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合集12篇

时间:2023-06-16 09:25:29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1

在这样一个背景环境下,我随机采访了河北省保定市四个市区的多所国办小学对现阶段保定市国办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并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希望对有关部门制定音乐教学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市区音乐教师更好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对保定市音乐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保定市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各学校之间软件力量、硬件力量不均衡

自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科的综合发展,这对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在同一市区内还是会出现学校软件、硬件差距较大的情况。学校学生人数大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相对情况下就比较好。学生人数较少的学校,硬件设施较差对音乐课程的支持度也相对较低。虽然这一现状,在近几年不断的发生改善,但软硬件力量不均衡的情况还是难以避免。硬件设施对音乐教学很有帮助,有的学校近些年才新建的音乐教室,才有了专业的音乐活动,可是有的学校不仅有专业的音乐教室还有自己的音乐礼堂。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这音乐教学和学生的音乐素质。从音乐教师招聘情况来看,年轻的音乐教师对学校环境也有很大的要求,低端一些的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年轻的音乐教师不愿意去工作。硬件设施建设不起来,师资力量也发展不起来,这对音乐教学甚至是其他的无疑是有着严重的制约性。

(二)音乐实践

新课改后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但在我市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对这一理念的体现相对较薄弱。在调查的众多教师反馈情况而得之,音乐教学的实践性不强是存在于各个学校的一种现状。音乐学习没有成果展示,从孩子心理塑造角度看来音乐表演的实践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各类能力,实践展示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音乐实践较少影响着音乐教学的发展,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音乐实践有助于改变家长对音乐传统观念的理解,重新认识音乐的好处,它不只是一个辅修学科,音乐学习对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音乐价值理解的偏向性

音乐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能的培训,音乐本身也具有调动受教育者审美情趣、调动受教育者联想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等多种能力的价值。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学校的音乐教育无法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不是忽略了音乐技能本身就是忽略了音乐所带来的各种附加现象,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展现出音乐本身的意义及价值。作者在抽样调查的班级中发现每个班至少有10名同学左右甚至更多,选择了校外的艺术辅导机构,学习艺术特长。这种现状的存在是对普通音乐课程教育的不认可和对音乐课程价值的理解发生了偏向。小学音乐课程强调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强调通过音乐学习提升孩子自身素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可是在当前,音乐教育已经被家长认作为技能教育,学习音乐要获得一技之长,孩子会什么技能已经是父母之间攀谈的话题,对音乐价值的理解受到了扭曲。重视音乐的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技能,不重视音乐的家长反而认为音乐学习会影响孩子的文化课程学习,对孩子的音乐兴趣加以节制甚至是扼杀。无论是重视还是不重视都是对音乐教育的价值理解的一种偏差。这种偏差的现象已经出现了很久,但是伴随着家长的年轻化,思想也在接受变化。据调查显示新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家长相对重视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比较支持孩子的艺术学习和表演,但高年级的家长则对艺术学习持有否定的态度。

二、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府监管与支持的力度,合理调度音乐教师

针对各学校间软件与硬件硬件设施不均很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政府、学校、教师等方面来说,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在财力还是物力上。对一些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组织建设新的教学场所,在校内硬件设施建设上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合理安排和布局校内基础设施状况。其次教育部门也应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将各区域之间教师资源整合,为教师资源薄弱地区派送优秀教师,同时也加强个区域教师之间的科研机会,有助于教学手段的提高,软件能力的提升。学校本身也可通过一系列活动自筹资金来完善学校的内部的硬件设施状况。

(二)音乐实践

对于青少年音乐实践来说,比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定期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在重大节日中举办特色的音乐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节日意义的理解。从市区来讲,各学校之间加强学生之间的音乐交流,可以举办市区间的友谊活动,展示自我风采。从河北省来说定期举办大型文艺比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家长的保守思想,让家长明白现如今的教育是素质的教育仅仅学习知识是不行的。从国家来讲,举办专业的音乐艺术类比赛,从各省事选拔出优秀人才,在发现人才的同时也是对音乐素质教育的一个强大宣传

(三)重新认识音乐学科

家长对音乐学科认识的偏差性,来自于早些年对艺术的认知,教育观念老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根深蒂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音乐技能培训,培训技能的同时也应是各项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的有益方式,加强教师素质能力培养加强音乐学科建设是达到二者有机结合的关键点。现如今音乐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并未的到宣传,所以从学校的角度来讲,第一要加强学生家长与音乐教师之间的沟通;第二要定期举办音乐活动,只有家长看到了孩子外在素质因为音乐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他才会认可音乐素质教育的优越性。从教师角度来讲要把握好音乐与素质的连接,有效的运用音乐素质教学提升孩子的内在素质。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2

