由此可见,音乐教师在创造性音乐教学能力方面至少应具备表演(包括即兴表演)与作曲两项素质。

2.1般教育教学技能。内容为(冒号):分析教材组织教材的能力,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准确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导学生的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

3.普通教育教学知识。包括(冒号):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法与教学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包括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及对学生学习客观正确评价方面的知识。教学法知识包括普通教学法和音乐教学法知识。教学论知识包含教育、教学论、音乐教学论知识等。

4.治学与研究能力

治学与研究能力内容广泛,包括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自我学习研究能力、经验交流观摩能力以及教师教育合作能力等。教师治学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它间接影响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完善。比如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新的音乐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等,都依靠于治学与研究能力。

加里宁指出(冒号):教师1方面要贡献自己的东西,另1方面又要像海绵1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1切优秀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秀的东西献给学生。其朴素的言语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冒号):“以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1”。前辈的教育思想今天仍然适用。 当前,教师要做研究型教育者(笔者称之为教师学者化),已是中国教育大势之趋,这势必要求教师学习研究能力的提高。所以,治学与研究能力是音乐教师必须努力之处。同时,音乐教师要明确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我们身处在1个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的淘汰与更新日新月异。

(2)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是什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冒号):道者,路;德者,得也;惪(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在道与德的关系上,古人称(冒号):“行道,有得于心,谓之德”。行“道”,“内得于己,外得于人”,称为“德”。可见,“‘道’具有客观性,是外在对人的客观要求。‘德’则具有主观性,是人内心获得的信念、意识和品质等。‘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 ’的内化。”⑤

可见,道德应是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意识、品性的统1。因此对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简称师德),我们应注重教师“内化”的道德,而不是客观的规范、原则。我们不能把师德仅仅诉诸于条例与规定。对师德的重视由来已久,汉代教育思想家董仲舒强调(冒号):“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他提出(冒号):“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吾取之”。他明确指出(冒号):“善为师”的必要条件首先是“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的师德。这“美道慎行”充分表明董仲舒对教师道德的高度重视并要求以身作则的意义。师德的内涵主要包括(冒号):

1.敬业与奉献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师——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冒号):“人们要求教师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职业精神和献身精神。”笔者认为,敬业与奉献是师德之首。要做到这1点,教师必须心中有爱。这是因为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活动基础是爱,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所以爱心是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之基础,是最重要的师德素质之内因。这种爱表现为对教学工作的爱和对教育对象的爱。教师内心的爱外化为爱岗敬业之实际体现,乐教勤业之实践行为。卢梭曾说(冒号):“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1个人如果只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它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笔者认为,当代教师真的需要1点“捧着1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追求。再则说,教育本身追根溯源就是无名无利、清白之事。

2.修养与言行

笔者认为修养与言行是教师“道行”之表现,是教育者知识水准、人格修为、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之融合。而如是之修养综合外化为教师言行,教师个人之范行,言行是修养的体现和反映。两者既独立又联系。教师修养与言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而这种影响对学生内心影响更深入、更久远。

孔子曰(冒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之修行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乌申斯基说(冒号):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音乐教师应努力在修养、言行方面多做文章,努力实现自身修为的提升。当然,人的修养需要1生来完成。音乐教师的个人修养也不是1朝1夕能完成的,需要音乐教师用1生来谱写。但关键是我们要去做,因为(冒号):“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教师。

总之,师德是教育之车轮,教师之羽翼;师德是教育教学之保障。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国民,这要靠教师的德行、教师的学识、教师的才能、教师的高尚人格。

