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合集12篇

时间:2023-06-12 09:37:52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1

一、小微企业概述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根据2012年7月4日于中国政府网站上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对于工业企业小、微企业的界定标准是: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由于金融危机和宏观调控的双重影响,国际市场需求急剧减少,加之小微企业大多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弱,以及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小微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概括起来是:两难、两高、一低、一差。两难是融资难、招工难;两高是成本高、税费高;一低是企业管理水平低;一差是市场营销能力差。因此,分析小微企业面临的营销风险,探讨其成因,对于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小微企业面临的营销困境与风险

(1)重销轻营。小微企业的经营思路相对单一,多是以自己的优势资源为基础,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内从事非固化经营。例如小型的LED电子屏制作公司,通常由一个工程师出身或有丰富行业经验的老板加上几个雇工及财务人员构成。他们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营销的职能往往由老板或有社会关系的企业合伙人承担。因此,多数小微企业的营销现状表现出一种“重销轻营”的特点,老板的个人决策大于市场分析,没有专门的营销机构,对于自身的发展没有科学规划。(2)营销观念滞后,脱离自身实际。调查数据显示,近50%的小微企业管理者仍然持有以产品为导向的营销理念,更有不少认为广告及推销是确保销量的主要方法。另外,部分小微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盲目照搬,这种落后的营销理念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一个瓶颈。在目前的经济市场,商品供大于求,客户需求及其满意度逐渐成为营销战略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有些中小企业仍以产品而非客户为中心,盲目生产,导致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使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许多中小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从自身的实际生存环境出发,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3)品牌意识弱,认知存误区。很多小微企业主认为品牌建设是大企业的事情,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很多时候,小微企业能否由小变大,由小变强,关键就在于经营者思维的出发点:做质量,做品牌的企业,往往最后能成长起来。(4)缺乏优秀的营销人才。目前小微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人才,营销团队整体水平低下,团队成员配合意识淡薄,制度、政策不规范造成业务人员激励不够,造成营销渠道冲突不断,营销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优秀的销售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中小企业缺少优秀的营销人才,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难以支付或不愿支付对营销人员的专业培训费用。(5)营销渠道建设困难。营销渠道关系到企业的优胜劣汰,也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小微企业在建设营销渠道时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营销渠道成本过高;二是网店和传统渠道商之间的冲突;三是渠道管理反应机制缓慢,无法及时执行营销战略或反馈市场信息。中小企业,尤其是出于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筹资不畅、融资困难等问题,客观导致企业在市场开拓销售渠道的建设、促销、广告宣传等方面资金投入不足,销售业绩很难有所突破。

三、小微企业营销风险的成因分析

首先,笔者结合自身认识,对小微企业面临营销困境的原因提出了个人看法,又查阅期刊文献、小微企业调研报告,学习了专家学者对此的观点,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现概括如下:外部重要因素:小微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融资难、招工难,成本高、税费高的困境,疲于应对,无法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善营销,提高企业竞争力上。内部本质因素:一是营销观念落后。在市场分析、产品生产、定价销售方面的营销管理与营销策略都无法满足市场与企业的要求;二是家族式经营模式为主。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意识差,市场适应能力弱;三是法律意识、诚信意识不强。签订合同随意性较大,严格按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的意识不强,贪图小利而忽视劳动法律法规,用工不规范,导致劳企纠纷不断。

近几年,国家对小微企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政策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想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营销风险,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营销观念,改善经营模式及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与诚信意识。

参 考 文 献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些早期很风光的民营企业如今已不见了踪影,而有些已经发展成为巨无霸型的大企业,也有很多仍然处在默默无闻的发展状况。中小型企业在中国经济中起到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因为民营企业比较灵活,而且国内提倡国有经济作为主体多元化经济。多元化指的就是民营经济也就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可以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群,并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起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民营经济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半边天,尤其是在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中小企业因数量多、分布广、经营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社会的推进器和稳定器,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渠道,是最活跃的创新基因,也是大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今年是中小企业发展比较困难的一年,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生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此前举行的2011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通信业运行形势会上表示,中央对中小企业十分关心,对于目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会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陆续推出。

新华社记者近期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调研发现,在“三荒”“三高”影响下的沿海中小企业普遍陷入生存困境。相关人士建议,需加强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在下决心顺势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的同时,有区别的加大力度扶持一批优质企业,避免民营中小企业主丧失信心。

中小企业利润率已不足3%

前7个月整体利润率不到3%,60%~70%的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困境……一组最新数据再度引发了各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高度关注。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9日表示,今年1~7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但困难企业更加困难,特别是小微型经营困难加剧,中小企业整体利润率不到3%。黄利斌是在当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报告指出,下一步将加快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并根据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扶持小微型企业。另据可靠消息,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在即,届时,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出台。

多措并举解决难题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企业发展已经引起高层关注,对于目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会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陆续推出。

根据10月9日的报告,相关部委将继续落实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范围,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形成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中长期预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特别是针对融资难问题,报告建议,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小企业资金支持,多措并举,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采取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营业税减免等方式,支持商业银行增加对小企业贷款。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创业投资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密切关注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相互拖欠引发资金链断裂。

此外,报告提到,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各项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等,安排资金给予补助,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国务院出台9大措施支持小型企业脱困

另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10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主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金融政策措施

(一)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贷款监管和最终用户监测,确保用于小型微型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除银团贷款外,禁止商业银行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向小型微型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

(三)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扩大小型微型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积极稳妥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等融资工具。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改善小型微型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环境。

(四)细化对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量超过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放宽机构准入限制,允许其批量筹建同城支行和专营机构网点。对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在计算存贷比时可不纳入考核范围。允许商业银行将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计算风险权重。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五)促进小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强化小金融机构重点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社区、居民和“三农”的市场定位。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组建工作,引导小金融机构增加服务网点,向辖内县域和乡镇地区延伸机构。

(六)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严格监管,禁止金融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减少行政干预。

财税政策措施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3

小微企业是近两年来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如何破解小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面对的各种难题,顺利的实现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打造和谐型社会。

1、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简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36号文规定,中小企业分为中、小和微型企业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小微企业的“未来成长型”作用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许多大中型企业都是由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如美国的苹果公司和我国的阿里巴巴公司,成立时都是小型企业,现在均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见小微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2 小微企业的“市场补缺者”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对一些需求量比较小,市场又需要的产品,如果由大众型企业去完成,企业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而由小微企业来制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供给,也为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3 小微企业的创造“就业和再就业”岗位的作用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且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许多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它不仅使他们的收入增加,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和谐型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近几年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很大的困难,小微企业表现尤其严重。