1.1学生的现状:上期以来,由于音乐教学的空白,导致学生根本没有音乐方面的知识,连最基本的歌曲都不会唱,更可笑的是,学生评五线谱时,把音乐上的音节唱成数学的一,二,或三,五等等。让人啼笑皆非。这要是学习葫芦丝岂不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吗?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必须深思熟虑才能沉着应对。1.2教师的现状:本人是语文教师,自己虽然在师范读书期间,学习了一些音乐知识,但很浮浅,只掌握了一些简谱重的最简单常识,只是大致会评,会唱。但要和葫芦丝结合起来,谈何容易。本人从未见过葫芦丝是什么样的,现在还不仅仅是学习如何吹葫芦丝,而是要教学生吹葫芦丝,这岂不成了笑话?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奇迹突然出现了,我印了一些葫芦丝的指法运气方法,浅显易懂,学生一看就明白了。加之自己的摸索,耐心指教,学生的刻苦训练,学生很快掌握了最基本的音符的吹发。学生很快掌握了最基本的音符吹法以后,老师和学生信心大增,持续训练,从最基本的《两只老虎》《粉刷匠》《卖报歌》等开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升。1.3教与学现结合的现状:教师仅限于会评简谱或者会唱几首歌曲,不会吹葫芦丝,要教会学生吹葫芦丝,这便是难上加难,要从荆棘中摸索出一条道路来。自己下狠功夫,先摸索葫芦丝的特点及发音规律,自己学会葫芦丝的指法,发音和运气规律。然后传授给学生。但相反,学生比本人掌握速度快,而且音色宽厚,浑厚,宏亮,自己打心眼高兴,有了门道之后。学生从学会了最简单的儿歌之后,我就加大了难度,训练了诸如《捡到一分钱》《大风车》等稍有难度的歌曲。学生吹出来的效果比我自己强很多,着实令人合不拢嘴。本人还不能满足于现状,我让学生接触了《义勇军进行曲》中的开头部分,学生一吹,果然出其不意,人能明显听懂演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开头,并且声音清晰,响亮。让人感到学员有发展前途,应继续努力。接下来让学生学完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全部词曲。教师沉着教,学生耐心学。日复一日,刻苦训练,学生不但学会了歌曲演奏,而且效果非常高,本人兴趣也很浓,指挥起了乐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学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教委检查工作时,我校葫芦丝队演奏了《义勇军进行曲》,学员吹得既有音乐感,又有磅礴的气势。不但声音圆润,浑纯,而且铿锵有力。仿佛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的坚强信念。检查团成员无不交手称赞,本人也受到了教委的奖励。

2农村小学目前音乐教学的对策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06-01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美国一科学家对学生做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每天坚持听十分钟音乐的学生,比不听音乐的学生智力得分要高得多。许多先进的中小学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表明: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然而,农村则存在许多问题:把音乐课临时当成语文数学课来上;将音乐课变成自习课;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不按照统一的音乐教材授课,而是老师会唱什么就给学生教什么或者社会上流行什么学生唱什么;音乐教学经费和器材比较缺乏;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在教学管理、学科评价、教师评价与科研等方面都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放任、松散的状态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使音乐教学在广大的农村学校发挥其真正作用?下面就我们教学几年来的体会,粗谈一点自己的见解。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长期以来受升学率的影响,只注重语数外的教育思想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想真正改变农村小学当前落后的音乐教育现状,全面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革新旧的教育观念,代之以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农村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和人生。所以,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冲击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快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步伐,是我们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

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必须有良好素质的小学音乐教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学校间要大力开展教学互助活动,在各学校中教师与教师之间应经常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根据各自的专业程度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能者为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尽量聘请音乐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以保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果条件不足也要对兼课或代课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学校还应对音乐教师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其音乐知识、教学理论及综合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况,以促进音乐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当然,理想的情况应该是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趋于专职化,音乐教师的专职化可以加强教师的责任心,使他们能感到学校尊重他们的工作并重视音乐教育,以便发挥自己的特长,轻装上阵,英姿焕发地搞好所负担的教学工作。

三、学校努力健全音乐器材,给教师与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师生要共同发挥创造力,克服不利因素,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在农村小学中,除了一般的风琴、录音机和少数几样简单乐器外,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都是相当缺乏的,这给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带来了不少困难,但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很多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教师不但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组织音乐教学,而且更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让儿童们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通过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以及自动动手创造音乐,取得学习音乐的兴趣,并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智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4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2―0027―01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反思。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家长及各级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对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意义缺乏认识,因此农村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音乐课就是学唱歌,让孩子唱着玩玩而已;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音乐不但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影响学习文化课。由于家长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倍受冷落与歧视。同时由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文化课上,忽视了音乐教育,音乐课几乎形同虚设。

2.师资力量及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有些农村中小学几乎没有专业音乐教师,音乐课主要由中师毕业生兼代。这些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较低,理论水平有限,只会演奏简单的一两种乐器;还有一些兼代音乐课的教师不具备音乐专业素质,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教唱一些流行歌曲,或是教唱一些当地流传的民歌,至于音乐欣赏和简单的乐器演奏以及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讲解更是无从谈起。同时,由于农村的财政收入有限,地方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虽然力度在加大,但是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微乎其微。

