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特征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4 08:36:39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篇1

河北省政府在《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动漫产业等门类。但规模小、布局分散、资金缺乏、产业链不成熟、区域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省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从产业链各环节入手寻找竞争力提升的潜在机会、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结合产业特点和我省区域经济文化特点,统筹规划各自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解决制约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产业集群理论对解决这个问题,推动我省动漫产业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所以,从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理论出发,以动漫产业园区为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特色契合发展,促进本地动漫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动漫产业集群,对实现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提出,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新型产业组织发展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新的产业集群理论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

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如美国学者马库森通过对美国、日本、巴西和韩国的研究,将产业集群划分为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四种类型。

屠凤娜和杨智华从产业集群内产品价值链上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分析,进一步将产业集群分成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园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型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

依据产业集群理论,我国学者分析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的研究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有的研究动漫产业专业分工细化与动漫企业集群化协作等等。

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分析河北省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探讨探寻我省动漫产业集群特色发展的对策。

二、我省动漫产业集群特色发展的对策

河北省动漫产业集群特色发展必须以动漫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聚合动漫产业领域中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个体创意者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服务主体和延伸主体等,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地理集聚体,形成产业链,以动漫产业集群为单位,整体推进,突出发展动漫衍生品带动产业链的思路,实现特色发展。

1.加强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主要以动漫产业园区为载体。

我省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是动漫园区建设有一定规模,具有集群发展意识,动漫产业有相关资金扶持,这是集群发展的基础。但同时动漫基地建设不完善,产业链不畅通、联动共振能力弱,地域特色不明显,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又制约了动漫产业集群发展。所以应当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入驻企业的产业联系,形成和保持动漫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通过相关企业通力合作,减少人力、财力等资源浪费,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加快我省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模式。

利用省会小商品集散地的商业优势,着重发展动漫及其衍生产品开发设计、衍生品交易,力争以“市场拉动原创”的方式推动动漫产业创新发展,借助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商埠的市场带动优势、人才优势等,健全组织机构,整合动漫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成为文化产业新亮点,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打造特色。

3.构建动漫产业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促使资源流向动漫产业,将动漫产业打造成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加大对动漫产业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扶植基金。出台优惠政策扶植动漫产业发展,同时吸引周边省市动漫企业来冀发展,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我省动漫产业。

4.制定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战略。

产业发展特征篇2

1、引言

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反映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和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钢铁行业,体现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高低。“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将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作为制造业与建筑行业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钢材的总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长”①,这意味着,钢铁行业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钢铁工业的铁矿石对国外依存度大,而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省,其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更是超过70%,铁矿资源的限制,使江西钢铁行业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特殊性。深入把握江西钢铁行业的发展特征,有助于更加合理利用江西省自然资源,促进江西钢铁产业更快的发展。

2、江西钢铁产业发展历程

2.1江西铁矿资源

由江西省地调院承担的“江西省铁矿石资源单矿种潜力评价项目”初步估算,截至2010年,江西全省铁矿预测资源总量为28.48亿吨,此外,在安福县灯盏窝还发现了储量近3000万吨的大型铁矿,主要分布在新余、分宜、安福、萍乡、莲花、永新等县市②。

2.2江西省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综观江西省各个钢铁企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九五”期间。这是江西省钢铁工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在前期,江西的四大钢铁企业只有规模最小的洪都钢厂连续保持20年盈利外,其他3家全部亏损。但是,从1996年到2000年,江西的钢产量从172万吨增长到319万吨,4年增长了85.8%。一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改进程度,如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焦比、连铸比等,也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已名列全国前茅。③

“十五”期间。十五”期间,在2000年末全省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只有4户,但是江西省钢产量在2005年已由2001年的399.73提高到963万吨。“十五”期间也是新钢见长以来发展最快、社会贡献最大和员工收入提高最快时期,通过技改和管理创新,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7.34亿元。④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粗钢产量达到6.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5%左右,江西4家钢铁厂情况如下:萍钢2000年的一系列改扩建和2003年的整体改制,加上2004年完成的再造工程使其钢产量达到200万吨。2006年对就将钢厂的兼并使得了“十一五”期末萍钢实现年钢800万吨,销售收入300亿元的成果。⑤

3、江西钢铁产业发展特征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江西钢铁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如下一些特征:

从产业间关联效应来看,纺织业的影响系数和敏感系数越来越大。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钢铁产业不断融合其他产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对东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钢铁产业和其他产业诸如电子、军工等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加速了产业间的结构升级。

从产品的科技含量来看,钢铁产业的“含金量”不断得到提升。“九五”期间,江西钢铁产业的主要产品偏向单一化,不能够完全满足各类生产需要。到了“十一五”期间,江西钢铁产业的产品囊括相关钢铁生产要求的各类产品,数量众多、质量可靠、品种繁多。

从钢铁产业江西省区域分布来看,钢铁产业始终以铁矿资源富集地为中心。江西省钢铁企业基本分布在新余、分宜、安福、萍乡、莲花、永新等县市,与铁矿资源的分布一致。这主要是受铁矿资源以及钢铁产品运输费用影响。

4、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从江西钢铁行业发展特征可以看出,钢铁产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以下:

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原始动力。早期的钢铁产业中,铁矿资源和劳动力、资金等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大,由于铁矿资源和钢铁产品自身的特点,其产品原材料的开发和产品的运输费用成为决定钢铁企业选址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得钢铁产业无法像其他单纯的劳动力密集型或者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一样发生转移,而只能依附与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

科学技术是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技实力超过资源和劳动力成为第一生产力⑥。科学技术渗透到钢铁产业的每一个环节,不仅改变了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效能,而且增加了钢铁产品的功能,延伸了钢铁产品的应用领域。

产品生命周期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随着产品从创新――成熟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不论是哪种产品,都要求推陈出新,生产出性能更好、价格更低廉的钢铁产品以满足需求,这就简介促进了钢铁产业自身的结构升级以实现产业的高阶化发展。

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是钢铁产业的外生助推器。从产业间的相互作用来看,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钢铁产业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带动了钢铁产业的发展,并对钢铁产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也进一步促进了钢铁产业的发展。

5、政策建议

我国的钢铁产业在世界钢铁产业发展大潮中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钢铁产业产能明显过剩的背景下,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困难,在产业结构、所有质结构、贸易体制、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以及投资结构等方面都还存在相应的制约因素,如何突破这些限制因素也是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等相关部门的认真思考。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政府部门应积极完善钢铁生产管理标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快相关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要加强行业组织自律和协调机制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信息数据库。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加大对产品开发的投入,使产品向高级化、优质化和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从数量和价格的竞争到质量和品牌的竞争转变。

参考文献:

[1]黎玉柱,陈锶.我国钢铁行业结构特征及其调整优化战略[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6,(05):32-34

[2]贺明生, 赵潭乡.江西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及可供性研究[J].金属矿山, 2003,(11):21-24

[3]董贻正.从江西钢铁工业的变化看如何挖掘企业潜力[J].冶金管理,2001, (06):39-42

产业发展特征篇3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1-0042-05

[收稿日期]2009-09-16

[作者简介]张明哲(1983-),男,河南南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产业体系最早是由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概念。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

1.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但对于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十七大报告中并没有明确的论述。中国政策研究部门和理论界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下面将对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进而探讨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

2007年11月新华社发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解读十七大报告。该文对“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初步的回答:“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2]该文比较清晰地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00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该决定明确界定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3]该定义开创了全国省级决策部门的先河,体现了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进步和发展要求。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中心陈建军教授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可以被认为是产业体系的一个子集合,即被纳入“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那些产业,应该具有更多的“现代元素”;这些“现代元素”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即符合“两高两低一自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自主创新)的那些产业。[4]

向晓梅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可以看作是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国际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的产业系统”。[5]该定义强调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特殊的产业系统,这个产业系统具有产业链完整、产业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等特征。

综上所述,现代产业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而言的,其目的是实现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其核心是一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是中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

2.国际视角下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的产业体系,实际上就是现代产业体系。

国际视角下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而在第三产业中,包括金融中介服务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生产服务性产业的比重在50%以上;其次,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所占比重不大,但是绝对量不小,科技含量高。比如,尽管美国工业比重只有16%,但产业科技含量非常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基本上都已经转移到其他国家。

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的价值链越来越长,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将是大势所趋。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拓展新的空间,而且还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促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因此,从国际视角看,现代产业体系是一种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较大比例、第二产业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体系。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

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市场适应性等特征。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特征,创新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推动力。现代产业体系的创新不是在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中完成,创新一方面同具体的产业状态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创新又要受到相关的支持系统发展情况的制约。一个完整的创新系统应该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通过多维度的创新来化解产业发展中的瓶颈。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6]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并实现产业化。技术创新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兴起和落后产业的淘汰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传统的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的]化。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新产业的不断出现无一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继而引起产业体系的重大变革,形成一定时代语境下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度创新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产业创新能否获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企业大幅度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企业制度创新。许多企业打破传统的组织分工理论,将企业最关键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和作业程序进行再设计,从而使成本、品质、服务、速度等方面的绩效大幅改进,增强了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2.开放性

开放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效能特征,开放性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目前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整体,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使区域间的产业体系联结的紧密度大大提高,一个区域产业体系的升级也就与区域外的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关联度增强,凸显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开放性。

当前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紧密联系的金字塔结构。[7]美国等发达国家位于国际分工的最顶层,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和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另一方面, 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战略目标。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通过大量吸收发达国家的投资,承接美、日转移出来的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增长有了新的推动力,并促使产业结构迅速升级。比如,新加坡充分利用跨国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三次结构转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融合性

融合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特征,也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这种融合首先是表现在信息技术对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内的所有产业的渗透和嵌入;其次是服务业对工业、农业的融合和渗透,从产业的发展到产业链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以及农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第三是各产业内部更低层次部门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第四是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文化为基本元素的软资源的投入将成为创新的主要源泉和产业发展主要动力,如品牌价值提升和创意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产业间的融合互动将会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层次更高,产业更具生命力。

