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欣赏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30 11:43:02

舞蹈欣赏论文

舞蹈欣赏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13-01

一、舞蹈欣赏的意义

无论是一般艺术欣赏,还是专业艺术欣赏,舞蹈欣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般艺术欣赏而言,舞蹈欣赏可以愉悦身心、增强艺术修养、提高艺术鉴赏力、获得美感享受、提升自己的美学品位。

舞蹈艺术是艺术形式中重要的一种,它是以情感为动力,以人体为工具,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在一定的空间之内含着一定的时间(节奏)连续不断的运动,以鲜明的表现性特点外化人的思想感情、表现社会生活的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一方面,舞蹈艺术与诗歌、音乐密切相关,有时甚至是三位一体;另一方面,舞蹈艺术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节庆日的大秧歌、交谊舞,广场的迪斯科,民间常见的龙灯、狮子舞、腰鼓、高跷、跑旱船……可以说,舞蹈无时无处不在。从老人到儿童,从农民到高级知识分子,人们几乎都与舞蹈结下不解之缘。因此,舞蹈欣赏作为平民百姓的一种艺术欣赏,其意义是在观赏中提高,又在提高中观赏。

对于舞蹈艺术本身而言,观众的欣赏是它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观众参与的舞蹈,就不是真正的舞蹈,就没有艺术生命。从接受美学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来考察,舞蹈欣赏既是“受众参与及其反应评价”,又是一种“文化消费”过程。而且,舞蹈作品必须通过观众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而在观众的这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中,也是一种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实践、自我肯定的过程。

对于专业舞蹈而言,舞蹈欣赏可以收到形象、具体、直接、亲切、直观等审美效果。经过观摩,有目的地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探讨,从而提高艺术修养,开阔艺术视野,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的艺术目的。

由此可见,舞蹈欣赏无论是对于一般人还是对于专业舞蹈人,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舞蹈欣赏的内容

舞蹈欣赏的内容,一般欣赏与专业欣赏,基本上相同,只不过专业欣赏要求水准相对更高一些。具体来说,舞蹈欣赏主要有下列内容:

(一)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是舞蹈艺术的主体,有人物形象(如舞剧《无字碑》中的武则天)、动物形象(如舞蹈《雀之灵》中的孔雀)、景物形象(如舞蹈《小溪·江河·大海》中的河水景观),要对这些形象的特征、内蕴,有准确全面的体悟。

(二)舞蹈情感

舞蹈是抒情的艺术,要对每一部舞蹈作品的情感特征有切身的体验与领悟。如舞剧《红楼梦》的悲情、舞蹈《红绸舞》的喜情、舞蹈《金山战鼓》的豪情、舞蹈《二泉映月》的恋情……都要有倾心的领略和动心的体会。

(三)舞蹈风格

民族民间舞、民族古典舞、民族宫廷舞、西方芭蕾舞、民族芭蕾舞、现代舞(迪斯科、霹雳舞、柔姿舞、街舞、爵士舞、摇滚舞等)以及拉丁舞、交际舞等等,每一种舞蹈均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要分别准确地把握领会。

(四)舞蹈语汇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要欣赏具体的舞蹈语汇转身、吸腿、扭腰、晃头、圆场、碎步、踢腿、大跳等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与组合。

(五)舞蹈主题

要对舞蹈作品的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如舞蹈《千手佛》主题立意的美手、爱手、援手的深刻意蕴,要有深刻的理解。

舞蹈欣赏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23-01

舞蹈欣赏有双层内涵:其一是一般艺术欣赏中的一种,亦即一般人观赏舞蹈艺术,领略其中的趣味魅力;其二是专业艺术欣赏中的一种,亦即舞蹈专业的学生或演员,专门观赏、分析、研究某一舞蹈艺术作品,作为学习的一种重要参照系。本文所指的“舞蹈欣赏”的概念,同样具有上述双重内涵。

一、舞蹈欣赏的意义

无论是一般艺术欣赏,还是专业艺术欣赏,舞蹈欣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般艺术欣赏而言,舞蹈欣赏可以愉悦身心、增强艺术修养、提高艺术鉴赏力、获得美感享受、提升自己的美学品位。

舞蹈艺术是艺术形式中重要的一种,它是以情感为动力,以人体为工具,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在一定的空间之内含着一定的时间(节奏)连续不断的运动,以鲜明的表现性特点外化人的思想感情、表现社会生活的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一方面,舞蹈艺术与诗歌、音乐密切相关,有时甚至是三位一体;另一方面,舞蹈艺术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节庆日的大秧歌、交谊舞,广场的迪斯科,民间常见的龙灯、狮子舞、腰鼓、高跷、跑旱船……可以说,舞蹈无时无处不在。从老人到儿童,从农民到高级知识分子,人们几乎都与舞蹈结下不解之缘。因此,舞蹈欣赏作为平民百姓的一种艺术欣赏,其意义是在观赏中提高,又在提高中观赏。

对于舞蹈艺术本身而言,观众的欣赏是它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观众参与的舞蹈,就不是真正的舞蹈,就没有艺术生命。从接受美学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来考察,舞蹈欣赏既是“受众参与及其反应评价”,又是一种“文化消费”过程。而且,舞蹈作品必须通过观众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而在观众的这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中,也是一种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实践、自我肯定的过程。

对于专业舞蹈而言,舞蹈欣赏可以收到形象、具体、直接、亲切、直观等审美效果。经过观摩,有目的地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探讨,从而提高艺术修养,开阔艺术视野,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的艺术目的。

由此可见,舞蹈欣赏无论是对于一般人还是对于专业舞蹈人,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舞蹈欣赏的内容

舞蹈欣赏的内容,一般欣赏与专业欣赏,基本上相同,只不过专业欣赏要求水准相对更高一些。具体来说,舞蹈欣赏主要有下列内容:

1.舞蹈形象。舞蹈形象是舞蹈艺术的主体,有人物形象(如舞剧《无字碑》中的武则天)、动物形象(如舞蹈《雀之灵》中的孔雀)、景物形象(如舞蹈《小溪・江河・大海》中的河水景观),要对这些形象的特征、内蕴,有准确全面的体悟。