3.音乐教师的素质及待遇偏低。农村中小学的很多音乐教师有的根本没有接受过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很多教师根本不懂音乐教育学和心理学,音乐理论素养较低,音乐艺术技能较差,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教学方法呆板而且单调,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都不能适应音乐课程的要求。同时由于音乐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因此无论音乐教师做得怎样出色,但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以及评优选先进上和文化课教师相比都处于劣势,这种不公平待遇严重打击了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很多音乐教师无心进行音乐教学,甚至中途改行去教文化课,造成了音乐教师的流失,遏制了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

二、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评价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要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学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制度;要鼓励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活动,使家长切身体会到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经济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改革起步较晚的湘西农村中小学,却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湘西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对湘西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对湘西农村多所中小学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促进本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音乐教育认识不够

在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信息闭塞的湘西农村,多数中小学课表上所呈现的课时量形同虚设。领导教师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观念难以转变,人们普遍认为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领导业绩的的指标。因为音乐课对升学率没有没有做出直接贡献,常常被看作是“副科”。现有的课时,通常会被“主科(语文、数学、英语)”挤掉。音乐课的开设与否,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审美认识如何,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常不被领导重视。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思想,在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重视应试教育,轻视美育教育,把学校的音乐课看成是可有可无,可以任意调剂的学科。

2、教师队伍不稳定

调查发现,湘西农村多数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这样的一个现状:音乐教师基本上不具备音乐专业知识,为了适应政策的号召,一些老师通过函授拿文凭,成为“专业音乐教师”。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走弯路,就连基本的识谱、基本乐理都不会。

由于音乐教育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学校便没有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取而代之的是兼职的音乐教师。一个老师兼教几门课,这是常见的!湘西经济落后,导致中学师资力量薄弱,音乐教育受到很大限制。

3、教学设备欠缺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教材呈现形式”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用参考资料除了用文字表述的教师用书之外,要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音响教材要紧密配合教科书的选曲,并用多重形式呈现(如:录音带、录像带、VCD等)”,“标准”在教学硬件上提出了明确的建议。而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备欠缺,音乐课还停留在“喊唱游戏”阶段,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同样也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偶尔上节音乐课也是在班里进行。教育行政部门常把限有的经费投资在“主科”上,例如:购买些化学、物理仪器等。受“升学率第一”的观念的禁锢,作为“副科”的音乐课,改善其教学设备更是遥遥无期。

4、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认识不够

湘西以土家族、苗族居多,传统的苗族人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真实的原生态歌曲深刻地反映了他们的音乐文化。湘西的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深刻地理解湘西的原生态音乐形式,并使之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对保护湘西的地域和民族音乐文化都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教育机构在思考本地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并着力于本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研究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可是,这一点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致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逐渐被“汉化”,一些特色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发展中脱节。例如,苗族的传统芦笙节,每到节日之时,芦笙吹起,载歌载舞。然而,湘西大多数苗族居住地区已经淡化这样的节日,部分地区已经没有了。青少年的音乐素养慢慢地被“潮流”侵蚀,不仅特色民族音乐文化被“汉化”,更有被取代的危机。

5、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在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内保证艺术教育经费。”对于经济落后的湘西农村,专业教室、钢琴等设备由于经济所限短时间内可能实现不了,但是,对于价格不是很昂贵的电子琴之类的常规乐器应予以保证。县、镇教育机关的教育经费有限,本来就不是很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加之分歧又多,投入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经费就少之甚少,甚至没有。有限的经费只能维持日常教学开销,根本谈不上购买音乐教学设备。

二、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中小学这个年龄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艺术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苏霍姆林斯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念:“中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反映出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基本目标是育人。各领导老师应牢牢抓住“以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以音乐教育为突破口,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以音乐教育来加强和引导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这就要求各阶层领导老师转变观念,打破升学率的禁锢,大力发展美育,改变“只有升学率才能救学校,才能发展学校”的看法。

2、城乡互动

积极推行合作学习,加强文化交流是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迫切的教学需求。音乐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在强调校本探究式教学的时候,应努力与外界联系。县、镇、学校领导应鼓励一线教师进修学习,鼓励其组织学生参加城镇的音乐演出、比赛。鼓励其到艺术学校,省、市优秀的学校观摩教学。在大力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城市的多元音乐文化,学习新知识,开拓视野,革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地组织教学。

3、因地制宜,发展乡土音乐

湘西音乐艺术资源丰富多彩,其中苗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农村中小学,不闻钢琴、小提琴之音,但得清秀山间之鸟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用树叶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极易融入音乐课堂,并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

湘西苗族有着广为流传的山歌。乡音演唱的山歌,成了湘西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或表达苗族人朴实、善美的本性,或表现苗人强悍、勇敢、向阳花的性格。山歌是苗族人的社交工具,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本区域的山歌引入中小学课堂,实现音乐民族化,避免了民族音乐在青少年身上逐渐“汉化”的趋势。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6