4.集聚性

集聚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特征。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产业的空间结构不断调整、产业集聚化、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8]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基于产业链的联系、运输成本的节约、公共设施成本的分摊、信息沟通的便捷和包括技术扩散效应和学习效应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正的外部性,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之一。

高新技术园区是现代产业体系集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了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出现。这些产业在一定的地域内聚集,形成上、中、下游机构完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台湾新竹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创办高新区,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挑战,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连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纽带。在高新区中创新的思想可以得到孵化,企业之间的合作更为频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优势。

5.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标志性特征。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高质量、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是现代产业体系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发展必须强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力争做到制造业所提供的产品全寿命周期少污染和无污染、资源低耗及可回收和循环利用,用最小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来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产业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形态如信息产业、创意产业均有助于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降低人均废物排放量,有效缓解人口通货膨胀率所带来的能源紧缺、资源枯竭与生态环境危机。根据有关计算,互联网使全球劳动生产率提高300%,信息的自由交流和更大范围内的共享,提高了政府企业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等目的,由此节约能源近50%。[9] 现代产业体系强调知识、信息、智力的作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减少了资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成为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9]

6.市场适应性

市场适应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跟随需求层次的升级规律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10]现代产业体系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在满足市场需求新潮流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高效益和高增长。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速率的加快、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市场需求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变性和动态性, 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的上述发展趋势,使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更具有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近年来不断得到发展的模块化生产方式和网络化组织形式,可以理解为对需求多变性的一种适应性变革形式。

三、产业结构软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

如前所述,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的系统。产业结构软化(the Soften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消耗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知识的消耗增长,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结构软化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指在产业结构的]进过程中,软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所谓“经济服务化”趋势;第二是指在整个产业结构]进过程中,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因此,我们着重从产业结构服务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产业结构融合化和产业结构国际化四个方面分析和把握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软化的发展趋势。

1.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减小,第二产业比重也逐步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从世界平均水平看,1995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为65%,2006 年则上升到69%。美国服务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平均72%上升到2006年的77%,提高了5个百分点;同期欧元区和日本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提高了4个百分点;而中国服务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仅提高7个百分点,2006年平均为40%。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服务化趋势非常显著(见表1)。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推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是指以专业知识或技能为基础的、服务产品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的服务行业,具有顾客专业化、雇员知识化、手段高科技化、产业高增值性、高渗透性等特征。1986年~2005年20年间,全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4.9万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9.8万亿美元;其中,市场导向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球收入增长了两倍多,从1986年的4.5万亿美元增长到2005 年的11.5万亿美元(以2000 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高达4.8%,远高于其他服务业2.7%的增速。以美国为例,1995年~2006年,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4.4个百分点,2006 年达到76.5%。而其中,包括金融、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在内的知识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美国知识产业中83%以上集中于金融、保险、信息与通信、企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2.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

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是指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一方面,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见表2);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加速了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目前,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使制造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以至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

过去十几年中,科技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广使用推动了经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经历了20 世纪90 年代末的爆炸式发展后,以更稳健的步伐得到推广普及。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在组织、技术方面创新的战略性工具。据统计, 25个OECD 国家中有89%的企业使用互联网。OECD 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依靠信息通信技术和企业服务。1995年~2005年,澳大利亚、丹麦、瑞典、英国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0.3%~0.7%归因于对信息通信技术的投资和使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全面升级,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制造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扩张的第一大产业。事实证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但使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正在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使钢铁、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可使其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新技术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传统产业的衰落速度,使部分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 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进行工业化,必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新兴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致力于长期培育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而另一方面,短期更为有效的则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知识化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工业化,以便缩小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

3.产业结构融合化

产业结构融合化,简称“产业融合”,又称“产业结构重叠化”或者“产业边界模糊化”,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11]传统的以单一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界限在产业融合中越来越不清晰,原有的以单一知识及其技术作为产业的划分标准遇到了强大的挑战,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变化势不可挡的潮流与趋势。

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架出融合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渗透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它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生物芯片、纳米电子、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延伸融合是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往往发生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链的自然延伸部分;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贮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组融合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标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过重组完全结为一体的整合过程。现代产业体系下的重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的重组融合,融合后生产的新产品表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如模糊智能洗衣机、绿色家电的出现就是重组融合的重要成果。

4.产业结构国际化

产业结构国际化又称“产业结构无疆界化”,它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通过产业构成的核心要素的国际流动,冲破国家疆界限制,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转换的过程。[12]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产业的兴起,逐渐出现了全球性产业,发展突破了地区和产业的界限,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现代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浪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变动的这一特征打破了产业结构变动局限在一国国内的传统格局,出现了产业结构变动无疆界的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越来越强,产业结构的开放度不断提高,任何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再可能局限在一国一地来完成,而必须依据要素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参与国际产业大循环,借助产业国际化转移来完成。产业国际化转移是指产业在国家或地区间转移的经济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13]为取得全球竞争优势,发达地区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发展中国家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以加快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互动发展的共同需求为产业国际化转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规模在扩大,发展在加快。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10-15.whj.smx.省略/ReadNews.asp?NewsID=3082.

[2]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N].南方日报(网络版), gd.省略/gdgk/gdyw/200807/t20080728_60362.htm,2008-07-28.

[3]陈建军.关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考――以杭州为例[J].浙江经济,2008,(17):43-45.

[4]向晓梅.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J].港口经济, 2008,(9):42.

[5]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华 民.“入世”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4):9-14.

[7][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陶长琪, 陈文华.新概念经济[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9]李 .文化经济跨越增长的极限[J].思想战线,2007,(1):60-66.

[10]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经选择: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及其支撑要素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马 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5):78-81.

[12]MBA智库百科[EB/OL].网址省略/.

[13]游霭琼.产业转移的国际化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J].南方经济,2005,(5):37.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odern Industry System

Zhang Mingzhe

产业发展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4-0059-06

Abstract:Sports tourism is a sports and tourism arising out of cross-integr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tourism and sports industries. With the rise of China′s holiday economy, the core role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s sports industry is more and more. It will become the sports industry in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so as to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y

体育旅游产业是指社会为满足大众体育旅游的需求,而将人类所创造的一系列物质形态的工具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以商品化的综台服务方式,为体育旅游者提供便利条件的综合产业。近几年来,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欧美,体育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对于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来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多样化导致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作为新兴产业在第三产业集群中发展势头强劲,从而得到业界广泛关注[1]。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奥运观众、体育爱好者和旅游者,展示了中国良好的国际体育旅游形象[2]。北京奥运会不仅进一步刺激了居民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需求,更为提升中国体育旅游的产业功能,强化体育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及体育产业旅游规划和管理、完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体制、创新体育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加大体育旅游产业宣传促销力度、加快推进体育旅游产业教育和体育旅游产业科研、扩大体育旅游产业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体育旅游产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业,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和体育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用品行业与信息、文化、旅游、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经济中的新兴产业,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最终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1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经济中的新兴产业,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体育旅游产业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体育旅游产业的价值是为满足大众体育旅游的需求,将人类所创造的一系列物质形态的工具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以商品化的综台服务方式,为体育旅游者提供便利条件的综合产业。它是与传统的大众旅游产业相对应的一组概念体系。体育旅游产业包含了多种具体的体育旅游产业方式。体育旅游产业是体育经济领域中最具有多学科特点的行业。体育旅游产业既根植于旅游产业资源的极度多样性,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进入21世纪的后10年,新时代背景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经济新增增长点的体育旅游业,无论是自身还是整个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中都有着强烈的产业发展动力。体育旅游产业具备了其他旅游产业所不具有的特征和优点。

1.1 具有“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体育旅游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外在价值的具体体现。与其它旅游资源形式相比,体育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资源具备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即丰富的知识性,开发利用的持续性,形式多样的创造性。体育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指游客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旅游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体育旅游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体育旅游活动。这种体育旅游活动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体育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体育旅游资源文化体验的活动。正基于此,体育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资源表现了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并成为当今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文化潮流。体育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资源魅力在于其强烈的艺术性和独特性,蕴藏着很多体验的元素和内涵。体育旅游产业是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和审美活动,提高体育旅游产业项目的文化品味,丰富文化含量,可以使其获得蓬勃生机和高附加值,同时满足游客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一项美国国内体育旅游调查发现:78.54%的美国体育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参与各种文化旅游活动。美国文化旅游不仅是国际体育旅游的重要细分市场,在国内体育旅游中同样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未来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的发展条件下,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体育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要以文化为导向,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个性产品,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出满足各类体育旅游产业的文化旅游产品。目前,中国尽管缺少大规模的国内文化旅游者数量的统计数据,但一些相关研究表明:了解异地风情和习俗、体察文化、增长知识是中国居民国内体育旅游重要的旅游动机。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和功能,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者体验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灵魂,体育旅游产业中包含了巨大的文化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业必须依赖具有“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来支持,体育旅游景点、体育旅游设施、体育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否则体育旅游产业就不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如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冰雪地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历经20多年的精心运作,冰雪文化旅游资源活动已发展成为集冰雪艺术、冰雪经贸、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娱乐为一体的冰雪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成为名扬中外的世界知名品牌。黑龙江省通过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开发,对冰雪体育赛事观战旅游进行有效开发,更加进一步推动了黑龙江冰雪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展和利用。目前,哈尔滨市的冰雪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已开发形成了滑雪、滑冰、雪雕、冰雕、雪地足球、雪地摩托、狗拉雪橇、冰车等极具特色的10余个冰雪体育旅游产品。随着冰雪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开发能力的增强和冰雪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的上升,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将得以增强。

1.2 具有拉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特征

消费内需的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消费占GDP之比逐渐由60%回落到40%左右,远远低于国外水平。近几年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大投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来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些政策措施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性抉择,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后奥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体育旅游产业消费、加快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在当前扩内须、保增长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尽管体育旅游产业在我国起步较外国相对较晚,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代表在这几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一方面,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消费需求潜力很大的朝阳产业,在社会最终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体育旅游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使人民群众对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旺盛,新型体育旅游产品(如高尔夫球、登山、蹦极、跳伞、滑翔、攀岩、沙漠探险和溜索运动等)不断出现,体育旅游产业日益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消费领域,对体育消费的刺激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有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消费增长1%,能拉动GDP增长0.51%,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