2.1 融资难,导致财务风险增大

目前,我国的小微企业因为投资规模小,技术和资金偏低、偏少,在融资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究其困难,主要表现在自身素质、规模相对较小,信誉度不是很高,自有资金不是很充足,信用级别偏低;另外,国有的几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权限相对比较集中,因我国在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的制度不是很健全,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对不良贷款行为要进行有效防范。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贷款风险,金融机构需要采取非常谨慎的做法。还有,小微企业民间融资渠道不是很好解决,大多数通过民间集资的办法来解决,主要靠经营者的个人信用和非常高额的利息,这样造成融资成本相当高,风险要比一般大的多。因为不是良性循环,所以造成的后果是小微企业的资金不足或断裂,限制了其长足发展。外部条件方面,在席卷全球的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产品出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产品销售缓慢,尤其在今年,我国扩大出口,进口相对较少的背景下,导致账款回收时间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在信贷偏紧的条件下,小微企业贷款困难重重,虽然政府有很好的政策,但执行起来效果不是理想,甚至根本贷不上款,在内外双重因素困扰下,出现了融资难现象。

2.2 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适应市场节奏慢

首先表现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数少且身兼数职。由于小微企业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一切资源处于非常紧张之中,只能采取低成本运作,这就导致人员少,缺少高级人才,机构设置不是很科学,管理机构只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其次市场销售缓慢,由于小微企业市场开拓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被市场认知,再加上不能大量投放广告,市场没有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市场销售缓慢,企业发展慢。

2.3 现金流缺乏,成为小微企业致命的的瓶颈

如果说融资难是小微企业的无法克服的难题,现金流缺乏则使小微企业“雪上加霜”,许多小微企业产品有非常广阔的市场。苦于贷款难,无法在扩大生产规模,眼看着市场无法解决难题,致使小微企业发展艰难。

2.4 底子薄,基础差,内控不好

小微企业一般是经营权和所有权于一体,从而造成所有权和经营权有主观盲目性、不确定性,缺少按照制度办事的一系列操作性强的财务控制章程和制度。表现在财务管理不严格,资金浪费、资金闲置或资金严重不足;表现在应收帐款周转起来时间太长,资金回收很困难。其原因是缺少催款的政策和措施不利,缺少或赊销政策建立的不够完善,应收帐款形成呆坏帐、死帐,不能兑现;第三,表现在存货相对过多,造成没有资金流动;最后是小微企业的资金浪费严重。经营者、管理者轻视对原材料、固定资产、半成品等的管理,财务不懂,管理不清,认识不到位,浪费严重。

3、小微企业加强管理,降低财务风险的对策

针对论文中提到的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特别是资金的支持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4

小微企业融资难最突出的表现在两方面: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难主要是小微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困难,该问题过去一直被批评,说金融机构嫌贫爱富,歧视小微企业。但是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这一说法对银行不太公平。作为商业机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首先要考虑贷款的安全性,同时还要考虑贷款的收益性。从银行的角度看,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这两项指标都难以达成,小微企业的特点决定其单笔贷款额度小,公司财务信息标准不规范,又缺乏合格抵押物,因此大型商业银行为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运营成本高,外债风险大。

国内外实践表明,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国际性难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情况。为了解决该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新型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很多大型商业银行成立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部门,还发展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有了新办法,以及民间借贷和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活跃,使小微企业贷款难虽然没有根本解决,但有所缓解。

这是很大的成绩,就如解决人的生存问题,首先要吃到,然后是吃饱,最后研究如何吃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首先应该帮助小微企业得到贷款,在这个基础上再解决融资贵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近日我在贵州调研小贷机构和民间借贷发展情况,当地小微企业主反映,从小贷机构和民间借贷比从银行借贷方便得多,但借贷成本有点高,希望小贷机构在继续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尽量降低贷款利息。

而小贷机构负责人也很无奈,公司专做本地市场,服务小微客户,在风险把控方面做得很好,但是运营成本不低,特别是近年人员工资和房租等成本上涨较快,小贷机构的运营成本也难以降低。小贷机构的自有资金有限,从金融机构融资的机会不多,即使有些小贷机构也能够获得部分资金,由于小小贷机构自身融资杠杆比例偏低,投资利润不高,因此给小微企业降息存在困难。

中国扶贫基金会一直在为贫困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目的是解决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贫困农户面临的融资困难与小微企业类似,但是难度更大。18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累计在全国16个省的117个贫困县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总放款70多亿元。2014年1月至7月,共向13.7万农户发放贷款14.7亿元,平均单笔贷款10068元。

这其中面临的一个困难是给农户的贷款利率偏高,能解决农户贷款难,但是没有解决农户贷款贵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运营成本高,一个是融资成本高。根据从事农户贷款的经验,结合小企业贷款的特点,要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需要降低为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的综合成本,包括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

其一,降低小微企业金融结构准入门槛,建立多层次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只有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多了,市场竞争加强了,才能提高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大型金融机构在创新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允许和鼓励更多非金融机构加入服务小微企业的行列中,如扶持建立更多类似于小贷机构、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非存款放贷组织,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更便捷、透明的民间服务融资平台。人们把金融机构看得太神圣,审批很难,可以让门槛低一点,对非储蓄准金融机构放宽一点。

近期,贵州一批民营企业家在贵州省金融办的支持下,发起成立专业的小微金融服务超市贵州中黔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通过小微金融服务超市实现民间资金和小微企业直接对接,大大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果,降低融资成本。

其二,放宽小贷机构的融资杠杆比例,提高小贷机构的投资回报能力,加大小贷机构的降息空间。现在监管部门规定,小贷机构从银行融资的杠杆比例是1∶0.5,最近有变化,部分地方已经放宽到1∶1,但这仍然不够。按照国际经验,如果小贷机构的融资比例能放大到1∶3,可以显著提高投资回报能力。

促进小贷机构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小贷机构降低对小微客户的贷款利息。比如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充足率最低为8%,银行的融资杠杆可以达到1∶11,即使银行向客户发放的贷款利息很低,但其自有资金的回报率很低,完全要靠自有资金,规模大不了,只能把利率提高。