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导向下,高考的指挥棒一直指引着我们的方向,“升学第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种观念从整体上限制了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也对我们的音乐教育造成了深重的影响,极大的束缚了音乐课的健康发展。在通过对豫南地区淮滨县、息县、罗山县、平桥区、浉河区音乐教育现状的数据和问卷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豫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堪忧,县、区中小学音乐课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基本上能保证,但在多数乡、镇中小学中音乐课的随意性较大,课程表上虽显示已经按正规的课时开全开足,但已名存实亡。中间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

1 现状分析

(1)在学校音乐教育硬件设施方面。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但调查结果显示:豫南地区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音乐教学设施简陋,各项教学辅助器材不到位的情况,大部分乡镇中小学校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现实中的许多状况与国家新课标的要求谬之千里。(2)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领导的教育观念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对开设音乐课程与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认识不到位,同时对音乐课程价值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偏差。有的学校领导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因为高考不考,所以针对挤占音乐课这一现象领导持视而不见的态度,认为理所应当。在资金的投入上,也都把资金投入在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器材的建设、运动器材等方面,在基本的音乐器材投入上几乎是空白。(3)音乐教师基本情况。经调查发现:豫南地区的音乐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严重失衡,(特别是乡镇中小学)现有教师大多都是兼职音乐教师,并且整体音乐素质偏低。通过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得知,大多农村学校音乐课处于似有实无的境地,音乐教师在学校有时被当作勤杂人员使用,工作量的比值不能与其他科目教师同等对待。大多数音乐老师在教音乐课的同时也兼职带一些自然、社会等科目,课业繁重,音乐教学的质量不能保证,教学积极性不高。还有大多数乡镇小学把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安排在音乐学科的教学岗位上,让他们在有经验的带好一门主科的基础上,再兼代音乐等与升学无关的科目。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就都毋庸置疑,但他们毕竟都没有系统地学过音乐,对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也不甚了解,上课时只是带着同学随便唱一些歌曲,失去了音乐教育应有的意义。还有部分学校找一些对音乐有业余爱好的老师代学校的音乐课。老师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音乐课不会涉及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课和其他的课程一样重要,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应该端正认识,更新观念,把音乐教育纳入常规的学校教育,使其得到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音乐课程开设情况。经过调查,豫南地区县、市级中小学能够保证正常的开课率,但在乡镇学校不能把音乐课的开设落到实处,经常被语、数、外等课程所挤占。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音乐课为中小学必修课,初级中学和小学每周至少两课时”。但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乡镇中小学并没有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安排音乐课时,致使音乐课的开设随意性较大,音乐课被挤占的现象比比皆是,个别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音乐课已经被取消。在我们所调查的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音乐课也处于时有时无的现象。如果豫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这种现状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豫南地区整个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2 调查反思及相关建议

2.1 转变观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和其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对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大经费投入,确保音乐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学生家长也要提高对音乐课的认识。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我们的家长认为上音乐课没什么用,孩子学好文化课,在中考、高考榜上提名才是他们所希望的。至于是否接受全面的教育、是否懂音乐在他们眼里,不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相反上音乐课还会耽误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分散孩子的精力。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信息资源得到大力开发、科技和人才激烈竞争的21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教育,音乐教育对于全方位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有着独特功能和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出发把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到与其他学科相适应的地位,提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使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代替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明确教育的方向和目的

“教育部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把美术、音乐纳为高考科目今年将率先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四省区实施。”这也标志着新课改后的高考导向。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者,我们要明确音乐教育的使命是要教给学生如何生存,如何提高生命的意义和增进生活的乐趣。我们要确认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音乐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并不是为了高考或把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我们是要对学生的审美等各种音乐能力进行培养,使中学生从音乐学习中享受到乐趣,领悟到音乐的美。对他们健康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县区进行的调研考试都是以一张试卷的形式,通过出题的方式进行的,和应试考试一样一张试卷就决定了学生的命运。于是学生就开始背音乐知识,像背历史、政治一样。这违背了我们提高素质教育,把音乐课、美术课纳入高考科目的初衷。我们本来是想通过高考纳入音乐和美术课程,使各级领导和学校重视对孩子素质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思想,升学的压力和对提高分数的渴求,一纸白卷这样的出题方式已不能反映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我个人觉得应该把唱、打、念等方面列为考试内容,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考核,培养一个真正的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从现实出发,结合施教的最终目的,避开应试教育的怪圈,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我想这是所有音乐教育者、音乐人所共同期待的。

2.3 建立、健全各级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对乡镇农村音乐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1)抓住主要矛盾搞调研。从调查、走访的几个县来看,没有一个县的教研室配备有专职的音乐教研员,音乐、美术一般由体育教研员兼管,农村艺术教育现状存在很大的弊端。遇上地市以上的教学比赛,县里派出代表参加,回来后很少将比赛所收获得经验和外面的信息通过教研的方式向全县铺开。豫南地区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如果没有一个专业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县级教研员,县乡的学生就会处于非正常的音乐教育状态。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真正发挥现有的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艺术教研室的作用,加强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调研,及时针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具体情形,提供科学的指导。(2)送教下乡,“结对交流”。音乐教育新的课程改革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做的轰轰烈烈,这些地区的音乐教师已接受过多轮新课程培训,但很多农村音乐教师对此却不了解。究其原因,农村相对闭塞,经济、交通、通讯相对落后,有关音乐教育的信息、政策无法及时传达这是客观原因,有关部门对新的音乐教育政策宣传力度不到位,也是不能被忽视的主观原因。利用寒、暑假,音乐教研员要经常组织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到县、市举办教师集中培训和业务辅导,再联系高等师范学校建立大学生音乐教育实习基地,使我们把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和教学理念真正的宣传到基层,使落后地区的学生得到真正的收益。在送教下乡的同时,联系县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学校与乡镇中小学进行学科间的“结对交流”,实施“一帮一”的政策,总结交流成功的教学经验促使乡镇中学的音乐教育快速健康的发展。