2.舞蹈情感。舞蹈是抒情的艺术,要对每一部舞蹈作品的情感特征有切身的体验与领悟。如舞剧《红楼梦》的悲情、舞蹈《红绸舞》的喜情、舞蹈《金山战鼓》的豪情、舞蹈《二泉映月》的恋情……都要有倾心的领略和动心的体会。

3.舞蹈风格。民族民间舞、民族古典舞、民族宫廷舞、西方芭蕾舞、民族芭蕾舞、现代舞(迪斯科、霹雳舞、柔姿舞、街舞、爵士舞、摇滚舞等)以及拉丁舞、交际舞等等,每一种舞蹈均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要分别准确地把握领会。

4.舞蹈语汇。舞蹈是动作的艺术,要欣赏具体的舞蹈语汇转身、吸腿、扭腰、晃头、圆场、碎步、踢腿、大跳等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与组合。

5.舞蹈主题。要对舞蹈作品的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如舞蹈《千手佛》主题立意的美手、爱手、援手的深刻意蕴,要有深刻的理解。

舞蹈欣赏论文篇3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当今针对高校文理科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项新突破。正因为“新”,所以,《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全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出现了随意、松散、杂乱、“各自为政”的不规范局面,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是我们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作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与舞蹈专业课程不同,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本文试图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三方面作为切入口,对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

一教学对象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对象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的教学对象是高校文理科大学生,而不是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正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对象作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作为跨世纪的有学识、高智商的大学生,究竟对舞蹈知识掌握多少?当我走进的已不是宽畅明亮的有镜子、把杆的舞蹈教室,而是走进有多媒体设备的阶梯教室;面对的也不是身穿练功服的舞蹈学生,而是端坐在课桌前的文理科大学生时,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我给学生上第一堂《舞蹈艺术欣赏》课,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无知”,观看舞蹈作品时的“茫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问学生“你们谁能解释什么叫舞蹈吗?”全场鸦雀无声。“你们看过哪些舞蹈?”只有一两声附和《天鹅湖》。“知道什么是‘现代舞’吗?”教室顿时活跃起来,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接着报出一连串的名称“街舞”、“芭啦芭啦舞”、“劲舞”、“霹雳舞”、“韩国组合舞”。“为什么认为是现代舞?”“因为是现代流行的,是现代人跳的舞。”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对舞蹈知识的匮乏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出因缺乏美育而导致不完整教育的结果。如何填补大学生舞蹈知识方面的“缺失”和“空白”,目前在高校开设的《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正是解决大学生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沟通大学生与艺术的“桥梁”;是舞蹈教育的具体体现。“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恰恰能够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锻造功能融合起来……,借助舞蹈艺术品的媒介,塑造他们的情感,锻造他们的灵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①显而易见,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由于这门课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目的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二授课时间不同,是形成教学环节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授课时间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主要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仅是一学期,而舞蹈专业的授课时间安排则是四年。正由于授课时间的“短”“少”,因而更加深了这门课程的难度,所以必须在教学环节的诸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1在教学内容的这个环节上,必须精炼、浓缩,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最直接、最直观地感受舞蹈。在赏析舞蹈作品时,不能从孤立的、静止的角度来分析,也不单是从舞蹈形式和动作来赏析,而是要把舞蹈作品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来欣赏。把舞蹈的源流、文化、历史结合起来;把舞蹈的特性、种类、形式、内容联系起来;把舞蹈的音乐、道具、舞美、灯光综合起来,让各方面内容融为一体,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储存,激活丰富的想象,让他们从一个个“具象”的舞蹈作品,来把握舞蹈的“意象”和“内核”。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课程教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点面结合”。首先应以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重点,因为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舞蹈的精髓。要让学生通过有限的课时,在对舞蹈的审美体验中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另一个重点则是现代舞,因为现代舞是当今青年学生最想知道和了解的,但他们对现代舞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现代舞是一种观点,一种对当代世界中艺术功能的态度。”②“在现代舞者的眼里,美已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③在欣赏现代舞作品时,学生忽然会感到与想象中的现代舞差距甚远,甚至会觉得现代舞“晦涩难懂”“莫名奇妙”。通过具体的舞蹈作品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到对人性的关照;进而了解现代舞对传统的叛逆、对程式的解构、对个性的张扬等特点。

2在教学方法的这个环节上,应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舞蹈艺术欣赏》课程虽然不是形体训练课,但舞蹈是以人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动”是舞蹈的核心,没有“动”则不成为舞蹈,课堂上应该把舞蹈知识与舞蹈动作有机地整合。要让学生“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悟舞蹈,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古典舞的“小五花”、蒙族舞蹈的“硬腕”、壮族舞蹈的“凤凰掌”等简单的、典型的舞蹈动作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让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加进自己对动作的感受,把所学的舞蹈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欣赏过程中。

3在教学手段的这个环节上,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舞蹈专业传统的“口传身教”“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合适。再之,舞蹈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在舞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音乐给舞蹈以想象,舞蹈给音乐以丰富。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视角、全方位的音画空间,积极调动视听觉,使其在欣赏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各自特色,以及和谐的魅力,达到一种“悦心畅神”的审美境界。

三教学目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目的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而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艺术团体的舞蹈演员。正因为教学目的不同,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培养,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不仅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滞后,青年学生在艺术上的“营养不良”,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诸如自我个性膨胀、审美取向扭曲、爱情至上、信仰危机等,导致人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青年人光有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真、善、美的良知,有完美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以人的思想情感为核心,利用肢体语言这个特殊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映着一定的文化特点。“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④欣赏一部优秀、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作用。通过《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使学生在对人体美、人体动态美以及舞蹈之美的审美活动中,提高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