结语

教师科技论文篇8

我们通过考察北京市理工科大学生①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等5个方面的看法,以了解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应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有58.4%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有关科技道德、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技术伦理等方面的课程,但还有24.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同时,结果表明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呈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高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却逐渐减低,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年级越高越需要强化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另外,从为数不多的研究生调查问卷来看,他们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要高于本科生,这一方面与研究生要接触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等学业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针对研究生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比较有效。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教育者即教师比较认可,尤其认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被问到哪些老师曾经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专业课老师、辅导员或班主任降序排列。思政课教师在其中占有绝对优势并不出我们所料,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对文理科专业课教师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状况作比较,出乎意料的是,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问题的比例要比文科专业教师低19.7%。而事实上,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值得探究。大学生们还认为老师在课堂之外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并不够。仅有43.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课堂之外)中提醒过自己要坚守科技道德;分别有近26.6%和27%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提到过或者记不清是否讲过。

我们把网络空间、自然环境、科学研究、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生活等诸领域中的科技道德问题作为教育内容考察大学生的看法,并作对比分析。在上述几个领域学生们对于网络道德的关注度最高,而对于生命伦理的关注度最低,其余几项差别不大。分析原因,其一,网络技术和医疗技术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贴近程度分别是最近的和最远的,因而大学生对于它们的关注度也分别是最高和最低的;其二,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对于生命意识的感知程度确实比较低,这从当前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就可见,当然,正值生命巅峰期的大学生群体生命健康意识的单薄也符合常理。统计数据还表明,文科学生较理工科学生,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更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科技道德,前一种情形很有可能是文理科学生不同专业的差异使然,后一种情形很可能与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将要面临社会生活,也就面临着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有关系。调查结果表明,网络、书报、电视和课堂等4个方面依次是大学生了解和关注科技道德事件的主要途径,彼此之间的区分度大致在10%左右。网络在大学生关注和了解科技道德事件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课堂则是各种途径之中影响最弱的,说明网络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途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之途径则受到较大冲击,这也为我们制定的应对策略提出挑战。问卷数据还显示,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在课堂中听到科技道德或科技伦理等相关词汇的频度逐步降低。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其一,近四年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逐步被加强,据我们的文献考察以及访谈调研得到的结论也证明,近年来北京市一些高校已经和正在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方面的课程建设,成效正在显现;其二,在高年级大学生中以课程形式开设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确实有待加强。

我们把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分为课堂上的纯理论分析、举实例、设置情境;课堂外的活动式教育,以及渗透于课堂内外的榜样教育加以考察。在各种课堂教育方式中学生们最易接受的是举实例让大家分析以及设置情境让大家体验等两种,而对于纯理论分析的讲授形式仅有18.4%的学生可以接受。最易被学生认同的课外教育方式是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相关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而为此专门开设的主题性活动,如有关科技道德的讲座和观摩等方式次之。这里我们对文理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级学生对于“课堂上纯理论分析”这一途径的看法进行比较,发现文科学生能够接受的比例要高于理工科学生;相反,理工科学生愿意接受举实例和情境设置等两种教育方式的比例则要高于文科学生,这说明学生的专业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几种课堂上的教育方式的选择。在大一到大四的各学生群体中,愿意接受纯理论分析的比例与年级高低呈负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不愿意接受课堂上纯理论分析式的讲授方式;相反,愿意接受设置体验情境和举实例等教育方式的比例则与年级高低呈正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愿意接受设置情境和举实例等讲授方式,上述情形都说明年级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于课堂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的选择。我们对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作单独考察。例如,在被问到是否愿意以身作则成为科技道德修养方面的表率时,学生们都显出较高的积极性,72.3%的学生作出肯定回答,但在问到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表率行动或做法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内改变整个社会的科技道德素养状况时,学生们则显得信心不足,只有62.5%的同学做出肯定回答,而认为不能或无足轻重的却占到了27.3%。与之相联系,学生们对以他人榜样示范的形式对于自己进行教育的方式认同度也不是很高。

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为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也就是在深入分析问卷数据和访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思考,对相关的实践环节给予关注,并得出结论性的意见。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它是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改善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状况的重要内容。正如调查数据所显示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承认自身的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但是他们对于自身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不比其他群体要高。实际上,大学生群体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特征以及他们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的现状都说明了他们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无论对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于其日后从事未来的职业和事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让大学生认识到如上形势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次,要加强理工科教师对于自身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如调研结果所表明的,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其中理工科教师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认识程度的高低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也非常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认识。