其三,为小贷机构减免税收,降低小贷机构的运营成本。目前小贷机构仍然适用工商界税收政策,存在一定税务负担,如果国家能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减轻小贷机构的税负,鼓励小贷机构降低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将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而小微企业发展起来了,会增加小微企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此消彼涨。

国家规定银行5万元以下的消费贷款免税,但是不是正规金融机构享受不了这一政策。在这方面,贵州省已经开始试点,贵州金融办和税务部门最近专门出台文件,为真正服务小微客户的小贷机构减免一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降低小贷机构的税务负担。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5

一、“双创”背景下河南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在提出“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之后,为加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在供给方面,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扶持小型、微型企业(以下简称小微企业)成长对促进新的发展动能加速成长意义重大。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小微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只有在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找到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突破口,为建设富裕河南提供更加和谐的发展前景。然而河南省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和障碍,从微观层面上劳动成本的不断提高,原先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宏观层面上中国经济由1978年以来的超高速增长迈向新常态的转折期,为应对“成本上涨、订单减少、工人难招”的严峻外部环境,小微企业加紧转型升级的步伐,但资金缺口巨大。由于现有政策对于发行企业债券、信托基金等融资方式存在诸多限制,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阻碍了小微企业的转型发展。故此,河南省小微企业资金短缺和贷款困难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随着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金融机构已逐步打破对小微企业的限制,依据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加大了信贷支持力度。但由于受当前信贷评估体制和标准限制,特别需要信贷支持的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比重与其对GDP的贡献严重不符。

为切实了解河南省小微企业融资的现实困难,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课题组设计问题并实地调研,选取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小微企业为样本,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两大产业中的相关行业,问卷内容包括四个方面41个问题,样本数据采集时间为2014―2015年上半年,l放问卷153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通过问卷分析,河南省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小微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单一,以个人借贷为主

据问卷分析,89%以上的小微企业初创资金来自企业主个人及家庭积蓄。当其发展扩张时,外部融资渠道依然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信贷资金。从资金来源看,银行贷款并不多,抵押和质押贷款所占比例不超过23%;但民间借贷则十分活跃、方式灵活。问卷显示,有70%以上的小微企业有过民间借贷行为,民间借贷中80%以上来源于个人(亲戚、朋友、邻居等)借贷。其他融资渠道方面,具备手续简便、放款速度快等优势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民间金融机构,能有效满足小微企业迫切的资金需求,因此很受小微企业的欢迎。而商业银行贷款程序效率低下,部分小微企业贷款额仅占自身负债额的15%左右,一旦金融环境或企业经营变化,许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压贷、断贷、抽贷等行为将会屡见不鲜。

(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畸高,超出正常融资成本

据问卷统计,小微企业常用的几种债务性筹资方式有: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以及民间借贷等,其融资成本由低到高为8%、19%、26%和36%。总体来看,能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民间借贷的融资成本非常高。以银行贷款为例,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通常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比大中型国有企业贷款利率提高10%―30%左右,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即使小微企业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但在取得银行贷款过程中还要支付各种财产担保、评估、验资等各项附加费用,这些间接融资成本也是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总成本的因素之一。此外,一些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周转不灵,暂时无法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往往需要借助“倒贷”筹集资金以维持继续向银行贷款的信誉,而这种“倒贷”资金利率更高。即便如此,无法成功从银行获得支持的小微企业依然很多。这些小微企业向银行告贷无望,为解决燃眉之急,迫于无奈选择年息24%―36%的民间高息融资。

(三)商业银行贷款不能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虽然许多小微企业选择了民间借贷方式缓解资金需求,但因民间融资存在利率高、政府监管不到位等缺陷,使得经营环境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小微企业因担心资金链条断裂导致巨大的财务风险而首选向银行借贷。在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的金融大环境下,面对不断上涨的各项成本,小微企业资金缺口扩大,急需银行长期、大量的资金支持。调研显示,几乎所有的小微企业迫切希望银行能够放宽贷款条件,设立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虽然河南省相关商业银行不断提出强化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但问卷显示,受访企业的贷款满足率不足1/3,小微企业急切期盼银行融资政策松动,针对小微企业进行融资倾斜。河南省小微企业资金渠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小微企业的融资主渠道在于内源性融资,而外源性融资中银行支持仅占小微企业融资的7%,民间借贷等非正规融资却高达37%。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健康的信用环境和相关的法律保护,非正规金融在较大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纠纷,同时干扰了河南省正常的金融秩序。

二、河南省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成因分析

据统计,河南省2011―2015年小微企业占全省企业总量均在90%以上且逐年上升。一方面可以看出河南省经济发展积极向上的态势,另一方面更说明小微企业发展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有效缓冲由于金融危机而带来的大量失业人口的再就业问题上,小微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相对于市场而言,小微企业又是严酷竞争环境中的弱者,其中造成小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举步维艰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融资困难。河南省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很多,除了小微企业自身发展不成熟外,也有外部市场体系、金融机构和政府政策支持及扶持体系不完善等各方原因。究其原因,造成河南省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小微企业经验管理不规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托政策扶植,河南省小微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导致了其外源性融资困难。

1.短期行为严重、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河南省小微企业普遍产品单一、资金薄弱、抗风险能力差,通常面临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产品研发、财务、市场等方面的风险,而且小微企业的领导者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对宏观形势和市场环境研究不充分,应变能力欠缺,大多没有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能及时识别、分析和管理相关财务和经营的风险,也无法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规避、防范、控制风险,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防范方面的考虑而不愿向小微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问卷分析显示,少数从银行申请到贷款的小微企业中,一年以下期限贷款占比达80%以上,而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期限的贷款不足20%。短期信贷资金无法满足小微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长期资金占用需求。

2.管理简单滞后,内控问题突出。小微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的特点造成其无法实现员工配置对口化,对各职能管理的疏漏较多。财政部的《小企业内部控制调研报告》显示,在小微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表现在:建立内控的主动需求不足;监督机制相对缺失;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内控信息系统成本与效益在时效性方面不配比等。银行对贷款的监督和检查工作也无法有效进行,自然无法对小微企业投入更多的放贷热情。

3.学习能力不足,缺乏了解新政策意识。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制定多项政策支持、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例如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强担保机构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河南省政府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但问卷显示,60%以上的小微企业并不了解,这固然与政策宣传力度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小微企业缺乏学习政策的意识,无法享受对本企业发展有利的措施。