其次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美育的最高境界。”⑤《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审美能力的层面上,而更重要的是挖掘潜质、开拓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对于文理科大学生来说,创造能力不是指具体的舞蹈创作,而是将舞蹈欣赏作为催化剂,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在自己的学科里发挥创造力。在人们的眼里似乎科学与艺术之间没有什么联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很精辟地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中国舞蹈教育理论家吕艺生在《舞论》中也说到:“实际上,我们每个跳舞的人,几乎无不天天使用90°、180°、720°等数字概念,天天生活在“一八零”的几何图形中。”由此可见,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科学与艺术共同的目标都是认识客观世界,共同的特点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目的的关键,“从广义的教育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高层次思维技巧的发展,是生活和工作中获取成功所必须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受到严肃的关注。”⑥通过《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提高文理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不仅掌握舞蹈基本知识和舞蹈种类风格的特点,还对舞蹈形成的历史、人文、生态、风俗等都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专业特别有帮助。一位外语系的学生写道“对于外语系的同学来说,舞蹈欣赏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芭蕾舞等多种经典舞蹈都起源于国外,对我们了解外国文化,促进外国文化的普及,对于开拓视野,以及对外国文明的理解和深入有很大的帮助。”文科的学生也深有感触地说“文学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历史上无数的文学家和艺术有很深的联系。艺术给文学创造带来灵感和动力,文学给艺术主题和思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在课程中对各种舞蹈作品的欣赏,使我们加深了对艺术的认识,对我们在文学方面的认识也增加了更新的材料。”“我的专业是数学,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数学符号能如音符般跳动,思维能力如舞步般流畅,其实音乐与舞蹈与数学是交融的……”这是一位理科学生的体会。从学生们的心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专业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今天,舞蹈教育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的颁布,使《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功能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越来越凸现。我们相信《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在高校已不再是“点缀门面”“附庸风雅”,它将在探索和研究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并将会建立独立的舞蹈学科体系,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性、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舞蹈艺术教育》杨仲华、温立伟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肉体的叛逆》刘青弋著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③《万般风情弄清影》陈洁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④《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舞蹈欣赏论文篇4

一、舞蹈鉴赏

舞蹈鉴赏是人们在观看舞蹈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会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欣赏其美的动态、韵律和表情,进而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提高认识和受到教育的过程

中国古代有关舞蹈欣赏的论述,多半是和舞蹈创作与表演的论述融合在一起,散见于中国的乐论、文论和诗文笔记中。如傅毅的《舞赋》、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等。这些作品不仅提高了群众的舞蹈欣赏水平,也大大推动了舞蹈的流传和发展。

舞蹈是一种动态的人体形象流动于一定空间与时间中的舞台艺术。它的美蕴藏在一系列的动作、韵律、表情、构图、音乐、舞美、服装的整体效果中。舞蹈鉴赏仅仅是以人体动作为对象的瞬间感受的生活经历与艺术经验的感召和凝聚。

构成舞蹈鉴赏活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鉴赏主体(作为鉴赏舞蹈艺术作品的人);鉴赏客体(被鉴赏的舞蹈艺术作品)和鉴赏中介(舞蹈审美实践)。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通过舞蹈审美实践后,两者相互作用,就构成舞蹈鉴赏活动。对于那些谙熟舞蹈艺术的鉴赏者来说,鉴赏舞蹈表演是一种视听觉的高级艺术享受。在鉴赏过程中,舞蹈作品积极影响着鉴赏主体,唤起鉴赏者的情感活动;鉴赏者又要根据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生活经验与之相结合,并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即鉴赏者的介入,努力领会和揭示鉴赏舞蹈艺术作品的形式美与思想意蕴,并通过想象和联想去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的形象,使其更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使鉴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二、舞蹈鉴赏过程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舞蹈欣赏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需要通过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积极的心理活动和分析、综合的形象思维,才能达到对舞蹈作品的具体把握,进而完成一次比较完满的舞蹈审美过程。

舞蹈鉴赏的过程也始终离不开舞蹈形象思维。作者首先从生活感受开始,获得题材,形成主题,再运用舞蹈手段,塑造出舞蹈形象;而观众却首先从对舞蹈形象的感知开始,产生感情反应,进而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主题思想。

鉴赏舞蹈大致要经历三个心理过程即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舞蹈作品动态人体形象的感觉;第二层是由舞蹈作品流动的动态人体形象的感觉所引起的体验、联想而进入想象;第三层是通过对流动人体形象的想象、内蕴的探究而得到领悟。这一层可以说是鉴赏者审美过程中的最高层次了。一个舞蹈作品经过审美体验,呈现出丰厚的内涵,成为一段柔情、一片风光、一个梦境。

在舞蹈鉴赏过程中,想象力的作用极为重要。欣赏者通过感觉、想象、体验、理解把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生活进行“再评价”。正是在这种“再创造”的精神活动中,欣赏者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和体验艺术形象,并且发现或挖掘出艺术形象的内在美和形式美,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并感到由衷的喜悦,在娱乐中接受教益。

舞蹈欣赏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且也反作用于创作者。通过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这种往复关系,才体现出舞蹈欣赏的全部意义。

三、舞蹈鉴赏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大学生进行舞蹈欣赏这种舞蹈的审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的进行。我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

欣赏者通过对多方面舞蹈美的反复品味,会不断积累审美经验,增强对舞蹈美的欣赏能力。对舞蹈传达美的方式和技巧认识得愈深,理解力愈强,就愈能接受美的信息并不断强化审美感受,深化自美体验,内化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进而升华成对美好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逐渐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朗、大方、文明、健康的操行仪态,健康、健美的体魄和自由、和谐、完整的人格。

舞蹈欣赏论文篇5

一、引言

在现如今的快餐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舞蹈专业学生只注重对舞蹈技术的锻炼,却忽视了对舞蹈欣赏水平的锻炼,不能静下心来好好了解一下舞蹈背后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可以起到提升舞蹈专业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上舞蹈。所以,研究如何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水平对整个舞蹈教学都有现实意义。

二、提高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欣赏水平的意义

舞蹈欣赏能力是美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舞蹈欣赏能力更是其专业素养的一大表现,舞蹈不仅仅是一种优美灵动身体动作更是一种既古老又神秘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每一个旋转、每一个跳跃、甚至是每一个表情都表现着舞者跃动身体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并不是每一个观看舞蹈的人都可以读懂舞者每一个动作的含义、每一次低眉的情绪,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的欣赏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也必须学会感受每一段舞蹈的深刻含义,而这种含义并不是单纯练习舞蹈动作就可以修习来的,这必须经过亲身感受才可以完全的领会,当舞蹈专业的学生具有了基本的舞蹈欣赏水平后才可能真正去触摸这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艺术,才会明白舞蹈并不只是肢体的韵律动作,更是对生命、对生活、对自然、对世间万物的深刻顿悟与抽象表达,所以舞蹈专业教师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一段舞蹈、了解一段舞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教会学会跳好这一段舞蹈,跳“活”这一段舞蹈。

