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5-17 10:17:01

青年研究论文

青年研究论文篇1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失业人口的增加、过度都市化、工作条件恶化和各种各样的犯罪问题的出现和加剧。这些问题引起了芝加哥学派的高度重视,并将“异常行为”和犯罪问题纳入到其主要研究课题之中。1938年,A.W.林德企图运用社会解组理论对檀香山的越轨行为进行研究,但是他发现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由种族集团组成的社区中时,却是困难重重、漏洞百出。社会解组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群体的组织化程度越高,其违法犯罪行为就会越少。但是在檀香山却并非如此。在高度组织起来的种族集团中,如日本人集团,违法行为的发生率反而高得惊人。林德认为,社会内部存在着能够瓦解同质社会的亚群体。芝加哥学派曾经做过大量调查,他们发现许多越轨者们都曾声称自己并未违准则,只是他们所遵从的社会准则或者信奉的价值观念不一样而已。研究者们开始摆脱当时道德绝对论的观念,认为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和主流社会或法律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越轨行为。阿尔伯特•科恩就是异常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在《越轨男孩:团伙文化》(DelinquentBoys:TheCultureoftheGang)中对异常分子和“男性帮派”的“越轨”行为做了全新的阐释。他以一个心理假设作为分析的起点:包括青年亚文化在内的一切行动都是一系列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行动者面临的“参照系”和“处境”是影响所有问题产生和解决的主要因素。异常行为产生于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一冲突,青年往往选择的是采用越轨或者犯罪的方式来抵抗与之相反的主流文化或者资产阶级文化。科恩认为,团伙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是对中产阶级正统和体面象征的一种夸张的抵制。加入帮派的青年受到中产阶级的社会化教育,他们被要求按照中产阶级的主导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一评判标准会将青年置于一种地位挫败的境地。伯明翰学派的菲尔•科恩(PhilCohen)直接继承了“问题解决”理论,并将这一理论挪用到英国伦敦东区的工人阶级社区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中。但是,菲尔•科恩的观点与阿尔伯特•科恩的观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并不赞同犯罪帮派的形成是亚文化造成的。他认为,亚文化群体的形成,恰恰是为了解决犯罪帮派的问题。

(二)被贴上标签的“局外人”

贝克尔是芝加哥学派晚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局外人》一书中运用“标签理论”来分析越轨者,其研究重心是贴标签本身。贝克尔被认为是“与标签一词联系最为密切的人”。20世纪30年代产生、60年代盛行一时的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是标签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甚至可以说标签理论是符号互动理论的演变与具体应用。标签理论在解释越轨者对标签内容的认同和内化时,直接运用了符号互动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和“镜中我”理论的逻辑。标签理论对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是有着重要影响的。霍尔在《通过仪式抵抗》中曾明确表示伯明翰学派是以贝克尔的《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作为研究起点的,标签理论的影响可见一斑。贝克尔认为当一个规则通过社会群体定义并得到执行,那么偏离这一群体共识规则的人会被认为是“越轨”的特殊群体,也即“局外人”。他认为,正是先有了“标签”,然后才有越轨行为及亚文化群体的产生。在被贴上越轨者标签的人看来,规则制定者也是“局外人”。例如,在美国禁酒时期,意大利移民认为他们继续酿酒并未违反规则,而只是违反了新国家的法律。贝克尔把规则制定者称为“卫道者”(moralentrepreneur),他们可以通过制定新的规则以创造新的越轨者,或者更具体地说,“是社会创造了越轨”。所谓越轨,就是对规则的侵犯。社会群体通过对规则的制定并运用到某一特定人群,从而创造了越轨行为。越轨行为是规则制定者实施制裁的结果,并非由越轨者行为性质本身决定的,即贝克尔所说的“他人反应”。越轨行为本身并不具有越轨的特性,而是他者与越轨当事人之间的互动结果。在他人做出某一反应之前,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确定其是否属于越轨行为。只有属于同一实际群体的成员才会有兴趣来制定和执行规则,如果群体成员认为特定群体的遵守某一特定规则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会干涉。不同的社会群体的权力分化决定着其对他人制定规则的能力。贝克尔的“标签理论”在当时道德绝对论占主导的时期,无疑是一种极端的表述,但它从侧面为我们揭示了越轨亚文化群体偏差行为的社会成因。

(三)道德恐慌:“民间魔鬼”的生成

斯坦利•科恩深受霍华德•贝克尔的影响,他深化并扩展了贝克尔的研究。科恩不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越轨亚文化群体偏差行为的解释,也不是探寻越轨亚文化的价值和本质。1972年斯坦利•科恩发表了题为《民间魔鬼和道德恐慌》(FolkDevilsandMoralPanics)的博士论文,对道德恐慌问题作了系统阐述。他对1964年到1966年间英国海滨城市“摩登青年和摇滚歌迷”的道德恐慌事件作了深入研究。这部专著起着沟通美国社会学和亚文化研究对异常行为的关注与正在出现的英国方法之间的一种重要桥梁作用。斯坦利•科恩认为,道德恐慌的罪魁祸首不是摩登青年和摇滚乐迷,相反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道德恐慌的真正发起者是媒体及社会控制。媒体夸大性的报道和曲解,为摩登青年和摇滚乐迷贴上了“异常分子”的标签,并进行“妖魔化”的描绘,从而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受标签理论影响,斯坦利•科恩把社会控制文化的“反应”作为其阐述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认为,公众对“异常行为”做出的各种反应都是为最终的社会控制手段作准备的。青少年所处的结构处境和文化地位的落差产生了地位挫折问题,而青少年的最初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异常行为和风格来表达自我。社会公众对异常行为的反应受到媒体、社会控制的机构的歪曲和误读,从而导致了社会控制文化的扩散和逐步升级,进而产生了两极分化,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异常行为。科恩的这一研究结论对后来的亚文化研究有着巨大的影响。芝加哥学派从社会学的犯罪和越轨着手,运用经验主义和民族志方法对越轨人群和越轨行为的多方位研究为青年亚文化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并注入了生动而具体的社会生活内容。但是,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缺陷也是明显的。芝加哥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主要集中在犯罪学领域,缺乏阶级和权力的视角。他们更多的是关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塑造,却忽略了个体的主动反抗和反抗的多样化。伯明翰学派将意识形态分析引入到青年亚文化研究,并将其研究的重心从社区和区域性论题转移到对阶级的宏观透视。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其风格、符号的意义,主要是通过性别、年龄、阶级、种族等方面被揭示出来的。亚文化的研究始终是围绕着文化与权力、意识形态与霸权的关系来展开的。

二、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转换

亚文化群体的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但是为何光怪陆离的亚文化研究在英国这样一个素以保守、“绅士风度”著称的国家达到空前繁荣呢?“无赖青年”(TeddyBoys)这样一个来自底层工人阶级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是如何被解读为一种权力政治表达的?面对英国工人阶级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事实,摩登族、足球流氓、光头仔、朋克、嬉皮士等形形、离经叛道的青年亚文化此起彼伏。青年亚文化的兴起,标志着战后社会共识的破灭。尽管大众媒介已经对青年文化做了大量的分析与评论,但是在霍尔等人看来,大众媒介对青年文化连篇累牍的讨论并未真正解释青年文化现象。相反,这些讨论多数都是混淆视听、遮蔽问题的。伯明翰学派的任务就是要更加全面客观地揭示青年文化现象及其在战后的征兆。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是对英国传统文学的决裂,同时也是对战后英国的社会状况的积极反应。战后英国社会经济和阶层的重构、“冷战”的国际紧张局势和军备竞赛的困扰、保守主义的众生喧哗等因素都促使文化研究者不断地寻求替代性视角和新的出路。“文化—文明”传统、文化主义的兴起都为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按照特里•伊格尔顿的说法,马修•阿诺德、艾略特、利维斯等人开创的英国的“文化—文明”传统的核心特征就是对工业化以前的英国社会的“有机”的“共同文化”的“不确定的怀旧”。如果说利维斯等人为大众文化打开了空间,那么霍加特和威廉斯等人便是占领了这一空间。威廉斯脱离了威利斯主义的精英文化,转而走向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传统的共同文化(commonculture)。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结构主义思潮的涌入,英国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范式危机”的阶段。结构主义范式的引入使得青年亚文化研究有了重大进展,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forContemporaryCulturalStudies,CCCS)出版了大量的亚文化研究专著。到1970年代中期,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ci)的文化领导权和文化抵抗思想被吸纳到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出现了亚文化的抵抗与收编等理论。到1970年代末,霍尔的学生赫伯迪格、威利斯、麦克罗比等一批新生代都已成长为亚文化研究的生力军,他们的研究从多个方位拓展了亚文化研究的空间,将权力关系拓展到性别、代际、种族等维度,伯明翰中心也因此而名声大噪。赫伯迪格引入符号学和后结构主义视角,他认为亚文化并非是直接对霸权文化进行挑战的,而是通过更为复杂的符号层面——“风格”来表达。而麦克罗比则更是从女性视角来研究青年亚文化,弥补了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对女性的忽视。自1980年代开始,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青年风格日益显现出碎片化的特征,青年亚文化从阶级抵抗到多义愉悦发展。英国文化研究不断受到来自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想、理论资源的充实,从此亚文化研究便走向国际化。

(一)“文化是普通的”: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

从国内已有的文献来看,对于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启者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王宁教授曾撰文指出:“一般认为,文化研究的理论创始人当推弗兰克•雷蒙德•利维斯(FrankRaymondLeavis)”。利维斯以《细绎》(scrutiny)杂志作为其主要阵地,形成了一个群体,被称为“利维斯派”。其表面上摆出左翼鼓吹独立批评的姿态,实际上是右翼保守主义。他们大力倡导精英文化,坚信文化始终是少数人的专利,同时极力贬斥大众文化。利维斯派登上历史舞台就是为了与大众文化展开斗争。尽管以利维斯为代表的精英主义从保守的立场上思考语言属性问题,试图确立精英教育模式,突出个人先锋意识,并且对大众文化持批判和鄙视的态度,但是他却从另一个角度扩大了以往相对专业化的、狭窄的文学研究的话语和范围,对英国的大众文化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利维斯等人开创的“文化—文明”传统铺垫下,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Culture&Society)和霍加特的《识字的用途》(TheUseofLiteracy)等文化研究经典著作相继问世。这两部著作的问世,就像两颗投向英国中产阶级思想阵地的重磅炸弹,推动了英国社会科学的“文化转向”。霍尔曾高度赞誉威廉斯和霍加特的这两本著作,认为它们都属于重新发现的工作。诚如约翰•斯道雷所说,威廉斯对文化研究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威廉斯强调了文化的社会性,他认为文化是“普通的”,是“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的描述”,把文化观念与整个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这就无疑击碎了文化精英主义向后看的,对“有机社会”无休止的幻想,扩大了文化分析的对象范围,突破了英国一贯追求高雅文化的传统,从而形成了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的著名论断。工人阶级出身的威廉斯一直在为工人阶级文化的合法性地位而努力,他借助于朴素的历史主义的力量来挽救工人阶级文化,也就是所谓的“用利维斯的方法来反对利维斯主义”,使得人们对日常生活方面的关注显得更加正当。威廉斯曾在《漫长的革命》(TheLongRevolution)中表达了他的遗憾:“我所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无法被安置在现有的任何一个学科里面。我希望有一天能拥有一个自己的学科”这一段文字发表三年后,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宣布成立,霍加特担任主任一职。他的《识字的用途》,被视为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霍尔曾经感叹道“没有霍加特的《识字的用途》,就没有文化研究”。他将焦点聚集在深受美国大众文化影响的青年文化上,霍加特并未采用传统的宏大叙事的方式,而是个人趣味的文化观察。但是,新事物的诞生总会面临诸多的阻力,该书从出版前就充满着争议,它大胆挑战了社会学、文学和政治学的学科壁垒,借用伊格尔顿的一句话来说,它是“图书管理员的冤家与噩梦”。霍加特受利维斯主义影响,运用利维斯文学实践批评的文本细读方法来研究工人阶级文化,包括流行音乐、流行杂志、拳击、暴力小说等。这与利维斯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这种方法被称为“左派利维斯主义”。在书中,霍加特对工人阶级文化的态度难免被人认为是一种文化悲观主义,他低估了工人阶级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文化的解读能力,对青年文化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霍加特的《识字的用途》,不仅仅被认为是文化研究的起点,同时也被视为是英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最初尝试。尽管霍加特与利维斯精英主义仍然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但是他率先关注工人阶级的“文化”体验,采用民族志的方式对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详细的描述,其进步意义远远超过了他所分析的内容,这也标志着霍加特与精英主义的分道扬镳。霍加特认为,英国工人阶级的青年亚文化是美国大众文化对英国工人阶级文化的“侵蚀”,工人阶级逐渐被大众文化整合成为“大众”,从而失去了自身文化形态的积极因素,他对这种青年亚文化是采取一种严厉批判的态度的,最为典型的就是“点唱机男孩”(Joke-boxBoys)。霍加特认为这些工人阶级青年是失去了根基的一代,他对这些来自底层的青年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都表达了一种不满,这些青年亚文化现象既是堕落、令人担忧的,又是光彩夺目、充满魅力的。然而,霍加特并非对工人阶级文化抵制群氓文化失去了信心,而是抨击工人阶级文化“道德严肃性”的衰落。

(二)两种范式的“折中”: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结合的亚文化

自CCCS成立以来,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经历了几次明显的范式转换。霍尔在1981年曾发表题为《文化研究:两种范式》(CulouralStudies:TwoParadigms)对英国文化研究进行了回顾,他将英国文化研究分为两种范式,即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文化主义即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威廉斯、霍加特以及E.P.汤普森等第一代新左派的领军人物开创的文化研究路径,他们运用传统的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阐释工人阶级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这是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利维斯精英主义斗争的产物。到1960年代后期,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吸收了法国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人的实践的最终决定因素是文化的结构和意识形态特征。伯明翰学派引入结构主义研究范式一方面是对文化主义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弥补。但是,结构主义不可能替代文化主义,二者互为补充,更像是一种“折中主义”。文化研究能够从一种传统转化为一个成熟的学科领域,并走向国际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霍尔是关键性人物。但是,霍尔并非一开始就接纳了结构主义分析模式的,他在早期更多地是运用“文化主义”范式来进行研究的,其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就是《通俗艺术》(ThePopularArts)。该书并未系统地使用权力概念,但是它在处理高雅艺术与流行艺术时,强调差别问题,而非等级问题,这对理解权力这一概念有着重要影响。他们认为不应该将通俗艺术至于高雅艺术的对立面,而是应该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使二者不再处于对立的状态。随着霍尔执掌伯明翰中心之后,中心的研究重点和理论倾向转向了与文化主义对立的结构主义,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登上英国的历史舞台,意识形态等也越来越受到青年亚文化研究者的重视,青年群体也被赋予了政治身份。然而,结构主义与文化主义的融通是困难的,两种理论范式天然存在着矛盾与分歧,结构主义简单化批判的倾向日渐明显,已经不能适应政治文化复杂化的趋势了。