(二)小微企业缺乏外部扶植的有力支撑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借鉴国外经验,河南省先后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开始尝试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创业投资体系、小微企业板等间接和直接融资体系。这一系列工作,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推进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依然存在,通过问卷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错位。为防范金融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首先倾向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即使面向民营企业放贷,也首先考虑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固定资产规模。受资金来源以及自身经营能力的限制,加之市场定位不清,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争夺客户资源也集中在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分布散、成本高、风险大”等原因,小微企业不受商业银行的重视,造成其固定资产投入不足、技术更新难度增加、发展缺乏持续性。从问卷得知,小微企业的大部分贷款来源于民间融资、小额贷款公司和部分民营商业银行等,且利率负担重、贷款期限短。

2.新型金融组织外部支稳蔽弧J芙鹑诠苤朴胫贫鹊闹圃迹当前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民营金融组织发展较为缓慢。在极度缺乏中小金融机构的环境下,国务院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其中,“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十分引人瞩目。新兴金融组织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该举措虽然为河南省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提供了参考标准,但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建设实施还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时间,不能及时解决当前迫切的问题。

3.相关支持政策实际落实不到位。河南省针对小微企业了一系列措施,推出了《(2013―2014)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计划》,从财政、税务、土地、环保、工商等各个方面联合多部门鼓励小微企业发展企业规模,促进技术改革,加大小微企业的品牌效应,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提高小微企业的经营特色,同时帮助河南省小微企业朝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助力。然而本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相当多的小微企业并没有享受到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与扶持政策。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微企业初创业时,人员少,精力主要放在用户和市场上,很少有精力研究政策与申请优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审批过程相对过长、过于繁琐。有企业在问卷中表示:到政府部门办事需要排长队等候,咨询相关部门时找不到办事人员,找到人后几句话就被打发、往返多次才解决问题。

三、解决河南省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分析

小微企业因“型小、具微、量大”而著称,因在税收和就业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而备受学界关注,因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体力量而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化解小微企业在转型和创新发展中面临的融资困难。针对上述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契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等分析。

(一)小小联合,相互帮扶

鼓励现有的小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服务于小微企业,以专业人员规范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帮助小微企业完善财务体制,培养小微企业定期管理报告,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做到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与小微企业联合成长。

(二)校企联合,各取所需

河南现有的财经院校很多,但受到专业教育的学生的就业趋势更倾向于北上广深等城市,即使留下的学生也更倾向于大中型企业,学校要对学生的就业理念上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到小微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财务建设输送充沛和优质的人才资源。因为,具有财会专业知识支持的小微企业更易募集资金。以英国为例,定期管理报告且聘用受过财会培训员工的小微企业增幅在30%以上的占17.4%,其中的10%更是获得了最低风险评级。河南省的财经院校资源丰富,招生规模可观,建立校企联合,能够为小微企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三)多维交叉,完善征信体制

将小微企业所有者及其企业均纳入征信系统,且扩大征信体统的征信范围,改变以单维信息考核小微企业还贷能力,强调以多维交叉复现信息含工商局、税务局、保险公司、园区、行业协会、社会保障部门等各部门的数据交叉分析考核小微企业的还贷能力。如此,既能够降低信息调查成本,又能够实现规模效益,更能够增加小微企业的贷款机会和规模。

(四)善用民营银行,细分融资市场

自2014年首家获得银监会批准的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正式开业以来,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已全部正式开业。相比那些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P2P平台,民营银行的管理和服务则规范很多,对于投资者和融资者均找到了很好的投融资渠道。据网商银行统计,自2015年上线一年来共计服务小微企业170万家,贷款资金余额达230亿元,间接拉动就业230亿元。民营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主要服务于传统银行服务不到的小微企业,对金融市场起到了很好的细分作用。

(五)扶持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

金融机构自身应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尤其是结算系统畅通和征信系统的接入,保障小微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小微融资机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允许小微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投资、担保、咨询等增值服务,并建立基于小微金融机构的质量、风险、运营评估体系。对于特别优质的小微融资企业,要允许其开展资产证券化、再融资等金融创新业务。

(六)创新金融服务配套机制

商业银行要围绕支持创新发展发力,积极探索“投贷联动”创新模式,将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科学集成,尽力满足“双创”的特色金融需要。通过优化信贷、科学利率定价等市场化方式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银监会也要继续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针对小微企业创新政策措施,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持续采取清理规范银行收费等措施,降低融资成本,着力解决“融资贵”问题。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6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俊峰(1977-),男,沈阳人,大连科技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王岩(1981-),女,辽宁葫芦岛人,大连科技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特别是在去年,中小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恶化迹象,步履之难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小微型企业遭遇经营、融资的困难,不但阻碍到经济增长,而且威胁到就业之大计,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我国小微企业的复苏、发展具有着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小微企业的界定和特点

(一)小微企业概念界定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国际上一般以企业人数、资产总额来定义小微企业,但各国又因各自发展水平、角度不同而定义不一。根据2011年7月四部委联合下发的新修订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比如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工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餐饮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等。小微企业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政府明确重点,出台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

(二)我国小微企业的特点

小微企业基数庞大,如果仅从数量上考虑,小微企业占据了中小企业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我国各行业、产业链的销售端、商圈和各类专业市场都存在大量的小微企业。它们普遍生产规模较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种类较单一,只在特定区域有一定市场份额,并且带有鲜明的地域产业特点。在地域分布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微企业在数量和发达程度上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企业雇员人数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利润水平较低,自我补充流动资金的能力不足,生产稳定性差,持续经营能力弱,重置投资能力较低,维持简单再生产或积累足够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时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一旦遭遇外部不可预知的风险,常面临资金链断裂而难以生存,生命周期较短。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有近30%的私营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60%在4-5年内消失。

二、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困境成因分析

(一)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1.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我国乡镇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其背后的原因是国内产品的普遍短缺;90年代中后期,出口带动开始成为经济主要重要推动力,依靠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沿海地区造就了大量的加工出口企业及配套小微企业。步入21世纪后,小微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以及2011年欧债危机等内外综合因素影响下,小微企业发展举步艰难,其生存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2.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7

关键词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根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规定,一般认为年营业额在2000 万以下或从业人数在300 人以下的为小微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 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是指小微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壮大而运用各种方式向金融机构或金融中介机构筹集资金的一种业务活动。本文仅就山东省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问题作一评析。