三、目前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水平现状

近年来的舞蹈专业学生对于舞蹈的认识明显存在着偏于浅显、偏于机械的现象,大多数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舞蹈时总是习惯于去拼命练习表象技术,当然练习舞蹈技术并不是一件错事,但是盲目地去练习一些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以至于忽视了舞蹈的真正文化内涵却是一件不值得或者说不提倡的事。当一个舞者忽视了舞蹈真正的文化内涵时,他所跳出来的舞蹈只是一种机械并且浅薄的炫目肢体动作,也许会让受众吃惊于舞者的技艺,但是绝对不能使受众感受到舞蹈的精神魅力,不能形象地表现舞蹈的“神”,只能表现出舞蹈的“形”,换句话说这种没有文化内涵的舞蹈表演是没有精神境界可言的,也是没有灵魂经不起仔细观摩的。

这种现象在舞蹈专业学生群体中是很常见的,因为舞蹈欣赏水平不是具体的,而是学生个人对于舞蹈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不能直观、具体的表现出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大多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主观题,所以大多数舞蹈专业的学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提高舞蹈欣赏水平并不是那么重要。

四、提高舞蹈专业学生舞蹈欣赏水平的途径

(一)寄情于舞,情感交融

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塑造学生对于舞蹈的形象思维,即引导学生对舞蹈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这种感情内涵的体验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去触摸舞蹈作品的感情内涵,这主要是来自舞蹈本身的感情内涵,包括舞蹈创作的构图、背景、风格等等,这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舞蹈的反复观摩、琢磨来达到的。第二方面是引导舞蹈专业学生联系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人生阅历、情感体验、世界观、人生观等,来达到舞蹈与情感的直接共鸣,从而能够将对舞蹈的认识提升到精神层面上来,弥补舞蹈专业学生在舞蹈欣赏上的不足。

(二)结合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是作者基于现实生活面貌再将其本质意义进行提升所创造出来的,所以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来说他是在创造形象,但是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者来说他是不能太过随心所欲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者需要的是把握形象,去了解这一形象,这种了解就是去探索作品产生的现实生活背景。对于舞蹈来说也是一样,要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水平舞蹈专业教师就需要教会学生去了解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把舞蹈作品还源于其产生的时代大背景以及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去了解舞蹈作品的社会、艺术价值,让学生对每一部舞蹈作品的材料选择、内容加工、以及表现形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从大局上来把握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舞蹈专业教师也要从舞蹈作品的产生、取材这些方面来启发学生,通过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欣赏水平来间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

(三)锻炼专业的审美眼光

舞蹈艺术具有其他艺术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对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对舞蹈艺术的欣赏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正如民间谚语所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欣赏舞蹈时不能是个看热闹的人,因为在未来他们很有可能成为舞蹈的创作者或者说承担了向普通观众传达舞蹈精神意义的一份子,所以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会一些舞蹈理论的基本知识,对每一个舞种都有基本的理解。当一部舞蹈作品在舞台上缓缓上演时,舞蹈专业的学生要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欣赏舞蹈作品,并且要不断地锻炼这种专业的审美水平,以此来达到提升整体舞蹈欣赏水平的目的。比如当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欣赏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女子独舞《雀之灵》时就可以尝试从专业的角度去解读、欣赏这一舞蹈,从她手臂的颤动、眉目的回转、腰肢的下倾里去感受舞者无声的语言,去体会舞者每一次旋转、跳跃时燃烧着的激情。

五、结语

舞蹈专业的教师要知道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欣赏水平可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自我、主动中去学习舞蹈。同时舞蹈专业的教师也需要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了解舞蹈、欣赏舞蹈,以达到提高舞蹈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舞蹈欣赏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17-02

一、舞蹈是一种艺术

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早在人类语言、音乐产生之前,舞蹈就被用来表达各种信息与情感、思想的交流。而发展至今的舞蹈,内容更加的丰富,现代的舞蹈结合了音乐、动作,甚至是一些现代科技手段为表现形式,是一种视觉、听觉上的艺术,并且舞蹈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与文化。

不同文化下,孕育出不同的舞蹈,例如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中,五十六个不同民族有五十六种不同的民族舞蹈。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与古时候的巫师酬神的活动有关,壮族舞蹈以师公舞、铜锣舞、绣球舞等著名;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一样,来自于生活,其舞蹈风格受宗教、阿拉伯舞蹈的影响,同时也吸取了古西域乐舞,形成了具有多种形式特殊风格的舞蹈;傣族舞蹈,是一种具有中方文化和南亚文化的民族舞蹈,在云南西双版纳特别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藏族舞蹈,充分展示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活情景,自由、热情、豪迈,配上马头琴的音乐,更加展示出了少数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二、舞蹈欣赏是一种艺术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在观看舞蹈表演时的一种精神活动,通过观察舞蹈所表现的人物、动作、表情等来感受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思想内涵等。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因此,舞蹈欣赏也是一种集形态、情感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准确而完整的舞蹈欣赏需要做到感觉、理解、想象等的分析、综合以此来感受某个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全部精神内涵,才能较好地把握舞蹈及对其的审美过程。

一个舞蹈作品,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必定要经过千千万万人的欣赏,才能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舞蹈鉴赏作为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是舞蹈作品实现其价值的最重要的途径,是舞蹈与社会之间的重要依托,只有舞蹈欣赏才能使舞蹈实现净化心灵,教育社会的功能。

三、舞蹈欣赏的内涵

有位舞蹈大师曾说过,舞蹈的魅力在于,它揭示的是人类灵魂深处的情景。因此,舞蹈欣赏不单单是“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感受”,对舞蹈作品中的人与物、情景所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因此舞蹈欣赏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舞种