(三)“葛兰西”转向:文化霸权和抵抗模式的形成

1970年代中后期,深受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理论困境和范式危机困扰的伯明翰学派,开始表现出对葛兰西文化霸权(culturalhegemony)理论的倾向,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重视霸权、斗争和权力关系的新的研究范式,这就是所谓的“葛兰西转向”(turntoGranmsci)。托尼•本尼特(TonyBennett)在《大众文化与“葛兰西转向”》一文中指出,霍尔等人把大众文化作为一个权力与抵抗(“反权力”)的动态的斗争过程,这就为亚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面对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的两难,霍尔选择了转向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寻求“妥协的均势”,以摆脱一种“非此即彼”的逻辑。斯坦利•科恩1980年在其代表作《民间魔鬼和道德恐慌》再版序言中对青年亚文化研究进行系统的批判与反思,他认为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基本范式已经从传统的功能主义转向了批判性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强调历史时空的重要性。亚文化的这种杂交性使研究者们开始反思早期的经验主义式的通俗文化观的局限性所在,霍尔富有创建性地提出新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结合,认为亚文化表征的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曾指出,葛兰西霸权理论为建构和抗拒权力提供了诸多便利。“霸权”是主导阶级统治的权力赢得它所征服的从属阶级人们赞同其统治的方式,这种文化霸权是通过一种内在于社会思想中的经验和意识动态协商而获得共识的一个过程。葛兰西扩展了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整体效应的观点,他认为个人和群体也能形成小型的抵抗,从而对强加的外来文化进行挑战。霍尔认为,“是葛兰西第一次把文化问题,尤其是大众文化,放在权力实践的核心”这里所涉及的权力,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权力。《仪式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这部论文集是CCCS成员从事亚文化研究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并为伯明翰学派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是最能代表霍尔等人“葛兰西”转向的著作。霍尔等人在开篇的《亚文化、文化和阶级》一文中对亚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资产阶级反文化和工人阶级亚文化之间的区别加以阐述,强调亚文化鲜明的阶级属性。按照该书的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则被描述为阶级两极分化、霸权受到多方挑战的时期。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不总公开与主导文化发生对抗与冲突的,二者时而共存,时而又发生斗争。《仪式抵抗》就是从占据统治地位的主导文化与从属文化之间的协商中对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进行探讨的,这显然是受到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影响。

(四)“后起之秀”:亚文化研究转向的“先锋”

CCCS的成立标志着文化研究进入学院体制化阶段。作为“后学科”文化研究的发源地,CCCS并未满足于在教育机构中从事知识生产,而是将其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研讨小组或“工作坊”的非正式教学模式。研讨小组通常是6~8人为一小组,小组在成立前需要针对其关注的问题进行选题的论证和研究规划,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通过论证之后才可以进行具体的研究。如关注女权的“妇女研究小组”(Women’sStudiesGroup),关注黑人抢劫伤人引起的道德恐慌的“抢劫伤人研究小组”(MuggingGroup)都是在这种工作坊的模式下运行的。正是这种自主、开放的研究模式,CCCS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如迪克•赫伯迪格、保罗•威利斯、安吉拉•麦克罗比、吉尔罗伊等。他们受到CCCS文化研究的严格学术训练,同时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了霍尔等前辈的成就。这些昔日的CCCS学生逐渐成长为伯明翰学派的中坚力量,在亚文化研究的转向中发挥着先锋的作用。迪克•赫伯迪格是伯明翰中心的主力干将之一。他成长于一个英国工人阶级家庭,曾在伯明翰大学跟随霍尔攻读硕士学位。1974年,他的硕士论文《摩登的风格》(TheStyleoftheMods)对摩登族的亚文化风格进行考察,此后他持续地保持着对亚文化的关注。于1978年出版的《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奠定了赫伯迪格在亚文化研究中的地位,这部著作也成为亚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至今仍在不断重印发行。在书中,赫伯迪格在亚文化研究方面的创造性才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他将霍尔所倡导的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结构主义的符号学方法相结合,把青年亚文化置于文化霸权的场域中加以阐释,他认为亚文化是青年为了抵抗主导阶级的一种象征性文化符号。赫伯迪格的《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充分地显示出了结构主义对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的影响。如果说赫伯迪格的亚文化研究体现的是结构主义的影响,那么保罗•威利斯的亚文化研究则更多地是体现了文化主义的影响。威利斯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他1972年在CCCS获得博士学位,并在1981年之前一直留在该中心从事文化研究工作。威利斯以民族志研究而著称,是《民族志》期刊的创始人兼高级编辑,现在仍然从事着民族志研究工作。他的代表作《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是对工人阶级反学校文化的青年群体“混小子”进行民族志的调查。在《学做工》中,威利斯突破霍尔等人的阶级分析模式,更加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在阶级分析中的作用。他继承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注重阶级意识的分析以及“工人阶级的异质性”。詹姆逊曾对该书给予了极高的赞誉,他指出《学做工》是“新文化社会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它)把传统的人类学领域和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贯穿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威利斯逐渐模糊了阶级之间的区别,而更多的是将其主要精力放在青年文化消费领域的符号性分析上。这一研究方向的转变在《共同文化》(CommonCulture)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时他在书中提出了“类群美学”(GroundedAesthetics)的重要概念。安吉拉•麦克罗比是伯明翰学派“性别”转向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她因不满伯明翰学派内部男权为主导的话语模式,力图为女性争取话语权。麦克罗比等人发起成立了“妇女研究小组”,但是她们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受到以男性为主要组成部分的CCCS的重视,这些男性研究者多数采取的是不合作态度,同时小组内部也因为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女性亚文化研究的相关资料缺乏、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等问题进展一度非常缓慢。但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妇女研究小组逐渐从阿尔都塞的“社会型构”(socialformation)中找到了理论支撑,女性亚文化的研究工作迅速有了起色。她们认识到,妇女研究不仅仅是从政治上认识其被“抛弃”,更应该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

青年研究论文篇2

科学研究的选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一、创新性

科学总是把目光投向新的问题、新的领域,总是追求新的发现、新的理论、新的创造。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科学。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选题的创新首先体现在要有新的目标,我们在确定目标以前必须要了解:问题所涉及的相关领域中,现在已经有哪些成果,还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中哪些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从哪些方面作进一步探讨?历史上科学的创新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①有重大的新现象和新规律的发现;②有重大影响的新工具的使用;③有重大影响的新方法的采用;④有关键性的新概念提出;⑤新理论的建立;③新领域的开拓。对于青少年的科学研究的创新,归结起来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对有关领域中的旧观点提出新见解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出了物质及其运动的时间、空间相关联的相对时空观,包括“运动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长度变短”等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绝对权威提出了挑战。中学生的科学与工程研究虽然不能与那些世界级的科技英才相提并论,但是中学生中仍然有一些敢于对现有的思想和观点,经过自己的研究与探索,大胆提出自己新的见解的勇士。

上海复旦附中姚周率同学对“被戳穿”的正多面体的计数问题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源于施坦因豪斯的《又一百个数学问题》中的题40:“用27个单位立方体组成一个3×3×3的大立方体,一条直线至多可以戳穿几个单位立方体?”得出的结论是7个单位立方体。

姚周率同学采用了新的计数方法:“直线戳穿的单位立方体与直线被分割面截成的线段—一对应。”不仅将其推广到一般情形,证明了:“有N三次方个单位立方体组成的N×N×N大立方体,一条直线最多可以戳穿3N-2个单位立方体”,并且推广到更一般的命题:“MNP个单位立方体组成的M×N×P长方体,一条直线最多可以戳穿M+N+P-2个单位长方体”。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研究了一般正多面体的戳穿问题,得出如下结论:“一个N-分割后的正四面体,一条直线最多可以戳穿N个单位正四面体;一个

N-分割后的正八面体,一条直线最多可以戳穿2N-l个单位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无法进行N-分割”。

上述研究是一项组合数学中有关几何计数问题的研究,这项研究的结果是对前人已有的结论有本质的突破,可以说这是一项有理论价值的研究。

(二)、把分散的材料系统化.用新的方法整理成新的观点、见解

在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宽广,许多中学生在阅读浏览中,在各种媒体的信息中,找到能激起自己兴趣的研究题目,用自己创造设计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整理后,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和见解。

上海位育中学李艳艳和余蕾同学查阅了1873年至1999年有关太阳黑子的气象资料,通过对太阳黑子月平均值与降水、气温、气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计算,发现太阳黑子数与上海地区的气温、气压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54和负0.44,而气温、气压变化都滞后于太阳黑子活动约11个月。太阳黑子与降水之间的关系不如气温和气压。他们分析认为:这可能反映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更多,因而也更具复杂性。但是通过对降水资料作分析,发现有一个清晰的大约11个月零27天的周期变化,这说明太阳黑子活动对降水也同样有影响。

这项研究有独到的工作贡献,数据充足,过程完整,结论合理。但由于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大尺度”的,如何将其影响应用于局部地区,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三)、经过自己的观察实践有新的发现和发明

所谓新的发现和发明(包括产品和方法),应该是在这之前别人还没有提出过的发现与发明,其鉴定的标准是:在书刊杂志中、市场产品中、专利公报上以及各种公开的场合中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发现和发明。

复旦大学附中沈渊、袁家辉、张诚同学针对教室内的照明状况,在分析了各种不足之处后,提出了一套优化照明的解决方案,并在理论上加以论证和考虑了实际可操作性。这套方案分为三个部分:

1、黑板照明优化:

根据教室黑板上的照明存在光利用不足,分布不均的缺点,即:离光源较近的地方有一条高光带强反射,使同学很难看清黑板上的内容;离光源较远处,光强又太弱。他们根据透镜发散与会聚原理,设计一个透射和反射装置。透射部分采用紧贴灯管的平凹透镜和凸透镜,发散中间光和会聚周边光,把原来向下损失的光充分利用起来,使光线柔和均匀;反射部分采用抛物面镜和双曲面镜的结合,使光线平行且强度均匀。

2、自然采光照明优化:

针对教室内靠窗口光线过于集中而太亮,而靠走廊的座位又不得不开灯,他们设想对玻璃窗作一些改进:将玻璃窗的上半部分的外表面做成锲形,以改变光线行进方向;在锲形玻璃之间做成阶梯状,可有效节约材料;锲形玻璃内表面略微磨砂,使光线柔和均匀。改进窗帘的材料和颜色,增加冷光以保护视力;改进窗帘的构造,改成窗帘由下往上拉。通过这些改进,教室能更合理地利用自然光。

3、灯具布局的优化:

灯具布局的设计上他们大胆地类比原子核内电子轨道的排布,将光源比作轨道中的电子,使它的间距以几何级数递减,并参照稳定的氖元素核外电子和甲烷电子的排布结构设计出一个灯具布局的优化方案,并通过模拟的对比实验加以论证。该方案的设计思想是把空间照明投影到平面,使光照分布均匀。

作者能利用学过的光学原理设计光源分布的优化组合,并有简单的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构思新颖,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实用价值。但限于应用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推广实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探索更简易可行的方案。

创新包括观点的创新和实施手段的创新,也就是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000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一个项目《人的视觉导向》,这是一个行为与社会科学类的选题。它要研究的是“人在发现他所寻找的东西时的效率”。一般来说人眼在发现他所寻找的东西时,其效率是很难通过标准的视觉模型解释清楚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①认定进行视觉研究过程的切人点是要对物体的方位进行分类从而使这种分类能更有效地指导针对目标的注意力;②完善这一分类机制。为达到上述目的,作者创造了一套测试实验的方法:由一台电脑电视屏幕显示几个定向的物体在一个背景下重叠起来。问题是要被测试者寻找一个特定的目标,被测试者无论是发现了目标,还是认为目标不存在,按下两个键中的一个进行选择。通过对遮盖或妨碍目标发现的背景定向的变换进行测试。这项研究要测量的是在每一种背景方位下,能用多少时间找到目标。研究结果显示:当与目标在同一分类的方向下,有导向的背景影响更大,使得对方向进行分类作为有效发现目标的方位的使用得到了认可。这一研究成果充实了“预先指导”的理论,而且又为领先于“预先指导理论”的“早期视觉机械化”理论作了扩充。

怎样确定自己的选题有没有创新呢?通过对专利公报和情报资料的查询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从本质上加以分析,因为类似的甚至相同的题目仍然可以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过程方法和不同的结果,也能体现自己的创新成分。

二、前瞻性和时代感

自然现象繁复庞杂,瞬息万变。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基于前人已经获得的知识的基础,由此才能从肤浅的、零散的,发展为比较深刻的、系统的;从片面的、局部的,发展成为比较全面的、普遍的。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非常艰巨、曲折而漫长。只有以前人已到达的地方为起点,继续前进,才能使短暂的一生为科学创造作出贡献。正如牛顿所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指的就是科学的前辈。

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世界重大的科学发现、科技创造和发明,涉及数学、生命科学、农业。医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军事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航天科学技术和环境科学技术等各个专业领域,正在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持续进步的决定因素。青少年为科学与工程项目选题时,必须高瞻远瞩,了解科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才能在科学与工程研究中有所作为。

哪些问题具前瞻性和时代感的选题呢?从如下的一些事例中我们会得到某些启示。

(一)、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比如,有关城市垃圾的治理及对策问题,包括: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人类对保健品的需求问题;青少年中间的肥胖问题等等。

上海向明中学柳思南等同学研究的是树叶应用于环保中的一种新用途,即:以树叶为原料来制造内包装材料,同时采用添加废纸作为辅助料的方法解决了树叶纤维物理性能差的问题。他们以“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为目标,着重研究怎样最低限度使用防腐剂和防潮剂,以避免成品材料引起的污染。该产品经过实验验证,可以在短期内降解,并且可以回收利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饮食与健康”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上海市政府在1995年曾经宣布,所有的食盐都须加碘。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言,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而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人体缺少它时,对生长与健康都有严重影响,会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但是,当摄人碘过多时,就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此引起专家们对碘盐的各种不同的看法。

大同中学朱嘉英同学对上海人是否都需要使用加碘盐进行了分析。她研究设计了一个测定食物中碘含量的方法,发现上海人即使是在最普通的日常膳食中,也已经能提供足够量的碘。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她认为:市政府在花大力气生产加碘盐的同时,还应当多向市民宣传食用海产品的好处,鼓励市民还是从食物中补碘,回归自然为好。

肥胖是当今文明世界的流行病,对于肥胖的原因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肥胖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原因是与能量代谢失衡有关。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王璐同学采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间接测热术,检测体重正常者与超重者的葡萄糖、脂肪氧化和静息能量代谢情况,以分析这三个量在两组人群中的异同,探讨肥胖的发生机制。