一、融资困境现状

(一)金融资本的本性导致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小微企业大部分正处于初创时期,一般来说都具有经营目标不确定、利润来源不明确、倒闭率高等风险,很难通过银行贷款的风险评估。追逐低风险、高利润的金融资本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谨小慎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在2011 年工业经济运行秋季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3.8 万家小型微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显示,仅有15.5%的小型微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相对于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贡献税收的方面看,融资的地位还比较低,特别是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缺乏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省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二)国家推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

为了控制物价和调控房地产,自2011 年年初国家开始实行稳健货币政策,通过上调存款保证金等政策控制银行的贷款规模,流动性一步步收紧。虽然国家十分重视信贷结构的调整,加大推动向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力度,但由于政策执行难以及时奏效,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同时,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使民间资本的需求加大,推动了民间信贷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使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进一步提高。

(三)小微企业融资受到政府的关注少

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国家实行对国有大型企业融资倾斜的政策,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很小。国家大型企业在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上能够较容易地获取资金,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却很难得到融资,即使得到一些资金,付出的成本一般也高于大型企业。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上有所调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逐步缓解的趋势,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显著地缓解。

(四)小微企业的局限性是融资难的根源

小微企业大部分都有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管理差的特点,使银行贷款的风险性加大,难以获得银行授信、贷款。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少、设备落后,资产的变现能力差;管理制度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信用不均衡,个别小微企业法制意识不强,欠税不叫、欠息欠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局限性导致了小微企业群体信用不高、融资信贷困难的局面。

二、融资前景看好

为推动小微企业发展、降低融资困难,山东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首先,优惠政策宣传到位。小微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忙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多,了解国家优惠政策的少。针对小微企业这种现状,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在大众日报开辟“中小企业服务年”专栏,介绍国家和省内对中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其次,扶持措施安排得当。按照山东省统一部署,个体业户增值税与营业税的起征点统一提高到国家规定幅度的最高限。烟台市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设立专项贷款进行扶持。最后,积极制定金融新政。根据2013 年8 月发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所述,“争取用5 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体系。”山东省通过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的实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

三、融资困境的破解

(一)完善信贷管理机制,降低融资信贷成本

改善金融机构贷款组成比例,设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适当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对信用高、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小微企业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其需要的信贷产品,如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华夏银行的“龙舟计划”等。针对小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承受能力,合理确定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要禁止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并适当减少和免除部分收费项目。严厉打击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从事高利贷、非法集资甚至非法吸储的现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信贷的成本。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搭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帮助小微企业找到合适的融资途径。

(二)制定优惠财税政策,助推小微企业融资

积极贯彻落实好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金融政策,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小微企业提高个税的起征点、扩大减免税费的范围。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小微企业进行财政专款或无息贷款的扶助,加快技术升级步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省级和各地市进一步规范了部门收费,减少收费项目,严厉打击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调整和改变税收政策,推行小微企业三年或更长时间的免税政策,培养和壮大自主创业。

(三)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拓宽融资信贷渠道

通过财政专项拨款、会员企业注资、吸引社会资金等方式方法积极吸纳资本,壮大融资担保机构的实力。推动现行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服务的非盈利性,减低小微企业担保融资的成本。安排专门资金向小微企业进行担保贷款,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比例。规范民间借贷资金管理,尝试成立城镇银行与小微企业形成互助合作关系。鼓励金融机构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扶持小微企业的管理模式,利用好融资租赁、授信开证、托收保付等融资手段。推动适合小微企业的新金融机构的发展,如租赁、典当等行业。

(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积极推动自我提高

建立健全能真实反映自身发展状况的财务制度,做到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贷款人反映企业全面经营发展情况。积极促进小微企业的自我治理,对治理得当、产品技术含量高的在贷款利率上予以优惠。小微企业要改变等、靠、要的观念,树立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理念。小微企业要积极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奖励职工提高自身素质,加快企业向现代化的发展。适时适度发展,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强化管理措施,最终实现变我要贷款为要我贷款。

参考资料: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8

一、西部小微企业现状

(一)西部小微企业经营现状

我国西部小微企业同比增速逐渐高于于中东部地区,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与本地经济发展中都有相当贡献。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生产结构单一,地位落后,往往被忽视、被轻视,尤其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更容易受到冲击,显得非常脆弱。近几年西部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营数据下滑;员工人数下降;订单减少等方面。

(二)西部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经营状况不甚良好,融资状况也不乐观,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是一直以来都有的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小微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当前小微企业最主要的需求还是融资需求,调查中有72.92%的企业有融资需求(另有9.59%的小微企业虽无融资需求但已有外部借款)这个数据相比环渤海地区的61.65%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再次证明了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而当前西部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状况却不乐观。

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原因

(一)小微企业自身原因

小微企业自身由于一些先天因素的不足导致了融资困难。小微企业相比大中型企业有着一些先天不足。一是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业和服务业。企业规模小、赢利水平低,上缴税金占比更小。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多是初创行的小企业,缺乏高层次创业人才。三是融资能力不足。四是人员流动性大。小企业工资低、没有保障,管理不规范,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造成工人流动性大,企业留不住人。

(二)金融体系方面

金融系统的谨慎原则无疑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变得困难。由于金融系统的特殊性和重要,我国对于金融系统的经营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以此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与流动性。谨慎原则对于国民整体经济是有益的,但是对于信用度相对较小的小微企业融资带来障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政府方面

1.法律制定宽泛,操作性差。政府也逐渐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制定了维护中小型企业权益的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该法规制定宽泛,操作性差,宣传性较强,实际可操作性极差。甚至有些法律和政策和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严重不符。

2.税费负担依然较重。小微型企业税费征收比重较大,较高的税负严重的阻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小企业征收行政性收费的项目高达60多个大类。根据专家对比,中小微型企业税费负担比大企业还要重。高额的税费直接导致小微企业发展困难,难以做大做强,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需求扩大,这都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的影响因素。

3.信用担保机构缺乏。虽然我国由国家经贸委牵头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是政府并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使得担保损失补偿没有实际的保障。加上很多中小企业整体亏损现象严重,担保风险过大,导致这方面工作严重滞后。

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探讨

(一)企业内部改善

1.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小微企业应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大胆吸收发达国家小微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同时改善银企双方的信息透明度,增进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