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经济结构面临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消费结构升级将直接创造多层次的服务需求。长期以来,在投资、出口和消费三个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消费增长一直远远落后于投资和出口。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如何把增长的收入引导到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体育旅游产业是大有可为的。应当按照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精神,不断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体育旅游产业服务水平,优化体育旅游产业结构,有效引导和扩大广大群众的体育旅游消费。体育旅游消费包括“游、行、住、吃、购、娱”等一系列活动,消费关联性很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伴随着国内经济呈现持续回升的势头、生活方式的变革,以运动健身、文化娱乐、旅游度假为主的体育旅游活动正逐渐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据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表明,上述三项活动在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构成中占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9%的水平。另一方面,体育旅游产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直接推动了相关领域投资的增长。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对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带动了对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等服务设施投资的增长。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融资的竞争力,拉动体育消费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优化体育旅游产业结构,扩大体育产业的外延与影响力,增加体育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1.3 具有“绿色经济”环保理念下的可持续性特征

近年来,由于大众旅游一直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给旅游接待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旅游形式。作为以绿色、运动、体验、休闲为主题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体育旅游产业应运而生。体育旅游产业积极倡导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为人类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

体育旅游产业是“环保时代”、“绿色时代”和“生态时代”主流色调的产业。体育旅游产业体现了“绿色经济” 环保理念下高质量、高效益、低消耗和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旅游产业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和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上的旅游产业,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家战略。

体育旅游产业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性消费模式。进入21世纪后10年,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追求和服务意识的增强,体育旅游产业消费服务在营销意识上要主动迎合旅游消费绿色化的新趋向,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产业体验经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开发有益于社会及体育旅游消费者健康的业务,突出体育旅游产品的绿色旅游内涵,积极实施绿色体育旅游营销是基于“绿色经济”环保理念下可持续性体育旅游产业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体育旅游吸引物的构建、体育旅游设施建设、体育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体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必须基于政府、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者等旅游各项利益者的视角,既通过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饮食、旅游观光游憩、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环境等各要素的绿色环保发展模式,来实现体育旅游产业质量的提升和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进步,并最终实现可持续体育旅游的发展目标。现代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体育旅游产业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绿色体育消费发展方式。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是维护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式,体现了体育旅游发展关注人类福祉、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贯职责与使命,它既能落实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观又能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进入新的领域注入活力。

1.4 具有覆盖面宽、产业链条长的市场适应性特征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上下游关联性强的产业集群。体育旅游产业以大型体育赛事旅游资源为依托,与周边旅行社、餐饮、酒店、健身馆、纪念品商店和休闲运动设施等相关的企业会易于聚集,形成巨大的体育旅游产业链。发达国家体育旅游产业的经验显示,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旅游产业的价值链越来越长,体育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将是大势所趋。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拓展新的价值产业链空间,而且还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它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促使体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根据2009-2011年中国体育旅游产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结果显示,在我国130个行业中,体育旅游产业要消耗59个行业的产品,即体育旅游产业的前向关联;有96个行业要消耗体育旅游产业的产品,即体育旅游产业的后向关联[3]。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表现为相关景区更加重视各类体育项目的开展,而且有奥运场馆游、体育设施游、大型赛事游,以及类似“环太湖体育圈”这样的部级全民健身基地等,直接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成新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方式,都预示着体育旅游产业愈来愈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中追求新奇、放松、个性、多样的体育旅游需求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这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则加速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体育旅游产业格局化基本形成。

体育旅游产业与如此多的行业有着前、后关联,充分说明体育旅游产业作为现代体育产业的主要支柱产业有着广泛的行业融合性,也说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作用重大。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有利于带动服务业和相关产业成长,促进城乡体育旅游产业统筹发展,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适应性是体育旅游产业的基本特征。不同体育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跟随需求层次的升级规律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体育旅游产业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经济发展层阶段的新要求,在满足市场需求新潮流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实现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高效益和高增长。

1.5 具有公众的参与性特征

体育旅游产业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具有公众的参与性,公众参与性是利用体育旅游产业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等,形成区域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路线的整合,开发满足客源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环境,通过旅游者的积极参与,使旅游者获得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的自我情感体验的过程[4]。公众参与是实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众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参与,不同于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参与更深刻、更广泛,它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实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行动和项目,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的体育旅游思想,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为有效地实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中强调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逐渐被世界接受。在旅游发展的论域里,到20世纪90年,旅游产业可持续已成为全球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21世纪初,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概念开始出现在体育学术领域,并被较为广泛地探讨和运用。体育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因此公众的参与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应当综合体育旅游多元的社会价值和产业链特征,旅游者在选择体育旅游活动时,应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共同实现体育旅游体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旅游环境的碳汇能力,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消费者健康和绿色消费。

2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2.1 制定建设体育旅游产业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

本世纪前20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旅游产业而言,这一战略机遇期包括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发展战略时期。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体育强国是新中国几代体育人梦寐以求的迫切愿望,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奋斗的理想。同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发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5]。实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重点应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旅游产业等相关领域。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于2009年12月10日联合发出了《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明确了联合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意向,为实现建设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迈出了第一步。2009年12月25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给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对于制定建设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作用。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水平必须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体育旅游产业。但由于体育旅游产业本身的脆弱性,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非常敏感和相当脆弱的行业,无论自然灾害,还是突发事件及气候环境都会对体育旅游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根据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在奥运会举办当年为本国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举办国也将在奥运会结束3-4年内受到后奥运会效应的影响[6]。作为我国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旅游产业、为了实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发展战略目标,本文提出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2 大力开发体育旅游产业专项产品

新休假制度的出台,使得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我国1995年就开始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开始实行三个“长假日”制度(五一,十一,春节), 2008年开始实行2个长假+5个小长假+带薪休假的假日制度。我国休假制度的改革使我国公众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115天(含周日,但不包括带薪假期)。其中,学生和教师则全年假期更长,离退休人员绝大多数赋闲在家。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加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体育旅游产业是适应当前休闲娱乐经济和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产物,它是以一定的旅游产业资源和体育旅游产业设施为基础,以体育旅游商品的形式,能为旅游者在旅行活动中,提供体育健身、体育休闲娱乐、体育文化交际等各种服务,使旅游者从参与观看这些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舒畅而独特的体验。其体育旅游产品及线路的设计好坏是关系到能否满足游客的体育旅游需求,能否继续吸引体育游客前往的关键。首先应该明确相关体育旅游产业产品设计的原则,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科学地设计符合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及线路。因此,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型开发模式要求以旅游者需求为基础,通过市场细分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提高体育旅游服务质量。体育旅游产业是由众多行业和部门复合而成的综合性体育产业。体育旅游者需求的多重性决定了体育旅游产品的组合性,而体育旅游产品的组合性又决定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外延性和界限的模糊性。体育旅游产业协调合作就是根据体育旅游活动和体育旅游产业的特点,通过协调有效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经济手段、市场行为、技术手段等来整合配置体育旅游产业相关要素,优化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形成功能与优势互补的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力,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从目前看,我国旅游者对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不同主要受国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身体素质、个人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女性多选择一些观赏性、娱乐性和富有美感的体育旅游项目,男性多选择一些参与性的体育旅游项目;青年人多选择一些刺激性的体育旅游项目,老年人多选择一些健康型的体育旅游项目。同时外国人对中国的民族、民俗体育旅游产品颇有好感,而公司成员则对团体体育旅游比较感兴趣。因此考虑到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的不同群体,对今后我国体育旅游产品从产品的命名、主要市场目标的选择、产品开发的作用、产品的市场空间跨度与范围四个方面做了以下设计。如2008年12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和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体育局和四川省旅游局承办的2008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2008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冬季)期间,四川省成都市就大力推出峨眉山体育养生、邛崃南宝上林狩猎、鸡冠山山地休闲、都江堰虹口山地户外运动、新津南河水上旅游等,共计总投资540余亿元的8个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和多种体育旅游产业专项服务产品(见表1)。

21世纪前10年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应该突出产品形象,揭示文化背景,进行产品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形象策划及其产品创新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任何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形成的初期,吸引的人数总是有限的,然而通过设计体育旅游产品形象进行产品创新,可以使富有创意的新产品得以生存与发展。如1987年山东泰安推出的“泰山国际登山节”,集登山健身与旅游于一体,通过“泰山国际登山节与旅游资源”形象的整合,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性、参与性、旅游性、经贸性和市场性的国际体育旅游产业知名品牌,每年会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游览,为提高泰山、泰安的知名度,宣传泰安体育旅游,发展体育旅游,扩大开放体育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3 建立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机制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对其研究始于信息通讯业,但已经广泛存在于金融业、物流业、服务业和体育产业等其他领域,产业融合化被认为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产业经济现象,并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体育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提高地区竞争力和体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如何实现对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集群式开发和发展,是提升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并以此带动国家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建立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的根本动力。随着休假制度与经济发展促进休闲时代的到来,要求体育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作为综合较强的行业,在面临竞争环境巨变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压力下,也日益呈现出与其他旅游产业融合的趋势。从系统自组织的角度来看,体育旅游产业天然具有融合其他旅游产业的特性,但融合中存在的制度、企业及需求方面的障碍因素却制约了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效果的更好发挥。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归纳起来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是供给因素的制约,而供给因素又包括宏观的管理制度与微观的企业能力,另一方面是需求因素的制约,融合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只有供需双方对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引发的变化实现了观念与行动上的契合时,才能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真正实现。文化要素是体育旅游产品的核心与灵魂。传统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也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寄予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具备超乎寻常的社会和历史认可度。家庭团聚、清明祭墓、踏青春游、龙舟竞渡、兰汤洗浴、中秋赏月等传统民俗文化以及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美学意趣[7],不仅为体育旅游市场的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体育传统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融合大趋势下的新型旅游产业创新方式,它从需求的角度适应了旅客需求更加精细、更加个性、更加多样的消费特点,它也从供给的角度创造了体育旅游产业成长的更博大的空间、更深化的链条、更持久的能力,从体育旅游供需契合的角度为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土壤。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也是体育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内容。而认识和克服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中的障碍因素,将会为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旅游创新方式,它拓宽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促使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动态高度化与合理化,进而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同时体育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集中反映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高度上。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2010年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临近更是赋予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难得的机遇。但如何将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旅游产业集群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如何将大型体育场馆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延长,如何在现有的奥运场馆体育旅游产业之间形成产业联动,实现奥运场馆的体育旅游资源的共享,提升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有效的大型体育场馆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带动经济发展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3.1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殊性以及效益的外部性决定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种以体育为商品的特殊旅游形式,无论是自身还是整个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中都有着强烈的产业发展动力,体育旅游产业具备了其他旅游产业所不具有的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主要体现为在其自身效益的追求上同时具备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具有拉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特征,具有“绿色经济”环保理念下的可持续性特征和具有覆盖面宽、产业链条长的市场适应性特征以及具有公众参与性特征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体育旅游产业经济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人们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形式,越来越来彰显了造福人类的最高价值取向。