(二)、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问题

人类已经进人了信息时代,信息的较量在国际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科学与工程项目的选题,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上海向明中学徐晨斐和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李愿达同学分析了目前我国关于网络购物发展的状况,发现目前网络购物的方式缺乏人性化设计,因此网络购物发展很艰难。他们设计的目标是怎样让网络购物来迎合人们的日常购物习惯。为此,他们访问了电子商务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银行工作人员,具体了解目前基于网页的网络购物的一些不足之处,然后针对网络购物人性化设计不足的缺点,设计了一个虚拟的银行——总服务器——商店系统,制作了一个多功能的通用客户端网络购物软件——一MyShopping(我的购物),在中间添加了很多人们在日常购物中习以为常,而目前网络购物中却没有实现的功能,使网上购物更加方便。

在世界上每天都有许许多多事情发生,只要注意观察,会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

1999年上海东方航空公司一架飞机在降落时,起落架的轮子发生了故障,幸好最后安全降落,有惊无险,没有造成伤亡事故,但这足以引起了大家的警惕。有一位中学生看到有关的新闻报道后,立即想到:要是飞机场有一种用于抢险的活动跑道,它类似大型的没有发动机的平板卡车,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故,可以将其拖到相应的位置,飞机可以降落在活动跑道上,由它带着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然后停下。虽然这个想法离开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可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白色污染给人类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来看,一次性餐具确实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东西。所以有许多人在研究“可分解的塑料”。

1999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中有一项《制造可分解塑料——“BIOPLASⅡ”》的研究。“BIOPLASI”是指可以被分解的塑料,而“BIOPLASⅡ”就是作者要研究的那种由天然成分组成的,在耐用性和防水性方面类似于商品化的塑料。这项研究的目标是要创造出一种能在短时期内分解的塑料;这种能分解的塑料是由一些有机材料混合制成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这种最佳的有机材料。

作者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冻粉。冻粉是一种不定形的半透明的材料,加热十来分钟后即能熔解。将冻粉、用作为粘合剂的天然树脂和用作为填充料的Comsoreh以15:3:l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制成的“BIOPLASⅡ”达到最佳状态。作者对“BIOPLASⅡ”的抗水性、可分解性、抗张强度、密度、熔点和弹性等进行了测试,他们对所有的性能数据都经过了统计学方法的严格测试,并被逐个证明。他们确信“BIOPLAⅡ”的确是可以降解的,它比聚乙烯有更强的抗张强度,但是它的抗水性不如聚乙烯。

(三)、影响人类文明未来走势的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问题

城市与自然共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谋求城市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

比如: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对园林绿地的量化研究主要是对其功能的量化研究。在不同的绿地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测试方法取得量化值,其中包括:人均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叶面积指数、叶于重、叶面积、绿视率、垂直绿化覆盖面积、年游人量等指标。其中大多采用的是二维面积为绿地的评价指标。在技术上国内外还普遍将航空遥感技术、立体摄影测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于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测算研究。三维量绿色遥感调查是我国学者周坚华等提出的一种估算城市绿化环境效益的新方法,该方法中的绿量概念,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绿化的量化指标体系,其测算方法的研究符合当前国际上精确地定量化研究城市绿化的新方向。其研究内容已经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

华东师大二附中周一凡等同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了一个关于“上海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以绿量的理论与测算方法为基础,以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的定量关系为基本内核的一个实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他的创新点主要有:在信息获取方面实现了遥感、人工调查、绿化规划、环境监测等多元数据的输人和实现了遥感数字图象的直接屏幕量化,实现了绿量和绿化环境效益的自动测算,实现了动态化的环境预测和决策支持等全视窗化的模块和帮助子模块,实现了直观化、易交化、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目标,为绿化和环境数据的管理,为预测绿化规划实现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决策绿地建设方案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可靠和易于操作的工具。

现代文明,使家用电脑,家用电器逐步进人每家每户。如果不会操纵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在未来的生活中,会有许多不便。在1999年和2000年青少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中,都出现有关于便于残障人群操作的控制电脑的方法的研究项目。如:“脚踩鼠标”和“给残疾人的耳朵”——用词语命令来开关连接到电脑主机上的家用电器等,为各种人群在现代文明的社会中的生活带来方便。

三、实用性

青少年科学与工程项目的选题,要考虑的最实际的问题就是:怎样通过它创造有关自己,或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知识;如何改善这个世界。科学与工程项目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应用和认知两个方面,一个研究项目价值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但必须要体现它的价值。

比如姚周率同学的“被戳穿的正多面体”的计数问题的研究主要在认知方面体现了它的价值。上海第三女子中学金如君的“用人发合成L——胱氨酸锌的研究”,她了解到:锌是一种人的生命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胱氨酸具有很多药理功能,它们两者的配合物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与传统的补锌剂相比,胱氨酸锌具有较高的吸收率,而且没有副作用。金如君研究了用人发合成胱氨酸锌的方法:将酸加入发进行水解,调节pH值至氨基酸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使其析出沉淀,经过结晶与重结晶制得纯度较高的胱氨酸;然后在胱氨酸中加人氢氧化钙、硫酸锌,控制温度和pH值,在一系列化学反应之后,得到配位率很好的胱氨酸锌,究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上海复旦附中黄晸同学的“旋转圆盘可控梯度场微分结晶方法和装置的结晶均匀性研究——与搅拌结晶法的比较研究”包含了认知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结晶是医药、生化、精细化工领域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纯化和精制方法。晶体的晶型、尺寸、以及均匀程度对化合物或产品的纯度、性质和用途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晶体过于细小,会导致晶体表面积增加,容易造成吸附和包裹母液中的杂质,降低产品的纯度;晶体尺寸不均匀,也会影响使用。目前通常使用的是搅拌式结晶的方法,由于其设备结构的特点,母液在冷却器和搅拌器间反复冷却、搅拌、混合、结晶生长。部分母液过冷冷却以及搅拌产生的机械碰撞造成了两次成核,从而导致了结晶颗粒分布不均匀。过冷造成的共结晶,以及颗粒大小不均匀造成的母液和洗涤液抽滤可透性的不均匀使细小晶体表面积更容易吸附和包裹母液中的杂质。上述两条是结晶纯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要保证晶体的纯度,就必须通过提高母液放料温度和增加洗涤液量,使收率下降。目前所使用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是用带W底导流筒式的搅拌结晶器,它虽然可以控制结晶冷却曲线,增加晶体颗粒尺寸,但仍然无法解决颗粒均匀性问题。黄晸同学研究的“可控梯度场微分结晶方法”将旋转圆盘上的流动、温度、浓度理论解析运用于溶液结晶。她设计和研制了旋转圆盘式结晶装置。在设计过程中,她解决了用实验室磁力搅拌器驱动圆盘旋转和调速,设计了一个能有效冷却旋转圆盘的冷却槽,用特殊的密封材料和结构,以及密度大于母液的乙二醇冷却液得到的稳定的液封解决了密封问题。她还在自己设计的试验装置上完成了原理性的基础实验,并与实验室搅拌结晶实验结果和带W底导流筒式的搅拌结晶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旋转圆盘式结晶装置在提高结晶颗粒均匀性和操作稳定性(重复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她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次成核晶核数、转速、温度、降温速率是提高结晶颗粒的均匀性和得到大颗粒尺寸结晶的主要因素;而圆盘温度过冷、转速过快造成的流速过大是形成二次成核的主要原因。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观,生产水平和科学进步是评价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客观标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这是本质的主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当它被滥用时又会对人类造成危害。科学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就是社会的日益科学化。社会的科学化,使得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迅速提高。虽然由于生产的盲目发展也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现象,使一度以自然征服者自居的人类受到了自然的无情惩罚。但这不能归咎于科学,恰恰相反,这是由于科学知识的不足,由于人们对人类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规律的无知,一旦认识了这种规律,并采取有效的自我控制的措施,人和自然也就有可能逐渐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由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向海边大量倾倒垃圾所造成的污染的危害,并没有引起一般人的重视。1999年美国有一个中学生的研究项目叫“病原体的天堂”。他研究的目的是:测试由于在佛罗里达海湾的沿海居民因为对处理污水的不良习惯,而引起的海水污染。他用转录酶转换——聚合酶链反应测试海水中的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细菌。他研究的结果发现人类丢弃的废弃物的渗出,污染了海水,有100多种致病细菌从人类垃圾中释放,最终形成了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止反复污染,他研究出了一种快速而灵敏的方法去测定水中是否有这些病菌存在。

青少年在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的过程中,特别要学习怎样用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来评价自己的选题,使自己的研究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

80年代以来,上海及江浙两省的临近城市发展非常快,人口急剧增加,一些河道污染特别严重。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常年黑臭,严重影响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已经成为市政府和广大市民共同关注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苏州河及其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改观,但是为了防止产生反复,对苏州河的治理和保护仍然需要得到长期的重视。

四、分阶段目标

科学家从事科学实验活动,是为了在相对纯粹的条件下更好地揭示自然规律。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贯穿着极为艰苦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其产品则为知识。只有在知识成果的基础上,科学才能进人生产过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现代科学的不断拓展和深化还告诉我们,科学事实也是发展变化的。由于自然界的事物是多侧面,多层次的,而且认识事物的手段、方法在日趋完善,科学揭示的事实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精度,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崇尚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求研究项目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讨论的问题。

1999国家科学于工程大赛有一个选题,研究“转炉接触反应的新催化剂”以减少环境污染。课题的来源是:因为汽车发动机会产生含有CO、NO及碳氢化合物,排出的气体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如果不经过转炉接触反应会严重污染环境,美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空气污染是由此而产生的。目前应用于转炉接触反应的催化剂是一些贵重金属,价格非常昂贵。该课题要研究的是能取代现在所使用的贵重金属、低成本的新催化剂。

这项计划的第一阶段目标是:研究一种新的催化剂,它的表面积要比其他催化剂大好几倍,在氧化反应中的活性也是它们的好几倍,与贵重金属相仿。

第二阶段的计划是用一种新方法合成新的催化剂。这种新的催化剂有很高的氧吸附能力,在还原一氧化氮的反应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这项化实验中发现新催化剂的还原能力要高于目前最常用的催化剂,而这些发现都可以证明新的催化剂在将来很可能取代现在所使用的贵重金属。

以后的目标还要研究新的催化剂对不同的硅酸盐与介质的混合物如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的混合反应,及在硫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比较。

学生研究的项目,应该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项研究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有的同学选题过大:或者提出了问题以后,不知道从何着手去解决问颗。比如关于“电池的利用、回收与处理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废电池是一种含铅的危险废弃物,如果随意丢弃的话.不但回造成铅资源的浪费,而日还会污染大气、水质和士壤环境,被污染的土壤需要几百年时间才能得到自然净化。我们许多中学生也都在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有的组成志愿者队伍,积极宣传和回收废电池。但是回收了以后该怎么处理?对随意丢弃有毒的废弃物的问题该怎么进行管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还不仅仅是家用的干电池,还包括大量的随着汽车工业、电子通讯设备、电脑、电力助动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所生产的大量的被丢弃的铅酸蓄电池。这一切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这里既有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含有社会的问题。

如果我们有志研究这方面的问题,那么应该先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有关信息。据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8月,为了保护我国的有限铅资

源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改变我国再生铅回收技术的落后面貌,上海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无污染再生铅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了破碎和分选设备,经过对这些引进的工艺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调整、提高,使它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废铅酸蓄电池中的板栅、铅膏、硫酸、PVC隔板、塑料外壳等进行分类回收和冶炼,形成了从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再生熔炼、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一条龙”生产线,建成了每年能回收铅3万吨、锑8000吨,硫酸1万吨、塑料5000吨;消除3万吨二氧化硫排人大气;再生铅品位达到99.99%的现代化生产企业。

青年研究论文篇3

批判精神与青年之间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中国历史上是逐渐显现出来的。尽管中国早在春秋就有荀子、墨子的形式逻辑,尽管孔子就说过疑乃“思之始,学之端”,但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批判传统的民族似乎已成为共识。有人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受家庭伦理和家庭制度制约的“孩子”,不存在现代意义“青年”。①无论这两种观点正确与否,不可否认的是20世纪以来,批判精神在青年群体中不时闪现,并极大推动了或者说改变着中国的历史。安东尼·吉登斯说,“如果我们把迄今为止人类存在的全部时间跨度想象为1天,那么农业诞生于午夜的11点56分,文明11点57分。现代社会的发展则始自11点59分30秒。然而人类在这一天的最后30秒内发生的变化可能与此前所有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一样多。”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历史在缓慢地走了几千年之后,突然间以快得让经历其间的人都无暇应接的速度变化发展着,这种急速的变化,与青年人走入社会主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批判精神正是推动中国青年走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因素。

面临全球化、信息化、大众文化等等复杂的社会环境,批判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维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重视。中国的青年人是否具有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事。批判精神是否可教,这仍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关于人格形成的种种研究成果,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影响批判精神产生的一些因素以及影响机制,为培养青年得批判性思维提供借鉴。

一、批判精神释义

1.人们对“批判精神”的三种态度

其一,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人们对“批判”有了一种感性直观,在许多人的意识里,批判与斗争、革命甚至暴力联系在了一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误渎和曲解已经渐渐淡化,但在学术、生活领域慎用“批判”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二,在很多领域,批判或批判精神一词都在被频繁地作为一个不说自明、约定俗成的概念使用着。其三、也有人开始科学地阐释“批判精神”这一概念,如“大学批判精神”、“哲学批判精神”。在后两种态度中,人们都对它持一种正面的价值评价。

2.在批判性思维理论背景下提出的批判精神概念

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近年来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受到重视。杜威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反省思维(reflectivethinking)的概念,这被视为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最早提出。70年代以后,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兴趣进一步增加。有学者提出,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决定美国的生活质量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美国政府要求美国大学优先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并提出到2000年,要使“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有效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的比例有显著性增加。”③

尽管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存在分歧,④他们对批判性思维的总体结构还是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即认为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或智力技能)。本文在这一框架内定义批判精神。

2)批判精神。对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研究者基本都涉及到了批判性精神,并达成以下几点共识:一批判性精神是一种人格特征;二与心理的情感与态度有关;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内在动力。⑤

在有关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批判精神是指一种人格特征。具体地讲,它是个人在认识外部世界和自我时所持的质疑、分析、理性思考的行为倾向。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社会化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人格,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批判精神也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青年的批判精神。相对于童年和成年阶段,青年的社会化有独特的意义和特征。首先,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对青年(青年阶段结束意味着成人和走入社会)的要求决定了青年阶段的社会化以基本完成人格塑造、形成自我意识,认同社会角色为目标。其次,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性以及对性的需要强烈等特点,⑥这影响了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的偏好。第三,青年人的特点决定了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矛盾、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往往比其他阶段更加明显、激烈。其中代际冲突、与主流文化的冲突是最为普遍的冲突。⑦