当我们欣赏一个舞蹈作品时,最先可以辨别出这个舞蹈的类型,舞蹈主要分为生活舞蹈、艺术舞蹈、民间舞蹈等等。不同的舞蹈类型,欣赏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生活舞蹈(或者民族舞),其表现的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人人都可以参加的舞蹈活动,往往能体现一方的独特文化。而艺术舞蹈则大有不同,艺术舞蹈是由专业的舞蹈家,通过对生活、社会、人性等的体会与领悟所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其作品具有主题明确、情感丰富的特点,同时还具备艺术作品的夸张与放大的特质,一般由较少名的舞者来表现,而且,该舞者具有较高的舞蹈专业性。而对舞蹈欣赏者来说,对这类舞蹈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要懂得舞者表演所要传达的思想,因此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舞蹈艺术修养。

(二)作品的题材与主题

每部舞蹈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舞蹈主题是舞蹈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评价等思想的反映。舞蹈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素材,进行加工、改编后成为舞蹈的内容,一个舞蹈作品必定有其突出的主题。

观众在欣赏舞蹈时,知道了舞蹈所表现的情节,了解该部作品的主题与题材后,能较好的欣赏舞蹈,才能有所领会,明白舞蹈作者创作的目的。

(三)理解与把握情节

舞蹈的情节通过舞剧与情节舞表现出来,舞蹈情节将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其中的内容以及思想情感。正确把握舞蹈的情节是观众能否看懂舞蹈作品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编舞人员对故事的编排与演绎。

(四)其他客观因素

一部舞蹈作品,除了舞者的演绎之外,灯光、背景音乐、服饰等的设计与安排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客观因素如果做好了,那么则会给舞蹈锦上添花,增加意想不到的效果。

艺术本身就是相通的,例如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给观众创造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完美效果。音乐在符合舞蹈情节的发展下,为舞蹈的表演起到了推动与促进的作用,营造意境,推动情节的高潮。

(五)舞蹈的构图

舞蹈构图又称舞蹈画面,是舞蹈的呈现方式,是舞者在整个舞台的画面造型,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舞蹈类型对舞蹈构图有不同,主要的构图类型有整齐一律、平衡对称、调和对比、多样统一等。

四、舞蹈欣赏的特点

舞蹈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一)肢体动作性

舞蹈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肢体动作的表现,利用人体动作语言来表达艺术的思想。

(二)节奏性

舞蹈是由各种人体动作语言贯穿在一起的,这些动作不是毫无章法随意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根据舞蹈艺术的运动规律来进行的,及根据节奏来进行舞蹈表演。

(三)抒情性

舞蹈表演利用人的肢体语言,直观、充分的表达了舞蹈所要传达的复杂的情感。

(四)直接性

舞蹈中所要呈现与说明的事物,都直接地通过人物、情节形象并且直接的表达出来,富有直接性。

(五)造型性

舞蹈表演中的造型指的是舞蹈在进行过程中的瞬间的停顿,一种静止的画面,是舞句、情节的结束点。为人们所熟知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其炫丽的画面,几十双手在舞动的过程中,那些恰到好处的停顿,为整个表演的发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综合性

舞蹈是一种结合视觉、听觉的艺术,它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艺术。

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对我们更好的、全面的欣赏舞蹈这一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如何欣赏舞蹈

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个舞蹈作品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原因在于,舞蹈欣赏是一种主观的欣赏,欣赏者的认识、观念、性格等都影响了其对舞蹈的欣赏与评价。

舞蹈欣赏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舞蹈作品最先呈现给观众的人体形象、动作感觉;其次是随着舞蹈的进行,舞蹈演员的动作诠释,渐渐进入舞蹈所营造的氛围而产生的情感,并融入了观众自己的想象与理解;最后,在观看整个舞蹈作品后,整部舞蹈所带来的画面触动观众的心灵后在内心产生的体会与领悟。

六、培养欣赏舞蹈的能力

面对现今纷繁复杂、风格迥异的舞蹈,如果不懂得欣赏他们,那么无疑是一种对艺术的浪费。但人的欣赏能力并非完全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培养渐渐获得的。提高我们的欣赏舞蹈的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获得:

(一)联系社会实际

舞蹈的创作是来源与社会,取材于生活,是一种将生活提炼、美化的艺术,其反映的内容大多是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因此,对自身生活有体会、领悟的人,对社会有一定的阅历的人必能联系到社会实际,体会与理解舞蹈的内涵。

(二)综合的提高欣赏素质

若要做到享受舞蹈这一门艺术,那么则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修养,要了解舞蹈艺术的一般知识,了解该舞蹈的类型、特点等,这样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舞蹈。如果想要深入领会舞蹈艺术,则要对该舞蹈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的意图等都要有所了解,甚至是了解一些对该作品已有的评论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的领会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情感。

(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任何提高舞蹈欣赏能力的方法都要付诸于实践,即欣赏舞蹈作品,大量的欣赏舞蹈作品。只有在大量的欣赏舞蹈作品中,我们才能渐渐地领会舞蹈这一门艺术,才能培养我们欣赏舞蹈的能力,才可以在舞蹈欣赏中愉悦我们的精神,陶冶我们的情操,领悟生活,感受美,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七、总结

舞蹈艺术是世界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同样也需要归于生活。因此,舞蹈艺术不该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应该是普通大众所能够接受的生活艺术。如果说舞蹈只能被部分所谓的有艺术修养的人群所接受,那么它便会越来越脱离生活,越来越孤独,同时也将失去舞蹈最本质的目的。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本质是达到舞者与观众心灵的对话,产生共鸣,舞蹈的最高境界也是让每一名观众看懂它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并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产生心灵的震撼。舞蹈是一门没有国界、没有语言障碍的艺术,一首感人的内蒙民族曲子甚至可以让骆驼流泪,唤起母骆驼对小骆驼的母爱。如果说,一部舞蹈让观众看不懂,我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观众水平的欠缺,而是舞蹈本身与实际生活的脱离。作为一名舞蹈创作者,用心去创作;作为一名舞者,用心去演绎;作为一名观众,用心去体会。这样才会达到舞蹈这门艺术的最佳效果,舞蹈这门艺术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赵峥.浅谈舞蹈欣赏[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5):113-113.

[2]沈玉国.舞蹈欣赏艺术探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6):9-11.

[3]王玉.浅析舞蹈欣赏[J].现代交际.2012(10) :11-15.