确立兼具稳定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内容体系首要强调的是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它是教育内容丰富和发展的前提即教育内容开放性的前提。基于相对稳定的内容设计大致有两条思路:第一条思路即把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基础内容;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融合作为教育的导向内容;把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科技政策法律法规为作为教育的补充内容②。第二条思路即在网络空间、环境保护、高新技术、日常生活等不同领域中的科技道德素养作为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内容体系的开放性是指教育内容不能僵化不变,要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育内容是教育内容稳定性的动力源。如将“基因伦理”、“太空伦理”、“生命伦理”等最近几年兴起的科技道德问题纳入教育内容之中就是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的本质要求。

如果说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之内是相对不变的,但是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方式却要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过程、对象、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要根据不同情形而采取不同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并不反对开设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直接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也不反对纯理论分析式的授课方式,他们反对的是死板、教条的教育形式,也反对没有课外教育形式作为有机补充的教育形式。调查问卷最后一道开放式问答,以及学生、教师在座谈调研之中提出的建议也在教育方式上给我们一些启示。其一,观看有关科技道德题材的影片,如《后天》《2012》等,通过预测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未来带来灾难以警醒人们爱护地球、挽救人类的影片,能达到理论教育很难达到震撼心灵的教育效果。其二,播放小视频,如袁隆平或钱学森等科学家先进事迹的视频,在榜样的激励之中实施教育。其三,发放宣传资料或制作有关科技道德的海报、小册子,乃至公益广告等等,在这种方式的创新上,环境保护、生命健康等科技道德主题的资源非常丰富。其四,模拟真实情景制作小作品或情景剧,如拍摄能够体现学生们科研或学习过程中心得体会的DV等。其五,举办科技道德方面的讲座或者参观相关主题展览。总之,师生们认为一定要设置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中也一定要采取既适应大学生群体特点又体现时展要求的教育方式。

教师科技论文篇9

一、相关研究的背景概述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在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不过,与医生、律师等专业相比,教师的专业性似乎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而造成与之对应的师范生培养,在专业需求和学科性质方面也有所缺失。师范生是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起点,它决定了新教师质量以及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因此,作为教师培养的前沿阵地,师范院校应该承担起为教师专业化奠定良好基础的职责,有针对性的探索并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

(二)师范生培养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4 年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两份文件的颁发,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职业技能作了系统而又明确的规定,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依据。

但是,研究当前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现状,我们发现原有《大纲》中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已落后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基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语文教育类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的现状,根据师范生职业需求和语文教师培养实际存在的问题来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参考语文新课标的目标和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优化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师范教育与在职教育相割裂,没有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导致新入职教师很难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将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放到教师教育一体化中加以审视,认识到师范教育是教师的职前准备期,把职前准备和职业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文献述评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理解,对现有研究现状及观点作出如下归纳:

(一)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内涵界定及体系建构(理论研究)

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13条,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并不十分广泛。

教师的职业技能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相结合的特点。然而,反观当前各类师范院校开展的师范生技能培养活动,我们大多把师范生技能局限为“三笔一话”(硬笔、粉笔、毛笔、普通话),这显然是不够的。

1994年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高等师范学校教师技能的教学大纲(试行)》中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指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三笔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玉林师范学院冯海英在其论文《微格教学在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18期)中将语文基本教学技能概括为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等等。

华中师范大学张莉的硕士论文《“农远工程”环境下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中归纳出的教师职业技能体系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基础技能,包括口语表达技能、非语言表达技能、书写与写作技能;第二是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程开发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第三是教育技能,包括班级管理技能和思想管理技能;第四是教学研究技能,包括课题研究技能、说课听课评课技能、教学反思技能。