青年社会化的特征决定了青年更容易产生批判意识。换一个角度讲,面对各种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青年产生批判意识才是正常的和有利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青年阶段本应是最渴求知识、最愿意思考、最习惯去怀疑的年龄。深入思考社会现存的种种观念和事物,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科学的态度,才可能真正融于社会,而不是屈从于社会或者被社会所孤立。

二、青年社会化过程新解

对于“社会化”这个重要概念,不同领域关注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安东尼·吉登斯对社会化的定义是“指儿童或其他社会新成员学习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他认为,个人通过认同的过程获得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⑧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待社会化,则偏重于认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建立与完善,“认同”是包含于其中的。⑨

总的来讲,对于“社会化是将自然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塑造个人的行为模式”“社会化是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这些观点,研究者已经取得了一致。

综合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化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青年社会化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经过一定心理过程,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建立自我意识,最终理解并接受社会角色的过程。以“影响”为线索对青年社会化可作如下理解:

1.影响源

很多研究涉及到了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在此,我们把这些因素定义为社会化的影响源。

1)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以及生产力水平。它是社会整体的产物,一经产生便渗透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并以价值观念形态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⑩

2)教育的影响。包括学校的教育、国家宣传机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3)家庭的影响。除去通常所说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外,本文认为,代际关系也是家庭影响的重要内容。

4)同辈群体。5)大众传媒。在当代,大众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大大超过了过去,其影响力比较其他因素来说更是不容忽视。

2.影响过程

青年面对众多影响源,会主动地选择接受环境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接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

1)个人的需要。社会文化学关于文化客体和阅听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在此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有研究者提出“用途与满足”模式,认为阅听人在选择文化客体及其内容时,会选择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或者支持他们已有观念的客体。例如可以用畅销书来研究出版物的主流倾向。(11)按照这一思路,青年在选择影响源所传达信息时,应该是以自己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和对性的需要强烈等特点。(12)2)人格(personamy),也可以称做个性。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陈仲庚教授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3)一方面,人格包括与生俱来的性格与生理特征、气质,它们从人一出生就制约着个人后天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格中能力与性格的部分在青年时期正是急剧变化和不断成型的阶段,每一次新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在以前个人能力与性格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人格既是青年阶段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制约社会化的因素之一。

3)物质条件。物质条件主要指青年生活的经济条件,在我国,青年阶段的早期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家庭的支持,这一因素制约了青年与各种影响源接触的可能与程度,同时也对了青年心理有所影响。

4)其他心理因素。例如从众心理、顺从心理等。对于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待于继续探索,但总的来说,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青年通过与各种影响源的互动,人格逐渐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也逐渐建立。这一复杂的过程成为社会化最核心的部分。

3.影响结果

由于青年阶段的结束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身份、承担社会责任、构成社会关系为标志,角色意识对青年社会化的意义则更加强烈。角色意识的形成,是人格形成和自我意识建立的最终结果,或者说,角色意识有赖于这两者的确立。

三、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影响批判精神形成的契机

1.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某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理性批判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这种传统影响了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的发展。(14)

2.代际关系。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是个人在前青年阶段和青年前期主要的影响源之一。代际关系如何,决定了青年对上一辈人所代表的价值观念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而其中就蕴含着批判精神产生的可能。

3.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之间关系。这里援引陈映芳教授的研究为例,她以“角色”概念为核心对20世纪以来青年文化进行了整理,根据青年对占社会主流的“青年”角色的认同情况区分出了“角色型”和“非角色型”青年文化,从她的研究可以看出,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是否契合,会对青年是否具有批判精神产生明显的影响。(15)而在当前,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文化成为青年接触最多、受影响最深的文化样态,已经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这方面的因素就更值得关注。现在大量有关大众文化对青年影响的研究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4.社会变革。从中国20世纪以来历史发展中就不难看出社会变革对青年批判精神的影响。社会变革往往造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真空,使社会化出现中断,这如同幼小的植物得不到阳光和水分。但人不同于植物,总会主动的去寻找,面对各种文化信息,失去引导的年轻人很容易产生以质疑为特征的批判精神。

以上四点只是笔者初步的思考,对于这四个方面的影响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比如通过实证材料来验证,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培养当代青年的批判精神,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有待进一步研究。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同目标,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批判精神又是批判性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如果批判精神不能教授,至少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一些环节去培养、塑造我们的大学生,毕竟他们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①参见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9页。

②⑧[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36-37页。

③参见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文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第3期,第47-49页。

④参见符丽燕、朱念琼、康丹《批判性思维测评方法的研究进展》载《中华实用医药》2005年第14期;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第81-86页。

⑤(14)参见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陈骏宁《批判性思维及其能力培养》(硕士论文,2004),见中国优秀博硕士数据库。

⑥⑦(12)刘慧曼主编《当代青年社会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青年研究论文篇4

近年来,博客成为青少年表达自我的一种重要渠道,社会各界也对青少年的博客使用行为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博客对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或消极的影响上,而对博客带给青少年的社会文化影响却关注较少。事实上,在这个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青少年对博客的接受和使用并非是全然被动的。面对海量和信息和类型庞杂的媒体,青少年也不再只是充当简单的“冲击—回应”的被动性角色。青少年同样可以运用网络和博客发出自己的声音,确立自我身份的认同,进而塑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引言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行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解决青少年过度沉溺网络、盲目上网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等问题上。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在探讨如何使青少年积极合理地运用网络,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和环境。总的来看,研究者大都关注在网络对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或消极的影响上,而对网络带给青少年的社会文化影响却关注较小。事实上,在今天,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自我的重要渠道。而在这个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青少年对网络的接受和使用并非是全然被动的。面对海量的信息和类型庞杂的媒体,青少年也不再只是充当简单的“冲击—回应”的被动性角色。青少年同样可以运用网络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确认自我身份的认同,进而塑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在这方面,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博客表现的最为突出。

一中国青少年博客现状

(一)青少年博客发展

自从1994年,大学生JustinHall开办“Justin’sHomePage”个人网页,首次在互联网上记录日记以来,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带有个人浓厚色彩的博客席卷全球。喜爱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更是和迅捷、交互、个性鲜明的博客存在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青少年“写博”也开始盛极一时了。

CNNIC2008年1月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已达2.1亿。而这其中,24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50.9%,也就是说,中国一半以上的网民是24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绝对人数接近1.07亿。换一个角度来看,报告中说,中国网民中学生占到了28.8%,也就是说有6000万学生网民。由此可见,青少年网民成为中国网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青少年网民中,有不少人钟情于博客。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青少年学生网络使用率中有22.6%的人写博客,而总体网民网络使用率中写博客的人有19.1%。青少年中开通博客的人数比总体网民高出了3个百分点。而《200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指出:截止到2007年11月底,中国博客空间已达7282万个,博客作者人数4700万。而这一数字在2006年1月是1642万人。不到两年时间,博客作者人数增加2.86倍。在博客/个人空间应用方面,半年内有33%的青少年网民更新自己博客空间,远高于23.5%的平均水平。

尽管我国青少年博客数量还没有精确的统计,但2006年,中国少年雏鹰网在推出博客频道的140天内,日记总量突破10万篇。如今,用户数在13万左右,年龄在10-15岁的“小博客”非常活跃,并呈现急速增长之势。有关研究者指出,从年龄来看,最小为10岁左右,其中12—15岁人群相对活跃;从上网时间来看,周末上网率最高,一天上网时间集中在晚上6点到8点。[2]

(二)青少年博客类型和风格

青少年博客类型多样,主要分为青少年专属博客网站、各大门户网站开设的青少年博客专栏两大类。青少年专属博客网站较为全面地展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场景,尤其突出和青少年学习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种内容,比如学习计划、学习交流、社会实践等。相比之下,各大门户网站开设的青少年博客专栏紧紧和门户网站的风格特点相连,突出展现青少年青春活泼或者时尚另类的一面。

青少年专属博客网站,以“雏鹰网“、”中国学生网“等博客网站最具代表。如“雏鹰网”分为“文学空间站”、“心灵空间站”、“知识空间站”、“红领巾空间站”、“动漫空间站”、“游戏空间站”、“DIY空间站”、“媒体联盟空间站”、“娱乐空间站”、“小作家空间站“等不同的栏目。“中国学生网”的博客网页内容分为:随笔文章、文化知识、娱乐笑话、教育科研、校园生活、成长日记等。“中国学生博客中心”在内容设置上也大同小异,主要围绕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爱情、兴趣、读书、同学、老师、学校等几个板块来构成。而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也更加多元化,可以说,心情日记、文学创作、生活情趣、社会文艺、人文社科、幽默搞笑、科幻冥想、域外校园……无所不包。另外,“中国少年博客网”由于开博的博主们年纪都较小,其主页干脆按照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进行分类,以此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需求。

和青少年专属博客网站的强烈细分化特点不同的是,一大批门户网站也正是看到博客日益提升的影响力,也开始纷纷开设青少年博客专栏。象中博、MSN到后来以名人博客而火起来的新浪,再到如今各大门户搜索以及社区网站如搜狐、雅虎、网易、百度、猫扑等纷纷设立自己的博客栏。以新浪的“中国学生博客联盟”为例,其主要内容有:精华博文、学生时代、文学情感、学习交流、视觉享受、谈天说地等。几个栏目的设置基本涵盖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情感等方面的需要。至于开办博客专栏,新浪有着自己的理念:““由于中学生生活的圈子相对狭小,亦很少经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要从所见的凡人小事中发现大主题,我们处世相对单纯,通过积极的交流易于融入生活的圈子。我们要生活的快快乐乐,相信自己。”在这类博客网站中,90后门户网也是有着独特个性的。该网站的宣传口号是:“这里有最炫的90后原创作品,由我们自己记录90后的成长,让世界了解90后,90后杂志《光颜》官方网,演绎90后盛世,期待90后的你加入我们,我们就是90后!”正如该网站自己宣传的,这里有“最炫的90后原创作品”,而这些原创作品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90后博客。90后博客从内容上看主要关注90后的生活琐事、情感记录、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内容,以突出90后的个性和风格为主旨。

近年来,青少年博客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博客数量的大大增加,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向多样化发展。青少年博客不只满足于文字的简单呈现,而越来越多的博客或者提供富有个人创作特色的图画、照片配上文字,或者展现形式多样的视频。还有一些青少年开始利用博客进行文学创作,在博客上写诗歌、写科幻小说、散文等。而从博客页面设计上看,这类博客和青少年好奇心与创造力紧密结合,页面设计生动多样,充满了浪漫、卡通、新奇等特色,这样的页面设计和青少年活泼、灵动的文字相得益彰。

二青少年为何热衷博客

很多人将2005年视为中国的博客元年,也正从这一年开始,博客开始成为各大网站的宠儿。“即使无人欣赏,也要努力开放”,博客带着它特有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融合的特性赢得了人们的瞩目。对于青少年而言,青少年本身就是接受新鲜事物的生力军,而博客作为一个典型的自媒体,实现了人们在一个网页中“想写就写”、“想编就编”、“想画就画”的愿望。博客代表的无疑是和青少年反感的“教训”、“管理”,甚至“支配”等截然不同思维方式,博客使得青少年可以实现情和情、心贴心、手拉手的交流沟通方式。自然,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博客成了青少年的朋友。总的来看,青少年亲睐于博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心理需求

博客所追求的是个人化的行为和个性化的思维,彰显的是个体的兴趣和爱好。从这个意义上看,博客的特性首先和青少年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高度吻合。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心理意识逐渐独立发展的时期,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要求有自,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时间,甚至生活方式。自我意识的逐步确立和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使得青少年也开始逐步具备了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而言,青少年对自我持较多的认同态度,也就是说,绝大部分青少年喜欢自己的个性。因此,青少年对那些能够凸显自我个性的渠道和方式比较容易产生兴趣,而博客就是一个彰显自我个性的媒介。

同时,青少年也是新鲜事物和时尚的忠实追随者。现代社会的消费已经超越了物质实际需求的满足,成为了符号化的物品和“意义”的消费,在这点上,青少年表现得较为突出,他们的消费行为往往是在寻找某种“感觉”或者追求某种“意义”。对于青年人来说,博客更多的存在意义或许在于它意味着时尚、跟随潮流,意味着某种品味。因此,当“今天你博客”了吗成为一种时尚的问候语之后,无疑对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刺激。

青少年的另一个心理特征就是创造力较强。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工具,开发了各式各样的功能,这些功能能够满足青少年创新的心理需求。比如例如新浪博客开设了“快速通道、文章管理、好友管理、自定义设置、BLOG信息设置、我的播客”六大类功能,每类功能又分为数量不等的子功能,比如,“文章管理”又细分为“发表文章、管理文章、管理分类、管理连载、管理评论、管理留言、管理标签”7类子功能。选择模板”为用户提供了“自定义模板”、“快速更换模板”功能,“自定义模板”提供了“模板DIY”界面,博主可以在数千种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加以搭配,使其更加个性。“快速更换模板”功能是自动生成的,新浪提供了“浪漫温馨、活泼可爱、另类空间、魔兽风格、音乐旋风、足球世界、节日表情”七大类模板共103种。博客网站的多功能化为青少年实现自我创造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二)娱乐需求

追求娱乐、休闲和游戏是人的本性,在这点上,青少年也不例外。德国美育学家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在游戏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纯粹的人。并进一步指出,完美的人生,需要以超功利性的、自由自觉的“游戏冲动”来调节和统一人身上所具有的本能性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闲暇时间和娱乐活动同样重要。健康的娱乐活动能够使青少年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享受文化和艺术所带来的精神食粮,从中获取利于个人成长的东西。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具有传统媒介的基本功能,而且在娱乐功能上结合地最为完美,它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全息图像等方式进行组合传播,提供给人们更具感染力和互动性的娱乐方式。因此,网络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更是青少年自我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一种拓展。

相比其他的娱乐方式,大多数时候的娱乐是来自外在的娱乐,比如,音乐、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等等,但是很少有娱乐是来自人们心灵深处的自娱自乐。而博客却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自我娱乐的欲望。可以说,博客是通过语言符号的编码实现的游戏。一位记者说过,写博客,第一不想把它当作负担,因为这是件自愿的事情;第二希望写一些有趣的东西,因为写的时候就是放松自己的过程。[3]通过语言符号的编码和建构,博客就好比是人们搭建的自己的一个院子,在里面可以让自我的灵魂透透气,出点汗。青少年通过博客,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自我娱乐的目的。

不仅如此,博客内容相当多的内容都是关于影视明星和知名人物的,这也充分体现出博客的定位策略就是充满了时尚感和娱乐性的。年轻人本来就是追逐偶像最卖力的群体,自然也就成为了网络各种论坛和博客使用的主体力量。比如,韩寒、郭敬明本来是以“少年作家”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他们的博客中,他们似乎更愿意照片,文字也大多围绕游乐生活、日常琐事展开。大多数关注他们的网民也乐于和人们交流追星的感受,谈论的话题也在围绕这些作家谁更帅写,谁更有号召力等问题。不难看出,内容娱乐化、偶像化成为博客重要的编码内容。