2.4 提高音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重视音乐教育与相关文化教育相结合

因为音乐被称为所谓的“副科”、“小三门”,所以音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就远远低于其他老师。这也是主管教育的领导们,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之一。提高学校音乐教师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对策,教师队伍的稳定是搞好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要摆正观念的同时,中小学音乐教师还应从自身做起,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相关学科,使音乐与多元文化相结合,在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文化知识充实我们的音乐课堂,树立音乐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无限的音乐教学中去,赢得本来就属于我们的地位和荣誉。为培养出更多的素质高、品德好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3 结语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美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豫南地区的音乐教育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制定一套符合本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音乐教学的正常实施。加大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从体制上,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真正的促进豫南地区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一帆.广东省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报告[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3).

[2] 郭声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音乐探索,1999.

[3] 郝云霞.辽宁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1).

[4] 金世余.皖西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J].福建师大学报,2004(3).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7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和发展。特别是在新课改推动下,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教学水平、教学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不断完善。但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教育,其应试化特点日益明显,教育功能日趋弱化。所以,必须要全面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正确认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探索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改善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在某地区部分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中,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地区辖区内的7所中小学的音乐老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学生代表,其中学生代表抽样包含了小学1年级到初中3年级的各个年级学生。(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1:调查对象是学校音乐老师,调查内容包含音乐老师的学历职称、工作满意度、对教材及课程改革的认知等方面。问卷2:调查对象是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调查内容包含学校音乐教学设备配备情况、各年级音乐课时设计及教学管理者对音乐教学的态度等。问卷3:调查对象为学生,调查内容包含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音乐素质、音乐课与其他文化课的联系、家长对音乐课的态度等。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音乐教学

目前,中小学音乐课还不属于高考范围,除了一些学校招收特长生或高校自主招生中涉及音乐知识外,音乐教学对高考基本没什么影响。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所谓“主科”冲击下,中小学音乐课可谓是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虽然国家对中小学每周音乐课设置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但部分学校为了增加主科复习时间,在学期快结束时就会结束音乐课。在日常教学中,音乐课教学时间也会经常被其他主科占用。学校内部自上而下不重视音乐教学,这对师生教学、学习心态有非常大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就会出现老师敷衍了事、学生不在乎等情况,音乐教育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二)音乐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从地域上来讲,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变革与教学开展得比较好,相对落后特别是农村地区,音乐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中小学音乐师资配备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客观存在,尤其是农村地区音乐师资紧缺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所以,为了有效提升中小学音乐老师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积极拓宽资源渠道,创新教学形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三)音乐教学方式落后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往往是音乐老师教唱一首歌,或乏味的乐理知识,教学形式单一,且教学是以老师说唱为核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不能正确了解音乐课的丰富内容与知识,使得学生对音乐课没有学习兴趣。此外,随着新课标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国内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学理念、课堂设置结构、教学内容及方法都比较落后,仍以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广度轻深度、重传统轻创新,使得音乐教学不够系统、内容不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知识及技能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四)师生认知差异

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文化传播速度非常快,流行音乐备受青少年学生欣赏与热爱,远远超过学校音乐教学范围。在判断不同音乐价值过程中,师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是对立。备受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在一些老师眼中就会成为没有内涵的粗俗音乐,难以引入音乐教学;老师提出的内涵音乐,对于学生而言却是无趣与死板。

(五)音乐师资队伍水平较低

对于教学质量而言,加强师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来源以高师及中师音乐专业毕业生为主。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高师与中师毕业生难以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需求。此外,大部分中小学音乐老师都是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的,这些老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与训练,音乐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低,直接影响了学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我国中小学完善音乐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认识

在我国,音乐教育是由学堂乐歌演变而来,在当时,受教学环境影响,口传心授是学歌的唯一形式。目前,随着现代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音乐老师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首先,必须要了解音乐是什么样的艺术。音乐属于一种听觉艺术,根据一定的规律将不同的音组合起来,为听者带来美感;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因此欣赏是主角。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欣赏为主。学校开设音乐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首先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师范学校逐步改变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的感受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听听民族乐曲,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情与爱好。

(二)建立健全音乐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当前,缺乏完善的音乐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音乐老师教学效果缺乏科学评价,劳动成果得不到肯定,一定程度上使得音乐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此外,在考核中,学生音乐课成绩比较随意与边缘化,无法体现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效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其标准严格执行并落实,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从分布上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三)加大中小学音乐教育投入