2.提高信用度,加强信用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增加信息透明度。小微企业要积极加强与银行的平时信息沟通,改善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银行及社会中介机构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的了解,从而便于对其进行信用评级,提高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对企业已有贷款要及时还本付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拓展融资渠道。从前面的融资现状可以看出当前西部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今后小微企业必须拓展融资渠道,不能仅仅依靠私人。可以间接融资。还可以通过直接融资。到金融市场、股权交易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进行融资,还引进投资猎头投资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二)金融层面的改善

1.服务模式创新。建立适应小微企业的金融工具、营销策略以及风险控制体系,搭建快速便捷的贷款审批通道,简化和规范贷款业务流程,提高金融机构办事效率。同时,通过对小微企业信贷营销机构和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向小微企业靠近,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去企业营销,积极了解客户需求。针对小微企业实际情况实行形式多样的信贷业务培训,从而更好的帮助小微企业了解金融服务渠道和融资产品。银行在拓展自身收益渠道的同时,也实现从传统银企之间的信贷关系到共赢互利关系的转变,从而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共赢。

2.担保方式创新。银行要根据小微企业不同现实中存在的担保方式,设计企业不同的贷款产品,可以借鉴分期还款的方式还款,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减轻小微企业的财务成本。还可以采用多家企业联合贷款的方式,针对流动资金需求大,资金周转快的一些小微企业,结成联保体,从而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三)政府层面改善

1.落实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机构要从态度上高度重视,要将已经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彻底落实到位,并推动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从而不断完善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地区和部门还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转变,提高政策措施落实的灵活性、操作性、创造性,加大对小微型企业信贷工作的支持,更进一步帮助小微型企业缓解融资上的困难,促进小微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2.深化税费改革,加大财政支持。由于小微规模效益较低,小微企业很难与大企业竞争,在这方面,我国政府也已经采取措施。当然,在小微企业的减负问题上仍然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只有让小微企业经营环境变得宽松,效益上升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等各项资源的进入,这才是治本之策。当然,除了税收优惠外,财政补贴也是政府对小微企业支持的重要手段。

3.构建融资担保体系。现在的经济状况就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这种担保体系不是界定政府行政担保,而是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的市场化担保,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起以小微企业为突破口,主要包括信用资料的征集、信用的评价、信用的担保在内的市场社会化信用体系。其次,政府要组建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通过这些专业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等优惠性政策性贷款。最后,政府可以在慎重的前提下放松对金融机构过多的管制,鼓励银行之间开展积极的竞争,这样银行自然会追随新的客户,尤其是小微企业。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将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则是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在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正常的市场经济关系,快速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的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融资手段规范化和融资结构合理化。发挥小微企业国民经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佚名.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及方案再思考[N].中顾法律网,2010(12).

[2]促进基层金融市场解小微企业融资发展[ol].中国经济新闻网.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9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解决对策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市场经济的最基础细胞,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制度政策层面看,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这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

从金融环境层面看,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信贷政策支持和扶植小微企业发展。中国银监会于2010年2月23日宣布,小企业信贷投放做到两个“不低于”———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截至2013年7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5%,较年初增加1.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533.3亿元,比各项贷款增速高6.3个百分点;全国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302.2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4.0%,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稳步拓宽。

然而,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升、下游订单萎缩,市场需求减少,税费负担过高等问题更为凸显。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困难重重,尤其是“融资困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其成长壮大的最大瓶颈。

一、 融资困境的内在因素

(一)经营管理规范性欠缺,财务风险较大。小微企业大都是家族式管理,内部管理粗放,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小微企业经营核算采用现金交易,会计核算依据缺失,会计账表可靠性差、数据不实,无法提供正规财务报表或财务报表提供的内容信息价值不大。一些小微企业忽视现金流动性管理;或者不考虑自身条件进行盲目扩产,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二)自有固定资产少,缺乏有效抵押和担保。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土地、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为租赁资产,企业无自有产权,机器和设备等市场评估价值和抵押率低,同时第三方担保公司或大型企业为小微企业的担保意愿也不足,缺乏有效增信手段。

(三)创新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较弱。目前小微企业多为代工类和服务类企业,接受订单生产,自己无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缺乏,产品的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并受制于其上下游的核心大中型企业的价格压制,导致小微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不足。

二、 融资困境的外部原因

(一)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风险识别难度大。目前小微企业提供的实际控制人情况、管理信息、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等情况分散在工商、税务和海关等多个部门,银行缺乏有效综合平台去查证和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因此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存在畏惧心理,存在惜贷现象。

(二)征信体系欠完善,存在融资风险。目前央行的征信系统为商业银行判断小微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但由于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记录存在错误、商业银行贷款数据与央行中心库数据不同步、信息记录不够全面等情况,因此银行难以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判断,融资风险难以把控。

(三)经济周期性波动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更甚。在经济处于持续低迷阶段时,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经营中存在诸多不足,本身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缺失,且国家扶持政策往往较难落地等问题,因此当经济形势发生下行变化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小微企业。

三、 解决融资困境对策

(一)强化自身经营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作为小微企业来说,从创立之初到走向成熟,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小微企业规模小,根基薄,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小微企业应对自身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深入分析,优化选择项目、设备和技术,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少管理和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10

长期以来,我国热衷于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被边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在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对维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推动技术进步、增加财政税收、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支持小微、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如何整合各类金融资源,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集中力量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世界难题。从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来看,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小微企业的融资条件也明显劣于大型企业。在我国,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力度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初步建立了多种融资渠道,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总结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小微企业融资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国小微企业主要融资方式是内源融资,外源融资严重不足。据中国商务部数据统计,我国65%左右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25%左右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10%左右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来源民间集资,有2/3的中小企业普遍感到发展资金不足。①

尽管我国大量的小微企业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但其贷款总额却不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0%。反观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其对国家经济增长贡献率约40%,但是金融机构对其贷款总额达80%。②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认为,给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都不太情愿给小微企业贷款。有学者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信贷研究表明,小微企业在存在贷款需求的前提下银行信贷抑制平均值达到83.4%,信贷抑制较为严重。③

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2011年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在外部运行环境总体偏紧的情况下,银行提出的利率相对上浮,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2011年受宏观因素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基本上都在30%左右,年利率到达8%左右,贴现率提高到4%至5%,小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升。据《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秋季报告》,2011年1~8月份小微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36.1%,增幅比同期规模以上的工业高出3.7%。受银行利率提高的影响,民间借贷利率也随之不断攀升,一般折合年率为15%以上,有些过桥贷款利率高达30%以上。④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1年的《浙江省小企业经营和融资困境调研报告》的结果,浙江的民间借贷利率多为2至3分/月(年息24%至36%),较高的则达4至5分(年息48%至60%)。如此高的利率,压榨小微企业利润,最终可能导致小企业无力偿还而倒闭。