(三)群体认同的需求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4]在这点上,作为青少年的群体也概莫能外。青少年的博客还不仅仅在于满足心理上求新、求异和娱乐的需求,从更深的层面来看,青少年同样是因循既定意义的动物,也需要相互之间的交流。不仅如此,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人际交往需要往往表现得更为强烈和迫切。自从网络出现以后,围绕网络对青少年造成影响的研究虽然不胜枚举,然而,这些研究基本关注的都是网络对青少年人际交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网络致使青少年人际关系冷漠,诱发心理和人格障碍等问题。这些研究诚然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不可否认,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试想有一天,网络上的人际交流也有可能会成为人们生活中日常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这就提醒我们应该对网络中的人际交流给予正面积极的回应。

传统的社会交往所受到的限制较多,交往对象基本以家人、同事、朋友、同学为主。因此社会分化不是太明显,人际交往的原则可以依靠传统的人伦道德等基本原则。但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分化变得剧烈,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差异也较为明显,这些都可能导致即使是亲人、朋友之间也会出现交流的困难,这就使得人们交流圈子缩小,交流也变得愈加困难。而网络的自由、开放和平等性,无形当中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随心所欲交流看法和观点的场所,而且这种交往不必背上过多的心理负担,也没有过多的伦理道德义务需要承担。齐美尔将社交作为一种纯粹的“游戏”,“在这种游戏中,人们假装都是平起平坐的;同时每一个人又似乎对其他人予以格外的尊重”。[5]因此,这种较为模式很快受到人们的青睐。

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的出现,构筑起的就是青少年们想象中的一个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为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提供了共同的沟通互动和意义交流的情景,使得进入到这个共同体当中的人们自然而然建立了一种“归属感”。就像有孩子在博客中所说的:“有的事情跟爸爸妈妈没法说,有时他们也没有时间细细听我说,在博客上写出来,期待着网友的回复和讨论,很舒服很开心。”[6]在这个新的“共同体”中畅所欲言,让孩子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总而言之,青少年热衷博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青少年从最初对博客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的好奇、探寻,到将博客作为娱乐方式的一种,进而发展到通过博客寻求心理沟通和群体认同,这个过程也是青少年对博客逐步加深了解和运用的过程。

三青少年博客的社会文化意义

要考察青少年博客的社会文化意义,必须先回到传媒和社会本身的讨论上。可以说,传播方式和传媒必然与一定的社会发展相关联,换言之,社会整体性的发展还必须依赖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和传媒表现的互动,如果没有这一互动过程,传媒只能是外在于社会生活的异物,不具有独立重组社会的力量。[7]从这个角度来说,博客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就成了了解一个社会或群体文化变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或者也可以说,博客的出现可能会与人们的生活发生生动和丰富的互动关系。因此,青少年博客也就被赋予了较强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确认青少年的社会身份

一般而言,对于一个拥有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社会来说,这些媒介及其负载的信息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要素,这些新的要素得以生产和迅速广泛地传播,使得社会在各个层面都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青少年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仅对新的文化要素有着较强的敏感度和接受力,而且还具备较强的使用新鲜事物的基本能力。而在以往对青少年和媒介关系的研究中,人们较多的关注于现代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在面对各种新兴媒介和多样信息时更多扮演的是“冲击—回应”的被动性角色。

然而,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来说,现代社会的变动剧烈,各个阶层分化明显,各个层面都可能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中,信息在社会中的合理流动,已经成为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个信息传播系统中传受双方是否拥有同等的机会和权利,将成为保障这个信息系统平衡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青少年不仅需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的信息,同样也需要一个发表自己声音的渠道和方式。

从前面对青少年博客的类型分析中就可以看到,青少年博客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最为集中的话题主要包括学习、生活、爱情、兴趣、读书、同学、老师、学校等常见内容,这些内容多为青少年互相倾吐心声、交流情感之用。除此之外,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些青少年博客内容也力图发挥博客“自媒体”的优势,也尝试自己的声音和信息。比如新浪“中国学生博客联盟”中博客文章“中美《小学生守则》比较”、“中国春节习俗、文化意义及改革、保护措施!”、“杰出青少年的62个成功细节”、“地震中的那些感人话语……”等博文,可以看出,一些青少年在利用博客发表对教育、文化、职业,甚至灾难等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并努力使自己也成为一个信息的媒体。又如,近年来一个很流行的少年博客“猴哥的快乐生活”,年方四岁的小博主在博客上发表各种充满童真的奇思妙想,在“猴哥”的引领下,读者可以知道“祖孙节”、小朋友的“上课记”、孩子严重的“淑女”等等日常趣事。在博客中,她这样介绍自己:“活泼好动、口齿伶俐,会弹钢琴,喜欢唱歌跳舞,认识好多字,会在电脑上玩游戏、听音乐、学外语,拼音会的越来越多了,博客写得也越来越快了,但是其他的复杂事情还得靠大人帮忙。”“猴哥”的文字稚嫩单纯,但依然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当然,尽管博客一般只能吸引某一社会群体,但是,在某种意义上青少年博客也推进了边缘性群体和社会主流群体话语交流的平等化趋势。这点即便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大约有57%的上网少年是内容创造者,这个数字占到年龄在12岁至17岁的1200万青少年的半数,他们在网络中主要从事的活动有:在一个个人主页上创作或工作;在一个学校、朋友或组织的主页上创作或工作;分享原创内容,如艺术品、图片、文章或网上视频;将网上内容重新糅合成一个新作品。[8]

作为青少年的群体无疑是处于社会结构中的边缘性群体,从常规来看,他们往往都是在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社会的不同力量都在对青少年的一言一行进行规约和限制,而人们也较少直接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来制订社会规约或游戏规则,因而青少年在信息和媒体资源占有上显然处于弱势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势必使我们要考虑到这个社会中任何一个群体的要求和特点。青少年博客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社会边缘性群体对信息资源的占有了改变。虽然说,青少年博客毕竟是少数,但是,“当少数与多数保持一致时,少数是无足轻重的,它甚至算不上是少数;但是当少数以自身的重量凝聚在一起时,便不可抗拒”。[9]青少年博客发挥的正是青少年的“集体智慧”,它们在网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传播生态,甚至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传播力量。

进一步而言,青少年对博客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系统不平衡的状态。但是,这种改变也许并不一定是青少年积极自觉的行为,他们使用博客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通过博客确认自己的社会身份,并寻求能够“理解”自己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好像是一个无形的空间,提供给人们相互依靠、忏悔,甚至同情、倾听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个“共同体”会告诉身处其中的人:在我们悲伤失意的时候,总会有人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而这样的心理感受,正是青少年自我身份得以确立,共同群体得以建立的基础。

(二)建构青少年的文化符号

格尔茨曾指出,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10]显然,文化具有传承性,然而,在不同的社会中,文化传承的方式有所不同。传统社会中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前喻文化”,即经验文化或老年人的文化,老人是这一文化类型中的主要角色,年轻人只能是听众。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文化表现为“并喻文化”,这时老年人和年轻人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而在现代社会,文化成为“后喻文化”,这时年轻人成为文化的主角。“后喻文化”又称为“青年文化”,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世界性社区的出现,整个人类第一次共同生活在一个能够共享信息资源、交流看法的社会中。现代化的通讯传播手段和交通工具使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都能知道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11]无疑,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原来那种自上而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往日的魅力,社会的文化传递机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可否认,在“后喻文化”的形成中,现代传媒和信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信息交往的日益频繁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老一辈人在新的信息时代和科技方面越来越趋于弱势,接受新的知识更加趋向于被动。相比之下,年轻人更能积极主动地寻找新的信息和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并且能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与手段来改变自身的环境。因此,年轻人在积极吸收新文化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网络作为“后喻文化”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使得年轻人对文化的习得和认识不再仅仅来源于老一辈人或者“传统”。网络和博客正是年轻人积极利用身边资源和条件,以获得自身更大发展空间的一个例证。

更进一步来看,文化不仅能够沿袭传承,还能够进行新的符号意义的建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平衡稳定的传播系统,不能使信息在该社会中合理地流动,那么,传统与现代、社会整体和个体等各个方面可能会趋于紧张的状态。博客在这里起到了一个中间缓和地带的作用。博客通过自己的“解码”和“编码”方式,将来自外界的各类信息经过筛选、加工和处理,用自己的方式发挥出其文化符号的基本功能。

可以说,青少年博客作为青少年群体价值观及其创造力不断推陈出新的外化表达,逐渐成为流行于青少年文化群落的一种符号和装饰,而青少年也试图以此标新立异,引人瞩目。一份调查表明,一些“学生们在网上写博客,他们的文字可能被好几亿人看到,而他们想做的却无非是吸引几个同桌的注意力!”[12]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写博客就意味着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博客就像一只水晶鞋,任何一个人穿上它都可能成为时尚的宠儿”。[13]博客是一种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方式,通过博客的独特个性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是一种自我欣赏的表现和被观望的期待。正是在这样的心理欲求中,通过制作博客,青少年能够增强对自我的关注,提高自我形象,并深切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注视。于是,写博客逐渐演化为了青少年一股流行的风潮,并渐渐成为代表青少年时尚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三)形成青少年新的消费方式

按照功能主义的传播理论,一般把传媒看作是不偏不倚的传播工具。然而,随着当代社会的整体结构的变化,社会中媒体的组织、性质及传播方式都和传统社会中的媒体有着根本的不同。当代媒体的无所不在使它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各种媒体以如此多的方式,在如此多的不同地方,介入到如此众多的人的日常生活中。到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我国网民达到2.53亿人,数量居世界第一。可以想象,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各类媒体的广泛普及,当代社会中的消费也发生着变化,消费活动已经不完全等同于古典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消费,既不属于一般商品经济生产的过程,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而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媒体不再仅仅只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媒体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消费品。这种消费品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消费,人们消费的是这类产品中的“意义”和“感受”。

由此,博客的出现对于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还在于形成了青少年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互联网中,每个人都有着双重的身份,既可以生产信息,又可以消费信息。这个特点,在博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人们在自己的博客空间里随意地书写自己的感情,或者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无疑,在这个空间里媒介接收者也就等同于信息生产活动,他们生产着一些适合这个空间消费的媒介产品;同时,作为信息的接受者的博客作者,也在互联网这个媒介空间里,寻找着适合自己口味和兴趣的媒介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着自己的不同的符号的解码,从而使这些媒介信息产品真正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

当然,博客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必定伴随着一定的消费支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上网开通博客的青少年一般都生活在城镇家庭中,而这样的家庭基本都能够支付日常上网的费用。但是,但是,这个支出还不是首先由金钱来决定的,还有时间上的支出。尽管大多数开博的青少年可能没有计算过上网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价值,但是,从他们的价值观来看,通过博客得到的一种享受和自由,本身就是一种获得。而提供博客这种消费方式或消费产品的网络设计者和网络运营商也就利用使用者的这种心理来获得经济利益。

既然是消费,必定和情感的体验紧密相连。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需要,或者是生理上的,也或者是心理上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开通博客并不一定带有非常明确的目的,事实上,相当比部分青少年写博客最初的动机某过于赶时髦,比如一个已经有着将近三年写博经历的16岁高中生认为:“我是2005年3月开始写博客的,当时不知道博客是什么,因为好奇就注册了一个,发现很有意思。”[14]而在很多写博的年轻人看来,不写博客似乎就意味着落伍。可以看出,博客的消费方式带有一种炫耀式的成分。青少年的炫耀消费是一种虚荣消费,注重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消费的意图不在于物质的使用性,而在于商品中所象征的人的关系和差别性,从而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以此寻求他人和社会的认同及肯定。

四结语

青少年博客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真实自我,发挥个人特性的渠道,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青少年一种新的文化符号。但是,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青少年过多地沉溺于网络和博客,会减少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的时光,导致他们心理健康程度下降,而虚拟的网络交流给人心理满足的程度远远不及实质性的交流。甚至有专家认为,青少年们在博客上写下纷繁芜杂的东西,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不良影响。不仅如此,有人利用博客在网上引诱青少年进行犯罪,这是最令人担心的。一名网络安全专家警告,当青少年们在网上写博客或者贴自己的照片时,他们并不知道有多少犯罪分子在网上游荡。一旦发现目标,这些犯罪分子很可能会通过电子邮件引诱青少年见面。

不可否认,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等特点,很难保证网络平台不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所利用。因此,博客要真正承担起健康积极的文化影响职责,还有赖于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甚至媒介文化的培育,而在这点上,任重而道远。

[注释]

[1]孙信茹:云南大学新闻系讲师,人类学博士;杨星星:云南大学新闻系副教授。

[2]陈磊《青少年对博客的心理依赖易致现实感缺失》,《科技日报》北京2006年,3月13日。

[3]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4](日)绫部恒雄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52页。

[5](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地6页。

[6]江嫣,《青少年写博教育新空间等待“指正”》,2008年1月26日《中国教育报》。

[7]参见潘忠党,《电视•时空•流行现象》,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0页。

[8]刘津著《博客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

[9](美)梭罗,《公民的不服从》,《美国读本》,林本椿等译,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65页。

[10](美)格尔茨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11]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0页。

青年研究论文篇5

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英国的调查表明:有1/5~3/5的教师感受到巨大的职业压力。美国的研究显示:有78%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压力,有37%的教师有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状况。我国的研究者也认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比其他职业群体更为严重。与此同时,由于受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社会地位、利益分配,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一些青年教师业务不精深,不注重知识更新,安于教一本书,照本宣科,对工作缺乏热情,甚至产生厌教、弃教的心理。当现实生活与他们构设的理想化前景不一致时,还会造成心理的不平衡,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抵触情绪和感情偏激等现象。

外在的竞争压力、高度自我期许带来的持久压力和社会因素影响;以及激励机制建设的滞后导致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偏低。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激励,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动态系统,高校管理者要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特征灵活运用激励理论,不断寻求激励的新手段、新方法,促成高校青年教师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热情,进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最终使学校的整体事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1树立新理念,进行尊重激励

古今中外的领导者,无不懂得尊重人的需要,他们总是通过尊重人的价值去争取员工的合作,去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所以对高校青年教师也要给予必要的尊重。一方面要注意研究青年教师在自尊方面的需要和特点,尊重青年教师的人格,设法满足他们的自尊需要。另一方面学校组织、领导、同事和学生要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尊重,尊重他们的进取心、好胜心和创新精神,尊重他们在缺点、弱点中埋藏着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只有这样,青年教师的优点和长处才能得以更好地发挥,从而更具有进取心和创造性。

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和“以能为本”的管理新理念。“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实质是尊重人、相信人、理解人。这是现代管理的出发点,也是激励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出发点。对于力求学有所成、才有所用、业有所优的高校青年教师层面来说,应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当青年教师在教学或科研做出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当他们工作发生差错时,领导要主动承担责任,同时寻找解决困难的出路。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呈现出真正的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是促使高校青年教师钻研业务,努力工作,教书育人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之处。