从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学缺乏相配套的设施设备,而完善的教学设施则是音乐课程建设的基础,为了顺利开展音乐教学,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与学校要加大音乐教育投入,特别是硬件投入,确保教学器材充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小学还可配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常用民乐器及西洋乐器等担当乐器与教具,为学生音乐教育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四)引入健康流行元素,丰富校园活动

在音乐教学中,与流行通俗音乐相关的内容学生都喜欢,这可能是音乐老师都具有的教学体验,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与当下流行的超女、快男及我型我秀等内容相联系,就会引起学生共鸣,而且学生也能够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如果有可以亲自体验的内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中小学音乐教学逐步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但客观上来讲,结合度还不够深。在西方国家,与国内超女、快男相类似的青少年演唱盛典节目,不但没有遭到音乐老师反对,反而将其作为典范,鼓励学生积极钻研音乐,成为音乐鉴赏教学的新思路。所以,应该重视在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音乐内容,丰富音乐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五)提升中小学音乐老师综合素质

首先,要重视培养中小学音乐老师,塑造优秀的音乐师资队伍,通过与高校联合或定向等培养途径,加强音乐师资储备。其次,合理优化配置资源,促进中小学音乐老师合理流动。一方面采取返聘退休老师、校际合作与跨校兼课等模式,同时在重点与普通学校间实施音乐老师双向流动,在此基础上确保教育资源平均分配,还能够为普通中小学音乐老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最后,加强并重视中小学音乐老师培训,尽可能创造学习与深造的机会,从而有效提升音乐老师综合素养。

(六)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体现教学效果。所以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老师填鸭式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老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将学生看作是有主观能动性、有活力的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其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综上所述,中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所学知识对人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音乐又属于重要的素质功能价值资源,其教学是中小学开展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改革任务艰巨。但是我们要积极改善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刚.中小学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戏剧之家,2016(11):200—201.

[2]黄琼瑶,陆珮君.江苏省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昆山一所实验学校为例[J].音乐时空,2016(10):113—116.

[3]黄琼莉.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大众文艺,2016(10):250—251.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8

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想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领导不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惟一标准,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窠臼。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显然,这是造成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而且在农村小学,乡、校一级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且本身艺术素质低。他们认为音乐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凡是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就去教音乐,音乐教师当然就低人一等,于是纷纷改行,使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教师就更加缺乏。因此,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乡村小学重视音乐教学。

2.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缺少正规培训。目前在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学校的钢琴民办教师不擅长弹奏,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只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民办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素质急待提高。音乐教师尤其需要经过特别的专门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于是许多能唱两首歌的音乐爱好者便成了音乐教师。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3.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首先,缺少音乐专用教室。在农村小学,不仅低年级的音乐唱游活动难以开展,就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上课也受到制约。学生坐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课,受课桌、凳子、学习用品等影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活动空间受到束缚,有时需要练声、唱歌,全班学生站起来都很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音乐课,发出的声响,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上课。可见,没有专用音乐教室会有许多不便。其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虽然学校有电脑、多媒体、影碟机、投影仪等设备,但极少用在音乐教学上。由于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也就使得音乐教学的设备缺少独立性,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最突出的就是没有从事音乐教学的多功能讲台。需要指出的是,音响、音像资料也需要不断地丰富,特别是有些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使得音乐欣赏无法进行。

4.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在财政收支方面比较困难。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就显得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也就没有更多的财力去添置音乐教学设施了。更不要说引进优秀的专业音乐教师,就算是引进来也没有什么用。有的学校连一架普通的风琴都没有就更谈不上钢琴、电子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最多也不过是在公开课或赛课等时候用一下,其他时间也就像博物馆用来展览的文物一样。

5.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在此情况下,不少学校虽然订了教材,但无法按教材的要求施教,以至不得不抛开教材。许多教师不讲乐理知识,不渗透五线谱常识,没有音响资料,更谈不上如何去欣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

二、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激活思维,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感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即从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使音乐课成为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力量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现有师资的适度使用,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放任。同时,音乐教师在教师评优评先活动中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面对农村专业音乐教师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如果经济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也可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在岗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第一,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教师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常见结构以及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加强音乐教学基本功。第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城市中音乐教学的优秀成果和国外著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发展教师的创造性。第三,文化素养。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艺术内各科之间的渗透,还包括与音乐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彻。