3.2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正在逐步成为继生态旅游之后的现代旅游业的一个新的亮点。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种体育旅游资源,在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市场中已经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有其资源优势、客源优势和交通优势,相应的也有其劣势和威胁。要保证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做到体育旅游的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建议在当前继续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形式下,要充分发挥体育旅游产业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一是要制定和实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国家战略,努力把体育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的大体育产业,建设世界体育旅游产业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重点围绕体育旅游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完善体育旅游产业要素体系,推进体育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产品体系,加强体育旅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体育旅游产业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是要继续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素质,主要是体育旅游企业素质,通过发展大型体育旅游产业集团提高体育旅游产业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宛霞,邵凯,形晓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4):15-81.

[2] 彭琴.未来5-10年体育旅游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1):6-7.

[3]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09-2011年中国体育旅游产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EB/OL],省略/ycbg/,2009-4-21.

[4] 于素梅.影响我国不同群众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24-28.

产业发展特征篇5

Abstrac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is a villag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years with other place different features, it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essential starting point. Drought shop village is a typical northern villages in the planning, through the keep looking for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place, and the landscape with, through the reform and renovation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ing village tourism features.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features, the village history, red tourism,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缘起

自从承担了蓟县新农村试点村的景观整治设计工作,我们便确定了立足本村特色,发挥村庄优势;以村民为主体,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形成“一村一品”的旅游特色新农村。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数次的现场调研,深入村民,切实考察村民们的需求;形成了以人为本,以村为本的特色规划。

2、地域特征的找寻及存在的问题

旱店子村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北部,四面环山、土质肥沃、人杰地灵,被名家誉为“后花园中后花苑”。 当年震惊冀东的“花峪”惨案也发生在这里。根据现场调研及入户访问,找到了一些村庄的特征,但也发现了若干问题。

2.1 村庄景观地域特征

(1)四面环山,自然景观优美特征;

旱店子村四面环山,高差很大。村庄布局简单,仅有一条主路进入村庄,两侧为住宅用地,大部分的农田都分布在山谷间,主路两侧迎接人们进入村庄的分别是村委会和停车场。村庄布局规整,满眼绿色,空气清新。

(2)红色历史足迹清晰;

当年震惊冀东的“花峪”惨案发生在这里,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众多历史遗址和动人故事,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村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3)梨树为主,刺槐、柿子树等老树并存;

村中主要以种植梨树等果树为主要产业依托,现有大量100年以上古梨树,每当开花时节,满树百花,落英缤纷。村中还有柿子树、古槐树、板栗树。这些果树的大量存在,除了提供果实采摘,观花赏景的优势,还有很多果树的断枝为村民提供了燃料来源。

(4)存有少量年代较久的传统民居。

村中民居多为新建,但仍有多处年代较老的传统民居,已有局部院落墙体损毁,但整体风格保留较好。

2.2 村庄景观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陈旧,管线杂乱

(2)公共设施及公共场地的缺失

(3)整体建筑风格及景观定位不足

3、主要设计理念

针对以上提出的一些优势及问题,把握景观地域特征的出发点,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设计理念。

3.1 “一村一品”的特色村

在蓟县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提出了“一村一品” 的村庄发展模式。旱店子村庄集中,红色历史文化扣人心弦,以此为契机,开发特色旅游,创建特色景观,发展特色产业。

3.2、旅游吸引产业,产业带动旅游

旅游与产业之间是互惠互利的一种关系,旅游的目的是带动产业的发展,使老百姓致富,同时带动整个村镇的发展。村庄的产业发展之后,又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3.3保留为主,微循环整治理念

对于村庄的规划,绝对不可以大拆大改,而是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局部节点改造,建筑空间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等手段来总体上提升村庄的旅游档次。

整治和改造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近远期结合,通过示范、引导改变村民观念,进而改变村庄的面貌。

3.4、以人为本,村民优先

规划中主要考虑两类人群的需要,一类是村民,另一类是旅游者。村民作为整个村庄的主人,其利益是优先考虑的。

a、一定要满足村民正常的起居生活,尊重村民的利益及想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

b、保证村庄传统民风的传承,也能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村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

c、在旅游项目的设计上,除了以单纯的村居,美景为主,还要考虑村民的参与性。

3.5、生态性及经济性是村庄发展的根本保证。

坚持生态性及经济性原则,是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条件,主要表现在:

a、现有环境治理的生态性

于现在已有的采石场断壁,要采用种植爬藤植物,挂网喷播等方法,逐步改善现有断壁的景观效果。

b、规划中材料选择的生态性

在规划中,选择本地材料,如采用页岩、卵石、不规则石块等为主要铺装材料,通过合理的加工,使之形成既符合本地特色,经济实用又生态环保的景观材料。

c、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性

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考虑生态环保性,合理使用能源;

4、地域景观元素的表达

4.1旱店子村规划定位

根据分析,我们得出旱店子村应该是一个以现有红色历史资源及已有的绿色景观为依托,创建以红色旅游文化为主题的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活动的旅游特色村。

借助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警示门、警示钟、无名烈士墓等红色景区的盛名,红红火火的旅游业可以在村内发展起来,农民们可以开办农家旅店,经营旅游纪念品,为游客讲解革命历史…

4.2整体规划构思——红色文化+绿色景观

1、红色文化

村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众多历史遗址和动人故事,既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村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绿色景观

村庄春季山花烂漫,香飘十里;夏天绿荫蔽日,橡林松涛;秋日百果飘香,层林尽染,依靠这个优美的环境吸引观光度假养生的游客。

3、院落

将部分坍塌的院墙拆除,打开院落;将老房子进行加固,作为沿街铺面。向东西纵深发展,打破原来单一的街道形式,形成开放空间、广场等,尤其适合夜间篝火、烧烤、聚会等活动。

5、重要节点空间组织与景观设计

5.1、村口标志及广场

强调入口的观赏与学习性,增加名人文化墙,记录旱店子村的红色历史及村史,并附上旱店子村地图,便于游客对于旱店子村的了解与认识;通过嵌草砖停车位种植,增强停车场的观赏性与生态性。

5.2、红色文化街

大力发展红色产品的展示与销售;将原有新房进行美化,打造标准的农家旅馆,吃住玩一体化,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条件。

5.3、重走行军路

通向村子西北山上的道路,为抗战时期红军行军的道路。为了充分体验红色印迹,道路中设置英雄故事墙、红色足迹馆、英雄雕像等景观。并有红歌、服装、鞋子、旗帜等供体验。

5.4、惨案遗址改建

为了加强人们对“花峪”惨案的了解,将碑周围地块进行整体规划,在不影响周边村民住宅用地的前提下,建设一栋惨案遗址博物馆,展示与传达惨案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警示人们记住历史的一刻,悼念去世的烈士与百姓。

5.5、模拟野外战场

在重走行军路的景点终点,设置一个模拟的微型野外战场。通过游客的参与性,理解与体验红军的伟大与悲壮。并提供露营用的装备与食物,提高游客情趣的同时,增加产业收入。

6、结语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着以村民、村庄为本的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入户拜访、演示汇报等多种途径,不断的与他们探讨,听取村民们的意见,真正将规划与调查分析结合在一起。使整个规划及细部设计与村民息息相关,更加人性化。发展红色旅游会使旱店子村的面貌发生巨变,促进了文明生态村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baike.省略/view/3191630.htm 百度科学

2、邵爱云 赵辉 编.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实例[M].中国社会出版社.

产业发展特征篇6

基金项目:该文系辽宁省科技厅2007年计划项目“辽宁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对策研究”(2007401009)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第三产业可分为流通和服务两大部分,具体又可划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同时还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和警察在内的为社会需要服务部门的四个层次。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进一步完善辽宁的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辽宁的腾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第三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近年来辽宁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1,649.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647.46亿元,增长了2.82倍。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第三产业近年来年增长幅度都超过10%,2004年后增长幅度加快尤其明显,如2007年的增长幅度达到了13.87%,2008年高达15.12%;从各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分布上看,辽宁1999~2008年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35%上升到2008年的41.2%;从就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辽宁的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没有吸收劳动力,而是排斥劳动力,辽宁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和我国比较发达省份的第三产业发展相比,现阶段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滞后阶段,这直接阻碍了辽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辽宁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偏低。过去10年,辽宁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总体规模仍然不大且占GDP的比重偏低。2008年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万亿,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647.46亿元,仅为广东、江苏、山东的一半甚至更少。2008年全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0.1%,辽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4.5%,低于全国水平,排第20位。第三产业是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70%左右,如美国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4.5%,2008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3.25%,辽宁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市相比,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差距仍然很大,说明辽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