“以能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进步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学校管理中变得更具有操作性。尤其要在用人上克服对青年教师的不信任、不重视和不放心的传统观念,按照“选贤任能”原则,大胆地启用青年教师担任教学科研负责人,有意识地把青年教师推上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引导学有所长、教有特色的年轻人相继走上中层管理岗位,把少数有突出能力的青年人推上校级领导岗位。

2把握目标,进行期望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克特?弗隆在期望理论中提出,当人们预期他们的行动会带来既定的成果,并且这种成果对他们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做某些事情以达到组织设置的目标。因此,心理学认为,期望是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期望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力量,推动人们的行为向着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努力。所以,应给青年教师创设既远大又切实的奋斗目标,当高校青年教师对某项活动及其结果的效用评价很高,而且估计自己获得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很大时,那么领导者用这种活动和结果来激励他就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高校青年教师使用期望激励时要尽量抓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效用评价最大的期望值,不能泛泛抓一般的激励措施。依据心理学的划分,人有3种期望心理即报酬期望、成就期望和机会期望。高校可以通过这3种期望的有机结合,来诱发青年教师的工作动机,激发其内心的积极因素,如建立适合青年教师创新性工作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绩效考核成绩核算工资等以此实现有效的报酬激励。引进竞争机制,引发青年教师强大的行为内驱力,以获得对工作成果中个人贡献的感受,以此实现成就激励。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深造、考核和任用制度,使每一位青年教师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获得同等的个人发展的机会,形成有效的机会激励。

期望激励过程中要注意:一是期望激励的渐进性。所谓“一年入门,三年懂行,五年成熟,七年显才能”,教师的所有进步都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进取两大互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应科学地为青年教师设计近期、中期、长期的奋斗目标,同时应强化其每一阶段的使命内涵,以光荣的使命感来驱动其奋发进取;二是期望激励的调适性。倘若期望值过高,盲目乐观,实现不了,会产生心理挫折,如果缺乏信心,期望值过低,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所以应及时帮助青年教师调整期望值,采取“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以便适应变化了的外界环境。这样有利于潜能发挥,克服消极因素,强化行为动机。

3调节心理。进行物质激励

人的行为不单纯受思想、观念、立场的支配,还要受到情感、意志、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激励的过程,实质是通过外部刺激使教师把内在的心理需要和动机转化为实现目标的外在行为过程。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由于心理、客观外界的刺激因素而导致其严重的角色压力和强烈的内心冲突,加上教师“奉献”应多于“索取”的职业特点,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从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根据青年教师的心理偏失,按照青年教师需求的不同,建立柔性的薪酬制度,比如,设计具有差别化的激励性工资、福利、保险及津贴等项目是提高青年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可适时增加青年教师的工资,进行工资晋升、晋级;及时给予医疗保险、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准时发放奖金、岗位补贴、津贴等等;可根据青年人的不同需求偏好,采取菜单式福利的办法,由他们自主选择福利项目,各取所需。通过以上方式,不断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且激励要有足够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一定要予以重奖。

4创新手段,进行综合激励

不断寻求多元化的激励新手段、新方法不仅是改进学校管理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重视贯彻利益驱动原则,注意发挥物质激励的积极作用外,针对当代青年教师人心思新、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特点,始终牢记列宁同志提出的“少玩弄行政手段、少发号施令”,对知识分子“要手段异常慎重和灵活的态度”地教导,不断地寻求激励机制的新手段。

4.1以“自我实现”激励为前提。满足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就是创造条件让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有所建树,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所有潜能。青年教师往往喜欢挑战性的工作和创造性的活动,挑战自我的成功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青年研究论文篇6

今天,上千万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近千万接近成瘾者存在的事实,说明网络这一高科技产物在带给人类社会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一挑战显然是信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网络的发现功能与网络成瘾的原因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关系密切。而网络游戏是通过我们人性深处寻求交往与认同、刺激与娱乐、成就感以及追求自由与自尊的需求来实现的。网络之所以吸引人甚至令人上瘾,也正是因为它能带给人们变幻莫测的“崭新世界”。网络通过它全新的吸引力,使参与者的个性几近灭失。网络诱因中最大的动因也许是由于我们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理性和欲望的集合体。而发现或追求它本身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快乐感,当网络游戏带给人们的兴奋感渐成习惯、甚至无法被有效取代时,即可能成为不能自拔的网络成瘾者。适度的娱乐本身并不一定是件坏事。青少年偶尔迷恋于网聊、或沉醉于网络游戏,本都属于正常人性之范围。真正值得担心的是那种过分的向往和迷恋,因为它将违背人类身体发育和智力成长的基本规律。

每一次新技术革命,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我们人类对自身的再发现。同时也是对人类集体智慧和理性的考验。网络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蒙昧的,成人可以不考虑孩子的愿望和需求、甚至让孩子们盲目服从的时代行将结束。对于东方文化而言、其意义和影响也许是深远的。因此,重新认识幼稚与少年,重新认识网络时代,重新认识成人社会的价值观以及我们的教育看来已不容迟缓。因此,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思考,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对“网络迷恋者”这一特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关注,发现其普遍的教育学、社会学意义也许更大。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有“三说”:(1)“多因说”,指学校、社会、家庭、网吧,各自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2)“产业责任说”,指的是作为新型产业的网络游戏开发商、运营商和终端经营者的网吧,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3)“三大缺失说”,则是由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提出,即:“父亲功能”的缺失,游戏缺失和同伴的缺失等,是青少年迷恋网络的重要原因。以上“三说”角度不同、各有道理。就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多因一果”这一判断来看,分歧较小。然而就青少年身体与心理成长的特点来看,应当说学校教育是诸多因素之中的重中之重。

诚然,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背后有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个关系密切的影响因素。然而,究竟什么是较有针对性的社会可控变量?究竟谁是管理边界更清晰、更易于把握的社会理性因素?值得深入探讨。

在社会调控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通过提醒、明示、引导、供给、鼓励或禁止等政策措施来实现管理和调控的;家庭教育给予孩子的多限于以提供生存与情感支撑,传递诸如自保的、防范的、基本公德方面的常识等;而学校则是以传播认知理性(包括新知识)或价值理性,也即是通过启蒙与教化来实现管理和疏导的。就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言,学校教育所拥有的时空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同步进行学生动员与教化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难看出,在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之间,与学校及社会监管相关的资源,其公共理性、社会理性之边界更清晰,且可把握性更强。而在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包括政府的发现与调控)两方面比较的话,学校教育是一线的、常态化、专门化的公共性资源,因此,其时效性、可行性也更强。相比之下家庭教育虽然也是常态的、责任伦理明确的单元,但其在社会理性方面的确定性较差。虽然,这一判断与传统的家庭理念有些出入,但就日益一体化、现代化的人类社会而言,做出这一宏观判断也许不无道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应当提及的是,2006年5月,由“团中央”、“少工委”、“中央文明办”等六部委牵头,有关研究机构、各大网络媒体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参与的“中国未成年人网脉框架工程性方案”正式出台。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未成年人文明健康上网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也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学校教育的配合,其长效性是值得担心的。

二、改进学校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佳选择

网络迷恋如同其它形式的“路径依赖”一样,也是一种生命运动的惯性。要改变它非得生发新的吸引力或助推力不可,这个“力”可以是外界环境要素的改变,也可以是自身认识的改变。自身认识的改变则主要取决于教育。以陶宏开教授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特别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界,尽管素质教育已倡导了多年,然而真正起作用的却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评价体系。教育理性、教育爱心与快乐教育的缺乏成为教育的“三大短板”。时下,教育的弊端与教育不快乐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究其原因,是因为应试教育和教育产业化风潮使得公共教育失去了公平、失去了大爱、失去了从容不迫与心平气和,也失去了教育应该有的担当。在今天的校园里,即便是一些兢兢业业的好老师也难免不被过分功利的环境所同化。我们的教育离开真诚与关爱已经很久了。娱乐的理性化是网络时代提出的特有的课题,如果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它应有的功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就难以得到缓解。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唯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为我们的问题和不幸,提供持久地解决方法。”

在有效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方面学校教育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主力。美国网络上瘾中心执行主任金伯利·杨博士提出“五招并施”治“网瘾”——“首先要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其次,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络上瘾症’的内容,让学生能像防范酗酒危害一样预防网络上瘾;第三,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上瘾的苗头,就应该多加疏导,并鼓励学生找专业的顾问解决问题;第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避免与社会生活疏离;最后,应该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让他们知道网络的益处和副作用”。以上“五招”的实施,无一不与学校教育的积极作为相关。也有的学者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情况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性边界,对于认识和预防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是非常必要的。

1.教育是理性选择之源。理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类理性的养成愈来愈依赖于教育。无论教育过程、还是教育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公共教育的内在理性。网络内容健康与否的识别,文明健康上网等均属于理性选择和理,理当诉诸于教育。这里的教育所指的主要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带有更强的社会公共理性。学校教育是每个孩童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它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勿须多言。青少年成长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小学或中学渡过的。这一阶段,他们遇到怎样的学校、怎样的教育、怎样的老师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教育的大爱或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更是举足轻重。其实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他们尊敬和爱戴的好老师。有相当多的例子可以证明,教育的激励或教师的关爱,在孩子成长中是多么重要。生在网络时代对网络没有兴趣才是真正值得担心的,适度或过度使用网络本身就是一个理性选择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成败,教育投入以及“教育产业化”的思潮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教育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理性,从容与爱心。关心孩子们的全面成长成了一种奢望。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更是使大多数受教育的孩子被抛在教育者的视野之外。部分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这种不健全教育所遗弃的结果。因而反思当下的教育,改变办学思路应当是今后教育健康发展,使更多的孩子“回归”校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基础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是占据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它担负着文明启蒙和理性的承继功能。每一代人都无法选择他们所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他们首先要被动地适应一切先在的生存文化系统,当然也包括网络生存或娱乐方式。如果教育不介入的话,他们就只能听信传言或随大流。教育引导对于孩童来说,应当是完整的,个体的知识感,道德感,是非感是在群体(学校)教育中实现的。

但是,我们的教育在其功能和机制,特别是应试取向等方面无法适应一个民族全面的进步和全社会进化的要求。尽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职责,然而不是通过更为有效的途径培养人才,而是由牺牲一代或几代人的“海选”来培养所谓的人才,应当说是严重的失职或不理。不仅违背人类社会进化的多数准则,也严重忽略了未成年人“快乐成长”的原则。罗素说:“除了一些罕见的英雄事例之外,不论你选择哪一种人生准则,它都不应该与快乐不相容。”看来、让教育和学习成为一件伴随孩子成长的快乐事情,也应提到日程上。而这可以大大增强学校教育对于大多数孩子的吸引力,使更多的孩子乐于校园生活,当然对当下的学校教育的改进也需要有耐心。但是我们期待教育能守望公平、播撒爱心、传承智慧、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应当不算过分。

2.家庭教育功能的局限性。家庭,一般说来是提供感情与生存支撑的。在传播知识与理性方面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处于弱势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每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知识文化结构与精力配置都不可能完全适应不断变革与发展的社会和成长中的青少年,这是其一。其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大多数是从赤贫中走过来的,生存的艰辛已经够负担了,我们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其和谐状态与生存状况。其三,青少年从小学到中学约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渡过的(除睡眠之外),高中更是达80%以上、甚至更多。其四,在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一些个案问题上,家庭教育难咎其职,比如家庭不和睦、教育不得法,使孩子产生了强烈的离心力,不出大的漏子已经是万幸的了。然而在青少年一味地痴迷于网络游戏的“共性”问题上,大教育、大环境理当伴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家庭的理性与文明,快乐与和谐也会自然而然地提上日程。目前、对于大多数尚处于打理生计阶段的家庭,我们能指望它完成抚养、抚育、保持基本的和谐已经是较高的要求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家庭教育在大多数人的成长中,只能起到理性的补充作用。给社会提供健康合格的公民,应当更多的期待公共教育。应当说明的是:我们强调学校教育对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极端重要性,并不等于说家庭教育可以无所作为。家庭也应意识到,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提前,而青少年体力与智力成长的不平衡本身又明显地限制着他们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因而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理性地介入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真正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健康、文明上网,特别是弄明白过度上网的不良预后等等,都可以使孩子的成长变得离我们的期望更近。

由以上讨论不难看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潜在的追随者步其后尘的最好方法,还是要指望教育这一公共产品的机制性变革与功能性改进。当然高质量的教育也必须置身于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背景之下。对此,政府也在不懈的努力之中。一个法制公平、社会正义、人们相对安居乐业的环境,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及其改进都是十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前提。

三、网络生存状态的观察与启示

网络生存的视听状态、运动状态、人际虚拟状态,乃至生理特殊化状态及其未来潜在的对人类体质遗传的影响,可能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话题。长期上网者身上出现的莫名其妙的病状已有报道,其影响也许不仅仅是当下的,极可能是长远的。网络化生存是未来不可逆转的一种选择(诸如:阅读、信息、娱乐等)。无数经验的和科学的证据告诉我们:运动不仅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必要条件,而且是长久进化的保证之一。值得担忧的是,如今的网络化生存是以指尖活动为特征的生存娱乐方式,一旦把握和引导不当,势必对人自身或其后代的身体素质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未成年人长期沉溺于网络,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个人的体力、智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长时间迷恋网络,生活和睡眠规律被破坏,对记忆与学习的影响是负面的;一些过分沉迷者会与他所在的社会及群体格格不入,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尤其未成年人不仅是身体与智力成长期,也是社会价值建构、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缺课”会对其一生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互联网视听信息过多,一方面会使青少年产生信息接收疲劳——“认知疲劳”,从而加剧对简单游戏的迷恋,另一方面,还会使感觉处于懒散与麻木状态(嗅觉、触觉);对于少数极度沉迷的青少年而言,潜存着体质下降与体质遗传蜕化危险。所有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与关注。

四、网络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和专家们所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还只是端倪性的”。预期将会像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一样更大规模的进入千家万户,因而会有比现在更多的人使用网络,并且会依赖甚至喜欢网络,传统媒体将部分地被网络媒体所取代,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个能即时、高效互动的媒体动态来看,网络成瘾的问题也许会更加普遍、甚至漫延至成年人,它将会带来一个更为普遍而深刻的社会变化;每一代人的成长都潜存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与不良嗜好成瘾问题的研究与跟踪,将是一个应当长期重视的事情。PC的电磁辐射,也应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从小上网、甚至有可能伴随其成长及至结婚生子,因此,更远的担忧也许是:常态化的网络生存会不会对人类的遗传基础发生实质性影响,进而对个体或民族的发展及进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应该提醒的是:已有的重度网络依赖者,实际造成的影响,可能不止是当下的、负面的病态及其相关治疗成本;他们作为一个新时代尝试者的亲身的体验或教训是否还应该给我们的政府与社会提示些其它的什么?这也有待于我们给予进一步的关注。