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不容乐观。融资环境对企业融资具有决定性影响,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发展规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受融资环境的制约性更大。近几年来,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趋于恶化,越来越不利于小微企业融资。首先,国家金融环境恶化不利于小微企业融资。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最后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整体陷入衰退时期。受其影响,我国对外出口连续下滑,对出口型小微企业造成了重大影响。其次,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不利于小微企业融资。为维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我国采取了财政紧缩政策,适当减缓经济发展,这也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再次,我国金融市场环境不利于小微企业融资。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受国家干预颇大,许多金融机构为避免金融风险不愿意对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此外,我国小微企业信用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等,对小微企业的融资也构成了许多不利影响。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探析

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很多,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笔者主要从小微企业自身障碍、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市场不完善等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小微企业自身障碍。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其融资。小微企业规模小、人员少、资产有限,经营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低,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因此,其寿命普遍不长,自身经营和发展面临极大不确定性。

小微企业的管理一般比较落后。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小微企业一般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很难采用现代企业制度。这种管理模式优势在于能凝聚所有人的力量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如领导权过于集中,越权行事、监控不严、信息封闭等。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单位融资成本比较大,造成小微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此外,小微企业资产少,甚至没有独立的资产可以用作贷款抵押。这些都是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小微企业融资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大原因。由于小微企业一般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大多数内部信息处于封闭状态,外界很难知晓。小微企业在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风险认识不对称。小微企业认为可行的项目,金融机构等出资者可能认为风险太高;盈利与亏损负担的不对称。小微企业可以借用财务杠杆为公司赚取更多的财富,但一旦亏损,则可能需要出资者埋单;经营能力的不对称。⑤小微企业在决策能力、营销能力各方面都无法与金融机构相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对自己生产经营情况比较清楚,具有信息优势,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对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等不甚了解。这样就造成了即使银行有钱,小微企业发展看好,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业也无法及时对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融资。信息不对称甚至可能诱发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发生欺诈行为,通过隐瞒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进行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供给者,为防范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就会惜贷或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和效益的减少。

金融市场不完善。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已经基本建成了种类齐全、分工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仍然“发展不足”,不能适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特点对金融市场及其服务要求颇高。没有反应灵敏、服务到位的金融市场,小微企业的融资就很难得到满足。

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与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着难分难解的利益关系,一旦国有大中型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政府和银行都会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资助,且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较小。因此,相对小微企业而言,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更青睐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小微企业能提供的抵押资产少,经营前景不确定,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更愿意追大放小,不去选择小微企业进行放贷。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出路

在理论上,有学者从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形成了信贷配给理论、企业成长周期理论、金融结构理论等。在实践上,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了为小微企业进行融资的成功经验。从这些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在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业竞争加剧,各种大中型企业所谓的优质客户已经被瓜分殆尽。如何占有市场成为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遍地可见的小微企业,无疑将成为各种金融机构竞争的对象。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数量大,涉及的行业领域广,在融资需求上具有数量少、速度快等特点,这就决定了金融机构必须转变传统融资观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根据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整合多种金融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打造独特的小微企业信贷文化,加强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切实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

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就是要求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进行专业化经营与服务。加强规范管理,完善金融机构的结构,形成小微企业融资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不断拓展金融机构服务空间范围,向小微企业集中的区域延伸服务网点,为其提供便捷灵活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审批效率,简化放款流程,缩短决策链条,争取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放款,充分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各大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数据库创库技术收集、记录小微企业的全面的经营活动,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信息,在风险控制、贷后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合作,确保小微企业快速、稳健发展。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担保、抵押、财务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基层,充分利用人缘、地缘优势,融入客户社区;积极拜访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为小微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资金难题出谋划策,帮助小微企业发展。

构建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初步形成了包括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创业投资等在内的多种融资渠道。从目前融资现状来看,许多小微企业经常面临资金链断裂等情况。因此,需要在继续完善既有融资途径的基础上,整合各种金融资源,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不断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保证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首先,继续加强和完善内源融资。小微企业规模小,一般都拿不出像样的抵押物,由于缺乏公开的、易于传递的信息,缺少能够显示其类型的工具和信号,导致外部投资者对小微企业项目投资热情不高。因此,除少数小微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外,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只能依赖于内源融资,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有自有资金、向亲朋好友借款、民间集资等几种。为降低内源融资法律风险,在法律上可以适当放宽民间借贷的限制条件,明确民间融资的法律范围。

其次,鼓励银行体系对小微企业进行融资。现阶段,国家掌握金融资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有政策性银行占领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绝大部分。当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小微企业时,我国银行应该担当起振兴经济、改善民生的社会责任。要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制,设立小微企业专业化的经营管理部门,围绕小微企业服务制定政策、开发新产品。改变传统单户营销、个案审批的信贷方式,采取系统化、模型化、批量化的方式,创新设计标准化服务流程,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再次,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发展不确定、信息相对封闭、资产抵押能力弱等局限,小微企业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时面临较大的约束。加快发展民间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支持设立与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贷款时,免抵押、免担保,贷款额高,程序简单,很好地适应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丰富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也为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介于直接融资模式和间接融资模式两者之间的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它将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资产转换成为可流通资本市场证券,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小微企业,既可拓宽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渠道,也可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不断强化小微企业的融资监管。对小微企业融资进行监管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保证小微企业依法获得资金支持。由于小微企业处于劣势地位,在融资过程中遭受诸多不合理待遇的情况经常发生。

首先,规范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收费。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经常需要其多缴纳一部分费用。这大大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成为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因此,应该严格制定和执行有关规定,除银团贷款外,商业银行不得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对小型微型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

其次,加强对民营金融机构的监管。严格要求民营金融机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小微企业进行融资,不得乘人之危对急需贷款的小微企业索取高于法定的利率和报酬。支持地方政府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对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清理规范,引导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发展,保证小微企业融资依法有效进行。