列举的前两份资料中,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讨论仅仅涉及到“基本技能”的层面,虽然具体到班主任工作、提问技能等要素,但是关注面比较狭窄。早期的相关研究中,相同的情况很多,都比较关注“基本技能”的培养,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三笔一话”,很少关注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比如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等能力。后来的相关研究,逐渐注重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全面性,例如在张莉的相关论述中,除了基本技能,师范生还需要掌握教学研究技能,突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性和科研能力的结合。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内涵及体系建构也将在前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反映出社会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也是此类研究的出发点。

(二)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调查研究(实践研究)

1.师范生职业技能调查

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调查”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6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题,共有记录27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题,并且包含“调查”,共有记录4条。

盐城师范学院乔晖著《近十年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对目前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研究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侧重于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训练的分类研究;二是侧重于语文教学程序的技能训练的分类研究;三是侧重于语文教学元素的技能培训的分类研究。

以上提到的三类研究均比较重视语文教师如何教的技能,很少涉及如何指导学生学的技能,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标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研究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现状的论文专著较少,相关的调查似乎也没有展开,研究者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依据大纲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结构指标体系的拟定上,然后根据指标制定相关培养流程。

例如肇庆学院毋茂盛、王静在《高等学校师范生技能研究》中,仅是依据其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师范生应具备的3种基本技能,包括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并对这些技能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但是,由于研究过程中缺乏实际调查的案例支撑,这些观点显得空洞概念化,也比较片面,缺乏学术深度。

对此,笔者认为,研究可以在体系建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但是应该以现状调查的实际结果为依据,参考课程标准的实施,侧重师范生视角和新入职教师视角,给师范生培养的探索之路提供一个反向思维的案例支持。

2.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调查

同时,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师范院校”进行检索,共有记录40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9条。

广西师范大学郝向鹏的硕士论文《高等师范生职业准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情况进行了了解。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等师范生的职业准备现状做出了一些总结。同时阐明了阐明了高等师范生职业准备的相关内容,包括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出色的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的工作能力和对教师职业的关注。

像这样将师范生职业技能研究架构在具体某个高校中的调查研究还有江南大学教育学院的戴云、胡智丹写的《综合性大学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现状调查报告――以江南大学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3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付明叙写的《早读在师范生职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探析――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4期)等。

可以看出,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同时涉及综合性大学和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虽然同样设置了师范专业,但是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专科性学校,高等师范院校的政策导向、生源特点、就业前景等决定了其不容忽视的特殊性,也使得我们对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其不可替代性。要达到相应的教师培养目标,必须使学生在掌握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色,将师范生培养的实践研究推向教师培养的前沿阵地。

3.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和现有研究报告的整理,归纳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第一,重视传统手段和教学经验的继承,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和训练;

第三,课程设置繁杂,但是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

第四,职前职后教育脱节。

对此,相关研究给出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学生需求和职业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师范生培养目标及方式;

第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应做到课内专业知识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

第三,优化师范生技能相关课程设置;

第四,建立职前职后连贯统一的师范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终身发展。

以上观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调查结果和建议不够系统深入,缺乏实证材料相佐证,通常是笼统概括,很少有着眼于师范生各项具体职业技能专门展开的细化分析和建议,相关研究对师范生培养的评价机制也少有着墨。当然,这些成果对师范生培养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也因为其不完备性,使得后续课题有更广阔的发挥余地和更深远的学术意义。

(三)语文学科视阈下的师范生职业技能

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语文”进行检索,共有记录4条;以“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记录6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汉语言文学”进行检索,共有记录0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语文教育”进行检索,共有记录0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中文”进行检索,共有记录0条;可见,在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领域,突出学科性质,专门探讨语文教育方向师范生培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

周庆元所著《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概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6):35.)中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给出的定义是“语文教师在其从事的语文教育工作中,为了适应和满足工作的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而逐渐巩固乃至自动化了的动作或智力的行为活动方式。”