网络信息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的时代已经开始,今日的网络宽带为科学发展与科技进步提供了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共享的平台,全人类发展与进步的知识,信息与资源正在向我们聚拢而来,这将推动我们的学习与研究由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的开放;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人类的集体洞察力正在跨越千年。在我国,互联网的全部意义尚未充分显现出来,随着城乡差别、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及数字化鸿沟的缩小,互联网将会有更多人参与和使用,其“潜能”必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此刻,如果我们能有足够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的话,何愁网络信息时代的未来会不如我们所愿呢。

参考文献:

1.伯特兰·罗素.罗素回忆录.希望出版社,2006

2.钟志贤,杨蕾.论网络时代的学习能力.河南教育网,2005.03.11

青年研究论文篇7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而人才资源的开发在于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教师队伍新老的自然交替,青年教师的群体越来越大,青年教师成为了教育战线的跨世纪的主力军。而声乐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同样逐渐呈现出这样的局面,随着声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青年声乐教师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年声乐教师参加工作不久,他们大多满腔热情,劲头十足,可他们自身能力水平有限,缺乏经验,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面对一系列问题,经常急躁,焦虑不安,无所适从。因此,把青年声乐教师的现在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加强青年声乐教师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成为了声乐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首要工作。

现在在国内各级院校任职的青年声乐教师,大多数是刚从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从个人演唱水平上讲,他们都是全国各地众多考生中挑选出的优秀者,并且已经经过了至少四年的专业训练,因此都应具备一定的演唱实力。然而教师本身具有了较高的演唱水平就能标志着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了吗?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作为一名声乐教师,他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量合格的声乐人才,也就是,声乐教师的工作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别人掌握声乐这门演唱艺术,让别人能唱出美妙的声音。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声乐教师仅仅本身具备较高的声乐演唱水平,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教师应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听觉判断能力,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能力,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以及较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等。而这些除个人演唱水平以外的综合性素质,恰恰正是我们的青年声乐教师在自身学习声乐时,教师没有直接传授的东西。因此,我们青年人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声乐教师,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还得需要在很多的方面下一番功夫。今天,我们着重谈一下“青年声乐教师应使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和声乐理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因为作为一个声乐教师其本身应该具有较高的声乐演唱水平,同时也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两者都具备时才有可能教交出合格的声乐学生。而且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知识和技术都在日新月异地不断更新和发展,因此青年声乐教师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和声乐理论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一、声乐演唱水平

记得沈湘教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自己根本不能唱的人,去教别人唱,这是件不可想象的事。就好像一个大师傅,根本没有吃过红烧肉,却非要教别人怎么做红烧肉,同样不可想象。”[1]可见要做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其本身能长期保持较高的声乐演唱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实际上任何人想不通过艰苦地、不间断地学习就使自己的声乐水平永远保持在某一平稳高度,其实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青年声乐教师对待声乐学习的不间断性问题认识并不是很深刻。他们总是醉心于:我是某某著名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我的老师是某位著名的歌唱家或声乐教育家,我的水平当然是一流的,无可挑剔的。他们整天笼罩在自己为自己编造的光环里,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殊不知,声乐这门艺术的学习跟其他学科一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或许他们刚刚毕业时水平是不低,可是由于缺乏进一步的学习,他们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他们躺在床上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时候,已经悄悄地退步了。也正因为如此,中外无数的大歌唱家们在台上演出的同时,在台下也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努力充实着自己。记得我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一次在回母校给我们上公开课的时候曾说过,1987年她从中央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跟自己的老师沈湘教授一直保持联系,一有时间她就会去找自己的老师,为自己纠正发声上的毛病。1988年她应聘到芬兰国家歌剧院担任独唱演员,在几十个国家举行数百场独唱音乐会。即使时间非常紧张,她也忘不了定期把自己的老师接到芬兰,为自己调整声音。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大歌唱家对声乐学习的执著。而作为青年声乐教师的我们呢?其实更应如此,因为声乐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后继声乐人才的重任,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国家声乐事业的未来。也可以说,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这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事情,它也是我们国家声乐教育事业的需要。正像沈湘教授所说的那样:“咱们现在的青年教师都需要提高,我们希望提高青年老师的水平,这对国家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1]

其次,我们来谈“专业理论水平”。

在许多人看来,声乐教学只是一种感觉教学,因为从表面上看,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声音的好坏及改善,都是通过教师自己的听觉判断来进行的。而实际上声乐教学却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的科学。它不只是简单的歌唱技巧训练,它涉及到声乐理论、声乐史、声乐审美、声乐鉴赏、声乐技能等多方面知识,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教育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它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且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相结合。然而,有许多青年声乐教师对声乐教学理论缺乏系统地了解和认识,认为声乐教学理论没有太大的用处,不去认真学习,他们不知道声乐教学理论作用的内显性。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活动所起的作用虽然不像金钱对于买东西所起的作用那样明显和直接,但它却总是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实践。比如在发声原理方面,某些青年声乐教师认为歌唱本是个艺术问题,完全可以用抽象的方法教唱,自己没有必要花时间去学习那些诸如发声器官、呼吸系统之类的生理知识,上声乐课谈论发声器官的解剖知识和运用发声器官的物理知识更是毫无用处的。可是或许他们自己并没有觉察到,这些没有以科学声乐理论为基础的声乐教学,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很多方面给学生造成误导。我就有这样一位同事,一次他在给学生们做发声联系时反复强调:“我们发声时一定要做到气吸丹田,声灌头腔”。然而我们这些刚刚学习声乐而又有着一定生理知识的大学生们却听得莫名其妙,其中一个同学就问:“老师,我们的肺在胸腔,而腹腔内的器官大多属于消化系统,我们的气息怎么可能会吸到腹部呢?另外,我们的头腔内装满了大脑,要按您说的那样做我们会不会得脑震荡呢?”这一问,真就把我的这位同事给问住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的确不懂这方面的生理知识,因此他根本不知道学生在说什么,他给学生的回答只能是:“你不要胡思乱想,听我的没错,看我唱了这些年歌我怎么没得脑震荡啊?”事情似乎就这样过去了,但这给学生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可想而知,学生对歌唱方法的理解永远是一团迷雾,不自觉地会对唱歌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我的这位同事懂得这些发声生理知识,并直白地告诉他们歌唱呼吸时横膈膜与腹直肌、腹外协肌如何配合的,告诉他们颅腔、鼻咽腔的区别,这对学生们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呢?由此可见,一个声乐教师声乐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其教学有着何等重要的影响。教师上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的背后可以说都应该有丰富的、科学的教学理论作为支撑。虽然教学理论终究不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注定只能当幕后英雄,但声乐教学若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撑,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也有些青年教师经常这样想:“我周围的某位老教师以前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什么教学理论,在教学上也一样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殊不知这一小部分老教师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摸索、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其教学实践操作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了教育学科内在的规律,所以在教学上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青年研究论文篇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从社会现象层面看主要是出现了六个"多样化";从社会运转机制层面看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变化。这些社会变化,就是新的社会现实,就是分析青少年思想产生变化的基础和根据。

1.社会现象层面出现的六个"多样化"。

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私营经济出现并急剧发展起来。全国现在私营企业近150万家,个体工商户3100多万户,从业人员13000万人。他们活跃了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增加就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必然出现代表不同经济成分的思想和声音。过去青少年教育依靠的思想和舆论的单一状况消失,青少年及其教育者必须学会在多种声音中判定是非。青少年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接受主旋律教育,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组织形式多样化,活跃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城市的社会组织多种多样。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关系与过去不同了。人们头脑中"单位"的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众多类型的组织的管理,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就业方式多样化,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包分配、包就业的做法,实行了自谋职业、双向选择、聘任制、合同制等就业方式。青年自谋职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减少,同时对政府的认同度也会随之淡化。加之大量下岗、失业大军的背景,加大了对青少年家庭背景的压力。大学生的就业不再由国家包分配,因而运用毕业分配的杠杆来引导和制约学生在校表现的机制也就消失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化的学生甚至较差的学生,凭着家长的权势和熟人关系,很早就落实了优越的工作岗位。这个复杂的结局显然对学生教育工作不利。

利益关系多样化使得人们利益方向的不一致成为事实。各种不同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状况,引发了青少年追求方向的分离。为了不至于落到社会底层的状况,他们更加强调自身发展的利益,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不同利益的要求在青少年生活中和不同的工作领域中都会表现出来。调整这些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加重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分量。

分配方式多样化,拉大了贫富差距,激发了一部分人发财致富的积极性,激活了人才流动,同时也激化了矛盾,引导了追求物质利益的片面性。特别是允许按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引发了理论上的混乱,冲击和消解着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最大的物质利益获得者,不一定是诚实劳动致富的工农劳动群众。众多的百万富翁和贫富分化趋势的出现,严重冲击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生活方式多样化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闲暇时间和活动内容的增多,使人们享受到社会发展的带来的好处。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发展不平衡,激化了欠发达地区的矛盾。某些模糊的生活方式领域的诱惑力也推动了享乐主义蔓延,社会丑恶现象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某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方式,,贪污受贿,走向堕落,在青少年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损害了他们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形象和党的威信。

2、社会内在机制的新变化

在以上6个方面的多样化现象后面,是社会生活内在要素、运转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内在要素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杠杆发生变换。在时代,在保证人们的基本物质利益

的前提下,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杠杆主要是精神鼓励。新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大胆启动了个人物质利益作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杠杆。从安徽小岗村发起的包产到户,到城市里的各种改革招法,实质上都是这样的杠杆,或叫做"利益驱动"。这一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各个方面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集体主义被质疑,个人主义大声张,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见利忘义的风气难以挽回。

经济体制的变换不但导致了一阵又一阵的"下海"潮和经商热,而且使我们自己突然进入了一个毫无准备、十分陌生的新环境。市场经济搞活了市场。但国有企业的出路,人民群众的基本社会保险,转型的具体作法,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结合,党的领导的适应,都要经过探讨才能摸到门径。由于准备不足,漏洞太多,使一些人打着各种旗号,利用权力攫取了人民的公共财产。"金钱万能"、拜金主义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

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使我们面对全新的外部环境。技术和资金的引进,缩短

了我们自己探索的时间。"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加见识、活跃思想,但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人们经历了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倾覆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产生了"信仰危机"。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也无情地表达了它严峻的一面。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越来越直白,渗透、颠覆的斗争十分尖锐。

信息传播方式的变换改变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从60年代到90年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三次革命:60年代无线电广播的普及,80年代电视广播网络的普及,尤其是90年代中期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信息传播的互动超越了时空限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抛弃了往日的繁文缛节和无用的官腔客套,更加追求新颖、真实、及时、富有针对性的信息交流。

三、青少年精神世界出现新的特点

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在新的现实面前,人们思想活跃,知识广博,敢于创新,求实务实,爱国奉献等优点。从思想特点看,包括以下诸方面。

1,要求在物质利益与思想理论相结合的层面说明问题。

青少年更加追求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公平。只有在公平地处理物质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对青少年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虽然社会强调"效率第一,兼顾公平",而青少年的要求是:只有做到了公平,才可能调动积极性,产生效率。社会主义主旋律,如果得不到物质利益公平分配的现实支持,就很容易转化为空洞或反面效应。现在,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作风。

2,要求面对现实,又不要放弃主旋律。

青少年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表现。对于复杂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敢于面对、及时反映,不能回避,这才能取得青少年的信任。同时,青少年从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并不要求以极端的态度对待现实,反对从现实中引申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只有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坚持主旋律的立场,才能受到欢迎。

3,对于解决思想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

社会急剧变革,在青少年的思想上很容易积累起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就是青少年普遍关注的焦点,解决思想问题的关节点。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当然,热点问题,往往是上面没有表态、下面争议较大的"敏感"问题,确实不容易解决。正因为这样,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发扬冲劲和闯劲,敢于碰硬。如果见到热点绕着走,打官腔搪塞青少年,装聋作哑,哼哼哈哈,就会使青少年极端失望。

4,人们普遍具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

由于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现象,养育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简单的直线平面式的思维路线遇到现实障碍后的回返运动。逆反心理主要针对着三个方面的对象:架子很大的领导干部,以空洞说教为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刮风、起哄式的舆论工具和导向。逆反心理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障碍。为了超越逆反心理这一障碍,需要的是全面反映问题的辨证方法。

5,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

这是当代青少年进行理性思维追求的新特点。在"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怀疑的范围和重新检验问题的积极性大为增加。社会的个体对于前人的实践和结论,不是直接接受,而是习惯自己经过亲身重复的实践认识过程。他们习惯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或在事实面前说清问题。一切都要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接受。因此,非理性的"煽情派"受到冷落。但这种一切经过自己亲身体验和比较的理性追求也延长和重复了认识的过程,具有片面性:善于横向比较,不善于纵向比较,缺少历史的视野;善于微观比较,不善于宏观比较,缺少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善于局部比较,不善于全局性的比较,不能作出全面的结论。这些都是需要引导的。

6,渴望及时、多样的思想交流。

由于社会变化急剧,青少年的思想十分活跃,思想问题也大量出现。生活节奏的加快,自身发展的利益,都使得青少年对思想交流的及时性和多渠道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这需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媒体、政府机构等各个方面都要适应这一特点,作出变通和改进。

不能否认,在对20多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得到了加强和改进,逐渐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实效化。但同样不能否认,由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新时期急剧变革的现实及其特点缺少足够的估计和深入的研究,因此造成了一些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适应新变化不够,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滞后。因此,当前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紧要的就是研究和适应新变化,探索新方法。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的更新

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工作对象的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的更新势在必行。

1、要坚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动平等的原则

这一原则,也可以说是引导教育对象参与的原则。真正的参与不是形式的,而是思想上的参与,是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过程。要达到这种交流,就要以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而切忌居高临下的说教和训导姿态。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和及时吸收对方思想的合理成分,补充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互动平等的原则还要求教育者讲话留有对象思考的余地。有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句话说到底,不留余地,反倒引起对方的反感,冲淡了教育的效果。

互动平等的原则还要求教育者尽量保持学者风度,保持整体形象的沉稳,注重研究色彩,体现学术民主的风格。这样才能增加对教育者的信任和依赖,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要坚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

这就是要从心理的浅层面入手,最终解决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深层面的问题。这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表现。因为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成的过程,往往是从浅层次的心理感受层面,提升到思想体系和世界观层面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要转变他们的思想意识,也应该从浅层面活跃、生动的心理感受入手,逐步达到解决深层思想体系方面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整体安排上,宜先安排较具体的内容,后安排较抽象的内容,不断根据教育对象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的调整。这是一个先易后难、逐渐推进的量化过程。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对于青少年的反应,经常察言观色、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调适。