再次,加强对小微企业资金用途的监管。要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评估机制,根据小微企业的贷款品种、担保档次、信誉度、贡献度等指标确定贷款利率,实施“一户一价”,将微企业融资的风险降为最小。要帮助小微企业建立内部财务制度,保证贷款资金按照贷款用途使用,防范贷款资金流失。要优化小微企业分类监管机制,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类型、地域、业务的小微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建立相应借贷评估体系,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重庆市社会科学院;本文系重庆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基金项目“重庆市小微企业初创环境优化及政策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路晓静:“中小企业融资探讨”,《中国商贸》,2011年第23期。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11

亏损程度逐月加重

在今年外部运行环境总体偏紧的情况下,量大面广的规模以下小微型企业,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消化成本空间有限,面临的困难更大。有调研显示,目前有60%-70%的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2011年成为中小企业最为纠结和困难的一年。目前大概有10%的中小企业在升级,有20%左右的企业在转型,而大量的企业――60%到70%的企业现在则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

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融资难。重公轻私的银行偏好在今年表现尤其明显,大概只有10%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目前民间借贷的年利率高达120%,即使这样,民间融资还是供不应求。民间借贷缺乏监管、利率高,中小企业还本归息的压力极大,已经潜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

多措并举解决难题

中小企业发展已经引起高层关注,对于目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会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陆续推出。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篇12

一、我市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本次调研的企业涉及机电、新能源、装饰、纺织、化工、建材等多个行业,借入资金占流动资金总额的25%到100%不等。这些企业的借贷对象主要是四大国有银行及信用合作社,部分企业向民间个人借款,而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的情况较少,借款均有抵押或保证担保。金融机构贷款的年利率一般为7.2%到9%,民间借款的年利率在12%~20%。同行业中有个别困难企业为临时周转资金而涉高利借贷,月利率在2%~3%。根据被调查企业的反映,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一)金融机构惜贷

由于银根紧缩,金融机构放贷指标压缩,加之小微企业规模小、资产少、实力弱,许多企业不能从金融机构贷到款项。金融机构考核其客户往往采取“抓大放小”的政策,对小微企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用歧视,从而形成各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不平等的局面。对于实力较强的企业,金融机构往往愿意“锦上添花”,主动询问是否需要贷款,而对于相对处于弱势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却往往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不愿“雪中送炭”。

(二)担保条件严苛

金融机构放贷都要求提供担保,担保形式尤重抵押,对动产质押以及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权利质押不予接受。抵押贷款时对抵押物的要求严格,一般只接受土地及房屋,对法律规定的其他可抵押的财产如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则不予考虑,即便是接受价值较高的先进进口机器设备作抵押,估价也很低,一般要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三、四折。如此导致一些租赁厂房作业的小微企业因无土地或房屋作抵押,即使经营情况较好也不能从金融机构贷到款项。在信用担保中,金融机构对担保企业要求较高,小微企业一方面难以找到符合担保条件的企业,另一方面,对一些经营较为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还要求借款企业和担保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其配偶个人作担保,条件过于严苛。

(三)利息负担过重

今年以来,为应对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目前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同时,金融机构实际放贷的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的上浮幅度也不断上调,前两年,金融机构的实际放贷利率多数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10%,如今一般都要上浮20%~30%。使得企业利息负担过重,融资成本大幅增加。企业从民间借贷的利率则更高,请担保公司担保的,担保费用也水涨船高。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放贷附加条件

有的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要求存贷挂钩,发放贷款前先要求小微企业在该机构存入一定数额的款项,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存款决定发放贷款的限额;有的则以小微企业购买该金融机构发行的基金、黄金等理财产品作为放贷的前提条件。据调研中的小微企业反映,越是对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所附加的条件越多越苛刻,而那些遇到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并无话语权,不得不接受这些附加条件。

(五)现金周转压力大

小微型企业的货款常常以承兑汇票支付,加上银行贴现率提高,又有贴现最低数额的限制,向金融机构的贷款部分也以承兑汇票方式发放,而企业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和税赋,都需要支付现金,因此现金压力较大,不少企业为提前贴现,只得寻求民间票据交易市场,以高额利息进行贴现,也给票据违法交易行为预留了空间。

二、小微型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企业融资能力较弱

一方面,小微型企业普遍规模较小,门槛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存在较大的风险,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融资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信用观念较为淡薄,欠息、逃债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主在资金链断裂后急忙申请破产了事,随后再“另立山头”。这种恶性循环使得金融机构伤贷恐贷,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融资。

(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

金融机构的盈利属性,决定了其经营理念是把防范风险与扩大收益放在首位。对小微企业,尤其是一时陷入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往往要设置较为严苛的放贷条件,比如房地产抵押、需一定数量的达到一定资产规模的企业的担保、存贷挂钩、购买理财产品等等,小微企业因达不到这些要求而无法从金融机构筹集到资金,由此导致一部分成长潜力较好的小微企业因资金困难而在经营上难以为继。

(三)金融体系结构失衡

我国目前的金融系统以服务大中型企业为主导,未建立针对各类型企业不同层次特点的多层次融资体系,缺乏与小微企业需求相匹配的融资服务。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且运作不规范,制约了小微企业从传统融资渠道之外寻找替代融资途径。金融工具的发展仍处在结构性失衡、产品单一的阶段,能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的融资产品较少。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资本实力弱,缺乏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的担保需求。民间借贷仍处于灰色地带,未得到应有的监管和规范,导致民间借贷不断“高利贷化”。

三、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既有企业本身的因素,也有经济环境、金融服务体系等外部因素,因此,解决该问题,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等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综合治理。

(一)企业增强自身实力

小微企业不能习惯于过去的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依靠简单投入、资源消耗来扩大再生产,而应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强化管理,优化内部结构、分配方式、人事制度、劳动力使用等各方面要素。要将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和提高生产率上,增强自身实力,增加从金融机构贷款的筹码,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小微企业还应注重营造守法诚信、财务透明形象,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正确披露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实际资产、销售、负债情况,对外展示可信的财务形象,积极营造与银行或其他其资金提供方之间的财务互信基础。

(二)金融机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信贷思想

金融机构需要改变传统模式,将目标客户从大企业逐步转向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金融机构应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利益,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为小微企业提供应有的信贷服务。对于那些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成长型小微企业,要积极予以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还应对小微企业市场进行细分,做好企业贷款需求评估,增强对企业实际用贷情况的动态监测管理,确保贷款用于企业发展和正常经营,防止信贷资金被挪作他用,制定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市场融资战略,推出满足小微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三)政府强化政策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