盐城师范学院乔晖著《近十年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76.)中认为:“语文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的复杂的教学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的系统。”

以上两种观点,仅仅是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作出了定义,并没有反映出其涵盖的内容,在论文中也没有构建相应的职业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体系。

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有学者称之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周海生、周秀娟所作《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5,(5):33.)中认为“所谓语文教师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说、写、画、作’四方面。”

扬州大学乔晖的硕士论文《论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D].扬州:扬州大学,2004.)因为侧重于创新教育,所以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概括偏向教育研究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固然是语文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代替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部内涵。

教师科技论文篇10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作为培养合格教师的高师院校却依然冷寂,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目前高师院校小教本科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多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疏离了实际教育实践,结果培养出的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小学教育岗位的人才素质需求出入较大。特别是高师院校学生在实习后往往更能体会到所学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式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社会对小学教师的需求在发展,而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内容,这些矛盾促使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尽管近年来国内各师范院校对实践教学逐渐重视,但在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及其教学功用仍然难以体现,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如实习形式单一、实践内容单调、专业技能衔接不连贯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小教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出路。因此,我们急需构建一套基于就业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使毕业生不但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意义

(一)提高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面对社会急需高水平师资的这种需求,作为高等师范专业来说,我们应该大力改变职前教师教育现状。相对于中师水平、大专水平的小教学生,我们的小教学生应体现出自己的本科优势从而具备核心竞争力:不仅应该在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养成等技术层面略胜一筹,更应该在教育信念教育理想等软件层面显示出我们的优势。只有这样,我校的小教专业才能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

(二)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文科课程的重置,有利于师生焕发人文情感。教师厚积薄发,构建文科专业特色;学生学有所长,追求个性发展。

(三)小学教育的专业特点和文科内容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小学教育要重视训练。一定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讲解,转换教学思路,赋予人文性内容以情感的内涵。

二、目标

小教本科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教育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培养优秀的职前教师。[1]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布鲁姆)我们首先要知道,小教文科究竟要培养什么人。

小教文科培养的是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而不是一批文人;小教文科本科的学习不是小学语文教师单纯的学历进修,而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提高;小教文科本科培养的不仅是既有一定文科专业水准又有一定小学教育知识的老师,而且还应该是懂得将二者有机沟通并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教师。换言之,这样的老师,必须具备两种眼光:一是用本科的文科专业水准去把握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二是用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来强化、提本科段的文化学习。

介于以上的原因,我们的改革目标是:以专业课程发展为核心,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抓好文科特色;即培养具有丰厚人文素养、从事小学文科教育教学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小学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具备从事小学文科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三、构想

(一)整合课程结构,突出师范性

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二)颠覆教学方法,突出示范性

侧重理论的课程,如《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和《汉语通论》等,采取“教-学-做”的“三合一“的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要基于研究的学习,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重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多组织讨论课。

侧重实践的课程内容的,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口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和《阅读与写作》等,采用”观摩-评议-体验”的“三合一”教学模式。其中“观摩”指三方面内容:基于真实教学情境的教师本人的现身讲解、当地名师或新教师等上课说课、或者多媒体的视频材料等,以示范性影响、改变大家。

(三)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其特色性

首先,加设特色课程:如《民间手工制作》等,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其次,对学科内部加设特色内容,比如《唐诗宋词选读》就可以以唐宋诗词作品为依托,研究诗词鉴赏的方法,品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还可以分成以下语文特色小组(分组设置组长。联合素质学生会,定期搞活动)(以下小组名称暂定):语言训练小组(演讲、朗诵等语言类)、设计训练小组(书法类、主题班会设计、班徽设计)、制作小组(板报制作、网页设计、手工制作等)和歌舞小组(填词作曲、影视配音等)、综合组(课本剧的编排与表演)。