2、区域间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大多数情况下,第三产业是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发展的。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总体城市化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由于辽宁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劳动力分布不均,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不一样,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仍有明显的差异。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其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集中于大连、沈阳两个市,沈阳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39.04亿元,大连为1,293.04亿元,而朝阳、阜新、葫芦岛、盘锦、铁岭都未超过百亿元,前后两者相差十几倍。丹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43%,沈阳为48.41%,而本溪、盘锦不到30%。城市间差距拉大,不利于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3、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需增强。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政府也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03年美国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人数比为2.5∶21.6∶74.7。辽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但由于辽宁当前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化程度都较低,以及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技术研发等行业对从业人员都有较高的技能要求等原因,辽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份,第三产业中真正能够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就业的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未被挖掘出来。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低。尽管辽宁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但其结构层次未相应提高。按国家统计局对第三产业划分的四个层次进行统计,2000年四个层次的比重分别为53.9%、29.3%、10.2%和6.6%,2006年分别为48.3%、33.5%、11.1%和7.0%。可见,辽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很小,各层次增加值占第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第一层次流通类部门下降了5.64%;第二层次生产和生活服务类部门增加了4.2%;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9%;第四层次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4%。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第三产业以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等为主的第二层次的部门明显不同,近年来辽宁仍然以常规性的传统商业、生活业为主,第一层次保持着第三产业中的主导部门的地位。且表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社会服务、房地产业)的发展快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金融、保险业),市场赢利性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发展快于非市场化行业(教育、卫生和科学研究等)的发展特征。这说明辽宁第三产业是在一种低水平上的扩张,结构层次比较低,这种内部结构不利于辽宁第三产业自身发展或国民经济发展。

三、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第三产业从规模、数量以及质量上都较以前得到较大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较,仍处于劣势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体现在:辽宁经济发展水平未达到足够带动第三产业的水平;银行、电信、保险、铁路和航空运输等服务业领域维持着较高的行政垄断地位;辽宁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普遍明显偏高;省内各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等。但我们也看到,辽宁在区位和人才方面有着发展第三产业的先天条件。未来应在大力发挥现有优势的同时,注重第三产业其他增长点的培育,变潜在优势为发展优势。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事关辽宁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也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后劲有着较大的影响。未来加快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产业结构,适当调高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从本质上取决于总体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性,必须进一步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由速度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辽宁的二次产业在产业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发展第二产业所需的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的规模和数量也最大,尽管如此,大规模的要素投入所获得的经济增长空间却极其有限,其解决就业等问题的效率远不如一三产业。因此,从长期来看,应进一步调高辽宁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使辽宁经济的产业结构在比重上趋于合理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的情况下,更应该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第三产业上,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就业,以就业的增加、失业的减少来确保辽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当前辽宁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开始迈向国际市场,尤其在第三产业方面存在发展优势。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交通便利。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辽宁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区位条件,应通过沈阳-大连城市群的建设,在旅游、会展、金融等领域确立其高层次第三产业在东北的领军位置。另外,辽宁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贸易伙伴已经遍及世界21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0多家在辽宁投资。辽宁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较好,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辽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应努力实现现有优势第三产业在管理方式上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不断升级。同时,在人才机制方面的创新以吸引优秀毕业生留下来也是未来各级政府及企业需要长期不断总结的问题。辽宁应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机遇,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充分发挥辽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布局,从而保证辽宁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3、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辽宁现有的第三产业结构不足以支持辽宁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更难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辽宁需要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企业的技术能力,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以市场化为方向,解决第三产业长期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活力和动力问题。此外,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诊断服务体系、技术信息网络等公共品的投资,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创造高效有序的生产服务市场环境,在这些非盈利服务上加强财政投入,明确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业务。电子商务的出现无疑给服务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无论是早期的B2B、B2C、网上商店,还是新兴的“威客”一族,都使服务业向便利化、快捷化迈进了一大步。网络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物理限制,解决了时间、空间、成本等因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以“威客”为例,“威客”是一个在网上出售智力成果并获取报酬的群体,类似于日常所说的“点子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做一名威客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只要适时参与网上竞标就有可能获得收益,既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又无运营风险。同样,招标者也省去了大笔的中介、咨询费用,只要把待解决的问题和悬赏金额挂到网上,就会有天南地北的“威客”竞相为其解难。买卖双方在网上都实现了零成本交易,大大活跃了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威客”的兴起对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利用网络资源扩展业务,完善网上服务质量,以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实现第三产业繁荣的重要方式。

5、加快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新型第三产业发展。软件服务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高科技产业,这一行业不仅利润可观,而且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提高地区的软实力,对区域经济有相当的关联带动作用。在沈阳,以东北大学为中心的信息软件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大连对日本的软件开发外包服务也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因此,辽宁应把用信息技术升级第三产业放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计突破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政府应着力为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构建平台,采取规划指导、资金扶持、高效服务等有力措施,出台相应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出口政策、创业政策、教育培训政策、采购政策等,加快辽宁软件产业发展速度,使软件业成为辽宁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沈阳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基地。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温蕾.浅论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8.21.

产业发展特征篇7

1 引言

2001年3月,国务院“十五规划”中首度提出要“促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在各方的努力下,由电信和广电两大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三网融合”工作,目前已进入试点工作的最后阶段——按照国务院2010年的“三网融合”总体方案,2012年将是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的最后一年,而接下来的2013~2015年将是三网融合的全面推进阶段。

回顾这些年来“三网融合”的进展,不难发现: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导、历经十余个寒暑尚处于试点阶段的“官方版”“三网融合”相比,近一年多来以开放互联网为核心的OTT互联网音视频服务异军突起,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2 OTT TV催生“新三网融合”

所谓“OTT TV”,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在多种终端上为客户提供音视频服务,其服务不依赖于特定的物理网络,强调服务提供与网络的无关性。

OTT TV服务的出现,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区隔。作为当下官方“三网融合”IPTV业务强有力的竞争者,OTT TV从其诞生起,就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目前互联网上大量销售的第三方OTT机顶盒,不仅能够提供与电信和广电广播级质量相差无几的电视直播业务;更是能够凭借互联网丰富的视听内容资源,提供电信运营商和广电所远远不能比拟的视听点播服务。

电信运营商为夺取IPTV主导权而大力推进的“光进铜退”FTTH宽带建设,成了OTT机顶盒越卖越火的推手;电信运营商花费重金打造的高速宽带网络,成了OTT视频服务的廉价通路——用电信运营商自己的话来说,它们彻底沦为了“管道”。

广电尽管坐拥庞大的正版内容,却因为缺乏一个面向直接用户的通道,眼睁睁看着大量的非正版视频内容搭着OTT的快车,呈现在海量的视频用户面前。

以开放互联网为基础的OTT业务,正如其英文原文Over The Top(过顶传球)所描述的那样,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在业务发展上直接越过了电信和广电,而在这两大巨头的夹缝中实现了其独有的“野蛮生长”。

OTT业务的“野蛮生长”,给囿于电信业和广电业之间博弈的“官方版”三网融合带来了不可测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OTT业务的大行其道,可以看成是对“官方版”三网融合的推动;当前官方推动的稳步前行的三网融合,在加入了OTT基因后,将有可能实现小步快跑。

可以这样说:融合了OTT基因的三网融合,正在从传统意义上以强调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对等融合,向以互联网为主导、涵盖电信网和广电网的“新三网融合”演进,当前已进入以开放互联网OTT业务为代表的“新三网融合”时代。

3 “新三网融合”的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型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新三网融合”时代网络、业务和终端层面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而个性化和社区化应用也逐渐成为应用的热点,服务提供商的“内容聚合”能力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

(1)多元化的网络、业务和终端的融合成为主要方向

相较于强调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对等融合的传统“三网融合”而言,“新三网融合”强调的是在开放互联网主导下的网络融合,开放性成为网络融合的主旋律。

在这种融合进程下,网络之间的功能性区别被逐渐淡化,而回归其业务承载的本质;而随着网络功能性区别的消失,现有基于行业划分的网络管理模式,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与此同时,承载于原有网络上的特定网络业务也呈现出融合的态势,绝大多数的网络业务未来都将以IP的形式进行传输;而在网络业务的功能性特点上,新的网络业务形态将具有原有三网业务的所有特征。

举例来说,传统意义上电话、即时通信(IM)和视频分属于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络,但在网络融合的大背景下诞生的腾讯“微信”业务,却将这三种业务统一在了一个应用App下。

如果说业务融合是网络融合的必然产物,那么终端的融合则是因业务融合的需要而自然发生的。既然业务应用不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那么业务应用在不同终端上的同步展示和解析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许多“跨界”的终端产品将成为市场的“宠儿”,这从近期三星“跨界”手机Galaxy Note II在全球的火爆销售上便可见一斑。

另外,如果把智能手机的“平板化”看成是通信终端和PC融合的话,那么平板电视的“智能化”则可以看成是电视和PC的融合;而一旦“智能电视”接入网络,可以让人们面对面交流,那就可以说,终端的融合已臻于完美。

由此可见,在以互联网为主导“新三网融合”背景下,基于行业划分的网络间区别将逐渐缩小,依托了原有网络的业务应用和终端也将逐渐融合;“新三网融合”时代下,“融合”具有了更加广泛和多元的意义。

(2)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核心业务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和交换的方式,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全方位虚拟信息互联;那么,“新三网融合”中网络、业务和终端的融合,则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全方位互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网络、业务和终端全面融合的背景下,移动性成为业务应用发展的必然;具备全天候无缝衔接能力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ICP们赢得用户青睐、决胜互联网的关键。看一看当下如火如荼的iOS/Android应用App,便不难得出上述结论。

(3)个性化分享和社交化应用成为热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彰显个性的时代,社交网络从某种程度上也正成为互联网的代名词。而“新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终端和业务的融合,为表达个人意见、实现信息共享和传播提供了条件。

近期一系列社会热点,如“陕西表叔”、“重庆官员不雅视频”等,无一不是由网民个人上载视频和照片,再经微博和天涯论坛等社交媒体传播,进而引发社会关注和官方介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化分享和社交网络已经成为聚焦网络热点、获取各方关注的便捷工具,相关的应用正成为网络应用的热点。Facebook等大批社交网站的诞生以及海量用户的加入,也说明了这一点。