3.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制约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是感官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是感官听觉的教学。录音机、电视、钢琴、多媒体、手风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配置足够的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资料,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各学校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专用教室,配置钢琴,拓宽渠道聘用专职音乐教师,尽快解决音乐教师短缺的问题并拿出大量资金添置音乐教学设备,从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只有教学环境的改变,音乐教师的自身价值才能体现,音乐教师忠诚音乐教育的信念才能坚定,从而使我国的农村音乐教育得到开拓和发展。同时,音乐教学设备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努力完善教学设施。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如键盘、音像器材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乐器及西洋乐器,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等。而且要加大音乐方面的图书、相关期刊与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吸取更多的音乐最新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4.开发农村资源,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虽然农村小学没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音乐教学设施,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却拥有丰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如醒狮锣鼓、客家山歌、采茶、风俗音乐等等,都可以运用于欣赏教学、节奏训练等教学之中。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又因其接近学生生活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民族音乐。同时,地区地理环境与地方特产也为农村音乐教育的立体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学校虽不一定具有雄厚的资金配备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但它地处农村,竹、木、泥等自然资源对师生来说唾手可得,只要我们稍动脑筋,就可加工成精美的具有特色的乐器: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和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泥可捏烧制成陶埙、陶鼓,用矿泉水瓶装沙子做成沙垂、用钢丝将酒瓶盖串在一起当串铃、用竹片加工成快板……还可以让学生人手一套或组建一支特色乐队等。这就为农村学校基本上处于空白的“演奏”,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并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带动农村音乐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5.积极稳妥地改革音乐教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不管是对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有适用性。要适应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必须因地制宜,改编适合农村音乐教育的教材。编写教材上,要多选用当地优秀民歌、民乐。这些优秀民间音乐艺术最纯朴动人,最有生活气息,最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周围的事物、备感亲切,引起更大的学习兴趣;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音乐游戏,来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教学生动活泼,更具有乡音乡情的民族特色。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乡土内容。在音乐教材中,可以增加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比如当地的民歌,还可以增加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少儿歌曲等,这些歌曲既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删除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内容。农村学生基础差,对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很难接受。这种超出农村学生实际水平的内容会增加学生害怕音乐、厌烦音乐的情绪,因此,要适当的删除不适合农村学生的音乐内容,增加一些他们熟悉的内容。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因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必须尽快改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为此共同努力。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9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主要是乐理知识、音乐技能和唱歌等方面的学习。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艺术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是很重要的,对于情操的陶冶,审美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作用。从我国现如今的境况来看,农村的小学甚至比城市的小学还要多,但是农村很多小学的音乐教育发展水平极为低下,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所以,农村小学必须要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切实的让音乐走进课堂。

一、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落后

囿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学校教育普遍的重视升学率,把发展重点都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忽视了美育教育,越是发展落后的地方,这种情况就越是严重。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中考和高考,学生的天赋和爱好无法释放出来。在高考决定命运这种理念的支配下,音乐教育就变的可有可无,音乐课都被语数外占了,形同虚设,小学阶段的学生丝毫得不到音乐方面的熏陶,不知道乐理知识,更别提识谱,大多数的学生都成了乐盲。

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音乐不在考试的范围,所以音乐老师是很难参与评职称的,农村小学音乐老师更是缺乏。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没有老师,也就无法上课。虽然国家近年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农村小学进行专职音乐教师的配备,但音乐老师数量太少,导致老师的负担过重,从而无法保证课堂质量,甚至在很多学校中,音乐老师都是文化课老师兼任,上课也只不过是放歌给学生们听,让学生跟着唱,老师自身都没有什么音乐素养,更别提什么教给学生,更有甚者,如果哪个文化课老师兼任音乐老师的话,那么课程表上的音乐课就是上文化课,所以,音乐课是名存实亡的。

3.音乐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政府正在逐步的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重视,并且还制定了很多有利于发展的政策,在资金方面有所投入,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了,教育底子太过薄弱,所以国家的资金支持也不过是杯水车薪,音乐教具的造价普遍不低,政府的拨款大多用在了基础设施和图书购买上,音乐教育用品往往被搁置,从而导致无法正常的开展音乐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当地的教育部门必须要紧跟国家教育部的教学要求,积极的更新教育观念,推行素质教育,加大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度,同时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相关理念。另外,各级教育部门的管理者必须要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上规划日程,真正的将音乐教育扎实的开展,必要时还可以将音乐教育纳入考核的范围之内,促使学生和家长也注意到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2.提高农村音乐老师待遇

由于音乐教育在农村小学中不受重视,所以音乐老师的地位也不高,他们在职称评定、专业教学等方面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这也导致可越来越少的人选择去农村小学做音乐老师。所以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想办法改善音乐老师的现状,关注音乐教师的师资状况,稳定他们的教学工作,切实的提高农村音乐老师的待遇。

3.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投入

政府的支持对如今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而资金支持是最重要的支持。农村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能力较差,消费水平较差,而音乐却是一门“很贵”的学科。音乐教学设备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来购买,还有专门音乐教室的建设,还要购入各种乐器和音响等硬件,音乐教学的书籍也不可或缺。总之,只有有了足够的资金,才可以将音乐教育必备的设施准备好,否则即使学校真的开设了音乐课,也只不过是听录音机里磁带上的歌,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切实的提高。总而言之,在如今农村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很多必须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音乐课是必须要开展的,农村教育也必须要和新课程的改革相同步,学生也必须要接受音乐的学习,在课堂教育中了解音乐知识,认识乐器,学唱经典歌曲,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农村的音乐教育一定会与时展同步,紧跟《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冬梅.长沙地区小学阶段“小学科”及对应教师地位的现状及形势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915.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10