(四)优化培养途径,突出实践性

教育实践的内涵包括: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究。把终结性实习转变为过程性实践,使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学生入学后,将学生分到实验学校对口班级。主要任务是见习课堂教学、班队工作,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表现,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实施情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走进小学课堂,走进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生活,还要参加当地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亲自体验并现场研究小语教学。从日常教学,到集中的实习上课,都要着力突出实践性。

教师科技论文篇11

2000年教育部提出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教育部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一系列举措让广大教师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去,近几年一些先进地区进入整合的深层次阶段后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这更让人坚信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占我国基础教育大半壁江山的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整合大多还在浅层次阶段徘徊。怎样才能突破瓶颈探索一种在农村中小学中切实可行的深层次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成效大幅度提升,是本文提出合作教学的初衷。

一、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仅有的网络设备和机房使用不够合理(只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和日常办公);其次教育信息资源匮乏,学校教学资源库无专人建设(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且忙于信息技术教学和硬件维护);最后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落后,计算机应用水平低,教师培训落不到实处。

合作教学模式以语文为实验科目,在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不增加教师课时的前提下,以先进的课程整合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以语文学习为中心编排课时、整合内容,两科教师以合作的方式建立资源库,利用现有的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帮助指导学生在此环境下完成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这种模式不仅能解决设备、资源、技术的问题,又能减轻教师负担,使其有目的性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合作模式确是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快速进行深层次整合、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行之路。

二、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合作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合作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次整合理论为指导

深层次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目标与内涵

合作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帮助语文教师与学生迅速提高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让信息技术教师以合作方式参与到语文课程整合的实施中,将两科课时和内容重新安排与整合,将传统语文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转变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师生评价总结、知识创新化展示四个环节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教师共同备课,确定目标,准备资源

在备课中两科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分析适合什么方式学,需要什么支持),分析学生的综合情况(语文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建立网络资料平台(将相关的资料和其他网络资源梳理重组,便于学生探索)。

2.教师启发指导、组织参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教师创设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在学生被激起兴趣后,呈现由教学内容转化的若干启发性问题,介绍需要的工具、技术和资源,让学生以兴趣为起点,问题为指导,网络资料平台为辅助,自主探究并形成成果(成果不拘形式可以是文本、演示文档等),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将学习资源和成果共享展示,并通过网络平台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协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当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成果。

此环节在网络教室完成,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情境与问题则由语文教师事先提供。学生在此环节完成了知识的一般学习,积累了足够的感性认识,进行了充分的语言交流,便于语文教师开展更深入的教学。

3.师生同评总结,深化认识;教师引导拓展,学生巩固提高

语文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成果展示,让学生简明扼要的阐述,教师和同学可对其进行提问,并给出各自评价。教师将自己的课件进行展示对比,同时也能梳理所学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促进学生反思,找出不足。随后鼓励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尝试总结,在学生结论的基础上对本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概括与总结。最后出示拓展迁移的问题并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此环节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由语文教师负责,教师的评价要全面,总结要到位,拓展形式应多样化。重点是在整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说,指导学生会说。

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研究,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更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我们的试验还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期待老师们的参与和指导。在学科整合这个舞台上,我们要学习的太多太多。

注: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类别:重点名称: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批准号:[2010]-JKGHBZ-0684”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5)

教师科技论文篇12

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态,有着养成学生基本的现代语文能力与习惯的要求。现在的语文学科对学生渗透科学教育是比较薄弱的。将科技内容渗透到听说读写的训练中,不仅能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积累大量素材,为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做好铺垫和准备。其更进一步的意义是使得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教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客观世界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分享学习的乐趣,使得学习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至于“如何将科技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则是见仁见智,笔者结合自己工作五年以来的经验,作总结如下,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敢于表达,大胆争辩,甚至达到“无所顾忌”的地步。这是语文课堂上渗透科技教育的一个大前提。试想一下:学生不敢发言、不敢参与的语文课堂必定不会很成功。