(4)“内容聚合”能力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

在“新三网融合”时代背景下,网络和终端的融合,弱化了网络差别和终端区别,使得不同网络和不同终端上的业务应用,将不得不在统一的平台上展开竞争;业务提供者的行业背景和行业许可,对于最终用户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越来越小;最终,所有业务应用的竞争,都将归结于“内容”的竞争。也就是说,未来业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将呈现出“内容为王”的特点。而在“内容”纷繁复杂的今天,“内容聚合”能力便成为竞争的关键。

所谓“内容聚合”,就是将海量的互联网内容,按其特性和内在关联进行整理分类,并按照不同用户的应用习惯,以用户关注度为序推送到用户面前,节省用户的内容搜索和整理时间,大大提升用户的应用感受。

在互联网应用中,基于“语义关联”的狭义“内容聚合”已经逐渐成为如Google等搜索引擎的重要功能,而广义的基于“内容关联”的“内容聚合”技术,正成为研究的热点。

举例来说,虽然目前互联网上能够提供视频服务的网站很多,但用户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对视频内容进行分类、并提供关联视频内容链接的网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容服务商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内容聚合”能力上的竞争。

可以说,在“新三网融合”时代,已经模糊了原有的行业之间的界限,颠覆了原有的行业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也给电信业和广电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电信业和广电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1 电信和广电面临的挑战

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作为“新三网融合”的必然结果,物理网络间的界限将被打破而走向统一开放,业务提供者的行业特征和身份定位将被模糊,所有服务提供者将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竞争:以OTT TV业务为代表的开放互联网业务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将给电信业和广电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巨大冲击下,电信运营商的“被管道化”越来越明显,而其必然结果就是“被边缘化”。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业务的利益格局中越来越显得无足轻重,其所能够分食的“利益蛋糕”也越来越小,电信运营商面临着为互联网OTT服务商“做嫁衣”的窘境。虽然电信运营商们提出了“智能管道”、“流量经营”等诸多应对措施,但目前看来其效果显然并不足以抵挡OTT业务对电信业务的侵蚀。

而对于当下的广电来说,其局面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广电迟迟未能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和管理体系,其现有网络仍未完全实现“双向化”改造,资金的缺乏更使得广电壮志难酬。于是行政性的牌照发放和行业准入,更多时候成为广电抗衡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的最后一道“防线”。

4.2 电信和广电的机遇

对电信和广电来说,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竞争,更面临着来自开放互联网OTT业务的挑战,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来自OTT业务的挑战,是当前电信和广电所面临危机的主要方面。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电信和广电能够主动融入互联网开放的大潮中,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OTT业务,主动拥抱OTT业务;那么OTT对于电信和广电来说,未尝不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在“被管道化”趋势不可避免、其自有业务缺乏客户吸引力的情况下,它们是否能够放下身段,主动成为OTT服务商的“专有管道”?比如通过为OTT服务商构建“专有管道”,使该OTT服务商的业务应用具有更好的客户感知和用户黏度,从而大幅提升其OTT业务价值。

显然,电信运营商是可以从OTT服务商的价值增值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而这,显然也符合电信运营商“智能管道”和“流量经营”的理念与初衷。

与此同时,作为拥有广大用户、洞悉客户所有网络应用行为的业务承载者和内容传输者,电信运营商对于客户应用习惯和业务需求的了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电信运营商所要做的,就是将客户的应用习惯和需求加以“数据挖掘”与“云化处理”,作为电信运营商“内容聚合”的依据提供给愿意付费的OTT服务商。这不仅将极大提升电信运营商自有业务的客户吸引力,同时也更能够体现电信运营商自身的“管道价值”。

而对于广电而言,作为传统意义上视频内容的“生产者”及合法版权的“拥有者”,其在内容的传输和分发方面,相比电信运营商来说并无优势;但在视频的生产和内容演绎整理能力上,相比起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来说,广电却拥有巨大的优势。广电是否能够将这种海量内容的优势,转化为面向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的“聚合平台”提供能力?如果可能的话,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举措。

另外,对于电信和广电来说,既然OTT的兴起不可阻挡,那么与其封堵互联网OTT服务商的服务,不如自己也成为OTT服务商,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面向更广大的用户,面向用户更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推出拥有深厚行业积淀、极具用户吸引力的OTT业务。

总之,电信运营商和广电应以开放的心态看待OTT业务,依托互联网开放的平台打造自有的OTT业务,并以一个平等加入者的心态为其他OTT服务商提供服务和参与竞争,以实现其网络优势和传统行业优势的利益最大化,在“新三网融合”时代下以凤凰涅槃的勇气实现其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5 “新三网融合”时代的行业监管

“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网络和业务融合,让原本壁垒森严的行业区分变得不再清晰,原本准确明了的行业规则也变得难以准确执行;互联网OTT业务的诞生,不仅给电信业和广电业提出了挑战,也为行业监管者带来了新的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转变原有监管思路,监管对象从以“运营行为”为主变为以“运营内容”为主,便成为顺应互联网业务发展、促进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简而言之,在这种以“运营内容”为主要监管对象的行业监管模式下,监管的焦点将不再集中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和“服务价格”上,而是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服务内容”的合法性上。

产业发展特征篇8

关键词:社会化 网络发展 文化产业 演进特征

将文化产业向网络化发展,并将其产业结构发展成为新型的结构与模式,它与网络的结合,涉及了许多的文化内容。通过与网络的融合,更能展现文化产业在演变与进化中的特征。在社会先进技术的带动下,使文化产业的信息更加丰富,并以极快的速度推动着文化产业在网络时代下的发展。

一、探讨社会化的网络发展、文化产业演变与发展

(一)向和谐、互动的方向演变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管理结构上向和谐、互动的方向发展。从出版方面看,不仅改变了印刷的方式,还改变其他方面。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在演变过程中具有较鲜明的特色;从电视方面看,利用电视的媒介传播了文化,提高了文化的互动性。为了防止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不健康的信息,政府也颁布相应的法规,以此促进文化产业向和谐、互动的方向发展。

(二)向动态方向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它的演变方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伴随网络技术在社会化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演变过程中也表现得比较活跃。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文化产业将发展发挥到极致。由于与网络发展的结合,提升了其产业发展的速度。在社会与网络的熏陶下,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伴随着不安全的问题。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要求自身向动态的方向演进。

二、思考网络发展、文化产业在演变与发展中具有的特征

(一)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网络在发展方向上也逐渐趋于开放化,使得社会在经济模式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快速发展的特征,不仅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而且还能与各行各业进行很好的结合。比如,和文化产业之间的结合,对客户的个体作出个性化的发展,不再以平均化的发展作为演进的方向。在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对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开始彰显个性化发展的特征。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方式,使产业向多元化的方向演变。网络在发展方面,更注重客户对数据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行业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经过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为此与网络之间展开了有力的合作。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在个性化方面提升文化产业运行的效率,充分发挥网络与文化的价值。

(二)具有游戏化的特征

网络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发展,以特殊的形式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信息时展的角度分析,网络发展构建了以“个人”为核心的时代特征,并形成体验式的经济模式。网络时代的特征更能够满足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暴露的欲望,因此,也就在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网络环境下游戏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产业的演进特征,对其产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改革。在产业的未来发展中,为了适应市场的消费状况,必然会构建具有娱乐性的环境。而游戏化的特征不再单一特指游戏,而是跟进消费者的实际生活。通过设计具有游戏化的消费过程,激发消费者为文化买单的心理。在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游戏化的演进也逐渐地受到了重视。它的产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绝杀技。例如,乐视网发行的APP以及乐视手机,已经在市场中完全沸腾。用户利用在APP的客户端注册会员实现互动,而乐视手机则具有独立的系统能够独享乐视网的最新产品。因此,这样的产业发展策略,都体现了与网络发展相结合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三)具有媒体化的特征

网络在问世初期就被誉为“第四媒介”,从它的优势看就已经享有了特殊且重要的权利。在社会化的发展中,网络一直和企业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企业能够为网络提供旗下的产品,网络能够为企业传播信息。网络发展至今,也就逐渐成为企业合作的最佳伙伴,并将二者合为一体,遵循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文化产业演进的过程中,将网络融进自己的产业结构中。文化产业在网络宣传的方式上,也实现了媒体化的特征。利用广告的方式,形成以媒体为中心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发展。例如,我们在浏览网页或者新闻信息时,广告存在每一个网页中,足以体现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具有媒体化的特征。

三、结语

由于在社会化的网络发展作用下,网络与文化产业加快了演进的速度。通过对演变与发展的探讨,二者逐渐形成一体,并具有个性化、游戏化、媒体化、联动性的特征。它具有的特征正是二者在演进过程中存在的特色,伴随社会网络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特征上也在不断演进与更新。这样的发展意味着,二者必须对演进进行全面性的审查,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群众对文化与网络的需求。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特征篇9

版权产业集群是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流通最迅速、对创新和创造成果的应用最迅捷的地区。它们通过经济文化发展轴线相互串联,星罗棋布地构成了全球版权经济的空间网络。版权产业集群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智力成果和知识资源为集群凝聚的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基础之上的产业组织形态。由于版权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企业,依照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理论,可以将版权产业集群的形成类型划分为知识宽度型、知识深度型和知识强度型三种类型。

知识宽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把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建立在开放的平台上。基于破解区域经济发展瓶颈或高度匹配区域行业特征的知识宽度型集群着重于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以版权创意资源的开发整理与重塑为主体,以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为驱动要素,从而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市场的配置,往往成为政府经济调控的战略重点。

知识强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推动基于知识产业链升级及契合或引领市场需求的消费升级。知识强度型集群主要通过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综合优化与配置,在基于产业本身知识价值链基础上展开分工与合作,在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向上倾向于以“产城融合”开发模式发展版权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节约了版权产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版权产业发展效率、推进了文化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助于版权功能的发挥。

知识深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推进隐性知识创新及隐性知识显性化所创造的产业附加值。隐性知识创新是版权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是形成知识深度型产业集群的重要路径,它是高度背景化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集群中的隐性信息实现了各个具有不同创造能力和技术知识水平的创意企业依靠组织内部公开的界面规则或关系契约,在创意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形成非线性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合作关系。这种多层次的、灵活的网络关系既发挥了集群中创意要素协同创新的作用,又实现了企业间知识的播、共享、吸收和整合,使集群弥漫着“产业空气”。