舞蹈欣赏论文篇7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1部分,已成为当今针对高校文理科大学生开设的1门艺术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1项新突破。正因为“新”,所以,《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全国还没有制定统1的教学大纲和统1的教材,出现了随意、松散、杂乱、“各自为政”的不规范局面,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是我们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作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与舞蹈专业课程不同,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本文试图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3方面作为切入口,对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

1 教学对象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对象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的教学对象是高校文理科大学生,而不是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正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对象作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作为跨世纪的有学识、高智商的大学生,究竟对舞蹈知识掌握多少?当我走进的已不是宽畅明亮的有镜子、把杆的舞蹈教室,而是走进有多媒体设备的阶梯教室;面对的也不是身穿练功服的舞蹈学生,而是端坐在课桌前的文理科大学生时,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我给学生上第1堂《舞蹈艺术欣赏》课,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无知”,观看舞蹈作品时的“茫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问学生“你们谁能解释什么叫舞蹈吗?”全场鸦雀无声。“你们看过哪些舞蹈?”只有1两声附和《天鹅湖》。“知道什么是‘现代舞’吗?”教室顿时活跃起来,7嘴8舌,交头接耳,接着报出1连串的名称“街舞”、“芭啦芭啦舞”、“劲舞”、“霹雳舞”、“韩国组合舞”。“为什么认为是现代舞?”“因为是现代流行的,是现代人跳的舞。”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对舞蹈知识的匮乏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出因缺乏美育而导致不完整教育的结果。如何填补大学生舞蹈知识方面的“缺失”和“空白”,目前在高校开设的《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正是解决大学生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沟通大学生与艺术的“桥梁”;是舞蹈教育的具体体现。“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恰恰能够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锻造功能融合起来……,借助舞蹈艺术品的媒介,塑造他们的情感,锻造他们的灵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①显而易见,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任何1门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由于这门课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目的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2 授课时间不同,是形成教学环节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授课时间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主要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仅是1学期,而舞蹈专业的授课时间安排则是4年。正由于授课时间的“短”“少”,因而更加深了这门课程的难度,所以必须在教学环节的诸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1 在教学内容的这个环节上,必须精炼、浓缩,直接从欣赏舞( )蹈作品入手,使学生最直接、最直观地感受舞蹈。在赏析舞蹈作品时,不能从孤立的、静止的角度来分析,也不单是从舞蹈形式和动作来赏析,而是要把舞蹈作品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来欣赏。把舞蹈的源流、文化、历史结合起来;把舞蹈的特性、种类、形式、内容联系起来;把舞蹈的音乐、道具、舞美、灯光综合起来,让各方面内容融为1体,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储存,激活丰富的想象,让他们从1个个“具象”的舞蹈作品,来把握舞蹈的“意象”和“内核”。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课程教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点面结合”。首先应以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重点,因为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舞蹈的精髓。要让学生通过有限的课时,在对舞蹈的审美体验中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另1个重点则是现代舞,因为现代舞是当今青年学生最想知道和了解的,但他们对现代舞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现代舞是1种观点,1种对当代世界中艺术功能的态度。”②“在现代舞者的眼里,美已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③在欣赏现代舞作品时,学生忽然会感到与想象中的现代舞差距甚远,甚至会觉得现代

舞“晦涩难懂”“莫名奇妙”。通过具体的舞蹈作品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到对人性的关照;进而了解现代舞对传统的叛逆、对程式的解构、对个性的张扬等特点。

2 在教学方法的这个环节上,应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舞蹈艺术欣赏》课程虽然不是形体训练课,但舞蹈是以人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动”是舞蹈的核心,没有“动”则不成为舞蹈,课堂上应该把舞蹈知识与舞蹈动作有机地整合。要让学生“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悟舞蹈,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古典舞的“小5花”、蒙族舞蹈的“硬腕”、壮族舞蹈的“凤凰掌”等简单的、典型的舞蹈动作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让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加进自己对动作的感受,把所学的舞蹈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欣赏过程中。

3 在教学手段的这个环节上,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舞蹈专业传统的“口传身教”“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合适。再之,舞蹈是1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在舞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音乐给舞蹈以想象,舞蹈给音乐以丰富。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1个多视角、全方位的音画空间,积极调动视听觉,使其在欣赏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各自特色,以及和谐的魅力,达到1种“悦心畅神”的审美境界。

3 教学目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目的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而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艺术团体的舞蹈演员。正因为教学目的不同,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培养,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不仅是人文教育的1部分,也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滞后,青年学生在艺术上的“营养不良”,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诸如自我个性膨胀、审美取向扭曲、爱情至上、信仰危机等,导致人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青年人光有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真、善、美的良知,有完美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作为人类社会的1种意识形态,以人的思想情感为核心,利用肢体语言这个特殊的载体,体现着1定的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映着1定的文化特点。“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④欣赏1部优秀、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作用。通过《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使学生在对人体美、人体动态美以及舞蹈之美的审美活动中,提高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力如舞步般流畅,其实音乐与舞蹈与数学是交融的……”这是1位理科学生的体会。从学生们的心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专业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参考文献:

①《舞蹈艺术教育》杨仲华、温立伟著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肉体的叛逆》刘青弋著 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③《万般风情弄清影》陈洁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舞蹈欣赏论文篇8

2、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学

由于传统幼师舞蹈创编教学仅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在整体课时安排中所占比例较少,导致学生无法将舞蹈理论知识与实践创编相结合,制约了学生编曲能力的提升。当前,大部分学生所编曲目仅能将其称作简单、重复舞蹈动作的叠加与组合,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已成型的舞蹈动作进行模仿、小部分改编,大多缺乏新颖性与表现性。一般而言,一个成功的舞蹈床边不仅需要结合编曲者自身的舞蹈知识积累,同时还需从文学、美学及音乐艺术等层面去综合考究,对整体布景、道具进行灵活编排。舞蹈创编是一个将舞蹈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突破知识积累感性层面的重要方式。在幼师舞蹈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舞蹈对象的方向去考虑,具体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与生理状况,编排出幼儿能够接受,且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舞蹈。通常,学生舞蹈编曲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今后教学实践水平的关键。