如教授《雅舍》一文时,教师可设计“现实生活中雅舍的‘雅’在何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参与的兴趣,之后教师便可引入对课文中“雅舍”外部特征的学习,让学生在这种鲜明的比较中感受到名教授的“雅”旨在何处,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可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时表扬所有能品味到“生活情趣”、“审美情趣”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环境。

2.创设合理的情境

所谓情境是指教师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相关的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探究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具体的操作程序可设计为:教师设疑学生探究学生深思学生尝试师生解决。

例如:在教授《口语交际――即席发言的技巧》这节说话课时,笔者在揭示课题时精心准备了一个小问题:“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令人害怕,一个是原子弹,谁知道另一个是什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笔者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科技教育渗透的优势作用,投影展示《妙解“沾老子光”》、《先生选婿》的经典画面,同时播放录音,启发学生大胆作出“即席发言”的尝试。接着,笔者又介绍《顾维钧的故事》,让学生试着总结即席发言的技巧,形成一定的共识。在这些共识被逐步揭示出来以后,笔者设计了一些学生中常见的矛盾场合,让学生尝试着运用这些共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做到活学活用。这些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自我探索的意识,体现了科技教育的精神所在。

3.创设信息交流的平台

中学生对信息的储备与收集的量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匮乏的。而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是本该避免的。语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内涵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门科学知识和人类思想的结晶。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着的社会文化环境,只局限在学科所属的社会科学范畴,不仅会使语文缩小它载体的功能,而且会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片面单一,思路狭窄,缺乏文理贯通的能力。创设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正是“语文学科渗透科技教育因素”的一种实践和研究。

4.创设课外模拟

课外模拟就是模仿课外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科技渗透的需要,组织相应的活动,积极鼓励让学生担任相关角色,模拟情景,以强化学生的科技体验与语文学习意识。其基本过程是:视频播放规则公布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活动中再认识。

结合语文学科与课外的活动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试着从以下方面作尝试。

(1)应用文体的活用。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材的功能决定了教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必须结合语文学科自身固有的特点,必须在结合具体语言材料的训练中进行,尤其在实用文体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更应如此。教师可给学生播放精心准备的人才招聘会的现场实况录像或关于演讲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先有一个视听上的感触,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的巨大魅力。接着,教师可给学生公布相关文体的规则,给学生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设置相关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模仿、去实践,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既收获才艺又收获求职、应聘、倡议、演讲等应用文体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2)辩论赛的精心准备。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大多有这样的感触:一场成功的辩论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教师可安排以下环节:精选辩论选手、观看经典的辩论影像、精讲辩论的规则与要点、小范围的辩论尝试与分析整改、全班的正式辩论汇演,最后全面总结得失。

5.创设开放的写作训练课题

众所周知,语文的写作训练是锻炼中学生科技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与时代特点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写作主题,让学生得到科学合理的科技思维锻炼。

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比较全面和深入,而且写作水平较高,教师可引导他们进行科幻小说的写作。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正是写作训练中渗透科技教育的经典体现。又如职教语文教材第四册的写作训练中就有明确的“引申与联想”的阅读要求。在一些命题作文中,如《科技进步带来的难题》、《未来之旅》、《科技的利与弊》、《科技信息》、《科技与生活》、《与“神七”对话》等,既可调动学生的科技思维,又可妥善地协调科技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

6.结语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它除了发挥自身的学科功能外,还将成为各种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同时,语文是集“基础性”、“综合性”、“知识性”三者于一体的特殊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语文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的因素”,就是要不失时机地辅之以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实现由兴趣向志趣的转变,以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当然,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能考虑到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在科学态度上,树立怀疑、严谨、求实的态度;在科学思想上,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逐步养成“一分为二”的思想方法;在科学方法上,养成有计划性,善于自我总结学习方法等,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同步实施科技教育的策略就越发具有可行性了。

参考文献:

[1]孟庆欣,王晓秋.语文学科也要注重渗透科学教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