在全球分工中的治理者或跨国企业形成的集群网络中,发达国家以知识为核心,通过外包版权产业的非核心环节,利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成本较低的优势,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构筑高端环节的进入壁垒,控制了版权产品利益格局和价值链分配,使我国版权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被动位置,其核心障碍正是因为缺少创造核心知识产权和创新隐性知识方面的竞争力,即基于知识深度和强度的版权产品开发不足。

二、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的形成由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驱动和影响,既具有一般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驱动因素,又具有因版权对文化原创力,尤其是排他性资源的挖掘与创造能力的更高要求表现出的独特性驱动因素。从总体上看,地缘驱动、资源驱动和成本驱动分别是驱动版权产业集群成长的核心要素,它们主导着集群区位选择、业态选择和商业模式选择与重塑。

以地缘驱动为主要模式的版权产业集群,核心是通过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化发展。版权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的形成,来自于历史偶然性与循环积累的双核驱动。把空间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分析的克鲁格曼将最初的集群形成归于历史偶然性和循环积累的双重作用,即集群的产生首先是基于某一地区历史发展中的偶然因素形成发展萌芽,而后经历了“路径依赖”阶段发展壮大,最终经过长时间“积累过程”形成成熟的集群。

资源驱动因素下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以盘活版权资源的方式实现产业的专业化发展。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载体,是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例如在厄瓜多尔的西格乔斯,许多手工艺人生产陶瓷、编织品,并重新按照老德样式、设计和传统颜色制作服饰。在叙利亚的阿勒颇,微型及小型企业在小城镇地区聚集,用三千年传统的古法生产绿橄榄肥皂。这些传统文化色彩浓厚、工艺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在其特殊产品的独特品质上创建集体知识产权,并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有效改造的同时,创造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集群。在我国,许多传统文化色彩浓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地区,以传统方式的文化传承优势结合自然资源排他优势,将传统形式的生产活动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转化成为版权商品,其集中生产创造与消费的自发聚集,逐渐构成了特色集群的发展雏形。

以成本驱动为主要演进模式的版权产业集群,是集群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所有集群发展中必须面临的共性问题。正是因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既维持了集群稳定,又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了集群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不仅可以度过集群成长初期的困境,或缓解在集群遭遇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压力时的被动路径,也是大多数版权产业集群增加市场收益的主要方式。

但应当明确的是,在版权产业集群的驱动要素中,地缘、资源和成本尽管是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单一因素无法主导版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三规融合”为导向的集群设计,是集群升级的制度原点。然而在现实发展中,因为土地稀缺资源的区域发展模式缺少有效调控手段,名义集聚、实则分散的现象普遍,在现实中符合概念标准的产业集群集中度低、特征不明显,亟待寻找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版权产业集群特征的新成长动力。

三、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是版权产业的一种空间经济形态,集群的分布规律既符合版权产业要素集聚和流动的一般规律,又与区域发展尤其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分布紧密关联。版权产业集群形成的紧密型关联体和松散型关联体,共同构成了基于知识的社会经济系统。根据版权产业集群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层次,可以归纳为城市群的点网结构、区域内的圈层结构和集群内的线性结构三种形态。

点网结构是基于增长极理论的空间分布结构。通过版权产业集群形成的集聚效应带来的要素高度集中、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消费活跃等,构成了区域增长极。增长极成为城市群中重要的创新节点,它们就如同“经济马赛克”一般,呈现出星罗棋布的分布格局。串联这些创新节点,便构成了以区域为单位的创新网络。版权产业集群的点网结构往往以集群形成区域增长极为节点,通过跨区域资源配置和流通的区间布局为市场半径,以整个城市群或城市圈为空间,形成产业网络。

圈层结构是基于中心地理论和产业空气理论,在区位比较优势的作用下形成以版权产业集群为圆心的区域中心地。版权产业主导企业的活跃度,不断吸引着相近或相似产业(企业)的集聚,企业在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中,形成适合产业创新和集体学习的产业空气。由此,区域内逐渐形成了以版权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在圈层结构中,集群往往在基于“向心力”形成生产集中和居住集中后,达到一定的区域要素承载的饱和状态,从而再进行基于“离心力”的分散,最终在区域内形成相对稳定合理的版权产业集群布局。从群居到群聚,从居住性集群到生产型集群的转变,版权产业集群实现了集群单一围绕中心城市或中心区域集聚的转变,即通过“向心力—离心力”的均衡式空间分布方式,实现了城市功能组团的拓展,缓解了中心城区或城市核心区域用地紧张、资源稀缺、成本高昂等现实问题。

线性结构是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以版权产业主导企业为核心形成的产业导入形态。版权产业是以“智力成果权”为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形态,其产业链的结构也依托产业特性,以版权形象原创为起点,构建了“创作——生产——传播——使用——消费”的线性产业模式。因此,集群内部的版权企业之间分工与合作的出发点是线性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之间的知识共享。这种共享又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前者是集群内企业基于产业上下游分工与合作形成资源互补性合作的产业组织方式的过程,后者则是随着社会分工与集群和产业链之间互动性的加深,集群的分布规律从单一的、静态的串联式产业链合作逐步演化为复合的、动态的并联式协作的过程。

从版权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看,城市群中跨区域的版权产业集群围绕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形成点网结构,构成版权要素的协同创新和版权资源的统一配置,提高了版权产业效率;区域内的版权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企业形成圈层分布的空间格局,而主导企业以较高的版权因子和关联企业之间形成有序的线性分工与合作。正是由于点网结构、圈层结构和线性结构在版权产业发展中的有机互动,使版权产业的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打破了二元经济地理结构,在区域空间上产生了新的格局,从而优化了版权产业的组织形态。随着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城市群时代,跳出行政属地,以全球市场为资源配置和要素流通的半径,建立基于版权合作的城市群合作组织与相关制度安排,是版权产业集群新空间秩序构建的基本原则。

四、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路径

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版权产业,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推进版权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版权产业集群空间的集聚黏度不强,集群创新性与互动性不强,集群价值链层级不高和集群竞争力释放不足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源自集群制度针对性不强,从而造成了集群内的企业主体缺少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难以激发版权创新的动力,二是源自集群政策针对性不强,从而造成了集群企业之间因缺少产业关联度而形成松散合作体。同时,由于政策限制,集群往往在一定范围内单兵作战,成为封闭的容器,本地网络的僵化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病,使集群失去了逐鹿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针对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研究制定适合版权产业集群驱动特征和空间特征的集群政策,研究制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充分利用和发掘版权资源及区域禀赋并以此为基准,设计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集群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当前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产业政策”走向“集群政策”和从“产城割裂”走向“产城融合”的集群引导措施和集群建设路径,将有效破解集群制度创新瓶颈。一方面,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或优化补充产业政策,不但可以促进区域版权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规避因为过度关注规模化扩张而忽略了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误区。版权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的共性规律,同时基于文化对智力成果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格外强调,版权产业集群往往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地区的发展落地和产业轨迹,集群政策的设置旨在“以集群空间为载体,通过制度上的空间构建与突破,实现对经济要素的引导和吸纳,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区域(非集群空间)的生产力提高与释放过程”①。另一方面,新城市发展观要求集群功能的集约化、企业的集聚化和服务的专业化,“产城融合”这一集群发展模式,是版权产业集群破除发展定势,打破权利意识的封闭心态,从“功能集群”走向“文化集群”的重要路径,它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产业依附于城市、城市服务于产业的功能融合,使版权产业集群与城市成为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的实施,更加注重生产、生活功能的协同与土地价值最大化的复合,将推动版权产业集群成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区。以“弹性规划”的发展理念设计未来集群发展框架,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为文化功能的拓展和文化价值的发挥,预留更多的公共空间,是版权产业集群规划和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

当然,版权产业并非必须以地理集中为唯一空间组织方式,随着版权产业集群发展步入深水区,集群内企业不可避免地因为集群存在“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等一成不变的合作模式带来的弊病制约产业发展,集群的万能模式再一次受到挑战。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集群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创造性的变革、知识的积聚和基于竞争的淘汰机制,仅仅靠企业之间的地理集中只能形成松散型空间布局。地理集聚固然降低了交通运输和能源成本,获得了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经济,但依靠压低成本的竞争模式难以为继,并终将是面临淘汰的低端道路。而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推进,以核心版权为价值凝聚的虚拟协作网络将成为新的产业集成模式。

产业发展特征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纵深阶段,为继续保持并提升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为“中国梦”增添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国家顶层设计将重要着力点之一放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希望经过国家政策层面和企业发展层面的共同推动,造就一大批支柱性、先导性产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巨大支柱和推动作用,同时结合一系列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以及标准化发展规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寄予了厚望。基于此,结合战略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本文拟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演进模式进行分析,希望明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为其效能发挥和效益实现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官方文件中首次出现,要数时任国家总理在2009年11月3日所作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其间总理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从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中央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目前,借助国家顶层设计的契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风起云涌之势,在省级规划和政策、资金扶持外,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各种产业园区等为载体,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引领、政府推动、利益驱动的方式,进行集中经营、集聚发展,较好地发挥出了规模和示范效应,也体现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丰富内涵。

空间集聚。不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何,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抱团、扎堆等已成为了集聚发展的普遍现象。美国硅谷101公路附近,8000多家电子科技和软件企业集聚于此。我国中关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子一条街”,通过三十年的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内拥有各级各类顶尖高等院校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206所;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拥有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集聚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从而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以及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这就是产业集聚的魅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借助空间集聚,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发展效率,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致。①

创新驱动。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签。如果没有创新,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加工、制造,那只能属于传统产业的范畴。基于创新的裂变效应和巨大生产力,我国赋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以“重大技术突破”为支点,从微观技术创新、中观产业发展、宏观战略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部署。一般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同样需要集聚创新的各种要素,如上文述及的中关村,其涵盖了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诸多创新元素,这些元素彼此之间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从而展现出了创新驱动下的集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强大效能。