3、推进教学形式的变革与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的具体内容是决定教学形式的重要依据。针对大专幼师舞蹈教学而言,老师在授课形式方面,对于理论课程可以采取大课讲授的形式,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对于舞蹈实践课程,则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其分为不同的教学小组,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小课讲授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提升舞蹈教学的效率。另外,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老师需要转变传统基于“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形式,将新型的互动探究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运用于幼师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为日后的教育见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舞蹈欣赏论文篇9

2特征

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创造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都具备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功能,它们的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自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文字;美术的物质载体是纸张、画布、颜料、油彩;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而舞蹈的物质载体是人的身体,它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同时,舞蹈艺术又与其他各门类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音乐、美术、戏剧文学,武术等都可以成为舞蹈的辅助手段。一部好的,能流传下来的舞蹈作品,必定综合了、融入了其他各门类艺术。如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等,其舞蹈精妙入神、无与伦比,音乐悦耳动听、感人肺腑,舞美神奇变幻,道具造型精细逼真,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内涵丰富雅致、耐人寻味,气势宏伟博大、多位一体。正因为在这几部舞剧中各门艺术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才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舞蹈欣赏论文篇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人们对它的需要也越来越高了。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舞蹈艺术,欣赏舞蹈艺术,使更多的人从舞蹈艺术中受益,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舞蹈艺术:

1 含义

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的表现艺术和人体动态造型艺术。它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即以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性、审美化、艺术化的动作、姿态、造型、构图、表情、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性格特征、故事情节等;也就是说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来表达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

舞蹈是人类艺术中最直接、最活跃、最充分、最热烈、最激情的表现形式,是人体艺术极致的发挥,有着其特殊的、独特的形式美感和艺术表现功能。许多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达的内心情感,用舞蹈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往往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名著或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被改编成舞蹈、舞剧,或是人们用舞蹈、舞剧来表现某一题材内容时,表演者用艺术化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常常把作品中的人物感情、性格特征、故事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提升了作品本身的价值,使作品流传得更加久远。

2 起源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懂得用动作、姿态来传达各种信息、通过肢体动作来进行情感上和思想上的交流。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的源头来自哪里,又是如何创造的呢?

对于舞蹈的起源,现代学者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模仿说”。如有些舞蹈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也有的学者主张“巫术说”。在远古时期,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表现手段。还有的学者主张“求爱说”。原始人把舞蹈当成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的主要表达方式和手段。有很多学者主张“劳动起源说”,因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猎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作品占有最大的比重。

其实,以上几种舞蹈起源理论都有一定的意义,但又都不是十分完整和全面。我们应综合以上几种舞蹈起源理论,而不应只强调一种舞蹈起源理论,如果只强调一种就会显得片面、狭隘。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了多种因素的,因此,在舞蹈的起源理论方面,人们应主张“劳动综合论”。

3 特征

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创造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都具备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功能,它们的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自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文字;美术的物质载体是纸张、画布、颜料、油彩;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而舞蹈的物质载体是人的身体,它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

同时,舞蹈艺术又与其他各门类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音乐、美术、戏剧文学,武术等都可以成为舞蹈的辅助手段。一部好的,能流传下来的舞蹈作品,必定综合了、融入了其他各门类艺术。如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等,其舞蹈精妙入神、无与伦比,音乐悦耳动听、感人肺腑,舞美神奇变幻,道具造型精细逼真,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内涵丰富雅致、耐人寻味,气势宏伟博大、多位一体。正因为在这几部舞剧中各门艺术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才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4 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与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欣赏者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欣赏者通过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人体动态形象――艺术化的动作、姿态、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具体地感受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内心情感、性格特征、思想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精神感染,得到情感共鸣,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但是,舞蹈艺术的欣赏过程要求欣赏者必须具备一些主观条件。人们进行舞蹈欣赏时,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只有这样,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舞蹈欣赏论文篇11

1舞蹈的美学特征

1.1舞蹈的第一个美学特征:形态美

显而易见,形态美是舞蹈最为直接和最令人欣赏的美学特征之一。在舞蹈的动作、姿势、造型中,都直接展现出舞蹈的形态美。而配合音乐的节奏和声音大小而变化的舞动节奏,舞蹈动作的变化能够给观赏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将观赏者带入情境。无论观赏者的文化程度如何,都能直接感受到这种美的震撼。所以舞蹈教学中对动作、姿态的形态美教学是最基础的。

1.2舞蹈的第二个美学特征:力量美

除了形态美之外,舞蹈的第二个美学特征就是力量美,舞蹈中表现出的力量是柔性的。在舞蹈动作中,有许多动作是要用非常大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而这些动作在被完成的同时,也将展示出舞者心灵的力量。要完成这些舞蹈动作,往往需要长期的训练。现代舞蹈观赏中,往往认为缺乏力量的动作是空洞的;相反,当一个舞者的动作充满力量,哪怕是再柔美的姿态也能展示出力量之美。因此,一个舞蹈是否充满力量美,是衡量舞蹈是否美的重要标准。

1.3舞蹈的第三个美学特征:神韵美

将舞蹈的神韵充分表现出现,对舞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同样的,理解和欣赏神韵美对观众也有一定的要求。想要做到神韵美,需要舞者在熟练掌握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舞蹈想要表达的情感,并深刻的融入到舞蹈的角色中去,才能展现出舞蹈的精神。欣赏舞蹈的神韵美需要观赏者摒弃外界的影响,集中精神在舞蹈中,去体会舞蹈展现的、舞者传递出的精神。欣赏舞蹈的神韵美不只需要眼睛,还需要头脑和精神去思考和理解。舞蹈的神韵美是整个舞蹈最核心、最深层的内涵,展现舞蹈的神韵,就是展现舞蹈的灵魂。只有理解了舞蹈的神韵,才能完全了解舞蹈想要表达的东西。

2如何在舞蹈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

考虑到舞蹈自身存在以上几个方面的美学特征,为了强化舞蹈学习中的审美教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步着手:

首先,要对学习舞蹈的学生提出审美观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导者要在日常的基础教学中,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即哪些动作是美的,哪些是不美的,为了达到美的标准需要做到哪些标准。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锻炼和生活中自行纠正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帮助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事物的欣赏方向,也就是审美理念。之所以在舞蹈中注入审美教育的元素,是因为只有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美的,才能往美的方向发展。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引入舞蹈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某一支舞蹈的美感,进而引申到更多的舞蹈动作的美中。学生一定要充分明白审美的重要性,才能自觉的去训练如何正确的欣赏美。

再次,舞蹈的审美教育不能和艺术教育分离。舞蹈中的审美教育虽然重要,但舞蹈本身仍然是一项具有很强艺术性的运动。只有将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共同发展,才能保证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够高效的落实。

最后,创新意识在舞蹈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创新是舞蹈的生命力源泉之一,再美的舞蹈跳一千次也会让人失去欣赏的兴趣。在舞蹈中对美的欣赏是离不开创新的。从舞蹈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人群所发展出的舞蹈,都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外界环节中的新因素,达到了不断的创新。在舞蹈外的环境中,人们对美丽事物的欣赏方向和情趣在不断改变。舞蹈只有做到不断创新,才能跟上人们的欣赏方向。

3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要发展舞蹈,就必然要发展审美,这也是为什么要在舞蹈教学中加入审美教育。所以最重要的是将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二者的主要关系归结为以下几点:

3.1做好审美教育,才能高效发展舞蹈

要发展舞蹈艺术,就必须要求舞者和欣赏者都能够充分的欣赏舞蹈的美学内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保证跳舞和看舞的双方都接受过足够的审美教育。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舞蹈的教学任务,就必须要在其中加入审美教育,用舞蹈的日常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联系对象,同时提升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的质量和能力。

3.2高质量的审美教育将指引舞蹈教学的艺术发展方向

高质量的舞蹈教学中必然不能缺少审美教育。这是因为只有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才能保证舞者和观众能够正确了解舞蹈中想要表达的内涵,达到更高层次的欣赏。另外,审美教育还为舞蹈教学提供了艺术指导,使舞蹈教学中能够产生更多的美的因素,从而保证了舞蹈中的美学因素。

3.3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只有深刻的认识到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之间是共同发展的,才能让二者彼此贯穿。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层次的欣赏舞蹈中的美的因素,从而更好的将舞蹈的内涵表达出来;而提高了舞蹈教学的质量,就提高了对审美的需求,也就给审美教育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二者的提高是同时发生的。

4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高效开展审美教育,能够促进舞蹈教学的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帮助:

4.1审美教育促进了舞蹈教学美学的发展

实践证明,当舞者接受了审美教育、具备了正确的审美观之后,能够在舞蹈中加入更多的美学元素。这对舞蹈的整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它使舞蹈教学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能够更好的领会舞蹈的内涵,还能够有足够的素质去进行创新,让舞蹈不断跟进时代的脚步,去传播舞蹈的美学。由此可见,审美教育促进了舞蹈教学的美学增长。

4.2审美教育促进了舞蹈教学审美观的建立

审美教育在舞蹈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学生能够领会到舞蹈要传递的健康思想,并自发的在舞蹈创新中发展健康的、正确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审美观会逐渐建立并完善,并延展到其他方面。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审美观的促进作用。

4.3审美教育促进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

舞蹈欣赏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08-01

一、舞蹈是一种艺术

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早在人类语言、音乐产生之前,舞蹈就被用来表达各种信息与情感、思想的交流。而发展至今的舞蹈,内容更加的丰富,现代的舞蹈结合了音乐、动作,甚至是一些现代科技手段为表现形式,是一种视觉、听觉上的艺术,并且舞蹈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与文化。

不同文化孕育出不同的舞蹈,例如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中,五十六个不同民族有五十六种不同的民族舞蹈。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与古时候的巫师酬神的活动有关,壮族舞蹈以师公舞、铜锣舞、绣球舞等著名;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一样,来自于生活,其舞蹈风格受宗教、阿拉伯舞蹈的影响,同时也吸取了古西域乐舞,形成了具有多种形式特殊风格的舞蹈;傣族舞蹈,是一种具有中方文化和南亚文化的民族舞蹈,在云南西双版纳特别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藏族舞蹈,充分展示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活情景,自由、热情、豪迈,配上马头琴的音乐,更加展示出了少数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二、舞蹈欣赏是一种艺术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在观看舞蹈表演时的一种精神活动,通过观察舞蹈所表现的人物、动作、表情等来感受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思想内涵等。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因此,舞蹈欣赏也是一种集形态、情感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准确而完整的舞蹈欣赏需要做到感觉、理解、想象等的分析、综合以此来感受某个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全部精神内涵,才能较好地把握舞蹈及对其的审美过程。

一个舞蹈作品,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必定要经过千千万万人的欣赏,才能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舞蹈鉴赏作为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是舞蹈作品实现其价值的最重要的途径,是舞蹈与社会之间的重要依托,只有舞蹈欣赏才能使舞蹈实现净化心灵,教育社会的功能。

三、理解与把握情节

舞蹈的情节通过舞剧与情节舞表现出来,舞蹈情节将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其中的内容以及思想情感。正确把握舞蹈的情节是观众能否看懂舞蹈作品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编舞人员对故事的编排与演绎。

艺术本身就是相通的,例如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给观众创造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完美效果。音乐在符合舞蹈情节的发展下,为舞蹈的表演起到了推动与促进的作用,营造意境,推动情节的高潮培养欣赏舞蹈的能力面对现今纷繁复杂、风格迥异的舞蹈,如果不懂得欣赏他们,那么无疑是一种对艺术的浪费。但人的欣赏能力并非完全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培养渐渐获得的。提高我们的欣赏舞蹈的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获得。

1.联系社会实际。舞蹈的创作是来源与社会,取材于生活,是一种将生活提炼、美化的艺术,其反映的内容大多是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因此,对自身生活有体会、领悟的人,对社会有一定的阅历的人必能联系到社会实际,体会与理解舞蹈的内涵。

2.综合的提高欣赏素质。若要做到享受舞蹈这一门艺术,那么则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修养,要了解舞蹈艺术的一般知识,了解该舞蹈的类型、特点等,这样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舞蹈。如果想要深入领会舞蹈艺术,则要对该舞蹈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的意图等都要有所了解,甚至是了解一些对该作品已有的评论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的领会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情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