从教育的形式上,那种不宣布教育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因此,寓教育于活动、娱乐、其他行政工作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其实是从思想不设防的心理感受层面入手,在不知不觉之中逐渐深入到解决思想体系层面的问题。

亲情感染的原则也是属于渐进的方法原则。动之以情,激起心理层面的激荡,然后由情入理,在思想体系的高度解决问题。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了转化教育对象的思想,调动其父母、亲属、恋爱对象、朋友的亲情力量,就是尊重这一原则的体现。

3、要坚持真诚可信的原则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这是共产党人坚持真诚原则的体现。真诚才能可信。真诚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点现在显得比任何时候都突出。不回避社会消极现象,也不放弃正确的理论引导,这就是真诚。否则,就会变成说假话、大话、空话,这是人们早已厌倦了的。不说一句假话,这是真诚原则的要求;真话也未必讲完,这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和对社会效果的负责。

真诚的原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只有自己坚信不移,才能产生真诚的力量,使青少年受到震撼和感染。如果自己不信,或半信半疑,却让青少年相信,这是不会取得积极效果的。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带头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质,努力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今天,要做人民的先生,更需要首先做人民的学生。

4、重视解决思想理论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如上所说,既然思想理论上的难点和热点所处的地位十分显著,它就应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重点。这也需要有关部门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敢于探索和解决思想难点和热点问题。

这就需要在涉及难点和热点内容时,理论观点要准确而严谨,理论推论要少而精,主要精力放在运用适当的资料,生动形象地阐释和说明问题,使青少年随时理解和接受。没有严谨的理论框架,就没有深刻性和科学的力量。然而单调地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和推断,同样也不受欢迎。用贴切的事实说明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善于从青少年熟视无睹的事实中,提炼出人们一般不曾意想到的固有结论。这样的分析能够产生很大的说服力。这样化解难点和热点问题,容易入情入理,取得实际效果。

5、不断寻找新角度的灵活性原则

常言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小世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青少年不同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寻找新角度,灵活机动地采用各种方法,解决思想政治问题。

当代人的求新、创新意识较强,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摆脱陈旧的方法,不断寻找新角度进行工作。几十年来,人们习惯于运用演绎式的逻辑思维方法教育人,即先推出结论,再去举例论证的逻辑思维方法。人们对此十分熟悉,听了第一句话,就能推测出后面所有的内容,这就谈不到积极的教育效果了。如果改换为归纳的逻辑思维方法,就会使论证具有新意,便于青少年容易接受。青少年一般不易想到的思路,就是最容易解开问题症结的最佳角度。

青年研究论文篇9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的经济建设,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工商部门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担负着现在和将来捍卫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职责,故需要系统内部的青年干部队伍肩负起这个重任。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工商部门可以说只是简单的管理农贸市场的经营秩序,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能虽有了新的变化,但也只是简单的办理登记、查验证照等工作,相对来说技术性的工作含量较少。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电子商务突飞猛进、信息时代的到来、全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等,使得工商部门的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利用专业的知识去开展工作,比如电子政务的开展、网络经济的监管、舆情信息的收集等。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批懂电脑、懂专业知识的青年干部队伍去开展。

目前,根据2012年年报的公务员统计数据,我局干部队伍情况大概如下:

在年龄构成方面,共有干部240名,30岁以下有37名,31岁至35岁有27名,36岁至40岁的有37名,41岁至45岁的有47名,46岁以上的有95名,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的标准,共有青年干部148名,占比达60%以上。

在学历程度方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26名,其中大专学历36名;本科学历174名,其中青年干部有136名,占比79.3%;硕士研究生学历16名,其中青年干部有12名,占比75%。

在政治面貌方面,共有中共党员199名,其中有青年党员87名,占青年干部人数的58.78%。

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当前部门内青年干部队伍层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注重加强政治理论素质的提升。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青年要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清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和分析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进而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二是要加强党史的学习。通过对党的发展成长历程的知识和的学习,在青年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坚定自己的信念。比如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青年党员培训班,就旨在通过组织青年党员干部对党史等的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三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作为行政执法部门,要求青年干部理解和运用法治理念的基本知识,时刻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以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从而更好的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青年。

青年研究论文篇10

青少年逆反是一个为不同的社会文化研究领域所广泛涉及的话题。在教育与心理学领域,逆反侧重的是反抗的情绪性。因此,“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想模式和传统观念模式的教育背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以一般常态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1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首先,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其次,情感指的是个体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行为意向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

2逆反心理的成因

1、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逆反心理的产生

青春期大脑发育成熟,思维方式和视角已不再单一化化,思维的逆反性和独立性得到发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另外,青少年的性别意识逐渐强化,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和独立意识。对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回避、反感甚至背离,形成逆反心态。

青少年认知水平的偏差度较大,认识容易片面性,看问题容易偏激和极端,固执己见。调查表明,36.5%的中学生遭受挫折和失败后显得意志薄弱,自暴自弃,对老师的教育置若罔闻,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2、不正当的家庭教育加速了逆反心理的形成

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都会无形中在孩子心理上造成压力,当这些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便在情感上对教育、批评和劝说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形成逆反心理。如果青少年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怀,也易形成孤僻、自卑的逆反心理。

3、学校教育的错位是加剧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重要要素

教育方式的不当和教育者自身形象的缺失导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由于教育者不尊重青少年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导致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在教育学生中要言传身教,使学生对一些正面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的失落也会影响其健康心理的形成。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个体在班级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若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社会与个性的对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因接受某种现象或因制作某种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世人们的内容,被青少年负面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时尚新奇现象,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3逆反心理的调适

积极预防和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需要恰当的教育关怀,促进青少年的真正成长和人格的真正独立。

1、倾听与理解:了解青少年的内心之声

青年研究论文篇11

负面影响之一:互联网的全球性特征,易导致青年思想的混乱。

因特网具有开放性,它完全打破了国界,连通了地球上任何一个可以连通的角落。它给我们带来大量新鲜的信息和发达国家的先进观念。这对于在封闭环境中长大、在说教式的意识形态体系中受教育的青年一代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它同时也可能消解那些应当由青年继承和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导致青年思想上的混乱。

我们知道,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95%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中文信息目前还不到1%。中国人口数量虽然居世界上第一,使用中文的人数也是世界第一,但是在这个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的因特网上,中文并不是一种强势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中文在因特网上的衰微,很可能导致长期沉湎于因特网的青年一代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淡漠。

其次,因特网的主导国家是美国,因特网上运行的信息大多隐含着美国式的意识形态。这其中当然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也有许多东西不适合我们,甚至是我们要大力反对的。而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受网上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潮所影响。仔细看看我们身边的青年,有多少人热爱“国粹”京剧?又有多少人痴迷“泰坦尼克”式的爱情?从比较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漠然和对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式大众文化的热衷,这其中,西方文化渗透是主导因素。而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畅通无阻,如果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它将迅速有效地同化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因此,在这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潮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青年一代的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不加以正确和有力的引导,必将出现思想的混乱状况。

负面影响之二:互联网的隐蔽性特征,易导致青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增多。

首先,网上“垃圾”极易诱导青年误入歧途。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肆意散布黄色、不健康的信息以及低级趣味的网上游戏,不仅耗费青年大量的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1999年11月初,某网站信息栏目了一条令人触目惊心的信息:提供及征求同性恋(限男性),并列出了联系方式。在互联网上,这种色情信息和为数不少,对涉世不深的青年极具煽动性和诱惑力。此外,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之徒利用网络组织非法活动。1999年8月6日,一位署名adxx的网民在某著名的网站上说:进入mud可以炼“”,还可以杀人。据了解,在我们深入揭批“”的同时,经常有一些愚顽不化的“”分子在网上胡言乱语,搞串联,引诱青年参与非法组织。

其次,青年人固有的特点也可能引起电脑行为、网络行为的出轨,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沦为“网络黑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国内外统计的数据来看,80%的“黑客”是青少年。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好走极端,好表现自己,他们往往对互联网技术研究很深,而到了一定时候,便产生一种“网络世界,舍我其谁?”的感觉,以及发展到利用破坏网络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前不久让电脑界闻之色变的“CIH”病毒,就是一位台湾大学生的玩笑之举。二是一些青年凭借自己掌握的高技术手段,以在网上搞恶作剧、骚扰他人为乐。一位身份不明的少年“黑客”闯入美国司法部网站主页,把网站上的“司法部”改为“非法部”,与美国政府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种行为在我国也有发生,1998年4月25日,一神秘电脑“黑客”非法进入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CHINANET)某省站点WWW主机,并将该省省情的WEB页面改换成一幅不堪入目的“画面”,造成极坏的影响。三是一些青年受利益的驱动,利用金融部门互联网络的漏洞,盗取巨额资金,供自己享受挥霍。一名原北京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利用自己在证券公司实习的机会,盗买盗卖他人股票,给股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己也身陷囹圄。

负面影响之三:互联网的虚拟化特征,易导致青年人际交往的障碍。

因特网技术将地球浓缩进一张无形的网络之中,它弥补了其它联络方式的不足,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安全性等独特的优势。在网络中,人们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终极关怀。与这种虚拟的世界相比,现实世界的缺陷十分明显。当人们在网络上获得的快乐比现实多时,自然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交往之中;而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只会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慰藉。这很可能导致一种后果:人们只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虚拟但完美的人生,而消极地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

以上这些问题,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政治、文化、伦理、法律等诸多方面。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引导青年正确使用因特网。

对策之一:正视网络渗透问题,强化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渗透,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惊慌失措;也不能等闲对待,听之任之。要通过教育使我们的青年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文化之精华也将越来越具有生命力;要教育我们的青年自觉担当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荣职责,让中华文化在网络时代熠熠生辉;要加强青年一代的国情教育,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自觉剔除网络中的“精神垃圾”。

对策之二:针对网上道德弱化问题,做好网上文明行为规范。

首先要加强道德自律,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一点显得极为迫切。只有全民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其次,要强化舆论的道德评价,利用传统的新闻媒体,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谴责,形成舆论压力;三是要靠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携手,强化道德教育,形成道德良心,使文明上网成为网民的自觉行为。

对策之三:建立健全网上法规,打击网上犯罪,使网民有法可依。

立法部门要根据网络特点,尽快加强网络违法和犯罪的认定和立法,惩治利用网络对他人的权益和声誉构成严重损害的“肇事者”。

对策之四:加强青年的社会化教育,提高青年适应社会的能力。

要引导青年正确认识“网络世界”,正确看待“网上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教育活动,提高青年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要引导青年运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网上交友,不能将网络作为唯一可以信赖的朋友,不断提高青年适应社会的能力。

青年研究论文篇12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对马列主义的认知程度,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学校做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合格的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环节。党的三代领导人、邓小平、都非常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视,有过许多的论述。他们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

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非常重视的,早在抗战初期他就提出了“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论断,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了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认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思想教育的中心环节又是政治教育。1938年4月,他对抗大学生的讲演中要求学生首先要学到的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中国建立后,各级学校取消了统治时期的公民、军训等课程,开始开设革命的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课程。50年代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一些波折,由此引发了我国的一些青年学生忽视马克思主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针对着这种情况,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别提请青年学生们要努力学习,除学习专业之外,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以求在政治上思想上有所进步。还提出了“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把教育的政治方向提到了重要位置。

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强调的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学生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延安时期,为我党创办的各级学校选派了许多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的同志担任教员,讲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他自己也经常去学校作专题报告,曾系统地为抗大学员讲授了《辩证唯物论》,演讲过《矛盾论》《实践论》。其次是强调艰苦奋斗教育。一直把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看成是转变学生思想的重要方面,战争年代他就经常教育青年人要艰苦奋斗、永久奋斗,曾说“如果讲道德就应该讲这一条道德”“模范青年就要在这一条上做模范”,解放以后,同志更是时刻不忘叮嘱青年一代要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1956年,我国个别地方少数工人学生罢工罢课,分析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他劝告青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川他指示学校要大力进行艰苦创业的思想教育。

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同志有过许多的阐述,第一是主张学习马列要联系中国的实际。对于学校教育中那种“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的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十分不满,提出要重视理论的运用,他曾对延安中央党校的学员说过:“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川他还建议党校应该根据学员运用马列观点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评判成绩。解放以后,在会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还特别谈到了学哲学的问题,说“讲哲学就是书本上的哲学,如果不到社会上、人民中间去学哲学,不到自然界去学哲学,那种哲学学出来没有用处,仅仅懂得点概念而已。”〔2〕第二是倡导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每次给结业的抗大学生讲话总是鼓励他们要向社会学习,说“那是无字之书”,他多次强调“有书本知识的人要向实际方面发展”,期望青年学生去和工人农民交朋友,到大风大浪中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并认为这是青年们改造自己世界观的必由之路。第三是鼓励又红又专。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管红,而且要管专,要求学校师生的红,不仅应该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也应该表现在教与学的活动之中。第四是要求各部门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认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部门都要负起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

20世纪50年代,同志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基本正确的,虽然有过偏差但很快纠正,总的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培养了一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到60年代,同志思想中“左”的倾向滋长起来,随之而来的“”,政治被抬到高于一切、可以冲击一切的地位,学专业搞业务受到排斥和批判,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能得到有效贯彻,结果是耽误了一代青年,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损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二)

做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关心青年、关心教育是广为人知的。早在建国初期,他就说过学校教育搞不好,关系重大。1978年,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理想、道德、纪律素质。以后又进一步提出了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培养目标,并认为必须“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培养“四有”新人的任务。1980年,邓小平同志曾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4}0

1989年3月,他针对青年学生中的思想混乱,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够”,〔’]要求更加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邓小平同志一直认为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担负起科学文化建设的重任,还要担负起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教育必须把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把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对青年学生进行怎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呢?邓小平同志曾谈到过许多方面,首先是理想信念的教育。他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看成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而现代青年普遍缺乏理想信念,因此重要的是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的教育,“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谈到“四有”人才的培养时,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把理想教育作为“四有”教育的核心。其次是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把爱国主义教育看成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及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一面旗帜,他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认为通过历史教育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种好的形式。再次是法制、纪律教育。邓小平认为我们的国家封建社会持续的时间很长,缺少法制的传统,现在这么多青少年犯罪与法制观念的淡薄有关,加强法制观念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在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关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方面,邓小平同志一是注重讲求实效。他一直反对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作风,经常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多次倡导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做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50}二是注重教师队伍的作用,他认为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关键还在教师,指示“要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以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三是重申了同志提到过的一些方法。比如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上,他就提出:“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为此他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安排”。[60}在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问题上,邓小平同志非常强调各部门的合力,要求“各个有关部「丁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对红与专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也非常强调,他曾解释说:“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要求学生“对又红又专要有正确的理解”。

(三)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同志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一直是十分重视的。在刚过的1989年国庆40周年大会上,同志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播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高度强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和削弱”。[’]在这次会议上,他还谆谆告诫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轨迹”,要求教育战线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千万加以注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