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音乐院校不断增多,接受系统音乐教育的人数呈急剧上升之势,为整个社会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遗憾的是这种大好景况只局限于大中型城市,而占全国学校总数的85%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几近空白,绝大多数高中生还都是乐盲,这与党的“十六”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素质教育等要求相去甚远。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笔者作为一名在农村中小学工作二十年的音乐教师,对农村的音乐教育有深切体味,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本专业调研、学情走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堪忧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部门重智育、重升学率、轻美育的现象相当严重

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城乡差距明显。在农村的中小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导致国家的音乐教育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各级农村教育管理部门的轻美育的观念较为严重。

导致农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轻美育的原因主要是中考和高考两个“指挥棒”。同时在全国统一的高考录取中,各地的录取分数也是不一样的。升学录取中存在着学校的等级之分——重点与普通,这样就“造成了全国不同地域考生之间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只有考试升学的科目才是“主课”,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都是“副科”、“小三门”,对这些科目视作可有可无。

(二)音乐教学师资严重缺失,兼职教师是音乐教学一线的主体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10万人即便是按每校配备1位音乐教师计算,以我国现有音乐院校的培养速度,60年后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那么现行农村中小学缺额的80多万又是如何完成课表上的音乐课的呢?兼代便成为首选方式。兼代音乐课的老师首先是本校之内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他们大都懂一点音乐理论的师范类老师,我国恢复高考后的人才断层期,国家招收“初师生”、“中师生”,在他们学习中,“小三门”变“大三门”,重视音体美教学技能的培训。这部分毕业生现在仍然有在教学一线兼代艺术课的。其次,兼带音乐课的教师是音乐爱好者,他们至多会一门乐器,能大致拼凑出不太复杂的简谱,看着音乐课本和参考书,就给学生“唱”音乐课了。还有一种音乐老师,他们没有丝毫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甚至连对音乐感兴趣都谈不上,只是充当了素质教育、音乐课堂的牺牲品。上级来检查,课程表上、音乐课堂上有个音乐教师了,至于学生受教育与否姑且不论。音乐课表的音乐课其实是上的其他科目,音乐课名存实亡。据调查,全国农村中小学现有音乐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仅只是30%。

(三)音乐教师的待遇差

在应试教育为主的农村中小学,一切都围着“主科”转,对待“新课标”教育管理者们依旧是置若罔闻。在一份调查材料中有一组数字显示“70.4%的教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感到迷茫;69%的学校依旧把学生的考分作为衡量教育的唯一尺度;55.3%的农村小学课程未开齐全(含课表上有但实际没上的)音乐课和美术课”等。 (四)教师音乐素质低,科研意识淡薄

由于农村学校的音乐授课教师多是兼代老师、音乐爱好者,所以就很难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一方面,一部分专业的音乐教师因为教学环境、所受待遇等问题,根本就无法安心、钻心从事音乐一线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许是平衡一下音乐教师的“低贱”身份;15%的专业音乐教师改行教授了其他学科;只有10%的专业音乐教师还坚守在原来的音乐教学岗位。

(五)教学设备极其贫乏,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

按照2002年国家教育部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标准,直至2007年的现在,经调查,农村中小学97%的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上课只能在上文化课教室里。由于教学班集中,一个班级上音乐课,整个学校都知道唱了、欣赏了什么歌曲!钢琴的普及率在农村的高级中学里只占5%!绝大多数的中小学上音乐课还是只用一个破旧的、不断维修的脚踏风琴。至于说音乐教室、钢琴、功放音箱、多媒体……都只能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梦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专业音乐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六)不开音乐课的中小学仍然大量存在 二、 由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而引发的思考与对策

(一)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领导与管理

各级农村教育机构的相当一部分领导根本不重视音乐教学,他们对音乐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音乐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很多。绝大多数的校长在教学管理上依旧是智育为主,根本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更不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先进的理念。”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校之长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强化先进的教学理念,既要是先进理念的倡导者,也要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新课程改革中,校级领导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勇敢地当一个教育实践的领头羊。既是素质教育的参与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体验者。

作为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必须为推行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改善音乐教师的待遇,稳定音乐教师队伍

农村广大的音乐教师在职称、晋级、专业教学、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这使得许多农村音乐教师工作倦怠,近93%的音乐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由于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对音乐教育的轻视,76.9%的教师改弦易辙,脱离了音乐教学的课堂。

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真正从内心重视音乐教育,给音乐教师以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稳定教师的音乐教学工作。

(三)加大对改善音乐教学条件的投资

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尤为重要,课堂中的“唱”起码需要乐器的辅助定调;欣赏中的“创造表现”需要乐器;器乐专业学习中门类繁多的乐器更是奇缺。

(四)广大农村音乐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11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1.2 音乐教师素质低  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1.3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1.4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  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2.1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2.4 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篇12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1.2 音乐教师素质低  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1.3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1.4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  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2.1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友情链接