产业融合。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出,事物是普通联系的一个整体。我国目前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行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要有其他相关行业的支撑和推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赢取更大的发展,仅靠一已之力会显得困难重重,而采取联合、协同的方式,则是现实的应然选择。由此我们审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其大都催生出“一主多副”或多个主体协同发展的新兴产业集聚模式,如中关村由最初的电子行业,除了向信息和网络技术方面发展外,也逐渐集聚起了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等行业,再配之高端服务业的跟进,一个超大集群、共生共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就逐渐显露出了集聚效应,从而引领整个集聚区得以放大,产业规模得到快速扩大,创新效益大幅度提升。因此,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来说,产业融合是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集聚发展的必然要求。②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特征

基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尽管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正在向纵深推进,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必需的核心技术创新支撑还远远不够,在集聚发展模式创新方面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具有一些鲜明的“中国特色”或主要特征:

政府政策的外在推动。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此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就更显得重要而且必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出台了诸多的政策为之配套和支撑,如前文述及的一系列决定、规划、标准等,都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主动作为;二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建立诸多的工业园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更为集中;四是建立交易市场,举办产品博览会与商贸会,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强中介服务,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等,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当然,这只是我国在当前特定阶段的特别措施,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市场经济事物的发展,最终还得依靠其自身的内生能量演进。

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好迎合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实际需求。从我国当前实际来看,尽管政策的推动作用非常强大,但能够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根本的质的变化,还得依靠市场的内在作用的提升。据观察,我国不少地方在中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鼓舞下,上马了一大批主要由政府意志主导的所谓新兴产业工业园区,但最终由于招不到核心企业、相关配套服务措施跟不上、集聚效应不明显而只好作罢。因此,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共同发挥作用,是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技术路径。

文化传统的重要依托。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属性,一般不会因为某个偶然事件就会促成并壮大集群,而是深深地根植在浓厚的文化传统的底蕴上。如前文述及的中关村,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初的“电子一条街”,才造就成为目前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技术创新高地。据研究表明,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更容易集聚发展,因为在共同价值观引领下,企业之间能够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承诺”,从而使得沟通的距离日益缩短,交易的成本大大降低,深度分工的默契更容易达成,最终实现集群内的企业共生、共荣、共赢。③

创新能力的持续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立足,并且同样以创新求得更大的发展。而在区域集聚方面,通过一个个企业个体的创新汇集,能够产生出“1+1>2”的效应。例如在中关村,目前不仅仅只是少数几家高科技企业的个体表演,而是园区内众多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创新共舞,再加上政府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创新跟进,进而产生了扩散效应,吸引其他行业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也汇集于此,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的内部提升。纵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实行与其他产业园区有所差异的产业集群。基于地域限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有其一定的容量,而产业集群的范畴也比较大,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内,一般只能有一个或几个产业进行支撑。如中关村基于其相对较大的体量,其产业结构相对宽泛一些,而诸如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则将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定位为医药产业。因此,加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打造优势和拳头产业,依靠产业发展的内生力量,配之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战略发展和集群效应。④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演进模式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风起云涌,产生出了集聚发展的良好效能,但也还存在一些“软肋”,主要体现在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并且大都还停留在“中国制造”路径上,离“中国创造”的发展趋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综观国际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如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技园、日本筑波生物科技产业、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等,它们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来演进,政府主要是从宏观上进行政策扶持和人才促进。而我国由于相对特殊的国情,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期发展时,政府的作用相对要强化一些,但中后期的舞台则一定要交给企业,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培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结合现有的产业发展资源,政府对一些初具规模或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引导,实现生产要素的集中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期,企业基于内生发展动力,即从成本、质量、效益、品牌等要素进行考量,逐渐建立起企业在地区或行业的优势地位,产生出做大做强的原始动力。与此同时,按照现代公共治理和服务型政府理念,我国政府主要扮演引导和扶持角色,但在培育阶段,政府角色一般比较淡化,毕竟从市场经济中自然形成的产业更具群众基础和经济原发动力,如果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伸得过长,一旦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出现失误,不仅会对政府公信力和权威造成伤害,企业和社会公众也会承担苦果,这与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

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依托现有或正在建设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资源,进行创新升级并集聚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集聚的模式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二是企业主体。这是我国在当前特定环境下发展经济的有力措施。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从宏观的产业政策方面,集聚并优化政府的资源、信息、财税政策优势,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集聚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而对于企业来讲,则主要是从微观角度,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将企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有机地融入其中,然后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战略,即实现大环境下的企业个体发展,并进一步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各省市利用现有或正在建设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升级提档,将其优化、整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也是我国当前技术创新不明显、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不足等现实环境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政府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都得到了成长与历练,特别是当在政府培育下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后,这时就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政府要逐渐退出经济的第一线,交由企业来展现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变和裂变魅力,向自主产业创新阶段发展。

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市场主体基于自身创新发展需求,主动进行市场合作式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作用将逐渐退居幕后,企业基于自身发展而走向前台。这也是企业回归市场经济属性的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前文述及的中关村目前发展模式,基本上处于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驱动型集聚发展阶段。近年来,四川攀钢集团为了占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制高点,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了18个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当前,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大型企业集团的创新能力也日益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这种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集聚发展,必将引领我国创新经济向纵深发展。⑤

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形成具有市场和社会引领性的突破性技术和创新技术,造就并促进跨区域、跨国界的技术创新驱动。基于这种集聚发展模式定位为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变革作用,因此对国家的意义重大,对企业的要求也很高。在这方面,美国硅谷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其通过计算机工业的硬件和软件的创新联动,给整个美国包括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革命,引领世界计算机工业发展的未来。

相对来说,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整体上还比较弱,离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集聚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世界开放经济的形成,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距离在逐渐缩小,并且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在光学、新能源、新技术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如果机遇把握得当并进展顺利,创新驱动下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会扮演“弯道超车”的引擎,带领中国经济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进。

展望未来,乘着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尽管目前的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前进的道路充满坎坷,但发展的机遇同样存在,发展的成果更是需要我们以持续创新和创造为抓手,开拓奋进,去实现产业报国的历史使命。

(作者为江南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第40~51页。

②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3期,第87~92页。

③涂文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9期,第54~59页。

产业发展特征篇11

这一系列 问题 涉及的 内容 都关乎新世纪的国家竞争战略和工业化道路,其中最难把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与信息化相互 影响 、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发挥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解决工业化中期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借助信息化走出一条超越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意味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与处在后工业 社会 的国家有根本区别,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阶段性”特征;二是更应注重发挥信息产业对整个工业结构升级的体系性效应。所谓“阶段性”特征就是要从我国的现实基础出发,立足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眼于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使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出逐“阶段”升级的轨迹。这就需要对信息产业的当前地位与现实作用做出客观评价,发现主要矛盾,这也是我们制定今后一段时间阶段性目标和政策的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三是出现了其他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少有的现象,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观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轨迹,不难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在加工组装环节我国表现出了比较强而明显的比较优势,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正在形成向我国一些地区集中的趋势;其二是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逐渐明显,不仅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我国的进入和布局,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原创技术的局部突破(如TDCDMA标准)和一些创新型高技术公司的活跃与成长。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制造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和加工组装环节),以及正在逐步提升的面向生产和中低端产品的研发能力,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两大特点,由此形成了我国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产业结构却出现高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独特现象。

上述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进一步巩固、壮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二、当前我国 电子 信息产业 发展 的基本特征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1、我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

198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九位,1996年排名世界第五位,1999年,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总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规模国际地位持续稳步提升,已步入电子信息产品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而且提升的趋势还在持续,很快可以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彩电、微波炉、视盘机、收录放机、电话机、扬声器、磁性材料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有些产品占有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形成比较强的产业配套基础。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独到的优势初步确立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 经济 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并呈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的出现——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其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低成本发展 中国 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从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制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及其大出大进国际循环的格局初步形成。

如果我们将观察 问题 的视角放在加工制造优势的形成过程,也可以从中清楚地发现结构升级的明显步伐,产品结构由过去以家电类低端产品为主,调整到基础类、投资类产品的占有合理的比例,尤其在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据粗略预计,“十五”期间,全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投资可达100亿美元,相当于前30年投资总额的三倍,其中外资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

3、产业聚集已经出现,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信息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特征篇12

[中图分类号]G230;G124[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1

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技术环境下,在多元化出版态势的推动下,数字出版产业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传播影响力呈指数增长,催生了一系列的新兴出版业态。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已经规划了中国出版今后10年的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而数字出版是迈向新闻出版强国的重要支撑。目前,数字出版复合工程等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各种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将得到研发,我国新闻出版业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到来。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正在全力推进数字化发展进程,用高新技术装备整合新闻出版业。2010年1月,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作为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1]2010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我国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总体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整个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改造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数字出版工程正在实施,我国的数字出版面临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微观研究,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对数字出版的未来走势进行展望。

一、中国出版产业数字化发展特征

1.数字出版的产值跨越式增长

《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显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从2006年到2010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年增长4973%。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情况:2006年为213亿元,2007年为362.42亿元,2008年为556.56亿元,2009年为799.4亿元,2010年为1051.79亿元,2010年总收入约是2006年的5倍。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电子书、博客、电子期刊、网络报纸、网络动漫等是重要的产业业态。2010年,手机出版的产值为349.8亿元,网络游戏产值为323.7亿元,互联网广告产值为321.2亿元,电子书产值为24.8亿元,博客产值为10亿元,互联网期刊产值为7.49亿元,数字报纸(网络版)产值为6亿元,网络动漫产值为6亿元,在线音乐产值为2.8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名副其实的三巨头。

2.数字出版的新业态快速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出版格局和出版市场正发生着显著变化,传统的新闻出版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技术服务商、数字技术商、移动通讯商正向内容产业进军,一个新的产业形态——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形成。目前,比较成熟的数字出版产品有电子出版物、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手机游戏、互联网游戏与动漫等。随着第五媒体受众的飞速增长,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态更是快速增长,手机报、电子书、微博等新媒体形态迅速融入广大群众的生活,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媒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